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开展矿山植被恢复工作方案

铜陵市开展矿山植被恢复工作方案
铜陵市开展矿山植被恢复工作方案

铜陵市2012年度矿山植被恢复治理

工作方案(草案)

汇报提纲

一、基本情况

二、指导思想

三、预期目标

四、实施步骤

五、治理模式

六、成本测算

七、组织机构

八、外地经验

一、基本情况

铜陵是在有色矿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工矿城市,矿产资源丰富,铜陵市矿山总占地面积为2688公顷,其中露采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总面积为1020公顷。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建设的提速,我市开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建材,如石料、水泥、钢材等,而石料的大量需求又使采石场数量激剧增大,这些采石场多数分布在公路两侧,有的甚至还处于城市主干道附近,采矿业对我市植被破坏相当严重。

长期的矿山资源开采,忽视了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持续利用,对环

境产生了不良影响,破坏了铜陵生态系统结构的连续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地形地貌改变、地表沉陷、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满目疮痍,矿山固废侵占土地、大气污染、环境质量下降、水环境恶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植被恢复,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组织、协调、指导全市矿山植被恢复工作,抓好先行试点,进而以点带面,特制定本工作方案(草案):

二、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矿产资源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依据,充分认识开展矿山植被恢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打击无证非法采矿,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治理原则

坚持生态修复优先、防灾避险、安全稳定的原则;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

与铜陵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相结合,与省石质山造林规划相衔接,与打造生态山水铜都相结合,总结推广典型治理模式。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采用创面修复等技术措施开展矿山植被恢复。

注重用乡土树种进行生态修复,弱化人工痕迹、淡化城市化味道,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近自然的绿化效果。

三、预期目标

根据各个治理点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等特点,分两个阶段对全市关停废弃矿山进行植被恢复,治理面积15000亩。

第一阶段,2012年对市区、干道两侧、重点景区可视范围的关停废弃矿山和修路形成的裸露边坡,优先安排植被恢复任务,计划2000亩。

第二阶段,2013年至2015年规划治理13000亩。

四、实施步骤

(一)本底调查阶段(2011年12月)

成立矿山植被恢复工作组,制定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对境内的所有矿山开展“卫星航片”与实地核对调查,采集资料;考察和学习外地的先进治理经验;对我市现阶段可以进行植被恢复的矿点提出具体治理办法,并将治理方案纳入市“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建设规划,明确从2012年到2015年,治理目标15000亩,确定治理方案,同时建立治理责任制,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矿山植被恢复治理阶段(2011年12月至2014年4月)

1、确定狮子山区乌木山采石场、铜官山森林公园笔架山铜矿露天排土场、凤矿露天排土场作为矿山植被恢复治理示范工程,巩固已治理的成果,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治理效果。

2、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首期治理:铜官山森林公园棋

盘山石英矿创面、西湖柴塘阳白山、江陵石片场、大冲石料厂、大通大院石片场、钟鸣八大鼓石料厂、顺安远明石料厂、天门唐家山金矿等25处废弃地,按照《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中规定的内容,完成已开采完矿点的2000亩植树、种灌、播草任务。

3、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治理面积4000亩。

4、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治理面积4000亩。

5、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治理面积5000亩。

分地区分年度任务表

全市2012年度任务(2000亩)

(三)补缺补漏,完善恢复治理工作阶段

从2013年开始补缺补漏,每年在前一年完成的基础上,另补植绿化20%。五年共补植面积3000亩,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绿化标准,完成治理任务。

每年11月至12月,组织对所有的矿山植被恢复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与监督制度,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2015年12月,加强跟踪检查,总结经验,着手规划后续矿山植被恢复规划,形成矿山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采矿行为死灰复燃。

五、治理模式

排土场、弃渣区、平缓采石迹地和陡峭岩壁的治理的几种方法:

1、对边坡坡度小于30°的排土场、弃渣区,直接进行生态环境修复。

边坡坡度小于30°的采石迹地,采用客土法进行植被恢复。

2、边坡坡度大于30°而小于45°的,采用爆破造林、或改造成台阶状造林、或采用植生袋复绿。植生袋是用可以自然降解的木浆纤维纸经复合加工而成,把精选的种子及培养基按照特定的工艺和配方定植在袋内。

3、边坡坡度在45--60°的,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削坡处理,采用水泥网格进行生态环境修复。

4、边坡坡度在60°--80°的采石场陡峭岩壁,采用种植槽(爆

破开槽--填土--苗木移栽)技术。也可以在石壁上沿着等高线安装种植构筑槽板,在板槽内填入营养土,栽植乔灌藤等容器苗。并辅以草本种子的撒播,通过肥水养护形成稳定的乔、灌、藤、草植被生态,使废弃石场景观得到彻底改观。

5、边坡坡度大于80°的采石场陡峭岩壁,采用混凝土和混合植绿种子配方,对岩石喷播绿化。施工技术为:先对原始坡面进行适当清理,然后再在坡面上铺上铁丝网或塑料网,并用锚钉和锚杆固定。将植绿种子和混凝土混合配方由专用设备喷射到岩石坡面,形成近10cm厚度的植被混凝土。喷射完毕后,覆盖一层无纺布防晒保墒,经过一段时间洒水养护,青草覆盖坡面,揭去无纺布。

