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法生产成本审计案例

分步法生产成本审计案例
分步法生产成本审计案例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生产成本(含制造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

××公司是一个重化工公司,公司按生产产品类别分甲车间和乙车间,其中甲车间是将原料A电解后生成X单元,X单元再生产产品B和C单体(其中B占X单元总成本53%、C单体占X单元总成本47%),C单体经过冷冻后生成液态C产品,C单体经过氢化反应后生成D产品。乙车间是以原料H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甲车间产品D等辅助材料,经聚合反应后生成单体J,单体J经过干燥包装后成为产品J。

公司主要生产设备是电解设备和聚合反应釜,公司生产成本主要发生在电解环节和聚合反应过程,原料A电解总成本称为X单元总成本。

期末在产品系聚合反应釜中的聚合物,其他生产环节没有在产品。

(二)05年度公司全年生产成本资料

甲车间:

2005年度总成本220,622,652.52元

2005年度B产品产量134,003.36吨

2005年度C产品产量11,879.24吨

2005年度D产品产量60,275.15吨

乙车间:

年初在产品1,212,371.13元

2005年度总成本628,484,773.53元

年末在产品1,351,442.91元

2005年度J产品产量140,575.05吨主要工序成产成本明细详见底稿。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生产成本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生产成本的余额是否正确;

(三)确定生产成本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编制或获取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表,核对加计数与总帐余额是否相符程序

1、向客户索要审计期间每月的生产成本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见底稿索引A12-12-1/2);

2、核对加计数与总帐余额是否相符, 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3、复核加计数是否准确,与明细帐核对是否相符, 标注相应的审计标识。

提示:

如未审数合计金额与总账、明细帐不符,应查明原因幵作更正,必要时向项目负责人汇报,结合企业内控情况,决定是否追加审计程序。“审计调整”与“审定数”在该项目审定后彔入。

(二)执行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性复核,检查各月及前后期同一产品的单位成本是否有异常波动,注意是否存在调整成本现象程序

1、根据企业提供的成本和产量数据编制每月单位产品构成汇总表,对当期的成本构成数据做横向比较,找出重大差异月份或项目,以确定并进一步追查原因(见底稿A12-12-3/4);

2、将当期单位成本构成与前期单位成本构成进行比较,对差异较大部分作合理性分析并取证(见底稿索引A12-12-3/4)。

(三)执行了解并记录生产工艺流程和成本核算方法,检查其成本核算方法与生产流程是否适应,前后期是否一致,并作出记录程序

1、向公司索取工艺流程简图,跟随客户到生产车间实地观察,根据公司介绍对工艺流程图中的重点工序作标注,同时观察是否有停工、停产或产长期闲置设备,初步判断企业生产是否正常(见底稿索引A12-12-5);

2、向公司索取生产成本核算简易流程图,或根据企业工艺流程及客户对成本核算的描述,审计人员自行编制成本核算流程图;

××公司已连续三年接受我所审计,核对上年底稿,会计核算流程无变化(见底稿索引A12-12-6)。

(四)执行抽查主要品种某月的产品成本结转是否符合规定流程,结转金额是否正确程序××公司是一个生产稳定、品种固定的的化工企业(重型化工企业一般不会短期更换产品或生产类型),因此随机抽取10月份生产成本分配表资料进行复核(见底稿索引A12-12-7)。提示:

1、对于常年生产品种单一而且产销比较稳定的企业可以随机抽取某一月份生产成本资料计算复核;如果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生产不稳定、或产销不平衡等,则可能需要增加复核样本量,可以选择单位成本比较高或占全年总成本比重较大的产品分析复核。

2、目前有些企业采用ERP软件、SAP软件等核算,产品、成本的分配步骤和方法是按计算机既定的程序进行,一般不会出现分配和结转上的错误,但如果我们事先没有对软件本身审计,如果公司在软件中留有自行调整数据的手动程序,会增加我们的审计风险。

(五)执行检查车间在产品盘存资料,复核与生产成本期末余额是否逻辑相符,期末余额是否恰当程序

1、编制在产品分月明细表,对每月末在产品成本与数量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公司每月单位成本波动基本稳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小(查验底稿见A12-12-8)。

2、检查在产品成本计算是否正确

通过生产成本结转的复核,确认期末结存的在产品成本计算正确无误。

3、检查在产品盘点资料,核对帐面数与盘点数是否一致。

在产品年末实盘数与帐面一致(查验底稿见A12-12-8)。

(六)执行对生产成本项目的结构进行分析性复核,以确定进一步分析查验的成本项目程序

编制生产成本各要素的结构表,并与上年同期数据比较,以确定进一步分析的成本项目。通过××公司的成本项目结构分析确定主要材料和动力费占成本比重较大,将重点作投入产出分析(见底稿索引A12-12-10)。

提示:

如没有上年同期数据,也可以参照企业计划等数据。

(七)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的核查

1、执行分析主要成本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查验有无异常程序;

对主要材料和动力费作投入产出分析,见底稿索引(A12-12-11、A12-12-12、A12-12-13、A12-12-14)。

提示:

一般企业在生产稳定情况下,其主要原料的投入产出比有一参考值(或参考范围),本年各月份之间、本年与上年之间对比分析,确认投入产出是否正常,如不正常的,需要分析原因幵请企业协助提供相关资料支持。

2、执行材料成本的结转是否正确,材料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程序;

××公司材料系生产中直接投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编制主要材料的发出、生产领用、采购对比表,分析企业生产是否正常,见底稿A12-12-15。材料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见存货计价测试底稿A12-5-1。

提示:

(1)材料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程序可以在存货计价测试中执行,也可以在生产成本科目执行,二者选一即可。

