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尔综合能力分析报告

青岛海尔综合能力分析报告
青岛海尔综合能力分析报告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最终可通过企业

的盈利能力来反映。利用盈利能力的有关指标反映和和衡量企业经营业绩。还可以通过盈利

能力分析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资本盈利能力分析

(一)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因素分析

资本经营能力因素分析表

项目2012年2011年差异

平均总资产44,736,029,717.93 34,525,449,465.54

平均净资产13,494,371,084.75 10,525,695,294.54

负债34,262,177,684.93 28,221,139,581.42

负债/平均净资产 2.54 2.68 -0.14 利息支出-22,147,108.29 116,647,015.44

负债利息率% -0.06 0.41 -0.48 利润总额5,428,268,523.39 4,417,159,500.24

息税前利润5,406,121,415.10 4,533,806,515.68

净利润4,360,610,580.93 3,650,647,741.81

所得税率% 24.73 26.57 -1.84 总资产报酬率% 12.08 13.13 -1.05 净资产收益率% 32.31 34.68 -2.37

根据上表对青岛海尔公司的资本经营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如下:

分析对象32.31%-34.68%= -2.37%

连环替代分析:

2011年:[13.13%+(13.13%-0.41%)×2.68×(1-26.57%)=34.68%

第一次替代(总资产报酬率):[12.08%+(12.08%-0.41%)×2.68]×(1-26.57%)=31.84%

第二次替代(负债利息率):[12.08%+(12.08%+0.06%)×2.68]×(1-26.57%))=32.79%

第三次替代(杠杆比率):[12.08%+(12.08%+0.06%)×2.54]×(1-26.57%)=31.52%

2012年:[12.08%+(12.08%-0.41%)×2.68]×(1-24.73%)=32.31%

总资产变动率的影响为:

31.844%-34.68%= -2.84%

利息率变动的影响为:

32.79%-31.85%=0.94%

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

31.52%-32.97%=-1.27%

税率变动的影响:

32.31%-31.52%=0.79%

海尔公司2012年净资产收益率比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降低2.37%,主要是由于总资产报酬率为降低净资产收益率做出的贡献为 2.84%;其次,企业负债筹资成本下降对净资产收益率带来的正面影响,它使的净资产收益率升高了0.94%;负债与资产的比率的降低发挥了一定的财务杠杆的作用,但由于比率变化较小,故作用不是很明显,是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1.27%,所得税税率的降低为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做出了贡献,使得净资产收益率上升了0.79%。

(二)现金流量指标对资本经营盈利能力的补充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

项目2012年2011年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5,518,791,862.41 6,199,975,023.14

平均净资产13,494,371,084.75 10,525,695,294.54

净利润4,360,610,580.93 3,650,647,741.81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 40.90 58.90

盈利现金比率% 126.56 169.83

海尔公司的净资产现金回收率降低了10个百分点,说明公司在盈利能力能力增长保持稳定的同时盈利质量却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海尔公司盈利现金比率也在下降,但是该比率的质量很大,所以不会发生现金短缺的现象。

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净利润

2012年:5,518,791,862.41/4,360,610,580.93=1.27

2011年:6,199,975,023.14/3,650,647,741.81=1.70

进行盈利质量分析时,仅仅靠一年的数据未必能说明问题,需要进行连续的盈利现金比率的比较。

二、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一)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因素分析

资产盈利能力分析表

项目2012年2011年差异

营业收入79,856,597,810.97 73,852,551,822.20

利润总额5,428,268,523.39 4,417,159,500.24

利息支出-22,147,108.29 116,647,015.44

息税前利润5,406,121,415.10 4,533,806,515.68

平均总资产44,736,029,717.93 34,525,449,465.54

总资产周转率% 178.51 213.91 -35.40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6.77 6.14 0.63 总资产报酬率% 12.08 13.13 -1.05

根据表中的资料,可分析确定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变动对总资产报酬率的影响

分析对象=12.08%-13.13%=-1.05%

因素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1.79-2.14)*6.14%=-2.15%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6.77%-6.14%)*1.79=1.13%

海尔公司2012年资产报酬率较2011年下降了1.05%,是由于总资产报酬率降低了35.40%,而销售息税前利润上升了0.63%,否则,总资产报酬率会有更大的降低。由此可见,要提高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要从提高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息税前利润率两方面努力。

(二)现金流量指标对资产经营盈利能力的补充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表

项目2012年2011年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5,518,791,862

.41

6,199,975,023.14

平均总资产44,736,029,71

7.93

34,525,449,465.5

4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12.34 17.96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平均总资产

海尔公司2012年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与2011年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指标相比有些许下降,同时该公司总资产报酬率也有所下降。由此可见,青岛海尔公司盈利能力降低的同时盈利质量也下降。

三、商品盈利能力分析

1、收入利润率分析

企业收入利润率分析表

项目2012年2011年差异

营业收入79,856,597,810.97 73,852,551,822.20

营业成本59,703,870,000.00 56,429,180,000.00

营业利润5,269,913,452.11 4,066,428,602.99

利润总额5,428,268,523.39 4,417,159,500.24

净利润4,360,610,580.93 3,650,647,741.81

利息支出-22,147,108.29 116,647,015.44

总收入80,596,549,544.14 74,643,040,322.02

营业收入利润率% 6.60 5.51 1.09 营业收入毛利率% 25.24 23.60 1.64 总收入利润率% 6.74 5.92 0.82 销售净利润率% 5.46 4.94 0.52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6.77 6.14 0.63 从上表中可看出,青岛海尔公司2012年比2011年的总收入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销售息税前利润率均有提高,分别为0.82%、0.52%和0.63%。营业收入利润率和营业收入毛利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上升了1.09%和1.64%。这些表明,青岛海尔公司盈利能力比较稳定,

且稳定发展中略有增长。

2、成本利润率分析

成本利润率分析表(%)

项目2012年2011年差异

营业成本利润率0.09 0.07 0.02 营业费用利润率7.01 5.79 1.22 全部成本费用利润率7.22 6.29 0.93 全部成本费用净利润

5.80 5.20 0.60 率

从表中可看出,青岛海尔公司2012年与2011年相比,营业成本利润率有所提高,但是

提高幅度较小,为0.02%。营业费用利润率、全部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全部成本费用净利润率

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上升了1.222%、0.932%和0.603%。这进一步说明青岛海尔公司盈利能

力在稳定发展中略有增长。

3、

销售获现比率分析表

项目2012年2011年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64,504,721,712.24 59,836,968,038.59

收到的现金

营业收入79,856,597,810.97 73,852,551,822.20

销售获现比率% 80.7757 81.0222

从上表中可看出,青岛海尔公司2012年与2011年相比销售获现比率有所降低,降低幅度为

0.25%,表明公司通过销售获取现金的能力有所降低。说明企业产品销售形势不是很好。

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1、每股收益分析

海尔公司每股收益分析表

项目2012年2011年差异

净利润3,269,459,401.22 2,690,098,351.14

优先股股息0 0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

2,684,285,222.68 2,684,728,893.35

权平均数

基本每股收益(元) 1.218 1.002 0.216 稀释每股收益(元) 1.215 0.997 0.218

由上表中信息可知,青岛海尔公司2012年度的每股收益比2011年度增加了21.60%以上,表明企业2012年度的盈利能力高于2011年度。

每股收益因素分析表

项目2012年2011年差异

净利润3,269,459,401.22 2,690,098,351.14

优先股股息0.00 0.00

普通股权益平均额9,734,971,473.81 7,680,660,851.50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 33.58 35.02 -0.01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权

