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的教育领域内的教育质量、教育成本、就业等问题、当前经济社会和国际形势重大问题的调查分析,力图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热点问题分析对策

一、调查概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必然随之变化。在大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是了解和把握其思想动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经常性开展师生思想政治状况等方面的调研工作,准确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能够为上级、学校党委决策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与依据,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基于此,我们于今年6月在辽宁师范大学就“2007年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了问卷调查。问卷紧密围绕大学生对教育领域内的教育质量、教育成本、就业等问题、当前经济社会和国际形势重大问题的认识,设计出30个问题,每个问题可多项选择,力图通过对调查的统计分析,归纳出大学生关注的具有代表性和趋向性的问题。调查主要面向一、二年级学生,覆盖了16个二级学院,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53份,有效率为97.65%。调查得到了各学院党总支的大力支持,承担具体工作的辅导员同志认真负责。问卷设计较为科学,调研过程组织严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积极配合、填写认真,基本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反映大学生的真实观点。因此,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结果分析

(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

高等教育质量关系到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的生存发展、大学生的前途命运,因此,高等教育质量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

的根本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培养对象的大学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如何呢?通过对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素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生期望通过大学学习,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获得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学习能力。

调查表明,大学生期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目标是明确的,也是正确的,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相适应的。说明大学生认识到个人发展要有真才实学。事实上,教育过程中,如何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激发其内在学习动力是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大学生内心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无论是从个人发展前途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必然要求。要在社会中求生存谋发展,仅有知识还不够,还要了解和适应社会,能够融入社会。大学生希望学校提供良好条件,帮助其进行社会化的训练和实践,为融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与以往的调查相比,大学生在入党的积极性和做学生干部的热情上有所降低。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队伍形象下降,大学生对这两只队伍的评价一般。学校应加强这两支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和自我管理的作用。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引导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

2、大学生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身心健康教育、就业指导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已经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学校仍需进一步探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途径、新办法,加强基地建设,提供必要经费保障。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其成才的一个重要前提,大学生已经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程度,但有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程度不容乐观。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因患有心理疾病导致伤害自己和加害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如何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体质,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具体问题,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是高校需要认真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业指导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应聘技巧,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讲座、报告,但仍需继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3、大学生关心学科建设,不满教育资源短缺现状

学科建设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层次、培养人才的水平,大学生对学科建设的关心是对教育质量重视和关心自己前途的一种体现。部分大学生对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内容不满意,学校也有必要对落后于发展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改革,建立科学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学校上规模、上层次,教学资源匮乏、办学空间狭小、食堂宿舍条件差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也是学生不满意的方面。对此,高校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办学条件,以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学习、生活需要。

4、大学生对学校教学水平的满意度不高

问卷结果显示,有近80%的学生对学校的教学水平表示满意,但21.6%的不满意率已经足够引起重视,学校必须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5、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一般,认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照本宣科,联系学生和社会实际不够;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应付课程。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大道理多,与日常生活联系少,激发不起学生兴趣,不能直达学生内心;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单一,主要以教师灌输为主,说教多、实践少,学生缺乏切身体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必须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理论扎实,知识丰富、富于人格魅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二)教育成本及消费取向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和学生支付的学费。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办学成本增加,但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导致学费也呈增长趋势,学生及其家庭所承受的经济压力随之加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近9%的学生表示可以轻松承担大学期间的费用,55%的学生表示基本可以,28%的学生表示压力很大,8%的学生则表示根本无法承担。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月消费水平呈枣核型分布,月消费在500—1000元的学生人数最多,其次是在300—500元之间的学生,在300元以下和1000元以上的则较少。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他们最大的消费是用于饮食,其次是通讯费用,主要用于娱乐、交际、上网的学生较少,但需要注意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节俭意识。

调查统计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主要是父母提供,有20%多的学生依靠家教等勤工助学途径来赚取生活费。

(三)大学生关注就业

就业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大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要也要遵循市场规则。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大学生就业自然要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2001年的115万增加到2006年的413万)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同时高校专业调整、学科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毕业生的规格和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符合也制约了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很多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就把将来的就业前景作为最重要的因素来考虑。这次问卷调查面向的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直接面对就业问题,但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把就业视为上大学后遇到的最大困难。在对有考研究生打算的同学的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考究生的主要原因是缓解就业压力。考研与就业也是大学生日常谈论最多的话题。