(2)编制材料的发出、生产领用、采购对比表,比较材料发出数是否与生产领用数一致,分析是否有非生产性大额材料发出;比较采购与发出数,分析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的库存积压或材料短缺情况,进一步分析企业生产是否正常。

3、执行查验材料发出的原始凭证,查验领料单的签发是否有授权批准,材料发出的汇总是否经过适当人员复核程序。

××公司材料发出的查验已在原材料科目审计中执行,故不在重复查验,见底稿A12-3。

提示:

材料发出的查验可以在原材料科目审计中执行,也可以在生产成本科目审计中执行,

二者选一即可。

(八)执行对直接人工进行分析查验,查明是否有异常情况程序

1、本年度直接人工成本与上年度进行比较,查明其异常变动的原因;

编制各工序或各产品人工成本本期与前期的比较表,结合人力资源部工资的调整文件,分析波动原因。见底稿A12-12-17。

提示:

直接人工的查验可以与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查验相结合。

2、比较本年度各个月份人工费用发生额,如有异常波动,应查明原因;

编制各工序或各产品人工成本分月明细表,分析各月份之间是否均衡,对异常的月份做重点检查,分析原因,请企业提供相关依据.见底稿A12-12-18。

3、检查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是否正确,人工费用的分配标准与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和适当。××公司人工费用按部门工序归集和分配,无产品之间再分配情况,本程序不适用。

提示:

一般人工费的计算方法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定额工资和效益工资等,可以向公司索取工资计算单、计时或计件等记彔,根据公司成本核算方法中规定的原则复核人工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是否正确。

(九)对制造费用进行分析查验,查明是否有异常情况

1、获取或编造费用汇总表,并与明细帐、总帐核对是否相符,并标注相应审计标识;

2、核对制造费用是否如数分配进入生产成本,有无跨期现象;

××公司制造费用全部转入生产成本,无跨期想象,见底稿A12-12-20、A12-12-21。

3、比较本年数与上年数,是否存在重大变动项目,分析变动是否合理,对大额的变动分析原因;

本年与上年比较,本年为扩大再生产准备,扩招职工,工资和人数增加,见底稿A12-12-20、A12-12-21。

4、本年度内月份之间比较,抽查重大数额项目和例外项目是否合理及入帐依据;

经抽查未见发生额异常,见底稿A12-12-22。

提示:

执行3、4程序查验方法可以参照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5、查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复核分配计算的正确性。××公司因制造费用按生产工段设置,各工段的制造费用相应转入该工段的生产成本。

提示:

制造费用通常根据产品形成情况按材料金额、按材料数量、按工资、按工时等标准分配转入生产成本,一般企业选定某种标准后应一贯执行。收集有关分配标准的数据,复核制造费用是否正确分配转入生产成本。

(十)执行对辅助费用进行分析查验,查明是否有异常情况程序

1、获取或编制辅助生产成本汇总表,并与明细帐、总帐核对是否相符,并标注相应审计标识;

2、核对辅助生产成本是否如数分配进入生产成本,有无跨期现象;

××公司辅助生产成本-电气全部转入生产成本-甲车间,辅助生产成本-动力按各部门消耗的蒸汽量分配,见底稿A12-12-23 、A12-12-24。

3、比较本年数与上年数,是否存在重大变动项目,分析变动是否合理,对大额的变动分析原因;

经分析无异常,见底稿A12-12-23 、A12-12-24。

4、年度内月份之间比较,抽查重大数额项目和例外项目是否合理及入帐依据;

经实质性测试,未见发生额异常,见底稿A12-12-25。

5、查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一贯性原则,复核分配计算的正确性。

××公司电气车间为甲车间提供服务,辅助生产成本-电气全部转入生产成本-甲车间;辅助生产成本-动力按各部门消耗蒸汽量进行分配,分配方法一贯执行。分配测试见底稿A12-12-26。

四、根据上述会计记录及审计思路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审查与存货循环审计案例 1.资料:B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常年审计客户丙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丙公司为玻璃制造企业,存货主要有玻璃、煤炭和烧碱,其中少量玻璃存放于外地公用仓库。另有丁公司部分水泥存放于丙公司的仓库。丙公司拟于20×7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盘点存货,以下是B注册会计师撰写的存货监盘计划的部分内容。 存货监盘计划 一、存货监盘的目标 检查丙公司20×7年12月31日存货数量是否真实完整。 二、存货监盘范围 20×7年12月31日库存的所有存货,包括玻璃、煤炭、烧碱和水泥。 三、监盘时间 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均为20×7年12月31日。 四、存货监盘的主要程序 1.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监盘计划。 2.观察丙公司盘点人员是否按照盘点计划盘点。 3.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已纳入盘点范围。 4.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主要实施检查货运文件、出库记录等替代程序。…… 要求: (1)请指出存货监盘计划中的目标、范围和时间存在的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请判断存货监盘计划中列示的主要程序是否恰当,若不恰当,请予以修改。(2007年) 审计分析: (1)共有三处错误: 错误1:目标错误,存货监盘的目标不恰当,监盘目标应为获取有关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审计证据。 错误2:范围错误,丁公司水泥的所有权不属于丙公司,不应纳入监盘范围。 错误3:时间错误,存货的观察与检查时间应与盘点时间相协调,应为12月29日至12月31日。 (2)程序1不恰当。 修改为:复核或与管理层讨论存货盘点计划。 程序2恰当。 程序3不恰当。 修改为:检查相关凭证以证实盘点截止日前所有已确认为销售但尚未装运出库的存货均未纳入盘点范围。 程序4不恰当。 修改为:对于存放在外地公用仓库的玻璃,应实施函证或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等替代程序。

