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治疗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治疗室是为患者进行治疗处置和准备的场所,治疗室的医院感染预防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治疗质量。为规范治疗室管理,特制订以下防控措施。

一、布局、设施

1、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明确,表示明显。

2、清洁区:应设在远离水池、污物桶处。可放治疗台、物品柜、药品柜、液体柜、器械柜、治疗车等。

3、污染区:应设在水池周围,包括污物桶、回收物品台、污染物品存放桶等。

4、配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提倡使用非手触式开关)和干手条件。

5、治疗室内的冰箱,只能用于存放与治疗相关的物品,并保持清洁。

6、与治疗无关的物品不得放入治疗室内。

7、提倡医院配液间、治疗室和处置间分开,配液间只能用于配制液体,各项治疗操作及物品处置应专室专用。

二、人员管理

1、进入治疗室的工作人员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无菌技术操作。

2、非治疗室的工作人员严禁入内;有专用配液室时,患者可进入治疗室内治疗,但家属严禁进入:无配液室的医院患者不得进入治疗室。

3、不能在治疗室内聊天、吃饭等做与操作无关的事。

三、医疗用品

(一)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柜放置,无菌柜距地面20cm、距墙5cm、距房顶50cm以上,密闭良好,表面光滑,清洁、干燥;各类物品按时间顺序定位放置,标识清晰。仅有一储物柜时,无菌物品放上层,清洁物品放下层,不得放杂物。

2、无菌物品包装完好,无潮湿、破损,小包装应有名称、有效期、灭菌标识,每日检查,物品无过期。

3、严格执行无菌物品、无菌溶液的使用时间,消毒液及容器按时更换。

①无菌容器中敷料、物品或无菌溶液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h,打开时注明开启时间。

②碘伏、酒精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应注明消毒时间,小瓶安尔碘须在3天内用完,否则应废弃。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h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24h不得使用。溶酶瓶上不得插针头与外界相通。

5、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更换,不得重复使用。

6、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子。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可采用干缸或湿缸保存,镊子或持物钳与消毒容器应配套使用,一容器一器械。干缸保存有效期为4h,使用前须注明启用时间;湿缸戊二醛保存每周灭菌。

(二)物品的清洁、消毒处置

1、氧气湿化瓶、呼吸机管道、氧气面罩、雾化吸入管道(药杯)、吸引器瓶等器具,用后先清洁,再消毒/灭菌。可用低温灭菌或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冲净、干燥保存。

2、体温表在清洁的基础上用75%的乙醇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冲净、干燥保存。

3、止血带用后按照清洁→消毒→冲洗→干燥保存的程序进行。使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4、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遇有污染随时清洗→消毒(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冲洗→晾干→备用。

听诊器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

5、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压力蒸汽灭菌。

6、输液网套、输液挂牌每日使用后清洁保存。

7、治疗车每日用后,应清洁消毒。

四、室内清洁、消毒

(一)日常保洁

1、室内保持清洁、整齐。

2、治疗室至少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工作前擦拭台面,治疗结束后进行卫生清洁。

3、室内拖布、抹布专用,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地面用清水擦拭,每日至少2次。

4、清洁通常使用清水擦洗,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 含氯消毒剂擦拭。

5、当疑有医院感染爆发或耐药菌流行与治疗有关时,应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物表、地面,每日2次。

6、治疗室清洁消毒应按清洁区到污染区顺序进行。

(二)空气消毒方法(可任选其一,消毒时均要关闭门窗)

1、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治疗前开机30min即可使用,以后每15min 开机一次,循环至预定时间。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功率30w)的辐照强度应>170uw/cm。,空气消毒器滤网3个月清洗一次,有记录。