虽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仍然较高,主要体现在对发展前途、工作环境和薪水的要求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爱岗敬业,责任心强是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我们认为,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固然重要,但只是基本条件,远不足以使大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良好的组织、表达能力才是更具竞争力的条件。

(四)大学生关注的当前经济社会和国际形势重大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关注人的权利、利益和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益是我国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高校的各项工作都

应坚持以培养大学生成才为本,尊重和保障大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反腐倡廉工作是大学生关注的又一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反腐倡廉的经验,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高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提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国人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问题。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利于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大局。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度远高于其他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与实现教育公平,缩小分配领域差距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关注,说明党和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得到了大学生的高度认同,深入到了大学生的内心。

对于即将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学生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国家未来发展战略上,实质上就是关注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在十七大召开前,学校要把握契机,努力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师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兴起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高潮,以实际行动迎接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大学生十分关心我国同世界各大国或集团的关系,我国政府如何妥善处理好复杂的国际关系,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是关系到我国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对于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我们要予以大学生正确解答和引导,并以此为抓手,积极探求解决对策,完善我们的工作,建议如下:

(一)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是核心,本科教学是关键,高等学校是主体。高等学校必须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培养合格人才。一要加强学科建设,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层次的主要标志,是培养人才的依托与平台。高校要准确定位,围绕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本着优化结构、丰富内涵、巩固优势、发挥特色的指导方针,紧紧把握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方向,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形成科学合理优化

的学科布局。二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强化实践教学并举。重记忆而轻创新,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是中国高校教学中的顽疾,也是课堂教学无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大学生希望课堂讲授的内容能紧密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强化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三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调查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于一名优秀教师,包含着道德与能力两方面的要求。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要增强教师的从师技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我们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生成长,兢兢业业工作,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以发展解决前进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校的办学条件表示不满;与此同时,学生中贫困大学生的绝对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一方面是学生要求改善环境、提高办学条件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是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承担上学所需费用,这是学校在发展中的矛盾。改善办学条件必然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但是教育成本的增加又不能无限制的转嫁到学生身上,不仅如此,还要前方百计保障贫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因此,这个矛盾只能通过加快学校发展而得到根本解决。高校领导要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谋发展,以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气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伴随学校的快速发展,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学校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从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样只有加快学校发展,才能提升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能力。对经济困难学生实行资助,政府、社会、学校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高校要发挥办学主体作用,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筹集更多不需要偿还的补助金发放给学生,这也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长远之策。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还需要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多方积极性,逐步完善贫困大学生的救助体系。

(三)坚持各尽其责的原则,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为政府、学校、家庭、学生本人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事实上,大学生就业难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两点:一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造成了全社会普遍就业压力大,并且在短时期内难以解决;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大学毕业生同其他劳动者一样需要接受市场选择。对此,政府要做的工作是制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和市场预测,同时促进和保证就业公平,而不是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更多的行政干预。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度关注是必要的,但不能硬性规定要完成多少就业率,更不能把就业率高下与经费划拨、招生额度乃至学科专业设置挂钩。否则只能迫使高校玩起虚假就业率的数字游戏。教育部门应把精力投入到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良好环境。高等学校要在完成培养合格人才这个根本任务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确定切合实际的就业目标。学生家长要尊重支持学生的职业选择,要在学生就业方面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家长的“无为”,并不是要放弃对孩子的责任,而是给孩子更加自由和广阔的空间,由他自己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大学生则要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转变就业观念,正确认识自我,把自己定位为普通劳动者,勇于面对市场竞争、勇于自主创业、勇于从事艰苦工作。

(四)坚持心理咨询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工程。为此,很多学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指导中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认为,单纯依靠“关起门来”的心理咨询指导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不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而且要注意多种教育形式的融合。特别是注意把心理咨询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对自身、他人以及社会缺乏正确的认知,在社会生活中适应能力差、抗干扰能力差,处理各种人生问题能力弱。对“人为什么活着?人究竟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等事关人生方向、人生目标、人生价值的问题无法做出正确回答,丧失判断能力,不懂得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必须把开展校内心理咨询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向实践学习。通过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使大学生更多地去观察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走出“自我”个体的圈子。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实践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与他人进行沟通和合作,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现实、理解现实、面对现实;

