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历史学派(Neo-Historical School)

第十二章 新历史学派(Neo-Historical School)
第十二章 新历史学派(Neo-Historical School)

第十二章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本章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让学生了解新历史学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学派对美国制度经济学的影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新历史学派的产生:0.5课时。

第二节新历史学派的方法、基本观点及其影响:0.5课时。

第三节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与评价:0.5课时。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新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难点是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探讨新历史学派流行的原因及其影响,以及对社会主义思想的歪曲和攻击。了解19 世纪经济学方法论之争及其启示。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主要运用课堂讲授方式。注意分析历史学派的产生背景及其影响。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何蓉:德国历史学派与19 世纪经济学方法论之争的启示:《社会》总第241期(2005.3)。

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文章·争鸣>> 典藏文献

魏建:德国历史学派兴衰述评,经济科学199902,104~110。https://www.360docs.net/doc/815369759.html,/Browse/ ShowDoc.aspx?Code=3-1&Id=2005062009212979697

【思考题】

1、名词简释:历史归纳法,讲坛社会主义

2、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3、比较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

4、新历史学派国家干预主义的理论特色。

第一节新历史学派的产生

一、历史背景

1、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更迅速地发展起来,在到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内,先后超过法、英而跃居欧洲首位。

2、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激化,德国政府一方面颁布法令,镇压革命,一方面大搞社会改良主义以瓦解革命。

3、再此情况下,公开反对社会主义,为私有制辩护的旧历史学派已不再适应德国资产阶级的需要,于是,冒充社会主义的新历史学派就应运而生了。

二、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新历史学派的首领是施穆勒(G.Schmoller,1838--1917),代表作是《一般国民经济学大纲》(1900--1904)。主张维护中产阶级(他称之为“中间阶层”,包括中小企业主、中小商人、自耕农、熟练工人、经理及工头、职员、公务人员等),他认为要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稳定,必须维

护这个中间阶层。他所主张的社会改良,主体力量是有机体的国家、道德的国家、“社会的君主制”的普鲁士国王、有能力的公正的官吏等,他对封建容克持批判态度。

第二节新历史学派的方法、基本观点及其影响

一、新历史学派的方法及观点

(一)新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

以“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还利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

新历史学派继承了旧历史学派的衣钵,把旧历史学派特别是克尼斯的既否认普遍经济规律又否认各民族经济的特殊规律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并付诸实际运用。他们把历史归纳方法与抽象演绎方法的割裂和对立达到了极端的地步,把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施穆勒说:“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崭新时代是从历史和统计资料的研究中出现,而绝不是从已经经过一百次蒸馏的旧教条中再行蒸馏而产生的”。因此,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于努力收集大量历史的和空前的资料。只有在大量收集资料后,经济学家才有可能应用归纳的方法得出若干结论。这些资料所能说明的,与其说是一国国民经济及世界经济的一般生产过程,无宁说是各个不同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民族经济形态的特殊情况。正因为过去的经济学者并没有掌握这些资料,所以他们的一切经济理论都是没有根据的。新历史学派并把这个观点贯彻到他们的研究中去,大量地利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方法,埋头于社会经济问题各方面史料析搜集。并自认为这种“历史的统计方法”比起旧历史学派的“历史的生理方法”更高明。

新历史学派将历史归纳法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错误的。经济科学的研究必须从收集丰富的资料和分析各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出发,而统计学也是研究经济现象的一种重要工具。但是,我们既反对离开历史或当前现实的理论抽象,也反对离开理论的单纯的历史事实或现实经济现象的描述;而历史也决不是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单纯的罗列和堆积,而是事物和现象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过程。理论必须以历史事物和客观现象为依据,但又决不是历史的孤立或偶然事件的阐释,而是对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现象内在关系和运动的概括。因此,历史和理论是一致的。新历史学派的主张不过是在必须搜集资料和研究个别制度的借口下,否定科学的抽象,拒绝进行任何的理论上的概括,拒绝探寻事物的内部联系。

新历史学派将历史归纳法作为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的观点,遭到了奥地利学派的反对。这就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围绕方法论问题展开的一场争论,在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方法论争论”。两派的首领施穆勒和门格尔之间争论更激烈。门格尔指责施穆勒用经济史来取消经济理论,

乃是“理论的不生产”,认为在经济研究中采用经验的历史方法是不可取的,可取的方法只能是严密的“抽象演绎法”。在门格尔的尖锐批评下,施穆勒后来也承认了自己的极端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归纳法和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两种重要方法,这两种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承的,在经济研究中这两种方法是缺一不可的。

(二)新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1 )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生活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2 )法律对经济有重大的制约作用。

(3 )国家是国民经济的中心,国家必须干预和控制社会经济生活。

二、讲坛社会主义

1、含义:

(1)要信奉一个国家观,相信超越一切阶级之上的国家调节,保护社会的利益。

(2)劳动者同资产者之间的对立,并非经济上的对立,而是感情、教育和思想之间的隔阂。

(3)社会虽有缺陷,但不必打破现存的关系,只要改革经济立法就可以。

2、实质:为消除革命和资产阶级国家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良进行辩护。

3、盛行及衰落:以1890年为界

三、新历史学派理论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及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影响:

新历史学派的经济思想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它风靡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统治着整个德国经济学界,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统治阶级的失败,它也就日趋衰落。然而,新历史学派的思想却对后来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它成为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思想来源。列宁明确指出:修正主义的思想来源于布伦坦诺和桑巴特。布伦坦诺不仅拥护“工联主义”,而且还最先提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思想。他认为帝国主义的卡特尔组织可以缓合资本主义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有计划地发展;卡特尔还保证了商品的销路,不会造成工人失业,从而改善和提高了工人的生活水平,因此,工人不需要进行斗争和革命,资本主义正在向社会主义演进。布伦坦诺的这些观点,就成为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的“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出发点。

其次,它成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新历史学派拥护国家政权,强调国家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颂扬帝国主义,鼓吹德国的特殊历史使命等,都成为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施穆勒、瓦格纳、布伦坦诺等人提出“强权君主制度论”,认为只有国家作为社会经济中心发挥作用,并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国民经济才能高度发展,到了桑巴特手中,则发展成法西斯理论。桑巴特以冒牌的社会主义为纳粹反动政策开护,宣扬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都有自己特有的社会主义,并把“国家社会主义”称为“德意志社会主义”。希特勒法西斯主义者就正是以民族社会主义为幌子来疯狂地反对科学社会主义、实行法西斯专政的。

第三节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与评价

一、新旧历史学派的异同:

德国历史学派是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的产物。由于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德国资产阶级的要求的变化,服务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学派也经历了两个阶段。因此,无论是旧历史学派还是新历史学派,在研究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看法上,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只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以及德国资产阶级在不同时期的要求不同,因此它们所承担的任务,从而它们的方法和若干具体理论观点也有一些差异。

新旧历史学派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方法上,二者都反对抽象法,而主张用历史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它们都否认存在经济学的普遍规律。认为各国各民族经济发展的道路是不同的,因此,用抽象演绎方法来

研究经济问题不能取得任何实际成果;只有对各民族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历史状况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后,才可能用历史的方法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但是新历史学派比旧历史学派更加走向极端,他们不仅把历史学派关于经济学研究的抽象方法和历史方法相对立和相排斥的见解推到极端的地步,而且对旧历史学派没有否定的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特殊历史规律也表示怀疑,并加以否定。

其次,在对社会经济及其历史的研究和叙述方面,二者都把社会经济发展看成是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演化过程,认为现实的一切经济现象都不过是历史上同类经济现象演化的结果。但是,新历史学派在研究经济问题时,不仅大量地利用统计资料和当时已较为发达的统计学方法,即他们所说的“历史统计方法”,去取代旧历史学派的“历史生理学方法”;而且他们特别强调心理因素,伦理道德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甚至认为,社会经济组织不过是受伦理道德规范所制约的秩序,而经济范畴不过是心理、伦理或道德范畴的反映和表现。

再次,在政策主张上,二者都强调国家、法律与经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反对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鼓吹国干预经济生活。但是,新历史学派特别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极力宣传国家的超阶级性,鼓吹可以由国家通过法律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解决社会问题,并给各种改良主义贴上“社会主义”的标签。值得注意的是,旧历史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实质,在于指望国家保护德国国内市场,使落后的德国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而新历史学派强调国家作用的实质,则在于抵制和消弱社会主义的影响,并通过德意志帝国的干预,实现德国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的要求。

二、对历史学派的评价:

从积极的方面看,历史学派至少在下列几点对我们是有所启迪的,对经济理论的发展也是无贡献的。(1)重视历史的经验,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以指导实践;(2)强调不同国家的特殊性,按照国情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3)重视对经济、社会的综合、有机的研究。(4)重视法律、伦理道德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主张,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古典学派完全自由放任的偏差。

