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术—当代著名的艺术家

中国当代美术—当代著名的艺术家
中国当代美术—当代著名的艺术家

一、戴光郁

在当代美术的著名艺术家中,戴光郁的艺术成绩和他的作品深度与他的知名度相比是非常不相称的。他的艰难生存状况证明了这个时代的一个结果:最少寻找机会的艺术家、最忠诚郁艺术信仰的人往往也是最少达到社会生效的人。戴光郁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工作,是作为一个视觉的文化课题,作为艺术家知识分子的一项文化实践任务。纵观来看,其一,是文化的针对性与本土性的紧密结合;其二,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三,是女性主意文化观的表达。

文化的针对性与本土性的紧密结合,是戴光郁的作品主流。不论是哪一方面的创作,他总是把思考和针对的问题放置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上以及文化传统的情节上,与当代国际文化的植入进行比对。因此,他的作品激荡着个人感性的魅力。在戴光郁的作品中,关注最多、思考也比较集中和深入的是关于女性文化的思考。他把中国绘画的精髓——谢赫的“六法”与关于女人作为性欲对象喝完偶对象的传统题材的关系,把绘画中的玩味玩弄和自娱自乐的精神麻醉一同给于严厉的评击。他的这一系列作品中不断出现的女人体的符号“大”字,把男人对女人的观看欲望直逼在我们面前,强迫我们对习以为常的心理惯性进行反思。

二、隋建国

隋建国是文化波普的历史化和符号化的最为成功的艺术家。纵观隋建国十余年来的创作,大致有三个系列:其一是《地卦》系列,其二是《中山装》系列,其三是《中国制造》系列。《中山装》系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就是“中山装”的符号化的塑造,把“中山装”和“毛装”联系起来,把文革时期的政治问题历史化为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化的塑造和发展的问题,把波普艺术的肤浅和表皮化放置在一个让人反思中国文化自身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中山装被看成隋建国的作品的立意方式。另一类是他把中山装穿在西方的经典性的文化和形象代表的作品上,如《掷铁饼者》、《大卫》等作品。这方面体现了隋建国对融会中的中国文化的辐射性和泛化的信心。这个观念的最有智慧的呈现方面是他的

《中国制造》。这个系列的选择把握住了三个文化要件:首先是恐龙——隐喻龙之国——龙是中国的代表;其次是全世界到处流通的中国人制造的“龙”的玩具,物美价廉,做工讲究,的确是“中国制造”;其三是“放大”到古生物学所考证的恐龙的尺寸。。。。“龙真的复活了”、“龙来了”。这是一件意义直接、选材精到出色的作品。

三、张晓刚

谈论张晓刚主要是说他1991年以后创作的《大家庭》系列。从作品来看,《大家庭》的图像表现特征和王广义的《大批判》有类似之处。诸如都用文革时期最为流行的样式。张晓刚的画面实际上是非常讲究绘画性,把光、鲜、亮和带有某种隐痛的记忆表现出来。从图像来源来说,王广义的图像是在文革中到处流行的“大批判”,张张不同,但张张又相同,千篇一律把那个时代的“精神”波普化与今天的商业图像的流行加以类比。张晓刚的《大家庭》是那个时代的家庭的写照,家家不同,但家家又相类似。王广义的“表述”是喜剧式的、调侃的,张晓刚的“重述”是悲剧性的。看这张小刚的《大家庭》,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创作的《大家庭》,那种揪心的痛苦会那样强烈和明显,隐隐的疼痛,是那种流不出泪的哭泣,流不出血的受伤。在此“政治”隐喻又跌到了次要地位,一个非常政治的意识形态问题,演化成了时代家族生命史的文化考掘。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在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的创作中得到了最经典的表达。

四、刘野

刘野的作品正是他个人意识的非常识性体现,他努力把他的梦想还原为日常化的没有任何夸张的视觉文本,也就是说,他的作品拥有的历史语意内涵充实了他的呓语的平易性和现实性,一方面刘野力图让他的作品留有让阅读者创造的距离和空间,另一方面,他又把个人的梦呓私语回归为正常的社会现象和生命自然发出来的本然的内涵。因此,对刘野来说艺术就是把梦想还原成为原生态的历史现象,还原成为生存的自然生长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仔细分析刘野作品中的“我”,便会发现这个“我”总是过去的“我”,而这个过去的“我”又主要是除了梦想,向远处观望,欲求看出更远更远的世界以外,是没有其它防卫能力的。刘野把自己置入作品中,是以个人的经历级个人的自述符号洞悉社会和历史的意义。也就是说,他把“我”分析为“当今的我”去洞悉“过去的我”的可能性。

从技术上说,刘野很强调色彩的纯度。他善于把颜色的纯度都用到极限,通过把对象简化,构成简洁的横线、竖线的边界关系,也就是把梦境的单纯度表达的充分详实,又发挥了优化语言的魅力。

五、岂梦光

岂梦光是一个善于将幻想和现实形象熔于一炉的艺术家。他不是画肖像、画静物并由此画出某种情绪、某种优雅趣味和良好的视觉文化修养的油画家,也不是跟随潮流和时尚而转变画风的敏锐的反映性的艺术家,他更不是观念化的试图“一语惊人”的灵悟型的人。他属于冷静沉思、寡言内向、习惯与思考、揣摩、和别人也和自己较劲的人。他追求画面的视觉的阅读快感和画面的思想内涵的厚度。他是那种表面看起来随和而内心里对自己以及与自己的身体性的情境关系要求极高的那种人。

纵观到目前为止的岂梦光的创作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86年到1993年,岂梦光基本上处在一个摸索、积累、尝试、学习的过程。如《精卫的传说》形式感很强,画面带有很鲜明的象征主义的味道。《东方之光》很直接的解释某种观念。这一类的作品可见岂梦光还没找到他个人的生命感知和图式创造的直接的联系。

第二个阶段是他的转折期。这个时期的油画一《境界》为分水岭。之所以把这个过程称之为转折期,是他意识到感觉到他的学术走向,并沿着这个走向建立它的图像学成果。但他还缺乏鲜明的自觉地针对性。

第三个阶段他主要是放在历史的语境下,或者历史的特殊标志为言说和开拓的资源,去寻找介入的焦点。

第四个阶段是自1997年一直到目前,还在延续的思考这类思考最见岂梦光的成熟和整体性,这些作品有《想象中的地主场院》、《侵略者闯入我家园》、《欲望的由来与走向》、《新娘从天而降》、《奈何桥》、《灵山》、《水·火》等。

