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

抽签法与随机数表法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两种: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他们都是在总体个数不多的情况下使用.其中抽签法的操作要点是:编号、写签、搅匀、抽取.随机数表法的操作要点是:编号、选起始数、读数、获取样本.

例1.北京某中学举行“元旦数理化”竞赛,每一个学生在这次竞赛中要回答的8道题是这样产生的:从15道物理题中随机抽取3道;从20道化学题中随机抽取3道;从12道数学题中随机抽取2道.使用合适的方法确定这个学生所要回答的三门学科的题的序号(物理题的编号为1~15,化学题的编号为16~35,数学题的编号为36~47).分析:由于题的个数较少,可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两种方法:抽签法及随机数表法.解法一:抽签法.

第一步:将物理、化学、数学试题依次编号为1~47,分别写在一张纸条上,将纸条揉成团制成号签,并将物理、化学、数学题的号签分别放在三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搅匀;

第二步:在装有物理题的袋子中逐个抽取3个号签,装有化学题的袋子中逐个抽取3个号签,装有数学题的袋子中逐个抽取2个号签,并记录所得号签的编号,这便是所要回答的问题的序号.

解法二:随机数表法.

第一步:将物理题的序号对应改成01,02,…,15,共余的两科题的序号不变;

第二步:在随机数表中任选一数作为开始,任选一方向作为读数方向.比如,选第10行第2个数“7”,向右读;

第三步:从数“7”开始,向右读,每次读取二位,凡不在01~47中的数跳过去不读,前面已读过的也跳过去不读,从01~15中选3个号码,从16~35中选3个号码,从36~47中选2个号码,依次可得到08,24,40,44,29,05,28,14;

第四步:对应以上号码找出所要回答的问题的序号,物理题的序号为5,8,14;化学题的序号为:24,28,29;数学题的序号为:40,44.

点拨:当总体中个体数较少,制作号鉴比较简单时,可以用抽签法;当总体中个体数校多,制作号签比较复杂,并且把号签挽拌均匀比较困难的时候,可以用随机数表法.例2.高一(1)班有学生60人,为了了解学生对目前高考制度的看法,现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问此样本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如何获得?试设计抽样方案.

分析: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注意到该问题中总体的个体数不多,所以采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能获取样本,从而有以下两种解法:

(1)采用抽签法,进行如下操作即可获得所需样本.

①编号,即对这60名学生编号;

②写签制签,即将这60个号码分别写在60张相同纸片上并揉成团;

③搅拌均匀,即放到一盒子里搅匀;

④抽签,逐个抽取,记下号码,到10个终止.

(2)采用随机数表法,需完成以下三步:

①编号;

②选定随机数表中的起始数;

③从选定的起始数开始读下去,直到取满10个为止.

解法1 (抽签法):

①将这60名学生按学号编号,分别为1,2, (60)

②将这60个号码分别写在60张相同纸片上;

③将这60张相同纸片揉成团,放到一盒子里搅拌均匀;

④抽出一张,记下上面的号码,然后再搅拌均匀,接着抽取第2张,记下号码.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取到10个号码为止.

这样,与这10个号码对应的10名学生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随机样本.

解法2 (随机数表法):

①将60名学生编号,可以编为00,01,02, (59)

②选定随机数表中的起始数,如指定从随机数表中的第2行第2列的数74开始;

③从选定的起始数74开始向右读下去,得到24,下一个是67,由于67>59,跳过去,继续,下一个是62,由于62>59,再跳过去,继续读,得到下一个42,… 如此下去,又得到14,57,20,53,32,37,27,07(后重复出现的跳过去),至此10个样本号码已经取满.

于是所要抽取的样本号码是24,42,14,57,20,53,32,37,27,07,这样,与这10个号码对应的10名学生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随机样本.

点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时,必须先对所有个体进行编号.用抽签法时,注意“搅匀”;用随机数表抽样时,开始数和读数方向是任意的.从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出,当总体个数较少时用两种方法都可以,当样本总数较小时,解法1优于解法2.

