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统一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汇编

2020届全国统一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汇编
2020届全国统一高考历史专题复习汇编

2020届全国统一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点汇编

小专题复习之一主题:制度创新

考题:

分封制特征(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1138

“亡国之余”考封国宋1213样卷;同姓不婚考封国1213

路州县(宋代地方机构残缺图判断0914)

秦朝政治制度特征1138

明中央机构变化样卷09381;内阁制(0916)

*君臣相见礼节变化及本质、秦——清君权相权变化样卷12 38

光荣革命意义样卷1221

《联邦宪法》三权分立1039(大)

美国国名及宪法意义12391

样卷1021法国共和国国名及宪法意义12391(大)一票共和含义样卷1322

学术: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宋亚平、浙江学刊)

1.地方管理方式与中央集权

中古:郡县制

羁縻府州

行省制(宣政院)

清朝边疆管理(康熙)

中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世界:雅典民主制

英国责任内阁制(内部的机制)

美国联邦制(三权分立体制已考)

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俄国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小专题之二国家统一、边疆管理、民族国家

考点:

尼布楚条约0917

秦管西南样卷1012 唐管西突厥处理民族关系1038样卷

秦唐元清处理民族关系(1019)

康熙事迹1138样卷、康熙缓和民族矛盾措施1216

与县同级的“道”样卷1313

(董仲舒大一统“统”什么,结果影响、“天下”涵义主张原因1138样卷)

文摘:东北边疆的治理;

民族走廊的延伸与国家边疆的拓展(丝路——东西交流、长城——南北融合)

知识链接:

1、古代中国各朝代:

(1)秦:统一六国、统一中国;

北方;南方(东南;西南);最西;(管理机构及方式、相关工程)

巩固统一措施;

疆域局部示意图

(2)汉:“大一统”含义;

(3)唐: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内容

(4)元: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国家;行省制;宣政院;疆域

(5)清:满洲建立的统一国家;康熙巩固统一措施;疆域图。

(6)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央机构(如典客、宣政院)、地方机构(如“道”、羁縻府州、将军辖区等);

2、明清之际思想家关于“天下”的涵义;

顾(“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循天下之公”)3、近代孙中山“天下为公”中“天下”涵义;国民革命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军阀割据局面)

4、新中国成立后的处理民族关系(法律上、具体措施上处理好关系的内容)

5、世界史与统一国家、民族管理相关的知识

美国联邦制及联邦政府成立——真正统一国家

德国完成国家统一1871年、1991年两个德国的统一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看法和苏联的成立

欧洲一体化进程

小专题之三主题:民主与法治

主题:民主政治的设计与实践——与“中国梦”内容之一

考题:

顾炎武“其专在上”“其专在下”含义(1138)

李贽、顾、王思想12382

*黄宗羲政治设计及原因样卷09382

中国政权的演变(政府变化)1138第3小题革命史观下的政权演变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知识链接:

1、从专制政治——民主政治建立

角度:2010年高考题是从制度变革、政权演变的角度来分析考查的。2011年从体制建构、理论基础等角度考查;2012年是从共和制、革命方式等角度来考查的。

还有诸多内容可考:东西方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的对比;东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可取

性与西方行政管理中的智慧;

知识链接:

(1)明清时期思想家的政治设计;

(2)启蒙运动的政治设计;英、美、法、德代议制;

(3)近代中国的康梁、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与实践

梁启超诞生140周年,关注其思想、实践;

孙中山在政治设计中以美为师和以俄为师中的政治设计创新

(4)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设计与实践

1922年二大的最低纲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与建设2、民主政治中的法律、法治

古罗马的自然法

中国古代的法治(君主专制下的“法治”)

近代世界的法治(代议制)拿破仑民法典、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法兰西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

当然中国的依法治国方略(54宪法、82宪法、依法治国)。

小专题之四主题:“中国梦”

考题:

侵略的细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样卷0914侵略国家奥匈帝国)

维护主权:义和团反帝运动(评价样卷1319)

民主革命与民主政治:

