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方法

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方法
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方法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摘要:毛细管电泳法是以弹性石英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电泳分离分析方法。该技术可分析的成分小至有机离子、大至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可用于分析多种体液样本如血清或血浆、尿、脑脊液及唾液等,比HPLC 分析高效、快速、微量。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原理分离模式应用 1概述 毛细管电泳(Caillary Electrophoresis)简称CE,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分析技术。C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7年瑞典Hjerten最先提出在直径为3mm的毛细管中做自由溶液的区带电泳(Capillary Zone Electro-phoresis,CZE)。但他没有完全克服传统电泳的弊端[1]。现在所说的毛细管电泳(CE)是由Jorgenson和Lukacs在1981年首先提出,他们使用了75mm的毛细管柱,用荧光检测器对多种组分实现了分离。1984年Terabe将胶束引入毛细管电泳,开创了毛细管电泳的重要分支: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1987年Hjerten等把传统的等电聚焦过程转移到毛细管内进行。同年,Cohen 发表了毛细管凝胶电泳的工作。近年来,将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引入毛细管电泳中,又发展了电色谱,扩大了电泳的应用范围。 毛细管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一样,同是液相分离技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HPCE与HPLC可以互为补充,但是无论从效率、速度、样品用量和成本来说,毛细管电泳都显示了一定的优势毛细管电泳(C E)除了比其它色谱分离分析方法具有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样品和试剂耗量更少、应用面同样广泛等优点外,其仪器结构也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简单。C E只需高压直流电源、进样装置、毛细管和检测器。 毛细管电泳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试验成本低、消耗少、操作简便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药学、材料学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化工、环保、食品、饮料等各个领域[2]。

甚么是耦合耦合电容

耦合指信号由第一级向第二级传递的过程,一般不加注明时往往是指交流耦合。 退耦是指对电源采取进一步的滤波措施,去除两级间信号通过电源互相干扰的 影响。耦合常数是指耦合电容值与第二级输入阻抗值乘积对应的时间常数。 退耦有三个目的:1.将电源中的高频纹波去除,将多级放大器的高频信号通过 电源相互串扰的通路切断;2.大信号工作时,电路对电源需求加大,引起电源 波动,通过退耦降低大信号时电源波动对输入级/高电压增益级的影响;3.形成 悬浮地或是悬浮电源,在复杂的系统中完成各部分地线或是电源的协调匹配。 1,耦合,有联系的意思。 2,耦合元件,尤其是指使输入输出产生联系的元件。 3,去耦合元件,指消除信号联系的元件。 4,去耦合电容简称去耦电容。 5,例如,晶体管放大器发射极有一个自给偏压电阻,它同时又使信号产生压降 反馈到输入端形成了输入输出信号耦合,这个电阻就是产生了耦合的元件,如 果在这个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容,由于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对交流信号较小的阻 抗(这需要计算)这样就减小了电阻产生的耦合效应,故称此电容为去耦电容。 有源器件在开关时产生的高频开关噪声将沿着电源线传播。去耦电容的主要功 能就是提供一个局部的直流电源给有源器件,以减少开关噪声在板上的传播和 将噪声引导到地。 摘引自伦德全《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设计》一文,该论文对噪声耦和路径、去 耦电容和旁路电容的使用都讲得不错。请参阅。 ~~~~~~~~~~~~~~~~~~~~~~~~~~~~~~~~~~~~~~~~~~~~~~~~~~~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毛细血管电泳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毛细血管电泳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摘要:高技毛细管电泳是近年来在分析化学和生物医药学中应用广泛的一门分离分析技术。从高效毛细管电泳的类型、特点、原理应临床样品分析等方面.综速了谊项技术的应,glgt/a,介绍了在不同成份分析中的优势度前哥.在临床疾藕诊断治疗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高效毛细血管电泳:药物分析:蛋白质分析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angzhou 310023 Abstract: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is a high-tech in recent year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bio-medicine is widely used in a separate analysis. From the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types, characteristics, principles of clinical samples should be so. Fully-speed technology, the Yi term should be, glgt / a, describes the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analysis of dominance in the former Columbia. Lotus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the value. Key words: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Pharmaceutical Analysis: Protein analysis 1引言 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Electrophoresis,HPCE)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离,分析技术,它是凝胶电涞技术的发展,是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朴竞。谈技术可分析的成份小至有机离子,大至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棱硪等。可用于分析多种体渍样本如血清或血浆,屎,脑脊液及唾j葭等,HPCE分析高效、快速.微量。。根据其分离样本的原理设计不同主要分为吼下几种类型:①毛细管区带电濠;毛细管等速电泳;毛妇管胺建电动色谱{毛细蕾凝胶电泳(Capillary gel electrophoresis,CGE);毛细蕾等电聚焦(Capillary;soejectric focusing,ClEF)目前CZE和MECC用得较多,本文以这两种方法为倒来说明HPCE的厚理。 1技术介绍 1.1基本原理 毛细管电泳(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PEC),指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