生产成本审计报告

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专项审计报告 广东友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我们审计了本公司第九年度的成本归集以及分配。本公司的责任是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审计资料,包括如实编制的各项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向相关资料。对报表的编制,材料提供过程实施内部控制,以使资料不存在由于舞弊或者错误导致重大错报。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基础上对各项成本费用的内部审计执行情况发表审计意见。 《专项审计报告编制要求》等相关规定进行的。我们的审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在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以及相关凭证,单据,发票等必要的审计程序。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的,适当的,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广东友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电子制造公司,本公司旗下有p1、 p2 、p3产品,已开拓了本地市场,国内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与多家公司合作。第九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0186744.85 元,主营业务成本6862153.37元,营业费用784851.44 元,管理费用1492506.26元,财务费用481182元,营业利润-198589.82 元,净利润8410.18元。二、具体审计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如下: 直接材料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但是,有时一批材料为几批产品共同耗用。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成本的比例进项分配,计算公司如下: 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该种产品的材料成本*分配率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 三、人工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人工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用。其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工资和福利费用应该按成本项目归集。凡属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人员的工资费用,列入产品成本的"直接人工费"项目;个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列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项目;企业的行政管理的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作为期间费用列入"管理费用"科目。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分配率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 四、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各项间接费用。它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及其其他制造费用。根据管理的需要,"制造费用"科目可以按生产车间开设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费用发生时,根据支出凭证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所属有关明细账,单材料,工资,折旧及待摊在月末根据汇总编制的各种费用分配计入。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数*分配率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三、审计结论 第九年度的成本归集和分配都符合公司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没有擅自转变计算方法,且成本的来源都有有据可查,各项票据,凭证都属实。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做的很好,只是在费用这一块有一些还比较模糊,希望下年可以更仔细的分配,采用更加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成本归集,当然在人工费用,管理费用这一块还可以更加有效率性。 广东友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第十年1月31日篇二:生产成本审计案例分析 st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成本审计案例 一、背景 (一)飞翔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案例分析答案完整版1

成本案例分析 一,成本案例 某公司设有一、二两个基本生产车间与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该公司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4年6月有关资料如下: 1.各车间和分厂管理部门领用材料、燃料下: 领用车间用途材料燃料 一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生产领用A材料40000 / 乙产品生产领用B材料20000 / 甲乙共同领用C材料80000 / 车间一般耗用300 2000 修复甲产品领用A材料400 / 二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生产领用D材料10000 / 乙产品生产领用E材料20000 / 车间一般耗用1500 1500 修复乙产品领用E材料600 / 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领用1200 13000 机修车间领用1700 300 分厂管理部门一般消耗3000 400 说明:1-1.材料、燃料成本为计划成本,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燃料成本差异率为5%。 1-2.甲乙产品生产共领用C材料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甲产品本月投产2240件,单位C材料定额用量为10公斤;乙产品本月投产850件,单位C材料定额耗用量为20公斤;本月投产的甲产品尚有200公斤C材料定额耗用未投入。1-3.本月收回A材料边角料600公斤,每公斤计划成本0.2元;收回E材料边角料200公斤,每公斤计划成本0.25元。 2.6月发生的工资给用如下: 车间生产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一基本生产车间12000 800 二基本生产车间12500 1200 供电车间550 150 机修车间900 100 管理部门/ 800 说明:2-1.6月工时资料如下: 车间甲产品乙产品修复甲修复乙 一基本生产24000 15600 400 / 二基本生产27500 22000 / 500 3.其他费用 车间折旧费修理费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预提费其他一车间1500 900 100 360 / 1274

公司企业成本控制的案例分析报告

第二部分成本控制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美的的成本控制 中国制造企业有90%的时间花费在物流上,物流仓储成本占据了总销售成本的30%~40%,供应链上物流的速度以及成本更是令中国企业苦恼的老大难问题。美的针对供应链的库存问题,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一方面从原材料的库存管理做起,追求零库存标准;另一方面针对销售商,以建立合理库存为目标,从供应链的两段实施挤压,加速了资金、物资的周转,实现了供应链的整合成本优势。 零库存梦想 美的虽多年名列空调产业的“三甲”之位,但是不无一朝城门失守之忧。自2000年来,在降低市场费用、裁员、压低采购价格等方面,美的频繁变招,其路数始终围绕着成本与效率。在广东地区已经悄悄为终端经销商安装进销存软件,即实现“供应商管理库存”(以下简称VMI)和“管理经销商库存”中的一个步骤。 对于美的来说,其较为稳定的供应商共有300多家,其零配件(出口、内销产品)加起来一共有3万多种。从2002年中期,利用信息系统,美的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产销信息的共享。有了信息平台做保障,美的原有的100多个仓库精简为8个区域仓,在8小时可以运到的地方,全靠配送。这样一来美的集团流通环节的成本降低了15%-20%。运输距离长(运货时间3-5天的)的外地供应商,一般都会在美的的仓库里租赁一个片区(仓库所有权归美的),并把其零配件放到片区里面储备。 在美的需要用到这些零配件的时候,它就会通知供应商,然后再进行资金划拨、取货等工作。这时,零配件的产权,才由供应商转移到美的手上——而在此之前,所有的库存成本都由供应商承担。此外,美的在ERP(企业资源管理)基础上与供应商建立了直接的交货平台。供应商在自己的办公地点,通过互联页(WEB)的方式就可登录到美的公司的页面上,看到美的的订单内容;品种、型号、数量和交货时间等等,然后由供应商确认信息,这样一张采购订单就已经合法化了。 实施VMI后,供应商不需要像以前一样疲于应付美的的订单,而只需做一些适当的库存即可。供应商则不用备很多货,一般有能满足3天的需求即可。美的零部年库存周转率,在2002年上升到70-80次/年。其零部件库存也由原来平均的5-7天存货水平,大幅降低为3天左右,而且这3天的库存也是由供应商管理并承担相应成本。 库存周转率提高后,一系列相关的财务“风向标”也随之“由阴转晴”,让美的“欣喜不已”;资金占用降低、资金利用率提高、资金风险下降、库存成本直线下降。 消解分销链存货 在业务链后端的供应体系进行优化的同时,美的也正在加紧对前端销售体系的管理进行渗透。在经销商管理环节上,美的利用销售管理系统可以统计到经销商的销售信息(分公司、代理商、型号、数量、日期等),而近年来则公开了与经销商的部分电子化往来,以前半年一次的手工性的繁杂对帐,现在则进行业务往来的实时对帐和审核。 在前端销售环节,美的作为经销商的供应商,为经销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结果是,经销商不用备货了,“即使备也是五台十台这种概念”——不存在以后听淡季打款。经销商缺货,美的立刻就会自动送过去,而不需经销商提醒。经销商的库存“实际是美的自己的库存”。这种存货管理上的前移,美的可以有效地削减和精准的鬼斧神工制销售渠道上昂贵的存货,而不是任其堵塞在渠道中,让其占用经销商的大量资金。 2002年,美的以空调为核心对整条供应链资源进行整合,更多的优秀供应商被纳入

