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14章宏观经济政策)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14章宏观经济政策)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14章宏观经济政策)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经济政策概论

1.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是指经济主体按着确定的经济目标,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而采用的各种手段。经济政策的本质就是经济主体、经济目标、各种手段三者的有机结合。其中各种手段居于重要地位,具体包括了广泛的内容,诸如:方针、战略、原则、办法、措施等等,统称经济政策工具。

2.经济政策与经济理论的关系

经济理论是经济政策的基础、前提和根据,经济政策是经济理论的必然结论、运用和现实表现。经济政策是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的中间桥梁和纽带,是解决经济矛盾和经济实践中问题的重要手段。经济实践是经济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传统经济学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信念,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3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后,凯恩斯经济学居统治地位,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一整套需求管理的政策。凯恩斯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和意识形态。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在西方先有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措施,然后才有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分之一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泛采用了以凯恩斯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一定作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滞胀现象,新古典综合派既不能解释又不能解决滞胀,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复兴,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对主流经济学提出了批评和指责。于是适应现实的要求,出现与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3.经济政策学

经济政策学属于规范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史或经济学说史上,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一般是分不开的,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或学说体系。即研究经济体系运行的实证理论和对经济体系进行社会评价的规范理论是结合在一起的。

经济政策学除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外,还具有规范性和实用性。规范性表现为不能回避价值或伦理判断,不像宏观经济理论那样研究总量之间关系,而是研究经济运行是好是坏,应该怎样合理运行。实用性表现为,从经济实际的问题出发,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制定经济政策,作用于现实经济活动。

4.经济政策目标

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看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经济政策不是仅考虑某一个目标,而是要同时兼顾这些目标。

(1)充分就业

①充分就业的两种含义

a.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之外,所有愿意接受各种现行工资的人都找到职业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是充分就业。

b.包括劳动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其愿意接受的价格,全部用于生产的一种经济状态,即所有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②充分就业目标的类型

a.短期充分就业目标。短期充分就业目标是针对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而造成的,经济制度自身难以调节、消除,必须由政府干预。

b.长期充分就业目标。长期充分就业目标是要解决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迅速变化,工人不适应而造成的,具有长期性,政府的长期目标是要克服结构性失业。

(2)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不出现通货膨胀,即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的和显著的上涨。物价稳定和一般价格水平的温和上涨并不矛盾,温和的或爬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

(3)经济增长

①经济增长的概念

a.经济增长是指某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实际产量的增加,表现为特定时期内,全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b.衡量经济增长的方法,一般是计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一般情况下,经济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的国家增长率比较高,而处于较高发展阶段的国家增长率比较低。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把经济增长列为经济政策目标的原因

a.在政治上,经济增长率高低是各国实力和地位争夺的一个重要方面。

b.在经济上,经济增长率高低是影响充分就业和公平分配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前提。

(4)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要求做到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进出口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使一国外汇储备有所增加。适度增加外汇储备看作是改善国际收支的基本标志。

上述经济政策目标之间有互补关系,也有交替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的实现有促进作用;交替关系是指一个目标的实现对另一个有排斥作用。

5.经济政策手段

(1)经济政策手段的内容

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工具,一般包括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汇率手段、经济管制手段以及制度变革等。

①财政政策手段分两方面:一是内在稳定器;二是酌情运用的政策,包括政府支出政策和政府收入政策,收入政策中最重要的是税收政策。

②货币政策手段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通过对货币和信用的操纵,对各种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施加影响。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率,被称作货币政策的三件武器。

③汇率政策手段是近年来各国常用的政策手段之一。汇率变动将引起对外贸易中相对价格的变动和贸易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包括提高汇率和降低汇率两方面。

④经济管制分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一般情况不采取直接管制,收入政策与人力政策属直接管制手段。间接管制是采取指导线之类的手段对某些经济变量施加影响。

