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时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时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时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讲 宋明理学

【课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知识归纳:

一、兴起的社会背景

二、宋明理学

主流学派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代表人物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所属朝代

北宋

南宋

南宋 明朝

主要 思想

什么是“理” 心即理也 吾心即是宇宙 宇宙便是吾心

怎样求“理” 发明本心

所属哲学派别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心学与理学的关系

(1)心学是理学的新发展,心学是明朝时期的理学。 (2)相同之处:①思想上:都属于唯心主义;

②目的上: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的社会秩序。 (3)不同之处:把握“理”的方法。

三、评价: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同步训练】

1.下图为宋代法事墓砖“僧俗同乐”,墓砖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民族融合的发展

B .宋代佛教取代儒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

C .社会安定,人们安居乐业

D .宋代“三教合一”潮流盛行 2、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广泛传播的社会条件有:( )

①社会动荡 ②佛教的欺骗性 ③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④统治阶级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儒家思想到两宋时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即理学阶段。理学的代表人物北宋“二程”、南宋朱熹的共同主张是( )

魏晋南北朝

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的冲击。 隋 唐 “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

宋 代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理学。

A.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B.学术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C.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天理”就是“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

4、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5.有关新儒学——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发展继承孔孟学说,有两个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B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对“理”的来源的理解不同[

C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D陆王心学认为天理存于心中,是一种消极反动的思想

6、下列名句或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致良知”④“经世致用”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中庸》工夫密,规模大。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朱子语类》材料二心之良知是为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良知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昧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弊昧之极,良知又未尚不存也。

——《□□□全书》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论语》主要反映了谁的思想?据所学知识,简述《论语》的主要思想内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思想?概述材料二的主要主张。(6分)

(3)从学问和修养的角度,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的不同点。据所学知识,归纳这两种主张的共同点。(8分)

第四讲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课标: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归纳: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上: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文化上:明代晚期的思想界(理学)因循守旧。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时期:明后期

主张:①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

②批判男尊女卑封建礼教,倡男女平等;

③赞扬历史上“异端”行为(改革、起义、恋爱、女皇…)。

④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而“不生于一”,否定“天理存在”。

评价: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人物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著作《船山遗书》《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主张唯物主义哲学上:主张物质

是第一性,宇宙万物是由物

质性的“气”构成,理在气

中。

共同点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②学术上:反对程朱理学,主张“经世致用”。

③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评价①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②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③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④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儒家思想演变脉络小结:

①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②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③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④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

【巩固训练】

1、关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及其作品,对号入座不.正确的是()

A.李贽——《焚书》《藏书》B.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C.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D.王夫之——《日知录》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①反对君主专制②“天地”之化日新

③倡导“经世致用”④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明夷待访录》中说:“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C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4、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最恰当的评价应是()

A.都是片面的B.都是进步思想

C.阻碍历史发展

D.有利于封建统治

5、李贽针对当时社会逐利拜金风盛行的社会现状,其态度是()

A鼓吹“存天理,灭人欲”B认为追求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C礼教、仁义是立身之基础D拜金之风是社会风气败坏的表现

6、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的是明末思想家,其著作是()

A《焚书》B《藏书》C《天下郡国利病书》D《明夷待访录》

7、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8、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材料二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中心的旧理想。——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

材料四右图是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于氏坊。传乾隆女儿脸上有

黑痣,算命先生说:“公主一生有灾,须嫁有福之人才可免去灾祸。”朝中议论,只有

圣人后代最妥,由于满汉不准通婚,乾隆让女儿认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为义

父,改姓于后下嫁孔家。此坊为纪念于氏而立。

(1)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们为打开“新风气”借鉴的理论。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四反映的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 建筑

