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参考书目

口述史参考书目
口述史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口述史概论

1.周新国主编:《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美]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

3.[英]保罗·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4.[英]肯·霍尔斯:《口述历史》,陈瑛译,台湾播种者文化有限公司,2003

5.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口述历史进阶研习营学员手册》,2000年;

口述史与历史学

7.[美]詹姆斯·哈威·鲁滨孙著、齐思和等译:《新史学》,北京:商务印书

館,1964年;

8. 彭卫、孟庆顺:《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

9. 庞卓恒:《西方新史学述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 杨豫、胡成:《历史学的思想与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 于沛主编:《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2. 张广智、陈恒:《口述史学》,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公司,2003年;

各种口述史专著及资料

13. 北京:当代中国研究所、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口述史》丛书

14.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诸种口述访问纪录;

15. 北京大学出版诸种口述访问记录;

16. 鲁林、陈德金主编:《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共三册)(1921--2001),济南出版社,2002年;

17. 胡适口述,唐德刚注译:《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18. [美]艾恺采访、梁漱溟口述:《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19. [美]舒衡哲:《张申府访谈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20. 陈真主编,田川、林平芳编著:《寻找英雄——抗日战争之民间调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 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2005;

22. 齐红深主编:《见证日本侵华殖民教育》,辽海出版社,2005年;

23. 何天义:《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口述史》(五卷本),齐鲁书社,2005年;

24. [美] 裴斐、[美] 韦慕庭访问整理:《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 吴德:《十年风雨记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

26. 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7. 刘中陆主编:《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8. 游鑑明:《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新店市:左岸文化, 2002 年

29. 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 独立的历程》、《让女人自己说话:文化寻踪》、《让女人自己说话:民族叙事》、《让女人自己说话: 亲历战争》,三联书店,2003年;

30. 司任:《“文化大革命”风云人物访谈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

31. 张慧真、孔强生:《从十一万到三千——沦陷时期香港教育口述历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32. 余未人:《走近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相关期刊与论文

33. 《口述历史》各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以来;

34. 《当代中国史研究》各期;

35. 戴逸:《漫谈“口述历史”》,《口述历史》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6. 钟少华:《口述的历史与历史的口述》,《光明日报》2002年7月18日;

37. 定宜庄等:《口述与文字,谁能反映历史的真相》,《光明日报》2002年7月18日;

38. 杨雁斌:《浅论口述史学的发展与特点》,《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39. 杨雁斌:《口述史学百年透视》(上)、(下),《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2、3期;

40. 沈固朝:《与人民共写历史——西方口述史的发展对我们的启示》,《史学理论》,1995年第2期;

41. 庞玉杰:《从往事的简单再现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西方口述史学方法述评》,《世界历史》,1998年第6期;

42. 定宜庄:《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3. 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4. 孙庆忠:《口述历史的制作与口述传统的发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5. 胡鸿保、王红英:《口述史的田野作业和文献》,《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6. 其他期刊论文。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工学分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1班 姓名:张鹏 电话:584863 学号:201535560135

关于改革开放的口述史 近代史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我们采访一位老人他所知道的历史,并编辑整理成口述史,但是我在学校这边没有认识的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不认识的老人,于是我便打电话给我远在安徽老家的外公,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采访的主题是,您所感受到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并根据这次电话采访写了一下的口述史: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那么这场改革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怎么去规划这场改革的?改革的进程有哪些?改革前后中国的变化又有哪些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追寻过去吧! 1.问:您好,请问您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国家要改革开放的这个信息的呢? 答:我们这些个小老百姓当时知道个啥?那时候又没有电视,网络什么的,只是八几年的时候吧,村里说是要实行包产到户,每家人按人口数分田地,人多则分到的田地就多。那时候可热闹了,因为当时都是集体的,干农活也是所有人都一起,挣工分,吃大食堂,所以对于这种新玩意,大家都愿意去尝试一下! 历史补充:包产到户最初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由安徽省凤

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个农户最先开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由于是以农户为单位负责完成整个农业生产周期内的全部生产任务,劳动的最终成果和承包户的经济利益联系比较直接,因此有利于改进技术,提高产量,促进生产的发展。包产到户作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一种形式,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包产到户逐步演变为包干到户的形式。同时,包产到户也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创新! 2.问:请问您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吗? 答:这个嘛,当让是因为穷呗,穷则思变嘛!那时候我们国家很穷啊,自然灾害频发,老百姓日冻挨饿,大食堂的饭根本不够这么多人吃,而且供销社的商品也少的很,关键是你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因为买东西还需要各种票,比如粮票啊,布票啊等等,所以啊上头的人啊也要想办法啊,不能一直这么下去了啊,不然国家还不得完了? 历史补充: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强大而持久的动力源。3、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4、要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口述史规范与要求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调查规范与要求 一、介入访谈与传承人基础信息 1、引入相关内容,概括本次口述采访的简单成行过程,包括场景、时间、人员的介 绍等。 2、传承人姓名、年龄、职业、特征描述、生存现状及从事该行业简单经历等。 二、采访内容及要求记述内容 1、讲述者的学艺与从业经历,作为传承人的家族、师承及社会关系的描述。对讲述者的学习和创作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事件。 2、对讲述者所从事的艺术品类(或民俗)的制作技艺和过程的记述,尤其是具有 理论价值的口诀和经验的记述和整理,挖掘出所记述的艺术门类的规律性的东西。 3、对讲述者的艺术创作或表演的心路历程、生存(生活)状况及获社会认可(含荣誉与挫折)、感受和体会的记述。 4、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介绍,代表性的作品介绍。 5、对讲述者产生影响的生活和创作相关的习俗和文化事项的记述。 6、对记述者对所述内容以及当前行业、社会的评介和分析、感想。 三、录音要求 录音要求清晰完整的数码文件格式,长度不限。可以事先整理、合并后再分主题排列。可用数码录音笔或手机录音。 四、拍摄图片要求 每个传承人拍摄的图片数量(含插图)20——50幅以上。图片质量要求:清晰的数码图片,像素在800万以上(或用专业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放大(至16开大小)后不模糊。或清晰的反转片、正片。 五、关于图片拍摄范围 图片是与录音和文本相互呼应的重要内容,对口述内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人证(合作人、参与者、目击者)、物证(实物及历史文献记载、老照片等)、传承人作品、使用工具、相关的生活环境、民俗活动、工作照、制作工艺流程、相关的地图、路线图插图等,都可以纳入图片的使用范围。