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自我心理健康调适能力,增强承受和破解各种压力的能力。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当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唤起自我教育,调动内在力量,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五)坚持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管理无小事。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关系到全体学生乃至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十分重要。高校必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依法治校。今天,在我国的法制化建设进程中,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在日益提高。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很多学生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近年来,大学生状告学校的事情时有发生,并多以学生胜诉告终,这反映出高校的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其根源在于高校过分强调自身的特殊性,在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中与国家现行法律相抵触或是背离。高校若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必须坚持走法制化道路。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的核心,就是要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理国家最具权威价值的导向。我们知道,下位法是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或相违背的。在学生管理制度的制订以及管理工作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充分尊重法律,依照法律,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另外,任何法律、规章制度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坚持严格管理的同时,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和保障大学生作为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管理工作的根本宗旨,而不是把学生摆在一个单纯的被管理者的位置。总之,高校要坚持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相结合,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和人性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百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

3、《党员干部学理论》,红旗出版社,2007年2月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正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根本上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实质上体现了人们对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及其新特点表明,我国改革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当前的突出任务之一。而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也就是要弄清“怎么看”,明确“怎么办”。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清才能方向明。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复杂,正确认识并不容易,特别需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立场、观点、方法不对,必然陷入主观和片面,造成认识偏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不断增进共识,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呢? 理性地看。就是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人们不承认而消

失。因此,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当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那种对问题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的态度,那种闻问题而色变、视问题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是不理性、不可取的,既不利于正确认识问题,更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 严肃地看。就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看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不放大,也不缩小;不言重,也不看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大问题而不是小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却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看小了、看轻了、看淡了:或者认为它们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都是“问题”,没什么了不起;或者认为它们既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就是“正常的”;这些认识需要及时改变。 全面地看。就是系统分析、整体把握。同其他事物一样,问题都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复杂问题更是如此。要正确认识问题,就要对它全面地看:既要瞻前顾后,也要左顾右盼;既要总体把握,也要分清主次。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坚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具体地看。就是区别对待、“就事论事”。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性质、成因、形态上有某种相同和类似的方面,但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范围内的问题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

当前干部群众最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 、认识问题 新农村建设不能理解为新村庄建设,不能呆板教条、搞一刀切。新农村建设不能够片面理解为村容整洁,停留在一般的道路、河道的整治。作为城市延伸的城关村和作为城市补充的城郊村和远离城市的远城村,应该有不同的定位,在目标、内容和标准上应该百花齐放。 新农村建设要防止形式主义,决不能把农村建设搞成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少数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农村的房子是否整齐划一,道路是否宽阔等表面东西。新的村庄规划建设能搞到什么程度,实际上是由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城市对农村的支持程度决定的。同时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建设混同起来,搞得不城不乡。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解决制约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营造一个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显的尤为重要。许多城里人,包括不少公务员,总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部门、农村和农民的事,有点茫然和漠视。而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兄弟来说,蓝图虽已画出,前景十分诱人,却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的感觉,形成建设新农村是全社会的责任的共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各级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强化四种意识:一是谋划意识。建设新农村,不能够短打算,

而要长远谋划。二是亲民意识。不能以运动的方式搞建设,要确实从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考虑,不包办代替,不层层加码压指标,不相互攀比搞速度,否则,就不是造福群众。三是责任意识。从紧迫的事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防止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四是全面意识。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各项内容紧密相联,因此要完整地予以把握。 、用地和资金 年来看,很多农民群体冲突问题,集中在土地问题上,关键是在征地问题上,围绕土地出让金分配的冲突,有的已经酿成了恶性事件,这样势必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动荡和不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好土地问题,如何做好一手抓经济发展保障用地,一手抓严格土地执法保护耕地,已经成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全面推进集中居住地建设中,土地利用规划目前尚未调整,跨组调整承包田问题难以解决。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对基础设施配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资金。很多农民习惯于原有的生活、习惯于就近耕种、习惯于原有的居住模式和风俗,不愿意进区集中居住。 从基层的实践看,目前农民集中居住有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土地征地难,按照国家土地补偿有关规定,农民在失地以后理应得到相应的赔偿,但补偿款从何而来?二是土地浪费现象较多。农民进入集中居住点以后,老宅基地不能够及时复垦还原,新老房子重叠,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三是土地与农民生息不相衔接。新的规划点有的距离农民老宅基地一、二公里,农民生产生活极不方便。四是新的居住点基础设施配套难以落实,这是新农村建设最大的瓶颈制约。

