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意义】 国际贸易的利弊分析

【国际贸易的意义】 国际贸易的利弊分析
【国际贸易的意义】 国际贸易的利弊分析

【国际贸易的意义】国际贸易的利弊分析

【国际贸易的意义】

国际贸易的利弊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國際貿易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的意義

所謂國際貿易是指探討國與國進行商品與勞務交易的國際間經濟活動;從圖17-1中顯示全球貿易成長率的比全球產出的速度快;二OO八年美國次級房貸引爆雷蒙兄弟宣告破產,導至全球股市等金融業哀鴻遍野,因此全球經濟體的彼此的關係,以「牽一髮,動全身」最為貼切。

圖17-1全球商品貿易和產出的成長

二、國際貿易的種類:

國際貿易的型態分為以下兩種:

有形貿易:兩國間商品、財貨之交換;例如台灣輸出電腦到美國,而向美國購買軍事武器等。

無形貿易:兩國間勞務之交換;包括金融、保險、運輸等;例如美國花旗行投資國內金融業,宅急便的運輸服務業從日本引進台灣;而台灣從東南亞引進外籍勞工等。

17-1-2國際貿易的發生原因

一、各國資源稟賦不同

在伊拉克整個中東地區,地面上雖是不能種植的沙漠,但地底下卻是黑金覆蓋,所以興起產油業;澳洲、紐西蘭地區,有肥沃的廣大土地,乾淨的水質,所以畜牧業發達;中國及越南有廉價的勞工,勞力密集產業紛紛在此設立。各國資源稟賦不同,各個國家專注生產屬於自己優勢的產品,實行專業化及自由貿易利益較大。

二、各國生產技術水準及專業分工不同

每個國家擁有的專門技術水準不同,例如我國擁有許有電腦相關的技術,所以電腦相關產業,在全世界的出口值,執牛耳之地位;汽車業德國是頂尖;鐘錶業則非瑞士莫屬;所以須賴國際貿易才能讓全球消費者擁有他國高超技術水準下生產出來的產品。

三、生產要素缺乏流動性

生產要素中的土地有其固定性,無法移動;勞動及資本各國皆有相關法令規定,限制其移動;上述的自然或人為因素的貿易障礙,致使生產因素無法自由移動,所以當生產因素充裕的一方,可以依賴國際貿易流向不足的另一方,讓資源充份有效利用,並使全球消費者同蒙利益。

四、國內市場臨時性供需失調

當不可抗力的天災來臨,例如風災、水災、旱災等,最容易打亂靠天吃飯的農業,所以當農作物生產不足或過剩時,政府可靠進出口來解決供需失調的問題。

17-1-3國際貿易的利益

英國經濟學者羅伯森說「貿易是經濟成長的引擎」,其對國家社會整體利益如下:

一、促進國際分工,資源有效利用

一個國家若由封閉經濟變成開放經濟,通常有助於提高社會福利,以圖17-2表示之,說明如下:

封閉經濟:

D與S分別是封閉社會下的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均衡點E,均衡價格為P0,均衡交易量為Q0,消費者剩餘為ΔP0EA,生產者剩餘為ΔP0EF,社會福利為ΔAEF

開放經濟:

當政府開放進口,該商品的國際價格為P1,所以國內價格由P0降為P1,國內廠商面對P1的價格,只願意供給Q1,但消費者的需求量是Q2,消費者剩餘為ΔP1CA,生產者剩餘為ΔP1BF。消費者剩餘增加了P0P1CE,生產者剩餘減少了P0P1BE,開放經濟後社會福利增加了ΔEBC。

圖17-2國際貿易的利得

二、消費者享受貿易利益

國際貿易後,消費者有更多的海內外商品可供選擇,國內外的廠商在激烈競爭下,所謂「鶴蜯相爭,漁翁得利」,消費者自然可享受貿易利益。

三、提高生產效率

國際貿易後,廠商面對廣大的國際市場,將充份利用設備,採用新的生產技術及管理制度,以達到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國際競爭力。

四、促進競爭

國際貿易,開放進口,廠商面對來自海外的競爭者,尤須「戒慎恐懼」,所以必須改善產品品質,加強服務效能,以吸引舊雨新知。

17-2國際貿易政策

17-2-1自由貿易

一、自由貿易的意義:

是指國與國之間商品與勞務的交易,政府不予干預,也無關稅障礙,任由國家之間按照經濟原則進行貿易的一種制度。

二、提倡者:以古典學派的亞當斯密及李嘉圖為代表,以國際分工原理為基礎。

三、自由貿易的優點

實現國際分工:由於國際專業分工的結果,可以達到國際間「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目標。

促進資源有效率利用,提高生產技術進步:在自由貿易下如果本國廠商未使用最有效率的生產規模,其產品將在國際市場喪失競爭力,而被他國產品取代。

平衡各國物價水準:擴大市場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平衡各國物價水準,增加全世界的總產出。

增進世界人民的消費福利:在國際分工的原理下,世界人民皆可享用物美價廉的產品,提高消費福利。

四、自由貿易實施的困難:

各國經濟發展程度有異:生產技術、資源利用、消費觀念等各國發展程度差異甚至有數年之隔,要將開發中及落後國家拉到同樣的水準,誠屬非易。

政治立場或制度不同:自由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及共產主義經濟制度,彼此之間存在差異,鴻溝不易跨越。

