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必背口诀

教育学必背口诀
教育学必背口诀

教育学必背口诀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

孟轲(孟子)

记忆口诀1:

%最近股市很孟,不断跌停,很多人赔洛,陈奕

迅就站在卢子上唱浮夸。

记忆口诀2:

卢洛浮夸,太过苛求。

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记忆口诀3:

双孔特干涩。

教学原则

◆◆◆

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记忆口诀4:

直起弓,努力寻找一英里外的鳕鱼

八个教学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教育性规律的体现)

基本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基本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

识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进行课程拓展,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直观性原则:(间接性规律的体现)

基本要求: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

认识。

启发性原理:(双边性教育规律的体现)

基本要求: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建立民主

平等的师生关系。

循序渐进原则:

基本要求: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根

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巩固性原则:

基本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保证

学生的身心健康。

量力性原则:

基本要求: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

因材施教性原则:

基本要求: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案例)

◆◆◆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记忆口诀6:

三爱教为终

德育方法

◆◆◆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

记忆口诀7:

淘宝在唯品(2个)会上讲段(锻)子,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

教学方法

◆◆◆

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讨论,读书指导

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c.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

d.探究性教学方法:探索,研究

情境陶冶为主:欣赏教学,情境教学记忆口诀8:

动嘴(讲坛论读书)、用眼(眼(演示)参与)、手(实验练习实习)、脑(研究),情感陶冶(欣赏教学,情景教学)

布卢姆与布鲁纳

◆◆◆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布卢姆记忆口诀:

母亲用手掌握着刚出生的BABY,想象着将来会叫

爸爸妈妈(认知)、会对人微笑(情感)、会跑会

跳(动作技能)

布鲁纳记忆口诀:

纳米结构是科学家发现的。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

◆◆◆

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

人;

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忆口诀12:

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技巧赞助:慧同学)

外铄论代表人物

◆◆◆

荀子、洛克、华生

记忆口诀13:

外出寻找落花生

内发论代表人物

◆◆◆

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记忆口诀14:

很多人不懂,格格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

为什么要微服私访。

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

◆◆◆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

展;

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记忆口诀15:

时间线索记忆学制趋势有5点,第一幼小要衔接,第二提早入龄延义年,第三普职教育要统一,第四高等教育要多样;第五终身受重视。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a.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b.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d.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记忆口诀16:

抓关键词(情境、难度、反馈、结果归因)女生追男生,结果反而男生难为情。记忆口诀

17:

理解性的记忆——要想学生感兴趣,首先创设好

情境;学生上课要积极,反馈结果要多鼓励;要想学生信心高,作业难度要巧调控;要想学生有动力,归到努力才更努力。

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简答)

◆◆◆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

教师e.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记忆口诀18:

开醋放盐

德育原则

◆◆◆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因材施教、知行统一、

导向性、疏导性、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相

结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

尊重学生相结合()

记忆口诀19

知音一致要求正面积极导向

述德育过程的四个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

答题要点: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记忆要点:通过活动和交往内部思想矛盾斗争对知情意行长期反复的提高过程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简答)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d.树立教师威信

e.发扬教育民主

f.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记忆口诀21:

关键词:了、2树、提、发、处。想象:光头强发现了2颗树,提起锯子开始砍,树木被加工处理成了筷子。

教师职业素养(简答)

◆◆◆

a.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心理素养

e.身体素养

记忆口诀24:

是不是喜欢一个人:身心能知道

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简答)

◆◆◆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c.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d.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记忆口诀25:

朋友知己之间也要培养彼此的好印象。

(怎么培养?既要道德好、智商好、性格好,又要仪表整洁、行为举止好,第一印象好,做朋友知己)

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针

◆◆◆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促进公平

e.提高质量

记忆口诀26:

忧郁改粗体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教育学主观题背诵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阅读试忆相交替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 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 深度加工材料、 (3) 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 进行组块化编码。 (5) 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 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 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 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 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2. 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3. 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4. 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 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 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 设置榜样 2. 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 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4. 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教育学原理-基本知识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a理论建设的任务b实践指导的任务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 教育学萌芽:《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 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 苏格拉底“知识就是道德”“产婆术” 柏拉图《理想国》是一部重要的哲学政 治学著作,也是著名的教育理论著作,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哲学王”。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623英国科学家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 出。 1632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 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独立形态 的教育学产生。 1776德国哲学家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

