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王德峰教授在复旦大学2007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各位同学经过多年寒窗的甘苦,终于取得学业的成功,踏上了人生的新起点。

我想起了宋代词人柳永的这样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当然,此时并非清秋冷落的时节,而是充满了盛夏的热情。但是,各位在座的毕业生,即将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告别同学,伤感之情还是无以阻挡地袭上了心头。这份情感不仅属于同学,也属于老师。虽然我们不应当陷入感伤主义,不过,在这个比较坚硬的年代里,这样的师生之情显得格外可贵。

很想借此机会跟各位同学讲一讲我内心的一些想法,有关对我们的时代的理解。

我想说的第一个意思,就是想要提醒各位,不要急于求成。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资本的逻辑,造成了一种进步强制,把每一个人都置入了不断竞比的轨道。这是一个坚硬的现实,几乎无法躲避。但是,我们既然是从一所拥有深厚的精神传统的大学毕业的学生,我们总还能对于这种外在的进步强制建立起一种比较自由的关系。我们曾经在这里做过学问,我们已经理解到学问进展的基本条件恰恰是内心的自由以及因为内心的自由而产生的持久不懈的努力。

我想说的第二个意思是,我们不要害怕平凡。当然,每一个复旦的毕业生总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但是,我们的志向并非直接地就指向物质财富的拥有或较高职位的获取。我们所追求的卓越,也不是某种外在的辉煌。我们通过研究生阶段所掌握的学识,本来就与一切外在的成功没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养成的才、学、识、德,乃是思想的视野和心灵的力量。在我看来,这才是我们获得的学位所具有的真正涵义。硕士也罢,博士也罢,它们并不是标示一个未来的成功人士的符号。我们手中掌握的财富之多少,我们所获职位之高低,都不足以充当衡量我们的人生是否成功的尺度。我们可能依旧平凡,但是,只要我们在平凡的社会角色中所从事的工作,正在真实地积累起我们民族的光明的未来,我们的心灵就是伟大的。我们可能没有成为社会的精英,但我们应当成为民族的脊梁。真正的伟大属于心灵。今天,也许有人会把这看作是一个弱者的自我安慰,但实在说来,这却是信念之力量的体现。在财富、地位与信念这三者中间,真正难得的,也是真正重要的,是信念。唯有信念,才始终给我们以内心的充实和对于人生之沉浮的超然态度。

得失交错,祸福相倚,是人生的常态,我们的喜怒哀乐之情往往随之起伏波动,这不是一种很好的人生状态。比较好的人生,是建立在信念的基础上的人生,在这样的人生中,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想说的第三个意思是,我们要敢于创造。唯有创造才是真正的青春所在的地方。创造是我们这个民族在今天最为需要的品质之一。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但也处在一个充满了困难的时代。最大的困难来自传统价值的解体和新价值的暂付阙如。在这样的状态中,心灵难以找到家园。没有家园的心灵,是没有创造力的。哲学因此在今天成了每一个人的事情。哲学在今天的主题可以形象地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怀着乡愁寻找家园”。乡愁就是对故园的记忆,正是靠着

这个记忆,我们才得以在现代性状况中保持对真理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想象与筹划。尽管对故园的记忆还不足以为我们开辟前进的道路,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路标,让我们始终记得那样一些朴素的真理,属于大地的真理,我们从中形成真实的理想和力量,并用自己的生命奋斗让它们在今天结出新的果实来。这就是我对传统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解。

我在此还要表达对同学们的深深的感谢之情。感谢同学们和我一起度过的美好的时光。我们已经把刚刚逝去的那一段时光凝结在了严肃认真而又饶有兴味的学术探讨之中,各位所完成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就是这种凝结的证明。这些学位论文代表了我们曾经共同身处其中的生存场,我们在其中领会存在,守护思想。思想是什么?思想就其本源而言,并不是逻辑的推论、范畴的思维,而是感谢———对存在的感谢与铭记。或者说:怀着感激的心情铭记存在。

