大承气汤功用

大承气汤功用
大承气汤功用

分享到:收藏推荐大承气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为主治阳明腑实证之方,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4味药组成,是峻下热结的功效。古人归纳其主治为“痞、满、燥、实”四个字。本方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目前常用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惊厥、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的属阳明腑实证的各种急重症治疗,其效甚佳。1急性胆系感染本症属于阳明腑实、脾胃不和之胁痛、胃脘痛等症,常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或蛔虫窜扰等导致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湿热阻于中焦所致。如长期湿热不化、胆汁凝结,久经煎熬、可成为结石,临床上常用通里攻下法治疗。孙氏[1]治疗急性胆系感染128例,其中胆囊炎46例,胆管炎38例,化脓性胆管炎12例,胆石症27例,胆道术后复发5例,以大承气汤主之,视不同情况加味,结果治愈81例,好转33例。鲁氏[2]以大承气汤加味治急性胆囊炎。方入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公英、田七、金钱草。肝郁气滞型加香附、郁金;胃肠实热型加银花、连翘;湿热蕴结型加茵陈、栀子。治疗75例总有效率为97%。也有以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病的报道[3]。2急性胰腺炎本病是由于胰腺

大承气汤是寒下的代表方,仲圣制以疗阳明腹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笔者身处基层,时常面对饮食不慎腹痛呕吐的病人,运用西医药消炎解痉的办法疗效不佳,检查中发现,多数病人作过腹腔手术,其中以阑尾炎手术(包括慢性阑尾炎尚未手术者),剖宫产者居多。患者腹痛突然,之前多有饮食生冷油腻的病史,自腹痛开始大便排气通而不畅,或呕或不呕,绞痛剧烈难耐,常喜温按。笔者一遇此等情况,就无论脉舌寒热虚实之辩,给予大承气汤加减治之,常一泻即安,遂停后服。

1,张男,45岁,以酷暑清晨饮食凉茶西瓜后遂发腹痛欲吐半日就诊,予:厚朴40枳壳30生大黄15(后入)芒硝6(兑服)一剂,服后腹痛不减,真是咄咄怪事,细询方知药后腹痛暂安,立食油炸鸡蛋6枚,腹痛又发,又予芒硝20冲服,随访得泻而安。(按:服大承气汤禁勿进饮食)

2,窦女,12岁,酷暑食西瓜雪糕,腹胀痛呕吐2日,西医药无效,查体实乃阑尾炎手术后一年者,予:厚朴30枳实20生大黄10(后入)芒硝10(兑服)一剂,复诊,药后一小时即腹泻而腹痛呕吐即止。(按:芒硝用量一般在6克以上,大人剂量用更大,平素便秘者,量要大20~30之间,平素便溏者量在10~20之间。)

3,王妇,40岁,以脘腹绞痛呕吐3日,不大便排气,病发前食黄瓜即痛,其作过剖宫产,宫外孕切除,阑尾炎切除数种手术,西医药乏效,刻下脘腹喜温与轻按,拒重按。予:厚朴40

枳壳30生大黄20(后入)芒硝6(兑服)炮附子10姜半夏10白酒100水煎服,三剂,得泻即停芒硝。随访,得泻腹痛呕吐即减大半,尽剂而安。(按:脘腹绞痛呕吐喜温与轻按者合附子粳米汤加白酒效佳)

随着腹腔手术的日益增多,术后不慎饮食生冷油腻,大承气汤及其类方的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相信这些千年古方必将发出更炫目的光彩。

大承气汤;支气管哮喘;肺炎;不完全性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术后腹胀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为二阳并病,转属阳明腑实的证治。即太阳表证已罢,邪入阳明,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实热与积滞互结,浊气填塞,腑气不通之证。余遵“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此方应用于临床各科,用于治疗实热积滞壅于肠中,腑气不通之证。往往获效。此方为治标之方,应用以腑气通为准,中病即止,不可久用,以免伤正。现举例如下。

1支气管哮喘

王某,女,42岁,2006年8月11日就诊。既往有哮喘病史7年,于每年的7、8月份发病,本次发病症见:咳嗽、喘促、腹满胀痛,大便三日未行,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两肺满布哮鸣音。在抗炎抗过敏的同时与中药大承气汤加减:大黄15g(后下)、芒硝10 g (冲)、枳实15g、厚朴15g、炙麻黄10g、桔梗10g、杏仁10g、白果10g、黄芩10g、桑白皮15g,服药1剂,泻下干粪数枚,后又排出腥臭稀便,则咳嗽、喘促、腹满胀痛减轻,继以定喘汤加减调理15天,诸症悉平。

