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课程标准汇总

控制测量课程标准汇总
控制测量课程标准汇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初稿)

2012年3月

三、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控制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控制测量技术

适用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1 前言

1.1课程的性质

该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其他课程相互联系的纽带。它是测绘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实用技术,是进行所有测绘工作的基础和依据。该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测量任务所要求的精度,通过建立控制网,测定一系列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并监测这些控制点随时间的变化量的能力。它以《测量技术基础》和《测量平差》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工程测量》、《数字化测图》、《地籍测量》、《遥感与摄影测量》等课程的基础。该课程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1.2 课程设计思想

该课程是依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控制测量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将知识的提高与能力和素质的发展相联系,将知识转化为控制测量岗位能力和素质;学生在完成具体控制测量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的控制测量工作

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和素质。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兼顾传统布网技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测绘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不同控制测量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为线索来进行。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实际项目为导向,单项目教学采用模拟社会生产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于实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综合实训依托学院“立达测绘与土地勘察公司”,以“立达测绘与土地勘察公司”为服务窗口,依靠教学系部人才、科技资源优势,采用“公司+专业+项目,教师+学生”的模式;同时加强与校外生产单位的紧密合作,实现产、学一体化的内源型人才培养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学生通过参加学院的校办企业生产项目或校企合作生产项目,达到以工促学的目的,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使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及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设计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突出工作过程,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与素养的要求。

1.3 课程设计学时

该门课程的设计总学时为17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90学时(理论教学为40学时,课堂实践训练为50学时),综合实训教学80学时。

2 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具备以下能力: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掌握控制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进一步学习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测绘技术并加以运用,即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按照测量规范和甲方测量任务书的要求,独立完成或带领别人完成工程控制网的布设工作,并达到相应测量规范和甲方测量任务书的要求;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控制测量方面的问题;能够将所学的控制测量知识运用到其他与控制测量技术相关的技术中。

(3)职业素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严格遵循测量规范开展工作和控制质量的技术素质,注重细节、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课程目标和控制测量的工作任务要求,遵循认知规律及技能训练基本途径编排课程内容。即以生产单位的作业过程为主线,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控制测量基本知识;第二部分为传统控制测量技术;第三部分为利用卫星定位技术进行控制测量;第四部分为控制测量综合实训。具体内容和要求见下表。

基础知识准备

学习情境设计1-1

学习情境设计1-2

学习情境设计1-3

学习情境设计1-4

学习情境设计1-5

学习情境设计2-1

学习情境设计2-2

学习情境设计2-3

学习情境设计2-4

学习情境设计2-5

学习情境设计3-1

学习情境设计3-2

4. 实施方案

4.1 教材选用

本课程选用由我院教师陈传胜、张鲜化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校企合作核心课程教材——《控制测量技术》。教材将测绘工程部门“控制测量岗位”实际工作要求分为控制测量基本知识、普通控制测量和卫星定位控制测量和控制测量综合实训四个模块,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即以实用性为原则,以实际工作项目为导向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形成教学项目;将每个教学项目分解成若干子项目(即教学任务),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编排教学内容,强化了整体工作过程,淡化了知识的系统性,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任务”中安排“单项技能实训”,在“项目”中根据

需要安排“项目综合技能实训”,最后安排了“课程综合实训”,使“教中学、学中做”相互衔接、有机融合。

此外,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用其他的《控制测量》教材作为参考教材(如测绘出版社出版、林玉祥老师主编的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邹娟茹老师主编的教材等)。

4.2 教学实施

4.2.1教学场地选择

单项目教学主要在学校完成,其中课堂教学主要在多媒体教室或教学做一体化教室进行,单项目实训设计应按教学模块设计为一完整工作过程,实施全真模拟生产实践,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实训任务;单项实训项目也可结合实际生产任务完成单项目教学。