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温家宝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讲到:希望大学生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关注社会时事),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而当前大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就是社会责任感的最直接表现。大学生有必要多关心一些时事从而培养更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洞察力。我们也需要了解大学生关注哪些社会热点,这些社会热点又是否影响到了大学生本身,大学生对这些社会热点又有什么看法。然而调查研究正是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的教育领域内的教育质量、教育成本、创业就业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而把 握其思想动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拥有着极高的创造性和理解能力,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大学生有必要多关心一些时事从而培养更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洞察力。 一:调查目的 1 、了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2 、了解大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上存在的问题 3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社会热点问题 二:调查方式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向所取得的样本中发放问卷,了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情况。 三:调查范围 哈尔滨师范大学全体学生(限于四年级以下) 四:抽样方案 以哈师大全体学生(限于四年级以下)为样本总体,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的情

况。 1. 一段抽样,从校抽到学院。由于学院之间学术差异较大,因而应采用易于这类抽样单位的分类随机抽样方法。其具体做法是:首先,编制第一级抽样框。假定以学术分类为标准,将我校26 个学院按学术类型分为理工类,文史类,艺体类,其他类4 类,它们分别为6 个,8个,4 个和8个,抽出25 %的单位即7个学院作为第一级样本。在6个里抽2个,8个里抽2个,4个里抽1个,8个里抽2个共7个学院组成一级样本。 2. 二段抽样,从学院抽到年级。采用等距随机抽样,首先,编制第二级抽样框。把一级样 本7个学院的每个学院的年级依次编号(除大四外)。从二级抽样中抽出7个作为二级样本。这样间隔距离为2 1 + 7 = 3 ?再次,随机抽出二级样本。即先在第一抽样间隔1到3号抽出 第一个样本,假定为2号。按照间隔距离3,抽出编号为2 ,5 ,8 ,11,14 ,17 ,2 0的年 级做为二级样本。 3. 三段抽样,从年级抽到班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别从二级抽样的7个样本中各随机抽取3个样本,即从7个不同学院的不同年级中抽取3个班级,共抽取21个班级。最后, 对这2 1个班级的21X30 = 630人实施问卷调查。五:调查内容 (1)大学生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特点 (2)大学生对社会热点的看法 (3)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热点的挑选 (4)大学生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上存在的问题 六:调查时间及场所 2014 年6 月1 日至6 月5 日 哈师大江北校区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就业专题 扩大就业的战略意义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 二、减少失业、增加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三、减少失业、增加就业可以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本。 四、减少失业和增加就业可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减少失业和增加就业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结合点。 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 一、劳动力总量过剩型失业(供大于求) 二、结构型失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1.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升级。2.所 有制结构变动,破产下岗。3.需求结构变化,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被淘汰。) 三、观念型失业(1.所有制观念陈旧。2.区域经济观念陈旧。3、企业的就业观 念陈旧。4.对新兴产业的就业观念陈旧。5.对新兴的工作方式不适应。) 四、信息阻滞型失业(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畅通) 五、体制型失业(体制性障碍,如社保体制不健全,制约劳动力流动。) 实现充分就业的战略措施 一、澄清失业认识的误区。 二、控制总量型失业。(控制人口总量) 三、提高劳动力素质。(1.发展国民教育,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2. 发展继续教育。3.注重短期培训) 四、转变劳动力择业观念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如社会保障、子女就学、住房等) 六、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 收入分配专题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 一、初次分配中,过分向非劳动要素倾斜而劳动要素报酬率过低。(1.工资收入 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2.工资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较低。3.职工收入增幅低于企业利润增幅。4.企业内部分配中管理者过高普通员工过低。) 二、再分配环节中,存在“五高五低”。(1.政府所得高,居民所得低。2.政府所 得中,中央高地方低。3.居民所得中,少数人高多数人低。4.城市居民高,

