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实践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实践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实践

一、采用spss进行统计描述

1、对收集的数据概括、整理,选择恰当的什么形式来表达资料的特征规律

A、统计图

B、统计表

C、统计量

D、以上都正确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D、以上都正确

2、正态性检验的操作方法包括

A、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y,可以实现简单直方图、

在直方图上显示正态曲线

B、Analyze----Explore,可同时实现带检验的正态图(两种检验统计量)、直方

图、茎叶图、M-估计值、界外值、百分位数

C、Analyze----Nonparametric Tests----1-Sample K-S Test,直接实现正态性

检验

D、以上都正确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D、以上都正确

3、在spss软件中,直方图和正态性的步骤为

A、建立数据库

B、统计分析(绘制直方图、正态性检验)

C、结果解读

D、以上都正确

E、以上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D、以上都正确

4、资料类型包括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

医学统计学研究生题库

医学统计学复习练习题库 研究生教材使用 一、最佳选择题 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 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 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 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 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 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 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 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 4.抽样误差是指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 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 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 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 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 A.全距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D.对称分布 E.任何分布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变异系数 B.方差 C.极差 D.标准差 E.四分位数间距 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统计量与参数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 E.样本与总体 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 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 B.算术均数=中位数 C.几何均数=中位数 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E.以上都没有 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 A.μ+1.96σ B.μ-1.96σ C.μ+2.58σ D.μ+1.64σ E.μ-2.58σ 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A.s x μ- B.σμ-x C. x s x μ- D.x x σμ- E. s x μ- 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 (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 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 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 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 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 A. σμ-x B. σμ-x C. x x σμ- D. x s x x - E. x s x μ- 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医学统计学论文

医学统计学论文 【摘要】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中的新鲜血液,是新生代的力量。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层次会直接左右我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的前进发展。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分析调查可以直接的反映出当今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则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所以,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是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问题,同时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调查问卷所得出的严谨数据,对学校内的大学生道德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并得出相应数据。 一、调查目的 1了解现在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水平。 2关注大学生的发展,以总结现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3分析原因,找到相关的原因。 二、调查设计 1调查对象:郑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调查时间:2016年9月—2016年10月 3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共30题) 4问卷:发放出书面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9份 三、数据分析 数据经整理后,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四、影响因素的分析 为了能更好的来参照男女性别以及年级的不同,从而对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所给出的不同回答,我们做了诸多的关于性别差异,年纪差异的数据分析。其中也包括了T检验,交叉表等形式,当然,对于道德素质的选材,我们也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来衡量乃至划分层次的高低。一方面,这给我们的调查统计造成了难以精准的障碍,另一方面,在我们的论文阐述中也不易找到相似的文献资料供以参考。尽管有这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我们小组还是尽量在数据统计分析出的结果中找到相关性。 1,年级差异对道德水平的影响 针对我们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群体的三个年级、大一、大二、大三,我们采用了不同的交叉表等形式来进行分析。

研究生医学统计学上机考试习题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上机试题 时间:2014-12-15 共4题,共100分 1. 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20例男性尸解时的左、右肾的称重记录 见下表,问左、右肾重量有无不同? 表1: 20例男性尸解时左、右肾的称重记录 编号左肾(克)右肾(克) 1 170 150 2 155 145 3 140 105 4 11 5 100 5 235 222 6 125 115 7 130 120 8 145 105 9 105 125 10 145 135 11 155 150 12 110 125 13 140 150 14 145 140 15 120 90 16 130 120 17 105 100 18 95 100 19 100 90 20 105 125 2. 在评价某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的I期临床试验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0名健康自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各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5U、1U、2U、3U,观察48小时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试比较任意两两剂量间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差别?