生产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审计方法

生产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审计方法 2016-03-18 摘要:工业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较多的企业是不规范的,甚至是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而注册会计师对生产成本核算的审计,也表现得被审计资料牵着鼻子走,“雾里看花”,“蜻蜓点水”,含糊其词,存在明显的审计不到位的情况。 关键词:成本核算问题审计关注点 生产成本核算是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工业企业来讲,生产成本核算工作做得不好,最终很大地影响着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方面。以笔者对工业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的了解,看到较多的企业是不规范的,甚至是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而注册会计师对生产成本核算的审计,也表现得被审计资料牵着鼻子走,“雾里看花”,“蜻蜓点水”,含糊其词,存在明显的审计不到位的情况。因此,生产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审计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生产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各种制度对生产成本核算是如何规定的呢?企业会计制度这样规定:“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计算方法”。小企业会计制度这样规定:“小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计算方法”。两种制度成本核算的规定是一致的,与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也是一致的。成本核算方法在会计制度多变的今天它并没有变,《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几十年至今同样没有变。 可是相当多的企业未根据本企业生产的特点,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及成本计算方法。生产成本核算不规范、不符合会计制度的现象有[以定单(分批)法核算为例]: 1.设定按定单(分批)法核算成本,未见按定单(分批)法设置的帐簿来归集生产费用,也缺乏相应的材料、工资及制造费用分配表,成本计算单帐表,在产品(各定单)盘点表等配套表格; 2.工业企业的产品讲究其生产周期。假定某定单的甲产品从投料到入库待售为10天工作日,在同等条件下(无增人、加班),每月20日后投入生产的某定单

审计案例分析-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1]讲课讲稿

《审计案例研究》形考作业1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后任审计人员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审计重要性水平。 答案:× 理由:审计重要性水平是经过审计人员认真了解有关情况而确定的,不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的。 2.如果审计人员需要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答案:× 理由:审计人员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3.被审计单位保管应收票据的人不应该经办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理由:符合销货业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划分。 4.如果被审计单位首次接受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仔细审查各次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是最佳的审计方法。 答案:× 理由:仔细审计自开业起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所有重要的借贷记录方法最佳。 5.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准确性时,如被审计单位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不予查实。 答案:× 理由: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时,审计人员必须查实,防止被审计单位粉饰报表数字。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第一章 1.在本章的案例一中,所列举的是首次接受委托的情况,假设美林股份公司是诚信事务所的老客户,那么此次持续接受委托时,应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一般来说,首次接受委托时,预备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企业基本情况的内容较多,并且要关注被审单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关系,而在持续接受委托时,进行预备调查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管理当局的特点和诚信;(2)被审单位的涉讼案件及其处理情况;(3)以前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方面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解决结果;(4)利害冲突及回避事宜;(5)内部控制的改进情况;( 6)审计费用的支付情况等。 2.在本章的案例二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分析其财务指标时,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较大,这意味着被审单位可能存在哪些情况? 答: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波动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以下情况:(1)经营环境发生变动;(2)年末销售额突然增减;(3)顾客总体发生变动;(4)产品结构发生变动;(5)信用政策或其运用发生变化;(6)销售收入的总体发生变动。 第二章 1.在销售循环中为何要关注关联方交易?与此有关的舞弊方式有哪些?如何发现和防止? 答:在进行销售收入审计时,必须关注关联方交易,因为在许多销售收入舞弊案件中,企业之间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有许多“方便条件”,所采用的手段也各种各样,有的企业之间用故意抬高价格的手法;有的使用虚假销售的手段,虚开发票;在审计时,首先通过与被审单位沟通,查阅投资文件或通过合同,了解主要的关联方有哪些;然后通过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明细账的记录进行凭证抽查,看与关联方的销售业务在价格上、数量上有无异常,对数量可结合企业的总体销量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价格可参照企业的价目表和定价方法进行审计。 2.若本案例中对坏账准备的转销抽查时,该公司有一笔转销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150000

审计报告(模板)

深圳市东方宇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已审会计报表 二OO六年度 目录页次 一、审计报告1—2 二、已审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3-4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5 现金流量表 6--7 会计报表附注8-19 深圳市长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ShenZhen Great Wall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Ltd. 地址:深圳市彩田南路彩虹大厦七楼A、C室 电话:82915671 传真:(0755)82915640 邮编:518033