简单随机抽样(教教案)

2.1.1简单随机抽样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随机抽样地概念,会描述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地一般步骤. 2.能够根据样本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当地方法进行抽样.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简单随机抽样地概念,会描述抽签法及随机数法地步骤,能灵活应用相关知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教学难点:简单随机抽样地概念,抽签法及随机数法地步骤.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根据国务院地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登记工 作.近千万普查工作人员投入到了艰苦繁重地工作中,结果显示至普查日期为止我国人口总 数为129533万. 上面地例子是一个统计上地典型事例,它用到了什么统计方法?它有什么优缺点?你有什么其他地办法吗?发表一下你地观点? (答:用到了普查地统计方法;优点是全面准确,缺点是工作量大,在绝大部分地统计案例中无法实现(检查具有破坏性);随机抽查地方法.) 2.课本P55阅读 你认为在该故事中预测结果出错地原因是什么? (答:所选样本没有代表性.) 3.假设你作为一名食品卫生工作人员,要对某食品店内地一批小包装饼干进行卫生达 标检验,你准备怎样做? 显然,你只能从中抽取一定数量地饼干作为检验地样本.(为什么?)那么,应当怎样获取样本呢? 新知探究: 一、简单随机抽样地概念: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地各个个体被抽到地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 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思考:简单随机抽样地每个个体入样地可能性为多少?(n/N) 二、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1、抽签法 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地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地样本. 抽签法地一般步骤: (1)将总体地个体编号; (2)连续抽签获取样本号码. 思考:你认为抽签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当总体中地个体数很多时,用抽签法方便吗? 解析:操作简便易行,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工作量大,也很难做到“搅拌均匀” 2、随机数法

高中数学归纳法大全数列不等式精华版

§数学归纳法 1.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及基本步骤 数学归纳法是用来证明某些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 (1)验证:n=n0 时,命题成立; (2)在假设当n=k(k≥n0)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推出当n=k+1时,命题成立. 根据(1)(2)可以断定命题对一切正整数n都成立. 2.归纳推理与数学归纳法的关系 数学上,在归纳出结论后,还需给出严格证明.在学习和使用数学归纳法时, 需要特别注意: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第一步时,是验证使命题成立的最小正整数n,注意n不一定是1. 2.当证明从k到k+1时,所证明的式子不一定只增加一项;其次,在证明命题对n=k+1成立时,必须运用命题对n=k成立的归纳假设.步骤二中,在 由k到k+1的递推过程中,突出两个“凑”:一“凑”假设,二“凑”结论.关键是明确n=k+1时证明的目标,充分考虑由n=k到n=k+1时命题 形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若实在凑不出结论,特别是不等式的证明,还可以应用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放缩法等来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这也是证题的常用方法. 3.用数学归纳法证命题的两个步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尽管部分与正整数 有关的命题用其他方法也可以解决,但题目若要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必须 依题目的要求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的步骤进行,否则不正确. 4.要注意“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模式,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的应用,加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结合的数学应用能力.

5.数学归纳法与归纳推理不同.(1)归纳推理是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类事物中每一个都有这种属性.结果不一定正确,需要进行严格的证明.(2)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结果一定正确. 6.在学习和使用数学归纳法时,需要特别注意: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正整数n 有关的命题,要求这个命题对所有的正整数n 都成立; (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 数学归纳法是推理逻辑,它的第一步称为奠基步骤,是论证的基础保证,即通过验证落实传递的起点,这个基础必须真实可靠;它的第二步称为递推步骤,是命题具有后继传递的保证,即只要命题对某个正整数成立,就能保证该命题对后继正整数都成立,两步合在一起为完全归纳步骤,称为数学归纳法,这两步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特别指出的是,第二步不是判断命题的真伪,而是证明命题是否具有传递性.如果没有第一步,而仅有第二步成立,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 证明:12+122+123+…+12 n -1+12n =1-1 2n (其中n ∈N +). [证明] (1)当n =1时,左边=12,右边=1-12=1 2,等式成立. (2)假设当n =k (k ≥1)时,等式成立,即 12+122+123+…+12k -1+12k =1-12k , 那么当n =k +1时, 左边=12+122+123+…+12k -1+12k +1 2k +1 =1-12k +12k +1=1-2-12k +1=1-1 2k +1=右边. 这就是说,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 ∈N +都成立.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4+…+12n -1- 1 2n

