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作业答案

小城镇建设作业1

1、什么是小城镇

答 参阅教材P1 2 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 或称为初级城市。当今社会 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广义的乡镇包括 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2、小城镇分为哪些类型

答 参阅教材P2 3 ⑴依照行政建制 可以把小城镇分为 ①行署驻地 ②县城 ③县以下建制镇 ④集镇。⑵依照小城镇形成的原因 可以把小城镇分为 ①由于经济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 ②由于交通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 ③由于自然资源利用而形成的小城镇 ④由于政治与军事原因、名胜古迹和名人等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小城镇。⑶按职能特征 可以把小城镇分为 ①工矿城镇 ②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 ③旅游城镇 ④卫星城镇。

3、简要说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答 参阅教材P3 6 ⑴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⑵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 ⑶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4、简要说明小城镇的功能。

答 参阅教材P6 8 ⑴小城镇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⑵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⑶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器” ⑷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5、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为小城镇的发展确定的基本的指导原则是什么

答 参阅教材P12 14 ⑴尊重规律 循序渐进 ⑵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 ⑶深化改革 创新机制 ⑷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发展小城镇除了遵守以上原则外 在制定规划和具体建设工程中还应遵守以下原则 ①尊重和运用市场机制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③健全机制 壮大队伍 依法管理 ④认真抓好试点和示范镇建设。

6、简要说明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

答 参阅教材P30 33 ⑴小城镇道路理论 费孝通把小城镇界定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中心 小城镇建设就意味着强调农村的城镇化。⑵小城镇发展动力论 费孝通指出 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农村工业化 是乡镇企业的发展。⑶人口流动论 “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井”是人口流动的两种形式 应该作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条具体途径来进行研究。⑷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论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等。⑸经济区位论 费孝通指出 经海里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

7、根据费孝通的理论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答 参阅教材P31 关于小城镇的发展动力问题 费孝通指出 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是农村工业化 是乡镇企业的发展。⑴小城镇发展能够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问题 ⑵发展乡镇工业是中国工业的特殊道路 ⑶费孝通主张发展农村特色工业 ⑷费孝通提出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系统的思想。

8、浏览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网站 查阅3 5篇文献 将其主要观点作一记录。答 请各位学员独立完成。

小城镇建设作业2

1、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挑战包括哪些方面

答 参阅教材P43 44 中国小城镇建设将面临着以下挑战 ⑴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如何改变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 ⑵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 如何绕过生态环境的破坏 ⑶小城镇建设与资源短缺 如何建立节能型小城镇 ⑷小城镇建设与贫困、住房、交通、犯罪的矛盾 ⑸小城镇建设与就业 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2、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是在哪些方面

答 参阅教材P45 46 中国小城镇建设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⑴中国加入WTO将加快我国小城镇建设。①经济全球化给小城镇注入发展的资金 ②加快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⑵农产品的丰富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突破发展“瓶

颈”。农产品的流通超越了国界 打破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⑶城乡隔离壁垒的打破有助于小城镇建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由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变成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

3、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 参阅教材P46 48 ⑴小城镇数量减少 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大⑵现有的小城镇将出现分化 有的将发展成为新兴的小城市或中等城市 而有的将消失。⑶东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差距将缩小。⑷乡镇企业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将出现历史性的变化。总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城乡壁垒的打破、国家政策的有利导向等等 我国小城镇建设将走向纵深发展 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4、简要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

答 参阅教材P49 51 ⑴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全国最为成功。最为典型的有江苏省的苏南模式、浙江省的温州模式和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模式。⑵中部地区的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中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某些省份 小城镇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是河南省南阳市和湖北省襄樊市的“双阳模式”。⑶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模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甚大。西部小城镇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农业商品化牵引型、工矿主导型、旅游开发型、商贸中心型、交通枢纽型、边境口岸型、城郊型、地域文化促导型、综合发展型、兵团屯垦型等。

5、按发生机制划分 我国小城镇有哪些建设模式

答 参阅教材P52 54 ⑴政府主导模式。⑵城市辐射模式。⑶资源开发推动模式。⑷市场带动模式。⑸旅游文化推动模式。

6、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建设模式。

答 参阅教材P54 56的格式。可以分三个部分分析 ⑴×××小城镇的发展历程 ⑵×××小城镇的发展特点 ⑶×××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下答案仅是举例 真正答案要结合自己所在城镇实际。 XX镇属于旅游文化推动模式。原XX镇的前身是“至南人民公社” 其所在地是在至南大桥的南端 那是一个不上一百户人家的农村 根本谈不上小城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瑶琳仙境开发初 现瑶琳镇所在地名叫“洞前村” 当时仅有十几间破破烂烂的泥墙屋 零零散散地居

住着十几家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 游客日益增多 促进了餐饮、旅馆、交通、旅游商品等行业的发展 居住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口迅速增多 至南人民公社改为瑶琳镇 所在地移到原“洞前村”。经过二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 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 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 依托旅游资源优势 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 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 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 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 财政收入1305万元 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 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同心同德 争创一流 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 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现瑶琳镇是在2004年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的。