經濟落後國家為保護本國基本工業,常採保護貿易:這是經濟落後國家的悲歌,所以當地消費者在愛國心的驅策下,不得不消費價格比他國昂貴的財貨。

有利於經濟發達國家,不利於開發中及落後國家:經濟發達國家生產的產品技術好,在大規模生產下,價格便宜,開發中及落後國家僅能望塵興嘆。

17-2-2保護貿易

一、保護貿易的意義

為維護該國的國民經濟利益及保護國內的工商業,而對他國採取經濟、政治的保護關稅政策。

二、提倡者:以德國經濟學家李士特為代表。

三、實施保護貿易的原因

保護幼稚工業

德國歷史學派的經濟學家李士特認為一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扶植本國的幼稚產業使其成長發展,以免遭受外來已成熟產業的摧殘,但是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如果它是具有發展前途的重要工業,才繼續予以保護,當保護工業發展成熟後,應即撤銷保護;而農業不宜採取保護措施,以免損失區域分工之利益。

維持經濟獨立

本國重要產業,必須能自給自足,毋須仰賴他國進口,以保持經濟獨立性,尤其是非常時期,可避免仰人鼻息。

防止傾銷

所謂傾銷,是指一國以低於其國內市場的價格在國外推銷其產品,以打擊進

口國的工業。為防止國外商品廉價傾銷,危害本國產品而採取保護關稅政策。例如在二OO七年我國政府對大陸進口的鞋子課徵百分之一百四的「反傾銷稅」,以保護國內製鞋產業。

維持高工資

高工資國家為抵制低工資國家工業產品的低價競爭,必須採取保護政策,以維持本國的高工資水準。

增加本國就業機會

如果採取保護關稅,減少外國商品進口,促使本國商品的需求增加,以提高本國勞動者的就業機會。

獲得關稅收入

如果能對進口商品課以保護關稅,可以使政府的財政收入獲得豐沛的挹注。

維持生產成本均衡

一國保護關稅的稅額,應等於本國商品與進口商品生產成本的差額,以維持兩者的相對價格相等。

維持國際收支平衡

當一國貿易逆差無法迅速有效地獲得改善時,採取保護關稅或配額制來限制進口,以平衡貿易逆差。

四、保護貿易的缺點

短期保護貿易,長期資源利用無效率。

被保護產業,有如「溫室的花朵」缺乏外來競爭者的刺激,進步空間有限,徒使資源無效率使用。

溫和合理的保護貿易政策有助於一國經濟發展與穩定。

溫和合理保護本國基本產業,避免「咽喉被掐」的受制於他國,待被保護的產業羽翼漸豐,就須適時撤下保護傘,使其茁壯的足以與他國一爭高下。

偏激的保護貿易政策違反國際專業分工原理。

過份偏激的保護政策,將「愛之適足以害之」,如果不適時撤下保護傘,將變成「扶不起的阿斗」,當保護政策撤銷時,終將脆弱不堪不擊而一敗塗地。

易惹來他國的報復關稅,形成經濟戰爭。

國與國之間應本著「互惠原則」,為彼此人民謀取消費福利,但如果一方自

私心態,將惹起他方「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報復關稅,終將兩敗俱傷,無一贏家。

註:反傾銷稅:反傾銷稅是對外國廠商以低於生產成本或其國內售價而傾銷至本國之產品所課的稅稱之。另有一種稱為「平衡稅」是指為對抗出口國政府所給予出口補貼而課徵的稅稱之。

17-2-3保護貿易的方式

一、保護關稅:所謂關稅是指對進出國境的商品所課徴的稅,分為下列

幾種:

進口稅:指對進口商品課稅,此為最常見的保護貿易方式;在關稅保護下,進口品的成本提高,價格上漲,相對地削弱與本國商品的價格競爭力。

出口稅:指對出口商品課稅,但一國為鼓勵出口賺取外匯,大多不予課徵出口稅。

出口補貼:指對於出口商品的補貼,藉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降低價格,提高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

二、非關稅貿易管制:

出口自動設限:

透過雙方的談判,出口國自願限制其出口數額。

輸入許可制:

進口品的輸入,必須先向主管機關申請核發「輸入許可證」,取得之後,才准予進口。

輸入配額制:

政府規定於一定期間,規定進口品的數量或種類。

易貨制:

兩國主管機關簽訂貿易協定,規定於一定期間,兩國互相採購的商品數量或金額。

輸出入連鎖制:

由一國政府規定,輸入權的取得,必須履行輸出義務為條件;亦即當進口一定價值商品時,必須出口同價值的本國商品複式匯率制度:

對進出口商品或不同種類的進口品分別採用不同的匯率,以增加出口減少進口。

貿易行政管制:

例如日本的主管機關規定凡是進口至日本的紡織品必須能承受五磅的拉力,否則不准進口。

三、貿易條件

所謂貿易條件,簡稱TOT,就是指一單位的出口品在國際市場上所能交換得的進口品之數量;以相對價格而言,也就是出口品的國際價格與進口品國際價格之比值。公式簡化如下:貿易條件=進口品數量出口品數量=出口品國際價格進口品國際價格

當一定量的出口品所能換得的進口品數量增加,或出口品價格上升的速度比進口品快時,亦即TOT值變大,即M>X,稱之為貿易條件改善,就是以較少的出口品換進較多的進口品數量。相反地,當TOT值變小,即M<X,稱之為貿易

條件惡化,就是以較多的出口品換進較少的進口品數量。

隨堂Quiz

1、以下何者不是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各國生產技術相異。生產要素流動性高。各國資源稟賦不同。國內市場供需臨時失調。

