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1章

1、简述土地信息的涵义、构成及特征?

土地信息:

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土地信息的构成:

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

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

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

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

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土地信息的特征:区域分布性;数据量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土地信息的动态特征。

2、什么叫土地信息系统?简述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土地信息系统(LIS):

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构成

硬件(数字化仪、扫描仪、GPS、绘图仪)

软件(操作系统、土地数据底层管理软件(GIS、DBMS)及高级语言)

数据(基础数据、专业数据、中间数据、成果数据)、人(输入、编辑、分析、开发、输出)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

●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

●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

●查询、统计、计算

●空间分析

●显示

第2章

1、土地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线分类法:

又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若干个层级目录,并编排成一个有层次的分类体系。对土地信息的分类一般是采用线分类法。

面分类法:

将给定的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分成互不相依、互不相干的若干方面,每个面中又分成许多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由类目组合形成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简述土地信息的分类与分级的区别与联系。

分类把研究对象划分为若干个类组,分级则是对同一类组对象再按某一方面量的差别进行分级;

分类描述地物间的分类关系、隶属关系,而土地分级描述地物间的等级关系。

3、土地信息的空间参考系有哪些?简述其各自的特点。

空间参考系:主要指大地参考系。大地参考系的基础是地球椭球。

常用的大地参考系有:地理坐标系、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以经纬和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球面坐标系。

地理坐标根据参考基准不同可分为:大地经纬度、天文经纬度。

大地经纬度以参考椭球面和法线作为基准面和基准线;天文经纬度是以水准面和铅垂线为基准面和基准线。

大地经度:观测点大地子午面与起始大地子午面之间的两面角,

大地纬度:观测点椭球垂直线(法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天文经度:观测点子午面与起始天文子午面之间的两面角;

天文纬度:观测点铅垂线(重力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经度向东量度为东经(正),向西量度为西经(负) ,其值各为0o∽180o;纬度向北量度为北纬(正) ,向南量度为南纬(负) ,其值各为0o∽90o。

比如,我国地处东半球,又处于北半球,所以我国地域内各点的地理坐标都是东经和北纬。如北京某地点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6o28′,北纬39o54′。

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以椭球中心O为笛卡尔坐标系原点,OZ轴与椭球的旋转轴一致,OX轴位于起始子午面和赤道面的交线上,在赤道方向上与X轴正交的方向为Y轴,O~XYZ构成右手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地球表面上任意一个由地理坐标确定的点,在平面上必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点,平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表示。我国目前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来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

高程参考系统:空间点的高程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建立的,由于地球重力场的复杂性,大地水准面不能惟一确定,各国或地区均是选择一个平均水平面来代替它,以建立高程基准。

我国有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转换关系为:H85=H56-0.029 ,式中: H85、H56一一新旧高程基准原点的正常高程。

在建立LIS时,若采用不同高程基准的地形图或工程图做基础数据时,应将高程基准全部统一到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4、基本比例尺与大比例尺地图如何分幅?

(1)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在国际规定1∶100 万地形图基础上,按经纬度进行分幅编号。

(2)大比例尺地图分幅大多采用矩形分幅,图幅大小一般为50cm×50cm或40cm×50cm,按统一的直角坐标

格网划分的,坐标值取整公里或500m坐标值。其它比例尺分幅均在1:5000地图的基础上进行。

5、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分幅与编号中,J50C003003 代表什么含义?

所有1∶50万-1∶5000地形图的编号仍以1∶100万地形图的编号为基础,增加了比例尺代码(表2-2 ),比例尺代码后表示图幅编号的行、列代码均采用三位数字表示(不足三位时前面补0),加在1∶100万图幅的图号之后(表2-3) 。

表2-2 各种比例尺的代码

表2-3 地图的图号构成

6、大比例尺地图编号方法有哪些?哪种最常用?

1)采用图廓西南角坐标法时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1:500地图取至0.01km(如10.40-21.75),1:1000、1:2000

地图取至0.1km(如10.0-21.0);(此法最常用)

2)流水编号法:带状测区或小面积测区,可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编号,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数字1、

2、3、4、……编定;

3)行列编号法:一般以代号(如A、B、C、D……)为横行,由上到下排列,以数字1、2、3、……为代号的

纵列,从左到右排列来编定,先行后列。

第3章

1、土地数据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土地数据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空间特征:表示地块的空间位置、形状和大小及其与相邻地块的拓扑关系。位置和拓扑特征是空间信息系统所独有的。

专题特征:是土地实体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如地面的坡度、坡向、某地的年降雨量等。通常以数字、符号、文本和图像等形式来表示。

时间特征:指土地实体的时间变化或数据采集的时间等。即空间数据总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时段内得到或计算的。

2、土地数据的获取的途径有哪些?

①野外实地测量;②摄影测量与遥感;③现场专题考察与调查;④社会调查与统计;⑤利用已有资料。

其中,空间数据(①②③⑤)属性数据(①③④⑤)

3、试述采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进行数据输入的工作过程。

手扶跟踪数字化的步骤:

(1)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连接和参数设置

通过RS-232(串口)接口与计算机进行连接的,进行通讯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以及坐标原点、分辨率、采点方式、数据格式等参数的设置。为了保证数据录入的正确,必须设置数字化软件的参数与数字化仪相一致。

(2)地图的预处理

首先要确定需要数字化哪些信息,输入哪些图层,以及每个图层包含的具体内容。

(3)确定控制点

控制点的作用是进行地图配准,用来将数字化后的数据校准(配准)到一个指定的地图坐标系,以便这些数据与其它的数据集成。控制点的选择对于空间实体地理位置的确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选择数字化方式