按: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发挥,大肠传导功能的正常,有助于肺气的肃降,本例患者燥屎结于大肠,腑气不通,上壅于肺引动伏痰而致哮喘。故以大承气汤荡涤肠中燥结,麻黄、桔梗、杏仁、白果、黄芩、桑白皮宣肺平喘,诸药合用使腑气通,肺气降而病愈。

2肺炎

薛某,男,36岁,2005年12月7日就诊。刻诊:高热,咳嗽,咳黄稠痰,胸痛、大便干2日未行,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有力。体温39℃,右肺底有细小湿罗音,血WBC14.3×10 9/L,N 0.87,L 0.13,胸正位X光片提示:右下肺炎性改变。在抗炎的基础上与大承气汤加减:大黄15g(后下)、芒硝10 g (冲)、枳实15g、厚朴15g、金银花10g、鱼腥草15g、枇杷叶15g、杏仁10g、瓜篓10g。服药1剂大便通,体温下降,继服1剂,体温正常,咳嗽减轻,调方以清热、化痰、养阴为主,7天后症状消失。

按:肺与大肠相表里,本例患者痰热蕴肺顺传阳明,热结阳明,腑气不通,故以大承气汤泻热通腑;金银花、鱼腥草、枇杷叶、杏仁、瓜篓清热宣肺化痰,诸药合用使腑气通,痰热化而病愈。

3不完全性肠梗阻

崔某,男,59岁,2007年7月5日就诊。2月前确诊为“胰腺癌,肝转移”,曾行伽马刀治疗。近两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38.7℃、恶心、呕吐、腹胀、排气少,大便7日未行,舌质红、苔黄燥、脉细滑数。腹平片示:双膈下未见明确游离气体,右上腹部可见气液平面,与胃泡形成“双泡征”,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在禁食、胃肠减压,提高免疫力,调节水电平衡的基础上与中药大承气汤加减泻热、润燥、通腑:大黄10g(后下)、芒硝10 g (冲)、枳实10g、厚朴10g、元参10g、生地10g、沙参15g、石斛10g、水煎后取200ml分两次/天由胃管注入,再取100ml保留灌肠,连续3日,每日泻下干粪数枚,并有少量黑色腥臭稀便,呕吐、腹胀缓解,继以生脉散加减调理半月诸症悉平,大便每日1次,黄色软便。

按:本例患者发热,热伤津液,致肠中燥屎内结,腑气不通。以大承气汤清热泻下通腑,元参、生地、沙参、石斛滋阴润燥,诸药合用达到泻热、润燥、通腑的作用,使腑气通,诸症平。

4急性胰腺炎

宗某,女,72岁,2008年4月17日就诊。1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左上腹疼痛,伴发热、恶心、呕吐,大便3日未行。查体:体温37.8℃-38.4℃,心肺(-),左上腹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腹部B超示:胰腺实质回声增粗增强欠均匀,胰腺周围积液。化验:血WBC19.3×10 9/L,N 0.86,血淀粉酶1897U,尿淀粉酶7542U。于禁食、胃肠减压、调节水电平衡、抑制胰腺分泌、抑菌、解痉的基础上与中药大承气汤加减:大黄12g(后下)、芒硝10 g (冲)、枳实10g、厚朴10g、柴胡10g、黄芩10g、蒲公英20 g、山楂10g,水煎后取300ml分次于胃管注入,每日3次,另取100ml保留灌肠,2天后腹胀痛减轻,未再恶心、呕吐,且有少量排气。5天后,稍感腹胀痛,排气排便正常。上方去大黄、芒硝加元胡10g、郁金10g、砂仁6g(后下)善后调理,住院20天病愈出院。

按:本病多因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等致胃肠气机郁滞,失于运化,食积内停,郁而化热,热结肠中,令腑气不通。与大承气汤通腑泻热,柴胡、黄芩、蒲公英、山楂理气、清热、化积。诸药合用使积滞去腑气通而诸症减轻。