围绕临时约法的冲突样卷1017 孙中山言论(1020)

见到“民主”看辛亥革命意义样卷1238辛亥革命被称“光荣革命”的原因1239 2、意义1239 3

《临时约法》评价样卷1118

五四运动(运动意义知识分子启蒙工人宣传0919)

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建立(样卷0917根据地图)

山村标语看20世纪30年代时代特征1118

内战样卷1217

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

《海国图志》1215样卷

梁启超评清代学术1014样卷

维新派笔下的孔子0918)

康有为的政治设计与黄宗羲比较样卷09382

改革败因1016样卷

康有为思想转变1117样卷

严复晚年思想1216样卷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严复思想12 38 3

维新言论1318样卷

新文化运动(0938新民新青年)

徐志摩话1116

百年来译著内容重心的演变、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四位代表人物样卷13 38 大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0916样卷马克思主义传播1121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三篇文章1018样卷

综合:改革开放30年成就样卷0918

综合:19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社会变革样卷1015

综合:开放的世界中国对开放的世界的认识样卷1339

综合:19世纪中-20世纪90年代经济样卷1218

知识链接:

(1)弱国之困:明清之后直至近代国弱之原因分析

(2)兴国之举:中国近代以来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及民主革命的理想与目标

(3)强国之路: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初步基础与民主政治的初步建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努力奋斗与成就

小专题之五主题:马克思主义**化(俄国化、中国化)

考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0916样卷马克思主义传播1121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三篇文章1018样卷

学术:光明日报《列宁的“跨越”思想及其启示》、多次提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革命条件、发展生产力方面

“中国梦”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还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面向未来,我们充满憧憬,坚信能够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中国梦”既充满了时代机遇,也面临着重重困难,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要与时俱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条主义只会使“中国梦”受困于陈旧观念的束缚,墨守成规无法使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坚持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中国梦”才会变成现实。

知识链接:

1、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一些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列宁新经济政策、发展现代化大生产等思想是“跨越”思想的内容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特殊条件;十月革命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

2、中国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且开始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20年代末30年代初指导革命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挫折;

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挫折与思考;中国式的“跨越”?

小专题之六主题应对国家危机、应对全球性危机

考题

苏联在二战军事贡献、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合作的成果影响、苏联胜利的影响1039样卷大题

苏联对二战影响1139大题

*经济危机对德日影响1139样卷,分析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139样卷

*二战过程、新观点1139样卷大题

美国经济滞胀原因1123

里根政府经济1223

*日本政治经济大事排序样卷0922

《珠海宣言》0923样卷(内容已删)

知识链接:

20年代初苏俄经济、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

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933年起)

法西斯上台、反法西斯的联合斗争1943——1945年的斗争

70年代石油危机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措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里根政府、克林顿新经济等)

苏联60年代初的农业危机、中国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农业等领域的危机——改革

全球化背景下的问题与对策

20世纪的“新”——

新经济政策、

新政、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

“新经济”、

“新经济体制”

小专题之七整体史观下的世界史

考题:

15-19世纪上半期西方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实现的三个转变样卷1339题(1)

(1)人心的改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3分)政治制度的改变: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4分)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工业革命的开展、世界市场的形成。(2分)

依据:吴于廑诞生100周年,世界史学者的纪年活动

学术:20世纪的主要趋势是科技发展、经济增长、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另有两个主要进程:西方的改革和国际格局的改变。

知识链接:着眼于整体史观、阶段特征、全球联系(宏观试题)

15——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中期——20世纪末

两极格局解体之后

15——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兴起、手工工场君主专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殖民扩张原始资本积累英国代议制确立启蒙运动

重商主义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两次工业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启蒙思想在世界范围传播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美、法、德等代议制确立欧美、中国印象派、民族乐派等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传播到亚洲

自由主义

20世纪上半期(1914-1945)战争破坏欧洲经济列强矛盾激化——战争和平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30年代经济危机法西斯——反法西斯民主与独裁斗争无产阶级文学