这种感谢与铭记,构成了我们大家今后的人生奋斗与过去的时光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正是在这种联系中,我相信,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展开自己精彩的人生,这样的人生与我们民族光明的未来相一致。

上次典礼上用的对联也很赞:

博学笃志,且行且惜,前途几多高岗不为留意;

切问近思,亦张亦驰,此去一路扬帆总是豪杰。

奥巴马在复旦大学演讲稿(全)-中英文

奥巴马在复旦大学演讲稿(全)-中英文 Nong hao! Good afternoon.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be here in Shanghai, an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all of you. I'd like to thank Fudan University's President Yang for his hospitality and his gracious welcome. I'd also like to thank our outstanding Ambassador, Jon Huntsman, who exemplifies the deep ties and respect between our nations. I don't know what he said, but I hope it was good. (Laughter.) 侬好!诸位下午好。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深厚的纽带。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What I'd like to do is to make some opening comments, and then what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doing is taking questions, not only from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audience, but also we've received questions online, which will be asked by some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here in the audience, as well as by Ambassador Huntsman. And I am very sorry that my Chinese is not as good as your English, bu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chance to have a dialogue. 我今天准备这样,先做一个开场白,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在座的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网上得到一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问。很抱歉,我的中文远不如你们的英文,所以我期待和你们的对话。 This is my first time traveling to China, and I'm excited to see this majestic country. Here, in Shanghai, we see the growth that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 the soaring skyscrapers, the bustling streets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just as I'm impressed by these signs of China's journey to the 21st century, I'm eager to see those ancient places that speak to us from China's distant past. Tomorrow and the next day I hope to have a chance when I'm in Beijing to see the majesty of the Forbidden City and the wonder of the Great Wall. Truly, this is a nation that encompasses both a rich history and a belief in the promise of the future. 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在上海这里,我们看到了瞩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企业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同时我也急切的要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古老的古迹,明天和后天我要到北京去看雄伟壮丽的故宫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城,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The same can be sai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two countries. Shanghai, of course, is a city that has great mean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t was here, 37 years ago, that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opened the door to a new chapter of engagement between our governments and among our people. 而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 However, America's ties to this city -- and to this country -- stretch back further, to the earliest days of America's independence. In 1784, our founding father, George Washington, commissioned the Empress of China, a ship that set sail for these shores so that it could pursue trade with the Qing Dynasty. Washington wanted to see the ship carry the flag around the globe, and to forge new ties with nations like China. This is a common American impulse -- the desire to reach for new horizons, and to forge new partnerships that are mutually beneficial. 不过美国与这个国家的纽带可以追溯更久远的过去,追溯到美国独立的初期,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这个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各地,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希望与中国开辟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Over the two centuries that have followed, the currents of history have stee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r countries in many directions. And even in the midst of tumultuous winds, our people had opportunities to forge deep and even dramatic ties. For instance, Americans will never forget the hospitality shown to our pilots who were shot down over your soil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cared for by Chinese civilians who risked all that they had by doing so. And Chinese veterans of that war still warmly greet those American veterans who return to the sites where they fought to help liberate China from occupation. 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历史洪流使我们两国关系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即使在最动荡的方向中,我们的两国人民也打造了很深的,甚至有戏剧性的纽带,比如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款待,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保护着他们。而参加二战的中国老兵仍然欢迎故地重游的美国老兵,他们在那里参战。 A different kind of connection was made nearly 40 years ago when the frost between our countries began to thaw through the simple game of table tennis. The very unlikely nature of this engagement contributed to its success -- because for all our differences, both our common humanity and our shared curiosity were revealed. As one American player described his visit to China -- "[The] people are just like us…The country is very similar to America, but still very different." Of course this small opening was followed by the achievement of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and the eventual establishment of form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 1979. And

