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方案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使用)

目录

1项目总体概述 (7)

1.1项目名称 (7)

1.2项目建设单位 (7)

1.3项目建设背景 (7)

1.4项目实施范围 (8)

1.4.1地域范围 (8)

1.4.2管理内容 (8)

1.4.3管理对象 (8)

1.5项目建设周期 (9)

1.6项目建设目标 (9)

1.7项目建设原则 (9)

1.8项目建设依据 (10)

1.9术语和定义 (12)

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3)

2.1传统城市管理的主要问题 (13)

2.1.1城市管理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导致出现问题多方推诿或重复处置 (13)

2.1.2城市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导致无法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 (13)

2.1.3城市管理缺少有效监管手段,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14)

2.1.4城市管理方式粗放,导致问题处置不到位,部门工作效率低下 (14)

2.1.5城市管理监督评价缺位,导致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 (14)

2.2数字城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5)

2.2.1城市管理相对高位的体制不健全,是新模式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15)

2.2.2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不合理,无法形成监管分离的管理模式 (15)

2.2.3城市管理“指挥手册”形式化,无法指挥协调多部门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15)

2.2.4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队伍非专业化,严重影响信息采集与问题处理核实质量 (16)

2.2.5城市管理业务流程未理顺,严重制约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 (16)

2.3建设数字城管是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 (17)

2.3.1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17)

2.3.2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手段 (17)

2.3.3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改善城市宜居环境的科学途径 (17)

2.3.4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监测城市运行体征、辅助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 (17)

3项目需求分析 (18)

3.1系统架构的需求分析 (18)

3.2组织机构的需求分析 (18)

3.3城管信息采集员队伍的需求分析 (19)

3.4基础数据的需求分析 (19)

3.5编码标准化的需求分析 (19)

3.6网络环境建设要求 (19)

3.7硬件平台建设要求 (20)

3.8软件平台建设要求 (20)

3.912319呼叫中心建设要求 (21)

3.10移动终端的需求分析 (22)

3.12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23)

4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设计 (24)

4.1总体架构设计 (24)

4.2组织机构设计 (26)

4.2.1 xx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26)

4.2.2区级指挥中心岗位设置 (28)

4.3工作机制设计 (28)

4.4业务流程设计 (29)

4.5指挥手册设计 (30)

4.6评价体系设计 (32)

4.6.1三级考评机制 (32)

4.6.2考核评价内容 (32)

4.6.3考核评价机制 (33)

4.7信息采集设计 (33)

5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应用系统设计 (34)

5.1系统设计原则 (34)

5.2采用关键技术 (35)

5.2.1计算机网络技术 (35)

5.2.2移动通信技术 (36)

5.2.3计算机集成技术 (36)

5.2.4空间信息技术 (36)

5.2.5数据库技术 (37)

5.2.6智能客户端技术 (37)

5.2.7协同处理技术 (37)

5.3系统总体设计 (38)

5.3.1基础平台层 (39)

5.3.2数据资源层 (39)

5.3.3业务支撑层 (39)

5.3.4应用系统层 (39)

5.3.5用户层 (39)

5.3.6标准规范体系 (40)

5.3.7安全及保障体系 (40)

5.4系统性能设计要求 (40)

5.5数据库设计要求 (41)

5.6核心业务系统设计 (42)

5.6.1核心应用子系统总体设计 (42)

5.6.2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46)

5.6.3监督受理子系统 (50)

5.6.4协同工作子系统 (54)

5.6.5地理编码子系统 (67)

5.6.6监督指挥子系统 (80)

5.6.7综合评价子系统 (82)

5.6.8应用维护子系统 (89)

5.6.10数据交换子系统 (109)

5.7拓展应用系统设计 (115)

5.7.1视频监控子系统 (115)

5.7.2领导移动督办子系统 (117)

5.7.3业务短信子系统 (118)

5.7.4信息发布子系统 (119)

5.7.5人员车辆GPS管理子系统 (121)

5.7.6实景影像子系统 (122)

6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景影像普查 (125)

6.1设计标准 (125)

6.2普查数据管理要求 (125)

6.3数据普查范围 (125)

6.4数据普查技术方案 (126)

6.4.1技术路线 (126)

6.4.2主要工作内容 (127)

6.4.3标准规范编制 (128)

6.4.4可测量实景影像 (128)

6.4.5网格划分 (130)

6.4.6部件与地理编码普查 (133)

6.4.7部件图集与手册编制 (159)

6.4.8网格划分图集编制 (160)

6.4.9电子地图修测 (161)

6.4.10城管数据管理软件 (161)

6.4.11城管PDA接口软件 (161)

6.5数据库建设 (161)

6.5.1数据库架构设计 (161)

6.5.2业务系统数据库设计 (164)

6.5.3 GIS数据库设计 (166)

6.5.4核心数据库设计 (168)

7运行环境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运行环境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建设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2网络总体框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数据中心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1设计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2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3承载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4云平台部署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5云平台的安全保障体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6云计算部署的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7政府数据中心迁移规划(二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呼叫中心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项目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呼叫中心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系统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4容量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监督指挥中心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1大屏幕显示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2监督指挥大厅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3监督指挥中心机房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视频监控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1需求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2网络视频监控架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3业务控制/媒体交换层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4前端接入层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5用户访问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视频会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1视频会商系统组网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2系统设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3系统组网方案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4系统会议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终端系统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1终端系统综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2 3G无线图传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8系统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8.1操作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8.2数据库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8.3地理信息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8.4中间件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8项目实施保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项目实施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1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导小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2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项目实施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1项目进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2项目培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3项目验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2.4项目运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3项目数据更新与共享机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项目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1项目保障总体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2项目保障服务支持 .................................................................................................. 错误!未定义书签。9项目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社会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1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立了城市管理的实时、长效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2数字化城市管理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3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全过程的有机结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4数字化城市管理使管理对象显性化、数字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9.1.5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了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经济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10风险分析、管理及风险规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风险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风险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1监督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2长期的合作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3项目全过程的监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3风险规避........................................................................................................................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总体概述

1.1项目名称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

xx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1.3项目建设背景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以下简称数字城管)是运用现代信息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整合管理资源,再造管理流程,实现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城市管理新模式。2005年以来住建部在全国开展试点和推广,目前已经有300多个城市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并投入应用。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以下简称住建部)于2005年7月、2006年11月、2007年7月先后在北京市、扬州市、成都市召开了现场会,先后公布了三批试点城市,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数字化城管模式奠定基础。目前,全国已有近三百个城市(城区)开展了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在试点城市的带动下,已经呈现了全面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良好态势。

为加快推进我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分别于2011年7月、12月在福州市举办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培训班,并于2011年11月2日颁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若干意见》(闽建城[2011]14号),要求“2012年底前,全省设区市完成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投入运行或试运行,2013年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2013年底前,福州、厦门、xx、漳州、龙岩、莆田六市所属各县完成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投入运行或试运行,2014年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2014年底前,全省所有市县全面完成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投入运行或试运行,2015年全面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

xx市委、市政府对实施“数字城管”高度重视。2010年3月,xx市党政代表团赴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考察报告提出“进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探索网格化城市管理思路,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反馈及时、解决迅速、监督有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市委徐钢书记在xx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报告指出:“整合城市管理信息资源,