2,684,285,222.68 2,684,728,893.35

益数

每股账面价值(元) 3.63 2.86 0.77

根据所给资料,2012年度每股收益为:

3,269,459,401.22/2,684,285,222.68=1.218

2011年度的每股收益为:

2,690,098,351.14/2,684,728,893.35=1.002

可见,2012年度的每股收益比2011年度增加了0.216元,对增加的原因运用差额分析法分

析如下:

1.由于每股账面价值变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

(3.63-2.86)*35.02%=0.27元

2.由于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变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

(33.58%-35.02%)*3.63=-0.05元

计算结果表明,每股账面价值的变动使得每股收益增加了0.27元,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变动

使得每股收益减少了0.05元,两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每股收益增加了0.216元。可见,企业经济实力比2011年有所提高,但盈利能力有所降低。

2、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分析

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净利润-优先股股息)/普通股权益平均额

2011年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为35.02%

2012年普通股权益报酬率为33.58%

可见,2012年普通股权益报酬率比2011年普通股权益报酬率降低了1.44%。

对于其变动原因,用差额分析法分析如下:

1.净利润变动对普通股权益报酬率的影响

(3,269,459,401.22-2,690,098,351.14)/7,680,660,851.50*100%=7.54%

2.普通股权益平均额变动对普通股权益报酬率的影响

(3,269,459,401.22/9,734,971,473.81-3,269,459,401.22/7,680,660,851.50)*100%=-8.9 8%

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普通股权益报酬率降低了1.44%。

3、股利发放率分析

青岛海尔财务分析信息表

项目2012年2011年差异净利润3269459401 2690098351

普通股股利实发数997,486,529.80 456,471,681.80

流通在外普通股平均数2684285223 2684728893

基本每股收益(元) 1.218 1.002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普通股

0.37 0.17 0.20 股数

股利发放率% 30.51 16.97 13.54 每股市价11.36 10.56 0.80 价格与收益比率% 9.33 10.54 -1.21 股利报偿率% 10.72 9.49 1.23 根据上述资料可知,2012年度股利发放率比2011年度降低了13.54%,变动原因用差额分析

法分析如下:

1.价格与收益比率变动对股利发放率的影响

(9.33-10.54)*9.49%=-10.63%

股利报偿率变化对股利发放率的影响

(10.72%-9.49%)*9.33%=0.11%

两个因素对股利发放率的综合影响使股利发放率降低了13.54%。

4、价格收益比率分析

价格与收益比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2011年价格与收益比率为9.33

2012年价格与收益比率为10.54

可见,2012年价格与收益比率比2011年价格与收益比率下降了1.21,

从股利发放指标来看,青岛海尔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分配状况还算稳定。

5、托宾Q指标分析

财务分析信息表

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2684285222.68

股票价格11.36

长、短期债务账面价值34262177684.93

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15426139011.49

总资产账面价值49688316696.42

托宾Q值=(股权市场价格+长、短期债务账面价值合计)/总资产账面价值

=(11.36*2684285223+34262177684.93)/49688316696.42

=0.69%

由计算结果可知,该公司的托宾Q值大于1,表明市场上对该公司的估价水平高于其自

身的重置成本,该公司的市场价值较高

6、现金分配率指标分析

现金分配率指标分析=现金股利/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18.07%

7、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2012年每股经营现金流量=5518791862.41/2684285222.68=2.06(元)

可见公司2012年每股经营现金流量比较不错,有能力进行一定的资本支出和股利支付。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项目

总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周转

周转

天数

周转

周转

天数

周转

周转

天数

周转

周转

天数

周转

周转

天数

2012年1.79 202

21.9

2

16 9.13 39

23.7

15 2.25 160

2011年1.10 328

28.2

3

13 9.73 37

19.1

6

19 2.69 134

分析如下:

1、从以上计算可知,海尔公司2012年总资产周转率比上年快,分析可知该公司扩大了销售额,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

2、由上表计算结果可知,应收账款周转率比上年底,表明公司收款不迅速,易发生坏账损失,该公司对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

3、该公司存货周转率低于上年,表明存货占用水平增高,流动性降低,企业应尽快找出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4、该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为23.70次,明显高于上年,其主要原因在于固定资产净值增加幅度低于销售收入净额增长幅度,说明企业应用能力有所增加

5、同样有计算得出该公司的流动资产周转率低于上年,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的周转额越低,流动资产利用效果不好。

偿债能力分析

公司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企业的偿债按偿还期的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其中,反应企业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短期偿债能力;反应企业偿付非流动负债能力的是长期偿债能力。

青岛海尔2012年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

(一)2010年青岛海尔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净额)÷流动负债

(二)2010年青岛海尔的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数据统计如下:2010 2011 2012

营运资本4897816567.43 5401340716 8,358,450,304.82

流动比率 1.2623 1.2083 1.2667

速冻比率 1.0718 0.9781 1.0402

现金比率0.5408 0.497 0.8706

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总额后的剩余部分,也称净营运资本,表示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偿还全部流动负债后还有多少剩余。运营资本越多则偿债越有保障,因此它可以反映偿债能力。青岛海尔的短期偿债能力有一定的保证,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资金充足,企业所面临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小,债权人安全程度高。从增长的趋势可以看出来偿债能力还在不断地增强。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表示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保障,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从以上计算结果来看,20010-2012年期间青岛海尔的流动有所波动,与09年相比债务的保障程度下降了。短期偿债能力下降了,财务风险提高了,企业筹集到资金的难度提高了。由2011年数据可以看出,青岛海尔每1元流动负债有1.2083元流动资产做保障,总体与2010年持平,但总体在正常的范围。因为流动比率越高表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因此这3年来的数据比较,青岛海尔的短期偿债能力相对较弱。

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未来的偿债能力越强。海尔今年速冻比变化不大但从报表可知近几年的存货增加,企业扩大业务也是导致此能力下降的原因,但低谷的时候也是接近1的,所以相对比较平稳。速动比率指标过高则说明企业拥有过多的货币性资产从而可能降低资金的获利能力,该指标值一般以1为宜,青岛海尔2009年该指标处在比较高的值,三年以来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速动比率,从而增加了资金获利的能力。年青岛海尔有更多的速动资产作为保障,企业的变现能力更强,但资金获利能力相对较弱。

现金比率是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比率可以精确地反映企业的直接偿付能力,当企业面临支付工资日或大宗进货日等需要大量现金是,这一指标更显示出其重要作用。现金比率越高,表示企业课立即用于支付债务的现金类资产越多。但是,如果这一比率过高,标明企业通过负债方式锁筹集的流动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一般这一比率应在20%左右。,3年的现金比率且都大大超过了20%,反映了青岛海尔在现金资源上没有充分利用,相对比较保守。但在抵抗负债危机的时候更有保障,同时也说明有较多的空间可发挥。总体上青岛海尔的偿债能力还是很强的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2010 2011 2012

资产负债率67.58% 70.95% 68.95%

产权比例196.79% 224.74% 416.896 %

利息保障倍数558.5485 % 39.2521%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近三年的青岛海尔资产负债率大幅提高,这与总资产和负债总额的增加有关,增速幅度较大,但在可控范围内。这一比率相对较高,无论是债权人还是企业本身,虽然可以接受,但长期偿债能力风险大。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之间的比率。产权比例反映负债负担与偿债保证程度响度关系的指标,它更直观地表示出负债受到股东权益的保护程度,它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我们通过对产权比率的比较也可以得出青岛海尔在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在逐年提高,所以其保护程度也逐年提高。年青岛海尔的产权比率上升幅度较快,不断的增加产权比率,加大负债,在经济良好的环境下,说明该企业选择采纳了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增速企业的发展。产权比率可以表明当企业处于清算状态时,对

