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小说、戏剧的写作

诗歌、小说、戏剧的写作
诗歌、小说、戏剧的写作

第一节诗歌概述

一、诗歌的概念

*诗是文化的先河。最早的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合为一体的。

*但当时的诗和歌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其中不合乐者称为“诗”,能合乐者称为“歌”。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诗与歌,在古时候是同出一源的两种艺术形式。

*古代的诗歌包括律诗、词曲等诸种文学样式

*当代的诗歌专指词曲以外的狭义的诗歌,是一种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人们对于诗歌认识的共同之处: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情感和想象;形式上,集中精练,讲究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

*诗歌是一种饱含着情感和想象,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练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分类:

*(一)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分,诗歌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1、抒情诗

*以抒发感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侧重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内在感受和体验的诗歌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是作者心声的直接表露。

*如《雷电颂》

*如《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间接抒情

*后者往往依附于一定的人、事、物、理,借景抒情,寓情于理,或托物言志。

*如冰心的《一句话》

2、叙事诗

*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写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情感的诗歌,它介于诗与小说之间。

*通过叙事来加深抒情,运用抒情来推进叙事,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往往能起到抒情诗和小说都难以起到的作用。

*叙事诗按取材的特点和篇幅的长短,可以分成史诗、长篇叙事诗和小叙事诗。

(1)史诗:

*史诗源于古希腊。

*所述往往是一个民族创世的传说和英雄斗争的历史,其中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有着雄浑的气势。

*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每部各分为二十四卷,长达万行。

*我国现在已整理出的古代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

*情节曲折,规模宏大。长达百万行,一千多万字,也为世所罕见。

(2)长篇叙事诗:

*是篇幅较长的叙事诗,它容量较大,可以叙述较为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塑造多侧面的、发展变化的人物性格,展示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

*古代:大家熟悉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琵琶行》

*现代: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以及阮章竞的《漳河水》

(3)小叙事诗

*因为篇幅较短小而名。长的百来行,短的数十行。

*它们往往只截取社会生活的某个横断面或人物性格的某一侧面作为题材,故事情节不求完整,但一定很生动,人物性格不必复杂,但必然要鲜明。

*(二)按诗歌的表现形式分,又可分为旧体诗、新诗、歌谣。

1、旧体诗:

*指按一定格律写成的诗。这种诗体式整齐,格律严谨,每句的字数、平仄、对仗、韵脚,都有严格的规定。

*可谓是:诗有定行,行有定字,字有定韵。如律诗、绝句、词曲等。

2、新诗:

*“新”主要表现在用白话入诗,摆脱了格律的束缚,写法自由,长短灵活,所以又称为白话诗。

*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

3、歌谣:

*歌谣是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的总称。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现代则统称歌谣。

*歌谣在人民群众的劳动中产生,大部分为群众口头创作,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

*情感真挚,格调清新刚健,语言朴实,其响亮的音韵和强烈的节奏正合于劳动的步调

*(三)、除了按内容和表现形式划分的诗歌类别外,由于艺术风格的独特,一些诗歌往往会被人们单独提及,比较常见的如讽刺诗、朦胧诗、朗颂诗、街头诗,等。

1、讽刺诗:

*作者以幽默辛辣笔调对某些现些负面现象进行讽刺鞭笞的诗歌。它往往是作者心有不满而不直说的产物。写作时多用曲笔,夸张嘲讽,明褒暗贬。

2、朗颂诗:

*是专为听众朗颂的诗歌,如光未然的《五月的鲜花》,因其语言的跌宕和谐,后经谱曲成为一首抗日歌曲。

3、街头诗:

*是指写在墙上、街头、黑板报上的诗,形式短小,一般为鼓动宣传之用。如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4、朦胧诗:

*指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主题朦胧多义的一种诗歌。

*兴起于西方诗坛,7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流行

*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暗示性的特点,含蓄隽永,追求多层次的艺术折射,往往给人多种阐释和回味

第二节诗歌的特点

一、丰富的情感

*“诗歌在文艺领域上独树一帜,旗帜高举两个大字:抒情。叙事诗也不能忽视这个特点。”(臧克家)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

*对一首诗来说,情、言、声、义,缺一不可,但其生命的根基却是情

*诗的首要任务是抒情,叙事诗也不例外。

*情感于诗如此重要,诗对情感的要求也很高。有三点:

1、要真

*并不是每首诗都在写自己,但是,每首诗都由自己去写——就是通过自己的心灵去写。没有兴奋要装出兴奋,必然会撒谎。自己没有感动的事,不可能去感动别人。(艾青)

*“脱离生活的创作是玄虚的。回避心灵的诗歌是苍白的。

2、要健康、高尚

*诗中的情感还应当是经过提炼、升华的情感,而不应把个人的刹时悲欢或一触即发的官能反应带进诗中。

*诗歌所抒的真情,应该纯真美好,这样才能净化人的灵魂,具有真正的艺术审美价值。3、要有时代感

*诗人应当站在历史前进的方向上,表现时代的情绪和力量,诗歌就会具有强大恒久的生命力与感召力

二、神奇的想象

*想象是诗歌开展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和艺术情境的主要手段

三、优美的语言

*“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 (艾青)

*由于诗歌与音乐先天的血缘关系,它对字、词、句的要求特别高,不但要精炼内蕴,而且要富于节奏和韵律,使诗既回味无穷又琅琅上口。

*总的来说,诗歌语言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精练内蕴

*诗歌总是力求以较少的篇幅容纳较多的内容。所谓“字唯期少,意唯期多”,言简意深,耐人寻味是诗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

2、有节奏感

*节奏指的是语音,语调的有规律运动所造成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高低间隔和时间间隔。*它具体体现为诗中的顿和逗。