毛细管电泳出现问题分析

一、无样品峰出现 A、检查电流是否稳定: ①没有电流。 可能原因——毛细管堵塞或断裂。 解决方法——用水冲洗毛细管,并观察是否有水流出,若无水 流出请拆下卡盒检查毛细管两端和窗口是否断裂;毛细管没有 断裂的话可以用水反向高压冲洗以试图解决此问题。缓冲溶液 需要过滤,将样品过滤或者离心去除其中的颗粒。 ②电流波动很大,直至几乎消失。 可能原因——缓冲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或者区带中样品析出。 解决方法——将缓冲溶液超声脱气,如果还有此现象发生,则 可能是样品区带有析出,可以通过降低样品浓度/延长ramp time来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在缓冲溶液中溶解度不高的样 品则需要在缓冲溶液中加入添加剂以解决此问题。 ③电流初始值较小,后逐渐增大。 可能原因——样品进样量过大。 解决方法——减少进样量,通常进样参数设置在0.5psi,5sec 左右。 ④电流正常。 可能原因:a样品浓度过低:使用高浓度样品测试,如果无法 解决则有可能是以下其他原因。b检测波长设置不正确:请确 认被分析物的特征吸收,检查方法中的检测波长设置。c分离

极性错误:对于蛋白样品,请注意蛋白在分离条件下其PI及所带电荷;对于核酸样品,通常条件下会带负电荷。d样品在毛细管内壁吸附:对于蛋白及核酸样品应尽量采用涂层毛细管分离,或采用极端pH条件或动态涂层防止样品吸附。e光学检测器或光纤损坏:进行标准样品的测试,如果没有对应的结果出现,则有可能存在硬件问题,请联系工程师。 B、检查毛细管窗口,是否有透明窗口: 可能原因——忘记开毛细管窗口或窗口位置不正。 解决方法——重新开毛细管检测窗口,或将窗口调整到正确位置。 二、样品峰出现拖尾 可能原因——样品在毛细管内壁吸附。 解决方法——对于蛋白及核酸样品应尽量采用涂层毛细管分离,或采用极端pH条件或动态涂层防止样品吸附。 三、样品峰形不对称 A、检查毛细管入口: 可能原因——毛细管入口切口不平齐。 解决方法——重新切割毛细管入口,注意毛细管切割方法,不可以用力过猛或反复刮擦。

上下拉电阻耦合电容注意点

上拉电阻,下拉电阻,耦合电容,退耦电容的总结(ZT) 上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功耗???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驱动能力越强,???

但功耗越大,设计是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均衡。 2.下级电路的驱动需求。同样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高电平时,开关管断开,上拉电阻应适当选择以能够向下级电路提供足够的电流。 3.高低电平的设定。不同电路的高低电平的门槛电平会有不同,电阻应适当设定以确保能输出正确的电平。以上拉电阻为例,当输出低电平时,开关管导通,上拉电阻和开关管导通电阻分压值应确保在零电平门槛之下。 4.频率特性。以上拉电阻为例,上拉电阻和开关管漏源级之间的电容和下级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容会形成RC延迟,电阻越大,延迟越大。上拉电阻的设定应考虑电路在这方面的需求。 下拉电阻的设定的原则和上拉电阻是一样的。 OC门输出高电平时是一个高阻态,其上拉电流要由上拉电阻来提供,设输入端每端口不大于100uA,设输出口驱动电流约500uA,标准工作电压是5V,输入口的高低电平门限为0.8V(低于此值为低电平);2V(高电平门限值)。 选上拉电阻时: 500uA x 8.4K= 4.2即选大于8.4K时输出端能下拉至0.8V以下,此为最小阻值,再小就拉不下来了。如果输出口驱动电流较大,则阻值可减小,保证下拉时能低于0.8V即可。当输出高电平时,忽略管子的漏电流,两输入口需200uA 200uA x15K=3V即上拉电阻压降为3V,输出口可达到2V,此阻值为最大阻值,再大就拉不到2V了。选10K可用。COMS门的可参考74HC系列 设计时管子的漏电流不可忽略,IO口实际电流在不同电平下也是不同的,上述仅仅是原理,一句话概括为:输出高电平时要喂饱后面的输入口,输出低电平不要把输出口喂撑了(否则多余的电流喂给了级联的输入口,高于低电平门限值就不可靠了)