债券人利益的保障程度。青岛海尔懂得利用负债带来的财务杠杆作用,当2011年产权比率

较高的情况下,企业也应该收敛、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利息偿付倍数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表明企业经营业务收益相当

于利息费用的多少倍,其数额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从长远角度分析,一家企业的利息

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否则企业就不能举债经营。利息保障倍数大于1,表明可供支付利

息费用的收益大于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如果该指标小于1,则表明可供支付利息费用的收

益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也就没有能力支付所发生的利息费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青岛海尔2009年的数值为不高,表明其债务风险变大。在经过管理

层调整策略后2010年该指标远远大于2009年,成几何比例的上涨,翻了好几倍,说明息税

前利润突飞猛进,表明企业负债经营能赚取比资金成本更高的利润。但到2011年落到比2010

年低几倍的一个数值,可见青岛海尔的管理层对于负债经营的策略又进行了略微的调整。见09和10年的财务费用,都是比其他年份低了很多,此时有利息收入等冲减财务费用的收入

影响了该指数,但总体来看企业的偿还债务利息的能力都还是偏低。

对该企业发展的建议:1)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应收账款回笼的速度。2)要降低利

息费用的支出,减少借款。3)要扩大销售,才能获利。只有足够的盈余,才能有能力偿付

利息费用。企业才能长远的发展。

有以上的数据分析还可以看出,青岛海尔的财务状况还比较理想,信誉较高,企业的筹

资前景乐观,同时良好地偿债能力也为企业的各种理财活动提供了重要保证,企业可以利用

暂时闲置的筹资进行其他筹资活动,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果。通过以上青岛海尔偿债能力相

关指标分析,可以看出青岛海尔有着较强的营运资本,虽然短期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和速动

比率不是很高,但说明青岛海尔把大部分资金都用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且他的营业收入稳

定且上升的企业,可以提高负债比重。因为企业营业收入稳定可靠,获利有保障,即使企业

负债筹资数额较大,也会因企业资金周转顺畅、获利稳定而能支付到期本息,不会遇到较高

的财务风险。建议青岛海尔在未来的发展中适当举债投入经营,运用财务杠杆,提高企业收益,同时不忘对风险防范进行把控。

发展能力分析

股东权益增长率指标计算表

项目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股东权益总额8752239042.94 9488787431.07 11562603158.01 15426139011.49 本年股东权益增加额- 736548388.13 2073815726.94 3863535853.48 股东权益增长率(%)- 7.76 17.94 25.05

净资产收益率(%)- 28.45 32.26 29.38

一、企业单项发展能力分析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海尔集团自2009年以来,其股东权益总额不断增加,从2009年的8752239042.94元增加到2012

年的15426139011.49元;海尔集团2009年以来股东权益增长率也不断增加,且增长幅度很大,这说明海尔集团近几年

净资产规模不断增长,而且其增长幅度也在不断加大。

进一步分析海尔集团股东权益增长的原因,可以发现,2009年到201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不

断增加。这表明海尔集团权益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企业自身创造收益的能力,而不是依靠股东

新投入的资本,也不是依靠利得和损失。

海尔集团利润增长率指标计算表

项目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营业利润1630501338.00 2986544588.00 4066428602.99 5269913452.11

本年营业利润增加

额- 1356043250.00 1079884014.99 1203484849.12

营业利润增长率

(%)- 45.41 26.56 22.84

净利润1149474620.00 2034594666.00 3650647741.81 4360610580.93

本年净利润增加额- 885120046.00 1616053075.81 709962839.12

净利润增长率(%)43.50 44.27 16.28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海尔集团2010年到2012年的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5.41%,

26.56%,22.84%。营业利润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受到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但海尔

还是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率,这说明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还是良好的。再看净利润增长率,2011年净利润增长率要远高于营业利润增长率,这说明净利润的高增长不仅来源于营业利

润的增长,还受到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显著影响。

海尔集团收入增长指标计算表

项目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营业收入32979419367.00 60588248130.00 73852551822.20 79856597810.97 本年营业收入增加

额- 27608828763.00 132********.20 6004045988.77

收入增长率(%)- 45.57 17.96 7.52

由上表可以看出,自2009年以来,海尔集团的销售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从2009年的32979419367.00元提高到2012年的79856597810.97元;从增长幅度看,三年均为正值,说明公司的销售一直在增长,尤其是2010年增长幅度较大,不排除存在一些偶然性或者特殊性的因素。

海尔集团资产增长率指标计算表

项目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资产总额17497152530.00 29267156192.00 39783742739.43 49688316696.42 本年资产增加额- 11770003662.00 10516586547.43 9904573956.99 资产增长率(%)- 40.22 26.43 19.93

股东权益增加额- 736548388.13 2073815726.94 3863535853.48 股东权益增加额占

资产增加额的比重

(%)- 6.26 19.72 39.01

由上表可以看出,海尔集团自2009年以来,其资产规模不断增加,从2009年的17497152530元增加到2012年的49688316696.42元;自2009年以来,资产增长率均为正值,说明资产

投入一直保持增长,2010年的增长有点高,不排除有偶然性的因素。进一步分析可知,股东权益增加额占资产增加额的比重逐年上升,2010年达到39.01%,这说明资产的增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增长能力较强。

二、整体发展能力分析

海尔集团单项增长率一览表

项目2010年2011年2012年行业平

均值行业优秀值

股东权益增长率

(%)7.76 17.94 25.05

净利润增长率(%)43.5 44.27 16.28

营业利润增长率

(%)45.41 26.56 22.84 22.00 32.80

收入增长率(%)45.57 17.96 7.52

资产增长率(%)40.22 26.43 19.93 10.00 18.50

由上表可以看出,收入增长率明显低于资产增长率,说明销售增长并不是主要依赖于资产投入的增加,因此具有良好的效益性。此外,2010年、2011年的净利润增长率远远高于股东权益增长率,这说明股东权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的利润。再者,净利润增长率要远高于收入增长率,这说明净利润的实现不仅仅来自营业利润,还受非正常损益项目的影响。

总体上看,海尔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具有较强的整体发展能力。

杜邦财务综合分析

一、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简介

杜邦分析法利用几种主要的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这种分析方法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使用,故名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净利率

业主权益乘数

(1/(1-资产负债率))

销售净利率

/

净利润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

资产总额

总收入 总成本费用

流动资产

营业收入

公允价值变

动净收益 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存货

营业成本 营业税费 期间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非流动资产

×

总资产周转率

×

÷ +

÷

第一层: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指标,是企业综合财务分析的核心。这一指标反映了投资者的投入资本获利能力的高低,能体现出企业经营的目标。从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相互关系上看,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取决于企业资本经营、资产经营和商品经营。所以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财务活动效率和经营活动效率的综合体现。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业主权益乘数

2012年: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4360610580.93/15,426,139,011.49=28.27%

2011年: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 3650647741.81/11562603158.01 =31.57%

2.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是指公司净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该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即公司每占用1元的资产平均能获得多少元的利润。该指标越高,表明公司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资产运营越有效,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越高。该指标体现出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2012年: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4360610580.93/49,688,316,696.42=8.78% 2011年: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3650647741.81/39,783,742,739.43=9.18% 总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1)销售净利率:

2012年: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4360610580.93/79856597810.97=5.46% 2011年: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3650647741.81/73852551822.20=4.94% (2)总资产周转率:

2012年: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

=79856597810.97/49,688,316,696.42=1.61 2011年: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

=73852551822.20/39,783,742,739.43=1.86 3.业主权益乘数

2012年:

业主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

=49,688,316,696.42/15,426,139,011.49=3.22

2011年

业主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

=39,783,742,739.43/11562603158.01=3.44

第二层:

(1)销售净利率的分解: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总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收入

(2)总资产周转率的分解: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营业收入/(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2012年2011年增减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28.27% 31.57% -10.45%总资产净利率8.78% 9.18% -4.36%销售净利率 5.46% 4.94% 10.53%总资产周转率 1.61 1.86 -13.44%业主权益乘数 3.22 3.44 -6.40%由上述统计数字可以看出:相比于2011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10.45%,说明2012年海尔公司整体获利能力是下降的,投资者回报率也是处于下降中。分析决定净资产收益率的几个指标可以看出,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总资产周转率和业主权益乘数的下降引起的。同样可以看出,销售净利率增长幅度也较大。所以,海尔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好是坏,还需要具体分析。

销售净利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为:

(5.46%-4.94%)*1.86*3.44=3.33%

总资产周转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为:

5.46%*(1.61-1.86)*3.44=-4.70%

业主权益乘数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为:

5.46%*1.61*(3.22-3.44)=-1.93%

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反映企业商品经营盈利能力最重要的指标,是企业商品经营的结果,是实现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的保证。企业从事商品经营,目的在于获利,其途径只有两条:一是扩大营业收入;二是降低成本费用。

销售净利率由原来的4.94%上升为5.46%,增幅为10.53%。从利润表看出,海尔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只比2011年增长了8.13%,净利润却增加了19.45%,净利润的大幅增加是销售净利率增长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

总收入增长幅度为8.13%,总成本费用增长幅度为7.01%,收入的增加幅度大于成本费用的增加幅度。说明该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源于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营运能力最重要的指标,是企业资产经营的结果,是实现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的基础。企业总资产由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组成,流动资产体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变现能力,非流动资产则体现企业的经营规模、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各类资产的收益性又有较大区别,如现金、应收账款几乎没有收益。所以,资产结构是否合理、营运效率的高低是企业资产经营的核心,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

总资产周转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为-13.44%,说明该公司运用资产扩大销售收入的能力有所降低。分析各项因素可知,海尔公司营业收入增幅为8.13%,而总资产却增加了24.9%,大大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其中,流动资产增加了26.46%,非流动资产增加了19.05%,说明流动资产的大幅增加是导致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导致流动资产的大幅增加。说明海尔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资金利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能力降低,导致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

业主权益乘数:

业主权益乘数既是反映企业资本结构的指标,也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是企业资本经营即筹资活动的结果,它对提高净资产收益率起到杠杆作用。适度开展负债经营,合理安排企业资本结构,可以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业主权益乘数下降了-6.40%,分析各因素可知,资产总额增加24.90%,负债总额增加21.41%,所有者权益增加33.41%。说明权益乘数的下降主要是因为资产、负债同时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大幅上升。负债比例不高,不能很好的利用财务杠杆的效用。

综上所述,该公司经营状况还是比较良好的,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今后公司应注意充分利用资产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负债比例,利用财务杠杆为公司谋取更多利润。

青岛海尔财务报表分析

目录 题目:青岛海尔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 【行业背景】 (1) 一、总体分析 (1) (一)资产变动与结构分析表 (1) (二)流动资产变动与结构分析表 (1) (三)主营业务利润变动分析 (1) (四)现金流量结构分析 (1) 二、偿债能力状况分析 (1) (一)流动比率 (1) (二)现金比率 (1) (三)资产负债率 (1) 三、盈利能力分析 (1) (一)销售利润率 (1) (二)总资产利润率 (1) 四、综合分析 (7) 【参考资料】 (7) 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过去及现在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风险状况进行的分析活动,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对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以海尔集团为研究对象,以其近六年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对海尔集团的经营现状及其财务状况作深层分析(包括经营状况分析,以及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充足能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经营业绩做出评价。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基本财务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海尔集团的财务状况 行业背景分析 家用电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国内外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家用电器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好条件。得益于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国际市场机遇,历经二十多年的超高速发展,中国家用电器产业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拥有相当水平的生产体系,形成了超过 3000 亿元市场规模的成熟产业。空调产业作为电器行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近十年里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以前,中国的空调业都以10%以上的速度发展,2004年,尽管原材料涨价趋势很猛,但是中国空调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05年,空调业发展趋势减缓,市场竞争加剧,但是,就一年整体来说,2005年中国的空调业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根据该公司已公布的2004-2006年度的财务报告,结合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现对该企业财务报告作出如下分析: 一、总体分析 (一)资产变动与结构分析 资产结构表分析单位:万元 200 4 2005 2006 2005增 减 2005 2006增 减 2006增 减%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总资产合计710 706 677750 847675 -32956 -4.64 169925 25.07 100 100 100 流动资产合计395 779 384459 558395 -11320 -2.86 173936 45.24 55.69 56.73 65.87

海尔营销网络案例分析报告1.doc

海尔营销网络案例分析报告1 《海尔的营销网络》案例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的前身是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1984年引进德国利渤海尔电冰箱生产线后,改组成立海尔集团公司。 在不到16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 外的卓著的业绩。在中国,海尔每年有1000万台各种家用电器进入人们的家庭;在海外,海尔产品已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了400多万台海尔家电。 海尔16年的发展之路可以浓缩在下面这组数字中: ----营业额:200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而1984年只有348万元,2000年是1984年的11600多倍; ----利税:1984年资不抵债,2000年实现利税30亿元,自1995年以来,累计为国家上缴税收52亿元; ----职工人数:2000年职工人数达到3万人,而1984年只有800人,2000年是1984年的37.5倍; ----品牌价值:2000年海尔品牌价值达到300亿元,是1995年第一次评估时的7.8倍,是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名牌;

----产品门类:1984年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 ----出口创汇:已在海外建立了38000多个营销网点,产品已销往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美元,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在山东省,海尔超过专业外贸公司成为进出口额第一的企业。 从1984年至今的16年间,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海尔却始终保持了高速稳定发展的势头,奥秘只有两个字:创新。创新是海尔文化的核心。 二、海尔的经营理念: 经营理念是海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尔集团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实用性的新理念。 市场观念: "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卖信誉不是卖产品"、"否定自我,创造市场"。 创名牌方面: 名牌战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 国门之内无名牌。

