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与温病

伤寒与温病
伤寒与温病

伤寒与温病

伤寒学派以《内经》、《难经》为源头,《伤寒论》、《金匮要略》为根本经典,医圣张仲景为创始人诞生于东汉,在温病学派没有形成之前,至少在金元四大家以前,是没有伤寒学派这个名称的,因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医家都是以《伤寒论》为根本经典,这一时期的中医学体系可称为古典中医学,所以彭子益著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也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后世医家所称的经方派。温病学派形成后,产生了寒温之争,所以才产生了伤寒学派这一名词。

伤寒是阳被寒伤,阴不能化阳,阳郁不升而生湿,土湿则百病丛生,故有百病皆因土湿之说。以土湿不能制水,则肾水必寒,寒水泛滥则必侮土而克火,火被水灭,土为水侮,且土湿水寒,则木气不能生发,不能生火而燥土,则火土俱败,火不能生土,则先天肾阳不能温后天脾胃,百病由是而作。水寒土湿,木气必郁,则土为木贼,于是肝脾不升,而肺胃必不降矣,升降失常,百病于是而作也。古人说风为百病之长,肝为五脏之贼,无他,以木克土耳,而木之所以克土者,以土湿木郁也。故《伤寒论》必重中土之扶持,甘草之用比比皆是。

足太阴脾以湿土而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而化气,湿为本气,燥为化气,化气不敌本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且人之生理,阴邪易滋而阳气易衰,除阳明病外,一切内外杂病莫非土湿故也。故伤寒之大略,以扶阳培土为要,扶持先天之火(火神派即以此立足),培育后天脾胃之土也。前贤医家陈修园总结《伤寒论》的主要精要是“保胃气,存津液”,这一论点可以说只能概括阳明病的主要特点,不能代表整个《伤寒论》。

伤寒之阳明病,纯是土燥,病位则在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为主,此以肺胃不降,肺金不敛,心火不潜,热燥伤津,故有白虎承气麻仁蜜煎导诸证,清金润燥、攻下导通之法也。所涉及脏腑经络少,病情也少,方剂也不多。

温病学派以《叶香岩外感温热病》为基础,《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辩》为标志,由叶香岩、薛立白、吴鞠通等多位医家共同努力而形成于清代,所以温病学是个很年轻的学派。

由于历史的原因,温病学派的形成不可能不受到《内经》、伤寒学派的影响,温病学中很多方剂都来源于《伤寒论》,而且温病学的经典其编排方式也都仿照《伤寒论》以条文方式排列,其经典中也有很多六经辩证的内容。所以有很多伤寒学派的医家陆九芝、恽铁樵等认为,温病就是《伤寒论》论中的阳明病,温病中的热盛神昏不是手厥阴心包经受热,而是足阳明胃经受热导致的。这些医家可称为尊古派,医术固然高超,但出于维护《伤寒论》的权威性,而作如是的论调,未免有失偏颇。近代医家胡希恕也是很受大家尊敬的,但他提出割裂《伤寒论》与《内经》的渊源关系,甚至说《伤寒杂病论序》是伪造的,后人都颇不以为然。

清代温病四大家中,以叶桂(1667~1746年,康熙6年~乾隆11年,江苏吴县人,大江南北学医的,都以叶为宗,私淑最著名的有:吴塘、章楠、王士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一书为温病学体系形成的标志,至此温病学从伤寒中独立

出来,后人称他为温病学派的创始人,首次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与伤寒的区别。

温邪上犯,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辩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与叶桂同时同乡的薛生白(吴县人,),著有《薛生白湿热病篇》,是湿热病辩证论治的代表文献,认为湿热病是太阴内伤,水湿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以脾胃病变为中心,治疗重在分解湿热。

吴塘,即吴鞠通(1736~1820年,乾嘉间,江苏淮阴人),学本于叶桂,其《温病条辩》被认为是中医四经典之一,使温病学形成了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辩证理论体系,使温病学有了规范和准则。

另一位是晚清的王士雄,字孟英(1851~1861年,咸丰年间,浙江海宁人,居杭州),著有《温热经纬》,是一部优秀的温病学文献集注。

可以看出,温病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外感温邪,或伏邪化温为因,导致热邪肆虐,津伤化燥,导致各种温热性的疾病。