对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就业问题、上学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环保问题、医疗问题、社保问题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和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提出要从以下几个发面保障和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这些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仅就2007年,我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如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城镇居民受惠医保和农村低保的实施,《物权法》的出台、“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廉租房的推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两型”社会的建构、居民休假制度的调整等。从以上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落实来看我们党和政府的确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特别是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抗震救灾举措,更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感和博大情怀。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实行有利于就业的财政、税务、金融政策,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着力解决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其次,“教育是民生之基”。知识就是财富,科教兴国,百年大计。就是要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国民素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义务教育,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所有的家长不再为学费发愁,让所有的校门都对莘莘学子敞开。 其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呢? 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农民工子女在短时期内完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不太现实,必须进一步发挥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作用。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督导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txtゅ你不用一上线看见莪在线,就急着隐身,放心。莪不会去缠你。说好的不离不弃现在反而自己却做不到╮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的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 答案 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按照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须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当前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儿女读书问题、住房问题、就医问题、低保问题,物价问题、贫富不均问题、腐败问题等。 3、在实践中,我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免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推广农村公费医疗,稳定高校学杂费,加大大学生助学金覆盖面和额度,稳定销房价格,建立安居房,建立和扩大城乡低保户范围并提高其标准,提高务工工资标准,保证农民工工资发放;平抑物价,解决民生问题,加大惩治腐败力度等,都是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4、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地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坚持群众观点。所谓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坚持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调必须以人为本,这是对党的群众观点的重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就业问题、上学问题、住房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环保问题、医疗问题、社保问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和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提出要从以下几个发面保障和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这些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仅就2007年,我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如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城镇居民受惠医保和农村低保的实施,《物权法》的出台、“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廉租房的推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两型”社会的建构、居民休假制度的调整等。从以上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落实来我们党和政府的确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特别这次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抗震救灾举措,更深刻地体现了我们

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目录 关键词 (1) 第一章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概况 (1) 1.1调研的背景 (1) 1.2调查的原因 (1) 1.3调查的意义 (2) 第二章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2) 2.1小组共同撰写问卷,并做出假设 (2) 2.2安排分工并选择人员 (3) 2.3发放问卷与收集问卷 (3) 2.4分析统计问卷,并得出结果 (3) 2.5调查结果 (4) 2.6撰写调研报告 (5) 第三章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页调查问卷 (8)

关键词: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 第一章大学生热点问题概况 1.1调研的背景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凡此种种,带来的是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显著增强。但这并不是说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无规律可循,而是更加强调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力图通过定量调查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为上级、学校党委决策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与依据,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1.2调研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调查研究是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的教育领域内的教育质量、教育成本、创业就业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而把握其思想动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拥有着极高的创造性和理解能力,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我们大学生有必要多关心一些时事从而培养更多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洞察力。 温家宝在同济大学演讲时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中华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大学生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关注社会时事),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少年强则国家强,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复兴,大学生是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他们掌握着先进的技术,拥有着极高的创造性和理解能力,这个群体的思想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当代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热点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青年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祖国明天的发展和未来,因此,全面科学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状况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与成长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南开大学全体在校本科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了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热点、难点;思想状况;思想特点;对策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晴雨表”,他们是“一部分最敏感的知识分子”,他们所关心的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既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也能较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因此,结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大调查,研究高校学生真实的思想趋向及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从这一现实意义出发,自2004年4月开始,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就大学生思想热点、难点问题对全体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直观的了解。 一.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身处象牙塔,但却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时刻关心着塔外的一切,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次调查共有近1万名在校本科生参加,提出热点、难点问题600多个,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关于国际问题。大学生比较关心、关注的国际问题主要有:美国对伊战争以及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中东局势;世界反恐怖问题;台湾问题;日本问题;朝鲜核武器问题;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与西欧的关系以及世界格局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问题、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多元化问题、联合国作用等问题。 (二)关注国内大事。大学生比较关注的国内大事主要有:1、“十六大”及政治、经济改革,如国家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制度创新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私有制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行业垄断问题等等。2、党的建设和反腐败问题,如我们应怎样看待腐败问题?中国的反腐倡廉是否能有效地改变中国政府官员的腐败?权利和法,谁大?怎样才能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3、应对加入WTO的措施,如加入WTO对中国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中国如何应对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入世后五至十年的发展状况如何?4、西部大开发,如如何看待东西部的贫富差距?西部大开发中,怎样避免“面子工程”,从而为老百姓做实事?5、可持续发展问题,如如何面对水资源缺乏等环境问题?怎样快速、普遍地提高人类的环保意识?6、三农问题,如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看待城市农民工问题?7、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问题,如如何看待社会成员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现象?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8、外交问题,如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何?中国的人权政策和人权状况如何等等。

