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电影史笔记

西方电影史笔记
西方电影史笔记

早期电影:

发明之初:奔马试验(慕布里奇,1872);主要类型:纪实性短片(时事短片,景观影片,简单剧情杂耍短片);早期风格:纪录色彩,固定机位,连续单镜头,连贯表演,无剪辑。代表性影片:《工厂大门》、《火车进站》、《水浇园丁》

主要集中于三个国家:法国、美国、意大利

梅里爱的创新:停机再拍(剪辑的雏形)、摄影棚、淡出、叠画、双重曝光、胶片上色。《月球旅行记》(1902)虚幻、梦境般的叙事

卢米埃尔兄弟:利用摄影机拍摄风光短片牟利,将摄影师派往全国各地

英国“布莱顿学派”:在摄影棚里对简易电影特技效果和剪辑技巧的探索

美国:爱迪生:电影放映机。创新:剪辑的发明;埃德温·鲍特(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火车大劫案(1903);一个醉鬼的白日梦)颠覆单机位连续性拍摄、剪辑、延展电影叙事复杂性,多镜头。镍币影院

早期欧洲电影:

法国:。。。

欧洲电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迎来了第一波高潮,1913年尤为重要。(法国:巴黎的小孩;德国:乡村小路,布拉格学生;丹麦:亚特兰蒂斯,神秘的X;瑞典:因堡荷姆;意大利:卡比利亚

意大利在1910年以前享有盛名,第一个拍摄史诗大片:《。。。》

美国电影崛起:在1916年超越欧洲电影

1920S的世界电影:

明显的两大分野:美国商业片日臻完美;欧洲艺术创新日新月异

国家电影崛起后的艺术分野:

法国:印象派尝试

阿贝尔·冈斯:第十支交响曲(1918);车轮(1923);拿破仑(1927)

马塞尔·莱皮埃:法兰西的玫瑰(1919);黄金园(1921);唐璜与浮士德(1923)

路易·德吕克:狂热(1921)、洪水(1924)

让·爱泼斯坦:三面镜(1927)

印象派电影的艺术特征:

1、理论指导实践:印象派中的创作者很多都是早期电影理论的先驱(德吕克、爱泼斯坦),

他们常以诗化的语言来发布深奥的艺术理念,表达他们在电影方面的宣言。他们认为:电影是传达艺术家个人视野的表现形式;艺术并飞制造真实而是创造经验;这种经验引发观众情感的产生。

2、基于印象派的艺术理念,他们创作了诸如“影像精灵”和“上镜头性”这样深奥的词汇上镜头性:不是实物本身固有的品质,也不是靠镜头所揭示的品质,更不是任何事物都可以使用的漂亮的外包装;而是一种艺术,一种观察与表现的艺术,它的唯一法则是导演的鉴赏力(德吕克)

3、印象派的影片追求的是对人物主观性的传达,其中包括:幻想、梦境、回忆等。印象派

创始者习惯以影像技巧的方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呈现;对摄影机和镜头的运动,镜头剪辑感兴趣,而忽略场面调度

4、印象派的叙事强调摆脱对文学和戏剧的依赖,叙事的动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物心理。法国:超现实主义

杜拉克:僧侣与贝克(1928)

布努埃尔:一条安达鲁狗(1928)黄金时代(1930)

1、致力于描述意识的运作(非理性、过剩、怪诞、原欲)

2、试图解放通常被压制的无意识的欲望和幻想的力量

德国战后的类型与风格

1、三类电影:史诗电影(试图对早先意大利电影的模仿,刘别谦);情感生活电影;表现主义电影。刘别谦:诅渊咒之眼(1918)、杜巴里夫人(1919)、女后安娜传(1920)

2、表现主义影片及艺术特色:

罗伯特·维纳:卡尔加里博士(1920)

弗里兹·朗:西格里德之死(1924)、大都会(1926)

(1)风格化的布景,用画制造扭曲而怪异的建筑物布景来建构气氛

(2)演员不着意于表演的写实

(3)重造型,如大量明暗对比、夸张、倾斜角度、梦境般的气氛,一种神秘的调子,完全用片场的拍摄制造紧张的情绪气氛,电影有一种幽闭恐怖之感

(4)极其重视场面调度的细节

(5)以扭曲夸张的手法表现情绪的真实而不是表演的真实,在这一点上它与二十世纪初的欧洲艺术潮流交汇在了一起

3、室内剧电影

茂瑙:最卑贱的人(1924)

(1)室内剧电影与表现主义风格截然相反,往往聚焦少数几个角色,细致探究他们生活中的危机

(2)表演注重以缓慢传神的动作表现细节

(3)摈弃幻想、传说等元素,主要表现当代日常生活环境中在关系时间内发生的一些事件

(4)大多数以悲剧收尾

英国:希区柯克:房客(1927)

瑞典:莫里兹·斯蒂勒:戈斯塔·柏林的故事(1924,葛丽泰·嘉宝主演)

丹麦:德莱叶:撒旦的日记(1921)圣女贞德受难记(1927)

苏联:蒙太奇理论

国家电影学院、库里肖夫实验

库里肖夫实验呈现出:

1、观众在观看电影时时根据不同镜头间的连接来推断出镜头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

2、观众看电影时的反映主要不是在单一的镜头基础上,而是制约与电影镜头之间的蒙太奇爱森斯坦:罢工(1925)战舰波将金号(1925)

普多夫金:母亲(1926)

杜。。科:兵工厂(1929)

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

蒙太奇、印象派与表现主义

1、法国印象派电影以围绕个人的行为和心理为重心;表现主义常常运用超自然的,或传统

的元素来推动长期扭曲变形的风格;而蒙太奇在叙事结构上都不把个人看作剧情发展的中心动力,片中人物有动作也有反应,但他们的动作和反应通常不是他们个性心理和性格的结果,而是源于不同社会阶级的身份

2、蒙太奇强调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体现在形式上,也体现在内容上

3、蒙太奇的最大魅力在于剪辑,导演通过镜头的分割、并置来建构意义,观众在观看蒙太

奇时不是清晰直接地被引导,而需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对镜头的整合,被迫去建构一个连贯统一的时空和思想

1920S的美国电影——默片的黄昏

1920S好莱坞在美国电影制作的中心地位确定,20年代后期,能顺畅熟练用画面讲故事的默片已臻于完美

金钱在好莱坞是绝对的,好莱坞明星也出现了道德堕落的问题。

有声片于1920S末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一、1920S美国电影重要人物及影片

查理·卓别林:

当铺(1916)淘金记(1925)城市之光(1931)摩登时代(1936)大独裁者(1940)

启斯东时期(1913-1915)

爱塞耐时期(1015-1916)

共通时期(1916-1919)

联美(联艺)公司(1919)

巴斯特·基顿:

我们的待客之道(1923)sherlock Jr.(1924)航海家(1924)将军号(1927)

金·维多:

跟随托马斯·因斯和格里菲斯共同拍摄电影,1918年开始自己担任导演

战地之花(1925)比利小子(1930)要塞(1938)太阳浴血记(1945)战争与和平(1957)刘别谦:

受玛丽·璧克馥之邀前往好莱坞

璇宫艳史(1929)风流寡妇(1934)妮诺契卡(1939)街角的商店(1940)生或死(1942)茂瑙:

1927年完成《浮士德》之后受福克斯老板之邀前往好莱坞

日出(1927)31年便死于车祸

约瑟夫·冯·斯登堡:

生于奥地利,先后在德国和好莱坞拍片

下层社会(1927)纽约码头(1929)蓝天使(1929)罪与罚(1935)摩洛哥(1930)

道格拉斯·范朋克;玛丽·璧克馥《翼》(1927,威廉·威尔曼导演,默片)

其他导演及影片:

约翰·福特:《铁骑》1924;三个坏人(1926)[西部片]

约瑟夫·冯·斯登堡:下层社会(1927)雷击(1929)【强盗片】

钟楼怪人、歌剧魅影【恐怖片】

宾虚(1926)【大场面制作】

二、有声电影的出现

默片其实是将数种艺术(摄影、灯光、音乐、表演)结合而制造出的情感,虽然无人声,但默片通行世界,任何语言皆可了解,是普世艺术

1926年8月,剑侠唐璜首映,首次使用了维他风,用大腊盘刻录音乐与影片同步播放

华纳开始使用阿尔·乔尔森等当红歌星出演歌舞短片。1927年,《爵士歌王》引爆票房,第一部有声片。

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不是渐进式的,而是断然式的,他让一大批默片时期的著名导演和演员在一夜之间被淘汰

。。。。。

黄金好莱坞

时代概述:1925-1955或1930S-1950S

好莱坞制片厂集团成型:

五大:派拉蒙、华纳、福克斯、米高梅、雷电华RKO

三小:哥伦比亚、环球、联艺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电影占全世界80%的电影院,票房高涨,平均制作成本较低

好莱坞三大支柱:

1、制片厂制度

制片厂制度的原型是莱依·惠特尼提出来的复枪生产体系。至今这些技巧意识所有工业量产的ian原理。其特色是:产品制度被分解为标准的可替换的部分,各部分分别生产,最后组装成一个标准的整体

制片厂制度中起决定作用的人物是“监制”,他控制财务,选择主创,控制拍摄进程,甚至可以控制影片风格

2、明星制度

毫无疑问,好莱坞是全世界最大的造星工厂,明星一方面依靠制片厂成为百万富翁,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吸引力为制片厂创造更多的价值

3、类型电影

类型片是一种稳定的故事及叙事,它是票房至上的必然产物

默片时代就已稳定存在的类型有:闹剧、西部片和通俗剧。西部片是新类型电影所有类型的起点

新的类型片包括:西部片(关山飞渡、正午)、乖僻喜剧(浮生若梦、育婴奇谈、一夜风流)、黑帮片、歌舞片(绿野仙踪、雨中曲)、战争片(小凯撒、全名公敌)、动作/冒险片、犯罪片、黑色电影、社会问题片(愤怒的葡萄)等

1930S的美国电影

美国电影审查制度:《海斯法典》

1922年法斯办公室成立;1934年,通过制片法典;条目繁多,针对暴力、性与宗教细节

新的类型:

1、黑帮片:枪支汽车处处皆是,性关系十分不正常,女人动辄是激情或暴力的对象,情节都是移民或边缘人物拼命往上爬,崛起后又陨落的故事

《小凯撒》(1930,茂文·勒鲁瓦、始祖)《疤面人》(1932,霍华德·霍克斯)《一世之雄》(1938,迈克尔·柯蒂斯)

2、歌舞片:有声片催生了歌舞类型的大银幕呈现,但刘别谦,巴克利和阿斯泰尔丰富了这一类型

(1)最早的歌舞片只是对百老汇表演的简单模仿,刘别谦在来到好莱坞之后开始用电影语言来构思真正的歌舞片

(2)编舞家巴斯比·巴克利开启了歌舞片的镜头运动新维度

(3)舞蹈家阿斯泰尔则只手创造了舞蹈歌舞片

刘别谦:璇宫艳史(1929)、风流寡妇(1934)

巴斯伦:第四十二大街(1933)、1935年淘金女郎(1935)

阿斯泰尔:欢乐时光(1936)海上恋舞(1936)

3、神经喜剧:是一种听觉大于视觉的类型电影,其旨趣完全不同于默片时代的动作喜剧。

观众都以欣赏男女主人公唇枪舌剑、机关枪式的对话为乐。主角大都是浪漫情侣,他们性格乖僻,行为古怪夸张,行为方式往往有悖于常理,由此引发出滑稽幽默的趣事。

二十世纪快车(1934,霍华德·霍克斯)一夜风流(1934弗兰克·卡普拉)鸭羮(1933莱奥·麦卡雷)育婴奇谈(1938,霍华德·霍克斯)周五女郎(1940霍华德·霍克斯)

重要导演

弗兰克·卡普拉:(哥伦比亚)

一夜风流(1934)迪慈先生进城(1934)史密斯先生到华顿(1930)生活多美好(1946)战地钟声(1943);我们为什么而战系列剧集

霍华德·霍克斯:(派拉蒙)

疤面人(1932)二十世纪快车(1934)育婴奇谈(1938)红河谷(1948)

约翰·福特(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多次,4次):

告密者(1945)关山飞渡(1939)少年林肯(1939)铁血金戈(1939)愤怒的葡萄(1940)归途路迢迢(1940)搜索者(1956)

威廉·惠勒:

孔雀夫人(1936)死角(1937)呼啸山庄(1939)黄金时代(1946)罗马假日(1953)宾虚(1959,好莱坞第一部大片)

刘别谦:

璇宫艳史(1929)维罗契卡(1939)生或死(1942)风流寡妇(1934)街角的商店(1940)

1930S的欧洲电影

主题有二:世界性的经济大衰退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独裁统治如瘟疫一般蔓延

德国:

纳粹统治下,大批导演离开德国。留下的有:莱尼·力芬斯塔尔(意志的胜利,1934;奥林匹亚,1938)

英国:

两件大事:出现了约翰·格里尔逊;为好莱坞培养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导演

约翰·格里尔逊:在1930S-1940S组织进行了英国纪录电影运动,他领导下的纪录片制作者形成著名的“格里尔逊学派“,电影史上的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即指这一学派在三四十年代的创作活动

英国为好莱坞运输的电影导演:

卡罗尔·里德:银行假日,第三个人,孤雏泪

希区柯克:房客,三十九级台阶,西北偏北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及其导演

诗意现实主义:法国3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一些电影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影片,力主电影在客观地表现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的同时,应具有某种诗情画意(如叙事结构,时间,导演,画面构成,光线照明和声响气氛,配乐,附有隐喻作用的道具等)它并无明确的系统理论,以散文式的手法对生活中的人,日常的事物和环境作诗意的再现。

雷内·克莱尔:

巴黎屋檐下(1930)百万法郎(1931)自由属于我们(1932)七月十四日(1933)

马塞尔·卡尔内:

雾码头(1938)太阳升起(1939)天堂的孩子(1945)

让·维果:

探行·零分(1933)

让·雷诺阿:

大幻灭(1937)游戏规则(1939)

先锋艺术家:让·古克多

诗人之血(1930)美女与野兽(1946)可怕的父母(1948)双头鹰之死(1948)奥菲尔的遗嘱(1960)

1940S的美国电影

大环境:世界性事件:2战;全球政治经济社会乱的一塌糊涂;但却是娱乐业最好的时代(1940-1947);制片厂制度逐渐走向黄昏

好莱坞与二战:

许多明星参战;拿起摄影机从事另类的战争:弗兰克·卡普拉:(战时宣传片:我们为什么而战;剧情片:孟菲斯美女号,中途岛战役,圣彼得堡战役);

重要导演:

约翰·休斯顿:

马其他之鹰(1941)碧血金沙(1947)非洲女王号(1951)负城(1972)逝者(1980)

沃特·迪斯尼: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37,第一部动画长片)木偶奇遇记(1940)小飞象(1941)小鹿斑比(1943,第一部完整的有声动画片)

比利·怀尔德:

双倍赔偿(1944)失去的周末(1945)日落大道(1950)桃色公寓(1960)

奥森·威尔斯;

公民凯恩(1941)安倍逊大族(1942)历劫佳人(1958)

制片厂制度黄昏的原因:

(1)1948年,美国政府通过反托拉斯法案,禁止五大制片厂拥有连锁剧院

(2)1947年,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HUAC),开始针对共产党及共产主义者对好莱坞的影响展开调查

(3)英国宣布对外国电影利润征收75%的课税,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好莱坞在海外的利润锐减一半以上

(4)电视的兴起,从此开始了对电影业近20年的蚕食,美国观众减少近80%

新的类型:

黑色电影(直接灵感来源于德国表现主义传统):马其他之鹰,爱人谋杀,血色街道,杀人者

凌晨的街道,街角昏暗的小水坑,肮脏的旅馆,无路可逃的主角,男人的宿命。低光摄影,明暗反差。

1940S的欧洲电影

概述:

两个主题:二战和战后重建

电影基本呈现两个主题:政治宣传(纪录片和新闻片),逃避主义和感伤主义

二战时德国没有重要电影,其后也没有,直到1970S德国新电影出现

法国也只有零星作品

苏联集中全力拍摄纪录片,宣传片

二战后崛起的两个新的欧洲电影大国:英国,意大利

亚洲崛起了日本

德国:

战后出现了废墟电影:全是在德国被轰炸后的废墟城市上实景拍摄的。旨在戳穿纳粹的谎言。战后开始流行爱情片、三流喜剧,历史宫廷戏剧?抚平战争创伤。

法国:

天堂的孩子

苏联:

1920年代苏联蒙太奇学派一批导演名扬天下:爱森斯堡,普多夫金,维尔托夫,斯大林却贬他们为“形式主义者”

从德国和苏联的历史经验:电影艺术不可能在独裁政权下繁荣

英国:

约翰·格里尔逊的一系列战争纪录片

英国剧情片在战后迅速发展,主要内容围绕英国电影的传统强项:戏剧的改编

亨利五世(1944)哈姆雷特(1948)查理三世(1955)黑桃皇后(1948)

大卫·里恩:

相见恨晚(1945)远大前程(1946)雾都孤儿(1948)桂河大桥(1957)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日瓦戈医生(1965)

意大利:

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德意志零年(1947)鱼的幻想世界

德·西卡:偷自行车的人

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1948)豹(1963)局外人(1967)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

(1)一种新民主精神,强调如劳工、农夫、工人等平凡百姓的价值

(2)同情的观点,拒绝做表面的道德审判

(3)关注意大利法西斯过往和战争的上海,如贫穷、失业、卖淫、黑市等

(4)混含天主教和共产主义的人道立场

(5)强调情感非抽象意念

美学特征:

(1)避免圆熟的故事情节,取而代之的是松散的段落结构,由角色所处的情境自然发展而来

(2)纪录片式的视觉风格

(3)使用真实场景——通常是外界而非摄影棚内拍摄

(4)非职业演员担纲角色,甚至是主角

(5)避免文学性的对话,采用日常对白

(6)避免剪辑、摄影、灯光等装饰,采用最简单的视听表现

1950S的美国电影

1950S大环境:

麦卡锡反共运动席卷全美(红色恐怖);马丁·路德·金引领南方反对种族隔离运动;垮掉的一代流行至美国各大城市;电视的兴起,在1951年即从电影院吸走了30%的观众;米高梅歌舞片的黄金时代

《公民凯恩》的遗产:

1、主观化的叙事技巧:许多影片模仿公民凯恩,开始尝试用更加主观化的镜头在建构人物的视角,幻想或精神状态。如:黑暗通道(1947)

2、电影叙事结构的复杂化:打断线性叙事,通过闪回、倒叙等手段来实验叙事方法。如:

欲海惊魂(1950)纪念品(1945)日落大道(1950)

3、长镜头拍摄和景深镜头的使用。如:《龙国香车》(1953)苏珊在此过夜(1954)

米高梅的歌舞片成为经典好莱坞最后的辉煌:雨中曲,龙国香车,金粉世界

1950S好莱坞的另一些转变:

艺术院线在校园和城市的大量涌现;新的银幕规格:4:3——1.85:1

社会现实主义的兴起:

一些美国和欧洲的年轻导演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不牺牲戏剧性、悬念性或刺激性的前提下,希望用电影唤起观众的良知,面对严肃的社会议题以及讲述有关当代问题的故事。这类影片避免流畅的观感,偏向真实性和对真相的挖掘。

重要导演:

弗雷德·金尼曼:战后写实派最成功的导演

男子本色(1950)日正当中(1952)乱世忠魂(1953)修女传(1958)

伊利亚·卡赞:欲望号街车(1951)码头风云(1954)伊甸园之东(1955)

演员剧场和方法派演技

希区柯克:悬念大师

后窗(1954)迷魂记(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病患者

1950S的世界电影

黑泽明:罗生门(1950)七武士(1954)

黑泽明对时代剧情片情有独钟,以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思维审视,诠释东方历史,充满现代感

日本电影进入西方视野得益于黑泽明

沟口健二:

西鹤一代女(1952)雨月物语(1953)长恨歌(1954)

沟口健二是日本电影艺术家之中,最早也是最顽固地意识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大师,带有浓厚的儒学味道。很多直接取材于东方古典文学名著,不乏中国名著。《疯婆子传》《长恨歌》他的作品展示了一种更为统一的视觉风格,一个更为一贯的主题和思绪,以及一个更为狭窄的情绪和情调的空间,开创了与当时西方“长镜头”体系全然不同的“一场一镜”概念

小津安二郎:

晚春,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彼岸花,茶泡饭之味,早春

所营造的是一个完整的黑白默片电影时代,一切悲喜情怀都在静默的黑白光影里缓慢呈现,到他转入第一部有声片《待到重逢时》为止

早期默片中,体现一种克制而平易的喜剧风格,家庭亲情作为一种近似宗教式的伦理而再三讨论。达到日本默片时代的最高成就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野草莓(1956)第七封印(1957)假面(1966)呼喊与细雨(1973)

用摄影机窥视人的灵魂,排除了戏剧冲突,故事叙事,以隐喻、象征的手法探讨现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难和生命的孤独痛苦

意大利:费里尼

大路(1954)甜蜜生活(1959)八部半(1963)

世界现代艺术电影的“圣三位一体”:费里尼、伯格曼、安德·塔尔科夫斯基。费里尼风格引导了战后意大利的精神进程

现实、真实(大路,浪荡儿,骗子)——幻境、意识(甜蜜生活、八部半)——自省、反思

(茱莉亚和魔鬼)

法国:布列松

乡村牧师日记(1950)越狱(1956)扒手(1959)圣女贞德受难记(1961)穆谢特(1966)

以哲学性、天主教思想为主题,风格简约,题材喜将文学名家的作品重新诠释,关注枝节,喜欢采用非职业演员,对精神世界的孤独和超越作沉思性的探索。用电影表达生存境况中那些无法用正常手段表达的东西:人物内心的运动,人类灵魂的精神轨迹。大量剔除现实,仅剩下精髓的程度

善于运用一成不变,单调冲突,强调表征意义的画面语言,让一个物品、一张人脸,一个手势独具表达意义,用生活素材来表现观念

雅克·塔蒂:

于洛先生的假期(1953)我的舅舅(1958)游戏时间(1967)交通(1971)

一生只演了三个角色:邮差弗朗索瓦(传统的世俗丑角,早年滑稽音乐和几部片的核心人物)、于洛先生(对卓别林创造的喜剧传统的一次飞跃,一种现代化的喜剧)和他自己

他是伟大的现代喜剧的发现者

不是现代社会的敌对分子,而是对现代性的深刻好奇,对建筑和汽车保持着非凡的好奇心,这让他创造出塔蒂城和多功能旅行车

法国新浪潮电影

(内部流派:手册派,左岸派。相同点与不同点)

源于20世纪50年代,拓展了电影的创作领域,在形式和内容的突破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社会背景:

大环境:战后青年人要求一种新的文化

1、两次相继的世界大战(战后长期的制度僵化)

2、法国国内的社会现实问题:(纷争不断,亚文化的形成0

科技文明——非理性的泛滥;物质富裕——精神空虚困惑

美国垮掉的一代,英国愤怒的青年,法国新浪潮。

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结构主义

20世纪20年代先锋派与50-60年代新浪潮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的区别:

先锋派新浪潮

“物”的迷恋现代的“人”

纯粹的运动与节奏人的心理与情绪

画面抽象化意识银幕化

无故事的“纯视觉”故事、人物性格与内心

繁杂混乱的潜意识与幻觉生存哲理,经济危机的主观探索

新浪潮前后:

前:电影主要偏向于创建完整的语言体系,以讲述一个完美的有严密逻辑秩序与结构的故事为目的

后:试图打破这种完整的语言体系,将重心转移到区别于“客观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另一种“心理和精神的真实”

涵义:

1958年,夏布洛尔的《漂亮的赛尔其》和让·鲁什的《我是个黑人》等一批较新颖的影片纷纷出现在法国银幕上时,法国《快报》周刊第一次使用了“新浪潮”这个名词来谈论当时的法国电影

所谓新浪潮,是指1958-1961年间,在法国影坛上突然涌现出的一批由青年人第一次指导的影片,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电影的“新浪潮”

兰瓦——法国电影资料馆,1936

巴赞——电影手册,1954,镜头内的蒙太奇不等于长镜头

法国电影的发展背景

“优质电影”的陈规俗套,战后十几年中,“品质的传统”使法国电影拘谨,矫揉造作,欠缺电影的本质魅力

新的器材的发展,新制片和新形态演员的崛起

以“法国电影图书拍”和《电影手册》杂志为核心的年轻精英

。。。

。。。

分类:

1、美国电影学者罗伊·阿姆斯依出身背景和倾向分为六类:

个人派(梅尔维尔);影评派(电影笔记“五虎将”);知识分子派(克里斯·马克,阿伦·雷乃)专业导演(罗杰·瓦迪姆,路易·马勒,卡瓦·利耶);纪录片派(让·鲁什);文学派(罗伯特·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

2、美国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和克里斯汀·汤普森分为两类:

以《电影手册》影评人为主的“电影手册派”,资深文人、艺术家转至剧情片拍摄的“左岸派”

“新浪潮”始末:

1、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抗主流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

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

2、他们是战后成长的一代,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

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和抒情性

3、电影手册派创作浪潮的始末

1958年,夏布洛尔的《漂亮的赛尔其》特吕弗《淘气鬼》

1959年特吕弗《四百击》获嘎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戈达尔《精疲力竭》柏林电影节最佳;马塞尔·加缪《黑人奥菲》获嘎纳

1960为高峰年

新浪潮的精神导师:安德烈·巴赞

五虎将:

手册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克劳德·夏布洛尔《漂亮的赛尔其》(1958),表兄弟(1959)