2、静电吸附空气消毒器:开机30min即可使用,操作时持续使用。过滤网3个月清洗一次,空气消毒器过滤吸附装置,2年更换一次,有记录。

3、紫外线消毒:保持室内清洁、干燥,照射时间60min,消毒时入不得在室

内,应于每日治疗前、工作结束清洁后消毒。使用中3Ow紫外线灯的强度应≥70uw /cm2。,紫外线灯管表面每两周用酒精擦拭一次。

五、医疗废物

1、医疗废物分类置于专用容器内,容器及时启闭。

2、医疗废物标识清楚,不混放,做到日产日清。

六、消毒灭菌效果和魂精卫生学监测

使用中的灭菌剂、消毒剂应进行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紫外线灯管每半年及你选哪个辐照强度监测,不合格及时更换;各种空气消毒装置保持清洁,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进行监测一次;当发生医院感染报暴发;考虑与治疗室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空气细菌总数l≤500cfu/m3,物表、医护人员手细菌总数≤10cfu/m2。.

换药室感染预防

一、布局、相关设施和用品

1、换药室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2、换药室应配备流动水洗手池、非手触摸式水龙头开关、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手快速消毒剂、干手设施等。。‘

二、工作人员的管理

1、工作人员着装要求:医护人员进入换药室内应衣帽整齐,戴口罩。

2、工作人员手套的使用规定:

(1)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 i

(2)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配污染的物品时,要戴清洁手套。。

(3)给不同病人换药,应更换手套。

(4)对于特殊情况,如手部有伤口或给HIV/AID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3、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当手上有血迹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没有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1)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2)接触患者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4、工作人员每年必须接受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三、无菌操作和无菌物品管理

1、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2、无菌物品应按灭菌日期先后一次放入专柜内,放取标识明确。

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4、无菌物品、无菌溶液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消毒液及容器应定期更换。

(1)置于硬式包装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h·

(2)抽出的药液和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h 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24h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3)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高压蒸汽灭菌更换2次。

(4)使用中棉签、消毒剂,应注明开启时间。

(5)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放置换药包、所需消毒剂、

无菌棉签、手快速消毒剂等;下层为污染区,放置换药、治疗操作后的污染物品。

(6)换药所用器械必须高压灭菌。无菌持物钳若采用2%戊二醛浸泡时,应注明启用日期,每周更换容器及消毒液。

(7)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Izl、隔离伤口依次进行。

(8)对于朊毒体、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特殊感染伤口的病人,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禁隔离处置,不得进入换药室。

(9)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直接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由消毒供应室集中回收处理;特殊感染伤口宜选用一次性器械、器具和物品;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用双层封闭包装并注明感染性疾病的名称,由消毒供应室单独回收处理。

四、环境管理

1、室内保持清洁、整齐。

2、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min;工作前擦拭台面,换药结束后进行卫生清洁。

3、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每日2次,每次60min,有记录;紫外线灯管表面每2周用酒精擦拭一次。有条件的可采用动态空气消毒。

4、室内拖布、抹布专用,用后清洗消毒,悬挂晾干;地面用清水擦拭,每日至少2次;有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含氯消毒剂擦拭。

5、当疑有医院感染暴发或耐药菌流行与换药室有关时,及你选哪个消毒和监测。

五、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置于专用容器内,容器及时启闭。

2、医疗废物标识清楚,不混放,做到日产日清,交接记录完整。

3、特殊感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双袋封扎,标识明确。

普通病房医院感染预防

一、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

1、患者安置原则: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或传染病患者,应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行隔离或转院,同类病人可同居一室,必要时应单室隔离,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2、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二、日常清洁、消毒措施

1、病室应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定时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遇污染或特殊情况时应加强消毒。

2、地面湿式清扫,每日2次,遇污染时即刻清扫和消毒。

3、病床湿式清扫,每日两次,一床一套(巾),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擦拭一次,遇有污染时应立即清洁和消毒。抹布一桌一用,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4、病人的被服每周更换一次,如遇有污染时随时更换。被褥芯、枕芯、床垫等定期清洗或消毒,遇污染时立即更换。

5、病人的餐具、便器应固定专人使用,用后及时清洗、消毒。

6、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脏被服,更换下来的脏被服应由专人负责收取。

7、清洁工具(抹布、拖布)定点放置,分室使用,标志明显,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三、终末消毒