大力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加快城市管理重心下移,争取建成覆盖中心城区的数字化城管平台”。

市政府黄少萍市长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报告指出:“要强化环湾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和行政执法,建设数字化城管平台。”

为加快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发了《关于印发xx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编制了《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由市城管办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又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对推进xx 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具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1.4项目实施范围

1.4.1地域范围

xx市“数字城管”项目实施范围为市建成区161.5平方公里:

1.4.2管理内容

xx市“数字城管”管理内容,包括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以及当地市民关心的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其中,城市管理部件、事件依据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14-2007),部件有七大类(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以及本地的扩展部件类),事件有六大类(包括市容环境类、宣传广告类、施工管理类、突发事件类、街面秩序类以及本地的扩展事件类)。

1.4.3管理对象

按照xx市“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考评、四级网络”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将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开发区和公安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事业局、行政执法局、交通运输委员会、水利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卫生局、环境保护局、信息化局、市电业局、市移动、市电信、市联通等

部门和单位作为履行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单位),并作为处置城市管理的责任主体,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考核评价体系。

1.5项目建设周期

按照福建省住建厅的文件精神,xx市计划率先于2012年12月底前在一期8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在一期建设基础上,拓展地域范围和管理内容,计划于2013年底前将数字化城市管理覆盖至161.5平方公里范围。

1.6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由临时突击型向长效管理型转变,由“小城管”到“大城管”转变,将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建成“数字xx”的示范工程。

(1)建设资源共享,构筑一个统一的综合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已建的政府公共资源(包括基础地形图、电子政务网络、视频监控资源等),构建统一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对城市部件进行系统编码和精确定位,实现城市管理信息的准确采集、网络传输和实时管理,同时开放系统平台空间相关地名标注与修改权限及操作终端,方便今后的日常管理与更新,实现智能化数字城市共享平台。

(2)统一建设标准,拓展应用范围。统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标准,包括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图、单元网格区划、事件部件编码、信息交换和接口等标准,使该系统具备扩展覆盖到其他部门和管理领域的功能。

(3)加强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快速、优质、高效的综合服务。

(4)实行指挥、监督、执行适度分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形成统一指挥、监督有力、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1.7项目建设原则

1、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的原则

把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优美、洁净、舒适、有

序的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便利度、舒适度。

2、提升效能、全面协同的原则

城市管理面广量大,实现城市管理中问题的发现和处置的高效、敏捷,必须强化统筹协调、各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和管理与技术创新相匹配的互动机制,优化城市管理流程,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运转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快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3、统一标准、整合资源的原则

参照相关行业标准,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城市管理效能,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4、科学实用、信息共享的原则

结合xx市实际情况,突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的科学性、实用性,注重创新、注重实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实现技术数据共用、信息共享。系统预留接口,方便升级换代。

5、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和开发,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选择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进行建设。

1.8项目建设依据

?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建城

[2009]119号)

?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

分与编码规则》(CJ/T 213-2005)

?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

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CJ/T 214-2007)

?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地理编码》

(CJ/T 215-2005)

?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CJJ/T106-2010)

?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数据无

线采集设备》(CJ/T293-2008)

?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绩效评价》

(CJ/T292-2008)

?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监管案件立

案、处置与结案》(CJ/T315-2009)

?国家住房和城乡住建部行业标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事件、

部件信息采集标准(征求意见稿)》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若干意见》

(闽建城[2011]14号)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泉

政办[2011]13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编码》(GB/T2260)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

?《地名标牌》(GB 17733.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10114)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J 103)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 )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 8567-1988 )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 9385-1988 )

?《现代设计工程集成技术的软件接口规范》(GB/T 18726-2002 )

?《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技术规范》(GB/T75-9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1.9术语和定义

网格grid:一种地理数据模型,即将地理信息表示成一系列的按行列排列的同一大小的网格单元,每一网格单元由其地理坐标来表示,如1平方米或1平方公里。

单元网格basic grid: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所定义的基本管理单位,指在城市的1/500或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根据实际城市市政监管工作的需要,划分的边界清晰的、多边形的、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的闭合图形。

社区community: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

城市建成区urban built area:指城市行政范围经过行政征用的土地、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包括设置在近郊但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设施等)。

部件components:指道路、桥梁、水、电、气、热等市政公用设施及公园、绿地、休闲健身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以及其他设施。本标准所指的城市管理部件,主要指城市市政管理的公共区域内的各项地上设施,不包括地下的市政管线和非公共区域内的设施。

事件events:指人的行为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市容环境和正常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处理并使之恢复正常的事情和行为的统称。

归属部门responsibility department:指根据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职能和“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责,对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问题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落实城市管理问题处理的责任单位,即归属部门。

地理编码geocoding:地理编码是建立地点坐标与地点描述的对应关系的过程。

地点locality:特定的地方与场所。

地点描述stated locality:使用规范化语言对地点地理位置进行的陈述。

地点空间数据locality spacial data:用于实现地理编码的包含标准地点描述和地理坐标的一组地点空间数据。

地名geographical name:人为赋予的不同地域或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

标准地名standard geographical name: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经标准化处理,并由

有关政府机构按法定的程序和权限批准予以公布使用的地名。

地址address:地址提供一种关于人、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物体的定位实现,是用来唯一标识特定兴趣点、存取和投递到特定地点、及基于地点定位地理数据的一种实现。

地名标牌place name plates:在公共场所使用,以标示地理实体专有名称为主题的牌子。

街牌road name plates:标示较宽街道(明确划分车道和人行便道)名称的地名标牌。

巷牌lane name plates:标示较窄街道(如巷、胡同、里、弄等)名称的地名标牌。

门牌household number tablet:标示院落、独立门户名称的地名标牌。注:本标准中也指门牌数据。

楼牌building number tablet:标示编号楼房名称的地名标牌。注:本标准中也指楼牌数据。

地片zone:指有地名意义的地理区域。

区片block:指城镇居民点内部的区域,包括居民小区

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1传统城市管理的主要问题

2.1.1城市管理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导致出现问题多方推诿或重复处置

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政府管理工作,需要多部门通力协同配合才能有效解决城市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传统的城市管理存在着各职能部门职责不清和职能交叉,导致发生了城市管理问题后,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如无利可图则多方推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如有利可图则争相解决问题,造成问题重复处置的后果。只有明确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避免职能交叉混乱,在多部门通力协同配合下,才能有效解决城市管理问题。

2.1.2城市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导致无法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

城市管理不仅仅是城管(执法)局一个局的职责,传统的城市管理存在着城市

管理职能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的问题,部分城市管理问题分别由多个职能部门独立管理,而另外部分城市管理问题由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但是各职能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并未实现多部门的协同联动配合解决城市管理问题,造成了城市管理问题解决不力。只有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充分整合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资源,在多部门协同联动配合下,共同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才能实现高效解决问题的结果。