口述史学

一、口述史学义界 人类原始发展期间,有一项重大的创举,那就是利用语言。几万年以来,语言已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工具和标志。中文的“古”字,正是十口相传之意,即古代事情是由人们口述流传而来的。我们今天能够知道有盘古开天地,有所谓燧人氏、有巢氏、庖牺氏、神农氏等老祖宗的事迹,也有宙斯众神和诺亚方舟等传说,正是多少代人口述流传下来的。由口述流传到有文字,文字又再写到纸上,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到今天虽已经进步到有多种专为信息用的工具,例如电脑,但一直还没有人愚蠢地提出要取消语言。人们的嘴巴依然还是人类基本的信息传递工具之一。 口述传说(Oral tradition)各种知识,似乎象一种无形的口述制度,在从古到今的中国及世界许多国家中,一直有十分兴旺的活力。我们很容易在各地民众的习俗技艺和生活方式中,发现大量口传方式和口述专用内容,真是世传不辍,蔚为奇观。这既与各民族的文化基础有关,亦与口述传说实际上在执行教育和合法性灌输任务的特点有关。中国古人曾经留下许多格言,这里抄录几条为鉴: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经·小雅》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大雅》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春秋谷梁传》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 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 这种传统的口述传说方式和效果,是很难用行政手段来制度化的。只是越是不够发达的民族,文盲越多的国家,其口述传说越多。这种情况对于研究者来说,反倒是机会,他们更容易使用科学手段,深入口述环境,以取得将可能永远消逝的史料。 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并不是口述传说,因为它更偏向文学了。本文讨论的是口述史学(Oral history),是属于历史学范畴。笔者作如下义界:口述史学又称作口碑史学或口头史学,是以口述史料和口述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史学,从形态上与文字史学并列,在实质上与文字为主的史学一致。口述史料是指通过口述所收集的史料,可以是录音形式,也可以是文字形式,但文字形式一定要有录音为依据。以口述史料为主编写成的历史为口述史。 笔者的基本看法是:口述历史是受访者与历史工作者合作的产物,利用人类特有的语言,利用科技设备,双方合作谈话的录音即是口述史料,其可信度与文字史料相等,可以归入档案类别。将原录音整理成文字稿,再经研究加工,可以写成各种口述历史专著。判断口述史书可以用两个标准:一是要有原始录音,以供核对;二是要符合史学的基本原则,排除幻想乱编的内容。口述史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口述能够纠正文字的偏见,生动形象,特别适用于表述人类生活中各种基本联系。口述的心理效果是远胜于呆板的文字的;文字组成的一句话并不能够反映其中语气的深浅份量。当然口述史并不是要取代文字史,它们各有其适用度,它们可以互相补充和纠正。 (二)口述史重视的是重现历史,而不是解释历史。重现历史是现代历史学界的主流工作,尤其在假冒伪劣“历史商品”太多的时候。 (三)口述史所运用的口述史学方法,是一种独特的方法。不能象传统史学那样仅在书房中翻

口述史整理稿

我的生命历程与家风——口述史整理稿 访谈时间:2017年5月28日9:00-9:30 访谈地点:XXX 受访者:XXX 访谈者:XXX 整理者:XXX 一、家庭情况 1.家庭成员的关系 我叫XXX,1944年腊月初九生,今年73岁,生于XXX。 小时候,我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好,他们对我也很疼爱。他们有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过在过去那种社会,重男轻女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 从前,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有十七八个人,同住在XX大院里,都是普通的农民。我的父亲还有一个哥哥,也就是我的大伯,他们两兄弟从来没有分过家。我大伯生了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而我父亲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孩,所以在那时候我父亲有点被我奶奶歧视,在家里说话也没有分量。几年后才生了我们三兄弟,实际上是四兄弟,在我头上还有一个哥哥,不过他早年去世了。在我爷爷奶奶都相继过世、我们几兄弟都出生之后,基本上就由我父亲当家了,我大伯一般不太过问家庭。至于家庭关系,不论是弟兄之间、姊妹之间、叔子之间、叔伯之间,关系都非常和睦。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家庭。 2.兄弟分家 从小到大,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那时候也不存在什么分家。58年的时候,成立了人民公社,大炼钢铁,搞大跃进、大协作,吃的是大食堂,每家每户不准做饭,都吃集体食堂,一个队三十至五十人都在同一个食堂吃饭。那个时候,我叔伯、大伯还有我父亲,他们都在外面烧炭、挖矿,而我的两个姐姐都已经出嫁了,所以家里还剩我们四个兄弟姐妹。我大伯家的两个哥哥也在外面工作,其他人都留在家里。我们人多,吃饭的时候一直是各称各的。62年的时候,伙食下放了,既然以前是各称各的,那么之后也各吃各的吧,