研究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

研究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 三年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苦乐共担,荣辱与共;作为老师,我们“快乐着你们的快乐,痛苦着你们的痛苦”。也许你曾厌烦过老师的唠叨、埋怨过老师的严厉、反感过老师的批评,但是,请你们理解老师“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请你们了解老师渴盼你们立志成才的心愿!在你们面前,老师是循循善诱的父母,热情睿智的长者,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秉公执法的判官……老师们为你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只有等你们长大成人了才能深深地体会其中的甘苦,其中的深情!多年以后,如果你们对老师的信任和感激犹在,你们对母校的依恋犹在,那就是你们留给老师和学校最好的礼物! 母校啊!我即将要走了,要离开您的怀抱,展翅高飞,我不会忘记您的给予和付出,不会忘记你那温暖的怀抱!终有一天,我会回来,接受您的检验。 讲话表述,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普遍运用的一种口语表达方式,学生学会如何讲述,对于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演讲是流畅的讲述事情好方法。下面小编给您精心推荐的研究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欢迎前来阅读。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又有四千多名研究生同学圆满完成学业,获得博士、硕士学位。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即将毕业的各位研究生同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全体导师,以及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出贡献的广大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注清华发展建设、全力支持研究生刻苦攻读的家长和亲属们,表示亲切的问候!特别要提出的是,今天参加典礼的毕业生中有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同学们,这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在教育部、卫生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大力发展高层次医学教育的硕果。让我们对这些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三要学会做人。陶行知先生在论述教师和学生的职责与任务时,曾经言简意赅地说过十六个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学会做人的最大一方面就是学会与人交流,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在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奋斗是无法建功立业的,所以希望大家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在各方面都不断地完善自我,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充满信心地面对未来。 亲爱的宝贝们,你们是老师爱心所在,欢乐之源,希望

经典演讲稿:奥巴马上海演讲中文版

经典演讲稿:奥巴马上海演讲中文版 【奥巴马上海演讲中文版】 你好。诸位下午好。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 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深厚的纽带。 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我今天准备这样,先做一个开场白,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在座的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网上得到一 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问。很抱歉,我的 中文远不如你们的英文,所以我期待和你们的对话。这是我首次访 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在上海这里,我们 看到了瞩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企业家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同时我也急切的

要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古老的古迹,明天和后天我要到北京去看雄伟壮丽的故宫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城,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而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 不过美国与这个国家的纽带可以追溯更久远的过去,追溯到美国独立的初期,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这个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各地,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希望中国开辟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历史洪流使我们两国关系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即使在最动荡的方向中,我们的两国人民打造深的,甚至有戏剧性的纽带,比如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款待,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罩着他们。

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发言稿

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首先,我谨代表法学院×级法学硕士研究生向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付出过心血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我作为一个××学院的人,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时光。还记得青涩的我们在清河第一次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给出了一道命题作文《站在××殿堂的大门外》。那时,我们像初入军营的许三多,站在××学院的校园里,却面对全然陌生的法律,是老师教会我们如何抬臂迈腿,跨出这艰难的一步。这一刻后,注定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永远将流淌法律人的血液。感谢把无知的我们领进法学大门的老师。 研究生这三年,是我们紧张而充实,飞速成长的三年。我们把一次次精彩的记忆压缩成相册里一张张有故事的图片。在我们身上已经不再有初入法学殿堂的迷茫与不安,在课堂上我们一次次头脑风暴,像所有执着的法律人一样,追求理性、正义、自由和公平。在模拟法庭上,张弛有度,唇枪舌剑,展示着我们的专业素质。在一本本厚重的法学印刷品上,烫上了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凝结了我们学习和实践的结晶。我们不再单纯的向老师索取知识,而是更多的思考;