浅谈当前教育几热点问题的认识

浅谈当前教育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反复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我就几个社会议论较多的教育热点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对于一些群众来说,他们也许更关注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升入一所好学校,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一种好生活。他们也许不太关心什么是素质教育,却会盘算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收益。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却更加关注现实的利益。这种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矛盾非常棘手。这也正是我们常常为之苦恼、为之困惑、为之进退两难、为之遭人诟议的问题。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科举制度曾以进步的面貌出现,却以百弊丛生的面貌而废除,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把对教育的投资局限于高考升学,必然是失望大于希望,风险大于收益。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基本目的,那么,就必须有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和规划教育发展;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具有长周期、迟效性等特点,那么,教育就不可能只考虑当下,不能为了今天而牺牲明天。教育发展并非单向度服从社会发展,教育同时负有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我始终认为,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体现和实现 (二)关于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 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和中小学校出现的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现象,社会反映比较强烈。国家教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连续两年抓紧专项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愈演愈烈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各方面、各地区在认识上还不够统一,治理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学校在收费方面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具体分析。对腐败现象要坚决克服和惩处。但是,新闻媒体在报道这方面情况时也要实事求是。有的把教育界说成是暴利行业,这是以偏概全,是炒作和误导,不符合实际。就广大农村学校来说,主要还是投入不足。如果找不到病根,就不能对症下药,达不到治本的目的。研究学校收费问题,首先要计算教育成本;第二是确定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对教育成本的分摊比例;第三是制定收费标准。这样,判断学校收费乱与不乱才有科学依据。转移支付不能光看支了多少,而要看学校实际得到多少。在农村,我们既要减轻农民负担,又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否则,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损害的是农民的长远利益。 应该看到,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实质是社会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三、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与择校现象有一些同源性的原因,虽然这与教育本身的制度缺陷有一定关系,但是,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就业、生存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活动,学生应该承担合理的学习负担。任何人要想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这一点我们必须告诉学生。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自在、垂手可成的事。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确实较重,一定程度使学生的身心深受其累。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程度的调查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区域/行业发展/企业调研报告 题目:当代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程度的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李诗朦 学号:1502122116 专业班级: 人力资源管理15级本一班 2016年8月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程度的调查报告 摘要 此次调查报告的内容为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程度调查报告的时间在八月份,此次调查报告为了了解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从而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把握其思想动态。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程度 调查目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影响程度 一、问题与背景 身处21世纪,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是困于“象牙塔”之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了。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把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作为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最高目标。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在校大学生自己创业或参与各种勤工助学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毋庸置疑,勤工助学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尤其面向21世纪的教育要求培养出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也就是说,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要有完善的人格。要关心环境、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具有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此次调查研究是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大学生关注的教育领域内的教育质量、教育成本、创业就业等问题的调查分析,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而把握其思想动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

当前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 建议 当前农民大众普遍关心的热门难点问题及建议 作为农村1线工作者,对“3农”工作深有感触。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相干惠农政策不断加大力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1些农民大众普遍关心的热门难点问题。根据本人总结及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粗浅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土地问题 近几年由于新生人口的不断增加,土地数量有限,新生人口要求分得土地保持生活,人地矛盾明显,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另外一方面,国家农业现代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大面积机械操作,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国家提倡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采取土地集中流转经营,解放劳动力,从事3产增加个人经济收入总量,对此有1些农民认识守旧、老守田园,不肯租让流转自己的土地;还有1些农民漫天要价刁难,构成好事难成的局面。对此还需要有1个宣扬、认识、实践的进程,终究取得收益的还是广大农民大众。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目前还有1些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照比先进地区相当落后,依照中央新农村发展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走平坦路、喝洁净水、上卫生厕等,已成为广大农民大众的迫切要求。同时,1些农村文化设施都比较薄弱,不能满足大众正常文化生活、文娱的需求。没有用图书室、阅览室、没有文化活动站,没有体育锻炼设施,农民大众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有效提高。

3、农业生产问题: 农业生产资料上涨致使农业生产本钱加大。农业生产,特别是食粮生产1靠种子,2靠化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农产品生产本钱的大小。近几年,化肥、农药、种子、农膜、柴油等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加上用工、水费、病虫害防治等费用加大,使得农民种田本钱大幅上涨,抵消了粮价、各种补贴等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影响了农民增收,也必将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究其缘由,除农业生产资料本钱因素外,主要是经营渠道混乱,缺少监管,致使农资价格的上涨。 4、 1些地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不够健全,给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 5、医疗看病问题。 1方面农民医药费负担太重。现在看病难不是像之前那样缺医少药,而主要是医药费太高,手中没钱看病。农民在乡医院看1次小病,最少要几10元,多则几百元。再加上乡医院医疗条件不好,大病治不了,小病又治不到,农民不能不到“门槛”更高的医院看病,造成许多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最近几年来,虽然实行了合作医疗,但由于报销比例还是相对太低,相对高额医疗费用 对贫困农民还是无济于事。 6、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收入增长速度不快,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动。 农民增收不快的主要因素:1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常规农业依然占主要地位,整体效益不高;2是农村23产业不发达,还没有构成比较强的内生发展动力;3是农村劳务输必须要在提高输出质量上下工夫。

