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县古蜀文化

郫县古蜀文化
郫县古蜀文化

郫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简介

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郫县县城北约8公里的古城镇古城村和梓路村,是一处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以城址为特征的蜀文化早期遗址,是成都平原相继发现的史前城址群之一,距今约4000年左右。遗址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海拔约565米。遗址区地面存有一周较完整的城垣,呈长方形,方向120°。约长620米、宽490米,面积约30.4万平方米。

相传蜀汉时诸葛亮命魏延养兵于此,又故名?马街?。据传,古城城垣侧在民国初年时有石桅杆一座,上刻?先汉古城?四字,可惜此重要文物在民国二十多年时被打断遗失。清乾隆初,乡民掘得古碑一通,字迹磨灭不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乡民又掘得古枪古器,皆朽烂不可再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博物馆派人来此再作调查,指出这一遗址的特点是略呈长方形,城墙是卵石与泥土混合筑成。这与秦城的结构相似。结合文献来看,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秦国张仪入蜀,于公元前三一

六年所修的郫城。据此,古城所在之镇取名古城镇。

1981文物普查时发现古城,1985年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至1998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与郫县博物馆一道连续三年对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三次发掘共布探沟38条,探方59个,实际发掘面积达2600平方米。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两大类。陶器陶质分夹砂和泥质两种,陶色以褐、外褐内灰、黑衣陶为主,另有灰、黄、红陶等。陶器纹饰有绳纹、戳印文、弦纹、镂空、瓦棱纹等。代表性陶器有绳纹花边口沿罐、窄沿罐、盘口尊、喇叭口高领罐、宽沿平尊、壶等。石器为小型的磨制石器,以斧、锛、凿为主。三次发掘共发现属于宝墩文化时期的房基14座(其中大型房基1座),灰坑34个,墓葬1座。大型房基位于城址的中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131°,与城的方向基本一致,长约51.5米,宽约10.7米,面积约551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房屋建筑。这使我们大致对古城遗址的平面布局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即以位于遗址中部的大型房屋建筑为中心,其四周皆分布有小型的木骨泥墙建筑或其他小型建筑,应为遗址的居住区。通过发掘,证实

了城垣主体部分建于宝墩文化时期,属坡状堆筑,城墙外有壕沟。1998年又基本确定了遗址东垣北断的缺口处为该遗址的城门处。

古城遗址有用于防御的高耸的城墙、礼仪性大房址、干栏式仓储建筑、木骨或竹骨泥墙房屋以及长方形竖斜土坑墓和形制多样的灰坑,出土了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和装饰精美的陶器,其文化面貌与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城和崇州双河古城等遗址较为一致,同属?宝墩文化?。

古城遗址是成都平原史前古城群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城墙保存得最为完整。它的发现与研究填补了巴蜀文化研究中的空白,使巴蜀文化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阶段。古城遗址丰富的遗迹种类和文化遗物的出土,对了解夏商时代三星堆(古城)文化的渊源提供了直接证据,对于全面揭示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面貌,将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在研究古代社会的演进、中华文明起源、文化交流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其位于城址中部的大型建筑房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宗教和社会分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郫县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古城址群是以成都平原为主的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之一,是长江上游近5000年文明史的象征之

一,也是我国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处文化遗产。

现古城遗址为农田所覆盖,保存基本完好。它是成都地区蜀文化的发祥地和文明孕育摇篮之一,通过发掘其基本状况已摸清,可以开发为史前文明遗址公园博物馆,与西安半坡遗址具有很大相似性。

(二)杜鹃城遗址

位于四川省郫县郫筒镇鹃城村九组,距国道317线约50米,距郫彭公路约30米。属成都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550米,东西宽约400米,面积约22万平方米。遗址地表现存三面不连续的城垣,以北垣保存最完整,东垣仅存东北转角部分,西垣现存中段及西北转角部分。城垣基部宽度现为20-35米,高出地表1.5-3米。北垣以外现有壕沟,宽度为15-30米。

据汉扬雄《蜀王本纪》载:?杜宇一名杜主,代鱼凫王蜀,徙都于郫,即杜鹃城也。?清同治年间所修《郫县志》记曰:?杜鹃城在县北郊?。相传此处为古蜀国望帝杜宇所建之都邑。杜鹃城一词的得名源于一个美丽而凄婉的传说。《蜀王本纪》载:?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左思《蜀都赋》:?鸟生杜宇之魄?。《四川通志》记述:?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每春月间,昼夜悲鸣。蜀人闻之曰:我望帝魂也。?

1964年四川大学考古教研室教师林向及学生数人曾对杜鹃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采集有陶片等遗物。1998年1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会同郫县文管所在以往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杜鹃城遗址进行了重新调查和全面钻探。在遗址西垣中

部和西北部,开挖3×10米和3×15米探沟各一条进行试掘。

遗址堆积厚度因地点不同而异,汉代文化层一般在0.6—2米之间,其上依次为唐宋、明清、近现代时期的堆积。主要遗迹有灰坑、灰沟、柱洞、及城墙夯土。文化遗物有陶器、瓷器、残石器等。早期陶器多为残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形包括小口罐、卷沿罐、长颈小罐、折腹钵、敛口钵、瘦长足扁腹盆形鼎、瓮、缸、折沿深腹盆、卷沿弧腹盆、形体较大的器盖、小圈足器、甑以及大量的绳纹筒瓦、板瓦、井圈等。杜鹃城文化内涵及性质的认定尚需进一步考古发掘。

杜鹃城遗址作为古蜀国望帝杜宇都邑所在地,与望丛祠一道共同成为郫县重要的古蜀文化遗迹,它反映了成都平原在宝墩文化之后,古蜀历史由城到国演变的重要历程,是古蜀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杜鹃城遗址现位于农村院落中,搬迁居民,加快开发,恢复古蜀风貌,展示古蜀国历史,将有助于提升整个郫县蜀文化内涵,使蜀文化产业增大做强。

(三)横山子古窑址

横山子古窑址,位于郫县唐昌镇园艺村东1.5公里处。窑分布于整个横山子一带,共有窑包三十余处。窑址东西长35米,南北宽27米,高出地面约6米,距地表1米左右。出土有各种碎瓷片,最多的是瓷碗,胎呈红褐色,上施釉,还有五、六个角的圆形支钉和垫圈,是烧瓷器的支垫物。该窑址省、市、县曾多次调查发掘,采集了大量的标本,系唐宋时期的古窑址群,对唐宋时期瓷器的研究,以及四川瓷窑的兴盛和衰亡都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

(四)德源镇商周遗址

位于四川省郫县德源镇清江村三组,距县城西南约3公里,郫温公路西侧约1公里处,其南距清水河约200米,北面距成灌高速公路约100米,东距花石村遗址约1.2公里。

据初步钻探该遗址平面呈椭圆形,中心部位为农舍及林盘,四周为农田所覆盖,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50米。整个地势高于四周约1米。

1999年12月至2000年1月11日,成都市考古队会同郫县文管所首次对清江村遗址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工作。在遗址南部布探方2个,遗址北部布探方4个,发掘面积150平方米。文化堆积:遗址堆积厚度因地点不同而异,整体由南向北加厚,商周文化层一般在0.8—3米之间,堆积很厚,其上依次为汉代、唐宋、明清、近现代时期的堆积。发现商周时期灰坑6个,墓葬1座。文化遗物:文化遗物主要为陶器,另有少量石器。陶系以夹砂褐陶为主,其次是夹砂灰陶,少量的泥质灰陶、泥质褐陶和灰黄陶,夹砂褐陶中又分红褐和黄褐两种,部分为灰皮褐心陶,有些陶色不一,褐黑相杂。以素面陶为主,纹饰较少,有绳纹、弦纹、重菱纹和云雷纹等,极少量的网格纹、附加堆纹和乳丁纹。器形以平底器、圈足器和尖底器为主,少量的圜底器和三足器,平底器有罐、瓮、盆,圈足器有高柄豆、簋形器等,尖底器有尖底杯和尖底盏,圜底器仅釜一种,三足器见有少量盉的锥状足。石器均为小件磨制石器,有斧、锛和石珠。

(五)毛主席视察红光纪念址(含纪念馆、红光门、主席像)

毛主席视察红光纪念址包括毛主席视察红光纪念馆、红光门、毛主席像。

纪念馆呈正方形,四周砖墙围绕,面积约1000平方米。正门两旁有四季常绿松树六株,大门右侧是幸福亭,亭为八角攒尖式,高约3米,正面是陈列室。为了纪念毛主席视察红光,县政府于一九五九年将郫筒镇十圣祠内古亭一座移至毛主席接见社干部的地方,命亭名为?幸福亭?。?幸福亭?三字嵌在亭子正面,两旁有木板对联一付。

一九五八年三月十六日,毛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视察了红光高级农业合作社。一九五八年九月公社化时,将公社命名为红光公社,大队也称红光大队。