7、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哪些 阻碍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有哪些 答 参阅教材P66 73 动力因素有 ⑴农业的基本动力 ①食物贡献 ②原料贡献 ③劳动贡献 ④土地贡献⑵工业的核心动力 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的聚集 促进了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⑶第三产业的动力 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服务业促进了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观念更新、生活方式转变、生活质量提高 。⑷集聚经济的动力 企业、居民的空间集中而产生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 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 产业聚集促进人口聚集 从边远、贫穷的地方向交通便利、富裕的地方流动。⑸比较利益的动力 农业是比较利益较低的产业 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 通过非农业部门外在拉力和农业部门内在推力 农业生产要素必然流向非农业部门。⑹政策的动力 ①国家宏观政策 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②国家专项政策 土地、户籍、产业等政策 ③地方性政策 税收、用地、产业等政策 。⑺区位优势的推动力 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较近、距离资源较近等。阻力因素有 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阻力 文化、技术、观念 。⑵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不协调的阻力 企业布局分散导致小城镇分布过密、过散、规模过小 生产销售不景气等 。⑶传统文化的阻力 单家

独户、自然分散、处处分割 与生产和生活无有机联系 。⑷体制和政策环境的外部阻力 自给半自给的传统旧体制与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之间的冲突 “离土不离乡”的制约 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 。8、分析你所在的小城镇发展的阻碍因素 并提出解决对策。

答 参阅教材P71 73内容 可以对号入座 也可增加有关内容 归纳几个阻碍因素 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发挥个人主观意志 不做统一答案。以下答案仅是举例 真正答案要结合自己所在城镇实际⑴你所在的小城镇概况简介 例如 瑶琳镇地处桐庐县中部 由原瑶琳镇、毕浦乡、高翔乡合并而成 距杭州85公里 05省道穿境而过 是杭州至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著名的瑶琳仙境、红灯笼外婆家、天目溪漂流等景区 被誉为中国旅游第一镇。全镇总面积64.23平方公里 辖13个行政村 1.26万人口 是省综治先进镇、省级卫生城镇、省级教育强镇、省级绿色小城镇 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原瑶琳镇的前身是“至南公社” 所在地是大桥南端。现镇所在地原名“洞前村” 瑶琳仙境开发时仅有十几间泥墙屋 零零散散居住着十几户农户。随着瑶琳仙境的开发 逐步发展成现在这样的集镇 成为该镇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 镇党委、政府按照“主攻工业、综合开发农业和旅游业”的思路 依托旅游资源优势 先后推出了全国诸洞之冠的瑶琳仙境和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灯笼乡村家园、红灯笼外婆家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景点 年游客达100万以上。全镇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形成了印刷包装、食品饮料、针织服装、电线电缆、五金机械等块状特色经济 年甲鱼饲养超过400万只 2001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5亿元 财政收入1305万元 连续三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工业重点乡镇。进入新世纪 镇党委、政府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同心同德 争创一流 正朝着“工业重镇、旅游强镇、区域中心镇”的发展目标迈进 瑶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⑵按照第7题中阻力因素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⑶按照第7题中动力因素的七个方面提出对策。 注意:要抓住重点 不必面面俱到。

小城镇建设作业3

1、简要说明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概念。

答 参阅教材P76页 小城镇建设规划是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对小城镇的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目标作出具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任务是以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预测人口和用地规模、结构 进行用地布局 合理配臵各项基础设施和主要公共建筑 安排主要建设项目的时间顺序 并具体落实近期建设项目。

2、小城镇建设规划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答 参阅教材P76 77 小城镇建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⑴根据《城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计算用地总量 确定各项用地的构成比例和具体数量 ⑵进行用地布局 ⑶根据总体规划 对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电讯、燃气等设施及其工程管线进行具体安排 ⑷确定旧镇区改造和用地调整的原则、方法和步骤 ⑸对中心地区和其他重要地段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原则性要求 ⑹保证地面排水顺利 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⑺综合安排环保和防灾等方面的设施 ⑻编制镇区近期建设规划 估算近期建设投资。

3、小城镇发展沿用“工业文明”的规划设计原则 产生了哪些弊端 如何克服这种弊端

答 参阅教材P89 90 这种规划设计带来了诸多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 道路、住宅区、上下水、商业中心等 和建设用地向近郊延伸 导致城市无遮拦地向外发展 大城市之间无开放的自然空间网络 没有了裸露的土地和潮气。⑵随着土地扩展型的城市发展 城市蔓延的速度惊人 郊区肥沃的农田、小河流、小湖泊、小溪、湿地、林木等环境遭到破坏。⑶随着高速公路和汽车的发展郊区村庄的尺度超出了人的尺度 郊区村庄的传统社区的特征和“家”正在消逝 而变成了“睡村”。要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 必须认识到现在小城镇发展状况瑕疵颇多。

4、发达国家在建设城镇中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答 参阅教材P103 107 答案略

5、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建设有些什么经验

答 参阅教材P117 124 在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可持续性场地设计是可持续

发展一般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里的具体化。在发达国家 土地使用规划、土地开发和土地维护都离不开可持续性设计 即使仅仅是修复和重建建成区 也离不开可持续设计。⑴场所的选择 ①可持续设计 ②Valdez设计原则 ③可持续设计指南。⑵独立村庄 英格兰、新西兰、美国等实例。⑶城镇边缘的村庄 ⑷小城镇