6、边坡坡度大于60°-90°,创面高度低于15米,采用藤本植物攀援或垂悬绿化,攀援植物主要有爬山虎、薜荔、络石等,垂悬植物主要有葛藤等。

7、综合治理绿化,由于采石场开采立面普遍存在立面高、坡度陡、无土层、容易淋溶、植物生长环境恶劣,石壁立面的绿化一直是采石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和国际性难题。因此采石场复绿要因地制宜,要将上述几种绿化技术结合使用,综合治理。

六、成本测算

成本核算是矿山植被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成本因其治理模式的不同而不同;治理模式相同,治理对象的立地条件不同也不同;治理模式和治理对象的立地条件都想同,但所恢复植被不同也不同,且治理成本悬殊。目前国内外学者绝少涉及矿区植被恢复治理成本核

算,没有形成较精确地治理成本体系,难以制定统一的生态补偿标准。

矿山植被恢复的成本(单位面积治理成本)测算,由三部分成本组成,即土地整理费、植被恢复费、辅助费用。

植被恢复费包括:植被恢复调查设计费;种苗费(裸根苗、带土球苗和容器苗);辅助材料费(容器苗保水剂、生根粉和肥料等);栽植费和其他费用等。

辅助费用主要包括:幼林抚育费(前三年抚育);病虫害防治费;防火费;灌溉费和林木管护费等。

矿山恢复成本测算表

单位:元/亩

以上测算表是我们依据考察、调研、信息收集所得到的有限资料,分析研究核算的矿山植被恢复成本和治理补助标准,这个测算标准是比较粗浅和不太精确的,只能作为参考。

各类不同的矿山植被恢复测算标准,还要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作业设计综合测算,确定成本核算和治理补助标准。

七、组织机构

成立市废弃矿山植被恢复领导小组,市长、分管农委、国土工作的副市长分别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市发改委、财政局、经信委、国土局、环保局、农委(林业)、水务局、住建委、安监局、公安局、宣传部、重点工程建设局、旅游局、规划局、审计局、监察局等部门和县、区政府、西湖新区、市招投标中心、有色公司、铜化集团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矿山植被恢复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建立分工负责和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成立市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农委(林业局),负责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具体实施和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技术管理、宣传督查等若干工作小组。县、区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

八、外地经验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矿山植被恢复工作亮点众多,很多矿区被破坏的植被已经基本上得到恢复,昔日的乱石坡、青山挂白,今天已经山清水秀,绿树成林,成为城市周边靓丽的风景线。规划先行、政企联手、市场运作、典型引路、科学治理的矿山生态恢复新路越走越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生态修复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实现三者的协调、均衡、和谐发展是当务之急。从某种角度来,区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集,而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或枢纽,因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一定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扰动最大、破坏力最强。运用资源经济学、恢复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探讨,对一定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修复矿区土地的生产力、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对区域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矿藏的不可移动性,以致矿山开采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土地复垦率较低,迫切要求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本文将在系统分析矿山开采生态环境效应的基础上,总结适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典型技术,以期推动全国土地复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1.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效应(一)诱发地质灾害。由于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的稳定,往往导致地面塌陷、开裂、崩塌和滑坡等频繁发生。而矿山排放的废渣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废石与泥土混合堆放,使废石的摩擦力减小,透水性变小而出现渍水,在暴雨下也极易诱发泥石流。(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与水质污染。矿区塌陷、裂缝与矿井疏干排水,使矿山开采地段的储水构造发生变化,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井泉干涸,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地表径流的变更,使水源枯竭,水利设施丧失原有功能,直接影响农作物耕种。同时,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坑水、废石淋滤水等,一般较少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繁衍与人畜生活饮用。(三)土壤退化与污染由于表土被清除采矿后留下的通常是新土或矿渣,加上大型采矿设备的重压,往往使土壤坚硬、板结,有机质、养分与水分缺乏。而地面塌陷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裂隙产生。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也随着裂隙、地表径流流入采空区或洼地,造成许多地方土壤养分短缺,土壤承载力下降。矿山固体废渣(煤矸石等)经雨水冲刷、淋溶,极易将其中的有毒有害成分 2 渗入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污染(主要是强酸性污染)、有机毒物污染与

2021版矿山工作方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版矿山工作方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1版矿山工作方案 试验采点处于我公司1号井正上方位置,在此处施工有存在石头滑坡等安全隐患,对下方的1号井及周边路段构成一定的安全威胁,经矿部管理人员现场查看及商讨后,针对此处安全问题作出如下方案报予公司领导审批。(图1) 1、试验点采场下方有一废堆场,宽度约9米,长约18米,计划利用此处作为安全台阶及挡墙:将废堆场中间挖一条深1米,宽2米的安全防护带,并在废堆场周边建立一堵高1米,宽1.2米的安全挡墙,以确保上方采场落下的滚石不会冲下山坡。(图2) 2、废堆场下方有安全台阶,但不规范,宽度不足。由于此处地势及土石结构等原因,用钩机加宽安全台阶的风险较大,且原台阶土石较松,可能无法承受钩机的压力,所以此处计划用人工清理安全台阶周边的松石,然后一定程度上加宽原台阶,从而形成第二道防护台阶。(图3)

