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练习题答案

心理学第十一章练习题

1.关于“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

B.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

C.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D.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年龄为划分依据

2.四岁的丽丽知道明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却不知道自己是明明的妹妹。这种现象体现了儿童思维具有下列哪种特点( )

A.可逆性

B.不守恒性

C.自我中心性

D.守恒性

3.相对而言,更惧怕死亡的人群是( )

A.中年人B.老年人

C.年轻人D.少年儿童

4.对青少年的学校适应行为进行研究,易采用的方法是( )

A.横断研究法B.群体序列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D.纵向研究法

5.根据目前心理年龄阶段划分的一般标准,青少年期的年龄段为( )

A.6~12岁

B.12~18岁

C.18~28岁

D.18~45岁

6.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开始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柯尔伯格使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些孩子认为海因兹不能偷药,因为偷东西的行为不能得到普遍赞扬。持这种看法的孩子,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公正水平

9.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A.观察法B.对偶故事法

C.两难故事法D.实验法

10.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

A.自我中心B.不守恒

C.守恒D.不可逆

11.“双生子研究”通常被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哪一种因素的最好方法? ()

A.社会文化因素B.家庭环境因素

C.自然物理因素D.生物遗传因素

1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其认知水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年龄是()

A.0~3岁

B.0~2岁

C.0~1岁

D.半岁

13.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主要集中在性别社会化、道德判断的发展及()

A.信赖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B.亲子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C.互动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D.依恋关系的形成与类型

14.儿童获得完全符合语法的口头语言的年龄阶段是()

A.9-12个月

B.18-24个月

C.3-4岁

D.7岁前

15.婴幼儿最主要的感知觉是视觉、听觉、触觉等,其中发展最早的是()

A.触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

16.个体17岁时正处于毕生发展的( )

A.儿童后期

B.成年早期

C.儿童期

D.青少年期

17.成年初期的发展任务之一是( )

A.生理变化及适应

B.婚恋与生育

C.感知觉的退化

D.自我意识发展

18.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

A.150%

B.120%

C.80%

D.60%

19.儿童逐渐掌握守恒概念的年龄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0.研究发现4个月的婴儿已显示出对颜色的偏好,该颜色是()

A.绿B.黄

C.紫D.蓝

21、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开始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2、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阶段的年龄范围是()

A.0-2岁

B.2-7岁

C.7-12岁

D.12-14岁

答案:DBBDB BCBCC DBDDA DBACD CC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 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 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