⑤制度变革是适合于长期政策目标的政策手段。制度变革的类型有:a.关于流通、分配领域的体制改革。b.关于所有制形式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c.关于国际经济机构的变革。

(2)评价政策手段的标准

①政策手段运用的速度要快。一般来说,在财政方面,改变转移支出比改变税率要快,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要快。

2020年(财务知识)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财务知识)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 壹、基本概念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投资的利率系数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货币幻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补偿性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再贴现政策充分就业 预算盈余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政策 二、判断题 1.财政政策可影响总需求,从而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3.IS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LM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于LM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6.因为政府增加支出和增加税收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是相反的,所以政府增加同样的支出和税收对国民收入没有影响。() 7.只要挤出效应小于100%,政府支出的增加就能刺激国民收入的增长。()8.当政府支出水平既定时,只有实际利率上升,赤字才会产生对投资的挤出效应。() 9.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0.对政府来说,无论用货币筹资仍是债务筹资,其结果是相同的。()11.于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十分有效。()

12.财政制度内于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但不能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13.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大。() 14.IS和LM曲线的交点壹般位于中间区域,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均有效。() 15.于凯恩斯区域挤出效应完全;于古典区域挤出效应等于零。() 16.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使用,会引起利率上升的同时产出增加。()17.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8.政府主要依靠出售债券来筹款支付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开支。() 19.于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财政政策不以实现收支平衡为目标,而是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 20.货币政策的优点之壹是能够均衡地影响总需求的各个方面。() 21.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22.政府预算于长期壹定是平衡的,但于短期不壹定平衡。() 23.于本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普遍要求财政年度收支保持平衡。()24.财政预算的盈余说明壹国实行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25.失业保障制度对国民收入水平变动能起自动稳定的作用。() 26.壹般说来,货币政策的决策要比财政政策的决策迅速。() 27.于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中,公开市场业务是最灵活的政策。() 28.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是增发钞票。() 29.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论于什么条件下均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30.于宏观经济政策中,改变法定存款准备率是威力最大的货币政策。()31.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诱使商业银行增加向中央银行借款。()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 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五章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基本概念 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产品差别价格歧视政策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 答:略。 二、思考题 1.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特征? 答:完全竞争市场亦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一种不存在丝毫垄断因素,竞争可以充分展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不受到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主要有: (1)在同一个市场中存在数量众多的厂商和购买这些厂商产品的消费者。由于同一行业中厂商众多,单个厂商所提供的产品数量在市场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很小,因而不会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任何影响。单个厂商只能按照市场上已经形成的价格出售产品。同样,单个消费者由于其购买数量在市场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从而也不可能对价格形成产生影响。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和消费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他们可以按照既定的价格卖出或者买进他们愿意的任何数量的商品,而不会对市场价格产生任何的影响。 (2)所有厂商生产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同质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所有厂商的产品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由此决定,单个厂商如果以高价出售产品,消费者会转而购买其他厂商的产品。 (3)买卖双方具有完全信息。买卖双方对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信息有充分的把握。消费者不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生产者也不会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销售。 (4)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市场上的资源都能够完全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阻止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或者原有厂商退出该行业的因素。在短期内,虽然企业规模和厂商数量不变,但劳动力、原材料等可变要素都可以自由转移。 2.说明完全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存在着两条需求曲线,一条是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水平曲线,另外一条是整个市场面临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两者的关系在于:单个厂商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水平的需求曲线表明每个厂商可以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出售他愿意出售的任何数量的商品而不会影响产品的价格,即市场对该厂商的产品需求具有完全弹性。表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价格是由市场上所有的买者和卖者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及解析——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练习题及解析——第四章 1.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提供贷款。 A.各级政府 B.商业银行 C.开发银行 D.工商银行 答案:B 解析:P74. 2.主要职责和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管理存款准备金、利率业务,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和再贴现以及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2.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目前主要靠()来解决。 A.从金融市场筹资 B.向金融机构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 C.向企业发行金融债券 D.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 答案:B 解析:P77.2.国家开发银行(3)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来源主要靠向金融机构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来解决。 3.国家开发银行将属于资本金性质的资金以长期优惠贷款的方式,按投资项目配股需要,贷给国家控股公司和中央企业集团,由它们对项目进行参股、控股,称为()。 A.特别贷款 B.优惠贷款 C.软贷款 D.硬贷款 答案:C 解析:P77.2.国家开发银行(5)贷款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软贷款,即国家开发银行将属于资本金性质的资金以长期优惠贷款的方式,按投资项目配股需要,贷给国家控股公司和中央企业集团,由它们对项目进行参股、控股。 5.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 A.35 B.40 C.45 D.50 答案:B