表2各剂量组4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0.5 U 1 U 2 U 3 U 36.8 40.0 32.9 33.0 34.4 35.5 37.9 30.7 34.3 36.7 30.5 35.3 35.7 39.3 31.1 32.3 33.2 40.1 34.7 37.4 31.1 36.8 37.6 39.1 34.3 33.4 40.2 33.5 29.8 38.3 38.1 36.6 35.4 38.4 32.4 32.0 31.2 39.8 35.6 33.8 3.某神经内科医师观察291例脑梗塞病人,其中102例病人用西医疗法,其它189 例病人采用西医疗法加中医疗法,观察一年后,单纯用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13 例,采用中西医疗法组的病人死亡9例,请分析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4.某省卫生防疫站对八个城市进行肺癌死亡回顾调查,并对大气中苯并(a)芘 进行监测,结果如下,试检验两者有无相关? 表4 八个城市的肺癌标化死亡率和大气中苯并(a)芘浓度 城市编号肺癌标化死亡率(1/10万)苯并(a)芘(卩g/100m3) 1 5.60 0.05 2 18.50 1.17 3 16.23 1.05 4 11.40 0.10 5 13.80 0.75 6 8.13 0.50 7 18.00 0.65 8 12.10 1.20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医学统计学》练习题 单选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要反映某市连续5年甲肝发病率的变化情况,宜选用 A.直条图B.直方图C.线图D.百分直条图 2. 下列哪种统计图纵坐标必须从0开始, A. 普通线图 B.散点图 C.百分分直条图 D.直条图 3. 关于统计表的列表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横标目是研究对象,列在表的右侧;纵标目是分析指标,列在表的左侧 B.线条主要有顶线、底线及纵标目下面的横线,不宜有斜线和竖线 C.数字右对齐,同一指标小数位数一致,表内不宜有空格 D.备注用“*”标出,写在表的下面 4.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B.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折资料 C.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 5. 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A. 描述性统计和统计学检验 B.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 D.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6 制作统计图时要求 A.纵横两轴应有标目。一般不注明单位 B. 纵轴尺度必须从0开始 C.标题应注明图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写在图的上方 D. 在制作直条图和线图时,纵横两轴长度的比例一般取5:7 7. 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属于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C. 等级资料 D.以上均不是 8. 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 A.x愈大,s愈大B.x愈大,s愈小 C.s愈大,x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D.s愈小,x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9. 对于均数为μ,标准差为σ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 A. μ-σ ~ μ+σ B. μ-1.96σ ~ μ+1.96σ C. μ-2.58σ ~ μ+2.58σ D. 0 ~ μ+1.96σ

医学统计学历年考题及答案

试题】2010-01-05/山东大学/医学院/2009级/研究生/医学统计 简答 1 给了一张表,计算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以及患者哪个年龄段最多,是多少,发病率哪个年龄段最多,是多少等等 2 一个单向有序资料(分组变量无序,指标变量有序),用了卡方检验,问你对不对为什么如果是你,用什么 3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4 给了多元线性回归的资料(列出了几个方程的校正决定系数,决定系数,剩余标准差等的数值),判断哪个方程回归效果最好,为什么 5 给了甲流的例子,用某药治疗,用了自身对照(用药前后抗体浓度变化为指标),得出了药物有效。问你合不合理,为什么你的设计是什么 6一型错误和二型错误的区别和联系 7什么是抽样误差举例说明分类资料和数量资料的抽样误差 计算 1 给了健康人的白天和晚上血压的相关数值(x和y各自的平均数,和,平方和,以及两者差值的均数等)注:计算时直接带入公式的相关数值 (1)比较白天晚上血压有无差别(配对t检验计算) (2)白天和晚上血压有无相关(相关分析) (3)如何用白天血压估计晚上血压(回归分析) 2 多个平均值进行总体假设检验。类如几种药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方差分析)(也有人说:一个大题,3问,第一问是配对t检验计算,第二问相关分析,第三问,回归分析,都是计算题15分)

3 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 (u检验)(也有人说:配伍组方差分析) 2008 1. 列出样本标准误的估计值的公式,至少五个(包括两样本差值的标准误,两样本率差值的标准误等) 2. 医学统计中,将正态分布视为近似正态分布有哪几种情况列出应用条件和公式 3. 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指标公式 4. 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参数含义回归效果的评价 5. 什么叫截尾值产生原因举例说明 6. 一同学两样本率的比较用了卡方检验,你有什么建议若不符合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你又有什么建议他再比较三个样本率是否来自同一总体,也用了卡方检验,你又有什么建议 7. 一个三因素的2X2X2的析因设计的实验设计及分析思路 8. 给了一个数值资料: 小鼠的饮食量X1,X2,X3,X4,X5,X6,X7,X8,X9共十个数值 小鼠的体重增加量也有十个值 (1)对体重增加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 (2)求饮食量和体重增加量的关系 (3)由体重增加量的样本估计其代表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4)求小鼠体重增加量为X5(就是从体重增加量的那十个値里取了一个)的95%的置信区间 (5)(3)和(4)中的可信区间有什么差别

