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谱知识

中华家谱知识
中华家谱知识

中华家谱知识

(1)家谱历史

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乏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因为家谱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

(2)家谱的产生与发展

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若从人与群体联系观念形成的角度考察,起源相当久远。现在人类学研究的成果已经表明: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血缘关系是人类群体最初、也是最重要的纽带。人类最初出现的群体是“榛榛狉狉、群居袭处”的原始群,此时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纯是浑然之群。按照古人类研究得出的结论:在人类存在的三百多万年历史中,约有二百九十万年是处在原始群时期,到了距今十多万年时才开始产生氏族制度。浑然的原始群,开始分为若干小群,而且演进愈深,分析愈细,辨别亲疏的族群观念也随之产生,“故人之相仁遇也,始于知生我之母。知有母,则知有与我同母之人焉。由此而推之,则知有母之母焉;又知与有母同母之人焉。亲族之关系,盖由此而昉也。”这也就是后来作为家谱核心和基本内容世系的萌芽。

血缘亲疏的辨析,族群世系的认同,应是谱牒产生的根源,口述口传的世系,正是家谱滥觞。古有“瞽矇主诵诗,并诵世系”之说,吕思勉考证,“瞽矇之职,盖尚在小史之前。”可见了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确有口述家谱的存在。我们追溯家谱产生的源头,可以发现家谱(严格地说只能是口述族群世系)、最初的功能就是辨析亲疏,凝聚族群,优化生育,即所谓“亲亲以相及”。此后万变不离其“别”与“聚这两个基本功能的,但随时代推移,社会制度不同,其具体内涵和所起作用也不一样。”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脈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白虎通义》:“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礼记.大传》“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而进入队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有特权,他死了则由宗子继承。这样,家谱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渗进了主从尊卑队级特权,为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周礼.春官》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郑康成注云:“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定之”。“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礼崩乐坏”趋于瓦解,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旧的贵族“公侯子,失其本系”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两汉时期的政治,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刘邦尚官,“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正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社交层次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造假的现象应运泛滥起来,由“尚官”“尚姓”“至于”“尚诈”,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五代以后江南庶族地主势力抬头,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推动着社会权力的进一步下称,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地位。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也就更加广泛丰富,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发挥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溯宗、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作为社会群体的宗族和家庭的作用。

总之,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嬗变,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而士族而平民,维系和凝聚的人群也越来越广。

(3)家谱的价值

中国家谱,于今人又什么价值?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存留至今的家谱疑信相渗、精华与糟粕同在现状来看,家谱对今人具有以下两方面价值:

1、家谱的历史价值。作为家族繁衍、活动档案材料的家谱,保存了历代不同地区与世系活动相关的丰富资料,它对于相关学科,诸如社会史、移民史、人口史、地方史......等都具有史料价值,这已为众多的有识之士所论证。几十年前,史学大师顾颉刚识为:“我国史籍之富,举世无比。然列入公认的官修正史,由于种种原因,自今论之,尚难允称…信史?。今青年治史学,当于二十五名外博求史料,取精用宏、成就当非前代所可比。而今我国史学领域有尚待开发的二个…大金矿?,即地方志和族谱。它一向为治史者所忽视,实则其中蕴藏无尽有价值的史料,为…正史?所难于悉纪而不为人所知者”。当然,顾颉刚所说的“忽视”状况现在已有改变,重视家谱史料价值的学者已日渐增多,见诸文字者不少,勿庸赘述。

作为史料价值,要在求真求实。尽管家谱修撰早有“信以傅信,疑以傅疑”、“循实记载”、“置诸阙疑”等主张,但是,出于种种家族利益的考虑和显耀门庭的诱惑,谱学界的伪俗之风在每一朝代都存在,因此,用家谱史料,必须严格甄别真伪,不可全信全疑。

2、家谱的文化价值。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有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的谱牒文化,它对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过:“中国人民说王道是顺乎自然,换一句话自然力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团体便是民族”。中华民族就是在自己独特的环境中,经过几千年的蕴酿由众多族源融合、自然形成的以汉族为核心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相对独立共同生活的地理生态系统,漫漫历史长河的共同创造,彼此密切交往不断分化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也产生了千枝一本,万水同源的民族凝聚力。

今天炎黄子孙已经走向世界,遍布五大洲168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人已经超过5500万。“我们是相同的血缘共有一个家,黄皮肤的旗帜上写着中华。”尽管他们之中已有不少人入籍于所在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国籍认、政治认同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据统计:1996年世界共有华人社团9255个,(世界性的华人社团就已超过70个)其中属于亲缘性的宗亲社团占了34%,有3147个。海外宗亲社团是民族感情和民族文化凝聚的产物,他们有强烈寻根的愿望,每当我们看到,一年一度,人们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沤庥于沮水之滨、桥山之巅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陵前,共告“五洲风雨疾,华夏有炎黄”,这就是“血浓于水”的情感。台湾有一位研究神农文化的学者叫姜竹,他说:“台湾同胞是非常崇拜炎帝的,那边的炎帝神农庙有121座,每年神农圣诞日(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总要进行一次祭祀活动,以表达炎帝子孙的爱国之心。目前,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都有烈山宗亲会,这样,在海内、海外、香港、台湾,炎黄两帝已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文化纽带了”。炎黄共祖的文化认同,是以姓氏溯源的谱系为根据的,古老的《世本》和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启其端,历代的姓氏谱系扬其波,它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成了民族集体的潜意识,这正是谱牒文化所发挥的作用。

家谱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应该著重考察谱牒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现象、规律、社会影响和作用。谱牒文化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全用史料价值的标准来要求它。比如攀援历史名人为始祖的现象,从历史价值的角度考察是不可取的,但从文化价值的角度考察,它又往往起了名人效应,凝聚、鼓舞族群的作用。又如同宗共祖问题,从历史的真实看,任何一个姓氏,其来源都十分复杂,历代改姓、赐姓、冒姓层出不穷,欲求血缘的绝对纯洁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今天的谱学,既要重视历史价值的开掘,又要重视文化价值的开发,我们在实际运用中,更要注意发挥家谱在凝聚社会群体,增强民族凝聚力,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为振兴中华和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4)谱牒研究

谱牒是希望通过对族谱编纂过程的讨论,来验证族谱作为中国人家族、宗族私家“历史”所具有的真实性和虚构性,从而说明隐藏于其后的族谱编纂者与持有者具有一部分历史意识。

在很多情况下,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族谱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理想、为把握过去状况而服务的资料。我们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观察近年来运用了族谱资料的一些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如根据族谱的记载,对某一地区的移居史进行重建的尝试;利用族谱的资料,对以往的人口动态进行的分析;利用族谱的资料,对一些政治史上的和其他领域中的重要人物的出身背景的考察,等等。另外,即使在人类学家以村落调查为基础的研究著作中,为了叙述某一宗族或村落的历史背景,族谱也往往在相应的章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已经成了一个通例。

当我们希望详细地了解一个个家族或宗族的历史时,参考族谱一理想资料,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甚至可说是毋庸置疑之事。然而,族谱在成为职业历史学家进行研究的材料之前,本身已经是一部包含着对本族过去经历的解释与主张的“历史叙述”。像这样一种返回原点的寻根式讨论现在还很少见。关于族说存在的理由,即究竟为什么要编写族谱?它们又是如何被持有、被“使用”的?虽然已有人试图从这些基本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族谱作为“史料”的可信赖程度,但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进行的讨论,远不能说是充分的。

毫无疑问,族谱并不是由第三者作出的“纯客观”事实的记录,而显然是由作为当事人的某一家族、宗族的某个成员亲手编纂并保存下来的文献。希望阐明自己的祖先和本家族的历史这一动机,虽然导致出策这样一种对整个家族、宗族成员的事迹以及他们之间的系谱关系进行精确描述的“历史”记录;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不看到,正是因为有了一动机,才使得一种有意无意的选择行为,介入了何种内容应该写入族谱,何种内容不该写入族谱这一判断过程之中。其结果,就有可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赋予族谱中所记录的内容以某种虚拟的性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于编纂者自身业说,族谱内容也是一种与自我认同和自我夸耀直接相连的东西。

通过对这类族谱所具有的虚构性和族谱编纂过程的回顾,来逐项检验所载事实的可信程度,这一工作就其基本性质而方,本来应该属于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另外,在对历史资料,即作为一种服务于重建过去状况之线索的族谱的可信性加以验证的同时,还希望有机会关注赋予了这类族谱以超越单纯的“事实”记录的“真实性”问题,以及持续地进行族谱再生产的人

们的意识结构问题。正是在这类研究方面,人类学家的观点有可能作出重要的贡献。

作为族谱本身,是由某一编纂者个人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编成的,其内容不仅仅是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一系列事件的连缀,实际上,在家族和宗族中,族谱经常作为行动的依据被人们提及、称引和解释。也就是说,族谱持续在存在于离不开往昔、因而不继予以回味并对之进行再生产的当前人们的意识中。对于人类学爱来说,族谱不仅是重现过去状况所需的线索,也不仅具有讨论某村某族历史沿革的辅助资料价值,它还是隐藏着遥远过去种种重要可能性的一个素材。

二族谱的编纂---一个追溯性的过程

所谓族谱,是指“在中国的宗族中所构成的以系谱为中心的记录”。族说是对始祖以来的父系亲族的记录,其内容包括每一个亲族成员的姓名、生年、卒年、生前业绩、妻姓、子女数、居住地、坟墓位置和风水等;同时,也会解释和附记整个宗族的来历及亲族应遵守之规范。

但是,即使在把族谱视为一种“记录”的时候,它也并不一定是亲族成员存活时进行的共时性描写;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在该成员去世以后,以总结和评价其生平的形式而作的记载。而且,族谱的每一次重新编撰过程,都要增加转述和再解释的工作。特别是对最初编撰者的追溯性访问和重新解释过程而大量增加,这种可能性是无地否认的。

以某一村落或地域为基础的宗族,在记载最早迁至该地的始祖(开基祖)以前的祖先事迹时,大多转引该始祖所由迁出之母村的宗族、或与此宗族同系列的其他宗族的族谱。另外,关于现居地始祖以下的部分,由于族谱的编纂并不一定在移居之初就开始着手,而往往要在迁移、定居后经过一段时间,当宗族已开始呈出繁荣景象之后才计划编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从村落和地域始祖来到定居点以后直至编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从村落和地域始祖来到定居点以后直至编谱以前这一段时间内的世代记载,仍然可能是追溯性重建过程的产物。

族谱所记录的系谱位置最早的祖先的年代,及被认为是现居村开基祖或地域开基祖的移居年代,与据信完成了族谱编纂的年代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时间差。

(5)家谱书目

家谱是记载本宗族和事迹历史图籍,它舆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夏三大支柱,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至今对存世的中国家谱数量仍缺乏完

