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末级叶片的水蚀及防护

汽轮机末级叶片的水蚀及防护
汽轮机末级叶片的水蚀及防护

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腐蚀原因分析

及其表面防护处理

摘要:随着电站汽轮机大容量化,叶片的安全可靠性和保持高效率显得尤其重要。叶片是汽轮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它在极苛刻的条件下承受高温、高压、巨大的离心力、蒸汽力、蒸汽激振力、腐蚀和振动以及湿蒸汽区水滴冲蚀的共同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及时调查研究、分析、总结叶片尤其是末级和调节级叶片发生的各种损伤原因及防止发生损伤的各种措施。本文着重研究分析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腐蚀原因及其表面防护处理。

关键词:末级叶片;腐蚀;表面防护

Abstract:with the large-capacity turbine hydropower station,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lade and keep high efficiency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The blade is one of the key parts of the steam turbine. It very hard i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high voltage, and huge bear the centrifugal force, steam force, steam-excited vibration, corrosion and vibration and the wet steam area of water erosion work together.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analysis, summarizes the last stage blade especially and adjust stage blade happen all kinds of injury reason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injury of the various measures.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steam turbine low pressure the last stage blade causes of corrosion and its

surface protection processing.

Key words:the last stage blade; Corrosion; Surface protection 前言

汽轮机低压末级的输出功率约占机组总输出功率的10%左右,因此低压末级的性能稳定尤为重要。但是在汽轮机大修过程中发现,汽缸的低压部分和转子的末几级叶片都存在严重的腐蚀现象。在汽缸的高压部分除出现少量积盐以外,并没有出现低压部分的现象。

1 腐蚀原因 :

1.1 水冲蚀。汽轮机在低负荷运行时,低压末几级的工况较其他级变化最大。随着机组功率的增大,低压级组子午流道扩张角增大,叶高增加,当其相对设计工况的容积流量急剧减少时,会使流场参数发生很大变化。末级长叶片在小容积流量、真空工况运行,叶片底部会有较大的反动度,对设计不妥的动叶片下半部造成大范围的回流区。负荷越低,回流区越大。在启动和并网初始,回流范围甚至扩大到整个排汽缸。而且大功率凝汽式汽轮机的末级排汽湿度总是比较大,因此末级动叶后汽流中携带大量水滴,回流的蒸汽携带水滴冲击在高速旋转的动叶下半部形成水冲蚀。

1.2 酸腐蚀。汽轮机酸腐蚀是由于蒸汽中的酸性物质在汽轮机低压缸初凝区汽——液两相间,优先分配在初凝水中。由于给水碱化剂是氨,分配系数较大,主要存在汽相,而酸性物质在初凝水中浓缩,pH值降低,导致对酸性物质比较敏感的铸铁、钢件的腐蚀。

当主蒸汽经过高压缸做功后进入低压缸(特别是末几级叶片),由于蒸汽的扩容和温度压力的降低,蒸汽将变成饱和蒸汽甚至是湿蒸汽。在低压缸的干湿蒸汽转换区(威尔逊线区),由于蒸汽凝结形成凝结水,从而使蒸汽中的杂质在此区域内汽液两相重新分配。由于氨的分配系数大,原来维持蒸汽pH值的氨绝大多数留在汽相中,这时水相的pH值就很低。当蒸汽的pH值为9左右时,水相的pH值为7~8,最低时为6左右。此时若有空气漏入汽轮机或者含氧量超标会加剧酸性腐蚀。

1.3 氧腐蚀。金属的氧腐蚀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溶解氧、pH 值、水温、水质、热负荷和水流速度等。其中溶解氧和pH值是最重要的影响腐蚀的因素。金属氧腐蚀是属于电化学腐蚀,原理是:金属壁的氧化铁保护膜因水质恶化和热力等因素部分被破坏,在露出的钢表面水和保护膜表面之间形成局部电池。铁从阳极析出,形成腐蚀。钢的氧腐蚀特征是在被腐蚀的表面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鼓包。鼓包表面的颜色可能从黄褐色到砖红色。表层下的腐蚀产物是黑色粉末状。如果清除这些黑色粉末会看到金属表面上的腐蚀坑。形成腐蚀坑的主要原因是在腐蚀产物膜下形成缺氧的活化阳极区,外部富氧阴极区,构成电池,形成电化学腐蚀。

汽轮机汽缸氧腐蚀主要是由于在备用或者检修过程中停机保护

措施执行不好,使得空气漏入汽缸中。另外,机组运行过程中,有空气漏入汽缸也会产生氧腐蚀。

2 末级叶片的防护

一:解决汽轮机低压末级腐蚀问题一般从以下方面入手:

1:研究末级长叶片水冲蚀的大机组调峰或低负荷运行方式,用三元流理论验算并有选择性地进行流场和动应力实测,以确定机组带最低负荷的安全限制值。

2:研究进入汽轮机低压部分的湿蒸汽中水滴的形成过程,从设计上改进末级叶片的型线,从而减少水滴的形成;采用去湿隔板,以降低蒸汽湿度。

3:提高除盐水的质量,加强汽水的化学监督,保证蒸汽品质。4:在炉水中加一定的NaOH,一方面提高炉水pH值,另一方面减少氨的用量,减少氨在低压缸初凝区因分配系数大使初凝水呈现酸性的影响。

5;. 采用消极的表面保护措施,以减缓末级叶片的腐蚀速度。二:末级叶片的表面防护。末级叶片的防护措施可分为2大类:一是局部加覆盖层,即在进汽边的局部位置覆盖一层新合金。如镶置司太立合金、电火花强化、激光熔覆和喷涂等。二是表面淬硬,主要技术手段有火焰淬火强化、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激光表面淬火等。

1:镶置司太立合金。司太立合金有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韧性,水滴撞击时变形量小,抗水蚀冲刷性能好,具有较高的组织稳定性,尽管超出一定范围也会出现水蚀,但抵制断裂能力好,即使出现严重水蚀,也不易产生裂纹。同时根据运行情况可选择不同形状的合金,当水蚀严重时,可更换新的合金片,非常适合叶片的工作条件,所以镶置司立太合金是防止汽轮机叶片水蚀最普遍采用的方法。

2:电火花强化。电火花强化是直接利用火花放电的高密度能量作为正极的电极材料熔化、涂覆、熔掺进金属工件的表层,形成合金化的表面强化层,从而使工件表面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得到改善。电火花表面强化工艺具有以下特点:操作简单、不会使工件退火或热变形,不会产生环境污染,可对工件表面进行局部强化等。一般的研究表明,采用硬质合金作强化电极进行电火花强化,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一定厚度的硬化层,这层硬化层的硬度较高,耐磨粒磨损、耐水刷能力越强。但是硬化层不能太厚,否则容易产生表面裂纹,从而影响防水蚀效果。

3:热喷涂。热喷涂是指将熔融状态的喷涂材料通过高速气流将其雾化,喷射到工件上形成喷涂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主要可分为火焰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等离子喷涂、电弧喷涂及高速电弧喷涂等。今年来,特别是超音速电弧喷涂技术的迅速发展,涂层的硬度和结合强度更高。涂层孔隙率更低,氧化物含量更低,因此叶片可获得更好的防护效果。