2.1.3城市管理缺少有效监管手段,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传统的城市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问题发现不及时,不仅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地解决,甚至可能因问题发现不及时、延误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而产生严重后果。传统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通常是由群众举报或已经发生重大城市管理问题后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媒体报道后,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才根据群众举报和媒体报道的情况去实地处理城市管理问题,如城市某重点路段出现漏水事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情况下,在群众举报或媒体报道后,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才能获取发生问题的相关信息被动地采取行动,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多数情况下城市管理问题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城市管理执法人员才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未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只有及时地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才能避免问题的扩大化而产生严重后果。

2.1.4城市管理方式粗放,导致问题处置不到位,部门工作效率低下

传统的城市管理存在着管理方式粗放问题,导致城市管理问题处置不到位,各职能部门工作效率低下。传统城市管理方式通常是管理人员开车在大街和主要重点路段流动巡查发现问题,而对于车辆无法进入的小街小巷和社区等城市管理问题经常发生的地点并未实现有效的管理,导致多数城市管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未有效地解决多数城市管理问题,使得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低下。

2.1.5城市管理监督评价缺位,导致各部门工作积极性不高

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导致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因为未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在对各职能部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工作考核中没有科学合理评价依据和奖惩机制,无法真实地体现出部门实际工作情况,给予应有的奖惩措施,导致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

价机制,给予各部门合理的奖惩措施,才能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2.2数字城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2.2.1城市管理相对高位的体制不健全,是新模式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数字城管系统是一项涉及到多部门协调的综合性管理平台,项目的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全国各城市开展建设时被称之为“一把手”工程。城市管理相对高位的体制不健全,则是新模式首要解决的问题。要建好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首要成立由城市管理“一把手”负责,城市管理各职能部门主管领导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等各项建设工作进行最终决策和项目建设的高位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协调调度指挥城市管理的各种资源,进而理顺城市管理业务,运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真正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2.2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不合理,无法形成监管分离的管理模式

按照“监管分离”的原则,建设符合城市管理规模和行政管理体制的管理模式,成立独立的监督指挥中心,实现城市管理的监督与管理的职能分离,有效解决“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如果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建设不合理,则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管分离的管理模式,就无法真正发挥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应有的作用。

2.2.3城市管理“指挥手册”形式化,无法指挥协调多部门共同参与城市管理

工作

指挥手册是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流程的标准化、纲领性文件,是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营的基准,明确了问题的处置单位、明确了问题的管理单位、明确了问题的处理时限、明确了问题的处理流程、明确了问题的立案标准和问题的结案标准。指挥

手册应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汇总整理,制定过程应考虑针对不同级别的问题、不同时期的问题、不同区域问题和不同的运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管理要求,指挥手册在汇总审核完毕后,由领导小组以政府名义正式文件的方式发布。建立一套高位监督、高效指挥的指挥系统,将有利于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2.2.4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队伍非专业化,严重影响信息采集与问题处理核实

质量

信息采集员队伍在数字城管体系中承担着主动巡逻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实施专项普查等任务,是数字城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如果组建的信息采集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和专业性太差,将严重影响信息采集和问题处理核实质量。因为信息采集员队伍综合素质不高的话其上报的问题准确性将会很差,可能出现为了自身的利益乱报或瞒报大量城市管理问题,这对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高效运行都将会产生严重影响。同时,当专业部门把案卷处理后需信息采集员核实是否处理完成,信息采集员队伍如果不专业和敬业精神较差时,可能会与专业部门达成一致,把未处理完善的案卷谎报为处理完成,这将使城市管理问题处置质量大打折扣。只有通过市场化运行信息采集外包,成立专业化的信息采集公司,给信息采集员进行专业化的职业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才能组建出高素质专业化的信息采集员队伍,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高效运行。

2.2.5城市管理业务流程未理顺,严重制约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

按照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理顺数字化城市管理业务流程,建立闭环的城市管理业务处置流程,保证每个上报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如果城市管理业务流程没有理顺的话,将会出现部分上报的城市管理问题无法顺利地派遣到负责该问题的专业部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严重制约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置效率与质量。所以理顺城市管理业务流程,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闭环城市管理业务处置流程,并将“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形成的监督考核的考核评价结果,纳入政府部门绩效考核、行政督查、行政问责等现行有效管理制度,使“数字城管”工作成效与领导工作业绩直接挂钩,是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高效运行的重要内容之一。

2.3建设数字城管是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

2.3.1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是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也是有效解决城市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对于构建和谐xx、“数字xx”以及推进落实xx海西建设“两个加快”战略部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市城市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整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城市管理手段却相对滞后,管理方式不够精细,导致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城市职能的发挥。为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运行效率、打造文明xx、和谐xx,应以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出发点,积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手段,合理构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

2.3.2数字化城市管理是转变政府职能、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手段

城市管理是一个城市软生产力的体现。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xx市城市管理面临着“硬件”需要继续建设完善,“软件”亟待改善提高的要求。城市管理既要保障大规模建设的顺利推进,更要服务于城市功能的整体提升,实现从“监管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创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助跑我市IT业、服务业等行业,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2.3.3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改善城市宜居环境的科学途径

当前,随着基础设施容量的不断扩大,市民对城市交通、环境、居住等质量要求日趋增强,对城市管理和动态调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能够增加问题发现的手段(解决手段单一性问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及时性问题)、解决部门协调困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不断满足城市人民生活的需要,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2.3.4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监测城市运行体征、辅助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

在以往的城市管理中,由于管理部门众多,职能重叠,城市管理决策者获得城市管理信息在时效性和完整性方面有所欠缺,直接影响了领导决策的客观性和准确

性。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方面的逐步深入应用,集成GIS、GPS、RS、数据挖掘等多种先进的数字城市技术,实时、动态地统计、分析、监测城市管理运行状况,为领导第一时间、客观翔实地了解到城市管理运行状况,提供全面、准确、有价值的参考数据,辅助各级领导进行科学的决策。

3项目需求分析

3.1系统架构的需求分析

根据“一级监督(市)、二级指挥(市、区)、三级考评(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村委)”的管理模式要求,并根据住建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建设标准,系统架构的建设将按以下标准建设:

1、市级监督指挥中心建设:市监督指挥中心组织机构建设、市信息采集员队伍建设、基础数据建设、基础网络建设、市级大屏幕系统建设、12319呼叫中心系统建设、软件系统建设等。

2、区级指挥中心建设:区指挥中心组织机构建设、区级大屏幕系统、办公终端等。

3、实现市、区、街道三级考评:(1)市级考评,是市监督指挥中心对市级职能部门以及各区进行考核;(2)区级考评,是区指挥中心对区级职能部门、街道进行考核;市各职能部门和相关责任单位也要对其下属的工作单位进行考核;(3)街道对各社区、村委进行考评。

4、市、区、街道、社区(村委)的四级网络建设:依托xx市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市、区、街道、社区(村委)之间的联络,并建立责任网络体系。

5、应用平台的需求分析:参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10),根据xx数字城管的建设需求,设计“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基本流程,根据功能需求,合理设计系统的网络构架、软硬件配置。根据信息数据的安全需要进行数据安全备份方案。