3、采场右方约150米处有一废弃采场,由于当时采矿布局不合理及风化等原因,采场已经出现垮塌现象,边缘处有一堆石头(约十吨)裂缝较大,且下方为道路,隐患非常大,计划以松石下方道路为中心点,由安全员对周边150米范围内进行暂时性封闭道路,在确保底部无人经过后,排除顶上的松石隐患,并将滑落至道路上的石头及时清除。(图4) 4、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采场周边、下方及道路边缘建一条安全挡墙,规格为1米宽,1.2米高,有助于缓冲滚下的落石以及确保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5、严格按照露天开采的相关规定进行作业,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上下台阶高度不得超过4米,台阶平台宽度不得低于5米,采场坡度不得大于50度。 6、在今后进行的排险、改建等工作,涉及到下方道路或周边人员安全时,必须报予矿部,经批准后,由矿部指派管理人员到场指挥做好相应安全措施后,严格按照方案施工。 广西金丰矿业有限公司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 复治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三同时"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 实行矿山开发"六个禁止,三个限制"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1.5%的煤矿,禁止新建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多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地区采石、采砂、取土,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取土烧砖,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进行露天开采活动,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采矿。 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生态环境保护及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源、土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报经有关部门审批。同时,建立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履约保证金制度。 二、加强现有矿山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停产或者关闭。建立相对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

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实施报告

绿色矿山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章前言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1996年8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4、《##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5、《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专项规划》(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11〕184号); 6、《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10〕146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10]119号); 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厅函[2011]574号); 9、《绿色矿山公约》; 10、《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国土资厅函[2012]423号);

第二章矿山现状 矿以保护环境、资源利用和社区和谐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核心,以绿色生态助推五沟矿发展的理念为引导,积极探索和践行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在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和企业文化等九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矿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建矿,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按照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较好地完成了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指标,2009年、2010年、2011年采区回采率分别为80.4%、82.3%和81.6%,均高于当年国土部门的核定值,并在国内同类地质条件下煤炭开采中处于先进水平。同时,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坚持探索,开展了含水层下矸石充填开采试验研究工作,可将主采煤层10煤层开采设计留设的60-91m的防水煤岩柱,缩短到18.5m以内,全矿井可盘活呆滞煤量3155万吨,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40年,有效减少塌陷对耕地的破坏,避免矸石对地表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不完全统计,每采出1万吨煤造成3至4亩的塌陷,沉陷有时甚至达8亩,矸石每万吨占地0.8亩,如果矿山全部采用充填开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探析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探析 近年来,因矿山资源过度开采造成的生态问题也来越严重,废弃的矿山地对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破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活动。为了保障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矿山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常见的问题,如环境污染,水土污染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和生态污染等。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一些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旨在为我国矿产行业环境恢复建设做提供参考。关键词:矿山废弃地;可持续发展;修复技术矿产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对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有着严重的影响。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95%以上能源,百分之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资料都来自于矿产资源。可见,矿产的资源押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立正确的矿产生产管理和环境恢复保护意识,对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希望通过矿产修复技术的研究,为减少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做出技术性指导和帮助。 1 矿山废弃地的特点和修复意义矿产企业通过人工或者机械队采矿的进行采矿,对于没有利用价值的土地将会进行弃置,这些形成的排土场、塌陷区、尾矿库被通称为矿山废弃地。废弃地由于缺乏足够的氮、磷、钾无机物的地质,经过大气循环和土壤吸收会对造成极大的环境破坏,严重威胁着矿产的经济建设和人们的生存发展。对此,将矿山废弃地进行修复和整改,对人类未来健康发展意义非凡。根据破坏来源程度的不同,现场有一些1/ 5

脱离表土和级别较低的矿土和碎石会形成碎石堆。已经开采过矿地在矿渣堆积下也会堆积成为尾矿废弃地,通过生态修复技术能够让矿地废弃地植被率变高,减少水土流失,修复矿山原貌,改善生态环境。经过生物化学处理后的,矿区土壤能够重新恢复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让矿山及周边生态土壤得到转变,通过大气调整能够改变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和调节气候;降低风尘风沙危害,减少滑坡泥石流发生频率,保障矿区周围的人民安全,提升采矿效率和经济效益。 2浅析生态修复技术适用范围 2.1 对采矿场生态修复为了降低采矿区生态污染,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生态修复技术成为矿产废弃的恢复的最有效技术。这种方法能够对恶劣的矿区土壤进行改善,提高植被的成活率,一般恢复的周期为三至六月不等。受废弃的坡度和环境气候影响,在坡度和破坏程度不同影响下,企业对采矿场的处理方法各有所异。在一些较为平缓的地方可以采取喷洒或采用鱼鳞坑的方式进行土地整改。小于四十度的边坡比较适用于液压喷播法、三维网喷混植生法处理,这些方法的原理是将种子和土壤改良剂混合均匀通过机械喷洒的方式喷洒于废弃地上进行处理。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陡峭的坡面常采用鱼鳞穴法,飘台法等,进一步深化采矿场的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优化。结合植物生长特性,常见种植的植物有野蔷薇、金银花等。 2.2填充塌陷生态修复法结合塌陷区结合塌陷程度,地质情况、修复力度需要采用不同的填充2/ 5