红光门和毛主席像,位于红光镇老街,为纪念毛主席视察红光所修。红光门高约4米,主席像高约3米。

(六)望丛祠

望丛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县郫筒镇西南,距成都市区约20公里,是祭祀古蜀国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的祀祠。望帝祠原在玉垒山麓(今都江堰二王庙处),祀望帝,叫崇德祠。南北朝齐明帝时(494-498年),益州刺史刘季连将它迁至郫县今处,与丛帝庙合并,始称望丛祠。宋仁宗康定2年(1041年),邑令赵可度葺而新之。皇佑4年(1052)重修。明末清初为战祸所毁,仅剩下杜宇鳖灵二坟。清道光14年(1834年)重修,占地22亩。光绪33年(1904年),在祠东建?听鹃楼?。民国4年(1915年),曾于祠后建筑公园,后逐渐荒芜。民国8年(1919年)督军熊克武驻扎在此,又拨款培修祠宇。1982年以来,郫县人民政府维修和扩建了望丛祠,形成今天规模。1991年望丛祠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在四川古蜀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约春秋时期,杜宇与?梁?族通婚,率领蜀民族移居成都平原,建立蜀国,定都郫邑,大力发展农业,还向东边巴族输出农业技术。丛帝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害?,早于秦蜀守李

冰开凿宝瓶口,东导沱江,受禅王位,建立开明王朝,共传十二世,于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望帝、丛帝被誉为?天府前驱,蜀中先导?,后人为纪念其伟大功绩,故在郫县今处建立望丛祠。

望丛祠现占地82亩,祠内有红色照壁,高约一丈,上有旦懋辛书写的?望丛祠?三个大字。照壁与围墙相连。左右两侧各设大门,形若牌楼,右门额上书?功在田畴?,左门额上书?德垂揖让?等字。古祠四周红墙环绕,照壁后祭祀殿宇望丛二帝纪念堂内奉二帝青铜塑像。殿旁有望丛二帝陵墓。两墓迎面屹立,一前一后,状若丘山。祠内古柏现尚存,系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所植,郁郁葱葱、参天蔽日。祠内古老的建筑物今有:停鹃楼、高船房、矮船房、风雨轩、小桥、凉亭等。其间穿以清池曲溪,环境幽静,景色宜人。

望帝陵,座西向东,高15米,周长205米,是四川地区最大最古老的帝王陵;丛帝陵,呈圆锥形,高10米,周长100米。听鹃楼,为木结构歇山式,穿斗式梁架,分上下两层,面阔三间15.2米,进深一间6.3米,通高9.25米。听鹃楼别致、典雅、古朴,旁边伴以厢房、老祠堂等古建筑。祠内现保存有宋张俞?蜀望丛帝新庙碑记?碑、宋陈皋?杜宇鳖灵二坟记?碑、清张日晸?岷阳新庙望丛古帝碑?等古代石刻。

每年农历端午节,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及望丛赛歌会便会在祠内举行,它已成为汉民族唯一保留下来的赛歌形式。此时游人如蚁,人们一面缅怀二帝丰功伟绩,一面享受今天的幸福生活。

望帝、丛帝作为蜀人先祖在四川文化史上具有高度认同感。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成都蜀文化产业圈的打造,望丛祠的优势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为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和文化产业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快望丛祠发展,充实其内涵,使之与广汉三星堆、

成都金沙村遗址、成都商业街船棺葬等古蜀遗迹一道共同构筑四川地区特有的蜀文化产业园区。

(七)唐昌文庙

唐昌文庙位于郫县唐昌镇中学校内,现存大殿,泮池及泮桥。据史料载,文庙始建时间不祥,重建于晚清光绪二十八年。大殿五间24米,进深17米,通高18米,建筑面积408平方米,为我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四周台阶高约1.5米,殿顶为重檐歇山式,上施琉璃瓦,脊上有较繁复的堆雕等装饰。整个建筑用材大,气势雄伟。1989年县政府拨款进行维修、补漏。

大殿前约十余米,为半月形泮池,周长98.25米。上有拱桥三座,砖石结构,顺对大殿成南北走向。三桥各长18.9米,中间的桥宽2.5米,两边桥宽2.2米,每桥券三拱,横跨在泮池中间,均较完整。唐昌文庙是古代建筑中的精品,是我县一处有较高价值的古建筑实物资料,在成都地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八)太平寺二殿

太平寺二殿,位于郫筒镇太平村西50米,始建于明代,于清代中期重修,民国五年维修。该殿座北朝南,为木结构悬山式建筑,面阔3间18米,进深3间12米通高8.6米,面积341.9平方米。该建筑结构完整,檐下施斗拱12朵,脊饰堆雕繁复,屋顶饰有麒麟、二龙吐水陶砖。

太平寺二殿现已为成都某公司经管,于1997年对大殿进行全面维修。该殿建筑风格独特,气势宏伟,装饰古雅,具有川西建筑的典型风格。

(九)吉祥寺

吉祥寺,位于郫县新民场镇中学校内,建于清代康熙二十六年。该寺座北朝南,现仅存大殿,建筑面积542.41平方米。大殿为木结构悬山式屋顶,整体保存完整,面阔五间20.9米,

进深14.9米,通高10米。廊道上装饰为卷棚式,该大殿撑弓、掉柱、虫兽镂空石雕柱础、脊饰等均较精美,具有较好艺术观赏性,同时具有川西建筑的典型风格。

辛亥革命初,川西通志会首领之一张达山曾组织反满活动于此;1927年川东独轮车工会在此成立;1927年郫县农民抗粮抗税斗争(又称军农冲突)曾以此地作为指挥部;1941年四川省戏剧音乐学校曾迁于此。

2000年,郫县人民政府公布吉祥寺为我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梁家大院

梁家大院位于郫县唐昌镇北街青年巷,建于清咸丰年间,坐东向西,总体面积达4千余平方米,共97间房屋,院坝6个,天井5个,各院均不相同。主体为三个四合院,纵向连成一体,悬山式木结构。大门和三院后排为抬梁式梁架,一院和二院均为穿逗式梁架。大门和一院面阔均为5间23.4米,进深分别为6.5米和6.75米,通高分别为7.5米和6米,二院和三院面阔均为5间23.4米,进深分别为6.75米和6米,通高分别为6.5米和5米。建筑整体呈对称,具有宫廷模式。两翼有廊厢、小四合院、戏堂、经堂等。房舍的脊背、翼角、墙顶、檐口、撑拱、柱础、门窗均有多样图案装饰。庭院和天井内还砌筑花台,栽上四时花草和古银杏树,又有古楠木数株、古井数口。

梁家大院曲径通幽,房屋装饰图案多样,雕刻精美,设计典雅、古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基本结构完整,具有成都地区清代建筑的典型特征,也是川西地区建筑特色的代表作。

(十一)罗翰林住宅

罗翰林住宅,位于郫县唐昌镇西街,建于清代。该民居座北朝南,木结构复式四合院附以厢房,总面积为1245平方米。大门为一字形,前厅、堂屋突出,布局得宜。

全院皆为悬山式屋顶,除大门为抬梁式梁架外,皆为穿斗式梁架。大门为4椽屋用3柱,通面阔5间22米,通进深6.6米,通高6米;前厅为6椽屋用5柱,通面阔5间22米,通进深8.8米,通高7.5米;堂屋为6椽屋用7柱,面阔5间22米,通进深12.4米,通高8.5米。

罗翰林住宅建筑总面积(包括前后左右厢房)为1133平方米。大门两侧有浮雕花墙,全院房柱均有空雕?衬方?和?铜等?。住宅古朴典雅、工艺精湛,为清代官员府邸,宜保存。

(十二)焦公亭

焦公亭位于郫县犀浦镇石亭村东南70米处,建于1941年(民国30年)。它是为纪念郫县著名的慈善家焦酉山(1871-1941)而修建的八角亭。该亭为重檐八角攒尖式,须弥座基,周长44.8米,高12.9米。亭内原有32道镂空木门,门上刻有二十四孝图;亭顶盖以红、黄、蓝三色琉璃瓦,色泽鲜明艳丽;亭内外各有石柱八根,外柱上下均有镂空雕刻图案,分别阴刻有焦酉山十六字谥文,为于右任、张大千等八位著名书法家所刻。

焦酉山,原名焦天福,爱助人行善,归劝?恶人?,晚年隐居郫县犀浦镇石亭村。他创办萃杰慈善堂,后又办学校,从事教育,在地方上享有极高的名望。抗战期间,入川名流张大千等名人曾多次前往拜谒,社会影响极大。1941年死后葬于石亭

村周家院子,百姓自发组织,耗时一年建成焦公亭,历时两年垒其坟冢。

该亭在?文革?时期作为粮食仓库,受到部分破坏。八十年代以后,焦公学生多次捐款对其进行维修,现保存较好。郫县人民政府于 2000年将焦公亭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焦公亭以其精美的造型,成为我县一处重要的文化建筑景观。