2、羅伯森說何者是經濟成長的引擎?投資儲蓄貿易外匯

3、關於實行自由貿易的利益,下列情況,何者有誤?消費大眾福利的增進資源有效利用生產技術各國趨於一致水準國際分工之利。

4、一國以低於生產成本或國內市場的價格,將產品外銷至國外者,稱之為、

傾銷配銷補貼輸出許可。

5在非關稅貿易管制中,一國政府規要輸入一定金額的商品必須先輸出等值金額商品者稱之為、配額制輸入許可制以貨易貨制輸出入連鎖制。

6、當貿易條件改善時,指出口品數量所能換得的進口品數量相對較少多相同無法比較。

7、保護貿易理論中提出「保護幼護工業」的經濟學者是亞當斯密李嘉圖李士特馬歇爾。

8、若一國家長期採取保護貿易政策會產生何種結果?國家財政收入豐富幼稚工業蓬勃發展國內資源誤用國內工人維持高工資。

9、現今世界某些國家採取保護關稅,通常是指出口稅進口稅

過境稅貨物稅。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怎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

怎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 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趋势已经超越了自身生产经济的增长趋势,这给全球各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都带来了不同水平的增长,包括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凭借着国际贸易的增长态势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在宏观经济评价体系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我国需要把握好全球化经济发展带来的基于,提升国际竞争力,也是走向国际上的必然选择,更是国际贸易的需要。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际贸易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我国全面抓紧了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基于,提升改革和开放的速度,为国际贸易的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成为了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中的最大受益国。当前无论是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量还是国家外汇储备和外贸利用数量,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以说我国在亚洲范围内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在世界范围内帮助亚洲经济实现国际贸易的增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下图展示了我国在近些年来的对外贸易走势: 图1 1978年-20XX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情况 如今我国在国际贸易上的飞速发展已经开始逐渐改变了世界范围内的利益格局,资源格局和市场格局,我国也将进一步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战略 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和开放的政策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同时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我国的国际贸易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深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对外贸易中也需要不断地突破壁垒。只有这样我国的国际贸易才有可能更加从容地应对好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与要求。 1.进一步扩大国际贸易 当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国际贸易在全世界的贸易格局中处于交底的产业地位,同时从事相关产业的都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局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具有较快的增长幅度,但是相对应的国民收入却没有得到增加。我国的国际贸易应当在传统的产业基础优势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努力促进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改善贸易条件,在一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中进行渗透,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够在国际贸易格局中

国际商法对国际贸易的意义(英文论文)