新浪潮电影运动奠基人之一,擅长悬念片风格冷峻,主题围绕中产阶级价值观和原始情欲的冲突,工于艺术片和商业片

弗朗索瓦·特吕弗

四百击(1959)

对儿童的关注和自传体作品:以四百击为代表的安托万系列:(野孩子(1960),零用钱(1978))对两性关系和女性的关注:(朱尔和吉姆(1961)阿黛尔·雨果的故事(1975)喜爱女人的男人(1977)巴黎最后一班地下铁(1980)

戈达尔

精疲力竭(1959)小兵(1960)女人就是女人(1961)。。。

戈达尔和他的“论文电影”

。。。。。

艺术实践方式——场面调度理论(或称为“景深镜头”理论和“长镜头”理论)

蒙太奇场面调度

讲故事生活情境的自然流动

时空分割时空统一

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强调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

画面含义单一性、强制性画面含义的多义性、选择性

观众:被动地位主动地位

左岸派:

综述:50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塞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代表人物可分为两类;一是从事电影创作较久的导演,如雷乃,瓦尔达和科尔皮;一是以搞文学创作为主的,如马尔凯,杜拉斯和格里耶

左岸派导演们与电影手册派有着共同的爱憎。但也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人生观。其作品从主题到形式都更具有现代主义色彩,追求主题意念性和形式的完美,突出表现为对人的心理意识和电影时空特性的深入探索

左岸派导演提出“双重现实”问题,即“头脑中的现实”和“眼前的现实”,这样创作追求使其电影一方面探索人物内心世界,另一方面又将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结合起来。

代表人物及作品:

阿伦·雷乃:

形式即是风格,主题常使关于存在的本源性问题的思考。用所有的作品讲一个道理,“时间在人类记忆中的意义与作用”,“时间与绵延”等问题的探讨,过去、现在、未来融合在一些心理时空里,探索人类的恐惧与存在学母题。

《广岛之恋》(1959)夜与雾(1955)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

阿涅斯·瓦尔达:

短角情事(1954)克列奥的5点到7点(1962)

人物存在的个体性和偶然性

左岸派创作特征:

1、主题;偏爱回忆、遗忘、记忆、杜撰、潜意识活动;试图将人的精神过程搬上银幕

2、。。。

3、叙事手法:。。。双重现实的表现

4、。。。

5、表演。。

6、剪辑。。左岸派最重要的是美学革命。。取消传统电影中的问题,镜头后置的范例

电影手册派与左岸派比较

手册派左岸派

《电影手册》的评论员作家、戏剧家等文人

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多采用“第一反映带有普遍意义的全人类性质的主题,带人称”叙事手法,有一种真实、质朴有强烈的文学、戏剧色彩

的风格

追求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关注现在关注人的精神活动、思想和内心;

表达对社会的反抗与愤怒注重对心理、潜意识、幻觉等的探究

1960S的美国电影

大环境:

黄金好莱坞真正走向了衰败;大片美学席卷美国(宾虚(1959)埃及艳后(1963));英国电影屡受青睐(阿拉伯的劳伦斯(1961)汤姆琼斯(1962)日瓦戈医生(1965)

西德尼·吕美特:

十二怒汉(1957)长夜漫漫路迢迢(1962)典当商(1965)东方快车谋杀案(1974)大审判(1982)热天午后(1975)

约翰·弗兰德海默:青年莽汉(1961)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1962)满洲候选人(1962)迈克·尼尔克斯:灵欲春宵(1966)毕业生(1967)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猎爱的人(1971)萨姆·佩金帕:日落黄沙(1967)稻草狗(1971)

斯坦利·库布里克:斯巴达克斯(1960)洛丽塔(1961)奇爱博士(1963)2001:漫游太空(1962)发条橙(1971)

约翰·卡索维茨:面孔(1968)、夫君(1970)愤怒(1978)

好莱坞的新方向:

影片从精心装饰的美梦——更加暴力,愤怒和批判,表现出好莱坞开始将视角转向社会现实生活虽然富裕,但悲观气氛,叛逆和革命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新好莱坞的标志性影片:《邦尼和克莱德》

冷酷媒体(1967)逍遥骑士(1969)午夜牛郎(1969)孤注一掷

1969年,美国电影审查制度《海斯法典》正式废止,取而代之的是电影分级制

1970S的美国电影

越战,水门事件

取材于越战的电影:早安,越南;野战排;现代启示录(科波拉);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血肉战场;猎鹿人(迈克尔·西米诺);生于7月4日;交战规则;越战创伤

水门事件:总统班底(艾伦·J·帕库拉)窃听大阴谋(科波拉);冲突;唐人街;暗杀十三招;教父2(科波拉);秃鹰七十二小时

民权运动,产生黑人剥削电影:美国70年代针对黑人观众的口味所拍摄的商业影片,以通俗剧或警匪片的形式反映新的黑人运动状况,多由黑人自导自演,内部带有强烈的对白人的仇恨。

《黑豹》《夏福特》《起飞》《老兄》

新电影:

在暴力、腐败、绝望的情绪下,美国电影迎来了“文艺复兴”

1968-1976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丰足的年代,二十年来观影人数首次出现增加,再次主导影坛。片场出现一批充满想象力和实干精神的年轻人。

重要代表人物:

罗伯特·阿尔特曼

《MASH》1970,花村,1970;没有明天的人,1974;纳什维尔,1975;婚礼,1978

科波拉

教父,窃听大风暴,现代启示录

马丁·斯科西斯

穷街陋巷,73;飞行家,2004;出租车司机,76;愤怒的公牛,86;好家伙,90;纽约黑帮,2002

伍迪·艾伦

安妮·火儿,1977;曼哈顿,1979;汉娜姐妹,86;好莱坞结局,2002;独家新闻,2006;赛末点,2005;午夜巴黎

斯皮尔伯格

决斗,71;大白鲨,75;第三类接触,77;夺命奇兵,81;E.T.,82;侏罗纪公园,83

新导演的来源:国外:英国(约翰·施莱辛格《午夜牛郎》;艾伦·帕克《鸟人》。。)澳大利

亚(彼得·杰克逊。。);大学;演员

重要特征:

1、类型的演变:类型杂糅,松散结构,开放结尾,个人化风格

2、英雄的形象变化:从正面的大英雄转向对社会道德的疏离

3、性的开放

4、技术的大变革:一批被称为神通的技术迷恋者开始崭露头角,如科波拉,卢卡斯,斯科

西斯及斯皮尔伯格

1970S的世界电影

德国新电影

简·道森(英国)——七十年代的德国新电影等同于六十年代的法国电影新浪潮:对现存价值的质疑,一股爆发的能量,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对好莱坞爱恨交错的情感。

德国新电影的普遍特质:导演都年轻且成长于战后,左翼知识分子,价值观倾向嘲讽和反权威,在知识上很成熟,重思想而非娱乐,带着深沉的悲观和疲力感。

重要导演:

法斯宾德

爱比死更冷,恐惧吞噬灵魂

维姆·文德斯

美国朋友,德州巴黎,柏林苍穹下

沃纳·赫尔佐格

陆上行舟

贝托鲁奇

巴黎最后的探戈,一九零零,末代皇帝,戏梦巴黎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乡愁

彼得·威尔

死亡诗社,楚门的世界

1980S以后的美国电影

主题词:新技术与新市场(DVD、电脑硬盘等新媒体);独立制片与高概念电影

在家里通过电脑、DVD,录像机等看电影对电影制作带来的变化:电影镜头更倾向于中近景和特写;亮度增加,不再刻求明暗度的变化;叙事节奏加快,更多依赖对白

80年代以后,好莱坞制片成本剧增。减少发片量,集中资金炮制“票房炸弹”影片,大公司旗下的独立制片公司专攻小成本,好题材的“B级片”

独立制片:

大公司旗下的独立电影公司:新线,城堡石娱乐公司,梦工厂,新力经典电影,福克斯探照灯公司,米拉麦克斯,华纳独立影片公司

独立制片公司有:狮门影业,维恩斯坦,影像娱乐公司

著名的独立制片电影:落水狗,阳光小美女,朱诺

美国电影人:

劳伦斯·卡斯丹

体热,大寒,意外的旅客

巴里·莱文森

早安越南,雨人

罗伯特·泽米基斯

回到未来,阿甘正传

乔纳森·德米

沉默的羔羊,费城故事,真爱

奥利弗·斯通

野战排

斯派克·李

为所应为

科恩兄弟

巴顿芬克,老无所依

美国电影在80年代后的几大倾向:

1、优秀的表演人才层出不穷

2、动画片比以往更为流行,PIXAR,三维动画

3、CG技术全面进入电影制作,电脑绘图

4、美国片的多样性增加

5、女性电影工作者地位大大提升

6、同性恋题材被主流接纳《断背山》

7、炫技导演的崛起:迈克·贝

英国电影业的复兴:

杰出剧场电影:泛指在意识形态上拥抱上层阶级的人文主义,强调保守价值,尤其是家庭、国家,神祗,他们多半是古装片,背景是富裕的过去,充满自信的仪式,大部分来自于对英国小说名著的改编:《希望与荣耀》《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狩猎会》《霍华德庄园》

洗碗槽电影:英国电影中摈弃虚浮、华而不实,脱离老百姓现实生活的作品,转而将镜头更多地对准了社会真实的一面。《蒙娜丽莎》

新世纪后,更为繁荣:《007》系列,《哈利波特》《指环王》系列

少数族裔电影:《像贝克·汉姆一样踢球》2003,波拉特,2006;

传统洗碗槽与经典剧场电影:

折翼天使,2002;性感野兽,2001;跳出我天地,2000;女王,2006;傲慢与偏见,2005 导演:

詹姆斯·伊沃里

欧洲人,1979,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斯蒂芬·弗德尔斯

艾伦·帕克

贝隆夫人,鸟人,迷墙,午夜快车

阿尔莫多瓦

吾栖之夫,高跟鞋,捆着我,绑着我

保罗·范霍文

黑皮书,本能,第四个人

拉美电影:

万福玛利亚,中央车站,通天塔,潘神的迷宫,摩托日记,上帝之城,人类之城,爱情是狗娘,21克

伊斯兰电影:

樱桃的滋味,白气球,小鞋子,天堂此时

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艾略特非人格理论P128 卡夫卡《城堡》主题 “城堡”既非具体的城市,又非国家,它只是一种象征。因而有无穷的寓意: ( 1 )“城堡”象征与普通人疏远、敌对的冷漠无情的国家机器。 ( 2 )上帝 ( 3 )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目标 ( 4 )象征犹太人苦苦追求的国家、故乡、精神归宿。 ( 5 )象征“代沟”,K至死未能进入城堡,象征卡夫卡争取与父亲沟通的失败。 卡夫卡《城堡》的艺术贡献 (1)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 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城堡》中的K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通过主人公的感官(所见、所听、所想、所思)才能获得信息,再没有旁观者清的叙述者出场来向读者解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 (2)象征寓意的意象构筑。《城堡》中的K半夜被摇醒,要求出示居留许可证,其实也就象征着无所归依的现代人被摇醒说明自己的人生由来,解释自己的生存依据。 (3)精确、细致、严密的语言风格 《城堡》作为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品,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造诣。整个小说像日常生活用语,简单而生动;又像法律用语,严密而精确,娓娓道来。尽管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荒诞的,但卡夫卡对事物过程的描述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冷静而细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严谨,推理缜密,无懈可击,使读者难以摆脱作者的叙述逻辑。 约克纳帕塔法:译为河水静静流过平原。表现的就是约克纳帕塔法颓败的命运,旧的制度、旧的秩序不断瓦解、慢慢消亡的命运。也是《喧哗与骚动》的主题之一。 《喧哗与骚动》思想内容 小说写的是杰弗逊镇上康普生家族的没落,以及在没落过程中各个家族成员之间的遭遇和精神状态。 这个曾经出过将军和州议员、拥有大量田产和黑奴的庄园世家现在败落了。 《喧哗与骚动》叙述人意义 (1)白痴班吉 作者在第一部分选择白痴班吉来叙述故事,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因为人生,尤其事美国南方社会中的人生,浑浑噩噩,就“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这正好点明了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标题来自莎剧《麦克白》的一段台词:人生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无丝毫意义。 人生的毫无意义由于是通过班吉的混乱意识表现出来的,就更具有发人深省的象征意义。班吉33岁,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没有时间概念,过去和现在之间没有任何界限,都汇入一种混乱的意识流动中。但是,读者从班吉混乱的意识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因为失去姐姐对他的关怀而感到的痛苦。 叙事结构:小说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由不同的叙事者讲述。尤其有特点的是第一部分的叙事者——白痴班吉的叙事风格。 班吉的叙事突出地反映了福克纳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精心营造,白痴的形象也寄托了福克纳的刻意追求:

西方文化史 (2)

爱琴文化的发现:P5 爱琴海区域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带。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至公元前12世纪,在这一地区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人们称之为爱琴文化。后又被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爱琴文化是在19世纪晚期才为人们所知晓的 米诺斯王朝P6 公元前2000年,在克里特岛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小国,其中以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最为强大。公元前1700—前1450年是米诺斯王朝称霸爱琴海的鼎盛时期,也是克里特文化的辉煌时代。 米诺斯王宫:建筑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王宫房间的墙壁上装饰着具有独特风格的绘画,其最大的特点是有许多动感的海洋动物形象,反映了克里特人的海洋生活。王宫的底层有许多储藏室,用来保存各地进贡来的农产品和工艺品。 线形文字A:大概在米诺斯王朝的黄金时代,克里特人的书写形式已从图形符号发展为线形音节文字,这些文字主要刻在泥板和陶器上,考古学家把它称为线形文字A。 迈锡尼文化:P7 古希腊作家称迈锡尼文化的创造者为阿该亚人。 阿该亚人与克里特人属不同语系的民族,但他们在与克里特人的长期交往中,吸收和借鉴了克里特人的书写艺术,创造了另一种泥板文书,考古学家称之为线形文字B。线形文字B里出现了许多有关奴隶的字样,这表明迈锡尼社会已进入到奴隶制阶段,且文字也用于记录经济账目,说明文字已应用于日常生活。 迈锡尼社会也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迈锡尼文化深受克里特文化的影响,从中摄取了许多先进的文化成果。到公元前15世纪左右,迈锡尼文化发展到了全盛时期。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P11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是以苏美尔文化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开始使用楔形文字。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学作品以史诗为主,其中又以《吉尔伽美什史诗》为著名。另一方面,史诗也放映了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宗教观念:多神信仰,神的人格化及灵魂不死观。 宗教与神话在美索不达米亚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在建筑和科技方面也取得了较高成就。建筑中最杰出的代表有“空中花园”和“七级大庙塔”。 《旧约圣经》:P25 《旧约圣经》是犹太教的经典。(它是由宗教信徒编撰的宗教经典,但它反映了公元前1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希伯来人的历史,是研究古代近东不可缺少的历史资料。同时,旧约中的传说和诗歌,也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往往成为西方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 荷马史诗:P29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由盲人荷马整理编撰成著名的“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以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荷马史诗”反映了公元前11-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是研究希腊“黑暗时代”的珍贵史料,而且还可以从中窥见迈锡尼时代的某些痕迹。 “荷马史诗”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神话传说是“荷马史诗”的重要题材,反过来,史诗又对早期希腊神话的整理和系统化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促进了早期希腊宗教向更高阶段发展,为奥林波斯教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荷马史诗”反映了希腊宗教此时正处于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氏族崇拜向人格神崇拜的过渡阶段。 “荷马史诗”的编撰,对于希腊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 导语:国学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我喜欢国学。因为他能告诉我们许多受益匪浅的知识,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文章,仅供参考!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国学经典》是一本传扬中国经典文化的书籍。书虽然小,其中的知识和道理可真不少。 比如在经典要义这一章里有许多名言警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如实回答。所以我们不知道的就是要说不知道,好请教别人,“万物之生意,最可观。”这句话的意思是:万物的生长意境是最值得观赏的。我们应当多去观赏一下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水是灵动的,代表了变通,比喻聪明的人;山是沉稳的,代表了沉静,比喻仁德的人。 比如,在故事这一章里,许多故事都带着大大小小的道理。《曾子杀猪》这个故事是说人要诚实守信,不要去欺骗别人。我们也千万不要从小养成了欺骗别人的坏习惯。《网开三面》这个故事主要说了我们要学会宽容别人,如果我们宽容了别人,以后别人就会帮助我们。《子罕睦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谦让。因为,谦让了别人,别人就会敬重你。

让我们一起来诵读《国学经典》吧!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国学经典的读后感5篇“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有幸学过《国学经典》之后令人博雅情趣,开阔视野。读的是中华文化精品,领略的是人类文化精华,重温的是文化精髓,坚定的是中华复兴的信念。虽然里面节选的一些经典名著各篇的经典段落语句,但读过之后有一种想读原文原篇的欲望。 该书中《论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荀子》中的“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务焉。”等等,都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经典语句。有的名著,在学生时代老师已讲解过,由于当时未认真理解记忆,许多知识已忘记得差不多了,但学习《国学经典》之后又让我重温了这些名著名篇,更让我去较深入了解了与之相关的内容。 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国