的一种文化历史。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 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的过 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要 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 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④教育的目的就 是要培养完整的人格。 c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 屈《设计教学法》 d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和 民主主义》是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凯洛夫 《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 国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 述教育学的著作。 e 批判教育学:美国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 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教育与权利》 法国布迪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 生产》 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定义: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狭

教育学的一些口诀

关于教育学的一些顺口溜——记忆口诀 科举制度始隋唐,科举考试依四书。 生物起源利托尔,心理起源有孟禄。精神分析弗洛伊,还有动机压抑论。 埃拉斯首用班级,斯宾课程倡导者。绅士教育白板说,教育漫话属洛克。 教育心理教育学,教育心理桑代克,杜威专长教育学,赫尔巴特教心学。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共同要素迁移论,痕迹衰退遗忘论,现代教心奠基人。 实用主义属杜威,儿童中心主义论,教育无目的杜威,现代教育代言人。 泛智教育源夸美,首用班级授课制,首先提普及教育,强调教育自然性。 大教学论夸美钮,标志教育学独立。 发生认知皮亚杰,最近发展维果斯,人格发展埃里克,人力资本舒尔茨。 幼禽随母劳伦兹,家庭三教鲍姆宁,完形顿悟说苛勒,耶克多德倒U线。 社会知觉布鲁纳,实验教育梅伊曼,范例教学根舍因,教师反思源科顿, 量杯实验陆钦斯,标准参照戈莱塞。 比率智商斯比纳,离差智商韦克斯。他律自律皮亚杰,皮翁效应罗森尔。 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阿里士多政治学,法国卢梭爱弥尔。 教学机器发明人,程序教学创始人,个别教学普莱西。 学习条件有分类,学习层次与结果,联结学习的理论,信息加工论加涅。 强调教育的自然性的教育学家: 阿里士多德——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 夸美纽斯——《大教学楼》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 卢梭——《爱弥儿》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 格塞尔、阿诺德——-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注重儿童发展的教育学家: 阿里士多德——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 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 被称为第一的教育学家: 乌申斯基—俄国(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泰勒——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 杜威--现代教育学代言人。 认知结构迁移论,奥苏泊尔安德森。心智动作五三段,加里培林安德森。 科尔伯格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学习动机内驱力,先行组织奥苏伯。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代表人:法(勒 图尔诺)英(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 要。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 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

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 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 的统治 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 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 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 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私塾不是 班级授课) 3、近代社会 近代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 会学校) 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 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 3、相对性 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六:教育的功能 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 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 作。(是《礼记》中的一篇)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教育理论 记忆口诀