另一方面,历史学派又存在许多缺点与错误。(1)片面强调历史的方法,批评抽象的方法,使经济研究走上了另一极端。实际上,他们所做的工作只能称之为科学地揭示规律的初步准备,仅以此为限只能流于经验主义。(2)由于不要抽象法。理论混杂,缺乏体系和一贯性,往往一边在批评古典学派的理论,另一边又引用古典学派的理论观点。(3)历史学派的理论具有浓烈的沙文主义色彩。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维列每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该学派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了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的游戏理论。这派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证实社会文化历史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将此观点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确立了前苏联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游戏的墓本观点和认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又被称为是“活动游戏理论”或“游戏的活动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理论甚础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是建立在他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苏联建国初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进行了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尝试,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莫定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就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愈注意、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这些低级心理机能是最原始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生物进化的果。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特有的心理机能,它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随意注意等。 (2)它的反映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即心理活动的概括—抽象机能),如逻辑记忆、概念思维等。 (3)它实现的过程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以识记为例:动物的识记是建立A-B的直接联想过程,而人的识记则是以符号或词等精神工具X为中介,从而建立A-X-B的间接 的联想过程。 (4)它起源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例如古代用结绳记事,只能记忆一些具体的事情。现代人有了发达的文字,可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机能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曾一度在苏联国内受到严厉的批判,但是他的同伴和学生列昂节夫和鲁里亚等为发展这一学派仍继续坚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维果茨基的理论,把它提到了新的高度,最后形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这一学派的特点是,参与这个学派的成员的一切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的,活动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活动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把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中,就形成了与西方心理学有着根本区别的关于游戏的活动理论。活动游戏理论反对西方的游戏生物学理论,否定游戏本能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与动物游戏有着极大的区别,JL童游戏的产生

维果茨基社会历史文化理论摘要

维果茨基社会历史发展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理论主要内容 一.维果斯基理论的基本前提 1、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所经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儿童的发展才有意义; 2、他认为发展依赖于随着个体成长而形成的符号系统。 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说明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1、两种心理机能:低级机能&高级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是个体作为动物而产生的进化结果,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是作为历史产物的进化结果,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系统。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心理工具(各种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认为最重要的心理工具是语言,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不仅限于社会交往,而且也是以一种自我管理的方式计划、指导和监控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的语言被称为“内在言语”或“个人言语”。3-7岁,儿童出现了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程的表现—自言自语。 3、心理机能的中介结构——历史文化 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始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儿童的记忆、注意、推理能力的发展都和学习使用社会的创造发明有关。如语言、数学体系和记忆方法,在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学习如何借助电脑进行计算;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用自己的手指或珠子计数。 三.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技能转化的过程。

社会文化地理

社会文化地理学的主要流派 社会文化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社会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组织以及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学科,其中“人文”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接下来我具体介绍人文地理的八大主要的学派: 一、区域地理学 区域理论最早是在,19世纪初,德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就为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维达尔·白兰士、赫特纳、施吕特尔、戴维·林顿、胡焕庸等。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l)确立了地理区城划分和区域分在的重要地位。法国地理学者维达尔·白兰士指出,有必要研究和谐一致的小区域。他认为地理学者的主要贡献在于划出有用的自然区域或地区。在典因,“以域研究”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区域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把地球表面划分成大小不和谐的地区或区域。 (2)提出了一系列区域划分和区城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有些原则、方法在当虽未明确提出,但已体现在地理学者进行区域划分和区域分类的实践中.具体讲主要有下述原则和方法。 1. 相对一致性原则。赫特纳和施吕特尔都注意到区域差异,认识到地球上存在着显著不同的地区类别。并指出,这种地区不同于周围的地区,它们在自己的可以划定的边界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戴维·林顿在《形态区域的划分川,亦阐述了区城划分中的相对一致性以则。他认为,实际上,地球表面没有两个小点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一个川界线划出来被认为是均质的地区,只有在特定的现象上才是均质的.不承认相对一致性即部分均质地区的存在,就无法进行区城的划分和分类。 2. 多级划分原则。根据相对一致性原则,对地理区域可以进行多级划分。如中国1959年所进行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域》,就将全国划分成自然区、热量带、自然地区和亚地区,自然地带和亚地带、白然省等多级区城. 3. 综合分析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反映在区域或分类的方法上则表现为地理相关法和主导标志法。这些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地理学者进行区城分类或区划的实践中。前者如英国地理学者赫伯森1950年的世界大自然区域草案是综合分析地表形态、气候和植被而划定的。后者如德国医生兼地质学家西格弗里德·帕萨格认为划分景观类型的最好指明植被。他以主要植物分类为依据划分为全球的景观带。 4. 叠置法。1947年李旭旦教授对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可以称得上是运用迭置法进行区划的范例。他把李承三的《中国地形区域图》、《中国水系分区图》、涂长望的《中国气候区图划图》、梭颇的《中国土壤区域图》、黄秉维的《中国植被区域图》、布克的《土地利川分区图》及胡焕庸的《中国农业区域图》迭置起来,找出它们分界线的吻合处及差异处,并进行了研究,然后将全国划分为十大区。 二、文化地理学