耦合电容器全解

耦合电容器全解 类别:电力设备 规格:OWF 介绍:一、关于型号定义的举例来说 OWF-35/√3-0.0035HT O-------------耦合电容器 W-------------烷基苯浸渍 F-------------纸膜复合介质 35√3-------额定工作电压(KV) 0.0035----------标称电容量(uf) H-----------------防污型 T------------------座阻型 Z-----------------接线板型 二、概述: OWF系列耦合电容器主要用于工频交流输电线路的高频载波通信、测量、控制、保护以及抽取电能等装置中。 结构性能 OWF系列耦合电容器由芯组、瓷套、膨胀器等部件组成。芯组由若干个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纸、铝箔卷制而成的芯子串联组成;外壳由瓷套及钢板制成的大盖、板底、密封耐油胶圈组成。 频率50Hz,电容器在1.2倍额定电压同时附加30~5000KHz通讯波条件下长期运行,并且在用于星形点有效接地系统时,可以在1.5Un下连续运行30S;用于带有自动切除对地故障的星形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时,可在1.9Un下连续运行30S;用于无自动切除对地故障的星形点非有效接地系统时,可在1.9Un 下连续运行8h。 工作环境 (1)电容器为户外装置,使用于周围环境温度-50oC~+50oC。 (2)安装运行地区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高原地区可特殊设计) (3)安装运行地区风速不超过150km/h,地震裂度不超过8度。 安装说明 悬挂使用≤35kv普通型电容器。用于悬挂使用时,应利用上盖吊环螺钉进行悬挂,上盖为高压端,底板为低压端。 座立使用≤35kv普通型电容器。用于座立使用时,底部应配接合格的OZ-35绝缘支架;上盖为高压端,电容器底板为低压端。支架下铁板的四角圆孔为安装固定螺杆用。 220kv各型号电容器,均为两节110kv电容器串联而成,带铸铁底座一节为下节。将上节底板与下节上盖用螺栓紧固成一体即可。底座四角圆孔为固定用螺孔。多台使用时,应按本厂编号配对使用,不得混淆,以免影响电容器的技术指标。

外文翻译--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中文版-精品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methods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and applications to inorganic species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方法 在无机元素中的应用

电化学检测法在毛细管电泳 和无机元素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论述了毛细管电泳的三种电化学检测即电导检测法、安培检测法和电位检测法,并与较常见的光学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介绍了三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同时介绍了它们在无机元素分析物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字:电化学检测、毛细管电泳;无机阴离子、金属阳离子。 目录: 1.简介--------------------------------------------------------------1 2.电导检测法--------------------------------------------------------2 2.1原理----------------------------------------------------------2 2.2实现方法------------------------------------------------------3 3安培检测法--------------------------------------------------------6 3.1原理----------------------------------------------------------6 3.2实现方法------------------------------------------------------6 4电位检测法--------------------------------------------------------5 4.1原理----------------------------------------------------------9 4.2实现方法------------------------------------------------------9 5在无机元素中的应用------------------------------------------------9 6总结-------------------------------------------------------------10 7参考文献---------------------------------------------------------10 1.简介 毛细管电泳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光学方法(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而毛细管电泳的三种电化学检测法即电导测定法、安培检测法、和电位测定法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种替代方法,尽管目前开发的还相对较少。相对套色板离子法来说(其他和以前一般化的检测方法)他主要借助于电导性能而不是运用光学方法。由与针对毛细管中更小体积细胞的光学检测变得更加困难,而且事实上许多离子也不能直接由光学方法直接检测到,或许当人们意识到这些的时候会感到很惊讶。关于这一情况或许有两种解释。首先由于高性能流体套色板的广泛应用,我们在毛细管电泳中通常采用光学吸收检测法,许多毛细管电泳仪器制造商似乎已经走上