1、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病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床头柜、床等物体表面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床垫、枕芯、棉絮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用床单位臭氧消毒机消毒。

2、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先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30分钟后排放。

四、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密闭转运,日产日清,交接记录完整。

2、特殊感染患者或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感染性废物处置,装双层医废袋,有效封口,标识清楚。

3、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集尿袋、污染敷料等)应在处置室进行收集存放。

4、感染性废物应使用非手触式带盖容器收集、存放、利器盒不得重复使用。

五、消毒的方法

1、空气消毒

(1)无人时可选用:

①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室内紫外线灯的数量为每立方米不少于1.5瓦,紫外线强度≥70uw/cm2。,每次消毒60分钟。

②气溶胶喷雾消毒:消毒液可选用0.5%过氧乙酸8ml/m。或500mg/L的含氯

消毒剂30m1/m。。消毒时应关闭门窗,喷雾时应由里向外,先上后下,一边退

一边均匀喷雾。作用时间为30分钟。

(2)有人时可选用:

①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每次消毒不得少于1小时;

②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每次消毒时间为30—60分钟;

2、物体表面、地面消毒:可使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擦洗。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时使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擦洗。

3、床垫、枕芯、棉絮:

(1)紫外线灯近距离(1米内)照射消毒30分钟。

(2)用床单位臭氧消毒剂消毒30分钟。

(3)日光暴晒。

药房的医院感染预防

1、工作人员衣帽穿戴整洁,工作前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3遍。不允许穿工作服入厕所,便后重新洗手后方可工作。

2、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定期打扫卫生。桌、椅、门把手、调试台、投药的窗口等应每日用清水擦拭一次,如有污染可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3、药剂人员在配制口服药、软膏类药物时,应保持药品和装置容器的清洁。

4、调剂用具如软膏刀、量杯、桶、分药小勺等每日应在500mg /L有效氯溶液中浸泡消毒30min,清晰干净备用。

5、经配方后的药物应独立包装,注明药名、剂量、有效日期及储存的方法。

6、发放前必须核对患者姓名、药名、有效日期、外观,药物如有沉淀、变色、过期或污染时禁止发出;若已发出,必须迅速追回。

7、患者用后的药杯,应先在500mg/L有效氯溶液中浸泡消毒

30min,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放射科的医院感染控制

1、工作人员衣帽应该穿戴整齐,检查治疗前应洗手、戴口罩。为传染病人为急性肝炎、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等患者检查时应穿隔离衣甚至防护服、戴防护镜等。

2、工作间应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室内桌、椅、门把手等应每日用清水擦拭

一次,地面拖擦卜2次。

3、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每次30min。每日开窗通风2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艾滋病等患者检查后应立即用2%过氧乙酸(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60min。

4、调钡的用具应使用一次性口杯,并做到一人一杯。

5、为传染病的患者做检查前,应在检查床(台)上垫一清洁床单、床罩,检查完毕,将用过的床单、床罩送环氧乙烷室消毒或用1 000mg /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60min后再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6、传染病患者检查后,检查床(台)应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后方可为第二名患者检查。

7、工作人员接触一般患者后,应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应将手浸泡在有效氯消毒液中2—3min,也可用0.5%碘伏溶液涂擦,作用1-3min后再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

8、医护人员应每年体格检查一次,包括结核、病毒性肝炎及血液造血系统的检查。

9、导管室消毒灭菌措施详见介入诊疗室消毒隔离措施。

口腔科医院感染预防

一、消毒、灭菌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包括洁牙器)、探针、镊子、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各种修复体、矫治器等进入病人口腔前要消毒;对三用枪头、光固化机等要有消毒或隔离措施。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5、科室必须保留消毒药械的“卫生许可批件”和“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附件复印件。