德国历史学派 李斯特

19世纪40年代,德国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记得过历史学派。针对当时德国的封建割据和民族工业遭到致命摧残的状况,德国民族的历史课题主要在于如何促进德国的统一和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就决定了其经济学理论不可能经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段,使其一开始就强调政治经济学要以历史为依据,在意识形态上有着浓厚的对抗亚当斯密理论的色彩。 自亚当斯密开始的传统经济学都视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为普遍适用的、唯一符合自然只需的理性的社会,这一社会历史观使古典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历史的观点,而德国历史学派始终强调各个国家经济发展历史的特殊性,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历史学派和古典学派产生争论和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英法和德国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无论在经济理论层面,还是在经济政策实践方面,历史学派都应该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首先,历史学派反对英国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方法,主张运用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的具体的实证的历史主义方法,在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中注入了一个新的因素。在19世纪末,经济学界对方法论上的争论,其实质上是应该怎样处理抽象演绎和历史方法的关系。其次,作为第一个基于经济时代的经济学流派,历史学派的兴起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史学的发展。最后,历史学派主张依靠国家政权保护和发展各国的民族经济,这对于落后国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强调历史特殊性,反对抽象理论分析 19世纪初,随着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德国一些经济学家呼吁国家统一,主张依靠国家政权保护和发展本国的工业,反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他们的思想成为历史学派的先导,主要代表者是亚当·缪勒尔和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而对历史学派有直接影响的是李斯特。 到19世纪40年代,德国的主流经济学理论即历史学派开始产生。历史学派经历了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两个发展阶段,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罗雪尔、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卡尔·克尼斯、古斯塔夫·施莫勒等经济学家。其基本观点就是强调历史的特殊性,反对抽象的理论分析。他们认为抽象法是单纯推理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应当使用历史方法,大量收集各国与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的资料,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道路。他们都强调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有各自特殊的发展道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无论是旧历史学派的“历史分析法”与“历史生理法”,还是新历史学派的“历史归纳法”与“历史统计方法”,都一致强调历史的特殊性和“历史的方法”,从根本上否定用演绎法抽象出理论,否认存在着普遍的规律。 历史学派强调从历史中抽象理论 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要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支配物质生活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通过研究每一发展阶段上的特殊规律,揭示出适合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规律。虽然我们不能将历史学派的“历史方法”等同于科学,但是我们应充分肯定历史学派强调从历史中抽象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强调政治经济学要以历史为依据,政治经济学应该是国家经济学,而不是世界经济学。国家经济学应该正确地了解各个国家当前的利益和特有环境,教导怎样使各个国家上升到工业发展阶段。 历史学派的奠基人罗雪尔认为政治经济学不应该只限于研究现代的经济制度,而应收集大量的“历史资料”,特别是各个国家古代的历史资料。历史方法同哲学方法的区别就在于哲学家尽量抽象地、脱离一切时间和地点的偶然性去寻找概念或判断的体系,历史学家则尽量地描绘现实生活,寻求人类的发展及其相关的记述。前者着重运用现有的成果下定义,后者则注重于记述历史发展。因此,不可能有符合一切国家的经济学,经济学的课题是“社会经济或国民经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 新历史学派对归纳法有更极端的看法。施莫勒认为经济问题的分析必须运用历史方法,抽象演绎方法是不能取得任何成果的。“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崭新时代是从历史和统计材料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分析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学会客观地评价新 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 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相关作品,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领悟“论从史出, 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形成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 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历史 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文字或图片材料展示新文化运动前,北京大学的课堂里师生间问候官气十足的情形。(老师:老爷们请起立!老爷们好!终生:大人好!老师:老爷们辛苦了!终生:升官发财!)进而引出北大的这种风气随着一场运动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的学习。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旧闻拾遗1:袁世凯率文武百官祭孔;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2.教师提问:材料一报道了袁世凯的哪些行径?他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复辟帝制;以换取日本的支持,实现皇帝梦 3.旧闻拾遗2:《女子世界》是专为女子创办的杂志。近日该杂志大量登载节烈女子事例,主张男子多纳妻妾,要求女子独守贞操,反对婚恋自由。 4.教师提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提示: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 5.问题思考: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当时中国面临的紧迫任务有哪些?当时有哪些著名人物认识到这一点? 提示: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6.图片展示:展示陈独秀照片和《青年杂志》和《新青年》封面 7.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列表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过程。

