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课案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章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电能用户。电能可以方便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例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磁能等等;并且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易于实现,可以输送到需要它的任何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电能的应用规模也很灵活。以电作为动力,可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保证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电气化程度,以电能代替其他形式的能源,是节约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配电系统的任务就是向用户和用电设备供应和分配电能。用户所需的电能,绝大多数是由公共电力系统供给的,所以供配电至关重要,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1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第二章供配电的要求

2.1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一般规定

(1)配电电压应采用220/380V。

(2)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规模、设备布置、负荷容量及性质等综合考确定。(3)配电系统应满足生产和使用所需的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接线简单,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操作安全,检修方便;另外,还要考虑节省有色金属消耗、减少电能损耗。

(4)自变压器二次侧至用电设备之间的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三级,但对非重要负荷供电时,可超过三级。

(5)由公用电网引入建筑物内的电源线路,应在屋内靠近进线点便于操作维护的地方装设电源开关和保护电器。若由本单位配变电所引入建筑物内的专用电源线路,可装设不带保护的隔离电器。

(6)当用电设备容量大,或负荷性质重要,或在很潮湿、有腐蚀性环境的车间及建筑物内,宜采用放射式配电。

(7)各级低压配电屏(箱),应根据发展的可能性留有适当的备用回路。

2.2 多层建筑的低压配电的一般原则

(1)应满足计量、维护管理、供电安全、可靠的要求,应将照明与电力负荷分成不同配电系统。

(2)确定多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及计量方式时,应与当地供电部门协商,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①单元总配电箱设于首层,内设总计量表,各层配电箱内设分户表,由总配电箱至各层配电箱宜采用树干式配电,各层配电箱至各用户采用放射式配电;

②单元不设总计量表,只在分层配电箱内设分户表,其配电干线、支线的配电方式同上项;

③分户计量表全部集中于首层(或中间层)电表间内,配电支线以放射式配电至各户。

(3)多层住宅照明计量应一户一表。

(4)除多层住宅外的其他多层建筑,对于较大的集中负荷或较重要的负荷,应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对于向各层配电间或配电箱的配电,宜采用树干式和分区树干式的方式。

2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2.3 高层建筑的低压配电的一般规则

(1)选择变压器时,一般选用SCL型环氧树脂干式变压器。

(2)将照明与电力负荷分成不同的配电系统;消防及其他防灾用电设施的配电宜自成体系。

(3)对于容量较大的集中负荷或重要负荷从配电室以放射式配电;对各层配电间的配电宜采用下列方式:

①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也采用分区树干式或首层到顶层垂直干线的方式;

②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都采用由首层到顶层垂直干线的方式;

③工作电源采用分区树干式,备用电源取自应急照明等电源干线。

(4)对经常处于备用状态的消防泵、喷淋泵、事故排烟风机等设备,不作为计算负荷的一部分来选择变压器容量。

(5)高层建筑的配电箱设置和配电回路划分,应根据负荷的性质和密度、防火分区、维护管理等条件综合确定。

(6)自各层配电箱至用电负荷的分支回路。

(7)高层住宅的照明计量表应采用一户一表,公用楼梯、公用走道的照明及公用电力计量宜单独设表。

3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系统接地的介绍第三章 3.1 高压系统的接地介绍1、

按接地方式分类

1)直接接地制式,即将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直接或通过小电阻与接地装置相连。这种接地制式的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很大,所以又叫大电流接地制式。

2)不接地制式,即将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不与接地装置相连或通过保护、测量、信号仪表、消弧线圈以及具有大电阻等接地设备与接地装置相连。这种接地制式的系统,当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很小,所以又叫小电流接地制式。

2、按接地设备分类

1)不经接地设备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不经任何接地设备直接接地或不接地。

2)经电抗或消弧线圈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消弧线圈与接地装置相连。

3)经电阻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电阻器与接地装置相连。电阻器为高阻值者称为高电阻接地制式,电阻器为低阻值者称为低电阻接地制式。4)经电抗补偿、电阻并联的接地制式,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电抗器与电阻器并联接地,其中电抗器宜采用标准规格的消弧线圈。

3.2 低压系统接地介绍

3.2.1 IT接地系统

IT系统与大地间不直接连接,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接地线

与接地极连接。

在lT系统内:

(1)电气装置带电导体与地绝缘,或电源的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

(2)所有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电气装置的接地极接地。

由于该系统出现第一次故障时故障电流小,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不会产生危险性的接触电压,因此可以不切断电源,使电气设备继续运行,并可通过报警装置及检查消除故障。

