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教案

妇产科教案
妇产科教案

徐州医学院

课堂教案

专业妇产科

课程妇产科学

年级08临床医学

任课老师陈惠萍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1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课题: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学时:2授课日期:2009-9-1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2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妊娠生理学时:2授课日期:2009-9-8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3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妊娠诊断学时:2授课日期:2009-9-15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4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腹部四步触诊法(实训)学时:2授课日期:2009-9-22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操作训练,实操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5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产前检查及妊娠期卫生学时:2授课日期:2009-9-29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6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正常分娩学时:2授课日期:2009-10-6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7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骨盆外测量(实训)学时:2授课日期:2009-10-13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操作,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8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正常分娩(实训)学时:2授课日期:2009-10-20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操作,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9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正常产褥学时:2授课日期:2009-10-27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10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新生儿沐浴(实训)学时:2授课日期:2009-11-2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操作,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11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妊娠病理(一)学时:2授课日期:2009-11-9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12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妊娠病理(二)学时:2授课日期:2009-11-16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13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妊娠合并症学时:2授课日期:2009-11-23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14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异常分娩学时:2授课日期:2009-11-30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15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分娩期并发症学时:3授课日期:2009-12-7、2009-12-14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徐州医学院妇产科教学教案№16

课程:妇产科学专业:临床医学编写老师:陈惠萍

课题:产褥感染学时:1授课日期:2009-12-14

课后记: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认真听讲,授课效果良好。

教案模板(妇产科)

教案模板(妇产科)

南方医科大学 教案 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 所在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系、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妇产科学》 授课对象 2013级临床医学本科(国语班)授课教师 xxx 职称医师、助教 教材名称妇产科学第8版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异位妊娠 Ectopic pregnancy 南方医科大学妇产科学教研室 xxx 【导入式教学】 1)视频播放:首先由急诊科的故事引出妇产科急腹症这一概念,吸引学生注意力。病例简介:已婚女性,24岁,停经42天,少许阴道流血3天,突发下腹痛1小时,血压82/50mmHg,心率110次/分,表情痛苦,面色苍白。 2)提出疑问,引发思考。 3)导出本节课授课主题:异位妊娠。 【主要内容】 1)熟悉异位妊娠的定义; 2)了解异位妊娠的分类; 3)掌握异位妊娠的结局; 4)掌握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 【定义】 1)回忆式教学:引导学生复习既往知识点,回忆正常妊娠的定义; 2)异位妊娠的定义: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 3)通过图片联合挂图的模式,多方面强化巩固有关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的知识点,图文并茂,便于理解和记忆。 【分类】 1)继承前面讲述异位妊娠的定义之后,结合挂图,根据受精卵着床部位的不同,引出异位妊娠的分类; 2)异位妊娠分为以下几类: 输卵管妊娠(包括:间质部、壶腹部、峡部、伞部):最常见,95%; 卵巢妊娠:0.5%-1%; 腹腔妊娠:<1%; 宫颈妊娠:罕见; 阔韧带妊娠。 其中,输卵管妊娠分为: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最常见,55%; 输卵管峡部妊娠:25%;总学时20分钟PPT 教师自我介绍。(1min) 由临床病例导入今天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 (3min) 复习既往知识点帮助学习新的知识点,对于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融会贯通。(4min) 通过挂图学习异位妊娠的分类,简单易记

妇产科教学教案

妇产科教学教案________年_________月 讲课题目盆腔炎 课时数 2 学时。 听课对象医学系本科95级学生。 讲课人姓名齐红岩职称主治医师 讲课目的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能,熟悉急性盆腔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不同发展过程的临床表现,彻底的治疗原则,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讲授重点女性生殖器的自然防御机能、炎症的传播途径、急性盆腔炎的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慢性盆腔炎的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讲课内容与时间分配盆腔炎讲授2学时,女性生殖器的自然防御机能及主要防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炎症的传播途径,急性盆腔炎的病因及病理变化。根据炎症的不同发展阶段及范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预防、治疗,除一般治疗外,抗生素治疗的原则应选择敏感抗生素联合中用药,药量要求达到适量,静脉滴注,疗程要够,手术治疗指征,慢性盆腔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妇产科教学教案_______年_______月 讲课题目女性生殖器结核、性传播疾病 课时数 2 学时。 听课对象医学系本科95级学生。 讲课人姓名齐红岩职称主治医师 讲课目的熟悉结核性盆腔炎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熟悉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防。 讲授重点结核性盆腔炎的传播途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辅助诊断方法,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防措施及方法。 讲课内容与时间分配女性生殖器结核学时,讲授结核性盆腔炎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性传播疾病学时,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辅查,急、慢性淋病的治疗,梅毒的病原体,传播途径、梅毒的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临床表现诊断辅助诊断、治疗方法,艾滋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传播途径、预防的方法及治疗措施。