二、基本设施和物品

1、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布局合理。

2、设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配备清洗池、清洗用具、超声波清洗机(推荐高频机)、酶清洗剂、保养油、封口机、纸塑包装袋等。

3、防护用品:防护镜(面罩)、口罩、帽子、橡胶手套、防渗围裙、袖套。

4、灭菌器、空气消毒设施性能良好,满足需要。

5、无菌物品在无菌柜保存,其他器械放在固定位置,有明显标识。

三、无菌操作

1、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

2、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位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并进行洗手或手消毒。

3、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

4、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抽出的局麻药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四、器械的清洗、灭菌操作流程

一般诊疗用品使用后应先清洗在消毒或灭菌;朊毒体、气性坏疽等特殊病原体污染的器械应先消毒——再清洗——再灭菌。

(一)常规器械的清洗、灭菌操作流程

1、分类:器械分类、清点、核查。

2、清洗:自来水冲洗后,使用多酶洗液浸泡,浸泡时间按说明书执行;用刷子清洗各关节及牙槽纹路处,(刷子用后消毒干燥保存);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清洗5min,也可将酶洗液加入超声清洗机中同时进行;清洗中盖好超声清洗机盖子,防止产生气溶胶。流水冲去器械上残留物。

3、干燥:烘干或擦干。

4、润滑:一般器械用水溶性润滑剂,手机使用专用润滑剂。

5、包装:包装前检查清洗质量和器械性能。

(1)采用快速卡式压力蒸汽灭菌的器械,可不封袋包装。

(2)手术器械采用布类包装时应为2层,分为2次包装。包内应放置化学指示卡,包外有化学指示物。

(3)纸塑包装可使用一层,透过包装材料可直接观察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的颜色变化,则不必放置包外化学指示物。密封包装其密封条宽度应≥6mm,包内器械柜包装袋封口处≥2.5cm。

(4)灭菌物品包装的标识应注明物品名称、包装者、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灭菌日期和失效日期。标识应具有追溯性。

6、灭菌:牙科手机和耐湿热、需要灭菌的器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1)压力蒸汽灭菌:台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按使用说明操作;每锅有登记,包括:灭菌日期、锅次、压力、温度、灭菌时间、操作者等内容。

(2)2%戊二醛灭菌:浸泡10小时,使用前用灭菌水冲洗。

7、保存:

(1)棉布包装有效期7天,纸塑包装有效期半年。

(2)裸露灭菌物品取出后尽快使用,不得超过4小时。

(二)其它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的方法

1、车针、压髓扩大针的清洗灭菌:

(1)使用后放入酶液中浸泡5分钟,水洗,装入金属细密网状容器中,在超声波清洗中清洗5min,取出冲洗,干燥。

(2)灭菌: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1 0小时,使用前灭菌水反复冲洗。

2、印模托盘的清洗消毒:

使用后清洗干净,放入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min,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干燥备用;也可放入臭氧紫外线消毒柜中消毒1h。

3、正畸模型的清洗消毒:

模型取出后用75%酒精表面喷雾或浸泡消毒;或将取出的模型用清水冲洗,放入臭氧紫外线消毒柜中消毒1小时。

4、三枪头、吸唾器可使用一次性用品;可重复使用的先清洗,再用含有效氯5 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取出冲洗,干燥备用。

5、布轮、橡皮碗、玻璃板等辅助用品一人一用清洗消毒。

6、结扎丝、不锈钢丝使用前用75%酒精擦拭消毒。

五、诊疗环境的消毒

1、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1)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时随时消毒处理。

(2)手机手柄、三用枪座、照明灯手柄及开关、牙椅操作台拉手,牙椅升降开关处等容易被污染处应在治疗每个病人后常规消毒或用一次性保护膜覆盖。

(3)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

(4)诊疗室地面:保持清洁卫生,每日工作完毕,通常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1—2次,遇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处理。

(5)空气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有消毒记录。

2、每周对诊疗环境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桌面、椅子、门窗、地面等,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六、监测

1、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包括:物理监测、化学检测每锅进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

