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肛肠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肛肠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症状不是中医肛肠学的常见症状?

A. 肛门疼痛

B. 便秘

C. 肛周瘙痒

D. 腹泻

答案:D

2. 中医肛肠学中,以下哪种病症称为“痔疮”?

A. 结肠炎

B. 肠梗阻

C. 肠息肉

D. 痔核

答案:D

3. 中医肛肠学中,以下哪种病症称为“便秘”?

A. 腹泻

B. 胃溃疡

C. 肛门瘙痒

D. 大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

答案:D

4. 中医肛肠学中,以下哪种病症常见于孕妇?

A. 痔疮

B. 结肠炎

C. 腹泻

D. 肠梗阻

答案:A

5. 中医肛肠学中,以下哪种病症是指直肠黏膜和粘膜下组织突出于

肛门之外的病变?

A. 结肠炎

B. 肠梗阻

C. 痔疮

D. 腹泻

答案:C

二、填空题

1. 中医肛肠学中,慢性肛周瘙痒的病因多为肛门及周围皮肤______。

答案:湿热

2. 中医肛肠学中,外痔多见于______。

答案:肛管下1/3处

3. 中医肛肠学中,肛瘘是指______。

答案:会阴部皮肤与直肠或肛管之间异常相通

4.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原则是______。

答案:清热,利湿

5. 中医肛肠学中,肛裂是指______。

答案:肛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发生纵裂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中医肛肠学的基本理论。

答案:中医肛肠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肛肠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学科。中医肛肠学主要包括病因病机学说、诊断学说、治疗学说等方面的理论。其中,病因病机学说主要研究肛肠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诊断学说主要研究肛肠疾病的临床表现、辨证方法以及辨证与诊断的关系;治疗学说主要研究肛肠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药物应用等。

2. 请简述中医肛肠学中的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答案:中医肛肠学中常见的疾病包括痔疮、肛裂、肛瘘、便秘、肛门疼痛等。其中,痔疮可采用中药内服、局部外用等综合治疗方法,如中药口服汤剂、洗剂等;肛裂常采用中药内服、局部外用、中药坐浴等综合治疗方法;肛瘘在中医肛肠学中主要应用手术治疗,配合中药内服等;便秘可采用中药调理脾胃、通络通便等方法治疗;肛门疼痛可通过中药内服、外用贴敷等方式进行治疗。

四、综合题

请结合中医肛肠学的理论和实践,选择一个常见的肛肠疾病,详细叙述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医辨证要点、治疗原则以及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答案:以痔疮为例,痔疮是指直肠黏膜和粘膜下组织突出于肛门之外的病变。其主要病因包括饮食习惯不当、排便习惯不良、肛门长时间悬空坐卧、肛门处于潮湿状态、大便憋阻过久等。

中医认为,痔疮的病机主要为湿热、气滞和血瘀。临床表现通常为肛门疼痛、局部瘙痒、便血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肛门脱垂或肛管黏膜移位。

在中医辨证的过程中,常见的辨证要点有脾湿、热毒、气滞和瘀血等。治疗痔疮的中医原则主要包括清热解毒、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和调理脾胃等。

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针灸、艾灸、拔罐等。内服常用的中药有石膏、黄连、苦参等清热解毒药物,外用常用的中

