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浅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众多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以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著称于世。“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总结出来的。他们有着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遇到困难从不低头屈服,这就是中华的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精神核心。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弘扬和培育中国民族精神,对我国在21世纪的崛起、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史诗,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从来就没有中断过。靠的是什么?是千百年形成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

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团结统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具有各个民族和睦相处、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在遥远的古代,我国各族人民就建立了广泛联系,两千多年前就建立了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统一的国家。历史上,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历史上涌现的无数抗敌报国的民族英雄为世代所颂扬,卖国求荣为世代所不齿。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各民族之间荣辱与共,为巩固国家统一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爱好和平。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合思想,形成了“和为贵”、“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等崇尚和平的理念,培育了热爱和平、宽厚包容、不尚暴力的民族性格。今天,我们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勤劳勇敢。中华民族从来就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在谋求生存和发展中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勇敢是兴国立世之本,是兴家立业之宝。“天道酬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仁者必有勇”、

“见义勇为”等,是我们民族一直信奉的古训。从古至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强不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不懈奋斗精神,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精神,有“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的不屈不挠精神,有“天命不足畏、天道不足惧、祖宗不足法”的变革求新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永不满足已有的成就,永不停歇地向着更加美好的目标奋勇攀登,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与各种困难、灾害的斗争而奋力前进,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类的生存发展总是不断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今中国仍然如此,仍然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

还有今年9月以来的钓鱼岛问题:“日本妄想强行行使日本国内法,非法侵占中国的神圣领土钓鱼岛的卑劣行径”,看了这则报道后我心里很气愤,钓鱼岛早在隋朝就已经属于中国;1372年,中国人杨载首先驻足钓鱼岛上。现在日本采取的所谓“购岛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

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的严重伤害,也是对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9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外交学院发表讲话是指出:“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温总理的讲话充分表明了政府和人民对待钓鱼岛问题的态度,正如一篇“新华网评”中写道: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向热爱和平、与人为善。但真有人欺负到了我们的头上,触犯我们的底线,中国政府和人民也不会惯他的毛病,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透过事件,给了我几点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第一要务。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旦落后,马上就要挨打、受人宰割。我们看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得益于中国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发展是基石,没有发展,没有发言权!而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民族精神,不打自垮。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定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做到五个必须,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放在首位,必须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增强中国文化竞争力,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并不断创新,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认识世界和中国。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面对当前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下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觉悟,防腐拒变,才能很好的为国

家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凝聚骄子的爱国豪情,才能将祖国发展得更加强大!

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明天为祖国的辉煌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用21世纪的新眼光看待未来,我们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充分认识到建设强盛祖国的紧迫性,肩负起振兴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祖国的一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响应时代的召唤,让民族精神传统的火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