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参见教材p113?115的内容。

第十一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 解答:在某些情况下,指市场机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即无效率的结果,这就是市场失灵。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等。 2.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解答:第一,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第二,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这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情况。 3.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 解答:第一,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即存在外部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成本大于私人利益而小于社会利益时,他就不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有利的。 第二,如果某个人采取某项行动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存在外部不经济),则当这个人采取该行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私人成本而小于社会成本时,他就会采取这项行动,尽管从社会的角度看,该行动是不利的。 第三,上述两种情况均导致了资源配置失当。前者是生产不足,后者是生产过多。 4.如何看“科斯定理”?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适用吗?它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适用吗? 解答:第一,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明确。但是,财产权并不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有的资源,例如空气,在历史上就是大家均可使用的共同财产,很难将其财产权具体分派给谁;有的资源的财产权即使在原则上可以明确,但由于不公平问题、法律程序的成本问题等也变得实际上不可行。 第二,科斯定理要求财产权可以转让。但是,由于信息不充分以及买卖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等,财产权并不一定总是能够顺利地转让。 第三,即使财产权是明确的、可转让的,也不一定总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转让之后的结果可能是它与原来的状态相比有所改善,但不一定为最优。 第四,分配财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影响的问题了。 5.公共物品为什么不能靠市场来提供? 解答:第一,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 第二,由于公共物品不具备消费的竞用性,任何一个消费者消费一单位公共物品的机会成本总为0。这意味着,没有任何消费者要为他所消费的公共物品去与其他任何人竞争。因此,市场不再是竞争的。如果消费者认识到他自己消费的机会成本为0,他就会尽量少支付给生产者以换取消费公共物品的权利。如果所有消费者均这样行事,则消费者支付的数量将不足以弥补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结果便是低于最优数量的产出,甚至是零产出。 6.什么是公地的悲剧? 解答:当某种物品具有竞用性但不具有排他性,即是所谓的“公共资源”时,每个人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都会尽可能多地去利用这种物品,使它很快地被过度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种情况被西方学者称为公地的悲剧。 7.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 解答:委托人(如雇主、股东等)委托代理人(如雇员、经理等)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务,并支付给代理人相应的报酬。但是,由于代理人的利益往往与委托人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对委托人来说,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代理人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促销策略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促销工作的核心是。 A.出售商品B.沟通信息 C.建立良好关系D.寻找顾客 2.促销的目的是引发刺激消费者产生。 A.购买行为B.购买兴趣 C.购买决定D.购买倾向 3.下列各因素中,不属于人员推销基本要素的是。 A.推销员B.推销品 C.推销条件D.推销对象 4.对于单位价值高、性能复杂、需要做示范的产品,通常采用策略。 A.广告B.公共关系 C.推式D.拉式 5.公共关系是一项的促销方式。 A.一次性B.偶然 C.短期D.长期 6.营业推广是一种的促销方式。 A.常规性B.辅助性 C.经常性D.连续性 7.人员推销的缺点主要表现为。 A.成本低,顾客量大B.成本高,顾客量大 C.成本低,顾客有限D.成本高,顾客有限8.企业广告又称。 A.商品广告B.商誉广告 C.广告主广告D.媒介广告 9.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投入期,消费品的促销目标主要是宣传介绍产品,刺激购买欲望的产生,因而主要应采用促销方式。 A.广告B.人员推销 C.价格折扣D.营业推广 10.收集推销人员的资料是考评推销人员的。 A.核心工作B.中心工作 C.最重要工作D.基础性工作 11.人员推销活动的主体是。 A.推销市场B.推销品 C.推销人员D.推销条件 12.公关活动的主体是。 A.一定的组织B.顾客