4:激光熔覆。激光熔覆是将具有某种特性(耐磨、耐热、耐蚀等)的合金预制粉末涂覆在金属工件表面,或在激光处理的同时喷于激光处理区,使之在激光作用下熔化、扩展并凝固,与基体以冶金方式结合,形成性能优良的表面包覆层。这种技术适用与大、中功率机组各种材料叶片的水蚀防护。

5:火焰淬火强化。火焰淬火强化是在叶片进汽边用乙炔——氧或者煤气——氧的混合气体燃烧的高温火焰加热淬火,以获得高硬

度的马氏体组织和淬硬层。该方法工艺简单,但温度不易控制,易产生形变、裂纹和硬度不均等问题。

6:高频淬火强化。高频淬火强化是利用电磁感应方法在工件表面产生高频率的感应电流,依靠这种电流和工件本身的电阻,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而内部温度仍接近室温,然后立即喷水冷却,使工件表面淬硬。由于叶片一般是由三维空间扭曲成型,型线复杂,高频淬火加热时不易保证淬火部位受热均匀。影响叶片高频感应淬硬因素较多:高频设备控温的灵敏度、叶片装夹位置的偏差及叶型的偏差、感应线圈适应性、测温仪和测温点的选择、叶片与感应线圈的间隙、感应线圈包覆宽度等,必须按叶片的实际情况通过试验确定。

7:局部激光表面淬火。当激光束扫射经过黑化处理涂有吸能材料的金属表面时,激光束能量被吸收到金属材料表层内,使温度达到相变点以上。当激光束快速从金属表面离开,热量迅速由表面传至芯部,使表面得到快速冷却,从而使金属表层发生快速淬火,引起相变硬化。由于高的冷却速度产生高密度位错强化,相同的材料经过激光表面淬火处理后,硬度要比感应淬火硬度高20%,变形很小,晶粒要细很多。

三:结论

在发电厂热力设备发生的事故中,因腐蚀问题引起的事故占很大比例。通过分析汽轮机低压末级叶片腐蚀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防护办法,特别阐述了叶片表面抗腐蚀处理。通过对叶片的防护,减缓

了叶片的腐蚀速度,提高叶片的稳定性能。提高汽轮机及整个机组的效率。对汽轮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军普.汽轮机低压部分腐蚀分析.河北煤

炭,2008(5):45-46

[2]胡平.汽轮机末级叶片表面防水蚀处理工艺及发展.表面技术,2008,(37)6:78-80

直接空冷系统介绍

直接空冷凝器器系统介绍 一、系统简介 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英文Air Cooled Condenser System,缩写为ACC)是指汽轮机的排汽直接用空气来冷凝,空气与蒸汽间进行热交换。所需冷却空气,通常由机械通风方式供应。直接空冷的凝汽设备称为空冷凝汽器,这种空冷系统的优点是设备少,系统简单,基建投资较少,占地少,空气量的调节灵活。该系统一般与高背压汽轮机配套。这种系统的缺点是运行时粗大的排汽管道密封困难,维持排汽管内的真空困难,启动时为造成真空需要的时间较长,机组效率低,一次能源消耗大。 二、系统构成概述 1、概述 通常ACCS一般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排汽管道和配汽管道 ?翅片管换热器 ?支撑结构和平台 ?风扇及其驱动装置 ?抽真空系统 ?排水和凝结水系统 ?控制和仪表系统 2、冷凝过程 空气冷却器一般采用屋顶结构(或称A型框架结构)。 来自汽轮机的尾汽通过排汽管道和配汽管道输送到翅片管换热器。配汽管道连接到汽轮机的排汽管道和位于上部的翅片管换热器。蒸汽被直接送入换热器的翅片管道内。蒸汽携带的热能由经过换热器翅片表面的冷却空气带走,冷却空气是由置于管束下面的轴流风机驱动的。 换热器一般采用KD布置方式,即顺流冷凝-反流冷凝的布置方式。

70%到80%的蒸汽在通过由上部的配汽管道到顺流冷凝的换热器中被冷凝成凝结水,凝结水流到底部的蒸汽/凝结水联箱中。顺流管束称为冷凝管束或称K 管束。 其余的蒸汽在成为D管束的反流管束中被冷凝,蒸汽是由蒸汽/凝结水联箱向上流动的,而凝结水由冷凝的位置向下流到蒸汽/凝结水联箱中并被排出。 这种KD形式的布置方式确保了在任何区域内蒸汽都与凝结水有直接接触,因此将保持凝结水的水温与蒸汽温度相同,从而避免了凝结水的过冷、溶氧和冻害。 从汽轮机到凝结水箱的整个系统都是在真空状态下。由于采用全焊接结构,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气密性。由于在与汽轮机连接的法兰处不可避免地会有空气漏进冷凝系统中,为了保持系统地真空,在反流管束的上端未冷凝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将被抽出。通过在上端部位的过冷冷却,使不可冷凝蒸汽的汽量被减小了。 反流(D)部分的设计应保证在任何运行条件下,不会在顺流(K)部分造成完全冷凝,以避免过冷和溶氧以及冻害的危险。 在不同热容量和环境温度下,通过调节空气流量的变化来控制汽轮机尾气的排汽压力。 3、换热器 热浸锌翅片管具有从管子到翅片良好的导热性能。这是由于在翅片根部和管子的间隙被充满锌而具有毛细总用。 由于钢制管子和钢制翅片是同种材质,从而避免热应力的产生,而热应力对热传导不利。 由于翅片管束必须承受极大的阻力,它们必须具有很高的强度。钢制翅片可以抵抗典型的机械冲击,比如冰雹、清洗设备的高压水(200bar),或维护工人的体重。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不易损坏。由于钢制翅片管束具有较短的深度,因此更能适宜清洗设备的高压水的冲击。 而且,热浸锌翅片管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长达超过25年的使用寿命。4、支撑结构和平台 根据实际经验,屋顶型结构的空气冷凝器具有可靠的凝结水排水功能并且减少了占地面积。