药有地龙、苍术、白蔹等活血化瘀药物。针灸和艾灸可以调理气血,

改善局部循环。拔罐可以疏通经络,消肿止痛。

总之,中医肛肠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探索肛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肛肠科学-中医肛肠科学-中医肛肠科学(B1型题)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肛肠科学-中医肛肠科学-中医肛肠科学(B1型题)[单选题]1.肛裂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肛门局部望诊 B.探针检查 C.乙状结肠镜检查 D.指诊检查 E.肛门镜(江南博哥)检查 正确答案:A [单选题]2.单纯性肛瘘只有内口而无外口者: A.完全瘘 B.内口瘘 C.内盲瘘 D.外盲瘘 E.外口瘘 正确答案:C [单选题]3.Ⅲ度直肠脱垂: A.直肠粘膜脱出,淡红色,3~5cm B.直肠全层脱出,圆锥状,5~10cm C.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圆柱状,10cm以上 D.肛管脱出,5~8cm E.颗粒状脱出,3~5cm,暗红色,易出血 正确答案:C [单选题]4.脱肛的病因病机: A.中气不足,气血亏损,气虚下陷 B.脓肿溃后,余毒未尽,血行不畅 C.湿热下注,毒阻经络,热胜肉腐 D.热结肠燥,皮肤裂伤,湿热蕴阻 E.湿热下迫,经络阻滞,淤血浊气凝聚 正确答案:A [单选题]5.直肠内粘膜上的赘生物: A.内痔 B.哨兵痔 C.息肉痔 D.樱桃痔 E.钩肠痔 正确答案:C [单选题]6.直肠癌肠梗阻可见: A.便血

B.腹胀、腹痛、肠鸣音亢进 C.贫血、无力、极度消瘦 D.大便变扁、变细 E.黄疸 正确答案:B [单选题]7.气滞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 A.六磨汤 B.血府逐瘀汤 C.桃仁承气汤 D.越鞠丸 E.四磨汤 正确答案:A [单选题]8.反复发作性粘液脓血便,大便培养阴性: A.溃疡型结肠炎 B.缺血性肠炎 C.细菌性痢疾 D.假膜性肠炎 E.慢性阿米巴肠炎 正确答案:A [单选题]9.多为老年患者,突然发病,下腹痛,呕吐,血性腹泻,病变多发生在结肠脾区: A.溃疡型结肠炎 B.缺血性肠炎 C.细菌性痢疾 D.假膜性肠炎 E.慢性阿米巴肠炎 正确答案:B [单选题]10.感染后可能形成"哑铃状"或"蹄铁状"脓肿的是: A.骨盆直肠间隙 B.直肠后间隙 C.坐骨直肠间隙 D.肛门后浅间隙 E.肛门后深间隙 正确答案:C [单选题]11.肛门与哪个脏腑关系不甚密切: A.大肠 B.肺 C.肾

中医肛肠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肛肠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哪个症状不是中医肛肠学的常见症状? A. 肛门疼痛 B. 便秘 C. 肛周瘙痒 D. 腹泻 答案:D 2. 中医肛肠学中,以下哪种病症称为“痔疮”? A. 结肠炎 B. 肠梗阻 C. 肠息肉 D. 痔核 答案:D 3. 中医肛肠学中,以下哪种病症称为“便秘”? A. 腹泻 B. 胃溃疡

C. 肛门瘙痒 D. 大便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 答案:D 4. 中医肛肠学中,以下哪种病症常见于孕妇? A. 痔疮 B. 结肠炎 C. 腹泻 D. 肠梗阻 答案:A 5. 中医肛肠学中,以下哪种病症是指直肠黏膜和粘膜下组织突出于 肛门之外的病变? A. 结肠炎 B. 肠梗阻 C. 痔疮 D. 腹泻 答案:C 二、填空题 1. 中医肛肠学中,慢性肛周瘙痒的病因多为肛门及周围皮肤______。

答案:湿热 2. 中医肛肠学中,外痔多见于______。 答案:肛管下1/3处 3. 中医肛肠学中,肛瘘是指______。 答案:会阴部皮肤与直肠或肛管之间异常相通 4.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原则是______。 答案:清热,利湿 5. 中医肛肠学中,肛裂是指______。 答案:肛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发生纵裂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中医肛肠学的基本理论。 答案:中医肛肠学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肛肠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学科。中医肛肠学主要包括病因病机学说、诊断学说、治疗学说等方面的理论。其中,病因病机学说主要研究肛肠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诊断学说主要研究肛肠疾病的临床表现、辨证方法以及辨证与诊断的关系;治疗学说主要研究肛肠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药物应用等。 2. 请简述中医肛肠学中的常见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中医肛肠试题及答案