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法

通过荧光检测毛细管电泳法 快速灵敏地检测人体血浆中的亚硝酸盐的方法 本文选自塔兰塔(Talanta),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纯分析化学期刊。 作者:安范舒普代尔,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 摘要:分析亚硝酸盐,NO指示剂在体内的产生,为研究NO在体内的合成提供 了一个有用的工具。通过其衍生反应和2、3二氨基萘(DAN)中一个快速、灵敏荧光-毛细管电泳法被发展来测定了人体血浆中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人体血浆中很容易与DAN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收益率很高的荧光2,3-萘 酚三唑(NAT)。荧光检测是完成施达赛检测的最佳化方式,它允许一种等离子体样品的直接分析而不像大多数堆积样品的CE-UV方法。乙腈可去除蛋白质。短程注射和高压电(30千伏)可缩短分析时间。用20mm,pH值为9.23的缓冲溶液可更好的分离。NAT的分离在1.4分钟内完成,除蛋白等离子体样品以5s每50 mbar水动力地的速度被注射到60厘米×75微米的内部直径无涂层的玻璃毛细管里。激发波长被选中为一个宽带滤波器(240-400nm),发射光在418nm被测量通过采用一个截止过滤器。在2到500nm的范围内获得一个好的线性关系(R2=0.9975)。在原始血浆样本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极限是0.6nm, 比我们此前的CE-UV法低了750倍。先进的荧光-毛细管电泳法相对于目前的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更简单的系统和更低的成本优势,同时也很灵敏。这个研究表明该方法测定人体血浆中亚硝酸盐在的浓度与频繁报道的一致。 1介绍 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有可能成为NO合成的一个标志,因此在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可能作为一个生化参数。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关于人体血浆中亚硝酸盐的浓度的共识。具报告,一般水平的亚硝酸盐在人体血浆中“不能检测”的范围达到26微米。人体血浆中亚硝酸盐的浓度最合理的范围是从100纳米到1微米,通过大多数研究者团体的测量最常报道的结果是从100纳米到200纳米。因此,对于分析学科来说测定人体血浆中的亚硝酸浓度是一个挑战。在样品配制的过程中,高灵敏度测定和一定的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荧光法已广泛用于亚硝酸盐的灵敏分析。这些方法涉及亚硝酸盐衍生化反应——由2,3-二氨基萘(DAN)合成2,3-萘酚三唑(NAT)。有一些使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的方法用在检测水、尿液和细胞培养液中的亚硝酸盐。然而,大多数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需要一个复杂的制备过程来去除一些小元件并需要一个保护柱。这些额外的合成步骤可能会引入环境中杂质

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概要

[4]郝贤 , 吴茜 , 杨丰源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实验与临床研 究进展 [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 2006, 20(8 :60. [5]毛晓明 , 刘志民 .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糖代谢中的作用 [J]. 江苏医 药 , 2005, 31(3 :212. [6]赵宝珍 , 白秀平 , 荣青峰 . 实验性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02, 2(6 :383. [7]郭昆全 , 湛冯岚 . 硫酸镁对 2型搪尿病及糖耐量异常 (IGT 患者胰 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J]. 中国糖尿病杂志 , 2001, 9(6 :355. [8]梁丽 , 李成江 . 低血镁与糖尿病的关系 [J]. 浙江医学 , 2005, 27 (12:958. [9]杨月莲 , 梁瑜祯 . 氧化应激与 2型糖尿病 [J]. 医学综述 , 2008, 14 (3 :429. [10]Firdlyand LE, Phlipson LH. Reactive s pecies and early manifes tation of ins ulin resis tance i n type 2diabetes [J ]. Di abtes Obes M etab, 2006, 8(2 :136. [11]张秋梅 . 氧化应激与 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 a 硫辛酸的应用 [J ]. 医学综述 , 2007, 13(24 :1984. [12]范晓岚 , 杨军 , 糜漫天 , 等 . B -胡萝卜素的抗氧化作用与疾病预 防 [J]. 中国公共卫生 , 2003, 19(4 :479. (收稿日期 :2008-11-20