课程综合实训则采取工学结合方式进行“实战训练”。一是依托学院“立达测绘与土地勘察公司”的生产项目进行,二是依托我院外源型校外合作测绘单位进行顶岗实训。

4.2.2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总体为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具体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具体方法。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训还应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从一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成果质量观,引导其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

4.3 教学评价

为检验教学质量及学习效果,本课程采取分阶段、分项目考核的方式;另外,为了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紧跟生产一线技术,我们建立了毕业生跟踪信息档案,定期与生产单位和毕业生进行沟通,及时根据生产单位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确保教学内容的现势性。

4.3.1 分阶段、分项目组织考核

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应该严格执行基础知识考试+技能的考核,技能考核的标准为国家相关规范,只有技能成果满足国家规范要求,才算成果合格;两项均合格才算考试通过。具体实施如下:

知识考核:依据教学进程,以课程的学习项目为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采用笔试或机试,考核重点重在知识的应用。

技能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按课程设计的实训项目逐一进行考核,结合通过“技能操作竞赛”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成果质量、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掌握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指导后续的教学改进与完善。

4.3.2 “学校+企业”的职业能力综合考核

这种考核主要是对综合实训的考核。在完成课程各个单项目教学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后,在我院的内业型合作企业进行综合实训,并进行考核。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学校全程跟踪学生的生产实践过程,并填写《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校外实习的考核登记表》;实习单位填写《实习单位对学生校外实习的考核登记表》,表中应反映学生的实习表现、企业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满意程度;学校根据学生综合实训在企业的表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在具备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测量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2.课程内容选择思路 2.1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2 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2.3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2.4 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5 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顺序按测量工作的认知、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等七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安排。整个课程内容的知识介绍以够用为度,操作技能力求熟练。 3.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1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3.2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钢尺、GPS、罗盘仪等常用 测绘仪器; 3.3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 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3.4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3.5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3.6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公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 断面测量,能绘制纵、横断面图; 3.7能操作使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和使用GPSRTK放样平面点位; 3.8能描述处理误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对测量成果进行误差分析与精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包含几何量公差与误差检测两大方面的内容,把标准化和计量学两个领域的有关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多方面密切相关,是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因此它不仅要求学生预先学完机械制图、金属材料等先修课程, 而且要求学生研究如何通过规定公差合理解决机器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之间的矛盾及如何运用测量技术手段保证国家公差标准的贯彻实施。以便为顺利地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专业产品与设备的设计打下初步的基础, 故它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结构中,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不仅负有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械技术工作能力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任务, 并为学生学习相关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而且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开发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地处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正确使用各种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处理设计与制造、公差与误差之间的关系;掌握常用量 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选择零件精度及选择零件精度检测方法和仪 器的综合运用能力。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与本课程有关的识图、标注、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2、正确选用现场计量器具检测产品的基本技能及分析零件质量的初步能力; 3、具有设计光滑极限量规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 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培养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求知精神。 三、教学内容结构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个单元; 绪论部分(3时) 第1章、光滑圆柱体的公差与配合(10课时) 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专业基础技能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从前期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必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场地地形图和进行定位放线、施工测量、变形测量和竣工测量等技术服务,特别是施工阶段,每道工序首先要做到的工作就是测量放线。因此,具备建筑施工测量技能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从事职业工作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同时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并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测量基本工作、小地区控制测量及计算点位坐标的能力,具有初步测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具备进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高程传递的技能;具备进行高程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的技能;具备进行工业厂房柱列轴线和构件安装的测量工作的技能。 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初步掌握工程测量的工作流程;会操作和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具备查阅各种规范和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理论模块和技能模块两部分组成,并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测量基本知识与技能阶段 总学时数为118学时,以完成三个学习模块的10个项目内容为主线,以完成各任务中不同工作项目的知识与技能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按工作任务和项目的先后顺序来组织,每个任务都安排一定课时的实训,以便边教边学和边做。 第二阶段:综合测量模拟实训阶段 本阶段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融会贯通,模拟完成典型实际测量的有关工作项目,综合测量模拟实训的教学内容按一个大的项目组织,其中包含五个分项目,每个分项目又包含若干个具体的工作子项目,此外,还有操作考核和实训总结。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72 学分:4.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路桥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施工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CAD绘图与识图、应用高等数学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土建力学、道路建筑材料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路基工程技术、路面工程技术、桥梁上部结构工程技术、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技术和隧道施工技术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以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项目单元及任务。 2.课程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 设计七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公路地形图测绘;5.公路中线测量;6.公路纵横断面测量;7.公路施工测量。 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考核评价设计 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考核,实训考核比例40%,知识能力考核过程中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采用闭卷,对于能力提升考核采用开卷,在平时考核中注重笔试、口试、抽查、作业、设计等模式进行考核。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导线测量、地形测量、道路中线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路线横断面测量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专业能力目标 ?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钢尺、光电测距仪、GPS、全站仪、罗盘仪、平板仪等常用测绘仪器; ?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园林测量》课程标准