不再刻板的研究法律条文,不再局限于过往的案例,而是紧跟时事,考量法律与社会真实的契合度,寻求对法律和法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作为××学院的法律人,我们也不再单纯的学习法律,而是找准经济和法律的结合点,尝试用经济的方法解决法律的问题。 再回首,我们的青春岁月已然烙上了××学院的印记,点上了法学的色彩与凝重。虽然学习了七年法律,但我仍惶惶,深感自己在精深博大的法学瀚海中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深怕自己不适宜的言行会玷污法律人的形象。所以我承荀子之言,日参省乎己,希望能心知明,而行无过。在自由和理性光辉的照耀下,成为真正的法律人。如今,我已经无法忆起当初如何完成戚老师那道作文题,不知道今天即将走出校园奔赴各个岗位的我们,用这些年的辛苦与执着完成的答卷,老师您是否满意。 这三年,我们作为个体在成长,同样也见证了法学院的壮大。法学院有了更多声名显赫,钻研学术却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师长,有更多名校毕业的优秀学子加入我们的行列成为我们的学友,有更多知名人士为我们提供资金支持,帮助我们顺利完成学业,鼓励我们奋进、踏实的走好这艰辛漫长道路的每一步。无论是今天即将与××××挥别的我们,还是日益壮大的法学院,都像做了333个腹部绕杠后许三多,经历了辛苦的付出和无以名状的痛苦、挣扎,之后便是成长,

复旦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

复旦大学教授开学典礼老师演讲词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了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的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从今天起,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或者说到底怎么学?我们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们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一般来讲,自学成才,几乎不可能存在。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他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哪怕你不是复旦大学的教师,但如果你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那你就是一个老师。对于学生来讲,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以及释惑。虽然你们最终会被归到某一个专业,或学科,会学习很多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受业。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德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教育,他说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学生某些学科的一部分的专业知识,因为你不可能把专业也教完;而不是像古代书院里那样,哲学家们传递给弟子的是一种智慧。其实,当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以他的切身体验发出呼吁,他说仅仅靠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地生活。虽然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和谐的人格。他同时也指出,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的道德有深切的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不过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此话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真题(1996-2018)

一、简释题 1.里根主义 2.钢铁盟约 3.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4.中非经济关系四原则 5.诺曼底战役 6.戴高乐对未来欧洲的构想 7.协约国集团 8.美国独立战争 二、论述题 1、试论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地位 2、评八十年代上半期的美苏关系 3、试论新技术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试分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一、简释题 1.洛美协定 2.1958年台湾海峡危机 3.发展中国家基本经济特征 4.(日本)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5.美英战争 6.三国同盟 7.第三帝国 8.大东亚共荣圈 二、论述题 1、评冷战结束后,美俄对外战略的调整; 2、试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意义; 3、评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4、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

一、简释题 1."小协约国" 2.钢铁盟约 3.苏联东方战线 4.新技术革命的基本特征 5.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6.新日美安保条约 7.埃以"和平协定" 8.经济互相依赖理论 二、论述题 1、试析北约东扩的背景和影响 2、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英德战略三角关系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一、简释题 1.日美安保体系 2.改革开放后中国新型党际关系准则 3.冷战后的新安全观 4.罗斯福总统的隔离演讲 5.相互依存的敏感性 6.大国伙伴关系热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应具备的条件 二、论述题 1、试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关系的的变化 2、试论"一国两制"与香港回归的意义 3、新科技革命对21世纪国际关系有何影响

一、名词解释 1.布列斯特和约 2.远东慕尼黑阴谋 3.霸王战役 4.哈尔斯坦主义 5.拿骚协议 6.美国战略防御计划 二、简答题 1、"东方战线"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所起的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冷战后北约战略新概念 三、论述题 1、分析希特勒在二战前的外交战略 2、试分析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内容和作用 3、试论全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杨玉良在复旦大学欢迎奥巴马的演讲

杨玉良在复旦大学欢迎奥巴马的演讲 奥巴马是美国第44任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黑人总统,今天WTT小雅给大家分享一篇杨玉良在复旦大学欢迎奥巴马的演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杨玉良在复旦大学欢迎奥巴马的演讲 让我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学们,请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杨玉良,复旦大学的校长。 今天请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先生,他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同时,然后来到这里,而且我非常高兴作为主持人在这里主持这场对话。因为奥巴马总统非常重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重视我们年轻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所以今天我们将用一种非常轻松、自由的方式,而且我相信也将会是愉快的方式,奥巴马总统将和大家一起讨论中美关系问题,包括这个世界未来的问题,包括我们人类所面临的所有的可能的全球性的挑战性问题。 今天在现场的所有的同事们,包括同学们,都可以现场提问题。但同时我们也会选择问题,从网络上选择一些问题,选择由网民向奥巴马提问的问题。用英文来提问题,也可以用英文回答。