*机密* 深长审字(2007)第号 审计报告 深圳市东方宇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深圳市东方宇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公司”)财务报表,包括二OO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资产负债表,二OO六年度的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贵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的、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贵公司财务报表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公司财务收支审计报告.doc

关于公司2006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山水审字(2007)第2号 一、基本情况 公司是我集团水泥及熟料综合型生产企业,拥有年产100万吨的熟料生产线一条,年产50万吨的水泥磨各一台。厂区占地面积200余亩,拥有从业人员近200人。 公司实收资本4146万元,其中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资本3946万元,占95.18%;双鸭山新时代水泥公司投入资本200万元,占4.82%。 此次内部审计的依据是《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会计政策、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核算管理规范》(报批稿)及集团相关制度规定,并参照2007年1月1日起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等进行的。 二、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一)货币资金循环 1、2007年5月17日进点并立即进行现金盘点。盘点时,现金账面余额11,306.94元,未入账收入单据318,772.16元,未入账支出单据289,490元,经调整后账面应存余额40,589.10元。盘点实有现金19,090.70元,与账面数差额21,498.4元,其中,白条抵库21,500元。盘盈现金1.6元,经询问系出纳人员换岗交接时遗留差额及平时现金收付零头所致。 2、在货币资金控制流程方面存有不相容岗位职务未分离的情况,出纳

人员负责收付款、制单、记账。 3、银行印鉴与支票未分离,或分离形同虚设。审计中发现,出纳人员填制好银行支票后直接在主管会计的抽屉中提取并加盖银行印鉴。支票未经主管会计审核程序,印鉴分离形同虚设。 4、银行余额调节表编制人为出纳人员本身,形成“自账自调”,不符合内部控制规范。 5、在现金管理方面不规范,存在白条抵库现象,如货款退票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等。 6、部分付现业务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借款用途不清晰。 7、现金账实不符,且原因可追溯至出纳人员岗位交接时,现金长短款未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 1、从随机抽查的21份水泥买卖合同中发现,有合同签订不规范的情况: (1)均没有填写合同编号; (2)有17份合同没有填写数量; (3)按集团规定水泥销售不得赊欠,但在签订的销售合同上有“货到付款”或“延期付款”的条款。经询问,系业务员为拓展业务先垫资,再收款。表面上将风险转嫁到业务员身上,其实不然。因合同主体仍为公司本身,且业务员与客户形成单线联系,大笔货款资金经转个人之手,很容易牵涉诉讼事项,形成潜在风险,并在财务对账环节造成混乱。 (三)采购与付款循环 由不良资产中“预付账款”审计内容可以看出,公司采购业务员与供

审计案例设计研究_单项案例分析题

一、假设审计人员现需审计一家运输企业,在对其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实施审计时,由于该行业固定资产在极为广大的区域内流动,给盘点带来困难,审计人员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实施盘点有2种方法。 一是可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帐为起点,进行实地盘查,以证明会计记录中所列固定资产确实存在,并了解其目前的使用状况。 二是可以实地观察为起点,追查固定资产明细分类帐,以获取实际存在的固定产确已入帐的证据。 对流动性大,盘点有困难的企业的固定资产审计,首先要着重观察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尤其在固定资产管理伤额内部控制的强弱,按固定资产的重要性水平与审计人员的经验来作出判断。然后将实地观察的重点是本年度增加的固定资产和重要的固定资产身上,以便缩小实地观察的范围。另外,也可以实施替代性审计程序来进行查验。比如:通过审查产权证书,执照,保险单,油耗记录,修理记录来确定固定资产的存在。 二、注册会计师王红通过对C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分析评价后,发现该公司存在下列五种可能导致出现错误的状况:(1)库存现金未经认真盘点;(2)接近资产负债表日前目,但可能未进行相关的会计记录;(3)由XXX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4)XXX 公司存放在CA公司仓库的乙材料可能已计入CA公司的存货项目;(5)本次审计为CA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审计。 三、诚信会计师事务所接受了宏光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委托。注册会计师小魏作为审计项目组成的成员,负责对宏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存货进行监盘。为此小魏亲临现场,进行观察并进行适当的抽点,遇到如下问题: (1)由于大为公司寄存的B材料与宏光公司自身的B材料并无区别,故未单独摆放。 (2)宏光公司对废品与毁损品不进行盘点,以财务部门和仓库部门的账面记录为准。 (3)运输部门有一批产品D,没有悬挂盘点单,据称该批产品已经出售给H公司。 (4)注册会计师小魏抽点C仓库,发现宏光公司盘点严重有误。 (5)注册会计师小魏了解到产品A存放在全国38个城市的零售连锁商店。 (6)注册会计师小魏了解到原材料A为辐射性化学物品。 【要求】针对情况(1)——(6),请指出注册会计师下一步应当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注册会计师小魏提请宏光公司在B材料盘点前,应该与大为公司寄存的B材料分开摆放,便于对宏光公司的B材料进行盘点。 (2)注册会计师小魏应建议宏光公司对废品与毁损品进行盘点,并关注其品质状况。 (3)注册会计师小魏应当追加审计程序,查阅宏光公司有关的购销协议、结算凭证,以证实运输部门的产品D的所有权。同时,结合截止性测试以证实销售产品D是否实现,如果销售尚未实现,则产品D应列入宏光公司的存货。 (4)注册会计师应建议宏光公司对C仓库的存货重新盘点,并记录相关的情况。 (5)注册会计师小魏在评价38个城市的零售连锁商店的内部控制前提下,选取一定数目的连锁商店对产品A进行监盘。或利用上年全国38个城市零售连锁商店的产品A盘点资料进行分析性复核程序或利用内部审计人员对全国38个城市零售连锁商店对产品A的盘点资料。