6、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建设一般价值趋向。

答 参阅教材P127 128 发达国家的规划师把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根本价值取向概括为五点 ⑴维持自然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①服从和不割断自然生态过程 ②保持原始的自然地貌 ③保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⑵保证大自然可以完全吸收我们产出的废料①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②把我们的消耗变为其他物种的营养 被其他的生物物种所消化 ③使我们的消耗在物理或化学上被自然吸收⑶阻止人为的灾难⑷满足人的社会需求⑸全体居民的参与

7、如何分析一个城镇建设是可持续的还是不可持续的

答 参阅教材P123 124 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小城镇发展健康与否的标准 ⑴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⑵社区公共设施与服务 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⑷社区环境 ⑸自然资源 ⑹生态状态。

8、与当地小城镇建设的专家座谈 整理座谈记录。

答 先设计几个方面的问题 再进行访谈 作记录。

小城镇建设作业4

1、专家认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主要存在哪三方面的问题

答 参阅教材P129 134 ⑴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⑵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⑶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2、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参阅教材P129 130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⑴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 ⑵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 ⑶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

3、有些什么样的政策选择来推进小城镇的发展

答 参阅教材P138 145 推进小城镇的发展的政策选择主要有 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⑵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⑶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 ⑷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 ⑸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⑹改革财政体制 ⑺宣判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4、说明户籍制度的改革会如何推进城镇发展

答 参阅教材P138 139 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⑴放开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的户籍制度 允许农民自由进入 ⑵彻底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 允许有合法住所、固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中国公民落户 ⑶放开大城市户籍 在全国范围内按照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 衽身份证管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可以有发下几种 ⑴“农转非”政策 ⑵“常住户”政策

⑶“农转企”政策 等。

5、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给小城镇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 参阅教材P136 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布局 已经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突出问题。除了企业本身分散造成的负面影响之外 它还是造成农村人口分散居住、小城镇人气不旺的重要影响因素。⑴从产权特征来看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是一种属于社区所有的企业 社区成员普遍认为土地是集体的 使用土地的集体企业不必交纳土地使用费 造成土地集约使用的约束机制软化。⑵从社区政府的角度分析 发展经济、解决就业、提高社区福利水平是创办企业主要的工作目标 给予集体所有制企业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以降低其发展成本 也是社区政府必然的选择 这对集体企业的分散布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⑶从社区整体利益的角度分析 集体企业在本社区选址 不仅可以就近解决本社区劳动力就业 也是将农用地非农开发收益保留在本社区内部的最有效的方式。社区政府对集体企业选址的干预是企业分散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6、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 参阅教材P150 15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⑴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加 ⑵城市职能发生变化 ⑶城市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7、简述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答 参阅教材P162 163 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

在 ⑴小城镇的发展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⑵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台阶 ⑶小城镇的发展是平衡城乡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 ⑷小城镇的发展促进城市体制的改革。

8、仿照任何一个典型案例的写法 介绍、分析当地的一个小城镇。

答 可参阅教材第167 191页的有关格式进行写作。

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吉林省梨树县规划勘测设计院:王萍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其重点就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城镇化。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3、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4、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了科学的指导小城镇建设,要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编制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发展规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规划行为。同时,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详细规划作指导。编制详细规划要有新观念,把各个规划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允许建设高度、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严格设计标准,提倡相对集中建设,连片开发,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同时,要维护规划严肃性,科学规