汽轮机直接空冷应用

汽轮机直接空冷应用 在我国火力发电厂一般采用湿冷系统对机组进行冷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紧缺,此种传统的方法受到了限制,近年来随着直接空冷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直接空冷技术在大容量机组中运行的实践经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对于富煤缺水地区,它的应用更能显示出优越性,它的应用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1.空冷技术简介 空冷技术是指采用空气来直接或间接地冷却汽轮机排气的一种技术。当今由于大容量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行需要充足的冷却水源,同时由于湿冷机组耗水量巨大,产生的废热排到江河、湖泊里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而在缺水地区兴建大容量火力发电厂,就需要采用新的冷却方式来排除废热。 火力发电厂的排汽冷却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水冷却和空气冷却(简称空冷)。发电厂采用翅片管式的空冷散热器,直接或者间接用环境空气来冷凝汽轮机的排汽,称为发电厂空冷。采用空冷技术的冷却系统称为空冷系统。采用空冷系统的汽轮发电机组称为空冷机组。采用空冷系统的发电厂称为空冷电厂。 发电厂空冷系统也称为干冷系统。它相对于常规发电厂湿冷系统而言的。常规发电厂的湿式冷却塔是把塔内的循环水以“淋雨”方式与空气直接接触进行热交换的。其整个过程处于“湿”的状态,其冷却系统称为湿冷系统。空冷发电厂的空冷塔,其循环水与空气是通过散热器间接进行热交换的,整个冷却过程处于“干”的状态,所以空冷塔又称干式冷却塔。 根据汽轮机排汽凝结方式的不同,发电厂的空冷系统可以分为直接空冷系统和间接空冷系统两大类。 2.直接空冷系统设备结构组成 直接空冷系统,又称空气冷凝系统,汽轮机的排汽直接用空气来冷凝,冷却空气通常用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方式供应。空冷凝汽器是由两或三排外表面镀锌的椭圆形钢管外套矩形钢翅片,或由单排扁平形钢管,外焊硅铝合金蛇形翅片的若干个管束组成。这些管束亦称空冷散热器。直接空冷系统的流程汽轮机排汽通过排汽管道送到室外的空冷凝汽器内,机械通风鼓风式轴流冷却风机使空气横向吹向空冷散热器外表面,将排汽冷凝成水,凝结水再经泵送回汽轮机的回热系统。直接空冷系统自汽轮机低压缸排汽口至凝结水泵入口范围内的设备和管道,主要包括:(1)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管道系统;(2)空冷凝汽器;(3)凝结水系统设备;(4)抽气系统设备;(5)疏水系统设备;(6)通风系统设备;(7)直接空冷支撑结构;(8)自控系统设备;(9)清洗装置设备;(10)空冷汽轮机;(11)空冷散热器;(12)空冷风机。

汽轮机概念及其分类

第1章汽轮机概念及其分类 1.1 汽轮机概述 1.1.1 汽轮机的概念 概念:汽轮机是一种将蒸汽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蒸汽动力装置,又称为蒸汽透平。 汽轮机是以蒸汽为工质的旋转式机械,主要用作发电原动机,也用来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 特点:功率大、转速高、运行平稳、热经济性高、易损件少,运行安全可靠,调速方便、振动小、噪音小等。 1.1.2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1、具有一定温度(T)和压力(P)的蒸汽(锅炉或核反应堆)首先进入固定不动的喷嘴(也称静叶),蒸汽在喷嘴内膨胀,蒸汽的压力(P)、温度(T)不断降低,速度(V)增大,形成一股高速汽流,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 2、高速汽流流经动叶(也称叶片)做功,动叶片带动汽轮机转子以一定的速度均匀转动,蒸汽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能量转换过程:蒸汽在汽轮机中,能量转换包括2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汽轮机能量转换过程 1.1.3 汽轮机的分类 汽轮机的类别和型式很多,可按工作原理、主蒸汽(进汽)参数、热力特性、结构类型、转速、用途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1、按工作原理分类 (1)冲动式汽轮机:各级按照冲动原理设计,蒸汽主要在静叶(喷嘴)叶栅槽道中膨胀,在动叶叶栅槽道中主要改变流动方向,只有少量膨胀。 (2)反动式汽轮机:各级按冲动和反动原理设计,蒸汽在静叶(喷嘴)叶

栅槽道和动叶叶栅槽道中都发生膨胀,且膨胀程度相等。 备注:调节级采用冲动级,其它级均为反动级。 (3)冲动反动组合式汽轮机:转子各级动叶片既有冲动级又有反动级。 2、按主蒸汽(进汽)参数分类 (1)低压汽轮机:压力小于1.47 Mpa(0.12~1.5MPa) (2)中压汽轮机:压力为1.96~3.92 Mpa(2~4 MPa) (3)次高压汽轮机:压力为5~6 MPa (4)高压汽轮机:压力为5.88~9.81 Mpa(6~12Mpa) (5)超高压汽轮机:压力为11.77~13.93 Mpa(12~14 MPa) (6)亚临界压力汽轮机:压力为15.69~17.65 Mpa(16~18 MPa) (7)超临界压力汽轮机:压力大于22.15 Mpa (8)超超临界压力汽轮机:压力大于32 Mpa 3、按热力特性分类 (1)凝汽式汽轮机(N):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后,乏汽(排汽)在低于大气压力的真空状态下全部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 备注:有些小汽轮机没有回热系统,称为纯凝汽式汽轮机。 (2)背压式汽轮机(B):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后,乏汽(排汽)在高于大气压力的状态下供热用户使用,没有布置凝汽器用于乏汽的冷凝。 备注:若乏汽(排汽)作为其它中低压汽轮机的新汽时,称为前置式汽轮机。 (3)抽汽凝汽式汽轮机(调节抽汽式汽轮机):在汽轮机的级间某一位置抽出部分蒸汽,调整压力后对外供热,其余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做功后乏汽(排汽)在低于大气压力的真空状态下全部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 (4)抽气背压式汽轮机:在汽轮机的级间某一位置抽出部分蒸汽,供热用户使用,其余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做功后乏汽(排汽)在高于大气压力的状态下供热用户使用,没有布置凝汽器用于乏汽的冷凝。 备注:调节抽汽和排汽都供热用户使用。 (5)中间再热式汽轮机:新汽在高压缸做功后,进入锅炉再热器再热,经过再热后的高压缸排汽进一步进入低中压缸做功,最后乏汽(排汽)在低于大气压力的真空状态下全部排入凝汽器,凝结成水。

汽轮机叶片的服役条件

汽轮机叶片的服役条件 1. 汽轮机叶片的服役条件及技术要求 叶片的服役条件: a) 每一级叶片的工作温度都不相同; b) 工作在高温、高压、高转速或湿蒸汽区等恶劣环境中,经受着离心力、蒸汽力、蒸汽激振力、腐蚀和振动以及湿蒸汽区高速水滴冲蚀的共同作用; c) 汽轮机在工作过程中,动叶片承受着最大的静应力、动应力和交变应力。 对叶片材料性能的要求: a) 应具有足够的室温和高温机械性能; b) 良好的耐蚀性和抗冲蚀性; c) 良好的减振性; d) 高的断裂韧性; e) 优良的冷、热加工工艺性能。 2. 汽轮机叶片选材分析 (1)铬不锈钢,1Cr13和2Cr13:热处理工艺:在调质状态下使用。 1Cr13:1000~1050℃油淬,700~750℃回火; 2Cr13:950~1000℃油淬,640~720℃回火, 金相组织: 1Cr13: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 2Cr13:回火索氏体。 优点:在室温和工作温度下具有足够的强度,还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减振性。 缺点:当温度超过500℃时,热强性明显下降,使用工作温度在450~500℃以下。 1Cr13钢若锻造或淬火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有大量块状铁素体生成,振 动衰减率和冲击韧性降低。铬不锈钢抗水冲蚀的能力较差。