通常,数字化仪采用两种数字化方式,即点方式(Point Mode)和流方式(Stream Mode)。

点方式:由数字化作业员自行选择采样点和确定采样密度,逐点地对目标进行数字化的方法。

流方式:作业员只需仔细保持使游标的十字丝沿待数字化的线段连续移动,而由计算机自动地按等时间间隔或等距间隔来控制点位的数据录入。

(5)曲线离散化(对点方式数字化而言)

在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对曲线进行采样简化,即在曲线上取有限个点,将其变为折线,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有的形状。

4、空间数据的误差来源。

空间现象自身存在复杂性、不稳定性和模糊性;

空间数据获取所产生的误差;

空间数据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空间数据应用中产生的误差。

5、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传统的手工方法:主要是将数字化数据与数据源进行比较,图形部分的检查包括目视方法、绘制到透明图上与原图叠加比较,属性部分的检查采用与原属性逐个对比或其它比较方法;

元数据方法:元数据中包涵了大量的有关数据质量的信息,通过跟踪元数据可以了解数据质量的状况和变化;

地理相关法:用空间数据的地理特征要素自身的相关性来分析数据的质量。

6、什么叫元数据?LIS中元数据有何作用?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

LIS中元数据的作用:

1)帮助数据生产单位有效地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离退时,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

2)提供有关数据生产单位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数据交换网络及数据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便于用户查询检索空间数据;

3)帮助用户了解数据,以便就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4)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用户处理和转换有用的数据。

第4章

1、土地空间数据库的特点是什么?它在土地信息系统中有何作用?

(1)空间数据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数据量特别大。

②不仅有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

③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规划、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2)空间数据库在LIS中的地位与作用:

1)空间数据库花费的时间要占整个系统建设所花时间的85%以上。

2)空间数据库的布局和存取能力对LIS功能的实现和工作的效率影响极大。

3)贮存于空间数据库中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土地信息系统的基础。

2、空间数据库的概念及其组成部分有哪些?

土地信息系统中的土地数据库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去管理和控制与这些土地数据相关联的土地,由于这类数据库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一般把它称为空间数据库。

通常,数据库是数据库系统的简称。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应该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应用系统三个组成部分。

3、空间数据库设计包括哪些主要步骤?

数据库设计的整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典型步骤,即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4、传统的数据库模型有哪三种?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树结构:优点是容易理解,单码查找速度快,易于更新和扩充;但会产生数据冗余,且不能直接表示实体之间多对多(m:n)的联系。

网络模型——网络结构:较层次模型扩充了实体之间联系的限制,可以较灵活地表示实体之间的多种关系,对确定的数据表示效率较高,数据冗余也较小,适合于表示关系较复杂的地理数据和具有网络状特征的地理实体,但网状模型的数据指针比较复杂,数据更新也较为繁琐。

关系模型——二维表结构:优点是可利用数据本身的公共值隐含地表达实体之间的联系,结构简单灵活、数据修改和更新方便、容易维护和理解,是当前数据库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不足之处是难以处理空间数据库涉及的复杂目标,管理较为复杂,查找速度与网状和层次模型相比也要慢一些。

5、用E-R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建立概念模型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下面以土地面积量算信息系统为例,说明用E-R来建立概念模型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确定E-R模型应含的实体。如前面所指出的,每一实体可用来代表一类数据的集合。所以在本例中,可以暂定量算过的3种表格为模型的第一批实体,并分别取名为“图幅”、“图幅分划值计算表”、“线

状地物”。

第二步:建立系统单项应用的局部E-R模型。这一步的目标是在实体之间建立所需的联系。通常的作法是,根据对系统的功能分析首先选出一至数项有代表性的单项应用,建立起相应的局部E-R模型。然后在

此基础上逐渐扩充,所有实体之间均建立起应有的联系。

第三步:将局部E-R模型综合为系统的总体E-R模型。方法为:先将具有相同实体的两个局部E-R模型以该相同实体为基准进行集成;若还有相同实体的局部E-R模型,则再次集成;这样一直继续下去,直到

所有相同实体的局部E-R模型都被集成,便可得到全局E-R模型。

第四步:改进总体E-R模型。通过综合得到的初始模型常常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改进。一个完善模型应该具有最小的数据冗余。所以这一步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少冗余,尽可能避免数据的重复存贮。

6、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如何表示?

矢量数据的表示: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精确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

点(point):用一对(x, y)表示;线(line, polyline):用一串(x1 , y1), (x2 ,y2),…(xn , yn)表示;

面(polygon) :由一串或几串有序的且首尾坐标相同的x、y坐标对表示。

栅格数据的表示:栅格结构用密集的网格基本单元将地理区域划分为网格阵列。位置由行、列号定义,属性为栅格单元的值。

点:由单个栅格表达;线:由沿线走向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组相邻栅格表达;

面:由沿线走向有相同属性取值的一片栅格表达。

7、什么是游程长度编码的数据结构?

根据压缩栅格数据存贮量的编码方式的不同,介绍三类基本的栅格数据结构:直接栅格编码、游程长度编码、四叉树结构。

游程长度编码法:

方案1:只在各行(或列)数据的代码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代码以及相同代码重复的个数;

方案2:逐个记录各行(或列)代码发生变化的位置和相应代码。

例如:A A A B B B B B

沿行方向进行编码:按方案1表示为(A,3),(B,5);按方案2表示为(1,A), (4, B)

8、四分树编码的基本思想?

①先把地图看成是一个正方形的单元,如果该单元内有不同性质的多边形,则将单元分成四个大小相同的二级单元,然后再分别判断这四个二级单元中是否还有不同性质的多边形;

②若其中某个二级单元中有不同性质的多边形,则再划分成四个大小相同的三级单元;

③这种逐级一分为四的方法,一直分到单元内无不同性质的多边形为止。

第5章

1、常用坐标系一般有哪三种?