温病与伤寒不同,温病可分外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以风温病和春温病为代表。风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感伤肺卫,里阳素旺,一感温邪,则内热亦动,阳明热生(或谓传于手足阳明),亦可逆传于手厥阴心包经,故有银翘桑菊白虎承气牛黄紫雪诸证,疏风清热、润燥攻下、豁痰开窍之治,药以辛凉轻剂,以中上焦病变为主。

春温病本以燥气内伏,阴液耗伤,而遇外感诱发为病。以春季木火生发,少阳郁热先动,渐次及于手太阴肺,胸膈,手足阳明,手厥阴心包等,故有黄芩凉膈承气清营牛黄诸证,治以宣郁透邪、攻下清心、豁痰开窍,亦以中上焦为主。然后热入营血,耗伤真阴,直入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而有犀角地黄、化斑败毒、桃仁承气、黄连阿胶、复脉定风诸证,治以清热解毒、散血透热、化瘀攻下、泻南补北、息风止痉也,病位则在中下焦,可见春温病病来暴烈,病化多端,病情危重,此皆伤寒中所不具也,是以不能按照有些伤寒派医家的观点,简单地把它归为伤寒中的阳明病了。

如果说风温病是木火升发,肺胃不降,伤津化燥,阳不化阴而导致的中上焦为主的以阴虚为主要特点的温病,春温病则既有木火升发,肺胃不降,伤津化燥,阴不化阳的一面,同时还有严重的金水不收,内燥热郁,肝肾阴伤,阴不化阳,上中下三焦同病,阴阳两虚的特点,所以病情危重。

所以,固然可以说,伤寒论的阳明病中包含有温病的许多内容,但温病的主要内容伤寒论并不能完全包括,只能说伤寒论的阳明病是温病的源头,但温病自成体系后,已经完全突破了伤寒中阳明病的范畴,如果把伤寒比做太阳的阳光的话,那温病只能是月亮,是吸收太阳的精华而成就自己的光辉。

从寒温之争论述伤寒、温病的学术研究概况

从寒温之争论述伤寒、温病的学术研究概况 潘冰,夏明,胡萍萍通讯作者:董幼祺 (宁波市中医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要]从温病、伤寒的归属、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方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寒温之争,进而总结出“寒温统一”是“寒温之争”历史进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寒温之争;伤寒;温病 在宋金元时期,温病学在伤寒体系中逐渐孕育发展、变革分化,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继而出现了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等方面的激烈学术争论,这就是中医学史上影响甚大的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即“寒温之争”。 一、温病、伤寒的归属之争 《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进而提出了“广义伤寒”和“狭义伤寒”的概念,这为后世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的寒温之争埋下了伏笔。 伤寒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温病是依托于伤寒的。这也包括从古至今的大部分学者,认为《伤寒论》所述之伤寒为“广义伤寒”。《内经》的《素问·热论》指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即明确了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同时在《灵枢·论疾诊尺》中亦有提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不仅明确了温病的温热性质,而且相当于已将温病归在了伤寒的范畴。仲景《伤寒论》中也简明地描述了:“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等与温病相关的内容,提出了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的概念,虽未提出温病的治疗方剂,但所述的清热、养阴、攻下等治法与其相应方药,确可适用于温病。现代学者郑秉熊[1]认为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病也只能说是伤寒病的一个支流。综上所述,伤寒派认为温病隶属伤寒,不应另立门户,自成体系。 温病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创立新说。宋代的韩袛和在《伤寒微旨论》中就已提出热病可“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的主张。而到元代末年,王道安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其在《医经溯洄集》中如是说:“夫惟世以温病热病混称伤寒,故每执寒字,以求浮紧之脉,以用温热之药,若此者,因名乱实,而戕人之生,名其可不正乎?”至此,对温病的认识始从伤

伤寒金匮温病名句名方-100条

伤寒金匮温病名条名方(100 条) 一、伤寒部分(42 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 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 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 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4) 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6、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38) 7、"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 8、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3) 9、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4) 10、"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 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67) 1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 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1) 1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 地者,真武汤主之。 (82) 13、"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 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中医温病学试题与答案