几则很有趣的医学统计学故事

几则很有趣的医学统计学故事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很奇妙的科学。要说它简单吧,其实也挺简单的,常见的统计方法也就十余种,在教科书上都能找到,只要熟练掌握了,虽不敢夸下海口说可以“以秋风扫落叶的气概横扫四海之内的杂志”,但足以轻车熟路地应付99%的科学研究。要说它复杂吧,也挺复杂的,毫不夸张地说,绝大部分国内期刊,甚至在很多低分SCI杂志上,乱用统计学的现象多如牛毛。 很多同行在学习医学统计学时,都在抱怨自己很难走出“一学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错,一错就懵”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同行学习医学统计学时都抱着一副“依葫芦画瓢”的态度,试图“套用统计学方法”来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而不去仔细思考统计学方法的来龙去脉。本文拟谈几则与医学统计学相关的故事,希望能帮助大家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医学统计学这门科学。 1、两个指标诊断疾病的问题 路人甲做了一个研究,旨在比较两个指标(A和B)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路人甲以A和B 的参考范围上限作为诊断界值,得出了A和B在该界值下对应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A的诊断敏感性为0.80,特异性为0.90;B的诊断敏感性为0.85,特异性为0.87。路人甲很快撰写论文报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出B诊断肝癌的敏感性高于A,而特异性低于A。 路人乙是这篇文章的审稿人,当他看见这个结论后,脸色铁青,毫不犹豫地在审稿意见中写道:就敏感性而言,B高于A;就特异性而言,A高于B。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与所采用的界值密切相关,作者得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仅仅代表了一个诊断界点下面的诊断效能,无法从全局上反映A和B的诊断价值。文章的结论到底是想说明A优秀还是B优秀呢?Reject! 这个故事说明:统计指标选错了,统计出来的东西往往难以“自圆其说”。 稿件被退了,路人甲有些许郁闷。经过认真学习科研设计与统计学知识后,路人甲终于明白了一个问题:两个指标诊断性能的比较是不能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而应该比较ROC的曲线下面积,因为曲线下面积才是衡量整体诊断效率的最佳指标。路人甲很快绘制了ROC 曲线,统计结果表明,A的曲线下面积为0.80,B的曲线下面积为0.82。路人甲欣喜若狂,赶紧动笔写论文,并且理直气壮地给文章定了一个结论:B的诊断效率是优于A的,其理由就是因为B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 路人丙是这篇文章的审稿人,当他看见这个结论后,脸色铁青,毫不犹豫地在审稿意见中写道:从表面上看,B的曲线下面积高于A,但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抽样误差,一种是试验效应,即B确实是高于A的。你怎么能确定这不是抽样误差呢?在统计学上,要确定0.82是否高于0.80,就一定要经过统计学检验的。Reject! 这个故事说明:在医学科研中,没有经过统计学检验的结论多半是不科学的。

医学统计学SPSS生存分析实例

将生存时间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如下: 表1 BCG治疗组生存情况 *死亡=1;删失=0

*死亡=1;删失=0 按上述二表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其中数据编号为i,列(1)即时间为t,列(3)即生存结局为status,表1为group1,表2为group2。 选择Analyze中的Survival里的Kaplan-Meier分析,将Time,Status,Factor依次选定,option 和Compare Factor依次设定完成后,得到输出结果,结果分析如下: Survival Table中: 1为BCG治疗组患者生存率(Estimate)及其标准误(Std. Error)的计算结果。2为药物与BCG结合治疗组患者生存率(Estimate)及其标准误(Std. Error)的计算结果。 Overall Comparisons