5术后腹胀

方某,女,21岁,2006年5月22日因“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术后3天未排气排便,伴腹胀、肠鸣音减弱,舌质红,苔黄厚,脉滑。与大承气汤加减:大黄15g(后下)、芒硝10 g (冲)、枳实15g、厚朴15g、连翘10g、蒲公英15g、败酱草15 g、桃仁10 g,服药1天后腹胀痛减轻,可排气。再服2天,腹胀痛缓解,排气排便正常。

按:祖国医学认为腹部手术后,损伤血络,气血瘀滞化热,内结肠中,致腑气不通。与大黄、芒硝、枳实、厚朴、连翘、蒲公英、败酱草通腑泻热,桃仁化瘀,诸药合用共奏通腑、泻热、化瘀之效。

大承气汤药方介绍

大承气汤药方介绍 大承气汤,中药方剂,出自《伤寒论》,主治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大承气汤药方介绍,希望你喜欢。 本方为寒下的重要方剂。在《伤寒论》中所治证候凡十九条,治疗范围广泛,但以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而成之里热实证为主治重点。由于实热与积滞互结,浊气填塞,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脘腹痞满疼痛,里热消灼津液,糟粕结聚,燥粪积于肠中,故腹痛硬满而拒按。热邪盛于里,上扰心神,故见谵语。四肢禀气于阳明,阳明里热炽盛,蒸迫津液外泄,则手足濈然汗出。热盛伤津,燥实内结,故见舌苔黄燥,甚或焦黑起刺,脉沉实。“热结旁流”,是因里热炽盛,燥屎结于肠中不得出,但自利清水,色青而臭秽不可闻,并见脐腹部疼痛,按之坚硬有块;热灼津液,阴精大伤,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舌苔焦黄燥裂。若实热积滞闭阻于内,阳气受遏,不得达于四肢,则可见热厥之证;热盛于里,阴液大伤,筋脉失养,又可出现抽搐,甚至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之痉病;如邪热内扰,则可见神昏,甚至发狂。上述诸证,症状虽异,病机则同,皆由实热积滞内结肠胃,热盛而津液大伤所致。此时宜急下实热燥结,以存阴救阴,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

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 大承气汤实验研究l.增加胃肠道推进机能及肠容积《天津医药杂志》1965(10):790~791,大承气汤经小白鼠口服投药后有明显增加消化道推进性运动的作用,在投药后10分钟,作用就已明显。但经静脉给药组,炭末在胃肠道的推进距离,未见有增强。经口投予大承气汤,并有明显增加肠容积的作用。 2.促进肠套迭的还纳,解除梗阻《天津医药杂志》1965(10):792~793,在观察大承气汤对解除肠梗阻的一般作用机理的实验表明,给药组10只家兔(人工肠套迭)完全还纳,平均还纳时间为15分30秒,还纳率100%,对照组中仅3只还纳。实验还认为,大承气汤对肠管的作用,以局部为主。 大承气汤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芒硝溶服。(古法: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渣,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本方煎煮方法亦应注意,原书是先煮枳、朴,后下大黄,最后下芒硝。因硝、黄煎煮时间短,可以增强泻下作用。 大承气汤禁忌使用本方时,应以痞(心下闷塞坚硬)、满(胸胁脘腹胀满)、燥(肠有燥屎,干结不下)、实(腹中硬满,痛而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中硬满不减)四证及苔黄、脉实为依据。正如张秉成说:“此方须上中下三焦痞满燥实全见者,方可用之”。吴瑭亦说: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寒下之大承气汤

《中医方剂学》学习笔记:寒下之大承气汤 寒下主要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这是适用病证。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大黄浓朴饶。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组成:大黄四两(酒洗),芒硝三合,浓朴八两,枳实五枚。大黄治大实,芒硝治大燥大坚,二味治无形血药;浓朴治大满,枳实治痞,二味治有形气药。热毒传入阳明胃府,痞、满、燥、实、坚全见,杂证、三焦实热,并须以此下之。胃为水谷之海,土为万物之母。四旁有病,皆能传入胃府,则不复传他经矣。陶节庵曰∶伤寒热邪传里,须看热气浅深用药,大承气最紧,小承气次之。 这是这类治法的一个重点,一类方。大承气汤它这个名称承顺胃气下行,通降下行了。它主治证候的病机分析,历来主治证候是阳明腑实证,称它,阳明嘛,胃肠,胃肠属于腑,热实互结于胃肠。具体来说,热实互结在胃肠是阳明腑实证。从临床表现来看,前人经常用痞、满、燥、实四个症来概括它,所以这也成为它的一个证治要点。因为从主治来讲,大承气汤证的主治写了很多,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包括发狂、痉病这些可以见到这个阳明腑实证者。虽然说阳明