(十三)土地村石桅杆

土地村石桅杆,位于安靖镇土地村东500米,建于清道光丙午年(1846年)。石桅杆保存完整,共二座,圆柱形,桅杆通高13米,下粗上细,直径0.5米。桅杆顶部臵二斗,距杆顶约3米处各臵一石斗,斗四周刻有古钱形图案,斗下四方衬有花石。杆下设台基两层,上下台高各1米。

该双斗桅杆为当地邓鹏远被恩赐进士,晋封翰林,显示门庭,光宗耀祖所立,为古代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

(十四)本邑军农冲突死难农众纪念碑

该碑位于我县新民场镇。碑为细黄沙石所凿,高一百七十三公分,宽八十二公分,厚一十二公分。碑阳镌刻?本邑军农冲突死难农众纪念碑?十三个大字。上款是:?民国十六年丁卯春?,下款是:?民众公立?。碑左侧还刻了?不准磨刀?,碑右侧刻了?禁止撞钱?。字体是颜体凹雕,笔酣墨饱,锋刃娴熟。碑阴无文,凿痕平列。石碑没有顶和座的装饰,但仍显得十分雄劲豪迈。

一九二七年初,因驻郫军阀敲诈勒索,致使民怨沸腾。?农民御暴自卫军?遂成立,约一万多人围困郫县城关。驻扎灌县的李德发派一个营前来镇压。三月初九上午九时许,李德发的军队与农军在两路口、猴子坡、太平寺一带展开激战。成都三

军部怕事态扩大,乃出面调停。最后为牺牲农军立?本邑军农冲突死难农众纪念碑?以作纪念,郫城之围遂解。

由于此碑是一九二七年郫县农民革命运动的标志,故一九八一年底,县人民政府发出文件,把它列为我县第一批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十五)崇宁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崇宁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1946年2月修建,坐落在郫县唐昌镇公园内湖畔桥头。四周翠柏森森,显得肃穆庄严。该碑为原崇宁县人民为了纪念抗日战争中浴血牺牲的将士们所修。

全碑由碑顶、碑身、碑座和基脚四部分组成,高约6米。基脚横截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5米,为条石镶筑而成。碑座高1.5米,横截面为六边形,每边长为1.25米,上面饰梅花图案。碑身高3.8米,呈正方形,四面镶有高矮护碑石,紧紧护住,碑四周护有铁栅,左右侧面分别书?我武维扬?及?邦家之光?。署名书刻有崇宁县长李世丰、庆兴乡乡长王宁敬,书:?崇宁县抗日胜利纪念碑?及?崇宁县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刻技精湛,红色,楷书,字迹清晰,刚劲有力。

该纪念碑在全省极为少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十六)郫筒井

郫筒井,位于郫筒镇北街人大院内。郫筒井原为两口,方圆两形,两井相距约2米,如在一井中打水,另一井中就有水波微动,故又称为鸳鸯井。《边州闻见录》载:?郫筒池双井,相距五六尺,汲左则右有微澜。?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口井发生了变化。据清道光年孙琪的《郫书》载:此井已经一口干涸,而另一口却碧波莹然,因此又称为?让泉?。民国时期,郫筒井

年久未淘,填浅变枯。

原井上有亭,名?郫筒亭?。四周有池,池原本很小。清乾隆时,知县牛萼(牛光鼎)依原池环井扩大1亩左右。清嘉庆三年(1798年)知县事朱振源将池岸上的亭移植于郫筒井上,把亭名该为?载酒?;还建一小桥连接亭上,桥上建乐台一座,以利于抚琴。?郫筒井?之名是清末才改的,池边原有石碑一通,为清代果亲王书?酴醾传香?4字,此碑毁于?文革?之中,仅留有数株巨楠可以证明郫筒井的存在。2002年,县人大将郫筒井修复,并于井上建亭。

相传晋初?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巨源)仕郫时,曾用竹筒酿酴醾酒,所用之水即从此井汲取,故名?郫筒酒?。郫筒酒在唐宋时期,颇为文人才子厚爱。杜甫有?酒忆郫筒不用沽?,苏轼有?他年携酒醉郫筒?,陆游有?典衣犹拟醉郫筒?的名句。宋赵抃在《成都古今记》中叙述道:?成都府西五十里曰郫县,以竹筒盛美酒,曰郫筒。?郫筒井也由此而得名。

(十七)梅花御井

梅花御井,位于郫县唐昌镇东街居民小院内,传说为明代崇宁王王府中的御井。原井口外开如梅花瓣,故为梅花御井。井口直径0.6米,井壁从上至下呈葫芦花瓶状,为卵石砌成,井深约8米,水深约3米,终年不枯。据传井壁底部分别用四块石碑砌成,石碑高约一公尺,每块碑上有斗大一字,为魏碑字体,合读为?乌龙滚雪?四字,另有小字?明建立……?等依稀可辨。

至今,该井仍在使用,是唐昌镇的一处重要文物景点之一。

(十八)扬雄墓

扬雄墓位于郫县友爱镇子云村南一公里处,又名子云坟。墓为汉代砖室墓,呈圆形,封土堆高出地面约6米,墓周长81米。该墓葬早期曾被扰乱破坏,后历代多次维修。据清同治本《郫县志》载:?扬雄墓,在县西二十里。?,?清道光中,邑令黄初,为植柏树,杨得志(后任署理知县)立石表墓?。墓南侧有小河一条,据载咸丰末,河水冲坍墓足,乡人周子升伐石培护,并将河道改向,扬雄墓始得完整。墓地原存古柏,墓周围原有石栏、石凳、石碑等。石栏上镌联?文高西汉惟玄草,学继东山是法言?。?文革?时古柏、石栏、石凳、石碑、石柱均被毁,现已不存。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字子云,蜀郡郫县人(今郫县友爱镇子云村),西汉末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是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大儒,有?西路孔子?、?中国西方圣人?之称。其祖先扬季,官至卢江太守。?汉元鼎年间避仇,复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见《汉书〃扬雄传》)。扬雄家贫,好学,以博学多才而事三帝。成帝时为给事黄门朗,王葬时,校书于天禄阁,官为大夫。扬雄虽口吃,不能剧读,然以文章名于后世。早年所作《长杨赋》、《甘泉赋》、《羽猎赋》。其用辞构思华丽壮

阔,后世有?扬马?之称(马为司马相如)。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的学说,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在社会论理方面,批判老庄?绝仁弃义?的观点,重视儒家学说。认定?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见《法言,修事》)。于语言学方面,曾著《方言》,搜集整理西汉时代各地方言,是研究古代语言的重要资料。又续《苍颉篇》,编成《训篡篇》,此而外,原有集已散失。据传《蜀王本纪》为扬雄所著,现省图书馆藏有《扬子云集》三卷二册,《扬雄太玄经》八卷(清初刻本)。

后世人称扬雄为?西汉大儒?,对于后来的刘勰、韩愈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扬雄的家乡及四川,至今还有许多扬雄的遗物、遗迹。人们怀念扬雄,在郫县故里建有?子云亭?。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使扬雄名满天下。

现扬雄墓四周被农田环绕,亟待开发。以扬雄墓为核心,高规格、高品位规划,恢复子云亭、读书台、洗墨池等重要名胜景点,维修和扩大扬雄墓,新建扬雄纪念馆和大型汉代文物陈列馆,按史料重建子云书院,使之成为扬雄重要研究机构。

以此为依托,诚邀海内外汉学研究专家到郫县,不定期召开各

种类型的汉学研讨会、扬雄研讨会,扩大郫县知名度和影响力。

(十九)何武墓

又名何公墓,位于郫县一中校内。何武,字君公,西汉末郫县人,曾官至汉大司空,汉成帝时封为汜乡候。其人存心仁厚,立朝正直。哀帝时为王莽所诬,遂自杀(公元三年),初葬于洛阳北邙山,后来儿子何况将他归葬于家乡。何武墓为大型砖室墓,总占地200平方米,墓高12米,周长251米。该墓早年被盗,现棺椁尚存,墓前石人、石马及碑刻已毁,墓上尚有古楠数根,苍翠古朴。

据载:宋时,原何武故里化为田畦,何武墓毁坏不堪,唯有墓前二石柱尚能表明为汉之古迹;宁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清献公赵忭与知县赵睿培修坟墓;清雍正年间县令刘乃大重修何公墓,何公祠同时修在墓侧;清嘉庆年间改为?岷阳书院?,光绪三十年(1904年)岷阳书院改为官立?启蒙师范学堂?,后一直为县属学校校址。

2000年郫县人民政府公布何武墓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严君平墓、通汉井、洗砚池

