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

XXXXXX有限公司供热管网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目录

1 大滞后控制对象自动化系统要点分析 (2)

2 分时、分温、分区供暖自动控制模式 (2)

3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2)

3.1 供热自动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2)

3.2 节能自控系统的组成 (3)

3.3 监控中心的主要功能 (5)

3.3.1 设备配置 (5)

3.3.2 监控管理软件 (5)

3.3.3 监控管理主机 (12)

3.3.4 系统组态功能 (13)

3.3.5 人机界面的特点 (14)

3.4 各换热站的设备功能 (14)

3.4.1 数据采集 (15)

3.4.2 DDC智能控制器 (15)

3.4.3 触摸式操作显示屏 (15)

3.4.4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16)

3.5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配置 (16)

4 节能自动控制系统拟选设备简介 (18)

4.1 DDC智能控制器 (18)

4.2 一体化彩色液晶触摸屏(工控机) (19)

4.3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19)

5 热网监控系统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效益 (20)

XXXXXX有限公司供热管网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供热节能主要包括热源厂节能、供热管网系统节能和用热系统节能三大部分,要做到合理供暖,杜绝浪费,首先要解决这三大部分的热能供需匹配问题。也就是说:保持能耗的动态跟踪,控制热能供需平衡,从而实现节省燃煤(或燃气),节省热能、电能,节省与此相关的人力、物力、场地和运输费用。因此,按需供暖、减少或杜绝热能浪费,是最有效的节能手段,这是首要问题。其次,在保证热源厂供热总量的前题下,解决如何提高热效,实现节能的问题。

本方案从供热管网系统和用热系统的能耗的动态跟踪与节能自动控制着手,本着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原则,结合各换热站设施和供热用途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换热站原有的温度、压力传感设备和控制设备,改装水泵电机变频器的控制线路,加装DDC智能控制单元,通过自动控制软件设定的节能程序,根据用热需求量的变化,控制供热管道阀门开度、控制水泵转速,变人工主观控制为节能自动控制,变全热全程供暖为分时分温按需供暖,并逐步实现全管网的智能化控制。节能自动控制系统方案按以下几个部分加以说明:

●大滞后控制对象自动化系统要点分析

●分时、分温、分区供暖的自动控制模式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节能效益分析

●系统拟选设备简介

1大滞后控制对象自动化系统要点分析

XX华发的热力管网调控,多以回水温度作为调节的参照变量,但是,供热管网系统是大滞后控制对象,变量因素多,响应时间长,不适合用PID方式调节,极难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针对这种控制对象,行之有效的手段是采用先进过程控制方式,例如:预测控制。预测控制的优点:

●模型简单,容易获得

●算法简单,容易实现

●参数少,容易整定

●鲁棒性好,使用安全稳定

●与PID算法相比,设定值改变时,预测控制,响应曲线大大改进,振荡小、上升

时间短、调整时间小。

对于大滞后对象,预测控制算法可根据时段合理优化温度设定,快速、平稳地达到设定的温度。在原有基础上,把参数进一步简化,用“统一预测控制算法”的系列程序,结合供热自动化系统设备,实现节能控制的目的。

2分时、分温、分区供暖自动控制模式

系统安装了相关自控设备以后,就可以根据建筑物不同的供热用途,采取不同的节能运行模式,实现供热支路流量科学合理分配,“分时、分温、分区供暖自动控制。

3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3.1供热自动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供热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系统监控中心、现场控制单元、数据通讯系统、仪表和传感器及电动调节阀、电气设备部分组成,各部分协调工作,实现整个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或智能控制。

系统原则上可按6层结构,通过城域网连接到系统监控中心。各层内容包括:

(1)机电设施层:锅炉和换热站的水泵、供热管网、电机、动力控制柜等;

(2)就地仪表层:就地仪表、执行机构、变频调速装置、调节阀门等;

(3)现场控制层:指现场DDC智能控制设备;

(4)通信网络层:GPRS通信网络;

(5)中央监控层:为集中供热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核心,通过中央监控层对全网的运行实施统一的监控。接收各站点的故障报警,达到安全、节能、环保型供

热的要求,并保证供热质量;

(6)信息管理层:通过信息管理层,完成全网调度指挥、事故报警处理,实现科学管理,提高企业效益。信息管理层实际上是一个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以太网、局域网,或GPRS无线网络

3.2节能自控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监控系统将实时、全面地监控各换热站运行情况,根据对热负荷的变化和预测,调节热源,按需供热,以满足全网供热热量均衡和节能的目的。监控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控制(监控)中心

本部分是供热节能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中央监控层对全网的运行实施统一

的监控,掌握和控制全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供热管网或个体建筑按设定温度曲线运行。

监控管理机以组态动画的形式实时显示热源(锅炉)及供热管网的工况,并把现场的测量数据和计量数据送入数据库中。系统具有数据统计分析、趋势曲线、历史记录、数据查询、检索、事故追忆、故障报警等功能。

控制中心的设备包括监控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网络交换机,路由器以及系统控制软件、系统管理数据库,系统组态软件、WEB数据发布软件等等。

(2)热源(锅炉)数据采集和监控

采集锅炉的炉膛温度、烟道温度、出水温度、出水压力、出水流量、补水量等参数,以及设备运行状态参数,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控制中心。在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同时,可根据管网的热力需求,适当调节燃气量,控制锅炉的热能输出,达到节能的目的。

(3)换热站

在各换热站设置现场自动控制单元,实现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参数及故障信号等各类参数的采集:

●采集现场一次/二次热网运行数据,包括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流量、热量;

●采集变频器转速、状态、故障;

●采集循环水泵及补水泵工作状态、故障;

●水箱液位监测;

●阀门开度监测;

存储,可按多种程序设定控制模式,对站内循环泵、补水泵、电动调节阀等进行调控,确保其运行在设定范围内。值班巡检人员可通过人机界面,对站内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及操作。

本方案为水阀输出控制、变频器转速控制设计了接口预留;

GPRS无线网络保持与控制中心主机进行双向数据通讯,把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流量、变频器转速、工况状态、故障、水箱液位监测、阀门开度监测等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在联网控制状态下,换热站自控系统也可按监控中心的遥控指令和设定程序运行。

换热站控制设备主要由DDC智能控制器、液晶显示器(或触摸屏)、温度变送器、压

力变送器等设备,以及嵌入式软件和人机界面软件构成。

(4)用热建筑群(或单体用热建筑)节能单元

配置自动控制单元,实现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参数及故障信号等各类参数的采集:采集进楼供热管道的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流量、热量;

采集建筑内有代表性的室温;

按多种程序设定控制模式,通过电动调节阀对进楼供热流量进行调控,确保其运行在设定范围内。值班巡检人员可通过人机界面,对站内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及操作。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把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流量、阀门开度等工况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在联网自控控制状态下,监控中心可遥控本用热系统的运行模式。

用热建筑群或单体用热建筑自动控制设备主要由DDC智能控制器、液晶显示器(或触摸屏)、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电动调节阀等设备,以及嵌入式软件和人机界面软件构成。