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伤寒论》对阳明病的一个纲领。胃家包括胃肠,有的时候用胃是广义的意思,中医用名词它是多义了。经常我们用的胃有广义、狭义等三种类型,用法。有的时候具体说到胃,胃主受纳,胃气上逆,这具体指的就是那个饮入于胃那个胃,受纳腐熟水谷那个胃,这就是很具体的了。有的时候,胃,以胃概脾,有的是以脾概胃,那我们说肝心脾肺肾五脏系统中这个脾包括了脾胃。有的时候这个饮食消化功能很正常,说这个人胃气挺强,这个胃就包括脾。有最广义的胃,中医学经常也用,并不是直接指消化功能,而是指的一种生机活力。一看这个人面色红润,但是又明润含蓄,脉来从容和缓,说有胃气。《内经》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白如豕膏者生,白如枯骨者死”,白如枯骨就是没胃气,像豕膏就是说还有光泽,明润,那这个就是有胃气。这个胃气是指的生机活力,包括望诊,包括诊脉,胃气都是生机活力的反应。那这是跟具体脾胃的受纳运化,消化功能这个是没有直接联系,整个概括人体的一种生机活力。所以我们像《伤寒论》概括阳明病,胃肠它用胃家,胃那一家,胃家实是也,这个胃概括了肠。有时候一词多义了。胃家那家子这是包括肠,胃家实,不是你西医做了溃疡病手术的那个胃。所以这个概念就是说,初期学习很多这个病位上用热实互结胃肠,实际上阳明腑实以肠为主。它作为病机分析,证候表现里热实互结以痞满燥实这四个字作为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 一、阳明腑实 许叔微医案:一武弁李姓,在宣化作警。伤寒五六日矣。镇无医,抵郡召予。予诊视之:脉洪大而长,大便不通,身热无汗,此阳明证也,须下。病家日:病者年逾七十,恐不可下。予日:热邪毒气并留于阳明,况阳明经络多血少气,不问老壮,当下,不尔,别请医占。主病者日:审可下,一听所治。予以大承气汤。半日,殊未知。诊其病,察其证,宛然在。予日:药曾尽否?主者日:恐气弱不禁,但服其半耳。予日:再作一服,亲视饮之。不半时间,索溺器,先下燥粪十数枚,次溏泄一行,秽不可近,未离已中汗矣,滠然周身。一时顷,汗止身凉,诸苦遂除。次日予自镇归,病人索补剂≯予日:服大承气汤得差,不宜服补剂,补则热仍复,自此但食粥,旬日可也。故予治此疾,终身止大承气,一服而愈,未有若此之捷。 按语:老壮者,形气也;寒热者,病邪也。脏有热毒,虽衰年亦可下;脏有寒邪,虽壮年亦可温,要之与病相当耳。失此,是致速毙也。 二、燥屎内结 曹颖甫医案:予尝诊江阴街肉庄吴姓妇人,病起已六七日,壮热,头汗出,脉大,便闭,七日未行,身不发黄,胸不结,腹不胀满,惟满头剧痛,不言语,眼胀,瞳神不能瞬,人过其前,亦不能辨,证颇危重。余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燥热上冲,此《阳明篇》三急下证之第一证也。不速治,病不可为矣。于是,遂书大承气汤方与之。大黄1 2克,枳实9克,川朴3克,芒硝9克。并嘱其家人速煎服之。竟一剂而愈。 按语:壮热便闭而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乃热邪伏里,灼竭津液之征。盖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瞳神为肾所主,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今燥热亢盛,真阴欲竭,当此之时,病势危急,迟则莫救,故用急下存阴之法,大承气汤主之。 三、阳明悍热 黎庇留医案:黄某某,15岁。四日患发热,口渴,咳嗽,大便三四日一行,十余日不愈,始延余诊。以大柴胡汤退热止咳,五月四日热退尽,可食饭,惟青菜而已。六日晚,因食过饱,夜半突然腹痛甚,手足躁扰,循衣摸床,肆咬衣物,越日午刻延诊。诊时手足躁扰,惕而不安,双目紧闭,开而视之,但见白睛,黑睛全无,其母骇甚,惊问何故?余日:“此阳明悍热也,傈悍滑疾之气上走空窍,目系为其上牵而黑睛为之抽搐,故只见白睛也。”其母曰:“可治否乎?”余曰:“急下则可医,如救焚之救,稍缓则无及也。”即立大承气汤一剂,嘱其速煎速服,务必大下乃有生机。 其母畏惧,留余座医。三时服药,四时未下,再与大承气汤一剂,五时依然未动,