整的统计,家谱目录远非历代遗存的中国家谱的全部,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尚有不少藏书单位和个人收藏的大量家谱未能收入。

据统计,上图现在1949年前的家谱计11700种,近10万册。上图家谱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履盖面较广。上图收藏的家谱履盖全国20个省,以浙江、安徽为最多,其次为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山东、河北、湖北、江西等省,甘肃、贵州、广东较少。浙江的家谱,集中於金华、余姚、上虞、慈溪一带,安徽的家谱,则以徽州地区最为集中。

二是姓氏较多。上图家谱共分328个姓氏。其中以张姓最多,计638种,其次为陈姓6 22种,王姓524种,吴姓424种,刘姓420种,李姓418种,周姓366种,其他徐、黄、朱、胡、杨姓等均在200种以上。冷僻姓氏有80余咱,如吾、承、寻、帅、危、谌、港、後、平、阳、璩、青、斜、揭等。

三是质量较高。上图收藏的家谱多为清代、民国期间刊本和木活字本,但有200馀种明刊本,不少明刊本家谱中保存着彩绘书像;家谱中还有不少稿本人纂修底本和名人家谱,均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四是具有上海地方特色。上图收藏的家谱,相当一部分是上海开埠後外地来沪发展人士的家谱,如《镇海东管乡沈郎桥叶氏家谱》,对於研究上海近代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至於《合肥李氏宗谱》(1928年修)、《龙溪盛氏宗谱》(1943年修)、《无锡荣氏宗谱》(1 935年修)等家谱则以独御的视角揭示了十九世纪後期、二十世纪初期上海近代工业发展的轨迹。

由上可知,上图收藏的家谱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在存世家谱中都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中国国家图书馆

中国国家图书馆,即北京图书馆,收藏中国家谱数量仅次於上图但质量颇高。

北京图书馆成立於1909年,共有藏书2200万册,是中国国家总书库,馆舍共计17万平方米。北图在创立之初,受梁启超馆长的影响,十分重视家谱资料收藏工作。1928年北图曾致函社会各界,广为徵求家谱。到1950年,馆藏家谱已达348种。在以後土改等历次运动中,北图有识之士按照“人充我取”原则,广为搜集家谱,数量不断增加。为加大整理地方志与家谱的力度,北图於1990年专门成立“地方志与家谱文献中心”,时家谱数量已达3006种。北图收藏的家谱,不仅数量较多,而且质量很高,颇具特色:

一、收藏家谱覆盖面较广。家谱最多的是苏、浙、浣三省,其次为华中、华南各省,河北、山东、东北地区也有一些,西北地区最少。

二、家谱姓氏较多,共计268姓。超过50种以上姓氏的有12种,王姓最多,有142种,陈姓134种,张姓101种。

三、版本质量较高。宋代有2种,最早为史浩纂《仙源谱》,为内府钞本。元明代有3

22种。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统计,列为史部传记类宗谱中的善本,北图几占一半。

四、少数民族家谱有特色。一是用汉文撰写的少数民族谱,计有八旗谱19种,蒙谱2种,皇室谱多种;二是用少数民族文字撰写的家谱,计满文谱21种,蒙、彝、藏文谱11种,均十分珍贵。

湖南图书馆

湖南图馆建于1904年3月,由当时湖南巡抚赵尔巽倡设,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共图书馆之一。1948年5月迁入长沙韶山路新馆,馆舍面积为4.37万平方米。至1990年底,藏书累计316万册,其中古籍95万册,善本为5000部5万册,有宋刻《说文解字》十五卷本,五代刻本《雷锋塔藏经》第卷等珍本。据统计,湖南图书馆收藏家谱1176部,数量仅次于上图、北图。其中《周元公世系遗芳集》(十五卷)、《孔氏祖庭广记》(十二卷)、《丰城李氏族谱》、《重刻蒙潭康氏族谱》等6种列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建于1913年,也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馆址合肥无湖路76号,藏书240万册。古籍40万册,善本3121种、30707册,其中元刻《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清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手稿本《频螺暂存稿》、清姚莹撰稿本《康卫纪行》行较为珍贵。至今存世的家谱,徽州地区占有重要地位。定向省图书馆利用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多次到皖南徽州地区采访家谱,遂使安图收藏的家谱不仅数量已达200馀种,而且质量较高,特别是徽州地区家谱颇具特色。安图家谱《王谢世家》(三十卷)、《新安名族志》(二卷)、《汪氏渊源录》(十卷)等31种家谱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其中三分之二为孤本,是收入古籍善本书目中的家谱数量仅次于北图、上图的图书馆。

天一阁藏书楼

天一阁建于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位于浙江宁波市。阁主人范钦(1506-1585年),浙江鄞县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官至兵部右侍郎。范氏生平好学,性喜藏书,收藏日富,乃建阁存置藏书,以“天一阁”命名。所藏以明代地方志、登科录以及乡试、会试、武试录为一大特色。据统计,收藏族谱共403种。其中《皇明恩命录四卷》(明嘉靖九年刻本)、《崇孝录一卷》(明王铣等纂修、明隆庆四年刻)、《庐陵曾氏家乘》(明曾孔化辑、明嘉靖刻本)等11种族谱列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吉林大学图书馆

吉林大学图书馆建于1946年,馆址长春市解放大路83号,馆舍2.5万平方米。共有藏书217万册,其中中文书149万册,外文书68万册。吉林大学图书馆是大陆收藏家谱数量最多的学校图书馆。据统计,共收藏家谱816种,而且《古歙方氏宗谱》(六卷)、《重修济阳江氏族谱》(八卷)、《李氏族谱》(三卷)、《锡山周氏宗谱》(四卷)等12种家谱

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建于1945年,馆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馆舍1500平方米。藏书70万册,是中国社科院系统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主要是历史专业方面的文献,其中近3万册为古籍善本。宋元明清各朝代徽州地区的契约、文书是其收藏特色。据统计,共收藏家谱980种,是科学研究系统收藏家谱数量最多的图书馆。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仅《罗氏杨干院归结始末》(一卷)家谱收入其中。按理,收入古籍善本书目的家谱似应更多一些。另据该馆《缩微胶卷总目录》谱系卷统计,该馆收藏缩微家谱共2000馀种,主要是明、清、民国时代的家谱。

台湾中央图书馆

中央图书馆1933年筹建于南京,抗日战争时期迁至重订,抗战胜利後迁返南京。1949直迁台北市。馆址初设台北南海路植物园内,因不敷读者、藏书之需,于1978年规划迁建新馆。新馆坐落台北市中山南路20号,赭色7层建筑,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1986年9月落成正式对外开放。

该馆藏书200百万册,其中善本书12000馀部,12万5千馀册。馆藏家谱分藏二处,一为普通图书,约160种,多数为近20馀年编撰出版的平装书籍,收藏在普通书库;一为线装古籍,共27种,其中25种属于善本,均收藏在善本书库。在25种善本中,《石谱卫族考》,系明天顺间著者手定底稿本,《黄氏会通谱》、《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泽富王氏宗谱》、《休宁率口程氏续编本宗谱》为明刊本,《高由奉西陈氏家谱》、《戴氏族谱》为明钞本,质量较高。

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

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位于台北市士林区故宫博物院内,系博物院行政大楼右侧独幢建筑。

该馆以中国历朝善本古籍、清代档案文献闻名于世。为发挥藏品功能,故宫博物院于19 96年4月对外正式开放图书文献馆。该馆收藏善本古籍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武英殿刻本、内阁大库等藏书最有名,约有18万册。清代档案,包括硃批三摺、内阁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等,逾40万件。丰富的缩微家谱文献是该馆收藏的重要特色之一。台湾《联合报》于1996年3月捐献给该馆的缩微家谱资料,共3132卷,分中国族谱与韩国、琉球族谱两部分,前者计9970种,後者192种,共10162种。中国族谱以汉族为主,也包括少量满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族谱。这些缩微家谱的原件,除收藏在大陆各图书档案部门和台湾本土外,主要收藏在日本示洋文库、日本国立会图书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等单位。该馆是世界上收藏缩微中国族谱数量仅次于犹他州家谱图

书馆的单位。

台湾中央研究民族学研究所图书馆

民族学研究所图书馆成立于1955年9月,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藏书15.9万册。收藏重点为民族学、社会会学、心理学、台湾研究、宗教天空、华侨研究等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资料。特色藏书为日本统治时期的台湾资料,宗教调查资料,寺庙台帐,土地申告书,古文契书,善本书等。该馆收藏有缩微胶卷1100馀卷,主要是中国家谱的缩微件,约数千种。系台湾地区收藏缩微家谱资料较多的单位。

香港大学图书馆

香港大学图书馆,特别是其中冯平山图书馆(系1931年冯平山先生捐赠给香港大学,共有藏书49万册)是香港地区收藏家谱最多的单位。据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参考谘询组19 97年6月编印的《中文族谱目录》统计,香港大学图书馆共收藏家谱原件374种,其中近3 00种收藏在冯平山图书馆。这些家谱约四分之一为清代、民国时期撰修,1949年以後修的占了四分之三。较珍贵的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作序的《新界大埔坑口号上蒲村林氏族谱》,有明历四十四年(1616年)邱作圣、邱伦泰纂修的《河南堂邱氏族谱》,上述二谱大陆公藏单位没有保存,仅美国保存;有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蒲松龄修的《蒲氏族谱》,该谱大陆公藏单位也没有,仅日本保存。此外还收藏缩微家谱300馀种,主要从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等单位复制而来。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建于1948年2月,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永田町,它的前向灰1872年设立属于文部省的帝国图书馆和1890年设立属于帝国议会的贵族院众议院图书馆,两大图书馆的藏书成为国立会图书馆的主要来源之一。国立国会图书馆既为国会服务,也是日本唯一的国立图书馆,是一座兼有为国会进行调查职能的群从性的大型综合图书馆。该馆藏书780万册,是日本最大的公夫图书馆。其特色藏书:审政资料(23万件,为19世纪後期日本近代政治发展中的文献资料和日本近代政治、外交、军事、实业人物的个人收藏品),议会资料(包括日本在内的30个国家的国会议事录和约100个国家的政府公报等重要资料,共45万册),科技资料(25500种外国科技期刊以及专利报告、博士论文等资料),地图资料(39万张国内外的地图),音乐资料(40万张唱片),有关日本的西文资料、古籍图书、亚洲资料等等。

中文古籍、图书、资料约25万册,包括清代的文献、地主志、族谱和图书杂志报纸等。据统计,收藏中国家谱403种,大多为清代、民国期间版本。乾隆以前的刻、钞本共15种,其中明刻本三种,即《武口王氏统宗世谱》(明王铣等辑,隆庆4年刊本)、《涑水司马氏源流集略》(明司马晰辑,万历刊本)、《休宁西门汪氏族谱》(嘉靖刊本),有较高价值。