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西方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其中又以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延续时代最长、流域最广,成就也就更辉煌。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分期:原始社会后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明清 一、原始社会建筑: 这一时期的建筑史中国建筑的初始时期,主要有天然洞窟和人工挖掘的洞窟,穴居与巢居非真正建筑,只能算是建筑的雏形。。到了河姆渡文化和仰韶文化阶段,真正建筑才诞生 二、奴隶社会建筑 夏代本了宫室、民居、墓葬等建筑类别,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室遗址。商代的建筑有了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城市周围壕沟和城墙较为常见。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更令人称奇的是,它的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本质与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北方流行四合院建筑并无不同。 三、封建社会建筑 (一)战国时期大规模宫室和高台建筑开始兴建, 出现了瓦和砖,装饰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彩。七国之间因险为塞,竞筑长城。,秦郑国开渠三百里和李冰兴修都江堰,规模都相当巨大,秦始皇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迹犹存。由于秦国统一时间极短,而当时经济生产条件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因此,秦代建筑的发展只是集中在宫殿、园囿方面。 (二)汉 汉朝时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个繁荣期。从西汉到东汉的400年间,木构建筑逐渐成熟,为后世木构架的几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奠定了基础。砖瓦生产和砌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中国古典建筑三段式(台基、屋身和屋顶)的外型特征基本定型。主要表现形式有长安城、陵邑、陵墓、宫殿、私家园林、长城。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以前的城池都是土筑,而东晋时北方十六国都城城墙则有部分使用了包砖,这对于整个建筑史来说,是一大进步,甚至是一大创举。这一点也是与当时处于多个政治势力割据的局面,建筑注重防御的社会形势相关联的。 佛寺、佛塔和石窟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多所,僧尼10万多人,各地郡县也都有佛寺。初期佛寺的结构与布局基本都是模仿印度,而后人们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构建筑应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有了中国的色彩。 佛塔传到中国后和中国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石塔和砖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建筑为中国的古典建筑和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石窟是建筑、雕刻、壁画等艺术的综合体,因而石窟的大量开凿,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情况与佛教建筑的繁荣,我国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始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 (四)隋唐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1)城市和宫殿建设 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概念阐述】 1.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是:文化是指一种由历史延续下来、被深深地植根于一个民族心中的、无论何时何地何种阶层都无须思索地信奉和认同,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始终表现出来的传统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其内容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包括中国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文化积累,包括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的风土人情,等等。 2.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 年)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十家九流”就是由此而来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时期由董仲舒提出,被汉武帝接受并且推行的文化政策。董仲舒在原来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法、道、墨等诸家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合理因素,将其发展成为新儒学。在此基础上,他建议汉武帝禁止不利于统治秩序的各家思想,以新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根本,这样就形成了新儒学一家独大的局面。西汉的“罢黜百家”与秦朝的“焚书坑儒”不同,它并不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控制人们的思想,而是采用由政府主导的方式推崇儒学,从而使得其他各家学派丧失了生存与成长的群众基础。而新儒学能够实现独尊,也是兼收并蓄的结果。4.宋明理学 “理学”一词始于南宋,现在专指宋以来形成的社会学术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理学专指程(二程)朱(朱熹)的思想体系,而广义的理学是指宋代以来以“理”、“心”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是儒学文化的新发展。儒学在魏晋时期玄学化,在唐代又遭受了来自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政治统治的思想基础地位发生了动摇,同时大量少数民族的汉化,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中,当时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体系已经被颠覆,因此,提出了重振儒学、修身治国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周敦颐、朱熹等为代表的一批人,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教中的某些教化的学说,以“理”为核心重新构建了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强调人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规范,构建了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继续发扬了这种社会道德体系,强调“心”的完善,将理学发展至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后代的统治者将理学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理学作为当时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思考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哲学体系,有其积极的意义。