青岛海尔财务分析

根据海尔公司公布的2007年—2009年的财务报告,结合会计学定见和要领,现对该公司的财务报告作出如下阐发: (一)偿债能力阐发指标2007 2008 2009 营运资金3747641135.95 3418794322.59 4197024766.58 流动比率1.93 1.77 1.48 速动比率1.20 1.35 1.28 现金比率59.87% 55.38% 72.33% 现金流动负债比0.32 0.30 0.53 现金负债总额比0.31 0.29 0.53 资产负债率36.94% 37.03% 49.98% 产权比率58.57% 58.82% 99.92% 有形净价值债务率59.81% 59.87% 102.23% 已赢利钱倍数19.35 11.97 -217.45% 非流动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0.02 0.02 0.01 偿债能力阐发,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了解企业所负担的财务危害程度。先对短期偿债能力阐发,该公司的营运资金为正,且总体增加,偿债有足够的包管。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每年都接近公认标准,申明公司随时有足够的能力来填补流动负债,可是速动比率三年都大于1,可变现资产(除备货)数额较大,公司资金运作能力比较差,赢利能力将有所降落。进一步阐发现金比率,公认的标准是20%,可是该公司现金比率2009年高出标准52.33%,表明该公司不久于哄骗现金资源,路程经过过程负债方式所筹集的流动资金没有获得充分的哄骗,失去投资赢利的时机越大。现金流动负债比和现金负债总额比先降落后上涨,2009年数据最大,不存在短期偿债危害,也同时证实公司试图更大利润流动负债为经营服务,只是应注意其合理性,不能过分扩大流动负债。 从长期偿债能力上看,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价值负债率都一年一年地增加,且2009年数据比2007、2008年高出很多,而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2007年和2008年都在30%—40%,但在2009年上涨到接近50%,申明该公司很好的哄骗了财务杠杆作用。已赢利钱倍数在2009年为负值,因为2009年汇率相对于不变、利率降落、货币资金增加、银行告贷减少,导致财务费用为负数。而非流动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在2009年降落,且数据极低,综上指标看出,该公司险些不存在不论什么长期危害,这些都表明公司资本雄厚的实力。 (二)营运能力阐发指标2007 2008 2009 应收账款周转率25.35 44.28 32.99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4.20 8.13 10.91 备货周转率10.34 9.78 13.50 备货周转天数34.82 36.81 26.67 营业周期49.02 44.94 37.58 流动资产周转率4.06 3.88 3.18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88.67 92.78 113.21 固定资产周转率12.44 12.63 13.45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8.94 28.50 26.77 总资产周转率 2.80 2.60 2.22 总资产周转天数128.57 138.46 162.16 由于企业财务状况不变与否和赢利能力强弱都与营运能力有密切瓜葛,因此,营运能力阐发可以兴许有可以兴许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水平、办理水平,乃至预先推测企业的成长前景,对各个利益主体来讲瓜葛重大,所以营运能力阐发是须要的财务指标阐发。 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一年一年地降落,周转天数一年一年地上涨,每年增加10天以上,申明公司哄骗全数资产举行程中经过营的效率另要等待进一步提高。导致总资产周转率在2009年降落的缘故原由是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周转率都降落。其中流动资产周转率由2008年的3.88次降落到2009年的3.18次,还比2007年的4.06次少,且两年内平均周转天倍增加了20.43天。而公司的营业周期一年一年地大幅缩短,资金周转速率变快,没事了的流动比率降落。 进一步阐发流动资产布局中的备货和应收账款比率,备货周转率在两年间有颠簸,但总体增加,从2007年10.34次增加到2009年13.50次,周转天数减少8.15天。而应收账款周转率2009年比2008年减少11.29次,应收账款周转天倍增加2.78,效果欠佳,增加了应收账款的时机成本和办理成本,降低了公司资金运作水平,与备货周转率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公司战略的转变而至。固定资产率与总资产周转率变更相反,一年一年地上涨,申

青岛海尔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大学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业 题目:海尔2010-2014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Qingdao Haier 2010-2014 annual 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 课程财务报表分析 授课教师波 班级12级会计四班 作者磊、牛丽丽、高贵莹、侯利群、岳园、越、子奇海尔2010-2014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分别对海尔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状况及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所需要的经营决策信息。 目录 二、公司资料 (7) 海尔股份(股票代码600690 以下简称海尔)1984年创立于中国,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在接近3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到海外的卓效成绩。1993年上市时主营冰箱业务,2001年新增空调业务,2010年又新增洗衣机业务,热水器业务,渠道综合服务业务。目前,海尔继续保持全球白电行业引领地位。其中14年,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产品份额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空调产品市场份额位居第三。在互联网时代,海尔打造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品牌和市场拓展,目前拥有33个研究所,冰箱空调实验室是中国仅有的国家级实验室,海尔所有的产品设计,开发,检测都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海外设立的信息站和设计分部使海尔可以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在全球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7) 三、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12) 1.偿债能力分析 (12) 表3.1.1 2010-2014财务报表概要 (12) 纵向对比: (13) 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ies (13) Quick ratio(速冻比率)=(current assets—inventory)/current liabilities (13) Cash ratio(现金比率)= (cash+CE)/current liabilities (13) 表3.1.2 短期偿债相关比率 (13) 图3.1.1 (13) (14) 表3.1.3 流动比率与同行业横向相比 (14) 图3.1.3流动比率与同行业横向相比 (14)

案例分析实施报告--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 ... . 大连大学 题目:海尔物流管理运作模式分析 姓名: 学号: 教师: 时间: . word ..

容提要 文章通过对海尔自营物流的分析,分析了海尔自营物流的优势: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整个资源,优化供应链;打造物流核心竞争力,社会化物流显成效。同时也指出了海尔物流的缺陷:海尔的物流没有社会化,还在延续“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使货运呈现货源封闭状态,增加了营运成本;海尔采取工厂(或各地生产基地)——各地区域配送中心——销售商(或海尔形象店)的物流线路使得运输价格居高不下;对于不同特点的产品,物流模式单一。 针对以上缺陷,对此进行分析,提出来建议以及实施建议的预期效果 转化经营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在目前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下,海尔物流要想继续保持公司在物流消减成本方面的竞争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扩展服务围,提高服务质量。 改变传统的运输和车辆调配管理制度---改善配送中心的辐射围,缩短配送半径,同时可以尽可能的降低配送成本。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组织物流行为---根据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物流周转率高、批量小、多品种、速度快、个性化的特性,海尔不应放入统一的家电成品配送渠道,而是将该类产品物流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这样不仅可以减产产品的物流成本、缩短运达时间,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对海尔服务的满意度。

. word 专业资料目录 容提要 (2) 1 现状简介 (3) 1.1 海尔企业物流模式——自营物流 (3) 1.2 海尔对整个集团物流业务进行了重新组合 (4) 1.3 在物流运作中海尔实施了供应链管理 (4) 2 问题综述 (4) 2.1 海尔自营物流的产业化 (4) 2.2 海尔自营物流的优势分析 (5) 2.3 海尔自营物流的问题分析 (5) 3 可选择改进方案 (6)

海尔案例分析

海尔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6年来,坚持 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 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 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已跃升为 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 (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要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名牌。互联网时 代世界名牌的特点是能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大规模定制而非大规模制造。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这一挑战,积极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引领潮流的研发优势——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万多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并率先实现国际标准的零突破。海尔累计已经参与了61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其中27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海尔通过标准输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 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海尔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并与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以"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创出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第一需求的竞争力。"虚网"指互联网,通过网络社区形成用户黏度;"实网"指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第一时间送达用户满意。因此许多世界名牌将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海尔;海尔也通过他们在国外的渠道销售海尔产品,形成了资源互换,加快了海尔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 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改变传统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即需即供大规模定制,实现了"零库存"和"零应收"。在流动资金零贷款的基础上,海尔CCC(现金周转天数)达到负的10天。 在未来发展中,海尔紧扣住物联网时代的需求,将U-Home(智能家居)集成作为重点,掌控专利标准的话语权,进一步发展全球营销网络创造更多的用户资源。同时,以"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模式整合全球研发、制造、营销资源,创造全球化品牌。 海尔在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8所希望小学和1所希望中学,制作了212集儿童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海尔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