解析:P91.(8)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 6.根据《典当行管理暂行办法》,典当行实收资本金不得少于()万元。 A.800 B.500 C.80 D. 答案:B 解析:P81.6.典当行。 7.狭义的金融期货是指()。 A.利率期货 B.股票指数期货 C.黄金期货 D.外汇期货 答案:A 解析:P86.(四)金融期货:金融期货的种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期货即利率期货。广义的金融期货,包括利率期货、外汇期货、黄金期货以及股票指数期货等。 8.中央银行放松银根的措施是()。 A.提高贴现率,买入债券 B.降低贴现率,买入债券 C.提高贴现率,卖出债券 D.降低贴现率,卖出债券 答案:B 解析:P88.2.再贴现:如贴现率升高,意味着国家判断市场过热,有紧缩意向;反之,则意味着有扩张意向。3.公开市场业务:当中央银行判断社会上资金过多时,便卖出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以收回一部分资金;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债券,直接增加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

西方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

西方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 (一)微观经济学总结 一、框架 二、基本概念 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市场均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效用、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机会成本 三、几种市场类型 市场类型厂商产品差异对价格控制进入市场接近的商品 数量程度程度难易程度市场 完全竞争很多无差别没有很容易农产品 完全垄断很多有差别较小比较容易轻工业、零售业寡头市场几家有差别较大比较困难民航、通讯、汽车 或无差别制造、石油开采完全垄断一家不可替代很大不可能公用事业 四、七种均衡

1.市场均衡 2.消费者均衡 3.生产者均衡 4.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短期均衡 5.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 6.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短期均衡 7.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长期均衡 五、概念辨析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2.实证与规范经济学 3.需求(供给)的变化与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化 4.短期与长期 5.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6.停业点与盈利点 六、基本原理 1.需求、供给、供求原理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4.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5.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七、典型经济现象解释 1.丰收悖论 2.猪流感疾病,是猪肉价格下降,分析均衡变动 步骤:㈠确定事件使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移动或二者同时移动 ㈡确定曲线的变动方向 ㈢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数量 3.为何钻石比水贵:水数量多边际效用小。 4.惨淡经营,店铺为何不关门? P=A VC 为停业点。当AC>P>A VC虽亏本,但其收入高于可变成本,还有一部分可弥补固定成本。若其关门将损失全部固定成本。因此商家会选择继续经营。 5.为何铁路、供水、供电等行业能保持其垄断地位? 政府特许自然垄断 6.最低工资法德出台将会有哪些成效和弊端? 一部分人取得叫高收入造成失业 7.在小镇放烟花,能向居民收取观看费用吗? 不能外部性不直接收费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笔记及重点总结