第六讲保守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第六讲保守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 一、保守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立场 在西方福利资本主义的实践中,自由与平等(或民主)的关系一直是一个难题。正是在这样一个问题面前,形成了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分野。 丹麦当代社会福利思想家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Gosta Esping-Andersen)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对于许多自由主义者来说,民主制度就像‘阿基琉斯之踵’。只要资本主义依然是小资产所有者的世界,民主制度便不会对财产所有权构成威胁。然而,对于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诞生的无产阶级大众来说,民主则意味着对有产者特权的剥夺。自由主义者当然害怕普选权,因为这可能将分配领域的斗争政治化,将市场引入歧途,使效率更加低下。许多自由主义者发现民主制度将会侵占或摧毁市场。” “保守主义的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家都认识到这一矛盾,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解决办法。保守派对自由放任思想最彻底的批判来自于德国的历史学派,尤其是弗里德里克·李斯特(Friedrich List)、阿道夫·瓦格纳(Adolph Wagner)和古斯塔夫·施穆勒(Gustav Schmoller)。他们不认为市场中纯粹的货币关系是经济效率的惟一的或者最好的保证。他们的理想是使父权制和极权主义永久化,这是使资本主义超越阶级斗争的最适当的法律、政治和社会的保护层。” “有一个著名的保守主义学派:主张‘君主政体的福利国家’(monarchical welfare state),声称它将为社会福利、阶级和谐、忠诚和生产力提供保证。在这个模式中,有效率的生产体系并非归因于竞争,而归因于纪律。在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时,一个权威性的制度远远胜于无序的市场。” “保守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现是对法国大革命和巴黎公社的反动。它公开宣称民族主义并反对革命,试图抑制民主力量。它害怕平等的社会而倾向于保留着等级和阶级的社会。它认为,地位、职衔和阶级是自然而定的,然而阶级矛盾则不是;如果人们允许民主式的大众参与,允许权威和地位的分界线消融,将导致社会秩序的崩溃。”(第7~9页)保守主义(Conservatism)是西方思想史的重要流派,与自由主义相比,保守主义福利观反对积极自由,主张消极自由。在其社会福利思想上对自由放任思想持批判态度。保守主义福利思想将总体性和有机性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集体为出发点,强调制度理性,其自由概念不主张个体从集体的要求中摆脱出来,而是强调个体对于集体应该承担起义务,而且,这种义务远远优先于个体自身所应获得的权利。 保守主义认为一切世俗的政治统治,要想持久而稳固,就必须获得一种超越的或先在的正当性。换言之,一切世俗的政治统治,最终都必须立足于一种超越的或先验的力量。世俗统治者只不过是被赋予了这种力量而担当了其载体而已,这和西方所谓“君权神授”的观念是非常契合的,反映出的是保守主义为了应对现代性发生的挑战而在政治层面上做出的选择。 二、旧历史学派与李斯特的“国家主义” (1)旧历史学派的产生背景 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英国、法国等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发展时,德国仍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结束民族分裂,实现国家统一,建立强大的德国,成为19世纪德国历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口号; 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 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 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 势不两立。 2.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图片: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 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年;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 年》的创办;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知识点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诠释 抨击旧道德旧文化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 统道德和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只有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 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2.教师总结强调: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 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 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 3.教师展示材料: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 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最新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说史》第十五章 历史学派与制度学派

第十五章历史学派与制度学派 一、填空题 1、李斯特与古典经济学论证的焦点在于自由贸易与—— 2、李斯特不同于重商主义的地方在于他认为关税保护是——而非——。 3、李斯特认为实行关税保护可以培育本国的————。 4、旧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为———— 5、罗雪尔的研究方法叫做———— 6、瓦格纳维护容克地主,而施穆勒维护——— 7、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又被称之为———— 8、制度学派是对—————的继承与发展 9、制度学派的创始人是———— 10、凡勃仑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是———— 11、在凡伯伦看来,资本主义生产中,——统治者—— 12、康芒斯认为制度是“————” 13、康芒斯认为现代社会最有效的调节方式是——调节 14、米契尔的主要贡献是对——问题的分析 15、制度学派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的批判 二、名词解释 1、国民经济学 2、历史分析法 3、凡勃伦 4、商业循环 三、问答题 1、制度学派的学说有哪些主要特点? 2、叙述并评价李斯特的关税保护理论。 四、辨析题 1、李斯特把关税保护当成一种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2、凡勃伦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利用”统治“企业经营”。 3、康芒思认为制度对经济生活发生重要的影响。

第十五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关税保护 2、手段;目的 3、生产力 4、罗雪尔 5、国民经济的生理学法 6、资产阶级 7、讲坛社会主义者 8、历史学派 9、反勃伦 10、《有闲阶级论》 11、企业经营;机器利用 12、集体控制个体的行动 13、法律 14、经济周期 15、改良主义 二、名词解释 1、国民经济学:李斯特主张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种国民经济学,即从民族的立场出发所理解的经济学。他的国民经济学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征。 2、历史分析法:也就是国民经济学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方法。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解剖,而对每一个国家又从古至今地论述它的生理成长过程,即从幼年到中年(兴旺的时期)又到老年(衰老时期),叙述其经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了经济史 3、凡勃伦:美国经济学家,制度学派创始人。他着重于制度的心理和文化分析,把制度的发展作为思想意识严谨的结果,他的学说又被称为制度的“社会心理学派”。 4、商业循环:即经济周期,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切尔提出。认为经济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产生着下一阶段,即繁荣导致衰退,衰退又导致繁荣,资本主义经济正是这样波浪式前进的。 二、问答题 1、(1)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天然合理、尽善尽美的制度,对现代资本主义提出改良主义的批判。 (2)以心理、历史、法律的因素来解释制度,学说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3)以相对和进化的观点解释社会制度演变,否认社会发展中的革命性飞跃。(4)极力强调国家和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2、内容: (1)李斯特的经济学说与英法古典主义的对立,集中体现在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的论争上。李斯特认为当时德国工业远远落后英法,只有首先实现工业化才能