用户坐标系:指地图采用的坐标系

规格化数据库坐标系:在数据库系统中定义的坐标系

设备坐标系:每一种图形设备都有独特的坐标系,它们使用的坐标都是设备的相对坐标

2、怎样理解顺时针方向构多边形和最靠右边的链。

①顺时针方向构多边形:指多边形是在链的右侧。

②最靠右边的链:指从链的一个端点出发,在这条链的方向上最右边的一条链。

实例

(1)从Pl 结点开始,起始链定为P1P2;从P2点算起,P1P2最右边的链为P2P5;从P5算起,P2P5最右边的链为P5P1。所以,形成的多边形为P1P2P5P1; (2)从P1结点开始,以P1P5为起始链,形成的多边形为P1P5P4Pl; (3)从Pl 开始,以PlP4为起始链形成的多边形为PlP4P3P2P1; (4)这时Pl 为结点的所有链均被使用了两次,因而转向下一个结点P2,继续进行多边形追踪,直至所有的结点取完。共可追踪出五个多边形,即Al 、A2、A3、A4、A5。

3、什么是缓冲区分析?请举例说明它有什么用途。

缓冲区是指对点、线或面实体,按指定的条件,在其周围建立一定宽度范围的空间区域作为分析对象,这个区域称为缓冲区。

点的缓冲区原理:以点为中心,以一定距离为半径绘圆;

线的缓冲区原理:分别对每个顶点和每条线生成缓冲区,然后对这些缓冲区多边形进行叠置操作;

面的缓冲区原理:首先生成多边形周长的缓冲区,然后与原始多边形进行叠置操作,多边形缓冲区有内外侧之分。外缓冲区在面状地物的外围形成缓冲区,内缓冲区则在面状地物的内侧形成缓冲区。

4、常用的网络分析功能有什么?

(1)最短路径分析

最短路径是在网络中从起点经一系列特定的结点至终点的资源运移的最佳路线,即阻力最小的路径。在最短路径选择中,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定义为实际的距离,也可定义为两点间的时间、运费、流量等,还可定义为使用这条边所需付出的代价。因此,可以对不同的专题内容进行最短路径分析。

(2)地址匹配

地址匹配实质是对地理位置的查询,它涉及到地址的编码。地址匹配与其它网络分析功能结合起来,可以满足实际工作中非常复杂的分析要求。如物流配送,需要将货物送到多家单位。此时需将路径分析和地理编码结合起来使用,可先通过地理编码进行地址查询,获得各单位的地理位置,再利用最短路径方法确定最短送货线路。

(3)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模型中的网络主要由中心点(分配中心)组成,有两种分配方式:一是由分配中心向四周输出资源;另一种是从四周向分配中心集中资源。这种分配功能可以解决资源的有效流动和合理分配。

资源分配模型可用来计算中心地的等时区、等交通距离区、等费用距离区等。可用来进行城镇中心、商业中心或港口等地的吸引范围分析,以用来寻找区域中最近的商业中心,进行各种区划和港口腹地的模拟等。

5、什么是合成叠置与统计叠置?两者有何区别?

①合成叠置:是根据两组多边形边界的交点来建立具有多重属性的多边形。

合成叠置得到一张新的叠置图,产生了许多新的多边形,每个多边形内都具有两种以上的属性,通过区域多重属性的模拟,寻找和确定同时具有几种地理属性的分布区域。

②统计叠置:是进行多边形范围的属性特征的统计分析。

统计叠置得到的是新的属性数据,得到的新属性值可能与原数据层的属性意义不一致,因为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名称、分类值,也可能是分析后的结果。

6、什么是缓冲区查询?

缓冲区查询与前面介绍的缓冲区分析有一点差别,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第6章

1、土地信息系统设计工作包括哪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①确定系统目标(确定目标的原则、确定目标的依据、设立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②系统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系统结构方案分析)

③系统设计(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应用设计)

④系统实施(程序的编制与调试、数据采集与数据库建立、人员的技术培训、系统测试及测试报告的编写)

⑤系统运行与维护(纠错、数据更新、系统的拓展和完善、硬件设备的维护)

2、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工作完成后,应从哪些方面对系统进行评价?

①系统效率(是系统完成某一个操作任务所占有的人工和机时)

②系统可靠性(是系统在运行时的稳定性,一般要求系统很少发生事故或不发生事故,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很

快修复)

③可扩展性(一个系统建立后,要使现行系统在增加功能模块时不做大改动或不影响整个系统结构,就必须

在系统设计时留有充分的接口,否则当数据量增加或功能增加时,系统就要推倒重来,这就是

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系统)

④可移植性(这是指一个土地信息系统对于硬件环境的适应能力,即它们不仅能在一种类型机器上使用,而

且能在其它型号设备上使用)

⑤经济评价(经济投入评价、经济效益评价)

⑥用户界面(评价用户界面是否友好,即评价用户是否操作方便,用户在了解信息系统原理情况下是否可以

很快速掌握操作方法,使用系统完成预期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的说法出自( ) A.西蒙 B.香农 C.《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规范》 D.Gordon 2.战略信息主要用于确立企业_______的目标。( ) A.战术 B.利润 C.组织 D.财务 3.战略计划子系统是供_______使用的系统。( ) A.计算机操作人员 B.信息处理人员 C.高层决策者 D.中层管理者 4.管理层次中,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的是( )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职能层管理 5.BPR的特点有( ) A.根本性的 B.彻底的 C.巨大的 D.以上均对 6.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是在计算机硬件发展的( ) A.第二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 7.网络互联设备中,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是( ) A.网桥 B.路由器 C.中继器 D.集成 8.关于DB、DBS和DBMS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DB包括DBMS、DBS B.DBS包括DB、DBMS C.DBMS包括DBS、DB D.三者平行 9.Access中,共享数据功能不包括( ) A.数据的导人 B.导出 C.分析 D.链接