人大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笔记讲义(精装版)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 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 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 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 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 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 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 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 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附答案)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古典主义极端凯恩斯主义极端 二、判断是非题 1、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T ) 2、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F ) 3、若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强的 刺激作用,则该项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T ) 4、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二曲线相交,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 F ) 5、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增加政府支出完全不会挤占私人投资和消费支出 ( F ) 6、LM曲线不变,IS曲线越平坦,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T ) 7、在古典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则有效果(T ) 8、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和消费不存在挤出效应(F ) 9、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极大(T ) 10、在古典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毫无效果(T ) 三、选择 1、下面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的是(A ) 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h越小越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2、LM曲线的斜率越大(越陡峭),则(AD ) A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B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C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 D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 3、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里(B ) A 财政政策无效 B 货币政策无效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 D 财政政策有效 4、下面哪种情况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C ) A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不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 C 利率对货币供给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的变动是敏感的 D 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5、如果IS曲线与向右上倾斜的LM相交,投资对利率不是完全没弹性,那么财政政策 ( C ) A 如果单独采用将更有效 B 是无效的 C 如果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联合使用会更有效 D 不能用来刺激经济,因为它会导致利率上升 四、简答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几种组合,分别对收入和利率产生什么效应?

西方经济学试卷(附答案)许纯祯第三版

西方经济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30) 1、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D ) A、需求下降B需求增加C需求量下降D需求量增加 2、某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D ) A、替代品B互补品C正常品D低档品 3、按照需求规律,需求曲线是一条(D ) A、垂直直线B水平直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4、均衡价格一定随着(B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C、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5、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C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6、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这种商品(A ) A、总效用达到最大B总效用降到最小C总效用为零D平均效用最小 7、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 ) 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的相交之点 C 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预算约束线上的任何一点 8、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C ) A、递减B不变C递增D先增后减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理性的厂商一定会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D) A、总产量递增的阶段B边际产量递增的阶段 C 平均产量递增的阶段D平均产量最高点至边际产量为零的阶段 10、当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时(C ) A、总产量最大B总产量最小 C 平均产量最大D平均产量最小 11、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 ) A、成本增加B产量增加C产量不变D技术水平提高 12、在短期平均成本上升阶段,短期边际成本曲线(B ) A、等于平均成本B大于平均成本C小于平均成本D与平均成本曲线相 交 13、利润最大化原则是(C )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C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1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一定(A ) A、相等B两条曲线相交C前者大于后者D后者大于前者 15、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D) A、与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重合B与平行于数量轴的价格线重合 C 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D 向右下方倾斜 二、多项选择题(20)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C大于AC时,AC下降 B、MC小于AC时,AC下降 C、MC等于AC时,AC下降 D、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 E、MC等于AC时,AC达到最高点 2、生产函数表示了() A、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B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C生产的物质技术关 系