关于矿山植被恢复治理的一些措施

关于矿山植被恢复治理的一些措施 矿藏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大风扬尘影响着当地的空气质量。矿产资源的大量开采不仅造成植被破坏、山体创伤、形成采空区、切断地下水系,埋下安全隐患,同时大量的废石、弃渣等固体废弃物占用大量土地,破坏了自然景观;而且长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一、是矿业活动造成了一系列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问题,包括采煤引起地面裂缝、地面塌陷、地下水疏干及污染,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城市地面沉降、地下水位降落形成漏斗等,造成的部分土壤沙化、大气扬尘等;二、是矿山的“三废”已成为大气、水体、地质环境等的重要污染源; 三、是采矿造成地质景观和地质遗迹的破坏、以及地质灾害等。 基于上述情况,国家将在未来的几年来加大对矿山恢复的治理。这里就关于矿山恢复治理的一些措施,与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一)???????绘制矿山现状图(有条件可以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 (二)???????进行地质勘测、坡面处理和弃渣平整(消除安全隐患) (三)???????挡渣墙(浆砌、干砌、格宾、植生袋) 规格依具体情况决定 格宾挡渣墙; 格宾是指由机编双绞合六边形金属网面构成的箱形结构,将抗腐耐磨高强的低 碳高镀锌钢丝或铝锌合金钢丝(或同质包塑钢丝),由机械编织成双绞、六边形网

目的网片.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组装成箱笼,并装入块石等填充料后连接成一体的结构,用做堤防、路基防护等工程的新技术。 网片的钢丝由锤炼过且热镀锌的软钢所做成。如在低碳高镀锌或铝锌合金钢丝表面包覆上一层经特殊优化的高抗腐蚀树脂。其成品结构具有防锈防、静电、抗老化、耐腐蚀、高抗压、高抗剪等特点,能有效抵抗海水或高度污染环境的侵蚀。 该工艺起源于欧洲,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作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成功地应用于水利工程、公路、铁路工程、堤防的保护工程中。较好地实现了工程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同时与一些常用结构比较起来有其自身的优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保护河床、治理滑坡、防治泥石流、防止落石兼顾环境保护的首选结构型式。 植生袋挡渣墙: 植生袋,也叫绿生BAG 1、植生袋的构成: 植生袋是用编织网缝成40X60厘米的口袋,在袋的内表面粘贴上双层特制纸,在两层纸的中间均匀地附着草种(或草、花种混合)和有机复合肥料而成。 2、植生袋施工方法: 向袋里装满土将袋口扎紧待用,施工时要将带标识线的那面朝上,垛放在工作面上。在植生袋上浇水并保持湿润,十天左右草就长出来了。

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方案

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切实加强绿色矿山创建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X省X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国土资源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国土资规〔X〕X号)等,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创建绿色矿山,以资源合理利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矿地和谐为主要目标,通过政策激励,强化政策引导,落实企业责任,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绿色矿山创建活动。力争到X年完成一批示范试点矿山创建工作,形成一批可复制、能推广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制度,基本形成全市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要求,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保障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规划统筹、政策激励、试点先行、整体推进,鼓励矿山

企业先试先行,走绿色矿山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长效机制。 坚持政府支持引导,营造有利于促进绿色矿山创建的政策、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在矿山企业自愿申报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遴选出符合条件的矿山企业。 三、任务要求 (一)严格创建标准。申报绿色矿山的企业应当证照齐全,合法经营,按时、足额缴纳国家有关税费;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矿产资源规划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和准入条件;有相关部门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水土保持方案》,并按方案落实相关防治措施;近三年内未受到相关的行政处罚,未发生严重违法事件、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地质灾害,无因矿山企业主观原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纠纷。 (二)明确创建程序。拟创建绿色矿山的企业应提交申报材料,经县区国土部门初审、市国土局复审后,矿山企业应结合实际编制创建方案并开展创建工作。完成创建任务的矿山企业要及时向县区国土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由县区国土部门现场核查并加注意见后上报市国土局。市国土局负责组织有

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矿山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方案 为强化非煤矿山整治与生态修复,严厉打击违法采矿行为,防止非煤矿山突出环境问题反弹回潮,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严格贯彻执行《矿山安全法》、《XX 省非煤矿山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非煤矿山开采设计执行、环保措施落实、安全隐患整治为重点,使开采设计得以全面执行,防尘收尘、废水、固废处理等环保措施落实到位,安全隐患得到全面整治,矿山安全事故进一步减少;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快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进度,推进在册矿山边生产边治理,使生态环境得到快速修复;以强化执法监管为重点,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及时查处非法采矿、乱采滥挖等违法案件。XX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 一、平稳有序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工作重点以问题为导向,监督矿山企业严格按照“一设计(含安全专篇)、一报告、两方案”要求进行矿山建设、开采、生产和修复,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规范矿山生产建设。监督非煤矿山企业依据《开采初步设计(含安全专篇)》进行建设和生产,加强非煤矿山建设工程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核准(备案)管理,强化非煤矿山建设施工与竣工管理,查处基建期内边基建边生产,国家和省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技术工艺、设备,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等违法行为。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拒不执行或者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二)严格环保措施落实。以露天矿山未按环评要求配套建设环境保护设施、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及环保督察发现问题为重点,对矿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未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要求落实相关环保措施的,责令其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立案查处。 (三)推进安全隐患整改。以露天矿山台阶、坡面角、工作平台等方面是否符合标准,地下矿山逃生、通风、排水等系统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重点,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开采初步设计(含安全专篇)》。对拒不执行或整改的,暂扣直至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四)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按照宜农则农、宜建则建、宜水则水、宜留则留和以自然恢复为主,与工程修复相结合原则,编制矿山治理恢复工程设计,科学合理确定生态修复方向、方法和植被重建方式,加快关闭矿山生态修复进度,推进在册矿山边生产边治理,统筹协调快速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五)严厉打击违法采矿。重点打击无证非法采矿,兼顾越层越界采矿违法案件查处,做到勤巡查、快调查、速立案、严查处、快修复,并做好“三断一清一恢复”工作。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非法开采、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及时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总体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XX年2月底前)。各区县政府要制定矿山整治和生态 修复工作综合实施方案,明确问题清单、措施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期限,并按照一矿一策要求,制定整治方案,细化工作时序进度安排。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应急局、市林业局按照问题分类、分级要求,制定专项