《园林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园林测量 【适用专业】园林绿化专业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林绿化专业园林工程测量方向的一门专门化 方向课程,是针对园林测量放线工岗位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各种不同测量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测量常规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林测量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绿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依据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式。 课程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根据行业专家对园林测量放线工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计,包括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训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练习、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园林道路测量、园林工程测量等项目。课程内容的选取,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紧 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实施“能力本位、项目引领”教学模式。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仿真实训、真实生产任务、案例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采用教学 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基于岗位生产过程,紧扣企业岗位需求,通过项目实践操作,融入对应的理论依据,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使 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 课时。 三、课程目标 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具有正确应用地形图和测绘资料的能力。能够进行一般园林测量的基本工作,能够应用所学的测量专业知识为园林测量生产建设服务。了解先进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为今后从事园林测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505002221 建议课时数: 60 学分:3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先修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砌体工程施工 后续课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由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工程法律法规等知识相互融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构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需的技术、管理、法律法规等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应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分析并解决施工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性质,明确工作岗位要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设计思路 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本课程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项目课程体系,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结合施工现场工作岗位要求,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施工管理能力。 2.依据各学习项目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本课程大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已经在相关课程中进行了系统学习,因此课程重点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实务部分,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按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理论部分以够用和满足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原则,重点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力图在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下,为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而服务,通过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强化职业技术实践活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1)知识目标 1)了解常用建筑材料的技术性能和应用。 2)掌握建筑结构技术要求,熟悉民用建筑构造要求。 3)能够掌握主要分部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4)能够掌握施工进度、质量、安全、造价控制要点 5)能够掌握施工现场管理、合同管理基本方法 6)能够组织合理的目标保证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总学时数:90课时(理论课学时数:38课时实践课学时数:30课时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数:22课时)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 《工程测量》是高职类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为建筑等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管理等阶段提供数据资料,并以此配合指导施工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等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及应用;掌握建筑等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具备建筑等工程施工测设的能力,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完成建筑等土木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按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将建筑等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测量工作分为9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着不同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而构成建筑等工程项目施工所需要的测量能力。 (2)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设计学习阶段 测量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并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进行一次上述9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一般不能完全达到要求。为此从纵向上按三个阶段组织教学,由低到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一阶段:工程测量基本方法与技能。通过9个学习单元,以课堂教学和课间实训为主,集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掌握所需的测量知识与技能,具备基本的工程测量能力。 第二阶段:综合测量实训。作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用一周的时间,模拟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典型建筑工程测量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主要测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 一、 课程性质 《建筑工程测量》 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以此配合指导施工的一门学 科。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测绘知识、 理论与技术, 为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维护、安全等提供基础资 料与技术保障。在整个课程体系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在学习了建筑专业基础 课的基础上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同时又是后续施工技术课程的前沿技术课程。 二、 课程任务 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建筑工程高级测量员的技术要 求,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测量工作及技术能力。 能承担建筑工程、 建 筑钢结构、建筑设备测量员的职业岗位,以及承担建筑工程、建筑钢结构、建筑 设备施工员,建筑监理员的主要专业技能之一。 第二部分 职业岗位标准 一、 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 该课程对应的主要岗位有:测量员岗位;施工放样员岗位;建筑监理员 二、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技术等级标准 本课程所对应的岗位工种主要有:测量员,技术施工员,监理员等。工种等 级:初、中级。 第三部分 培养目标 情感目标 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 作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 善于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和增强学生热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 时: 考 核方式: 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测量 560502XX 60 考查 工程造价专业 是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 具有较强实践 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为建筑工程各个阶段提供数据资料, 并