4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系统内发生第二次故障时应自动切断电源:当在另一相线或中性线上发IT 生第二次故障时,必须快速切除故障。仅接地故障电流IT系统特点(不引出中性线)-发生第一次接地故障时,,不50V为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外露导电部分对地电压不超过对地电压升高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发生接地故障时,需要立即切断故障回路,负载需配降压变压器,或由系统外电源专供;-安装绝缘监察220V1.73倍;-供方式器。使用场所: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如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 IT

表示 T I 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字母电系统供电方式供电系统在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 IT 或者是要求严格地连续供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的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电的地方,例如电力炼钢、大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处。地下矿井内供电条方式供电系统,即使电源中性点不接地,一旦 IT 件比较差,电缆易受潮。运用所以比电源中性点不会破坏电源电压的平衡,设备漏电,单相对地漏电流仍小,但是,如果用在供电距离很长时,供电线路对大地的分布接地的系统还安全。漏电电流经电容就不能忽视了。在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使设备外壳带电时,只有在供电距离不太长时才保护设备不一定动作,这是危险的。大地形成架路,比较安全。这种供电方式在工地上很少见。

3-2-1-1 IT接地系统图图

5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3.2.2 TT接地系统方式供电系统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T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T 护接地系统,也称TT 系统。第一个符号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接T 二个符号地,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TT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能拟制高压线与低压线搭连或配变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时低压电网(1 出现的过电压;2)对低压电网的雷击过电压有一定的泄漏能力;()与低压电器外壳不接地相比,在电器发生碰壳事故时,可降低外壳的3([1]对地电压,因而可减轻人身触电危害程度;)由于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比较大,可使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可靠4(动作,及时切除故障。系统的主要缺点是:TT )低、高压线路雷击时,配变可能发生正、逆变换过电压;(1 系统.2)低压电器外壳接地的保护效果不及IT ()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3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电压。)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4

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TT系统难以推广。TT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

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5()

TT接地系统图3-2-2-1 图

6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3.2.3 TN接地系统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到保护线上,与配电系统的中性TN保保护线应在每个变电所或变电站附近接地。配电系统引入建筑物时,点相连。必要时可增加接地点护线在其入口处接地。将保护线与附近的有效接地极相连,并均匀分布。TT系统相同。中性线的检测与相应切断导线的

要求与、TN-C是否合并的情况,将与保护线PETN接地系统分为根据中性线N 。TN-S和TN-C-S 接地系统1)TN-C线的系统,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接地短路PEN保护线和中性线合并为对于单相负荷或三相采用一般的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故障时,故障电流大,线有电流,其产生的压降呈现PEN不平衡负荷以及有谐波电流负荷的线路中,线上PEN在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线路金属套管上,对敏感设备不利。此外,因此在爆炸危险环境中不能采用这的微弱电流在爆炸危险环境也可能引起爆炸,线断线或PENPEN种系统。由于线在同一建筑物内相互有电气连接,所以当相线直接与大地短路时,都呈现相当高的对地

故障电压,会扩大事故范围。

接地系统图TN-C 图3-2-3-1

TN-S接地系统2)线不通过负荷电流,所以与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的系统。正常情况下PE线相连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在正常时不带电,所以可用于精密设备以及有PE系统仍存在相线对大地短路引起电压升高和对地但是TN-S爆炸危险的环境中。故障电压的蔓延问题。

7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图3-2-3-2 TN-S接地系统图)TN-C-S接地系统3线对地绝缘。为了防PEN线从某点开始分为保护线和中性线。分开后的N线涂浅兰色色线涂黄绿相间色标,NN线。国标规定,PE、PEN止混淆PE和接地系统线分开后就不能再合并,否则将失去分开后形成的TN-C-S标。PEN 的特点。

图 3-2-3-3 TN-C-S接地系统图

8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第四章防雷接地系统

4.1防雷与接地系统概述

4.1.1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一级防雷的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4)超高建筑物,如40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其他民用以及一般工业建筑物。

二级防雷的建筑物:

(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4)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5)高层建筑物,如19层及以上的住宅和高度超过50米的其他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物。

三级防雷的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2)10至18层的普通住宅。建筑物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图书馆、档案楼和省级以下的邮政楼等。

(3)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根据以上分类可知本建筑属三级防雷建筑物,下面就就讨论一下三级防雷建

4.1.2防雷系统的设计原则

1、保护器不影响被保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2、雷击产生冲击波时,所采用的防护器件应有低阻抗,将冲击电流直接导入大地而不产生危险的冲击对地电位差;