社会文化史

社会文化史:史学研究的又一新路径 2010-08-17光明日报点击: 174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历史学亦不例外。在史学百花园中,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等层出不穷;文化史、社会史、口述史、社会文化史等一派欣欣向荣之象。作为史学新兴学科的一支,国内社会文化史的发展已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虽然还未成长为参天大树,但在史学界搞得有声有色亦是有目共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内社会文化史研究取得的进展,本刊特邀刘志琴、梁景和、李长莉等在这一领域辛勤开拓、颇有实绩的专家介绍有关情况,向读者朋友释疑解惑。 主持人:危兆盖(本报记者) 特邀嘉宾: 刘志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梁景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长莉(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刘志琴

梁景和 李长莉 一、在文化史、社会史的大潮中社会文化史破土而出 主持人:社会文化史是什么?它与通史、专史、文化史、社会史是什么关系?它是要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还是要发展成一个新学科抑或只是增加一种解读历史的新方法?

梁景和:在国外,社会文化史更多地被称作新文化史,它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中一个最主要的史学流派。但在国内,我们习惯于用“社会文化史”这一称谓。美国史学家林·亨特1989年在其主编的《新文化史》一书中首次举起“新文化史”的大旗,标志着新文化史的崛起。亨特指出,新文化史“探讨方向的焦点是人类的心智,把它看作是社会传统的贮藏地,是认同形成的地方,是以语言处理事实的地方。……文化史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往法律、文学、科学、艺术的底下挖掘,以寻找人们借以传达自己的价值和真理的密码、线索、暗示、手势、姿态。最重要的是,研究者开始明白,文化会使意义具体化,因为文化象征始终不断地在日常的社会接触中被重新塑造”。 我以为,社会文化史是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是观察和诠释历史的一个重要视角和层面。社会文化史可以补充通史和专史的内容,社会文化史与文化史、社会史具有交叉关系,亦可发展为并列关系。社会文化是客观存在,运用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和层面会发现更为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和内容,因此开展社会文化史研究,具有推动史学发展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李长莉:历史学是以实证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面对的是丰富纷繁的以往人类社会现象及人们的所有活动,要予以认知,就需要一定的概括与分解。因此近代以来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形成了综合性通史与分领域专史两条学术路径,这也成为迄今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然而,随着人类面临日益复杂而多样的问题,要求历史提供的知识已不只是还原历史真相与判断是非,而是要开掘历史现象的纵深处,多层面地探究其内在根源与演变机制。如此则只限于某一专史领域、单一视角的知识难以解答,而如果从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视角进行认知,则可弥补单一视角的某些缺陷。“社会文化史”20年来的发展历程,就是这样一种以跨学科交叉视角研究历史的探索与尝试。 “社会文化史”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当时相继兴起的文化史和社会史各有偏重、难以反映社会文化的一些纵深领域、留有诸多相互重合又模糊不清的空间等问题,开始有学者尝试打通社会史与文化史,探索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于是提出了“社会文化史”的新概念。我以为这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学科范畴,而主要是指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大致而言,即以文化理论分析历史上的社会现象或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历史上的文化问题。它与通史和专史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予以补充,使历史学的血肉更为丰满鲜活。 刘志琴:48年前一篇《<急就篇>研究》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急就篇》是汉代儿童的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随堂练习题

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这就是历史上的 A..新文化运动 B.戊戌维新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运动 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师夷长技 B.实业救国 C.民主科学 D.救亡图存 3.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针对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积弊,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当时中国社会的积弊是 A.专制与愚昧 B.封闭与自大 C.落后与野蛮 D.迷信与盲从 4.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A.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 B.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C.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 D.李大钊宣传十月革命 5.“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味,斗争锋芒直指传统礼教和孔孟儒学。”该材料揭示了新文化运动的 A.原因 B.性质 C.内容 D.影响 6.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学习西方的过程,经历了“始而言技(技术)”、“继而言政(制度)”,“进而言教(思想)”的过程。下列对近代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企业 ②康梁维新派主张“三民主义” ③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是因为( ) A.它是一场文化运动 B.它是一场反封建运动

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6月5日1、2节205考试(十五周周三) 导论 一、作为一种现象的文化 (一)现象 1、人的第二自然、非特定性 2、给定的行为规范体系 3、古拉丁语:耕耘、培养、教育、修养 4、演化,考古学:《周易》“关乎天文以查实便,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5、1871年,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二)定义 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从社会上获得的习惯、器物文化。德国,思辨。 雷蒙德、威廉斯:艺术和艺术活动;文献式的人类智慧结晶;一种生活方式。 二、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社会学 1897年,德国的巴德开展田野调查 (一)含义 (二)性质:马林诺夫斯基 1、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统一 2、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3、理论和实证的统一 4、个体和整体研究的统一 (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哲学的区别 2、与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的区别 (四)研究内容 1、民俗、风俗习惯、民歌、民谣 2、宗族崇拜 3、 4、语言、文字、符号 5、家庭、婚姻、亲属 6、艺术 7、知识