《矿山测量》课程标准

《矿山测量》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矿山测量》课程是培养学生煤矿测量及地铁施工测量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完成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及井巷贯通测量等矿山测量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二、学时:60学时+3W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完成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及井巷贯通测量等矿山测量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四、课程内容

五、学习情境设计 1、学习情境设计总体框架

贯通测量(8学时)一井内巷道贯 通测量(4学 时)两井间巷道 贯通测量 (2学时) 立井贯通测量 (2学时) 矿山测量工程实践(3周)项目1:巷道测量 项目2:矿井联系测量项目3:巷道施工测量项目4:贯通测量 项目5:矿图绘制 2、学习情景描述 学习领域17:矿山测量总课时:60 学习情境1:建立井下平面控制系统 项目载体:木城涧煤矿井下平面控制系统建立 课时:20 学习目标: 1.熟悉井下作业环境 2.能够熟练操作矿用经纬仪 3.能够完成井下导线外业 4.能够完成井下导线内业计算及巷道平面 图绘制 5.能够进行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 6.具备矿山环境下安全意识和协作精神 主要内容: 1.分析项目作业条件、要求 2.了解规程要求 3.讨论作业方案 4.分解项目工作任务、选取仪器工具 5.操作方法及限差要求 6.实际环境下的作业训练 7.提交成果及评价 教学方法建议: 宏观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微观教学方法:讲述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工程测量 课程编号:560502XX 学时:60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建筑工程测量》是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为建筑工程各个阶段提供数据资料,并以此配合指导施工的一门学科。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测绘知识、理论与技术,为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维护、安全等提供基础资料与技术保障。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在学习了建筑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同时又是后续施工技术课程的前沿技术课程。 二、课程任务 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建筑工程高级测量员的技术要求,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测量工作及技术能力。能承担建筑工程、建筑钢结构、建筑设备测量员的职业岗位,以及承担建筑工程、建筑钢结构、建筑设备施工员,建筑监理员的主要专业技能之一。 第二部分职业岗位标准 一、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 该课程对应的主要岗位有:测量员岗位;施工放样员岗位;建筑监理员 二、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技术等级标准 本课程所对应的岗位工种主要有:测量员,技术施工员,监理员等。工种等级:初、中级。

第三部分培养目标 一、情感目标 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热爱测绘事业、热爱工程建设、服务工程建设的意识。 二、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三、专业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具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三种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及校正能力; 2、了解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动向; 3、能正确选用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进行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工作; 4、通过学习,获取测量放线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5、培养学生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 6、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7、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课程 教学标准