中医肛肠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关于中医肛肠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中医肛肠科的基本理论是()。 A.天人合一 B.藏象学说 C.阴阳学说 D.经络学说 答案:B.藏象学说 2.下列哪种病症不属于中医肛肠科的范畴()。 A.痔疮 B.肛裂 C.肠炎 D.肛门周围脓肿 答案:C.肠炎 3.治疗内痔最好的方法是()。 A.中药熨贴 B.手术切除 C.中药口服 D.中药冲洗 答案:B.手术切除 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预防肛裂的发生()。 A.保持大便通畅 B.多食用辛辣食物 C.长时间久坐 D.饮食油腻答案:A.保持大便通畅 5.肛门周围脓肿的主要症状是()。 A.肛门疼痛 B.便秘 C.腹泻 D.尿频

答案:A.肛门疼痛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中医肛肠科主要治疗疾病的方法是中药内服和外用药物。() 答案:错误。中医肛肠科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药物、针灸、推拿等。 2.中医将肛肠疾病归纳为气滞、血瘀、阴虚等不同的病证类型。() 答案:正确。中医肛肠科将病症归纳为不同的病证类型,如气滞、 血瘀、阴虚等。 3.中医肛肠科主要依靠手术治疗病症。() 答案:错误。尽管手术在某些情况下是必要的,但中医肛肠科主要 采用的是保守治疗方法。 4.中医肛肠科的治疗过程需要长期坚持,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答案:正确。中医肛肠科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并配 合医生的指导。 5.中医肛肠科的治疗仅针对肛肠病症本身,不涉及全身调理。() 答案:错误。中医肛肠科的治疗不仅关注肛肠病症本身,还会进行 全身调理,维护整体健康。 三、问答题

1.简述中医肛肠科的基本理论。 答案:中医肛肠科的基本理论是藏象学说。中医将肛肠疾病视为脏 腑功能失调和气血循环不畅导致的病症,通过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调和阴阳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2.列举三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答案:常见的肛肠疾病包括痔疮、肛裂和肛门周围脓肿。治疗方法 包括中药内服、外用药物、针灸、推拿、手术等。具体治疗方案需要 根据病情和病证类型来确定。 3.中医如何预防肛裂的发生? 答案:中医预防肛裂的关键是保持大便通畅。建议饮食多样化,增 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避免长时间久坐、饮食油腻等不良习惯。此外,保持身体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也有助于预防肛裂的发生。 四、填空题 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中医肛肠科治疗肛门疼痛的常用方法有()。 答案:中医肛肠科治疗肛门疼痛的常用方法有中药熨贴、针灸、推 拿等。 2.中医肛肠科将病症归纳为不同的()类型。 答案:中医肛肠科将病症归纳为不同的病证类型,如气滞、血瘀、 阴虚等。

2022-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中医肛肠学(副高)考试精选专练V(带答案)试卷号;10

2022-2023年副主任医师(副高)-中医肛肠学(副高)考 试精选专练V(带答案) 一.综合考核题库(共35题) 1. 痔瘘疾病手术后出现尿潴留的直接原因是 A、精神紧张 B、肛门疼痛 C、尿道括约肌痉挛 D、肛门括约肌痉挛 正确答案:C 2. 枯痔疗法始于:( ) A、晋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E、金元时期 正确答案:D 3. 以下关于结、直肠流行病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国人直肠癌发病率比结肠癌高 B、国人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高 C、国人青年人发病比西方人低 D、近年来国人结肠癌发病逐渐增多 E、近年来国人直肠癌发病率和以前相比变化不大 正确答案:C 4. 对诊断肛管直肠癌有重要意义的简易方法是: A、X线检查 B、B超检查 C、直肠指诊 D、病理组织学检查 E、纤维结肠镜检查

正确答案:C 5. 直肠指检不易发现的病变是 A、肛瘘 B、直肠息肉 C、内痔 D、肛管直肠癌 E、盆腔脓肿 正确答案:C 6. 关于肛门内括约肌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起着括约肛门的作用 B、受自主神经支配 C、是直肠环状肌在肛管上部的肥大部分 D、长度约3cm E、很容易暴露于手术切口处 正确答案:A 7. 肛瘘挂线疗法的禁忌证: A、肛门周围有皮肤病 B、瘘管仍有酿脓现象 C、严重肺结核患者 D、癌症患者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8. 二、八月最宜采集的药材是: A、叶类 B、花类 C、全草类 D、果实类 E、根及根茎 正确答案:E