矿山植被恢复计划

xx石料厂植被恢复治理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xx石料厂位于我市xx镇xx村,是一家以露天开采、加工石灰岩原料为主的大型石料厂,该厂区由于大量石灰岩被开采,使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地表已无土壤、无植被,呈现出石体裸露状态。同时地表还形成了石子陡坡,容易坍塌,平缓处则堆放了大量开采后的石料和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石,土地生产能力已经丧失,既恶化了周边生态环境,也存在地质灾害等安全隐患。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xx“9+2”工作布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结合我市实情,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露天石料厂植被恢复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努力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建立起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 三、规划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原则;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四、主要方法

(一)树种选择 本次治理范围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治理树种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中生态环境恢复较快、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耐干旱瘠薄、容易成活的树种。结合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气候,乔木树种以柏树、栎树、椿树等抗旱易活的树种为主,攀援植物以爬山虎、荆条为主,垂悬植物以葛藤为主。 (二)治理技术 石料厂自身立地条件差,属于生态脆弱区,在大量开采石料后,地表被破坏,无土壤、砂石层裸露,植被无法成活,开采剖面更是形成了陡坡或陡壁,治理难度较大。针对xx 石料厂的类型,有以下治理措施。 1.客土栽植,分为全面客土和局部客土栽植。 一是对边坡坡度小于30°的弃渣区及采石迹地,采用回填土的方法进行植被恢复,回填的土壤厚度应达到1米左右,并施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使植被成活率提高。二是局部地区在苗木栽植挖穴时扩大坑穴的直径与深度,在穴内先铺设单向渗水膜,然后在铺设客土10-20cm,栽植后回填客土。 2.边坡坡度大于 30°而小于 45°的,采用爆破造林、或改造成台阶状造林、或采用植生袋复绿。植生袋是用可以自然降解的木浆纤维纸经复合加工而成,把精选的种子及培养基按照特定的工艺和配方定植在袋内。 3.边坡坡度在 45--60°的,可采用“鱼鳞坑”复绿。

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矿山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防范遏制矿山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全面防范遏制矿山事故这一目标,牢牢把握当地矿山安全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按照“依法整治、发展先进、淘汰落后、标本兼治”的基本要求,采取“打击、关闭、整合、改造、提升”等措施,全面促进矿山规模化、规范化、机械化、科学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省矿山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稳定好转。 二、专项整治工作重点 (一)整治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行为 一是整治违反矿山建设项目“三同时”行为。对未按照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未按照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开工建设、未按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等违法违规行为,要立即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业整顿,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应按照有关规定上限处罚;对整改无望的要依法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 二是积极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加大对盗采矿产资源、超层越界开采、以勘探名义实施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完善线索和案件移交机制。

三是督促指导矿山企业开展整治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专项行动,对习惯性违章、盲从性违章等行为要依规依纪严肃查处,对导致事故隐患和事故发生的严厉追究责任。 (二)做好尾矿库“头顶库”和采空区事故隐患的整治 一是继续做好尾矿库“头顶库”整治。要进一步摸清尾矿库“头顶库”安全生产状况,督促指导尾矿库企业选择隐患治理、升级改造、闭库及销库、尾矿综合利用和搬迁下游居民等方式开展综合治理,做到“一库一册”和“一库一策”。要采取措施加快尾矿库“头顶库”事故隐患治理进度,积极推进生产运行的“头顶库”全部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推动建立“头顶库”预警和应急救援联防联动机制,2017年底前要全面消除“头顶库”中的病库,进一步提升“头顶库”安全保障能力。 二是继续做好地下矿山采空区整治。要会同有关部门摸清地下矿山采空区规模和分布状况,建立采空区基础档案,督促指导地下矿山企业选择充填法、崩落法、封闭法、搬迁居民等方式开展采空区综合治理。要推动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业及时消除采空区事故隐患,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并落实采空区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处理生产过程形成的采空区,严防产生新的采空区事故隐患。2017年底前要消除大面积连片采空区和尾矿库“头顶库”下方的采空区事故隐患。 三是切实做好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采空区治理、“头顶库”治理项目,推动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足额配套落实相应资金,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按设计方案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矿山植被恢复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矿山植被恢复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为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后续整改工作,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恢复矿山环境面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水平,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加大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力度,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建设美丽X,为推进X振兴发展提供环境资源保障。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落实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坚持抓发展与抓环保、抓生态同步推进。 ——坚持属地属事,齐抓共管。各乡镇场街对辖区内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资源环境管理部门严格落实环境要素监管责任。 ——坚持多还旧账,不欠新账。对历史遗留的矿区要全面进行植被恢复治理,还清历史欠帐;有证矿山要边开采边治理、停采不停治,实现发展不欠生态帐。 ——坚持城乡统筹,综合整治。建设宜居乡村和美丽乡村,全面治理农村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和文明城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施山、水、田、林、草、河、气综合治理,城乡同步,天地共治。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热点。针对国家、省、市和群众关注的矿山生态破坏、农村垃圾、河道污染、畜禽污染等热点问题,对症下药、明确措施、标本兼治。 三、目标任务 (一)实施矿山植被恢复综合整治 主要目标:到X年底,利用三年多时间完成全县铁矿、膨润土、珍珠岩、碎石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实现绿色矿山、生态矿山目标。 责任领导:X 牵头部门:县国土局 落实单位:各相关乡镇场街 配合部门:县林业局、县X局、县环保局、县水务局、县安监局、县公安局 主要任务:恢复矿山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增加植被覆盖率等。 完成时限:X年12月30日前,各相关乡镇场街完成各自辖区内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整治方案,报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X年1月至X年8月,各相关乡镇场街按照方案要求,实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综合整治;X年9月至12月30日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进行综合验收。 (二)实施矿山尾矿综合整治 主要目标:到X年底,利用一年多时间完成全县矿山尾矿综合治理,实现矿山尾矿安全运行、绿色运行、零风险运行目标。