*诗歌中的节奏就不仅是凝聚词句和调节呼吸了。它还具有传达情感起伏变化的作用。

*表现豪迈激昂的情绪,往往采取明快紧凑的节奏

*而要表现深沉婉转的情绪,则常采用平和舒缓的节奏

3、有韵律美

*诗讲究押韵,就是相同的语音在诗句的一定位置上,有规律地反复出现。

*押韵,就是押韵母相同的字。由于这个字,往往是诗行最末尾的一个字,因此就叫韵脚。*现代诗歌对韵律要求则宽松,要求押大致相近的韵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以使诗歌的形式自由,也可以保证诗歌在吟诵时能有和谐悦耳的韵律。

*现代诗歌也有一部分是不押韵的,既便押韵,其密度与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要根据诗的内容和情感浓度来决定韵的疏密和押韵的方式

*那些婉转深情,比较缠绵的诗,则可以押得稀疏一些

*或者采取换韵的方式,使诗读起来一唱三叹,宛转深沉

*而表现豪情壮志、比较激越的诗,可以押密一些,或一韵到底,使诗读起来一气贯通,急促有力。

四、行列的形式

*分行排列,是诗歌的外部标志

1、整饬的行列:

*闻一多的《死水》

2、参差的行列:

3、递进的行列:

4、回环相应的行列:

*诗歌行列式的结构及其语言的特别要求,往往会造成一些特殊的句式

*这些句式在语法上不能按平常的句子来看待,它们在其他文学体裁中可能是病句。但是在诗歌里,由于音韵以及其他艺术手段的弥补,它们不仅“合理存在”,而且还别具韵味。

第三节诗歌的写作技巧

一、捕捉灵感

*“灵感”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本意为“灵气的吸入”

*对于诗歌创作而言,它可以说是“凭着丰富的生活积累,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突然爆发出来能使思路豁然开朗的一种精神状态,也是诗人形象思维从量变到质变所产生的一种创造力。*可见,灵感就像一朵生长在生活土壤中的一朵奇异的花,它需要长期浇灌培养,只有持之以恒地付出才能采到它。它出现在写作者艰苦劳动中,产生在思维从量到质的飞跃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它是“情感被诱动的高潮”

*2、灵感是“创造力达到最终点的那一刹那”

*3、灵感转瞬即逝

*一个写诗的人应当主动去接近灵感,获得灵感。而不是被动的等待灵感的光顾。

*有了灵感,就要及时捕捉。否则“情景一失后难摹”

二、巧妙构思:

*1、确立主题,选取角度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而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2、组织意象,扩充张力

*诗的外在,常常体现为韵与象。

*韵,节奏与韵律,前面的我们讲到过了,它是诗之声。

*象,是意象,是诗之貌。

*“意”:即作者的情感和想象;

*“象”即具体表现出来的形象。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而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云”,它只是一个客观物象

*说“孤云”,则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感受,就成为意象了。

*回顾一下我们中学时代所学的古诗,不难发现,古人的情感几乎全是依托于物象来作唯美表现的。

*思考一下,表示“离别”,可有哪些意象?

意象的组合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明线组象

*即有明显的成像线索,或按时间发展,或按感情变化组成意象

另一种是暗线组象

诗人组织意象的过程,同时就也是结构诗歌的过程。

3、写好开头结尾,起承转合

*(一)开头

*开门见山,直接道来

*先言其它,再入正题

*设疑比喻,造成吸引

(二)结尾

*自然收束

*呼应开头

*引起遥想

*点题强调

(三)起承转合

*“文似看山喜不平”,诗也一样,开头有起势,结尾能收合,中段还需有承接铺排,逆转突起。

4、运用艺术手法,将诗写得灵活多样

*比喻:用得最多。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对比:把性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照,以彼物衬此物,最终突出此物的方法。大家熟悉的臧克家的《有的人》,通过有力的对比突出了鲁迅的品质与精神。

*排比

4、运用艺术手法,将诗写得灵活多样

*反复:用同一句子或词语,一再地表达某种情感,给人以单纯强烈的印象

*它有两种,一种是重叠式的反复

*另一种是间隔式的反复

4、运用艺术手法,将诗写得灵活多样

*象征:就是借用某一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表现、暗示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

*它与比喻不同的是,只出现借用的事物,不出现要表现的事物

*而比喻则是本体与喻体同时出现。

*1、关于压韵

*中国所有带有诗歌韵味的文学作品都是以压韵为特色的。民谣:

散文句式如果注意运用了压韵的技巧,也同样可以使行文十分美丽,如:

*

小说的写作

第一节小说概述

一.小说的渊源

*小说起源于神话;

*志怪小说、轶事小说;

*唐传奇;

*宋元平话;

*明清的古典小说;

*白话小说

二、小说的定义:

*以散文语言为表现手段,以塑造典型人物形像为中心,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小说和散文:散文重情,小说重情节。

*写人为主的报告文学与小说:

报告文学或人物通讯—要求写真人真事,有新闻性、评论性。

而小说呢,则是虚构的人事,没有时效性,要表达思想也是用含蓄的方式来表达。

三、小说的三个基本要素:

1、人物

早期:“生活故事化”

现代小说:“人物性格化”

*2、情节

*小说中,人物出场及一系列的活动,人物做什么、怎么做等等,很自然地要构成事件的开端、发展、结局,前因后果,从而构成情节线索。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或者说,是小说中各种人物关系矛盾冲突的交织构成

*3、环境:

*小说一般都有具体的环境描写

*因为它的人物总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通过描写这些环境,可以为人物提供活动的场景。同时,也可以用环境来映衬人物的性格。

*人物性格也会反过来作用于环境。

四、小说的分类:

*按题材分类:

*按载体分类

*按流派分类

*

按篇幅分类

1、长篇小说:

*10字以上可以称之为长篇,现在也有人说6万

*容量大,篇幅长,情节复杂,人物众多。

*如:巴金的《家》、金庸的《神雕侠侣》、茅盾的《子夜》、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王安忆《长恨歌》阿来的《尘埃落定》、陈忠实《白鹿原》

*2、中篇小说:

*介于长篇和短篇之间。以前认定字数2-10万字可称中篇。现在也有说法指字数在3至4万字。

*它反映生活内容不及长篇广泛

*情节也不如长篇复杂曲折,

*但比短篇有回旋余地。对环境描写也较充分。一般选取主人公某一阶段的生活中的典型事件,以塑造形像。

*出场人物不多,主要人物三五个,人物关系亦不复杂。除表现好主要人物之外,对一些次要人物也可着力描写。

*如:《边城》、鲁迅《阿Q正传》、张爱玲《倾城之恋》《金锁记》、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近期的网络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

*3、短篇小说:

*篇幅在万言左右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或说一至两万)

*大都截取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一个片段,或一个侧面加以集中描写。对生活的表现是“借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人物不多,情节简明,场景集中

*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谓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时

*如《陈奂生上城》、《孔乙己》、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羊脂球》

*4、微型小说

*它是比短篇更短的小说,完全符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的阅读习惯。

*极短篇、精短小说、超短篇小说、微信息小说、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焦点小说、瞳孔小说、拇指小说、迷你小说等。

*一般认为小小说的篇幅应在两千字以下。

*通过捕捉生活中的一小朵浪花,摄取一个小镜头来反映。情节上不作纵横延展,有些作品的全部情节只发生在一瞬间,时间跨度大的,也多是瞬间的连缀。

*环境描写简略,多为白描手法。有些是粗线条的三两笔勾划,有些则完全溶合在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中。

微型小说的创作

一、微型小说的含义

*小小说必须高度”浓缩”,富有戏剧性,完整地包含一篇普通短篇小说应有的情节。小小说不超过1500字,却要具备小说的一切要素。

*(美国小说评论家罗伯特·奥弗法斯特)

*立意新颖奇特;情节相对完整;结尾出人意外。

*选材沙里淘金,立意一叶知秋,结构巧夺天工,情节出奇制胜,人物画龙点睛,语言惜墨如金,体态小巧玲珑,读后余味无穷。

二、微型小说的特点

*”只顷刻间,而仍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鲁迅)

*人物性格单纯而不单薄,情节单一而不单调,环境描写单色而不无彩

*1、篇幅短小,蕴含丰富

*一滴水珠见太阳,半瓣花上说人情

*2、情节单一,构思精美

*3、刻画人物,突出特征

*4、凝蕴含蓄,留有空白

*三、微型小说的写作方法

*1、要善于捕捉“顷刻

*2、、要善于巧选角度

*(1)、截取生活中富有意义的横断面

*(2)、摄取生活中容量丰厚的小事件

*3、摄取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特写镜头。

戏剧的写作

一、戏剧的含义:

*戏剧:是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

*西方:称为话剧

*中国: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又称“第七艺术”

*剧本,是戏剧的文学部分,供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文学脚本。

*是指以对话为主体,加上指定场景和规定人物上下场、人物动作,即舞台指示的那种文体。

二、戏剧的特点:

*1、综合性: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许多不同门类艺术要素的集合体。其中主要包括:文学、表演、音乐、美术。

*中国的戏曲艺术,其综合性更强,它是一种载歌载舞,说唱表演并重的戏剧形式,把诗词、歌唱、话白、舞蹈、杂技、美术,等各种艺术手段,高度地综合起来。

2、行动性:

*戏剧是以动作表现思想的艺术。

*行动性是戏剧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突出特点。

*戏剧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只能依靠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完成。

*3、集中性:

*1> 时间集中:演出时间三、四小时以内

*2> 空间集中:舞台只有几十平方米

*3> 场景集中:舞台背景变换只有几次

*4> 人物集中:人物不能多,关系要紧密

*5> 矛盾冲突集中:情节必须围绕一条主线展开,“真正戏剧性的进展”,应该是“奔向结局的不断前进。”

三、戏剧的种类

*1、悲剧喜剧正剧

*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从事的事业由于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致失败,甚至个人毁灭。

*喜剧:一般以讽刺或嘲笑丑恶落后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为其主要内容。*正剧:处于悲剧与喜剧之间,反映悲欢离合,正义终于战胜邪恶的故事。

*法国狄德罗是正剧理论的首创者,他曾称正剧为“严肃的喜剧”

*2、歌剧、话剧、戏曲

*歌剧:以歌唱为主,很少说白与舞蹈。

*话剧: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手段。五四后在欧洲戏剧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话剧兴起。《雷雨》《茶馆》都是优秀的代表作。

*戏曲: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本兼用韵文和散文,剧中人物由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行当扮演。表演上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和唱、念、做、打的不同特点

*3、独幕剧多幕剧

*独幕:只有一幕,表现全剧事件,演出时幕开闭一次

*多幕:两幕或以上。在两个以上的不连续的时间和空间里表现

四、剧本的写作

*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

*1、剧本的选材:

*选择那些具有动作性、故事性、和社会意义的题材。因为人物的动作构成冲突,冲突的过程便形成故事。

*2、人物塑造

*通过写好动作与台词来写好人物

*戏剧中的动作,往往可以看出人物的地位与性格。

3、设置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就是戏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人物内心深入的矛盾和斗争。

*是人物性格在特定情境中相互撞击、相互影响的结果,戏剧冲突即性格冲突。

*人物与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

*环境与角色的矛盾冲突

*4、严密安排戏剧结构

*戏剧结构,即情节安排。情节是戏剧发展的脉络与走向。

*“真正戏剧性的进展”,应该是“奔向结局的不断前进。”