口述史的应用价值_工作规范及采访程序之讨论_曹幸穗

《中国科技史料》第23卷 第4期(2002年):335—342 C hina Hist or ical Mate rial 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23No.4(2002) 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工作规范 及采访程序之讨论 曹幸穗 (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100026) 编者按:这篇文章是作者应邀在“口述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上所做的专题报 告,是作者对口述史工作和学术活动的一些思考,可供口述科技史工作者参考。 摘要:口述史在史学研究中起到人事记载平民化、史事记载细节化、史料载体多样化和史料组合系列化的作用;口述史的工作应遵循史学单元构成、回忆性 陈述、尊重受访者意愿和隐私、忠实于口述记录和采访资料整体性收藏等原则; 口述史项目实施分为项目准备、实地采访和资料整理收藏等三个相互关联的阶 段的若干采访加工整理程序来进行。 关键词:口述史;史学研究;应用价值;工作规范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98(2002)04-0335-08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举办这次“口述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就科技史研究中如何运用“口述史”的问题进行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我感到很及时,很有必要。作为项目组的成员,我想趁此机会谈谈自己对口述史的一些思考和感受,籍此抛砖引玉。 1 口述史发展概述 口述史是指以访谈、口述方式,记载过往人事,搜集史料的一种学术活动。口述史形式古已有之,代不乏人。司马迁作《史记》,就使用了不少口述史料。贾思勰在《齐民要术》“自序”中写道,他的书是“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而写成的。“询之老成”一句,说明他也采用了口述史的方法。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被认为是典型的口述史书,等等。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但是,学术意义上的口述史(Oral Histor y)是由美国的现代史学家艾伦·芮文斯于20世 收稿日期:2002-07-10 作者简介:曹幸穗(1952—),广西桂平人,农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所所长,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农业科技史和经济史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KJ CX2-W6)

口述史

原标题:公益组织自发为50名老人记录口述家史 晚报记者朱蒙雪报道 祖母的一纸遗训,令多年家庭纷争终化解;外祖父的数枚勋章,每一枚故事却再难追溯……当长者渐次凋零,他们的个体记忆要怎样留存,由个体记忆构成的城市记忆又将如何传承?目前,有一个叫“绿梧桐”的公益组织正筹划开展一项名为“口述家史——记录城市变迁中的民间记忆”的公益行动,首批计划在全市选取50名老人,为他们收集整理家史、家谱及家训。口述历史 城市由一个个家庭组成,个体记忆能直观展现城市的变迁,民间记忆里更蕴藏着丰富的历史细节。 一纸祖母遗训消弭多年家庭纷争 这项公益行动的发起人吴烨宇曾是一名资深媒体人,如今在一家教育管理集团担任高管,兼任上海绿梧桐公益促进中心监事会工作。他告诉记者,“口述家史”公益行动的设想萌生于他90岁的老祖母留下的一纸遗训。 原来,在吴烨宇的祖母去世前两年,老宅传来“可能拆迁”的消息,在吴烨宇的叔伯一辈引起不大不小的纷争,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变得“疙里疙瘩”。待祖母去世后,一家人在老宅清点遗物,发现一本巴掌大小、用旧纸片缝制而成的小本子。小本子前几页写着各子女的电话,后几页却用大号字体一笔一划写着“你们要兄弟团结、家庭和谐”。 “这其实是遗训。”吴烨宇说,“我当时偷偷看了在场的长辈,有的哭了,说对不起母亲。”多年的家庭纠纷因这份遗训化解,长辈们当即表示不再为拆迁一事相争。由于老祖母并未接受教育,解放后参加“扫盲班”后认得一些字,能留下亲笔手书的字迹不易,作为长孙,吴烨宇得以保留这份遗训。 这件事令吴烨宇感触颇深。在他看来,随着以往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分散成一个个小家庭,城市中的家庭功能正被日益削弱,在经济生活、精神生活、代际关系等方面经常会引发家庭矛盾甚至冲突,虽然原因复杂,但都与现代城市家庭不太注重文化传承、历史延续有关联。为此,他倡议发起这项为普通家庭收集、整理家史的公益行动,以期改变家庭在城市变迁、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功能,留存城市变迁中的民间记忆。 年轻人不懂得追溯自家老人往事 今年2月,“绿梧桐”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开始着手筛选口述者、搜集相关资料、多次访谈、整理访谈记录等工作。经过好几个月的筹备,他们制作出一本口述家史的样册。“绿梧桐”执行总干事王晓婕向记者展示了这本样册——厚质牛皮纸封面、黑底白字内页的16开册子共十来页,完整呈现了本市一位大学退休老教授(注:口述者不愿在媒体披露更多详情)的人生履历,包括出生、成长、求学、择业、婚恋、子女、住宅变迁及家庭重要成员经历过的事、上山下乡、下岗再就业等,还收集了这名口述者亲笔写下的家训,由口述者亲笔签名,附口述者在人生各阶段的照片、家庭合影及访谈的音频、视频。 日前,在徐汇区社会公益组织孵化园举行的公益项目推介展示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在这本口述家史样册前驻足良久、摩挲不已。这位老先生也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授,最近正在回忆、书写自己的人生经历,希望让小辈知道那些久远的故事,但在音频、视频的保留方面深感力不从心,看到有年轻人自发为长者做口述家史的记录,他觉得很欣慰。 长者生命中的吉光片羽,儿孙们可曾仔细珍藏?这也勾起了王晓婕的心事,她想起在自己小学时就相继过世的外祖父母。“我的姥爷是一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他有很多勋章,可我完全不了解每一枚勋章背后的故事”,王晓婕说,“学历史的时候每次看到…长征?就会想起姥爷,他还在世的时候我太小了,现在只能通过旧照片、儿时的模糊回忆来思念逝去的姥姥、姥爷。”在王晓婕看来,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祖辈的了解相当有限,也不会想到去询问、倾听他们的故事,当老人过世后,许多东西便再也无从追溯,留下的是永久的遗憾。