严君平墓,位于我县新胜镇平乐村。该墓座北朝南,为砖室墓,墓冢为圆形,周长约80米,封土堆高约2米。墓前有石碑一通,高2米,宽1.2米,上书?严君平之墓?,据载为民国时崇宁县知事黄承熙所立。

严君平名遵,本姓庄,生于汉武帝末,年九十余岁而终。他知天文,识星相,善占卜,以卖卜为生,每日卖得百钱即闭户下帘而注《老子》。严君平著书十余万言,有《老子指归论》。他终身不图富贵,为后人所尊崇。扬雄少时,曾求教于门下。

通汉井距墓北约50米,相传为严君平所凿,可通汉州(广汉),唐罗隐曾为此井隶书?君平井?碑。

洗砚池是相对二池,位于平乐寺前殿。相传严君平每天著书立说之后,在此洗砚,故名洗砚池,亦名洗墨池,今两残池尚存。

郫县人民政府于 2000年公布君平墓、通汉井、洗砚池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一)省国税培训中心古墓群

该墓群位于郫筒镇省国税培训中心。古墓群四周已被围墙封闭,呈小坡状,长约100米,宽40米,高出地面约6米,呈东南至西北走向。

1989年,县文管所与成都市考古队一道对该处进行了文物勘探,勘探证实,分布墓葬六十多座,在我县实属少见;墓葬时间跨度大,从汉、南北朝、隋、唐、宋、明、清各个时间均有分布。

该墓群尚未考古发掘,对于研究自汉唐以来,郫县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墓葬、风格有重要价值。

(二十二)古城镇瑞府村商周遗址

2001年5月,郫县文管所在地下文物的调查工作中,在古城镇瑞府村发现一商周时期古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一台地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从遗址的一处自然断面分析,文化层分布离地面较浅,约40cm,文化层厚约45cm,内含大量陶片,分泥质陶和夹砂陶两类,颜色以灰色为主,器型中有明显的尖底器,由于该遗址尚未经过正式的勘探与考古发掘,更为详细的情况

尚不清楚。

(二十三)清河镇止水村遗址

该遗址位于郫县清河镇止水村和梅花村,占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时代为汉代和十二桥文化时期。部分古城墙犹存,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据初步钻探,该遗址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文化特征十分明显,文化层堆积厚度约60厘米,出土了大量汉代陶片、陶罐、陶盆、陶鼎、陶釜、陶井圈、铁具等,是研究成都平原汉文化的理想材料。据当地农民介绍,以往在遗址北面挖鱼塘时曾出土铜瓢、铜铲等铜器。根据钻探调查结果,初步可以确定该处为2000年前汉代古城遗址遗存。

在汉代遗址下面还发现了蜀文化早期遗址堆积,年代大致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及十二桥文化时期,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陶豆、装饰玉环,十二桥文化时期的尖底杯、小平底罐、陶瓶等,更为详细的情况尚不清楚。

(二十四)三道堰古遗址码头

2005年冬,位于郫县三道堰镇柏条河南岸的?西港码头休闲庄?建设工地,工人们在河边发现有残石、钱币和古陶瓷碎片等文物。受到新闻媒体的多次报道,后经考古专家论证,是三道堰残存的一处古码头遗址,为成都地区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据史料载,唐宋时期,三道堰是通往成都的一处重要的水码头。民间相传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张俞、陆游等曾经此地并停船留宿。作为三道堰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引起了三道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保护好这一文物,经镇政府同意批准为三道堰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二、馆藏文物

2005年3月2日,郫县博物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开始进行馆藏文物整理、登记和建档工作。经过近三个月无节假日的连续奋战,于2005年5月30日全面完成了库房文物清理建档工作,这是郫县博物馆建馆22年以来最全面、最彻底的文物清理建档工作。同时高起点地一次性完成了库房文物藏品微机数字化管理工作,使我县博物馆文物藏品管理工作总体有了一次质的飞跃。据准确统计,我馆现有文物藏品总数2619件,共有文物种类16类,其中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856件,一般文物1746件。

2005年5月郫县博物馆馆藏文物总统计表

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

蜀文化:一脉相承的四川文化传统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应该用什么文化内涵来概括这一传统呢?“巴蜀文化”的说法,曾经风靡一时,最为普及流行。然而,近十多年来才被人们认识的“蜀文化”概念,极可能改变这一传统看法。本文从考古文化、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角度,对蜀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在四川文化史上的地位作一番考察。 一、考古文化上的蜀文化 “蜀文化”的概念,虽然早在50年代就曾被老一辈的史学家提到过,但从考古学上较为系统地论述蜀文化,则是最近十多年的事。蜀文化作为一种考古文化,比巴蜀文化要晚一些才被人们发现。可以说,人们正是通过探讨巴蜀文化才接触到蜀文化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巴蜀文化是人们认识蜀文化的先导。 众所周知,“巴蜀文化”的命名,是从抗日战争时期成都附近出土的所谓“巴蜀铜器”引起,而由卫聚贤在一篇题为《巴蜀文化》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此后,凡是四川出土的古代器物而带地方特色者,均以“巴蜀文化”称之。这就是所谓的传统的“巴蜀文化”概念的来历。 巴蜀文化虽是考古学上的命题,但提出命名的那个时代,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局限,它还不能成为一种科学的考古文化。使巴蜀文化变成一种科学的考古文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事。1973年,著名考古学家冯汉骥先生根据四川出土文物的实际,并从考古器类学的角度,对巴蜀文化的考古学性质作了精辟的归纳。他指出:“现在四川所发现的原始社会的遗物,尚未有能与巴、蜀相连者,所以我们以考古学上所称的巴蜀文化,仅是一种青铜时期的文化。”80年代以来四川考古工作的巨大收获之一,是初步建立起了巴蜀文化的考古学年代序列。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表明,四五十年代人们所讲的巴蜀文化,时代大致限于春秋战国。现在所讲的巴蜀文化,下限应定在西汉前期。“到汉武帝以后,统一的汉文化占了主要地位,巴蜀文化作为一种考古学文化基本结束了。” 既然考古学上所讲的巴蜀文化,在实地发掘中只能被证明,仅仅是存在于东周以至西汉前期的一种地方文化,而在“四川所发现的原始社会的遗物,尚未有能与巴、蜀相连者”,那么,这种地方文化又源于何方?是四川本土创造的,还

成都郫县入户条件

一、行政审批条件 (一)学历、职称入户准迁证核发 在我市中心城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级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在郊(市)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初级技术职称或高级技工职业资格的,以及因经济建设需要引进的各类人才,年龄在45周岁以下并在我市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入户在单位集体户或本人产权房屋处。本人有合法固定住所的,还可申请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二)购房入户准迁证核发 1、在我市、区(市)县购买商品房、二手房面积在90平米以上的,可申请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 但迁入人员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低于27.82平方米; 2、在我市、区(市)县有合法固定住所,面积在70平米以下,暂住满2年,在我市有用人单位并签订劳动合同,且不间断缴纳社会保险2年以上,可申请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人均住房面积不低于16平方米。 (三)无职业人员夫妻投靠入户准迁证核发 1、夫妻一方属本县居民户口,且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的生活来源,另一方在户口所在地无职业,均可按无职业人员夫妻投靠申请配偶入户; 2、夫妻一方属本县已征地农转居户口,未迁入安置小区或划地安置,户口地址还在原农村,另一方需投靠的,只能入户在配偶所在镇的街道。 (四)无职业父母投靠子女入户准迁证核发 凡老年父母属离(退)休人员,或男方满60岁、女方满55岁,子女属本地户口且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的生活来源,老年父母均可申请入户。 (五)无职业人员随军入户准迁证核发。 (六)破产企业职工或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入户准迁证核发。 (七)属企业破产职工或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可申请投靠配偶,无配偶的投靠子女,无子女的投靠父母。 (八)孤寡老人、父母双亡未成年人投靠近亲属入户准迁证核发 (九)老年人身边无配偶、无子女和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其近亲属户口在我县,且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的生活来源,可申请入户到其近亲属户口所在地。 (十)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入户准迁证核发。 (十一)凡子女属于18岁下以未成年人或18岁以上在校高中生,父母一方或双方户口在本地,且有合法固定住所,均可申请子女入户。 (十二)投资入户准迁证核发 在我市中心城区生产性投资200万元以上,在区(市)县城生产性投资100万元以上、在建制镇生产性投资50万元以上的市外人员,可申请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入户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地。 (十三)离退休人员入户准迁证核发 离退休人员经过本区(市)县人事或劳动部门安置、或配偶、子女的户口在本地的,均可申请入户。 (十四)随军调动人员入户准迁证核发。 (十五)调动、聘用、招收人员入户准迁证核发 公民属调动、聘用、招收人员,均可申请本人入户在单位集体户或本人住房所在地。若本人有住房,则可申请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入户在住房所在地。