16秋季学期审计案例分析任务2

C. 审计案例分析 任务 2( 已评阅 ) 学号: 1535001254848 姓名:吕清福 总共 45 题,客观题 84.0 分,主观题 0.0 分 题 重做全部 申请退回重做 这是第 1 次答 题,你共有 3 次机会。 客观题 共 45 题(满分 100 分) 第 1 题( 已答 ). 企业验收商品时,首先应将所收商品与( )相 核对 A. 订购单的要求 B. 验收单的记录 C. 付款单的金额 D. 卖方发票的数量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 第 2 题( 已答 ). 存货监盘程序所得到的是 A. 书面证据 B. 口头证据 、单项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 试卷号: 7838 课程:审计案例分析 总分 84 退回详情 保存 提交 重新做题 重做客观

环境证据 D. 实物证据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1 第3 题(已答). 审计人员抽点存货样本一般不得低于存货总量的A. 20% B. 10% C. 15% D. 5%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1 第4 题(已答). 资产类账户审计与负债类账户审计的最大区别是 A.前者侧重于审查所有权,后者侧重于审查义务 B. 前者侧重于应收账款,后者侧重于应付账款 C.

前者侧重于防高估和虚列,后者侧重于防低估和漏列D. 前者与损益无关,后者与损益有关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1 第5 题(已答). 注册会计师确定被审计单位估计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和残值是否合理,有助于实现()审计目标 A. 计价和分摊 B. 完整性 C. 权利和义务 D. 存在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1 第6题(已答). 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1日,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该公司2012 年12 月31 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分别为:130 万元、221万元、316万元;A、B、C三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28万元、215万元、336万元。该公司当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 659 B.

成本专项审计报告记录

成本专项审计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2

专项审计报告 邹贵会专审字[2009]016-1号山东华波泵 业有限公司: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山东华波泵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公司)2008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及有关编制说明。 一、管理层的责任 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如实编制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是申报企业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4)恰当界定研究开发项目的具体范围。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 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相关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相关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贵公司2008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已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贵公司在所审计期间的研究开发费用情况。 四、编制基础及使用限制 我们注意到如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编制说明第三条所述,贵公司2008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是在企业会计准则框架下,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规定编制的,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目的。本报告仅供贵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使用,不得用于其他目的。本段内容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 邹城贵和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 山东.邹城二零零九年四月二日篇二:研发费用专项审计 贵州致顺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贵致审字(2014)第110号 关于**********************有限公司 研究开发费用的专项审计报告 ***************有限公司: 我们接受委托,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公司)2011、2012和2013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使用情况进行审计。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研发项目资料及会计资料是贵公司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研究开发费用使用情况发表审计意见,在审计过程中,我们结合贵公司的实际情况,依据贵公司提供的相关会计资料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等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我们相信,我们的审计工作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合理的基础。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2011年08月01日成立,注册资本:叁拾万元整,注册号:522301*********,法定代表人:辜爽,住所: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海坝组,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经营范围:中草药种植、加工、出口(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种植及限制进出口的除外);中草药研发。 3

审计案例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审计案例研究》形考作业1答案 一、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在接受审计业务之前,后任审计人员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审计重要性水平。 答案:× 理由:审计重要性水平是经过审计人员认真了解有关情况而确定的,不是向前任审计人员了解的。 2.如果审计人员需要函证的应收账款无差异,则表明全部的应收账款余额正确。 答案:× 理由:审计人员并未对被审计单位所有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3.被审计单位保管应收票据的人不应该经办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 理由:符合销货业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划分。 4.如果被审计单位首次接受审计,审计人员需要对固定资产期初余额进行审计,仔细审查各次固定资产的盘点记录是最佳的审计方法。 答案:× 理由:仔细审计自开业起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账户中所有重要的借贷记录方法最佳。 5.审计人员在审查企业固定资产的计价准确性时,如被审计单位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可不予查实。 答案:× 理由:从关联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的价格明显高于或低于该项固定资产的净值时,审计人员必须查实,防止被审计单位粉饰报表数字。 二、单项案例分析题 第一章 1.在本章的案例一中,所列举的是首次接受委托的情况,假设美林股份公司是诚信事务所的老客户,那么此次持续接受委托时,应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一般来说,首次接受委托时,预备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企业基本情况的内容较多,并且要关注被审单位与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关系,而在持续接受委托时,进行预备调查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1)管理当局的特点和诚信;(2)被审单位的涉讼案件及其处理情况;(3)以前与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方面存在的意见分歧以及解决结果;(4)利害冲突及回避事宜;(5)内部控制的改进情况;(6)审计费用的支付情况等。 2.在本章的案例二中,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分析其财务指标时,发现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较大,这意味着被审单位可能存在哪些情况 答: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波动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以下情况:(1)经营环境发生变动;(2)年末销售额突然增减;(3)顾客总体发生变动;(4)产品结构发生变动;(5)信用政策或其运用发生变化;(6)销售收入的总体发生变动。 第二章 1.在销售循环中为何要关注关联方交易与此有关的舞弊方式有哪些如何发现和防止 答:在进行销售收入审计时,必须关注关联方交易,因为在许多销售收入舞弊案件中,企业之间利用关联方交易作假,有许多“方便条件”,所采用的手段也各种各样,有的企业之间用故意抬高价格的手法;有的使用虚假销售的手段,虚开发票;在审计时,首先通过与被审单位沟通,查阅投资文件或通过合同,了解主要的关联方有哪些;然后通过应收账款明细账和销售明细账的记录进行凭证抽查,看与关联方的销售业务在价格上、数量上有无异常,对数量可结合企业的总体销量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对价格可参照企业的价目表和定价方法进行审计。 2.若本案例中对坏账准备的转销抽查时,该公司有一笔转销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150000 银行存款100000 贷:应收账款——光明集团250000 该笔应收账款的账龄为3年整,问对该项业务进行这种处理后,可能会有哪些后果