C.政府官员D.推销员 13.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使企业。 A.出售商品B.盈利 C.广结良缘D.占领市场 14.一般日常生活用品,适合于选择媒介做广告。 A.人员B.专业杂志 C.电视D.公共关系 15.公共关系。 A.是一种短期促销战略B.直接推销产品 C.树立企业形象D.需要大量的费用 16.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 A.公共关系调查B.公共关系计划 C.公共关系实施D.公共关系策略选择 17.在广告本身效果的测定中,价值序列法是一种。 A.事前测定法B.事中测定法 C.事后测定法D.事外测定法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D 6.B 7.D 8.B 9.A 10.D 11.C 12.A 13.C 14.C 15.C 16.A 17.A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的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1.促销的具体方式包括。 A.市场细分B.人员推销 C.广告D.公共关系 E.营业推广 2.促销策略从总的指导思想上可分为。 A.组合策略B.单一策略 C.推式策略D.拉式策略 E.综合策略 3.促销组合和促销策略的制定其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有。 A.消费者状况B.促销目标 C.产品因素D.市场条件 E.促销预算 4.在人员推销活动中的三个基本要素为。 A.需求B.购买力 C.推销人员D.推销对象 E.推销品 5.推销人员一般应具备如下素质。 A.态度热忱,勇于进取B.求知欲强,知识广博 C.文明礼貌,善于表达D.富于应变,技巧娴熟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高数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一章第一节曲线积分习题 一、填空题: 1、已知曲线形构件L的线密度为),(y x ρ,则L的质量M=_______________; 2、 ?L ds =_______________; 3、对________的曲线积分与曲线的方向无关; 4、 ? L ds y x f ),(=?'+'β α φ?φ?dt t t t t f )()()](),([22中要求α ________β. 5、计算下列求弧长的曲线积分: 1、 ?+L y x ds e 2 2,其中L为圆周222a y x =+,直线y=x及x轴在第一象限内所围成的扇形的整个边界; 2、?Γ yzds x 2 ,其中L为折线ABCD,这里A,B,C,D依次为点(0,0,0),(0,0,2),(1,0,2),(1,3,2); 3、?+L ds y x )(2 2 ,其中L为曲线? ??-=+=)cos (sin ) sin (cos t t t a y t t t a x π20≤≤t ; 4、计算?L ds y ,其中L为双纽线 )0()()(2 22222>-=+a y x a y x . 三、设螺旋形弹簧一圈的方程为 t a x cos =,t a y sin =,kt z =,其中π20≤≤t ,它的线密度222),,(z y x z y x ++=ρ,求: 1、它关于Z 轴的转动惯量Z I ; 2、它的重心 . 答案一、1、?L ds y x ),(ρ; 2、L 的弧长; 3、弧长; 4、<. 二、1、2)4 2(-+ a e a π ;2、9;3、)21(2232ππ+a ; 4、)22(22-a . 三、)43(3 22 22222k a k a a I z ππ++=;222 2436k a ak x π+=; 2222436k a ak y ππ+-=; 2 2222243) 2(3k a k a k z πππ++= . 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习题 一、填空题: 1、 对______________的曲线积分与曲线的方向有关; 2、设0),(),(≠+?dy y x Q dx y x P L ,则 =++??-L L dy y x Q dx y x P dy y x Q dx y x P ),(),(),(),(____________; 3、在公式=+?dy y x Q dx y x P L ),(),(?'+'β α φφ??φ?dt t t t Q t t t P )}()](),([)()](),([{中,下限a 对应于L 的____点,上限β对应 于L 的____点; 4、两类曲线积分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下列对坐标的曲线积分: 1、? L xydx ,其中L 为圆周)0()(222>=+-a a y a x 及X 轴所围成的在第一象限内的区域的整个边界(按逆时针方向绕行); 2、?+--+L y x dy y x dx y x 22)()(,其中L 为圆周2 22a y x =+(按逆时针方向饶行); 3、?Γ +-ydz dy dx ,其中为有向闭折线ABCD ,这里的C B A ,,依次为点(1,0,0),(0,1,0),(0,0,1); 4、 ?++ABCDA y x dy dx ,其中ABCDA 是以)0,1(A ,)1,0(B ,)0,1(-C ,)1,0(-D 为顶点的正方形正向边界线 . 三、设z 轴与重力的方向一致,求质量为m 的质点从位置),,(111z y x 沿直线移到),,(222z y x 时重力所作的功. 四、把对坐标的曲线积分?+L dy y x Q dx y x P ),(),(化成对弧长的积分, 其中L 为:1、在xoy 面内沿直线从点(0,0)到点(1,1);2、 沿抛物线2 x y =从点(0,0)到点(1,1);3、沿上半圆周x y x 222 =+从点(0,0)到点(1,1). 答案 一、1、坐标; 2、-1; 3、起,点; 4、 dz R Qdy Pdx ?Γ ++ds R Q P )cos cos cos (γβα?Γ ++=. 二、1、;2 3a π - 2、π2-; 3、 2 1 ; 4、0.三、{})(,,0,012z z mg W mg F -==.

思考题-答案-思考题第十一章6S管理

第十一章6S管理 思考题: **的内容是什么? **的作用是什么? **实施的场所有哪些? 4、推动6S的工具有哪些? 5、6S实施步骤是什么? 6.什么是安全生产工作?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思考题答案: **的内容是什么? 答: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安全(SECURITY)——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用以下的简短语句来描述6S,也能方便记忆: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形成制度,贯彻到底; 素养:养成习惯,以人为本; 安全:安全操作,生命第一。 **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提升公司形象。②营造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归属感。③增加工作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④保障工作质量。⑤改善情绪。⑥保证生产安全。 **实施的场所有哪些? 6S实施的场所包括企业里每一个工作场所,主要有:厂区、办公室、生产车间、仓库、工具库,还有其他地方(包括:宿舍、餐厅、停车场等)。 4、推动6S的工具有哪些? 将信息转化成图表、照片、标志,再加上文字说明,使员工能容易明白所传达内容。包括:看板管理、定点照相、红单作战、颜色管理。 5、6S实施步骤是什么? 6S的推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成立组织。 (2)制定6S管理规范、标准和制度。 (3)宣传和培训工作。 (4)推行。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测试题附标准答案