各种数学归纳法

1.5 归纳法原理与反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中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中学教材中的数学归纳法是这样叙述的:如果一个命题与自然数有关,命题对n =1正确;若假设此命题对n -1正确,就能推出命题对n 也正确,则命题对所有自然数都正确.通俗的说法:命题对n =1正确,因而命题对n =2也正确,然后命题对n =3也正确,如此类推,命题对所有自然数都正确.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样形象地说明就足够了;但是毕竟自然数是无限的,因而上述描述是不够严格的,有了皮阿罗公理后,我们就能给出归纳法的严格证明. 定理1.19 如果某个命题T,它的叙述含有自然数,如果命题T对n =1是正确的,而且假定如果命题T对n 的正确性就能推出命题T对n +1也正确,则命题T对一切自然数都成立.(第一数学归纳法) 证明 设M是使所讨论的例题T正确的自然数集合,则 (1) M ∈1. 设M n ∈,则命题T对n 正确,这时命题对n n '=+1也正确,即 (2) M n ∈' 所以由归纳公理D,M含有所有自然数,即命题T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下面我们给出一个应用数学归纳法的命题. 例1 求证 6 ) 12)(1(212 2 2 ++= +++n n n n 证明 (1)当n =1时,有 16 ) 112()11(112 =+?++?= 所以n =1,公式正确. (2)假设当k =n 时,公式正确,即 6 ) 12)(1(212 2 2 ++= +++n n n n 那么当k =n +1时,有 =+++++=+++++2 2222222)1()21()1(21n n n n =++++2 ) 1(6 ) 12)(1(n n n n =++++6 ) 1(6)12)(1(2 n n n n =++++6 )] 1(6)12()[1(n n n n =+++6 ) 672)(1(2 n n n =+++6) 32)(2)(1(n n n =+++++6 ) 1)1(2)(1)1)((1(n n n 所以公式对n +1也正确.

高考真题突破:数学归纳法

专题十三 推理与证明 第三十九讲 数学归纳法 解答题 1.(2017浙江)已知数列{}n x 满足:11x =,11ln(1)n n n x x x ++=++()n ∈* N . 证明:当n ∈* N 时 (Ⅰ)10n n x x +<<; (Ⅱ)1 122 n n n n x x x x ++-≤ ; (Ⅲ)1211 22 n n n x --≤≤. 2.(2015湖北) 已知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1 (1)()n n n b n a n n +=+∈N ,e 为自然对数的 底数. (Ⅰ)求函数()1e x f x x =+-的单调区间,并比较1 (1)n n +与e 的大小; (Ⅱ)计算 11b a ,1212 b b a a ,123123 b b b a a a ,由此推测计算12 12n n b b b a a a 的公式,并给出证明; (Ⅲ)令112()n n n c a a a =,数列{}n a ,{}n c 的前n 项和分别记为n S ,n T , 证明:e n n T S <. 3.(2014江苏)已知函数0sin ()(0) x f x x x =>,设()n f x 为1()n f x -的导数,n *∈N . (Ⅰ)求()() 122222 f f πππ+的值; (2)证明:对任意的n *∈N ,等式()( ) 1444n n nf f -πππ+=成立. 4.(2014安徽)设实数0>c ,整数1>p ,*N n ∈. (Ⅰ)证明:当1->x 且0≠x 时,px x p +>+1)1(; (Ⅱ)数列{}n a 满足p c a 11>,p n n n a p c a p p a -++-= 111, 证明:p n n c a a 1 1>>+. 5.(2014 重庆)设1 11,(*)n a a b n N +==+∈

随机数表统计法

附录A随机数表 表A.1 随机数表Ⅰ 03 47 43 73 86 36 96 47 36 61 46 98 63 71 62 33 26 16 80 45 60 11 14 10 95 97 74 24 67 62 42 81 14 57 20 42 53 32 37 32 27 07 36 07 51 24 51 79 89 73 16 76 62 27 66 56 50 26 71 07 32 90 79 78 53 13 55 38 58 59 88 97 54 14 10 12 56 85 99 26 96 96 68 27 31 05 03 72 93 15 57 12 10 14 21 88 26 49 81 76 55 59 56 35 64 38 54 82 46 22 31 62 43 09 90 06 18 44 32 53 23 83 01 30 30 16 22 77 94 39 49 54 43 54 82 17 37 93 23 78 87 35 20 96 43 84 26 34 91 64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62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 57 60 86 32 44 09 47 27 96 54 49 17 46 09 62 90 52 84 77 27 08 02 73 43 28 18 18 07 92 45 44 17 16 58 09 79 83 86 19 62 06 76 50 03 10 55 23 64 05 05 26 62 38 97 75 84 16 07 44 99 83 1l 46 3Z 24 20 14 85 88 45 10 93 72 88 71 23 42 40 64 74 82 97 77 77 81 07 45 32 14 08 32 98 94 07 72 93 85 79 10 75 52 36 28 19 95 50 92 26 11 97 00 56 76 31 38 80 22 02 53 53 86 60 42 04 53 37 85 94 35 12 83 39 50 08 30 42 34 07 96 88 54 42 06 87 98 35 85 29 48 39 70 29 17 12 13 40 33 20 38 26 13 89 51 03 74 17 76 37 13 04 07 74 21 19 30 56 62 18 37 35 96 83 50 87 75 97 12 25 93 47 70 33 24 03 54 97 77 46 44 80 99 49 57 22 77 88 42 95 45 72 16 64 36 16 00 04 43 18 66 79 94 77 24 21 90 16 08 15 04 72 33 27 14 34 09 45 59 34 68 49 12 72 07 34 45 99 27 72 95 14 31 16 93 32 43 50 27 89 87 19 20 15 37 00 49 52 85 66 60 44 38 68 88 11 80 68 34 30 13 70 55 74 30 77 40 44 22 78 84 26 04 33 46 09 52 68 07 97 06 57 74 57 25 65 76 59 29 97 68 60 71 91 38 67 54 13 58 18 24 76 15 54 55 95 52 27 42 37 86 53 48 55 90 65 72 96 57 69 36 10 96 46 92 42 45 97 60 49 04 91 00 39 68 29 61 66 37 32 20 30 77 84 57 03 29 10 45 65 04 26 11 04 96 67 24 29 94 98 94 24 68 49 69 10 82 53 75 91 93 30 34 25 20 57 27 40 48 73 5l 92 16 90 82 66 59 83 62 64 11 12 67 19 00 71 74 60 47 21 29 68 02 02 37 03 3I 11 27 94 75 06 06 09 19 74 66 02 94 37 34 02 76 70 90 30 86 38 45 94 30 38 35 24 10 16 20 33 32 51 26 38 79 78 45 04 91 16 92 53 56 16 02 75 50 95 98 38 23 16 86 38 42 38 97 01 50 87 75 66 81 41 40 01 74 91 62 48 51 84 08 32 31 96 25 91 47 96 44 33 49 13 34 86 82 53 91 00 52 43 48 85 27 55 26 89 62 66 67 40 67 14 64 05 71 95 86 11 05 65 09 68 76 83 20 37 90 57 16 00 11 66 14 90 84 45 11 75 73 88 05 90 52 27 41 14 86 22 98 12 22 08 07 52 74 95 80