(5)通信网络

主要由GPRS无线网、以太网服务器、路由器和相关软件构成。

3.3监控中心的主要功能

3.3.1设备配置

监控中心由监控机主机1台、数据库服务器1台、监控工作站(可选)、打印机等设备组成。详见监控中心设备配置表。

3.3.2监控管理软件

本方案的上位机管理软件,采用WINDOWS环境下的通用型工控软件和编程技术,运行在基于以太网结构和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可实现全系统联网控制。

本方案选用组态王软件,功能强大,运行环境适应广泛,带加密锁,带WEB发布功能,可实现多达50台电脑共享监控数据的功能。监测点可为无限个点。

所有的换热站通过GPRS无线通讯方式与监控中心计算机相连。若某一控制器发生故障,监控系统也可保持正常运行,而不会对整个监控网络产生不利的影响。现场控制器具

有通讯功能,并且采用开放的通讯协议,具有GPRS通讯口,支持TCP/IP协议。控制器能将现场的设备运行情况传送到监控中心供分析处理,同时可接收监控中心传送的指令进行控制和调节,如控制参数的调节,并支持现场修改控制器内部数据功能。

①供热参数实时监测:

本监控软件通过与数据采集站的通讯接口,将现场数据采集到实时数据库中,实时采

集各换热站

一次网、二次

网的运行数

据,包括供回

水温度、供回

水压力、供水

流量和热量、水箱水位、补水流量、介质流向、巡检记录、循环泵启停状态、补水泵启停状态或变频器频率(阀门开度为预留参数)等参数。

②地理信息功能

以地图方式显示整个管网的地理分布、管路管径(包括变径)、分布、走向及其阀门井室位置、阀门型号、规格等相关信息,并且实现图形化地图显示换热站、热源的工艺流程及运行参数。按地理位置点击换热站图标,可以切换到该站的动态立体管网平面图,显示所有参数,图文并茂,直观方便。

③故障诊断及处理

本软件可对各数据采集站及通讯线路的工作状态进行在线查询和分析,当发生故障时,产生报警信息,提示操作人员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恢复和处理。

④运行参数、设备参数及图形显示

用图形实时显示各站设备的

运行工况。图形包括系统总图、子

系统图等,依照系统实际情况,在

相应位置显示各点的运行参数、设

备参数等详细信息。所有模拟图形具有动态显示效果。

⑤显示平面图

实时绘制整个热网一次网温度、压力、流量的平面棒图。便于分析全网水力平衡状态。

⑥报警功能

当各种运行参数超过设定范围时,以声光形式报警,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报警处理。各种报警能及时在屏幕中显示,记录在报警数据库中,形成报警日志,并可对报警信息进行排序和检索,方便以后的事故分析。报警信息具有优先权。

⑦多级用户权限管理

系统中系统管理员具有最高权限,可以设定多级的用户权限。用户根据权限行使不同的职能。用户登录超过一定时间,可自行注销该用户登录,避免其他人员使用此权限进行系统操作。用户的一切操作过程在报警记录中以事件的形式显示,便于事故的追忆与分析。

⑧安全性

监控系统软件具有防止各类计算机病毒侵害的措施,并按时进行数据库的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系统限制用户使用系统键,任务切换键,只有系统管理员具有退出权限,保证系统连续稳定运行。

新建的20个换热站完成了如下功能:

(1)采集各换热站一次网、二次网的运行数据,包括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供热流量、热量、水箱水位、排水沟水位参数;采集变频器转速、状态、故障;循环水泵及补水泵的工作状态、故障;补水压力、水箱液位监测、阀门开度监测数据。

(2)在新建的全自动化控制站加装大屏幕真彩触摸屏,在触摸屏中安装组态软件,实现温度、压力或水泵电机转速的设定,系统按设置的曲线自动化运行;当设定在自控状

态时,DDC控制器根据自动控制程序或监控中心的遥控指令,控制水泵电机的启停、水泵电机的转速及阀门开度,使供暖温度保证在设定值内。

(3)当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热量出现异常,设备状态出现异常或发生故障时,可编程控制器根据预置的程序发出声光报警讯号,同时,通过 GPRS DTU 上传给监控中心,提示值班人员及时处理。

(4)实现远程控制,在控制中心对自动化换热站进行遥控。

自动化换热站的控制模式:

(1)离热源厂较近的换热站,热力充足,往往过量供热,住户温度很高,居民在家中穿着单衣还开着窗户,浪费大量热能。这类区域,采用调节一次网供水流量的方式:根据回水温度,自动调节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使一次网回水温度保持在预定值。

为了保证全网的压力均衡,在调节一次流量的同时,还要限定一次水电动调节阀的最大和最小开度。

(2)根据二次网回水温度,采用PID调节方式,控制二次循环泵变频器频率(控制

循环泵流量),使二次网回水温度达到预定的设定值。

二次水循环压力限定:为了保证最高端用户的供暖,在调节二次水温度的同时,还要限定变频器最小运行频率,以保证二次循环水的最小供水压力。

(3)在离热源厂较远的管网末端,水温较低,水压不足,采用在一次网的水泵加压

方式。

(4)模糊控制:安装室外温度传感器,根据室外测量温度对应二次水温度的经验数值,根据室外温度调节二次水设定温度值。

3.3.3监控管理主机

监控管理机可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的双向通讯功能,把现场的测量数据和计量数据送入实时数据库中,实时显示供

热管路和各用热用户的用热状况,同时

完成报警、数据统计分析、趋势曲线、

历史记录、数据查询、检索、事故追忆

等监控功能,并根据数据的变化用动画

的方式形象的表示出来。监控管理机可

实现以下功能:

①可对全网的供热情况和用热情

况进行实时记录、历史记录、检索查询和统计分析,并可自动生成多种管理和统计报表,自动完成贸易结算,进一步提高了供热管理的工作效率(具体要求见附后的报表说明)。

②可实时完成网损热量的计算、统计和记录,并根据用热量的状况分摊网损热量,实时热损计算也为及时发现管网泄漏提供了有效的监测手段。

③根据各换热站实际供热面积和供热量,实时计算单位热值和单位电耗等重要指标,当设定值超标时,系统发出声光警示,可保证系统高效节能。

④长时间、大容量、标准化的数据记录,可实时查询近3年来的各项历史数据,通过备份可查询十年的数据,为供热系统运行过程的优化和对供热网运行的经济性进行综合

成本分析提供大量的原始数据和信

息。

④事故报警记录和追忆功能

对于所有监测点的温度、压力、

差压参数可作周期的记录,并且自动

记录各监测点的各种异常状况(停电、

停汽、通讯中断、仪表故障、超限报警等),对监测点及通讯线路的工作状态进行在线查询和分析,当发生故障时,产生报警信息(可以语音、动画闪动等方式实现),提示操作人员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恢复和处理。以备工况和事故分析时使用,也为热网的严格管理提供依据。