第十一章测试题 1.小均用动滑轮将质量为40kg的货物匀速提高了5m ,他用250N的拉力拉了10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用功为200J B.额外功为500J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D.小均的功率为200W 2.如图9所示,滑板运动员沿水平地面向前匀速滑行,在横杆前 相对滑板竖直向上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后分别从杆的上、下方通 过,忽略人和滑板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则运动员() A.起跳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匀速滑行时,人的重力与地面对滑板的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 C.以滑板为参照物,运动员始终是静止的 D.由于惯性,人越过杆后仍将落在滑板上 3.如图10所示,不计滑轮的重力和摩擦,F A和F B都为100牛,则G A=___ __牛;G B=_____牛。若物体A在2秒内被匀速提高了1米,则力FA做功 的功率为_______瓦。在物体A上升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B.机械效率越高的 机械做功越多?C.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 多 5.如图是商场的自动扶梯,它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华站在该 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1m/s的速度匀速上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 ____J,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小华的机械能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6.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如图5所示的两种方式,将 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B.F1和F2做的功相等 C.F1做功的功率小于F2做功的功率 D.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等 7.四位同学一起到泰州园博园游玩时,突发奇想,要进行一次比赛。他们商定:四人同时出发,绕园博园中心的天德湖跑一圈,功率最大者获胜.那么,最后胜出者一定是 A.体重最大的同学B.最快跑完一圈的同学C.速度最大的同学D.做功最快的同学 8.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的时候,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100min内,心脏做功约为______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 kg的物体匀速升高____m. 9.用100N的水平力推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5s内小车前进了10m,则在这段时间内:(1)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 (2)推力做功是多少? (3)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10.关于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做功快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D.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11.“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第十一章 沟通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十一章沟通 思考题参考答案 1.阐述政治沟通三种主要含义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1)政治传播,一种政治信息、思想和态度的劝服性语言传播活动,主要关注社会系统的政治传播,普通公众被视为政治传播活动的受众。 (2)政治沟通,指的是政治系统进行输入—输出的工具,主要关注政治系统的信息传递与处理机制,不涉及社会系统内部的政治沟通或传播。 (3)政治交往,政府与公众基于公共性和相互理解的对话协商,强调公众参与、公共精神,关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沟通程序。 政治传播以传播效果为评判标准,政治沟通以信息对称为评判标准,它们构成政治交往活动的基础。政治交往不仅要求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以及信息的对称和真实,更包括了对政治合法性的价值诉求以及基于政治正当性的规范程序。 2.结合现实,阐述非正式沟通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1)正式沟通,是指在政治生活中,通过正式的组织、合法的程序和公开的通道进行的政治沟通。 (2)非正式沟通则常常以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网络为基础,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合法程序。 (3)非正式沟通传播速度快,正式沟通则相对较慢;非正式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正式沟通在传播速度上的不足,且沟通成本常常比正式沟通要低。 (4)非正式沟通往往会导致信息失真和歪曲,并且政治沟通者不需负相关法律责任,因此容易成为舆论操纵的工具,误导信息接受者进而导致决策错误。 3.在政治沟通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信息的真实性? (1)信息发送与接受方编码与解码方式的差异。 (2)信息传输通道的过长、过窄。 (3)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噪音干扰。 (4)信息处理分析的“时延”掌握不当。 (5)信息处理者的主观意图与偏好。 4.如何看待新兴的网络政治沟通? (1)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为政治沟通提供了新的技术与平台。

物理化学第十一章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1.反应为一级气相反应,320 oC时 。问在320 oC加热90 min的分解分数为若干? 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答:的分解分数为11.2% 2.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为10 min。求1h后剩余A的分数。 解:同上题, 答:还剩余A 1.56%。 3.某一级反应,反应进行10 min后,反应物反应掉30%。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 解:根据一级反应速率方程的积分式 答:反应掉50%需时19.4 min。