湖南省某矿绿色矿山建设方案提纲

湖南省XXX矿绿色矿山建设方案 (提纲,供参考) 第一章前言 1.1建设方案编制的背景和定位 1.2建设方案编制的依据 1.3建设方案实施期限 第二章矿山基本情况 2.1 矿山概况 矿山所处行政区位置、分布范围、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地形地貌等情况。 矿业权设置情况,包括采矿许可证拐点坐标、面积、发证机关及有效期。 矿山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各证照信息。相关责任事故及行政处罚情况,各类税费缴纳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基金提计、使用和管理等情况。 2.2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矿区地质简介:矿区地质概况,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及加工技术性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介绍矿业开采历史,矿业权变更、整合:矿山开采历史.

等情况,矿山剩余资源及储量等。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山现状,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采区布置、矿石加工、年生产能力、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矿山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第三章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综述矿山开采对象、开采方式、采区布置、矿石加工、产品、年生产能力,剩余资源及储量,矿山剩余生产服务年限,已建设完成的绿色矿山相关工程设施投入、运行情况等。 3.1 矿容矿貌 功能区布局:矿山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和生态区等各功能区的管理及规划布局。 标示标牌:矿山操作提示牌、说明牌、线路示意图牌等标牌及陡坡、井口、矿坑、生产车间等区域标示设置情况。 矿区绿化:矿区可绿化区的绿化情况及绿化覆盖率。 矿区道路:矿区道路硬化情况,尘土治理情况。 防尘降噪:矿山粉尘、噪音污染现状及相关防治设施设备的使用运行情况。 其他:包含矿山基础配套设施、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等相关内容。 对照相关绿色矿山标准,描述现状条件下矿存在问题: 山在矿容矿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宜具体化细化。

2018年关于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

关于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 为现固提升矿山企业综合整治成果,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平,进一步改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依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方案>的通知》(内政发[2017]111号),7月23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大力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建设,到2020年,全市矿山基本达到绿色矿山建设基本要求,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升,矿山企业与地方关系和谐发展,矿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全市基本形成绿色矿山格局。2018年底,新建矿山要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生产矿山要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加快改造升级,限期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积极争取构建自治区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启动创建一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2020年前,完成7个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综合利用率,各类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绿色矿山新格局。到2025年全部达到国家或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采取四项措施,确保工作落实。 一是示范带动,促成绿色矿山新格局。将清水河县天赐源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矿山建成我市首批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引领带动全市绿色矿山建设。至“十三五”期末,绿色矿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矿山企业和主要水泥用灰岩(大理岩)、煤炭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企业建设要求,其他小型矿山和小矿企业按照绿色矿山条件严格规范管理。 二是科技引领,建成高效绿色矿山。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提高矿业领城的集中度和科技水平,促使矿山企业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和引进采、选、冶、加等方面的先进技术,持续降低矿山生产成本,提高可山生产效率。同时谋划初级矿产品的深加工,增强矿产品的附加值,促使矿山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实现绿色矿山的转型升级。 三是落实责任,推进生产矿山达标建设。2018年8月底前,各旗县区要完成矿山环

鸡西矿区采石场废弃地植被恢复(精)