Log Rank (Mantel-Cox) .057 1 .811 Breslow (Generalized Wilcoxon) .658 1 .417 Tarone-Ware .336 1 .562 Test of equality of survival distributions for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group. 两组生存率的log-rank 检验 H 0:两种疗法患者生存率相同 H 1:两种疗法患者的生存率不同 α =0.05 采用SPSS 软件对两组生存率进行检验,得到上面Overall Comparisons 表,其中第一行为LogRank 检验结果。即X 2=0.057,P=0.811。按α=0.05水准,不拒绝H 0,还不能认为用BCG 疗法和用药物与BCG 结合疗法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有差别。 生存曲线如上图所示,其中生存时间为横轴,生存率为纵轴。

医学期刊统计学错误思考

医学期刊统计学错误思考 本文作者:张巧莲郑玉建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在医学论文写作中,医学统计学方法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正确使用能保证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并使科研成果更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可靠性。反之,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误用,会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质量,反而会使读者产生误解,甚至有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近年来,医学统计学方法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统计分析结果表达已成为医学论文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统计学是评价医学科技论文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然而从近年发表的论文来看,有不少作者对统计方法的使用还不熟悉,实际应用中统计方法滥用、错用和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1]。据国外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不同医学期刊发表论文的调查,有统计学错误的论文比例最高者达66%,最低者也有20%[2-4]。国内有学者对5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著中统计学方法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985年统计错误的论文比例为24%,1995年为36%[5]。这些调查研究均说明统计方法误用的严重性以及正确应用的紧迫性。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有针对医学论文的科研设计与统计方法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6]。这种研究有助于及时了解医学科研论文中统计方法的应用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提高医学科研工作者应用统计方法的水平。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已发表的医学科技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希望能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

的共识与重视,促进我国医学期刊质量的提高。 1统计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 统计设计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研究工作应遵循的依据。常见的统计设计问题有:忽视组间均衡性,样本缺乏代表性,样本例数不足,未设置对照组,未随机分组,未提出统计分析方法等。针对以上问题,在科研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实验设计的四大原则即“随机、对照、均衡、重复”的原则[6]。 1.1不遵循或不重视随机化原则 随机化是科研设计的重要原则,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随机化既要随机抽样,还要随机分组,并有足够的样本量作前提。然而,在医学论文中许多作者对此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论文中统计处理随机化不突出,随机化缺失情况比较常见,有的论文甚至将随机误解为随意、随便,不采用随机化处理方法,导致结果缺乏可靠性。还有些文章中没有提出“随机”抽样的设计与方法,没有排除标准,给人随意选择病例之感,且病例数少,因此没有代表性,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靠。部分文章虽然注明了“随机”,但未提及采取什么方法进行随机化研究或两组间的例数相差甚远,不符合随机化的一般规律,没有临床参考价值[7]。 1.2缺少对照研究或对照组设计不合理 正确设立对照是临床或实验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设立对照的意义在于说明临床试验或实验研究中干预措施的效应,减少或防止偏倚和机遇产生的误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目前,国内许多期刊发表的论

住院医师培训课程-常用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1

1、两组数据中的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 *c ? A.t值变小 ? B.t值变大 ? C.t值不变 ? D.t值变小或变大 2、作单组样本均数与一个已知的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时,正确的理解是() *c ? A.A.统计量t越大,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 B.B.统计量t越大,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小 ? C.C.统计量t越大,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 D.D.P值就是αa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用于() * ? A.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 ? B.比较各个区组间的样本均数有无差别 ? C.比较各个区组间的总体均数有无差别 ? D.比较各个处理组间的样本均数有无差别 4、各组数据方差不齐时,可以做() *D ? A.近似检验 ? B.秩和检验 ? C.数据转换 ? D.ABC均可 5、第I类错误的概念是() *D ? A.H0是不对的,统计检验结果未拒绝H0 ? B.H0是对的,统计检验的结果未拒绝H0 ? C.H0是不对的,统计检验结果拒绝H0 ?