《教育学》 科举制度始隋唐,科举考试依四书。 生物起源利托尔,心理起源有孟禄。精神分析弗洛伊,还有动机压抑论。埃拉斯首用班级,斯宾课程倡导者。绅士教育白板说,教育漫话属洛克。 教育心理教育学,教育心理桑代克,杜威专长教育学,赫尔巴特教心学。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共同要素迁移论,痕迹衰退遗忘论,现代教心奠基人。 实用主义属杜威,儿童中心主义论,教育无目的杜威,现代教育代言人。 泛智教育源夸美,首用班级授课制,首先提普及教育,强调教育自然性。大教学论夸美钮,标志教育学独立。 赫尔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学具有教育性,教育学教授纲要。 认知结构学习论,发现教学和学习,课程改革大运动,课程结构布鲁纳。 身心发展内发论,孟子人性本善论,基因复制威尔逊,成熟机制格塞阿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福禄卢梭泰洛奇。教学目标分类法,掌握学习布卢姆。操作条件作用论,程序教学斯金纳。 发生认知皮亚杰,最近发展维果斯,人格发展埃里克,人力资本舒尔茨。幼禽随母劳伦兹,家庭三教鲍姆宁,完形顿悟说苛勒,耶克多德倒U线。社会知觉布鲁纳,实验教育梅伊曼,范例教学根舍因,教师反思源科顿,量杯实验陆钦斯,标准参照戈莱塞。比率智商斯比纳,离差智商韦克斯。他律自律皮亚杰,皮翁效应罗森尔。苏格拉底产婆术,柏拉图的理想国。阿里士多政治学,法国卢梭爱弥尔。 教学机器发明人,程序教学创始人,个别教学普莱西。 学习条件有分类,学习层次与结果,联结学习的理论,信息加工论加涅。 强调教育的自然性的教育学家: 阿里士多德---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 夸美纽斯---《大教学楼》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卢梭---《爱弥儿》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 裴斯泰洛奇---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者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的人-教育的自然性。弗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格塞尔、阿诺德----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威尔逊---基因复制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注重儿童发展的教育学家: 阿里士多德---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皮亚杰---儿童心理学 被称为第一的教育学家: 乌申斯基—俄国(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泰勒---当代教育评价之父;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杜威--现代教育学代言人。 认知结构迁移论,奥苏泊尔安德森。心智动作五三段,加里培林安德森。科尔伯格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学习动机内驱力,先行组织奥苏伯。 《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构造冯特铁钦纳,机能主义詹姆斯,华生代表旧行为,新行为有斯金纳,精神分析弗洛伊,人本主义马斯洛,韦特海默卡夫卡,苛勒格式塔学派。 个体心理发展8阶段,乳婴幼童少青年老。

教育学知识汇总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记忆技巧1:最近股市很孟,不断跌停,很多人赔洛,陈奕迅就站在卢子上唱福夸. 记忆技巧2:卢洛浮夸,太过苛求 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记忆技巧:双孔特干涩 3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记忆技巧:直起弓,寻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案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记忆技巧1:3爱2人1终身记忆技巧2:关爱教为终 5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锻炼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 记忆技巧:淘宝在唯品会上讲段(锻)子,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 6教学方法 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c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d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记忆技巧:动嘴(语言)、眼(直观)、手(实践)、脑(研究)。动嘴:教授在讲坛(谈)读书;动眼:眼馋(参);动手:2次实战演练;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伐(发)纣 7布卢姆与布鲁纳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

布卢姆记忆技巧:母亲用手掌握着刚出生的BABY,想象着将来会叫爸爸妈妈(认知)、会对人微笑(情感)、会跑会跳(动作技能) 布鲁纳记忆技巧:纳米结构是科学家发现的。 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 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忆技巧1:首富王健林建筑起家,考虑王思聪是不是接班,王思聪涉猎全面但很有个性,跟名人网上对骂。(建设接班全面个性)记忆技巧2: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技巧赞助:慧同学) 9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记忆技巧:外出寻找落花生 10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记忆技巧1:很多人不懂,格格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为什么要微服私访。记忆技巧2:记忆技巧2:内(内发论)服威(威尔逊)力大格(格塞尔)外爱做梦(孟子)——今夜HI不停 11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记忆技巧:时间线索记忆学制趋势有5点,第一幼小要衔接,第二提早入龄延义年,第三普职教育要统一,第四高等教育要多样;第五终身受重视 1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育学 心理学 记忆口诀

【教育心理学】学习与学习理论(口诀): 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 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那:“我发现!” 奥苏泊尔:“我接受!” 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 【教育学】教育与人的发展: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口诀): 如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佛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可以记忆为“内服威力大格外爱做梦” (“内”指代内发论,“服”指代佛洛伊德,“威”指代威尔逊,“格”指代格赛尔,“梦”指代孟子); 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荀子、洛克、华生, 可以记忆为“外出寻找落花生” (“外”指代外铄论,“寻”指代荀子,“落”指代洛克,“花生”指代华生)。 【教育学】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口诀): 个人本位论,前者代表人物是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及孟子, 可以连词成句“Looks福尔泰,不要忘了孟子” (““Looks”指代卢梭和洛克,“福”福禄培尔。“泰”指代裴斯泰洛齐); 后者代表人物是斯宾塞、涂尔干、孔德及孔子, 可以用“饼干上有两个孔” (“饼”指代斯宾塞,“干”指代涂尔干,“两个孔”分别是孔德和孔子)记忆。 【教育学】教学: 教学原则包括七个:即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及量力性原则, 那么可以记忆为“直起弓寻找一英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直”直观性,“起”启发性,“弓”巩固性,“寻”循序渐进,“英”因材施教,“里”理论联系实际,“粮”量力性原则),这样就可以形象地记住教学原则。 【教育学】德育的实施: “德育的原则”中九个原则即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长善救失原则、灵活施教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课堂与生活相结合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对于九个原则的考察在案例分析题时常出现, 我们可以概括为“双导、三施、四结合”就比较好记忆。