第4章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案例思考题

第4章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案例思考题 案例一迅捷股份有限公司存货审计案例 三、练习思考题 1.审计人员在制定盘点计划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答:⑴盘点的时间安排;⑵存货盘点范围和场所的确定;⑶盘点人员的分工及胜任能力;⑷盘点前的会议及任务布置;⑸存货的整理和排列,毁损、陈旧、过时、残次及所有权不属于被审计单位的存货的区分;⑹存货的计量工具和计量方法;⑺在产品完工程度的确定方法;⑻存放在外单位的存货的盘点安排;⑼存货收发截止的控制;⑽盘点期间存货移动的控制;⑾盘点表单的设计、使用与控制;⑿盘点结果的汇总及盘盈盘亏的分析、调查与处理。 2.盘点的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 答:盘点的准备工作应包括:第一编制连续编号的盘点标签或盘点清单,确定盘点顺序,有条件的还应绘制存货摆放示意图,规划盘点路线。第二应了解有关财产物资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对各项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估,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盘点的重点。第三做好盘点人员的准备,盘点是企业的大事,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都应参加,通过开盘点预备会议,将盘点计划或指令落实到每一个参与者。 3.注册会计师林琳在对A公司存货项目的相关内控制度进行研究评价后,发现A 公司存在下述可能导致错误的情况: (1)存货盘点欠缺认真; (2)由红特公司代管的甲材料可能并不存在; (3)通过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发现已销产成品可能未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4)A公司将明光公司存放在仓库中的乙材料计入A公司存货项目中。 要求:针对上述情况,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当采用什么实质性程序进行审查? 答:针对情况(1),注册会计师林琳应要求该公司对期末存货进行重盘,审计人员进行监盘和抽点; 针对情况(2),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向红特公司函证代管的甲材料; 针对情况(3),注册会计师林琳应对期末存货进行截止期测试; 针对情况(4),注册会计师林琳应采取询问管理当局、函证、进行截止期测试等程序。 案例二永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成本审计案例 练习思考三 1.通过对表4-3的审查,你对被审计单位的四种产品有了哪些了解? 答:从表4-3审计人员可以获得以下信息:被审单位有两种产品即Q型摩托和Y 型助力车的成本较高,应重点审计;每种产品的村料、人工工资、制造费用比例中,直接材料所占比重是最大的,所以对直接材料的审查应作为重点。 2.注册会计师王克对三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通过审查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明细表,并与有关明细账、总账核对,发现账表之间数字完全相符,有关数据如下: 原材料期初余额10000元 本期购进原材料25000元 原材料期末余额8000元 本期销售材料3000元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案例 本章三个审计案例包括:华兴公司负债融资审计案例、东安公司权益融资审计案例和瑞丰公司投资审计案例,涉及到筹资与投资两个方面。 案例一华兴公司负债融资审计案例 本案例将重点研究负债融资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负债融资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 一、本案例特点与学习重点 1.本案例特点 负债筹资是企业传统筹集资金的方式,本案例中所分析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错误与舞弊的形式是负债筹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并不是全部,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错弊,如: (1)混淆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的界限; (2)未经批准擅自扩大或变相扩大债券发行规模; (3)向证券管理机构和人民银行呈报虚假材料,募集债券时向社会公众和投资法人公布虚假的债券发行简章。 2.本案例的学习重点 学习本案例,同学应重点掌握银行借款合同和

银行借款利息的审计容和过程。 二、本案例的关键容 (一)审计概况 1.审计人 立新会计师事务所。该事务所派出了以王英为组长及以王军、明、佳为组员的项目组。 2.被审计人 华兴股份。该公司主营业务是节能电光源、照明电器、仪器设备的开发、制造和销售;照明电器技术以及生产所需原材料和设备的销售及进出口国际贸易等。 3.审计时间和容 项目组于2002年2月10至3月5日对该公司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审计。本案例主要反映负债融资的审计过程及相关问题。 4.审计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了解、调查、描述、测试与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控制测试。 (2)编制借款明细表并与有关会计资料核对,审阅借款的明细账,函证开户银行,核实借款的实有额,审查借款的使用情况、财务费用的列支情况、溢价发行企业债券的会计处理等情况。 (二)本案例需要关注的问题

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书.doc

年度财务审计报告书 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1:基本信息 公司是我集团的水泥熟料综合生产企业。它有一条年产100万吨的熟料生产线和一座年产50万吨的水泥厂。工厂占地200多亩,拥有近200名员工。 公司实收资本4146万元,其中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946万元,占95.18%;双鸭山新时代水泥公司投资200万元,占4.82%内部审计依据《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会计政策: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管理规范》(报批稿)及集团相关规定,参照20xx 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2:审计发现的问题 (a)货币资本周期 1:20 xx 5月17日立即进行现金盘点清点时,现金账面余额为11,306: 94元,未入账收入凭证318,772.16元,未入账支出凭证289,490元,调整后账面余额为40,589.10元库存实际现金为19,090.70元,与账面价值相差21,498.4元,其中白纸到达仓库21,500元现金盈余1.6元是由于出纳岗位变动和现金收支变动的余额。 2:货币资金控制过程中不相容头寸和头寸不分离。出纳负责收款和付款、文件准备和簿记 3:银行印鉴没有与支票分离,或者分离没有用。在审计中,