高效毛细管电泳

高效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检测法的应用 ——瓶装矿泉水中Na+、K+、Ca2+、Mg2+的分离检测 摘要本实验采用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检测法,以8mmol?L-1Tris 和6mmol?L-1酒石酸为电泳运行液,分离电压为+15 kV,采用标准加入法,对瓶装矿泉水中Na+、K+、Ca2+、Mg2+四种阳离子同时进行直接分离和检测。实验测得逸仙泉矿泉水中Na+、K+、Ca2+、Mg2+的含量分别为2.57mg·L1、13.46mg·L-1、4.99mg·L-1、1.82mg·L-1,发现K+、Mg2+含量均大大超出厂家提供的含量范围。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非接触电导检测法中大逸仙泉水分离检测标准加入法 1 引言 Na+、K+、Ca2+、Mg2+是人体内重要的无机阳离子,这些离子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Mg2+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浓集于线粒体中,是体内多种细胞基本生化反应的必需物质,在神经肌肉的机能正常运作、血糖转化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K+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以及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Na+是细胞外液中带正电的主要离子,参与水的代谢,保证体内水的平衡,调节体内水分与渗透压,此外,糖代谢、氧的利用、维持正常血压也需要钠的参与。矿物质水中这些离子含量的高低决定了水质是否符合标准。因此,研究快速分离测定这些离子的含量很有实际的意义。 由于要同时测量四种离子含量,因此传统的对单一离子测量的方法不能用,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检测法,可以同时对K+、Na+、Ca2+、Mg2+四种阳离子同时进行直接分离并且检测含量,相比已有的实验方法,本实验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而且可以同时测定四种不同离子的含量,离子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高效毛细管电泳的检测器中,非接触式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 简称C4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新型的电导检测方法。非接触式电导检测法的电极与待测溶液隔离,避免了因电极与溶液接触而造成的诸多问题,有效地消除了电极中毒的问题,电极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可检测物质的范围广。HPCE–C4D具有通用性好、灵敏高、分析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优点,在日常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 实验部分 2.1仪器试剂

耦合电容作用

请注意在开关电源的设计中,输入电容和输出电容常常包括两类电容,分别起不同的作用。一类起减小输入输出纹波的作用,一般容值较大,容值的选取与纹波的要求以及电源的开关频率和设计有关。另一类电容是高频耦和电容,一般容值较小,要求尽可能靠近芯片。其容值的选取与要滤除的可能干扰信号的频率和幅度有关。 去耦电容在集成电路电源和地之间的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另一方面旁路掉该器件的高频噪声。数字电路中典型的去耦电容值是0.1μF。这个电容的分布电感的典型值是5μH。0.1μF的去耦电容有5μH 的分布电感,它的并行共振频率大约在7MHz左右,也就是说,对于10MHz以下的噪声有较好的去耦效果,对40MHz以上的噪声几乎不起作用。1μF、10μF的电容,并行共振频率在20MHz以上,去除高频噪声的效果要好一些。每10片左右集成电路要加一片充放电电容,或1个蓄能电容,可选10μF左右。最好不用电解电容,电解电容是两层薄膜卷起来的,这种卷起来的结构在高频时表现为电感。要使用钽电容或聚碳酸酯电容。去耦电容的选用并不严格,可按C=1/F,即10MHz取0 .1μF,100MHz取0.01μF。 去耦和旁路都可以看作滤波。正如ppxp所说,去耦电容相当于电池,避免由于电流的突变而使电压下降,相当于滤纹波。具体容值可以根据电流的大小、期望的纹波大小、作用时间的大小来计算。去耦电容一般都很大,对更高频率的噪声,基本无效。旁路电容就是针对高频来的,也就是利用了电容的频率阻抗特性。电容一般都可以看成一个RLC串联模型。在某个频率,会发生谐振,此时电容的阻抗就等于其ESR。如果看电容的频率阻抗曲线图,就会发现一般都是一个V形的曲线。具体曲线与电容的介质有关,所以选择旁路电容还要考虑电容的介质,一个比较保险的方法就是多并几个电容。 从电路来说,总是存在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耦合。 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 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藕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等,而去耦合电容" style="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href="https://www.360docs.net/doc/8112289375.html,/word/112155.aspx">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