目录 一、课程名称 二、适用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六、重点和难点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二:电子测量仪器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三:电子测量实训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模块四:现代电子测量技术 1、教学内容 2、教学要求 3、教学手段及方法 八、说明 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 2、模块学时分配 3、考核方法及手段 4、注意事项 5、其他说明 一、课程名称: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 二、适用专业:电子工程系各专业、通信工程系各专业。 三、必备基础知识:电分析基础、路低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等。 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的地位:电子工程系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2、课程的作用 《电子仪器与测量》课程是我院电子工程系与通信工程系各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关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和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电子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处理方法。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测量用信号源、波形测量与示波器、频率与时间的测量、电压测量、频域测量、频谱分析和非线性失真的测量等。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电子仪器,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职业道德观得到加强。该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就业能力。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 电子测量及测量技术基础、测量用信号源、电子示波器、电能量测量仪器、时间与频率测量仪器、频域测量仪器、常用元器件测量仪器、数据域测量仪器、现代电子测试技术与自动测试系统等。 六、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介绍各种通用仪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和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对仪器的具体电路不作过多的讨论和分析,只重点介绍那些与仪器功能、正确使用仪器有关的特殊电路。 2、难点 各种通用仪器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工作特性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代电子测量的结构与原理。 七、内容及要求 模块一:电子测量和仪器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电子测量的意义、内容、特点和基本方法。 (2)计量的基本概念 (3)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类型及表示方法。 (4)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分类、主要性能指标、发展概况与正确使用。 2、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测量的意义、内容、特点和基本方法。 (2)掌握计量与单位制。 (3)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类型及表示方法。 (4)了解量值的传递与跟踪。 (5)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分类、主要性能指标。 (6)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7)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3、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可以多使用实验室、多媒体、演示、讨论、室外教学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建筑工程测量0311005 总学时数:72(理论课学时数:54 实践课学时数18) 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 1、课程概述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1.2、课程定位 工程监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最重要的岗位核心能力之一是施工放样,而施工放样能力的培养需要开设本课程。 开设本课程对工程监理专业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它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着先导性、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测量知识和技能,并为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3、课程设计思路 课堂教学以边理论边实验为主,课间穿插12个实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对测量知识的理解和仪器操作入门。在12个实验的基础上再设计了一周的仪器操作强化训练和考核,设计了一周按任务驱动方式进行的测量模拟训练,掌握各种工程测量方法,最后设计了5次以上的课外工地活动,专门熟悉工地建筑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开展真题真做,缩短与岗位实际能力要求的距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呈螺旋式上升。 2、课程基本目标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基本目标 3.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3.1、课程主要内容 (1)基础测量模块 重点:地面点位的确定;水准仪、经纬仪的操作使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方法、导线测量;三四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难点:地面点位的确定;水准仪、经纬仪的检校;导线测量中的内业计算;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 学时:24 (2)应用测量模块 重点:测设基本工作;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圆曲线测设;缓和曲线测设;道路纵横断面测量。 难点: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测量,缓和曲线测设;全站仪线路中桩测设。 学时:30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教学:7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建筑工程测量》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测绘知识、理论与技术,为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等提供基础资料与技术保障。开设本课程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建筑工程中级测量员的技术要求,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测量工作及技术能力。能承担建筑工程、建筑钢结构、建筑设备测量员的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 本课程实践性强,技能要求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掌握建筑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基本的测绘和测设知识,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该课程淡化理论,实用性强,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模块一测量基础知识(4学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和作用 2、熟悉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 3、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程序和要求 知识准备: 1、建筑工程测量的定义 2、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学的作用 模块二水准测量(16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熟悉水准仪的构造,能正确操作水准仪 3、掌握水准测量的方法和成果计算 4、能使用水准仪进行基坑的引点测量和坑底设计高程测设工作 5、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 6、了解水准仪的检验方法 活动安排(技能训练): 任务一: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步骤 任务二:高差测量实训 任务三:高程测设实训 任务四:水准仪综合训练 知识准备 1、水准仪及水准尺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水准测量原理 3、高差测量和校核的方法 4、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高程的成果计算 5、高程测设和校核的方法 6、水准仪的检验 模块三角度测量(20学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测角的基本方法——测回法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熟悉光学经纬仪的构造,能正确操作经纬仪 3、熟悉光学经纬仪的检验方法 4、学会使用经纬仪进行测设角度 5、学会使用经纬仪测设直线 6、学会使用经纬仪极坐标法测设建筑物房角点的平面位置 7、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 活动安排(技能训练) 任务一:经纬仪认识及对中、整平实训 任务二:测回法测水平角实训 任务三: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已知角度和距离)实训