10. Access中,选择了“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同时又选择了“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则在删除主表中的记录时,相关表中的相关信息( ) A.自动删除 B.条件删除 C.没有变化 D.完全更新 一、1. B 2.C 3.C 4.A 5.D 6.C 7.B 8.B 9.C 10.A 16.下列不属于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的是( ) A.系统吞吐量 B.系统响应时间 C.系统处理方式 D.系统的输出方式 17.下列不属于系统转换方式的是( )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垂直转换 D.分段转换 18.对项目的正向风险不应采取的策略是( ) A.开拓 B.自留 C.分享 D.强化 19.下列可以放大增强信号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 A.中继器 B.集线器 C.网桥 D.路由器 20.数据字典中数据存储的条目主要描述该数据存储的( ) A.结构 B.有关的数据流 C.查询要求 D.以上均对 参考答案:16.D 17.C 18.B 19. A 20. D 二、填空题 21.事实上,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技术、_______、社会组成为一体的结合物。 22.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被看作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共分为_______个层次。 23.管理的核心是_______。 24.企业竞争战略内容一般由____、竞争对象、_______三个方面构成。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 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 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 报表文件统一 B. 数据代码化 C. 建立组织机构 D. 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 1:1 B. 1:n C. n:1 D. 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 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 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 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 由顶向下 B. 由底向上 C. 集中 D. 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 原型法 B. 生命周期法 C. 面向对象的方法 D. 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 集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控制阶段 D. 数据管理阶段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 施。 A.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B.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C. 自上而下,由总到分 D. 由总到分,自上而下 11.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 为()。 A. EDP、DSS、MIS、EIS B. DSS、EDP、MIS、EIS C. MIS、EDP、DSS、EIS D. EDP、MIS、DSS、EIS 12.DSS的工作方式主要是()。 A. 人机对话方式 B. 键盘操作方式 C. 交互会话方式 D. 非交互会话方式 13.专家系统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即知识库和()。 A. 数据库 B. 推理机 C. 方法库 D. 决策模型 14.处理功能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决策树、决策表和()。 A. 结构化语言 B. 数据字典 C. 数据功能格栅图 D. E-R图 15.在医院,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属于()。 A. 1:1 B. 1:n C. n:1 D. m:n 16.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它采用先确定()模型,再设计() 模型的思路。 A. 实体,用户 B. 用户,实体 C. 逻辑,物理 D. 物理,逻辑

管理信息系统选择题(分类整理精)

一、BSP 1、BSP方法中,数据类分为四大类,下列中哪种类记录资源状况存档类 2、BSP方法的产品/服务过程的生命周期中,哪个阶段与市场预测、计划有关需求阶段 3、BSP方法的资源识别过程是按资源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来划分的,下列哪个过程属于回收或分配阶段付帐 4、BSP方法的产品/服务的生命周期中,下列中哪个阶段与开发资源有关获取阶段 5、“采购”这一业务活动过程就应属于获得阶段 6、开发一种产品或服务应属于以下哪个阶段获取 7、其中“材料的库存控制”属于其生命周期中的经营管理阶段 8、BSP方法将产品和资源生命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其正确顺序是需求、计划获取、实现经营、管理回收、分配 9、在BSP方法研究步骤中,下列哪一步是研究数据逻辑相关性的归类工作数据类定义 10、BSP方法包括很多研究步骤,其中“确定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决策和活动”是属于 下列哪个步骤完成的任务定义企业过程 11、BSP方法中,定义数据类有许多工具,下列中哪种工具属于表示系统总体结构过程/数据类矩阵 12、BSP方法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定义数据类。以下关于定义数据类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设计应用数据库模型 13、BSP方法的主要目标是提供一个系统规划,而其具体目标之一则是提供数据资源管理 14、BSP方法研究的企业过程是指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 15、按BSP研究方法的流程,最后向最高管理部门提交的是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16、BSP方法在定义过程后,即要识别和定义数据类,这些数据的全体是企业必要的逻辑相关的数据 17、企业系统规划方法,简称为BSP方法,是由IBM公司研制的指导企业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它将企业的战略转化成信息系统的目标 18、BSP 方法的实施可视为一个转化过程,即将企业的战略转化成信息系统的战略 19、BSP 研究步骤中的定义信息总体结构是用以刻画出未来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数据 20、BSP 方法在定义过程中基于企业的三类主要资源,以下哪不是其独立考虑的资源类生产过程类 21、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将产品、服务及资源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其顺序应该是 计划、获得、管理、终结 22、BSP法的优点在于能保证( 信息系统 )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二、图 1、关于信息系统建设业务分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业务流程调查时需要画系统结构图 2、下列关于数据分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数据流图抽象于组织机构图 3、系统流程图实质是对应于抽象数据流程图的物理数据流程图 4、关于业务分析的描述,正确的是业务分析时进行业务调查并绘制业务流程图 5、软件工程方法中,表示软件处理流程的工具是系统流程图 6、信息系统流程图的直接基础是数据流程图 7、关于数据流程图的描述,正确的是数据流程图抽象于业务流程图 8、信息系统的物理模型中,表示系统各个物理组成部分之间的数据流动情况的工具是系统流程图 9、以下不属于系统详细设计阶段使用的工具是HIPO图 10、关于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图中“处理说明”的描述,正确的是必须对最底层的数据流程图的处理加以说明 11、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清楚地标出任务间的时间对比却难以表示多个任务间的依赖关系甘特图法 12、细设计有很多工具。以下哪种工具能更好地支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 N-S 图 13、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常用的工具,其作用是为系统实施提供支持 14、表格分配图是系统分析阶段用来描述管理业务流程的图表 15、数据流程图是描述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 16、管理业务流程图可用来描述作业顺序 17、表格分配图是管理业务调查使用的工具 18、用于描述系统目标及其与功能模块关系的图称为功能结构图 19、信息系统流程图反映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 20、绘制新系统的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数据流程图