国际商法对国际贸易的意义 摘要:国际商法是在国际商业社会领域内,调整跨国境的贸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深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作为调整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国际商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通过阐述国际商法的内涵、起源及作用,分析了学习国际商法的必要性,并紧密结合国际商业社会的现实深入探寻其对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这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必要性;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最主要也是最具动感的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贸易活动空前活跃。商业活动本身固有的扩张性、同一性与世界性以及国际商事关系的快速发展,要求贸易活动中尽量减少或消除各国法律的歧异,避免法律冲突,以便交易的顺利进行。但是,各国法律规则的不统一,不仅增加了国际商事往来的不确定性,使商人在交易中缺乏预见性和安全感,而且还造成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显著降低。因此,作为在世界范围内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国际商法顺应而生并得到了较大发展。 一、国际商法的涵义及特征 国际商法(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是调整跨越国界或区域的商事组织之间从事国际商事交易活动所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主要包括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商业交易活动的私法规范和国家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公法规范。同国际经济法的渊源一样,国际贸易法主要表现为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立法、规章。 国际商法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的普遍性 2、调整对象的广泛性 3、法律规范的多样性等特点 二、国际商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从国际商法的产生看,国际商法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出现的。它最初所调整的商事关系就不是一国国内商人之间的商事关系,而是跨国界的、不同国家商人之间的国际商事关系。其调整范围已由原来的商事交易范围扩大到贸易管理规范,从性质上已不再限于私法;由货物买卖扩大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国际商法是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商法的形成来源于实践,它的系统化过程不是由于国家的立法或学者的传播,而是由于其适用者兼推行者的努力。 第二,由于当代国际商事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国际商法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单一层次的国际商事惯例演变为多层次的国际商法,是一个以国际商事惯例为主体内容的,既包括国际法规范,也包括国内法规范的综合的法律部门。 国际商法已成长为一个多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的法律部门。由于国际商法是用来调整从事跨越国境商事交往的各种公、私主体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所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年第4期总第214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国际贸易】 我国钢铁贸易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分析 吴丽艳 (本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本溪117000) [摘要]我国钢铁贸易发展迅猛,但由于产能过剩等原因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摩擦 频繁, 同时我国钢铁贸易还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进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原材料进口依存度过高,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提出了鼓励进口低端钢铁产品,推动技术升级等对策建议。[关键词]钢铁贸易;产能过剩;产品结构;贸易摩擦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4-0013-02 作者简介:吴丽艳,女,辽宁省本溪市人,本钢设计研究院人力资源部经济师,研究方向:钢铁贸易、低碳经济。 一、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及钢铁贸易发展特点(一)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现状 2011年我国钢铁工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由于国内基础设施投资增多和工业生产存在大量需求,国内钢铁市场平稳发展。另外,国家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加大,也带动了钢铁需求的大幅增长。但在国内钢铁市场供大于求和钢材金融属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国内钢铁市场经常出现价格大幅波动现象。2012年我国钢铁业仍将面临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外需放缓的局面,同时国内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速也适度放缓。这将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钢铁消费强度,我国钢铁工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二)我国钢铁贸易特点1.钢铁贸易比重快速提升 从2009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国内钢铁供求和对外贸易也迅速增长。2009年,我国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 的比重为2.41%,钢铁贸易额占全国贸易额的比重达到3.24%。2010年,我国钢铁进出口贸易额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超过了2009年。其中,钢铁出口额超过了180亿美元,进口额超过了280亿美元。 此外,中国钢铁贸易占世界钢铁贸易的比重也在上升。2009年以来,中国钢铁贸易总额占世界钢铁贸易总额的比重从4.8%上升到了7%以上,近年来中国钢铁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主要是由出口拉动的,钢铁出口额的增幅已经超过了钢铁进口额的增幅。 2.从钢材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 中国一直是钢材进口大国,但2009年扭转了我国钢材净进口的局面,实现钢材净出口12万吨。但钢材贸易金额仍为逆差,这是由我国钢材贸易结构决定的,我国出口的钢材技术含量和价格普遍低于进口钢材。2010年1—4月,中国净出口钢材430万吨(同比增长142%),贸 易逆差8亿美元(同比降低了70%),钢材贸易在继数量上转为净出口后,贸易金额逆差也在缩小。 3.低端钢铁产品出口能力提高 2011年我国RCA 指数大于1的钢铁产品出口额占钢铁出口总额的80.61%,进口占比27.68%,实现了35亿美元的顺差。但RCA 值大于1的中国钢铁产品基本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初加工产品。一些技术含量高、深加工的钢铁产品,如不锈钢、电工钢、涂层或镀层板材,则明显缺乏出口竞争力,在相当程度上还需要依赖进口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二、我国钢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一)贸易结构不合理 我国进口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要明显高于出口钢铁产品。例如, 2010年我国出口钢材中技术含量较低的棒线材比重为32.8%,远高于进口4.2%的比重。这种低出高进的贸易结构,是由当前我国钢铁工业所处发展阶段决定的,也会对我国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生产低端钢铁产品消耗的能源、水资源和排放的污染物都要高于高端产品,我国大量生产并出口低端钢铁产品不利于低碳环保经济发展。 (二)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是目前我国前三大钢铁贸易伙伴,我国从以上三个市场进口的钢铁额占钢铁进口总额的50%以上,钢铁出口额约占出口总额的40%。根据HS 码分类,贸易中共有35类钢铁产品,在中国进口最多的10类产品中,有6类是板材。2010年,中国从这三个市场进口的钢铁板材占板材进口总额的62.4%,说明我国对这三个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其中,我国向日本出口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最低,向韩国出口的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稍高,向台湾地区出口的钢铁产品的技术含量最高,但是加工贸易出口又占对台湾地区出口钢材较高的比重。 3 1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 Ps:这是国际贸易ppt上的案例汇总,大家也可以去看课件! 第四章案例一 中国某食品有限公司出口苹果酒一批,国外来证货名为:“Apple Wine”,于是我方为单证一致起见,所有单据上均用“Apple Wine”。不料货到国外后遭进口国海关扣留罚款,因该批酒的内外包装上均写的是“Cider”字样。结果外商要求我方赔偿其罚款损失。问:我方对此有无责任?为什么? 案例分析 ?我方应负责赔偿。 ?作为出口公司,理应知道所售货物的英文名称。如来证货名与实 际不符,一则要求对方改证,二则自己更改货物上的英文名称。 如只考虑单证相符而置货物上的名称不顾,势必给对方在办理进口报关时造成严重后果。 第五章例题1 上海运往肯尼亚蒙巴萨港口“门锁”(小五金)一批计100箱。每箱体积为20厘米*30厘米*40厘米。每箱重量为25公斤。当时燃油附加 费为40%。蒙巴萨港口拥挤附加费为10%,试计算该货物的运费。 GAGGAGAGGAFFFFAFAF

计算方法 (1) 查阅货物分级表。门锁属于小五金类,其计收标准为W/M,等级为10级。 (2) 计算货物的体积和重量。 100箱的体积为:(20厘米*30厘米*40厘米)*100箱=2.4(立方米)。 100箱的重量为:25*100箱=2.5(公吨)。 由于2.4立方米小于2.5公吨,因此计收标准为重量。 (3) 查阅“中国-东非航线等级费率表”,10级费率为443港元,则基本运费为: 443*2.5=1,107.5(港元) (4)附加运费为: 1,107.5*(40%+10%)=553.75(港元) (5)上海运往肯尼亚蒙巴萨港100箱门锁,其应付运费为: 1,107.50+553.75=1,661.25(港元) 例2:典型的计算班轮运费题 从我国大连运往某港口一批货物,计收 运费标准W/M共200箱,每箱毛重25公斤, 每箱体积长49厘米,宽32厘米,高19厘米, GAGGAGAGGAFFFFAFAF

合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合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一、合同的定义及特征 《合同法》第 2 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合同法理论上,合同也称为契约,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合意或者协议。例如,《民法通则》第 85 条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的保护。”我国合同法继续沿用了民法通则第 85 条的规定。《合同法》第 2 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据此可见,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实施的能够引起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产生、变更或终止的合法行为。因此,只有在合同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符合法律要求,合同才具有法律约束力,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如果当事人作出了违法的意思表示,即使达成协议,也不能产生合同的效力。同时,由于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民法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如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民事行为的无效和撤销等,均可适用于合同。另外,合同是由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订立的,这就是说,订立合同的主体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二)合同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所谓设立民事权利