西方文化史期末复习经典论述题

1、西方文化的内涵 1)西方文化的基本内涵可以概要地表述为:第一,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历史学、建筑、艺术、法律和政治制度在内的希腊罗马文化;第二,以虔诚信仰为核心的犹太教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第三,给欧洲社会带来风俗习惯和民主传统的日耳曼文化;第四,伴随着商业交往、宗教热情和殖民冒险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文化。所以,在东方人的观念中,西方充满着浪漫与理性、热情与虔诚、冒险与智慧。 西方文化通过不同文化的“杂交”和相互否定而产生出新的文化性状,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整个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和自我超越。 2)当代西方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科学理性、工具理性(目的理性或技术理性)为中心的现代工业文明相随,但逐渐暴露出重理轻文的偏颇、快餐文化的消极、拜金文化的媚俗。 2、阐述地理特征与希腊精神塑造间的关系 城邦林立的松散状态培养了自由独立民主的精神,同时,容易导致内战。 临海的地理位置,培养了海洋民族的冒险精神,同时,为反抗权威准备了随着得以出逃的出海口。 3、为什么基督教从非法的地下组织迅速发展为世界性宗教 1)罗马帝国后期,社会生活相对安定、交通便利,使用希腊方言更容易沟通感情2)罗马文化活力逐渐衰退这就为新的宗教的思想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3)基督教是多种思想和精神因素相结合的混合物。具有普遍性和包容性的根本特点(这是他的内在吸引力) 4、文艺复兴为何首先出现在意大利 1)意大利是古罗马的发源地,又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心脏地区。从文化渊源上,这里保留了古罗马优秀的古典文化传统,他们始终把自己看作是古代罗马人的后裔。 2)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的商业和贸易很发达,这就为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如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3)作为资本主义的最早诞生地,意大利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兴市民阶层。4)新兴资产阶级包括经济上成功的实业家、商人和银行家,他们对社会和文化生活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于过去的新要求,用手中的钱丰富和美化自己的生活成为他们的生活追求。城市生活还造就了新兴市民阶层,他们思想活跃,自由化倾向严重,是中世纪敢于冲破旧秩序束缚的那群人。 5、19世纪后半页欧洲为何会掀起现实主义思潮该思潮的文艺主张?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物质财富与经济萧条并存,西方进入了一个充满矛盾的年代缓慢进行的社会改革与速度变化着的社会生活不相适应,人们的社会心态交织着乐观与悲观,希望和绝望的矛盾。 与此同时,浪漫主义也逐渐暴露出其虚假造作幻想化及过于重视个人情感的弊端,人们开始感觉到必需要回归到“什么是痛苦”“什么是真实”的问题思考上去。“理性王国”幻影消失使得“人们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待其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现实主义思潮由此诞生。 文艺主张为1)、以真实的细节表现生活2)、以下层人民及劳动人民的题材作为创作素材3)、科学的对生活进行反思 6、简述古希腊瓶画风格的演变 1)、希腊花瓶最早的风格被称位“几何式”,这种风格的瓶绘主要依赖于直线和诸如圆形、方形和三角形这些基本图案的重复。 2)、公元前8世纪末开始,动物形象作为一种更受喜爱的装饰出现在希腊花瓶上,并迅速取代了原来的几何图案。因为有些动物是来自东方异域的野兽,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东方风格时期 3)、一个世纪后,动物图案开始让位于以黑色造型技法绘制的人物形象。(之所以这样称呼,

《西方文化史》参考书目

西方文化史课外阅读书目 (带★者为必读书目) ★1.《圣经》(和合本)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3.姜守明、洪霞著《西方文化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陈启能主编《西方历史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古希腊〉希罗多德著《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法〉伏尔泰著《风俗论》,商务印书馆,上册(梁守锵译)1996年版;中册(梁守锵等译)1997年版;下册(谢戊申等译)1997年版。 ★7.〈英〉汤因比着《历史研究》上、中、下(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裔昭印著《世界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版。 ★9.王佐良等主编《欧洲文化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版。10.〈荷兰〉彼得·李伯庚著《欧洲文化史》(赵复三译),上、下,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1.郑敬高编著《欧洲文化的奥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2.〈德〉古斯塔夫·施瓦布著《希腊古典神话》(曹乃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13.〈美〉G. F. 穆尔著《基督教简史》(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4.张久宣编《圣经故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15.〈苏〉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室编《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上册(严摩罕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6.〈苏〉苏联艺术科学院美术理论与美术史研究室编《文艺复兴欧洲艺术》下册(严摩罕等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17.〈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东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9.〈美〉贝尔著《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20.〈美〉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21.〈德〉利奇德著《古希腊风化史》(杜之、常鸣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德〉奥托·基弗著《古罗马风化史》(姜瑞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德〉爱德华·傅克斯著《欧洲风化史·文艺复兴时代》(侯焕闳译),辽宁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700字范文

国学经典读书心得700字范文 中华名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记录来,就成了一本本的国学经典。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学经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经典读后感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

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国学经典读后感2 《增广贤文》是一本好书,它不但读起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动有趣,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同时也是教我“做人的准则”。 《增广贤文》中的许多精辟的格言警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这些格言警句都蕴藏着前人丰富的智慧。 读了《增广贤文》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百读不厌。特别是:“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则《贤文》让我听后肃然起敬。它的意思是小羊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小羊跪下来用乳汁喂养父母。小乌鸦为了报达父母的养育之恩,当父母年老不能外出捕食时,就将食物口对口地喂养年老的父母。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塞东(poseidon)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战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 家神: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①想象力极强。 ②故事性极强。 ③哲理性极强。 5)影响: ①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②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抒情诗: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奥德修斯:

国学经典读后感(15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15篇) 国学经典读后感第1篇: 以前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的作文被刊登在校级刊物上,高兴地告诉了父母让父母分享的欢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但也不住告诫:“不能骄傲哟!”哪里能听进去,因为早已被骄傲给“驾驭”了! 就在兴奋的同时,的性格也有了极大的变化――变得更加骄傲、暴躁了。一有在比谁的作文写得好时,就在他们比面前炫耀,若不顺心便“发挥”出暴躁的脾气;和同学们聊天时也会炫耀的“光辉”史……就和同学们比了下去,最终到了一个朋友都没有了,心里却想:不就是妒忌作文写的好吗?还不想和你们在一齐呢!从此骄傲成了瘾,暴躁成了性,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有一天,彻底改变了。那次测验,原本以为只要一动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可是错了,上午两节课,居然才写出了一个题目几句话,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仅受到了教师的批评,还受到了父母的教育。其实,他们都语重心长地对说:“孩子呀!记住一句话‘满招损,谦受益’千万不能骄傲啊!”就不名其中的含义。 自从校掀起了“诵读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也进取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异常是冯异的谦逊把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

矩,为人谦逊。异常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仅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一样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学会了戒骄戒躁,并且还让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仅使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仅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此刻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终又让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国学经典读后感第2篇: 爸爸在政府上班,妈妈是教师,家庭条件比较好,以前是一个很骄傲、很爱炫耀的孩子,从不懂什么叫谦虚。自从经历以后,深深的懂得了。就拿一个故事来说吧! 一次,的作文被语文教师高度评价,刊登在学校和教室宣传栏上,高兴地告诉了爸妈,让他们分享的欢乐。他们听了后不住地夸,但也不住告诫:“不能骄傲哟!”哪里能听进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西方文化史》