管理信息系统7p大题题库带答案

1.1 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答: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课通信的知识。首先,信息时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时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区别:首先,两者概念不同,信息概念(同上);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其次,数据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而信息经过数据才能有意义,才能对人类有益。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 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③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 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答:①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而知识是人的意识的反映,信息经过人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使其对人、组织和社会有作用。 ②人是信息意义的可解释者:广义的信息强调“人”本身不但是

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还是信息意义的解释者: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使信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觉与解释,方算是信息沟通媒介。 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者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1,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化的速度; 2,将基层业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是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加强了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功能,满足了中低层管理者的需求;4,是经理信息系统()和决策与集体决策支持系统(、),提高了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1.5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答:管理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它既涉与客观环境,又涉与人的主观因素。 由于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由于事物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多变性等等原因,人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数据,更不可能把所有的、待选的解决方案都考虑进去,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问题时运行的程序是由人来编写的。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1 一、填空题 1. 信息系统包括系统和系统两个方面。 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新的数据;而系统则不改变信息本身的内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2.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和等三个层次。 3. 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文件和 。 4. 所谓数据的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而数据的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5.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和等几种。 [ 二、选择题 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2.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 A、内模式 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前三个选项都对 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A、完备性检验 B、准确性检验 C、一致性检验 D、无冗余性检验 4.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 A、数据项 B、记录 C、文件 D、数据库 ! 5.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是将() A、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B、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 C、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D、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 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B、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C、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D、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7.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

{ A、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 B、技术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D、经济上的可行性、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操作系统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库系统 9. 某企业建立了生产、销售、人事等从基层到高层的MIS,这种MIS的结构为( ) A、职能结构 B、横向综合结构 C、总的综合结构 D、纵向综合结构 10. 绘制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 A、数据关系图 B、数据流程图 C、数据结构图 D、功能结构图 . 语言属于第( )代计算机语言。 A、一 B、二 C、三 D、四 12. 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系统切换应采用()方式。 A、直接切换 B、并行切换 C、分段切换 D、试点后直接切换 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A、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操作人员 B、数据集中统一,应用人工智能,有预测和决策,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C、数据集中统一,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控制能力,面向管理和决策 D、应用数学模型,有预测和决策能力,应用人工智能,面向管理人员 14. 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 A、系统规划的依据 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 D、系统评价的依据 15.下列地址属于C类的是( ) A、B、.13.2 C、D、 三、判断题 1.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CSF、SST和BSP方法。()

信息管理系统选择题

信息管理系统选择题 第一章 信息系统和管理 A )。 B. 外部信息、内部信息 D. 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 )。 B.只提供很少的信息 D. 不能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3. 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三 级,即( D )。 A. 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 B.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 1金字塔形的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底部为( A )的处理和决策。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三者都有 2. 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 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 D )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A.财务管理 B.信息管理 C.人力资源管理 D.战略管理 3.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些功能子系统的联合,为不同管理层次服务。例如,在销售市场子系统中,进行销售 和摊销的日常高度,按区域、按产品、按顾客的销售数量进行定期分析等,是属于( B ) A.业务处理 B.运行控制 C.管理控制 D.战略计划 4. 战略管理层所需信息的特性是 ( C )。 A.精度高、使用频率低、主要来自外部 B.精度低、使用频率低、主要来自内部 C 精度低、使用频率低、主要来自外部 D.精度低、使用频率高、主要来自内部 第五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1. 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阶段划分为( D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2. MIS 的战略规划可以作为将来考核( D )工作的标准。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 ?系统实施 D.系统开发 3. MIS 战略规划的组织除了包括建立一个领导小组、进行人员培训,还包括( B )。 A.制定规划 B.规定进度 C.研究资料 D.明确问题 4. 诺兰阶段模型的控制阶段是实现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 D )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A.信息管理 B.程序管理 C.知识管理 D.数据管理 5. BSP 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保证( A )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 A.信息系统 B.数据类 C.管理功能 D.系统规划 C ?厂级、处级、科级 第二章 D. 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1.按照重要程度,管理信息可划分为( A.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C.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2.早期管理信息系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C.提供太多的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报表文件统一 B.数据代码化 C.建立组织机构 D.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1:1 B.1:n C.n:1 D.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由顶向下 B.由底向上 C.集中 D.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原型法 B.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集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控制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

管理信息系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 )。 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 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加工处理的社会技术系统 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 2、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 A、数据关系图 B、数据流程图 C、数据结构图 D、功能结构图 3、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A、系统规划的依据 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 D、系统评价的依据 4、按照数据的动态特性划分,具有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应放在()中。

A、处理文件 B、主文件 C、周转文件 D、后备文件 5、决策支持系统支持()。 A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 B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 C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 D半结构化与风险型决策 6、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规划方法属于()。 A、U/C矩阵法 B、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C、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D、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7、在MIS的系统实施过程中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数据流程图 B、系统流程图

C、程序设计说明书 D、决策表与决策树 8、数据流程图的组成不包括( )。 A、数据存储 B、外部实体 C、处理 D、输入 9、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 A、数据流 B、处理逻辑 C、数据管理机构 D、数据存储 10、管理信息按管理活动的层次,通常分为三级:( )。 A、计划级、控制级、操作级 B、高层决策级、中层决策级、基层作业级 C、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D、战略级、战术级、策略级 11、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的方式。

2018年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发现原始数据有错时,其处理方法为()。 A)由输入操作员进行修改 B)由原始数据检查员进行修改 C)应将原始单据送交原填写单位进行修改 D)由系统自动检错并更改 2. 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程序时,程序基本逻辑结构不包括( ) A)顺序结构 B)随机结构 C)选择结构 D)循环结构 3. 决策表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 )。 A)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 B)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方法 C)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判断规则 D)方案序号、判断规则、计算方法 4. 校验输入的月份值最大不能超过12是属于( )。 A)重复校验 B)视觉校验 C)逻辑校验 D)格式校验 5. 工资系统中职工的“电费”数据(每月按表计费)具有( )。