4. 25 oC时,酸催化蔗糖转化反应 的动力学数据如下(蔗糖的初始浓度c0为1.0023 mol·dm-3,时刻t的浓度为c) 使用作图法证明此反应为一级反应。求算速率常数及半衰期;问蔗糖转化95%需时若干? 解:数据标为 利用Powell-plot method判断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拟合公式 蔗糖转化95%需时 5. N -氯代乙酰苯胺异构化为乙酰对氯苯胺 为一级反应。反应进程由加KI溶液,并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来测定。KI只与A反应。数据如下: 计算速率常数,以表示之。。 解:反应方程如下

根据反应式,N -氯代乙酰苯胺的物质的量应为所消耗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的二分之一, 作图 。

6.对于一级反应,使证明转化率达到87.5%所需时间为转化率达到50%所需时间的3倍。对于二级反应又应为多少? 解:转化率定义为,对于一级反应, 对于二级反应, 7.偶氮甲烷分解反应 为一级反应。287 oC时,一密闭容器中初始压力为21.332 kPa,1000 s后总压为22.732 kPa,求。 解:设在t时刻的分压为p, 1000 s后,对密闭容器中的气相反应,可以用分压表示组成:

第十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练习题 古华琼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最早出现于(D) A.20XX年 B.20XX年 C.20XX年 D.20XX年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D)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是(C)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建设对三个文明建设的作用是( D)。 A.物质基础 B.政治保证 C.精神支撑 D.社会条件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保证是(A )。 A.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B.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C.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 D.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指导地位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B)。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D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科学发展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D.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9.( D)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C.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10.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 C) A.广覆盖 B. 可持续 C. 高水平 D. 保基本 (二)多项选择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 B.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战略举措 C.是完成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D.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权宜之计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ABCD) A.民主法治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 B.诚信友爱的社会,充满活力的社会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第十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投资报酬率时,其经营资产计价是采用()。 A、原始价值 B、账面价值 C、委估价值 D、市场价值 2、责任会计的主体是()。 A、管理部门 B、责任中心 C、销售部门 D、生产中心 3、投资中心的利润与其投资额的比率是()。 A、内部收益率 B、剩余收益 C、部门贡献边际 D、投资报酬率 4、责任会计中确定责任成本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可避免性 B、因果性 C、可控性 D、变动性 5、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是指该中心的()。 A、固定成本 B、产品成本 C、可控成本之和 D、不可控成本之和 6、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利润中心负责范围的是()。 A、成本 B、收入 C、利润 D、投资效果 7、以获得最大净利为目标的组织单位是()。

A、责任中心 B、成本中心 C、利润中心 D、投资中心 8、对于成本中心来说,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A、标准成本 B、可控制成本 C、直接成本 D、可变成本 9、为了使部门经理在决策时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应该采用的评价指标为()。 A、投资报酬率 B、剩余收益 C、现金回收率 D、销售利润率 10、在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制定基础的条件下,如果产品的转移涉及到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时,下列方法中能够采用的只能是()。 A、标准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实际成本法 D、标准成本加成法 1、A 2、B 3、D 4、C 5、C 6、D 7、C 8、B 9、B 10、D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立责任会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反馈原则 B、可控性原则 C、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D、统一性原则 E、激励原则 2、责任中心按其所负责任和控制范围不同,分为()。 A、成本中心 B、费用中心 C、投资中心 D、收入中心 E、利润中心 3、责任中心考核的指标包括()。 A、可控成本 B、产品成本 C、利润 D、投资报酬率

微观第十一章习题(附答案)