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订立合同旨在形成某种法律关系(如买卖关系),从而具体地享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所谓变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使原有的合同关系在内容上发生变化。变更合同关系通常是在继续保持原合同关系效力的前提下变更合同内容,如果因为变更使原合同关系消灭并产生一个新的合同关系,则不属于变更的范畴。所谓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是指当事人通过订立合同,旨在消灭原合同关系。 (三)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意思表示一致达成的协议。合同是合意的结果,它必须包括以下要素:第一,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的当事人。第二,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第三,各个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合同的成立需要的条件主要有: A、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 B、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必须是依法”进行的。所谓依法”签订合同,是指订立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由于合同约定的是当事人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而权利和义务是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和承担的,所以订立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要求,法律就不予承认和保护,这样,当事人达成协议的目的就不能实现,订立合同也有失去了意义 C、当事人必须就合同的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即合同必须是经过双方当事人协商一

浅析广西钢铁进口贸易情况以柳钢为例

浅析广西钢铁进口贸易情况--以柳钢为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专业: 摘要 入世后,我国出口广西钢铁不断遭遇各种进出口贸易摩擦,一场针对钢铁贸易的争端迅速兴起,中国广西柳钢进出口贸易的问题引发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文章通过我国广西钢铁产业生产以及进出口的现状,浅析了当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产业集中程度低,最后得出保证我国钢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广西柳州钢铁;进出口;贸易摩擦 Abstract: after entering the WTO, China's export of Guangxi iron and steel will encounter various types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friction, a steel trade dispute is rising rapidly,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further caused China Guangxi Liuzhou Iron and stee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ssues.

Through China's Guangxi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production and import and export situation, existence of the problems, of which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 low level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 finally obtains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ensur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Keywords:Guangxi Liuzhou iron and steel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friction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真题

B008·00149 绝密★启用前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卷(通卡) (课程代码00149)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共4页,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 上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第5页,共1贡.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井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便于不同时期的对外货物贸易规模比较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额 B.对外贸易值 C对外贸易业量 D.世界贸易额 2.在专门贸易体系下,下列不计入一国的进口贸易的是 A.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的直接进口货物 B.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的从海关保税区进入境内的进口货物 C.用于国内消费和使用的从经济特区进入境内的进口货物 D.出口加工区进口用于生产出口产品的原料和中间产品 3.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 A.贸易差额 B.贸易顺差 C.贸易逆差 D.贸易平衡 4.有色金属交易的市场形式为 A.商品交易所 B.拍卖 C.展监会 D.商品销售渠道 5.在危机期间,商品供求表现为供远大于求,商品价格 A.快速上升 B.快速下降 C.温和下降 D.逐渐回升 6.下列属于保护贸易政策的是 A.降低进口货物关税 B.取消进口货物配额 C.设立自由贸易区 D.进行外汇管制 7.反倾销税属于 A.过境关税 B.财政关税 C.进口附加税 D.特惠税 8.按进口商品价格的百分比记征的进口关税为 A.从量税 B.从价税 C.复合税 D.迭择税 9.在现代贸易条约与协定中,最常见的最惠国待遇例外是

互联网时代下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策略与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策略与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29T09:43:17.050Z 来源:《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7期作者:刘宇[导读]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行业的发展状况、领域大小、产品的创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 刘宇 山西焦煤集团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摘要:在这个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化工行业早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化工行业的发展状况也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科技发展的强烈感召下,互联网业已渗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科技发展的催促之下,转变化工行业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分有必要的。改变传统落后的结构,运用新的生产方式,融入新兴技术,对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有着 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竞争力;化工行业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行业的发展状况、领域大小、产品的创新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努力将化工行业发展得当,对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感染下,化工产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外的化工产业对我国化工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也应该对此情况加以解决。这篇文章阐释了我国现阶段化工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如何提高化工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一些见解,并对未来产业发展进行了憧憬。希望我国在化工行业在国际竞争中拥有更强的优势。 一、现阶段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状况 1.1没有贴近市场,掌握最新市场信息 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低端化、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的现象显著,而且我国步入国际市场较晚,与其它国家相比没有更加贴近市场,掌握市场信息不足,对高销量产品的预测不足而去不断以量取胜,使外国商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我国的经济遭受了碾压。比如一吨价格就要十二万的甘草膦,由于生产过剩跌到了两万元。再比如三万元一吨的黄连价格跌到了一万以内。这都是由于我国对市场把握不足而产生血淋淋的后果的例子。倘若不加以转型,就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我国在国际中的经济地位也会受到冲击。 1.2我国化工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新鲜血液,是我国经济永葆生机的源泉。而现在的中国的化工行业却呈现出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首先,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力度不足,没有更多的创新人才,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其次没有引进先进技术,吸收外国优质成果。这二者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化工产业难以转型升级。 二、互联网时代下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的策略 2.1突破传统模式,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化步伐加快,但是仍然有些传统模式束缚了我国的发展。因此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我国的化工产业我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也许传统模式更具有稳定性,但是它只能给短期带来良好的收益状况,若想让化工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就应该与现代市场相接轨,制造具有特点,且符合现代人高要求的产品,而不是只追求量的突破。当前化工市场情况十分严峻,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未知与挑战,但这同时也是机遇,因此,现如今的化工产业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提高自身的能力,强化企业的发展。 2.2增强化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转型升级 如果想使我国的化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必不可少的。化工产业应该引进国际产业的先进技术和人才,提高企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增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及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其次,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国际市场,应该积极与国际市场相关接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同时也应该通过自主研发,形成企业的创新优势。 2.3积极建立与国际相接轨的服务平台 若只靠技术的支持,没有与国际相结合的平台,无法将产品运输出去便可以说是以前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所以化工产业要积极打造国际化的平台,使得经营和运输融合在一起,减少中间环节资源的浪费,更快地打开国外市场。同时也可以与国外较强的企业相合作,弥补自身发展的短板,同时也可为企业带来更加雄厚的资源。一旦经济风险来临,可以相互扶持,共同难关。 2.4拓宽原材料的来源,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 当下,我十分重视重工业的生产力发展,但由于生产环节中需求资源较多,使我国的资源出现了十分匮乏的状况,原材料对外依赖度十分高,这使得我国化工产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给以后的发展带来了难题。针对此种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对原材料进行征集,进行国际分工,也可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获取增加廉价的原材料。使得资源成为现阶段的一种战略优势。 2.5提高行业员工素质 人是决定生产力高低的重要因素,化工产业必须要以技术为的衡量尺度。拥有高技术人才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准确把握市场竞争的焦点,而当今社会,我们不光需要企业员工具有专业性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较高的服务水平以应对国外市场的冲击。化工产业工作繁忙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时间较为紧迫,这些原因让员工失去了工作的斗志和信心,这时就需要一个激励机制,为员工提供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领导者也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转挖掘员工的潜力,让员工能够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忠于本职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 结束语 即使我国现阶段在国际市场上重工业享有很高的地位。但这些都是以环境污染和人力消耗为代价的。现如今我国对重工业的投入较高,其支出经费无法缩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技术的含金量和研究产品的质量。努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国际形象。所以我们要加大人才的引入,让这些新型人才为我国化工产业的生产和发展出谋划策,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使中国产业能够走出中国,成为世界的一颗闪亮明星。