当前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及对策

当前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领导干部希望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的调查分析 信息来源:科研处发布日期:(2008-5-4) 浏览次数:11195 市委党校“两带来”问题分析课题组 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领导干部希望到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简称“两带来”),课题组对2008年第一期进修一班(县处级领导干部班)、第一期进修二班(乡镇长和街道主任培训班)以及全市优秀女干部培训班的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91%。同时,我们还就上述问题分别召开四次学员座谈会。现将问卷调查以及座谈反映的情况综合如下,以供参考。 一、当前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调查显示,我市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按程度的比重由高到低排序可概括为十个方面: 一是如何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占比21.98%。如何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所以成为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发达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其他发达城市的快速发展更为了解,更清醒地认识到了竞争的激烈性和我市仍处于相对落后发展状态的严峻现实,另一方面也希望我市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面临的大好发展机遇,加快创业创新,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奋力崛起。 二是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占比16.48%。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问题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社会稳定等则是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且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相关制度仍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所以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也较突出。其中,外来民工的权益保障和福利待遇长效管理机制是近年来发达地区民工短缺引发的一个新的热点问题。阳光工资的落实以及维护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等问题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 三是物价特别是房价问题,占比15.38%。物价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自去年以来,我国食品、住房等消费品的价格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在普通群众特别是低收入阶层中引发了一些恐慌和怨言。而且物价问题也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四是新农村建设问题,占比12.09%。新农村建设问题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宅基地流转等问题,主要是一直从事基层工作的乡镇干部在长期与农民接触的基础上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一些经济薄弱村因为自身资金的缺乏,所以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实施,而经济发展较好村的建设项目相对来说更多一些,自然也能获取更多的财政拨款,造成贫困村和富裕村的差距不断拉大。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加大,群众对农村宅基地自由流转的呼声较高。农村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也是一个需要加快解决的问题。 五是生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占比8.79%。生态问题引起重视,一方面是大家希望能利用生态优势吸引更多的周边城市特别上海游客来湖州休闲旅游,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及原因

当代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调查及原因、对策分析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三江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情况,我们正在开展我校大学生的调查,恳请您用几分钟帮忙填答。本问卷实行匿名填写,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谢谢您的帮助! 1.1、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男 ○女 2.专业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年级 [单选题] [必答题]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4.您平时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国家时事 [多选题] [必答题] □网络 □报纸、杂志 □电视 □广播 □其他 5.您主要浏览哪方面的内容 [多选题] [必答题] □时政热点 □经济局势 □文化娱乐 □体育赛事 □其他 6.您是否经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单选题] [必答题] ○每天都关注 ○经常关注 ○偶尔关注 ○不关注 7.您对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 [单选题] [必答题] ○深入剖析 ○大概了解 ○随便看看 8.您认为当代大学生有足够的渠道了解热点问题吗 [单选题] [必答题] ○有

○没有 ○一般 9.您会关注哪些国际热点问题 [单选题] [必答题] ○较关注与我国相关的国际事物 ○较关注与我国不相关的国际事物 ○都很关注 10.您最关心以下哪个社会热点问题 [单选题] [必答题] ○腐败问题 ○环境问题 ○医疗问题 ○房价问题 ○就业问题 ○教育问题 ○其他 11.对于加强我校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措施,你觉得以下哪些措施比较合适 [多选题] [必答题] □校园电视 □校园广播 □时事讲座 □建设新闻角 □其他 12.您是否能从您关注的热点中得到启发 [单选题] [必答题] ○能 ○不能 ○不知道 13.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您认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单选题] [必答题] ○积极献言、献策 ○不参与、不煽动,安静的做一个旁观者 ○理性分析,以自己的看法影响别人 ○其他 14.您认为关注热点问题,对将来工作有多大的影响 [单选题] [必答题] ○很大 ○一般 ○几乎没有 ○不知道 15.您认为关注热点问题能给您带来什么具体好处?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关于增强大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您有什么建议?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又迈上了新的征程。“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两会前夕,在人民网推出的“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位列其中。两会期间,这些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许多议案提案对此都有涉及。网友的关注、两会的热议,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体现了人们对过上更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也凸显了科学对待这些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呈现新特点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日中国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就没有人民生活日见红火的生动景象。