如果你觉得你的英文还不足够表达你深邃的思想的话,你可以用中文来提问和中文来回答问题。我想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驻华大使洪博培先生有几句话要讲。 [洪博培]杨校长,谢谢你。可是我们在上海我应该说家乡话,侬好。这么多人,今天就是太好了,美中关系30年,这个时刻从双边地区和全球的角度来说,最适合进行一场好的交谈,这种活动在中国没有先例。 我们两国元首具体说过,他们要推动一个积极建设性全面的关系。如果没有美中两国的合作,几乎没有哪个全球性挑战能得到解决。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把我们的交往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有谁比我们更高层领导人更适合参加我们的讨论呢? 那我很荣幸向你们介绍第44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奥巴马]你好。诸位下午好。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深厚的纽带。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我今天准备这样,先做一个开场白,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在座的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网上得到一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问。很抱歉,我的中文远不如你们的英文,所以我期待和你们的对话。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在上海这

演讲稿 【热门】毕业典礼的演讲稿范文锦集七篇

【热门】毕业典礼的演讲稿范文锦集七篇【热门】毕业典礼的演讲稿范文锦集七篇 演讲稿是作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语表达使用的文稿。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的毕业典礼的演讲稿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篇1 亲爱的同学们: 光阴荏苒,转眼间四年就过去了,你们还能认识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吗?看到你们一个个容光焕发,脱去了四年前稚嫩的脸孔,我感到十分欣慰。你们长大了,我也老了,我希望今后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能回忆起这大学四年的美丽岁月。 我们所生活的这所湖南理工学院,风景在全省高校中还是数一数二的,我相信还有许多同学像我一样在傍晚时分去过南湖畔散散步,看过夕阳,也有不少的同学效仿李白,在南湖畔饮酒作诗。有时遇上佳节,就和朋友们一起放孔明灯,一起许愿,也看过或经历过一群男生摆着型蜡烛在宿舍楼下表白并且放歌的浪漫情景。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禁止谈恋爱的,而大学是开放的,许多同学在这里也拥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

爱情吧! 有人说,读了大学也没用。说出这句话的人,你们是否想过他是否读过大学?或者他的大学生活究竟干了些什么呢?我们又拿什么证明我们的大学没有白读?在高中时代,我曾像你们一样憧憬着大学浪漫美好的生活,但是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是最真实的。这四年,有的人忙着学习,有的人忙着恋爱,有的人忙着玩游戏……读大学究竟有没有用只有自己最清楚。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哪怕是大学生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比较困难。何况,大学注重培养的是人文素养,而不是那些纯技术活,技术可以短时间内习得,但是素养却不是一两天能形成的。当你们走出社会,有时你们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甚至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基本上派不上用场,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没有哪个职务是专门为你预备的。 回顾大学四年的生活,同学们历经军训时的酷暑,也顶着岳阳的狂风上过课,一起笑过,一起哭过,后来慢慢地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中。大一刚来时许多同学尝试着改变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担任一些干部等,他们真正实现了,而少部分同学却永远迈不出那步。四年前,大家都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而现在你们看看周边的同学与自己相比,有什么差异?有的人简历上荣誉满满的,还有些几乎是空白的,问问自己大学四年我究竟干了些什么?以后的路究竟该怎么走? 又到了离别时刻,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理工,从陌生人到相亲相爱的朋友,分离总是带着几分不舍,好好珍惜眼前的欢聚时刻,下