温病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A、型题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 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4.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B A.广温疫论 B.疫疹–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E.临证指南医案 5.全面发展了温病辨舌、验齿、辨斑疹、白瘩等诊断方法的医家是:B A戴天章 B.叶天士 C.王孟英 D.吴鞠通 E.余师愚 6.对温病的治疗首先强调初起不可纯投辛温,主张应以寒凉为主的医家是:C A.罗天益 B.王安道 C.刘河间 D.朱肱 E.汪石山 7.温病学说形成的时代为:B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新中国成立后 D.战国到唐代 E.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8.(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9.提出”疠气”病因学说的明代医家是: B A.汪石山 B.吴又可 C.李时珍 D.李中梓 E.王肯堂 10.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E.罗天益 11.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C A.温热论 B.温热经伟 C.温疫论 D.湿热病篇 E.肘后备急方 12.吴鞠通的代表著作是:C A.湿热病篇 B.温热论 C.温病条辨 D.温热经伟 E.温疫论 13.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朱肱 E.王安道 14.被誊为”温热大师”的医家是:B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吴又可 E.薛生白 15.金元时期,在热性病治疗上提出新观点,组创新方的医家是: B A.王安道 B.刘河间 C.张从正 D.李东垣 E.朱丹溪 16.在热病治疗上,首先提出以客寒凉清热为主的医家是:B A.朱肱 B.刘河间 C.汪石山 D.吴又可 E.王安道 17..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 A.温病分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 B.古方今病不相能 C.立新论、创新法 D.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E.灵活运用经方 18..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论体系中摆脱出来:C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1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20.温病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 E A.唐代 B.宗代 C.元代 D.明代 E.清代 21.(广温疫论)一书的作者是:C A.余霖 B.扬栗山 C.戴天章 D.吴有性 E.俞根初 22.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四大经典之温病

《温病学名著选》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1.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3.风邪、湿邪与温热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证候与治法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热入于营,舌色必绛。风热无湿者,舌无苔,或有苔亦薄也。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然湿在表分者,亦无苔。 5.斑出而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

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战汗的病机与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7.湿热邪气留滞三焦气分的治法及与伤寒少阳病治法的区别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矣。 9.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则余医案中,凡先治血分,后治气分者,皆伏气病也,虽未点明,读者当自得之。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伤寒金匮温病名句名方-100条

伤寒金匮温病名条名方(100条) 一、伤寒部分(42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 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 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4) 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 6、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7、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8、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9、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64) 10、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 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67) 1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 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71)1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 地者,真武汤主之。(82) 13、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 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96) 14、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 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106) 15、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138) 1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 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17、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 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18、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 19、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161) 20、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21、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77) 22、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 23、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温病习题

温病学习题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复习题: 1.概念:温病学、温病、温疫、温毒 2.温病的特点 3.温病的命名 4.温病的分类及代表病种 5.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6.温病与温疫的关系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A.风温B.春温 C.暑温D.湿温 2.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A.发热B.头痛 C.口渴D.局部红肿热痛 3.关于温病的基本概念,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以发热为主症B.具有传染性 C.易化燥伤阴D.热象偏重 4.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B.病因是感受温邪 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D.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5.关于温病的命名和分类,下列哪一项正确:() A.根据四时主气命名的有春温、暑温、湿温、秋燥 B.根据发病季节命名的有伏暑、秋燥、冬温 C.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有伏暑、大头瘟、烂喉痧 D.根据病证性质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 6.依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是:() A.风温B.春温 C.暑温D.湿温 7.以下哪种病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 A.风温B.春温 C.暑温D.伏暑 8.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A.风温B.春温 C.暑温D.伏暑 9.广义伤寒的定义是:() 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10.在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上,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A.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不必另立门户 B.《伤寒论》是温病学发展的基础,温病学的发展补充了其不足

C.温病学与《伤寒论》均为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D.温病学和《伤寒论》在辨证论治精神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11.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有传染性B.发病的缓急 C.病邪的性质D.传变的快慢 12.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自属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13.哪种温病不属于新感温病:() A.风温B.暑温 C.伏暑D.秋燥 14.属于伏气温病的是:() A.风温、春温B.秋燥、大头瘟 C.春温、伏暑D.湿温、伏暑 二.选择多项题 1、温病的主要特点有:() A.以发热为主症B.可出现阳明腑实 C.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D.病变后期易伤阳气 E.多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和地域性 2.温病的概念是:() A.病因是温邪B.发热是主症 C.病机以易化燥伤阴为特点D.包括所有急性外感热病 E.热象偏重 3.温病的特点是:() A.病因是外感温邪B.多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C.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D.有特殊的临床表现 E.易内陷生变,致动血、动风、闭窍等 4.温病的分类,可以根据:() A.初起是否有里热见证B.发病季节 C.病证性质是否夹湿D.四时主气 E.是否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和流行性 5.温病的发病类型可概括为:() A.新感类B.温热类 C.伏邪类D.新感引动伏邪类 E.湿热类 6.下列哪些温病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 A.风温B.伏暑 C.暑温D.秋燥 E.春温 7.下列哪些温病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A.风温B.湿温 C.暑温D.伏暑

