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二)教师版

2021-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

物理 〔二〕

考前须知: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某质点以a =2 m/s 2的恒定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在任意1 s 内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B .第2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初的速度大2 m/s C .第n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n -1) m/s D .2 s 内的位移一定是1 s 内的位移的2倍 【答案】C

【解析】根据a =Δv

Δt ,可知在任意1 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增加了2 m/s ,A 错;第2 s 末到第1 s

初经历了2 s 时间,所以速度增加了4 m/s ,B 错;第n s 末到第1 s 末经历了(n -1) s ,所以第n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n -1) m/s ,C 对;根据公式x =v 0t +1

2at 2可知,2 s 内的位移不是1 s

内位移的2倍,D 错。

2.小李同学从万州长江大桥路过,他想估测桥面到水面的高度,于是他将一石子从桥面处无初速释放,3秒后听到击水声,那么桥面到水面的高度最接近(石子下落过程中阻力较小)()

A .20 m

B .30 m

C .43 m

D .50 m 【答案】C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 =1

2gt 2 =45 m ,但实际上石子的下落时间是略小于3 s

的,所以桥的高度略小于45 m ,故C 对。

3.一坐在火车上的同学在火车进站前发现铁路边有等距电线杆,于是从某根电线杆经过他面前〔可视为该同学与电线杆相遇〕时开始计时,同时记为第1根电线杆,5 s 时第10根电线杆恰好经过他面前,火车在25 s 时停下,此时恰好有1根电线杆在他面前。假设火车进站过程做匀减速直

线运动,那么火车速度为0时,在地面前的电线杆的根数为()

A .第18根

B .第22根

C .第25根

D .第26根 【答案】D

【解析】设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l ,根据逆向思维,将火车的运动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25 s ,取5 s 为一个周期,那么每个周期内所走位移之比为1∶3∶5∶7∶9,第5个周期内的位移为9l ,那么总位移为259259

x l l =⨯=,

即总共有26根电线杆,所以在地面前的电线杆的根数为第26根,D 正确。

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位移x 跟时间t 的比值与时间t 的关系图线为一条倾斜直线,如下图。由图可知t =1 s 时的速度大小为()

A .0

B .2 m/s

C .4 m/s

D .6 m/s 【答案】A

【解析】假设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x =v 0t +1

2

at 2,两边同除以时间t ,可得

012

x v at t =+

,对照图象,可得v 0=4 m/s ,a =-4 m/s 2,那么t =1 s 时的速度v =v 0+at =0,应选

A 。

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 、B 、C 三点。经过A 点的速度为1 m/s ,AB 段的长度为4 m ,AB 段和BC 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 m/s 和6 m/s 。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物体经过

B 、

C 两点的速度为5 m/s 和7m/s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3 m/s 2 C .物体经过AB 段的时间为4

3 s

D .BC 段的长度等于2倍AB 段的长度 【答案】D

【解析】AB 段的平均速度为3 m/s ,根据平均速度v =1

2(v A +v B ),可得v B =5 m/s ,同理可得

v C =7 m/s ,故A 对;物体在AB 段,根据v 2-v 02=2ax ,可得a =3 m/s 2,故B 对;根据v =

Δx Δt

可知物体经过AB 段的时间为4

3 s ,故C 对;物体在BC 段,根据v C 2-v B 2=2ax BC ,可得x BC =x AB =

4 m ,

故D 错。

6.近来,我国大局部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 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

B .在t =3 s 时追尾

C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

D .如果刹车不失灵,两车最近距离为20 m 【答案】B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图知,t =3 s 时,b 车的位移x b =v b t =30 m ,a 车的位移x a =60 m ,那么x a -x b =30 m ,所以在t =3 s 时追尾,故A 错误,B 正确;如果刹车不失灵,到t =2 s 时,小汽车的速度减至与大卡车相同,两者位移之差Δx =1

2×20×2

m =20 m <30 m ,所以不会追尾,且此时两者间距离最小为10 m ,故CD 错误。

7.一物体自某高度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地之前瞬间的速度为v 。在运动过程中() A .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的位移之比为1∶2 B .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1

2

v

C .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

D .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2

2

v 【答案】C

【解析】物体某高度静止释放,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推论可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3,故A 错误;设总位移为h ,根据h =12gt 2可得v 中=2

2v ,故B 错误;根

据推论可知通过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故C 正确;根据推论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又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故D 错误。

8.新冠疫情让2021届高三学生少了很多在校学习的时间,返校后为节约时间,小尧同学都是跑步去食堂吃饭。跑步过程中的1

v x -图象如下图,为一条不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假定从小尧的教

室门口到食堂的道路为一水平直线道路,以教室门口为坐标原点,教室到食堂方向为x 轴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小尧运动到x 1的时间为110122x x v v +