东洋文库

东洋文库位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占地3687平方米,由4幢楼房组成,共计建筑面积7 134平方米,是座东洋韦业图书馆。

东洋文库由日本三菱集团岩崎久弥氏于1917年购入澳大利亚人莫理松的藏书後而建立。莫理松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成为中华民国总统的政治顾问,由于工作而要与个人嗜好,大量买有关中国的西文书籍,当时颇有名气。东洋文库设立后,以莫理楹的藏书为基础,大量收购包括中国图书在内的亚注各国书籍。1924年,文库下设图书部外,又设立研究部,专事收集图书,出版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普及东洋学知识,以促进日本东洋研究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洋文库因经费困难,成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

文库共有藏书80万册,其中中国、朝鲜文图书42.5万册,西文书32.5万册。收藏的亚洲资料除中国、朝鲜以外,尚有日本、蒙古、西伯利亚、中亚、西亚、印度、东南亚等,亚洲资料搜集如此集中,不仅日本,在世界上也是无可比拟的。中文藏书中有4000馀种中国的旧地方志,还有20馀本永乐大典、清代元殿试卷以及大藏经等。文库收藏800多种中国家谱原件、500万拍家谱缩微资料,是日本收藏中国家谱原件、缩微件最多的单位。家谱中如明刻《新安程氏统谱》等,质量较高。每种家谱均装在专门的函大部分,保存条件很好。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东洋文化研究所于1941年11月26日创设于东京大学校园内,其宗旨为综合研究东洋文化。创设之初,设有哲学文学史学部、法律政治部、经济商业部三个部门,开展研究工作时,注意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有机结合,古典研究与现代研究共同进行。研究所图书馆内设研究室、书库和办公室。

为了进一步收集有关东洋学的文献信息和为国内外研究人员开展文献情报服务,于1966年设立附属于东洋文化研究所的东洋学文献中心,重点收集中国、朝鲜的图书和中国报刊杂志的影印本、阿拉伯语钞本参考文献等亚洲各地的文献报刊,并开展编制古籍目录和中国现代图书目录,调查古籍,举办古籍讲座,出版专书等业务。

东洋文化研究所共收藏中国图书50万册,其中清代经济资料、法制审判资料、音乐书籍、戏剧资料等颇具特色,十分珍贵。据该所《汉籍分类目录》统计,该所收藏的中国家谱有3 44种(其中部分家谱收在有关专书中,家说原件约有270馀种),大多为清代、民国时期编修的中国家谱,其中《吴兴德孝里潘氏世谱》等9种为明代刊、钞本。

京都大学东洋文献中心

日本京都大学东洋学文献中心成立于1965年4月,附属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该文献中心位于京都北白川,占地4223平方,建筑面积2428平方,系1930年日本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利用庚子赔款的经费建成。该文献中心主要负责收集、整理有关东洋学方面的文

献资料,供京都大学内外的研究人员利用,并积极开展有关东洋学的文献情报活动。

东洋学文献中心收藏的中国图书约30万册,包括民国时代图书和陶湘珍藏的古籍2.8万册和明代文集、地方志等。此外,尚有龙门、云岗石窟资料10万件、3600件殷代的甲骨文、1万件金石拓本以及民国时代中国各地地图、风土人情照片5万件。其中中国家谱50馀种,和部分中国家谱缩微复制件。出版刊物《东洋学文献类目》。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位于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地址为百老沤大道和西1 16街。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创办于1901年,是北美收藏东亚文献最旧的图书馆。早在建馆初期就开始收集中文图书,曾接受李鸿章捐赠的《古今图书集成》一部。现有中文图书40馀万册,大多为历史、哲学与文学书籍。中国的地方志与家谱为该馆的收藏特色,并收有甲骨文。

据有关文献报道,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的家谱藏量为全美第一,共有200多部。其实该馆家谱的藏量远远不止这些,其中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的家谱。所有家谱文献均按分类排列在某一类目一,中、日、韩家谱集于一处。由于没有编制中国家谱专题目录,确切的中国家谱数量不清楚,估计中国旧家谱的数量约有1000多种,还有不少近20年来该馆不断收到的来自世界各地华人捐赠的新修家谱。中国家谱分别藏在善本书库与普通书库善本家谱多为明代版本,如《藤溪陈氏族谱》等。看上去完整,书品很好,都装有特制的函套。

哈佛燕京图书馆

哈佛燕京图书馆位于美国波士顿剑桥市哈佛大学内,成立于1928年,最初名为中日文图书馆,归属哈佛燕京机构。1965年正式改名为哈佛燕京图书馆。该馆为西方世界收藏东亚文献最多的大学图书馆,藏书达到90万册,其中中文书籍有56万册,居全美第二。该馆收藏中文资料的特色为古籍和地方文献。开馆后,在裘开明馆长的主持下,大量收集中国古籍,主要为宋、元、明、清初贵重刊本。经过多年的采集,现有古籍善本1500馀卷,其中明刻本187部,大多为罕见的孤本。中国地方志是该馆的收藏重点,共有3800多部,其中明刻本有28种,有较高质量。

中国家谱的收集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哈佛校友在北京采集收购到大量的家谱,绝大部分由哥伦比亚大学东图书馆收藏,少数留存在哈佛燕京图书馆,数量为200馀种,大多为清代,民国的木活字本,包括10馀种钞本、稿本,其中萧山地区族谱居多,明刻本仅1种,为明代程典纂修的休宁《程氏族谱》。200馀种家谱分藏在善本书库和普通书库。

美国国会图书馆

美国国会图书馆位于华盛顿,成立于1800年,建筑面积30馀万平房,员工4200,是世

界上收藏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全世界除中国之外收藏中文图书最多的图书馆。该馆收藏中文资料的历史,可追溯到1869年,是年中国的同治皇帝赠送给美国国会图书馆109部著作共933册,由此开创国会图书馆收藏亚洲文献之序幕,并成为至今世界上收藏亚注文献最丰富的资料库之一。

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成立于1928年,经过多年的收藏采集,现有中文图书75.43万册,古籍与地方史料是其收藏特色,中国古籍善本有2000馀种,其中1500馀种为明刻本;中国地方志约有4000馀种,多为明、清时期刻本;中国旧家谱约有500馀种,大部分已为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所拍摄。

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

犹他州家谱图书馆位于美国盐湖城,为美国摩门教(全称为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下属一文化机构。

摩门教教义十分得视家庭组织,宣扬永恒婚姻,为嫡应广大教徒寻根问祖安抚亡灵的需要,遂于18945年成立家谱图书馆。百馀年来该馆广泛徒世界各地采访、拍摄有关资料,至今,已收藏27.4万册图书、200多万卷缩微复制件,涉及3亿多姓氏,成为一个专门收集各国死亡者档案资料的图书馆。

该馆共收集中国家谱17099种,地方志5043种,东北地区户口册4375册,清代科举资料1293册等。以上资料绝大部分为缩微复制件,在17099种家谱中只有300馀册图书为原件,如清代《伍氏家谱大全》等。尽管该馆收藏中国家谱的原件不多,但其缩微复制件数量是非常可观的。目前,中国家谱收藏最多的上海图书馆,总数为11700种,其次为国家图书馆,为3006种,中国两家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的家谱原件收藏总数尚不及犹他州家谱图书馆的缩微复制件,可见数量之多了。

下面让我们从宏观视野对已经问世的几部家谱总目逐一剖析。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

该目录由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图书馆合编,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该书共收录1949年以前的中国家谱目录14719种。该书对每种家谱按姓氏笔划依次编列顺序号,著录书名与卷数、纂修朝代与纂修人、纂修时间、出版时间、版本、册数、藏书单位以及备注等项目,书后附有“地区索引”和“报送目录单位名单。”这是迄今反映中国家谱收藏状况最重要的一部书目,是全国四百多图书、档案、博物、文化等部门在家谱目录方面开展大协作取得的丰硕成果。

《台湾区族谱目录》

该目录1987年由台湾区姓谱研究社发行。1974年开始,1985年终于完成台湾全省各县市的家谱采访工作。共计拍摄缩微胶卷800馀卷,家谱原件达1万馀种,遂正式出版《台湾

区族谱目录》,共收入家谱1063种。每种家谱均列出姓氏、地名、书名卷册数、编者、编印年代、版别、编号、散居地、始祖以及备注等项目,书后附有“姓氏索引”和“区域分布索引”。这是台湾地区最完整的一部家谱目录收录的大多近四、五十年来编修的家谱。《台湾区族谱目录》的问世,充分说明台湾地区人民自古就与大陆有着骨肉相连的亲密关系,尽管海峡两岸人为分隔已经五十年,但台湾人民以积极编修家谱的形式反映了他们寻根问祖、心向大陆、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

《美国家谱学会中国族谱目录》

该目录1983年由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主要收录了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收藏的家谱缩微胶卷的目录。犹他家谱学会1894年正式成立家谱学会图书馆,以搜集和保存各国死亡者的资料为宗旨,1938年开始雇100馀人到世界各地采用缩微技术拍摄死亡者的档案资料。目录按姓氏笔画编号排顺序,著录姓氏、地别、书名、卷册数、编者、编印年代、版别、编号、散居地、始祖以及备考等项目,全书共收3140种中国家谱缩微件。书后附“区域分布姓氏索引”和“谱名索引”。该书收录的主要是大陆以外的中国家谱收藏单位的目录,如哥伦比亚大学950种,东洋文库790种,日本国会国立图书馆420种,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2 00种,犹他家谱学会图书馆200种,香港大学150种,美国国会图书馆120种,哈佛燕京图书馆100种,加州柏克莱图书馆60种,日本京都大学50种,芝加哥大学图书馆50种等。1974年以后,犹他家谱学会派员到台湾,与台湾中华学术院谱学系研究所等机构合作,深入台湾各县乡镇先后共计拍摄台湾地区家谱一万种。与此同时犹他家谱学会还到大陆,与各地图书、档案部门联系,共拍摄大陆大地区中国家谱数千种。截止1998年统计,犹他家谱学会图书馆共拍摄保存中国家谱缩微件17099种。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

该书由上海图书馆编纂,200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上海图书馆是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单位,号称收藏一万馀种家谱。但由于当时家谱分藏几处,没有及时进行科学的编目整理,因此当1984年国家档案局向全国各地发出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通知时,上海图书馆未能参予,遂使《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缺了一大块。1995年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后,加大了历史文献的整理开发力度,1997年底,专门成立谱牒研究中心,专事家谱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上海图收馆聘请复旦大学历史系、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专家,按统一体例,费时两年,终于编纂成这部馆藏家谱提要。与上述三种书目显著不同的是,这不仅是一部家谱书目,而且是一部家谱提要专著。著录项目不仅包括姓氏、书名、编纂者、出版时代、始祖等项目,而且翻阅每种家谱,就名人题跋、名人事迹等内容逐一作了提要,这在中国家谱整理上是件开创性的学术研究编纂工作。该书共计收录家谱11700种,近10万册。书后附有“名人”、“地名”、“堂号”等索