灵溪镇小城镇规划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走上调整战略、集约发展的道路,优化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加快小城镇建设,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中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下面,仅以灵溪镇为例,谈谈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认识 关键字: 自然概况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2]位于浙闽交界处鳌江流域,是浙江省最南端的一个县城集镇,位于苍南县中心偏北。北离温州市区83公里,南距福建省福鼎市32公里。灵溪镇风光秀丽,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度在63-4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水量1737毫米。灵溪地理条件优越,其西南距闽东地区仅16公里,北上83公里即温州市区,西依玉苍山,东濒东海,周边与浙江的平阳、文成、泰顺三县和福建省的福鼎相毗邻,是浙江的南大门。 人文概况 全镇面积达88.5平方公里,总人口22.6万人,下辖9个办事处、112个行政村、24个居民区,当地语言为闽南语。1981年苍南从平阳分析出来并确定灵溪为县城后,灵溪人民充分利用浙闽边界的地理优势,发挥县城的集聚效应,依靠优惠政策,吸引大量人才和资金,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灵溪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镇属三座水利发电站和一个3.5万伏变电站,工业企业有电力、建筑、砂石建材、藤编、玻璃纤维、茶叶、制衣、光学、包装印刷、化工等。城镇建设 灵溪镇内公共设施、社会事业齐全完备,工、商、运、建、服五业全面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内有1所卫生院,具备较高的医疗服务水平;1所中学,10所小学;全镇电视、通讯、交通事业十分发达,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村村通;程控电话、手机可直拔国内外;320国道、梨温高速公路均从镇内经过。农民人均人收入达到了3662元,获得江西省文明镇的光荣称号,丁洲村荣获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镇内实现了水泥路环绕主干道,城镇主要街道道路硬化率达到90%。 2004年,该镇饶北河以西约7.2 平方公里被市政府规划定为上饶市城东新区,上饶新火车站就坐落在该镇境内,给该镇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2005 年,灵溪镇党委、政府提出“接轨城区,融入都市,打造生态东郊镇,建设文明新花园”的发展定位,引领全镇干部群众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迈上灵溪发展的新征程。灵溪镇内公共设施、社会事业齐全完备,工、商、运、建、服五业全面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内有1所卫生院,具备较高的医疗服务水平;1所中学,10所小学;全镇电视、通讯、交通事业十分发达,有线电视、程控电话村村通;程控电话、手机可直拔国内外;320国道、梨温高速公路均从镇内经过。农民人均人收入达到了3662元,获得江西省文明镇的光荣称号,丁洲村荣获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镇内实现了水泥路环绕主干道,城镇主要街道道路硬化率达到90%。 一、小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 政策条件:中共中央已经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指出小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明确了今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向。同时,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上意识到,我市要实现现代化,只有城区现代化是不够的,其与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息息相关,没有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我市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将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产业条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大力发展小城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原来布局在城市中的传统产业今后将主要向小城镇转移;随着农村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一些老的村镇企业及新建企业将会集中布局在小城镇;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趋于严格,过去“遍地开花”式的企业布局方式将逐步改善;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这群人的户籍安置、转化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和居住人口的结构,并进一步扩大了小城镇住房与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等需求。 交通条件:灵溪镇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相对较多。如灵溪镇离市区为8公里,北与311高速公路连接,320国道穿境而过,依托上饶市这个区域中心城市,信息来源渠道多,人才多且引进容易,资金引进比较方便,随着今后市区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的东迁及新火车站的北移,这些都为灵溪镇的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及规划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城镇建设质量不高。灵溪镇依托320国道建设,在国道两侧各建一排两至三层高的门面房,造成“一条街两层皮,鸭舌帽子一样齐”。背后的街区多是原有的耕田,是城?是村?概念模糊,发展模式不清晰。 (2)市政公共设施不完善,欠帐过多。镇区没有完善的道路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善,绿化水平低,缺乏公共绿地。 (3)规划管理中的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在小城镇建设中违法批地、违章建筑案例仍然存在。 (4)城镇体系建设的观念尚未确立,规划起点低,缺乏通盘考虑。受本土观念的影响,规划的立足点在本镇域,建设与布局各自为政,很难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5)城镇规模偏小。如灵溪镇,镇区人口219万,全镇人口2.万人,即使全都住到镇区上,也因其规模小,只能搞小而全:“一条商街,一处公园,一所中学,一家卫生所…”,虽已铺马路,装路灯,搞绿化…,有城市外观,却无城市生活内在魅力和气氛。人气不旺,行人稀落,夜幕未垂,店门早闭,毫无诱发消费之氛围。 (6)发展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用地造成破坏;是灵溪镇发展环境管理跟不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灵溪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灵溪镇环境质量的改善;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乡城镇化建设步伐,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本乡实际,特制定《八里营乡20XX年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以加快城镇化水平为工作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发挥小城镇功能,不断提高小城镇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促进全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推动全乡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我乡20XX年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一年的努力,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市场经济秩序得到规范,城镇功能更加完备,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社会安定有序,人民生活幸福, 20XX年小城镇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按照四级水泥路面的标准,于年底前完成本乡五干排南岸四万路至路寨段总长2000米的道路硬化任务,为小城镇建设和市场发展搭建好基础框架。

(二)于6月底前完成八里营集段道大路两侧隔离带安装的安装工作,8月底前完成马路市场的清理,保障道路的畅通。同时搞好八里营集南街商业摊位的规划,组织好广大商户向规划摊位的转移。 (三)做好占地70亩初中新校建设的规划、清障、施工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协调工作,保证年内顺利开工,力争早日竣工并投入使用。 (四)搞好原棉花加工厂和供销社行政院两处商业市场的规划,力争年内完成规划设计和清障等前期工作。 (五)做好初中新校至八里营集段道路硬化的备土和路基平整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予以硬化,方便广大学生到校学习。 (六)健全市场管理长效机制,组织成立市场管理委员会,为维护市场秩序、发挥市场功能、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主要措施 八里营乡党委、政府对小城镇建设高度重视,并针对20XX 年度小城镇建设工作制定了如下措施: (一)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本着科学发展的标准,重点围绕提升城镇品位,增强城镇功能和作用发挥统筹搞好规划,为小城镇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坚持全乡统筹规划,突出集镇建设这一重点,本着既具前瞻性,又便于操作,既坚持高标准,又不脱离实际乡情,切合农村发