复旦大学教师熊浩的演讲

复旦大学教师熊浩的演讲(我是演说家《万世师表》) 小时候父母带我去孔庙,跟着人群走过那个叫学海的小池塘,跨过礼学门的牌坊,进入大成殿。只见正前面站着一个合手而立的夫子,他的前面有龛台,龛台上有牌位,牌位上有一行小字。我透过人群仔细看,那上头的字是“万世师表”。我长大了,我明白,这四个字对中华民族无比隆重,它用来专门修饰那些我们这个文明的人格典范和精神导师。 坦率说,当我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突然想到现实。我们所占据的这个现实社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导师这个词,多少恐怕也受人污染了吧。什么人都敢称导师,教人唱歌、教人理财、教人成功、教人创业,所有人都称导师。我不是说这样的称呼错了,我是说有一点不甘。你会不会有的时候有一点迟疑,就是,这世上除了那些教人成功的人,还会不会有一种不一样的人。他以他的生命质量重新撑起导师这两个字的隆重分量;他以他自己的生命光亮重新点亮导师这两个字的生命光华。如果有,他是谁?他是何等模样? 我大学时代到安徽支教,从上海出发,火车转汽车然后步行,最终到达了大别山深处的安徽金寨的一所小学。第二天一早,我和太阳一起起身,来到学校当中推开教室的门,发现孩子的眼睛,被阳光照得无比澈亮。我们拿半截粉笔,开始在黑板上书写语文、数学、英语,下课的时候,我们这帮大孩子和山里的娃一起在红旗下嬉戏,那个声音放肆得要命,传出好远好远,引得那些村里的孩子家长都好奇地往里望。 我拿到导师这个题目,进入我头脑的便是那大别山深处的朗朗书声,便是那孩子眼睛,便是求知的精神,以及在那个小小的校园当中的白墙上,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的话。他说: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我们问校长这是谁说的,校长说,我们安徽老乡陶行知。 陶行知安徽歙县人,1891年生,1946年逝。他先后在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美国伊里诺易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主修教育。陶行知1917年回国,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和国立东南大学任教。1917年,一个成功的中国知识

里根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里根在复旦大学的演讲 1984年4月30日 美国第四十任总统里根: “...我发现,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怀有同样热烈和深厚的友情,这使我们感到非 常高兴。 “但是,在今天与大家见面和谈话以后,我感到我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人民。想 来你们也有同感,也想更多地了解美国人民。 “我想介绍一下美国,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价值观。 “首先美国其实是许许多多的美国。我们常把美国称为移民之国,情况确实如此。美国人来自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美国有世界上的每一个种族,每一种宗教, 并且各种族、各宗教的人数不是很少,而是很多。在纽约港有个自由女神像, 举着欢迎的火炬,迎接那些来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美国人。她已经迎接了 数以百万计的移民,她仍然在欢迎着他们,她像征着我们敞开的大门。 “所有的移民带来了他们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习俗和理念。神奇的是,也让 我们引以为豪的是,他们不需要舍弃他们的这些传统来入乡随俗。事实上,他 们带到美国来的,就成为了美国的一部份。这种多元化,丰富了我们,也塑造 了我们。 ... “有时候在美国,我们中一些人会各持己见。我们是一个喜欢争执的民族,我们 拥有各抒己见的自由,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们始终凝聚成一个社会,我

们已经凝聚二百多年了。因为一些共同的信念使我们团结起来,我们对这些信 念是如此深信不移,同时了解这些信念对了解我们国家又是如此重要。 “我们相信每个男人、女人和孩子的尊严,我们的制度就建立在对每个人所特有 的天赋、他的自我抉择和追求自己生活信念的尊重之上。 “我们深信,我们如此深信,以至我们熟记于心,…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享有造 物主赋予的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生命的权利、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 利。? ... “我们根据人民的投票选举政府。这也是我们如何选举国会和总统,我们说在我 们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确是如此。 “让我谈谈美国的性格。也许你会觉得,如此多元的民族,哪来一个确定的性格?但是在根本上,确实存在这样的性格。 “我们是公正的民族。我们被教导不要夺取属于别人的东西。我们中许多人,就 像我刚才说的,是移民的子孙,从先辈移民身上,我们学会了艰辛劳作。作为 一个民族,我们从贫寒中发达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那些通过艰辛劳作而 拥有自己的一切的人更值得信赖。 “我们是理想主义者。美国人民热爱自由,也愿意为维护别人的自由而战斗、而 献身。四十年前,当法西斯军队席卷欧洲大陆,美国人民挺身而出,投入战斗,为保卫受侵略的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 “当法西斯军队席卷亚洲的时候,我们和你们并肩抗敌。在座的有些人会记得那 时的情况,会记得美国的杜立德将军率领的空军中队,飞越半个地球前来助战