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2.1.1 简单随机抽样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2)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及随机数法的步骤,并能灵活应用相关知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假设你作为一名食品卫生工作人员,要对某食品店内的一批小包装饼干进行卫生达标检验,你准备怎样做? 显然,你只能从中抽取一定数量的饼干作为检验的样本。(为什么?)那么,应当怎样获取样本呢? (二)探究新知 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1)简单随机抽样要求被抽取的样本的总体个数N是有限的。 (2)简单随机样本数n小于等于样本总体的个数N。(n≤N) (3)简单随机样本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的。 (4)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的抽样。 (5)简单随机抽样的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均为n/N。 让学生做一做,下面抽样的方法是简单的随机抽样吗?为什么?(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在某车间包装一种产品,在自动包装的传送带上,每隔30分钟抽一包产品, 称其质量是否合格。 2.从50个个体里一次性抽取5个个体作为样本。 3.火箭队共有15名球员,指定个子最高的2名球员参加球迷见面会。 4.一儿童从玩具箱中的20件玩具中随意拿出意见来玩,玩后放回再拿出一件, 连续玩了5件。 2、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1)、抽签法的定义。 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浅谈数学归纳法在高考中的应用

1、数学归纳法的理论基础 数学归纳法,人类天才的思维、巧妙的方法、精致的工具,解决无限的问题。它体现的是利用有限解决无限问题的思想,这一思想凝结了数学家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无疑形成了数学证明中一道绚丽多彩的风景线。它的巧妙让人回味无穷,这一思想的发现为后来数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如用有限维空间代替无限维空间(多项式逼近连续函数)用有限过程代替无限过程(积分和无穷级数用有限项和答题,导数用差分代替)。 1.1数学归纳法的发展历史 自古以来,人们就会想到问题的推广,由特殊到一般、由有限到无限,可人类对无限的把握不顺利。在对无穷思考的过程中,古希腊出现了许多悖论,如芝诺悖论,在数列中为了确保结论的正确,则必须考虑无限。还有生活中一些现象,如烽火的传递,鞭炮的燃放等,触动了人类的思想。 安提丰用圆周内接正多边形无穷地逼近圆的方法解决化圆为方;刘徽、祖冲之用圆内接正多边形去无穷地逼迫圆,无穷的问题层出不穷,后来古希腊欧几里得对命题“素数的个数是无穷的”的证明,通过了有限去实现无限,体现了数学归纳法递推思想。但要形成数学归纳法中明确的递推,清晰的步骤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作为自觉运用进行数学证明却是近代的事。 伊本海塞姆(10世纪末)、凯拉吉(11世纪上叶)、伊本穆思依姆(12世纪末)、伊本班纳(13世纪末)等都使用了归纳推理,这表明数学归纳法使用较普遍,尤其是凯拉吉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2 333 (1)124n n n +++??????+= 这是数学家对数学归纳法的最早证明。 接着,法国数学家莱维.本.热尔松(13世纪末)用"逐步的无限递进",即归纳推理证明有关整数命题和排列组合命题。他比伊斯兰数学家更清楚地体现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基础,递进归纳两个步骤。 到16世纪中叶,意大利数学家毛罗利科对与全体和全体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证明作了深入的考察在1575年,毛罗利科证明了 21n n a a n ++= 其中1231,2k a k =+++??????=?????? 他利用了逐步推理铸就了“递归推理”的思路,成为了较早找到数学归纳中“递归推理”的数学家,为无限的把握提供了思维。 17世纪法国数学家帕斯卡为数学归纳法的发明作了巨大贡献,他首先明确而清晰地阐述数学归纳法的运用程序,并完整地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了他所发