2、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监测:

①浓度监测: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2%戊二醛应每周监测,有记录。

②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检测一次,灭菌剂每月检测一次,有记录。

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

一、工作人员

1、穿戴:工作人员衣帽应穿戴整齐,工作时应戴口罩。为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艾滋病等患者检查时应穿隔离衣甚至防护服、戴防护镜等。

2、手的消毒:

(1)一般检验前后,或检查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必须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再用流动水冲洗。如果手上有伤口,必须戴手套接触标本。

(2)水龙头应用非受触式开关;肥皂应保持干燥或用瓶装洗手液,洗手后采用自动烘干机将手吹干或用消毒纸巾擦干,不应设置公用擦手巾。

(3)肝炎、肺结核等专业检验室的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当明显受致病菌污染时,或做烈性传染病菌如霍乱、炭疽等化验后必须用0.2%过氧乙酸或1000mg /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手3分钟,再用清水冲洗。

(4)下班前应再次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1—2分钟。

3、更换衣帽:工作衣、帽每周应更换,如遇工作衣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二、环境

1、检验科的工作区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储藏室、培养基室和试剂室;半污染区是卫生通道、更衣室、缓冲区;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验室。

2、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的消毒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各区的所有清洁消毒用物(拖把、抹布、容器等)应固定,不可混用。

(1)清洁区:无明显污染时,应每日开窗通风,对桌椅、门把手、地面等只进行清洁卫生即可,擦洗时用清洁的湿抹布。定期大扫除,整理卫生。

(2)污染区:①每日工作开始及工作结束后,将台面、桌、椅、门把手、地面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②当有污染、传染病患者检验后,环境应用1 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③空气可用循环风动态消毒,废弃的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后集中处理;④拖鞋每天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⑤传染病专业室检验的工作人员戴口罩连续时间不应超过4h,超过4h应及时更换;⑥若检验烈性菌或病毒时应穿隔离衣甚至防护服、戴防护镜等,检验完毕必须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半污染区:同污染区处理。

三、检验单的消毒

污染的检查单发送前应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消毒器距检验单不应超过3cm,照射时间为3—5 s,注意两面均应照射;也可用专用甲醛消毒器熏

蒸消毒。

四、检验器材的消毒

1、一般器材的消毒:除了已知无污染性器材外,凡是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都应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消毒。

2、金属器材的消毒

(1)接种环等比较小的金属器材可以用酒精灯烧灼灭菌。当接种环上有较多的污染步时,应先在火焰上方,将接种环烤干后在缓慢地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黟溅泼而污染环境。

(2)比较大的金属器材或者锐利的刀、剪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以用2%碱

性或中性戊二醛溶液浸泡2h后,用洁净水冲洗、沥干,然后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消毒灭菌。

3、玻璃器材的消毒

(1)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用后污染的滴管、试管、离心管、玻片、玻瓶、玻棒、平皿等器材,应立即放入1000mg/L有效氯中浸泡4h,清洗干净、烘干。

(2)细菌培养过的琼脂平板进行压力蒸汽灭菌30min,趁热把琼脂到弃,再刷洗。

(3)用于做生化检验或免疫学检验的器械,刷洗后浸泡在重络酸钾——浓硫酸清洁液内24h,彻底清洗,最后用蒸馏水冲洗3遍,沥干或烘干。

(4)用于做微生物检验的器材、吸管的一端应塞少量棉花,管或瓶应带有塞,再用牛皮纸包好,用160℃干热灭菌2h,待温度降至40℃以下才能打开箱门,以免玻璃爆炸;如发现烤箱内有烟或嗅到焦味,应立即切断电源,禁止开启箱门以免导致燃烧;也可用压力蒸汽灭菌15—30min,吸管应直立放置,空吸管和空瓶口应朝下,而且不能完全密闭;带螺旋帽的管瓶,在灭菌时应把螺旋帽放松。