6、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B ?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数量的观察单位数或观察次数 ?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代替率 ? C.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 D.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其可比性 7、配对计量资料进行假设检验时() *Dd ? A.仅能用配对t检验 ? B.仅能用成组t检验 ? C.仅能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 D.用配比t检验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均可 8、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A ? A.计量资料非参数统计的 ? B.正态性 ? C.随机性 ? D.方差齐性 9、设配对设计资料的变量为X1与X2,则配对设计的符号的秩检验() *B ? A.把X1与X2的差数军队之从小到大编秩,排好后秩次保持原差数的正负号 ? B.把X1与X2的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秩次不保存正负号 ? C.把X1与X2综合按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 ? D.把X1与X2的差数从小到大编秩 10、对于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B ? A.对于配对设计资料应作配对t检验,如果作成组t检验,不但不合理,而且平均起来统计效率降低 ? B.成组设计的资料用配对t检验,不但合理,而且平均起来可以提高统计效率 ? C.成组设计的资料,无法用配对t配对t检验 ?

医学统计学题库完整

第一章 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 A. 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 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 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10.0≤P B. 05.0≤P 或01.0≤P C. 005.0≤P D.05.0≤P E. 01.0≤P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的类型是( A )。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A 与B )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的活菌数如下,A :48、84、90、123、171;B :90、116、124、225、84。该资料的类型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 )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的类型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 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 型1823、A 型1598、B 型2032、AB 型641。该资料的类型是(D )。 8. 100名18岁男生的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的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小异的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的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的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的办法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的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的一定量的个体则组成了研究的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的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是指该总体的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他总体的特征;变异是指该总体部的差异,即个体的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的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一般的,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的统计设计

常用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1)

正确答案错误答案 1.从同一总体抽样,则样本标准差() A随着样本含量增大而增大 B样本含量增大而标准差不变 C随着样本含量减少而减少 D随着样本含量增大而减小 2.用图表示某地区近30年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动态发展速度情况,宜绘制() A普通线性图 B.直方图 C.百分条图 D.半对数线图。 3.均数与标准误的关系() A.均数越大,标准误越大 B.均数越大,标准误越小 C标准误越小,用均数推测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E标准误越大,用均数推测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4.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度量一组自变量与应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是() A.负相关系数 B.决定系数 C.偏相关系数 D.偏回归系数 5.变异系数cv的数值() A.一定大于1 B.一定小于1 C.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D.一定小于标准差。 6.在样本量为n,自变量个数为3的线性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中,回归变异和剩余变异的

自由度分别为() A. 3和n-3 B. 3和n-4 C. 2和n-2 D. 2和n-3 7.比较某地区解放以来三种病的发病率在各个年度的发展速度,应该绘制() A.半对数线图 B.圆图 C.直方图 D.普通线图 8.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则估计精 密度高的是() A.均数小的样本 B.标准差小的样本 C.标准误大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9.均数的标准误反映了() A.个体的变异程度 B.集中趋势的位置 C.指标的分布规律 D.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 10.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可靠性大小的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方差 D.变异系数 11.表示血清抗体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

常用医学科研中的统计学方法(1).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正确答案错误答案 1.从同一总体抽样 , 则样本标准差() A 随着样本含量增大而增大 B 样本含量增大而标准差不变 C随着样本含量减少而减少 D随着样本含量增大而减小 2. 用图表示某地区近30 年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动态发展速度情况, 宜绘制() A普通线性图 B.直方图 C.百分条图 D.半对数线图。 3.均数与标准误的关系() A.均数越大 , 标准误越大 B.均数越大 , 标准误越小 C标准误越小,用均数推测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E标准误越大,用均数推测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 4.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度量一组自变量与应变量线性相关程度的统计量是() A.负相关系数 B.决定系数 C.偏相关系数 D.偏回归系数 5.变异系数 cv 的数值 () A.一定大于 1 B.一定小于 1 C.可以大于 1,也可以小于 1 D.一定小于标准差。 6. 在样本量为n,自变量个数为 3 的线性回归方程的假设检验中,回归变异和剩余变异的

自由度分别为() A. 3 和 n-3 B. 3 和 n-4 C. 2 和 n-2 D. 2 和 n-3 7. 比较某地区解放以来三种病的发病率在各个年度的发展速度, 应该绘制() A.半对数线图 B.圆图 C.直方图 D.普通线图 8. 在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则估计精 密度高的是() A.均数小的样本 B.标准差小的样本 C.标准误大的样本 D.标准误小的样本 9.均数的标准误反映了() A.个体的变异程度 B.集中趋势的位置 C.指标的分布规律 D.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异 10.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可靠性大小的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方差 D.变异系数 11.表示血清抗体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