奥巴马复旦大学演讲

奥巴马复旦大学演讲稿 Good afternoon.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be here in Shanghai, an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all of you. I'd like to thank Fudan University's President Yang for his hospitality and his gracious welcome. I'd also like to thank our outstanding Ambassador, Jon Huntsman, who exemplifies the deep ties and respect between our nations. I don't know what he said, but I hope it was good. What I'd like to do is to make some opening remarks, and then what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doing is taking questions, not only from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audience, but also we've received questions online, which will be asked by some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here in the audience, as well as by Ambassador Huntsman. And I am very sorry that my Chinese is not as good as your English, bu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chance to have a dialogue. This is my first time traveling to China, and I'm excited to see this majestic country. Here, in Shanghai, we see the growth that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 the soaring skyscrapers, the bustling streets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just as I'm impressed by these signs of China's journey to the 21st century, I'm eager to see those ancient places that speak to us from China's distant past. Tomorrow and the next day I hope to have a chance when I'm in Beijing to see the majesty of the Forbidden City and the

研究生毕业典礼演讲稿3篇

研究生毕业典礼演讲稿3篇毕业典礼是我们学习生涯告一段落的一个盛大的仪式,毕业典礼环节里不能缺少的就是毕业发言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研究生毕业典礼演讲稿,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毕业典礼栏目! 毕业典礼演讲稿:研究生毕业典礼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六年的小学生活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我们都要踏上新的旅途。在此,我要向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母校道声真诚的谢谢。谢谢你们,六年以来对我们的悉心教导。你的付出给了我们最坚定的信心。所有拼搏的汗水与理想的希冀,都会化做我们初中时代学习的动力。 虽然即将与相处六年的同窗好友分别,告别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母校,但无法把以前老师对我们的教导忘记:可曾记得,六年前,我们还是一群无知而又顽皮的小孩,而如今个个都已变成全面发展的少年。的确,老师们六年的爱心浇灌,六年的精心磨砺,她们的黑发已泛起点点霜花;六年的岁月如梭,六年的呕心沥血,她们的脸颊写满了丝丝牵挂;六年的春去春回,六年的执着追求,她们的眼睛注满了殷殷嘱托。风沙能吹老岁月,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们都不会

忘记母校,不会忘记给予我们六年培养和爱护的老师们。六年来,老师和我们如影相随不离不弃。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老师开开心心地跟在我们的身后。老师快乐着我们的快乐。当我们的眼眸在辉煌的阳光下晶晶发亮时,老师便在我们的神飞顾盼中为大家舞蹈。老师是我们的欣赏者、仰慕着,老师是我们的崇拜者、纵容者。老师雀跃是因为我们欢乐,老师开怀是因为我们兴奋。 一届一届的我们和老师挥手依依作别,但却慷慨地留下了童年的稚气。“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请老师相信我们,我们会在中学中倍加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后,我代表六年级的全体同学祝福我的母校——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明天会更好!同时,我也由衷的感谢六年来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大家的关怀! 毕业典礼演讲稿:研究生毕业典礼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我们的老师。是你们的谆谆教诲磨平我们的年少轻狂,是你们的诲人不倦引领我们走向知识的殿堂,是你们的安慰与鼓励,在我们跌跌撞撞的成长路中给予我们向前的力量!曾经你为我们初一的童言稚语而开怀大笑,曾经你为我们初二的不羁叛逆而黯然神伤,曾经你为我们初三紧