岂梦光的画不是直观的表现,而是一个精神分析式的神话世界,尽管他并不认为他在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但对他的画不经过对精神原型的追问,确实是不易释读的。因此,与当前流行的现实主义风格相比,岂梦光的画是一种更为彻底的个人主义精神,他毫不顾忌潮流与趋势,在一种对艺术制作的直接体验和对人生的冥思中来讲述自己编造的寓言与神话,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岂梦光才找到了形式与题材的统一。

六、石冲

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艺术几乎从起步开始就和身体打交道,但这不是关于身体的而是把身体作为其它,从绘画技能上把身体作为最难表现的对象;从对象上说,是把身体作为社会生命置于某种场景和某个故事情节;从社会意识形态上说,是把身体作为某种政治符号和理想的象征。用身体的描绘去表达艺术家的愤怒、悲伤、美好愿望、政治代言等,总之身体是不属于身体的,它是作为符号作为象征,而石冲的艺术创作正是体现出身体变为符号和象征的过程。

在1992年之前,石冲的作品中几乎没有关于关注身体的思考与哲学性的绘画,虽然画人体但主要探索综合媒材在油画语言运用上的可能性和视觉表达力。真正确立石冲在中国当代艺术影响力的作品主要集中在1992年到1994年。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作品创作特点的是《综合景观》。身体作为符号、作为影子飘忽在画面中。我们不能回避身体,我们的身体以及身体的故事,石冲用他的绘画艺术向我们讲述身体的故事,是身体与社会的政治的文化学的操纵身体的悲剧演出。如《近日景观》看到的美丽无比的身体被囚禁在文虎的牢笼之中。1999年以后,石冲的创作进入了更为哲理化的思考,从画面内容到作品名称也越来越少直接可

解读的符号和图像。这个过程大致为1998年开始到目前为止的探索方式。这一阶段的创作中石冲关注的身体变成了纯粹的身体与材料的关系,如输液管、电子元素等。石冲不是哲学家,但他告诉我们身体不属于任何领域但又不可能不属于任何领域。这是一个绝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也是生命永恒的魅力。

七、江宏

从江宏近几年的创作来看,他以货币符号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两种社会集体记忆:一是政治文化的货币记忆,二是商业文化的货币符号记忆。江宏的作品正是要陈述这种集体记忆的变迁。如果说,起初江宏以画人民币的各种样式为他表现他对当代生活的某种感受,来源于在深圳的种种谋生方式的直接体验,那么在他把这种感受提炼成为当代生存中的普遍的和历史记忆的特定符号之时,便可见他的精神洞见了,那就不仅仅是个人的小情小趣的抒发了。这也正是一个有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家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因为是绘画,绘有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态度,因此他所画的人民币是戏仿的,看起来似曾相识但有的确是江宏的重新挪用与编织。精彩之处正是在这里。挪用,让观众通过类似唤起回忆,引起对特定生活的记忆和回溯而重新编织,引起观众的思考,激发起当下性的感受。

江宏绘画的精彩,不是体现在绘画技巧和人物描绘上,而是在他对货币的特殊理解。这个特殊理解是:通过人民币的图像泛化的拟真挪用和组合,陈述了货币符号所凝结的中国社会历史的价值变迁。假如说他1998年前后的作品还着重对于货币符号的政治集体记忆的只能的反映的话,那么到了2000年前后,他的货币绘画尤其是以“江宏制造”的符号的出现标明了江宏思想和艺术观念的深化。

因此,一系列《江宏制造》是意在于告诉我们齐美尔的话:“金钱只是通向最终经济的桥梁,而人生是无法栖居在桥梁上的。”

八、陈宇飞——都市情结与个体生命的沉思

陈宇飞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都市人的现状的强烈关注。不论是他在1982年刚从美术系毕业之时,还是经过多年磨难后的今天,

他始终是听凭内在生命的呼唤,以炽热情感的温度去融化和熔构他的画面。

陈宇飞的画是从他的灵魂里流出来的。看他的画,不可能立刻明白他所言何物,拥挤攒动的人头,变形扭曲的躯干,人与物混杂一体的嘈杂吵闹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车站、小街、高大建筑和拆除的破旧的平房,提着饭盒挎着收音机,摆动着迪斯科的一群打工仔,脸上总是那种无可奈何、痛苦艰辛的表情,可生命依然存在,他们依然走着自己的路——这些便是近两年来占据陈宇飞画面的主要视像。他早期绘画的原始母题主要来自马王堆出土的古尸的色调。复杂多样的景象被他简化成为几条概括力的色彩,人物大都患了不治之症,但却又的的确确是无可奈何的活着的生灵。可看性极差,视觉排斥力很大。此时主要是把基点放在他自身来透视,艺术之路和生存之路的艰难向他提出了双重的挑战,内向而又充满忧郁的陈宇飞便以绘画的方式来倾诉。那是一个流不出泪来的男人的悲伤。他的画渲染对人的忧虑和关注的悲剧性的情绪,如《空中概念》、《电脑游戏》总是个人一种淌不出眼泪的悲伤。《对此人进行审查》、《语言障碍》把自我的机械化和沟通的艰难,也处理的那么让人心里滞闷。他从他个体心灵去拓展他的艺术之路,一步一个脚印。

九、杨飞云——中国古典主义油画家

杨飞云曾这样说:“面对大师的力作,你会觉得你的腿是软的,不是没那份聪明,不是没有那样一双巧手,更不是你做不到那种画面效果,而是没有那种拨打的精神,没有那个高尚的灵魂,没有那种深刻敏锐的思想,没有那份诚挚有力的感情。”

杨飞云对古典油画的这份感情是他生命的脉络,是他生命中的亮光。从杨飞云绘画表现和描绘对象来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头像或半身像。如《穿名族服装的模特儿》、《旧屏风》、《黑扇子》、《青年》、《初试》、《窗前》、《陌生的目光》,这一类作品大多是一个静止的姿态,人物有时出于抽象的不定的背景之中;二是人体。如《回望》、《昙花》、《景物前的少女》、《紫罗兰》、《两面镜子》、《灰色空间》、《人体与画架》、《红靠椅》。这一类作品是杨飞云最精彩也是最淋