关于古蜀文化

关于古蜀文化的一些看法 古蜀文化虽然经过三星堆考古与金沙考古,正式从文字上的历史转变为有实物佐证的历史,但是不解之谜仍然象天上繁星一样多,由于没有能够留下传世的文化,没有正式的文字资料(现在的资料大部分都是从其他民族,其他文化中的记载摘记下来或者是推论,估计,猜测,而古蜀文化中唯一勉强算是文字的巴蜀记号,而且这些记号没人解读,而且也不知道是巴人还是蜀人的文字。

此表下接战国时期的“巴蜀文化”,此处从略。其年代推断为近年来碳十四测定所证实。三星堆遗址第一期的年代在距今4 740±115到4 075±100年之间;第二、三期的年代距今约3 935±240到3 165±285年之间;第四期的年代距今2 875±70年。十二桥遗址早期年代距今约3 680±80年。总之,相当于中原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时期。 过去,学者们囿于识见往往不相信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所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侄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现在有了地下证据,以“两重证据法”可证常璩并非凿空之说,是实在的历史投影。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说:相当于中原夏商周时期,在东亚“两河流域”──长江黄河之间的沃野上,长江上游以四川盆地为中心的华阳之地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孕育出高度发展的古代文明中心,那就是三星堆文化(包括十二桥类型)或称为夏商周时代古蜀文明。称它为文明中心,因为它是这一大片广袤的西南土地上,众多具备建立国家条件的青铜文化(包括巴文化)中的佼佼者,影响着附近许多发展水平不齐的文化综合体,以古蜀文明为中心形成一个文化区。我们借用司马迁叙述西南夷的体例,称为:“华阳之地君长以百数,蜀最大,此处有城邑、青铜业、礼仪中心、艺术和文字符号。” ──李绍明林向赵殿增主编《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第1—3页从某些方面来说,古蜀文化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红山文化等都是古老的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很明显,古蜀人在某些方面来说还处于我们传说中的神话时代,许多东西都处于半信史年代,关于蜀人的来历,历来都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可以完全肯定的说法。 蜀族的来源与族属 关于蜀国统治者蜀王及蜀国主体民族蜀族的来源,史籍未曾言明,而在仅有的史籍中亦将史实与神话杂糅,难成信史。如《蜀王本纪》言:“蜀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曰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而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时蜀民稀少,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从天堕,止朱提;一女子名利,从江源井中出,为杜宇妻。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拨开神话的外衣,这段记载实反映出蜀族初期的迁徙历史。至于杜宇以前的三王是否具有传承关系则尚不可知。 关于蜀族的族属,史籍中曾有源于黄帝的说法。《世本》云:“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无姓。相承云,黄帝后。”又如《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除此,

成都及郫县商业概况153119252分析

成都商业市场概况分析2011-2 一、成都商业概况 成都为西南三省一市的中心城市和商业核心,商业辐射功能遍及整个西南地区;三大核心零售商圈和各种专业市场的繁荣以及城市外沿点状商圈的逐渐形成,标志着成都的商业体系逐渐形成,大商业城市的雏形基本构成;核心商业区,业态以百货零售为主。目前,春熙路、盐市口需求旺盛,几乎满租,骡马市商业在复活之中,区域商业区业态以大型超市为主,作为成都最为成熟的核心区域,大量的人气为商业的发展带来了基本动力,商业的需求也非常的旺盛;众多区域商圈和社区商圈的形成,使成都商业进入多元化发展格局。区域商圈和社区商圈主要服务于所在区域和社区居住人口,是对三大传统零售商圈的必要补充;但随着二环路以外几个大型商业项目的开业,城市外沿逐渐形成了几个点状分布的大型区域商圈,这些商圈规模较大,商业功能完备,辐射面很大,是核心商圈最有效的补充和完善; 主要商圈分布 ●三大核心商圈

即春熙路、盐市口和骡马市三大零售商圈 ●区域商圈 双楠、城南、会展、西大街、建设路、光华等商圈为目前比较成熟的区域商圈 城市向东向南的发展,使城东副中心和城南副中心将产生未来的区域商圈 成都三大核心商圈 成都新商圈概况 ●金沙-光华商圈:该商圈位于青羊区,以三环为界分为东、西两区,覆盖了青羊区二环以外的整个地带。东区东起二环路、西临三环路、南接清水河、北至金牛界。商圈内着力打造四大片区,即:光华村片区、贝森-新文化宫片区、金沙三角片区和金沙遗址-同盛路片区。这些商业区域沿街不会规划商铺,而是打造集商、住、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中心群落。其中金沙遗址-同盛路片区重点将金阳路打造成餐饮一条街,发展远古部落式、原始风情式的餐饮娱乐等;在清溪东路及同盛路两侧小街,引导改造建设酒店、商务楼,拓展同盛路餐饮一条街的产业纵深。 ●另外,还将沿光华大道、日月大道重点发展组团式的大型商业卖场、购物中心;沿青羊大道重点引入品牌餐饮、娱乐连锁店,提升档次和规模;在光华村片区将大力发展大型卖场和商务楼宇经济;贝森-新文化宫片区建立大型影院、书城;金沙三角片区重点建设以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完整版

1. 引言 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成都市政府,1995年1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成都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规划原则 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 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范围及规划层次划分: 规划区范围:市域行政区范围均为本次规划范围,共12390平方公里。

第3课 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教案

第3课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教案 第五单元三星堆遗址——古蜀文明之谜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的记载《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古蜀王国;古蜀名王及其事迹古蜀王国;古蜀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联系弄清三星堆文明的起源,理清它的发展脉络和走向;探究古蜀文明从诞生、发展、兴盛到衰亡的演变过程将零星史料梳理归纳;探究问题古蜀文明的神秘与博大,源远流长三星堆文化证实了古蜀文明三星堆考古资料与古史史料相吻合的研究三星堆考古发现的意义;理解“古蜀文明”,“中华文明源流”概念分析图片、史料,并结合某些出土文物相互比较,情境再现古蜀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之一,对中华文明的缔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广汉三星堆文明作为长江文明之源与黄河文明共生互动,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三星堆遗址反映的古蜀社会三星堆遗址反映的古蜀社会的状况说明古蜀文明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从广汉三星堆到成都金沙遗址的发掘结果都雄辩地证明:在秦文明入主成都平原之前,这里拥有着高度发达的不同于黄河流域诸文明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应吸收新的研究成果,把保护、开发和利用有机统一起来,不辱传承巴蜀先进文化的责任和使命古蜀文明考古的最新成果金沙遗址三星堆和金沙

遗址的关系;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后四川最为重大的考古大发现问题探究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难点三星堆文化证实了古蜀文明;中华文明源流的多元性。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内容围绕三星堆文化展开,主题在于使学生对古蜀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首先在“《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的记载”这一子目中,介绍了传说中的古蜀王国,以及古蜀名王的事迹。在第二个子目“三星堆文化证实了古蜀文明”中阐述了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的关系;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关系。三星堆文明,证实了古蜀文明的存在,进一步证明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一部分,中华文明的源流是多元的。又在第三个子目“三星堆遗址反映的古蜀社会”中,明确三星堆遗址反映的古蜀社会,拥有着发达的、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最后,“古蜀文明考古的最新成果”这一子目介绍了考古的最新成果“金沙遗址”,大大丰富了对古蜀文明的研究。将这四个子目的内容概括,就是这样一条线索:从古史记载,传说中的古蜀王国;到三星堆遗址,证实了的古蜀文明;再到金沙遗址,丰富了古蜀历史。本课历史概念较多;时间跨度较大,除了重点教学内容较多之外,还有许多零散的历史知识需要梳理、记忆;建议教师用传说、历史材料与考古成果相互印证、说明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教材引言部分文字用了一

(城市规划)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班级:09城乡 城市规划原理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5-2020) 小组成员:邓静管念廖灿鹏 小帕刘谨赫樊琪 指导老师:张贞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四川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川府发〔1997〕157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1、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理利用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成都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3、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326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要优化中心城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心城北部和西部的开发,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要加强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的快速交通联系,严格保护规划的绿色隔离地带,防止连片发展。 4、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到200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72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26平方公里以内。到2020年的城市实际居住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另行报批。 5、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重点建设中心城周边卫星城镇,特别是龙泉、华阳等中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严格控制好的净空条件和铁路站场及公路枢纽建设用地。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安全、高速的轨道交通体系。加快城市路网系统的建设,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促进城市新区的发展。要重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加强城市电网改造建设和城市防灾设施建设,建立包括防洪、抗震、人防、消防等的城市综合防灾体系。 7、加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力度。成都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正确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切实保护好文殊院、大慈寺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和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要按规划控制古城区的建筑高度,保持其传统风貌和格局。在城市建设中要重视城市设计,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8、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综合治理污染源,特别要搞好河