9. 急性甲状腺炎可能需要切除甲状腺峡部,是为了 A、解除对喉返神经的压迫 B、减轻对颅动脉的压力 C、使腺体减压防止坏死 D、防止气管压迫 E、预防霍纳(Horner)综合征 正确答案:D 10.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最多见的是 A、肛门旁皮下脓肿 B、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C、直肠后间隙脓肿 D、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E、直肠粘膜下脓肿 正确答案:A 11. 中医学认为肛门与下列哪一个脏腑关系不甚密切: A、大肠 B、肾 C、肝 D、脾 E、肺 正确答案:C 12. 肛窦炎中医辨证为湿浊浸淫,方选 A、龙胆泻肝汤 B、导赤散 C、半夏泻心汤 D、萆薢渗湿汤 E、滋水清肝饮 正确答案:D 13. 既能平抑肝阳,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中医肛肠科试题

中医肛肠科 [单项选择题] 1、牡痔的现代病名是:() A.内痔 B.外痔 C.混合痔 D.肛瘘 E.肛裂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2、肛裂在祖国医学中称为:() A.鸡冠痔 B.牡痔 C.牝痔 D.血痔 E.钩肠痔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3、我国最早对肛肠疾病进行较详细描述的医书是:()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金匮要略》 D.《针灸甲乙经》 E.《诸病源候论》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4、人州出的现代病名是:() A.内痔 B.外痔 C.脱肛 D.肛瘘 E.肛裂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5、"杀狗,取其脬,以穿籥,……徐以刀割去其巢,治黄芩而屡傅之。"记载的是何种疗法:() A.插药法 B.割治法 C.枯痔法 D.结扎法 E.挂线法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6、对"牡痔"的治法记载有"絮以小绳,剖以刀",这是何种疗法:() A.结扎切除法 B.割治法 C.枯痔法 D.结扎法 E.挂线法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7、提出以"赤小豆当归散"治疗"近血"的是:()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千金要方》 D.《外台秘要》 E.《五十二病方》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8、首次提出以排便与出血前后关系鉴别近血和远血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千金要方》 E.《五十二病方》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9、创始用导引法防治痔瘘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外台秘要》 D.《千金要方》 E.《诸病源候论》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10、下列哪本书总结了秦汉对痔的认识,并将痔分为"牡痔、牝痔、脉痔、肠痔、血痔"5种:() A.《外台秘要》 B.《诸病源候论》 C.《千金要方》 D.《伤寒杂病论》 E.《针灸甲乙经》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11、肛瘘的挂线疗法始见于:() A.唐代 B.宋代 C.金元时期 D.明代 E.清代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12、首次提出痔的遗传病因学说,即"父子相传"的是:() A.《疮疡经验全书》 B.《魏氏家藏方》 C.《外科正宗》 D.《古今医统》 E.《太平圣惠方》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13、肛瘘的挂线疗法由何人创始:() A.程复斋 B.徐春甫

中医肛肠学基础知识

中医肛肠学基础知识 [单项选择题] 1、患病初期见肝气郁结之证,继则出现脾虚之证,按五行理论分析所属的是()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2、中医学认为,化生"天癸"的主要物质是() A.肝血 B.心血 C.脾气 D.肺阴 E.肾精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3、下列各项,具有"泌别清浊"功能的是() A.三焦 B.大肠 C.小肠 D.膀胱 E.心包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4、下列各项,为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是() A.外邪入侵 B.饮食失宜 C.邪气亢盛 D.正气不足 E.正衰邪盛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5、临床上患者因恼怒而突发头晕头痛,继则呕血吐血,其病机一般指的是() A.气滞 B.气逆 C.气脱 D.气陷 E.气结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6、《伤寒论》中用小陷胸汤治疗"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同时可见该病的脉象是() A.其脉关上浮者 B.脉浮滑者 C.寸脉浮、关脉沉 D.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E.脉滑而疾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7、患者发热、身黄、小便短赤、纳差、腹满,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用() A.栀子柏皮汤 B.茵陈蒿汤 C.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D.五苓散 E.栀子豉汤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8、春温邪热深入少阴,身热,心烦,不得眠,舌红苔薄黑而干,脉细数,可选方是() A.青蒿鳖甲汤 B.连梅汤 C.清营汤 D.加减复脉汤 E.黄连阿胶汤 参考答案:E