A)固定值属性 B)随机变动属性 C)固定个体变动属性 D)静态持性属性 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B)原型法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所采用的开发策略不同 C)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相比,原型法不太注重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D)原型法适用于开发大型的MIS 7. ()又称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A)数据字典 B)记录 C)投影 D)数据项 8. 在诺兰(Nolan)阶段模型中,“集成”阶段之后是( )阶段。 A)蔓延 B)数据管理 C)初装 D)控制 9. MIS的金字塔形结构中,位于底部的为()的管理过程和决策。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以上三者都有 10. 在绘制DFD时,应采取()的办法。 A)自下而上 B)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C)先绘制中间层 D)可以从任一层开始绘制 11. 校验位不可能发现的错误是( ) A)抄写错 B)易位错 C)随机错误 D)原数据错 12. U/C矩阵用来表示( )对( )的使用和产生。 A)模块、数据 B)模块、数据项 C)过程、数据类 D)数据项、记录 13. 建立数据字典的分阶段是()。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含答案)

1.用二维表数据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A) A.实体-联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2.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是以( B ) A.计算机硬件为主导的系统 B.人员为主导的系统 C.机构为主导的系统 D.计算机网络为主导的系统 3.下列选项中属于关键成功因素法内容的是(C) A.了解组织结构B.识别职能部门的功能和关系C.分析信息需求D.制定组织目标 4.信息系统规划的准备工作包括进行人员培训,培训的对象包括(C)A.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B.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C.分析员、程序员和操作员 D.高层、中层和低层管理人员 5.下列选项中,对初步调查叙述正确的是(B) A.调查目的是从总体上了解系统的结构 B.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有关组织的整体信息、有关人员的信息及有关工作的信息C.调查分析内容主要为人员状况、组织人员对系统开发的态度 D.初步调查是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6.改进风险对策的关键是(D )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风险规划 D.风险监控 7.原型法的主要优点之一是( A ) A.便于满足用户需求 B.开发过程管理规范 C.适于开发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系统 D.开发文档齐全 8.在数据流程图中,系统输出结果的抵达对象是( A ) A.外部实体 B.数据处理 C.数据存储 D.输出设备 9.系统详细调查需要弄清现行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和( B ) A.组织机构 B.外部环境 C.信息流程 D.基础设施 lO.关系到信息系统能否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新系统的( A ) A.外部环境 B.管理模式 C.业务流程 D.数据流程图 11.U/C矩阵中,C代表(D) A、使用 B、完成 C、功能 D、创建 12.如果数据流程图呈束状结构,则称它为( B ) A.变换型数据流程图 B.事务型数据流程图 C.顶层数据流程图 D.分层数据流程图 13.某学生的代码(学号)为2009001,这个代码属于( D) A、数字码 B、字符码 C、混合码 D、助记码 14.数据库设计的起点是( A ) A.用户需求分析 B.概念结构设计 C.存储结构设计 D.物理结构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 一、填空题 1.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 2.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3.信息最基本的属性是(事实性)。 4.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5.决策问题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往往是由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做出决定的是(非结构化决策)。 6.(企业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7.对于大系统来说,划分子系统的工作应在系统规划阶段进行,常用的是(u/c矩阵)。 8.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应用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内容一般包括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9.数据流程图具有的两个重要性质是(抽象性)和(概括性)。 10.某种代码由两位字符组成,第一位为0-4,第二位为0-8,问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代码?(45种代码) 11.用质数法设计代码检验位的方案如下:原代码共4位,从左到右取权17、13、7、5、3,对乘积和以11为模取余作为检验码,问原代码12345的检验位是多少?(检验位为0) 12.编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工作的常用方法有(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法)。 13.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14.系统设计的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 15.决策科学先驱西蒙教授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其中,(设计)阶段的内容主要是发现、制订和分析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及答案word版本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及 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和作业管理等三个层次。 2.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和关系数据模型等几种。 3一般将系统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生命历程称为__生命周期__ 。 4从数据流图推导出模块结构图一般有两种方法,即事务分析和____变换分析。 5数据流图的四种基本符号是___外部实体_、__数据流_、__数据存储、_处理过程。 6系统设计可分为系统总体设计和____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7按照结构化思想,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总体规划系统分析、_系统设计、系统实施_和运行维护等5个阶段。 8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英文:Management ( Information ) System的缩写。 9将信息系统发展的过程归纳为6个阶段的模型称为__诺兰(Nolan)_____模型。 10.三种常见的数据模型为: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11.结构化的开发方法将系统的开发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系统规划、②系统分析、③系统设计、 ④系统实现。 12.计算机网络由①资源子网、②通信子网两个子网构成。 13.数据流程图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外部实体①数据流、②数据存储、③处理过程。 14.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的中文含义是:①物料需求计划 BSP的中文含义是:②企业系统规划 15.系统实施中的系统切换方式主要有:①直接切换、②平行切换、及③分段切换 16.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主要有:①完备性检验、②一致性检验、及无冗余性检验 17.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是:①系统的观点②数学的方法、③计算机的应用。。 18. 计算机的网络的功能有①数据通信、②资源共享、③负荷均衡和分布处理。 19. 管理信息一般分为三级:①战略级、②策略级、③执行级。 20.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MRP的中文含义是:①制造资源计划、ERP的中文含义是:②企业资源计划。 二、选择题 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 A ) A、系统分析 B、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 2.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B ) A、完备性检验 B、准确性检验 C、一致性检验 D、无冗余性检验 3.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A ) A、数据项 B、记录 C、文件 D、数据库 4.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5.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C ) C、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 6 在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系统切换应采用( B )方式。 B、并行切换