耦合电容、滤波电容、去耦电容、旁路电容

耦合电容器主要的作用是隔离直流信号。电容的阻抗和信号的频率成反比,信号的频率越高,衰减越小。理论上,对于直流信号的阻抗是无穷大。很多场合需要放大的是交流信号,所以,会用耦合电容去掉信号中的直流部分。 滤波电容用在电源整流电路中,用来滤除交流成分。使输出的直流更平滑。 去耦电容用在放大电路中不需要交流的地方,用来消除自激,使放大器稳定工作。 旁路电容用在有电阻连接时,接在电阻两端使交流信号顺利通过。 1.关于去耦电容蓄能作用的理解 1)去耦电容主要是去除高频如RF信号的干扰,干扰的进入方式是通过电磁辐射。 而实际上,芯片附近的电容还有蓄能的作用,这是第二位的。你可以把总电源看作密云水库,我们大楼内的家家户户都需要供水, 这时候,水不是直接来自于水库,那样距离太远了,等水过来,我们已经渴的不行了。 实际水是来自于大楼顶上的水塔,水塔其实是一个buffer的作用。如果微观来看,高频器件在工作的时候,其电流是不连续的,而且频率很高,而器件VCC到总电源有一段距离,即便距离不长,在频率很高的情况下, 阻抗Z=i*wL+R,线路的电感影响也会非常大,会导致器件在需要电流的时候,不能被及时供给。 而去耦电容可以弥补此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路板在高频器件VCC管脚处放置小电容的原因之一 (在vcc引脚上通常并联一个去藕电容,这样交流分量就从这个电容接地。) 2)有源器件在开关时产生的高频开关噪声将沿着电源线传播。去耦电容的主要功能就是提供一个局部的直流电源给有源器件,以减少开关噪声在板上的传播和将噪声引导到地 2.旁路电容和去耦电容的区别 去耦:去除在器件切换时从高频器件进入到配电网络中的RF能量 。去耦电容还可以为器件提供局部化的DC电压源,它在减少跨板浪涌电流方面特别有用。旁路:从元件或电缆中转移出不想要的共模RF能量。这主要是通过产生AC旁路消除无意的能量进入敏感的部分,另外还可以提供基带滤波功能(带宽受限)。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电源和地之间连接着去耦电容,它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作为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 二是滤除该器件产生的高频噪声,切断其通过供电回路进行传播的通路; 三是防止电源携带的噪声对电路构成干扰。 在电子电路中,去耦电容和旁路电容都是起到抗干扰的作用,电容所处的位置不同,称呼就不一样了。对于同一个电路来说,旁路(bypass)电容是把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作为滤除对象,把前级携带的高频杂波滤除,而去耦(decoupling)电容也称退耦电容,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 去耦 在直流电源回路中,负载的变化会引起电源噪声。例如在数字电路中,当电路从一个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时,就会在电源线上产生一个很大的尖峰电流,形成瞬变的噪声电压。

丹皮酚含量测定综述

丹皮酚含量测定综述 罗永富(学号:0906503201) 广东药学院09中药分析与鉴定2班 摘要:就各种丹皮酚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牡丹皮中含有的丹皮酚具有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对现代医药研究与应用有着重大意义。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含量测定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关键词:牡丹丹皮酚含量测定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1)的干燥根皮, 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湿热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打伤痛等。,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丹皮酚。 丹皮酚(Paeonal)又名牡丹酚、芍药酚,化学名为“22羟基42甲氧基苯乙酮” [1],为白色或微黄色有光泽的针状结晶,无色针状结晶(乙醇),熔点49℃-51℃,气味特殊,味微辣,易溶于乙醇和甲醇中,溶于乙醚、丙酮、苯、氯仿及二硫化碳中,稍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不溶于冷水,能随水蒸汽挥发。丹皮酚可随水蒸气蒸馏,且在紫外光区有强烈吸收,在274nm波长处E(1% 1cm)为862,利用此性质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皮酚具有抗炎、镇静、降压、抗氧化、保护心肌细胞及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丹皮酚的含量高低是作为衡量牡丹皮品质优劣的一种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药品的疗效。 目前,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GC)、薄层扫描法、胶束毛细管电泳法、化学发光法等。以下是对上述方法的简要介绍。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应用广泛的特点。杨洁等[2] 采用HPLC法,结果显示丹皮酚在0. 01~0. 5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 0. 999 6) ,平均回收率99. 87% , RSD 为1. 46%。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精度高,适用于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定量分析。实验中试用不同体系和比例的流动相,如甲醇- 磷酸,甲醇2醋酸2水,结果以甲醇2醋酸2水溶液为流动相时丹皮酚的分离效果最好。 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对于含有多组分混合物的中药及其制剂的分析测定更具特色。梁贵键[3]等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测 510~50μg/ ml 范围内,峰面积(A) 与浓度(C) 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 019997 ,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0.64%。 2.分光光度法 2.1紫外分光光度法(GV)