*在安排戏剧结构时要注意的问题:

*1>要为展开矛盾冲突服务

*2>要为表现主题服务

*3>要受剧中人物的约制

*结构的技巧:巧合、悬念、转折等。

*5、台词的锤炼。

*戏剧文学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台词是剧本主要构成。

*台词: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

*对白:是人物相互间的对话。

*独白:是某个剧中人自己面对观众说出来的话,用以表白他此刻的心理活动。

*旁白:是一个固定的人,不参与演出,只是介绍剧情或者渲染气氛,在开演后介绍时间,地点,出场人物,事件背景等。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时代背景及影响 【学习目标】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主要特点;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作出贡献。 【重难点】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无产阶级文学成就难点:文学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1、背景:经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政治: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浪潮; 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性王国”的失望 时间: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中叶 2、代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1)拜伦:①代表作:叙事长诗和 ②特点:具有和精神,抨击 (2)雪莱:①代表作: ②特点:体现一种真正的精神。 (3)德国海涅《》 (4)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5)俄国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 3、特点: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关注下层劳动群众;采用 夸张、幻想等手法;体现理想主义;情节跌宕起伏。 二、现实主义文学 (一)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金钱主义至上,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 时间: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2、代表:法国司汤达的、巴尔扎克的 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 俄罗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1)《人间喜剧》展示了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 (2)《战争与和平》描写了 3、特点:注重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 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塑造正面人物和英雄人物;创作形式以长篇小说为主(二)无产阶级革命现实主义文学 1、代表作—高尔基的《母亲》:被公认为 2、创作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风起云涌。 3、特点:描写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歌颂不胃强暴、坚持斗争的精神。 三、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20世纪以来,尤其二战以后 1、背景:和等社会危机的冲击。 时间:20世纪20年代以来 2、典型代表流派——荒诞派戏剧: (1)代表作:爱尔兰的 (2)作品地位: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程标准】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重点】19世纪以来诗歌、小说、戏剧的主要成就及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教学难点】什么是荒诞派、怎样理解《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历史的发展变化。 【知识梳理】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拜伦和雪莱(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 1.背景: (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是_________的年代。 (2)革命或改革后欧洲各国没有出现学者们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代表: (1)拜伦 ①地位:英国诗人。 ②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其中后者被成为“” 的百科全书。 ③作品特点:具有和反叛精神,揭露和资本主 义丑恶现象,塑造追求的“拜伦式英雄”。(2)雪莱: ①代表性作品:《》 ②作品特点: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真正的精神。 3.特点: ①表现出“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渴望解放,揭露丑恶现实,憧 憬美好未来,体现追求; ②想象力丰富,意通过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 ③对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 【特别提示】浪漫主义文学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历史现实,它揭示了“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原理。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背景: (1)随着的普遍确立,,拜金主义泛滥。 (2)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和批判。 2

3、特点:注重 描写,通过真实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 析社会问题的 。 4、影响: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抨击社会现实,提供了认识 的镜子。 【特别提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相当明显,它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批 判是冷静而深刻的,但批判之后对于如何改造社会,如何寻找出路的思考又是不 够的。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品——《母亲》 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 运动风起云涌。 2、作者:俄罗斯作家 。 3、内容:描写 的生活和斗争,刻画工人阶级坚持斗争的大无畏精 神。 4、地位:是 文学的奠基之作。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 1、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 和 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使人们深深陷入怀疑、 迷惘和苦闷之中。 (2)特点:反 ,反 ,强调作家个人 ,手法夸张怪 诞,渲染人的精神创伤。 (3)影响: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冲击和震撼,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促进欧 美文艺的多元发展。 2、荒诞派戏剧: (1)、兴起: 20世纪50—60年代的欧美 (2)、特点:以 描绘人类受难图画。 (3)、代表作: 。 ①作者:法国作家 。 ②地位:是开山之作,也是 ,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座不可忘 却的里程碑。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浪汉在等待一位叫“戈多”的神秘人士的情况,至于戈多是谁,为什么等待,剧 情都没有交代,唯一的主题就是等待,但戈多最终也没出现。剧中两个流浪汉是 被社会挤扁了的“非人”,他们卑微、低贱、肮脏;他们迷离恍惚,浑浑噩噩,没 有自我,也没有尊严,只是胆战心惊地向奴隶主乞讨吃剩的骨头;他们糊涂到连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青州三中高二历史导学案编号:17 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班级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新授李学顺高二历史组高二级部高二级部 学习目标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学习重点19世纪以来诗歌、小说、戏剧的主 要成就及产生的背景和文学价值。学习难点从文学艺术作品中透视历史的发展变化。 教学过程 预习学案 (一)自学指导: 一.浪漫主义诗歌: 1、背景: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记忆)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_________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___、___、___、___的美好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2、特点:(1)浪漫主义作家表现出“______________”,他们渴望冲破阻碍____的思想藩篱,在揭露_______的同时,憧憬着____,体现了_____的追寻。 (2)浪漫主义作家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_____揭示________。 3、代表及作品: (1)拜伦:A、思想倾向:创作了大量具有_______和_______的诗篇 ①、激烈抨击________与_________的丑恶现象 ②、塑造出一些追求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 B、代表作:①《____________》 ②《_____》:被誉为“”的百科全书 (2)雪莱:A、思想倾向:①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 ②、诗中充满,体现出一种真正的 B、代表作(《》)体现乐观精神的浪漫杰作 4、评价:他们的作品对_____寄予深切同情,尽管用_________去改变世界的愿望流于空幻,但却极富_____,给人以巨大的鼓舞。(★记忆)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背景:随着___________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______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________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在文学领域中也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潮流。(★记忆) 2、代表及作品 (1)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法国司汤达的《_______》、巴尔扎克的《______》、英国狄更斯的《_______》和俄罗斯托尔斯泰的《_________》。 A、巴尔扎克:代表作:《》 ①展示了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被誉为“”。 B、托尔斯泰:代表作:(《》描写俄国人民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3、特点:注重________,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__________,剖析___________。 4、意义:作品揭露_____________格外犀利,抨击___________更具震撼力,提供了____________,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记忆)教学设计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荒诞派戏剧的主要成就。 (2)理解:分析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运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所产生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阅读一些文学史的材料,学会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掌握个性化学习方法。 (2)充分扩大教学资源,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真正做到生活即历史。 (3)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渊源、历史地位和影响,以及这些成就和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让学生能以历史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学修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体现的时代特色。 难点 浪漫主义诗歌、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荒诞派戏剧兴盛的的背景;《等待戈多》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西风哟,如果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这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佳作《西风颂》诗篇结尾的预言。文学艺术是现买生活的一面镜子,雪莱生活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要求个性解放和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反抗封建专制统治。他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热情讴歌了人民争取自由和主的斗争,对未来作了大胆的设想,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家”。 恩格斯为什么高度评价雪莱?这一时期文学上取得了哪成就? 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 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目内容的第一、二自然段,并请同学们分析这两个自然段分别是从哪个方面对浪漫主义文学作的说明。提示:背景及思想倾向。 1.背景及思想倾向 浪漫主义文学的背景简单地说就是,面对启蒙理想的幻灭,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于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了。 而教材在阐述浪漫主义的思想倾向时,提到了两个方面: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揭露丑恶现实和憧憬美好未来。 浪漫主义文学表达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其理想诉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之前的反封建贵族社会的政治思想而来的;与此相应的是对理想世界的积极追求。浪漫主义作家或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通过强烈的怀古意识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强调主观的作用、个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的主题是抒发个人的情感和表达个人的理想,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生活表现出一定的冷漠,但对大自然充满激情,尤其着力描绘自然界中那些不平凡的现象;在表现手法上以尽可能的夸张与强烈的对比为主,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它充满着奇特的想像和大胆的夸张,在艺术造和个性表达方面强调自由追求,富有浓郁的抒情性和主: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谁呢?教材中涉及到的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