(2)强化型铬不锈钢 牌号 1:2Cr12NiMo1W1V 2Cr12NiMolWlV钢作为GB8732—88《汽轮机叶片用钢》标准的一个专用钢种和GB1221标准中的2Cr12NiMolWlV钢种相比,其Cr.Mo.W.V和P.S的含量控制范围要求更严格一些,从而中和力学性能也更好一些,两种钢的化学成分。 热处理规范及力学性能指标的比较见表 1和表2 (3)低合金珠光体耐热钢 牌号:20CrMo、24CrMoV 该类钢特点是合金元素含量较低,比较经济,工艺性能良好,经过调质处理后强度、塑韧性都比较满意,主要用于制造在450℃以下的中压汽轮机的压力级各级动叶片和隔板静叶片。 (4)铝合金和钛合金 这类合金的特点是铝合金和钛合金比重小,耐蚀性好,具有一定的强度,在国外已成功用于制造大功率汽轮机的长叶片。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础,加入少量铝、锆、锡、钒和钼等,比重仅为4.5,比钢轻45% 左右。室温机械性能很高,具有良好的抗蚀性能。缺点:但是钛合金工艺性能很差,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减振性比马氏体钢低,成本比较高。 综合以上论述,2Cr12NiMolWlV钢是最佳的选择。 3. 2Cr12NiMolWlV的工艺规范 2Cr12NiMolWlV 钢是一种高温马氏体不锈钢,作为叶片专用钢,要获得较满意的综合力学性能,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热处理过程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汽轮机叶片制造工艺过程

轴流式蒸汽轮机动叶片制造工艺简述 摘要:介绍了汽轮机等截面直叶片、自由成型叶片、有成型规律叶片汽道加工的毛坯制造、型面加工工艺过程,并介绍了五联动加工中心的基本特点,简单说明了汽轮机叶片几种特种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 关键字:汽轮机动叶片毛坯制造加工工艺特种加工 一:汽轮机简介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是蒸汽动力装置的主要设备之一。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汽轮机是一种高温高压高速旋转的机械,尤其对于发电用汽轮机来说,又是大功率输出地原动力机械,所以设计要求汽轮机具有高效率,高安全可靠性,而且可调性要好。 目前我国发电用汽轮机以300~600MW居多,体积庞大,结构精细复杂。由于多级轴流式汽轮机绝热焓降大,能够充分利用蒸汽的热能,因此绝大多数为发电用汽轮机均为多级轴流式汽轮机。 汽轮机本体主要由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两个方面组成。转子包括主轴、叶轮、动叶片和联轴器等。静子包括进汽部分、汽缸、隔板和静叶栅、汽封及轴承等。因此汽轮机的制造工艺主要为上述部件的制造工艺。汽轮机制造工艺的特点为:属单件生产,生产期长,材料品种多,材

料性能要求高,零件种类多,加工精度高,设备要求高,操作技能要求高,机械加工工种齐全,设计冷热工艺且面广,检测手段齐备要求高,计量设备、测量工具齐全而且要求高采用专门工装多。 二:轴流式蒸汽轮机动叶片制造工艺 1:叶片的结构 静叶片一般由工作部分和安装部分组成 动叶片一般由叶根、叶型部分和叶顶三部分组成 2:叶片的工作条件及材料选择 叶片的工作条件复杂,除因高速旋转和气流作用而承受较高的静应力和动应力外,还因其分别处在过热蒸汽区、两相过渡区、和湿蒸汽区段内工作而承受高温、高压、腐蚀和冲蚀作用。因此叶片的材料要满足以下要求: 良好的常温和高温机械性能、良好的抗蚀性、良好的减震性、和一定的耐磨性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 叶片的常用材料有: (1):铬不锈钢1Cr13和2Cr13属于马氏体耐热钢,它们除了在室温和工作温度下具有足够的强度外,还具有高的耐蚀性和减振性,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汽轮机材料。 (2):强化型铬不锈钢弥补了1Cr13型铬不锈钢热强性较低的缺点,在其中加入钼、钨、钒、铌、硼等。 (3):低合金珠光体耐热钢用于制造工作温度在450℃以下中压汽轮机各级动叶片和静叶片。

汽轮机直接空冷凝汽器气密性试验

汽轮机直接空冷凝汽器气密性试验 由于汽轮机的直接空冷系统是在负压下工作的,因此要尽最大努力防止空气进入真空系统,要求在直接空冷系统安装完毕后和系统运行时应进行气密性试验。 直接空冷系统的真空系统由下列部分构成:汽轮机及其辅机的真空系统、直接空冷系统的真空系统。 气密性试验的定义 直接空冷停运时的气密性试验是指在设备安装完毕后或在任何需要时进行的“气压试验”。 直接空冷运行时的气密性试验是指电厂在运行期间进行的真空衰减试验,用以检查密闭气压试验,即真空严密性试验。 1.气压试验 进行气压试验的范围 直接空冷系统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气压试验。进行试验的部件:汽轮机后面的主排汽管道和蒸汽分配管道,空气冷凝器的换热器管束,尽可能多的凝结水管道、抽真空气管道,尽可能多的水箱(疏水箱,凝结水箱),在进行试验时相邻的系统和管路应进行密封隔离,比如:应将主排汽管道的爆破片取出,并将管口封盖、应用端板密封主排汽管道管口、其他所有进入蒸汽管道、抽真空系统、汽轮机系统的管路和

管口、蒸汽减压的旁通及其附属设备、凝结水泵等。 进行气压试验所需材料 隔离各种管口所用的端板、空气压缩机,要求压缩空气应不含油和水,可以在气压试验的压力下(通常为1.5bar(abs))使压缩机完全卸载的安全阀、气压软管、根据附图的连接设施、两只压力表,-1到0.5barg,或0到1.0barg、环境空气温度计、装有肥皂泡液体的容器、连接空气压缩机的接口位置应放在易于安装和维护的地方,比如:排汽管道上。 气压试验程序 安装完毕后,被隔离的系统将进行气密性试验: 1) 应将正常测量仪表拆除或用球阀将它们密封隔离。 2) 如果试验仪表继续用于气密性试验,则它们必须可以承受试验压力。 3) 相连的管路和管口都被端板密封。 4) 相应阀门应开关完毕。 5) 将系统充压至0.5bar。 6) 再次检查系统以确保已经按照规定的边界线将系统隔离。 7) 检查易损的连接位置、法兰、和焊缝。 8) 将管道充压至最终试验压力。 9) 关闭球阀以便将充压的系统与空气压缩机隔离开。 10) 在最初的两小时内每隔15分钟观察记录两只压力表的压力变化,记录下可能的环境温度的变化。

25MW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Z835.34/02 NZK25-2.5/390型 25MW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热力特性书 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全四维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代号Z835.34/02 NZK25-2.5/390型代替25MW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热力特性书共 22 页第 1 页 编制谷振鹏2011年12月20日 校对李海朋2012年01月29日 审核王琦2012年01月30日 会签 标准审查 审定 批准 标记数量页次文件代号简要说明签名磁盘(带)号底图号旧底图号归档