3、防护器件应有较高的承受冲击能量的能力,并有规范的接地系统。

按照IEC1312-1~3规范,为保护你变频器系统的设备,将需要保护的空间9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LPZ),根据各部分空间不同的LEMP(雷闪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实际情况确立相应的防护等级,合理使用相应的防雷器。

4、电源系统: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感应雷中有80%是经由电源线侵入网络设备的,要保护好电子设备,需要在它们的电源输入端之前设置电源防雷器,这样可以将从沿市电电路袭来的雷电过电压提前泄放到大地。

4.1.3一般的防雷措施

(1)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

(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一些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雷电感应的措施。

(3)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

筑物的保护措施。

4.2建筑物的防雷设施

4.2.1建筑物防雷

(1)本工程防雷等级为三类。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应满足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并设置总等电位联结。

(2)接闪器:接闪器采用10镀圆铜,凡突出屋面的所有金属构件、金属通风管、金属屋架等均与避雷带可靠焊接。

(3)引下线:线间距不大于25M。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焊接,下端与接地极焊接;引下线在距地0.75M设接地测试连接板,-0.5M预埋连接板供补打接地极用;设连接板的引下线位置参见一层接地及房顶防雷平面图。

(4)接地装置:利用结构独立基础做接地极,并利用结构地梁内钢筋或40×4扁(无地梁钢筋处)将桩基础接地极连接在一起。

4.2.2接地及安全措施

(1)本工程防雷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等的接地共用同一的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实测不满足要求时,不打人工接地体。

(2)凡正常不带电,而当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板由紫铜板纸制成,应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等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结构采用等电位卡子;局部等电位箱暗装,底边距地0.3M。将卫生间内所有金属管道,金属构件插座PE线相联结。具体做法参见国标图集02D501-2

(4)过电压保护:在电源总配电柜内装第一级电涌保护器In》50KA;住户配电箱内装第二季电涌保护器In》In=10KA。

10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有线电视系统引入端,电话引入段等处设过电压保护装置。(5系统,电源

在住户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TN-C-S(6)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雷接地共用接地极。

11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心得第五章

通过做课程设计加对供配电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本学期对供配电的学习,每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从开始到课程设计报告的完成,深了对供配电的理解。我开始了独立的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尝试与挑战,在这段时间里,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我从中学到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这次课程设计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更提高了我的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不仅加深了我对这门课程的理解,许多知识,同时,

也学到了很多以前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内容。名成员,每个人负责一块,让我意识到了8同时在这次课设中,我们组一共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12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参考文献:.2013

电子工业出版社3版).[1]唐志平.供配电技术(第.2009 中国电力出版社2版).刘宝贵杨志辉.发电厂变电所部分(第[2]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3版)[3]王士政,冯金光.发电厂电气部分(第.2005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电力系统社.2003 [4]华智明.电气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6]张步涵.电力系统工程基础.[5]熊信银..2007

. 机械工业出版社设计手册

13

供配电课程设计指导书

《建筑供配电》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1.11

《建筑供配电》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知识内容由于具有强烈的实践性,面对建筑领域中的各种工程实际问题,学生不光需要较完备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电气工程设计中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从课程设计中熟悉工程的性质,熟悉从设计、施工安装直至验收等具体内容,以便达到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培养的目标。 通过课程设计在实践中熟悉了解主要高、低压电器设备的用途、使用场所,熟悉电力线路、配电线路的敷设,常用电器设备的安装以及防雷、接地装置的敷设施工。提高学生绘制工程图,增强作为现代电气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供配电设计程序,了解有关建筑电气设计的各种技术规程,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培养学生使用设计手册、标准图集和产品样本的能力。二、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达到: 1.熟悉供配电系统的常用规范,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电气程设计中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电气装置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利专业2.具有将《供配电》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提高绘制工程图,增强作为现代电气工程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3.了解供配电设计程序,能使用设计手册、标准图集和产品样本,了解有关的设计规范。 4.能多角度观察问题和抓住工程技术关键,通过社会调研,收集资料,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和设计思路,在设计中得到体现。 5.掌握电气工程制图的原理、方法,能正确表达设计意图。了解常用电气工程设计软件的特点和操作要领,具备独立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绘图的能力。 三、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内容和程序 (一) 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供配电设计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设计中应采用符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供配电课程设计

供配电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供配电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电力 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因此,对于供配电的学习和掌握是电气工程 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知 识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供配电相关知识,提高其实际操 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 1. 学习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以及常用设备; 2. 掌握供配电系统中各种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技能;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供配电系统概述 (1)供配电系统概念及分类 (2)供配电系统组成结构及特点 (3)供配电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2. 低压设备安装与调试