(完整版)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

戏剧文学的特点及阅读与欣赏 学习目标: 1、了解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 2、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 学习重点:把握戏剧文学阅读与欣赏的要点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 【导读】 目标一: 戏剧文学,是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文学剧本。剧本不仅可以供舞台演出使用,而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可供人们阅读。阅读剧本,是培养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一条十分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从培养谋篇布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两个方面讲,阅读剧本比阅读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收益会更大。这是由戏剧文学的特点所决定的。下面,我们具体地谈一下戏剧文学的特点和阅读与欣赏要点等问题。 一、戏剧文学的基本特点,并举例说明 因为戏剧文学是供戏剧舞台演出使用的蓝本,所以受到舞台这一特定条件的限制,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戏剧冲突 诗歌以其所抒之情感染人,散文以其蕴含的思想启迪人、鼓舞人、感召人、塑造人,小说以其故事吸引人,戏剧以其矛盾冲突震撼人。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什么是戏剧冲突呢?戏剧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的反映。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与主宰,因而戏剧冲突主要表现在剧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戏剧冲突不是生活矛盾的简单照搬,也不是任何生活矛盾都能构成戏剧冲突的。戏剧冲突是剧作家对生活中的矛盾进行选择、提炼、集中概括和艺术加工的结果,是最足以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高度典型化了的矛盾冲突。它表现出来的,或是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间的冲突,或是人物性格自身的内在冲突。 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往往是由于必然性中的偶然性因素造成的。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里所说的“巧”,指的就是必然性中的偶然性。戏剧家的创作,经常运用偶然性来形成戏剧冲突的集中和紧张,加强戏剧气氛,使情节跌宕曲折,引人入胜。但是,戏剧中的偶然性因素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人物的性格和事件发展的必然性,既要出人意料之外,又须入于情理之中。否则,不但不能使人相信,而且会失去它应有的教育意义。所谓“出人意料之外”,就是通过一些观众事先预料不到的偶然性的戏剧因素,使剧情的发展让人始料不及。所谓“入于情理之中”,就是无论戏剧冲突多么奇巧,但都是符合生活逻辑的,是合于情理的。一出好的戏剧,偶然性的成功运用,往往可以省略许多枝节,推动剧情的发展,从情绪上紧紧地抓住观众,造成“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境界。 我们在这里强调戏剧冲突的紧张性和集中性,并不是说一出戏从头至尾都要有一种紧张的气氛,让观众的心一直都是悬着,这是不符合艺术欣赏规律的。紧张与集中是相对而言的,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该紧张时紧张,该舒缓时舒缓,这样才显得波澜起伏,才具有更大的艺术魅力。 总之,戏剧冲突是戏剧文学的生命,是戏剧文学最本质的特点。阅读剧本时,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戏剧冲突,对培养和提高我们作文的构思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人物、事件和场景的高度集中化 戏剧文学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及其相互间关系的集中、故事情节的集中、矛盾冲突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常识 导读:1、诗歌 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是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于今天的新体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1)乐府 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成曲谱,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采集民间歌谣,陪上音乐演唱;三是训练演奏人员和歌手。以供郊祀、饮宴、游观娱乐的需要。后来,把乐府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这样一来,“乐府”一词就由专业机关而变成诗歌的名称了。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乐府”。 (2)歌行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多用歌、行、曲、引、