1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含答案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 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的分类 简单随机抽样????? 抽签法随机数法 3.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及适用类型 简单随机抽样有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在总体个体数不多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 4.系统抽样的概念 先将总体中的个体逐一编号,然后按号码顺序以一定的间隔k 进行抽取,先从第一个间隔中随机地抽取一个号码,然后按此间隔依次抽取即得到所求样本. 5.系统抽样的步骤 假设要从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步骤为: (1)先将总体的N 个个体编号.有时可直接利用个体自身所带的号码,如学号、准考证号、门牌号等. (2)确定分段间隔k ,对编号进行分段.当N n (n 是样本容量)是整数时,取k =N n ; (3)在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l(l≤k); (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l 加上间隔k 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l +k),再加k 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l +2k),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 6.分层抽样的概念 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7.分层抽样的适用条件 分层抽样尽量利用事先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并充分考虑保持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的一致性,这对提高样本的代表性非常重要.当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往往选

高三数学课题:数学归纳法(公开课讲解)

课题:数学归纳法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2.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学归纳法的学习,体会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规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时,“归纳奠基”与“归纳递推”两个步骤缺一不可,而关键的第二步,其本质是证明一个递推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归纳法是用有限步骤解决无限问题的重要方法,提高归纳、猜想、证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是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的了解,关键是弄清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及其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P 71中的例1.在数列{a n }中,a 1=1,a n+1= n n a a +1(n ∈N+),先计算a 2,a 3,a 4的值,再推测通项an 的公式. 生:a 2=21,a 3=31,a 4=41.由此得到:a n =n 1(n ∈N +). 问题2:通过计算下面式子,你能猜出()()121531--++-+-n n 的结果吗?证明你的结论? ________97531________ 7531_______531_______ 31=-+-+-=+-+-=-+-=+- 生:上面四个式子的结果分别是:2,-3,4,-5,因此猜想: ()()()n n n n 1121531-=--++-+- (*) 怎样证明它呢? 问题3:我们先从多米诺骨牌游戏说起,这是一种码放骨牌的游戏,码放时保证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若前一块骨牌倒下,则一定导致后一块骨牌也倒下。只要推倒第一块骨牌,由于第一块骨牌倒下,就可导致第二块骨牌倒下;而第二块骨牌倒下,就可以导至第三块骨牌倒下……最后,不论有多少块,都能全部倒下。 (二)、研探新知 原理分析:问题3:可以看出,使所有骨牌都倒下的条件有两个: (1) 第一块骨牌倒下; (2) 任意相邻的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 可以看出,条件(2)事实上给出了一个递推关系:当第k 块倒下时,相邻的第k+1块也倒下。这样只要第1块骨牌倒下,其他所有的骨牌就能够相继倒下。事实上,无论有多少块骨牌,只要保证(1)