(完整word版)海尔集团财务战略案例分析

黑龙江财经学院 《高级财务管理》 案例分析 班级会计学-8班 小组成员陈瑞琪.陈征.王艳辉小组成员董庆波.刘砾瞳 小组成员杨晓丽.李艳艳

海尔集团财务战略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海尔集团(Haier)是中国大陆最大、也是世界上10大综合家电厂商之一。创立於1984年,22年来持续稳定发展,产品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在中国市场,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四大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33%,海外销售营收28亿美元 海尔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1984年~1990年,内向型发展阶段;1990年~1996年,出口阶段;1996年~1998年,海外投资阶段(在印尼等地投资);1999年以后,本土化阶段(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资、设计、生产、销售)。 二、案例分析 1.社会因素 创业25年以来,在“真诚到永远”的理念指导下,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带领海尔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贯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用真情回报社会,以海的品格年复一年地为社会默默地奉献:1993年开始海尔投资制作了212集的动画片《海尔兄弟》;1994年海尔开始投资参加希望工程,在莱西援建了第一所海尔希望小学,从来拉开了援建海尔希望小学的序幕以及各种活动。海尔集团先后被云南团省委、青岛团市委、希望办授予“希望工程贡献奖”和“社会的海尔”等奖项。同时,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也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2.政治因素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国家各级政府机构对于经济企业的发展机遇了许多较开放优惠的政策,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许多落后的商业思想观念逐渐被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的商业思想所取代,国有企业、集体及民办小厂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有许多亏损严重濒临破产的厂子因此而起死回生,而海尔集团正是在这种机遇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3.经济因素 2008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03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7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

海尔发展之路案例分析

“海尔的发展之路”案例分析 问题一:你如何看待海尔从“质量高于利润”向“服务高于 利润”的战略转移? 1.海尔的质量高于利润战略向服务高于利润战略转移是一项顺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战略。这两个战略不冲突且并列存在与企业的管理战略中。 2.海尔的发展起步是引进德国的生产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而在那个阶段,张瑞敏认为把好质量关是关键,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做好制度建设,营销战略。品牌工程,并且建立海尔在电器届的控制力与影响力。所以,在张瑞英看来。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不打价格战,只打价值战。 3.现在的形势渐渐的发生变化,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本国市场的开放,国外的高端技术越来越多,竞争者也大量流入,这样一来,海尔的高质量和技术已经没有了竞争优势。所以海尔根据时局变化,在分析市场变化的基础上推出了服务高于利润的战略,海尔以客户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为服务理念,尊崇服务的差别化,情感化,一致化,期待从另外一个方面加强自己的产品竞争力,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跟着时代的发展改变发展战略。不断发展创新的企业是最牢固的。换个角度来说,转换战略也是不得已之举。但是转换不代表更换,所以我认为海尔转换战略的做法是正确的。 问题二:你认为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1.海尔的核心竞争力:高质量赢得的“名牌战略”、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以“起点高”的优势弥补“起步晚”的劣势、“用户永远是 对的”、“用户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服务理念和“高标准、精细 化、零缺陷”的星级服务理念以及“售前、售中、售后”的星级服务 内容,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不断创新,不断扩展自己的产品。 2.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 首先,要有优质的产品并且价格要合理,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 平提高了,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对于一个高质量的产品, 价格哪怕稍高一些也会为人们所接受。 其次,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服务是让顾客买下我们的产品的重要 因素,态度良好的讲解,优质的售后可以让人们放心地买下产品,不 会让顾客担忧买后产品若出现故障无人管理的状况,因此售后现在也 成了人们选择产品品牌的重要因素。然后,低成本,现今社会高科技 产品盛行,价格也越来越低,因此企业必须要有低成本战略菜呢部分 保障公司的利益。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企业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改 进自己的产品。众所周知,如今不仅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更新换代 也是十分快的,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站住脚就必须不断创新、不 断更新产品。 问题三:你如何看待海尔的多元化扩张? 1.按照海尔CEO张瑞敏自己的总结,海尔的战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91~98年期间的多元化产品战略,按照“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

海尔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综述 海尔的名牌战略是中国商界乃至世界商界的经典案例。从1984年两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合并成立青岛电冰箱总厂,到发展为年营业额超800亿,世界最具影响力品牌100名内,海尔用了20年完成了一次次飞跃。 上世纪80年代,许多行业的生产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质量不重要,只要生产出产品就能出厂。上任伊始的厂长的张瑞敏发现,中国市场上除了洋品牌,基本没有中国自己的名牌。这激发了张瑞敏的品牌情节。他果断提出高质量,创名牌的战略。 然而在当时的大环境中改变质量是件艰难的工作。张瑞敏导演了着名的砸冰箱事件,以此立下自己的质量宣言。不破不立,张瑞敏的班子从此动了真格。不久,海尔引进德国技术生产的高质量电冰箱问世,在当时的市场上鹤立鸡群,迅速获得消费者青睐。甚至在原材料涨价失控的局面下,海尔对产品提价,销售情况却不降反升。 依靠质量在行业洗牌中大获全胜的海尔,下一步走向了规模扩张。扩张之初一度混乱。张瑞敏迅速调整策略,成立了海尔集团公司,使各个分厂成为独立的利润中心,以海尔模式统一管理,而在整个集团层面进行统筹。下属企业各自为战,但是不能各自为政。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海尔大踏步开始了多元化扩张之路。 经过十余年发展,海尔成为了中国家电业的领头羊。然而这样的日子并不轻松,外有国外品牌的强势侵入,内有组织结构臃肿的压力。张瑞敏意识到公司进入了一个临界点,必须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为此海尔进行了多方考察。结论是,市场份额决定企业命运,而服务水平决定市场份额。据此,海尔提出了“服务重于利润”的战略思想,并以此制定了二次创业的核心目标。通过一系列架构改革,采取星级服务措施和计算机化等先进手段,使海尔产品在行业中始终处于制高点。 张瑞敏还善于于细微处捕捉需求。海尔陆续推出了针对小空间的瘦长冰箱,针对农村用电环境的宽幅冰箱,针对夏天洗衣任务的小型洗衣机等特色产品,填补了市场空缺。 时至今日,海尔已经以907.62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连续十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成就了名副其实的传奇。 二、问题 本报告试图从需求和供应的角度分析以下问题: (一)海尔集团创立名牌的行为对企业的需求曲线、价格和销售量有何影响 (二)产品质量,广告宣传和服务分别对消费者偏好会产生哪些影响 (三)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 三、分析 (一)1984年,张瑞敏在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就已经体会到,产品质量必 须上一个台阶,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此后他与德国企业合作引进技术,试图以高起点来弥补起步晚的劣势。但是在当时行业中普遍还是落后的生产模式,生产出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海尔引进技术,开始生产高质量冰箱,意味着比同行付出更高的成本。在1989年间还伴随着原材料的价格波折不得不提价。然而海尔产品始终受到消费者青睐,这是为什么呢?

青岛海尔财务战略案例分析报告

青岛海尔财务战略案例分析报告 会计0801 江远彬 1081350104

目录 1. 海尔简介 (3) 1.1 青岛海尔 (3) 1.2 海尔集团 (3) 1.3 海尔文化 (4) 2. 家电行业基本分析 (5) 2.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5) 2.1.1 政治环境 (5) 2.1.2 经济环境 (5) 2.1.3 技术因素 (5) 2.1.4 社会因素 (6) 2.2 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6) 2.2.1 潜在进入者 (6) 2.2.2 替代品 (7) 2.2.3 供应商议价能力 (7) 2.2.4 买方议价能力 (8) 2.2.5 产业内竞争 (9) 2.3 家电行业品牌 (9) 3. 青岛海尔投资战略分析 (10) 3.1 投资规模分析 (10) 3.2 投资方向及结构分析 (11) 3.3 资产效率分析 (13) 3.4 投资战略评价 (15) 4. 青岛海尔筹资战略分析 (16) 4.1 筹资规模分析 (16) 4.2 筹资方式分析 (19) 4.3 资本结构分析 (20) 4.4 股利分配政策分析 (22) 4.5 筹资战略评价 (23) 5. 青岛海尔财务战略总体评价 (25)