然而,发展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的,“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而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评判标准的深刻变化和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公平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造成的压力感受更明显,对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要求和期待更强烈。因此,我国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伴生现象。 问题是一种现象,因一定的客观条件而存在,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客观实际和人们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数量明显增多,表现更加复杂。我国在30多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数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任务的叠加必然带来矛盾和问题的叠加,这些问题既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性的;既有长期积累的,也有新近形成的,既有经济领域的,也有社会领域的;既有不同特点,也有共同之处。这说明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问题不仅数量多、表现在方方面面,而且形态多样、十分复杂。 2、关系改革发展大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热点问题带有普遍性、综合性、代表性。分析一下人民网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无论是社

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最希望党校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 广大干部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牧民增收 目前,牧业和牧村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并且很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合作在政府的引导下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 合作社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已建的合作社发展的数量和水平,与蓬勃发展的特色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要求,与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大多数专业合作社规模小,稳定性较差,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尚处在低层次(与以前传统的粗放式放牧相同),入社牧户开展共 同经营活动少、效益低。建成的专业合作社章程制度不健全,部分牧民专业合作社靠领办人个人能力经营运作,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职能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专业合作社懂经营、善管理人才少,缺乏技术能力和合作理念。牧民合作意识淡薄,“有利则合,无利则散”,有的合作组织已经名存实亡。还有个别注册专合作组织的意图不纯,成立合作社的出发点主要是希望得到国家扶持,而不是带动入社牧户干事业、谋效益。

2、牧村和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一是牧业生产一般仍是以畜牧业为主,这种单一的牧业生产结构导致牧民增收的渠道十分狭窄。二是牧产品的供需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3、畜产品收购价格低。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刺激畜牧业,但伴随着继之而来的各种牧业生产资料的涨价,使得政府给牧民的“好处”很快就会被迅速上涨的牧业生产资料价格“抵消”了,加之自身防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牧业生产的利益仍然十分低下。若再扣除牧民的劳动力成本,几乎很难再有过多的剩余。而且,由于畜产品生产上的供需脱节,畜产品旺季上市集中常常出现“卖难”现象,甚至有可能导致牧民血本无归。 4、牧业产业化经营层次低。除为数不多的地区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比较好外,大多数地区还缺乏龙头带动。 二、医疗卫生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牧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这些年来,牧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能力明显改善,牧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但还有一定差距。 1、发展不平衡。县城卫生资源较优,乡村卫生资源匮乏。 2、投入不足。特别是一些乡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服务能力低,面临着“小病看不到、大病看不了”的尴尬局面,造成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不灵”、“网底不牢”。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具备特别力量的群体,是知识和科技的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和接班人。为了调查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情况,以及其精神文明状况,本小组开展一次以“关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知”为主题的调查问卷活动,面向本校学生发放50张问卷,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大学生这个社会重要群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表现。 我们想通过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以及从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出发,审视被公开的事物的态度,来推测一个时期某个区域人群在精神文明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了解并发现部分人对待不同事件的某些不妥当的取向,引导人们修正世界观,积极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实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宣传和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 社会热点问题,是指社会关注度高,影响社会关系、社会大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破坏社会正常活动,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现象。 目前我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哪些呢?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问题有很多,比如拆迁问题、通货膨胀、反腐败等

政治性问题,还有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被解除职务、新加坡印度族群发生骚乱等国际问题问题,还有中国承诺在乌克兰受到核威胁时提供相应安全保障等军事问题我们从最近发生的国际性事件中,选取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部分大学生对“经济发展”和“政治时事”较为关注,但数量不很乐观。 2.大学生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问题较为关注,对于一些与自身关系不密切的社会热点较为冷漠。 3.大学生获取社会热点的途径比较单一,关注程度也比较低。 调查分析:经济问题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许许多多经济制度,每一种经济制度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存在和运作的。它们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又互相作用,统一构成社会经济制度体系。所有制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总和又构成经济制度。而大学生之所以会关注经济问题,是因为大学生们即将面临就业问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给本来就就业困难的我们更添了一层霜。如今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就业受到我国各界的关注。同时也给我们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一次严峻的考验。面对这种就业压力极大的现状,作为大学生更要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不能抱怨,应在提高自己适应社会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思考为什么还是有找到工作的人,当然,政府也应在此方面给予更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