美国经济崛起(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而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出现社会主义制度诞生

20世纪下半期(1945-1991)美、联邦德国、日等冷战——多极化趋势出现意识形态对立文化交融、多元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民主化民主、和平思想

美国为中心的资经济体系民族解放—非殖民化—第三世界

——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联合国——和平与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及改革局部战争

20世纪末——经济区域集团化两极格局解体

全球化发展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小专题之八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关系

考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样卷0914侵略国家奥匈帝国)

*义和团反帝运动(评价样卷1319)

*50年代外交政策样卷1320

中美建交意义样卷102070年代外交状况及结论1021

综合:改革开放30年成就样卷0918

综合:开放的世界中国对开放的世界的认识样卷1339

学术:新中国的三次对外开放(指对苏、对美、全方位)

知识链接:

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2、晚清政府时期的外交;1840年起中国国际地位及变化;

3、结合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说明北洋政府时期的外交成就与特点。

4、结合抗日战争史实与反法西斯战争史实,说明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史实

5、50年代外交方针与政策的历史叙述:冷战背景下的外交方针与外交成就——与苏联的同盟关系带来什么影响?两次建交高潮怎样形成?与哪类国家建交?

6、70年代中美关系(冷战背景下)对国际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70年代末起,中国在外交政策方面的变化?

7、90年代起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结伴而不结盟)上海合作组织模式

全方位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区域性合作

中(苏)俄关系

近代中国:合作方面——共同反法西斯、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支持

现代中国:中苏同盟关系(“一边倒”外交方针)

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建设中受苏联体制影响的表现

50年代中期,中苏在经济建设或改革中出现的农业危机

70年代末起,中国对苏联经济体制的影响进行的改革、对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重新探索

中苏关系正常化

中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小专题之九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与中国

考题:

物种传欧1122样卷

工业革命(条件、蒸汽机、影响0939)

垄断1022样卷

200年中改变世界1222样卷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的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000年。”从今天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②地理大发现促进新旧大陆的联系

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综合:开放的世界中国对开放的世界的认识样卷1339

综合:19世纪中-20世纪90年代经济样卷1218

教材中的学术观点:全球化

知识链接:

1.新航路开辟后,文明链接主要表现?

2.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发达的资本主义、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3.经济发展中的规则制定、发展、完善?(19世纪中期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与发展)

4.全球化的表现、意义、问题

5.中国如何参与全球化过程?欧洲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对待现代工业文明的态度及原因;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对待现代文明的态度及原因?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30年中国对待现代西方文明的态度及原因;

20世纪80年代起的中国如何对待“开放的世界”?

小专题之十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

考题:

苏联在二战军事贡献、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合作的成果影响、苏联胜利的影响1039样卷大题

苏联对二战影响1139大题

*经济危机对德日影响1139样卷,分析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139样卷

*二战过程、新观点1139样卷大题

1943年的二战形势1222选

多极化趋势出现表现样卷1123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1139;学术界评美苏冷战1139

*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原因、联合国接纳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1239样卷大题

*冷战背景样卷1323

学术:新华文摘冷战中的国际合作

知识链接: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如何评价?

2、一战如何打破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苏俄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3、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4、30年代国际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经济上、政治上(法西斯上台、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成为全世界的威胁)凡——华体系被打破;二战中逐步形成两大阵营

二战中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性质的国家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事例。

5、40年代中期起国际关系——冷战,两极格局形成

6、50年代中后期起,世界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崩溃——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逐渐形成(这对当时世界、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产生什么影响?)两极之外的力量变化;

两极自身力量的变化;

7、冷战背景下有哪些国际合作?