3.3.4系统组态功能

监控管理机采用通用工控组态软件为用户进行系统的二次开发和扩展提供了冗余和良好的开发平台,同时在各采集点掉电后,数据仍然保持掉电前的状态。

可完成下列报表的统计、数据保存及报表打印

①日数据文件

②日报表

③月数据文件

④月报表

⑤热费统计表

(其中热费统计表输出的项目有:累计供、回水流量、累计热量、单价、用热金额、不回水金额、总金额。完全满足统计用户每月用热应交费用的功能。)

⑥热损统计表

⑦季报表(同月报表,只是相应的各项为该季度统计值。)

⑧年报表(同月报表,只是相应的各项为该年的统计值。)

⑨分析表(此表供报表管理人员使用,具体内容由管理人员填写)。

3.3.5人机界面的特点

?系统提供用于操作数据和非正常情况有效地通讯的操作界面,操作界面在

Windows NT或WINDOWS XP环境中运行。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中,该界面保

持一致的外观。

?该界面是交互的,全图形化的和基于图标的。

?为减少操作人员的培训,该界面是基于视窗的形式。为使常用的操作简单易行,

标准显示画面和用户定义画面上具有标准的工具条图标和下拉式菜单。

?系统提供HELP文件来帮助指导操作人员。

?操作界面以局域网方式与系统服务器连接。

通过操作员界面,操作人员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显示控制现场设备、了解报警信息及其优先级、启动报表打印、事件记录及存

档、改变口令、在线生成数据库和彩色显示画面、监测通讯通道、系统参数组

态。

?系统的标准显示画面包括:报警摘要显示、事件摘要显示、点细节摸板显示、

分组控制和分组趋势摸板显示、通讯状态显示、系统状态显示、操作员绘制画

面显示。

系统状态显示包括:

?未被认知的报警点、已被认知的报警点、通讯故障、打印机离线。

管理显示画面包括:总貌画面显示、分站流程图画面显示、报警摘要显示、事件摘要显示、控制调整画面显示、趋势画面显示、报表画面显示、通讯状态显示等。

?系统状态显示包括:未被认知的报警点、已被认知的报警点、通讯故障等。

3.4各换热站的设备功能

换热站的数据传输和自动控制系统,由DDC智能控制器、现场显示操作器、GPRS 通讯设备,以及原有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热能积算仪等设备组成。远程终端站通过现场的传感器和仪表采集换热站的运行数据,经现场DDC智能控制器的程序处理,再由GPRS

通讯设备将各种数据上传至到监控中心。如果换热站升级为联网自动控制,监控中心可对换热站进行远程监视和控制操作。可对循环泵、补水泵、电动调节阀等进行调控,确保其运行在设定范围内。

3.4.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由供热站的温度变送器、压力器变送器、热能积算仪、DDC智能控制器、数据接口转换器等设备组成。实现对现场一次/二次网运行数据,包括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流量、热量;采集变频器转速、状态、故障;循环水泵及补水泵的工作状态、故障;补水压力、水箱液位监测、阀门开度监测数据的采集。

3.4.2DDC智能控制器

DDC智能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设定的程序,对现场采集的一次/二次网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供回水温度、供回水压力、流量、热量;采集变频器转速、状态、故障;循环水泵及补水泵的工作状态、故障;补水压力、水箱液位、阀门开度监测数据等。把汇总处理的数据通过 GPRS DTU 上传给监控中心。

当设定在自控状态时,DDC智能控制器根据自动控制程序或监

控中心的遥控指令,控制水泵电机的启停、水泵电机的转速及阀门

开度,使供暖温度保证在设定值内。

当供回水温度、压力、流量、热量、变频器转速等数据出现异

常,设备状态出现异常或发生故障时,DDC智能控制器根据预置的

程序发出声光报警讯号,同时,通过 GPRS DTU 上传给监控中心,

提示值班人员及时处理。

3.4.3触摸式操作显示屏

一体化触摸屏以组态图方式显示设备工况、显示采集的所

有温度、压力、流量以及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同时也可以按多

种设定的程度模式控制水泵启停、水泵转速、水阀开度,实现

分温、分时、分区供热智能化。

3.4.4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基于ARM(高级RISC微处理器)平台、嵌

入式操作系统,内置工业级GPRS无线模块;提供标准RS232/485数

据接口;支持(多)点到多中心应用。

通过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无线网络,GPRS无

线数据传输器以短信通讯方式,有效地实现换热

站设备数据与控制中心的指令的双向透明传输。

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易于搭建,不受距离

限制。同时,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具有通讯中

断后重新恢复功能和重要通讯参数保护存储等功能,使得通讯网络系统运行更加可靠。

3.5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配置

监控中心的设备配置表

换热站的设备配置

(1)换热站原有设备:

7个板式换热器(5个大的板式换热器和2个小的板式换热器);

每个分区的二次侧的供回水管道上都装有压力和温度传感器,即:

3个压力变送器、3个温度传感器;

每个分区的管道上装有超声波流量计,即:3个超声波流量计。

(2)实施后应满足的要求:

每一个建筑物的主回水管上都要加装电动阀门,以便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

每一个建筑物电动阀门所在的主管道要有对电动阀门的旁通手动阀门,手动阀门的最大流量为电动阀门的15~20%,这样,即使电动阀门关闭,散热片也不会因为温度过低而损坏。

(3)换热站自动控制设备配置:

上述设备配置可根据要求增减。

4 节能自动控制系统拟选设备简介

4.1 DDC 智能控制器

方案拟选MCU 系列DDC 智能控制器,该产品是专为供热管网节能研发的,本人领导了研发的全过程并完成了软件配套。MCU 系列产品与美国霍尼韦尔、江森、艾默生等自控品牌具有同等的功能和上乘品质,在与霍尼韦尔、江森、西门子的竞标时,体现极高的性价比和技术优势;

MCU 系列产品在上海世博会、奥运场馆和工业生产流水线上都

有杰出的应用;XX 华发热力公司换热站自控工程、大连市富丽华

大酒店西楼自控系统是卓有影响的样板工程。

MCU-1666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如下:

8个开头量输入、8个模拟量输入,共16个输入,适合现场各

种信号的采集。

6个开头量输出、6个模拟量输出,共12个输出。

以9003换热站为例,配置 3个 MCU -1666 控制器,就具备了多功能输入通道 48 个,模拟输出 18 个,开关量输出 18 个,适合现场各种信号的

采暖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xxxxxx公司 采暖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xxxxxxxx公司 二00x年x月

xxxx公司采暖系统节能改造方案 一、供暖设备概况: xxxx公司锅炉房装有两台SHL10-13-A型蒸汽锅炉,除生产用部分蒸汽(3~4t/h)外,在采暖期间大部分蒸汽用做供暖的一次热源送往换热间。 锅炉房换热间主要设备: 1.波纹管式汽-水换热器4台(1台备用), 换热面积:32㎡/台; 2.75KW循环水泵2台, 流量:200m3/h, 扬程:80m; 3.55KW循环水泵2台, 流量:180m3/h, 扬程:65m; 汽-水换热器产生的热水(二次热源)送往供热管网循环。 供水温度:70℃, 回水温度:60℃. 二、供暖面积: 1.生产区供暖面积:~40000㎡. 2.家属区供暖面积:107880㎡. 三、采暖系统运行情况:

1、主要采暖运行数据: ①采暖系统供水温度:70℃(平均值) ②采暖系统回水温度:60℃(平均值) ③采暖系统供水压力: 0.5MPa(表压,平均值) ④采暖系统回水压力: 0.3 Mpa(表压,平均值) 2、系统采用小温差(约10℃)、大流量(787.5t/h)的供暖方式,存在较严重的水力失调、冷热不均现象,特别是处于系统末端的家属区1号、2号、14号、16号、24号楼温度偏低的状况尤为突出;循环水流量远远大于经济流量,供热设备(循环泵)偏离最佳工作区域,浪费了大量电能。 四、问题诊断分析: 1.供回水温差: 大量统计资料证明,供回水温差在20℃左右,最为经济合理。但xxxx公司多年来采暖供回水温差只有10℃左右,要保证冬季采暖,只能加大循环水量,不仅导致阀门阀芯的严重磨损,更造成很大的电力浪费。 2.系统循环水量核算: ⑴总耗热量Qr 从前面得知,供暖面积约15万㎡, 按xx地区冬季采暖,每㎡采暖面积耗热量50kcal/h计, 总耗热量Qr′=50kcal/㎡·h×150000㎡=7500000kcal/h,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

XXXXXX有限公司供热管网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目录 1 大滞后控制对象自动化系统要点分析................................. 2分时、分温、分区供暖自动控制模式................................. 3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 供热自动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节能自控系统的组成.................................................. 监控中心的主要功能.................................................. 设备配置....................................................... 监控管理软件................................................... 监控管理主机................................................... 系统组态功能................................................... 人机界面的特点................................................. 各换热站的设备功能.................................................. 数据采集....................................................... DDC智能控制器.................................................. 触摸式操作显示屏...............................................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配置...................................... 4节能自动控制系统拟选设备简介..................................... DDC智能控制器....................................................... 一体化彩色液晶触摸屏(工控机)...................................... 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5热网监控系统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效益...............................

供暖系统自动化控制方案

XXXXXX有限公司供热管网自动控制系统方案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6月

目录 1 大滞后控制对象自动化系统要点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分时、分温、分区供暖自动控制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3?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供热自动控制系统总体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节能自控系统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监控中心的主要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设备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监控管理软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监控管理主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系统组态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5 人机界面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各换热站的设备功能?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 数据采集?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DDC智能控制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触摸式操作显示屏?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供暖节能自动控制系统的设备配置 (16) 4节能自动控制系统拟选设备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4.1?DDC智能控制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一体化彩色液晶触摸屏(工控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4.3?GPRS无线数据传输器?错误!未定义书签。 5?热网监控系统解决的问题和产生的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控制改造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控制改造 摘要:当前,供热进技术集中在一些北欧国家当中,本文在进行 消化吸收北欧的先进的供热技术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提出了一种能与我国目前供热现状相适应的自控模型,即在集中供热系统中,采用二次水供水温度自控、二次水循环泵变频调速等措施,进行节能技术方法的改造。初步解决了我国供热系统在如何确定其最不利环路及计算最不利环路压差设定值的问题。 关键词:集中供热;自控;节能 abstract: at present, advanced technology can focus on some of the nordic countries, this article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of advanced heating technology of northern europe, on the basis of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s put forward to consider a can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situation and heating to adapt the control model, that is, in the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the second water supply temperature control, secondary pump water cycle 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regul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preliminary solved heating system in how to determine the most unfavorable loop and calculating the most unfavorable loop differential pressure of the set value. key words: the central heating; automatic control;

电锅炉采暖方案

电锅炉供暖方案 、工程概况 供暖采用电热水锅炉采暖系统 二、参照标准、依据 1、蓄热式电锅炉房设计施工图集。 2、常压蓄热水箱。 三、系统工作原理 1、蓄热系统直接向采暖系统供热,简称直接供热。直接供热在蓄热系统和采暖系统中不设热交换器,采暖系统中的循环水也回到蓄热水箱中。由于直接供热系统中不设热交换器、补水泵、定压装置,减少了设备,锅炉房管道也较为简单。 2、谷电、平电、峰电时间段(以北京地区为例) 谷电时间:23:00~7:00共计8小时;平电时间:7:00~8:0011:00~18:00共计8小时;峰电时间:8:00~11:0018:00~23:00共计8小时 电锅炉蓄热式供暖系统的运行,全部使用谷电: 23: 00~7: 00开启电锅炉加热水箱中的水,加热至95C,向系统供热; 7:00~23:00 关闭电锅炉,由蓄热水箱向系统供热。 3、电网电价: 谷电0.21 元/度 平电0.52 元/ 度 峰电0.84 元/度 4、自控: 蓄热状态和供热状态,蓄热水箱中的热水温度不断的在变化。但是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却不能随蓄热水箱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使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温度调控装置是必须的。对直接供热的系统,采用合流三通阀来调控锅炉房采暖供水温

度。淋浴系统出水管设温度自动控制阀。 5、蓄热式电锅炉房系统单独设置系统控制柜,系统控制柜一般应具备以下功能: ①控制蓄热箱是否达到蓄热温度。 ②控制锅炉在23:00自动启动,7:00 达到蓄热温度后自动停炉。 ③控制电动三通阀,调控锅炉房采暖供水温度。 ④控制蓄热泵的启停,保证先启泵,后启炉,先停炉,后停泵。 6、电气部分: ①电锅炉的电源应由配电室直接供给,可用电缆或金属排输送。 ②锅炉控制柜及系统控制柜宜单独设置在控制室内。 ③所有设备外壳均应有可靠接地,接地电阻按有关要求执行。 四、设计参数 1、采暖系统: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C 采暖室内设计温度:20~22C 建筑物总耗热量:350KW 设计采暖天数:120天 采暖系统总阻力:60Kpa 2、淋浴系统按同时开启20个水龙头,开放时间每天2 小时计算。 五、设备造型及运行方案 根据需方实际情况,采用全谷电、谷+平的方式。全谷电:选一台900KW 的锅炉,水箱容积为100m3。

供热计量管理系统

一、热源系统管理 一套完整的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集中供热热源系统、换热站供热节能系统和JFK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系统。集中供热热源系统常规采用锅炉制备热媒。换热站供热节能系统是连接热源与热用户的重要环节,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按照制定的二次网供、回水温度曲线,自动控制一次网供水的流量和供热量。JFK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系统是由管路系统与末端装置组成的热量分配系统,按负荷的大小合理地将热量分配到各个房间。 集中供热热源系统 系统概述 集中供热热源系统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能制备和供应中心。该热源系统将其他形式的能源(矿物燃料、核能、工业余热等)转换为热能,或直接采用地热等天然热源,通过蒸汽或热水等介质,沿着热网输送到用户。集中供热热源有以下几种形式: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工业余热、地热、核能。除上述热源形式外,还有电能和太阳能供热。 系统控制 集中供热热源控制系统通过热源热效率平衡计算,采用最优化的计算方法,将热源各环节热损失进行科学分析,针对各热效率的特点进行优化设计控制,主要对热源、各动力辅机和管网进行节能控制,调整热源供热系统各应用工况的运行模式,使系统在任何负荷情况下能达到最可靠的工况节能运行,保证热源的热效率最大化。在满足末端供热系统要求的前提下,整个系统达到最经济的运行状态,即系统的运行费用最低。同时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并降低管理劳动强度。 热源系统控制主要包括:各设备的节能运行控制、各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系统能耗的监测。