小城镇建设论文(精选8篇)完美版

《小城镇建设论文》 小城镇建设论文(一): 小城镇建设论文 目前,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作为有战略好处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复杂的、系统的社会性大工程,仅仅凭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要高质量地建设我国的小城镇,使这项千秋大业健康发展,尽快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大目标,那么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各级相关领导,就务必对以下几个关键问题具有正确的认识。 一、小城镇建设的普及性与重点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普及性是重点性的基础,重点性是普及性的结果。我国和国外的现有大中城市,都是在小城镇的基础上选取发展起来的。同样,此刻的一些小城镇将来也会发展成为大中城市,但是,更多的小城镇永久不能成为大中城市,有一些还必然会走向消亡。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要有选取地、重点地布局建设小城镇。 目前的小城镇设置确实颇多,具有很高的普及性。全国共有18000多个,山东省有1000多个,平均每个只有3万人左右。青岛市郊区不足1万平方公里,却有111处小城镇,平均人口只有3.5万人,而且此刻都各自为政,每个小城镇都进行工业区、住宅区、商贸区、行政区规划,都进行交通、电力、文化教育、供水排污、医疗保健等基础设施建设。既然将来大部分小城镇不能发展成为人口居住集中的大中城市,那么,此刻大家都按城市规划铺开摊子搞建设,既没有必要,又会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务浪费。在这种状况下,当前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工作就是要控制普及性,突出重点性。 从现实状况看,要在面上透过撤镇建乡,减少小城镇建制来控制普及性,阻力是比较大的,不容易做到,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可行的办法是,有选取地建设小城镇,就是在普及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性。基本的选取思路为:首先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能够按10万左右人口的规模来布局,人口密度小的区域能够再少一点。其次要选取那些区位优势好、经济实力强,对人口集中吸引力大,现有人口多的小城镇作为中心或重点城镇,集中精力进行建设。再次是要尽早把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合并到就近的强镇或重镇。如果暂时不合并,也不要铺开基础设施建设,不再上大的企业项目,防止造成更大的浪费。这样,把重点城镇突出起来了,再加上强有力的工作,小城镇就能健康发展,农村城市化的步伐就必须会大大加快。 二、小城镇建设目标的阶段性与根本性 目标决定方向,只有目标清楚,才能产生良好的思路和正确有效的措施。这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首要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不明确,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如何抓好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

如何抓好小城镇规划管理 引言: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它既不同于城市,又不同于农村。但同时具有城市与农村双重特点,并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动态地位和过渡形态。当前伴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小城镇迅速发展,我区的小城镇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建设,怎样去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一、我区规划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小城镇规划管理是一项政府行政职能,是一项面向社会的管理活动,又是一项专门技术,当前我区规划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规划意识薄弱。较多的主要乡镇领导对该乡镇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产业振兴和结构调整未能统盘考虑,很多乡镇发展方向雷同。其次一些乡镇盲目招商引资,急功近利,领导干部忽视对本乡镇土地使用性质的深入思考,导致很多乡镇开发随意性大,建筑密度大,大量的条状开发存在。 (2)、法制观念落后。当前各乡镇不论是商业住宅还是工业项目都存在很多未批先建现象。不仅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同时也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很多乡镇规划执法手段滞后,拆迁畏惧情绪大,强制力不够。对

一些违法建筑和拆迁征地任务落实的不到位,导致一些开发项目地块不规则,影响小城镇建设品位和形象。 (3)、经费投入不足。一些乡镇编制规划时盲目选择规划设计单位,导致规划成果水平较低,规划成果的指导性、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当前很多乡镇原有的勘测资料已不满足发展需要。为了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地形图勘测资料收集系迫在眉睫。 二、加强小城镇规划管理的几点意见 (1)、科学规划,严格实施。各乡镇在编制总体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乡镇的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娱乐、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重要因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村庄整治相结合;与农村清洁工程相结合;与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规划一经确定,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可朝令夕改,即使需要修编,也必须经过法定的程序。其次各个乡镇要尽快投入资金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严格规范各类用地的性质和规模。对于新开发的项目要大力推行块状开发,克服困难,打造有档次、有特色的精品项目。 (2)、加强学习,规范管理。乡镇领导和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的负责人要主动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安徽省城乡规划管理条例》,掌握规划专业相关知识和技术规范,对本乡镇的发展方式、发展阶段、空间形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 学校: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班级姓名:洪聂学号:【内容摘要】 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发展;意义;功能 目前,全国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众所周知,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因此,加强我国小城镇的建设,使城镇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小城镇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将在未来扩张经济增长需求不足约束,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小城镇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小城镇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提供广阔的容量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

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建筑的重要性

小城镇建设规划与建筑的重要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2006年中央1号文件和“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加强小城镇规划和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村容村貌,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规划与建筑的紧密结合其重要性是必然的,要突出规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用科学的规划指导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一、规划是龙头,规划要先行,新农村建设要先有建设规划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展建设部门在村庄整治中的作用,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立足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在现有基础上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做到规划到村、到屯,并与乡(镇)、场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编制规划要坚持专业人员和群众相结合,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内容要全面,重点要突出,注重体现民俗风情,展示民族特色。在规划的基础上科学研究项目和有效载体,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根据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我们把重点放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上,使农村各项功能更加完善,才能更体现农村建设的新。在规划中我们坚持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原则,突出了先导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整治村容,新农村建设要改善人居环境 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现状仍然较差,住房砖瓦化率不足40%;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农村住房呈现建设布局乱的局面。一些农村随意建房,建新屋不拆旧宅,有新房无新村,造成用地浪费。近几年来,加强了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在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农村按规划建设砖瓦化住房和节能房,住房条件有了较大改观,但农村环境卫生还很差,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首要问题是改善人居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体全机制、稳步推进。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改善人居环境提供依据,建设部门要引导推广适用的新技术,加强对农房建设的指导和管理。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力度,整治村容村貌。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个渐进的过程,一家要以生产发展为本,以农民持续增收为基础,一切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走低成本、低资源消耗、不加重农民负担、以农民为主的村镇整治路子,为我县新村建设全面进步服务。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要充分利用我县现有的资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现在,农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于整体建设的现象,道路不畅通,