理学有利于塑造注重主观意志、注重自我的社会责任,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 5.三纲五常 古代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内容。最早出现在何晏对《论语》做的集解中,后经董仲舒的发展,到宋代经朱熹改造后成为伦理道德的最高规范。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备考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 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提出“正名”主张。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 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 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 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 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建筑 [摘要]: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简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古代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礼制;五行学;易学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一个封闭而稳定的发展过程,自成体系,一脉相传,一成不变,原因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制约。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同传统文化一样都是缓慢而逐步成熟的。以易学、五行学说、儒学、道学、地理学、天文学等为经典的相关学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宇宙观和科学观,一旦成熟就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约束力和渗透力的规范,如《考工记》的营国制度、皇宫及居住建筑的规划布局等等。这种规范不仅制约着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和演变,而且也制约着戏剧、服装、绘画、医药等学科的发展。同时传统建筑的保存、延续、传播又丰富了传统文化,二者紧密地结合和互相影响着. 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木结构体系。这个体系的特点是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先从地面上立起木柱,在柱子上架设横向的梁枋,再在这些梁枋上铺设屋顶,所有房屋顶部的重量都由梁枋传到柱子,经过柱子传到地面。而用土、砖、石或者其他材料筑成的墙,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承受房屋的重量。这种木结构建筑的优点之一是能防御地震。当遇到地震,房屋受到突然的、猛烈的冲击时,由于木结构各个构件之间都是采用榫卯连接,富有韧性,不至于发生断裂。 中国的古代建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表现帝王活动、生活的宫廷建筑;二是表现一般人生活、活动的民居建筑(包括乡土建筑)。这两大类建筑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的联系,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本文主要从“礼制”方面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礼制与建筑《说文解字》曰:“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由原始宗教的祭祀礼仪发展而来的。《礼记》第一篇《曲礼上第一》说得很清楚:“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礼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汇编 (2016浙江文综,12).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是 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斯多亚学派④智者学派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5课标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015安徽文综,12).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2014山东文综,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4海南单科,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012海南单科,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 (2015天津文综,1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极为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已、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6分) 材料二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已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教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单元) ◇【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社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期,处于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代;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学思结合”、 “当仁不让于师”。 评价——①、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孟子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论”。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评价——①、《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荀子哲学思想——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 ②“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 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道家:老子哲学思想——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②、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评价——①、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 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4、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①、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专题探究一:中国传统文化