4、塑料制品的消毒

(1)一次性塑料制品,如注射器、薄膜手套用后放医疗废物袋内集中处理。

(2)耐热的塑料可用肥皂或洗涤剂溶液煮沸15—30min,冲洗干净后,再用压

力蒸汽灭菌20一30min。

(3)不耐热的聚乙烯等器材,可用0.5%过氧乙酸或1000mg/L含氯消毒溶液浸泡30—60min,再洗干净,晾干;也可用环氧乙烷灭菌,如果是薄膜或板也可用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照射卜3s。

(4)一般血清学检验使用过的塑料板可直接浸入1%盐酸溶液内2h以上,检验肝炎的反应板可用0.5%过氧乙酸或2000mg/L有效氯或溴消毒液浸泡2—4h后,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5、橡胶制品的消毒手套、洗液管(球)受污染后可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洗后晾干,灭菌。

6、贵重仪器的消毒

(1)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平、酶标检测仪、积压液系列化分析仪、气象色谱仪、冰箱、培养基等局部轻度污染的仪器,可用2%戊二醛溶液擦拭;污染严重时,可用环氧乙烷灭菌。

(2)如果离心时离心管未封闭,试管破裂,液体外溢,应消毒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或分枝杆菌污染时,应戴手套用2%戊二醛溶液擦拭,作用30—60min;或整机用环氧乙烷灭菌。

7、废弃标本及工具的消毒

(1)接触标本及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尤其是接触肝炎、结核检验标本时应戴手套,无手套时可用避污纸,应手不与容器表面接触,用后将纸放入污物袋内烧毁。

(2)用于检验的工具,如镊、钳、接种环、吸管等用后必须消毒清洁,微生物检验前,应重新消毒。金属工具可烧灼灭菌或浸泡消毒;玻璃制品可用于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

(3)废弃的标本如尿、胸水、脑脊液、痰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没100ml 加漂白粉5g或二氯异氰尿酸钠2g,均匀后作用2—4h倒入厕所或粪池内;固体型的标本如痰、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及其他标本,可以焚烧或加2倍量漂白粉溶液或二氯异氰尿酸钠溶液,拌均后作用2—4h;传染性如肝炎、肺结核病人的标本应该延长至6h后倒入厕所或化粪池。

(4)盛标本的容器消毒:一次性纸质容器及其外面包裹的废纸,应焚毁;重复使用容器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水洗净或流水刷洗,沥干,消毒液每日更换;用于微生物培养采样容器,用压力蒸汽灭菌。

(5)废弃标本及容器应丢弃到专用密闭不漏水的污物袋(箱)内,专人收集,烧毁及消毒,每天至少处理1次。

消毒药械与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监督管理

一、参与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监督管理

l、感染管理科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并对其采购、使用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管理;

2、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必须由设备科、药剂科统一采购,严把质量关,确保安全使用。

二、采购的消毒药械与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应所要的证件:

(一)消毒药械类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看年检章)

2、《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必具)

3、《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必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产卫生许可批件及附件(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必具)

5、省级卫生部行政部门颁发的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消毒剂和消毒器械必具)

6、有CMA认证的实验室出具的检验报告(次氯酸钠类、戊二醛类消毒剂)

7、授权委托书(原件)

8、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9、推销人员名片

1O、产品合格证(无菌器械出具)

备注

①紫外线杀菌灯、食品消毒柜、压力蒸汽灭菌器、75%单方乙醇消毒液,在取得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基础上并向生产企业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②次氯酸钠类消毒剂、戊二醛类消毒剂必须索取产品的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相应批次的检验报告和有效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

(二)从生产企业采购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应达到如下要求:

1、生产企业只能销售本企业生产的医疗用品;

2、应具备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如下证件:

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复印件;

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复印件;

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3、应具备加盖企业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委托授权书原件,委托授权书应明确授权范围;

4、销售人员身份证;

5、对“经环氧乙烷灭菌”字样的医疗器械必须索取有效的无菌检验报告。

(三)从经营企业采购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除应达到上述的5条规定外,,还应具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复印件。