仪器仪表课程标准

仪器仪表课程标准

仪器仪表课程标准

《常用电工仪器仪表》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实用技能型专业考试课,其主要内容有:模拟式万用表的功能、特点、结构、使用方法和应用实例;数字式万用表的功能、特点、结构和使用方法;示波器的种类、功能、特点、结构和使用方法;信号发生器、频率计数器的结构和应用;以及绝缘电阻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功率表、电能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万用表的功能、特点、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技巧;掌握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数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熟悉绝缘电阻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功率表、电能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课程目标:会使用模拟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万用表进行电信号的测量、元器件的检测、电子线路的检测;会使用示波器完成信号波形的观察、调整和有关参数的测量;会使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数器;会用绝缘电阻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一些常用电器设备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能够完成单相电能表和三相电能表的接线和安装工作。 四、学时、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讲授和技能训练共安排58学时,机动课6学时;学分为4。 五、授课思路:重点介绍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数器、绝缘电阻测量仪、接地电阻测量仪在各种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及维修中使用方法和技巧;并结合各种生产岗位常用

仪表的功能、应用领域、键钮使用方法、信号参数的含义及检测的方法技巧进行详细讲解;教学内容应充分体现职业性,以满足本职业生产一线的需求;同时,应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符合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 六、内容纲要: 模块一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1)参考学时:8 (2)学习任务: 了解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发展过程及发展方向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工程测量技术、 总学时数:48 学分数:3 适用专业:地勘地测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定位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一门主要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解决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工程测量》的课程结构是以比较完善的测量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提供适应性强、内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学习工程测量,明确测量科学技术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以期熟练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和应用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 四、课程基本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仪器的构造、检验校正和使用方法,一般测量工具的构造与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角度测量、

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导线测绘等测量工作;掌握比较完善系统的普通测量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小地区控制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线路曲线测设、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光电测绘仪、全站仪等现代仪器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土模工程中的应用。 1.知识目标 (1)学习普通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仪器(水准仪、J6经纬仪、大平板仪) 的使用方法,能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手工白纸测 图等。 (2)建立控制测量的概念,掌握三、四等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业方法及平差计算的操作技 能。熟悉全站仪、J2经纬仪和GPS接机的使用及成果的处 理方法。 (3)掌握各类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具体工程的测量和管理工作的能力。(4)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地籍测量的方法;熟悉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土地管理工作的基本作业步骤和技术要 求;数字化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地籍宗地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误差理论、条件平差、间接平差、误差椭圆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计算工具从事各种平差计算。 (6)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指令、操作方法和绘图技巧,为数字化成图打下基础。 (7)掌握画法几何及投影制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各种建筑图的表示方法,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 (8)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能看懂遥感像片并能从遥感图像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9)了解GPS测量的原理、掌握GPS网布网的方法、GPS网观测方案的实施、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一、课程代码:100308 二、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三、课程定位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高等教育文化理论基础,适应我国和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获得工程师、咨询(投资)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管理能力,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工程管理人才。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后开设的,也为后续课程《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对各种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知识;并通过测量放线工中级工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上岗从业的能力。 四、课程时数分配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理论课共80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授课。教学安排(见表二) 表1课程学时数分配表 章节教学各章名称 教学时数 备注小计 理论 教学 实践 教学 第1章工程建设中地形图的应用9 8 1 第2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16 6 10 第3章渠道和堤线测量7 6 1 第4章河道测量 3 2 1 第5章水库测量 3 2 1 第6章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2 2 0 第7章线路工程测量7 6 1 第8章曲线测设 3 2 1 第9章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30 16 14 合计80 50 30 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班级可对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作适当调整。