3.2组织机构的需求分析

为了顺利开展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合理的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配备

必不可少。按照国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厅“高位监督”和“监管分离”要求,明确一个隶属市政府综合部门相对独立的监督和考核部门,成立xx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xx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在xx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领导下,作为全市监督、指挥、协调、评价各区、各部门城市管理职能的职能部门,下设监督受理科、指挥协调科和综合考评科。各区建立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下设相应的工作部门。

3.3城管信息采集员队伍的需求分析

作为信息平台主要的信息源、整个流程的问题发现者,城管信息采集员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借鉴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xx市城管信息采集员由市统一采用市场化外包经营,配备“城管通”,实行GPS定位管理,人数根据实施范围进行确定。

3.4基础数据的需求分析

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基础数据建设包括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单元网格数据库、基于单元网格数据库的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库和基于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的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其中,开展城市部件数据普查工作,需覆盖xx市现有建成区161.5平方公里。对部件数据调查结束后,需对部件数据进行处理并在数字地图上进行标注,对地形图数据需作必要的处理,根据网格划分标准进行网格划分。此外,结合xx市城市管理需要,建设xx市可量测实景影像数据库。

3.5编码标准化的需求分析

数字化城市管理项目数据采集、处理、编码原则,依据住建部发布的行业新标准,结合xx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涉及的内容包括:行政区划编码、城管网格的编码、责任网格的编码、部件编码、事件编码、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理流程和处理时限。

3.6网络环境建设要求

xx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建设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建设,应充分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符合政府电子政务网络技术规范的要求:网络系统符合国际规范和标准,具有开放性、可靠性、安全性、可互连性、可互操作性和可扩充性,并考虑未来网络的发展与变迁,具有易于扩展、升级和维护的特点。此外,还应充分考虑系统目前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

(1)网络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满足用户对应用和带宽的基本需要,并保留一定的余量供扩展使用,降低网络传输的延迟;网络应提供丰富的接口形式,以满足各个分、子系统及外部其他系统的接入。

(2)有线网络建设应保证监督指挥中心与专业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网络带宽不少于10M;中心机房连接到监督指挥中心的有线网络带宽不少于100M。

(3)无线网络采用3G无线宽带网络,要求保证手机终端能够连通中心机房,能够实时上报城市管理问题,网络带宽要求不少于10Mbps。

(4)由于系统中运行的数据包括核心业务数据、空间信息数据等,应建立规范的网络管理制度和网络运行保障支持体系。

3.7硬件平台建设要求

硬件平台是应用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应当具有良好的性能,并具备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服务器集群(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无线应用服务器、备份服务器、磁盘阵列等)、交换设备、负载均衡设备、机柜、安全设备等。系统应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支持存储设备容量的平滑升级。

服务器基本要求包括:(1)应根据系统并发用户数和系统运行预期数据量等指标,选择满足系统运行性能要求的合适配置和数量的服务器;(2)应配置数据库服务、地图应用服务、业务应用服务、数据无线采集服务等系统服务;(3)应配置日常管理维护机制。

显示设备基本要求包括:(1)监督指挥中心应配置供多人共享的显示设备;(2)显示设备的技术指标应满足具体规定:屏幕分辨率不应低于1024×768像素,屏幕对比率不应低于600:1,屏幕亮度不应低于500cd/m2,水平视角不应低于150,垂直视角不应低于60。

存储设备基本要求包括:(1)存储设备应具有良好的节点扩充性和良好的传输速率。(2)存储设备应采用可伸缩的网络拓扑结构。(3)存储设备应具有高传输速率的光通道直接连接方式。

3.8软件平台建设要求

软件平台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中间件及系统安全软件等。软件平台的建设应选取性能稳定、功能全面、有良好应用基础的软件系统。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

XXX 信息资产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2011年9月目录

一项目设计概述 1.1项目现状及需求分析 项目现状 在目前的人工管理状态下,存在着对人为操作的严重依赖,服务质量难以监控,需要一套先进可靠的管理系统,避免给IT 系统带来更多的运行维护管理风险。 ?没有合理的服务级别评估机制,导致项目运营时无法实现服务承诺。 ?开展运营外包无法评估服务级别所需资源和成本,投入与收益难以量化。 ?服务质量不稳定。更多原因是现场服务标准不够明确,服务质量大多依赖于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态度。 ?服务管理不细致,导致服务质量影响信息系统运维目标难以达成。 上述的管理风险常常困扰信息化深入推进时,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IT 服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化,为高速发展的业务经营提供有力的支撑。 1.2项目目标 引入IT 服务管理的国际最佳实践理论ITIL,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建立一套基于国际ISO20000 服务管理标准的ITSM 体系和ITSM平台工具,固化相应的IT 服务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IT 服务风险。 ?实现IT服务管理的信息化,规范IT服务管理流程,提高IT服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IT服务成本,提高用户对IT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服务台为IT服务的用户提供一个单一联系点,协调IT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为IT 服务的运作提供支持。 ?通过事件管理流程,在给用户和公司的正常业务活动带来最小影响的前提下,使IT系统能

够尽快地返回到正常工作状态;保留事件的有效记录,以便能够权衡并改进处理流程,同时给其他的服务管理流程提供合适的信息,以及正确报告进展情况等。 通过资产管理功能及其相关流程,对单位的所有IT资产的基本资料进行登记和维护,为资产相关的运维服务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础,并对资产的配置变化进行跟踪,基本实现IT 资产的配置管理。 1.3系统功能设计 1.3.1服务台 对服务请求信息提供必要的初始支持,根据需要启动相应的服务流程,支持自动派单和人工派单,并对服务流程跟踪监督,同时向服务请求方反馈服务结果信息。 服务台的基本要求如下: 1)为用户提供IT服务窗口,用户可以通过该窗口填写故障申诉和服务申请记录。 2)能够支持用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投诉和服务申请。 3)能够提供预定义故障和申请服务的类别,自动激活不同的处理流程。 4)用户能够通过电话咨询、网站查询等方式了解自己提交的投诉和服务申请的处理结果。 5)支持对故障和服务申请的跟踪督办,确保所有的故障和服务申请能够以闭环方式结束。 1.3.2事件管理 事件管理包含以下功能:

汾酒集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整体架构 整个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1.各个计量参数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往中控室。一个车间或者几个车间内 的计量信息汇集到一个从电台,从电台发送数据至中控室内的主电台,中控机负责对数据的处理和存储。电台采用日精ND250数传电台,该电台为进口电台,性能安全可靠。同时,采用无线传输,能节约布线成本和人工维修检查成本。 2.车间内计量信息传输采用两种方式,便于相关人员检查。第一种方式,对于 便于直接观察表头数据的流量计,直接通过485总线把计量信息传输到从电台。第二种方式,对于安装在高处或者危险环境下的流量计,不便于直接观察流量计表头数据,可通过485把一块或者几块流量计信息集成并存储到到一个安装在安全地点的积算仪,然后再通过485总线传输到从电台。采用第二种方式的好处有两个,第一,通过观察积算仪数据就可以检查流量计工作情况,而不必到危险的地方观察流量计,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第二,第一种传输方式和第二种能统一连接到485总线,便于布线。 3.多个客户端能同时观察计量信息,从而便于各个部门有效监控相关生产情况, 从而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 客户端设计 为应对企业在现代化社会中对信息的管理和监测,以保持企业对信息的及时处理和管理,本软件除具有一般软件的通用功能外还具有以下功能: 1.支持多节点实时数据动态刷新显示,使用户第一时间可以观察各节点工作状 态。 2.支持多种模式的曲线显示,既有历史曲线显示,也可进行实时曲线显示,使