住院医师培训课程常用医学科研中得统计学方法

1、两组数据中得每个变量值减去同一常数后做两个样本均数差异得t检验() *c ? A、t值变小 ? B、t值变大 ? C、t值不变 ? D、t值变小或变大 2、作单组样本均数与一个已知得总体均数比较得t检验时,正确得理解就是() *c ? A、A、统计量t越大,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 B、B、统计量t越大,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小 ? C、C、统计量t越大,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相等 ? D、D、P值就就是αa 3、随机区组设计得方差分析用于() * ? A、多个样本均数间得两两比较 ? B、比较各个区组间得样本均数有无差别 ? C、比较各个区组间得总体均数有无差别 ? D、比较各个处理组间得样本均数有无差别 4、各组数据方差不齐时,可以做() *D ? A、近似检验 ? B、秩与检验 ? C、数据转换 ? D、ABC均可 5、第I类错误得概念就是() *D ? A、H0就是不对得,统计检验结果未拒绝H0 ? B、H0就是对得,统计检验得结果未拒绝H0 ? C、H0就是不对得,统计检验结果拒绝H0 ? D、H0就是对得,统计检验结果拒绝H0 6、下列哪种说法就是错误得() *B ? A、计算相对数尤其就是率时应有足够数量得观察单位数或观察次数 ?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代替率 ? C、应分别将分子与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 D、相对数得比较应注意其可比性 7、配对计量资料进行假设检验时() *Dd ? A、仅能用配对t检验 ? B、仅能用成组t检验 ? C、仅能用随机区组设计得方差分析 ? D、用配比t检验与随机区组设计得方差分析均可 8、方差分析得前提条件就是() *A ? A、计量资料非参数统计得 ? B、正态性 ? C、随机性 ? D、方差齐性 9、设配对设计资料得变量为X1与X2,则配对设计得符号得秩检验() *B ? A、把X1与X2得差数军队之从小到大编秩,排好后秩次保持原差数得正负号? B、把X1与X2得差数绝对值从小到大编秩,秩次不保存正负号

医学统计学重点图表总结

定量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 描述内容指标意义适用场合 平均水平均数个体的平均值对称分布 几何均数平均倍数取对数后对称分布 中位数位次居中的观察值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 ④分布不明 众数频数最多的观察值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调和均数基于倒数变换的平 均值 正偏峰分布资料 变异度全距观察值取值范围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标准差(方差)观察值平均离开均 数的程度 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四分位数间距居中半数观察值的 全距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资料; ④分布不明 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均数的相 对比 ①不同量纲的变量间比较;②量纲相同但数量级相 差悬殊的变量间比较 4. 常用统计图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分析目的? 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 条图组间数量对比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 直方图定量资料的分布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百分条图构成比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饼图构成比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线图定量资料数值变动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系 半对数线图定量资料发展速度线条位于算术尺度为横坐标和对数尺度为纵坐标的坐标系 1

1 散 点 图 双变量间的关联 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间的相关关系 箱 式 图 定量资料取值范围 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全距的位置 茎 叶 图 定量资料的分布 用茎表示组段的设置情形,叶片为个体值,叶长为频数 定性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 指标 计算公式 适用场合 频率 n/N 估计总体中某一结局发生的概率 频率分布 n 1/N ,n 2/N,…..,n k /N 估计总体中所有可能结局发生的概率 强度 阳性人数/总观察人时数 估计总体中单位时间内某一结局发生的概率 比 A/B 估计两个指标的相对大小 4.常用参考值范围的制定? 参考值范围(%) 正态分布法 百分位数法 双侧 单侧 双侧 单侧 下限 上限 下限 上限 90 S X 64.1± S X 1.28- S X 1.28+ P 5~P 95 P 10 P 90 95 S X 96.1± S X 64.1- S X 64.1+ P 2.5~P 97 .5 P 5 P 95 99 S X 58.2± S X 2.33- S X 2.33+ P 0.5~P 99 .5 P 1 P 99 1.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与联系?