利用随机数表抽取样本的方法 讲精编版

利用随机数表抽取样本的方法 随机数表是由0、1、2、3……9,这十个数字随机排列成的表格,表中每个位置上出现各个数字的概率都是相等的,随机数表不是唯一的,只要一个数表各个位置上出现的数字的概率是相同的,它就可以构成一个随机数表,第一张随机数表是由铁皮特在1927年给出的,统计工作者常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表,有的多功能计算器上也设有生成随机数的按键. 一、直接利用随机数表 直接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样共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对总体的各个个体进行编号 这里所谓编号就是编数字号码,编码方法与总体中个体多少有关,具体编码方法如下:当个体数小于或等于100时,可编为两位数字号码,如:总体的个数为100,其编号为00,01,02,……99; 当个体数小于或等于1000时,可编为三位数字的号码,如:总体个数为500,其编号000,001,002,……499; 当个体数小于或等于10000时,可编为四位数字的号码,如:总体数为7560,其编号为0000,0001,0002,……7559; … …… …… … 这样的编号是为了便于使用随机数表. 第二步:选定抽样开始的数字 为了保证所选数字的随机性,①要随机选,②应在面对随机数表之前就指出开始数字的纵横位置,例如:选第8行第10列位置的数字为开始抽样的数字, ③根据所选数字的纵横位置,在表中查清所选的数字是几,例如:第8行第10列数字是9. 第三步:抽取样本号码 从选定的数字开始,按照对个体所编的号码位数〔如:两位或三位或四位……〕,沿着同一个方向向右或向左或向上或向下两位、两位或三位、三位或四位、四位……一直读下去,就会得到一系列两位数字号码或三位数字号码或四位数字号码……,在这些号码里,按抽取的顺序依次把不在编号内的号码去掉,重复号码只取一个,这个过程继续下去,直到取够样本容量为止.为了便于操作,特别是为了知道所抽取的每一个号码是否与前面得到的号码重复,可将总体中所有号码先按顺序列出,每抽出一个号码时就在其中的相应号码中做一个记号,这样就知道后面的号码是否被取出. 例如:某地举行了一次数字竞赛,参加竞赛的学生300人,为了了解竞赛成绩分布情况,计划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5的样本,其步骤如下: Ⅰ、给三百名参赛者进行三位数编号,编号为000,001,002,003……299. Ⅱ、选定开始抽样的数字,在人教版高三数学教材选修〔Ⅰ〕p25的随机数表中任选第5行第10列位置的数4为开始抽样的数字. Ⅲ、从选定的数4开始向右三位,三位读下去,得到一系列三位数号码,在得到的三位数号码中去掉大于299的,重复的号码只取一个,则得容量为15的样本号码为246,223,162,061,130,217,209,258,120,163,199,175,128,238,123. 二、间接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样 当总体个数较多时,一般抽取的样本容量也较大,直接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样,显然较为费事,如果先把总体分成几个均衡的若干部分,再利用随机数表施行抽样,则较为方便.根据总体情况和所要抽取的样本大小分两种情况来谈. 1、总体已经是均衡的几部分,且样本容量与部分容量不相等

简单随机抽样

1. 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2. 能够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请同学自主学习P54-57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地,我们把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组成总体的每一个称为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目叫。 2.我们常用的抓阄法是不是简单随机抽样?为什么?抽鉴法的概念是什么?从概念、细化出操作步骤是什么? 3.随机数法的概念是什么?怎样利用随机数表产生样本? 4.在使用随机数表产生样本时,往往从0开始终编号,你能说出这样做的好处吗? 二、新课导学 ※探索新知 新知1: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一般地,设一个总体含有N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这样抽取的样本,叫做简单随机样本。 【说明】简单随机抽样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1)简单随机抽样要求被抽取的样本的总体个数N是有限的。 (2)简单随机样本数n小于等于样本总体的个数N。 (3)简单随机样本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的。 (4)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不放回的抽样。 (5)简单随机抽样的每个个体入样的可能性均为n/N。 新知2:抽签法和随机数法 抽签法的定义:一般地,抽签法就是把总体中的N个个体编号,把号码写在号签上,将号签放在一个容器中,搅拌均匀后,每次从中抽取一个号签,连续抽取n次,就得到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 【说明】抽签法的一般步骤: (1)将总体的个体编号。 (2)连续抽签获取样本号码。 思考:你认为抽签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当总体中的个体数很多时,用抽签法方便吗?

高考数学专题训练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 注意事项:1.考察内容:数学归纳法 2.题目难度:中等难度 3.题型方面:10道选择,4道填空,4道解答。 4.参考答案:有详细答案 5.资源类型:试题/课后练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 2...(312))...(2)(1(-???=+++n n n n n n ”从k 到1+k 左端需增乘 的代数式为 ( ) A .12+k B .)12(2+k C . 112++k k D .1 3 2++k k 2.凸n 边形有()f n 条对角线,则凸1n +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1)f n +为( ) A .()1f n n ++ B .()f n n + C .()1f n n +- D .()2f n n +- 3.已知 11 1 ()()12 31 f n n n n n *= +++ ∈++-N ,则(1)f k +=( ) A .1 ()3(1)1 f k k + ++ B .1 ()32f k k + + C .1111 ()3233341f k k k k k +++- ++++ D .11 ()341 f k k k +- ++ 4.如果命题()p n 对n k =成立,那么它对2n k =+也成立,又若()p n 对2n =成立,则下列 结论正确的是( ) A .()p n 对所有自然数n 成立 B .()p n 对所有正偶数n 成立 C .()p n 对所有正奇数n 成立 D .()p n 对所有大于1的自然数n 成立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为正奇数时,n n x y +能被x y + 整除”时,第二步归纳假设应写 成( ) A .假设21()n k k * =+∈N 时正确,再推证23n k =+正确