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结课论文 学校: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学院:人文与管理 专业: 英语 班级:1002班 学号:1005100209 姓名:杜文娟

结合实际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一、引言 近几年,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世界各国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出现,许多人不能完全理解频繁出现的原因,不知道国际贸易频繁出现对自己家人,朋友有何积极影响,为了解决许多人的疑惑,所以这次论文结合生活实际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二、国际贸易的概念 要了解结合实际谈国际贸易的重要性,首先我们先了解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也可称对外贸易。 三、结合生活谈国际贸易的作用 1.国际贸易促进我们就业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关系到我们的生计,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很关心就业问题,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对于一些了解贸易专业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的人可以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这是直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发展国际贸易可以间接地提供就业机会,据有关资料分析每出口2亿元的工业品,一年就能提供2,4万个人的就业机会。中国大部分人群还是农民,他们没有专业知识,不能从事高技术工作,各国间进行国际贸易,促进加工业的大力发,他们通过岗前简单培训就可以进加工厂,从事简单工作,从而解决大部分进城务工就业问题。 2.国际贸易促进生活水平提高 当今世界发展中,各国大部分通过国际贸易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设备,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国内大部分行业发展,从而他们的工资和原来想比有所提高。十几年前,西安市最低基本工资每月600元左右,而今几年国际贸易活动频繁,影响了西安市整体经济发展,西安市的最低基本工资每月2000元左右。他们每月赚得更多钱后,他们会满足自己的物质层次要求,提高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同时也会满足自己精神层次,会花钱在图书,电影,网络方面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3.国际贸易调节各国市场供求 国际贸易具有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世界各国由于受生产水平的高低、科学技术高低和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国国内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状况,各国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数量,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短缺产品的需求,对于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了新的出路,以防造成没必要的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中国大蒜在旺季时产量巨大,在满足中国市场后,还剩大量的蒜,把剩余的出口到国外,这样既不浪费资源,有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外市场供求的不足,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