妇产科护理教案全的母婴护理@南华(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 描述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叙述各临近器官及临床意义。 2. 叙述女性生殖系统主要血液供应及淋巴系统。 3. 复述骨盆的骨骼、关节、韧带和分界。 4. 描述骨盆底三层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邻近器官。40min 2. 女性生殖器的血管、淋巴及神经。10min 3. 骨盆的构成与分界。25min 4. 骨盆底三层组织的结构和功能。15min 三、讲授重点: 1.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邻近器官。 2.骨盆的构成与分界。 四、讲授难点: 1. 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构造及其邻近器官。 2. 女性生殖器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3.骨盆底三层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模型、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七版教材)、系统解剖学(人卫第七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

5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授课对象:护理本科 学年制:四年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授课时数:2学时 授课内容 一、目的要求: 1. 叙述月经的临床表现。 2. 列举与月经期保健相关的护理问题。 3 执行月经期卫生保健指导。 4. 叙述卵巢分泌性激素的主要生理功能。 5. 叙述月经的周期性调节及各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二、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月经的临床表现及相关保健。30min 2. 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其生理功能。25min 3. 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及其周期性变化。35min 三、讲授重点: 1. 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2 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及其周期性变化。 四、讲授难点: 1. 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其生理功能。 2 月经的内分泌调节及其周期性变化。 五、授课方法: 讲授、讨论 六、教具: 挂图、幻灯 七、参考书: 妇产科(人卫第五版教材)、组织胚胎学(人卫第五版教材)、妇产科护理学(成人大专院校教材)、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周昌菊主编) 。科目: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全册整套教案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自学)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Anatomy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System) [教学目标] 1.掌握外、内生殖器组成。 2.掌握子宫的位置、形态、大小、分部和韧带及输卵管的分部。 3.了解内生殖器功能及邻近器官位置和主要的血管、淋巴、神经。 4.了解骨盆组成、分界和类型 5. 熟悉骨盆底组织。 [教学重点] 1.内生殖器官 2.骨盆 [教学难点] 1.内生殖器官 2.血管、淋巴、神经。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讨论 [教学用具] 多媒体、模型、挂图 [教学程序]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讲授内容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Anatomy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骨盆为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且与分娩有密切关系。 一、外生殖器(pudendum,external genitalia) (一)阴阜(mons Pubis)隆起的脂肪垫(女性第一性征) 位置耻骨联合前面 青春期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女性第二性征)(二)大阴唇(labium majus)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 位置邻近两股内侧,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前端:子宫圆韧带终点 后端:在会阴体前相融合,形成大阴唇的后连合。 外侧面:与皮肤相同,皮层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 内侧面:皮肤湿润似粘膜 皮下脂肪层富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局部受伤,出血易形成大阴唇血肿 未婚妇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外口。 经产妇大阴唇:两侧分开(分娩); 绝经后:大阴唇呈萎缩状,阴毛稀少 (三)小阴唇(labium minus)一对薄皱襞,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敏感 位置:大阴唇内侧。 前端:相互融合,再分为两叶包绕阴蒂, 前叶形成阴蒂包皮 后叶与对侧结合形成阴蒂系带

妇产科教学教案讲课教案

妇产科教学教_______________讲课题盆腔 课时2学时 听课对医学系本9级学 讲课人姓齐红职称主治医 讲课目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机能,熟悉急性盆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不同发展过程的临床表现彻底的治原则,慢性盆腔炎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讲授重女性生殖器的自然防御机能、炎症的传播途径、性盆腔炎的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慢性盆腔炎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讲课内容与时间分盆腔炎讲学时,女性生殖器的自防御机能及主要防病菌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炎症的传播径急性盆腔炎的病因及病理 变化根据炎症的不同发展阶及范围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预防、治疗,除般治疗外,抗生素治疗的原则应选择敏感抗生素联合中用药药量要求达到适量,静脉滴注,疗程要够,手术治疗指征,性盆腔炎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妇产教学教____________ 讲课题女性生殖器结核性传播疾 课时2学时 听课对医学系本9级学