代号:Z835.34/02 共22 页第2 页 目录 1. 通流计算 1.1 典型工况数据汇总表 (3) 1.2 典型工况热平衡图 (5) 1.3 阀杆汽封系统总图 (13) 1.4 静推力示意图及最大轴向推力 (14) 1.5 蒸汽管道速度计算 (15) 2. 配汽计算 2.1 高压调节阀流量—升程曲线 (16) 3. 汽封、阀杆漏汽汇总表及修正曲线 3.1 夏季工况阀杆及汽封漏汽汇总表 (17) 3.2 额定出力工况阀杆及汽封漏汽汇总表 (18) 3.3 初压修正曲线 (19) 3.4 初温修正曲线 (20) 3.5 背压修正曲线 (21) 3.6 余速损失修正曲线 (22)

代号:Z835.34/02 共22 页第3 页典型工况数据汇总表(一) 工况项目夏季工况 最大连续 出力工况 额定出力 工况 最大进汽量 最高背压工况 主蒸汽压力MPa(a) 2.5 2.5 2.5 2.5主蒸汽温度℃390390390390主蒸汽流量t/h 128128117128背压kPa(a) 30151550排汽温度℃69.154.054.081.3排汽汽量t/h 126.4126.4115.4126.4给水温度℃71.055.956.083.2机组内效率0.8800.8700.8710.871发电机端功率MW 25.127.625.222.7汽耗kg/kW.h 5.10 4.64 4.65 5.65热耗kJ/kW.h 14881.013833.013869.116202.3 kcal/kW.h 3554.33304.03312.63869.9

汽轮机各设备作用及内部结构图

汽轮机各设备的作用收藏 01.凝汽设备主要有凝汽器、循环水泵、抽汽器、凝结水泵等组成。 任务:⑴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并保持高度真空。 ⑵把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再由凝结泵送至回热加热器,成为供给锅炉的给水。此 外,还有一定的真空除氧作用。 02.凝汽器冷却水的作用:将排汽冷凝成水,吸收排汽凝结所释放的热量。 03.加热器疏水装置的作用:可靠的将加热器内的疏水排出,同时防止蒸汽随之漏出。 04.轴封加热器的作用:回收轴封漏汽,用以加热凝结水从而减少轴封漏汽及热量损失,并改善车间的环境条件。 05.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旁路的作用:当加热器发生故障或某一台加热器停用时,不致中断主凝结水。 06.加热器安装排空气门的作用:为了不使空气在铜管的表面形成空气膜,使热阻增大,严重地影响加热器的传热效果,从而降低换热效率,故安装排空气门。 07.高压加热器设置水侧保护装置的作用:当高压加热器发生故障或管子破裂时,能迅速切断加热器管束的给水,同时又能保证向锅炉供水。 08.除氧器的作用:用来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及其他气体,保证给水的品质。同时, 又能加热给水提高给水温度。 09.除氧器设置水封筒的目的:保证除氧器不发生满水倒流入其他设备的事故。防止除氧器超压。 10. 除氧器水箱的作用:储存给水,平衡给水泵向锅炉的供水量与凝结水泵送进除氧器水量的差额,从而满足锅炉给水量的需要。 11. 除氧器再沸腾管的作用:有利于机组启动前对水箱中给水加温及备用水箱维持水温。正常运行中对提咼除氧效果有益处。

12. 液压止回阀的作用:用于防止管道中的液体倒流。 13. 安全阀的作用:一种保证设备安全的阀门。 14. 管道支吊架的作用:固定管子,并承受管道本身及管道内流体的重量和保温材料重量。 15. 给水泵的作用:向锅炉连续供给具有足够压力,流量和相当温度的给水。 16. 循环水泵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向汽轮机的凝汽器提供冷却水,冷凝进入凝汽器内的汽轮机排汽,此外,还向冷油器、发电机冷却器等提供冷却水。 17. 凝结水泵空气管的作用:将泵内聚集的空气排出。 18. 减温减压器的作用:作为补偿热化供热调峰之用(本厂)。 19. 减温减压装置的作用:⑴对外供热系统中,用以补充汽轮机抽汽的不足,还可做备用汽源。⑵当机组启停机或发生故障时,可起调节和保护的作用。⑶可做厂用低压用汽的汽源。 ⑷用于回收锅炉点火的排汽。 20. 汽轮机的作用:一种以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水蒸气为介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 21. 汽缸的作用: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以形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封闭汽室。 22. 汽封的作用:减少汽缸内的蒸汽向外漏泄和防止外界空气漏入汽缸。 23. 排汽缸的作用:将汽轮机末级动叶排出的蒸汽倒入凝汽器。 24. 排汽缸喷水装置的作用:为了防止排汽温度过高而引起汽缸变形,破坏汽轮机动静部分中心线的一致性,引起机组振动或其他事故。 25. 低压缸上部排汽门的作用:在事故情况下,如果低压缸内压力超过大气压力,自动打开向空排汽,以防止低压缸、凝汽器、低压段转子等因超压而损坏。 26. 叶轮的作用:用来装置叶片,并将汽流力在叶栅上产生的扭矩传递给主轴。 27. 叶轮上平衡孔的作用:为了减小叶轮两侧蒸汽压差,减小转子产生过大的轴向力 28. 叶根的作用:紧固动叶,使其在经受汽流的推力和旋转离心力作用下,不至于从轮缘沟

水冷、空冷与间接空冷汽轮机

§4.3现场试验情况简介 §4.3.1漳山电厂空冷汽轮机试验过程 测量试验于9月12日-17日进行,同时参加试验的单位还有北京中能蓝天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以及法国EDF 。 漳山电厂目前有2台300MW 直接空冷汽轮机组,2台600MW 直接空冷机组正在建设中。相对于水冷汽轮机组,直接空冷机组运行的显著特点是背压受气候变化影响大,机组的设计背压范围较大,一般为15-60kpa 。机组背压的变化对低压缸末级出口的湿蒸汽参数有很大的影响。有关文献指出空冷汽轮机低压缸末几级中的主流蒸汽,并不是任何运行工况时都有湿度出现,而是要背压降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水蒸汽的凝结。因此在试验过程中,使其背压从60kpa 逐渐降低到15kpa ,有可能实现低压缸排汽参数从过热蒸汽到湿蒸汽的变化过程。通过测量此过程的湿蒸汽参数,可以更好的了解湿蒸汽的凝结过程,并结合异质和均质成核凝结机理,以期更深刻地理解透平中的凝结流动机理,为理论研究、工业设计以及现有的数值模拟计算提供试验依据。 图4.9,4.10是漳山电厂现场试验和探针安装照片。 §4.3.2宣威电厂水冷汽轮机试验过程(这里解释一下,所谓水冷与空冷机组的区别:其实它们都属于凝汽式汽轮机,不是背压式的,所以背压一般接近真空的,一般为50kpa ,水冷是汽机排汽到凝汽器中,凝汽器相当于一个换热器,由冷却水把热量带出,蒸汽变成了凝结水;而空冷又分为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间接空冷是汽轮机的排汽进入混合式凝汽器后,与从空气冷却器来的冷却水混合凝结为凝结水,这样的混合水流,一部分作为锅炉的给水,其余大部经循环消耗打入空气冷却器,构成一个封闭型间接空冷凝汽系统) 测量试验于2009年3月4-16日在云南宣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7号机组上进行。参加试验的单位有上海理工大学、东方汽轮机厂。 本次试验的7号汽轮机是东方汽轮机厂有限公司制造的300MW 水冷空冷式图4.9 漳山电厂现场试验 图4.10 漳山电厂现场安装探针