用户有更多直观感受。 3.支持多种模式报表打印,既可以选择报表类型,也可以对节点分类后实时各 种数据类型的打印,从而方便用户查看各种数据统计。 4.支持多客户端实时监控,集团各个部门办公室可同时检测相关计量数据,进 而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 软件总体功能简介: 1.用户登陆功能:只有合法的注册账号才能登录到本系统中,在该功能中用户可以设置服务器所在的IP地址。如图1 图1 系统登陆界面 2. 用户管理功能:在通过登陆界面后用户将登录到本机安装的主窗体界面(如图2),当在主窗体中单击左上角的用户管理按钮时将进入到用户管理窗体(如图3)在该窗体上部显示了当前登录的用户名以及该用户名的权限,在窗体下部当勾选上修改密码复选框时将可以进行当前用户的密码修改功能,当勾选上添加用户复选框时,根据当前用户的权限进行新用户的添加。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统一服务门户建设方案 第二卷商务规范书 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

2011年信息系统(一期) 工程建设项目 ****(系统名称) 技术开发合同 委托方(甲方):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受托方(乙方): 签订时间: 2011年*月 签订地点:北京市西城区 目录

双方本着平等互惠的原则,就2011年项目技术开发(委托) 事项通过友好协商,现授权各自代表按照下述条款签署本合同。 定义 1“本工程”或“本项目”:指2011年信息系统(一期)工程建设项目。2“系统”:指xx系统。 3“技术开发”:指对于此系统的应用软件进行开发。 4“甲方”:指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5“乙方”:指 6“最终用户”: 7“双方”:指甲方和乙方。 8“一方”:指甲方或乙方。 9“初步验收”或“初验”:指系统安装、调测、割接。甲方能够正常使用各项功能后,甲方在乙方的协助下对系统进行测试和验证,若达到所有相关技术要求,则双方共同签署《初验合格证书》,系统进入试运行,试运行期为初验后*月。10“最终验收”或“终验”:指通过试运行期后,甲方在乙方的协助下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最后的检验,以证明其满足技术规范书所有要求。若系统通过最终验收,则双方将签署《最终验收合格证书》。 11“维护期内技术支持与服务”:指乙方为甲方提供的,自《最终验收合格证书》签发之日起为期1年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卖方应提供灵活、多样的通信手段,提供7*24小时的响应服务,保证在任何时候买方人员都能及时找到卖方的工程师。 12“一般性故障”:指除重大故障以外的故障。 13“重大故障”:指由于乙方原因或乙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本身的质量问题引起整个系统瘫痪,时间超过1小时的(含1小时)为重大故障。 14“软件更新”:指根据乙方和甲方的故障报告和要求所作的程序改进和更正,包括文件装载、完成指令和向甲方提供相应文件。软件更新对程序指标不进行重大改变且不含版本升级。 15“软件版本升级”:指乙方对软件所作的重大改进。重大改进是在保留原程序设计用途的基础上增加功能和(或)增强性能。 16“工作日”:指星期一至星期五,所有法定节假日除外。 合同附件 附件一:软件技术开发服务及相关技术文件清单和价格 附件二:XX产品需求说明书 附件三:XX产品设计参考 附件四:项目进度表 附件五:技术规范书点对点应答 附件六:技术建议书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doc

天津市东丽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信息化发展战略定位和愿景 根据学校十三五战略发展规划,在国家级示范校的基础上,立足东丽,面向天津,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实现“工学结合高要求、专业建设高品位、教育教 学高质量、就业服务高水平、学校发展高效益”的五高目标,“十三五”末期实现学校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跨越,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通过本期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将我校打造成全国一流的中职数字化校园,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建立一整套校园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 字化、产学研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使之成 为一个全面、集成、开放、安全的信息系统,成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新型教育、学习、实训和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推动教学模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对外交流。通过项目建设,使全体师 生提高信息化思维能力,养成信息化行为方式,遵守信息化交往规则,发展信息化职业能力。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按照“顶层设计、统一标准、数据共享、应用集成、硬件集群(虚拟化)” 的规划建设理念,实现: 1.为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提供一个开放、协同、高效、便捷的数字化 环境,实现规范高效的管理 2.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依据 3.为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 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教学数字化: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 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产学研数字化: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体化,提供开放、协同、高效的

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张店一中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淄博市政府《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的意见》和《全市高中学校提报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为创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实现张店一中的跨越式发展,以引领教师发展、培养骨干、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创建张店一中数字化校园打好坚实基础。我校现制定创建“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组长:王德军 副组长:毕庆才赵光王家刚 组员:陈浩房辉刘爱平刑善岳吴长春崔金平 三、学校基本设施 我校目前已具备数字校园建设的各项硬件的条件。 1.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学校现有机房3个,分别兴建于2010年和2011年,目前设备完好率达99%,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保障。 2.网络硬件设备。校园已接入Internet网络(带宽100M),并已保证信息点公布到每个教学、活动、办公场所。专用服务器2台,分别用于校园办公平台和FTP服务。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3.多媒体教室。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2个,所有普通教室中全部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拥有生化探究实验室、物理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室。 4.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办公平台。学校现有蠡风校园办公平台一套,已开发使用了部分功能,实现了通知信息发布、教师签到、教师备课、教师教研、业务交流等数字化,符合数字化校园要求的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5.教师办公电脑配备。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教师信息化硬件建设,目前为止我校为所有专任教师每人配备了1台笔记本电脑。相关功能科室还配有办公电脑和打印机。 四、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我们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为关键。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

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一、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性质:新建、扩建、升级改造。 (三)项目承担单位及负责人,包括项目建设单位简况、机构职责等概况。 (四)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包括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五)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周期。 (六)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 (七)总投资及来源。 (八)经济及社会效益。 二、现状、必要性和需求分析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包括项目承担单位现有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应用情况,以及各主要业务信息化情况。 本单位信息技术硬件与软件资源存量一览表,包括硬件品种数量、系统软件清单、应用系统列表、数据库列表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可行性分析,说明必要性、紧迫性和技术可行性分析,国内外或相关省市发展概况、水平、发展趋势等。

2、建设依据,提供和说明领导批示、文件要求、纪要规定等情况。 (三)需求分析。 1、说明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的涉及范围和规模,项目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等。 2、阐述项目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主要任务、达到的效果等。 三、项目建设目标与任务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1、总体目标及分期目标。 2、项目建设思路。确定条块结合、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的建设思路。 3、系统建设与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明确本项目建设目标及与全区信息化总体规划以及本单位信息化总体目标的关系。 (二)项目建设主要任务。 1、项目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 2、项目本期的建设任务、范围和规模。 四、项目本期的建设原则和技术路线 (一)在“先进性、实用性、标准化、开放性、兼容性、整体性、共享性、安全性、保密性、可靠性、实时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等十四个方面提出原则性要求。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设计方案