讲课人姓齐红职主治医 讲课目熟悉结核性盆腔炎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熟悉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的病原体、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防 讲授重结核性盆腔炎的传播途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辅助诊断方法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预防施及方法 讲课内容与时间分女性生殖器结0.学时,讲授结核盆腔炎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及抗结核药物治疗及手治疗。性传播疾1.学时,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现、诊断及辅查,急、慢性淋病的治疗,梅毒的病原体,传途径、梅毒的分期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尖锐湿疣的病原临床表现诊断辅助诊断、治疗方法,艾滋病的病因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传播途径、预防的方法及治疗措施 妇产教学教____________ 讲课题子宫颈 课时2学时 听课对医学系本9级学 讲课人姓齐红职主治医 讲课目了解子宫颈癌的病理变化并熟悉转移途径,熟悉颈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及临床分期熟悉不同分期的宫颈癌的疗原则 讲授重讲授宫颈癌的病因病理及分型及组织学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宫颈癌的转移途径及临床分期宫颈癌的症状和征,宫颈癌的普查及确诊

妇产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二产前检查说课教案

说课教案 学科:妇产科护理 授课教师:原英 学校:哈尔滨市卫生学校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来自哈尔滨市卫生学校。 我说课的内容是妇产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二产前检查。我会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研究,教学过程,课后反思几方面来谈谈我对本次实践教学课程的构思及具体实践过程。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我选用的教材是高教社出版的妇产科护理,本书以人的整体护理为中心,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的个性化护理。而产前检查除了在知识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习正常分娩打下坚实基础,更能在情感上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情操。 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预产期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熟练掌握腹部四步触诊法相关操作 情感目标:学会关爱孕妇,热爱生命,增强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二、学情分析 授课前对本次课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现状分析,从年龄结构上看,她们多在15~18岁之间,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感性知识敏感,抓住这一特点设计课程很重要。从知识储备上分析,学生们学习基础差,文化知识薄弱。课程设置中应根据社会对职业的需求,调整课程难度,增强实用性。从学习特点上观察,她们缺乏学习兴趣,没有良好学习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按需施教。 三、教法学法研究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和归纳总结法。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将课堂

时间,让学生们去计算,她们计算的结果并不会百分之百正确,选择她们错误的问题来进行分析,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寻找问题的根源,解决的方法。这样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几乎人人掌握,不需要更多的考核方法。 在预产期计算学习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推算预产期只有运用公式计算一种方法吗?如遇到特殊情况,孕妇月经周期不规律时怎么办呢?以此作为知识拓展训练的内容,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模式。 (三)四步触诊法(四步触歌) 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首先将传统实验课与本次实践课进行了一下比较,得到以下结论:传统实践课模式往往是:示教-练习-考核,整个学习过程中示教由教师完成,练习和考核学生参与完成,而学生的参与多是以考核取得高些的分数为目的缺乏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兴致不高,甚至不愿学习;而本次实践课我设计了这样的实践过程:观察-体验-讨论-解惑,前三个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而在完成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也会提出各种问题,体验过后,师生共同归纳操作要点,用这样图文并茂的卡通插图总结触诊原理及结果。不以考核为目的的学习,轻松、自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较为浓厚,这样的体验式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主导课堂,探索知识,合作学习,提高实践课堂时效性。 另外,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合理的运用,也是保障本次实验课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归纳总结(总而言知) 以往的实践课总是以考核作为最后的总结评价,而这次课运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每一个教学目标,以四步触诊法为例,在课程的最后,用自创歌谣来进行知识的总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自学)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Anatomy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System) [教学目标] 1.掌握外、内生殖器组成。 2.掌握子宫的位置、形态、大小、分部和韧带及输卵管的分部。 3.了解内生殖器功能及邻近器官位置和主要的血管、淋巴、神经。 4.了解骨盆组成、分界和类型 5. 熟悉骨盆底组织。 [教学重点] 1.内生殖器官 2.骨盆 [教学难点] 1.内生殖器官 2.血管、淋巴、神经。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讨论 [教学用具] 多媒体、模型、挂图 [教学程序] 1.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2.讲授内容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Anatomy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内、外生殖器官及其相关组织与邻近器官。骨盆为生殖器官的所在地,且与分娩有密切关系。 一、外生殖器(pudendum,external genitalia) (一)阴阜(mons Pubis)隆起的脂肪垫(女性第一性征) 位置耻骨联合前面 青春期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女性第二性征)(二)大阴唇(labium majus)一对隆起的皮肤皱襞, 位置邻近两股内侧,起自阴阜,止于会阴。 前端:子宫圆韧带终点