旁路、耦合、退耦电容的选取

旁路、退耦、耦合电容的选取 高手和前辈们总是告诉我们这样的经验法则:“在电路板的电源接入端放置一个1~10μF 的电容,滤除低频噪声;在电路板上的电源与地线之间放置一个0.01~0.1μF 的电容,滤除高频噪声。”在书店里能够得到的大多数的高速PCB 设计、高速数字电路设计的经典教程中也不厌其烦的引用该首选法则(老外俗称Rule of Thumb )。但是为什么要这样使用呢?各位看官,如果你是电路设计高手,你可以去干点别的更重要的事情了,因为以下的内容仅是针对我等入门级甚至是门外级菜鸟。 做电路的人都知道需要在芯片附近放一些小电容,至于放多大?放多少?怎么放?将该问题讲清楚的文章很多,只是比较零散的分布于一些前辈的大作中。鄙人试着采用拾人牙慧的方法将几个问题放在一起讨论,希望能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如果很不幸,这些对你的学习和工作正好稍有帮助,那我不胜荣幸的屁颠屁颠的了。(以上有些话欠砍,在此申明以上不是我所写) 什么是旁路? 旁路(Bypass ),在电路中为了改变某条支路的频率特性,使得它在某些频段内存在适当的阻值,而在另一些频段内则处于近似短路的状态,于是便产生了旁路电容的概念。旁路电容之所以为旁路电容,是因为它旁边还存在着一条主路, 而并不是某些电容天生就是用来做旁路电容的,也就是说什 么种类的电容都可以用来做旁路电容,关键在于电容容值的 大小合适与否。旁路电容并不是电解电容或是陶瓷电容的专 利。之所以低频电路中多数旁路电容都采用电解电容原因在 于陶瓷电容容值难以达到所需要的大小。 使用旁路电容的目的就是使旁路电容针对特定频率以上 的信号相对于主路来说是短路的。如图形式:要求旁路电容需要取值的大小; 已知:1、旁路电容要将流经电阻R 的频率高于f 的交流信号近似短路。求旁路电容的大小? Ic Ir

旁路电容和耦合电容详解讲解

关于旁路电容和耦合电容精讲从电路来说,总是存在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果负载电容比较大,驱动电路要把电容充电、放电,才能完成信号的跳变,在上升沿比较陡峭的时候,电流比较大,这样驱动的电流就会吸收很大的电源电流,由于电路中的电感,电阻(特别是芯片管脚上的电感,会产生反弹),这种电流相对于正常情况来说实际上就是一种噪声,会影响前级的正常工作.这就是耦合. 去藕电容就是起到一个电池的作用,满足驱动电路电流的变化,避免相互间的耦合干扰. 旁路电容实际也是去藕合的,只是旁路电容一般是指高频旁路,也就是给高频的开关噪声提高一条低阻抗泄防途径.高频旁路电容一般比较小,根据谐振频率一般是0.1u,0.01u等,而去耦合电容一般比较大,是10u或者更大,依据电路中分布参数,以及驱动电流的变化大小来确定. 旁路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 去耦电容在集成电路电源和地之间的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本集成电路的蓄能电容,另一方面旁路掉该器件的高频噪声.数字电路中典型的去耦电容值是0.1μF.这个电容的分布电感的典型值是5μH.0.1μF的去耦电容有5μH的分布电感,它的并行共振频率大约在7MHz左右,也就是说,对于10MHz以下的噪声有较好的去耦效果,对40MHz以上的噪声几乎不起作用.1μF、10μF的电容,并行共振频率在20MHz以上,去除高频噪声的效果要好一些.每10片左右集成电路要加一片充放电电容,或1个蓄能电容,可选10μF左右.最好不用电解电容,电解电容是两层薄膜卷起来的,这种卷起来的结构在高频时表现为电感.要使用钽电容或聚碳酸酯电容.去耦电容的选用并不严格,可按C=1/F,即10MHz取0.1μF,100MHz 取0.01μF. 分布电容是指由非形态电容形成的一种分布参数.一般是指在印制板或其他形态的电路形式,在线与线之间、印制板的上下层之间形成的电容.这种电容的容量很小,但可能对电路形成一定的影响.在对印制板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尤其是在工作频率很高的时候.也成为寄生电容,制造时一定会产生,只是大小的问题.布高速PCB时,过孔可以减少板层电容,但会增加电感. 分布电感是指在频率提高时,因导体自感而造成的阻抗增加.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法分离检测矿泉水中的阳离子