1.海尔简介 1.1 青岛海尔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 年 4 月28 日,它是在对原青岛电冰箱总厂改组的基础上,以定向募集资金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5000万股股票,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通过上市谋求发展的企业之一,1993年11月19日,青岛海尔股份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3.69亿元,股票简称:青岛海尔,股票代码:600690。 作为海尔集团的核心企业之一,青岛海尔十多年来在冰箱、空调、冷柜等领域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公司已成为中国 A 股市场最大的家电类上市公司之一、国内冰箱、冷柜、空调市场的领军企业、国际知名家电企业。公司业务范围拓展至涵盖包括洗衣机、热水器在内的所有白电产品。截至2011 年5月,青岛海尔总市值已超过340 亿元。 图表1-1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图(据2010年年报) 1.2 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6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青岛海尔

第四次作业 青岛海尔综合分析 一、公司概况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器类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电冰箱、空调器、电冰柜、洗衣机、热水器、洗碗机、燃气灶等家电及其相关产品生产经营,以及日日顺商业流通业务。海尔品牌是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海尔冰箱、海尔洗衣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均位列前茅。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海尔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公司是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管理决策层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代表,2009年6月,IEC选择海尔作为全球首个“标准创新实践基地”。法人代表:杨绵棉;注册地址: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海尔工业园内;经营范围:电器、电子产品,机械产品,通讯设备制造;及其相关配件制造;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技术咨询服务;房地产开发;进出口业务(按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的范围经营);批发零售;国内商业(国家违禁商品除外);矿泉水制造、饮食、旅游服务(限分支机构经营)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资产利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有效性是指使用的后果,是一种产出的概念;充分性是指使用的进行,是一种投入概念。资产运用效率的衡量与分析,对于不同报表使用人各具重要意义。股东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安全性及资产的收益能力,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债权人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质保障程度或其安全性,从而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管理者通过资产运用效率分析,可以发现闲置资产和利用不充分的资产,从而处理闲置资产以节约资金,或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以改善经营业绩。 首先采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分析指标,是杜邦分析系统的核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由公式可以看出:决定净资产收益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平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及相关内容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系统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各项基本活动。 (二)、财务报表的构成 1、资产负债表 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项。其中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所有者公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这里有个等式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利润表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也叫账务状况变动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 (包含现金等价物) 的增减变动情形。 (三)、财务报表比率基本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法是以同一期财务报表上若干重要项目的相关数据相互比较,求出比率,用以分析和评价公司的经营活动以及公司目前和历史状况的一种方法,是财务分析最基本的工具。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四类比率,即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成长能力比率、周转能力比率这四大类财务比率。 1、盈利能力分析 比较常用的指标有: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营业收入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净额 以上三个指标值越大,盈利能力越强。 2、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应大于1,否则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问题,最佳值为2以上。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其中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该指标大于1较好。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可与行业平均值比较。 3、周转能力分析

信息管理学案例分析海尔

信息管理学案例分析海尔1《信息管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1、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 A 香农 B 霍顿 C 钟义信 D 哈特莱 2、20 世纪初,法国工业家( )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管理具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A 达文波特 B亨利?法约尔 C 斯特洛特曼 D 瑞克斯 3、按计划的明确性分类,计划可以分为:综合计划和() A 具体计划 B 中期计划 C 指导性计划

D 专题计划 4、( ),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等与客户有关的领域。它既是一种概念,也是一套管理软件和技术。 A CRM B SRM C SCM D BPR 5、( )是组织中的最高信息管理者,直接对CEO 负责。 A CSO B CIO C CAO D CRO 6、管理中的控制信息可以来自系统的输出结果,也可以来自过程中,或者来自系统的输入及主要扰动量的变化,我们把第一种称为( );第二种称为( ) ;第三种称为( )。 A 后来控制,同期控制, 前馈控制 B 返回控制,同期控制, 提前控制 C 反馈控制,同期控制, 前馈控制 D 反馈控制, 同期控制,提前控制

7、EDI 系统包括( )三部分构成。 A 计算机、人、通信网络 B 软件、硬件、通信网络 C 操作系统、硬件、通信网络 D 操作系统、CPU 、通信网络 8、上个世纪末,我国从国际信息化发展态势和基本国情出发,确立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程,即( )——“三金工程” A “金农”、“金关”、“金卡” B “金桥”、“金税”、“金卡” C “金网”、“金税”、“金卡” D “金桥”、“金关”、“金卡” 9、BPR 是一种( ),IT 是一种( ) A 思想,技术 B 技能,技术 C 技术,思想 D 技术,技能 10、电子商务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种。信息系统体系结构经历了从( )的发展历程。

海尔企业ERP实施案例分析

一 ERP定义: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简称,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一家IT公司根据当时计算机信息、IT技术发展及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预测在今后信息时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即将发生变革,而提出了这个概念。一种ERP系统ERP是针对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一个由 Gartner Group 开发的概念,描述下一代制造商业系统和制造资源计划(MRP II)软件。它将包含客户/服务架构,使用图形用户接口,应用开放系统制作。除了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调整报告等。特别是,ERP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同时给用户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独立性从而更加容易升级。ERP的关键在于所有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天然的易用性。 二海尔企业: 简介: 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截至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129所希望小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

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美国天文学家海尔(Georage Ellery Hale,1868-1938)著有《新的星空》《宇宙的深度》等。 三分析海尔企业ERP: 1ERP的使用适合于海尔集团的发展现代化战略,对整个物流,供应链,企业现代化管理有着重大改革意义: 名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发展内向物流发展外向物 促进管理一体化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思想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2 海尔企业选择了强大的ERP软件 国际ERP软件A3 协同工作套件W3 管理软件金色快车GE

青岛海尔财务分析经典报告

第一章会计分析 对青岛海尔进行会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估会计信息对公司基本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本章所进行的会计分析是一个广义概念,即通过分析青岛海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稳健性、适当性和灵活性,判断关联方交易的合理性、公允性和真实性,关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评价青岛海尔会计信息的真实质量程度,提高财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本章选取2008—2012年青岛海尔合并财务报告作为分析基础,以企业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解释作为分析框架,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流程分析:(一)确认关键政策和会计估计;(二)分析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三)关注信息披露质量;(四)会计分析简要结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会计分析的绝大部分资料来源于青岛海尔的财务报告,可以相互佐证的资料较少,因此我们的分析结果只是基于资料范围的受限而做出的合理推断,其中涉及到对其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公允性的怀疑,也只是我们基于此所做出的合理猜测,并不必然表明青岛海尔确实存在此种操纵行为。此外,基于重要性的考虑,我们只选择关键项目进行分析。 一确认关键政策和会计估计 青岛海尔属于家电制造企业,存货管理是其生产经营的关键,因此需要重点关注青岛海尔的存货计价政策,存货减值准备估计,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估计,收入确认政策;同时由于青岛海尔为上市企业,股权结构相对复杂,关联方较多,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其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政策、关联方交易及其披露状况;此外,由于青岛海尔目前执行差异化战略,技术研发对于其拓展市场份额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其研发支出资本化政策。 1存货会计政策和减值准备估计 青岛海尔的存货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持有的原材料、在途物资、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和库存商品。存货日常以标准成本核算,对存货的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成本差异科目核算,并按月结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将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但如果某些存货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可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按该等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存货,其可变现净值按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对于存货因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预计其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2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估计 青岛海尔将应收账款区分为三大类:(一)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其中“单项金额重大”是指占年末余额5%的应收账款;(二)按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三)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相应的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是:(一)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二)对单项测试未减值的应收款