漓尽致的体现了他的油画语言纯度的作品。它们的造型及画面构成,专注于人体的线条与色彩的关系深度陈述画家的审美见解,在此他对油画语言的深度追究细致到了每一个细节乃至一小块颜色。三是画面的隐喻和情节性。如《瞬间的静止》、《那是我们正年轻》、《唤起记忆的歌》、《君子兰》、《爷爷的椅子》、《静静地时光》。这一类作品有极强的文学性,有点像短小的抒情诗。

从1982年开始到1988年这个阶段,他比较注意画面的虚实关系和人物情绪及画面的“写意”审美趣味的表达,在技法上偏向欧洲大师的优化语言。第二个阶段杨飞云把情感和理性,技巧和油画语言的纯度的关系提高了完全自觉、深刻内省的高度。

十、艾轩——孤独美的追寻者

西藏已经成为艾轩生命的组成部分了,他曾经前后几十年连续画过一个女孩,从他的童年带他成家后,一个单纯、淳朴、略显羞涩的小姑娘,仅仅几十年后便如此苍老。严酷的自然环境会使人感到生命是那样的短暂和渺小,而神秘的蓝色的天空,空旷的山谷、苍郁的花草的气息又是令人那样的陶醉和忘我,艾轩与此找到了他的慰藉和期待,内心的孤独和美国画家怀斯作品中流露出的对人类的忧虑和人在现代环境里的失落感,使西藏题材恰好成了他最恰切的画题。许多年里艾轩的画中只有一个人物,一个汉子、一个姑娘或者一个小孩在静谧的世界里倾听着什么、眺望着什么、沉思着什么。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孤独。

艾轩认为人在根本上是孤独的。孤独的主题在当代文艺界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拂去的意识。艾轩多年里持续这个主题,也一步步深化了这个主题;他是一个以油画来叙述的说书人,用他的画笔娓娓诉说了一个孤独者的灵魂对美的渴望,对艰难人生的不懈求索。

艾轩为表现这种孤独的情境,造成忧郁的气氛,大量的采用偏冷的色调,而西藏的蓝色天空恰好给他提供了那种不寻常的气候的偏紫、紫中带灰、亚绿色等色调。这些又反过来成了那种被扭曲的心理的超语言的表现。在《歌声随风逝去》中,姑娘身后的天空、狂野萧瑟、纯静如同她纤尘未染、无暇洁净的心灵,侧力

孤独的身影和惘然无奈的眼神似在向我们叙述着她对命运的困惑与内心无法平静的心绪。在西藏蓝色的天空上,那是罕见的偏紫、紫中带灰的天空,一丝清冷、几缕孤独,你或许会因此而触摸到艾轩那颗孤独的跳动的心。

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

中国当代艺术的特点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由于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媒体的出现,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都将面临着许多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艺术创作上, 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既深受自身文化传统的浸染和影响而表现出自身强烈的地域性特色,同时也处在国际文化大背景的交互作用当代性之中。因此,优秀的艺术作品也就是在深厚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同时体现了我们时代的文化特征,以及艺术家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的创新之作。 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考察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背景和身份时我们注意到许多艺术家已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 因而很难简单地用一种单一地域性来加以界定。当代社会由于交流与移民的日益频繁,许多艺术家在世界各国漫游,如著名当代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徐冰、谷文达等都先后在几个不同的国家长期居住和从事艺术创作。20世纪以来由于西方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领先地位, 西方国家的文化和艺术也受到世界的普遍关注。似乎形成一种西方艺术也处于领导国际艺术发展潮流的错觉。亚洲、非洲、拉美第三世界国家的艺术只能尾随其后, 亦步亦趋地模仿或照搬。今天这种局面应该有所改变。 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包括在中国大陆的艺术家和旅居海外的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已逐渐分化和发展成为以大陆为基地的艺术家和居住在海外的艺术家,长期以来一部分海外中国艺术家已融入西方主流艺术的大军,他们无论在艺术语言上还是在主题上都出于西方主流的话语范畴,唯一保留的只是作为早期文化背景上中国的身份。如蔡国强、谷文达、徐冰和黄永砅等人。他们的艺术创作更多地关注对文化冲突和权力的思考,特别有关文化权力的斗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发达,中国的大陆艺术家也分化成传统中国画型,学院架上油画型和新媒体和材料型(行为、观念、装置、多媒体等)等各种艺术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而越来越多元化。从艺术生态和社会赞助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由于艺术的展示方式、渠道、策划方式,赞助来源的多样化使今天的中国艺术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生态。海外中国艺术家由于所处的国际文化背景中,因此,每天每时都在接触和思考更加广泛、深入的艺术问题,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种族、历史和文化权利斗争的主题与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艺术创作具有更大的国际性。 关注中国历史与现实、中国的当代艺术第一要强调中国的当代性,中国近百年来的发展与变革,同时也交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全球化与本土化,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冲突与交融的时代性之间。因此如何面对中国文化传统,以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重合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必须关注的问题与特点。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后现代文化)并不完全等同,当代中国同时具有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交织并存的状态。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及社会形态不断变革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必须关注的中国当下社会与文化的问题。如人性与价值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民族与地域问题、生存与权利问题等。从而构成中国艺术的

国内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按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水墨画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以张铨、江宏伟、贾广键、赵蓓欣、喻慧等为代表的现代中青年画家为现代院体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

中国现当代艺术之我见

现当代中国艺术之我见 姓名:蒋丽洁 学院:美术学院 班级:12-5班 学号20122503141021 指导老师:王凡 日期:2014年6月

作为一名学习油画专业的大二学生,在本学期学习了《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并参观了几次画展后,我想谈谈我对现当代中国艺术的理解与看法。 艺术是人类最具特色的一种创造,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为动人的部分。对艺术的思考、探究,始终追随着人类的艺术创造与艺术实践,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对艺术有着形式不同、角度各异的思想与讨论。 纵观中国艺术发展史,无论是自然类的题材还是人物类的题材,由始至终都强调着“大象无形”“意境”“灵肉合一”这样的主题,而反映出的正是中国式独有的世界观,抽象的“天人合一”,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始终都在认识和探索外在大自然和人自身这个自然体的奥秘,“天”这个词从我们理解的角度并非物理意义上的天空,而是与“人”相对立而又共生的“自然”的结合体,它反映着是人们对未知或者是不可抗力的敬畏,由此诞生的哲学系统。自封建社会开始,人类创造了宗教,老子,周庄等学说,更是贯穿着中国两千多年的艺术、文学发展。 我觉得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二者本质的区别。中国艺术要出世,西方艺术要入世。(对于中国人学习艺术而言)为什么这么要说呢?中国画又称国画,它是古人艺术的精华,中国山水画要早于西方绘画1000多年,可以说古人对于绘画技法已经是炉火纯青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学习完古人的技法后,就要去