[单项选择题] 9、产于广东的道地药材是() A.附子 B.薄荷 C.细辛 D.陈皮 E.生地黄 参考答案:D [单项选择题] 10、治疗筋脉挛急疼痛的药物,应选用的药味是()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参考答案:C [单项选择题] 11、相须、相使配伍可产生的作用是() A.协同作用,增进疗效 B.拮抗作用,降低疗效 C.减毒作用 D.产生毒副作用 E.增加毒性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12、栀子具有的功效是() A.清热除烦,泻火解毒,通便 B.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C.泻火解毒,利尿,止咳 D.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E.清热解毒,除烦止渴,消肿止痛 参考答案:B [单项选择题] 13、木瓜具有的功效是()

最新中医肛肠病学试题-含答案--副本资料

中医院师带徒阶段考核 《中医肛肠病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最佳答案,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直肠上、下静脉丛的划分是以什么为界线C A.肛直线B.肛门白线C.齿线D.肛管直肠环 2、在正常情况下,粪便主要储存于C A.直肠内B.结肠内C.乙状结肠内D.直乙交界处 3、齿线以上直肠粘膜对痛感迟钝的原因是由于D A.交感神经支配B.副交感神经支配C.体神经支配D.植物神经支配 4、肛门的神经支配是A A.阴部内神经的分支B.交感神经的分支C.副交感神经的分支D.以上都不是5、哪个疾病不适合肛门镜检查?A A.肛裂B.混合痔C.直肠炎D.直肠息肉 6、肛肠科最常用的检查与治疗体位是A A.侧卧位B.截石位C.蹲位D.膝胸位 7、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首见于A A.《五十二病方》B.《内经》C.《外科全生集》D.《山海经》 8、漏管是以什么命名的?B A.部位B.症状C.形态D.疾病特性 9、肛门周围痈疽包括D A.肛门痈B.悬痈C.坐马痈D.以上都是 10、尖锐湿疣是一种性病疣,由HPV感染所致,其潜伏期为D A.3-15月B.1-10月C.6-18月D.1-12月 11、大肠传输试验检查最常应用于哪些疾病?D A.直肠前突B.直肠内脱垂C.会阴下降综合征D.以上都不是 12、排便造影检查最常应用于哪些疾病?C A.直肠前突B.直肠内脱垂C.A、B都是D.A、B都不是 13、在混合痔手术过程中,若外痔静脉丛不很明显,应在外痔中间C A.作‘V’字形切口B.作倒‘V’字形切口C.作放射状切口D.不必切口 14、40岁以上,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及便血,首先应考虑B A.痔疮B.直肠癌C.肛裂D.结直肠炎 15、腹痛、腹泻交替发生,大便无明显脓血、粘液,常伴的一定的精神症状,可能是BA.慢性结肠炎B.肠易激综合征C.结肠过敏症D.结肠憩窒 16、大便时有肿物脱出,首先考虑是B A.脱肛B.Ⅱ期内痔C.肛乳头肥大D.直肠息肉 17、苦参汤除苦参、蛇床子、黄柏外,还有D A.金银花、地肤子、黄芩、甘草B.白芷、地肤子、苍术等C.菊花、金银花、当归、大黄D.白芷、金银花、菊花、地肤子、大菖蒲 18、关于息肉痔,哪项是正确的D A.单发多见于儿童B.多发多见于青壮年C.50岁以上多为直肠腺瘤D.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