阳明病三承气汤证

白虎汤及白虎加人参汤两方,皆治足阳明有实热者也。至热入手阳明之府,致大便因热燥结,其燥结愈甚者,蕴蓄之热必愈深,此非开其燥结其热固不能消也。若斯则攻下之剂,若承气汤诸方在所必需矣。《伤寒论》原文: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来未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首句为阳明病脉迟,此见阳明病脉迟为当下之第一明征也。而愚初度此句之义,以为凡伤寒阳明之当下者,若其脉数,下后恒至不解,此言脉迟,未必迟于常脉,特表明其脉不数,无虑其下后不解耳。迨至阅历既久,乃知阳明病当下之脉原有迟者。然其脉非为迟缓之象,竟若蓄极而通,有迟而突出之象。盖其脉之迟,因肠中有阻塞也。其迟而转能突出者,因阳明火盛,脉原有力,有阻其脉之力而使之迟者,正所以激其脉之力而使有跳跃之势也。如此以解脉迟,则脉迟之当下之理自明也。然愚临证实验以来,知阳明病既当下,其脉迟者固可下,即其脉不迟而亦不数者,亦可下。惟脉数及六至则不可下,即强下之,病必不解,或病更加剧。而愚对于此等证,原有变通之下法,即白虎加人参汤,将石膏不煎入汤中,而以所煎之汤将石膏送服者是也。愚因屡次用此方奏效,遂名之为白虎承气汤,爰详录之于下,以备医界采用。生石膏八钱捣细,大潞党参三钱,知母八钱,甘草二钱,粳米二钱。药共五味,将后四味煎汤一盅半,分两次将生石膏细末用温药汤送下。服初次药后,迟两点钟,若腹中不见行动,再服第二次。若腹中已见行动,再迟点半钟大便已下者,停后服。若仍未下者,再将第二次药服下。至若其脉虽数而洪滑有力者,用此方时亦可不加党参。愚从前遇寒温证之当下而脉象数者,恒投以大剂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其大便亦可通下。然生石膏必须用至四五两,煎一大碗,分数次温服,大便始可通下。间有服数剂后大便仍不通下者,其人亦恒脉净身凉,少用玄明粉二三钱和蜜冲服,大便即可通下。然终不若白虎承气汤用之较便也。生石膏若服其研细之末,其退热之力一钱可抵煎汤者半两。若以之通其大便,一钱可抵煎汤者一两。是以方中只用生石膏八钱,而又慎重用之,必分两次服下也。寒温阳明病,其热甚盛者,投以大剂白虎汤,其热稍退,翌日恒病仍如故。如此反复数次,病家遂疑药不对证,而转延他医,因致病不起者多矣。愚后拟得此方,凡遇投以白虎汤见效旋又反复者,再为治时即用石膏为末送服。其汤剂中用五六两者,送服其末不过一两,至多至两半,其热即可全消矣。【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浓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大承气汤方,所以通肠中因热之燥结也。故以大黄之性善攻下,且善泻热者为主药。然药力之行必恃脏腑之气化以斡旋之,故佐以朴、实以流通肠中郁塞之气化,则大黄之攻下自易为力矣。用芒硝者,取其性寒味咸,善清热又善软坚,且兼有攻下之力,则坚结之燥粪不难化为溏粪而通下矣。方中之用意如此,药味无多,实能面面精到,而愚对于此方不无可疑之点,则在其药味分量之轻重也。《神农本草经》谓大黄能推陈致新,是以有黄良之名,在阳明蕴有实热大便燥结者,原宜多用。至浓朴不过为大黄之辅佐品,竟重用至半斤,较大黄之分量为加倍,若按一两为今之三钱折算,复分两次服之,则一次所服之药,当有浓朴一两二钱。夫浓朴气温味辛,若多用之,能损人真气,为人所共知,而其性又能横行达表,发出人之热汗。忆愚少时,曾治一阳明实热大便燥结证,方中用大黄三钱,服后大便未通下,改延他医,方中重用浓朴一两,服后片时出热汗遍体,似喘非喘,气弱不足以息,未逾半日而亡矣。此诚可为前车之鉴也。是以愚谓此方之分量必有差误,愚疑此方浓朴之分量,当亦如小承气汤为大黄分量之半,其原本或为浓朴之分量半大黄,大抵由此半字而误为半斤也。再者,本节原文以阳明病脉迟五字开端,所谓脉迟者,言其脉象虽热而至数不加数也(非谓其迟于平脉)。此乃病者身体素壮,阴分尤充足之脉。病候至用大承气汤时,果能有如此脉象,投以大承气汤原方,亦可随手奏效。而今之大承气汤证如此脉象者,实不多