创造发展这门艺术了,让它走出世界,如果现在还是一味的守古守旧,那么中国艺术必将走向死亡,传世精品就在我们身边,也就是说中国画精华,我们随处可学,很多学画的人,老师一定给你说过一句话,你要走的进去,还要出的出来。现在我们就是要走出来,走出去。而学习油画的人呢?我建议你们要去入世,真正的去学习一下西方绘画的思想,了解他们的精华,我所见过的一些油画画家,动不动来一个所谓的现代油画,在我看来也不就是一些投机取巧,骗骗外行人的“作品”罢了。 毕加索这两位被人称为“东张西毕”的艺术大师,就算是小孩子也能说得出来吧,当两位大师的见面,张大千看过毕加索的作品后,才发现毕加索所谓的抽象艺术,并不是胡乱涂抹,而是有着很深厚的绘画基础的前提下,所表达的个人语言。毕加索则说,真正的艺术在于中国,其次是越日,日本的艺术也是借鉴与中国,所以说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 新中国以来,美术教育有三次飞跃式发展: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解放前,20世纪前半叶初具规模的、尚属草创性质的美术教育进入新中国,随着国家整个教育系统的正规化,美术教育也获得了正规化和普遍提高的第一次飞跃;第二次是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初,随着整个教育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美术教育也迎来了一次飞跃式发展,这是和文艺界改革开放后迎来“文艺的春天”这样一种创作的繁荣模式相适应,也可以说形成了支持;第三次是从90年代初开始,

中国当代艺术欣赏论文

课程论文 学年学期2012~2013(一)课程名称中国当代艺术欣赏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提交时间 成绩

摘要:陈丹青,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西藏组画》开创了一种风格,他,是一个大师;一张辞呈,无奈的离开清华,他,是一个先驱者。看他的朴实,看他的无奈,看他心中的忧郁——中国的当代艺术,该何去何从? 为期九周的当代艺术课,让我对艺术有了些许思考。我不懂艺术,写点东西,也许都是外行话。望老师多多包涵。 关键字:陈丹青西藏组画辞职清华一个外行者的话(——艺术艺术创作什么是艺术)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当代最具影响力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70年—1978年辗转赣南、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人物概述 一路轰动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1970年至1978年,陈丹青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远离亲人,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是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陈丹青属于初中文化,自学成才,在多个领域成就斐然。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使他获得了一纸文凭。 1980年,陈丹青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西藏组画》而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极大轰动,至今余韵不绝。1980年毕业留校任教。1982年,陈丹青辞职移居美国。2000 年陈丹青回国并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因对教育制度的教条、刻板难以认同,陈丹青遂于2004年10 月愤然辞职。再次轰动社会,并引起极大关注。陈丹青被推崇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位公共知识分子”“2005年度中国十大精英男士”“大时代锐仕”,并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聘为荣誉教授。 人格魅力 陈丹青是位通才,作为画家,他的写作风格卓然;他的臧否深刻犀利痛快。他对中西艺术及社会现象等诸多问题都进行了颇有价值的思考。陈丹青做过很多演讲、访谈,他对教育、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社会诸多现象有独到见解。并以其率性与机智,给予公众心智与感受力的冲击,是目前中国

中国现代美术

编写:田开萌审批: 2009-10-19 中国现代美术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现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好在哪里。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 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 【课前预习】 要求:结合课本做完下面的题目,以此完成预习。 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中国现代美术,一般是指起始的美术。 中国现代绘画的变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画发生激烈的演变,二是西方绘画(画)的引进并迅猛发展。 1、中国现代绘画的两种类型: 传统型中国画是在努力继承的同时,力求在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笔墨技法等方面有所发展的中国画,其代表人物有、、等;融合型中国画是指融合的中国画,其代表人物有、等。 2、中国油画: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油画取得了长足发展,著名油画家的《开国大典》和吴作人的《》是中国现代油画具有典范性的作品。 3、中国现代版画: 中国传统版画是画家作稿,刻工刻版、印工印制的“复制版画”,自20世纪20年代末,将西方版画引进中国并倡导画家自画、自刻、自印的“创作版画”以来,出现了、、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版画家。 4、新品种的中国绘画: 泛指用新型工具材料创造出有别于以往所有样式的绘画。这里主要指基本上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却以西方的造型观念、形式法则、色彩方法创造出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笔墨和技法,又注重诗意和境界的绘画,代表画家有、等,其作品被称为画或画。

二、再现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中国现代雕塑主要是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的。《》的创作揭开了新中国雕塑史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重要雕塑作品有《》、《》等。60年代为政治服务的雕塑取得了预期的宣传效果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80年代“”雕塑成为了中国现代雕塑的主流。90年代产生了一批经典城市雕塑作品,代表作品有《》、《》等。 【课堂探究】 中国现代雕塑的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的。

中国十大著名画家名录

中国十大著名画家名录 2009年国际艺术界选出中国当代十大画家。入选资格是对艺术有重大创新, 为国际尊重及欣赏。选出的十大画家分别是吴冠中,赵无极,丁绍光,范曾,欧豪年,黄永玉,范光陵,陈丹青,高占祥,刘国松十位(排列不分名次)。 1. 吴冠中(已去世)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在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和全国十余个主要城市举办个人画展,并先后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香港艺术中心、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伯明翰博物馆、堪萨斯大学艺术馆、纽约州圣约翰博物馆及底特律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等举办画展。已出版个人画集50余种、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生命的风景》、《吴冠中文集》等十余种,曾写《桥之美》。 2. 赵无极 赵无极1921年生于北平一书香世家。其家族渊源久远,族谱可直溯宋朝皇燕王。赵无极自小即天资聪颖、对文学、中外历史极感兴趣。他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和叔父,对绘画艺术都十分重视。他的父亲常不厌其烦地从美学及技巧的观点向子女解释一幅作品的伪劣,他的叔父则经常从巴黎带回一些仿制名画的明信片送给赵无极。在一个知识份子家庭中,大家都对绘画艺术倍感兴趣与好奇,他便是在这种环境下激发起成为画家的抱负。1935年14岁时,他入杭州美专就读,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儿到画油画,其中也学习国画临摹、画法理论及西洋艺术等课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马蒂斯、毕加索为师,画风比较接近西方印象派。也就是人们所谓的“具象”时期。1941年,赵无极举行首次个展,但他不满意明清以降的传统中国画。他盼望有一种更令他满意的训练。于是他在1948年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前往巴黎。在巴黎的日子里,他结识了许多画家,如拉吉、哈同、布兰姆等人,与当时的巴黎塞尔努奇美术馆长艾利塞夫熟悉,与诗人米修结为莫逆,而他与第三任妻子梵思娃也在巴黎结识。 他的绘画在巴黎获得全面开展,1949年5月即在克滋画廊举办首次个展。他一面作画、一面思索,西方绘画发亦已达到一个必须突破的关口,于是他由克利的画中得到启示,一跃而入抽象的世界。他继续探索绘画的可能性,而在中国水墨的渲染方式及空间观念中得到