《温病学B》作业1答案

A型题: * 1. 温病学发展到什么时候才开始从伤寒体系中摆脱出来:C.元代 * 2. 温病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在:E.清代 * 3. 朱肱首先提倡的是:E.灵活运用经方 * 4. 温病形成完整体系是在什么时代? E.清代 * 5. 清代温病学家中,成就最为卓著的是:E.叶天士 * 6. 燥热病邪致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B.病位以肺为主 * 7. 既能化燥化火,又能伤阳气的温邪是:E.湿热 * 8.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与温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C.失治、误治 * 9. 温毒病邪的致病特殊征象是:D.红肿疼痛 * 10. 下列哪一项属于暑热与风热之邪致病的共同特点? B.变化迅速 * 11.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感温病的初起表现?D.苔黄尿赤 * 12. 病变中心在肺,易耗伤津液的温病是何邪所致? E.燥热病邪 * 13.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为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E.易于损伤元气 * 14. 是谁在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基础上补充出三焦辨证? E.以上均不是 * 15. 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E.王安道* 16. 下列哪项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D.伏暑 * 17. 春温的致病因素是:E.温热病邪 * 18. 首创温病“卫气营血理论体系的医家是:C.叶天土 * 19. 清代四大温病学家是指:B.叶天土、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 20. 首次系统以温病学的理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地方是:D.石家庄 * 21. 《广温疫论》一书作者是:C.戴天章 * 22. 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D.刘河间* 23. 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C.《湿热病篇》 * 24. 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朱肱 * 25. 下列哪项不属于温疫与温病的区别点?E.伤阴的程度 * 26. 下列哪项属暑热病邪致病特点:C.先入阳明气分 * 27. 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提法欠妥的是:C.必夹湿邪为病 * 28. 下列哪项不符合辨别新感与伏邪的实际意义? C.归纳病证的不同性质 * 29. 温病的病名首见于:A.《黄帝内经》 B型题: * 30. 祖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的作者是:C.吴又可 * 31. 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完整理论体系的杰出代表是:A.叶天土 * 32. 《难经》认为温病和广义伤寒是:B.隶属关系 * 33. 温病与狭义伤寒是:A.并列关系 * 34. 温病与温疫是:E.根据传染性和流行情况区分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李致重等) 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https://www.360docs.net/doc/814213147.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 d=5088 1楼发表于2007-7-1 01:5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看帖| 打印 李致重等/香港 清代以来,随著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医界围绕著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20世纪70年代国内曾有人立倡“寒温统一论”,但至今并未形成学术界的共识。对於伤寒和温病的关系,下面讲三点看法。 一、关於“古方今病” 金元时期,刘河间针对热病初起不可纯用辛温解表之法,不宜投麻、桂辛温大热之剂,设立了双解散、凉膈散等表里双解之剂。据此他提出了“古方今病不相能也”之说。这个说法,成为后世“伤寒与温病病因病机截

然不同,治疗上必须严格区别”的理论依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 1. 病变了吗 整个人类进化的历史,是以亿年为单位来计的,从《内经》、《伤寒论》到现在也不过两千年左右。这对於人类的遗传、变异来说,是很有限的一瞬间。在这期间,尽管人类疾病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就外感温热病的发病原因、病情特点、病理机制以及人的体质因素来说,不可能有本质的改变。 这里,从中医外感病的学术发展来说。《素问.热论篇》里提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就是全部的外感热病,与《伤寒论》所讨论的完全是一回事。《素问.热论》六经辨证的内容虽然与《伤寒论》不尽一致,这是学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不是理论原则的差异。应当看到,就温热病来说,在《内经》时期已经有明确的论述了。 再看《难经》。《难经》上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五个方面指的是广义的伤寒。五者之中伤寒,相当於《伤寒论.太阳病篇》相对於中风的伤寒,称之为狭义的伤寒。而五者中的湿

温病学复习大纲(1)