古蜀之脉 人文温江

古蜀之脉人文温江 2011年08月21日17:15 温江在西部新城建设中紧紧围绕核心区定位,先他人而谋动,先他人而举措,聚全区之力领跑西部新城,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如今的温江,“八大功能片区”架构起西部新城核心区强壮之躯,“高端服务产业集群”成为西部新城核心区动力之核,“七纵八横两轨两绕”成为辐射带动成都西部发展之脉。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从历史文化、城市功能、产业发展、生态、人才、辐射等层面剖析温江领跑西部新城的经验做法。 这片土地为何如此神奇!4000多年前,柏灌王、鱼凫王带领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这里开创了古蜀文明;4000年后,现代人又在此处创造着蓬勃的现代文明: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连年获得“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县”、“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杰出贡献奖”、“2008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国际花园城市”及“影响中国特色魅力城市”诸多殊荣接踵而至……如果我们把这一段历史串起来就能发现,温江,成都平原的核心区域,一直绵延着人类文化辉煌而骄傲的篇章。 鱼凫城古蜀人入川第一城

“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根据史学界对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研究,蚕从和鱼凫都是4000多年前古蜀国的首领,当时的原始部落由于以蚕桑和渔猎为业,因此把自己的首领称作蚕从和鱼凫。 然而在温江区,自古就有一个地名叫做“鱼凫城”,它就在今天的万春镇报恩村。温江鱼凫城及其传说屡见于文献记载。《读史方舆纪要》:“温江县……鱼凫城,县北十里。相传古鱼凫所都。”在清代乾隆年间的《温江县志》中,可以看到地图上有明确标注——温江县城以北有一个画着圈的“鱼凫城”。面对着温江鱼凫城剩下的数千米城墙埂遗迹,除了唐代李白的《蜀道难》发表过慨叹外,历代文人也有过沧海桑田的叹惜。宋代孙松寿有诗云“鱼凫迹半存,故国霭荒村”,清代王侃“湔水滔滔送远天,鱼凫踪迹久茫然……万古衣冠沉土壤,一朝宫殿剩桑田”。 古人为什么将此地命名为“鱼凫城”?文人们对之叹惜的城墙埂下到底埋藏着什么?传说中的古蜀文明由于留下的文 字记载极少,令人既神往又茫然。幸而,上世纪90年代在温江进行的考古发掘,印证了古人对于“鱼凫古国”的记载。1996年10月至12月,考古人员对于温江区万春镇报恩村的“鱼凫城”进行了首度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个面积40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六边形的古城遗址,出土大量的陶片和体形较小、打磨精美的石斧、石凿、石锛等石器,以及房

郫县交通建设发展规划word参考模板

郫县交通建设发展规划 (2008——2012) 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设,作为全市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的郫县交通,首先要牢固树立全域郫县,城乡统筹和“先行先试”的意识,围绕提升公路对外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和城市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和集中居住区建设,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强化运输发展为重点,以加强管理创新为动力,深化“大交通、大公交”和交通全覆盖理念,全面提高交通组织水平。用五年时间,构筑总体规模适应、路网布局合理、运力结构优化、运行管理科学、交通衔接顺畅的现代化交通框架,争创西部第一,全国一流。 交通基础设施道路建设规划 五年道路建设总体目标: ------2008~2012年新建道路81公里、改扩建道路111.6公里,以及完善交通配套设施总投资469951万元。 ------项目建成后,我县干道公路网状层次将更加明析、等级将进一步提升,干线公路与市中心城区、周边区(市)的对接将更加优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将取得明显成效,并形成“一

轨一快二高四干八网化”(一条轨道交通、一条六组团快速通道、二条高速公路、四条干线公路

(317线、沙西线、IT大道、南北大道)、八条网化公路(犀安路、犀团路、郫彭路、郫温路、郫花路、唐太路、彭温路、唐玉路))的现代化路网新格局。 ------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主要是政府投资,以市场运作、土地资源整理置换资金等方式。1、县财政投入启动资金;2、锁定土地资源预期收益向银行抵押贷款;3、以项目向社会招商,吸引社会资金,财政分期偿还本息;4、争取上级交通部门补助支持。 -----为全面提升我县交通基础建设,计划实施对外连接道路、扩改建道路、农业产业化园区和新农村新型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对外连接道路,实施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2009年,第二阶段2009—2010年,第三阶段2010—2012年。 一、主要连接道路 主要连接道路建成和完善后,其通行能力将明显增强,公路形象将得到极大改善,城乡公路将环环相扣无缝对接。其标志的设置将更加体现人性化,公共交通停靠范围将体现和谐化,新型移动式绿化隔离带将体现环保化,交通信号灯联动控制将体现智能化,主要交叉道路设互通式立交、城镇段实施路灯照明和光彩工程将体现城乡交通现代化。 (一)新建工程 实施“两纵三横”新建工程,纵向以干线公路的建设方式,

成都郫县: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成都郫县: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2010年10月25日,公干结束,地主说晚上要请我们吃农家饭,于是我们一伙下午四点多便来到了四川盆地西的郫县友爱镇农科村,今年首场冷空气刚刚南下,前两天在南宁还穿短袖衣的这时得套上厚厚的冬衣外套了。 郫县位于成都平原的中心地带,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据史料记载,4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就已在此建立大型宫殿和特色民居,2700多年前古蜀国建都于“郫”,望帝杜宇教化农桑,丛帝鳖灵治水兴蜀,建立了强大的古蜀国。 农科村在成都西10多公里,这里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水稻、麦子、烟草一年可收几茬,是远近闻名的“川西坝粮仓”。80年代后成都市近郊地区农村逐步恢复花木等传统优势生产项目,开始是为了方便接待花木交易客商而开设一些食宿服务,后来,逐步扩大了经营的范围,并引入了旅游的理念,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乡村人文资源发展成为游客提供以农业体验为特色的观光、娱乐、劳动、住宿、餐饮、购物等综合服务的经营实体,俗称农家乐。2006年4月,在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国家旅游局常务副局长孙钢将“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的牌匾正式授予成都。 徐家大院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农家乐的鼻祖。

2006年,国家旅游局将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也将“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牌匾授予了成都,而成都近郊郫县友爱镇农科村的徐家大院被媒体称为“中国第一家农家乐”。 四星级的农家乐酒店 目前徐家大院发展成为20亩的大宅院,拥有“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众多牌匾。 1987年建的那个小平房和1995年修建的第二个院子,现在成为了农家乐发展史料馆,供人们参观。

成都历史文化知识竞赛题 180题

市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知识试题(历史文化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3题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古蜀文明重要发祥地,孕育积淀出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质。 1、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原因不包括()。 A、独特的地理位置 B、河网纵横,水系发达 C、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D、因天府广场而得名 答案:D 2、天府文化的特质是()。 A、思想开明、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 B、思想活泼、生活自信、悠长厚重、独具魅力 C、思想乐观、生活自信、悠长厚重、独具魅力 D、思想自信、生活乐观、悠长厚重、独具魅力 答案:A 3、以下哪项景点能代表蜀汉文化()。 A、杜甫草堂 B、宽窄巷子 C、武侯祠 D、天府广场 答案:C 4、以下哪项景点不在成都()。 A、西岭雪山 B、三星堆遗址 C、蜀王陵 D、都江堰 答案:B 5、位于市区,始建于唐,现存殿宇建于清代,主要建筑有灵祖殿、混元殿、八卦亭、无极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荆台等的道观是()。 A、大慈寺 B、青羊宫 C、文殊院 D、昭觉寺 答案:B 6、以下哪项不是成都的别名()。 A、蓉城 B、锦官城

C、雾都 D、天府之国 答案:C 7、五代后蜀后主孟昶喜赏名花,偏爱芙蓉,下令在都城成都的城墙上遍植芙蓉树,并派专人护理。后人继承此俗,遍地栽植芙蓉,每到秋季,芙蓉花开,满城锦绣,花香四溢,成都因此得名“芙蓉城”,芙蓉现也成为成都市市花。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本段文字详细介绍了成都被称为“芙蓉城”的由来 B、本段文字详细介绍了芙蓉成为市花的由来 C、五代后蜀之后,成都习惯遍地栽植芙蓉 D、五代后蜀时期,成都已经被称为“芙蓉城” 答案:D 8、深度发掘地域文化特质,从市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时代风尚,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让人文成都别样精彩。 以下关于天府文化说法错误的是() A、天府文化要从市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 B、天府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时代风尚 C、天府文化就是关于“天府广场”的文化 D、天府文化具有“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鲜明标志 答案:C 9、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是推动城市进步的深层次力量,文化优势是最难以替代模仿的优势。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进步离不开文化发展 B、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只需要关注经济发展 C、城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离不开文化发展 D、城市的根与魂需要通过文化来体现 答案:B 10、成都,既有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又有休闲城市的慢生活;既有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又有现代文明的前卫时尚;既有崇尚创新的基因,又有兼容并蓄的气度;既有聪慧勤巧的秉性,又有友善互助的美德。 以下哪项不是成都的特点() A、慢节奏与快生活相结合 B、优雅从容和现代文明相结合 C、崇尚创新与兼容并蓄相结合 D、聪慧勤巧与友善互助相结合 答案:A 11、成都入选全国十大古都跟下列哪些无关()。 A、从宝墩古城到金沙遗址,在先秦时期先后有五代古蜀王在成都建立都城 B、秦以后,成都也先后成为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五个重要政权的都城 C、成都是国家中心城市、西部经济中心 D、成都在汉代就成为全国五大工商业都市之一 答案:C