日内瓦会议、亚非万隆会议、欧洲经济一体化、不结盟运动、联合国活动。

8、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怎样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小专题之十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考题:指南针传播、印刷术传播0913

造纸印刷传播线路1338样卷

百年来译著内容重心的演变、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四位代表人物样卷13 38 大题

文化——广义上的文化

链接:

1、丝路、海上丝路

2、唐太宗时的中外文化交流

3、四大发明的传播;

4、明清时期孔子思想的西传,中国传统文化向全球传播时间、原因;传播的意义。

5、西学东渐,明清、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工业文明成果、制度文明、思想)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中国怎样学西学

6、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什么作用?对人类文明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7、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联结成一体之后),文化传播的媒介变化、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原因、影响(必修三的专题八)

小专题之十二中国文化的自觉过程从学习他国到走自己的路

考题:

维新派笔下的孔子0918)

康有为的政治设计与黄宗羲比较样卷09382

改革败因1016样卷

康有为思想转变1117样卷

严复晚年思想1216样卷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严复思想12 38 3

维新言论1318样卷

新文化运动(0938新民新青年)

徐志摩话1116

*百年来译著内容重心的演变、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四位代表人物样卷13 38 大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0916样卷五四运动(运动意义知识分子启蒙工人宣传0919)

马克思主义传播1121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三篇文章1018样卷

南方谈话(证券市场经济1120)

近代以来服饰变化样卷0919

综合:改革开放30年成就样卷0918

综合:开放的世界中国对开放的世界的认识样卷1339

学术: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昭军:人类精神和文化至少已经历两次伟大的觉醒。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也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轴心时代”。第二次以启蒙运动为标志,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地传播开来。本文所说的“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即发生于人类精神第二次伟大觉醒的时期。

知识链接:

1、鸦片战争前后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技术(器物层面)——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时期的介绍西学——学习西方君民共治

3、辛亥革命之前对西方学说的进一步介绍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以三民主义为代表,民族、民权、民生各有内涵,民主共和、责任内阁、考试制度、监察制度等

4、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中国化;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的对文化的理解,(毛泽东思想)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思想:除旧布新,学习西方。康、梁等人不仅从文化上论述了政治变革的必要性,而且注重思想启蒙和文化改造。

辛亥革命前十年:民族危机,海外留学,大量西学被译介到中国,大力宣扬自由主义的民主自觉;强调新文化的民族性(梁启超的《新民说》)。

革命派的文化自觉具有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政治可行性。他们的文化自觉是对中国传统性和西方现代性予以双重反思后的产物。一方面,他们吸收和继承了人类当时最为进步的思想学说,孙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义就集结了中西文化的精华。(民生主义的“防患于未然”;“五权宪法”等)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自觉的一座丰碑,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国民民主自觉意识的基础上。强调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意义和存在问题。为何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在性质上,新民主主义文化“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文化革命的一部分”,高于旧民主主义文化。在内容上,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科学与民主内涵,切实将中国文化推进到一种新境界。

自觉与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新民主主义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新文

化,还在于它的“民族的形式”。毛泽东指出:“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他强调,外来文化“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同时,要坚决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二是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为了更好地体现民族形式,提高民族自信心,他主张要尊重和科学评判中国的历史文化:“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小专题之十三主题:传统社会的物质文明(细碎)及其转型、演变

考题:

(1)对传统社会生活(侧重于经济)的整体考察

田庄样卷1013

传统经济特点综合1015

樊氏田庄1214

*《诗经》中的《七月》诗考西周农夫生活样卷1214

(2)农耕技术的发展

耕作技术进步图0913、1014

*汉——唐灌溉工具样卷1314

(3)丝织业发展

纺织原料变化0913

*人工育蚕地样卷1212

(4)陶瓷业

唐宋以来五大名窑(地图1113)

学术:美国考古杂志评出的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国江西的最古老的陶罐。陶器的发明带动农业、家畜驯养以及磨制石器的发展。

(5)商业及政策

北宋赋税结构看商业及政策0915

明中后期的“海禁”政策内涵1018

整体考草市样卷1113

会馆、商帮(徽商、晋商)形成1115

学术:新华文摘中国古代经略海洋的局限性丝路、海禁等问题

知识链接:

传统经济的特征、冶金业、商业中的都市、草市以及城市商业管理、货币演变(探究课内容)等

主题1:传统农业的转型

铁犁牛耕——

圈地运动、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农业革命

农业政策:苏俄、苏联的农业政策、农业改革

中国建国初期的农业改造、影响农业发展诸多因素;改革开放后农村发展

主题2传统手工业的转型:

延伸:传统手工业生产的特征;唐宋明清时期的一些变化;

传统手工业在近代中国的转型及原因?丝织业、棉纺织业的转型、发展

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机械化与规模化生产;寻求世界市场

主题3:商业、市场、城市的成长与发展

唐、宋商业变化;

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与大都会、工商业市镇的兴盛;

与明清同时期的欧洲的商业发展状况(16世纪——18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与城市兴起。城市化(城镇化)中的问题及教训

小专题之十四思想启蒙(思想解放)与政治变革(改革)之间关系

考题:

(老子无为1013)

(“小国寡民”相关综1112)

(讲求功利的墨子1212)

(轴心时代孔子老子思想1238)

*(董仲舒大一统“统”什么,结果影响、“天下”涵义主张原因1138样卷)

朱陆理学观点1017

顾炎武“其专在上”“其专在下”含义(1138)

李贽、顾、王思想12382

*黄宗羲政治设计及原因样卷09382

维新派笔下的孔子0918)

康有为的政治设计与黄宗羲比较样卷09382

改革败因1016样卷

康有为思想转变1117样卷

严复晚年思想1216样卷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严复思想12 38 3

维新言论1318样卷

新文化运动(0938新民新青年)

徐志摩话1116

*百年来译著内容重心的演变、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四位代表人物样卷13 38 大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0916样卷五四运动(运动意义知识分子启蒙工人宣传0919)

马克思主义传播1121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三篇文章1018样卷

《联邦宪法》三权分立1039思想来源孟德斯鸠作品1039(大题)

知识链接:

思想解放、理论成果与民主政治之间,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铁犁牛耕——诸子百家——分封制崩溃、郡县制诞生

法家——秦统一

儒学——汉大一统

宋明理学——宋、明、清专制政治

商业发展——专制强化——黄、顾、王挑战传统(政治设计)(对近代中国影响)

雅典工商业——智者学派、苏格拉底——雅典民主政治

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专制王权——启蒙思想——欧美代议制

传统社会受到西方侵略的冲击——“师夷长技”——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维新思想——晚清自救(戊戌变法)

——民主共和——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反对袁世凯遵孔复古,追求民主政治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国情——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两次讲话解放思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两个阶段

小专题之十五主题:人才、教育、选拔制度

科举制(科举制变化,选出唐朝的1016)

*选官制的进步程度样卷1316

理解选官制度的特点

古代教育(私学)——太学、郡国学——官办学校、书院

近代洋务运动时期开始的近代教育、维新变法时期学堂、

高考制度;

现代中国教育方针、思想、教育

小专题之十六主题海洋意识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自春秋时期起,中原以外地区政治势力崛起,即《史记·周本纪》所谓“齐、楚、秦、晋始大”,《齐太公世家》所谓“唯齐、楚、秦、晋为强”。这些原先处于边缘地位的政治实体迅速强盛,出现了《荀子·王霸》所谓“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的局面。至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迁都方向多显示出向中原靠拢的趋势,说明中原在统一进程中的文化重心地位重新受到重视。秦统一后,情形又发生了变化。北河与南海的经营,体现出其扩张的趋向。另一值得关注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秦始皇“东抚东土”,“乃临于海”的实践。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秦始皇对海洋的关注,可以看作一个特殊的典型,除此后汉武帝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外,其他人皆难望其项背。而秦皇汉武东巡海上的表现,刺激了海洋探索和海洋开发的社会热情,中国人的航海能力与早期海洋学的进步,也因此获得了有益的条件。

浙江师范大学王加丰《500年前西欧人的海洋意识和实践》

知识链接:

(1)教材中秦统一提到“海内皆臣”。关注“天下”、“海内”的理念;导航技术

(2)明清时期,海洋意识的缺失:海禁政策的后果及

(3)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海外扩张的意义及影响;两次工业革命对欧美国家开掘海洋的作用,开拓情况;有关海洋的国际条约等(华盛顿会议上的)