引,便于读者检索。

近十年来还出过其它一些家谱目录,如山西社科院编《中国家谱目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收录家谱缩微胶卷谱2565种。但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是上述四部。这些家谱目录是有重复的,一是原件与缩微件重复,二是原件有复本。常建华先生曾对其核实过的5 254种族谱目录作过统计,重复率为40%。如按此比率推算,再考虑到犹他家谱学会收藏的主要是家谱缩微件,扣除复本,则上述四部目录的孤本可能接近三万种。

毋庸置疑,作为根植于中国宗法社会之上的家谱,有着许多封建糟粕,诸如家谱中宣扬的封建专制思想、商品观念淡薄、缺乏民主意识、封建迷信以及家谱内容攀附显贵等糟粕,必须百行批判。但是并不能由此而对家谱这一历史文化现象采取不悄一顾的虑无主义态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那么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会对促进学术文化研究、促进当代文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发挥其特殊作用。

首先是资料价值。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数量可观的家谱,不仅对家庭制度、婚姻制度、人口与替等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资料价值,即对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都能提供许多重要资料。如称雄一世的徽商研究,其中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主要是从皖南徽商家谱中寻得的。

其次,家谱具有教代功能。家谱中一般都有“家训”、“族规”、“家法”之类内容,固然有不少封建思想,但其中如敬长老、孝父母、尊师长、崇俭样、戒奢侈、禁赌博等伦理规范以及家谱中记载的很多志士仁人的爱国爱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奋头号精神、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等,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也有积极作用。传统伦理与现代文明是辩证统一的,一个国家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只能是一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展。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传统文化只有赋予新的时代精神,才会有新的生命力。家谱中反映出来的优秀的传统伦理,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活奋斗的结昌,它曾经对凝聚中华民族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促进当代文明的建设驰必将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

第三,为寻根认同提供重要资料。寻根认同,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生动表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海内外游子过去梦想的寻根谒祖,早已成为现实。特别是199 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0月22日澳门回归祖国,洗雪百年民族耻辱,海外华人扬眉吐气,“一国两制”更增强了海内外中华民族子孙的向心力,于是访故里、访故旧、访祖国,掀起了更大的寻根认同热。浩如烟海的家谱资料则为寻根认同提供了保证。香港回归

祖国前夕,1997年6月29日,林则徐的第四代到第八代的200多名后裔,从海内外各是赶回家乡福州,举行家祭,追念民族英雄林则徐:“香港回归时,家祭慰英灵”。将林氏后裔联合起来举行这项家祭活动的纽带就是家谱。这就生动地说明家谱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寻根认同、促时台湾回归祖国统一大业,确实有其他资料不能取代的重要作用。

可见,进一步开发谱牒资料,是繁荣学术文化的需要,是弘扬传统道德文化的需要,也是寻根认同、促进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6)家谱名称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称法。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在明代。

家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乏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

字,实际是人物小传。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因为家谱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

(7)家谱堂号

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议决大事的重要场所。每个祠堂大凡都有自己的堂号,从某种意义上讲堂号是宗族的标志。堂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如王氏“三槐堂”、赵氏“半部堂”等;另一类是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如“世德堂”、“崇本堂”等。具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其来源大都伴有寓于某些含义的典故,它重复出现于该姓氏的不同支族。没有姓氏特徵的堂号,大部分分别为某一支族特有或与其他宗族的堂号甚少重复,其馀少量的堂号则在同姓和异姓宗族中间着较高的重复出现率。而其他的堂号辅以姓氏、地域的限制,也能在判断宗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如“世德堂”,丁、王、李、吴、何、沈、邵、周、胡、秦、徐、陆、陈、孙、黄、曹、许、张等数十个姓氏都有此堂号,而且同姓中的不同支派也有,出现的重复率极高,但加以姓氏、籍等条件限制,就可缩小范围。

(8)家谱谱籍

现存极大部分家谱是以一支一派形式出现的私修谱,谱主聚居于某一区域并且相对隐定地生活于该地,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徵。谱籍即为谱主的居住地。谱籍标引的在键是地名的名称。现存家谱以民国之前的旧谱居多,谱中地名常题古地名,甚至古地名的名称也不一致,如浙江宜兴就有“阳羡”、“荆溪”、“义兴”等数种名称,湖州分别题作“吴兴”、“乌程”、“归安”等。

(9)家谱谱序

谱序是概述本族来历和族谱编纂经过的部分,有的由族谱编纂者亲自撰写,也有的是同时转引和改写本族既存族谱的谱序。

(10)家谱体例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体例的变化与内容丰富是此前谱牒所少有的。正德元年所纂《余氏会通谱》内容包括新旧序、跋、辨、图、外传、外纪图、世系图、茔域图、卷末跋、后序。《休宁文昌金氏世谱》内容已较全面,包括序、凡例、列士、金氏本国、世系、事略、行实、行状、墓志铭、杂著、记、诗、赞、规约。嘉靖十八年许璞、许汉纂《许氏统宗世谱》内容涉及序、名人传记、行状、墓志、世系。嘉靖三十四年朱世恩纂《朱氏统宗世谱》内容涵括历代谱序、敕命、凡例、像讚、祠屋图、墓图、传、世系图。嘉靖三十七年黄侍、黄仁德纂《左田黄氏孟宗谱》内容包括序、图、地理志、姓氏源流、世系、文翰。隆庆六年许可复、许凤翔纂《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吸收并总结了嘉靖以前家谱的有关内容,且有所扩展。该谱涉及历代谱序、目录、世系图、考、先世文翰、序、说、传、记、寿叙、赋、诗、歌、词、挽诗、行状、赞、祭文、谱说、后骗子、领谱字号等诸项内容。

万历以后,字谱内容较前更为丰富。隆庆、万历年间歙县殷氏宗族“始为谱,其大凡有姓氏、本原、世系三考”,其后内容又扩充了“世德、规范、训典、文献、宅第、丘墓、遗文、遗迹、里社九考。”万历五年吕仕道纂《吕氏续修宗谱》涉及目录、书法、凡例,历代谱序、像讚、迁源源流、祠墓寺图表、里居图、姓氏来源、世系、世德、规范、训典、文献、遗事、丘墓、祭田、家规、修谱衔名、修谱总论、后序、跋等内容,该谱的列诸项涵盖了后世家谱所具备的基本内容。万历十八年程弘宾纂《歙西严镇百忍程氏本宗信谱》分谱序、谱例、纪源、传疑、传信、世系、世传、内传、保莹、遗翰、族约、续后十二篇。万历末年修成的休宁《曹氏统宗世谱》涉及序列、题辞、谱引、谱歌、谱诗、恩荣录、曹氏先达、迁徙源流、坟墓、后序、跋、谱约、支谱图、统宗谱系小叙、系图、事略、重修族谱叙略、家乘序、诗集序、遗嘱、跋等内容,名目纷繁,同万历以前所修宗谱相比,内容得到大规模扩展,几乎囊括了与宗族相关的所有事项。通过对上述明代宗谱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与宋元谱相比

较,明谱新增加的内容主要体现为家规家训、祠产族产等宗族制度的相关方面,这也正是明代宗族制度较前有所发展的一个反映。

关于体例方面,明谱在因袭欧苏谱例的同时,增加了“志”“图”“考”“录”等项新内容,这是明修宗谱进一步吸收正史和地方志编纂学上成果的重要体现。据翟屯建先生研究,明代宗谱体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纲目体,以纲统目;二是条目体,一事一目,互助统辖;三是纲目与条目的混合体。且愈往后,这种混合体的方法在宗谱编纂中愈益得到广泛的运用。与明代以后所修宗谱相比较,有明一代所修宗谱的体例已比较完备,且大体上已定型,此后清、民国年间所纂宗谱在体例上基本承袭明谱,变更甚微。

(11)家谱鉴定

中国人历来重视纂修家谱,所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私家修谱自宋代兴起,经元、明的发展,至清朝中期达到鼎盛,入民国后仍延绵不断。在历经八、九百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家谱在不同的区域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徵,这些特徵不仅体现在纂修体例上,而且在版刻、装帧等方面也得到反映。关于家谱纂修体例特徵的论述时有所见,而版刻、装帧特徵却鲜见涉及。究其原因,可以是现存家谱80%以上是清末及民是期间的刻本、木活字本、铅印本及石印本,而其中又以木活字本占绝大多数。

从现存家谱的印刷形式上看,有刻本、钞本、稿本,也有铅印本、石印本,但更多的则是木活字本,这是因为家谱的内容不象其他古籍那样一成不变,一般家变每隔10至30年谋就须续修一次,且篇幅甚多,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木活字本印刷家谱显然要比刻本既便宜又省力得多。尽管木活字本是家谱版本的主流,但由于发区的不同,家谱的印刷形式仍是丰富多样的。

浙江家谱的特徵

浙江是纂修家谱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仅上海图书馆就藏有浙江家谱5092种,占馆藏总种数的2/5以上,居各小之冠。这些家谱分布在全省的64个县市,几乎涵盖全省各处,其中收藏量最集的是沿海地区的海宁、萧山、绍兴、余姚、上虞、宁波及内地的诸暨、浦江、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永康、淳安、衢州、江山等地。

浙江家谱的版本最大特点是套版印刷的普遍使用。浙江是套版印刷的发源地,明代时,浙江吴兴的闵刘及、凌蒙初二家用朱墨二色(后来发展为五色)刻印了许多带有批注点评的经史子集四部书及戏曲小说,盛极一时,成为中国印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而“闵刻”、“凌刻”就成了他们套版印刷古书的专有名词。现在浙江家谱虽以木活字本为主,但打

破了其他地区域多年来沿用墨印的方法,将朱墨套印普遍使用于木活字本的家谱之中,许多家谱的世系图中人与人间的关系都普遍用套印红线加以连接。

此外,浙江木活字本家谱多四周双边,鱼尾与版心栏线的间隔明显,有较大的缝隙。且有花鱼尾出现,如上述的《余姚梅川徐氏宗谱》就是一例,这在其他地区的谱中较罕见。浙江木少研究院本家谱的体方正,除夹注用小字外,通常始终只用一种字体。

当然,浙江省内的不同区域又有着自身的特色,如宁波地区家谱(包括鄞县、奉化、镇海等)版心处字体不仅粗,而且大而醒目;通谱不用界栏;字与字之间的字距较舒朗;谱的装帧华丽,绢面装帧,配以帛质题签,且绢质包角的,如《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镇海东管乡沈郎桥叶氏宗谱》等都相当注重家谱的装帧。