大承气汤功用

分享到:收藏推荐大承气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为主治阳明腑实证之方,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4味药组成,是峻下热结的功效。古人归纳其主治为“痞、满、燥、实”四个字。本方能承顺胃气下行,使塞者通、闭者畅,目前常用于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惊厥、腹胀、腹痛、大便不通的属阳明腑实证的各种急重症治疗,其效甚佳。1急性胆系感染本症属于阳明腑实、脾胃不和之胁痛、胃脘痛等症,常因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或蛔虫窜扰等导致肝胆脾胃功能紊乱、气机升降失调、湿热阻于中焦所致。如长期湿热不化、胆汁凝结,久经煎熬、可成为结石,临床上常用通里攻下法治疗。孙氏[1]治疗急性胆系感染128例,其中胆囊炎46例,胆管炎38例,化脓性胆管炎12例,胆石症27例,胆道术后复发5例,以大承气汤主之,视不同情况加味,结果治愈81例,好转33例。鲁氏[2]以大承气汤加味治急性胆囊炎。方入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公英、田七、金钱草。肝郁气滞型加香附、郁金;胃肠实热型加银花、连翘;湿热蕴结型加茵陈、栀子。治疗75例总有效率为97%。也有以大承气汤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病的报道[3]。2急性胰腺炎本病是由于胰腺 大承气汤是寒下的代表方,仲圣制以疗阳明腹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笔者身处基层,时常面对饮食不慎腹痛呕吐的病人,运用西医药消炎解痉的办法疗效不佳,检查中发现,多数病人作过腹腔手术,其中以阑尾炎手术(包括慢性阑尾炎尚未手术者),剖宫产者居多。患者腹痛突然,之前多有饮食生冷油腻的病史,自腹痛开始大便排气通而不畅,或呕或不呕,绞痛剧烈难耐,常喜温按。笔者一遇此等情况,就无论脉舌寒热虚实之辩,给予大承气汤加减治之,常一泻即安,遂停后服。 1,张男,45岁,以酷暑清晨饮食凉茶西瓜后遂发腹痛欲吐半日就诊,予:厚朴40枳壳30生大黄15(后入)芒硝6(兑服)一剂,服后腹痛不减,真是咄咄怪事,细询方知药后腹痛暂安,立食油炸鸡蛋6枚,腹痛又发,又予芒硝20冲服,随访得泻而安。(按:服大承气汤禁勿进饮食) 2,窦女,12岁,酷暑食西瓜雪糕,腹胀痛呕吐2日,西医药无效,查体实乃阑尾炎手术后一年者,予:厚朴30枳实20生大黄10(后入)芒硝10(兑服)一剂,复诊,药后一小时即腹泻而腹痛呕吐即止。(按:芒硝用量一般在6克以上,大人剂量用更大,平素便秘者,量要大20~30之间,平素便溏者量在10~20之间。) 3,王妇,40岁,以脘腹绞痛呕吐3日,不大便排气,病发前食黄瓜即痛,其作过剖宫产,宫外孕切除,阑尾炎切除数种手术,西医药乏效,刻下脘腹喜温与轻按,拒重按。予:厚朴40