(4)中国人近现代的海洋意识。海防、海战等

2020年工作总结-高三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docx

高三上学期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历史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1) 本人在工作中,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行为规范,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敬业爱岗。平时注意学习理 论和党的有关文件和法规,严于律己,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主动团结身边的同志共同进步。 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认真学习新的 教育教学思想,积极参加新教材培训活动,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积极组织 各年级的教学研讨会,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平时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探究,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减轻学生负担,教学效果好。几年来,先后自觉参加了教 师继续教育、省现代教育技术、北师大远程教育等培训活动,学习了《大教育论》《教育简史》等教育理论与著作,全面提高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毕业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注意研究教材教法 和班情学情,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细心备课、认真上课、细心辅导,尊重并严格要求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从每一节 历史课上都学到知识、受到启发、得到薰陶,在学生的成长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 能力和水平。 为了上好课,我坚持备好每节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把握知识逻辑体系,认真了解学情,并采取相应措施,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落到实处。 课堂上,我注意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动学 生情绪,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几年来,从事七年级的历史教学时,我特别注意课堂的趣味性,注意培养学生对历 史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 ; 而九年级因为面临升学考试,我则在努力让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形成完整而系统的历史体系, 培养其正确认识、辨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几年来,结合教学实际,我

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2016年高考历史知识点汇总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5、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 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2020年高三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高三历史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1、认真参与教研:教研是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一周一研”活动,本人一直认真对待,积极参与。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一周一听评课、开研讨会等教研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思想观念、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等。 2、认真研究高考:高考的动向是高三教学的指挥棒。我首先认真研究了近三年的山东高考试卷,特别是今年的高考试卷与往年比“稳”了哪些,“变”了哪些,特别是“变”(所做的调整)对我们的复习有关键的指导意义。其次是研究全国及其它省市的高考试卷,注意和我们山东的试卷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命题、组织答案的一些规律,以便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 3、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考试大纲):在现在多种版本教材的情况下,课标是专家高考命题的依据。我们复习只有紧扣课标才能做到少做无用功,才能少讲精讲、短时高效。考试说明是对高考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试卷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说明和要求,我们深研考试说明能把握住高考专家的命题意图、教育理念和命题思想,从而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时代性、高效率。

4、认真尝试撰写论文:在《考试报》有所突破,但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和《历史教学》上投稿较少,在这方面以后有加大力度,要多尝试、不怕失败。 1、认真研究和制定:菏泽市教研室在开学伊始对本学期的复习时间进行了大体规划:必修一xx-9-1—9-26;必修二xx-9-27—11-7;必修三xx-11-8—xx-1-23;我们根据此计划并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我们组老师集体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切合我们实际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xx-9-1—10-6;必修二xx-10-7—11-10;必修三xx-11-11—12-30;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计划更切合实际,更适应学生复习。 2、认真编制学案:根据“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学案必须提前半周定稿,提前准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依此特点,我们组实行了分组编制、集体审阅,既保证了集体备课又保证了教案学案的同步。我们的学案编制技术稳步上升,很多已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上发表,争取以后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3、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把握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要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备学案等,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无患,未雨绸缪”,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例如: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表现,则是就历史情况、历史事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的表现。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3、结合、联系、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

高考历史知识点精简版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必修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②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规定: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30万人。日军还在中国成立了从事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抗日战争:面对日军侵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中学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历史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历史的价值,增强理解历史和运用历史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历史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历史学 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篇二:2011年至2012年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六) 1.比较下列组织: ①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新中国外交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③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欧洲共同体"1967是由三个共同机构合并成立的分别是欧洲 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①是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Movement;。成立于1961年9月。 ②是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③是国际国币基金组织。(the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于1945年12月正式成立,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④是东盟。前身是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总部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⑤是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theInternationalBankfor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简称为"世界银行"(theWorldBank;,它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长期货款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WorldBank;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 ⑥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简称APEC;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当今世界的区域经济集团。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⑦是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是目前世界上的军事集团。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