课题申报范本:3854-高校口述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高校口述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1.1问题的提出: 口述史不仅使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更加丰富,并且使得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宽阔,在许多领域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与其应用的范围之广、效果之大相比,口述史理论研究非常缺乏。因此,本课题将对高校口述史的概念、意义进行阐述,总结高校口述史的现状与不足,并加强高校口述史理论探讨以及规范操作程序,最终得出相关建议。1.2课题界定: 本课题主要是在完善高校口述史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口述史在高校的开展状况进行研究,运用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多个高校的口述史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其中不足,分析其中原因,为高校口述史的长远发展提供积极建议。 1.3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对口述史的定义研究 1.3.2关于高校口述史重要性和意义的研究 1.3.3关于口述史存在问题的研究 1.3.4关于口述史工作完善的对策研究 1.3.5研究述评 在高等教育领域,口述史的理论和实践应用研究则显得滞后。 第一,高等教育口述史的理论研究非常缺乏,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所载的刊物缺乏权威性,对实践发展指导严重不足。 第二,口述史在高等教育的具体应用不科学和专业规范,现实中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工作规范、程序和高效工作机制,还只是一种“拿来主义”,简单照搬应用,导致操作方法与技术不规范严谨,口述主体单一,成果的价值不高。 1.4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4.1 选题意义 从多学科的角度,借鉴应用口述史相对成熟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高校文化建设,可以丰富高等教育研究内涵,提升高校文化活动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精神和文化传承。1.4.2 研究的学术价值 (1)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口述史的基本理论。 (2)丰富和深化高等教育史及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 1.4.3研究的应用价值 (1)解决高校口述史工作规范问题。 (2)探讨高校口述史的工作机制。 (3)促进大学精神的传承和文化育人功能的提升。 2.1理论依据 2.1.1教育史基本理论 2.1.2口述史学基本理论 2.2研究目标 (1)形成高校口述史的基本理论框架。 (2)构建高校口述史的治史方法体系。 (3)总结高校口述史发展规律与趋向。 (4)提出高校口述史的工作建议。 2.3研究内容 本课题针对口述史在高校开展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跨学科的口述史理论和方法,研究何谓高校口述史?高等教育为什么要引入口述史?高校口述史如何发挥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实践作业具体要求和进度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实践实施方案 一、内容要求 1.家人口述史 (1)对话一位老人,回忆他个人亲历的印象深刻的一次事件,具体真实记录一段改变个人或家族命运的历史(可以是对其一生最具影响的人和事,也可以是其亲历的各次社会运动及其反思),最好配有老照片的佐证(扫描版)。 (2)查询这一事件所处的历史时期和事件背景(民国、抗战、建国、文革、改革开放),核实文献,怀着某种个人的情感去观察历史、认识历史,完成一段历史的个体记忆与个人叙述。 2.历史专题研究 (1)以1840年至今的中国为时空范围,选取一人一事进行研究评判,并以恰当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展示。 (2)事件宜小不宜大(如:可写孙中山与南北和谈、孙中山与临时约法、孙中山让位袁世凯等等,但不宜写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评价对事不对人,重点评价事件的历史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3)选取史实、材料务必严谨、客观,须注明参考文献,引文注明出处。 (4)评判务必理性、全面,尤应避免泛道德化的评判,关键是分析研究其对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 二、组织实施 1.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在充分讨论、研究的基础上提交研究成果。 2.研究成果的形式与顺序:提纲——论文——ppt(包含发言稿word文本)——研究学习感悟。 ppt用于课堂展示与交流,简要介绍所研究的人物、事件,并作简单扼要的评价。时间宜控制在3-5分钟。 提纲须呈现论文的概貌:列出题目(小组研究的近现代历史主题)、研究对象(人物、事件)、观点与结论、参考书目等。 论文为最终成果,须全面、具体体现研究的成果(人物、事件的介绍,重点