我院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设计方案

目录 1 教务管理系统 (1) 1.1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情况介绍 (1) 1.2 系统的硬件组成 (1) 1.3 系统建设中的一些注意点 (2) 1.4 系统的特色介绍 (2) 2 系统参考标准和规范 (3) 2.1 引言 (3) 2.2 系统概述 (3) 2.2.1 设计目标 (3) 2.2.2 运行环境 (3) 2.2.3 需求概述 (4) 2.3 系统总体设计 (4) 2.3.1 总述 (4) 2.3.2 系统维护子系统 (7) 2.3.2.1 功能模块 (8) 2.3.2.2 数据流程 (8) 2.3.2.3 功能实现设计 (9) 2.3.3 学籍管理子系统 (12) 2.3.3.1 功能模块 (12) 2.3.3.2 数据流程 (13) 2.3.3.3 主要界面设计 (13) 2.3.3.4 主要功能实现 (14) 2.3.4 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 (21) 2.3.4.1 功能模块 (21) 2.3.4.2 教学计划数据及操作流程图 (21) 2.3.4.3 功能实现设计 (22) 2.3.5 智能排课子系统 (30) 2.3.5.1 功能模块 (31) 2.3.5.2 工作流程图 (31) 2.3.5.3 排课的数学模型与算法 (31) 2.3.5.4 功能实现设计 (35) 2.3.6 选课管理子系统 (36) 2.3.6.1 系统功能模块 (36) 2.3.6.2 功能实现设计 (36) 2.3.7 成绩管理子系统 (40) 2.3.7.1 功能模块 (40) 2.3.7.2 系统数据流程 (41) 2.3.7.3 主要界面设计 (41) 2.3.7.4 主要功能实现 (42) 2.3.8 教材管理子系统 (48)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方案 (讨论稿) 一、课题名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具体规定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问题非常重视,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一个独立章节(第十九章),从“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并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源于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独特的、难以估量的强大的数字技术优势。这种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在改变着信息的呈现方式、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加工处理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使人们生活在数字地球的环境中了。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选择。基础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育学方式变革、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和倍增机。 (二)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纷纷开展校园层面的信息化推进计划。 美国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发布数字校园报告;2007年进行数字校园趋势调查;2010年10月,美国教育部发布了“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助力下的学习”发展计划,将关注点放在了技术支持下的在线学习及有效评估上。美国作为世界所公认的教育信息化发达国家,其1.强调泛在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应用;2.重视数字化学习和在线学习;3.标准化政策与多元化的实施;4.加强家校间的连通性;5.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及配套政策措施。 英国于2009年6月推出《下一代学习宪章》,确定了下一代学习的目标,提供了学校的自我评估框架及评估工具。英国是欧洲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中最突出的国家,其1.重视数字化管理与评价;2.强调在线课程的应用;3.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学习的紧密结合;4.注重对外开放式校园的建立。 新西兰是近些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得较快的国家之一,以学校为教育信息化主

(完整版)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编写参考模板

XX系统建设方案 哈尔滨市XX局 二○XX年X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简介 (1) 1.1 项目名称 (1) 1.2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 1.3 建设依据 (1) 1.4 定义、缩写词 (1) 1.5 参考资料 (1) 第二章需求分析 (2) 2.1 基本现状 (2) 2.2 建设目标 (2) 2.3 建设内容 (3) 2.4 网络系统功能需求 (3) 2.5 应用软件系统需求 (3) 2.6 信息量估算 (4) 2.7 系统设计原则 (4) 2.8 体系结构 (5) 第三章系统设计 (5) 3.1 网络系统设计 (5) 3.1.1 网络结构 (5) 3.1.2设备选型 (6) 3.1.3传输设计 (6) 3.1.4 IP地址分配 (7) 3.2 系统软件设计 (7) 3.3网站设计 (7) 3.3.1栏目设置 (7) 3.3.2网站功能模块 (8) 3.3.3网上应用系统 (8) 3.3.4网站管理系统 (8) 3.4 应用系统设计 (8) 3.4.1XX子系统 (9) 3.4.2XX子系统 (9) 3.5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9) 3.5.1系统总体设计 (9)

3.5.2监控中心设计 (10) 3.5.3前端监控点布设 (10) 3.6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10) 3.6.1系统总体设计 (10) 3.6.2系统功能设计 (10) 3.6.3数据库详细设计 (10) 3.6.4应用模型和方法设计分析 (11) 3.6.5输入输出设计 (11) 3.7综合布线设计 (11) 3.7.1工作区子系统 (11) 3.7.2水平布线子系统 (12) 3.7.3管理区子系统 (12) 3.7.4设备间子系统 (12) 3.8 机房系统设计 (13) 3.8.1 装修工程系统 (13) 3.8.2电气工程系统 (13) 3.8.3空调新风系统 (14) 3.8.4安保监控系统 (14) 3.8.5漏水检测系统 (14) 3.8.6场地监控系统 (14) 3.8.7消防灭火系统 (15) 3.9 XX设计 (15) 第四章安全保密设计 (15) 第五章工程概算及设备清单 (16) 第六章组织实施 (16) 6.1 组织机构、职责、人员 (16)

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第1章综合布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1.1 综合布线系统 1.1.1概述 现代化的智能建筑,信息布线系统已不仅仅要求能支持一般的语音传输,还应能够支持多种计算机网络协议的设备的信息互连,可适应各种灵活的、容错的组网方案;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传输线路要求能够在若干年里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具有开放、兼容、可靠性高、实用性强、易于管理、具有先进性、面向未来的综合布线系统,对于现代化建筑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由六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采用星型结构布放线缆,可使任何一个子系统独立的进入综合布线系统中,其六个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干线子系统(Backbone)、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综合布线系统遵循统一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主要有:ISO/IEC11801及TIA/EIA-568-A。国内综合布线系统相应的规范有:《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 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示意图如下: 1.1.2功能及应用 从理论上讲,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容纳话音:电话、传真、音响(广播);数据:计算机信号、公共数据信息;图像:各种电视信号、监视信号;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水位以及烟雾等各类控制信号。但是,在目前的实际工程应用中,综合布线主要作为语音和数据的物理传输平台。 智能大厦的投资是一个长远的计划,人们不仅能以现有的应用来规划,更应从发展的眼光来