管理信息系统题库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系统调查方法的是()。 A) 自下向上全面展开 B) 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 C) 遵循科学的步骤 D) 发挥团队精神,主动沟通 答案: A 知识点:15.1、系统调查 参考页: P362 学习目标: 1 AACSB: 难度: 1 2、财务计划分析不包括()。 A) 季度资金计划 B)年度资金计划 C) 月度资金计划 D) 税利计划 答案: A 知识点:15.2、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参考页: P365 学习目标: 2 AACSB: 难度: 1 3、下列不属于工资管理的是()。 A) 退休职工工资 B) 生产职工工资 C) 奖金管理 D) 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 D 知识点:15.2、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参考页: P365 学习目标: 2 AACSB: 难度: 1 4、下列不属于专项基金的是()。 A) 技术改造基金 B) 基本建设基金 C) 定额成本 D) 固定资产折旧 答案: C 知识点:15.2、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参考页: P365 学习目标: 2 AACSB: 难度: 1 5、账务管理不包括() A) 银行账务管理 B) 日常账务管理 C) 销售账务管理 D) 外汇账务管理 答案: D 知识点:15.2、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参考页: P366 学习目标: 2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本系统输入数据类主要指报来的报表 B) 本系统内要存储的数据类主要指各种台账、账单和记录文件 C) 本系统产生的数据类主要指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各类报表 D) 本系统输入数据类主要指系统运行所产生的各类报表 答案: D 知识点:15.4、调查数据汇总分析 参考页: P369 学习目标: 4 AACSB: 难度: 2 7、关于数据汇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按业务过程自顶向下地对数据项进行整理 B) 将所有原始数据和最终输出数据分类整理出来 C) 确定数据的字长和精度 D) 对字符型数据来说,它包括:数据的正、负号,小数点前后的位数,取值范围等答案: D 知识点:15.4、调查数据汇总分析 参考页: P369 学习目标: 4 AACSB: 难度: 1 8、关于数据守恒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则上每一列只能有一个C B) 每一列至少有一个U C) 不能出现空行或空列 D) 原则上每一列可以有多个C 答案: D 知识点:15.4、调查数据汇总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1)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一、选择题 1、管理信息是(D) D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数据 2、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C)C 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它们是(C)C信息收集器、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指的是(C)C 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 5、运行控制层上的决策多属于(A)A 结构化 6、ERP是(D)进步一步发展的结果。D MRPⅡ 7、决策支持系统(DSS)有三个技术层次,它们分别是(D)D 专用DSS、DSS生成器和DSS工具 8、电子商务中企业对企业的形式可称作(B)。B B to B 9、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是(B)。B MPRⅡ 10、下列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范畴的是(C)。C 专家系统 11、在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型结构中,处于最下层的是(A)。A 业务处理系统 12、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C)。C 决策功能 13、系统方法的主要原则是(D)。D 以上均是 14、下列人员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用户的是(B)。B 系统分析员 15、管理信息系统学科属于(D)。D综合型学科 三、填空题 1、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可划分为:作业层级、战术层级、战略层 2、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 3、管理信息系统由应用系统、计算机系统、通信与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用户和系统管理人员六个部分有机地构成的。 4、DSS(决策支持系统)运用的三库是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 5、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6、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有三种类型集中式、分布式、分布-集中式。 7、建设MIS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管理模式的确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设和信息系统的实施。 8、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保持一致。 四、简答题 1、请阐述信息管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活动,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和运用等,信息管理是管理的一种;而管理信息则是指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联系:管理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因此管理信息时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管理重要的资源,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以及实施信息管理控制的依据。 3、从管理层次分类看,不同层次的管理信息系统在目的和功能上有何不同? 答:管理信息系统按照管理任务的层次由高到低进行划分可分为战略管理层、战术管理层和作业管理层。战略层的目的是支持企业的战略性的决策,系统的功能表现为全局性、方向性,或关系到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问题的分析与决策。战术层和作业层管理的主要目的则是提高工作效用和工作效率,管理信息系统为战术层提供资源配置、运作绩效等经营状态的分析评估和计划落实的控制优化等功能,为作业层提供准确便捷的数据收集处理功能。 6、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历经了哪些阶段?各个阶段的典型应用技术是什么?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的事务处理系统(TPS);70年代初期开始的管理信息系统( MIS);70年代中期出现的决策支持系统(DSS);70年代后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S)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资料--完整

土地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土地信息系统p1 土地信息系统就是存储、管理和应用土地信息,为土地管理工作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2、土地管理p3 土地管理是维护土地制度和合理调配社会对土地需求的国家措施,具体来说,它是一项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志,确立和巩固与该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土地制度,调整土地关系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国家措施。 3、土地制度p9 土地制度是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和,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管理的原则、方式、手段和界限等的法律规范和制度化体系。 4、土地数据库p35 土地数据库是根据数据库建设规程,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对土地调查数据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并为土地管理提供数据信息支持。 5、土地数据库管理系统p3 土地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在土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功能,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服务。 6、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p36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并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系统。 7、农村土地数据库p40 农村土地数据库是在农村土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集影像、图形、地类、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空间数据库。 8、权属界线p42 权属界线是指土地所有权界线和使用权界线,包括已确定、未确定、有争议的土地所有权界线和使用权界线。