关于《古蜀文明》的阅读题及答案

关于《古蜀文明》的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5-7 题。 先秦时期, 由古蜀人所创造并兴起于四川盆地并波及周边广阔地域的古蜀文 明,是一支灿烂的古文明。古蜀文明连续发展演变达 2000 余年。 古蜀文明的起源, 从历史文献可以追溯到蜀山氏, 从考古学可以追溯到新石 器时代晚期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 这个时期是古蜀历史上的传说时代, 在古史记 载里是蚕丛、 柏濩和鱼凫等所谓“三代蜀王”角逐争雄的时期, 也是古蜀酋邦社 会的形成时期,同时也是古蜀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时期。 约从夏商之际到商周之际,是古蜀文明的形成时期。约在夏商之际,在成都 平原中部形成了以广汉三星堆古城为中心的古蜀文明, 显著标志是建于商早期的 规模宏大的古城, 它是在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表明最初城市的聚合业 已达到相当水平,早期城市生活方式初步确立。对应于历史文献,这正是“三代 蜀王”角逐争雄, 而以鱼凫王统治的建立为终结的时期, 意味着高于史前酋邦制 的阶级国家已经诞生。 在这个时期的中后期阶段, 出现了灿烂的三星堆青铜文化, 青铜文化步入高峰,表明古蜀文明日益走向成熟。 商周之际, 古蜀王国的政治史上发生了第一次王朝更迭, 杜宇王朝取代了鱼 凫王的统治,号为蜀王。在考古学上,古蜀文化出现了若干新的变化,标志着古 蜀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演变时期。 周初以后, 古蜀青铜器形制及所反映 的文化内容已与商代鱼凫王国有重要区别, 重器绝无大型雕像群, 礼器中形成列 罍之制,形制花纹多取诸中原同类器物,组合意趣不同,是古蜀本土所铸。引人 注目的是, 彭县竹瓦街窖藏铜器中的 2 件兽面饰象纹铜罍, 与辽宁喀左所出西周 燕国铜罍,形制花纹基本相同,并且其纹饰又见于周武王时的天亡簋、成王时的 仲爯簋,显然有浓厚的周文化色彩。可见,自周初开始,蜀国统治阶级的青铜礼 器群发生了重要变化, 表明了享有这些礼器的统治集团发生了重要变化, 反映了 古蜀王国政权的易手。这种变化,也正与陶器中鸟头柄勺的消失在同时,反映了 鱼凫王的势力已遭到彻底扫荡。 因此, 西周时代蜀文化考古未见商代蜀国所特有 的大型青铜雕像群一类标志神权至上的遗物。 杜宇时期的蜀王国, 已走出早期国 家的发展阶段,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这种直接实施阶级统治的国家形态,比起 早期的神权政治国家,无疑是一历史性进步,也充分表现出了文明的演进。 古蜀文明的发展时期约为春秋至战国晚期。 这一时期古蜀文明开明氏取代杜 宇为蜀王, 建立起古蜀开明王朝, 古蜀青铜文化进入全面繁荣时期, 古蜀青铜器、
1/6

成都郫县小学入学片区范围

成都市郫县2015年小学入学片区划片范围 2015年6月19日,成都市郫县公布了2015年小学入学片区划分范围。 郫县安德学校 户籍在安德镇望乐村、安德镇街村、安龙村、永丰村、红专村、三桥村、响簧村、黄烟村、安宁村、马赶村、泉水村、新店村、双邑村适龄儿童。 郫县友爱子云学校 户籍在友爱镇迎凤村、石羊村、子云村、金龙村、龙溪村、百花村、达通村、回楠村、皇庄村、农科村、祝善村、普兴村、广生村、广生村、子云西路、子云东路、迎宾路的适龄儿童。郫县两路口学校 户籍在安德镇两路口社区(原永兴村、街村、两路口上街、下街、北巷子、黄龙村)、东风村、大堰村,园田村,全福村、棋田村、月耳村、广福村、红庙村、交通村、云丰村、茶花村的适龄儿童。 郫县红光思源学校 户籍在红光镇合兴村;八里村;铁门村;三观村;蒋桥村;竹桥村;仁和村;金土村;仪隆村;广场路;合兴路;红光路;幸福路;红高路;银丰园街;犀团路;港通路;港华路;港大路;银润南路;红光镇成灌路东段、成灌路西段;广兴巷;学府路;正兴路;荷塘街;晚晴巷;名人巷;水厂巷;家园街;红佳东路;蒋桥路;港泰大道;河滨路的适龄儿童 郫县犀浦镇实验学校 户籍在犀浦镇317线以南,包括国宁村;犀浦村;龙吟村7社;金粮路555号、566号、599号、666号;金樽三街298号;天目路186号、196号;和心路200号、498号;两河东路99号;两河新街16号、31号;兴业街8号;兴业南街88号、89号、188号、189号、218号;上街56号、88号、167号;下街34号、39号、114号、141号、201号、355号;犀湖街118号;浦发街7号至96号;犀池东一巷42号;江西街89号、142号;浦兴街97号、107号、119号、161号、171号;犀池东街3巷16号;恒山北街93号、97号、99号;国宁中街36号、39号;恒山南街35号、112号、190号、234号、252号、254号、255号、286号、307号、310号;犀池二街87号、156号;泰山三巷51号;曲池街104号;珠江东街90号、91号;珠江西街23号;围城南街816号;玉龙六巷95号;岷江街169号、640号;泰山南街7号、61号、116号、316号;泰山北街58号、116号的适龄儿童。 郫县犀浦大田学校 户籍在犀浦镇大田村、石亭村、双林村、双鲢村、锦园路66号、泰山北街421号、犀团路1399号、犀园村的适龄儿童。片号小学代码小学名称划片范围(具体街道名称)备注郫县安靖学校 户籍在安靖镇方碑村,喜安村,安靖镇安靖1-18组,安靖镇安靖北路,安靖下街,御景路140号,方安路200号,东风路69号,金河路188号,靖兴街111号,丰收巷288号,方桥村1-10组,高桥村1-8组,林湾村1-9组,赛驰村1-15组,沙湾村1-12组的适龄儿童。郫县团结学校 户籍在团结镇学府社区(原街道和花篱村合并)、白马村(原白马村和双桂村合并)、仁义村(原仁义村和筑堰村合并)、石堤村(原石堤村和清明村合并)、永定村、太和村(原太和村和友谊村合并)、平安村、宝华村7--12社的适龄儿童。 郫县三道堰学校 户籍在三道堰镇古堰社区、八步桥社区、三堰村、青杠树村、程家船村、秦家庙村、青塔村、

郫县红光组团、犀浦组团融合发展规划研究及郫县城北远景区

郫县红光组团、犀浦组团融合发展规划研究及郫县城北远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四川德鑫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受郫县规划管理局委托,拟对“郫县红光组团、犀浦组团融合发展规划研究及郫县城北远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服务采购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兹邀请符合本次招标要求的供应商参加投标。 一、招标编号:SCDXZC-201310-056。 二、招标项目:郫县红光组团、犀浦组团融合发展规划研究及郫县城北远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服务采购项目。 三、资金来源:财政资金,已落实。 四、招标项目简介:本次政府采购项目共三个包件 A包: 郫县红光组团、犀浦组团融合发展规划研究 服务内容: 郫县作为成都市域范围内重要的卫星城之一,其红光、犀浦两个城区组团毗邻成都市主城区,是郫县对接主城区的最前沿。项目要求针对郫县红光、犀浦两个城市组团(约30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用地)进行融入主城发展研究。 B包: 郫县城北远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服务内容: 项目要求针对郫县城市远景规划区约 3.2平方公里范围内城市用地,按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成都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其中1平方公里重点区域增加建筑形体方案示意。 C包:安靖镇道路竖向及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服务内容:通过此次道路竖向规划及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合理确定道路竖向高程,便于片区开发及场地排水,调查分析安靖镇排水工程建设现状,梳理安靖镇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安靖镇排水工程系统,使系统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既体现整体性、系统性,又要便于分期实施。系统布局要区域统筹、资源共享、城乡一体,又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污水系统要明确排水标准,科学预测污水量,根据成都市及郫县排水体系规划合理布局污水厂站及污水主干管,污水管网系统应全覆盖,明确主、次管层次。雨水系统应明确雨水径流控制标准、雨水管渠、泵站及附属设施规划设计标准、内涝防治标准并考虑雨水资源化。 本规划范围为安靖镇镇域范围,面积约22km2;规划重点为城镇区域,面积