B .小尧运动到x 1的时间为

1

01

2x v v + C .小尧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成线性规律变化

D .小尧运动的速度随位移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线性规律 【答案】A

【解析】由运动公式1x t x v v =

=⋅,可知在1

x v

-图象中图象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为运动时间,故运动到x 1的时间为图中梯形的面积,即1101

22x x

t v v =

+,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图象可知斜率为定

值0

1/1/v v k x

-=

,即001v v kxv =+,可见运动的速度与位移不成线性规律变化,且速度随位移的增加而

减小,故CD 错误。

9.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微元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当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这一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表示间隔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C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答案】BD

【解析】质点是理想模型,采用了理想模型法,故A 错误;平均速度v =Δx

Δt ,当Δt →0时可

将平均速度表示为瞬时速度,故应用了极限思想法,故B 正确;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这里采用理想模型法,故C 错误;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故D 正确。

10.某物体以30 m/s 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前5 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65 m B .位移大小为25 m C .速度变化量大小为10 m/s D .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答案】ABD

【解析】物体上升的总时间013v t g

==s ,上升的最大高度2

1452v h g ==m ;下落时间t 2=2 s ,下

落2 s 通过的位移2

221202

h gt =

=m ,所以5 s 内物体的路程为65 m ,位移为25 m ,速度的改变量Δv =gt =50 m/s ,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 ,所以ABD 正确,C 错误。

11.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垂直穿过三块紧挨着的木板,穿出时子弹速度几乎为零。设子弹在木板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那么()

A .假设三块木板厚度相等,那么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之比t 1∶t 2∶t 3=3∶2∶1

B .假设三块木板厚度相等,那么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 1∶v 2∶v 3=(3+2)∶(2+1)∶1

C .假设子弹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相等,那么三块木板厚度之比d 1∶d 2∶d 3=5∶3∶1

D .假设子弹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相等,那么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 1∶v 2∶v 3=1∶1∶1

【答案】BC

【解析】假设三块木板厚度相等,那么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之比t 1∶t 2∶t 3=(3-2)∶(2-1)∶1,故A 错;假设三块木板厚度相等,根据v =Δx

Δt ,可得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的

平均速度之比为v 1∶v 2∶v 3=(3+2)∶(2+1)∶1,故B 对;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相等时间内运动走过的位移之比为1∶3∶5,可知假设子弹穿过三块木板的时间相等,那么三块木板厚度之比d 1∶d 2∶d 3=5∶3∶1,子弹依次穿过三块木板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 1∶v 2∶v 3=5∶3∶1,故C 对,D 错。

1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速度的平方v 2随位移x 的变化图象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甲的初速度为36 m/s

B .甲的加速度为2 m/s 2

C .两车在9 m 处相遇

D .甲停止前,两车在2 s 时相距最远 【答案】CD

【解析】由v 2 – x 图象可知,甲、乙两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车的初速度分别为v 1=6 m/s 、v 2=0,故A 错误;由v 2-v 02=2ax 得v 2=2ax +v 02,可知图象的斜率k =2a ,那么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分别为a 1=12k 1=-2 m/s 2、a 2=12k 2=1 m/s 2,故B 错误;甲车做减速运动的时间1

11

03s v t a

-==,甲、乙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 1=v 1t +12a 1t 2、x 2=1

2a 2t 2,甲、乙两车相遇,那么x 1=x 2,解得t =4 s ,

因为t >t 1,所以两车相遇时,甲车已经静止,即两车在9 m 处相遇,故C 正确;甲、乙两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别为v 1′=v 1+a 1t ′,v 2′=v 2+a 2t ′,甲停止前,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那么v 1′=v 2′,解得t ′=2 s ,故D 正确。

二、非选择题(此题共6小题,共5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次实验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一局部如图乙所示,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计时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 。分别测出A 点到B 、C 、D 、E 点之间的距离,x 1、x 2、x 3、x 4,以打A 点作为计时起点,算出小车位移与对应运动时间的比值x

t ,并作

出x

t

-t 图象如图丙所示。 (1)实验中以下措施必要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打点计时器接220 V 交流电源 B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2)由图内中图象求出小车加速度a =_________m/s 2,打A 点时小车的速度v A =_________m/s 。(结果均伓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接4~6 V 交流电源,A 错误;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 正确。 (2)根据x =v 0t +12at 2可得x t =v 0+1

2

at ,由图象可知:v 0=v A =0.4 m/s ,

221.40.422m/s 5.0m/s 0.4

a k -==⨯

=。

14.(6分)如图甲所示,点光源位于S ,右侧为竖直放置屏幕的横截面,P 点位于S 与屏幕之间中点,且SP 连线垂直于屏幕。让一个小球从P 点静止释放,光照射小球在屏幕上形成影子,影子在屏幕上的移动情况被数码相机连拍功能拍摄下来。图乙为拍摄到影子下落过程中的局部图象,该数码相机每秒拍摄10次,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1)影子运动至位置C 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 ,此时小球的速度为_________m/s 。(保存两位有效数字)