叹、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歌”、“行”为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 (3)古体诗 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应。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且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较为自由且可换韵。在多种体式中,以五言、七言为多。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 (4)近体诗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讲究平仄,双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五言仄起式首句不用韵)。律诗除首联尾联外,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还要求对仗。“今体诗”一名是唐人为区别以前的诗体而采用的说法,为后人沿用,现代则多称为格律诗。 (5)四言诗 四言诗指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四言诗在殷商时代形成,是我国古代诗歌总最早形成的诗体。四言诗(这里主要就《诗经》而言)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其特殊功绩。除了语言的准确精练而外,赋、比、兴的运用,开创了我国诗歌“形象思维”的先河。东汉以后,“文繁而意少”的四言诗逐渐衰微,为民间新兴的杂言、

戏剧 散文 诗歌的特点

戏剧特点: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戏剧演出有舞台条件和演出时 间的限制,因此,剧本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变换不能过多,戏剧情节必须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剧本的分幕、分场,正是它的集中性的具体表现。所谓“一”,指的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大的段落;所谓“一场”,指的是大的段落中空间的变换或时间的间 隔。戏剧文学不像小说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必须突出主要事件,而把次要的推到幕后。 戏曲剧本在结构上的特点,在话剧、歌剧相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在戏曲中,动作是虚拟的、程式化的,在虚拟动作的基础之上,可以虚拟时间,虚拟空间。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是通过表现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并且要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因此,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戏剧就要求表现得更集中,更突出。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戏剧文学,总是集中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某种矛盾。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的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提示矛盾冲突的作用。开端“开”得好,就能逐步展开矛盾,紧紧的吸引观众。发展是指矛盾冲突向前发展。情节发展往往是波澜起伏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断掀起波,一步步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高潮是矛盾冲突发展到了顶点,并出现急剧转化的局面,主要人 物的性格和剧本的中心思想都得到充分的表现。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有的多幕剧在第一幕之前还有序幕,结尾之后还有尾声。序幕用来介绍时代背景、人物来历和剧情发展的原因;尾声往往与序幕相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提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在戏剧演出的综合性整体中,剧本虽然是基础,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却是演员的表演。演员扮演角色的基本手段是语言和动作。小说中语言的主要性能是叙述和描写,而“剧中人物之被创造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即纯粹的口语,而不是叙述的语言”(高尔基语)。在戏剧文学中,故事的发展,人物性格的提示,以及剧作家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和态度,一般都依靠人物的对话来完成。因此,戏剧文学语言的特点,一是要求高度的个性化和充分的表现力,二是要求精练、含蓄、便于激发人们的想象,三是要求明朗动听,能琅琅上口,清亮入耳。 诗歌的基本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①这个定义性的说明,实际上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

中考必备:文体知识(诗歌、散文、小说、词、曲等)

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一、古代文体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第18课诗、小说与戏剧

第18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课程标准: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教学流程: 导课:从学生最熟悉的一句话讲起。 投影:“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问:同学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特别是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有什么强烈感受? 学生发表见解。(鼓舞、坚强的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一种什么精神? 结论:乐观主义精神。 了解雪莱吗? 一、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和拜伦 1、雪莱:出生富豪贵族家庭,他所进的学校也是专为培养贵族子弟而设的,1810进入牛津大学。雪莱对当时由教会所严格控制的大中学教育深感不满,广泛阅读课程以外的书籍,广泛的阅读对雪莱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他具有追求真理、进步的思想。在牛津大学不过半年,因为散发自己所写的小册子《无神论的必要》而被学校开除。这激怒了他的父亲,家庭从此和他断绝了关系,只保留对他微薄的金钱接济。从此,雪莱就成了被上层社会排挤出去的流浪儿。 雪莱虽然出身贵族,但就是这样一个出身贵族的年轻人,却一直关注英国社会,同情穷苦人民。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我看到了悲惨的景象。工人们处于饥寒中。我们的士兵被派到诺丁汉去了……若果他们是为了去杀死当地任何一个饥民的话,让上天去诅咒他们吧。”他到了爱尔兰的首府都柏林,他写道:“在这以前,我从没有想到人间的悲惨可以达到如此地步。都柏林的穷人确实是最不幸最悲惨的了。在他们那狭小的街上,仿佛有成千人在一起蜷伏着——简直是一堆活人的垃圾。这种情景多么巨烈地震动了我!” 1815年,在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下,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英国法庭剥夺了雪莱对自己两个孩子教养权,迫于压力,他被迫离开祖国。 问题:生活的磨难、坎坷的经历、社会对雪莱的挤压和迫害,这些并没有使雪莱屈服,没有向旧势力妥协,没有因此颓废,而是拿起笔,用诗表达对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明天的向往。 请同学们看他的代表作——《西风颂》。我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在他读的时候,同学们都思考:在首诗中,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随堂检测] 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解析:选B。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提取有效信息,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两次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下产生的,故D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普遍确立,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文学领域中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 2.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表明他( ) 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 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 D.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解析:选A。“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想法。要自由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故排除C、D 两项。B项所述与题目无关,排除。本题选A项。 3.下列文学作品中,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的是( ) ①《西游记》②《红楼梦》 ③《人间喜剧》④《等待戈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C。“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特点。《西游记》属于浪漫主义小说,故①错误;《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②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③正确;《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 A.《西风颂》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D.《十日谈》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时间和创作风格来看,语言风格悖离传统应该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B。 5.工业革命不仅极大改变了英国和世界的经济面貌,也对人类社会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对工业革命作过这样的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随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