是分析和研究)。 各阶段研究成果注意保存,期末各组需提交全部成果(文件夹内含提纲、论文、ppt、发言稿、研究学习感悟)。 三、进度安排 第一次课: (1)教师建QQ讨论组,各班课代表加入。 (2)各班分组、分工。 (3)各班课代表建讨论组,各组组长加入。 (4)课代表提交分组名单,名单需注明组别(以1组,2组,3组…区别)、组长姓名、组员分工。 第二——四次课:各组收集、整理论文相关材料。 第四次课:提交小组论文提纲(论文题目、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教师审核。 第五——六次课:确定论文提纲,小组讨论、写作,制作PPT(包含发言稿word文本)。 第七——十一次课:参考教师指导意见进行论文和PPT(包含发言稿word 文本)修改。 第十二——十三次课:论文、PPT(包含发言稿word文本)修改、定稿。 第十七——十八次课:佳作展示交流(发言需体现小组成员的不同视角、不同观点)。小组资料注意保存,期末由课代表汇总后提交。 注:所有材料均以电子稿形式提交(所有文档排版均以以下标准:标题为黑体三号,正文为宋体小四,行间距为固定值22,页面设置为上2cm,下2.4cm,左2.6cm,右2.4cm),小组资料第十三次课结束汇总给课代表,课代表将全班作业收齐,以班级为单位,文件名注明班、组别,打包提交任课教师。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九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概况;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变化 教学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伟大转折 【教学过程】 导入:引用歌曲《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化了一个圈——”。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给中国带来又一个“春天”,使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板书)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时间:1978年 2、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历史转折?(内容和影响)(板书) 这次会议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路线,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邓小平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从此进入了实行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改革开放集中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3、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开放(板书) (1)对内----改革: ①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影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使中国很快的解决了12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②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成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外----开放:(板书) ①开放的历程:首先从沿海地区推行。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 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后来形成了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②对外开放(设置经济特区)的目的(作用):(板书) 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 ————“深圳速度和浦东巨变”、“生活用品的变化”、“休闲方式的变化” 4、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意义(板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学力自测】 一、选择题 1.“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步入春天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发展农业 d.发展民主 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农民在20世纪80年代的伟大创造有()

口述传统与口述史学的发展

口述传统是口述史学的文化机制 陈梦熊(西南大学文学院)邮编:400700 摘要:口述传统是口述史学得以形成的文化机制,中国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是神话和史诗,二者共同构建起口述传统影响“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在神话和史诗写定之后,口述传统并为退场,它的延续和保存为“口述史学”提供了成为现代学科的基础材料。我们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讨论了“口述史学”的学科构成要件,认为口述传统是促成口述史学学科形成的文化机制。 关键词:口述传统;口述史学;口述;案头 中国史学界近年来开始关注“口述史学”学科的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就“口述史学”的学科定位、“口述史学”的研究方法和中国“口述史学”的发展等相关问题发表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学术界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可以从下述两个层面来界定“口述史学”:“将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的史学形态(史学的分支学科或综合性学科)”,又或者“将口述史学视为一种新的史学方法(论)。”1上述界定方式立足于方法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口述史学”的形成机理。我们认为“口述史学”的发展是与人类社会长久以来的“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有关,它是文字形成之前人类用以保存本民族的文化所唯一可以利用的方式(所谓“结绳记事”则是处于口述与案头之间的过渡阶段)。本文尝试从“口述传统”的角度分析口述史学的逻辑缘起,认为口述传统是促成口述史学学科形成的内在文化机制。 一、神话与史诗——中国口述史学的早期形态 口述史学的缘起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上古时期,而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口述传统逐渐让位于案头形式的史书撰述。《礼记·玉藻》即有“左史记动,右史记言”之说;而《汉书·艺文志》又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其说难以确考,惟可肯定者是中国很早就设置了记录国家大事的史官,并由此形成润泽后世的“史官文化”。今日被视为史学最早形态者不过是文字进入成熟阶段后,当时人或后世人的补录,却非历史的早期面貌。中国上古社会最早的历史已经无法看到文字记录,仅可从神话、史诗中一窥其貌,而神话与史诗正是中国口述史学的最早形态。 中国学术界对神话、史诗的关注始于20世纪初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学术反思。蒋智由在1903年的《新民丛报》发文指出:“如‘盘古开辟天地,头为山岳,肉为原野,血为河流,毛发为草木,目为日月,声为雷霆,呼吸为风云’等类,最简枯而乏崇大高秀、庄严灵异之致。”2所谓“简枯”是强调中国早期神话的杂乱面貌,显现不出体系性,明显与西方神话不同。鲁迅先生也说:“自古以来,终不闻有荟萃熔铸为巨制,如希腊史诗者,第用为诗文藻饰,而于小说中常见其迹象而已。”3他认为中国神话、史诗都保存在“小说”中,而神话、史诗正是上古历史的口述表现形式。当时学术界纠结于中国神话为何不发达和汉民族为何为形成史诗的问题,并未关注“神话”、“史诗”的理论本体意义。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向我们展现了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和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宏大面貌,不仅证明中国却有史诗的存在,也印证了口述传统在中国历史上的强大生命力。 以史诗为例,它是口述传统(oral tradition)的例证。“在得到写定之前,它与书面语言并无什么关联。神话、传说和民族历史构成了史诗的材料,而民间的传唱活动孕育了史诗, 1徐国利、王志龙:《当代中国口述史学理论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第119页. 2《新民丛报谈丛》第36号,1903年。 3鲁迅著,《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页.