第一章绪论 【考核知识点】 1.郭雍最早提出温病有新感和伏气两种类型。 2.刘完素开创了寒凉清热为主治疗热病的先河,为温病治疗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王安道明确指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吴鞠通评价其“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4.温病学的形成是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标志是叶天士《温热论》及吴鞠通《温病条辨》的问世。 5.吴又可的《温疫论》是第一部温病学专著,首创杂气病因学说。 6.叶天士的《温热论》是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7.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大力倡导三焦辨证。 8.薛生白著《湿热病篇》,是论述湿热病的专著。 9.王孟英“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著成《温热经纬》,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 10.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被称为“温病四大家”。 第二章温病的特点、范围及分类 【考核知识点】 1.温病的概念。 2.温病的四个特点。 3.温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表现为:(1)起病急骤,传变迅速;(2)以发热为主症;(3)易出现危重证候;(4)易伤阴液。 4.新感温病的概念:指感邪即发,病发于表,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表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5.伏气温病的概念:指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病发于里,初起以高热、烦渴、舌红、苔黄等里热证为主的一类温病。 6.暑温是新感温病,但初起却是里热证,分析其原因。 7.理解“夏暑发自阳明”。 8.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与广义伤寒是隶属关系,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 9.温毒的概念:一是指病因,即温毒病邪,是由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二是指病名,即由温毒病邪所导致的具有肿毒特征及较强传染性的一类温病。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考核知识点】 1.温病病因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审证求因”为基础,结合四时气候变化来

温病读书心得

略论“温病”学说对于《伤寒论》的发展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顾钧青 温病学起源于《内经》时代,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经》,《素问?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论》中亦有“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的条文。在唐宋以前,温病基本隶属于伤寒的范畴,唐宋以后,随着江南地区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渐增多,外感热病和流行感染的情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长期治疗热病的临床实践中,历代医家逐渐发展并突破了《伤寒论》的理论框架。时至明清,以明代汪石山、吴又可和清代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温病四大家为代表的一批医家不断在临床上探索总结,发展创新,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了温病学自己的理论体系。应当说,温病学确实源于《伤寒论》,但温病学又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伤寒论》,绝不是《伤寒论》一书所能完全概括的。 首先,在辩证体系方面,《伤寒论》首创的六经辨证体系综合概括了疾病发展的各个阶段,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而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辩证亦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阶段辩证方法,且辩证过程和思路更为直观详实。六经辨证对寒邪发病的病变论述较详,太阳病几乎占了一半的条文,阳明病的条文相对较简,而与之相对应,卫气营血辩证中的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等,辩证的证型和相应的治法要细致很多。此外,单纯分阶段和层次的辩证论治体系还不足以满足临床的要求,故而,温病学更提出了三焦辩证,以三焦来归纳临床错综复杂的辨证表现。凡心肺之病属上焦、脾胃之病属中焦,肝肾之病属下焦。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互为经纬,共同构建了温病学的辨证理论体系。 此外,《伤寒论》首创的方证辩证体系以六经为纲,共有112方,对后世医家的影响也极大。《温病条辨》将温病分为9种,列238法,处方198首,直接引用《伤寒论》原方和化裁原方有83首,其余为引用其他前代医家的方子和自创,由此可见,温病的方证辩证体系在《伤寒论》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对温病的辩证治疗也更细致完备。 第二,在病因学诊断方面,《金匮要略》提出了“千般疢难,不越三条……”的“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三因说,系统而明确地将疾病病因分类,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但在温病病因上,将温病归于伤寒的一类,对温病病因并未提出实质性的认识。温病学突破了传统的“六淫”致病学说,吴又可在《素问》“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疠气”致病学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后的温病学家又对于暑温、伏暑、湿温、秋燥以及各种瘟疫、温毒包括大头瘟、烂喉痧、麻疹、天花等常见传染病的病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这些都是发前人之未发,是对于中医病因学的重大贡献。其对外邪的认识,较之前代医家的认识,更接近于疾病的本质。 第三,在诊断方法方面,《伤寒论》重视脉象,其腹诊也很有特色,但在舌诊方面很少涉及,而温病学以叶天士为代表,重视脉象之余,更重视辨舌验齿的诊断方法,对于斑疹白痘的诊断也很重视。例如热病病人开始表现为黄苔,热毒