《教育学原理》知识框架整理

《教育学原理》知识框架整理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其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教育规律;2.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的理论建设⑴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⑵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⑶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构建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⑷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教育学的实践运用⑴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⑵教育学必须为当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⑶教育学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的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四)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西方⑴“教育学”在英语、法语国家被称为“pedagogy”,在德语国家被称为“padagogik”,它们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 ⑵到了19世纪,在英语国家人们先后用“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了“pedagogy”。 我国⑴“教育学”一词是源自日本的译名:1901年,王国维先生译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并在《教育世界》上发表,至此,中国始有“教育学”; ⑵早期,中国主要是向日本学习,20世纪20年代后又转向美国,但与此同时,国人学者也在努力建构自己的教育学。 2.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标志性著作或成果历史条件与特点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乐正克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 体系。 《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论科学的价值 与发展》 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独 立 条 件 ⑴历史上前教育学时期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 ⑵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⑶近代以来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的奠定; ⑷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大教学论》 夸美纽 斯 1632年 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开创教育学独立探索时 期的标志 《教育漫话》洛克1693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发 展 特 点 ⑴教育学 已具有独 立的形 态,形成 了一门独 立学科; 研究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爱弥尔》卢梭1762年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概念范畴 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 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哥尼斯堡大学康德1776年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研究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方法》 裴斯泰 洛奇 1800年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 研究结果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机构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经典理论口诀汇总

【教育学】 第一章 ?社会属性:社会永历立 ?教育起源: 1.生物起源说:本能生利息 2.心里起源说:心理仿梦露(新房美梦) 3.劳动起源说:米凯爱劳动 ?教育内容:三四五六七(三科四学、四书五经、六艺、七艺、七技) ?近代教育的特点:公义世法,系统出轨 ?二十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全民多现身 第二章 ?董仲舒:三个三(对贤良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察举制、兴太学以养士; 性三品说;三纲五常) ?朱子读书法:熏熟了,嘘一下切着吃 ?教育学创立阶段:培根首提出,夸美来实现,康德首讲授,赫尔来规范。?洛克:洛克在白板上画了一副绅士的漫画(绅士洛克画白板) ?夸美纽斯:夸的独立搬大泛(夸的独立与大泛,班级百科寻自然) ?卢梭:卢的爱尔很自然 ?赫尔巴特:一二三四 ?杜威:一三四五 ?发展阶段:木有掌握目标,哪能发现结构,高度赞发展,瓦根找范例,全面和谐好斯基,把半世纪最优化

第三章 ?内法论:内人得了四个儿子 ?外铄论:外婆寻找落花生(外出寻找落花生) ?不平衡性:同一方面不同速,不同方面不同步 第四章 ?学生文化的特征:多多非过了不(互补性)可 第五章 ?教育目的理论:社会本位论:图图的耳朵(社会恐吓柏拉涂);个人本位论:罗斯福的梭儿(罗嗦一路无人陪;尔泰爱罗嗦)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提速个性创两全 第六章 ?我国现代学制的发展:人颁布、鬼执行、丑男女、长期嘘美国 ?义务教育的特点:强普免;义务教育课程的特点:普基发;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特点:强普基 第七章 ?学生的义务:三遵守一学习(三遵守一努力) ?传言(研究者)教(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授(授业解惑)的朋友有事(示范者)儿

教育学综合知识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 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教育学心理学记忆口诀定稿版