从《张学良口述历史》探究口述史研究方法

从《张学良口述历史》探究口述史研究方法 作者:郭萃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6年第10期 文/解放军92857部队郭萃 【摘要】本文结合《张学良口述历史》,并对口述史学的发展和特点进行简要分析。使读 者对口述历史这种史学理论方法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历史在口述者的描述中立刻生动起来, 打破了人们以往对历史的固有的刻板的印象。 【关键词】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史 口述史学,由美国人乔·古尔德于1942年提出。使用口述方法从事历史研究由来已久。西方有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东方则有司马迁的《史记》。现代口述史学一般以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口述历史研究室为开端。 严格意义的口述历史概念:有录音记录(包括手记、照片、实物、录像等);有完善的就 历史发展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的研究计划;有训练有素的访谈者;按学术规范的整理、分类和 保存,主要依据此进行的学术研究。与以往的口述资料相比较,口述历史更强调技术手段的提 高与学术规范的严谨,特别是关于录音机使用的争论。口述历史强调在采访前,必须对以往历 史记载及回忆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采访依据严格的学术规范,建立完整的档案,强调对历 史发展解释的完整性。 唐德刚在其《文学与口述历史》中对口述历史的撰写规律交待得很清楚,“所谓口述历史 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一般而言, 大学者的口述史料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六十;非学术人士的口述史料只有百分之十五、二十左右。” 做口述历史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口述对象的选择 选择在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作为访谈对象作口述历史,是比较合适的。尤其是唐德 刚所选的胡适、李宗仁、顾维钧、张学良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世人皆知。 本书的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在于选取的口述者的地位特殊、经历曲折,而且对中国近代史发展 有着深远影响。 翻开中国的当代史,张学良先后两度在历史关键时刻,在国家统一和抗日救亡的大是大非 问题上,做出正确和果断的决定,力挽狂澜。 二、口述前期准备工作 再对口述对象进行访谈前,应该对其进行一定的背景了解。比如他的生平事迹,他的著作、日记,如果有自传,那是再好不过了。在此过程中,形成对访谈对象的大致印象,并记录在准 备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整理成访谈记录。如唐德刚在确定胡适为研究对象后:“我计划的第一步是把胡氏有关他的自传著作《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历年日记以及其他零星散文排个队,并择要整编一番;第二步我再以访问方式来填补这些著作的空白做出个详细的胡适年(日)

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

我国口述史的主要成果 第一,带有社会学、人类学倾向的口述史。如余未人《走近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等书籍以少数民族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记录了形态各异的文化形貌。这些口述史研究和著作从社会学或人类学的角度出发,较少有历史的线索或脉络,常常以事件或人物的片段构成,目的是以口述史为研究方法走入田野,阐释口述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 第二,立足文学的口述史。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也引入了口述史的方法,如李辉《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贺黎、杨健《无罪释放——66位知识分子“五·七”干校告白》,郑实、傅光明《太平湖的记忆——老舍之死》等,作品兼具文学和史学双重的研究价值。 第三,自传体口述史。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黄药眠口述自传》、《舒芜口述自传》、《文强口述自传》等“口述自传”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先后推出了《风雨人生——萧乾口述自传》、《小书生大时代——朱正口述自传》等“口述传记”丛书。这些著作尽管成书过程中有他人的采录,但以口述者个人回忆和讲述为主。传主娓娓道来,讲述他们亲历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第四,政要人物口述史。如当代中国研究所采制的《共和国要事口述史》、《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从“童怀周”到审江青》、《汪东兴回忆: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以及近年来在《当代中国史研究》上先后发表的宋任穷、李德生、廖汉生、赛福鼎、陈锡联、邓力群、袁宝华、阎明复、李尔重及汪东兴、吴德等人的回忆性文章,以及鲁林等主编《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口述实录》等著作。口述者多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重大事件的决策者或参与者,他们的口述史弥补了国史或党史研究史料不足的问题。 第五,普通民众口述史。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李小江“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丛书等著作,著者多为历史学者,他们不仅受过历史学的专业训练,而且也都或多或少受过西方口述史学的影响,在我国大陆较早地开展了口述史的实践和研究。出于这样的学科背景,这几部著作更多地体现了口述史学的规范,书中既写明了访谈时间、地点、访谈者与受访者的姓名,又以文献为向导,“文野互补”,并辅以人物和实物照片、往来书信、“大事年表”等,因而它们获得了学界的较多赞誉。 口述史:历史人类学研究(笔谈) 刊《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 定宜庄前言:口述传统与口述历史 2 纳日碧力戈作为操演的民间口述和作为行动的社会记忆 3 朝戈金民俗学视角下的口头传统 4 孙庆忠口述历史的制作与口述传统的发掘 5 胡鸿保、王红英口述史的田野作业和文献------从《最后的记忆》谈起 6 刘小萌关于知青口述史 附1 记忆里的真实------口述史与大萧条 附2 口述历史有何特色(片段节译)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选修课程 模块1 史学入门 【内容要求】 本课程是对历史学基本知识的介绍。本课程由 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探寻历史的真相,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是历史学的科学价值所在。进行历史探究,不仅要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而且要具有关注人类历史命运的人文情怀,对历史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真诚的敬畏之心,还要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 1.1 历史与历史学 理解“历史”这一概念的内涵,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与被记述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的建构和阐释;认识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历史学所具有的科学功能、社会功能及育人功能。 1.2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知道历史观对于史学研究和史学发展的重要性;知道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及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尝试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历史问题