浅析小城镇建设

浅析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是一个地方多种网络系统的主要结点,在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核心与枢纽作用。发展小城镇,建设好小城镇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之后,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为缩小城乡差别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有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对于打破城乡分割,实现城乡之间多方面的稳定的联系,促进城乡之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我国农村人口多,转移量大,但不可能都到城市中来。而小城镇拥有的一些工厂、电站、中小学校、医院以及其他一些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将吸引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就地发展。因此积极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加快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避免向城市盲目流动,从而有效减轻城市压力。 2.有利于促进小区域经济发展。由于小城镇基于其特点,拥有其特定的优势,如果能够不断发展和完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将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将为远离县城的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场所,有利于培育农村市场,逐渐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小区域经济中心。 3.有利于提升农民素质促进增收。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广大农民逐步改变山区小城镇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人口素质提高,缩小城乡差别。同时,有利于吸引在外务工、有一技之长和一定资金积累的农民工回小城镇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快了小城镇的发展。 4.有利于实现城乡资源互补。小城镇作为城乡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引进城市的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其信息和科技方面的资源来加快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小城镇农副产品市场可以弥补城市原材料的不足,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规划滞后,实施不够严格。由于当前很多的小城镇在总体规划和各专业规划编制上不够到位,更没有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因此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重复建设、建设没有体现地方特色等现象。 2.城镇规模小,功能有待完善。目前小城镇布局比较分散、人口不够集中、产业发育缓慢、经济集聚能力还比较低,加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小城镇供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 3. 政策不完善,管理难度大。一方面由于城镇规划在与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保等规划上衔接不够,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依然矛盾突出。另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在土地、镇容镇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区管理以及流动人口管理均未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综合管理体系,且专业管理人员和经费无法充足到位,因此城镇管理难度大。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小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沿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轨迹进行的。在旧中国,由于农村的商品生产尤其是手工业商品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使一些村庄发展成集镇,一些集镇发展成为小城镇。但是,旧中国的农村商品生产,与其说是国内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所促成,不如说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造成的怪胎。当时的大多数农民虽然已经变成资本支配下的小商品生产者,农民的血汗虽然有一部分变成商业资本和帝国主义者的超额利润,但这种生产决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因此农村经济和小城镇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和掠夺,再加之战争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致使农村经济日益凋蔽,集镇和小城镇经济也萎缩不振。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小

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目前,国内学者对小城镇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小城镇发展的意义和地位 (一) 关于发展小城镇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小城镇发展意义做了大量研究,大多数学者都高度评价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道路中的意义,甚至认为“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 1996年国家计委规划司课题组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从战略高度上论述了发展小城镇在我国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第一,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性选择;第二,小城镇发展对20世纪中国经济的影响,不仅是一个城市化问题,而且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它在实现我国的两个根本转变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第三,发展小城镇的最深远的意义在于,它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的、最困难的问题,对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今年以来,本人就**镇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8公里,是山东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镇。人口5.1万人,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4200公顷,小城镇建设区面积为3.6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共25个行政村。 近年来,**镇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工业化的理念来经营小城镇,努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了构筑农村新型城镇体系步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注重编制规划,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镇以工业强镇为基础,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镇政府于2000年聘请山东省城镇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的村镇体系、城镇镇区、基础设施进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小城镇建设区面积为3.6平方公里,工业经济园区占地2000亩。2000年9月份又聘请临沂市规划设计院对镇驻地作出详细规划,做到近期建设与远期目标协调一致,同时对沿街建筑物进行单体设计,规划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覆盖率达到35%。2006

年,又聘请市规划专家对工业区进行详细规划,总规划面积94.2公顷,在规划中利用道路将园区划分为6个板块。镇居住区详细规划由县村镇规划设计室设计完成,总规划面积为5.8平方公里,详细规划覆盖率为85%。 (二)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镇驻地规划有二纵三横六条道路,均已全部硬化,有沿街楼2700间,今年新建商住楼1栋,沿街楼19座。二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近年来,先后投资350万元对小城镇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全镇共安装路灯200盏,绿化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今年栽植绿化苗木500余株,投资80万元对广场花园及周围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为镇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强化管理,营造了小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小城镇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别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小城镇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建设程序,从批地到设计、建筑实行“一条龙”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以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总抓手,加快建设规范有序、卫生整洁、优美和谐的镇村环境,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先后投资180余万元,上了叉车、垃圾运输车,设置了288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篇一为了进一步发挥蒲州镇独特的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扩大小城镇规模,提升小城镇功能,打造一个布局合理、整洁优美、功能配套的新型城镇,根据蒲州镇总体规划,结合蒲州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划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发展小城镇为重点,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镇、旅游名镇、和谐新镇的战略目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大力发展以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用现代化理念建设经营小城镇,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和质量,为实现农村城镇化、城镇现代化打造平台,使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推进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永济市蒲州镇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永济市蒲州镇小城镇建设领导组: 组长:麻亚龙(党委书记) 副组长:聂学政(镇长) 张军峰(党委副书记) 吴温霞(纪检书记) 相挺(副镇长) 成员:屈波(财政所所长)