诗歌散文朗诵

诗歌散文朗诵探讨 朗诵的概念 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表达手段,完善表达作品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 那么,朗诵作为一门艺术,自有它的一些创作的规律,从三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探讨。 一,诗歌的朗诵 二,散文的朗诵 三,朗诵的配乐 ●诗歌的朗诵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用精练、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语言,用比兴、夸张、拟人、反复等表现手法,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抒发情感,创造鲜明的形象和深远的意境,来概括反映现实生活。 中国的诗歌,诞生早,普及广、成就高,历史非常悠久,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从体裁来讲,有律诗(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古体诗(如杜甫的《石壕吏》)、民歌(民间集体创作的《木兰辞》)、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也属于叙事诗),我们学中文的人都知道这些中国古代文学的名篇佳作。 诗歌它不同于戏剧和小说,它不是靠内容和情节去表达作者的认识、感悟和体验,当然有的叙事诗也有情节展示,但他不是主要手段,而主要是靠个体情感的直接抒发,有感而发,直抒胸臆,构成了非常个性化的表现形态。 因此,要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好它的写作特色和艺术风格。要读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而不是用固定的腔调从头念到尾;要投入真情实感,以情感人。对于具体的作品,要进入作者的心灵,弄清楚诗人的创作的动机,在初步理解之后,再融入自己的认识和体验,这样就会对作品产生接近感和亲近感,最终通过朗诵者真挚、准确和充满激情的表达,让诗歌从文字变为有声语言,进入到听众的心灵,和他们产生共鸣和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互动。 所以,我们在辅导学生进行具体作品的朗诵的时候,首先要像讲课文一样把作品拿来细细分析,讲清讲透,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诗歌朗诵的基本要领:(从四个方面来讲) ●整体感受 ●激发情感 ●捕捉意境 ●品味音韵 整体感受 我们把每一首好的诗歌都可以看作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要鉴赏它,朗诵它,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感受它。怎么去感受呢?最好的方法是反复去阅读、吟诵。没有这个作为基础,你单单去看诗歌,是很难体会到诗意和诗情的。大家往往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对于一首诗的理解,难度要大于对一篇小说的理解,原因就在于

诗歌、小说、戏剧的写作

第一节诗歌概述 一、诗歌的概念 *诗是文化的先河。最早的诗歌,与音乐、舞蹈是合为一体的。 *但当时的诗和歌都有各自特定的含义,其中不合乐者称为“诗”,能合乐者称为“歌”。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毛诗序》) *诗与歌,在古时候是同出一源的两种艺术形式。 *古代的诗歌包括律诗、词曲等诸种文学样式 *当代的诗歌专指词曲以外的狭义的诗歌,是一种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体裁。*人们对于诗歌认识的共同之处:内容上,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情感和想象;形式上,集中精练,讲究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我们可以这样定义: *诗歌是一种饱含着情感和想象,以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集中精练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分类: *(一)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分,诗歌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1、抒情诗 *以抒发感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侧重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内在感受和体验的诗歌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是作者心声的直接表露。 *如《雷电颂》 *如《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 *再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间接抒情 *后者往往依附于一定的人、事、物、理,借景抒情,寓情于理,或托物言志。 *如冰心的《一句话》 2、叙事诗 *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写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情感的诗歌,它介于诗与小说之间。 *通过叙事来加深抒情,运用抒情来推进叙事,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往往能起到抒情诗和小说都难以起到的作用。 *叙事诗按取材的特点和篇幅的长短,可以分成史诗、长篇叙事诗和小叙事诗。 (1)史诗: *史诗源于古希腊。 *所述往往是一个民族创世的传说和英雄斗争的历史,其中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有着雄浑的气势。 *如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每部各分为二十四卷,长达万行。 *我国现在已整理出的古代史诗,如藏族的《格萨尔王》,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编写刘顺同陈红星司海霞审核刘顺同NO 26 .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1)了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特点 (2)知道上述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 A1、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文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B、资本家对工人的奴役C、欧洲的革命与改革成功后的社会现状D、资产阶级的残酷统治 A2、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拜伦和雪莱B、拜伦和巴尔扎克C、雪莱和贝克特D、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 A3、欧洲浪漫主义诗篇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专制B、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C、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D、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A4、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是A《唐璜》B《人间戏剧》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 A5、《西风颂》的作者是A、拜伦B、雪莱C、巴尔扎克D、托尔斯泰 B1、展示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社会生活的作品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D战争与和平 B2、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是A战争与和平B欧也妮·葛朗台C《等待戈多D人间喜剧 B3将俄国1805-1820年的历史过程记录下来的著名作品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 D战争与和平C1、“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此话出自A雪莱B拜伦C巴尔扎克D托尔斯泰 C2、下列对《人间喜剧》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③激烈抨击封建专制的罪恶④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C3、下列对《战争与和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出现的种种问题 B、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C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D、注重体现鲜明的民族风格 C4、20世纪60年代欧美盛行的喜剧流派——荒诞派,其开山之作是 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C欧也妮·葛朗台 D战争与和平 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2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高考现代文阅读——戏剧