9、高程注记点 p41 高程注记点是反映重要地形和地貌特征点的地图符号,是推算等高线高程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高程控制作用。 10、地类图斑 p42 地类图斑是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所划分的土地种类地块,由地类界线、线状地物、权属界线所构成的多边形,为面状要素;是由土地调查数据中的拓扑弧段构成的封闭区域,可以多重嵌套岛与孔,也可以由多个不连通的区域组成,通过目标代码与属性表链接。 11、零星地类 p43 零星地类是某种地类的图斑中所含有,不能用最小图斑所表示的异地地类,为点状要素,是一种不一比例尺表示的特殊图斑。 12、数据字典p47 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的信息集合,是对系统中所有使用数据元素定义的集合。 13、地籍信息系统p37 地籍信息即在土地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GIS、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建设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统计、汇总、制图、输出及更新等功能的,满足各级数据库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同步更新的土地数据库管理系统。 14、地役权p12 是指为自己特定的土地的便利而利用他人特定土地的权利。 15、数据库整合 p63 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工具将已有数据库中的数据集成起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为用户提供条理化的信息服务,为后续信息的管理与使用提供规范,从而实现信息的增值利用。 16、建成区p70; 建成区是指城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以及独立工矿区的建设范围,具体来说,主要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已成片开发建设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 17、界址线p71 界址线是连接两个界址点的线,具有直线、圆弧和光滑曲线等多种类型,与农村土地权属界址线不同,它不能为折线或多线段。 18、初始地籍 p7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一项的内聚性最弱( A )。 A.偶然内聚 B.逻辑内聚 C.时间内聚 D.功能内聚 2、自下而上开发策略的优点是( A ) A.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 B.数据一致性较好 C.开发过程循序渐进,系统整体性较好 D.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员的开发能力 3、以下哪一项不是系统的判别特征( D )。 A.系统由若干要素组成 B.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C.系统具有功能和目的 D.系统要有不随环境变化的稳定性 4、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组织内容不包括( D ) A.确定规划领导小组 B.人员培训 C.制定战略规划具体步骤 D. 确定系统目标 5、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的不同通常分为三级,即( B )。 A.计划级、控制级、操作级 B.战略级、战术级、执行级 C.高层决策级、中层决策级、基层作业级 D.战略级、战术级、策略级 6、将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设计称( C )。A.概念结构设计B.逻辑结构设计 C.物理结构设计D.数据结构设计 7、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下述正确的说法是( A )。 A.气温变化属于生物信息 B.遗传密码属于自然信息 C.财务报表属于管理信息 D .生产报表属于科技信息 8、从功能结构上说,一个完整意义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 A )。 A.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战略计划四个层次 B.计划控制、过程控制、管理控制、战略控制四个层次 C.生产计划、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决策支持四个层次

D.生产计划、市场营销、管理控制、决策支持四个层次 9、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 D )阶段。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10、数据字典的建立是在()。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规划阶段 1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把程序设计的焦点集中在()。 A.对象和类的设计与实现 B.类和类层次结构的设计、实现和重用 C.方法、消息和继承性的设计与实现 D.数据和方法的封装 1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MRPII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现高度计划化和高度柔性的生产管理,保证正常的物料供应和生产协作,做好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 B.MRPII是关于制造企业生产全过程管理的一种处理逻辑、一种方法和一种哲学思想,它是以生产计划为核心,以产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式生产管理系统。C.MRPII以“社会需要什么、我们能制造什么、用什么来制造和怎样制造、我们现在拥有些什么、我们还应该得到什么”这五个问题为核心。 D.MRPII使生产能力、生产期量标准、库存储备、生产进度和生产控制五个方面密切配合,达到多余进度均匀,负荷充分,并且能按质、按量、按品种、按时间地完成生产任务。 13、数据流程图的组成不包括()。 A.数据存储 B.外部实体 C.处理 D.输入 14、可以建立模型来求解,但无法确定最优解的决策问题属于()问题。A.结构化决策 B.半结构化决策 C.非结构化决策 D.模糊化决策 15、以下哪一项的内聚性最弱()。 A.偶然内聚 B.逻辑内聚 C.时间内聚 D.功能内聚 16、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 A.数据流 B.处理逻辑 C.数据管理机构 D.数据存储

管理信息系统练习题及答案(总结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1.信息( C ) a.是形成知识的基础b是数据的基础c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d.具有完全性 3.管理信息是( A )。a.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数据b.客观世界的实际记录c.数据处理的基础d.管理者的指令 4.信息化( A )。 A、是推动工业化的动力 B、是工业化的基础 C、代替工业化 D、向工业化发展9.数据资料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 C )。 a.数据资料中数据的多少来确定的b.数据资料的多少来确定的 c.消除不确定程度来确定的d.数据资料的可靠程度来确定的 10.信息( C )。a.不是商品b.是数据c.是一种资源d.是消息11.计算机输入的是( C )。 a.数据,输出的还是数据b.信息,输出的还是信息 c.数据,输出的是信息d.信息,输出的是数据 13.信息流是物质流的( C )。A定义B运动结果C表现和描述D假设14.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 C )。 a.计算机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b.管理方法、运筹学和计算机工具c.系统的观点、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d.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工具15.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D)三级a.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b.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 c.厂级、处级、科级d.战略级、策略级、作业级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 D )。 a.网络系统b计算机系统c操作系统d.人机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环境具体指的是( C )。a.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b.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 c.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d.组织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 5.从管理决策问题的性质来看,在业务操作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 A )的问题。a.结构化b.半结构化c.非结构化d.以上都有 该题可以改成:决策支持系统解决的问题是(BC) 7.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我们可以了解到,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功能子系统组成的,这些功能子系统又可以分为业务处理、运行控制、管理控制和( D )几个主要的信息处理部分。 a.财务管理b.信息管理c.人力资源管理d.战略管理 8.( A )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 a.组织规模b.管理的规范化程度c.生产过程的特征d.组织的系统性10.管理信息系统的最大难点在于( D )难以获得。 a.系统数据b.系统信息c.系统人才d.系统需求 该题可以改成:耗时最长的阶段是(系统分析) 14.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坏主要是看它( B )。 a.硬件先进、软件齐全b.是否适合组织的目标 c.是否投资力量最省d.是否使用计算机网络 17.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是(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