李锁牢(城建办主任) 吴红军(交通道路站长) 薛银锁(水利站站长) 王国玺(林业站站长) 姚耀强(派出所所长) 吕刚平(土地所所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蒲州镇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由相挺同志兼任,负责组织、协调小城镇建设的日常工作。 三、实施内容 蒲州镇小城镇建设主要以蒲州镇旅游景区拓展改造为重点,确立旅游带动、科技支撑、城乡一体、跨越赶超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挖掘蒲州镇文化内涵,强力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民生改善重点工程,打造一流经济强镇、旅游名镇、和谐新镇。 今年实施的主要工程有: 一、蒲州镇旅游景区提升工程 本镇旅游景区东起永济西高速路口至域西黄河坝,东西长8.5公里。景区包括普救寺、蒲州古城遗址、唐铁牛、鹳雀楼。主要提升项目: 1、新建旅游接待中心 在景区入口占地30亩,目前土地调整已到位,围墙正在建设中,主体工程设计已完成,招标工作正在进行。 2、旅游路绿化提升工程

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浅谈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问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农村劳动力就业严重不足,“二个月用来过年,三个月用来耕田,其他时间都是空闲”是部分农民的现实写照。这是长期保持中国社会稳定

的最大隐忧,一些农民盲目外流打工,涌向省内外大中城市,给社会治安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也给城市带来巨大负担,引发了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城市病”,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务农劳动者的素质。乡镇企业虽然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乡镇企业在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生产方式和运行模式落后,其扩张就业所需的资源(主要是资本)不足,导致吸纳农村剩余劳力的容量有限。要制定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小城镇、让先富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小城镇就业、创业、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重组,整合资源,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增加就业空间,创建发展的平台,这样才可以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浅析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其重点就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实现农村小康最现实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城镇化。小城镇上连城市,下连农村,处于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前沿阵地,又是沟通城乡联系,促进城乡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核心。因此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小城镇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短期行为。有的小城镇规划定位不明确,特色不明显,与实际结合不密切,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小城镇没有制定详细规划,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小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不宽,进展缓慢。乡镇没有产业支撑,不能形成新的、大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受资金短缺的限制,基础设施配套迟缓,小城镇建设进展缓慢。 3、政策落实不力。目前国家、省、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小城镇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根本问题是落实不够,如资金政策、用地政策、户籍政策普遍落实不到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4、基础设施普遍不足。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滞后于小城镇的发展,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满足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建议及对策 1、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为了科学的指导小城镇建设,要根据小城镇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地理位置、交通条件、非农产业发展程度、产业布局、人口状况、辐射带动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小城镇布局,科学编制和调整完善小城镇规划。编制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在选择主导产业和确定发展规模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资源基础条件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论证。要以城镇为中心,全面合理安排乡镇企业、住宅、商业、交通、文化、市政设施等各项建设,使近期规划有较强的超前性,可操作性和控制性;远期规划要留有发展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克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短期规划行为。同时,还要认真制定和完善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使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相配套。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详细规划作指导。编制详细规划要有新观念,把各个规划地段的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允许建设高度、绿地率、停车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作为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依据。小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严格设计标准,提倡相对集中建设,连片开发,逐步扩大小城镇规模。同时,要维护规划严肃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发展,分步实施,避免走重复规划调整、重复建设的弯路。 2、小城镇建设要与乡镇企业发展相结合。乡镇企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条件,乡镇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速度,小城

特色小镇建设商业计划书

2017年12月

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 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

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1)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1)

浅谈小城镇发展建设 下面我和大家共同探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小城镇的起源和基本特点,城镇和城镇化的概念;二是小城镇具备的一些基础功能设施和我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三是今后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城镇起源 城乡聚落的形成:居民点,又称聚落,是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共神识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居民点的形成与发展史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结果。 小城镇的历史沿革:从世界范围看,早在5000多年前,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在埃及和尼罗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小城镇。我国的小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逐步形成发展的。小城镇初期形式是草市,随着集市贸易的扩大,统治阶级在集市设置官吏,征收税赋,出现了镇一级的建制。镇是比集市更高一级的经济中心和经济区划,居民明显多于集市,一般在一千户以上,甚至可达万户。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农村手工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集中地方,商品交换的集散地,小城镇是沟通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即草市-集镇-小城镇。 受军事、宗教的影响,我国部分小城镇并非是顺着“草市—集镇—小城镇”的轨迹形成发展的,而是具有特殊的形成过程,主要有起源于政治