看。IT业的发展迅速,只有采用一个合理的布线系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最少的投资支持未来出现的任何新应用。采用标准的综合布线,能带给用户即插即用的便利,并且,管理与维护也非常简单。 综合布线可提供一个完美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办公环境,即插即用地支持多种接入,包括:电话、传真、100Base-T高速数据网络、视讯会议系统、Internet/Intranet接入、Modem接入以及ADSL接入互连网等。 1.1.3设计思想 当今社会,人们对信息的大量需求,使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战略资源,作为苏丹国家民航控制中心,网络通信承担着重要作用,一个网络设计不但要考虑网络速度,同时还应该考虑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总的设计思想如下: ?适应未来10年内数据(主干支持622M ATM及千兆以太网)和话音等应用需求,确保满足未来用户需求增长; ?提供至少10M/100M连接速度到每个信息点,以满足网络信息传输及办公自动化应用的需要。?确保系统通信的安全,网络设计为物理上互相隔离的2套网络系统:公共网络系统(外网,与互联网联接)、企业专用网络系统(内网) ?水平子系统采用6类非屏蔽双绞线,垂直干线采用铜缆和光缆混合组网或全部采用光缆组网; (建议数据主干采用光缆,话音主干采用铜缆) ?每个工作区对应信息插孔均有独立的水平布线电缆引至楼层配线架; ?系统采用语音数据综合布线方式,语音和数据水平布线均采用六类非屏蔽线缆,使语音与数据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换使用。 1.2 计算机网络系统 1.2.1概述 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正在改变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今天,建设一个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是其基本的要求,作为国家级,计算机网络不仅要满足内部大量的数据交换的需要,同时要承担对外的形象宣传、信息发布、合作事宜,对内的事物处理、事物协作、业务管理,提供各种商务服务和Internet访问等功能。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TCP/IP、WWW技术、先进数据库技术的Internet/Intranet计算模式也日趋成熟,这些条件都为的信息化建设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方案设计.doc

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方案设计1 信息管理实施方案 一、信息管理体系 (一)本项目信息体系的主要内容 1、项目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维修等项目生命期或某个阶段中与项目代建有关的内容。 2、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财政资金、市场、风险、客户、采购、合同、质量、安全、费用、进度、劳务、物资、机械信息等。 3、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通讯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形成若干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结合起来、有一定系统结构和功能且能表达一种管理行为的整体。 (二)建立项目信息管理体系的步骤 1、规划项目代建信息系统; 2、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和制度; 3、选择适用的辅助管理项目信息的软件系统。 二、信息管理的措施方法 (一)硬件配置完善 1、现场将配备电脑、适当的通讯工具,以便信息传递。通

讯工具包括手机、座机、对讲机; 2、现场将配置信息记录设备,如照像机、摄像机等,对重要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拍照记录,以便查询。 (二)项目信息分类 本项目的项目信息按信息来源可分为项目公共信息和项目个体信息。公共信息包括各种国家法规和政府部门规章、市场价格信息、自然条件信息、供应商信息、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信息等。项目个体信息则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记录、施工技术资料、工程协调、过程进度计划及资源计划、成本、商务、质量检查、安全文明施工及行政管理、竣工验收等信息。上述所有信息都将纳入本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范围,实施规范管理。 (三)项目信息管理的组织及制度保证 本工程项目代建方将设立专职的项目信息主管,隶属工程统筹工程师,专门负责制定本项目的信息管理办法和建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信息管理工作。并在项目代建方其他专业工程师下属人员中指定兼职的项目基层信息员,负责收集各管理职能范围内的信息。兼职信息员受直属专业工程师及项目信息主管的双重领导,形成上通下达的项目信息资源管理组织体系。 项目代建方制订项目信息管理办法,将对项目信息主管的职责、信息分类方法、信息收集和处理、信息传递要求、传递渠道、传递形式、传递内容、传递审核及信息储存要求等作出详细规定。 (四)项目信息管理流程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设计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达到国一流,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 1、环境数字化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共享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Ucenter泛学校,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2、管理数字化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教学数字化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数字化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4、产学研数字化 构建数字化产学研信息平台,为产学研工作者提供快捷、全面、权威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训一

信息化建设方案

阿里烟草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目的 为了从根本上加快我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局(公司)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手段和依据;进而让信息化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帮助全局(公司)各科室工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的“助推剂”,现结合我局(公司)实际,制定出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信息化建设意义 一是通过建立局(公司)管理业务信息化平台,对局(公司)人、财、物、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促进“局(公司)→区总局”更好的沟通和协调,满足公司及时管理的需求,使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及整体对外响应力获得提高,强化公司执行力。 二是建立局(公司)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完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手段,进行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及差异分析,辅助公司提高成本核算及控制的能力,降低局(公司)整体运营成本。 三是建立局(公司)统一的风险监控平台,加强异常和重大事项的监控与反馈机制,帮助公司更有效地对所属各县网点进行监控,降低公司整体运营风险。

三、信息化建设目标 根据局(公司)要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一个平 台、二大系统”,即建立集成系统应用平台;建立和完善以 进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安全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综合 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群件、WEB和数据库技术为 基础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局(公司)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 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立并开通局(公司)外部网络连接;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 系统,业务销售与财务相关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局(公司)信息门户、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 自动化、业务销售管理、档案资料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等 的现代化、透明化、节约化和快速化。 四、我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办公滞后,设备已安装但仍未投入使用,部分科室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 二、工程方网络布线存在问题,办公大楼一楼模块不通,一楼交换机无法使用。 三、内网的铺设方案不明确。多久铺设、什么时候铺设,以及相关后续工作如何开展不明确。 四、我局信息中心与上级领导部门缺少联系,无法及时获得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业务指导。

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方案 1、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软件开发项目。根据年xxx区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要求,在现有协同办公平台的基础上,对全区信息化项目建设中的项目申报、项目招标、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成果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对党政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人员、资产资源、日常维护、事务处理等日常工作进行电子化管理。 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建设信息化项目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化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建设信息化资源管理子系统,实现对全区的信息化资产(包括各种信息 化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建设信息化事务管理子系统,实现信息化运营过程中各种事务的全过程 管理。 ●建设系统运维管理子系统,实现对系统运维过程中的各项业务的全过程 管理。 2、需求分析 2.1业务需求 (1)信息化项目管理 根据《实施细则》文件要求,对全区信息化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信息化项目的建设和服务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实现对信息化项目立项、采购、建设过程、验收、维护的全过程文档、技术支持等信息进行维护、管理、查询、统计等,并为技术文档提供模板,从而规范项目操作。具体业务流程如下图:

(2)信息化资源管理 对全区的信息化资源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信息化资产的合理购置和运行监控提供基础信息支持。实现对网络设备、服务器、基础软件、网络资源、数据