(1)低压开关柜及元器件介绍 (2)低压开关柜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低压开关柜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中压设备安装与调试 (1)中压开关柜及元器件介绍 (2)中压开关柜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中压开关柜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4. 高压设备安装与调试 (1)高压开关柜及元器件介绍 (2)高压开关柜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3)高压开关柜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5. 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1)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要点 (2)供配电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3)供配电系统维护保养要点 四、课程设计实施方案 1. 课程设计时间:40学时; 2. 课程设计人员:本科生或研究生; 3. 课程设计教材:《电力系统供配电技术》;

4. 实验设备和工具:低、中、高压开关柜,万用表,电缆接头,手动 工具等; 5. 实验内容: (1)进行低、中、高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实验; (2)对不同类型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实验; 6. 课程设计考核: (1)实验操作考核; (2)理论知识考核; (3)课程设计报告。 五、课程设计效果评估 1.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2. 学生对供配电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3.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 课程设计报告质量得到提高。 六、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不仅掌握了供配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还通过实践操作提高了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对不同类型故障的分析和处理,学生也增强了自己的维护保养意识。因此,本次课程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电气工 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报告书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供配电技术就是研究电能的供给与分配问题。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上。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人群居住较密集的地方,电力供应如果突然中断,将造成校园秩序的严重混乱,因此做好学校供配电设计,对于保证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企事业单位服务,切实保证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 本课程设计任务是********************供配电设计。

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1. 课程设计背景 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属于建筑工程电气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电气设计、施工和监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实际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案例进行分析、设计和优化,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设计目标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理解建筑供配电系统的基本设计原理和方法; •掌握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流程和要求; •学会应用软件进行建筑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和模拟; •学会对建筑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3. 课程设计大纲 3.1 课程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一个实际建筑物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方案,并进行 优化设计。 3.2 课程设计内容 1.建筑物用电负荷计算; 2.供电系统方案设计; 3.配电系统方案设计; 4.接地系统设计;

5.保护系统设计; 6.优化设计。 3.3 课程设计方法 本课程设计采用如下方法: 1.理论授课; 2.实例分析; 3.计算机模拟和优化设计。 4. 课程设计过程 4.1 第一阶段:建筑物用电负荷计算 建筑物用电负荷计算是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础工作,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物用电负荷,计算用电量和负荷。 4.2 第二阶段:供电系统方案设计 供电系统方案设计是建筑物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物的供电方式、送电线路的选取和容量计算。 4.3 第三阶段:配电系统方案设计 配电系统方案设计是建筑物供配电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物的配电方式、配电房的容量计算和配电线路的选取。 4.4 第四阶段:接地系统设计 接地系统设计是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建筑物的接地方式、接地电阻计算和接地系统布线。

供配电系统课程设计

第一节概述 供配电设计应包括负荷的分析计算、确定配电方案、选择高低压电气设备及成套设备、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变电所主结线方案、进行短路计算对电气设备进行校验、考虑电气设备的布臵方案,还可以包括继电保护、二次回路、防雷与接地以及电气照明设计内容。 一、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 供配电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法令、标准和规范,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包括节约能源、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设计中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耗能低、性能先进的电气。 3)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4)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二、供配电设计的基本内容 供配电设计主要包括变配电所设计、高压配电线路设计、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和电气照明设计等。 (一)变配电所设计 变配电所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尝计算。 2)变配电所所址和型式的选择。 3)变电所主要电器台数、容量及类型的选择(配电所设计不含此项内容)。 4)变配电所主接线路的设计。 5)短路电流的计算。 6)变配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 7)变配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及继电保护装臵的选择与装定。 8)变配电所防雷保护和接地装臵的设计。 9)编写设计说明书及主要设备材料单。 10)绘制变配电所主结线图、平面图和必要的剖面图、二次回路图及其他施工图。 (二)低压配电线路设计 低压配电线路设计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课案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第一章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电能用户。电能可以方便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例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磁能等等;并且电能的输送和分配易于实现,可以输送到需要它的任何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电能的应用规模也很灵活。以电作为动力,可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保证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提高电气化程度,以电能代替其他形式的能源,是节约能源消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供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配电系统的任务就是向用户和用电设备供应和分配电能。用户所需的电能,绝大多数是由公共电力系统供给的,所以供配电至关重要,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安全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运行费用要低,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金属的消耗量。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电化工业外。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工厂的电能供应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节约能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1 供配电课程设计报告 第二章供配电的要求