鸡西矿区采石场废弃地植被恢复 本文通过对鸡西城子河采石场废弃地植物恢复的过程进行研究,采取不同模式的植被类型模式:樟子松—草木犀—地锦模式(客土、客土营养袋、客土保苗剂以及原土栽植方式)、兴凯赤松—草木犀—地锦模式(客土、客土营养袋、客土保苗剂以及原土栽植方式)、胡枝子—沙棘模式、胡枝子—苜蓿—地锦模式以及紫穗槐—草木樨—地锦模式,进行大面积的恢复。从不同栽植类型的植被生长状况、植被对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的影响以及对研究地的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来总结经验,为今后矿区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客土整地方式对木本树木的成活和生长状况起着关键的作用;经过客土、客土营养带、客土保苗剂以及原土四种整地,对木本树木树高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客土保苗剂栽植方式是最有效的植被恢复措施。植被在废弃地上的生长对于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照试验地土壤养分上、下层含量为:有机质0.94%、0.23%,全氮0.060%、0.047%,全磷0.0038%、 0.0027%,水解氮28.7mg/kg、13.3mg/kg,有效磷4.172mg/kg、3.769mg/kg速效钾23ppm、21ppm,而其他客土方式栽植的试验地土壤养分含量基本上均有所增加。因植物种类和土壤进行养分交换的有所不同,引起了不同栽植方式土壤上、下层的养分规律有所不同。沙棘对土壤水分增加的能力最为明显,由对照试验地的土壤上、下层含水率0.0265、0.0455提高到沙棘林内的0.0517、0.0625。试验区重金属含量按照含量排序是:Ni>Cr>Zn>Cd>Pb>Hg>As,其中Cd、Hg、Ni严重超出了土壤环境质量级别的三级标准,其他重金属元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本文在对采石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过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在采石场废弃地土壤中的重金属也做了较为全面的测定,这为今后的植被恢复工作和实际操作提供了一些参考资料。 同主题文章 [1]. 王莹,李道亮. 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潜力评价模型'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02) [2]. 满秀玲,孟庆峰,刘文勇. 鸡西矿区采石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06) [3]. 方华,林建平,莫江明. 采石场生态重建的有关问题' [J]. 生态环境. 2006.(03) [4]. 史立忠. 规范中小采石场的安全开采' [J]. 劳动保护. 2003.(09) [5]. 吴国平. 加强整合集约经营确保安全——关于实施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对我区采石场发展影响的报告' [J]. 安全生产与监督. 2005.(01)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任务的由来 (1) 1.2编制依据 (2) 1.2.1任务依据 (2) 1.2.2相关法律法规 (3) 1.2.3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与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4) 1.2.4 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4) 1.2.5投资估算依据 (4) 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 1.3.1指导思想 (5) 1.3.2基本原则 (5) 1.4方案范围与规划时限 (6) 1.5方案技术路线 (6) 第二章矿区概况 (8) 2.1区域自然条件 (8) 2.1.1地理位置与交通 (8) 2.1.2气象气候 (8) 2.1.3地表水 (9) 2.1.4地下水 (9) 2.2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9) 2.2.1地形地貌 (9) 2.2.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2.2.3矿区工程技术条件 (10) 2.2.4矿区地质构造 (10) 2.2.5区域地层 (12) 2.2.6矿带及矿床特征 (15) 2.3区域社会环境简况 (18)

2.3.1人口及行政区划 (18) 2.3.2社会经济概况 (18) 2.3.3风景文物保护区划 (18) 2.3.4环境功能区划 (19) 第三章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20) 3.1历史沿革 (20) 3.2项目组成 (20) 3.2.1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 (20) 3.2.2环保工程 (20) 3.3生产现状 (22) 3.3.1井田境界 (22) 3.3.2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 (22) 3.3.3总平面布置 (23) 3.3.4生产工艺 (23) 3.3.5剥离废弃土石排放系统 (25) 3.3.6采场防、排水及供水系统 (26) 第四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 (27) 4.1调查方法概述 (27) 4.1.1调查范围 (27) 4.1.2调查内容 (27) 4.1.3调查方法 (27) 4.2矿区生态破坏情况调查及评价 (28) 4.2.1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与植被分布 (28) 4.2.2矿区动物资源 (29) 4.2.3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现状及评价 (29) 4.2.4尾矿库、废石场对生态的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1) 4.2.5临时性不稳定边坡 (32) 4.2.6铁矿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 (33)

矿山工作方案实用版

YF-ED-J374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矿山工作方案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矿山工作方案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试验采点处于我公司1号井正上方位置, 在此处施工有存在石头滑坡等安全隐患,对下 方的1号井及周边路段构成一定的安全威胁, 经矿部管理人员现场查看及商讨后,针对此处 安全问题作出如下方案报予公司领导审批。 (图1) 1、试验点采场下方有一废堆场,宽度约9 米,长约18米,计划利用此处作为安全台阶及 挡墙:将废堆场中间挖一条深1米,宽2米的 安全防护带,并在废堆场周边建立一堵高1 米,宽1.2米的安全挡墙,以确保上方采场落

下的滚石不会冲下山坡。(图2) 2、废堆场下方有安全台阶,但不规范,宽度不足。由于此处地势及土石结构等原因,用钩机加宽安全台阶的风险较大,且原台阶土石较松,可能无法承受钩机的压力,所以此处计划用人工清理安全台阶周边的松石,然后一定程度上加宽原台阶,从而形成第二道防护台阶。(图3) 3、采场右方约150米处有一废弃采场,由于当时采矿布局不合理及风化等原因,采场已经出现垮塌现象,边缘处有一堆石头(约十吨)裂缝较大,且下方为道路,隐患非常大,计划以松石下方道路为中心点,由安全员对周边150米范围内进行暂时性封闭道路,在确保底部无人经过后,排除顶上的松石隐患,并将