大承气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大承气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如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平衡、抗生素治疗、抑制胰腺分泌以及营养支持等,实验组除以上治疗外加用大承气汤治疗。分析两组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淀粉酶、白细胞数量、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器官损害数、感染部位数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腹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肠鸣音恢复明显加快,其他器官损害数减少,感染部位数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淀粉酶、白细胞数量、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能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承气汤;肠道屏障功能;腹内高压;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4-015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Dachengqi decoction 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ith SA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1 patients for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which contained fasting,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expansion of blood volume,maintain the electrolyte balance,anti-infective therapy,inhibition of pancreatic secretion,nutritional support,etc. However,the treatment group used Dachengqi decoction based on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Clinical effects were analyzed including the recovery time of abdominal pain, bowel sounds, the time of blood amylase, white blood cell count,C-reactive protein returned to normal, injuried organs, infection posi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Results The time of abdominal pain relief,bowel sound recovery,abdominal tenderness disappear and hospitaliz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reatment group had statistically less injuried important organs and fewer infective positions(P<0.05).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time of serum amylase,the leukocyte count and creactive protein returned to normal,which were

复方大承气汤

【方名】复方大承气汤 【出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分类】泻下剂-寒下 【组成】厚朴(15-20克)炒莱菔子(15-30克)枳壳(15克)桃仁(9克)赤芍(15克)大黄(9-15克)芒硝(9-15克) 【方诀】 【功用】通里攻下,行气活血。 【主治】单纯性肠梗阻属于阳明腑实而气胀较明显者。 【用法】大黄后下,水煎服,芒硝冲服。最好用胃管注入,经2-3小时后,可再用本方灌肠,以加强攻下之力,有助于梗阻之解除。 【禁忌】斟酌。复方大承气汤- 【方解】 复方大承气汤由大承气汤(枳壳易枳实)加炒莱菔子、桃仁、赤芍而成,故行气导滞、活血祛瘀作用增强,适用于单纯性肠梗阻而气胀较重者,并可预防梗阻导致局部血瘀气滞引起的 组织坏死。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鼻肠减压治疗病理性肠麻痹的临床研究作者: 李永;李德春;孙胜利;张昕辉; 复方大承气汤联合西药保守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2-3-30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5期 供稿作者:张洪波曹樟全 大黄的研究 大黄有泻下作用,它的致泻成分是结合状态的蒽甙,如番泻甙甲、大黄酸等,这些成分容易因加热而水解,因此,如用大黄来泻下就不宜久煎。在方剂中配伍使用时,应先煎其他药物。 如单味大黄入药用来泻下,则应缩短煎煮时间,以免致泻成分被破坏。大黄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泻下药,味苦、性寒、无毒,入胃、大肠、肝经,能泻实热,荡积滞,行瘀血。据现代药理学研究,大黄含蒽醌类衍生物(包括游离和结合性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和二蒽类衍生物(番泻叶苷ABCD),还含有鞣质。大黄对多种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地降低血压、血脂、黄疸指数、转氨酶等,有调节脂蛋白以及提高血浆

大承气汤详解

大承气汤 第一童概述 第一节大承气汤的来源 大承气汤来源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功效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降为顺,本方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下行,可使塞者通,闭者畅,故取名“大承气汤”。正如《温病条辨》所言:“承气 者,承胃气也……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伤寒明理沦》曰:“承,顺也,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以正气不得舒顺,以汤荡涤,使实者利而闭者通,正气得以舒顺,是以承气名之也。”陈修园云:“方名承气,殆即‘亢则害,承乃制’之义乎!亢极反兼胜己之化,承者以下承上也。夫天地一理,万物一气,故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物穷则变,未有亢极而不变者。伤寒邪热人胃,津液耗,真阴虚,阳胜阴病。所谓阳胜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急以苦寒胜热之剂,救将绝之阴,泻亢盛之阳,承气所以有挽回造化之功也。然不言承亢,而言承气,何哉?夫寒热流转,不过一气之变迁而已。用药制方,被气机之不可变者,力难矫之。亦第就气机之必变者,而承之耳。设其气有阳无阴,一亢而不可复,则为脉涩,直视,喘满者死。何则?以其气机已绝,更无可承之气也。由是言之,圣人虽尽人工之妙,止合乎天运之常耳,不云承气而云何?” 第二节大承气汤的组成及用法 大承气汤是一首泻下的方剂,其药物组成为大黄四两(酒洗)(12g)、厚朴半斤(去皮炙)(24g)、枳实五枚(炙)(12g)、芒硝三合(9g)。 [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芒硝溶服。 第三节大承气汤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1.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茎。性味苦、寒。归胃、大肠、肝经。 (1)功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除湿退黄。 (2)主治用于积滞便秘证。治阳明腑实证,或杂病热结便秘者,常配伍厚朴、枳实、芒硝(如大承气汤)。治疗大便秘结,配伍牵牛头末(如大黄牵牛丸)。配伍麻仁、杏仁、蜂蜜等(如麻子仁九)以润肠通便,泻下力缓和。阳明腑实证见气血不足者,配伍人参、当归(如黄龙汤),以补气养血。热结津伤,燥屎不行者,配伍麦冬、生地、玄参等(如增液承气汤),以养阴生津、增液通便。脾阳不足,冷积便秘,配伍附子、干姜(如温脾汤)以温阳。 用于血证。吐血衄血,常配伍黄连、黄芩(如泻心汤)。因干血内结产妇腹痛,多配伍桃仁、廑虫、炼蜜为丸(如下瘀血汤)。下焦蓄血所致之发狂及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常配水蛭、虻虫、桃仁(如抵当汤)。下焦蓄血及血瘀经闭、痛经等,配伍桃核、桂枝、芒硝、甘草(如桃核承气汤)。跌打损伤,胸胁瘀肿疼痛之证,配当归、红花、穿山甲等(如复元活血汤)。 用于肠痈。多配伍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如大黄牡丹汤)。 用于奶痈。配伍粉草共研末(如金黄散)。 用于湿热痢疾。治疗泻痢湿热证,亦常配黄连、黄芩、白芍等(如芍药汤)。 用于黄疸。湿热黄疽者,常配伍茵陈、栀子(如茵陈蒿汤)。 用于淋证。治湿热淋证,常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 (3)历代医家论述 综论大黄主要功用及机制:①李时珍:“主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本草纲目》)②缪希雍:“《经》曰,实则泻之。大黄气味大苦大寒,性禀直遂,长于下通,故为泻伤寒温病、热病、湿热,热结中下二焦,二便不通,及湿热胶痰滞于中下二焦之要药,祛邪止暴,有拨乱反正之殊功。”(《本草经疏》)③