电气1203供配电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供配电技术》 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 指导教师:翁志刚 2015.6月

1、课程设计目的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系列之一,是学习完《供配电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次综合设计。 其目的在于加深对供配电技术的理解,掌握工厂供配电技术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供配电技术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供配电技术应用方面的实践技能和科学作风;培育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实现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及主结线方案的确定、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防雷接地设计、资料整理等环节,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和组织实践的基本技能;熟悉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办法,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学会灵活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并能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大胆发明创造的设计理念。 2、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设计具体课题安排时间,分小组进行。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开展课程设计活动,按时完成每部分工作。课程设计集中在教室进行,每天由班长负责考勤,指导教师抽查。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独立完成,实现课题规定的各项指标,并写出设计报告。 3、课程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集中在一周(5天)进行。为保证达到预计的教学任务及目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资料的收集、方案论证、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变电所主变选择及主结线方案的确

4、 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变电配所位置的选择、变配电所主结线方案的设计、短路电流的计算、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供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二次回路接线的设计与安装、供配电线路的设计计算、防雷保护设计。 4.1 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 计算负荷是用来按条件选择供电系统中的各元件的负荷值。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在工程中常用的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系数法,而前者应用最为普遍。 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多,各台设备容量相差不甚悬殊时,通常都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当用电设备台数较少而容量相差悬殊时,通常都采用二项式系数法计算。 无论采用何种计算方法,首先要正确判别用电设备的类别和工作性质,准确地分组。 4.1.1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1) 单组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P 30=K d ·P e Q 30= P 30·tg Ф S 30 = P 30/S 30 cos Ф I 30 = S 30 /3UN 单位:P —KW Q —KVar S —KV·A I —A U —KV (2) 多组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P 30=K ∑P ·∑P 30·i Q 30= K ∑q ·∑Q 30·i S 30 = 2 30230Q P I 30 = S 30 /3U N 4.1.2 按二项式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适用于设备台数较少,而容易量相差大的场合。 (1) 单组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P 30=b.Pe+c.Px (一组用电设备) 其余Q 30,S 30,I 30同需要系数法。

河科大冶金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河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冶金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 学院农业工程学院 班级农电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高春艳 日期

冶金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以电力工程基础、工厂供电、电力系统分析和继电保护等专业知识为理论依据,对冶金配件生产厂总降压变电站、车间变电所和厂区配电系统进行设计。根据原始资料进行负荷计算、短路电流计算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另外,对总降压变电站设计需要进行主要设备继电保护设计、配电装置设计和防雷、接地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对车间变电所根据车间负荷情况,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以及变电所位置的原则考虑;对厂区配电系统的设计根据所给资料,列出配电系统结线方案,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本设计通过对计算负荷,选出变压器;通过计算三相短路电流,选出其他保护器件;通过三相短路电流,选择过电流保护设备;然后选择二次回路的设备,对一次侧设备进行控制、检测;最后注意安全、接地和防雷的设置。 关键字:变电所供配电负荷计算无功补偿

电力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冶金厂变电所供配电设计 一、设计目的 熟悉电力设计的相关规程、规定,树立可靠供电的观点,了解电力系统,电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熟悉相关电力计算的内容,巩固已学习的课程内容,学习撰写工程设计说明书,对变电所区域设计有初步的认识。 二、设计要求 (1)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收集、分析以及总结,给出相应项目分析,需求预测说明。 (2)通过课题设计,掌握电力系统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步骤。 (3)学习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方法和计算结果。三、设计任务 (一)设计内容 1.总降压变电站设计 (1)负荷计算 (2)主结线设计:选主变压器及高压开关等设备,确定最优方案。 (3)短路电流计算:计算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列出汇总表。 (4)防雷、接地设计:包括直击雷保护、进行波保护和接地网设计。 2.车间变电所设计 根据车间负荷情况,选择车间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以及变电所位置的原则考虑。 3.厂区配电系统设计 根据所给资料,列出配电系统结线方案,经过详细计算和分析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二)设计任务 1.设计说明书,包括全部设计内容,负荷计算,短路计算及设备选择(要求列表); 2.电气主接线图。 四、设计时间安排 查找相关资料(1天)、总降压变电站设计(3天)、车间变电所设计(2天)、 厂区配电系统设计(1天)、撰写设计报告(2天)和答辩(1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电力工程基础 [2] 工厂供电 [3] 继电保护. [4] 电力系统分析 [5]电气工程设计手册等资料 指导教师签字:

供配电技术教案

教案 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论 2023 年2 月24 日第一周 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及根本要求: 把握供配电系统的根本学问和根本问题。 理解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的概念、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型点的运行方式、电能的质量指标和电力符合等根本学问。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电力系统的电压和电能质量问题;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线路接线方式和变电所的主接线方式。 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供电牢靠性指标 负荷分类 本章教学方法、方式:讲授启发争论 本章主要参考资料: 刘介才编,《工厂供电》,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年出版 江文,许慧中主编,《供配电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23 年出版。

单元教案首页 2023 年2 月24 日第一周课题:1.1 电力系统和供配电系统概述课次: 1 1.2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1.3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争论、启发教具:一般 教学目的: 理解系统和供配电系统的概念、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型点的运行方式 教学重点: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确实定 教学难点:电力系统中型点的运行方式的区分 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作业问题分析、讲授课、课小结、布置作业〕 课导入7 分钟讲 授课70 分钟稳固 小结 3 分钟课堂 练习10 分钟 课后记:

2 一、 电力系统的根本概念 电力系统主要是由上面三个局部组成的一个发电、输电、变配电和用电的整体,见以下图。 ~ 发电厂 T 1 T 2 用户 电力网 T 2 T T 1 T 2 T 2 ~ 用户 发电厂 用户 用户 1、发电厂 2、电力网 1) 变配电所 2) 电力线路 3、电能用户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系、专业: 电气自动化、电子系 年级、班级: 08电子大专班 学生姓名: XXX 指导老师: XXX 时间: XXX

目录 摘要··················································第一章绪论设计选题背景·································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1设计要求简介·······································第三章负荷计算········································3-1-1三相用电设备组负荷计算的方法·······················3-1-2计算负荷及无功功率补偿·····························3-1-3车间变电所的所址和型式·····························第四章短路电流计算·····································4-1-1 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4-1-2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4-1-3 短路的形式········································4-1-4 短路原因··········································4-1-5 短路的后果········································第五章导线和电缆的选择·································5-1-1选择校验项目及条件································5-1-2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和电缆面积······················第六章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6-1-1电力变压器的常见故障······························6-1-2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工学结合下的《工厂供配电技术》项目化教学设计

工学结合下的《工厂供配电技术》项目化教学设计 一、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工厂供配电技术作为工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适应市场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将《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深入了解工厂供配电技术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工厂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项目内容 1. 项目名称: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与优化 2. 项目任务:根据一个实际工厂的供配电系统情况,进行设计、优化和改造工作,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项目过程:(1)调研分析:了解工厂的用电情况、供配电系统架构和现有问题; (2)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设计供配电系统改造方案; (3)系统优化:对现有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4)试运行与检测:对改造后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试运行和检测; (5)方案评估:评估改造后的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总结报告: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对项目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分析。 四、教学安排 1. 项目启动阶段:介绍项目背景、目标和内容,分组确定项目实施方案; 2. 项目调研阶段:学生前往目标工厂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并撰写调研报告;

3. 项目设计阶段: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供配电系统改造方案,并撰写设计报告; 4. 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供配电系统的改造与优化,并记录实施过程; 5. 项目检测阶段:对改造后的供配电系统进行试运行和检测,并撰写检测报告; 6. 项目总结阶段:学生进行项目总结,并撰写总结报告,并进行成果展示和答辩。 五、教学方法 1. 项目导向:以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学习和实践; 2.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设备调试和系统优化,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 3. 问题导向:通过学生实际项目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4. 导师辅导:设置专门的导师团队,对学生进行项目过程的指导和辅导,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六、教学成果评价 1. 项目报告评价:对学生的调研报告、设计报告、检测报告和总结报告进行评价; 2. 项目成果评价:对学生的实际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包括供配电系统的改造成效和稳定性; 3. 论文答辩评价:对学生的总结报告进行答辩评价,评价学生对项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效果预期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供配电技术是电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设施调试和维护管理的重要基础。随着项目的发展,电工作业的复杂性增加,供配电技术的作业要求也日益提高,为提高全体人员的供配电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项目,特别是为了解决有关施工人员职业技能的短缺,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培训和技能的累积。为了培养有资质的技术人员,故设计此课程,满足相关部门和项目单位以及电工从业人员的培训要求,熟练掌握供配电技术,提高学习效果。 本课程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使学员熟悉供配电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主要运 行原理,加强对电力设施技术、安装、调试和维护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电力相关设备的性能和技术要求,掌握电力设施的操作技能和控制技术,掌握检测及调试技术,以及跨区域供电技术等。 2、掌握现代电力设施调试、检修技术,理解不同用电设备及调 度要求,掌握电力设施使用、维护、安全保护设施的技能和方法。 3、根据电力设施的具体情况,运用电力设施调试、维护和安全 保护技术,进行安全、准确的操作,以及必要的记录等。 课程内容: (一)电力系统基础理论: 1.电力系统的建构:主要电力系统的建构、组成及功能的分析; 2.电力系统运行原理:电力系统供电规律、线路及设备的运行原理,以及电容器、变压器、开关柜、变频器等设备的基本原理及运用。