又如浙江中部地区的诸暨、东阳、浦江、义乌、金华,是浙江修谱最为盛行的地区,现存家谱占浙江全省家谱半数以上,几乎每族、每支都有谱,再加上家族庞大,人口密集,有时同地同姓也不是源于一族,即便是同族,但因分支不同也会各自修谱,所以当是已形成定期修谱的习惯,有的仅隔数十年一次。为防止同姓不同宗或同族不同分支的家谱因谱名相似而混淆,同时为下次修谱提供时间上的参考。因此该地区家谱版心普遍镌有修谱年代,这就成为该地区家谱的特徵。如清宣统三年敦睦堂木活字本《[诸暨]暨阳嵩山张氏宗谱》版心题“宣统辛亥年续修”就是一例。此外,世系表(行传)中的同辈的人名多以行字大小排列,即按同辈中人的出生先后顺序而不是以传统的辈份长幼排列,例如甲乙二人,按照辈分甲比乙大,照常规甲因先列于乙前,但由于乙早出生于甲,那么在谱中乙的名字就排在甲之前。衢州、江山等地区家谱的版式多呈正方形,即版框高宽几于相等。

湖南家谱的特徵

据1997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记载,全国440家“图书馆、文化馆、文管会、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文物商店”收藏的湖南家谱共1511种,而当时未曾完全列入收录范围的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却有2255种之多。现存的湖南家谱主要集中于该省中部的长沙、湘潭、湘乡、宁乡、醴陵等地及北部的平江、岳阳、常德带,按其开本可分为大、小两种。纂修年代较早的家谱多为大本,而清光绪中后期至民国时所修则以小本为多;北部地区的家谱多为大本,而小本在中、南部地区的家谱中较为常见。中部地区的小本与北部地区的大本版刻区别,最为直观的是其开本的大小与版框高阔,可以说是相距甚远,如民国十年存著堂木活字本《宁乡志塘刘氏四修族谱》,属小本范畴。而属于大本范畴的清雍正六年延陵堂木活字本《平江吴氏重修家谱》。两者版框、开本相差近于一倍。其次是版式的差异:小本多四周双边,版心题名多墨体,粗而醒目,修谱年代及修谱次数书于版心偏左处,装订后则列于后半而版心,版心栏线与版框粗细一致,木活字本版框接口处与江苏家谱相同,有些接口相当严密,几乎看不出缝隙。谱中多使用小字,大字仅用于世系图及世系

常见的族谱格式

一、常见的族谱格式 广东兴宁石卓欣辛卯年 欧式:又称瓜藤式、垂珠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优点:亲疏易辨。 缺点:无法提供个人详细信息;空白过多,纸张浪费大。 苏式:又称雁行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苏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优点:长幼易辨。 缺点:亲疏难别。 欧式苏式 ▲另外,通常修谱时采用苏式的,还会同时用上欧式。比如兴宁石氏四修谱即是前面采用苏式,后面还用了欧式。

欧苏混合式:此谱式采用世代分格,五世一表,直系长辈居上方,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具体记述,介绍该人生殁葬、功名职位、重大事件、配氏等。 优点:既容易辨别亲疏,又能同时方便地查看某人的详细资料。 缺点:十分浪费纸张。 流水式:此谱式不分格,不划线,对于某一上祖来说,先记述其本人的具体信息如生殁葬、配氏、功绩事业、子嗣等,接着记述其长子(长子无嗣则次子,类推)的具体信息,再接着是记述长子的长子……直至嫡长世系记载到某一特定的世代(如五代或十代),再换行记载长子的次子信息至前述的特定世代。如此类推。 优点:节约纸张。 缺点:世代不划一,体系不整齐;而且很多时候,某上祖的名讳要多次出现,给人一种比较啰嗦的感觉。 欧苏混合式流水式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优点: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缺点: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比较凌乱的感 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 优点:世系固定,依次分明;且较节约纸张。 缺点:上下代之间查找不太方便。 宝塔式 牒记式

记南海文史专家邹景良(大沥镇十大感动人物候选人宣传资料)

邹景良主要事迹 一九九八年元旦退休后常顶烈日和风雨对南海绝大部分农村除九江、西樵、沙头、丹灶四个镇未全部参观周游各村庄外,其余各镇村庄都基本到过,对各农村的人文古迹,包括各学校、门楼、祠堂、书院、庙宇、古石桥等记录下来,有些拍摄,对其碑文,对联,横匾等特别真迹加以抄写或拍摄,为以后整理南海有关历史资料,搜集第一手资料。在参加了南海政协文史研究工作近十年来,对邹伯奇及其先祖邹浩公的历史研究和其事迹探讨做了大量工作。多年来经常到中山图书馆全国文献古籍部和广东文献部,查阅、复印、抄写相关资料,四次自费花了上万元到上海图书馆、常州和无锡图书馆、孤山杭州图书馆、武汉湖北图书馆搜查大量古籍、四库全书的有关资料,三次到杭州孤山文兰阁看书亦未因西湖湖光山色之秀丽而涉足游览。之所以多次到杭州其目的是要查找邹伯奇附刊在邹伯奇的遗著《邹徵君存稿》后的《南北恒星图》80年前的印件,及有关邹浩公资料之代谢应芳编的《思贤录》,当时在《四库全书存目》中只知书名而不知其内容之故。 在纪念邹伯奇诞辰180周年和190周年的活动过程中,先后参加了《近代科学先驱邹伯奇》和《邹伯奇遗稿》的编

纂和责任校对工作。到中山图书馆,广州博物馆,寻找查阅大量有邹伯奇人和事的资料,凡与邹伯奇当时有接触的人,如陈澧、张维屏、陈璞、谭莹、金锡龄、徐灏、招健升、李保孺、梁序庸、凌扬藻、伍学萍、郭铭仙、下果臣等十多廿人的书都全部翻阅,希望能从中找到有关邹伯奇的一首诗或一封书信。果然不出所料,天公不负有心人,在张维屏的《松心十录》中找到了目前为止邹伯奇唯一的一首木刻版七律诗及有关邹伯奇的三十多篇诗文。去年12月又自费到台湾旅游亦不忘到台湾邹伯奇和陈澧的相关资料、书信来往的真迹或影印书刊,果然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寻得陈澧写给邹伯奇的亲笔书信两份的书刊,真是喜出望外,了却了十年之愿望。 近十年,为了寻找搜集有关先祖北宋名臣邹浩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参与由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出版的《中华邹氏族谱》的编纂工作,担任副总主编,为了到民间搜集有关资料和做好调查核实工作,经常深入山区农村,过江河,下江南,到邹伯奇先祖邹浩的故里东浙,单枪匹马入湘西,过广西,并不是旅游,而是到常州、无锡、上海,和湘西邵阳、隆回、新化等县市寻找相关资料,复印族谱和《道乡集》,尽管道路崎岖,长途跋涉,把资料和原稿带回来整理,先后主编重刊出版了《道乡集》上册和出版了《中华邹氏族谱》第一卷和第二卷,并发行全国和海外。第一卷主要是同主编湖北大学中文系教授邹贤敏合力而成,本人为第一副主编,

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第T06版中国家族血脉记忆

2012年12月15日刊号CN21-0001 T06 中国家族血脉记忆2012.12.15 星期六 一套完整家谱分为七大部分 □本报记者/张颖 上世纪70年代,美籍黑人亚力克斯·哈利经过实地寻访和查阅家谱档案,写成了世界名著《根》,掀起了世界性的“寻根热”。由此,“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样的问题变得不再可笑。其实,在中国,古人十分热衷于修撰家谱这项工作,依靠家谱所维系的家族血脉也因此更加清晰。在家谱中,中国人往往就能找到“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经过修撰家谱等寻根活动,很多人都会发现,原来本人和悠远的某个地方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常情况下,一部较完整的家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谱名、谱序、凡例、姓氏源流、世系考、世系表、人物传记、祠堂、坟茔、家规家训、恩荣录、像赞、艺文、纂修人名、领谱字号等。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之后一套家谱往往分为七项内容:姓氏源流、堂号、世系表、家训、家传、艺文著述、家谱图像。而且,家谱的叙述语言非常精炼,往往数百字就记录了人的一生。 家谱要先说明姓氏起源 上海市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家谱总目》作者王鹤鸣告诉记者,“姓氏源流”是家谱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木必有本,水必有源,此万古不易

之常道也。不明其始,何以知祖之所出;不晰其流,何以知派之所由分。”王鹤鸣说,“源”是指一个家族的姓氏来源,也就是这个家族的得姓始祖、始祖、始迁祖的相关情况;“流”说的是家族迁徙、分支分流的情况。不过,“姓氏源流”也各不相同。有的说的是家族姓氏起源,有的讲的是家 族的迁徙情况。比如,在《龙池王氏续修宗谱》中,就记载了江西婺源王姓的起源问题,“开元初,柳冲与薛讷复加刊纂,考定二十六姓为国之柱,十六姓为国之宗,太原琅邪王在焉。王氏之先,出于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子孙多贤。”这段家谱中的记载说明,当地王姓的得姓始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人,同时也说明了王姓在唐朝具有崇高的地位。 还有家谱在记载姓氏来源的同时,介绍家族的迁徙和分流情况。安徽绩溪的《积庆坊葛氏族谱》就记载了葛氏家族迁徙安徽绩溪的经过。“葛本葛天氏之裔,后以国为姓,相传家江南句容。唐明宗时,名应祥公者,来任绩薄,长子武道公留居杨溪,历十二世至六二公,宋绍兴间迁居邑之西隅积庆坊右,子孙世业至今焉。”王鹤鸣解释说,葛氏这个家族从唐朝以来经历了数次迁徙,唐朝时居住在杨溪,经过十二代之后,宋朝时迁居到邑之西隅积庆坊右这个地方,并一直居住至今。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家族对待自己的祖宗源流的态度都是非常认真和严肃的。 堂号是寻根的重要线索 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郑毅告诉记者,在家谱中,堂号是一个家族姓氏的特殊符号,它是一个姓氏或家族的标志和代表。通过它能显示一个家族姓氏的起源地,这也成为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郑毅说,堂号名称以自创居多,多是依据郡号名或依据家族始祖或名人而创立,大多数的堂号体现的是一个家族的血缘关系或地域起源。 用郡号名命名的堂号体现的是家族的地缘关系,是以家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堂号。比如,诸葛氏系出葛伯,望于琅琊。因此,后来遍布各地的诸葛氏,绝大部分都世代沿用“琅琊”作为家族的堂号。以血缘关系命名的堂号,体现的是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重视。只要具有血缘关系,不同姓氏之间也会使用同一个堂号。比如,闽粤一带的“六桂堂”就是洪、江、汪、

