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镀行业近几年发展概况和展望

2000年3月电镀与环保第20卷第2期(总第112期)?3.

?综述?

上海电镀行业近几年发展概况和展望

沈品华(上海永生助荆厂,上海200331)

1改革使电镀行业出现大调整局面2镀层结构的变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探^,上海电镀行业的产业结构和布局也出现太变革和大调整的局面.尤其是市区原有10多家专业电镀厂到目前仅存一家了。词整的主要原因有咀下几个方面:

(1)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电镀的产品或零部件也相应调整,致使有些电镀厂生产业务严重不足;

(2)近几年上海建设速度加快,大批居民搂和办公楼拔地而起,有的电镀厂处于这些房产开发业的黄金地块.被置换出来开发房产;

(3)处于居民区的电镀废水和废气一时无法衡底治理.也必须搬迁;

(4)行业调整.企业重组。使原来电镀厂点集中起来或变电镀厂为电镀分厂或电镀车间。这几年,出现丁电镀厂点向郊县转移的趋向。这种带战略性的转移也是城市发展的规律。笔者近几年去过一些国家的大城市,如纽约、洛杉机、圣保罗、东京等.发现白天市区几乎看不到一辆载重卡车。原来市区很少有工厂,非但电镀厂没有,就是金属加工厂也看不到。市区除了商业街,就是居民区和配套的绿地景观.而工厂都设在郊外。上海的发展在解放前和解放后的最初几年是无序的,即没有统一规划的自然发展。电镀厂多是由规模甚小的弄堂小厂合并而成。后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郊县才陆续冒出一些电镀厂。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目前郊县就出现了一些年产值数千万元的电镀企业。工业尤其是带有污染的电镀工业,向郊县转移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城市除作商业街区和居住区外,一般只能发展一些无污染的城市工韭。通过调整和重组,上海地区电镀厂由1984年800多个电镀厂点,到现在已减少到450家左右。电镀厂点减少了,废水能得到较好的集中治理,但电镀总量还是有所增加的。这说明上海的电镀行业还是在发展。

下面介绍一些上海地区电镀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2.1镀层向高耐蚀性方向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镀层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这表现在几个方面:(1)防护装饰性镀层

以往肪护装饰性镀层大多以铜/镍/铬镀层为主,但这种镀层体系不适用于很差的环境下使用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如摩托车零件。上海易初摩托车是著名品牌,这几年得到较快发展,与之配套电镀厂点也不少。摩托车在露天条件下使用,镀件不少,由于摩托车价格贵,买一辆得用10年左右时间,这就要求镀件保持较长时间不生锈。一般铜/镍/铬镀层是难以达到要求的。所以得改用具有较高耐蚀性的双层锦/铬、三层镍,铬甚至在上述两种镀层基础上再加镍封。

双层镍镀层,即半光亮镀镶层上再镀光亮镍层,镀层的厚度比为半光亮镍占纠3,光亮镍占113左右。有少数单位的双层镍是普通暗镍层上镀光亮镍层的,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不能获得好的抗蚀性。双层镀镍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两镍层间的电位差,最佳为120~150mV。电位差过低,电化学保护作用差;电位差过大,外层光亮锦古硫量过多,电位变得太负,镍层活性增加,非但套铬困难,而且抗腐蚀性也会下降。

双层镀镍工艺的重点应放在半光亮镍溶藏的维护上.即不要让糖精等一些古硫化台物污染。除了要选用好的不古硫半亮镍光亮剂外,肪止光亮镀镍液带到半光亮镍槽是美键因素。经测试,半光亮镀镍液只要受到8mdL糖精污染,就会影响双层镍电位差30mV左右。

三层镍/铬镀层,即半光亮镍/高硫镍/光亮镍/铬镀层。半光亮镍和光亮镍镀层的厚度比可参照双层镜镀层,高硫镍镀层厚度仅为07~l5um。如双层镍镀层间电位差能维持在120mv以上,一般能够达到高肪蚀性的要求。由于半光亮镍槽维护困难,为保砬起见,双层锦镀层中间再镀~层高硫镍能起质量保证作用。半光亮镍与高硫镍层间电位差为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