复旦大学校长新生开学典礼演讲稿

复旦大学校长新生开学典礼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起,你们成为一个复旦人,我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你们在国内外如此众多的一流大学里选择了复旦,我要对各位表示感谢! 复旦将成为你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来不及思考,那就是你们到复旦来到底学什么,到底怎么学?从刚才学长们和导师们的视频当中,你们听到了、看到了一些他们的感悟。所以,今天我并不想发表一个热情洋溢的讲话,而是要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对你们到复旦来到底要学什么的思考。 韩愈说过“古之学者必有师”。任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会有一个导师。这个导师可以是学校的老师,也可以亲戚、朋友或同学,等等。因此,在严格的意义上,真正的“自学成才”并不存在。韩愈还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与此对应,对于学生,来到复旦自然就是为了“悟道”、“受业”和“释惑”。 你们都会归属于某个专业学科,因此你们当然将要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或许可以认为是学生的“受业”。 然而,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A. N. Whitehead)曾经批评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教育,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已经卑微到只教给学生某些学科专业的一部分知识,而古代书苑中的哲学家给弟子传授的是智慧。”当时,爱因斯坦(A. Einstein)也以

他的切身体验呼吁:“仅仅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得人类获得快乐而又有尊严的生活。虽然,通过专业知识的教育可以使他成为一部有用的机器,但不能造就其和谐的人格。学生必须对美和良好道德的有深切感受。否则,仅有专业知识的学生更像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粗”,但是爱因斯坦不是一个讲粗话的人。 反观当前,由于现代职业极度分化、多元化,导致高等教育的过度专业化。各类具有明确职业指向的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让教育的意义变得越来越窄。学校设定的教学内容只是为了“就业”这个唯一的目标,这似乎是为了适应和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一种即时的服务,但这样的教育其实是在“制器”而不是“育人”。它严重地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基本原则,因为人不应仅仅是社会当中的一个部件而已。 事实上,现在的大学,包括复旦在内的毕业生的职业和所学专业的对口比例已逐年下降,而且已经降到很低了。换言之,你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不一定是跟你学的专业有关的。因此,这就迫使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念、方法、内容进行新的思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 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综合性的大学,比如复旦大学必须有别于通常的职业学校。大学不能沦为金耀基先生所批评的那种“职业培训所”。 因此,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你们来到复旦当然要认真地学习足够的专业知识,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也是卑微的。恰如爱因斯坦一

里根在复旦的演讲稿英汉对照版全

Remarks at 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China April 30, 1984 We've been in your country only 5 days, but already we've seen the wonders of a lifetime --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a structure so huge and marvelous that it can be seen from space; the ancient city of Xi'an; and the Tomb of the Great Emperor and the buried army that guards him still. These are the wonders of ages past. But today I want to talk to you, the young people of a great university, about the future, about our future together and how we can transform human life on this planet if we bring as much wisdom and curiosity to each other as we bring to our scholarly pursuits. I want to begin, though, with some greetings. I bring you greetings not only from my countrymen but from one of your countrymen. Some of you know Ye Yang, who was a student here. He graduated from Fudan and became a teacher of English at this university. Now he is at Harvard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he is studying for a doctorate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My staff spoke to him before we left. Mr. Ye wants you to know he's doing fine. He's working hard on his spring term papers, and his thoughts turn to you often. He asked me to deliver a message to his former students, colleagues, friends, and family.He asked me to say for him, and I hope I can, ``Wo xiang nian da jia'' [I am thinking of all of you]. He wants you to know that he looks forward to returning to Fudan to teach. And President Xie, he said to tell you he misses your friendship and encouragement. And Mr. Ye says you are a very great woman and a great educator. You will be proud to know that he received straight A's last term. And when we congratulated him, he said, ``I have nothing to be proud of myself; I am so proud of my university.'' I'd like to say a few words about our . educ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It's not entirely new, this exchanging of students. Your President Xie earned a degree from Smith College in the United States. Smith is also my wife Nancy's alma mater. And President Xie also attended 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ne of our greatest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But in the past few years, our two countries have enjoyed an explosion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 exchanges. Five years ago you numbered your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in the hundreds. Since then, 20,000 Chinese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m have come to American schools. More than 100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ow have educational exchanges with nearly as many Chinese institutions. We have committed more resources to our Fulbright program in China than in any other country. Two of the American professors teaching here at Fudan are Fulbrig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