教育学心理学记忆口诀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教育心理学开头来一段: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那:“我发现!” 奥苏泊尔:“我接受!” 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 裴斯论教学方法,首提“教育心理学化”;卡普捷教育心理学,首部以教心学命名。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心奠基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的复演理论,发生认知皮亚杰,认知发展维果斯。 认知风格的差异: 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差异威特金;辐合型与发散型,三维智力吉尔福。 认知学习理论:

格式顿悟完形说,托尔认知目的论,信息加工论加涅,海德韦纳归因论。现代认知布鲁纳,有意义学习奥苏泊。 学习迁移理论: 学习迁移理论多,形成训练沃尔夫,相同要素桑代克,经验类比有贾德,关系转化格式塔,认知结构奥苏泊。 遗忘的理论: 痕迹衰退遗忘论,里士多德桑代克;同化遗忘奥苏泊,动机压抑弗洛伊。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全身松弛雅各布,系统脱敏沃尔帕,理性情绪治疗法,艾里斯步骤ABCDE。学习动机理论: 需要层次马洛斯,成就动机阿特金,成败归因是韦纳,自我效能班杜拉。教师领导方式类,行动研究属勒温。教师成长三阶段,都源自福勒布朗。波斯教师成长式,特韦尔训练教学,巴奇教学四反思,伯利教展五阶段。 教育学 科举制度始隋唐,科举考试依四书。 生物起源利托尔,心理起源有孟禄。

教育学知识点完整版(更新)

教育学知识点 1.战国后期,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学记》。 2.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3.“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 4.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六艺”和欧洲中世纪“七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5.杨贤江: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代表。 6.孟禄—“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属于心理起源论。 7.洛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发生“印刻”,即模仿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进行学习。 8.《学记》中“藏息相辅”教学原则强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大教学论》。 10.国外(西方)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 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论命题的教育家是斯宾塞。 12.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 1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表明教育具有 永恒性。 14.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它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社 会性。 15.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两种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16.卢梭——个人本位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 坏。” 17.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 18.社会本位论——“造就合格公民”。 19.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和武士。 20.赫尔巴特——教育永远具有教育性。“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知、情、意的统一。 21.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22.夸美纽斯: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系统论证的教育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 23.夸美纽斯把教师赞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24.夸美纽斯提出“百科全书内容观”,“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25.“产婆术”——苏格拉底。 26.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康德。 27.昆体良——最早提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教学法。 28.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 29.裴斯泰洛奇—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 育家。 30.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生活教育。 31.瓦根舍因——范例教学。 32.洛克——白板说。 33.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理论核心: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最新教育学基本知识点

教育学基本知识点 1、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制度教育学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教育家乌里。 3、教育学首次被作为独立的科学提出来-----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 4、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凯洛夫的《教育学》。于1933年出版,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5、文化教育学生死德国的传统与风格。 6、课程与教学论是根据教育的组成内容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的。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8、班级授课制首兴于16世纪的欧洲。 9、“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来自《说文解字》。 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11、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最早是由前苏联教育学者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12、古代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 1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最早出现于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学校。 14、唐代设立的“六学二馆”主要反映了古代教育的等级性。 1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古代教育的教育与生产实践相分离和对立。 16、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 17、“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是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 18、科学间接对教育产生作用。 19、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就是教育民主化与教育主体性。 20、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5月提出的。 21、教育优先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科教兴国战略。 22、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生产功能。 23、必须把教育理论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十四大。 24、教育通过个体主观能动性起主导作用。 25、我国古代社会设定学校教育目的为明人伦,说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有影响。 26、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格赛尔双胞胎爬梯实验。 27、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是依据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28、“学校消亡论”的提出者是伊里奇。 29、机体成熟有赖于教育。 30、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可归为社会和生物。 31、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向社会的延伸和发展。 32、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早提出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的是圣西门。 33、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教育目的是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教育目的。 34、教育方针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工作总的要求。 35、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目的。 36、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最根本的既是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 37、1957年,毛泽东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8、制度化教育出现的标志,古代学校的出现。 39、199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

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教育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的概念: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所构成的一个教育目的系统。 3.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 4.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法律保障的、免费特征的教育制度。 5.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心变化。 6.教师专业化: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7.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 8.经验课程:也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