中国铁矿石贸易现状和展望

xx铁矿石贸易现状及展望 一、xx铁矿石贸易现状 (一)中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加速了铁矿石贸易的发展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用25年时间使钢产量由1978年3178万吨达到2003年的2。 2亿吨,尤其是从2001年至2003年中国钢产量连续三年高速增长,年增长率分别为18%、20。3%、21。9%。今年1-8月中国累计产钢1。7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1%。相应地,近三年进口铁矿石贸易量达到1。48亿吨,相当于2000年的两倍。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铁矿石进口第一大贸易国。按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今年中国钢产量将达2。6亿吨,进口铁矿石贸易量将为1。8亿-1。9亿吨。钢铁工来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铁矿石贸易量迅速增加。 (二)国内外铁矿石的供应情况为铁矿石贸易创造了条件 总体上讲,中国铁矿资源总量上比较丰富,但含铁品位较低,铁矿山分布不均衡,矿山开采难度较大,规模较小。 1991年我国铁矿石产量为19056万吨,1997年达到26192万吨后逐年下降,到2001年降为21701万吨,2003年回升到26108万吨。今年1-8月累计生产17881。3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1。8%,预计2004年铁矿石产量将达到3亿-3。2亿吨。 现在国内铁矿石资源不能满足目前我国钢铁生产对铁矿石的需示。相比而言,进口铁矿石品位高,冶炼条件较好,综合效益较高。因此,从国际市场进口一定数量的铁矿石是中国钢铁生产不断增长的必然选择。2004年全球增加矿石供应量为5000万吨,其中中国进口铁矿石贸易将增加4200万吨。 (三)贸易方式和品种的变化为铁矿石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0世纪90年供以前,中国进口铁矿石贸易由中钢集团前身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垄断经营,90年供以后,随着国家改革的发展,中国进口铁矿的贸易方式有了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1.钢厂直购 目前国内部分大型钢铁企业均与国外铁矿石供应商订有长期供货协议,中国钢铁企业从国外供货商直购的铁矿石贸易的一半以上。 2.通过中间贸易商购买 铁矿石的国际贸易具有专业性强、市场波动频繁、供货不稳定的特点,对买方的风险极大。为此,一部分中小钢厂,特别是大部分小钢铁企业均采用委托贸易商代理进口铁矿。部分有直购协议的大型钢铁企业也委托一些信誉良好的贸易商代理进口铁矿,以确保铁矿供给的稳定。 3.进(来)料加工贸易 随着中国与国际钢铁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部分钢铁企业积极与国外客户开展进口铁矿出口生铁或钢坯、钢材的进(来)料加工贸易,在国内外市场价格有别的情况下,加工贸易的开展对合约双方扩大生产,增加贸易量和提高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 我国铁矿石进口的主要贸易国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和秘鲁。2003年从上述五个国家进口铁矿石14057万吨,占全部进口量的94。9%。今年上半年印度矿的进口超过巴西矿,成为中国第二大矿石供应国。同时,欧洲,非洲,美洲及东南亚的矿石也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矿石的品种,增加了供应数量,活跃了矿石贸易。 (四)目前铁矿石贸易存在的问题 1.迅速增长的中国钢铁工业与相对滞后的国际铁矿石贸易供应。 随着中国钢铁工业近年来的迅速发展,中国钢铁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存度逐年提高,今年将接近50%。但国际市场上铁矿石供应量的增长目前明显滞后于钢铁生产需求的增长。据预测,2004年中国的钢铁产量将增加4000万吨,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03章习题参考答案 1.单选题 (1) B (2) A (3) A (4)B (5) C (6) A (7) C (8) B (9) B (10) D (11) C (12) B (13) C (14)B (15)C (16)B (17) B (18) C 2. 多选题 (1) AB (2) CDE (3)ACE (4) ABCDE (5) CD (6)ABCD 3.简答题 (1) 什么是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方针和原则。从一国或地区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政策就是对外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是两种最基本的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又根据各国贸易政策对外销生产和内销生产的保护程度,将其分为外向型贸易政策和内向型贸易政策 (2) 什么是关税?关税的种类有哪些? 答:关税(Tariff)是一国海关在进出口商品经过关境时,强制征收的一种税收。按征税目的分为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和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按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分进口税(Import Duties)、进口附加税(Import User-taxes)、出口税和过境税 (3) 什么是非关税措施?它有何特点? 答: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 是指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都有限制进口的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相比较,非关税壁垒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第二,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第三,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4) 什么是进口配额?它有哪些类型? 答: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 System),又称进口限额。它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 以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 主要有以下两大类:(1) 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该数额后,便不准进口。(2) 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的关税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附加税或罚款。 (5) 什么是“自动”出口配额?它与绝对进口配额有何不同?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

案例4.3 双重质量担保案例(案例讨论) 我国某外贸公司向德国出口花生一批,合同规定最低含油量不低于44%,杂质不超过1%。但在成交前我方曾向对方寄过样品,合同订立后我有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货到德国后,买方出具了货物品质比样品低7%的检验证明,并要求赔偿600英镑的损失。我方拒绝赔偿,并陈述理由说:货物在交货时是经过挑选的。因为是农产品,不可能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但也不至于低7%。 问:我方失误在哪里?是否可以以货物非凭样成交理由而不予理赔? 答:(1)此案例是凭卖方样品交易,在合同中应定名品质以卖方样品为准。日后,卖方所交整批货的品质,必须与其提供的样品相同。但允许卖方交付某些商品的质量指标在一定的幅度内有变化,在之前要约定一定幅度的品质公差。在本案例中卖方在达成合同后,有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此举有欠妥当,应当在双方商定品质条款时,可加订“交货品与样品大体相同或相似”之类的条文,以避免争议和便于履行合同。同时本案例涉及两个质量担保:合同担保,样品担保。合同规定最低含油量不低于44%,杂质不超过1%,样品担保允许5%偏差,但是7%已超过,尽管此样品担保是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允许5%偏差。同时买方出具品质比样品低7%的证明,卖方则认为买方出具的证明不符合实情。如果卖方拿不出留存样品,也要赔偿600英镑。

(2)我方应该理赔。 凡以样品表示成交商品质量并以此作为交货一句的,则为凭样品买卖,我方已寄给卖方样品,则为样品担保,同时双方已订立合同,则为合同担保。所以我方不可以以货物非凭样成交理由而不予理赔 案例4.9 冻羊肉案例(讨论) 我国某公司向科威特出口冻羊肉20吨,每吨FOB价400美元。合同规定数量可增减10%。国外按时开来信用证,证中规定金额为8000美元,数量约20吨。结果我方按22吨发货,但持单到银行办理议付时遭拒绝。 问:原因何在? 答:《公约》第37条和52条对卖方交货数量大于约定数量时有明确规定:如卖方交货数量大于约定的数量,买方可以拒收多交的部分。数量机动幅度的选择,应视成交条件和双方当事人的意愿而定,本案例采用FOB成交,应由派船接货的买方来选择。同时本案例虽然规定数量可增减10%,即为22吨,但国外按时开来的信用证,证中规定金额为8000美元。按照ucp500规定,受益人(卖方)所提交的单据不仅要做到“单证相符”,还要做到“单单不得互不一致”二本案例单表明为 8800美元,则单据不符,导致银行拒绝信用证支付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简单来说,单据总金额为8800美元,超过了信用证的金额,而信用证的金额在没有约数的情况下是不允许超证支付的。