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总结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总结 《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总结》的范文,篇一:高三历史第一学期教学总结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教学总结王海虹这一个学期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和高三年级组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高三第一期的初轮复习工作进展顺利,现已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任务,较好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现就一期来本人对高三历史教学工作的感触做一回顾,敬请领导、同行批评指正。 一、搞好第一轮复习,贵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根据本人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20班的学情实况,早在暑期补课前制订了较周密的教学计划。由于本届高三学生历史学科基础参差不齐,因此为了提高复习效率,保证高三第一轮历史复习的进度,我针对各班学生不同的学情特点,精心设计不同的教案学案,做到有重点有分别地将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具体学习要求和任务。根据本届高三历史教学组的复习规划,最全面的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要求,每一章都有针对近年高考题型特点和要求的相应的检测训练,做到学以致用,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历史

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有机的统一起来;在注重学科内知识系统归纳、综合的同时,随时加强文科综合知识的相关连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为第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作好铺垫。 二、充分利用课外辅导,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介绍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 三、加强交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做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效,实现高考目标最大化。范文写作质效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追求目标,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是学校整体教学资源整合优势的竞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加强教学交流与合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汇编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汇编 :新思想的萌发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前,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封建危机的日益加深,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呼吁革除弊端,提倡经世致用,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二、新思想的萌发:(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他设立了译馆,编译的《各国律例》和《四洲志》受到人们的重视。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2)魏源编写出《海国图志》,书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指军事科学技术即主张用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自己,以抵御外来侵略,使国家走上富强道路。师夷长技只是手段,御侮图强才是主要目的)的思想。(3)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一批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其中重要的有姚莹的《康车酋纪行》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三、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资政新篇》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和外交等方面,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由于它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根

本没有实行。 :明清时期的文化 明清科技发展特点:传统科技世界领先,集大成科学巨著相继问世;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市民文学兴起(戏剧、小说);古典科技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西学东渐。 一、明朝科学巨匠和巨著:①、李时珍:《本草纲目》,药物学,东方医药巨典。②、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西方水利技术。③、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地理巨著,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④、宋应星:《天工开物》,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收录外来技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进步的思想家(明清理学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早期反封建的民主思潮也出现。出现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衰落。) ⑴、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否认孔子权威;揭露道家虚伪。是反封建的思想先驱;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民主性。⑵、黄宗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提出工商皆本主张;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反对君主专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踏实学风。⑷、王夫之:①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②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即运动是绝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③提出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整理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一、定义 狭义:罗马公民法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法律制度 二、发展演变 1.起源:早期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背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明细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3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高三历史备课组刘荣 本学年本人任高三(21班和22班)的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这一学年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对本学年的教学情况总结与反思。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本学年,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学习,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关注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年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做好十年高考题的任务,在做题中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理念。本学年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学年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位同行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年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年之初,我们高三备课组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高三第一轮教学计划。第一轮复习的主要特点是单元复习,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适当加快了速度,既突出主干,又适当关照非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3、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在课后,老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 4、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断引到学生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在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讲,而发动学生去探究,通过自身的努力建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交流者和参与者,我总是在课堂上极力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5、狠抓历史基础知识,准确掌握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形成学科内容的主干系统和知识网络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复习资料之——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1.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2.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3.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 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祝同学们在六月开始中取得好成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 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 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 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 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 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 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 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最新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范文(精通用5篇)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高二的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中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向学科的教师请教,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 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的结合新课标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校长曾经对我们说:“一堂课的内容对老师来说可能要讲几遍甚至几十遍,可是对学生来说可能他这辈子就听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第三,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鼓励他们学习靠努力更靠兴趣,掌握方法历史很好学。 第四,认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 如认真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系统的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迎接阶段性考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强和各班主任的沟通交流。