高考戏剧阅读指导 难点攻略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散文、诗歌、小说并列的戏剧文学,指供表演使用的剧本。我们这里所说的戏剧的鉴赏,主要指的就是对剧本的鉴赏。尽管近些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从未选考过戏剧,各地的模拟卷也较少涉及剧本阅读,但并不意味着今后就一定不会考查。 鉴赏戏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理清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剧中人物由于性格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也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渗透于剧作的全过程和全要素中,它是题材的基本内容,情节运动的基本动力,主旨显现的决定性依据。把握住了戏剧冲突,就等于抓住了总纲,纲举而其目自张。 如何理清戏剧冲突呢?我们知道,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戏剧冲突也有一定的发展过程——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不管是多幕剧,还是独幕剧,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可以从情节的推进入手进行分析。分析时,可把一场戏分解为若干小单位,进行微观把握,省去不重要、交代性的情节细节,仔细研究主要事件、主要场次的描写,最后把各个场面合起来,作综合分析。如《窦娥冤》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直至行刑的全过程,按情节的开展,这折戏可以划分为三个场景:被押赴刑场的情景,与婆婆诀别时的情景,临刑时的情景。抓住其中的“指天斥地”、“发下三愿”这两个主要场面,不难把握此折展示的是窦娥与元代贪官污吏之间的矛盾。此外作者着意写窦娥要求避开前街去后街,为的是怕自己的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窦娥温顺善良的美好心灵。如此善良的人却蒙冤而死,从而更深刻地批判了毁灭美的黑暗现实。 品味戏剧语言。戏剧里有两种语言:一是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布景的说明,动作、表情、声调的说明,幕起、幕落的说明;二是人物语言,戏剧上称为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戏剧语言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我们探究艺术形象,主要从分析戏剧语言入手。 分析舞台说明,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辅助作用。如《雷雨》第二幕开头的舞台说明:“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一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奠定了悲剧情调,烘托出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思想情绪,也为下文雷雨声中矛盾冲突总爆发作好了铺垫。 品味人物语言,体会它对塑造人物的主要作用。人物语言是戏剧语言中的重要部分,它是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基本手段。分析时应从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潜台词三方面入手。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例如《日出》中顾八奶奶关于爱情的话:“爱情就是你心甘情愿拿出钱来叫他花,他怎么胡花你也不心疼,那就是爱情!爱情!”,一句话把她黑色的出身、地位、气质、教养以及黑色的灵魂暴露无遗。所谓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比如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理,等等。我们所说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活动。如《雷雨》中繁漪关于吃药的那句台词“这些年喝这种苦药,我大概是喝够了”,恰如其分地表述了她特殊的处境和她对环境的不满和反抗,人物细腻的思想感情波澜,通过动作化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所谓潜台词,就是话语字面意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这里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这里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是对剧本(亦称“案头剧”)的欣赏。 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麽,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比如《雷雨》第二幕,最初,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与鲁四萍,两人又各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鲁大海上场后,冲突又集中到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进而又有周萍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冲突。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冲突,实际上可以将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上升为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将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上升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些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

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鲁侍萍虽然顺着周的话说“哦,好地方。”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 欣赏戏剧还要学会欣赏戏剧人物形象。首先,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其次要注意人物的语言。最后,要随着剧情的发展,弄清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下面专门谈谈关于话剧欣赏 话剧是有别于戏剧样式的。话剧以话为主要表现手段。用说话也就是通过人物之间对话来向观众讲述故事、介绍情节、交代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当然,要完成这些任务还得靠动作,但对话是一个非常主要的手段。说到底,话剧话剧,就是说话的戏剧。 第一个欣赏的角度是看话剧的“话” 那么如何来判断、欣赏一部戏的台词、对话呢? 幽默的对话语言在《茶馆》里是十分突出的。这种幽默,也是民族式的和老北京式的。宋恩子要向王利发索贿,他要求:“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他多少有些说不出口了,吴祥子马上替他找寻

优美散文诗歌朗诵

优美散文诗歌朗诵 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是文艺史上带有规律性的现象。而在各种文艺形式中,诗歌是最活泼、最有亲和力的一种。它和散文结合,成为散文诗;和戏剧结合,成为歌剧。它和绘画所使用的工具虽然不同,但是互相渗透和影响的关系却显而易见。下面整理了优美散文诗歌朗诵,供你阅读参考。 《莫远游》 作者:塞宾的左手 我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 一个有土壤和鲜花的圈子 你让我挑选一种颜色 来命名雨后的阳光 麦田何时已被焚毁 留下的劣迹 是一群麻雀的祷告 我还能走得更远吗 离开小小的城池 做风信子或是信天翁 不想再多说什么 我的声音越发稀薄

在阳光的炙烤下 就会转眼沉没 不知道我到底是什么 是空气的一部分 水的一部分 麦子的一部分 还是候鸟的一部分 或许空气与水饱满了麦子 喂饱了被寄望的候鸟 来年的麦田候鸟依旧经过 稻草人早已形同虚设 没有一朵蒲公英不想被风带走谁的轻叹成为了咒语的钥匙如果你就站在我的前面 我不敢打点行装 我怕你泛红的眼眶 怕从背后被你抱住 我的手里依旧有一封凭信 一座圣域还在向我招手 还有一道密诏 欲图将你赐死 让你转生还阳后

与我陌路 我还在一言不语 你在号令这秋风的过境 你的眼里忽闪冷漠与柔弱 忽而浮现你衣带渐宽的模样 我的心便碎成琉璃 不走了 陪你 优美散文诗歌朗诵篇02《月色温柔》作者:呆贝贝 (一)思念 今夜,我的思念 囚禁在一口井里 然后,从幽深的井口 爬出一枚月儿。探头、张望 被一阵狗叫,惊上屋顶 (二)情怯 芙蓉、白菊、桂花 齐聚在我的窗外,说着悄悄话 你看,我终于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在你手把手教过的多年之后 时间变了,地点变了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小说 散文 戏剧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小说散文戏剧本文是关于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小说散文戏剧,感谢您的阅读! 初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小说散文戏剧 一、知识要点复习: 内容涉及面较广泛。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 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 (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 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 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只要能很好地表现内容,在形式上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4)富有文采 好的散文总是和优美凝练的语言联系在一起的,讲究对语言美的追求。一般来说,散文的语言应当简洁、凝练、自然、优美。在遣词造句上,讲究朴实而不贫乏,华丽而不做作,丰富而不堆砌。既追求文采斐然,又蔚为天然,使读者看不出雕琢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