青岛海尔财务报表分析

青岛大学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业 题目:青岛海尔2010-2014年度财务报表分析Qingdao Haier 2010-2014 annual financial statements analysis 课程财务报表分析 授课教师张波 班级12级会计四班 作者张磊、牛丽丽、高贵莹、侯利群、岳园、李越、李子奇

青岛海尔2010-2014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项重要而细致的工作,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评判当前企业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将分别对青岛海尔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现金流状况及发展能力进行分析,进而得出所需要的经营决策信息。 目录 二、公司资料 (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690 以下简称青岛海尔)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在接近3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到海外的卓效成绩。1993年上市时主营冰箱业务,2001年新增空调业务,2010年又新增洗衣机业务,热水器业务,渠道综合服务业务。目前,海尔继续保持全球白电行业引领地位。其中14年,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产品份额继续保持行业第一,空调产品市场份额位居第三。在互联网时代,海尔打造开放式的自主创新体系支持品牌和市场拓展,目前拥有33个研究所,冰箱空调实验室是中国仅有的国家级实验室,海尔所有的产品设计,开发,检测都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在海外设立的信息站和设计分部使海尔可以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在全球白色家电领域,海尔正在成长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规则的制定者。 (7) 三、海尔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12) 1.偿债能力分析 (12) 表3.1.1 2010-2014财务报表概要 (12) 纵向对比: (13) Current ratio(流动比率)=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ies (13) Quick ratio(速冻比率)=(current assets—inventory)/current liabilities (13) Cash ratio(现金比率)= (cash+CE)/current liabilities (13) 表3.1.2 短期偿债相关比率 (13) 图3.1.1 (13) (14) 表3.1.3 流动比率与同行业横向相比 (14) 图3.1.3流动比率与同行业横向相比 (14)

海尔转型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转型案例分析 --陈秋宏、张莹莹、陈枭飞、兰川1、变革的原因--适应互联网时代 ·企业的互联网思维:零距离、网络化--企业需要将与员工、合作方的博弈关系转为合作共赢的生态圈 ·企业与用户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能在第一时间了解用户的需求,所以员工需要自主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需要参与到设计中来) 企业的互联网宗旨:用户体验--从用户被动接受产品到用户主动参与全程体验,企业必须以创造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为宗旨。 2、进行了哪些变革 (1)组织机构:中控式→分布式(扁平化、网络化、没有中心) 倒三角、自主经营体 按矩阵方式划分的功能模块→平台(大平台套小平台,小平台长出小微物种,丰富整个海尔生态圈) (2)战略:正式实施网络化战略(封闭的传统企业组织→开放的生态平台;与上下游的关系从零和博弈→利益共享) 提倡创客文化,鼓励员工利用海尔资源内部创业 (3)中间商→巨商汇(通过一个互联网平台来管理经销商及小卖家) (4)将O2O彻底打通,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线上线下博弈→线上线下融为一体)

3、变革带来的好处和潜在的风险 好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员工积极性得到提高、小微公司直接面向整个市场,能减少部门间的摩擦力,对顾客的需求反应更及时,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风险:主要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海尔转型时,竞争对手全力以赴打市场) 业绩风险:为了保证库存不折价,就必须把周转速度加快,就必须有订单、保证订单与工厂直连,如果订单是假的,就可能造成产品积压,就会有库存折价。 小微公司长大反向整合(如雷神等获得发展之后远离海尔) 4、新的组织结构图 张瑞敏告诉记者:海尔现在只有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 平台主 创客 小微主 小微主 创客 小微主 平台资源

海尔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是世界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现任董事局主席,是海尔主 要创始人。截止到2009年,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 19个海外贸易中心,全球员工超过六万人。2009年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 品牌价值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蝉联。 经济全球化和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企业如何发展,是一个崭新而迫切的问题。为了对应于这种新趋势,抓住这一难 得的机遇,海尔从1999年开始进军电子商务。因为国际化是海尔一个重要发展 战略,而电子商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所以要想实现国际化就必须要进入 电子商务行业,而且要进去就得做好,没有回头路。另外认为企业如果在网上 没有拓展,传统业务与网络挂不上钩,在时代就没有生存权。在由网络搭建的 全球平台上,企业的优劣势被无情的放大,因为下,企业就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的车辆,车况好的车,能够在上发挥优势,而破旧的车,即使在高速公路上,也 只有被远远抛在后面的结局。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说出了:“以后企业,要么 上网,要么死亡”。这句话,也为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 问题:信息时代海尔集团的成功飞跃秘籍是什么? 首先,在产业方向转移方面,海尔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网络化营销、网络化服务和网络化采购,并且依靠海尔和已有的市场配送、服务网络,为向电子商务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管理转 移方面,传统企业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绝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管理机制上把“金字塔”扳倒建立了以市场为目标的新的流程,企业的主要目标由过去的利润最大化转向,以市场为中心。 在企业内部,每个人要由过去的“对上级负责”转变为“对市场负责”。还成立了物流、商流、资 金流三个流的推进本部。物流作为“”直接从国际大公司采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商流通过整合资源降低费用提高了效益;资金流则保证资金流转顺畅。 海尔拥有比较完备的营销系统,在全国大城市有40多个电话服务中心,1万多个营销网点,甚 至延伸到6万多个村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网站对订货的区域有限制而海尔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 现配送的原因。 其次、海尔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海尔是国内大型企业中第一家进入电子商务业务的公司,率先推出电子商务业务平台。我们不是为了概念和题材的炒作,而是要进入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为 此海尔累计投资1亿多元建立了自己的IT支持平台,为电子商务服务。目前,在集团内部有内部网、有ERP的后台支持体系。我们现在有7个,各地还有和工厂,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没有内部网络的支 持是不可以想象的.各种信息系统(比如物料管理系统,分销管理系统,电话中心,C3P系统等等)的应用 也日益深入.海尔以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因特网(外部网,海尔从96年底起就建 立了自己的网站)为窗口,搭建起了真正的电子商务平台. 当然,进行电子商务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不仅要有各方面的基础准备,还要让经销商和 消费者接受,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我们为经销商、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操作性强的电 子商务平台,而且进行了循序渐进式的培训,而且在平台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如何为应用者提供方 便和帮助,就连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我们也遵循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业务 伙伴和我们一同发展和成长。海尔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发展成为公用的平台,不仅可以销售海尔的产品,也将销售其他各类的产品;不仅可以为海尔的自身的采购需求服务,也将为第三方采购和配送 服务。以“一名两网”为基础,与用户保持零距离,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INTERNET时代 是的时代,海尔要利用信息进行发展。通过网站,海尔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用户的信息和反馈。这些 用户对海尔的信任和是海尔最大的财富。目前在海尔的网站上,除了推出产品的在线订购销售功能 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有面对用户的四大模块:个性化定制、产品智能导购,新产品在线预定,用 户设计建议。这些模块为用户提供了独到的信息服务,并使网站真正成为海尔与用户保持零距离的 平台。 再者、利用网络放大海尔的优势,减低成本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尔将利用系统,进 一步优化分供方。如果上网,就可以加快这种优化的速度。一个小螺丝钉到底世界上谁生产最好? 一上网马上就会知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降低,关键是找到了最好的分供方。正是这种交流, 我们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两个国际工业园,引进了国际上最好的分供方到青岛建厂,为海尔配套。海 尔电子商务系统还处在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中,我们将充分利用海尔的“一名两网”的优势,通过 网络连接用户,大力推进CRM系统的建立,以具有充分个性化的产品和特色服务拢住原有、新、 潜在的用户,以及供应商,采购商,提供完善的服务。在保持和发扬企业的优势,更加快海尔的创新 机制,缩短进入的国际化进程。1995年,我们的销售额是世界五百强入围标准的1/18,1996年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