习题 一、名词解释 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外部性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公共物品私人物品 市场失灵科斯定理 二、选择题 1、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哪项不是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 A、垄断; B、外部效应; C、公共物品; D、政府干预。 2、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 A、产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B、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成本; C、产品价格大于边际收益; D、产品价格小于边际收益。 3、下列哪项不是纠正外部效应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不当的方法() A、使用税收和津贴; B、规定财产权; C、企业合并; D、制定反托拉斯法 4、当某厂商的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时() A、厂商产量大于帕累托最优产量; B、厂商产量小于帕累托最优产量; C、厂商产量等于帕累托最优产量;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5、如果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则该活动的(D) A、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B、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C、私人利益等于社会利益; D、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6、某人的吸烟行为会造成()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7、当一个消费者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而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便产生了() A、消费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C、生产的外部经济; D、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8、科斯定理假设交易成本为() A、0; B、1; C、大于1; D、介于0和1之间。 9、如果上游工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A、不管产权是否明确,只要交易成本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B、只要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C、只要产权明确,不管交易成本有多大,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D、不论产权是否明确,交易成本是否为零,问题都可妥善解决。 10、根据科斯定理,当市场不能有效的配置资源时,问题的最终来源通常是() A、价格没有高到使人们不过度消费; B、价格没有低到使企业不过度生产; C、没有很好的界定产权; D、政府没有出面加以管制。 11、在消费或使用上,公共物品的特点是() A、竞争性和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非竞争性和排他性 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2、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公共物品不具有排他性; B、公共物品不具有竞争性; C、消费者都想“免费搭便车”; D、以上三种情况都是。 13、造成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 A、卖方故意隐瞒信息; B、买方认识能力有限; C、完全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三、判断题 1、垄断造成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通常只能由政府进行管制。 2、由政府提供的产品都是公共物品。 3、根据科斯定理,外部性总是要求政府为了使外部性内部化而进行干预。 4、如果交易成本大于受影响各方对外部性达成协议的潜在利益,就没有解决外部性的私人办法。 5、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是因为公共资源对消费者是免费的。 6、私人市场难以提供公共物品是由于无法避免搭便车的问题。 7、一条拥挤的收费道路仍然是一种公共资源。 8、品牌能成为提供有用的质量信号。 四、计算题 1、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1000-10P,成本函数为C=40Q,求: (1)若该产品为一垄断厂商生产,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为多少? (2)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和价格为多少? (3)社会纯福利在垄断性生产时损失了多少? 2 假定有一企业,从私人角度看,每多生产1单位产品可多得12元,从社会角度看,每多生产1单位产品还可再多得4元,产品成本函数为C=Q2-40Q,试问:为达到帕累托最优,若用政府补贴办法,可使产量增加多少? 3、设一个公共牧场的成本是C=5X2+2 000,X是牧场上养牛的头数。每头牛的价格

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简述信息经济的主要标志。 答:信息经济是指以信息为经济活动之基础,以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之主导产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结构,其主要标志有: (1)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表现除了参与创造财富外,还表现在对质能资源的替代节约上,因此把信息当作资源来看待,不仅表现在对信息的重视上,还表现在对物质、能源的节约上。 (2)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开发和利用、采集、传输、控制、处理信息的技术手段。信息资源的开发,使信息量剧增,信息的经济功能骤显,如何把握瞬息万变的信息,为人们的经济生活服务,成为人类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的适时出现,解决了人类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应用程度,也就成为信息经济成熟与否的一个指标。 (3)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在信息经济社会,产品中的信息含量增加,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但并不是说每一种产品的信息成分均大于其质能成分,而是就整体而言的,除了增加物质产品中的信息含量外,信息产品日益丰富。也就是说,在信息经济社会中,产品结构以信息密集型物质产品和信息产品为主。 (4)产业部门中信息劳动者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所占比例;就信息劳动者人数而言,将其限制在产业部门,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者,不包括非产业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其中信息劳动者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任何一个部门物质劳动者所占的比例。 (5)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产值所占的比重;信息部门的产值一般是指产业化了的信息部门的产值,信息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任何一个部门产值所占比重。 2.简要叙述信息经济形成的时代背景。 答:(1)人类需求的渐进。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质能经济的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只有靠增加物质产品中的信息含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产业,才有可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促使质能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化。 (2)物质经济的滞胀。二战后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得不寻求对策,一方面实行大量资本输出,一方面按照“需求决定论”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向着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方向发展。 (3)质能资源的短缺。随着质能经济的发展,加之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资源的挥霍浪费,使质能资源频频告急,从1973年起,人类开始自觉主动地利用信息发展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