西方经济学微观笔记整理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 的该商品的数量。 有效需求:需求必须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有效供给:供给是生产者对某种商品提供出售的愿望与出售能力相结合的。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点:从几何意义上说,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 曲线相交的交点上,该交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和相等的供求量分别被称为均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 市场出清: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就是市场出清。 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 曲线的运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 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 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 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的运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 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指单个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 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消费者均衡就是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 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预算线: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 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厂商:又称生产者或企业,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试题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 一、判断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 2、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3、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 M之中。(×) 1 4、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 5、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 6、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7、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 8、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率,那么它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证券。(×) 9、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下降,国民收入上升。(√) 10、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决策要比财政政策的决策迅速。(√) 11、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比实现财政平衡更为重要。(√) 12、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3、在物价水平不变使,中央银行决定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使得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4、当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 响最大(√)。 15、IS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引起利率上升,只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 16、当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越陡峭时,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二、选择题 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D )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D )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投资; D、活期存款。 3、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 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D、以上都是。 4、商业银行的储备如低于法定储备,它将( D ) A、发行股票以筹措资金; B、增加贷款以增加资产; C、增加利率以吸引存款; D、收回部分贷款。 5、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B ) A、吸收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适合的贷款对象;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8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八章 一般均衡、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交换与生产的一般均衡 1.交换的一般均衡 (1)交换的一般均衡的含义及条件 交换的一般均衡是指在社会生产和收入分配状况既定的条件下,通过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换使得交易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态。假如有两种商品和两个消费者,如图8-1所示,现在要决定在A 、B 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X 、Y 两种商品。图中的E 点如果再作改动,无论向哪个方向都会对A 或B 产生不利的影响。 图8-1 交换的一般均衡 因此交换的一般均衡的条件应该是消费者的各自商品组合选择达到这样的一种状态:如果再作任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或不变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境况变坏。用数学语言来说,在E 点上消费者A 和B 的两条无差异曲线正好相切,因此,这两条无 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正好相等,即:A B XY XY MRS MRS =。 (2)契约曲线 消费者A 和B 都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把这些曲线的切点连接在一起可以得到一条表示一般均衡的曲线,这就是契约曲线。在图中就是连接两个原点的曲线。交换最终达到的均衡状态称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它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使得某些人状况变好的改变都会使得另一些人的状况变坏。 (3)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 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是在社会产出水平既定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可能达到的最大效用(福利)。除非社会的产出水平增加,否则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不会超过这一效用可能性边界线。但是改变X 和Y 的相对产出水平将会改变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的形状。由上述契约 曲线可以导出消费者的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或称为效用可能性曲线。如图8-2中的S S G G '。效用可能性边界曲线上的点与契约曲线的点是相对应的。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发展到当代的产物。我国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有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其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增进对西方国家的了解和研究,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西方,经济学是基础学科,不了解西方 经济学,就难以看懂西方经济国家的经济报刊文章,也无从把握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为西方的经济学著作和报刊文章都是按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写成的,西方经济政策的制订也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依据的。同时,在目前的国际经济机构中,西方经济学也是通用的经济语言和工具。具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是参加国际经济机构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必须了解、学习和研究西方经济学,只有这样,才能了解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及理论依据,知道他们的经济运行机理,懂得他们的经济组织和管理方法,研究他们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真正做到知已知彼,促进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 其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它的运行机理和发展规律如何,如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新的理论来解释、回答和阐述。而西方经济学则可以为我们提供参与和借鉴。虽然西方经济学从本质来说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但西方经济学有具有实用性特征,它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主要是为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服务的。可以这样说,西方经济学实际上是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比如说,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价格理论、成本和收益理论、市场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理论、货币理论、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实际上都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它可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那么,该国的失业率为()。 A.10% B.5% C.11% D.8% 2.使货币创造乘数变大的原因是()。 A.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提高 B.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C.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上升 D.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3.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A.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B.稳定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C.国际收支平衡D.政府预算盈余 4.在经济过热时,按照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政府应该()。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货币供给量 C.增加政府财政支出D.减少税收 5.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了()。 A.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上升B.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下降 C.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上升D.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下降 6.所得税率增加将会导致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7.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A.旨在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B.可以稳定收入,但会导致价格波动 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可以取代财政政策 8.凯恩斯认为,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外,社会还存在()。 A.非自愿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9.当超额储备率为多少时,货币创造乘数达到最大()。 A.等于法定准备金率B.为负数C.等于零D.趋近于无穷大 10.降低贴现率的政策()。 A.将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愿望B.给经济活动降温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D.通常导致政债券价格的下跌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7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许纯祯《西方经济学》(第3版)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生产要素定价理论概述 1.生产要素的需求 生产要素的价格仍与产品的价格一样,都是由竞争的市场中供求两方面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同样,在这里受供求状况影响的市场价格起着调节作用,正是它决定了厂商对各类生产要素的需求量的选择。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指各种生产资源在生产中所提供服务的价格,而不是指生产要素本身的价格。 (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①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是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②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是为了生产出用于向市场出售的商品或劳务,它是由消费需求引致的一种需求。 ③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目的不是满足消费的欲望,而是为了追求利润的需要。 (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是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MRP)曲线的向下倾斜的那一部分。边际收益产量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而带来的收益的增加,它表示要素边际生产力的高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即边际收益产量等于边际产量与价格的乘积。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AR MRP MP P 和MR是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的,MRP MP MR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每个单位要素的边际产量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由递增到递减的。MRP曲线也是先上升而后下降的,其下降的那一部分即为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如图7-1所示,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只是ARP M RP >时MRP向下倾斜的部分,即图中MRP曲线d点以下的部分。 图7-1 生产要素的ARP和MRP (3)生产要素需求的均衡条件 厂商对生产要素的均衡条件是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MRP)等于边际要素成本(MFC)。