长春中医药大学温病学章节测试(第1-4章)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温病学课程 章节测试(第1-4章) 第一章绪论 单项选择题 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王孟英B.叶天士C.余师愚D.吴鞠通 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 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 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B.郭雍C.刘河间D.朱肱 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A.《温热论》B.《温热经纬》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 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外台秘要》D.《肘后方》 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 A.王安道B.汪石山C.朱肱D.刘河间 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A.朱肱B.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 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A.吴又可B.吴鞠通C.刘河间D.王安道 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A.《温热论》B.《温疫论》C.《温热经纬》D.《温病条辨》 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 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B.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C.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 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 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 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 A.吴又可B.吴鞠通C.汪机D.王孟英 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A.《素问·评热病论》B.《素问·至真要大论》 C.《素问·玉版论要篇》D.《素问·生气通天论》 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A.王安道B.张仲景C.庞安常D.王叔和 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 A.宋到元代B.明到清代C.战国到晋唐D.民国时代 16.吴又可是:() 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 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 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5BBBCA 6-10CDDAC 11-16CDDDAA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 单项选择题

浅谈《温病条辫》和《伤寒论》的关系

浅谈《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关系 摘要: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径》,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伤寒和温病在唐宋以前基本是一致的,直到清末温病学派形成以后,就出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而温病学派认为伤寒与温病寒温异气,截然不同。笔者认为,温病学派发展了伤寒论,温病学源于伤寒,并在其基础上丰富了伤寒。 关键词:温病;温病条辨;伤寒;伤寒论 正文:1.病机和辩证方面三焦与六经相须为用 《温病条辨》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创三焦辨证法, 对外感热病的病机及辨证有很大的发展和补充。而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又有相须互用之妙: 一、病机方面:《伤寒论》六经病, 从三阳至三阴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温病条辨》三焦病由上焦至下焦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阳明病和中焦病均属里实热证, 《温病条辨》不仅完全囊括了阳明病的实热方证, 而且还补充了湿温病等内容。《伤寒论》在三阴病重点论述了寒邪伤人阳气, 乃以救阳为急务,《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更加详细的对之进行论述并创制了鹿附汤等新方,为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极大贡献。 二、辩证方面:三焦辨证和六经辨证都是为了阐明外感热病的病理发展和指导辨证论治。六经辨证是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对寒邪发病的病变论述较详,而三焦辩证则对外感热病中常见症候如热如营血、热闭心包、热盛动风、伤阴、动血、湿热蕴阻脾胃等加以补充。可见《条辨》确实在病因、病机、辨证方面补充和发展了《伤寒论》。所以, 两者在外感热病的论治上,确有相须为用之妙。 2.善于使用仲景原方加减化裁赋新义 笔者作过统计, 《温病条辨》共有206方,其中借用《伤寒论》原方的有36个,如在下焦篇中治“温病解后,脉迟,身凉如水,冷汗自出者”

伤寒与温病的证治异同

1、伤寒与温病的证治异同张玉柱2008711087 相同:温病与伤寒均属外感热性病。 异同:温病与伤寒虽同为外感病,但因其○1病因有温热邪气与风寒邪气之分,伤寒六经○2辨证是以经络脏腑定位和八纲定性为基础,外邪由表入里,由经络入脏腑,由三阳入三阴,反映了外邪传变层次与治疗规律。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2辨证,同样是阐发外感病邪由表及里,由上焦、中焦至下焦的浅深层次和治疗规律。伏气温病则由里达外,由血→营→气→卫,与外感温病正好相反。二者对人体营卫气血损伤的○3机制有别,温热病邪为患,表证期短,传变迅速,易于化燥伤阴;风寒之邪留恋肌表,传变较慢、易于伤阳。因而其○4治法也就大有差异,瘟病主要以辛凉解表、透散热邪;伤寒的话主要以辛温解表、驱散风寒。 2、请将所学外感类方证按病邪、病位、主症,病机、治法、方药整理成表,并结合自己或者身边人曾患的外感病试做一例具体分析 (包括病邪、病位、主症、病机、治法和方药)。 汤症名病位病邪主证病机治法 桂枝汤证肺卫风寒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风寒袭表,卫阳浮越,营 阴外泄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麻黄汤证肺卫风寒恶寒、发热、周身疼痛,无汗而喘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营 阴凝滞,肺气失宣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小柴胡汤少阳经热邪不盛 侵犯肝胆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 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 机不利 和解少阳,调达枢机 大青龙汤证太阳阳明 经 风寒外束 郁而化热 入里 恶寒、发热、身痛、无汗、烦躁、脉浮 紧 风寒外束、兼阳郁内热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小青龙汤肺卫风寒外束 饮内停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脉浮紧,或 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银翘散证肺卫风温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 咳嗽,口微渴,咽红或痛,舌边尖红, 脉浮数邪犯于表,卫气被郁,开 合失司 宣透泄卫透邪外达 三仁汤证卫气同病湿温初起恶寒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重 如裹,身重肢倦苔白腻,脉濡缓 湿遏气分,脾湿不运芳香宣化,双解表里之湿 藿香正气散证表里同病风寒湿滞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肠鸣泄泻,口淡,舌苔白腻 外感风寒,湿滞内伤外散风寒,内化寒湿 桑杏汤证肺卫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 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薄白舌干 脉数 温燥初起,邪袭肺卫辛凉甘润,清热润燥 例: 我个人的一个例子吧:年前感冒,咳嗽,低烧、鼻塞、流涕、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口干欲饮、少汗等特点。舌像、脉象忘记了。 病邪:风寒湿邪、戾气病位:肺卫主症:咳嗽,身热,微恶风寒,汗畅不利,头胀痛,黄痰……病机:外感疫毒、风寒湿邪,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治法:辛温解表、化湿 方药:人参败毒散加味桂枝厚朴半夏