高考历史小专题复习

高考历史小专题复习:宋朝的历史 一、课程标准 列举宋朝政治制度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概述宋朝商业发展的情况、特点及影响,了解手工业与海外贸易发展的史实。 知道宋词的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概述三大发明在宋朝发展完善的情况,认识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贡献 列举宋代理学、心学的代表,说明儒学的发展。 二、近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方向分析 宋朝政治制度与唐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原因的分析 综合认识、全面认识宋朝 宋朝文化发展情况、特点及原因 宋朝科技发明外传概况、科技发展与文化教育、政治管理的关系 宋朝所处的时段及时代特征、科技发展与经济、政局关系 宋朝经济特点、宋朝商业革命的综合认识 三、宋朝历史重要知识点整合 综观宋朝 (一)宋朝政治: 1.北宋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中央集权:兵权收归中央,各地精兵强将 抽调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2)加强皇权: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行政)、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权)分割相权。 2、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 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2.北宋王安石变法:(见选修一) (二)宋朝经济: 1.农业:宋朝以后,我们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高转筒车(宋)等灌溉工具 2.手工业:宋朝时,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定窑、汝 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3.商业:北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没有了严格的地域 限制和时间限制;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海外贸易发达。 (3)宋朝思想文化 (一)思想:宋朝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复兴时期。此时期,儒、道、佛三教汇合,形成了理学这一哲学形态。它有理学和心学两个流派。理学形成后,被统治阶级奉为官方哲学,成为六七百年间(宋、元、明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社会思潮。 1、理学: (1)背景: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儒家学者的努力(儒学复兴运动)。 (2)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3)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理学集大成者,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指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经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接下来X为你整理了先秦历史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先秦历史知识点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 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天文、医学(具体细节)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先秦历史知识点:会盟 西周时周天子约见诸侯和春秋时天子、诸侯、大夫间的 约会及相互间的结盟。 西周中期,穆王在涂山(今安徽怀远东南)会见诸侯,称涂山之会。春秋初中期,政权由周王下移到诸侯,侯国间有事,君主共商。如前561年,齐桓公和鲁、卫等六国君主在葵丘(今河南考城东南)相会,订立巩固嫡子嫡妻制和发展侯国间经济关系的文约。春秋晚期,一些侯国出现大夫专政,某些侯国间会议以大夫主持。如前 517年,晋赵鞅等九国大 夫在黄父(今山西泌水西北)进行商议,结果次年将周王子朝赶出王城,送敬王回王都。 西周晚期至春秋,常通过盟誓来调整和巩固贵族内部等级关系。盟誓有一定仪式:盟誓人先凿地为坎(穴),以牛羊或马为牺牲杀于其上,割牲左耳以盘盛之,取其血以敦盛之。读盟书(古称载书)以告神灵,然后参加盟誓者歃(饮)血。歃血毕,加盟约正本于牺牲上,埋入坎中,副本则归与盟者收藏。 西周末期,周幽王召集诸侯在太室(今河南登封嵩山)结盟,称太室之盟,为周王与诸侯盟誓之例。春秋时期有多种盟誓: ①侯国间盟誓。有君主 间结盟,如前632年,齐、鲁等 九国君主参加的确认晋文公霸主地位的践土之盟;有大夫间结盟,如前546年晋、楚等国大夫在宋国签订弭兵盟约。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高三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这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 本学期,学校大力倡导教师个人的学习,根据本人所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和自己的实际,这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不断变革自己的思想观念,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 首先,为打破自己原有的旧的思想观念,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学会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指导具体的工作。通过不断的修炼,我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不仅仅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不仅仅本学科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的发展。 其次,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本学期在教科室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结合自己所教的历史学科,我在这一学期深入学习了《历史新课程标准》,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积极学习探究式教学的有关理论和实践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本学期学校以探究式教学为核心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这一学期我认真的听了学校各年级历史老师的公开课,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同时,我还利用其他时间积极学习与探究式教学相关的理论,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探究式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扎实做好与教学有关的各项常规工作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三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和学科的教师商量,共同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2、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教学方法。同时,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有更大的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