数学归纳法知识点大全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是用于证明与正整数n 有关的数学命题的正确性的一种严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竞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第一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 0n n =(N n ∈01.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时,)(n P 成立; ②假设),(0N k n k k n ∈≥=成立,由此推得1+=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0n n ≥时,)(n P 成立. (2)第二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当0n n =(N n ∈0)时,)(n P 成立; ②假设),(0N k n k k n ∈≥≤成立,由此推得1+=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0n n ≥时,)(n P 成立. 2.数学归纳法的其他形式 (1)跳跃数学归纳法 ①当l n ,,3,2,1Λ=时,)(,),3(),2(),1(l P P P P Λ成立,

②假设k n =时)(k P 成立,由此推得l k n +=时,)(n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1≥n 时,)(n P 成立. (2)反向数学归纳法 设)(n P 是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如果 ① )(n P 对无限多个正整数n 成立; ②假设k n =时,命题)(k P 成立,则当1-=k n 时命题)1(-k P 也成立,那么根据①②对一切正整数1≥n 时,)(n P 成立. 例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为非负实数,有 在证明中,由 真,不易证出 真;然而却很容易证出 真,又容易证明不等式对无穷多个 (只要 型的自然数)为真;从而证明 ,不等式成立. (3)螺旋式归纳法 P (n ),Q (n )为两个与自然数 有关的命题,假如 ①P(n0)成立; ②假设 P(k) (k>n0)成立,能推出Q(k)成立,假设 Q(k)成立,能推出 P(k+1)成立; 综合(1)(2),对于一切自然数n (>n0),P(n),Q(n)都成立;

1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

统计 1.抽样方法:(1)简单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数表法)常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少时,它的特征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2)系统抽样也叫等距离抽样,常用于总体个数较多时,它的主要特征是均衡成若干部分,每部分只取一个;(3)分层抽样,主要特征是分层按比例抽样,主要用于总体中有明显差异,它们的共同点:每个个体被抽到 的概率都相等n N ,体现了抽样的客观性和平等 性。 如(1)某社区有5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125户,中等收入家庭280户,低收入家庭95。为了调查社会购买力的某项指标,要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户的样本,把这种抽样记为A;某中学高中一年级有12名女排运动员,要从中选取3人调查学习负担的情况,把这种抽样记为B,那么完成上述两项调查应分别采用的抽样方法:A为_______,B为_____。(答: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3)某中学有高一学生400人,高二学生300人,高三学生300人,现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每个学生被抽到的概率为0.2,则n= _______(答:200); (4)容量为100的样本拆分成10组,前7组的频率之和为0.79,而剩下的三组的频数组成等比数列,且其公比不为1,则剩下的三组中频数最大的一组的频率是______(答:0.16); (5)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含有10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则某一个体a“第一次被抽到的概率”,“第一次未被抽到,第二次被抽到的概率”,“在整个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答:111 ,, 10105 ); 2.总体分布的估计: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即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即总体期望值――描述一个总体的平均水平);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方差和标准差是描述一个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方差或标准差越小,表示这个样本或总体的波动越小,即越稳定)。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总体估计要掌握:(1)“表”(频率分布表);(2)“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 (1)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据分布的总体趋势。 (2)从频率分布直方图得不出原始的数据内容,把数据表示成直方图后,原有的具体数据信息就被抹掉了。 频率直方图的作法: (1)算数据极差(); min max x x-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决定分点; (4)列频率分布表; (5)画频率直方图。 提醒:直方图的纵轴(小矩形的高)一般是频率除以组距的商(而不是频率),横轴一般是数据的大小,小矩形的面积表示频率。组数的决定方法是:设数据总数目为n,50 ≤ n时,分为8 ~ 5组; 100 50≤

高中数学 数学归纳法

13.4 数学归纳法 一、填空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 2n -1<n (n ∈N ,且n >1),第一步要证的不 等式是________. 解析 n =2时,左边=1+12+122-1=1+12+1 3,右边=2. 答案 1+12+1 3<2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1×3+223×5+…+n 2(2n -1)(2n +1)=n(n +1)2(2n +1);当推证当n =k +1等式也成立时,用上归纳假设后需要证明的等式是 . 解析 当n =k +1时,121×3+223×5+…+k 2(2k -1)(2k +1)+(k +1)2(2k +1)(2k +3) =k(k +1)2(2k +1)+(k +1)2 (2k +1)(2k +3) 故只需证明k(k +1)2(2k +1)+(k +1)2(2k +1)(2k +3)=(k +1)(k +2) 2(2k +3)即可. 答案 k(k +1)2(2k +1)+(k +1)2(2k +1)(2k +3)=(k +1)(k +2) 2(2k +3) 3.若f (n )=12+22+32+…+(2n )2,则f (k +1)与f (k )的递推关系式是________. 解析 ∵f (k )=12+22+…+(2k )2, ∴f (k +1)=12+22+…+(2k )2+(2k +1)2+(2k +2)2; ∴f (k +1)=f (k )+(2k +1)2+(2k +2)2. 答案 f (k +1)=f (k )+(2k +1)2+(2k +2)23.若存在正整数m ,使得f (n )= (2n -7)3n +9(n ∈N *)能被m 整除,则m =________. 解析 f (1)=-6,f (2)=-18,f (3)=-18,猜想:m =-6. 答案 6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3+(n +1)3+(n +2)3(n ∈N *)能被9整除”,要利用归纳