内经温病伤寒

(一)太阳病 一太阳病辨证纲要 太阳病提纲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中风证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伤寒证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温病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辨传经和不传经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二太阳病本证 1 桂枝汤证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2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予桂枝汤则愈。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 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3 桂枝汤禁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4 桂枝加葛根汤证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5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6 桂枝新加汤证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7 麻黄汤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8 麻黄汤禁例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旬,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 故也。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 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 9 大青龙汤证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 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闰,此为逆也。 10 小青龙汤证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三太阳病变证 1 变证的治则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 知患何逆,随证治之。 2 辨寒热真假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得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 髓也。 3 辨虚证实证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4 辨表里先后治则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 治不为逆。 5 辨标本缓急治则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 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6 太阳蓄水证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温病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并列为四大经典。其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丰富充实于《伤寒论》,又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与发展,最终成熟于明清时期,成为经典。其源自于经典,本身亦是经典学科,从其临床发展过程中,足以看出其价值所在。温病,指感受温邪,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主要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根据温病的定义,凡是临床上以热为特征的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范畴,不仅仅限于外感热病和温疫,临床内科中常见疾患,如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老年科的多种疾患,都可以归属于温病的范畴,亦可以采用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理论来指导临床辨治。温病与伤寒的关系《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病,而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即《伤寒论》中太阳伤寒证。从“伤寒有五”的论述来看,古人将外感分为五大类,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即温病是外感的一种。古代因医疗条件的限制,消毒灭菌观念不强、生活条件差、劳动易造成外伤、寒温失宜、饮食不节等原因,容易造成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故临床上热病、温病更常见。如“伤寒有五”的划分中,湿温、热病、

温病都具有“温”、“热”的特征,因此对外感疾患“伤寒有五”的分类中,三种都属于温病范畴,就充分说明了古人认识到了温病发病率之高。故从“伤寒有五”的分类可看出,古人认为外感病中,更常见的是温病范畴的外感疾病。 《内经》中,古人对温病已有论述,可惜未能成系统。《伤寒论》中以六经辨证体系确立了外感治疗体系,主要包含了“伤寒有五”中的中风和伤寒。但在《伤寒论》太阳篇中亦有关温病、风温的论述,如《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其中,仲景也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温病、风温不可用治疗伤寒的方法来治疗。《伤寒论》的阳明病,按八纲来看为里实热证,如清里热的白虎汤、攻下腑实的承气汤等,在温病学中亦广泛应用。在某种角度来看,阳明病与温病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但并不能认为温病等同于伤寒的阳明病。从卫气营血辨证角度来看,温病中邪气初袭人体的卫分表证,病位在表,而温邪入里后,又有在气、在营、在血不同的浅深病位,同时还包含着邪热、湿邪、津气、阴阳的盛衰变化等,而《伤寒论》中阳明病只是病位在里的实热证。因此温病包含阳明病,而不同于阳明病。所以