五、设计思路 本课程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学习规律,在邀请实践专家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测量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整合课程内容,基于工作过程按序展开教学。课程由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等10个学习模块组成,设计了17个能力训练项目,工作任务从常规性工作到复杂性工作、所使用的仪器由基本仪器到先进仪器、工作精度要求由低到高、工作量从小到大,包含了本课程的核心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实施主要采用小组学习方式,以仿真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中除必要的仪器操作、重要的知识要点需要示范、讲解外,主要应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摸索、总结,允许失败和返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完成后,进行为期一周的模拟工作任务训练,实现课堂与工作的近距离对接。 六、课程总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仪器基本构造和仪器的工作原理; 2.应掌握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 4.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方法; 5.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6.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7.掌握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8.熟悉测量工作原则; 9.熟悉施工测量规范; 10.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绘仪器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三维坐标测量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2.能进行仪器常规项目的检查和一般处理; 3.能利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利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 4.能正确使用大比例尺地形图;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适用专业:钢结构建造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64 学分:4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建筑工程测量是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建筑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建筑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钢结构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钢结构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建筑制图、工程力学、钢结构设计与原理、钢结构制作、钢结构安装和钢结构焊接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钢结构建造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项目单元及任务。 2.课程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 设计五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地形图测绘;5.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专业 学时:60学时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涵盖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测量工作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承担建筑工程测量员的职业岗位的工作。 二、课程的教育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 2、掌握仪器基本构造及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高程测量方法、水平角度测量方法、距离测量的方法。 4、熟练掌握高程测设方法、水平角度测设方法、距离测设的方法。 5、掌握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内容,熟悉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步骤及方法。 6、熟悉测量工作原则。 7、熟悉施工测量规范。 8、了解地形图测绘的方法。 (二)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具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三种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及校正能力。 2、了解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动向。 3、能正确选用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进行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工作。 4、通过学习,获取测量放线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建筑制图与CAD》、《高等数学》等知识作为基础,利于掌握与理解测量的理论和技能。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对造价工程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1:《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览表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专业概况 1、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以后在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能制定先进的测量方案,合理地选用测量仪器,能正确处理测量数据,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2、岗位面向 直接面向电子产品品质员、电子组装工艺员、测试员、调试员、电路设计技术员。 3、专业核心能力 (1)具有识别与选用元器件的能力; (2)具有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 (3)具有对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排除、维修的能力; (4)具有对模拟电路进行基本分析、计算的能力; (5)具有对常用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维护的能力。 (6)同时获得相应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教学大纲 (一)总体目标与任务 1、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常用的典型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测量技术和仪器发展动态,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2、课程定位

《电子测量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理论,具有正确选用测量方案能力;具有正确选用仪器、仪表的能力;具有对电路测量、调试、故障排除、维修的能力;具有对常用电路进行设计、调试、检测、维护的能力。本课程不仅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为培养再学习能力服务,而且直接地为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 3、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元器件的识别能力。 2)电路图识图、绘图能力。 3)电路焊接、制作、测量、调试、故障排除、维修能力。 4)单元电路分析、计算、调试、检测、设计能力。 5)整机电路分析、计算、调试、检测、初步设计能力。 6)工具使用能力。 7)仪器使用能力。 8)电子产品说明书阅读和写作能力。 (2)知识目标 1)了解半导体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了解本课程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等。 2)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特性及主要参数;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特点及分析方法; 常用单元电路的分析与参数计算。 3)掌握元器件极性与管脚的判别及性能的测试。 4)学会对实际应用单元电路的测试与调试方法。 (3)素质目标 1)与人交流的能力。 2)有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能力。 3)有分工合作、团队协作能力。 4)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5)具备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 1、总体思路 是以电子企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作为切入口,根据工作对象、内容、手段与成果的要求,将基于学科知识系统的课程教学方式转换为基于作品过程的课程教学方式。将典型电子产品作为教学主线而展开教学,以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在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