系统概述 换热站供热节能系统是连接热源系统和热用户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供热系统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热水管网又分为一次网和二次网,一次网是连接于管网与换热站之间的管网。二次网是指连接于换热站与热用户之间的管网。换热站供热系统是指连接于一次网与二次网并装有与用户连接的相关设备、仪表和控制设备的系统。 系统原理 针对目前集中供热换热站控制的现状,开发的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是在保证热用户供热温度的前提下,实现按需供热,达到安全、经济运行。 根据热用户的实际需求,建立“供热-室外温度”智能决策模型和先进控制策略,通过换热站一次侧、二次侧温度、压力及流量、室外温度、热用户温度、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等参数的监测,自动控制调节阀、电机、变频器等工作,实现以节能为核心的按需供热。系统可以脱离远程中央控制室监控调度管理系统独立运行,其运行参数可以通过远程中央调度室监控调度管理系统监视并实施协调控制。 热力站控制系统采用一种变流量控制模式,根据各系统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供水压力值,此供水压力值可以满足二次管网的最不利点供暖水循环。通过控制变频泵的转速保持该供水压力值恒定在设定值。在此基础上,换热站PLC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量二次网供回水温差来对系统压力值设定进行必要修正。 一个建筑物的供热质量的好坏与整个管网的运行调节紧密相连。为保证供热质量,除了要在供热温度上保证达到设计温度外,就要在任何时候用户都要有足够的资用压头,以保证每个高层住宅在任何时刻都能有供热的可能性。 热源处循环泵的总流量用变频控制,根据压力控制点的压力变化而控制变频泵的转速。假如用户调小流量导致干管总流量下降,而干管的阻力系数未变,因此干管上的压力损失降低而导致压力控制点的供水压力升高。该压力值的升高反馈给循环泵,使泵的转速降低,一直降到压力控制点的压力值到设定值为止,这样,就可以保证压力控制点的供水压力值不变。 换热站二次网供水温度控制。通过一次侧电动阀门的调节控制二次管网供水温度达到设定值。通过增加室外温度补偿器,使换热站二次网的供水温度设定值根据室外温度进行动态调整,以使供热量和需热量进行更好的匹配。 系统功能及特点 1智能变频,稳定供水压力,保证管网平衡: 2.实时显示现场测量值,修改设定值以及参数值;现场画面模拟,实时显示各工况运行参数; 3.定时记录室内、外温度,供、回水温度和计算温度自诊断与现场诊断功能; 4.系统遵循了人性化设计理念,可实现分段、分时、分温和分模式的管理功能; 5.换热站控制系统采用PID算法实现了自动恒温恒压的调节; 6.各种报表生成以及数据存储、查询等其他用户定制的功能; 7.根据气候条件,控制器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测量的室外温度,经监控中心的统一调度对供热量进行控制,节省能源,提高了供热质量; 8.实现自动控制,并具有远传通讯和联网功能,系统可通过GPRS/GMS进行远程控制;

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

换热站节能控制系统 换热站是连接热源和热用户的重要环节,在整个供热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热水管网又分为,一次网和二次网,一次网是指连接于城市热源管网和换热站之间的 管网,二次网是指连接于换热站与热用户之间的管网,换热站主要是指连接于一次网 和二次网,并装有与用户连接的相关设备、仪表和控制设备的机房。 根据规模和设置地点不同,换热站又可分为首站、区域换热站、集中换热站和用 户换热站。而且绝大多数换热站为了考虑供暖面积的扩容,设备的数量和容量都设计 的留有一定余量,并且如果这些换热站的循环泵和补水泵采用人工开、关阀门控制流量,由于管路的阻力增大,必将造成电能浪费。 因此换热站的控制系统节能设计与应用是换热站建设和改造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换热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换热站以及热水管网是连接热源与热用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整个供热系 统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热水管网有可以分为一次网与二次网,前者主要是指连接于城市管网与换热站之 间的管网;后者则指的是连接于换热站与热用户间的管网。 所谓换热站指的是连接于一次网与二次网且装有与用户连接的相关设备、仪表以 及控制设备的机房。 二、节能控制系统产品功能特征分析 对于节能控制系统产品而言,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特征: 1、节能控制系统的主要用途:换热站节能系统具有较多优点,包括:高效节能、 智能化以及自动化等,且其用途十分广泛,如同热力公司热网控制、工厂、机 关以及住宅小区等商业用建筑的供热采暖、生活用热水、空调等;各种需要换 热场所;各类换热站的新建、改建以及扩建工程的配套设施等。 2、节能控制系统的主要特征:换热站设计理念十分先进,不仅会节省基建投资成 本,而且还会使得安装维护便捷。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使得自动化以及智 能化程度提高,便于操作。可实现无人值守、自动显示,也可以实现远程通信 操作,且经过计算机网路进行全程的监控,与此同时,自动化控制以及人工操 作可进行互相切换。该智能控制装置具有自动控制、气候补偿以及节能舒适等 方面的特征,是当前智能建筑采暖供热的一个理想选择。

供暖系统调试方案

供暖系统调试方案模板 一、概述:..................................................................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 1.暖气调试组织机构图: ...................................................... 2.组织机构职责 ............................................................ 三、工作流程 ................................................................ 1.供暖调试前检查 .......................................................... 2.暖气调试流程: .......................................................... 四、物资准备 ................................................................ 五、安全及技术交底 .......................................................... 六、应急处理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暖气漏水应急处理措施..................................................... 2.暖气调试过程中烫伤、碰伤的应急处理措施................................... 附件一:.................................................................... 附件二:....................................................................