自杀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名单

自杀的艺术家(转) 1890年梵高走进一片金色的麦田,对着太阳自杀。 1893年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 1905年中国近代作家陈天华于12月8日蹈海自杀。 1914年奥地利诗人乔治·特拉克尔服药过量自杀。 1916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注入过量吗啡自杀,年仅40岁。 1923年日本著名作家有岛武郎与波多野秋子一同自缢。 1925年俄国诗人叶塞宁于因精神抑郁在一家旅馆自杀。 1927年叶塞宁的情人、现代舞之母邓肯在汽车上用围巾勒死自己。1927年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 1927年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服安眠药自杀,时年35岁。 1930年前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4月14日开枪自杀。 1932年美国诗人哈特·克莱恩跳海自杀。 1933年朱湘于12月5日在安徽马鞍山采石矶投水自杀。 1933年美国女诗人莎拉·蒂斯代尔自溺在寓所的浴缸里。 1937年拉丁美洲短篇小说家基罗加自杀。 1937年匈牙利诗人尤若夫·阿蒂拉卧轨自杀,年仅32岁。 1938年意大利女诗人安东尼亚·波齐自杀。 1941年俄国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偏远的小镇叶拉步加自杀。 1941年俄罗斯诗人勃洛克不堪忍受黑暗的世界自杀。 1941年英国女作家伍尔夫在3月28日投入马斯河自杀 1942年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寓所与妻子一起服毒自杀。 1948年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在东京西郊与情人山崎富荣投河自尽。1950年意大利作家塞何里·帕维泽自杀。 1956年前苏联革命作家法捷耶夫于5月13日自杀。 1961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在海边用双筒猎枪击碎自己喉咙。 1963年美国女诗人普拉斯拧开煤气在厨房自杀。 1965年南非女诗人英格丽德·乔科自杀。 1965年美国诗人伦德尔·加雷尔撞车自杀。 1966年中国现代作家老舍投太平湖自杀。 1966年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1966年新月派诗人陈梦家不堪文革迫害自杀。 1967年智利女诗人维沃莱塔·帕拉自杀。 1968年作家杨朔文革中不堪迫害服安眠药自杀。 1968年诗人远千里用刀片割颈动脉而死。 1970年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日本自卫队总监室剖腹自杀。 1971年诗人闻捷不堪与戴厚英的“跨阶级恋爱”饮煤气自杀。 1974年美国女诗人安妮·塞克斯顿吸一氧化碳辞世。 1972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含煤气管自杀。 1991年台湾作家三毛在寓所卫生间里用丝袜上吊自杀。 1972年美国诗人约翰·伯利曼在明尼苏大学自桥上跳下自杀。1987年3月3日女诗人蝌蚪用手术刀割断大腿静脉自杀。

中国当代美术—当代著名的艺术家

一、戴光郁 在当代美术的著名艺术家中,戴光郁的艺术成绩和他的作品深度与他的知名度相比是非常不相称的。他的艰难生存状况证明了这个时代的一个结果:最少寻找机会的艺术家、最忠诚郁艺术信仰的人往往也是最少达到社会生效的人。戴光郁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工作,是作为一个视觉的文化课题,作为艺术家知识分子的一项文化实践任务。纵观来看,其一,是文化的针对性与本土性的紧密结合;其二,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三,是女性主意文化观的表达。 文化的针对性与本土性的紧密结合,是戴光郁的作品主流。不论是哪一方面的创作,他总是把思考和针对的问题放置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上以及文化传统的情节上,与当代国际文化的植入进行比对。因此,他的作品激荡着个人感性的魅力。在戴光郁的作品中,关注最多、思考也比较集中和深入的是关于女性文化的思考。他把中国绘画的精髓——谢赫的“六法”与关于女人作为性欲对象喝完偶对象的传统题材的关系,把绘画中的玩味玩弄和自娱自乐的精神麻醉一同给于严厉的评击。他的这一系列作品中不断出现的女人体的符号“大”字,把男人对女人的观看欲望直逼在我们面前,强迫我们对习以为常的心理惯性进行反思。 二、隋建国 隋建国是文化波普的历史化和符号化的最为成功的艺术家。纵观隋建国十余年来的创作,大致有三个系列:其一是《地卦》系列,其二是《中山装》系列,其三是《中国制造》系列。《中山装》系列主要有两种类型,一就是“中山装”的符号化的塑造,把“中山装”和“毛装”联系起来,把文革时期的政治问题历史化为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化的塑造和发展的问题,把波普艺术的肤浅和表皮化放置在一个让人反思中国文化自身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之中,中山装被看成隋建国的作品的立意方式。另一类是他把中山装穿在西方的经典性的文化和形象代表的作品上,如《掷铁饼者》、《大卫》等作品。这方面体现了隋建国对融会中的中国文化的辐射性和泛化的信心。这个观念的最有智慧的呈现方面是他的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纵观中国绘画史,我们会清醒地发现,创新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问题。从隋代的展子虔到清代“四僧”再到近代的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等,哪一个不是在创新中崛起、发展、壮大的呢? 艺术贵在创新。对于这一点,中国画家似乎没有太大的分岐。但关于中国画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怎样把握、如何去创新等问题倒是众说纷纭,因此,我们很有探讨的必要。对于传统,多数画家仅把画史上几个著名画派的技巧及风格当做传统的本质而加以继承。画派的技巧和风格是形成与发展传统的重要因素,是传统的具体体现,但绝不能代替传统。所谓传统,笔者认为,指的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观点、艺术方法、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等的概括,具有本质性。什么是中国画的传统?根据中国画发展的特点,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画讲究气韵、追求意境。一个画家应具备“画得像”的功