专题:民族传统文化 一:了解相关史实 1、思想文化 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爱护百姓 联系:国家性质、党的性质、三个代表思想 孟子:提出“仁政”,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克已复礼”,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 联系:思想考点5、6、35(传统道德),以德治国 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联系: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 培养人才 2、重视、批判儒家思想的史实: ●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批判: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儒家学说。 3、文化交流 史实:汉代①张骞通西域②丝绸之路意义:沟通了亚欧两大洲,促进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明代郑和下西洋意义:促进了中国同亚非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助于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 载体:造纸术、印刷术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进步 4、近代落后的文化原因 清朝对科举制的严密控制,对思想文化、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5、向西方学习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要是学西方的政治体制,但也有文化思想的学习) 新文化运动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二、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1)“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人推崇; ②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③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三孔”的修建和 保护。 (2)为什么要重视、弘扬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弘扬和发展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并在世界文化领域占一席一地。 (3)保持、珍重民族文化的作用、意义 例1、结合孔子的思想精华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①孔子的思想精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这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提倡“因材施教”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培养各种人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例2、请结合儒家学说,谈谈它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有利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 ②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这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 以德治国方略具有借鉴意义。 ③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各类人才,提供 人才支持。 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 的内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例3、设立孔子学院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意义? 设立孔子学院,有利于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和融合,保证人类社会向前发展;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例4、设立“文化遗产日”有何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一,建筑文化与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 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 。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存在的。其影响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即使是在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的情况下,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仍然长期地存在,并被周边其他国家所公认。 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造型等技术方面,以及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和其他建筑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 西方自古把建筑看作是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同时也注重从科学上来研究,因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建筑学。从事建筑的人也是属于知识阶层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也没有建筑师。建筑不是作为一门学科,从事建筑的人也不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建筑师,而是作为劳动人民的工匠。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管理又特别的严格,尤其是对于与国家相关的建筑的管理。 早在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就有关于建筑的制度,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延续着礼制的传统。一方面是详细地规定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另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则,朝廷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职官管理建筑的问题。遇到国家重要的建筑时,要组织学者、官吏考证历史,研究理论和制度,确定方案再进行建设。所以中国古代与建筑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专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由朝廷颁布的,而且都属于政书一类。 政府将建筑当作政治观念的表现,如建筑中的等级观念、城市规划中的皇权意识、礼制建筑中的伦理思想等等。 而民间则将建筑看作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如宅第、宗祠、牌坊以及建筑上的装饰等,都表达人们对人的社会性的看法。 3,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外观造型、工艺技术、装饰艺术等方面。 地域特色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地理气候条件;二,历史传统的、民族的文化;三,特殊的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 地理气候条件主要表现在建筑的材料、结构形式、工艺技术方面,也在建筑造型方面反映出来。如北方由穴居发展到窑洞,南方由巢居发展来的干栏式住宅;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天井院。 文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外观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如北方建筑的厚重质朴;南方建筑的轻巧精致。 社会原因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常常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可抗拒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例如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土楼式民居,就是历史上的移民为自我保护而建的;蒙古族的毡包式住宅是因为游牧的生活方式的产物。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中国古代的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或者说三个层次,它们分别是:官文 化——宫廷艺术——宫廷建筑士文化——文人艺术——文人建筑 俗文化一一民间艺术一一民间建筑 官文化的特点是突出政治和权力的意识。大到城市和皇宫的规划,小到建筑甚至服装的 装饰,突出皇权和等级观念。在规制上体现政治意识,在艺术上以庄重、华丽为特点,体现皇家气派。在建筑上主要有宫殿、坛庙、皇家园林、皇家寺庙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的演变 演变线索:春秋(孔子建立)——战国(孟子,荀子发展,蔚然大宗)——秦朝(焚书 坑儒,遭到打击,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西汉武帝(董仲舒改造,正统思想,汉初采用道家无为而治思想)——魏晋南北朝(佛道盛行,面临挑战)——隋唐(三教合一)——宋明(冲击融合形成新体系理学)——明清(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位的原因:是否顺应了时代发展及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的需要 孔子孟子荀子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基础变化→上层建筑变化→意识形态变化 1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见教材 百家争鸣的意义: (1)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儒家: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董仲舒改造儒学: 无为而治”(道家)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表现-----休养生息政策 影响-------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 消极影响: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有为”加强中央集权, 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说课案 一.课前准备: 1.明了课标课标: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2.深入分析教材:了解知识结构,分析章节地位,了解专题联系. 3. 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且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及其代表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突破教学重难点: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既是本课重点又是难点 5.明了学情: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维作分析.根据学生实际设计高效可行的导学案 6.做好课例设计 二.课堂导学过程: 1.提出课题.课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2.探讨理学创立的前景;理学的创立,成熟及发展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评价理学.(了解和分析概括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史实,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总结及话言表答能力) 3.思路引领;(突破重难点,引领学生思考) 4.思维体念;(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5.观念提升;(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6.知识巩固.(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分析,概括.思维和动手等综合能力) 三.课堂导学要求: 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建高效课堂,实现三维目标. 2.具备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能放能收,把握教育方向. 四.课堂导学内容: 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考法1 “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影响 ◎背景(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势力崛起;各国变法 经济: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阶级:士阶层崛起和受重用 文化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 ◎影响 各学派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考法2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 2.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 3.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影响