分析供热系统的调节与控制装置

分析供热系统的调节与控制装置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供热系统冷热不均现状,提出了利用平衡阀作为调节与控制装置解决供热系统水力失调的对策,并通过介绍平衡阀的构造及特点,分析了平衡阀在供热系统中调节的基本原理及平衡阀的调试方法,达到了供热系统的水力平衡并满足人们热舒适性要求的目的。 关键词:供热系统;水力失调;平衡阀;水力平衡 一、概述 近几年,随着我厂住宅小区的不断扩建,供热负荷成倍增加,热力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即供暖用户室内温度高低不均匀和不稳定,如住在太华区的用户室温太高甚至开窗户,而住在翠微区的用户室温低于16℃,又不断向物业部门投诉。造成目前供暖系统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缺乏控制手段和科学合理的运行调节管理措施。而我厂的旧供暖系统上调节控制的阀门通常是普通的闸板阀、截止阀或蝶阀,因此,只有简单的静态调节手段,当系统的实际运行水力工况与设计水力工况不同时,靠系统的调节很难使系统水力平衡,因而造成系统水力失调,供暖用户的流量供需不一致,即供暖质量差。 二、解决供热系统水力失调的对策 (1)采用加大锅炉(换热器)容量和循环水泵流量或者是增大某些管网管径的方法,用“水涨船高”的方式解决部分用户供热量不足的问题,但会使许多用户供热量过大,室内更热,既增大了系统投资,又浪费了大量的热能和电能,增加了供热设备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 (2)在管路系统中装设节流孔板、闸阀或截止阀来平衡管道系统阻力和调节流量。当系统运行偏离设计工况时,节流孔板无法进行相应调节,而截止阀的调节性能差,闸阀只宜作为关断阀门用,不宜作为调节阀门用。 为保证供热系统在规定的设计流量下运行,达到室内所要求的温度,除设计合理外,还需进行正确的调节。流量调节与控制都是关键的一环。进入21世纪,平衡阀开始在采暖系统中使用,用来改变流经阀门的流动阻力以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起到热平衡的作用。 二、平衡阀的构造及特点 平衡阀是目前管网水力平衡的主要调节设备之一。它主要由阀体、阀塞、手轮、数字显示器、锁定装置及测试小阀等组成。其上的数字显示器可以直接显示阀门开启圈数,即开度百分比。锁定装置的作用是当阀门调止所需开度后,可将其锁定,非操作或运行管理人员无法改变设定状态。阀门下面的两个测压阀的作用是在管网平衡阀调试时,用软管连接智能仪表,利用智能仪表可测出流经平衡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措施 【摘要】从当前国家建筑节能形势出发,简单阐述了北方供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必要性。分析比较了近年来国内外既有居住建筑改造实例,探讨了我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若干技术问题。分析了节能改造各环节技术路线的基本要求,介绍了节能改造的评估与诊断方法,具体分析了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供暖地区节能改造技术路线技术方案 1. 安装热工仪表,掌握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供热系统安装所需的热工仪表是掌握系统运行工况、准确了解和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正确方法与措施以达到节能挖潜目的重要手段。目前热工仪表安装不全、不准的情况比较普遍,因此,必须要按照规定补齐所有热工仪表,并保证仪表的完好和准确。 2. 加强锅炉房的运行管理,是投资少、效果显著的节能措施 1.司炉人员及水处理人员必须经国家劳动部门或技术监督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建立正确、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操作规程; 3.锅炉房水处理(包括软化水或脱盐、除氧)设备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而易见国家规程规定的水质标准,严禁锅炉直接补自来水或河水; 4.严格执行定期维修,停炉保养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3. 采用分层燃烧技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 目前城市集中供热锅炉房多采用链条炉排,燃煤多为煤炭公司供应的混煤,着火条件差,炉膛温度低,燃烧不完全,炉渣含碳量高,锅炉热效率普遍偏低。采用分层燃烧技术对减少炉渣含碳量、提高锅炉热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鞍山锅炉厂生产的一台10.5MW的热水炉,采用分层燃烧后,热效率由70.2%提高到75.1%,炉渣含碳量由13%下降为10%。唐山热力公司采用该技术,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15%,炉渣含碳量降低至10%以下,而且锅炉燃烧系统的设备故障大大减少,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对于粉末含量高的燃煤,可以采用分层燃烧及型煤技术。该技术是将原煤在入料口先通过分层装置进行筛分,使大颗粒煤直接落至炉排上,小颗粒及粉末送入炉前型煤装置压制成核桃大小形状的煤块,然后送入炉排,以提高煤层的透气性,从而强化燃烧,提高锅炉热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中原油田锅炉燃用鹤壁煤,粉末含量高,Φ<3mm的煤粒约占60~70%,采用此技术后,炉渣含碳量降低到15%以下,锅炉效率提高了8%,烟尘排放达到环保标准,年节煤8~10%。没有空气予热器的锅炉,因为向炉排上送的是冷风,容易造成大块煤不易烧透,使炉渣含碳量反而略有增加,不宜采用。

家庭采暖系统解决方案全集

家庭采暖系统解决方案全集 导读家庭的采暖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北方地区,一般来说我国北方都会有集中的供暖。常见的家庭采暖方式有家庭中央空调采暖、散热片采暖、地暖采暖。既能制冷又能制热的空调采暖方式,成为很多家庭最省事的采暖方式,冷暖一体的空调无疑给家庭采暖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省去了另外购买采暖设备的开支。地暖通过地面铺设管道的方式,实现有些而上的家庭采暖效果,是目前公认的最舒适的的家庭采暖方式,既不占用室内空间,散热也均匀恒定。散热片是通过循环热源经过散热器传送到管道达到取暖的目的,成为没有集中供暖地区的居民的首选,价格不贵,升温效果快的优势得到很多家庭的青睐。下面厨卫百分百老冯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各种采暖方式的优劣,和选择建议,以便大家更好的选择。空调采暖空调取暖主要常见于南方地区,而在北方地区应用较少,一是因为北方有集中供暖,二是因为北方冬天气温普遍较低,而空调在5摄氏度下制热能力就会大幅降低,因此也不大适用于北方地区。空调取暖的优点:可控性强,空调操作简单方便,启动升温速度快,且能够定时、定温,精确调节温度。此外,不用的时候,可以将之关闭,非常灵活。空调取暖的缺点:费用较高、舒适度低采暖方案设计估算指标参考单位面积热指标法:当只知道建

筑总面积时,其采暖热指标可参考下列数值: 空气调节系统方案设计估算指标参考根据国内现有的一些 工程冷负荷指标套用(下列指标为按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 ①述指标为总建筑面积的冷负荷指标;建筑物的总瘤筑面积小于5000m2时,取上限值;大于10000m2时,取下限值。 ②按上述指标确定的冷负荷,即是制冷机的容量,不必再加系数。③博物馆可参考图书馆;展览馆可参考商店;其他建筑物可参考相近类别的建筑。④由于地区差异较大,上述指标以北京地区为准。南方地区可按上限取值。⑤全年用空气调节系统冬季负荷可按下述方法估算:北京地区为夏季冷负荷的1.1~1.2倍,广州地区为夏季冷负荷的1/3~1/4。散热片采暖散热片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铸铁散热片、钢制散热片、铝制散热片、铜铝复合散热片铸铁散热片:它的优点是能适用于任何水质和外部环境,不易被腐蚀,被称为和建筑物同寿命的散热片;缺点是外观审美疲劳、笨重、内腔粘砂容易损坏温控装置,而且生产制造不环保,国家已经不提倡使用了,目前很少家庭安装铸铁散热片。钢制散热片:钢制散热片是现代新型散热片的重要成员之一,由优质冷轧低碳钢经现代制作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外形美观,颜色多样,采暖高效,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由于钢材本身缺乏抗防腐性能,一般生产厂家都会对钢制散热片进行了内防