厚朴在大承气汤中的配伍应用和地位

厚朴在大承气汤中的配伍应用和地位 【摘要】目的:探析厚朴在大承气汤中的配伍应用和地位。方法:以古今医家对厚朴在大承气汤中用法和用量的疑问为线索,从分析大承气汤中配伍厚朴的煎煮方法、用量和配伍作用,对厚朴在方中的配伍地位进行探讨。结论:厚朴在大承气汤方中的作用是其他行气药难以取代的,参考其用量和大承气汤的医方目的,作为臣药更为合适。 【关键词】厚朴大承气汤配伍应用 大承气汤是《伤寒论》中的重要方剂,被公认为攻下方剂的代表。后世医家对此方研究很多,同时一些医家也对方剂中的配伍提出疑问,而这些疑问主要集中在厚朴及枳实的用法、用量上。 1 古今医家对大承气汤中厚朴用量、用法提出的疑问 很多后世医家在应用中,对大承气汤进行化裁,如温病学派常加重芒硝用量,而减少厚朴、枳实的用量。 1.1 厚朴、枳实的用量应减少吴鞠通认为厚朴、枳实性燥,不利于燥结诸症,同时认为“热结旁流非气不通也”,故治疗阳明温病、热结旁流不用大承气汤而用重剂量调胃承气汤代之;并且凡使用大承气汤方时必减厚朴、枳实的用量,以防其燥性。张锡纯认为厚朴味辛

又具透散之力,“能使人热汗出”,“与阳明病汗多者不宜,诚恐汗多耗津,将燥热益甚矣”,厚朴、枳实“温燥相合即能化热”,“方中倍用之使倍于大黄,硝黄亦不觉其凉矣”。 1.2 厚朴有重要的作用有少数医家认为,厚朴在方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其在大承气汤中应作为君药看待。如《医宗金鉴》记载:“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味多性猛,制大其服,欲令大泄下也;大黄倍厚朴,是气药为臣,味少性缓,制小其服,欲微和胃气也。” 现代文献研究,也有人按照《脾胃论》记载“力大者为君”、“君药分量最重”的说法,认为厚朴和大黄共为君药,分别以枳实和芒硝为辅[1]。 从上可看出,厚朴在大承气汤中的用量和配伍地位是存有争议的。 2 从用量和煎煮方法方面分析厚朴 2.1 用量 2.1.1 量最大,但不能为君药厚朴在大承气汤原方中用量是大黄的两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故吴谦要以其为君药。然而《内经》记载“主病者为君药”,虽然君药的用量一般最大,但君药的确定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