9.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0.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二.简答题 1. 学校产生的条件: (1)进入奴隶社会后,金属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生产水平提高了,有了剩余产品且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与学习,学校的产生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以及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生产、生活经验,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容。 (3)文字的产生,为学校传授知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4)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贫富两级分化,对立的阶级形成,国家机器产生,统治阶级为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培养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学校的产生有了客观的需要。 2. 多元智力视野中的学生观 第一,对所有学生都抱有热切的成才期望,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愉快教育”和“成功教育”。 第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即教师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背诵口诀

主观题背诵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 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 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 (3)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目材编程策(木材变成车) ⑴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⑶合理编排教学程序; 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 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教学过程的课程创生与开发 2.教学过程的师生交往与互动 3.学科结论的过程价值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口诀: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 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设置榜样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4.利用直接转化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5.培养学习兴趣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八、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 口诀:一增强二掌握三减少四培养 1.增强记忆的目的性 2.掌握良好的识记方法 3.根据遗忘规律,减少遗忘 4.培养良好的记忆规律 九、课外活动的特点 口诀:组织上形式上内容上过程上 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4.过程的实践性 十、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口诀:导向选择激励评价 1.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 2.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 3.教育目的的激励功能 4.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 十一、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口诀:全面个性要兼顾,创新实践要全体 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核心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全体) 3.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创新实践) 4.素质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并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 5.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

教育学常考人物及其记忆口诀

教育学常考人物及其记忆口诀 教育学人物记忆口诀 培根首提出 纽斯来实现 巴特去规范 康德大学讲 洛克画白板 卢梭爱自然 裴斯要心理 杜威来三即 教育学常考人物 一、外国相关人物分析 1. 苏格拉底 “产婆术”又叫问答法,是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他认为:教育是思想上的接生,强调教育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是将儿童心灵中的智慧不断引出、发展的过程。 2. 柏拉图 著有《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3.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全面发展 的教育。 4. 昆体良 著有《论演说家的教育》( 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 5. 培根教育学鼻祖,科学归纳法第一人,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 一文中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6. 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著有《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①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④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⑤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7. 康德提出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于发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任务根本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为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并得到自我完善。

( 康德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他于1776 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8. 卢梭 著有《爱弥儿》,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 9. 洛克 著有《教育漫话》,①提出“白板说” ; ②倡导“绅士教育”。 10.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代表人,著有《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观点有①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②强调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的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③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④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⑤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11.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现代教育代表人。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观点有①三中心论:“儿童中心( 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②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 造; ③学校即社会; ④从做中学;

大学教育学知识点归纳[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1.广义教育学指凡是能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以及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它的特点是:第一,目的性、系统性、组织性强,因此可控性强;第二,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其目的是培养人,这些人是取得入学资格的。 2.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是教的主体。教育影响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媒介和方法。 3.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以影响和发展人身心为直接目标的、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和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此种观点是错误的。 2.生物起源说: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活动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存在于动物界。教育起源于生物生存竞争本能。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有一定进步性。 3.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教育从人类产生就已经开始了,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产生于劳动过程。 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⑴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⑵教育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教育具有宗教性。 ⑶教育机会具有原始的均等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⑴奴隶社会的教育:①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甚至相对立。③专门教育机构(学校和专门教育人员(教师的产生。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学校教育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3.封建社会的教育:⑴学校教育的等级性、专制性和保守性。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严重分离。 ⑶学校教育对象、规模、种类的相对扩大与增大。 4.现代社会的教育:⑴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⑵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⑶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⑷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教育方法具有先进性。 ⑸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⑹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⑺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⑻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性。 四.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是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的外在形态和表面特征。

教育学理论主要知识点.

1. 人的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 2. 3. 4. 承为标志的。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5. 育学所研究的对象, 一般是指专门组织的、以教与学为主体形态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6. 孟学派所写的《学记》。比《学记》晚三百多年的古罗马教育家、演说家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被认为是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法论著作。 17世纪,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于 1632年出版的《大教育论》一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19世纪的赫尔巴特被西方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创始者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于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7.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政治;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8.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①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教育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9. 理两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10.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1. 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活动在人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2. 产关系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是影响教育目的直接的决定因素。 13.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二是以人的发展规律性为客观依据; 三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为现实依据。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