伤寒与温病

伤寒与温病 伤寒学派以《内经》、《难经》为源头,《伤寒论》、《金匮要略》为根本经典,医圣张仲景为创始人诞生于东汉,在温病学派没有形成之前,至少在金元四大家以前,是没有伤寒学派这个名称的,因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医家都是以《伤寒论》为根本经典,这一时期的中医学体系可称为古典中医学,所以彭子益著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也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后世医家所称的经方派。温病学派形成后,产生了寒温之争,所以才产生了伤寒学派这一名词。 伤寒是阳被寒伤,阴不能化阳,阳郁不升而生湿,土湿则百病丛生,故有百病皆因土湿之说。以土湿不能制水,则肾水必寒,寒水泛滥则必侮土而克火,火被水灭,土为水侮,且土湿水寒,则木气不能生发,不能生火而燥土,则火土俱败,火不能生土,则先天肾阳不能温后天脾胃,百病由是而作。水寒土湿,木气必郁,则土为木贼,于是肝脾不升,而肺胃必不降矣,升降失常,百病于是而作也。古人说风为百病之长,肝为五脏之贼,无他,以木克土耳,而木之所以克土者,以土湿木郁也。故《伤寒论》必重中土之扶持,甘草之用比比皆是。 足太阴脾以湿土而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而化气,湿为本气,燥为化气,化气不敌本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且人之生理,阴邪易滋而阳气易衰,除阳明病外,一切内外杂病莫非土湿故也。故伤寒之大略,以扶阳培土为要,扶持先天之火(火神派即以此立足),培育后天脾胃之土也。前贤医家陈修园总结《伤寒论》的主要精要是“保胃气,存津液”,这一论点可以说只能概括阳明病的主要特点,不能代表整个《伤寒论》。 伤寒之阳明病,纯是土燥,病位则在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为主,此以肺胃不降,肺金不敛,心火不潜,热燥伤津,故有白虎承气麻仁蜜煎导诸证,清金润燥、攻下导通之法也。所涉及脏腑经络少,病情也少,方剂也不多。 温病学派以《叶香岩外感温热病》为基础,《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辩》为标志,由叶香岩、薛立白、吴鞠通等多位医家共同努力而形成于清代,所以温病学是个很年轻的学派。 由于历史的原因,温病学派的形成不可能不受到《内经》、伤寒学派的影响,温病学中很多方剂都来源于《伤寒论》,而且温病学的经典其编排方式也都仿照《伤寒论》以条文方式排列,其经典中也有很多六经辩证的内容。所以有很多伤寒学派的医家陆九芝、恽铁樵等认为,温病就是《伤寒论》论中的阳明病,温病中的热盛神昏不是手厥阴心包经受热,而是足阳明胃经受热导致的。这些医家可称为尊古派,医术固然高超,但出于维护《伤寒论》的权威性,而作如是的论调,未免有失偏颇。近代医家胡希恕也是很受大家尊敬的,但他提出割裂《伤寒论》与《内经》的渊源关系,甚至说《伤寒杂病论序》是伪造的,后人都颇不以为然。 清代温病四大家中,以叶桂(1667~1746年,康熙6年~乾隆11年,江苏吴县人,大江南北学医的,都以叶为宗,私淑最著名的有:吴塘、章楠、王士雄)《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一书为温病学体系形成的标志,至此温病学从伤寒中独立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摘要:《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书渊源于《内经》、《难经》。仲景自序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本文主要浅谈笔者对二者区别和联系的认识。 关键词:伤寒论、伤寒、温病、关系 正文:《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医著。而温病学的发展是在《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证治基础上建立的。《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及其治疗外感病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以及扶正祛邪、治未病等治疗思想,对温病学治法理论及治疗方法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深远。 1.伤寒与温病的区别 伤寒与温病发生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混淆了伤寒广义与狭义 的含义。《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把所有的外感热病都归于伤寒,属广义伤寒,温病也不例外。《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里把伤寒分为五类,五类中又有伤寒。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湿温、热病、温病都属其中。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与湿温、热病、温病并列。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很明确地提出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可见仲景所论伤寒也是广义伤寒。由此得出,广义伤寒包括温病,二者是隶属关系,狭义伤寒则不同于温病,二者是并列关系。2.伤寒与温病的联系 伤寒和温病尽管在诸多方面认识不同,但是两者并不是对立的, 二者的联系也是千丝万缕的。从历史渊源来看,二者的基本理论基础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均源于《内经》和《难经》,所以是同源异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