进行分析和解释。 1.3 史学的优秀传统 知道中外史学发展的大致经过,了解史籍编纂的主要体例及其编纂特点;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和治学态度,以及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推崇;知道近代以来新史学的出现及其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4 读史常识举要 知道有关历法的知识,了解主要的历史纪年方法;知道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与名的称谓方式,了解中国古代在称谓方面的一些用法;了解历史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作用,以及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能够尝试制作有关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年表。 1.5 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知道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对史料的来源、性质及其价值进行鉴别和考证的重要性;了解鉴别史料的主要方法,认识研究历史要以有价值的、可靠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了解探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 1.6 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知道历史著述中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到对历史的理解是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通过一些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了解史学家对历史的论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与评判,并分析造成历史不同解释与评判的主要因素。 1.7 综合探究: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论文习作

口述史

口述历史:1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2口述历史访谈:一位准备完善的访谈者向受访者提出问题,并且以录音或录影的方式记录彼此的 问答。 口述历史性质:口述历史是个人化的历史。 1包括口述历史在内的个人化历史描述正日益成为一种新的历史描述倾向。 原因:政治环境趋好,文化建设的需要,技术进步的产物,新中国的创立者“人到老年”。 2无论是官方身份还是民间身份的口述历史者,在对历史进行描述和考证时,都更加 注重场景和细节。 原因:囿于个人视野和角度,记忆所限。 3 3 2 2 1 2 3口语化,口述历史的语言要求“口语第一”原则(不能用现成的语法来 规范或套用口述历史的语言,达意即可) 4口述历史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信达雅 5“为读者着想原则” 拟定口述提纲的目的和作用:提示,引导,便利,确定方向 拟定口述提纲的原则:引导,细化,协商,合理想象 口述历史写作中的道德问题:“不一定发表”原则;“抢救第一”原则;保藏原则;行业规范;权利法律;遵守《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口述历史意义:“另一只眼”看历史;“活的历史”;口述史使历史描述趋于多元化;口述史是“非 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史赋予民众话语权。 来源网络

文革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以人物为中心,顺带讲事件 特点和意义:挽救了一批活史料,搜集史料比较全,写作过程比较严谨 问题:与回忆录混淆;视角单一;情感色彩单一;缺乏深度研究 怎么写:1充分发挥口述史来源广泛,多样的特点(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 2发挥口述史研究者与口述者互动性强的特点 3充分发挥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互相印证的特点 近现代口述史中问题与改进:难以口述公正;不应受政治或党派的过多影响;实事求是;抢救性原则;热点,难点;口述不等于口述史 美国口述历史协会的原则与标准 执行口述历史访谈的人:批判探索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来源网络