代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商鞅等 韩非子的思想 (1)以法治国,变法革新 (2)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强调中央集权 影响:适应了建立统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4.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思想 代表人物:墨子 思想 (1)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2)非攻 (3)尚贤 (4)节俭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考法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1)汉初的“无为而治” ①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 ②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③表现:与民休息(措施:萧规曹随) ④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国力日盛,儒学复苏。 消极影响: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汉武帝的“有为” ①背景 a.经济恢复和增强; b.危机加剧,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不适应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②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代表作:《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思想 :

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

中国近现代主流思想的演进 一、总特征:日趋理性化、科学化;由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到向苏俄(苏联)学习(革命→建设),再到走自己的路(革命→建设);由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由照搬别国模式,到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1、向西方学习(西学东渐局面的形成发展):向西方学习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主要涉及西方近代宗教、科技、艺术) 2、向苏俄(苏联)学习: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十月革命、中共初期的城市斗争革命道路、建国初期的建设道路(大多照搬苏联模式)。 3、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56年后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演进概况 (一)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救国(自救)思想 1、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1)背景;战前思想界死气沉沉;民族、统治危机加深,经世致用思想重新提倡;鸦片战争的震动。 (2)概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设译馆译夷书,如《各国律例》、《四洲志》);学习西方(仿制西方战船;主张建设近代海军)。魏源据《四洲志》等成《海国图志》(西方史地),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姚莹《康輶纪行》注重研究西藏,并建议清朝提防英国侵略西藏。徐继畬《瀛环志略》介绍世界各国史地。 (3)特点(评价):有鲜明时代变化印记,核心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器物);有浓厚封建纲常色彩;开阔人们眼界,引导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牢笼,面对现实,注目世界,探索救国之路;基本未实践。 (4)特点的原因:当时对东西方差距认识有限;属地主阶级,出发点是维护中国封建“天朝”体制。 2、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中体西用)主张 (1)背景目的: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分化出洋务派;洋务派有实力,且得列强赏识慈禧暂时支持;总理衙门的建立、推动;中外出现暂时“和好”局面;为了解决内忧(为主)外患。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代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实践:办近代(机器生产之意)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辅助军事工业;分洋商之利)、海防、教育(办新式学堂、留学教育,以培养洋务实用人才)。 (5)败因:中体西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舍本逐末(根本);缺乏健全有力领导核心;列强为难;顽固派破坏。 (6)评价:进步:指导了洋务运动,促成了中国国防(军事、海防)、经济、教育近代化开端。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培养了一些实用人才;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促进了思想解放;分化出早期维新派;促进了西学传播。 局限:目的具有反动性;舍本逐末,结局注定失败。 (二)农民阶级的救国救民思想 1、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理论 (1)目的:发动群众,推翻清朝,建立平等平均的人间天国(实质为绝对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1、背景 ①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经济崩溃。而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③阶级关系上:“士”因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礼贤下士而思想活跃和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③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1)背景: ①现实需要:汉武帝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王国问题。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南方西南地区。经济: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 ②用人政策:汉武帝起用“贤良文学”的儒学之士数百人,担任官职。 ③个人发挥: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与阴阳家的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新儒学,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内容: ①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③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发挥“仁政”,轻徭薄赋——缓和阶级矛盾 ④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三纲五常”——维护统治秩序 (既要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限制君主暴政。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收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2.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他 A.坚决反对孔子的主张B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C.不愿与孔子同流合污D极力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两人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5.李贽称赞汉朝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李贽 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面目 B.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封建纲常礼教 6.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B.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批判君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10.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与法家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B.陆九渊C.李贽D.王夫之 11.黄宗羲说:“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自三代以后,有以不仁得天下者,则日食、地震应之,再不仁者则自遭陨灭。”其主要的观点是 A.“天人感应”B.“仁”对社会治乱的重大影响 C.君主是天下之大害D.“天行有常” 12.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反映了农民阶级建立平等社会的愿望B.反映专制主义制度逐渐动摇 C.是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反映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13.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