医学统计学相关公式汇总

医学统计学相关公式汇总 Chapter 基本概念 显著性检验(test of significance ):计算P 值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 1、实验设计:最关键最重要 2、收集资料:最基础 原始资料:实验数据 现场调查资料 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报表 报告卡 质量控制——精度和偏倚 3、整理资料 (1) 资料的逻辑检查(坏数) (2) 一致性检查 (3) 原始数据加工:频数分布表 4、分析资料:统计描述(表、图、离散趋势、集中趋势)和统计推断 统计描述类型的选择: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 对称、正态 μ,x S SS ,, 对数正态 G S lgX 偏态及其他 M Q ,R 单位不同或均数差别大 CV 医学统计的资料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分组资料 医学统计学的对象:有变异的事物 总体和样本: 总体(population )的特性: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抽样的要求: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 样本的三性: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 ):实验的结果要具有可重复性。即由科研课题的样本得出的结论所推测总体的结论有较大的可信度。 两样本间具有:可比性。 误差的类别: 1、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由于仪器初始状态没有调零、标准试剂未经矫正、标准指定偏高或偏低等原因,造成的观察结果的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必须克服。 2、随机测量误差(random measurement error ):在避免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造成对同一对象多次测量值的不一致。 3、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由于抽样造成的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别。不可避免。样本含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如均数的抽样误差:|-X | 。 概率(probability ):P (A ) 小概率事件:P ≤0.05(有统计学意义)或P ≥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Chapter 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手工整理资料频数表(frequency table )的步骤: 1、求极差(全距) 2、确定组数、组距 参考组距=全距 / 组数 3、确定组段 4、手工编制划记表 直方图(histogram ): 高度:各组的频数 纵轴 宽度:组距 横轴表示组限 均数(average ): 适用:对称分布或偏度不大的资料,尤其适合正态分布。 抽样 总体 样本 推断

硕士医学统计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2章统计描述 1.对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时,如何选择适宜的指标? 定量资料统计描述常用的统计指标及其适用场合描述内容指 标 意义适用场合 平均水平均 数 个体的平均值对称分布 几何均数平均倍数取对数后对称分布 中位数位次居中的观察值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 口资料;④分布不明 众 数 频数最多的观察值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调和均数基于倒数变换的平均值正偏峰分布资料 变异度全 距 观察值取值范围不拘分布形式,概略分析 标准 差 (方差) 观察值平均离开均数的 程度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资料 四分位数 间距 居中半数观察值的全距 ①非对称分布;②半定量资料;③末端开口 资料;④分布不明 变异系数标准差与均数的相对比 ①不同量纲的变量间比较;②量纲相同但 数量级相差悬殊的变量间比较 定性资料:阳性事件的概率,概率分布,强度和相对比。 2.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防止概念混淆相对数的计算是两部分观察结果的比值,根据这两部分观察结果的特点,就可以判断所计算的相对数属于前述何种指标。 (2)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小样本量较小时以直接报告绝对数为宜。 (3)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相对数,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水平。 (4)相对数间的比较须注意可比性,有时需分组讨论或计算标准化率。 3. 常用统计图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分析目的? 常用统计图的适用资料及实施方法 图形适用资料实施方法 条图组间数量对比用直条高度表示数量大小 直方图定量资料的分布用直条的面积表示各组段的频数或频率 百分条图构成比用直条分段的长度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饼图构成比用圆饼的扇形面积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构成比 线图定量资料数值变动线条位于横、纵坐标均为算术尺度的坐标系 半对数线图定量资料发展速度线条位于算术尺度为横坐标和对数尺度为纵坐标的坐标系散点图双变量间的关联点的密集程度和形成的趋势,表示两现象间的相关关系 箱式图定量资料取值范围用箱体、线条标志四分位数间距及中位数、全距的位置茎叶图定量资料的分布用茎表示组段的设置情形,叶片为个体值,叶长为频数