巩固练习_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巩固练习 1、( 2014天津市和平二模)下列各句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B.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C.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 D.参加会议的有作家、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2、(2014江西九校联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总之,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B.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C.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一口答应了。 D.英国和阿根廷倾全国之力,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大打出手(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制造了一场被称为“导弹时代首次战争”的马岛战争。 3、(2014芜湖二模)下列各句中,标点符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B.2月份的高密度自主招生考试,对广大考生而言可谓一场严峻考验,从“一考定终身”到“多考定终身”,高招改革究竟是高校提前抱团抢生源,还是科学多元选才? C.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的嫩叶(或小乔木)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D.初阳斑斓而温暖,采桑女起落的素手,正合着禅僧说的:“体露金风”,提篮篓的年轻身影缓缓移动,在时代的风景里冥冥地消磨思绪和青春。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B. 《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C. 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D. 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B. 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C. 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D.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文选》《夏衍七十年文选》《施蛰存七十年文选》《柯灵七十年文选》,这些书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许氏家谱

七.字辈排行: ?安徽庐江许氏字辈:“金锡文章克成家道多有益方”。 ?安徽涂县许氏字辈:“佳吉正祥瑞忠良庆太和”。 ?安徽阜阳许氏字辈:“正大传家泽(廷德贤士广)和平继业长承先鐤俊秀绍租定忠良”。?安徽定远许氏字辈:“家文世德明秀忠”。 ?安徽霍邱许氏字辈:“大文建广生世有年”。 ?安徽南陵许氏字辈:“长开来万……” ?安徽歙县许氏字辈:“礼乐娴宣……” ?安徽无为许氏字辈:“永世大结昌修善有余庆”。 ?安徽凤阳许氏字辈:“来建守国林登增克正如红门开关世”。 ?安徽宁国许氏字辈:“家常优秀后能载富。 ?安徽许氏一支字辈:“德存大新宗万士春长荣”。 ?安徽许氏一支字辈:“福云百步紧显扬英吉侯华国文章美”。 ?江苏赣榆许氏字辈:“文能安邦武可定国习学圣贤克作家传”。 ?江苏青口许氏字辈:“廷元学俊哲谋”。 ?江苏扬州许氏字辈:“昌邦有金大爱国”。 ?江苏宿迁许氏字辈:“华宝臣勋……” ?江苏海安许氏字辈:“德玉树逢秀应金波 ?江苏宝应许氏字辈:“崇长瑞兆……” ?江苏响水许氏字辈:“红太(中)石(培)应”。 ?江苏高淳许氏字辈:“兴毓传继广昭宪庆万祥积德光前代治谋裕后人”。 ?江苏许氏一支字辈:“永林鼎瑞昌秀敏宗贻俊泽辉”。 ?山东文登许氏字辈:“兴运继光天家传德丕迁”。 ?山东乳山许氏字辈:“天家传德……” ?山东泰安回族许氏字辈:“同孟嘉崇兴振启贞统会庆彦方贵登大开昌建升”。 ?山东聊城许氏字辈:“春洪文庆吉宗敬”。 ?山东荣成许氏字辈:“文德心善修道志成”。 ?山东威海许氏字辈:“全振兆凤翔”。 ?山东滕州许氏字辈: ?讳序:“景运际光天家传德丕先成基贵善启世泽庆延年福厚钟之永兴朝普乃昌鸿勋增盛久祥瑞照忠良”; ?字序:“锡光弘端庆唯孝本敬祖”。 ?山东日照许氏字辈:“世衍家传崇经象贤保之克继瑞祚长联”。 ?广东饶平巫许氏字辈:“有子以伯继可观宗必兴若能敦自守永见汝成名”。 ?广东汕头许氏字辈:“仁义德教尊先哲”。 ?广东湛江许氏字辈:“日学乃申立”。 ?广东肇庆、广宁许氏字辈:“帝廷开景兆学仕际昌明期尔宏世德宗泽大有成家声克丕振基业善继承勋名光上国忠良定太平”。 ?广东四会许氏字辈:“宪章文宇天子维新世经开景兆祯祥”。 ?广东陆丰许氏字辈:“桔泰仁财盛雍和世德长耀祖开贤良荣宗唯茂敬”。 ?广东韶关许氏字辈:“禵腾开景兆学仕际昌明其汝宏世德”。 湖北宜昌、枝江许氏字辈:“先祖可光大启汝甲地”。 ?湖北十堰许氏字辈:“先泽明高远敬承义是昌”。 ?湖北沙洋许氏字辈:“开启志行克方”。

高中语文总复习之巩固练习_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把电视剧的生产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走一条生产——市场——播出——盈利——再创作的良性循环的路子。 B. 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公司领导认为主要有两个:一、具体施工单位对安全问题不重视,只抓生产进度,不抓安全;二、具体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 在鄂西大山的半个多月里,将士们不论是行军还是宿营,都能听到老虎、豺狼、野猪、豹子……及其他野兽的叫声,已经习以为常。 D. 大妈常抱怨自己的记性不好:“我现在有一个毛病,就是站在电梯旁边的时候,总是忘记了自己是要上楼呢,还是要下楼。”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一场名为“相约文博会·爱心万里行”的大型文艺晚会将在省体育中心举办,一万人将现场进行手语表演,以此倡导“爱心文化”。 B. 记者由此推想,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 C. 老人拿到医疗救助金后感动地说:“如今有这么好的政策,有这么好的医疗条件,虽然得了重病,并不可怕,我呀!还得活一阵子呢。” D.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 B. 唐先生教宋词,基本上不讲,打起无锡腔调。把词“吟”一遍:“双鬓隔香红啊——玉钗头上风……好!真好!”这首词就算讲过了。 C. 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 D. 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B. 《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C. 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D. 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需要充分论证。 B. 李老教导他的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C. 实践,要靠认识来指导;认识,要靠实践去检验:实践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 D.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推出了《当代文坛大家文库》:《巴金七十年文选》《冰心七十年

家谱标准格式

家谱标准格式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

邹氏家谱

邹氏家谱

盖闻环球名山,莫不发源于昆论大地,江河小溪莫不朝忠于湖海。要知家家有谱,由如国之有史也。国无史纲,则失历代之兴衰耳,族中无谱,则烟世系之流傅也。从之散处难记子孙之尊卑昌乏耳。同―地也。因时而灵;同一人也,因时而杰。盖人以地灵,地利人杰,乃山川之精华也。英得其无,则人才辈出也。人地之钟灵,兼之赋则丁财两旺也。致听先贤举生贡员层出,见迭后世,卤莽咸裂耳,此非天地山川前后不同也。 盖闻史者,所记历代之真实事也;家族之谱者,记系子孙之繁昌兴衰也。 木之有本,水之有源,万物亦偕然也。人为物灵,岂无本源乎。吾族之本源,乃颛顼高阳氏之后裔耳,然帝王纪谱牒,史著于天家,至周武王克商,封甚宋缗王之后裔子姓正孝父到邹邑(今山东邹县)后裔以封邑国号“邹”,以国为姓氏耳。乃子姓正孝父之后裔也。历代秦、汉、晋、唐、宋、元、明承运以来,在朝者有官,在野者有人也,虽迨远年迁潭河,济济不可胜举。迨大明洪武应运,建都南京,改金陵名应天府,吾族祖籍江南省府江宁县,织金村竹子巷。始祖元票公生五子,应龙、应虎、应彪、应祥、应瑞。大明洪武十四年(公元一三八二年),南召负固不服,对抗朝庭,洪武传令调兵征伐元帅“花刀赛关公”傅有德、沐英将军。应龙,应虎、应彪三公各身任军中指挥,随“花刀赛关公”傳有德元帅、沐英将军南征南召,出征曲阳(今曲靖),英勇奋战,南召征服,曲阳旣平,旋帅奏凱,班师回朝,不意旨回,驻师镇守。吾祖应龙公派镇守平彝县,应虎公派镇守马龙州。应彪公派镇守威宁州。均发后裔繁昌,文武贤良层出也。思先辈世德,作求绩功累仁,兰桂腾芳,瓜瓜绵绵。吾祖自南京落籍于此,其间鸾翔失鸟峙者有之,鹓序鸾立者亦有之。吾姓虽滇黔各居,源属一脉,同是一宗也。历时之记,经五百余年矣。后人莫知其源本,致叙于耳。独吾姓族谱遗失,意无继而積之。吾等定诚心旣也,虽其不才;略读诗书,视兰本远朽。残缺不整,篇具不堪,目覩诚处后世子孙,分脉支系不清,伦类称谓不明,若不继为篡,述其何以分别尊卑长幼耶。 吾祖镇守平彝县数载,移居黔境普安州(盘县)平彝所王家坡;后二世祖移居下坝“永安舖”后改“关安舖”。 有歌为证:忆昔英贤层出兮,来自江南;凱旋回师驻军兮;蕩平曲阳。地灵人杰苓萃兮,祖德难忘;丁繁族众旺盛兮,滇黔普居。 赞曰:大明洪武十四年,南征曲阳路遥远。

族谱模板

XXX家谱 祖屋地址 公元XXX年岁次XXX年 春

序言(范文) 时代轮转,人口日多,社会变革,事物日繁,兼新陈代谢定律,人欲知以往事,无不赖文字记载,传绵稽查,故国家有国史,籍改历史盛衰与人文概况。 编辑人:XXX 审查人:XXX 公元XXX年岁次XXX年春

X氏族谱章程草案(范文) 一、宗旨:坚决遵守党纪国法,加强团结、创新、和谐、发展,弘扬中国文化传统(清明)节。 二、族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严谨文明、勤奋朴实、尊老爱幼、共同发展。 三、制度: (1)各支族选举成立代表会,代表3-5人,并由支族代表选举成立龙氏联族代表会,设常务理事组13-15人,分工为名誉理事1人,副理事3-5人,顾问、文书、财会、组织、宣传、监查、青年、妇女等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支族代表、联族理事,均实行2-3年改选和义务职责,廉洁奉公,为民服务。 (2)开会学习,每年2-3次,年终总结,表彰先进。 (3)每年逢清明节,祭祖扫墓,费用自筹,帐目公布。 四、族规: (1)坚决遵守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法令,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学习交流与合作,创建平安和谐社会。 (2)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走社会主义道路。 (3)要创新、和谐、发展,方能兴家、富民、强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气能生财,人和万事兴,互相尊重,不侵犯、不干涉、不斗殴,公平公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4)要五讲四美、讲法纪、讲道德、讲文明、讲伦理,按辈伦起名字、称呼人,坐席分上下,赶船、乘车让位,不能混乱。 (5)要尊老爱幼,孝顺老人,把衣食住行切实做好,供养好老人,不能断食、绝医、打骂、虐待老人。做到生有所养,死有所葬,古今有之,理所当然。 对幼儿要抚养好教育、培育成才,他们是祖国人民未来的建设者。对五保户、残疾人、鳏寡孤独、贫困学生要资助。这是三个文明建设内容之一。 (6)加强农村建设,搞好产业结构,为农增收,建设小康社会,并要遵守法纪,不贪污,盗窃、嫖、赌、吸毒等不良行为。 以上章程草案,错误很多,只供参考,请族人调研、修改,希万代宜遵守,庆衍亿兆年。 公元20XX年岁此XX春