郫县古蜀文化

郫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简介 一、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古城遗址 古城遗址位于四川省郫县县城北约8公里的古城镇古城村和梓路村,是一处保存完好,内涵丰富的以城址为特征的蜀文化早期遗址,是成都平原相继发现的史前城址群之一,距今约4000年左右。遗址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海拔约565米。遗址区地面存有一周较完整的城垣,呈长方形,方向120°。约长620米、宽490米,面积约30.4万平方米。 相传蜀汉时诸葛亮命魏延养兵于此,又故名?马街?。据传,古城城垣侧在民国初年时有石桅杆一座,上刻?先汉古城?四字,可惜此重要文物在民国二十多年时被打断遗失。清乾隆初,乡民掘得古碑一通,字迹磨灭不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乡民又掘得古枪古器,皆朽烂不可再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博物馆派人来此再作调查,指出这一遗址的特点是略呈长方形,城墙是卵石与泥土混合筑成。这与秦城的结构相似。结合文献来看,有人认为是战国时期秦国张仪入蜀,于公元前三一

六年所修的郫城。据此,古城所在之镇取名古城镇。 1981文物普查时发现古城,1985年公布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至1998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与郫县博物馆一道连续三年对古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三次发掘共布探沟38条,探方59个,实际发掘面积达2600平方米。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文化遗物,遗物主要为陶器和石器两大类。陶器陶质分夹砂和泥质两种,陶色以褐、外褐内灰、黑衣陶为主,另有灰、黄、红陶等。陶器纹饰有绳纹、戳印文、弦纹、镂空、瓦棱纹等。代表性陶器有绳纹花边口沿罐、窄沿罐、盘口尊、喇叭口高领罐、宽沿平尊、壶等。石器为小型的磨制石器,以斧、锛、凿为主。三次发掘共发现属于宝墩文化时期的房基14座(其中大型房基1座),灰坑34个,墓葬1座。大型房基位于城址的中部,平面呈长方形,方向131°,与城的方向基本一致,长约51.5米,宽约10.7米,面积约551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史前时期最大的房屋建筑。这使我们大致对古城遗址的平面布局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即以位于遗址中部的大型房屋建筑为中心,其四周皆分布有小型的木骨泥墙建筑或其他小型建筑,应为遗址的居住区。通过发掘,证实

蜀文化

[蜀文化渊源] 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在距今2500前的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至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又逐渐融汇入中华文化之中。 远在距今4500年左右,在成都平原就已经产生了作为蜀文化源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文明孕育时期的考古文化,宝墩遗址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成都平原一马平川,“天府之土,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古蜀先民创造了光灿夺目的古蜀文明,三星堆文化是其鼎盛时期的代表。2000多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成都平原的巨大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是仅有的奇迹。而色彩艳丽的蜀绣蜀锦、“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清幽闲适的茶文化等都是古蜀文化的具像表现,有些还被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古蜀文化孕育了天府之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道法自然陶冶了锦官城里的休闲与优雅。诗意的栖居造就了成都特有的桃花生活方式。一座山,一条江,一座庙,一个观,一个沸腾的火锅,一盅盖碗茶,一段龙门阵……使得四川人最知道安逸享受,最懂得张驰有度,让整夜弥漫的满街的香气令人迷恋!在此引唐人李山甫的一首《蜀中寓怀》作为川蜀之行的结语:千里烟霞锦水头,五丁开得也风流。 春装宝阙重重树,日照仙州万万楼。 蛙似公孙虽不守,龙如诸葛亦须休。 此中无限英雄鬼,应对江山各自羞。 巴蜀文化 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代表的文化。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传说,早建有地方政权,至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考古发现,商至西周时,蜀人与黄河流域民族即有文化交流。出土商代后期陶器如深腹豆形器、高柄豆、小平底钵等,虽具地方特色,但铜镞、铜戈、铜矛却为黄河流域常见器形。出土的西周至春秋的玉石礼器与中原所出者一致。巴文化最早源于湖北西南的清江流域,后活动于盆地东部及附近地区。西周时,建有巴国,受蜀影响,始有较高水平的农业。后与蜀同时为秦所灭。代表巴文化特征的有出土战国时的圆刃折腰钺,短骹式弓耳矛及甑、釜、鍪配套的铜容器。 巴蜀两地相距较近,交流方便,两地出现的船棺葬、扁茎无格柳叶剑、铜器纹饰中出现的虎纹则代表巴蜀文化的共同特征。铜兵器和铜印上的各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地方文字。巴蜀文化除接受中原与楚文化影响外,它还影响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 在秦以后,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加速融合获得新的发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后,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为天府之国。四川自古盛产蚕桑,丝织为中国之冠,汉时成都即成织锦中心。由于锦缎驰名,锦城成为成都的代称。四川很早就发明凿盐井取卤,打气井取气,燃煮卤制盐,其钻井技术为世界首创。蜀道难久为人知,但巴蜀创造的栈道却是一种奇迹。它不仅沟通与中原的往来,也是西南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巴蜀艺术风格独特。川剧是其特有的表演艺术,语言生活气息浓厚,幽默风趣,尤以帮、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_2020年)完整版

《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年)|完整版 1. 引言 为了适应跨世纪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国发[1996]18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国文物保护法》、《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市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市政府,1995年11月)、“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决定”(成府发[1995]198号)、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年)、国家建设部有关技术规和标准,特修编1995-2020年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总体规划修编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2.1 规划指导思想: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实现“两个转变”(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战略方针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根据的实际情况,

量力而行,制定出分阶段发展规划。 2.2 规划原则 ①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②合理使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大力保护耕地; ③ 城乡一体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发展。 3.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规划期限: 3.1 总体规划修编的重点: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布局;确定都市区的发展格局;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优化中心城的用地结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立现代化高效率的城市基础设施。 3.2 规划期限:修编的总体规划期限为1995年-202年,其中:近期至2000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4. 规划区围及规划层次划分: 4.1 规划区围:市域行政区围均为本次规划围,共12390平方公里。 4.2 本次规划按三个规划层次划分:第一层次为中心城,包括规划的外环路以所涉及的区、县有关乡镇围,面积为598平方公里;第二层次由中心城周边的2区、4县构成,包括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新都县、郫县、温江县的行政区围,以及双流县的北部地区,总面积2662平方公里;第三层次包括规划围除一、二层次以外的都江堰市、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新津县、大邑县、蒲江县,以及双流县南部地区,总面积为9130平方公里。本次规划重点是第一层次。

郫县绿道

线路1: 友爱镇一线:经过了杨雄广场农科村江安河 游览内容:13公里农科村江安河畔自行车骑游绿道、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友爱镇农科村、古蜀帝陵望丛祠。 美食推荐:杨鸡肉、东方兰园、竹里湾、静香园、观景楼、三源农庄(魔方豆花)、蒋排骨。 住宿推荐:徐家大院、中华盆景园、静香园、镜湖园宾馆。 自驾指南:沿成灌高速公路石家桥出口下高速。至友爱农科村,后经郫花路至郫县。 乘车路线:成都茶店子公交站乘716路公交车至农科村,友爱镇车站乘366路公交车经释迦桥至郫县客运中心; 成都金沙车站乘305或320路公交车或直达班车至郫县客运中心,换乘366路公交车经释迦桥至友爱镇。 快铁路线:从火车北站乘坐成灌快铁至郫县西站,出站后在100米处的郫县客运中心换乘366路公交车经释迦桥至友爱镇,或者在客运中心办理骑游卡,骑自行车前往友爱镇。 线路2: 郫筒---蜀国鹃都---云凌花乡(云凌休憩驿站)---鹿野苑石刻博物馆

游览内容:古蜀帝陵望丛祠、新民场云凌花乡、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唐元钓鱼村花卉园区。 美食推荐:泰和园蜀文化主题餐饮、杨鸡肉、蒋排骨、三源农庄(魔方豆花)、鹿野苑、蜀国鸡宴。 住宿推荐:镜湖园宾馆、泰和园宾馆、天山宾馆、鹿野苑。 自驾指南:沿成灌高速公路或羊西线或老成灌路至郫县,后沿唐大路至新民场镇和唐元镇。 乘车路线:成都金沙车站乘305或320路公交车或直达班车至郫县客运中心,换乘361路公交车至新民场镇和唐元镇。 快铁路线:从火车北站乘坐成灌快铁至郫县西站,出站后在100米处的郫县客运中心换乘361路公交车至新民场镇和唐元镇,或者在客运中心办理骑游卡,骑自行车前往新民场镇和唐元镇。 【以下线路暂未开通绿道】线路3: 成都―三道堰水乡(和境山庄马术俱乐部)―古城史前遗址(川菜博物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