钢铁贸易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钢铁贸易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629656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08459064.html,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08459064.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钢铁贸易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6年版) 报告编号:1629656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2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808459064.html,/R_NengYuanKuangChan/56/GangTieMaoYiHangYeQi anJingFenX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国际钢协表示,尽管全球钢铁业仍然面临一些下行风险。但是一些积极因素也正在显现,发达经济体也传来越来越多积极的消息,尤其是欧元区的复苏动力不断加强。而在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我们看到人们对印度的态度越来越乐观,中东北非地区和东盟地区的钢材消费量不断增加。尽管这些积极因素不能完全抵消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的影响,但仍然预期2016年之后需求增速逐步回升。 国际钢协认为中国需求将继续下降。2014年,由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中国的钢材需求量出现了继1995年之后的首次负增长。这种局面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变化,中国的钢材需求量将在2015年和2016年继续出现0.5%的负增长。从中期来看,不会出现强力反弹。为了稳定减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对于这些措施可能产生的影响,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国际贸易相关问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近期,美元一直贬值,那么请问美元贬值一般对()。 A 美国出口商有利 B 美国进口商有利 C 都有利 D 都不利 2.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主要属于()。 A.垂直型分工 B.水平型分工 C.混合型分工 D.不能判断 3.在国际贸易中,FDI代表()。 A.国际直接投资 B.国际间接投资 C.绿色贸易壁垒 D.世界贸易组织 4.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机会扩大出口的手段叫()。 A 商品倾销 B 价格倾销 C 外汇倾销 D.剩余倾销 5.我国服装出口经过新加坡商人之手转卖到南美洲。这种贸易对新加坡来说属于()。 A.直接贸易 B.间接贸易 C.过境贸易 D.转口贸易 6.普惠制中受惠范围与幅度最大的是()。 A.工业品 B.农业品 C.奢侈品 D.敏感性商品 7.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叫( )。 A.对外贸易依存度 B.贸易差额 C.国际商品地理分布 D.国际商品流向8.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是()。 A.自由贸易区 B.共同市场 C.完全经济一体化 D. 经济同盟 9.2009年某国进口总额为54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5500亿美元,则该国当年贸易差额是()。 A.逆差100亿美元 B.逆差10900亿美元 C.顺差100亿美元 D.顺差10900亿美元 10.一个国家的进口附加税是一种()。 A.普遍采用的措施 B.经常性的措施 C.特定的临时性措施 D.一直采用的措施 11.能客观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 )。 A.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C.世界封闭市场价格与自由市场价格 D.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12.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那么就应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个思想源于( )。 A.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说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C.赫一俄的要素某赋说 D.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13.以进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为主的市场是()。 A.拍卖中心 B.商品交易所 C.国际博览会 D.国际贸易中心 14.以2000年为基期,2010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问这个时期该国的贸易条件()。 A.改善 B.恶化 C.不变 D.不能判断 15.比关税措施更加灵活,更加隐蔽限制进口的措施是()。 A.外汇管制 B.进口配额 C.国内税 D.禁止进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 A.非歧视性原则 B.透明度原则

国际贸易综合案例分析

国际贸易综合案例分析 1. 【案情】我方A公司向美国旧金山B公司发盘某商品100公吨,每公吨200美元CIF旧金山,写明收到信用证后两个月内交货,以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支付,限三天内答复。第二天收到B公司回电称: “Accept your offer shipment-immediately”(接受你发盘,立即装运),A公司未作答复,又过两天B公司由旧金山花旗银行开来即期信用证,注明:“shipment immediately”,当时该货国际市场价格上涨20%,A公司拒绝交货,并立即退回信用证,试问这种做法有无道理?有何依据? 2. 【案情】我出口企业对意大利某商发盘10日到有效。9日意商用电通知我方接受该发盘,由于电报局传递延误,我方于11日上午才收到对方的接受通知,而我方在收到接受通知前已获悉失常价格上涨。对此,我方应如何处理? 3. 【案情】香港A商行于5月20日来电向上海B公司发盘出售木材一批,发盘中列明各项必要条件,但未规定有效期。B公司于20日收到来电,经研究后,于22日上午11整时向上海电报局交发对上述发盘表示接受的电报,该电报于22日下午1时整送达香港A商行。在此期间,因木材价格上涨,香港A商行于22日上午9时15分向香港电报局交发电报,其电文如下:“由于木材价格上涨,我5月20日电发盘撤销。”但上海B公司在22日下午3时才收到该电报。试问:(1)根据有关国际贸易法律,A商行是否已成功地撤销了5月20日的发盘?(2)A商行与B公司之间是否已成立了合同? 4. 【案情】由于不可抗力事件影响履行合同,按惯例可免除一定的责任。1976年7月我国唐山发生地震,在之前某外贸企业与日商订有三份煤炭出口合同,合同中商品名称分别为:“现货开滦煤”、“在某堆场存放的开滦煤”、“中国煤”。试就以上情况分别说明我如何向日方提出免责要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又称世界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又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某些海岛国家,如 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国际贸易额(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但是,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联合国统计中,通常采用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是用CIF 价格计算进口额的,即成本加运费、保险费 。显见,把进口值加起来作为国际贸易额,是不准确的。而出口额一般采用FOB 价格,即装运港船上交货,相对于CIF 而言,是比较准确的。CIF 价格比FOB 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 2.对外贸易额(值)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在计算时,出口额要以FOB 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CIF 价格计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量 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了价格指数去除相当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相当期的对外贸易差。其等式为: 进出口价格指数 进出口额贸易差= 100%?= 基期价格相当期价格方格指数 例如: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设1991年出口方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