许氏迁徙及各地郡望

许氏迁徙及各地郡望 一、迁徙概况 许亡国之后,国民不忘祖地故国,以许为姓,四处迁移。时值战国初期,中原兵乱,许氏难民于是聚小族而群迁,北徙河北高阳先祖句龙许氏故地,形成许氏北派宗支主体。另一路人马则在离开许地许国之后,沿着汝河两岸就近迁往汝南、山阳昌邑等处原高阳许氏曾经有过的南迁迁居点。 应该指出,高阳许氏自当年许由之父句龙为颛顼高阳氏土正、能平九州而赐氏高阳之后,便居高阳并开始蕃衍,已有根基,并陆续有后代子孙群迁高阳东北地区以及河南汝南一带。如今南北各系及海外许氏族谱中有“采食高阳”之句,其寄义应自此时始。河北高阳为许氏根基之地,其意义不下于河南许地;其份量又重于国都许昌。 这时候,回迁高阳的许氏人众,大多聚居于如今高阳北新城都乡乐善里地方。这些难民大多数来自容城,即是当许国衰亡之际逼迁于容城的那一部分人马及其后代。原先曾经自高阳迁往汝南的许氏人群聚居地,如今又成为沿汝河两岸迁移的许氏难民的落脚点。因此,这次许氏迁徙,总的来说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以河北冀州高阳为居住中心;南支以河南汝南为居住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许氏南北二支又各自向西、向东、向南作再播散再迁徙,于是又出现安陆许氏、太原许氏、邵陵许氏、晋陵许氏、会稽阳羡许氏、徐州许氏、安陵许氏、龙溪许氏、岳阳许氏等等。但此时还未涉及闽台与两广。 上述迁徙与再迁徙行动,大约自战国初年至汉魏及初唐时间,

约有千余年之久。但高阳、汝南两地一直是许氏族众凝聚的中心。 河南学者谢钧祥先生曾经指出,汉代许氏已分布于今安徽、山东、陕西、云南、江苏、浙江等省。谢氏文中例举许子威为安徽庐江人,汉宣帝皇后许后为昌邑人即山东巨野人,许商为陕西长安人,东汉许叔为云南昆明人,许武为阳羡即今江苏宜兴人,许寂为浙江会稽人。谢氏还指出东汉末年安徽亳州许氏已发展成庞大宗支,人口达数千之众。名将许褚就是此方人氏,当时称之为谯郡。湖南学者何光岳先生,更指出龙溪许氏在汉代尤为兴盛,谓有两女曾先后分别为汉宣帝皇后和汉成帝皇后。此说与上述谢先生山东巨野即昌邑许氏女为皇后之说,虽有小异而实则大同。原因是昌邑许氏与龙溪许氏,原为同宗。后来虽有迁变,称谓不一,并非矛盾。 二、主要郡望 郡望含义包括人文与地理两要素。 (一)汝南郡望 汉、魏时期,高阳和汝南许氏分别形成两大郡望。北方许氏,因此以河北高阳为依托,象征中国许族之渊源,高阳因此成为上古许地精神之中的“许地”。南方许氏,则以河南汝南许氏为主体,体现着中国许族的昌荣。 汝南许氏,社会名望显赫者有前汉尚书许商,其6世孙许靖事后汉灵帝,官尚书令,后人蜀为广汉太守。刘备克蜀,授靖为太傅。

邹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分布地区 主要有范阳郡。1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置郡,其治所在蓟县,相当于今北京市昌平、房山及河北省涿县一带。 历史来源 「邹」源出 一;以国名为氏。据《说文解字》所载,春秋初期有邾娄国,为鲁国的附庸小国,在山东邹县,战国时鲁穆公将「邾娄」改名为「邹」。后被楚国所灭。其后人以「邹」为氏。二;出自子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宋愍公之后,正考父食采邑于邹邑,其后亦有「邹」氏。邹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一些:1出自姒姓。这种说法称邹氏为越王勾践之后。2出自子姓。称邹氏为商纣王微子启的后代。公元前11世纪周平公把商的周围地区封给殷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于商丘,其后三朝采食于邹邑,其第五世孙叔梁仡以邑名邹为姓。所以称之为山东邹氏。3出自曹姓,以国家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上古时有邾娄国为狭所建,战国时鲁穆功改邾娄国为邹国。后来邹国被楚国所灭后有邹氏,亦为山东邹氏。4为蚩尤之后。据《拾遗》所载,黄帝在打败蚩尤以后迁其民至邹屠,根据地名命名为邹屠氏。 迁徙分布 据邹氏族谱及有关资料记载,邹氏早期主要在其发源地即今山东境内发展繁衍,至秦汉时期,他们中的有一支迁至范阳,发展成为望族。西汉以后,范阳邹氏逐渐南迁至河南邹坊,成为较强的一支。汉代有邹廷任襄阳令,在当地安家,其后裔有一支迁到雍州。西晋有新野人邹湛以才学知名,在朝廷做了国子祭酒、少府,其子孙有一支迁到衡州。东晋十六国时,由于战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邹氏的一部分随之渡江,定居于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一些地方。唐初,陈政、陈元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携一部分邹氏随从同往,后在福建安家。又,唐德宗贞元末年,邹垣因避战乱,自今安徽迁入福建,其子孙繁衍分居于邵武等县。北宋有邹异,长乐人,元佑中举经明行修,这说明北宋时已有邹邹氏居于广东。南宋时期,有泰宁人邹应龙任初权参加政事,他的子孙散居闽、粤,还有迁到广西乐平的。现在台湾的邹姓人及侨居新加坡等国的邹氏华侨,主要是从广东、福建迁去的。 堂号 1碣石堂:战国时期的邹衍,深通阴阳、盛衰、兴亡之道。燕昭王招贤,专门建造了碣石宫来招待邹衍。2讽谏堂:战国时期的邹忌,看到齐威王不喜欢听别人向他提意见,于是以巧妙的方式规劝他。齐威王接受了他大意见,下令:凡是对他提出意见的人可以得到不同的奖赏。一开始大家都争着给他提意见,两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很少了,三个月以后,提意见的人几乎没有了,大家把能提的意见都提完了。齐威王收集了这些意见,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把国家质理得很好。着就是邹忌讽谏的结果。所以邹氏又称讽谏堂。3范阳堂:秦汉时期,邹氏人有一支从今山东境内迁至范阳,后发展成为望族,所以邹氏人以范阳为堂号。 家乘谱牒

许氏族谱

许 氏 族 谱

由江南迁贵州之始祖始祖—许圭 圭祖次子—许旺 旺祖三子—许绅 绅祖长子—许继龙 龙祖次子—许仲举 举祖长子—许政宦 宦公次子—许启文

许氏族谱序 盖闻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孝弟从何而来耶?无他民族为本。然有民族必须有谱。故一姓之宜谱者必也。有谱者方可以上溯祖也。使之其所自出,下庇云,使不失其所依。否则,其族何存?族之不存何为孝弟。则其与禽兽何别焉。是以人之有异于禽兽者,在能亲亲,尊祖敬宗是也。 吾许氏出自炎农,本太岳伯夷的胤。为甫侯所,封于颖川(即今凤阳府)故居凤阳历虞,夏、商、周、秦、汉以及唐、宋、元、明、清,蔓延天下,人发无数。其间文明达士,道德循良,天下皆是,至此,年湮代远,无法稽考,江之西南,河之东北,谁亲谁疏,姑且不述,惟是明末清初战乱之后。 我许氏先祖政宦公奉清康熙诏令补川,公命次子启文,携家由黔入蜀,乃玉德初惠四人,当分四照,置业于乐邑仁义乡,鸡公山,何家湾、复兴汫、窨坟沟等处披荆斩棘,垦荒种植以生以养子孙繁衍,始回黔省亲,清取谱牌、但代远支分,星散派别,诚难总集。惟由近代自江南圭祖号怀远,洪武勑获国将军一脉,经先人盛禄公继述未完,世珍公再述已久,至光绪间名儒虽多,有志未成,有玩山以翱游,或抱明月而长终,斯文既丧,谱事难题。迄今民国文明道学逝尽,若再延不理,则亲亲尊祖全失,既不知亲亲尊祖何以。异于禽兽,而我等难忘木本水潺籍以示睦族之义,俾不忘孝弟而重人伦联小族以合大宗,

合大宗而合民族,宏胞与之量,合天下之人如同谱也,岂非由斯道而合乎尧舜之道也。聊是序。 民国己丑岁三十八年仲夏月第十四世裔孙洪彦序 原前许氏族谱序 余生康照之末年,诵读之暇,发筐检阅书帙,得王父手书宗支一帙,初祖圭濠之怀远人也,因此以为号。壮年从义,镇守豫章,拒陈兵以功没,洪武初追封高阳侯,肖像而庙祀焉。长子祥、次子旺一同行征十五年,平镇段世雄。是年八月后剿普平定诸蛮,置各位指挥使司,子孙世袭,祥得扁桥五之指挥,旺居本卫中所耶,上翁烧幻,背汗庄过水江。其后祥旺合葬卫之望城坡。瑞龙衣职,业未几病故,蟠龙孤幼奉文继龙孙尉司,四世祖仲举,迁徙默蜀思州府,治康熙三十六年思诏招补四川。五世祖攻宦应诏来川,居潼川府属之乐至县仁义乡,前后报照鸡公山,何家湾、复兴寺。水竹林青岗湾,杨家湾、窨坟沟等处,记载已详。所有生没年月日时间阙而不备,予得其原,常欲序成谱牒以为承先开后之有目,荏苒十有余年有愿而弗遂,兹于甲戌之岁,详溯宗源鸾叙,盖自怀公始,其排行生没年月日时山向,则自政故宦公始,而历序之,以为—姓之世谱,庶几宗支万世,譬如水木之根源,畅流而永绵也,于戏畴昔之有愿于怀公者,今幸成慰于一旦矣,是为记。 大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年九月吉旦嗣孙盛渌谨识

家谱族谱宗谱样本(唐氏家谱)

艳华之子 重庆市铜梁 唐氏家谱 主编:XXX 执笔:XXX 页脚内容40

艳华之子 序言 我是谁?我的血脉,我的祖根在哪里?每个人都会问相同的问题,茫茫宇宙,浩瀚乾坤,水有源,树有根,溯本思源,寻根问祖这正是修订编写家谱的目的。 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寻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修谱之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次修谱是在XXX先生的大力号召及组织下进行的,经唐氏族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得以圆满完成家谱修订,此举不仅是对先祖最好的慰藉,同时也是为子孙留下宝贵的财富。 我唐氏支系迄今为止,没有一本完整系统的族谱,前人记载,只有各分支流水部分,且传抄已久,残缺不全,世系混淆,错漏甚多,同支系之中亦不相通,或字辈又别,各行其是,或则弃辈取名,随心所欲,编修族谱是一项复杂、细致而艰巨的宗亲系统工程,需要搜集和整理大量的历史资料、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一定的财力和物力,此次修订七世族人二百零三年的家族史,得到全族宗亲的积极支持,鼎力相助,收集家族资料,也充分体现了“血脉相连、心心相依”的宗族凝聚力及亲和力。 本次修谱在排版上采用最新格式,做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章节目录排列有序,并采用导航链接,阅读家谱时可以根据导航直接进入具体位置,书本侧页也有引导提示,翻书者需要查询某先祖时,可根据世系总图第几世便能快速翻到对应位置,查看详细本源,抛弃了其他 页脚内容40