直接空冷与间接空冷

空冷系统介绍 摘要:电厂采用空冷系统可以大幅度降低电厂耗水量,在节水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因而空冷机组得到了越夹越多的应用。本文以2X3OOMW机组为例介绍了直接空冷系统及其控制;以2×2OOMW机组为例介绍了间接空冷系统及其控制。 一、概述 空冷系统主要指汽轮机的排汽通过一定的装置被空气冷却为凝结水的系统,它与常规湿式冷却方式(简称湿冷系统)的主要区别是避免了循环冷却水在湿塔中直接与空气接触所带来的蒸发、风吹损失以及开式循环的排污损失,消除了蒸发热、水雾及排污水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由于空冷方式用空气直接冷却汽轮机排汽或用空气冷却循环水再间接冷却汽轮机排汽构成了密闭的系统,所以在理论上它没有循环冷却水的上述各种损失,从而使电厂的全厂总耗水量降低80%左右。 用于电厂机组末端冷却的空冷系统主要有直接空冷系统和间接空冷系统,间接空冷系统又分为带表面式凝汽器和带混合式凝汽器的两种系统。三种空冷方式在国际上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技术均成熟可靠,在国际上三种空冷方式单机容量均已达到600MW。我国目前己有60OMW直冷机组投运,两种间冷方式在国内运行机组均为200MW。 采用空冷机组大大减少了电厂耗水,为水源的落实和项目的成立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对缺水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内蒙古地区煤

资源丰富,近几年投产的机组,基本都采用了空冷系统,而且大部分为直接空冷系统。 二、空冷系统 2.1直接空冷系统 电厂直接空冷系统是汽机的排汽直接用空气冷却,汽机排出的饱和蒸汽经排汽管道排至安置在室外的空冷凝汽器中,冷凝后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升压后送至汽机回热系统,最后送至锅炉。电厂直接空冷系统主要包括以下系统:空冷凝汽器(ACC,Aircooledcondenser),空气供给系统、汽轮机排汽管道系统、抽真空系统、空冷凝汽器清洗系统、空冷凝汽器平台及土建支撑。蒸汽从汽轮机出来,经过蒸汽管道流向空冷凝汽器,由蒸汽分配管道间空冷冷凝器分配蒸汽。目前直接空冷凝汽器大多采用矩形翅片椭圆管芯管的双排、三排管和大口径蛇形翅片的单排管。空冷凝汽器由顺流管束和逆流管束两部分组成。顺流管柬是冷凝蒸汽的主要部分,可冷凝75%一80%的蒸汽,在顺流管束中,蒸汽和凝结水是同方向移动的。设置逆流管束主要是为了能够比较顺畅地将系统内的空气和不凝结气体排出,避免运行中在空冷凝汽器内的某些部位形成死区、冬季形成冻结的情况,在逆流管束中,气体和凝结水是反方向移动的。 冷凝所需要的冷空气由轴流冷却风机从大气中吸入,并吹间换热器翅片。风机采用变频控制,系统可通过控制启停风机台数和对风机转速进行调整来控制进风量,能灵活的适应机组变工况运行,并且

汽轮机零件强度校核..

第五章汽轮机零件的强度校核 第一节汽轮机零件强度校核概述 为了确保电站汽轮机安全远行,应该使汽轮机零件在各种可能遇到的运行工况下都能可靠地工作。因此,需要对汽轮机零件进行强度校核,包括静强度校核和动强度校核两方面,这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汽轮机的转动部分称为转子,静止部分称为静子。转子零件主要有叶片、叶轮、主轴及联轴器等,静子零件主要有汽缸、汽缸法兰、法兰螺栓和隔板等。由于备零件的工作条件和受力状况不同,采用的强度校核方法也各异。例如,转子中的叶片、叶轮和主轴除了受高速旋转的离心力和蒸汽作用力外,还会受到周期性激振力的作用,从而产生振动。当汽轮机在稳定工况下运行时,离心应力和蒸汽弯曲应力不随时间变化。稳定工况下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统称为静应力,属于静强度范畴,周期性激振力引起的振动应力称为动应力,其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而变化,属于动强度范畴。直至目前为止、对汽轮机转子零件动应力的精确计算尚有一定困难,因此,本章对汽轮机零件的动强度分析,只限于零件自振频率和激振力频率计算及安全性校核。一般来说,对汽轮机转子零件,应从静强度和动强度两方面进行校核;对汽轮机静子零件,只需进行静强度校核,包括零件静应力和挠度计算。 静强度校核时,一般应以材料在各种工作温度下的屈服极限、蠕变极限和持久强度极限,分别除以相应的安全系数得到各自的许用应力,并取这三个许用应力中最小的一个许用应力作为强度校核依据。如果计算零件在最危险工况的工作应力小于或等于最小许用应力,则静强度是安全的。对动强度,常用安全倍率和共振避开率来校核。 需要指出,大型汽轮机某些零件的强度校核要求随工况变化而变化。在稳定工况下,某一零件只需进行静强度和动强度校核。但是在冷热态启动、变负荷或甩负荷等变工况下,沿零件径向和轴向会有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产生很大的热应力,且零件内任一点的热应力的大小和方向随运行方式而变化。如汽轮机冷态启动时,转子外表面有压缩热应力,中心孔表面有拉伸热应力;停机时,转子外

600MW级超临界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概述

600MW级超临界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概述 1.1概述 二期工程2×600MW级超临界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设备为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型号为:TC4F-26(24.2MPa/566℃/566℃),型式: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单轴、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该机组额定出力637MW;最大连续出力为662MW,汽轮机采用复合变压运行方式;具有七级非调整回热抽汽。给水系统采用2×50%汽动给水泵,不设备用泵,由于主汽轮机采用直接空冷汽轮机,其背压变化幅度较大,给水泵驱动汽轮机排汽不宜排入主汽轮机的空冷器中,每台给水泵汽轮机各自配置一台水冷凝汽器,给水泵驱动汽轮机排汽凝结水直接排入主汽轮机的排汽装置中,给水泵汽轮机本体疏水排入给水泵汽轮机凝汽系统中。 由于二期汽轮机乏汽采用空冷冷却系统,节省了一期湿冷系统的风吹、蒸发、排污等水量损失,年平均节约水量约1904m3/h。其用水量比一期湿冷系统节水70%。投资上与混凝式间接空冷系统相比,可降低工程投资35.7%;与表凝式间接空冷系统相比,可降低工程投资40.2%。 王曲电厂超临界机组与我厂一期亚临界机组相比汽轮机