一、古代篇 第一章古代希腊文化 一、希腊的地理环境 希腊半岛是主要组成部分,半岛境内山峦起伏,只有些不大的平原,耕地不足,土壤贫瘠,淡水资源匮乏,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气候温和,矿藏资源匮乏,但半岛东临爱琴海,海上岛屿星罗棋布,有曲折的海岸线和许多天然的良港。航海业和海外商业贸易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经济发展还是需要以农业为基础。 希腊半岛的这种山区地形,交通不便,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城邦之间的经济交流和政治统一进程。 希腊地理的山区特性使得希腊的统一进程极为不易,难于真正达到统一,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争霸的方式建立不同城邦之间的政治联系,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点,使得从过去的军事民主制时代遗留下来的民主风气小国寡民的城邦中得以留存,甚至发扬光大。同山区物产的贫乏,不利于城邦之间的经济交流,只有跨过海洋与其他地区进行商业贸易,客观上加强了希腊半岛与欧亚其他地区的文化经济交流。 二、欧洲最早的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分为两个阶段:克里特文明(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克里特文明 阿卡亚人入侵说。大多数考古学家认为,外族入侵是米诺斯文明毁灭的主要原因。迈锡尼文明及其灭亡 2、迈锡尼文明,这一文明以迈锡尼、梯林斯等城邦为中心。 迈锡尼文明是克里特文明的继续和发展,其位置处于南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文明的创造者是来自欧洲的阿卡亚人 三、古典时代希腊城邦政治与文化特征 1、▲城邦的定义:形式上,即一城一邦。 本质上,与现代国家相比,城邦的特征:一、从规模上而言,它们只是刚刚从较为原始的部落公社时代转变过来的小国寡民的政治实体,一般都以某一城市为中心,周围环之以范围有限的农业灌溉区域。二、 具有原始氏族公社时代的民主制遗风。比如王权远非专制的,要受贵族群体的限制,甚至有些城邦实行的是平民民主制度,如斯巴达、雅典和早期的罗马。三、城邦 时代的阶级关系带有很浓重的氏族时代的血亲遗存。四、城邦的公民权属于本城邦自由民,外来者只能处于附属地位。这带有明显的氏族时代家族制遗风。五、城邦的治理一般都是由国王和贵族合作进行,还没有出现职业化的官吏队伍和职业化的军队。六、一般都是执行兵民合一的制度。 A、荷马时代(英雄时代或军事民主制时代,公元前11-9世纪之间) B、古风时代(城邦形成及发展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 C、古典时代(城邦民主政治繁荣的时代,约公元前510-前323年) D、希腊化时代(古希腊没落时期,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0年) (二) 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文化——以雅典为例 1、(1)民主制度,西方的直接民主制起源于古代希腊,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则是古代希腊的典范。经过提秀斯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终于在雅典确立了民主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完整)外国文化史笔记(孟昭毅)

第一篇上古文化 第一章原始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原始文化这一人类文化的初生态形成与发展的情况。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原始文化伴随原始人类的劳动和生活被创造出来的过程与阶段,掌握原始文化的特点与成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重点) 识记: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二)原始艺术和原始宗教(重点) 识记:关于艺术起源的诸种说法; 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行为。 理解:原始洞窟壁画。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古代的两河流域文化几千年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及其鲜明特色,详细介绍了它对人类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这一

章,要求掌握古代两河流域在文字、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理解其何以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渊源之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汉谟拉比法典(重点) 识记:汉谟拉比法典。 (二)两河流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次重点) 理解:楔形文字与泥版文书; 法律、科学和宗教; 文学艺术。 第三章古埃及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作为人类早期文明发育的四大摇篮之一的古代埃及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它对于人类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古埃及文化在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并且理解它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在政治制度、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古埃及文化对人类的贡献(重点)

理解:宗教;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二)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之比较(重点) 识记:两河流域和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 两河流域的文明产生要比古埃及略早一些。 应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在政治制度、法律和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第四章古希伯来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希伯来民族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其文化成就,重点介绍了希伯来民族宗教——犹太教的产生、发展和文献。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希伯来文化的世界影响;理解犹太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教义的主要特点;掌握《旧约》何以既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又是希伯来文学总集和文化总集;在理论上还要掌握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和区别,理解希伯来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它在同希腊文化交流、融合基础上产生了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并通过它影响到西方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犹太教(次重点)

西方文化史问答题

西方文化史试题 一、问答题: 1、简要谈谈学习《西方文化史》课程的心得体会。 当时接到《西方文化史》这本书,是一本很厚的书;一看那名字就是有关西方知识的,感觉有点像《西方思想史》,又有点像《外国文学》,对于西方的东西,我是十分有兴趣的,而且现在是学西方文化,这样更能高层次的了解西方的文化,使自己的知识面扩大,给自己以文化上的滋润和启迪。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不断的拓展着我们西方文化的思维空间,让我们了解区别于中国文化的西方文化意识,是对我们文化意识的培养,让我们真正的步入了西方的轨迹。 《西方文化史》这本书包含的内容很多,有希伯来文明、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文艺复兴……描述了西方文化的出现、历程、内容和影响等等,内容很多,知识面很广,但老师却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一一把它述说出来,通过对西方文化精粹的细致梳理,着力讲述西方文化的起源,深入探讨了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客观分析了西方文化,使我们容易的吸收西方文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用理论和视频的来介绍西方文化以进行授课,梳理了西方文化之间的表现和差异的关系,让人有时候产生共鸣的反应,这样的课趣味十足。 在课堂上,老师把西方文化的语言说得生动,描绘栩栩如生,每一节课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效果,不用的乐趣,不同的体会。这样的课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扩展我们西方文化的外延,特别是对一些热爱西方文化的同学带来了曙光,让我们知识面广,尤其对于了解西方文化渊源很有帮助,而且清晰明了,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2、我们为什么要系统学习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史》(从文明初始至启蒙运动)是一本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书籍。西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社会,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整合形成的。它的文化既表现出一致性,又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彩性。《西方文化史》在对西方文化进行探询时,着重对它的起源,它的形成,它的发展,它的面貌特征进行了有特色的概述。其内容包括组成西方文化源头的希腊理性和艺术、希伯来宗教、罗马法律、以及汇合成西方文化之流的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本书在较为完整地展示西方文化的内涵和发展历程的同时,特别注意凸现贯穿其中推动西方文明进程、对人类社会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运动和成就。西方文化的重要方面如历史、社会形态、思想(如哲学思想、文艺思潮、文艺理论等)、影响社会发展的科学成就、与文学密切关联和相互影响的艺术等无不包含其中。阅读本书无疑将扩大视野,有助于对西方世界的了解。特别的视野、高度的概括、独特的评说、精美的图片构成了《西方文化史》的基本特色。 文化就是人化。在此意义上,人类文明史是一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史。作为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和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文化具有知识培养,情操陶冶,道德才华的多种功能。西方文化,是一个大文化的概念,包括哲学、思想、艺术、文学、音乐、制度、技术等领域,甚至社会生活和科学领域,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概括。 西方文化中的西方,从地域上讲,主要指欧洲,18世纪以来开始包括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从内容上讲,其源头主要由希腊的理性和艺术,希伯来的宗教和罗马的法律组成,其流则是由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现代哲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共同汇合而成,这一切构成了西方文化的源和流。 西方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给组成部分,是人类释疑唯一的上帝(圣经)的历史,总体上说是本质的百家争鸣言论自由的历史,因为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缺少了对西方文化的历史的了解,因此需要系统地学习西方文化,这样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必要的历史和背景,还能

国学经典读后感1500字左右

国学经典读后感1500字左右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从国学经典中感悟师德 春秋时期的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学说的创始人,更是中国人的精神偶像、中国文化的代表。 中国人因为孔子而骄傲和自豪,外国人因为孔子而研究中国,“孔子学院”于是成为许多国家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古人和今人的学术机构。孔子的经典语录集《论语》,因其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其推崇备至,不仅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思想,更是成为外国学者甚至政治家研究的经典之作。可见,《论语》之影响深远而巨大。 我们今天再来捧读《论语》,其现实意义究竟在哪里?北师大教授于丹作了最精要的回答:“《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生活,找到个人坐标”。因此,《论语》可以作为我们个人尤其是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指南。 一、修身养性,德行人生 《论语》中关于修德的言论,最具概括性且易于遵循的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者三乐,损者三乐”。孔子认为:血气未定的年少之时,不要沉浸于女色;血气方刚的成年时期,不要与人争斗:而到血气既衰的老年,不要贪得无厌。一个人遇事