后端:在会阴体前相融合,形成大阴唇的后连合。 外侧面:与皮肤相同,皮层内有皮脂腺和汗腺,青春期长出阴毛 内侧面:皮肤湿润似粘膜 皮下脂肪层富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局部受伤,出血易形成大阴唇血肿 未婚妇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外口。 经产妇大阴唇:两侧分开(分娩); 绝经后:大阴唇呈萎缩状,阴毛稀少 (三)小阴唇(labium minus)一对薄皱襞,无毛,富含神经末梢,敏感位置:大阴唇内侧。 前端:相互融合,再分为两叶包绕阴蒂, 前叶形成阴蒂包皮 后叶与对侧结合形成阴蒂系带 后端:与大阴唇后端相会合,在正中线形成横皱壁――阴唇系带 (frenulum labium pudendal)经产妇受分娩影响,不明显(四)阴蒂(clitoris)勃起性组织(与男性阴茎海绵体相似) 位置两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 分三部分: 前端: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仅阴蒂头露见,其直径6~8mm。 中:阴蒂体, 后:分为两个阴脚,附着于各侧的耻骨支上。 (五)阴道前庭(vaginal vestibule)两小阴唇之间的裂隙 前:阴蒂 后:阴唇系带 在此区域内: 前方尿道外口 后方阴道口 舟状窝(阴道前庭窝):阴道口与阴唇系带之间一浅窝,经产妇无 1.前庭球(vestibular bulb)又称球海绵体,前庭两侧,由勃起性的静脉丛构成 前部与阴蒂相接 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 浅层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2.前庭大腺(major vestibular glands)又称巴多林腺(Bartholin glands) 位于大阴唇后部,亦为球海绵体肌所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细长(l-2cm),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性兴奋时分泌黄白色粘液,正常情况检查时不能触及,若因感染腺管口闭塞,形成前庭大腺脓肿,若仅腺管开口闭塞使分泌物集聚,形成前庭大腺囊肿,则两者均能看到或触及。 3.尿道口(urethral orifice)尿道的开口,略呈圆形,位于阴蒂头的后下方及前庭前部,尿道旁腺或斯基思腺(paraurethral or Skeneglands):尿道口后壁上一对并列腺体,其分泌物有润滑尿道口作用,亦常为细菌潜伏所在 4.阴道口及处女膜(vaginal orifice and ) 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前庭的后部,为阴道的开口,其大小、形状常不规则。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_3

---------------------------------------------------------------最新资料推荐------------------------------------------------------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 教师姓名教研室妇产科授课时间2019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授课专业、年级、班级2019 大专护理 3、 4 班授课内容女性生殖器解剖与生理授课学时3授课类型理论教学目的复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掌握内生殖器位置、形态、大小功能、组织结构,血液供应;子宫韧带;了解女性外生殖器各部。 骨盆解剖、骨盆轴。 掌握月经周期内分泌调节机制教学重点难点宫颈内口、外口位置、细胞形态、子宫动脉与输尿管关系,子宫 4 条主要韧带;卵巢重量、组织结构、大小;输卵管长度,分段。 骨盆轴线;月经周期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卵巢的功能、月经周期调节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教学过程1、女性外生殖器解剖 10 分钟2、女性内生殖器解剖 30 分钟3、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10 分钟4、月经周期的内分泌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50 分钟5、卵巢的功能 30 分钟6、总结与提问 20 分钟基本教材主要参考文献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教学后记教师姓名教研室妇产科授课时间2019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授课专业、年级、班级2019 大专护理 3、 4 班授课内容正常妊娠期妇女的护理授课学时3授课类型理论教学目的掌握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胎儿的发育特征、 1 / 14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五年制) 说明:掌握教材中妇产科专业的英语词汇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2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2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 子宫颈癌 1 妊娠生理 2 子宫肌瘤 1 妊娠诊断 1 子宫内膜癌 1 孕期监护及保健 2 卵巢肿瘤 2 正常分娩 2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2 异位妊娠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 闭经 1 流产 1 多囊卵巢综合征1/2 早产 1 围绝经期综合征 1 前置胎盘 1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肌腺病11/2胎盘早期剥离 1 女性生殖器官创伤性疾病 1 胎儿窘迫1/2 不孕症 1 胎膜早破1/2 计划生育 2 妊娠合并心脏病 1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1 妊娠合并糖尿病 1 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 1 异常分娩 5 产后出血 1 子宫破裂1/2 羊水栓塞1/2 异常产褥 1