组热耗将低约4.5%。超临界机组是指锅炉的新蒸汽的压力大于临界压力(22.115MPa)小于25MPa的锅炉和汽轮机发电机组。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状态,水由液态直接成为汽态(由湿蒸汽直接成为过热蒸汽或饱和蒸汽),热效率高。因此,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已经成为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主力机组。由于机组效率提高,污染物的排放也相应减少,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超临界机组是火电机组大家族中的“节能减排新星”。超临界机组和亚临界机组特点比较它具有如下特点: (1) 热效率高、热耗低。可节约燃料,降低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2) 超临界压力时水和蒸汽比容相同,状态相似,单相的流动特性稳定,没有汽水分层和在中间集箱处分配不均的困难,并不需要象亚临界压力锅炉那样用复杂的分配系统来保证良好的汽水混合,回路比较简单。 (3) 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管道内单相流体阻力比亚临界汽包炉双相流体阻力低。 (4) 超临界压力下工质的导热系数和比热较亚临界压力的高。 (5) 超临界压力工质的比容和流量较亚临界的小,故锅炉水冷壁管内径较细,汽机的叶片可以缩短,汽缸可以变小,降低了重量与成本。

汽轮机叶片

汽轮机叶片选材及工艺制订 (徐州工程学院08材控卢辉 20080607146 郭淇源 20080607147 ) 1. 汽轮机叶片的服役条件及技术要求 叶片的服役条件: a) 每一级叶片的工作温度都不相同; b) 工作在高温、高压、高转速或湿蒸汽区等恶劣环境中,经受着离心力、蒸 汽力、蒸汽激振力、腐蚀和振动以及湿蒸汽区高速水滴冲蚀的共同作用; c) 汽轮机在工作过程中,动叶片承受着最大的静应力、动应力和交变应力。对叶片材料性能的要求: a) 应具有足够的室温和高温机械性能; b) 良好的耐蚀性和抗冲蚀性; c) 良好的减振性; d) 高的断裂韧性; e) 优良的冷、热加工工艺性能。 2. 汽轮机叶片选材分析 (1)铬不锈钢,1Cr13和2Cr13: 热处理工艺:在调质状态下使用。1Cr13:1000~1050℃油淬,700~750℃回火;2Cr13:950~1000℃油淬,640~720℃回火, 金相组织:1Cr13: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2Cr13:回火索氏体。

优点:在室温和工作温度下具有足够的强度,还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和减振性。缺点:当温度超过500℃时,热强性明显下降,使用工作温度在450~500℃以下。1Cr13钢若锻造或淬火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大,有大量块状铁素体生成,振动衰减率和冲击韧性降低。铬不锈钢抗水冲蚀的能力较差。 (2)强化型铬不锈钢 牌号1:2Cr12NiMo1W1V 2Cr12NiMolWlV钢作为GB8732—88《汽轮机叶片用钢》标准的一个专用钢种和GB1221标准中的2Cr12NiMolWlV钢种相比,其Cr.Mo.W.V和P.S的含量控制范围要求更严格一些,从而中和力学性能也更好一些,两种钢的化学成分。热处理规范及力学性能指标的比较见表1和表2 (3)低合金珠光体耐热钢 牌号:20CrMo、24CrMoV 该类钢特点是合金元素含量较低,比较经济,工艺性能良好,经过调质处理后强度、塑韧性都比较满意,主要用于制造在450℃以下的中压汽轮机的压力级各级动叶片和隔板静叶片。

空冷汽轮机设计的几个主要问题

空冷汽轮机设计的几个主要问题 摘要:空冷汽轮机设计和湿冷汽轮机设计在设计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是因为空冷汽轮机具有背压压值高、背压波动范围大和背压变化频繁等特点。本文通过阐述汽轮机设计中空冷方案与湿冷方案的差别,并且就空冷汽轮机空冷方案设计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就空冷汽轮机设计中容易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大型空冷汽轮机的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空冷汽轮机设计;方案;主要问题;参考意见 引言 空冷汽轮机是当前电厂运用较多的汽轮机组,空冷汽轮机与湿冷汽轮机是由于其凝汽式汽轮机的冷却方案不同,两者在结构上有不少类似之处。因此在进行空冷汽轮机设计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结合湿冷汽轮机的结构特点以及设计要求,制定出科学的措施去解决空冷汽轮机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优化空冷汽轮机的设计。 1.空冷方案与湿冷方案的原始差别 对于很多设计方案来说由于共同技术目标都是一致的,因而很多技术方案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相同的,真正的原始差别往往只有一点而已,但是这一点就导致了技术方案之间的差距。对于汽轮机的设计方案来说,空冷方案与湿冷方案的原始差别主要集中在排热方式上。对于空冷方案采取的是闭合散热方式,而湿冷方案采取的则是开放散热方式,正是因为空冷方案与湿冷方案的散热机理不相同才导致两种方案有着较大的差别。由于空冷汽轮机的散热方式是通过闭合方式通过金属管壁将热量排放到空气中,因此环境压力产生的汽轮机背压与大气干球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对于湿冷汽轮机来说,通过水循环系统与空气之间进行直接的热量交换,通过水的蒸发吸热将汽轮机中的热量排放出去,这种情况下汽轮机的背压与湿球温度直接相关。因此在相同的内部参数控制以及环境的影响之下,空冷汽轮机组的背压比湿冷汽轮机组要大很多,因此带来的能量损耗也较大。对于空冷汽轮机组没有相应的温度补偿功能,导致其背压变化范围大且变化频繁,当环境温度以及风力发生变化的时候,空冷汽轮机组背压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对于湿冷汽轮机组来说其具有湿球温度变化系统,当大气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水蒸气的蒸发量也随之发生变化。湿冷机组背压变化主要受季节影响,因此其背压变化幅度也较小。 2.空冷方案的几个特点 与湿冷方案相比,由于空冷方案采取的是闭合的散热方式而湿冷方案采取的是开放式的散热方式,因此空冷方案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节约水资源

直接空冷系统技术要求规范书

直接空冷系统技术规书 项目名称:。。。。。能源1×75t/h中温中压尾气锅炉+1×12MW汽轮发电机项目 需方:。。。。。热电厂 设计单位: 。。。。。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方: 。。。。。热电厂 投标方: 2017年2月16日

目录 一.总则 二.设备的运行条件 三.设备规 四.技术要求 五.供货围 六.设计、制造、验收标准 七. 监造 八. 技术资料要求 九.技术服务联络方式

一. 总则 1.1 本规书的使用围,仅限于。。。。。能源1×75t/h中温中压尾气锅炉+1× 12MW汽轮发电机项目,本期工程共安装1台中温中压75t/h的炭黑尾气锅炉及1台12MW空冷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汽轮机排汽冷凝系统采用直接空冷系统。它包括本体、附属部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没有对所有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具体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需方有除本规书以外的特殊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对每一点 都作详细说明,载于本规书之后。 1.4 如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对本规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投标 方提出的产品完全满足本规书的要求。 1.5 本规书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二. 设备的运行条件 2.1直接空冷系统的安装位置:主厂房汽机间尾部,架空于道路上,单排室外布置。 2.2设备运行环境条件 大气压力:年平均气压904.8 mbar 相对湿度:年平均52 %