第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班级:姓名:学号: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专业:考试时间:2017-03-10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西方经济学下篇—《宏观经济学》单元测试题 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课程编号:417012适用年级:2015学制:四适用专业:统计学试题类别:A 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分,共5分) 1. 财政政策 2. 货币政策 3. 挤出效应 4. 自动稳定器 5. 公开市场业务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A .通货膨胀率为零,经济加速增长 B .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保持经济稳定的增长 C .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D .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 2.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 )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 .政府转移支付 B .政府购买 C .消费支出 D .出口 3.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A .不变 B .增加 C .减少 D .不相关 4.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 .政府支出增加 B .政府税收增加 C .政府税收减少 D .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5.在经济衰退时期,如果政府不加干预的话,( )。 A .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减少 B .税收减少,政府支出增加 C .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 D .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 6.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7.“挤出效应”发生于( )。 A .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B .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 C .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 D .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较少 8.下列( )的情况不会增加预算赤字。 A .政府债务的利息增加 B .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增加 C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 D .间接税增加 9.下列( )的财政政策将导致国民收入水平有最大增长。 A .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商品和劳务 B .政府购买增加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元 C .税收减少50亿元 D .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弥补 10.政府支出增加使IS 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A .LM 平缓而IS 陡峭 B .LM 垂直而IS 陡峭 C .LM 和IS 一样平缓 D .LM 陡峭而IS 平缓 11.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A .吸收的存款太多 B .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 .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2.商业银行的储备如果低于法定储备,它将( )。 A .发行股票以筹措资金 B .增加贷款以增加资产 C .提高利率以吸引存款 D .收回部分贷款 13.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 A .提高贴现率 B .增加货币供给 C .降低法定准备率 D .中央银行增加购买政府债券 14.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15.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贴现率提高,则( )。 A .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会增加 B .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会减少 C .银行要留的准备金仍不变 D .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6.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 )。 A .降低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 .降低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 .公开市场业务买入国债 D .向商业银行卖出国债 17.财政部向(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 .居民 B .企业 C .商业银行 D .中央银行 18.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通货膨胀压力太大,其紧缩政策为( )。 A .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 B .迫使财政部购买更多的政府债券 C .在公开市场出售政府债券 D .降低法定准备率 19.货币供给增加使LM 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 A .LM 陡峭, IS 也陡峭 B .LM 和IS 一样平缓C .LM 陡峭而IS 平缓 D .LM 平缓而IS 陡峭 20.下列( )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 .LM 陡峭而 IS 平缓 B .LM 垂直而IS 陡峭C .LM 平缓而IS 垂直 D .LM 和IS 一样平缓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转移支付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与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的。 2.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3.在萧条时为取得年度预算的平衡,政府必须降低税率。 4.通货膨胀缺口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加以解决。 5.失业保险制度如果能根据国民收入变化及时地调整失业人口的消费水平,那么对经济就具有内在稳定作用。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公债的负担在通胀时期比萧条时期更重。 7.准备金要求的提高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8.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笔记总结(宏观+微观)

微观部分 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着,1776年出版。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着,1936年出版。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相对应,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 9.非均衡分析: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 10.流量分析:是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11.存量分析: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 12.总量分析: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