矿山生态植被恢复技术 - 副本

《矿山生态植被恢复技术》复习参考 ─按题型划分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2、限制因子:限制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生态因子。 3、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耐受性范围,及生态幅。 4、生态位: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 5、三相分布:土壤中固、液、气三相物质的比例关系称为土壤的三相分布。 6、土壤结构:在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粒相互粘结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就称为土壤结构。 7、有效水: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分。其范围是从田间持水量到凋萎持水量之间的含水量。 8、土壤通气性:指土壤空气与大气空气之间不断进行气体交换的性能。 9、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帮助退化的受损的或损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 二、填空题。 1、矿山污染源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物、噪声。 2、自生原理包括自我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再生、自我繁殖和自我设计等一系列机制。 3、景观的结构单元为:缀块、廊道和基底。

4、恢复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包括:自然演替理论、集合规则理论、自我设计理论。 5、矿山类型:①、按照矿产资源种类分:煤矿、铁矿、采石场、采沙场、金矿、稀有金属矿山;②、按照矿井开采方式:露天开采、地下开采、露天和地下综合开采;③、按照矿山生产状况:开采矿山、关停废弃矿山。 6、供水系统包括水源、动力、管线部分组成,在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包括调蓄水池。 7、矿区完善的排水系统包括截水沟、汇水沟、急流槽、排水沟、沉沙消能设施等。 8、泄水建筑物的下游水流衔接与消能的形式:底流式衔接消能、面流式衔接消能、挑流式衔接消能。 9、水跃衔接状态有:临界水跃衔接、远离水跃衔接、淹没水跃衔接。 10、消力池的辅助消能工:趾墩、消能墩、尾槛。 11、矿山开采形成的边坡包括:开采边坡、排土场边坡、尾矿库坝面边坡、运输道路边坡等。 12、矿区不稳定边坡的稳定措施包括削坡工程、阶梯状分级整理工程、坡脚拦挡和坡面防护工程等。 13、土质坡面的削坡分级主要有直线形、折线形、阶梯形、分级马道等四种形式。 14、坡面生态防护技术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锚索框架地梁、混凝土预制空心砖、浆砌石框架等形式。 15、整地的方式有: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 16、土地整治的实施程序是是:挖填方、土地平整工程(分为组平整工程、细平整工程)、覆土工程。 17、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常用的建植方式主要有播种和植苗两种方式。 18、保水剂的种类: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

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

矿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 1. 概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交通建设不断发展,矿山开采,特别是以建筑石料为主的 露天开采矿山,在南方极其普遍,在为经济和城市建设提供必需材料的同时,给环境带来 极大的破坏,使美丽的青山被爆破开挖得“千疮百孔”。由于爆破和底部掏挖矿石,造成 矿山边坡陡峭、凹凸不平,裸露的边坡以岩石坡面为主,使植物难以自然生长和修复,必 须通过人工措施改造和营造出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才能恢复坡面绿化,改善其生态环境。 2. 我国矿山废弃地 2.1 矿山废弃地概念 矿山废弃地是指在采矿过程中所破坏的、未经一定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它包括: (1)融剥离表土、开采的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积地; (2)矿体采完后留下的采空区和塌陷区形成的采矿废弃地; (3)开采出的矿石已经选出精矿后产生的尾矿堆积形成的尾矿废弃地; (4)采矿作业面、机械设施、矿山辅助建筑物和道路交通等先占用后废弃的土地 2.2 我国矿山废弃地概况 由矿产业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破坏、毁坏或占有良田、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废弃矿与 采矿塌陷区, 已被视为危害环境之大户, 成为世界性课题。据统计,中国现有国营矿区企 业8000多,个体矿区达到23万多。全国矿区累计被破坏的土地面积达288 万hm ,并且每年 大约以4 167 万hm 的速度增长。 2.3 矿山废弃地带来的问题 2.3.1 山体破坏 由于采矿活动的采点多,布局不合理往往使得山体遭到严重的破坏。采掘剥离对自然 山体的肢解和蚕食相当严重,曾经林木密布的山坡被夷为平地,只留下条条沟壑。整个山 体千疮百孔,满目苍夷,不再见绿色的植被,只剩下一些陡峭的光滑石壁,原本优美的山 体景观被破坏殆尽了。 2.3.2 水体污染 在采矿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物理或化学的污染物,有的直接就排入附近的水体中,这 直接引起了污染。而露天堆放的矿物经雨水淋溶,地表水冲刷以及人为的洗煤也会污染水 系,形成浊流。这导致了原本清澈碧绿的水体变得污浊不堪,有时还会散发出恶臭,并且 受污染的水体中含有有毒的矿物元素,间接影响了岸边生长的植物,变成了一处荒芜的景 观。 2.3.3 植被退化 采矿活动对地貌,植被,土壤造成的直接摧毁造成破坏最明显的就是植被的退化,区 域的原生生境受到损伤,它使得山体表土剥离,原来生长在土层表面的植被无法正常生长, 而且因为矿区固体废物的堆放也急剧恶化了植物群落的生存条件,这就影响了周边植物的 演替,破坏了植物景观的营造。 2.3.4占用和破坏大量的耕地资源 我国现有国营矿山企业8000多个,个体矿出达到23万多个。这些矿山企业在开采矿山过 程中对土地的破坏是惊人的。全国累计破坏和占用的土地面积相当于整个江西省的耕地总 面积280万hm2。 3. 废弃矿山立地条件评价和现状区划 3.1立地条件评价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