(二)供配电技术: 1.电力系统调度:调度技术运用、熟悉电力系统调度技术在各种电力系统及设备中的运用; 2.电力系统调试:熟悉有关调试的规定,熟悉电力系统调试要求和方法,掌握电力系统调试的实际技能; 3.电力系统维护:熟悉电力系统维护的原则,掌握维护设备的基本方法及技能,理解安全、可靠运营的重要性; 4.电力系统安全保护:了解电力系统中各种安全保护设施的种类、原理及应用,掌握安全保护设施的操作方法; 5.跨区域供电技术:了解跨区域供电技术的各项要求,掌握跨区域供电技术的应用; 6.常见故障排除:熟悉工作环境中的安全规定,熟悉常见的故障的排除方法并能正确处理出现的故障; (三)实践练习: 1.通过实践练习,加深学员对电力设备操作原理和技能的理解; 2.让学员熟悉电力设施的操作技能及控制技术; 3.让学员熟悉现代电力设施调试、检修技术; 4.让学员掌握电力设施使用、维护、安全保护设施的技能和方法; 5.让学员掌握检测及调试技术; 6.活动安排:向学员安排故障排除训练活动,以便学员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获取相关经验。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本次培训,有效提高学员的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1.1 理论课时内容设计 1.1.1 第一章电力网络概述 该部分使学生掌握供配电系统及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力网络的概念;掌握供电电能质量要求;掌握低压配电柜系统中性点连接和极地方式。 1.1 供配电系统了解供配电工作的意义与要求,掌握供配电系统及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熟悉企业变电所的组成和功能。 1.2 电网对照电力网络定义,了解诶国家电网现状,了解组件爱你国家级电网意义。 1.3 电压等级了解电力负荷的分类及对供电电源的要求,掌握三相交流电网电力设备额定电压的判断方法,掌握供电电能对质量的要求。 1.4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分析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低压配电系统中性点连接和接地方法。 1.1.2 第二章变电站 变电站是供配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变压器、开关电器、保护电器、成套配电装置和相关的高低压电力系统组成。 2.1 电力变压器掌握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型号选择,掌握电力变压器容量的选配;掌握电力变压器主要技术参数,掌握互感器的结构、接线方式和使用方法。 2.2 高压成套配电装置掌握高压开关柜的型号、主接线形式,掌握高压开关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高压开关柜内各种电器设备的技术参数。 2.3 高压电气元件掌握各种高压电器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各种高压电器设备的 技术参 数,掌握各种高压电气设备组装与维护。 2.4 高压线路的认识与选择 掌握末端常用高压电力线路连接方式及特点,了解高压线路的组成部件中导线、电杆、线路金具的种类及线路的敷设要求,了解高压电缆的类型,掌握高压电缆的组成机构和符号,了解高压电缆敷设的方法和要求。 2.5 导线和电缆截面选择条件掌握以发热条件、电压损耗、经济电流密度、机械强等条件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积。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系 20XX年6月

一、课程概况 《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是供用电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必修课,共70学时,4学分。 其主要承担的任务是:在整个专业教学中起着培养学生“能够进行供配电一、二次设备的安装、接线、调试与校验;能够进行小型变电所的基本设计;能够进行用电监察,为设备和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职业能力对工矿企业的变电站设备进行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和初步设计,能够独立完成变电站倒闸操作;取得电力部门核发的进网电工许可证和特种工操作证。”等相关职业核心能力的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工厂供电基本知识: 包括电力系统构成、电能生产过程及供电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参数、额定电压的规定及调整方法;中性点运行方式。 (2)电力负荷及其计算方法: 包括电力负荷概念、三相用电设备组负荷计算、单相负荷与尖峰电流计算、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的计算。 (3)短路电流及其计算方法: 包括短路原因及物理过程、单相、两相、三相短路电流计算及热、动稳定度校验。 (4)工厂变配电所及其一次系统: 包括电弧问题、高压一次设备、低压一次设备、电力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变配电所主接线及运行维护。(5)电力线路: 包括电力线路的结构和敷设、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 (6)电气安全和工厂的电气照明 ●能力目标: 一看、二算、三选、四用、五简单设计。 (1)看懂图纸——看懂发电厂、变电站一、二次回路的原理图和接线图。(2)会计算——会进行简单的电力负荷、短路电流计算。 (3)设备选型——能对一次设备正确选型。 (4)会应用---具有对供配电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检修能力,和对设备一般故障的处理能力。