证券投资学期末复习题 第四章 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四章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 一、单选题 1、高通货膨胀下的GDP增长必将导致证券价格的()。 A.上涨B.剧烈波动C.下跌D.不确定 2、以下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法定存款准备金B.再贴现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直接信用控制 3、()是影响股票市场供给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 A.宏观经济环境B.制度因素C.上市公司质量D.行业大环境 4、下列何种类型的股票在经济周期的下跌末期能发挥较强的抗跌能力。() A.公共事业B.能源C.设备D.房地产 5、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不包括()。 A.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B.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C.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D.个别证券的价值与走势 6、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通常不通过以下途径()。 A.公司经营效益B.居民收入水平C.投资者对股价的预期D.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7、关于经济周期变动与股价波动的关系,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经济总是处在周期性运动中,股价伴随经济相应的波动,但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运动,股价波动不是永恒的 B.景气来临之时一马当先上涨的股票往往在衰退之时首当其冲下跌 C.能源、设备类股票在上涨初期将有优异表现,但其抗跌能力差 D.公用事业、消费弹性较小的日常消费部门的股票则在下跌末期发挥较强的抗跌能力8、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包括()。 A.减少税收、降低税率,扩大减免税范围,促进股票价格上涨,债券价格也将上涨 B.扩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赤字,证券市场趋于活跃,价格自然上扬 C.减少国债发行(或回购部分短期国债)缩小财政赤字规模,推动证券价格上扬 D.增加财政补贴,使整个证券价格的总体水平趋于上涨 二、多选题 1、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包括()。 A.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B.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C.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D.个别证券的价值与走势

15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15章练习答案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⑴3;⑵3;⑶1;⑷4;⑸3; 2、假设LM曲线方程为y=500亿美元+25r(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1)计算:1)当IS为y=950亿美元-50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40亿美元-10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和2)当IS为y=800亿美元-25r(消费c=40亿美元+0.8y d,投资i=110亿美元-5r,税收t=50亿美元,政府支出g=5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解答:(1)由IS曲线y= 950亿美元–50r和LM曲线y=500亿美元+ 25r联立求解得,950–50r=500+25r,解得均衡利率为r=6,将r=6代入y=950 – 50r得均衡收入为y=950 – 50×6 =650,将r=6代入i=140-10r得投资为i=140 – 10×6=80 同理我们可以用同样方法求2) 由IS曲线亿美元和LM曲线亿美元联立求解得y=500+25r = 800 – 25r,解得均衡利率为r=6, 将r=6代入y=800 – 25r=800 – 25×6 = 650 代入得投资函数得投资为i=110 – 5r = 110 – 5 ×6=80 (2)若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对于1) 2)而言,其IS曲线都会发生变化.首先看1) 这种情况;由y=c+ i+ g,IS曲线将为y=40 + 0.8 (y -t) + 140 – 10r + 80 =40 + 0.8 (y - 50) + 140 – 10r + 80,化简整理得IS曲线为y = 1100 – 50r,与LM曲线联立得方程组 y= 1100 – 50r y=500 + 25r 该方程组的均衡利率为r=8,均衡收入为y=700,同理我们可以用同样方法求2):y=c + i+g = 40 + 0.8 ( y -50) + 110 – 5r + 80 化简整理得新的IS曲线为y =950 – 25r,与LM曲线y=500 + 25r联立可得均衡利率r=9,均衡收入y=725。 (3)收入增加之所以不同,这是因为在LM斜率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受IS曲线斜率的影响.在1)这种情况下,IS 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较小,IS曲线比较平坦,其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比较敏感,因此当IS曲线由于支出增加而向右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也较大,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少.在2)这种情况下,则正好与1)情况相反,IS曲线比较陡峭,投资对利率不十分敏感,因此当IS曲线由于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较少,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多。 3、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90亿美元+0.8y d,t=50亿美元, i=140亿美元-5r,g=50亿美元。 (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 解答:(1)由c=90 + 0.8y d ,t=50 , I =140 -5r ,g=50 和y=c+ i+g 可知IS曲线为: y=90 + 0.8yd + 140 – 5r + 50 =90 + 0.8 ( y - 50) + 140 – 5r + 50 =240 + 0.8y – 5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