军事中心、起源于宗教寺庙、起源于现代工业开发(如大庆)起源于行政管理建制等等。 城镇的概念: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点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 行政学:从行政管理角度看,在经济统计、财政税收、户籍管理等诸多方面,建制镇与非建制镇都有明显区别,因此小城镇通常只包括建制镇这一地域行政范畴。 社会学:小城镇是一种社会实体,是由非农人口为主要组成的社区。 地理学:将小城镇作为一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或将小城镇作为乡村聚落中最高级别的聚落类型,认为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自然集镇。 经济学:小城镇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互渗透的交汇点,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征,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集合体。 不同的国家对小城镇也有不同的界定 美国的“小城镇”有两种概念,一种叫小城市,即“small city”;还有一种叫小镇,即“little town”。美国的小城镇往往是由居民住宅区演变而来,一般200人的社区就可以申请设“镇”,如有足够的税源,几千人的社区就可以申请设“市”。因此,美国的城市大多规模不大。 日本的地方行政管理分为道府县和市町村两级,市町村的规模控制在10万人以下,相当于我国的小城镇。市、町、村在行政上是一个级别,互不隶属,所有的市町村又可以分为四个规模等级:3-10万人、1-3万人、0.5-1万人和0.5万人以下。

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CHENGSHIZHOUKAN 2019/2 城市周刊2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黄玉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6团城镇管理服务中心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出现了很多成功案例。不少地区将特色小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搭建创新创业、城乡统筹、惠及群众的新平台,取得了一定进展,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但也存在认识不清、概念混乱等问题,出现了盲目发展、特色不鲜明、小城镇建设同质化严重、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等倾向。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印发实施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 关键词: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 当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与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深刻认识到我国当前农村发展形势,同时体现我国对解决“三农” 问题、完成精准脱贫工作的高度重视[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振兴农村经济、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等培育的特色小镇开始崭露头角。然而,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因素不同导致特色小镇的开发主体不同,让特色小镇开发出现“同质化”“千镇一面”等现象,很多特色小镇甚至沦为“空城”“鬼城”。 一、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问题 1.空间邻域内产业个体的排斥现象。 特色小镇特色产业下的各个企业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现象,产业内部组织松散,甚至根本未形成组织,更不要谈合作了。许多企业盲目跟风,但更多的是互损而不是共赢。由于企业从特色小镇的集聚效应中获利是不均等的,出现龙头企业不倾向于和小企业集聚,而小企业倾向于集聚;龙头企业倾向于和同类型企业集聚,小企业倾向于集聚在龙头企业附近。导致龙头企业缺乏带动和辐射能力,小企业也干脆进行偷工减料、仿制、低价出售等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二、产业配套措施落后 1.配套基础设施落后。交通压力大,建筑物粗制滥造,消费品结构单一,劣质施工。住房条件差、卫生状况差、水电等供应系统不完善,导致游客体验差。如,在2015年2月运营的和仙坊民俗文化村,同质化严重,景区设施简陋最终破产。 2配套设计缺乏个性。创意差、设计粗、品位低,体现不出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有些单纯模仿、复制克隆,以至于主题雷同、题材重复,使游客在大量的赝品面前审美疲劳,缺乏吸引力。如,在2016年1月运营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村中的建筑几乎都是仿制品毫无特色可言,最后也难逃破产命运[2]。 3缺乏配套制度。 不同的特色小镇有不同的产业系统,相关部门不能用一把尺子对所有的小镇进行绩效考核。同时,不同的小镇内部的管理制度也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地产业的特殊性,进而制定相关的规章条例,不能一以贯之。 三、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优化对策 1.挖掘特色小镇内涵,打造小镇特色。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人的引导,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开发者应该注重把握特色小镇的内涵。将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区别于行政小镇的村镇,在开发小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该 地区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特色,这样才能够吸引到更优质的投资 资本、技术、人才,才能够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优势。只有把握住小镇的特色以及文化内涵,才能完成特色小镇的创新和创造性。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除了文化特色、地理优势以外,还应该把握建筑特色,注重发挥特色小镇的创新性,避免城镇建设上的雷同,这样难以形成特色小镇的竞争优势。 2.加快构建“三生融合”空间,实现小镇“美丽经济”。建议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为指导,科学规划特色小镇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一步构建“生活圈”便捷、“服务圈”完善和“商业圈”繁荣的小镇模式,加大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力度,提高集聚人口能力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尽量保留原住居民生活空间,加快小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高小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特色景观资源、生态资源,切实贯彻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将小镇美丽资源转换为“美丽经济”[3] 。 3.严格节约集约用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必须切实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集约用地制度,严守三条红线,把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控放在首位。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发展边界的划定要遵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避免大拆大建,重复建设,要注意城镇内部挖潜。 4.强化特色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助力乡村振兴的根本。特色小镇重在展现一个“特”字,“特”是小镇的内涵和本质属性,如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环境等。特色小镇的发展要因地制宜,结合地方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点的主导产业。除了主导产业之外,小镇还可以发展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服务,如小镇产品创新,形成并推广小镇品牌,打造小镇物流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等专业化服务。同时,选择主导产业应该避免与邻近小镇的选择相似,确保自身的特色,规避同质化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结语 构建特色小镇对于乡镇振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 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准确定位,善于引导企业进入特色小镇的构建之中,引导社会资本的入住,对于释放市场活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农村的双赢。对于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应该进行充分思考,及时的改正思想认识上的错误,真正达到好具有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小镇,实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晓东.特色小镇:立足产业,“严”字当头[J].新经济导刊,2018(4):72-76. [2]刘海洋, 郭丽娜, 魏京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22):78. [3]王瑞红.划定生态红线共筑制度长城[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7(3):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