口述史_历史_价值与方法

口述史:历史、价值与方法 多学科领域延伸。然而,口述史虽然人人都可以做,却要遵循严格的口述史操作规范。 关键词: 口述史;口头证据;史料;操作 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8)01-0077-05 一 “口述史就像历史本身一样古老。它是第一种类型的历史。并且只是在相当晚近,处理口头证据的技能才不再是伟大历史学家的标志之一。”[1]但奇怪的是,似乎伟大历史学家更倚重官方的历史文献,而觉得口述史这种田野工作上不了台面。英国史学家保尔?汤普逊在其《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一书中提到,1942年出版了《历史写作史》(H ist ory of H ist orical W riting)的史学家詹姆斯?威斯特法尔?汤普逊(James W estfall Thomp s on),竟这样评价19世纪中叶法国史学家朱尔斯?米什莱(JulesM ichelet)引证了大量搜集来的“口头证据”的《法国革命史》(The H ist ory of the French Rovoluti on1847—1853):“这似乎像是收集历史资料的一种奇怪方法。”汤普逊继而发出疑问:“这种倒退是如何发生的?口述史通过什么阶段丧失了它原先的显赫地位?”[2] 在文字社会有文献传播之前,一切历史都是口述史。而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口述史似乎只被当成是对正史的有限补充,无法撼动文献作为终极权威的存在。 现代口述史无疑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发端的,哥伦比亚大学在东亚研究所所长韦慕庭(M artin W ilbur)的领导下,成立了“口述历史研究部”,陆续约请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如胡适、李宗仁、顾维钧、陈立夫、张学良等人,以“由自己决定公开发表时机”为条件做口述回忆,其中最为引起世人关注的是由张学良口述的数十小时的录音资料。现在这些材料均已在海内外陆续公开出版,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新的史料来源[3]。这项工作使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成为现代最早搞中国口述历史的第一人,他从1957年开始参加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的工作,完成的口述史著作有《胡适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等,在全世界发行百万册以上。 继哥伦比亚大学之后,1953年,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也成立了类似的口述历史档案馆———地方口述历史办公室。195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建立了口述历史项目。同时,面对传统史学家们的极力反对,美国口述史学界开始注意口述史学的正规化发展,组建了全美口述历史协会,并于1966年老舍去世那年的9月,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罗黑德湖举行了美国口述史学第一次大会,以后定期召开年会。1967年,在纽约召开的第二次大会上,美国口述历史学会正式成立。此外,还有新英格兰口述历史协会、贝勒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得克萨斯口述历史协会等。到1967年,全美就已经建立起90多个研究口述史学的专门机构。 美国的口述史学经历了“缓慢发展”、“大突破”和“纵深发展”三个阶段。最初,由于没有录音机等先进的采访设备,亚伦?内文斯只能带着秘书,由秘书将采访内容记在笔记本上,然后用打字机打印出来,再交给受访者修改。 随着对美国总统口述历史项目的开展,美国的口述史学得到了很大的推动。这期间,不仅有很多的历史学家参与了口述历史的搜集工作,更重要的是作为长期受“正史”歧视的“口述凭证”,已经作为历史研究的资料被正式引用,甚至有些历史著作全部是口述历史资料。在这方面工作中卓有成效的哈里?威廉姆斯自信地说:“我越来越深信口述史的正确性。口述史不仅是编撰近代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还可以使我们能特别详细地研究历史。” 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全球“新史学”的兴盛,历史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政治史至上出现式微,社会研究开始占上风,长期不受重视的黑人史、印第安人史、移民史、劳工史和妇女史的研究,异常活跃起来。更有一些观念激进的史学家,干脆提出彻底摆脱传统史学只注重社会上层人物的精英历史观,要求把研究的视角转向下层平民,以“重新创造那些过去一直被人们所遗忘的历史”。这样一来,就开创出了美国口述历史研究的“人民化”局面。到1971年,美国口述历史协会已拥有来自社会各界的会员1400余名。1973年,官方的《口述历史评论》和《口述历史

中山大学“中国近代史”课程建设总结

以专门人才培养为中心,改革“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 历史系赵立彬、何文平、邱捷、吴义雄、曹天忠、谷小水 摘要历史学本身是一门面对现实、充满生机的学问,历史学收集材料、判别真伪、归纳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近年来,历史系中国近代史课程以专门人才培养为中心,重视专业理论,培养学术史观念,加强阅读原始资料的训练,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重视学生实际能力,加强讨论式教学,激发创新思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持续上升,毕业生能适应继续深造或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践性教学 中山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本科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几年,我们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将1840-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课程与1919-1949年的“中国现代史”课程统筹起来建设(在学术界这两门课程统称为“中国近代史”),继承传统,重视实践,大胆创新,发挥师生积极性,取得良好效果。 一、基本理念 历史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如何在新时期焕发生机,是当前所有大学历史系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无论从大学的价值还是从社会的需要来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学科必须存在和发展,历史学的本科教育也不可放弃或削弱。 历年来,我们系的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历史学硕士的有较高比例,也有一定数量去报考相关专业(如中文、法律、人类学),另一些则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就业。我们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必须在历史学专业方面受到严格训练,但这种训练不能理解为单纯的钻故纸堆,更不是死记硬背某些现成的资料和结论。历史学本身是一门面对现实、充满生机的学问,历史学收集材料、判别真伪、归纳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原则上是完全一致的。如果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专业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再在社会实践方面予以适当的训练,具有较广阔的视野和严密思考的能力,既了解过去,也了解现在,那么,无论他作为史学研究的后备军,还是到社会上从事其他工作,都会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中国近代史”是历史系主干本科课程,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国情观的形成尤其重要。中国近代史在广东翻开第一页,广东又是近代西方新事物首先传进中国的窗口,19世纪末叶以来,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的策源地。广东近代纪念遗址之多是其他省区所少见的。我们在广东工作,在孙中山手创的大学从事历史教学,有责任、也更有条件教好这门课。 这几年,我系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点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成为国家重点研究中心;“中国近代史”课是广东省重点课程,已往曾由著名学者陈锡祺、陈胜粦主讲;在学术传统、教学经验、教师队伍、图书资料、电脑网络、研教经费等方面条件优越;同时,我系同孙中山故居等文博单位有几十年的合作、共建关系,在本科教学方面我们可以得到较多的资源和支持,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搞好教学改革。 为了实现以上理念,我们把教学队伍的建设视为首务。参与本项目建设的教师6人,其中教授(博导)3人,5人有博士学位。“中国近代史”课程由两名教授(博导)从头到尾主讲。任课的每位教师都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一定影响。这是课程得以有较高学术含量的基本保证。同时,我们强调教学、科研紧密结合,保证时间、资源等向教学有足够投入,经常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因此,整支教学队伍共识明确,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互相促进,把科研优势体现于课程建设中。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倾听学生的意见,发动学生参与教学改革,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改革得以比较顺利地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