艳华之子 家谱流水账的记录方式,解决了查询时无法定位的问题。特别是对记录谱系本源的内容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完善,能详细记录所有的内容,书的后部分谱系本源预留空白页,方便后期子孙继续添加填写。 在历史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家谱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在世界各国众多的民族中,没有那个民族能与中华民族相比,具有众多、完整、久远的族谱文化,族谱既利于后辈寻根问祖,缅怀先人,继承传统,又有凝聚人心,敦亲睦族、促进感情的作用。而且通过宗谱的传纪,先辈们开创基业的丰功伟绩,历经艰辛、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迎难而上的生活勇气,对子孙亦是一个良好教育,能激发后人从小励志,学习先辈的榜样。 续修家谱既正本清源、缅怀先人、启迪后代,又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更能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族谱亦是全体族人的历史记录,应认真对待,古人云:“三世不续谱,视为不孝”,望后世族人们及时续写族谱,为延续我唐氏家族的谱牒做出自已的贡献。 同时,让我们铭记家族的历史,传承家族的文明,为家族的明天创造更大的辉煌。 2017-X-XX编者 页脚内容1

辑《中华邹氏族谱》简介

辑《中华邹氏族谱》简介 时逢盛世,政兴家和。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学术领域的不断拓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国史、方志、家谱同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近些年来,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意识不断增强,百姓纂修家谱和谱牒学术研究蔚然成风。研究邹史暨纂修《中华邹氏族谱》是邹氏广大族众的共同愿望。早在十年前,以邹木生为首的一批有识、有志之士,鉴于家谱散失和毁损严重,世系紊乱昭穆难分,深感很有必要对家谱资料进行抢救性收集和整理,以此承先启后,上慰列祖列宗英灵、下对子孙后代有启迪。于是主动联络志同道合的宗贤,宣传发动族众,提高对合修族谱的必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广泛收集家乘史料。至2001年3月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已收集到200余部《邹氏宗谱》,其中有宋代谱序三篇,明代家谱两部,清代家谱百余部,民国时期家谱百余部。在整理了这些家谱资料的基础上又参考了相关历史文献,开初步绘制了邹氏远祖及部分支系世系图、传。为研究邹史、合修《中华邹氏族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1年3月中旬经湖北、广东两地宗亲协商后,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五省宗亲代表在广东揭西县大洋旅游区由邹应龙文化研究会主持召开了首次《邹氏历史研究会》。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对邹氏历史文化进行了认真地研讨,对邹氏历史渊源达成了初步共识。同年3月下旬在台湾台北市邹氏宗亲会理事长邹忠彬先生建议“在地处大陆中心的武汉市,召开一次十省以上、百人以内的邹氏宗亲代表大会,讨论合修邹氏族谱问题”并主动承担了会期全部费用。根据他的建议,经武汉市部分邹氏宗亲精心筹备后,于6月下旬在武昌成功地召开了十五省(市)和地区近百人的邹氏宗亲代表大会。从此,合修《中华邹氏族谱》巨大的文化工程进入了全面启动和稳步向前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次邹氏宗亲代表大会上决定成立了《中华邹氏族谱》编纂委员会与《中华邹氏族谱》编辑部。组织机构成立后,经过两年多有序的工作,形势发展很快。载至2004年2月份止,已有28个省(直辖市)和地区宗亲代表1300余人,分别代表1000多个支系共约千万余人丁表示愿意合修《中华邹氏族谱》这一历史性文化工程。在此期间已有300多名宗族代表主动提供了赞助资金,有数百名宗亲预定了《中华邹氏族谱》。许多宗贤不远千里主动送来本支系家谱100余部,为合编《中华邹氏族谱》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史料。在现有家谱和相关史料的基础上《中华邹氏族谱》编辑部整理出来《中华邹氏族谱》(初稿),完成了60%以上的编辑任务。上编有望于2004年上半年出版,中编和下编争取在2005年前全部出版。《中华邹氏族谱》的出版、问世,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编《中华邹氏族谱》是一部全球性的中华邹氏通谱,它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收藏价值。全书为16开精装本,分上、中、下三册,初步定价约500元/套,目前已开始预定(先付40%定金,其余60%待领谱时一次性付清)。 我们真诚希望海内外邹氏宗亲积极参加合修《中华邹氏族谱》行列、并以实行动支持这一宏伟事业。我们急切盼望有意研究邹氏历史,愿为子孙后代留下墨迹的

许氏起源

许氏起源 一、许:释义 说文解字:許,聽也,從言午聲虛呂切。——《說文解字》 平凡而偉大的家族,曾經擁有足以改變歷史軌跡的力量。——《千秋家國何處尋》 許,炎帝裔族,以天干重儀觀測太陽在中午日高天的日影晷跡命名的氏族。“言”是“午”的簡化。——《許》 許者,“言”、“午”二字所成也。言者,有言子者、言午者之分。言子者,言密;言虛者也。言午者,言朙;言實者也 。故,為許氏子弟者,應以“言朙”、“言實”、“不偽”、“不諱”為立足之本。

二、寻根溯祖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 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成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2、许由后代,以祖名讳为氏。据文献史料及考古发掘所证,许由是尧舜时期高士贤人,居住在箕山。他死后被葬在箕山,后人称为许由山。四千多年前活动于颖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其后人在许由死后取其名讳为氏,称为许姓。许由也成为许姓始祖。 3、出自少数民族。清代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西南)土司及满、黎、瑶、彝、土家、阿昌、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均有许姓。 三、始祖:许由。 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今中国登封箕山槐里村)。约生于公元前2155年。尧帝知其贤德,欲禅让君位于他,许由坚辞不就,洗耳颖水,隐居山林,卒葬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许由和伯夷应为同一人,他曾经做过尧舜的四岳、秩宗、理官,西周初年建立许国的文叔即为其直系后裔。故为许氏开姓始祖。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 许氏家谱序言

家谱样本

XX 家谱 一九八八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初稿 一九八九年农历正月整理 一九九〇年正月十五转抄 二〇〇八年农历正月廿八日印

前言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我中华儿女历经艰难:如天地变幻,地壳沉浮,朝代伦转,刀兵争战,促人类高速进化,方成宇宙之中最高之精灵。 吾X氏一脉乃源于——川颍世家,时为国之望族。奉虞帝命迁台湾垦荒一枝,奉命去海外(新加坡、泰国)官商一枝,奉命携眷住守香港一枝,奉命随军山西一枝后者因时局遍及全国。我乃是山西一枝X氏后代人,是在大明朝洪武年间,奉命迁住河南长垣县者:俸为一世祖,又因时局动荡,黄河成灾,部分投亲、靠友、迁住河东(姚头、兰通、窦店)王庄、农中、朱口、徐夹堤等数十个村庄,血浓于水思本求源,追宗念祖,乃人之常情。我哦X 氏族谱因搬迁频繁多有失页不全,历经多年根查调防,方成此册,虽有笔误口误,但在目前为止,也无可靠证据来校正,望谅之,前人之误后人勿习,为光宗吾族后人勤之。

目录 XX一世祖 1 代砦26 兰通九世长老X成武 2 李焕堂32 辛庄九世长老X成武 5 窦店十二世长老X飞龙33 徐夹堤7 农中34 王家堤8 河南通许42 文集10 辛庄45 双楼11 X大堂48 文集12 农中49 辛庄13 X大堂51 爪营16 农中52 袁砦18 菜庄55 湖北24 新庄57

辛庄57 X庄十四世X假妮77 朱口58 —————X群78 双楼60 续字79 农中十二世长老X本立63 附记80 樊集十五世长老X青华68 西王庄十五世长老X大货69 樊集十七世X合安70 徐夹堤十世长老X建业71 黄夹堤十三世X金兰、X金然73

家谱研究的演变

家谱研究的演变 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群体氏族、家族、家庭相联系,它的功能是随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嬗变,从社会功能至政治功能再回归到社会功能,自有文字家谱以来,总的发展趋势是由贵族而士族而平民,维系和凝聚的人群也越来越广。 家谱发展及其功能嬗变的脉络,大致可分为周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以后几个阶段。 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白虎通义》:“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而进入阶级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有特权,他死了则由宗子继承。这样,家谱别亲疏、明统系的功能渗进了主从尊卑阶级特权、为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周礼·春官》载:“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郑康成注云:“系世,谓帝系,《世本》之属是也,小史主定之。”“辨昭穆者,帝系《世本》之中,皆自有昭穆亲疏,故须辨之云。”由此可见:周代的家谱《世本》之类,是属于以周天子为首的周室宗族的,它所明的统系,是周宗室的帝王统系;所辨的亲疏,是尊卑贵贱的亲疏。所以,周代的家谱完全是为推行宗法分封,巩固周王朝统治服务的。 周代的宗法分封制度,经过春秋战国战火“礼崩乐坏”趋于瓦解,特别是秦王扫除六合,旧的贵族“公侯子,失其本系”到了汉高祖刘邦“徒步有天下”,

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两汉时期的政治,基本是世族地主占统治地位,刘邦尚官,“命官以贤,诏爵以功”,君统与宗统开始分离。所以,两汉的家谱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因而维系门阀制度的家谱特别兴盛。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正因为家谱对于人们的社会地位、发展前途、社交层次有如此重大的作用,造假的现象应运泛滥起来,由“尚官”“尚姓”至“尚诈”,这是利益驱动所致。 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南移,五代以后江南庶族地主势力抬头,特别是宋明清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镇商业繁荣和商帮的出现,推动着社会权力的进一步下沉,士族宗族也向平民宗族发展。五代以后“取士不问家世”,庶族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出仕:“婚姻不问门阀”,新兴的地主、商人在社会上获得了应有地位。家谱由于失去了以前的政治功能也由官修变为私修,内容也就更加广泛丰富,它的功能也由政治功能向社会功能的方向发展。具体地说,私修家谱通过姓氏原始、迁徙本末、世系渊源的展现,起着追溯宗源、联宗收族,维系和强化作为社会群体的宗族和家庭的作用。 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体例的变化与内容丰富是此前谱牒所少有的。正德元年所纂《余氏会通谱》内容包括新旧序、跋、辨、图、外传、外纪图、世系图、茔域图、卷末跋、后序。《休宁文昌金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