医学统计学定性资料统计描述思考与练习带答案

第五章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思考与练习】 一、思考题 1.应用相对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 为什么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 3. 标准化率计算的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应用有何区别? 4. 常用动态数列分析指标有哪几种?各有何用途? 5. 率的标准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案例辨析题 某医生对98例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发现杜克雷氏链杆菌、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单纯疱疹病毒2型病原体感染患者分别是30、51、17例,于是该医生得出结论:女性生殖器溃疡患者3种病原体的感染率分别为30.6%(30/98)、52.0%(51/98)和17.4%(17/98)。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三、最佳选择题 1. 某地2006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当年传染病发病人数的10.1%,该指标为B A. 率 B. 构成比 C. 发病率 D. 相对比 E. 时点患病率 2. 标准化死亡比SMR是指A A. 实际死亡数/预期死亡数 B. 预期死亡数/实际死亡数 C. 实际发病数/预期发病数 D. 预期发病数/实际发病数 E. 预期发病数/预期死亡数 3. 某地人口数:男性13,697,600人,女性13,194,142人;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死

亡人数:男性16774人,女性23334人;其中肺心病死亡人数:男性13952人,女性19369人。可计算出这样一些相对数: 11395283.18%16774 p ==, 21395219369 83.08%1677423334p +==+, 313952 101.86/1013697600 p = =万, 416774122.46/1013697600p = =万,523334 176.85/1013194142 p = =万, 645p p p =+ 71395219369 123.91/101369760013194142 p += =+万 81677423334 149.15/101369760013194142 p += =+万 该地男性居民五种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为D A. 1p B. 2p C. 3p D. 4p E. 5p 4. 根据第3题资料,该地居民五种心血管病的总死亡率为E A. 1p B. 2p C. 5p D. 6p E. 8p 5. 根据第3题资料,该地男、女性居民肺心病的合计死亡率为D A. 2p B. 5p

医学科研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汇总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科研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汇总分析医学科研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汇总分析作者: 郑华宾ARS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帮助人们透过偶然现象,分析和判断事物内在规律的科学。 随着医学科研工作的深入,医学统计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统计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仍在不断发展,而医务工作者常因各种原因不愿花费许多精力钻研统计学知识,故医学论文中误用统计学的现象较为严重。 为了减少这一现象,提高论文的水平,现就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错误,分析讨论如下。 1 . 文中未交待所用统计方法论文中应将所用的统计方法交待清楚,例如,是配对设计的 t 检验还是成组设计的 t 检验,是Ridit 分析还是卡方检验,是作相关分析还是作回归推断。 使用不正确的统计方法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所以统计方法交待不清或根本不予交待,会使读者对论文结论的正确与否无法判断。 有的作者只提一句经统计学处理后,就写出结论;有的甚至于直接用 P 值说明问题了事。 正确的做法应写明具体的统计方法,如有特殊情况,还应说明是否采用了校正,这样才有说服力。 严格地说,应写明精确的统计量值和 P 值,如 t 值、 F 值、 2 值等,不应笼统地以 P0.05 或 P0.05 代替。 1 / 8

此外,最好能交待所使用的计算工具与统计软件名称。 因采用公认的统计软件(如 SAS、 SPSS 等)或程序型计算器进行计算,与手工计算相比,既准确又快捷,其计算结果易于被人接受。 2. 使用统计方法时不考虑其应用条件每一种统计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 在表示数值变量资料(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时常用到平均数。 然而平均数有算术平均数(均数)、几何均数和中位数,各有其应用条件。 应用均数时,必须首先确定数据为正态分布。 如果数据是偏态分布,仍用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势必导致错误的结论,不少作者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对于偏态分布的数据,应该用几何均数或中位数表示其平均水平。 t 检验要求样本来自正态总体,作两样本均数比较时还要求方差齐。 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则应考虑进行数据转换或用非参数检验;当两小样本均数比较方差不齐时,可采用 t检验。 例如临床研究中常涉及病人的病程,有的论文中病程 5d 至 24 年的平均水平和离散度为(311613)年,这种标准差接近或大于均数的数据显然属于严重的正偏态,直接进行t 检验,无疑是错误的。 t 检验是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之一,但有许多误用的情况。 t 检验不能用于三组或三组以上的组间比较,即使资料符合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