浅谈自动化控制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浅谈自动化控制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在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PLC控制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在PLC控制技术的应用下,有效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式工业生产模式,通过采取一定的编程算法,实现对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根据实际需要改变输出,减少不必要的能耗,获得了显著成果。基于此,本文对自动化控制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标签:自动化控制;供热系统;应用 引言 集中供热在我国已经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并且在城市中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尤其是我国北方,多数的城市都已经实现了集中供热的普及,集中供热与城市的工业生产一样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国城市化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供热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展,供热面积的逐步增加,传统模式下针对供热管网开展的人工检测、调控、维护保养等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供热的实际需求。 1自动化控制技术在供热系统节能中的应用基础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基础上,通过采用微电子技术、先进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设计并实现一套完整的工业控制装置,达到对电气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目的。目前自动化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已经能够取代传统系统中的技术顺序控制器、继电器、计时器、执行逻辑组件等功能,建立一套新型的软件控制系统,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而且自动化控制的编程实现较为简单,为其大范围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自动化控制器的内部运行方式一般采取循环扫描方式,在大中型自动化控制器中,也会使用到中断运行方式。完成初始的程序编程和调试工作后,可以将编程器程序写入自动化存储器中,接受现场输入信号,连接执行元件,通过输入端和输出端的运行,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也支持控制模式的切换,可在特殊情况下进行手动控制。自动化硬件系统主要由微处理器、电源组件、输入和输出模块、存储器等部分组成。目前市场上的这些产品种类繁多,价格较低,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人系统节能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有效降低供热系统优化调整过程中的成本投入。 2供暖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2.1热能浪费问题依然存在 热能的浪费现象在现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进行了长时间的改善。首先,便是针对锅炉的能耗进行改进,采用更先进和低功耗的锅炉作为热源,并且在能耗方面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一步优化,使

采暖系统施工方案

第十八节采暖系统 一、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预制加工→干管安装→卡件安装→立管安装→散热器安装→系统试压冲洗→保温、调试。 二、管材使用及连接方法 共用立管及干管采用镀锌钢管,DN>50焊接,DN≤20丝扣连接。 三、安装准备 1.认真熟悉图纸,核对已经配合土建施工进度预留的槽、洞及安装预埋件。 2.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的位置、管径、变径、预留口、坡向、卡架位置等施工草图,包括干管起点、末端和拐弯、节点、预留口、坐标位置等。 3.管道安装前应熟悉管材的一般性能,掌握基本操作要点,严禁盲目施工。 四、预制加工 1.镀锌钢管焊接安装 1)管道焊接前应先清除接口处的锈迹、污垢及油脂割口断面应与管中心线垂直,当管壁厚大于4mm时,需开坡口,并清除渣屑、氧化铁,并用锉刀打磨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2)焊接钢管的切割坡口采用氧-乙炔焰气割,气割完成后,用锉刀清除干净管口氧化铁,用磨光机将影响焊接质量的凹凸不平处削磨平整。 3)小直径管道采用砂轮切割机和手提式电动切管机进行切割,然后用磨光机进行管口坡口。管道坡口采用V型坡口,坡口用砂轮机打磨,光滑、平整。对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将油污,铁锈和水份去除,且保证露出金属光泽,保证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夹层等缺陷,并清除坡口内外侧污物。管口组对确保管子的平直度和对口平齐度。管道对接焊口的组对必须做到内壁齐平;管子组对点固,应由焊接同一管子的焊工进行,点固用的焊条或焊丝应与正式焊接所用的相同,点焊长度为10~15mm,高度为2~4mm,且应超过管壁厚的2/3;管道焊缝表面不得裂缝、气孔、夹渣等缺陷。

4)不同管径焊接,缩口的管头不应有皱折、裂纹、壁厚不均匀等现象,管口应平直,不应凹凸不平。 2.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同排水系统衬塑钢管丝扣连接方法。 五、管道的支吊架、套管制作安装 1.套管安装(预埋、栽设) 普通套管: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硬质套管。 根据所穿构筑物的厚度及穿越管道管径大小确定套管材质、规格和长度;并根据图纸统计出套管的规格与数量,编制套管加工统计表。当设计无要求时,对于小管径管道,其套管管径应比穿越管大两号;对于大管径管道,其套管内径应大于穿越管外径50mm。穿墙套管的长度应为墙厚加墙两面装饰层的厚度;穿楼板长度应为该处楼板厚度加楼板两面装饰层厚度之后,一般房间再加上20mm,卫生间等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再加上50mm。 按照加工统计表、根据施工进度的要求制作套管。选取合适的管材,按相应的长度截取,套管两端面垂直于轴线、光洁无毛刺。下料后套管内刷防锈漆一道,必要的在适当部位焊好架铁。 套管安装应随同干管、立管、支管安装。将预制好的套管套在管道上,放在指定位置(预留孔洞处)。管道安装完毕找正后,再调整套管的位置及与管道的间隙,调整完毕加以固定不得位移。 需预埋套管时,应用小线拉直、找正,套管端面应与墙面平行,中心线宜与穿越管道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水平管需注意坡度要求。根据不同部位的要求把套管固定牢固,不得因轻微的碰撞而产生位移。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安装管道时应注意穿越管道与套管周边的间隙要一致,管道安装完毕应及时填堵套管与构筑物的缝隙。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接口不得在套管内。

锅炉供热控制系统设计

1 引言 1.1 系统设计背景 近年来,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是比较常见和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温度是工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被控参数之一,冶金﹑机械﹑食品﹑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对工件的处理均需要对温度进行控制。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家居生活过程中常需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监控。由于许多实践现场对温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使得温度的控制比较复杂,传统的加热炉电气控制系统普遍采用继电器控制技术,由于采用固定接线的硬件实现逻辑控制,使控制系统的体积增大,耗电多,效率不高且易出故障,不能保证正常的工业生产。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继电器控制技术必然被基于计算机技术而产生PLC控制技术所取代。而PLC 本身优异的性能使基于PLC控制的温度控制系统变的经济高效稳定且维护方便。这种温度控制系统对改造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有普遍性意义。 通过本设计可以熟悉并掌握西门子S7-300PLC的原理与功能以及它的编程语言,以自动控制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工业生产及生活中温度控制的问题。 1.2 系统工作原理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基本构成如图1-1所示,它由PLC主控系统、固态继电器、加热炉、温度传感器等4个部分组成。 PLC主控系统 图1-1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基本组成 加热炉温度控制实现过程是:首先温度传感器将加热炉的温度转化为电压信号,PLC主控系统内部的A/D将送进来的电压信号转化为西门子S7-300PLC可识别的数字量,然后PLC将系统给定的温度值与反馈回来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并经过PID运算处理后,给固态继电器输入端一个控制信号控制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导通与否从而使