资源等信息化资源进行维护、管理、查询、统计等。 (3)信息化事务管理 对全区信息化日常事务进行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区各单位信息化事务(包括系统故障、账号管理、业务应用等)上报、审核、反馈、进度等进行管理。 (4)信息化运维管理 对全区信息化系统的日常运维,包括系统维护单位、配合单位、维护人员的台账、日常运维记录、系统监测、故障提醒等功能的管理。 2.2与已有系统关系分析 xxx区党政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是基于xxx区信息化统一基础平台之上的信息系统,和全区其它信息系统有一下关系: ●和xxx区统一用户管理系统集成,实现用户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并且 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用户机构数据作为系统的基础数据; ●和全区短信平台集成,实现短信提醒等功能; ●和全区电子公章系统集成,实现在线文件、表单的格式转换电子盖章; ●和区财政局和区公共交易中心的政府采购系统基础,实现各种数据的交 换。 2.3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 xxx区党政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是全区公共的应用系统,面向全区各个委办局、事业单位应用。各单位授权用户能浏览、查询和管理本单位的数据和记录,区信息中心作为系统的建设方,负责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并具有系统管理权限。服务管理部门包括区信息中心、区财政局、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质监xxx分局。 3、技术架构和数据设计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设计方案.doc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设计方案1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 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涉及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它包括公司的的经营、计划、合约、技术、质量、安全、施工、材料、设备、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几乎涉及公司所有人员。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达到“一个中心、两级管控、三个集中、四控三管一协调”的目的。为此,需要建立以项目管理系统为核心,结合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的统一的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这样一个涉及公司方方面面的系统,工作量将十分巨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有效地完成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建议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方式。一次性进行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整体涉及;实施过程则按照业务的重要程度和对信息化要求的紧迫程度和准备完善程度排序,逐步进行实施,保证实施一块成功一块。一方面可以保证信息化实施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从而尽可能减少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压力。 根据目前公司的现有系统情况:财务部已采用了网络版的用友财务系统,实施了部门级的信息化;合同部则采用广联达造价

软件作为业务应用,但均为桌面系统,尚未做到联 网,数据、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其他部门均没有任何针对性的应用。因此,公司的信息化可初步分为几大部分: (一)企业级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建设覆盖全公司(含子分公司和各项目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此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先行纳入系统,并建立各级领导与员工使用网络和电脑进行事务管理的习惯。将各种日常工作的流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合理的规划,通过系统的建立和使用的过程,逐步改善工作流程、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OA系统是处理公司内部的事务性工作,辅助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手段的系统。公司需要建立的协同办公(OA)系统就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以“工作流”为引擎、以“知识文档”为容器、以“信息门户”为窗口,使公司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司的OA应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模块:管理工作流程、知识目录架构、信息门户框架,以更便捷、更简单、更灵活、更开放的满足日常OA办公需求 公司应用协同OA系统,总体具备以下几大价值点: (1)落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自动化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目前的企业和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工作流程,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111026

芜湖市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一类) 项目名称:芜湖市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申报单位(盖章):芜湖市档案局 项目起止日期: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 芜湖市档案局(馆)编制 年月日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芜湖市档案局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2、项目建设单位和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芜湖市档案局(馆) 3、项目建设方案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要求各级各类档案馆应采 用先进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安徽省档案局、 芜湖市档案局“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档案档 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全国档案信息化实施纲要》对档 案信息化工作有明确要求。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理念,充分发挥档案局现有信息系统作用,提高工作 效率和工作水平,更好地为群众服务,需要建设档案 信息管理系统。 3)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潜在价值。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手 段对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管理,实现档案资料 价值的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综上所述,根据芜湖市财政局财行《关于申报2012年度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通知》(…2011?258号)要求,特编制本方案。 4、项目概况

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数字档案馆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对现有的目录系统进行升级改的基础上,使之与全文数字化系统、多媒体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文件中心系统对接,实现对各类档案资源的全面统一的管理与利用。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和机构职能 芜湖市档案局(馆)是市委、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行使档案行政管理和保管利用两个职能,既主管全市的档案事业,对辖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又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全市范围内的档案。内设办公室、指导科、法宣科、管理科、编研科五个职能科室,公务员编制20人,其中信息化专职人员1人,兼职1人。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项目实施机构由芜湖市档案局自行组织实施,主要职责为:制定项目建设计划,组织相关采购,负责项目建设期间的沟通协调、项目完成后验收和完善、最终系统的使用和日常维护等。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作模式,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方城小学数字化校园2014—2016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方城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2014年—2016年) “数字校园是为了有效支持学生学习,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以面向服务为基本理念,而构建的数字化资源丰富的、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的、相关业务高度整合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其宗旨是拓展学校的校园时空维度,丰富校园文化,并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数字化校园要做到校园网络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和操作个性化。为了切实加快我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力度,实现教学、管理过程和模式的全面信息化,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这是人们对百年方城的赞誉和美好情感。方城小学始建于1917年,学校位于温岭老城区方城路中段,人口稠密,文化腹地,街区绿树掩映,环境清幽,是一方求学之良所。90余年的办学传统,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员工恪守“勤、诚、朴、严”的校训,学校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为核心办学理念,以“人文见长全面育人”为教育特色,学校始终以敬畏和关怀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出发点,以关注和实践学生的幸福体验为教育的价值取向,合理调配各种教育资源,努力履行“小学教育要给孩子幸福快乐的童年经历”的教育责任。使得学校跻身“浙江省教科兴校200强”,并被为中国教育学会评定为全国中小学首批特色学校。培养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柯召、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道基等一大批知名学子,桃李满天下。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方城小学名扬四方,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先进学校”、“浙江省文明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我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上级要求及时代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市教育局数学化校园建设总体部署,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全面建设数字化的管理、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通过硬件建设和应用培训与研究工作,提升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为广大的师生员工提供健康便捷的生活服务,打造“数字化校园”新格局。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设计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案 一、信息化建设规划 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涉及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过程,它包括公司的的经营、计划、合约、技术、质量、安全、施工、材料、设备、人力资源以及成本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几乎涉及公司所有人员。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 公司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达到“一个中心、两级管控、三个集中、四控三管一协调”的目的。为此,需要建立以项目管理系统为核心,结合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采购管理、设备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文档管理等功能的统一的企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这样一个涉及公司面面的系统,工作量将十分巨大,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为了有效地完成公司的信息化工作,建议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式。一次性进行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完成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整体涉及;实施过程则按照业务的重要程度和对信息化要求的紧迫程度和准备完善程度排序,逐步进行实施,保证实施一块成功一块。一面可以保证信息化实施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避免一次性投入过大,从而尽可能减少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压力。 根据目前公司的现有系统情况:财务部已采用了网络版的用友财务系统,实施了部门级的信息化;合同部则采用广联达造价软件作为业务应用,但均为桌面系统,尚未做到联

网,数据、信息没有实现共享;其他部门均没有任针对性的应用。因此,公司的信息化可初步分为几大部分: (一)企业级办公自动化系统(OA) 建设覆盖全公司(含子分公司和各项目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以此将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先行纳入系统,并建立各级领导与员工使用网络和电脑进行事务管理的习惯。将各种日常工作的流程进行科学的梳理和合理的规划,通过系统的建立和使用的过程,逐步改善工作流程、规管理、提高效率。 OA系统是处理公司部的事务性工作,辅助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手段的系统。公司需要建立的协同办公(OA)系统就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以“工作流”为引擎、以“知识文档”为容器、以“信息门户”为窗口,使公司部人员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式,实现迅速、全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公司的OA应包括一些基本的功能模块:管理工作流程、知识目录架构、信息门户框架,以更便捷、更简单、更灵活、更开放的满足日常OA 办公需求 公司应用协同OA系统,总体具备以下几大价值点: (1)落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自动化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目前的企业和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工作流程,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