随机数字表法

(一)两个处理比较的分组 【例12.1】现有同品种、同性别、同年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绵羊18只,试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分成甲、乙两组。 绵羊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随机数字 组别 调整组别16 乙 07 甲 44 乙 99 甲 8 3 甲 1 1 甲 4 6 乙 甲 32 乙 24 乙 甲 20 乙 14 乙 85 甲 88 乙 45 甲 10 乙 93 甲 72 乙 88 乙 首先将18只绵羊依次编为1,2,……,18号,然后从随机数字表中任意一个随机数字开始,向任一 方向(左、右、上、下)连续抄下18个(两位)数字,分别代表18只绵羊。令随机数字中的单数为甲组, 双数为乙组。如从随机数字表(Ⅰ)第12行第7列的16开始向右连续抄下18个随机数字填入表第二行。 随机分组结果: 甲组:2456121416 乙组:13789101113151718 甲组比乙组少4只,需要从乙组调整两只到甲组。仍用随机的方法进行调整。在前面18个随机数字 后再接着抄下两个数字:71、23,分别除以11(调整时乙组的绵羊只数)、10(调整1只绵羊去甲组后 乙组剩余的绵羊只数),余数为5、3,则把分配于乙组的第5只绵羊(9号)和余下10只的第3只绵羊 (7号)分到甲组。调整后的甲、乙两组绵羊编号为: 甲组 2 4 5 6 7 9 12 14 16 乙组 1 3 8 10 11 13 15 17 18 下表就是一个随机号码表: 03 47 43 73 86 36 96 47 36 61 46 98 63 71 6 97 74 24 67 62 42 81 14 57 20 42 53 32 37 3 16 76 02 27 66 56 50 26 71 07 32 90 79 78 5 12 56 85 99 26 96 96 68 27 31 05 03 72 93 1 55 59 56 35 64 38 54 82 46 22 31 62 43 09 9

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 知识点数学归纳法 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7 易误提醒运用数学归纳法应注意: (1)第一步验证n=n0时,n0不一定为1,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起始值. (2)由n=k时命题成立,证明n=k+1时命题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到归纳假设,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 1.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剖析:(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有关命题的关键在第二步,即n=k+1时命题为什么成立?n=k+1时命题成立是利用假设n=k时命题成立,根据有关的定理、定义、公式、性质等数学结论推证出来的,而不是直接代入,否则n=k+1时命题成立也成假设了,命题并没有得到证明. (2)用数学归纳法可证明有关的正整数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正整数问题都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学习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运用数学归纳法时易犯的错误有哪些? 剖析:(1)对项数估算的错误,特别是寻找n=k与n=k+1的关系时,项数发生什么变化被弄错. (2)没有利用归纳假设:归纳假设是必须要用的.假设是起桥梁作用的,桥梁断了就通不过去了. (3)关键步骤含糊不清,“假设n=k时结论成立,利用此假设证明n=k+1时结论也成立”是数学归纳法的关键一步,也是证明问题中最重要的环节,对推导的过程要把步骤写完整,注意证明过程的严谨性、规范性.

【自主练习】 1.已知f (n )=1n +1n +1+1n +2+…+1 n 2,则( ) A .f (n )中共有n 项,当n =2时,f (2)=12+1 3 B .f (n )中共有n +1项,当n =2时,f (2)=12+13+1 4 C .f (n )中共有n 2-n 项,当n =2时,f (2)=12+1 3 D .f (n )中共有n 2-n +1项,当n =2时,f (2)=12+13+1 4 2.(2016·黄山质检)已知n 为正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13-14+…+1 n +1= 2? ???1n +2+1n +4+…+12n 时,若已假设n =k (k ≥2为偶数)时命题为真,则还需要用归纳假设再证n =( )时等式成立( ) A .k +1 B .k +2 C .2k +2 D .2(k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