夫。但如果作品有形无神,那么即使画得再像也不是中国画所要达到的目的。有形无神的画是存在的,而有神无形的画是不存在的。写形是为了传神、为了畅神。形可在“似与不似之间”。我们要知道,“以形写神”的最终目的是“达意”。苏轼曾言:“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没有“形”的支架,“神”无处依附。相传五代荆浩为松写生的画集达几万册,所以用笔能够“运转变通”、“如飞如动”,用线既不专以浑朴胜,也不专以娟丽胜,而是达到了所谓“神化”的境地。中国画历来要求以“形”这个支架表现“神”。这个“神”指的是客观对象的生命力、生动气韵和本质特征。“形”是次要的,而“神”是主要的。现代大家齐白石、黄宾虹都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画才算是好画。也就是说,画得太像就太俗了;画得一点儿也不像,更不是中国画。所谓“意象造型”就是这个道理。而从西方绘画史来看,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绘画着重于形的逼真再现;发展到现代派,则走上了另一极端。现代派画家主张绘画是“自我表现”的凭借,因此,可以随意摆弄“形”。既然如此,“神”就更谈不上了。 二、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讲究笔法,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讲究骨法用笔。这些都是对笔墨内涵的要求。“骨法”又作“骨力”,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它是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也是表现神情的依凭。画家以挺劲的笔法将自己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复习资料全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复习资料 一、选择填空: 1、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出国学习美术的留学生是关作霖。 2、留法画家林风眠赞成东西融合论,经常使用中国传统笔墨创作仕女画,表达形式美和意境。 3、中国画《流民图》的作者是兆和。 4、在解放区新兴木刻运动中,《怒吼吧,中国》是桦创作的版画作品。 5、《三毛流浪记》是漫画家乐平的作品,“三毛”形象家喻户晓,人人喜爱,深受儿童的欢迎。 6、前海派的第一位重要的画家兼书法家、篆刻家是之谦,他的书画艺术开海派风气之先。 7、近代书法家康有为极力提倡北碑,行书用笔凝重稚拙,圆浑苍厚,结体舒展开,气势非凡,笔力苍劲,一扫帖学中靡弱之风。 8、在近代建筑发展中,外滩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 9、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思想和外界的大规模接触只有两次:一次是晋以来的佛学,一次是明清之际的天学。 10、南北宗论中,画论家以禅喻画,其中北宗主渐修,以神秀为代表,南宗主“顿悟”,以慧能为代表。 11、清代绘画中,《渔翁渔妇图》是黄慎的作品,该绘画以狂草入画,信笔挥写,用笔流畅,线条大胆泼辣,画面视觉效果格外生动精神。 12、近代绘画中,“海上三任”指的是任熊、任薰和任伯年,他具有极强的写生本领和创造精神。 13、近代画坛中,由于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供不应求,艺术家请人代劳,即出现了代笔现象。 14、海上画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是吴昌硕,他的篆刻上溯汉,笔力古厚;绘画上学习青藤、白阳、八大和画派,气势奔腾,设色古艳,别具一格。 15、在留日学习美术的画家中,叔同在美术、戏剧、音乐等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

就,中年出家名弘一法师。 16、徐悲鸿创造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现实生活想联系的创作理论,其代表作为《泰戈尔像》、《奔马》等。 17、著名国画家齐白石,其画风具有一种诙谐幽默、通俗村野的特点,而且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传统花鸟画的象征手法。 18、建国以后,联美术学院教学体系中的契斯恰科夫素描体系,对我国素描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19、创作于1980年的油画《父亲》是罗中立创作的作品。 20、《百骏图》的作者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他采用了明暗和透视的画法。 21、在社会主义写实风格雕塑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美院集体创作的收租院和鹤创作的艰苦岁月。 22、新中国成立后,徐悲鸿在借鉴传统“六法”的基础上提出“新七法”,“新七法”的容主要是指位置得当、比例准确、黑白分明、姿态天然以及轻重和谐、性格必现、传神阿堵等容。 23、天寿的绘画观念可概括为一味霸悍,他在构图、设色、形式感等方面具有明显突破。 24、清代金石学的兴起使得文人治印的风气达到全盛,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浙派和徽派两派风格。 二、名词解释: 25、觉澜社 答:觉澜社是由倪贻德、王济远等于1932年10月在发起的美术社团,其主是引进西方现代主义和现代设计艺术,向西方现代绘画流派学习,试图探索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道路,作接近巴黎画坛的画风。代表艺术家有:秋人、阳太阳、弦等。 26、现代艺术运动 答:20世纪初,学习西方艺术的“洋画”逐渐普及,形成了所谓的“洋画运动”。很多留学过来的青年美术家通过创办学校,投身教育,传播西方文明,“洋画运动”也属于现代化过程之一,在这里统称为现代艺术运动。其代表人物有周湘、海粟等。 30、清代宫廷绘画 答:这里主要指的是乾隆时期的宫廷绘画,此时的宫廷绘画正值顶峰,其特点是

当代著名雕塑家名单

当代著名雕塑家名单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排名不分先后,纯属本人在网上搜索到信息的顺序排列,与名气大小无关)吴为山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雕委艺术委员会主任 黎明广州美术学院院长 韩美林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 隋建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陈云岗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龙翔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潘鹤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历任) 曹春生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雕塑教研室主任 叶毓山(又名:叶玉山)四川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雷宜锌湖南省雕塑院院长 梁明诚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历任) 焦兴涛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霍波洋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项金国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黄永玉老字号大牌,主要是绘画,雕塑也玩。

上面这些人均可在百度百科查询详细信息。 另外参考下,全国城雕艺术委员会名单 第四届全国城雕委艺术委员会组成人员: 顾问:(按姓氏笔画为序) 文楼王克庆王景慧田世信叶毓山刘秀晨何鄂邵大箴杨奉琛范迪安袁运甫钱绍武袁熙坤黄永玉盛杨韩美林潘鹤 名誉主任委员:曹春生中国雕塑学会名誉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主任委员:吴为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副主任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培波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孙振华深圳雕塑院院长 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教授 朱子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隋建国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陈云岗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 杨奇瑞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绘画艺术欣赏