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

一,建筑文化及建筑历史 1,中国文明的历史延续 中国文明是世界古代六大文明之一。 六大文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爱琴海/古代中美洲/中国 中国文明是六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没有被其他文化干扰而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 文化本身包括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和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等物质文化。建筑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有着一些矛盾性。一方面极其重视历史,在古代干什么事情都要考证祖制,依循祖制,“祖宗之法不可变”。而另一方面又经常表现出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否定。例如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往往把前朝的东西推倒重来。不能客观地、科学地对待历史,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缺陷。 2,东方文化和东方建筑体系 在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文化一直是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而存在的。其影响遍及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即使是在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的情况下,其历史文化的影响仍然长期地存在,并被周边其他国家所公认。 作为东方建筑体系的代表,中国建筑在材料、结构、造型等技术方面,以及建筑的艺术和文化思想方面,都和其他建筑体系有着很大

的区别。 西方自古把建筑看作是艺术,是美术的一个门类(绘画、雕塑、建筑),同时也注重从科学上来研究,因此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建筑学。从事建筑的人也是属于知识阶层的建筑师。 中国古代没有建筑学,也没有建筑师。建筑不是作为一门学科,从事建筑的人也不是作为知识阶层的建筑师,而是作为劳动人民的工匠。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建筑的管理又特别的严格,尤其是对于及国家相关的建筑的管理。 早在周朝制定的礼仪制度中就有关于建筑的制度,以后的各朝各代都延续着礼制的传统。一方面是详细地规定建筑的等级制度,不得逾越;另一方面是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则,朝廷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职官管理建筑的问题。遇到国家重要的建筑时,要组织学者、官吏考证历史,研究理论和制度,确定方案再进行建设。所以中国古代及建筑相关的最重要的技术专著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由朝廷颁布的,而且都属于政书一类。 政府将建筑当作政治观念的表现,如建筑中的等级观念、城市规划中的皇权意识、礼制建筑中的伦理思想等等。 而民间则将建筑看作是社会身份的象征,如宅第、宗祠、牌坊以及建筑上的装饰等,都表达人们对人的社会性的看法。 3,地域文化及地域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地域特色表现在建筑的材料、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

必修三专题一单元测试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生死离别,敏感的文人士大夫在战乱中感受人生的短促, 命运的无常。他们发现了自然,使自然成了他们的移情对象,以自然形容人性之美。自然山 水成为感情化的自然,自然成为文人寄托感情的对象。这反映了当时( ) A. 社会现实促使文化结构重建 B. 文人安贫乐道的情怀 C. 文人士大夫自我意识的觉醒 D. 儒学人性观深入人心 2、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 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 B. 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 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 3、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 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 B. “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C. 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 D. 教育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 4、 雅斯贝尔斯认为, 公元前 800 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 尤其是公元前 600 至前 300 年间, 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文化史家借用这一概念,将春秋战国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 代”,原因是春秋战国时期( ) A. 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 社会转型全面完成 C. 文化走向基本成型 D. 儒学兴起成为大宗 5、 “百家争鸣”,指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 吸收的形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孔子吸收墨家思想开创了儒家学派 B. 韩非吸收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C.荀子吸收各家思想提出“兼相爱、交相利” D.老子在批判法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 “齐物论” 6、鲁迅说:“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 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 砖'的差使的。”据此可知,鲁迅评价孔子的视角是( ) A.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B.孔子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 7、嘉靖元年( 1522 年),礼科给事中上奏疏说“三代以下,论正学莫如朱熹”,不指名地 批评了某种学说。 嘉靖帝立即下诏: 这反映了( ) A. 洛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C.心学与理学的分歧明显 8、汉代司法中有“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可以首谋藏匿犯罪而 不负刑事责任, 或减轻刑事责任, 曾有父亲藏匿了犯了杀人罪的义子也不治罪的判例。 对此 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 A. 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 B. 儒家伦理在司法实践中强化 9、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 使民心不乱。”据此可知,该思想家认为( ) A. 贤者对社会发展无济于事 B. “无为而治”乃治国良策 C.孔子思想与民间信仰的结合 D.孔子形象具有的多面色彩 不许妄为叛道之经私自传刻, 以误正学(程朱理学) B. 闽学被看作是离经叛道 D. 黄宗羲思想受朝廷批判 C. 司法过程中法律与道德兼顾 D. 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