年平均气温:19℃ 绝对最高温度45.5 ℃ 绝对最低温度-19.9 ℃ 风速及风向:年平均风速 2.3 m/s, 主导风向: 年平均降雨量501.6 mm 最大积雪深度150mm 最大冻土深度610 mm 地震烈度:7度 三. 设备规 3.1 设备名称:直接空冷系统岛 3.2数量:1套, 3.3设计和运行条件 汽轮发电机组参数:(由买方提供) 汽轮机排汽背压:15kPa 汽轮发电机组额定功率:12MW 汽轮机排汽量:68t/h 排汽焓:2598kJ/kg 额定排汽温度:54℃ 四、技术要求

汽轮机各设备作用及内部结构图

汽轮机各设备的作用收藏 01. 凝汽设备主要有凝汽器、循环水泵、抽汽器、凝结水泵等组成。 任务:⑴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并保持高度真空。 ⑵把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再由凝结泵送至回热加热器,成为供给锅炉的给水。此外,还有一定的真空除氧作用。 02. 凝汽器冷却水的作用:将排汽冷凝成水,吸收排汽凝结所释放的热量。 03. 加热器疏水装置的作用:可靠的将加热器的疏水排出,同时防止蒸汽随之漏出。 04. 轴封加热器的作用:回收轴封漏汽,用以加热凝结水从而减少轴封漏汽及热量损失,并改善车间的环境条件。 05. 低压加热器凝结水旁路的作用:当加热器发生故障或某一台加热器停用时,不致中断主凝结水。 06. 加热器安装排空气门的作用:为了不使空气在铜管的表面形成空气膜,使热阻增大,严重地影响加热器的传热效果,从而降低换热效率,故安装排空气门。 07.高压加热器设置水侧保护装置的作用:当高压加热器发生故障或管子破裂时,能迅速切断加热器管束的给水,同时又能保证向锅炉供水。 08.除氧器的作用:用来除去锅炉给水中的氧气及其他气体,保证给水的品质。同时,又能加热给水提高给水温度。 09.除氧器设置水封筒的目的:保证除氧器不发生满水倒流入其他设备的事故。防止除氧器超压。 10.除氧器水箱的作用:储存给水,平衡给水泵向锅炉的供水量与凝结水泵送进除氧器水量的差额,从而满足锅炉给水量的需要。 11.除氧器再沸腾管的作用:有利于机组启动前对水箱中给水加温及备用水箱维持水温。正常运行中对提高除氧效果有益处。 12.液压止回阀的作用:用于防止管道中的液体倒流。 13.安全阀的作用:一种保证设备安全的阀门。 14.管道支吊架的作用:固定管子,并承受管道本身及管道流体的重量和保温材料重量。 15.给水泵的作用:向锅炉连续供给具有足够压力,流量和相当温度的给水。 16.循环水泵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向汽轮机的凝汽器提供冷却水,冷凝进入凝汽器的汽轮机排汽,此外,还向冷油器、发电机冷却器等提供冷却水。 17.凝结水泵空气管的作用:将泵聚集的空气排出。 18.减温减压器的作用:作为补偿热化供热调峰之用(本厂)。 19.减温减压装置的作用:⑴对外供热系统中,用以补充汽轮机抽汽的不足,还可做备用汽源。⑵当机组启停机或发生故障时,可起调节和保护的作用。⑶可做厂用低压用汽的汽源。 ⑷用于回收锅炉点火的排汽。 20.汽轮机的作用:一种以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水蒸气为介质,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回转式原动机。 21.汽缸的作用: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以形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封闭汽室。 22.汽封的作用:减少汽缸的蒸汽向外漏泄和防止外界空气漏入汽缸。 23.排汽缸的作用:将汽轮机末级动叶排出的蒸汽倒入凝汽器。 24.排汽缸喷水装置的作用:为了防止排汽温度过高而引起汽缸变形,破坏汽轮机动静部分中心线的一致性,引起机组振动或其他事故。 25.低压缸上部排汽门的作用:在事故情况下,如果低压缸压力超过大气压力,自动打开向

汽轮机叶片选材及热处理工艺

目录 一、引言 (1) 二、设计任务 (1) 三、工况分析 (2) 四、失效分析及性能要求 (3) (一)汽轮机叶片的失效分析 (3) (二)性能要求 (4) 五、选材及优化 (4) (一)铬不锈钢 (4) (二)强化型铬不锈钢 (4) (三)低合金珠光体耐热钢 (5) (四)铝合金和钛合金 (6) (五)优化 (6) 六、确定尺寸和热处理工艺 (6) (一)热处理工艺 (6) (二)组织及热处理工艺分析 (9) 七、工艺流程及工艺卡片 (10) 八、成品检验 (10) (一)硬度检验 (10) (二)金相检验 (11)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又称蒸汽透平。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汽轮机主要应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工业、水泥、化工、石油、冶金、重型机械等领域。 汽轮机是一种旋转式的流体动力机械,它直接起着将蒸汽或燃气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作用。而叶片是汽轮机的“心脏”,是汽轮机中极为主要的零件。叶片一般都处在高温,高压和腐蚀的介质下工作。动叶片还以很高的速度转动。在大型汽轮机中,叶片顶端的线速度已超过600m/s因此叶片还要承受很大的离心应力。叶片不仅数量多,而且形状复杂,加工要求严格。叶片的加工工作量很大,约占汽轮机、燃气轮机总加工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叶片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机组的运行效率和可靠行,而叶片的质量和寿命与叶片的加工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叶片的加工方式对汽轮机的工作质量及生产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这就是国内外汽轮机行业为什么重视研究叶片加工的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叶片的加工手段也是日新月异,先进的加工技术正在广泛采用。要满足不断提高的使用性能需求仅仅依靠新型叶片材料的应用仍然很难满足,必须将各种热处理技术应用到汽轮机叶片的制造当中才能达到对叶片具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寿命的要求。 二、设计任务 先通过对汽轮机的学习,了解其工作条件及内外部构造,继而对汽轮机叶片所处的周边环境有所了解,从而知道其工作条件。再对汽轮机叶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包括蒸汽或燃气与叶片的相互作用、工作温度、旋转速度、叶片受力情况等)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和研究得出的数据和现象,以确定汽轮机叶片的主要失效形式,并通过对数据和结果的分析得出汽轮机叶片的失效原因。再由失效形式和失效原因确定出汽轮机叶片正常工作时应满足的性能要求。再根据汽轮机叶片材料的性能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研究初步选定出三种以上符合要求的材料,再结合材料的性能、工艺性和经济性及汽轮机叶片材料的性能要求对所选材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出最佳材料。确定出最佳材料后再根据最佳材料确定汽轮机叶片的尺寸和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