中国绘画艺术欣赏感悟与心得 在中华民族蔓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生长发育起来的中国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面貌屹立于东方大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身一套独有的审美体系、创作理念和表现形式。中国绘画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完整的画学体系,是华夏文化与创造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闪光。美术史家把中国的绘画与希腊的雕刻、德国的音乐称为世界文化史上鼎足而立的三大艺术,又因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称之为国粹。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中,倾注了古今大师们的心血,中国绘画发展于今,也委实经历了一番不平常的历程。 中国绘画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体现着热爱自然、忍耐细致、中庸的民族性格,诠释了儒、道、释的哲学思想。对于原始的绘画艺术,这些绘画具有一定的文字功能和符号意义,反映了先民社会生活的信息及相关的图腾崇拜。进入商周时期,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青铜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青铜文化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特征。及至秦汉时期,在继承了前代绘画的基础上,绘画有了长足的发展。绘画的种类也增多,包括壁画、帛画、秦汉画像石及画像砖、器物上的装饰绘画等等,在内容上,反映了广泛、丰富的社会生活;在形式上,以相对写实的艺术风貌冲破装饰风格的羁绊,扫除西周时代的陈旧格式,呈现出崭新面貌;在思想上,要求绘画“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教化作用。这一时期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儒家的艺术观也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观。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社会政治服务的外在功利,注重其“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效果,这种艺术观始终是中国艺术家心目中确定主题内容的准则。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的动荡时期,痛苦动荡的社会促进了精神领域的全速发展,并给这个时代的艺术打上鲜明的时代烙印。在内容上以生活为主,注重人的因素,体现出人文主义的精神。在题材上,继承汉代的神话和历史故事题材,同时,新的绘画题材如肖像画、文学题材绘画、风俗画、花鸟画兴起,山水画也成为独立的画科。在风格上,从汉代的雄浑、粗朴、古拙、转为严谨精密、体韵飘然的风尚。隋唐时期统治者提倡绘画,许多著名画家云集宫廷,由于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各题材竞立并存,中国古代绘画进入绚丽多彩的时期。此时人物画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山水画也日益兴盛起来。画家不断吸收西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艺术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创作题材也比较广泛。人物画越来越注意反应现实生活和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分出青绿和水墨两大体系,产生南方、北方不同的地域风格;花鸟画创立工笔设色和水墨淡彩、没骨等多种表现方法,宗教画也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可以说,唐代时期的绘画成就超过了以前的各代,影响到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两宋绘画经历三百多年,题材、风格、技法都有大发展。艺术水平和表现力达到新境界。绘画内容,转向生活中的形象描写,注重真实的具体的描写。表现

中国著名画家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名录 中国著名画家,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名录及其简介: 注:以下顺序并非按作家实力大小排序。 一.王虎江 简介:王虎江,男,一九五二年生,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华夏诗联书画艺术研究院书法研究员、高级记者、“北京虎江书法艺术研究院”院长。其书法特色不拘一格,善写楷书、行书、行楷、隶书、篆书、草书、狂草等多种书体。 成就:众多作品已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国际奥委会博物馆、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单位及国内外朋友广为珍藏。二.林再成 简介:林再成,男,1970年生,黑龙江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篆刻科毕业,大学本科,文学学士。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员,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专职书法教师。 风格:其篆刻以满白、细朱为主,工稳秀丽,流光溢彩。印风虽工稳但细微处 见变化机巧,蕴藏匠心。因为有大量临摹汉印的功底,其印虽多平直,亦见高古神韵。 三.马忠贤 简介:马忠贤(1955—)安徽省宿州人,著名画家。曾任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导;现任苏州科技大学传媒艺术学院教授,教授委员会主席;全国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在绘画上以中国画为主,亦涉及版画等相关艺术。 风格: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四.冯大彪 简介:冯大彪 1938年6月15日生于河北蠡县。曾用名冯焰。党员。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毕业。1958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语文教师22

年。1980年调入中国新闻社,曾任高级编辑兼专稿部编辑室主编,现已退休。 五.方向军 字向珺,号一壶。1964年9月生于甘肃省民勤县。2004年移居苏州。1990年毕业于西北师大美术系。1990年至1993年永登水泥厂报社主编报刊主编,1993 年至2001年兰州教育学院美术系系主任,1997-99年在中央美院进修。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学科带头人。 六.李成印 简介:李成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文化振兴基金会书法委员会会长、中国梁楷书法院名誉院长、中国长城研究院名誉院士。 成就:李成印热爱书法艺术已有数十载,笔法、字法、行法、章法,皆深藏匠心。近年来,作品被各种报刊选载,被书法专业刊物推介,至今已出版多部书法作品集,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七. 殷宪 简介:殷宪,山西太原人,1943年1月28日生于太原市晋源区大园村,1968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一级美术师。曾任中学教师,公社副书记,区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大同市委副秘书长,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大同高专党委书记。四届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山西省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大同市书协主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学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主任,《北朝研究》主编。