2010年11月高效毛细管电导检测法分离检测矿泉水中阳离子 高效毛细管电导检测法分离检测矿泉水中阳离子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广州 510275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效毛细管电导检测法分离检测矿泉水中阳离子. 结果表明: 样品中K+、Na+、Mg2+、Ca2+四种离子的含量分别为12.54 mg·L-1,20.38 mg·L-1,2.44 mg·L-1,5.27 mg·L-1. 本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测定成本低, 是一种快速检测水体样品中阳离子含量的优越方法.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导检测法; 矿泉水; 阳离子 水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饮用水的水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矿泉水是指含有一定量的矿 物质或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温度为特征, 在通常情况下, 其化学成分、流量、温度等动态因素应保持相对稳定[1] . 矿物质主要是钾、钠、钙、镁等离子. 矿泉水中的钾、钠、钙、镁等离子对人体有益,若摄入不足或者过量,则对健康有害[2] . 例如摄入过量的钠离子 会导致高血压, 摄入过量的钙离子增加患结石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要控制这些离子合理的摄 入量以保护自身健康. 目前, 矿泉水中的钾、钠、钙、镁离子的测定主要使用的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3]、高效毛细管电泳法[4]等. 高效毛细管电泳是离子或物质以电场为驱动力,在毛细 管中按其淌度或分配系数不同进行高效、快速分离的一种电泳新技术.在应用广泛的毛细管 区带电泳中,用谱峰的迁移时间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用谱峰的高度或峰面积作为定量分析的依据[5]. 由于多数阳离子在紫外波段没有吸收, 因此采用电导法检测阳离子. 本实验用高效毛细管电导检测法分离检测矿泉水中钾、钠、钙、镁离子,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测定成本低的特点.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试剂 1.1.1仪器 CES2003毛细管电泳仪(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研制)、熔融石英毛细管(50 cm×50 μm)、微量移液器、聚乙烯塑料瓶. 1.1.2试剂 (1)0.1 mol·L-1 NaOH溶液; 0.2 mol·L-1乙酸溶液; 0.1 mol·L-1 Tris溶液; 0.1 mol·L-1 Cit 溶液. (2)电泳运行液:准确移取10 mL 0.1 mol·L-1 Tris 溶液、1 ml 0.2 mol·L-1HAc、0.2 ml 0.1 mol·L-1Cit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 加超纯水定容至刻度. (3)1.0×10-4 mol·L-1 K+、Na+、Ca2+、Mg2+单一标准溶液:分别称取相应量的K、Na、Ca、Mg氯化物于塑料烧杯中, 用超纯水溶解和定容后储存在100 mL聚乙烯塑料瓶中备用. (5)样品溶液:直接移取市售饮用矿泉水(本实验采用“中大逸仙泉”)进样分析.所用试剂为分析纯, 水为超纯水. 1.2 实验步骤 1.2.1 准备 (1)将电导检测池的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高压地电极与电泳平台上的接线端准确联接.依次打开计算机, 检测器(电导检测,“输出调节”旋钮处于最小位置)和高压电源(“进样

毛细管电泳法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水杨酸、苯甲酸及阿司匹林中的 含量测定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水杨酸、苯甲酸及阿司匹林中的含量测定 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 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PCE) 是一种仪器分析方法。通过施加10-40kV 的高电压于充有缓冲液的极细毛细管,对液体中离子或荷电粒子进行高效、快速的分离。现在,HPCE 已广泛应用于氨基酸、蛋白质、多肽、低聚核苷酸、DNA 等生物分子分离分析,药物分析,临床分析,无机离子分析,有机分子分析,糖和低聚糖分析及高聚物和粒子的分离分析。人类基因组工程中DNA 的分离是用毛细管电泳仪进行的。 毛细管电泳较高效液相色谱有较多的优点。其中之一是仪器结构 简单(见图1)。它包括一个高电压源,一根毛细管,紫外检测器及计算机处理数据装置。另有两个供毛细管两端插入而又可和电源相连的缓冲液池。 high-v oltage power supply Buffer V ial Buffer V ial Detector Recording dev ice capillary Electrode Electrode 图1 CE 仪器组成示意图 毛细管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一方面发生定向移动的电泳迁移,另一方面,由于电泳过程伴随电渗现象,粒子的运动速度还明显受到溶液电渗流速度的影响。粒子的实际流速 V 是电泳流速度 Vep 和渗流速度 Veo 的矢量和。即: V = Vep + Veo (1) 电渗流是一种液体相对于带电的管壁移动的现象。溶液的这一运动是由硅/水表面的Zeta 势引起的。 CE 通常采用的石英毛细管柱表面一般情况下(pH>3)带负电。当它和溶液接触时,双电层中产生了过剩的阳离子。高电压下这些水合阳离子向阴极迁移形成一个扁平的塞子流,如图2。毛细管管壁的带电状态可以进行修饰,管壁吸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加电渗流, 管壁吸附阳离子表面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