智能供热管网节能调控系统的简介及应用

一、我国供热采暖系统的现状及供暖系统能耗高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供热采暖系统的现状: 1、系统相对锅炉技术落后:供热系统热效率低。我国住宅建筑采暖能耗为相近气候条件的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主要浪费在管网上。目前的采暖用能已占全国商品能源总耗的9.6%,采暖的高能耗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2、采暖系统的落后,造成的结果是:①低效率。我国采暖系统普遍在低负荷、低效率下运行,实际供暖面积平均只有设备能力的40~60%,管网输送效率低。②缺乏控制手段。我国供暖系统只有简单的调节手段,水平失调、垂直失调现象严重;少数系统有一些量化运行管理设备,供热管理人员普遍是看天凭感觉调控供水温度,供热不足或过度时,不能做到及时有效的调节。为了避免“欠供”索性提高出水温度,此时便出现“超供”现象。 (二)我国采暖系统与国外相比的差距: 主要可以归纳为设计落后、设备落后和调节功能落后及管理落后四个方面。其中调节功能落后和管理落后尤为突出,是造成浪费的主要因素。 :国内供热调控大致分为如下, 1.质调。在一次管网加装流量调节阀门,调节二次管网的水温,也叫一次网调平。用 锅炉的出水温度控制输配系统,再由输配系统控制外网。 弊端:①损失锅炉的运行效率。②一次管网调平费时费力。一次管网的调控没有根据,主要看回水温度,调节滞后造成浪费。③外管网末端缺少调控手段。 1.量调。在二次管网循环泵加装变频设备,调节系统流量。 弊端:①外管网末端没有控制。②加大管网的失调,温差过大。③为了缓解末端失调问题,必须加大供热量,造成能耗增加。 西安派克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为供暖节能领域提供“节能减负系统化解决方案”,高新技术应用服务商。同时从事供暖项目能源管理、供暖系统节能诊断、企业托管运营服务。 自主研发的“TPK-8000智能控制系统”,超精细自动化控制模式和电脑远程调控,全面提升供暖系统运行效率,减少能耗浪费的同时高效提高供暖系统运行效率和人工效率。真正实现“智能化、现代化供暖节能技术全链条管理”,广泛应用于燃煤、燃油、燃气,燃电的供热系统,包括一次直供式、二次网供热的系统。 我公司的这套全智能供热管网节能调控系统,通过调控二次管网,能实现外管网供热量智能化控制,从而达到在不同的室外温度条件下,外管网能够在任何时间段自动输出任意设定好的供热量,使热用户的室温保持基本恒定的舒适温度。 当前先进供热采暖技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动态可调节的外网供水温度。针对我国现阶段供暖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公司研发出的“TPK-8000智能控制器”通过设定合理的供暖曲线,达到一个基本供暖散热的标准。这个散热标准即根据室外天气的变化,使二次管网供回水混水比例随室外天气变化动态调控,最终使用户室内温度达到相对恒定。 二、智能调控设备的运行模式 1、天气控制模式。依照室外天气温度变化动态调节管网输出热值,使用户室内温度基本恒定。 2、热用户活动规律控制模式。在天气控制模式基础上,还可增加用户活动规律设定控制。例如,白天日照强烈,大部分用户外出工作,室内无人,或夜间用户睡觉时门窗关闭,盖被

供热系统热控安装施工方案

A.4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神华神东电力萨拉齐电厂2×300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编号:HNHE-FA-008 份。特殊施工技术方案由承包商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附验算结果。

神华神东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萨拉齐电厂 2×300MW机组供热改造工程 热控安装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 萨拉齐项目部 2014年04月 目录 1、编制说明 (3) 2、工程情况简介 (4) 3、施工前准备 (4) 4、工程质量目标及控制点的设置 (7) 5、施工程序及作业方法 (9) 6、安全环境技术措施 (26)

1、编制说明 编制目的: 为使供热改造工程热控专业施工做到有据可依,使每个工序都处于受控状态,为科学合理指导施工而编制本专业施工方案。 编制依据: 1.1 设计图纸 1.1 F234E2S-K0102-01 《热网加热站热工控制施工图》 F234E2S-K0102-02 《热网软化水热工控制施工图》 F234E2S-K010402 《热网加热站电缆主通道施工图》 1.2 质量验收标准和已批准的相关质量文件: 1.2.1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009年版) 1.2.2 《热工技术规程规范》(2004年版) 1.2.3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 2002年第一版 1.2.4 《工程质量计划》 1.2.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2009年版) 1.2.6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1.3 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的标准及已批准的相关文件: 1.3.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范》火力发电厂DL 5009·1-2002 1.3.2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 2、工程情况简介 2.1 本工程单台汽轮机组改造后采暖供热量为 585.2GJ/h,最大为 749.1GJ/h。2 台汽轮机组额定抽汽工况运行时供热能力为 1170.4GJ/h,可以满足 590×104m2最大采暖热负荷1168.2GJ/h 的要求。当任何一台汽轮机停用时,另一台汽轮机以最大抽汽量运行,可提供 749.1GJ/h 供热量,可满足 64.1%供热需求,供热安全可靠。电厂 2×20t/h 启动锅炉可作为备用汽源,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热网加热蒸汽,即提高了供热安全性,也提升了供热品质。其工程建设单位为神华神东电力萨拉齐电厂,施工单位为河南第二火电建设公司。 2.2 施工内容 神华神东萨拉齐电厂2×300MW机组供热系统热控电缆桥架支架的制作及安装;盘、箱、柜安装;仪表测量管路、排污管路、气源管路的敷设;电缆的敷设;电缆头制作和接线;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就地指示仪表、变送器和开关量仪表的安装;电线(缆)及金属软管的安装。

浅析换热站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

浅析换热站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 为了提升供暖质量,减少资源能源浪费,热力公司不断提升自动化技术水平,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各方面性能,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号召,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借助于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的功能,供热全过程实现了透明化管理,尤其在温度与热量控制方面,实现了一次达标、一次通过的愿景,用户满意率呈现出逐年升高态势。 一、换热站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一)结构组成 换热站供热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测量仪表、执行机构、PLC、现场液位计以工控机等结构组成。其中测量装置主要对换热站的运行状态以及各项运行参数进行测量,测量参数涵盖一次供温温度、二次供水温度、二次供水流量、用户暖气温度以及二次回水温度等参数。执行机构对供暖锅炉传输蒸汽管道的开关阀门进行有效控制。而PLC则是接收换热站控制系统传输来的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运算和处理,然后借助于I/O模块,写入自动运行控制程序,进而完成变频器、电动调节阀以及补水泵的相关动作行为。现场液位计主要测量补水箱内的液位高低,工控机则是有效监测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果发现运行异常,工控机的报警装置会发出报警信号。 换热站的控制柜对循环水泵以及补水泵进行有效控制,运行模式包括手动、自动、工频以及变频。而保障换热器正常运转的独立运行程序则存储在PLC内,在运行时,无需借助于上位机的监控管理软件。换热站的中央控制室时时监测出口位置的暖气温度,如果温度不达标,可以及时进行智能化调整,使供暖温度能够满足终端用户需求。 (二)工作原理 从供暖锅炉内部出来的蒸汽借助于供热管道传输到换热站,在这传输过程中,蒸汽主要是由电动调节阀的自动开、关与手动阀门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