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

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 一、中国当代艺术目前基本的发展状况 中国现、当代美术的特点是多样性和丰富性。在20世纪中期比较简单,就是大家熟悉的国、油、版、雕,年、连、宣,现在就比较多样了。再一个就是在渠道和结构上的多样。过去比如美术家协会就可以把全国的美术家组织引导起来。但是现在除了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而且也有体制内外之间的艺术家和艺术活动。 近十年来,全国美术空前繁荣,美术形式也很多。比如油画、国画、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等。原有的主流品种象国画、油画、雕塑等方面,这些东西在发扬和继承原有传统的基础上也有很多新的发展,比如中国画,它的整体格局已经和近百年的格局完全不一样了。在50年代,当李可染、黄胄这些人出来的时候,他们把写生、速写放到国画里,老的国画家对他们的作品持一种批评的态度,但现在李可然已经成为国画传统的代表人物了,而在50年代他们代表的是新的观念,他们在那个时候也是有“前卫”色彩的。黄胄以速写进入国画,李可染是以写生进入国画。再拿油画来说,以前是“苏派”的,学习俄罗斯,现实主义的这一路为主流样式。而到现在,从80年代开始,中国的油画有各种风格和样式,目前很难说哪种风格,哪个“主义”完全代表了中国的油画。 像一些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等所谓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有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它有一个时间因素在里面,它就是表现或者说是关注艺术家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的这么一种艺术;另一方面就是一般认为当代艺术在观念上,形式上,在艺术语言上与传统的包括与“现代艺术”有所区别。要比较客观和全面地理解当代艺术的话,不能放开它的时间性,它属于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所处的历史阶段。一般来说,从时间上来讲,做美术史的人就把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艺术划到当代艺术当中,但是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艺术有些还坚持了传统的样式、坚持了传统的风格,而且继续关注着传统艺术所关注的问题,比如宗教、神话题材、写实的肖像、静物等,人们一般不把这些划到当代艺术当中。 拿绘画来说,我们提到当代艺术一般要提到装置艺术、行为、新媒体艺术,但是有些绘画也有很强的当代性,比如像刘晓东的绘画,徐唯辛最近的绘画,徐唯辛在绘画技巧上是写实的,但他前一阶段创作了70年代中国众生相,画了那个特殊年代的不同位置的人物肖像,从普通百姓到领袖人物,他的观念已经很前沿了。再比如大家很关注的画家张晓刚、刘晓东,特别是刘晓东,他是学院的教授,他也一直从事写实的绘画,但是他关注的问题,比如关注当前社会民生底层状态,包括三峡移民,包括社会底层的、处于边缘状态的人的精神状态,这显然是非常当代的。 目前刚刚开始兴起的新媒体艺术,一般所谓的新媒体就是通过数字化的影视和图象来创作的作品。在国际上,通过数字化的图象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的作品已经比装置和传统的行为艺术更加前卫和当代一些。就拿行为艺术来说,一个人把自己关在什么地方,在笼子里待多少天,牛肚子里待多少天,半年时间不和别人说话等等,这种样式虽然不能说已经落伍,但是至少它在60年代已经在国外出现了,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前卫艺术就是要不断地把自己放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它一旦失去了这种针对性,它也就失去了它的前卫性。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艺术就越来越重视艺术的观念性,所谓的当代性就是你关注当代最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环境问题、性别问题、种族问题、宗教冲突问题等等,这是当前全人类都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

中职公共艺术美术篇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中外建筑艺术》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中外建筑艺术》是人教版《公共艺术·美术篇》第二单元雕塑与建筑中的内容,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建筑艺术和外国建筑艺术两个领域。建筑艺术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外建筑艺术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和样式风格。由于中外建筑艺术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因此,在欣赏过程中要体会建筑作品所传达出的时代精神气质和思想风貌等。 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题,通过美术鉴赏和实践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修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以美术鉴赏为先导,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创造,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中外建筑艺术的风格和特点,真正理解建筑艺术的作用和用途;通过学习,发掘学生的潜能,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事物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中外建筑艺术的特点及文化与历史背景等; 2.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中外建筑艺术不同的地域特征、样式风格和精神内涵;

3.培养学生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和创造,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外建筑艺术的种类;建筑的定义。 教学难点:中外建筑艺术特点的区分;中国民居建筑和外国教堂建筑的特点。 解决方法:通过欣赏、分析、感受、对比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领会中外建筑艺术的区别。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比较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 2.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说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感受作品,引出重点。

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有哪些

1 新美术 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 * 2 美术 北京 中国美术家协会* 3 书法研究 上海 上海书画出版社 4 中国书法 北京 中国书法家协会* 5 美术观察 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6 美术研究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 * 7 装饰 北京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8 民族艺术 南宁 广西艺术研究所 9 中国摄影 北京 中国摄影家协会 * 10 中国音乐学 北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1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北京 中央音乐学院 * 12 音乐研究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 13 音乐艺术 上海 上海音乐学院 * 14 中国音乐 北京 中国音乐学院

15 人民音乐 北京 中国音乐家协会* 16 黄钟 武汉 武汉音乐学院 17 音乐创作 北京 中国音乐家协会 18 中国戏剧 北京 中国戏剧家协会 19 剧本 北京 中国戏剧家协会* 20 戏剧艺术 上海 上海戏剧学院 21 戏剧 北京 中央戏剧学院

22 戏曲艺术 北京 中国戏曲学院 23 中国京剧 北京 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 24 上海戏剧 上海 上海戏剧家协会 25 当代戏剧 西安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 26 艺术百家 南京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所 27 舞蹈 北京 中国舞蹈家协会 * 28 四川戏剧 成都 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

电影艺术 北京 中国电影家协会 * 30 当代电影 北京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 3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 北京电影学院 * 32 世界电影 北京 中国电影家协会 33 中国电视 北京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 34 电影创作 北京 北京电影制片厂 35 电影通讯 北京 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事业管理局

中国当代艺术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当代艺术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一种与世界接轨的中国艺术,代表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必然与世界艺术发生联系,其联系的纽带就是符号。目前,全球化发展使得中国当代艺术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机遇反映在官方的认可和艺术市场的繁荣,而西方话语权和政治象征符号的过度使用则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必须面对的挑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艺术家对于当代艺术概念的理解失误,另一方面是唯市场论现象的结果。解决问题的关键还需要艺术家在艺术发展的规律中探寻原因,继承和发展乃是解决之道。 关键词: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符号;艺术话语权 一、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艺术 不同的学者对当代艺术的定义有不同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当代艺术是一种时间的概念。以中国发展进程看,我们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到今天的艺术,都是“当代形态下的艺术”或者“当下时代的艺术”。“从狭义看,是指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注重艺术语言形式,包括观念艺术和艺术主题探索的部分艺术现象”[1]。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从“星星美展”算起已经有30多年了,逐渐发展成熟,这种成熟表现在艺术生产阶段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反映在艺术消费阶段的艺术欣赏者、艺术市场和艺术批评层面。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启蒙阶段,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西方艺术形态如潮水般的涌入,一部分不满足于传统写实绘画和学院派艺术的艺术家找到了个人艺术语言的突破,在摆脱绘画叙事性上找到了个人艺术存在的价值。“星星画派”和85中国现代艺术展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个人绘画实验的舞台。当然我们今天在谈到他们时或多或少会定性他们当时的艺术语言和观念主要是以西方现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为模板的模仿和参照,其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存在为后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喜忧参半埋下了伏笔。当下,中国当代艺术一直受到艺术批评家的关注、讨论和评价。之所以当代艺术成为热点议题,一方面是中国当代艺术积极介入生活,获得了市场强烈反应,产生了一个又一个“高价”神话,塑造了一批“千万俱乐部”成员,得到了艺术批评界和大众的积极关注。另一方面无条件的紧跟西方流行样式,将日常生活等同于艺术,将艺术与历史、人文价值的联系切断,表现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