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工厂供配电》课程设计共4页文档

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工厂供配电》课 程设计 1 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将课程按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划分为若干个典型项目和任务,并下达给学生。教师按项目和任务完成的进程进行能力要素的教学和训练,学生带着任务,边学边做,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多渠道提升认识,形成能力,实现从理论知识到职业能力的转化。 “项目导向”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任务驱动”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职业行动的能力。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是:与企业及学院变配电所的一线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对工厂供配电技术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需求进行分析,共同确定本课程的教学项目,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共同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共同确定学习情境,共同研讨教学模式等。确保本课程整体设计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 课程整体设计和实施方案 2.1 课程整体设计的步骤: 首先,选择一个贯穿整个课程的综合项目: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以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 本课程的综合项目分四个子项目来完成。四个子项目分别为:长春职

业技术学院高压配电所的运行与维护;高压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车间 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低压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 每个子项目基于工作过程按本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来开发项目 内容。例如:项目一: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高压配电所的运行与维护。基于工作过程按能完成下列典型工作任务来开发项目一的教学内容:高压配电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高压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高压配电所电气设备的 安装;高压配电所的运行与维护;高压配电所常见的异常现象及事故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内容按上述典型工作任务顺序重新排序,以“理论够用”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来选取教学内容。并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课程的一体化和系统性,采取项目教学结合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现场实践教学环节,全面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协同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及创新素质。力求学生具备供配电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的实际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当前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就业的需要。 2.2 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学生在校学 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践地点一体等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整个课程

供配电设计论文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某厂机加车间变电所的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

业技术学院 供配电技术课程设计(4—4)任务书

附录:工厂供电设计参考资料 1.车间总平面图(参见设计指导书P 图12-11)。 231 2.负荷情况本车间为两班制,电阻炉设备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本车间的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1所示。 3.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订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OkV 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该干线的走向参看车间总平面图。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一15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2m;干线首端距离本厂约8km。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VA。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1.7s。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的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80km,电缆线路总长度为25km。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 0C,年平均气温为23 0C,年最低气温为-8 0C,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0C,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 0C,年最热月地下0.8m处平均温度为25 0C。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20。 5.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500m,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1m。 6.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计为l8元/kVA,动力电费为0.2元/kw·h,照明电费为0.50元/kW·h。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0.90。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地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10kV为800元 /kVA。

(完整版)供配电技术电子教案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案

第一章工厂供电概论 本章主要内容: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 供电系统、发电厂、电力系统及自备电源 电压、电能质量 中性点运行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 第一节工厂供电的意义、要求及课程任务 一、意义 1、工厂供电(plant power supply): 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2、重要性 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供电突然中断,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发生

重大的人身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经济上甚至政治上的重大损失。二、基本要求 安全、可靠、优质、经济 三、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讲述中小型工厂电能供应和分配、电气照明问题,使学生具有对中小型工厂的供电系统及电气照明进行操作、维护、设计、计算的能力。 第二节工厂供电系统、发电厂、电力系统及自备电源 一、工厂供电系统概况 1、中型工厂供电系统简图:一根线表示三相线路 2、中型工厂供电系统的平面布线示意图 3、大型工厂总降压变电所 4、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的供电系统 5、只设一个降压变电所的供电系统 二、发电厂和电力系统 1、发电厂(发电站):,是将自然界蕴藏的各种一次能源转换为电能(二次能源)的工厂。有: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地热发电厂、太阳能发电厂。 水力发电厂,简称水电厂或水电站。其能量转换过程是:水流位能→机械能→电能。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或火电站。其能量转换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核能发电厂通常称核电站。其能量转换过程是:核裂变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风力发电厂利用风力的动能来产生电能。 地热发电厂利用地球内部蕴藏的大量地热能来生产电能。 太阳能发电厂就是利用太阳光能或太阳热能来生产电能。利用太阳光能发电,是通过光电转换元件如光电池等直接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这己广泛应用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航装置上。利用太阳光能发电,可分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光→热→水蒸汽→电)。 1 .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