自学或简单讲述妇产科学的范畴和近展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目的要求] 一、了解妇女骨盆的形态与结构,熟悉与分娩有关的解剖标志。 二、熟悉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三、熟悉盆腔血管、了解盆腔淋巴及神经的分布。 四、熟悉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一般介绍女性骨盆的组成和骨盆的4种类型。 二、详细讲解女性内生殖器解剖及其与周围器\组织的关系。 三、详细讲解盆腔血管飞卵巢血供、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关系。 四、详细讲解女性骨盆底韵结构。 [复习与思考] 一、试述子宫四对韧带的起止点及其临床意义。 二、试述盆底组织结构和临床意义。 三、试述子宫峡部的解剖、组织学特点及其在妊娠、分娩期的变化。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目的要求] 一、了解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二、熟悉卵巢的生理功能及它分泌的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熟悉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四、熟悉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 [教学时数] 2学时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十章新生儿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案 :新生儿的护理 教学目的: 1.识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要点。 2.识记早产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3.识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4.理解新生儿窒息的定义、临床表现,掌握复苏的基本流程及护理措施。 5.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6.理解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黃疸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护理。 7.学会正常及异常新生儿的处理与护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本章共10个项目,安排6个课时。 教学重点: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护理要点。 2.早产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护理。 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教学难点: 学会正常及异常新生儿的处理与护理。 教学过程: 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釆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 完成每个任务的口标检测。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新生儿的护理课次10 授课方式理论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其他口课时安排6学分 授课对象i院系.专业:护理专业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料 1.《妇产科护理》,主编:黄群、姜梅:复目大学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导入 钱某孩,孕2产1,孕39周,单胎,平产分娩,羊水淸,APgar评分10分,产后半小时内予皮肤接触和早吸吮,吸吮可,在产房随母观察2小时后予入母婴室。 请问:护士应该从哪些方而对新生儿进行评估?针对正常新生儿主要做哪些处理和采取哪些护理措施?该新生儿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是什么?如何做好新生儿家属的健康宣教? 分析提示 护士应收集新生儿相关资料,包括产程是否顺利、新生儿有无高危因素、APgar评分、羊水情况、入室时生命体征、患儿哭声及活力等:做好新生儿一般护理及预防接种。告知家属新生儿的生理特性、如何母乳喂养以及异常情况的观察。参考以下形式: 2?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本章基本知识汇总 项目一正常新生儿 【概述】 正常新生儿是指胎龄为37周至不足42周,出生体重鼻 250Og且体重≤4000g,出生APgar评分为8~10分,无英他异常情况的新生儿。 【新生儿生理特点】 1 生长发育 刚出生的婴儿外表是:头大,身长,四肢短,反应迟钝,睡眠多,呼吸和心跳快。 (1)身长、体重 1)体重:岀生时平均体重为3000g,正常范用为225Oog 且≤4000g o 2)身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SOcm.头长占身长的1/4a (2)体温、脉搏、呼吸 1)体温:新生儿从母体到体外,体温一般要下降2°C左右,12?24小时内逐渐回升,稳左在36?37°C之间。 2)脉搏:一般平均120次/分,最快可达140次/分。 3)呼吸: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35?45次,哭闹时可达60次/分。1.正常新生儿的左义、特征。 2.异常新生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与复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低钙血症、新生儿脐炎)的泄义、常见因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3.如何对异常新生儿进行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