(四)凡在国内经营或引进生产国外进口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须索取加盖供货方印章的如下证件:

1、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复印件;

2、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五)卫生用品,应具备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如下证件:

1、生产企业所在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四年,每年复核一次)的复印件;

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产品备案凭证的复印件;

3、经过消毒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出具的检验报告(全国范围内有效,有效期六个月)复印件。

三、设备科、药剂科应建立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采购、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并做好记录。

1、采购:检查证件是否齐全有效、产品与证件是否相符、是否具备与国家相应标准相符的产品检验报告等;

2、验收:对每批进入的用品按《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包装标志要求》随机抽样进行验收;对购入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实行验收后入库制度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应与生产、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3、记录: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按照记录应能追查到每批用品的进货来源,做到产品与证件相符。

四、物品保存

1.在设备科和供应室均备有无菌物品储存发放室。

2.物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屋顶≥50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3.拆除外包装的无菌物品经传递窗进入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

五、临床科室的管理

1.临床科室不得擅自购进、更换任何一次性无菌物品;

2.一次性无菌物品发行后,科室拆中包装后存放在专用柜内,柜内外的环境要求干燥、清洁无尘、通风良好,按生产日期的先后使用,以确保物品的洁净,无过期物品;

3.临床科室使用时应检查产品的消毒日期、出厂日期、有效期及中包装上的消毒标志,若发现包装破损、无消毒日期、出厂日期和有效期,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供应室、护理部、设备科和感染管理科报告,给予相应处理;

4.使用过程中,若发现热源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使用科室要及时向供应室、护理部、设备科和感染管理科报告、同时留取样品送检,填写不良反应表。设备科立刻通知全院停止发放和使用该批号产品,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私自退货、换货处理,并送市疾控中心或市药监所作产品质量检查(费用由厂家支付);

5、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必须按规定分类进行处理,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医疗废物处置

目的:对医疗废物进行全程化的安全管理,有效防止疾病传播,规范医疗废

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及集中处置程序,是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一、基本要求

1、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

员,应熟悉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进行相关

医疗废物知识的培训。

2、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运送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

防护服、帽子、口罩、手套、防水鞋。

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1、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

无破损、无渗漏和其他影响收集及贮存的缺陷。

2、医疗废物产生科室将医疗废物分类置于有警示标识,中文标志的密闭加

盖容器内(建议使用脚踏式收集容器),内衬以废物专用收集袋;锐器装入利器盒。

3、各类医疗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

4、检验科产生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

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按感

染性废物收集处理。压力蒸气灭菌器应有监测记录。

5、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应用使

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装,先系袋内,再装入外袋封扎。

6、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病理标本、胎盘及引产下来

的胎儿属病理性废物,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低温贮存。

7、废弃的麻醉、精神、放射性、毒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管理由药剂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8、废弃定影液、显影液、化学试剂、消毒剂、批量的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废物,交由专门机构收集处置,有记录。

9、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

10、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封口紧密、严实。

11、包装物或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或者增加一层包装袋。

12、收集好的医疗废物包装袋外应有中文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

三、医疗废物运送:

1、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必须使用专用密闭车辆,按照规定时间和路线将医疗废物从产生地运送至暂时贮存点。

2、专职人员在收集医疗废物前,应检查包装物有无破损和泄漏,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点。

3、医疗机构废物日产日清,严格执行内部交接制度,登记内容应包括:医疗废物产生科室、日期、废物的类别、重量或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等。

4、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防止发生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等事故。

5、每日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当对运送工具用1 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消毒。

四、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地管理:

1、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2、有防雨、防盗、防鼠、防蚊蝇、防蟑螂设施。

3、有“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4、暂时贮存的病理性废物,必须低温存放。

5、每年应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签订处置合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医疗废物专用)一式两份,由交接双方签字;医疗废物处置资料应保存3年。

6、发生医疗废物的流失、泄露和扩散等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

(文章来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