发现出纳在填写银行支票后,直接在主管会计的抽屉中提取并加盖银行印章。不检查 经主管会计审核程序,印章分离无用 4:银行余额调节表由出纳自行编制,形成独立核算和自我调整,不符合内部控制标准。 5:现金管理不规范,存在收单现象,如货款退款不及时账务处理等。 6年:部分套现业务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借款目的不明 7:现金账户与实际情况不符,原因可追溯到出纳交接时现金金额处理不及时。 (2)销售和收款周期 1年:从随机抽样的21份水泥销售合同中发现合同签订存在违规行为: (1)未填写合同号; (2) 17份合同未填写; (3)根据集团规定,不允许赊销水泥,但签订的销售合同中有货到付款或延期付款条款经询问,是销售人员在收款前预付款项以扩大业务。从表面上看,风险转移到了销售人员身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合同的主体仍然是公司本身,销售人员和客户形成单一的联系渠道,大量的支付资金转移给个人,容易涉及诉讼事项,形成潜在的风险,造成财务对账过程的混乱。 (3)采购和支付周期

审计报告费用

审计报告费用 审计报告的费用标准是多少?下面是整理的关于审计报告费用的相关内容,欢迎借阅。 审计报告费用 年度报表审计收费标准最低收费:3000元起 1000万元以下(含1000万元)(‰): 2.5‰ 1000万元以上-1亿元(含1亿元)(‰):0.15‰ 1亿元以上-10亿元(含10亿元)(‰):0.1‰ 10亿元以上(‰):0.02‰ 注:1.收费基数为年末资产总额; 2.收费采用差额定率累进分段计算。 提醒:以上为行业收费标准,北京京审会计师事务所会依据企业资产总额、全年收入总额、帐务情况综合报价。 相关阅读 写好审计报告应当避免的十个错误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做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的书面文件。 审计工作的成果主要反映在审计报告中,逻辑清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易于理解、事实就是、不偏不倚是编制审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优秀的审计报告赏心悦目、如沐春风,糟糕的审计报告

如同丈二和尚让人摸不到头脑;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结果会大不相同;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好的审计报告措辞和修饰必须注意,审计报告出现任何一个错误,别人都会看到,一百句话中哪怕只有一句是错的,大家也会忘记那九十九句对的,只记住说错的那一句。 所以,在撰写审计报告时要避免说错话,要让审计报告更专业、更客观。 撰写审计报告容易出现的十个错误 过多提及“根据领导要求进行审计” “根据公司领导要求,我们对**公司进行了审计”,有些审计人员在描述审计项目背景和目的时经常这样写,那么为何不对呢?明明就是根据领导要求去审计的,我们如实写,有何错误吗? 如果是临时性、计划外领导安排的审计项目,这样写无可厚非。 但在年初已经报经领导批准的审计计划之后,审计人员再写“根据领导要求决定对**公司审计”、“根据领导要求对**公司实施了审计”,就有些不妥当了。 你事事都扛着领导的“大旗”,带着领导的“尚方宝剑”,可能给人“害怕触及矛盾”、“被动审计”的感觉,醉翁之意是,“不是我想审计你,是领导要求我审计你,请你莫怪”。

生产成本审计案例分析

St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成本审计案例 一、背景 (一)飞翔股份有限公司 飞翔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轻工业类纺织品制造企业,主要经营中高档布料的生产。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名牌声誉和形象。公司产品均可以达到国家质检安全的规格,在制作材料方面也均以环保材料为主,在经济和环境平衡上起到了模范的作用。 飞翔股份有限公司聘请了天翼会计师事务所在2008年2月15日至3月6日对该公司2007年度的汇集报表进行了审计。 (二)上海天翼会计师事务所 创建于2005年,原挂靠上海杨浦区国家税务局。2006年依法改制为注册会计师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本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一批来自中国税务系统的资深税务师和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有着丰富财税工作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并吸收优秀高校毕业生组成。会计师事务所目前有19名工作人员,其中执业注册会计师8名,多数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双重资格,所有执业注册会计师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本所目前为7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代表处和200多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提供会计报表审计和咨询服务。 天翼会计师事务所是一所独立的、不受政府部门或国内外其他实体控制和影响的全部由本所注册会计师出资经营的会计师事务所,然而其仍然与国内各级政府机关和其他业务部门保持着良好的工作联系,也与境内外的同行和其他中介组织保持着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和交往联络。天翼会计师事务所一贯坚持“以义取利、以诚树信、以理育人、以法治所”的办所方针,坚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视职业道德和执业质量,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二、案例内容与过程 审计人员对于损益形成分别进行了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一) 对损益形成进行控制测试 通过调查表、流程图对内部控制有了全面,测评与评价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了控制性测试,以文字描述形式对检查结果。 在控制测试过程中,审计人员对有关损益形成内部控制的调查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根据测试结果,他们认为关于损益形成的内部控制有的方面是健全有效的,有的方面还存在着缺陷。概括其结果如下: 1.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进行了内部控制的审计:该企业在每次定期盘点原材料的时候都会发生一定数量的缺损,在对管理人员进行盘问后,得知除去一部分正常损失之外,有1/3的原材料属于非正常损失,其中主要是员工的监守自盗行为。在仓储环节的内部控制显得非常薄弱,导致了原材料的浪费,生产成本的增加,而被审计单位多年来一直没有很好的进行管理,所以材料的领用和运用没有严格的制度。需告诫监管部门进行整治。 2. 该公司直接材料的会计核算采用非定额单耗制度,审计人员获取“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成本计算单”、“领料单”以及“材料明细账”,对“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成本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进行核对,无误。 3. 审计人员对直接人工成本进行测试,被审单位是采用计时工资制的企业,审计人员获取了若干“实际工时统计记录”、“职员分类表”和“职员工资手册(工资率)”、“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及“成本计算单”,将“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直接人工费用进行了核对,无误;审计人员又将样本的“实际工时统计记录”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的实际工时进行了核对,无误;审计人员还抽取了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