西方文化史试题

西方文化史试题 一、填空 1、《俄底浦斯》的作者是(索福克勒斯)。 2、喜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狂欢游行时唱的歌)。 3、哲学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爱与智慧)。哲学上的第一个问题是(本原问题)问题,它包含两个问题:(本原是什么?)和(本原生成的原因?及自然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问题)。 4、西方哲学的始祖是(泰勒斯),他创立了(米利都)学派,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 8、被柏拉图成为“学园之灵”的是(亚里士多德)。 9、爱非斯学派的代表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他第一次提出了(逻各斯)概念。 10、爱利亚学派的最大代表是(芝诺),他提出的重要哲学概念是(存在)。 11、荷马的两部伟大史诗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2、古希腊神话的根本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 13、悲剧在古希腊文中的原意是(山羊之歌),它是为了歌颂(酒神)。 11、古希腊哲学中的两对基本矛盾是(一与多)和(动与静)。 12、原子唯物论的代表是(德谟克利特),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13、普罗泰戈拉的重要命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 14、苏格拉底最重要的命题是(德性即知识,无知即罪恶),他提出的哲学方法是(问答法)和(下定义) 15、古希腊建筑的最杰出代表作是被称作处女宫的(帕特农神庙),它是为了纪念女神(雅典娜)。 16、普拉克西特列斯的代表作是(米洛的维纳斯)。 17、古希腊的悲剧之父是(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18、芝诺为反对运动,提出的四个悖论是:(飞矢不动悖论)、(阿基里斯悖论)、(游行队伍悖论)和(两分法悖论)。 19、被称作历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其代表作(《希波战争史》)。 20、修昔底德的代表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21、被称作希腊化时期的哥白尼的是(阿里斯达克),他第一个提出了日心说。 22、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可看作古希腊科学的最高成就。 23、古希腊的医学之父是(希波克拉底)。 24,罗马的母亲河是(苔伯河),罗马人的祖先是(拉丁人),其建城日是(公元前753年 4月21日)。 25、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26、罗马城的建立者是两兄弟:(罗穆路斯)和(雷莫斯)。 27、(波吕克利特斯)与菲狄亚斯齐名,他善于用铜,而菲狄亚斯善于用石。他在《法则》一书中提出头占整个身体的(七分之一),面部占(十分之一),脚掌占(六分之一)。 28、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侧重表现裸体女性,(维纳斯)是艺术家最青睐的对象。 29、古希腊最早的男子雕像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一般采用(埃及)的人体构图。 30、号称古典时代希腊最辉煌的建筑群的雅典卫城,由(山门)、(帕特农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胜利女神庙)等建筑物组成。 31、按照不同的风格,我们可以把古希腊的柱子分为(多利克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 32、发现爱琴文明遗址的两个重要的考古学家是(施里曼)和(伊文斯)。 33、古希腊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爱琴文化)、(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 (希腊化时代 )。 34、狮子门属于(迈锡尼)文明的建筑。 35、古希腊时期雅典和斯巴达代表着两个主要类型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和(寡头制)。 36、古希腊的僭主克里斯蒂尼创制了(陶片放逐法),根据此法,任何一个被认为对国家有危害的公民都可以被放逐十年。 37、公元前1000年前后,(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希腊字母就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改进的。 38、古希腊的第一个个人作家是(赫西俄德)。 39、被称为“史学之父”的是(希罗多德),被称为“阿提卡蜜蜂”的古希腊史学家是(色诺芬),被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是(波里比阿)。

外国文化史笔记(孟昭毅)

第一篇上古文化 第一章原始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明了原始文化这一人类文化的初生态形成与发展的情况。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原始文化伴随原始人类的劳动和生活被创造出来的过程与阶段,掌握原始文化的特点与成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重点) 识记: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 (二)原始艺术和原始宗教(重点) 识记:关于艺术起源的诸种说法; 原始宗教信仰和巫术行为。 理解:原始洞窟壁画。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古代的两河流域文化几千年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及其鲜明特色,详细介绍了它对人类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这一章,

要求掌握古代两河流域在文字、科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理解其何以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渊源之一。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汉谟拉比法典(重点) 识记:汉谟拉比法典。 (二)两河流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次重点) 理解:楔形文字与泥版文书; 法律、科学和宗教; 文学艺术。 第三章古埃及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作为人类早期文明发育的四大摇篮之一的古代埃及文化的形成、发展历程及特点,详细介绍了它对于人类文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这一章,要求掌握古埃及文化在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并且理解它与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在政治制度、法律、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古埃及文化对人类的贡献(重点) 理解:宗教;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

(二)古埃及与两河流域文化之比较(重点) 识记:两河流域和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地区; 两河流域的文明产生要比古埃及略早一些。 应用:两河流域和古埃及在政治制度、法律和宗教等方面的异同。 第四章古希伯来文化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希伯来民族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其文化成就,重点介绍了希伯来民族宗教——犹太教的产生、发展和文献。学习这一章,要明确希伯来文化的世界影响;理解犹太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教义的主要特点;掌握《旧约》何以既是犹太教的宗教经典,又是希伯来文学总集和文化总集;在理论上还要掌握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关系和区别,理解希伯来文化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是它在同希腊文化交流、融合基础上产生了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并通过它影响到西方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犹太教(次重点) 识记:犹太教是希伯来的民族宗教; 犹太教的形成、发展; 犹太教的文献——《旧约》。理解:犹太教教义和思想的主要特点。

西方文化史

第一章《西方文化的起源》 1.(填空)从公元前3000年代后半期至公元前12世纪,在这一地区出现了欧洲最早的(奴隶制文明),并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文化),人们称之为(爱琴文化)。由于这一区域文化的中心先后出现在(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城),因此又把它称为(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2.(填空)公元前2世纪中叶,为了满足讲希腊语的犹太人的需要,旧约被翻译成希腊文,即(《七十子希腊译本》) 3.(简答,应该不考)简述希伯来人的宗教-伦理思想: 希伯来人的伦理道德是与其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的。希伯来人认为他们是与上帝立约的民族,是上帝的“选民”,因而是一个特殊的民族,负有上帝赋予他们的责任-成为人类正义行为的典范。他们认为,要履行与上帝的圣约和遵守戒律,就得正直、公正、仁慈、博爱,每个人都必须在道德上不断地自我完善。 第二章《西方古典文化的繁荣》 1.(名解,应该考)《荷马史诗》:公元前8世纪的盲诗人荷马,把黑暗时代弹唱诗人的民歌、民谣和短诗等口头流传的诗歌整理编纂成《伊里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即著名的《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以迈锡尼时代晚期的特洛伊战争为题材,反映了公元前11-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状况,是研究希腊“黑暗时代”的珍贵史料,也是欧洲最早的文学著作,成为欧洲文学的渊源,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填空)古代希腊有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3.(填空)埃斯库罗斯的作品:(《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瑞斯忒斯三部曲》)等七部 4.(填空)古代希腊的建筑艺术表现在他们的庙宇和公共建筑物上。大量采用(柱廊)是这些建筑物的一大特点。主要根据柱廊的柱子不同形式,古希腊建筑可分成(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三种形式。 5.(论述,应该不考)试论罗马法:古代罗马人制定了比较健全和完整的法律,法学理论也非常发达。罗马早在王政时代就有了习惯法,它是随着罗马政权的形成而产生的。到共和国建立之后,由于掌握司法权的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以此欺压平民,引起了平民的反对和抗争,结果迫使元老院成立了十人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49年起草颁布了《十二表法》,在这之后,在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推动下,罗马又制定了一系列成文法律。古代罗马法的这些成果,后来对近现代世界各国的立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6.(填空)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古代罗马人在借鉴(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拼音字母-(拉丁字母) 7.(填空)(阿庇安)著有(《罗马史》),它是西方史学中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历史著作。 8.(填空)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赦令”),给予基督教徒以信仰自由,基督教从此取得合法地位。 9.(名解,应该考)《上帝之城》:公元410年,西哥特人劫掠了罗马城,人们对此惊恐万状,并把灾难归咎于基督教。在这种条件下,奥古斯丁写了《上帝之城》一书,对罗马帝国的衰亡作了解答。他从原罪说和预定论出发,认为自人类始祖背叛上帝以来,就出现了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两个国度,上帝之城是基督徒的理想国度,并且是永存的,而世俗之城(罗马)的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微不足道的,它与基督教没有关系,也不影响基督教的伟大。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基督教文化》 1.(填空)圣徒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影响深远,他因此被誉为(英国史学之父),比德在该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采用了新的历史纪年方法),即(以耶稣诞生之年为基准)的(“我主纪年”)计时方法。 2.(填空)法兰克国王的加洛林王朝在查理曼统治时期,不仅通过军事扩张建立起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而且在文化上也出现了教育与学术文化的复兴,西方学者称之为(“加洛林文化复兴”)。 3.(填空)东部教会以正统自居,斥责西部教会的信条与习惯为异端,1054年,双方矛盾激化,基督教东、西两派最终决裂,东部自称正统,被称为[东正教(希腊正教)],西部基督教则被称为[“罗马公教”(天主教)],这是基督教第一次分裂。 4.(填空)公元529年,隐修士(本尼狄克)在意大利的迦西诺山建立了一所著名的修道院,该修道院所制定的院规即“圣本尼狄克院规”,共有(72条规定)。 5.(名解,应该考)克吕尼运动:法兰西的阿奎丹公爵“虔诚者”威廉于910年在克吕尼建立了一所修道院,请神学家伯尔诺任院长。这所修道院强调修士严格遵守“圣本尼狄克院规”,重视禁欲和宗教活动,反对教会内部神职买卖和神职人员结婚等腐败现象,要求教会摆脱世俗政权的控制。克吕尼修道院的建立和主张,在西欧引起了很大反响,得到许多修道院的支持与仿效,结果在西欧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改革教会的“克吕尼运动”。这一运动有利于教会与教皇权威的提高,使修道院获得“自由”,成为封建制度中的一种自治团体。然而,该运动并未能把教会从腐化中拯救出来。 6.(填空)天主教的教阶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神职),二是(神品)。 7.(填空)1140年,意大利波伦纳大学一个叫做格拉提安的修士把他搜集到的约4000篇教会法规编纂成(《格拉提安教令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