8、传统与现代化 9、文化传播、冲突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比较分析法(中西方宗教) 3、问卷法 4、访谈法 (六)研究意义(四点) 1、揭示文化的产生规律 2、揭示文化发展规律 3、文化现状 4、参与决策的咨询 三、推荐书目 1、1748年《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法国;1689-1755年 2、1871年《原始文化》爱德华·泰勒英国;1832-1917年 3、1890年《金枝》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英国;1854-1941年 4、1899年《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奥地利;1856-1939年 5、1918年《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德国;1880-1936年 6、1934年《历史研究》汤因比英国;1889-1975年 7、1946年《菊与刀》本尼迪克特美国;1887-1948年 8、1947年《乡土中国》费孝通中国;1910-2005年 9、1949年《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中国;1893-1988年 10、1955年《爱欲与文明》赫伯特·马尔库塞德国;1898-1979年 11、1969年《代沟》玛格丽特·米德美国;1901-1978年 12、1973年《后工业社会》贝尔美国;1919- 年 13、1978年《东方学》萨义德美国;1935-2003年 14、1980年《第三次浪潮》托夫勒美国;1928 - 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程教学设计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课程内容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2.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标志及新文化运动的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学会利用相关史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形成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中的第一课,本课在教材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上一单元“辛亥革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下一课“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本课包括两个子目: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教材以“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为线索,叙述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条理清晰,内容精炼。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而《新文化运动》一课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抽象,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选取通俗

易懂的材料增强学生历史理解能力,使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情境导入 青年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同学们,这段话是百年前的一位知识分子对时代的呼唤、对青年的呐喊、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祖国的深情。他是谁?何以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 有人说,思想源于时代,思想又引领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拜访那群激情昂扬的人物,去回望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讲授新课 一、桎梏:枷锁重重乱象生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20世纪初的中国,将会看到以下现象: 社会现象一:北大师生问好(图片、文字)

文化研究学派

第一节“文化研究”的概念、特点、历史与动因 一、什么是“文化研究” 所谓“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在西方学术界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顾名思义地简单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它与一般所说的(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的研究(cultural research),以及文化理论、文化批评也不同,更不等同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文化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限于文化。 这里所介绍的“文化研究”,是特指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生发出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靡英语世界,然后逐步影响到全世界的一种学术思潮或一个知识流派,所以又称文化研究学派。 在西方,有些文章为了区别这个特定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常常把前者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作Cultural Studies。 “文化研究”是由1964年成立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发展而来的,其理论基础由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几位奠基人的研究及其成果,如理查·霍加特(Richard Hoggart)的《识字的用途》、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文化与社会》和《漫长的革命》、爱德华·汤普森(E.P.Th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电视话语中的编码/解码》等著作所奠定。 “文化研究”涉足的领域非常广,几乎横跨全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但与“文化研究”联系特别紧密的,一般认为有四大学科,它们是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 因为“文化研究”为研究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及其它大众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也为世界范围的大众传播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因此,它被公认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大重要流派。 二、“文化研究”的特点 美国学者本·阿格尔(Ben Agger)在他的著作《作为批判理论的文化研究》里,从文化取向出发,认为“文化研究”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1、跨学科。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早期的代表人物来自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领域,他们打破传统学科分类的界限,将大众文化作为意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来研究,形成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并且自此,跨学科成为“文化研究”所信奉的一贯信条。 2、主张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全部方式”。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灵魂人物威廉斯给文化下了一个重要定义,即文化是物质、知识与精神所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这个定义为“文化研究”抛弃英国主流文学界的文化精英主义,将传统文化研究不屑一顾的一些文化现象,如电视、大众文化等,纳入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而且“文化研究”在研究这些文化现象时,充分肯定其文化价值,将这些文化实践予以合法化。 3、拒绝将文化分为高雅和低俗两类。将所有的文化都看成是“连续统一”(continuum)的文化表现,试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文化的共同领域。 4、主张文化既是实践的又是经验的。“文化研究”不仅研究文化产品,如电影、小说、音乐,同时也研究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研究人们如何创造和体验文化,强调工人阶级对霸权文化的反抗。 巴基斯坦学者扎奥丁·萨德尔(Ziauddin Sardar)则从政治视角,在与人合著的《文化研究入门》一书中总结了“文化研究”的五大特点: 1、“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文化实践跟权力的关系。目的是揭露权力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文化实践。 2、“文化研究”不限于研究文化。它是从文化的复杂形式来理解文化,分析文化实践本身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3、“文化研究”中的文化,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政治批评的场所;“文化研究”既是理性的学科,又是实用的学科。 4、“文化研究”既暴露又调和知识的不同领域。寻求知者和被知者、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的共同兴趣和认同。 5、“文化研究”持激进的批判立场。对当代社会进行道德批判,对社会结构进行政治批判,其目的是理解和改变一切支配性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 比较“文化研究”与英国传统的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学派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注重研究当代文化。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命名即反映了其研究旨趣之所在。“文化研究” 以当代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拒绝将文化神圣化,主张将文化的意义和实践“去中心化”和“去经典化”。 2、注重研究大众文化。尤其是注重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 3、重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 4、关注现实问题,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种问题都有可能被纳入“文化研究”的研究范围,但“文化研究”尤其关注文化中蕴含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如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把整个世界都看作是一个文本,并透过符号,在文本背后发现意识形态和权力争霸。 三、“文化研究”发展史 1871年,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但这不是当前学术界作为热门话题谈论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起源是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联系起来的。 1964年,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伯明翰大学宣告创立。第一任主任是霍加特,灵魂人物是威廉斯。霍加特、威廉斯和汤普森都是工人阶级出身,对社会中下层阶级的熟悉程度,非一般知识分子所能比。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秉承英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致力于沟通英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把研究工人阶级的生活作为其首要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威廉斯提出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全部方式,生产与消费由此成为研究中心理解文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结果是文化生产最终被看作生产方式之一,这样就把文化从上层建筑拉回到经济基础中来,与社会经济生产和结构相联系。而注重消费研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_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展示图片:《讲坛上的教授》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辜鸿铭。你认识图片中人物吗?这场

由众多学者参加的运动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 ,辜鸿铭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局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2.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7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也迁往北京。 3.《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大多任教于北京大学。他们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2.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这是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他还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他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4.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它打开了遏制。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探究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结论: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①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观念和尊孔复古逆流势不两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简介

德国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简介 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GeorgFriedrichList,1789~1846),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保护贸易论倡导者。他首创了交响诗,将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表现融化在交响音乐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标题交响音乐的内涵,为管弦乐创立了新的艺术形式,采用单乐章结构和主题变形手法,对后世的音乐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1841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问世,数月之内发行3版。1846年在去奥地利、匈牙利的旅行途中,因贫病交迫而自杀。 1811年10月22日,出生于雷汀。 1820年拜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为师学习钢琴演奏。 1826-1851年创作了《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1828年在巴黎定居,在住处教授音乐。 1831年帕格尼尼来到巴黎,他极大地启发了李斯特的想像世界和音乐世界。 1830年出席聆听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首演,并将其改编成钢琴曲。 1833年在肖邦的巴黎寓所中邂逅了玛丽·达古伯爵夫人。俩人去日内瓦同居。 1837年创作《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玛丽在意大利科摩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女儿科西玛。 1840年结识罗伯特·舒曼和理查德·瓦格纳。 1842年与玛丽的关系终止。 1847年到基辅演出时,邂逅卡洛琳·冯·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

1848年创作《前奏曲》。 1851年创作《玛捷帕》。 1852年创作b小调钢琴奏鸣曲。 1855年创作《但丁》交响曲。 1865年加入圣方济修会,并取得了神父的头衔。 1869年他的学生奥尔加成为他的新情人,这段恋情很快便结束。 1875年匈牙利李斯特学院创立。 1886年7月31日深夜,在拜罗伊特去世。 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22日生于匈牙利雷汀,幼年即为 神童,9岁时举行第一场钢琴独奏会。1821年去维也纳,随萨列里 与车尔尼学习。1823年在巴黎、1824年在伦敦演出(受到英王乔治 四世接见)。1823-1835年住在巴黎,与柏辽兹和肖邦以及文学界、 绘画界名流交往。他享有风格趣味华丽非凡的钢琴炫技大师的声名,盛极一时。1833年起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同居,生子女三人,女 儿科西玛先嫁比洛,后嫁瓦格纳。1840-1847年,在欧洲、俄国等 地巡回演出,与卡洛琳·赛因·维特根斯坦公主同居。1848-1859 年,任魏玛宫廷乐长,在此十年中指挥演出大量作品,特别是柏辽 兹和瓦格纳的作品,使魏玛一跃而为显赫的音乐中心。1850年指挥《罗恩格林》的首演。这十年也是李斯特自己的创作丰收的年代: 作有《浮士德》和《但丁》2首交响曲、12首交响诗和其他许多作品。1860年起住在罗马艾斯特庄园,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 斯特神父,这一时期创作许多宗教音乐,包括《圣伊丽莎白轶事》 和《基督》。1869年起,往返于罗马、魏玛和布达佩斯三地之间, 其风流韵事仍为全欧洲的话柄。最后5年致力于教学工作,门生中 有西洛蒂、拉蒙德和魏因加特纳等人;同时,创作进入重要的新阶段,每首作品的和声都有重要创新,如《愁云》和《死神恰尔达什》, 预示了德彪西的“印象主义”。1886年75岁生日巡回演出,重访 巴黎和伦敦,同年在德国拜罗伊特因肺炎发作,在女婿瓦格纳家中 去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