(2)假设影子的v -t 图象如图丙所示,可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1)3.6 1.8 (2)

2b

a

【解析】(1)影子运动至位置C 时的速度为 3.6m/s 2BD C x v T

=

≈,因P 点在光源S 与屏幕的中点,

那么影子的位移等于小球位移的2倍,那么小球的速度等于影子速度的一半,即此时小球的速度为1.8 m/s 。

(2)由图象可知影子的加速度b a a

=

影,那么小球的加速度也就是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1=2

2b a g a a

=

=

球影。

15.(7分)汽车以v 0=16 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 s 速度变为10 m/s ,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求:

(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刹车4秒后汽车的速度大小。

【解析】(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a =v -v 0

t

可得:a =-3 m/s 2。 (2)汽车停车所需时间:0

0016s 3v t a

-=

=>4 s

故4 s 末的速度v 1=v 0+at =4 m/s 。

16.(8分)一矿井深45 m ,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g =10 m/s 2,问:

(1)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解析】(1)所有小球在空中的排列与一个小球自由落体每隔一段时间留下的轨迹相同。第一个到底,第7个刚开始,说明之间共有6个时间间隔,从井口到井底有:h =1

2

gt 2

解得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 =3 s

那么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为0.5 s 。

(2)第3个球下落时间为0.5 s×4=2 s ,第5个球下落时间为0.5 s×2=1 s ,那么位移之差 Δh =1

2

g (22-12)=15 m

即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15 m 远。

17.(12分)A 、B 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 车在A 车前,A 车的速度大小为v 1=8 m/s ,B 车的速度大小为v 2=20 m/s ,如下图。当A 、B 两车相距x 0=28 m 时,B 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 m/s 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 车追上B 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 车追上B 车所用的时间;

(3)从平安行驶的角度考虑,为防止两车相撞,在题设条件下,A 车在B 车刹车的同时也应刹车的最小加速度。

【解析】(1)当A 、B 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根据速度关系得:v 1=v 2-at 1 代入数据解得:t 1=6 s 此时,根据位移公式得: x A 1=v 1t 1 x B 1=v 2t 1-12at 12

Δx m =x B 1+x 0-x A 1

代入数据解得:Δx m =64 m 。 (2)B 车刹车停止运动所用时间:2010s v a

t ==

所发生位移:22

2100m 2B v a

x =

=

此时:x A 2=v 1t 0=80 m 那么x A 2<x 0+x B 2

可见此时A 车并未追上B 车,而是在B 车停止后才追上之后A 车运动时间为: 故所求时间为:t =t 0+t 2=16 s 。

(3)A 车刹车减速至0时刚好追上B 车时,加速度最小 代入数据解得:a A =0.4 m/s 2。

18.(13分)某高速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 1=40

m/s ,v 2=25 m/s ,轿车在与货车相距s 0=22 m 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假设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那么轿车要经过s =160 m 才停下。两车可视为质点。

(1)在上述情况下,轿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多大?

(2)假设轿车刹车时货车以v 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3)假设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 0=2 s 收到信号后立即以加速度大小a 2

=2.5 m/s 2匀加速前进,通过计算分析两车会不会相撞?

【解析】(1)轿车经过s =160 m 的过程,由0-v 12=2a 1s 得轿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a 1=-5 m/s 2。 (2)恰好不相撞时两车的速度相等,即v 1+a 1t 1=v 2 解得t 1=3 s 轿车前进的距离12

1197.5m 2

v v s t +=

=

货车前进的距离s 2=v 2t 1=75 m 因s 1-s 2=22.5 m >s 0,故两车会相撞。 (3)假设轿车刹车后经t s 两车的速度相等,即 v 1+a 1t =v 2+a 2(t -t 0) 解得8s 3

t =

轿车前进的距离s 1′=v 1t +1

2

a 1t 2

货车前进的距离s 2′=v 2t 0+v 2(t -t 0)+1

2v 2(t -t 0)2

解得1800m 9

s '=

,2605m 9s '=

因s 1′-s 2′=21.7 m <s 0,故两车不会相撞。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及答案

广安中学2020—2021人教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习题及答案 人教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 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作v-t图象时,所描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2、在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如果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那么经过3 s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25 m/s,沿斜面向下B.5 m/s,沿斜面向下 C.5 m/s,沿斜面向上D.25 m/s,沿斜面向上 3、(多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通过的位移是3 m,则() A.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3 m/s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1.2 m/s2 C.前3 s内的位移大小是6 m D.第3 s末的速度大小是3.6 m/s 4、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 m/s的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 m时的速度为() A.8 m/s B.12 m/s C.10 m/s D.14 m/s 5、(双选)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到A落地历时t1,A落地时的瞬时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上时的瞬时速率为

v2,则() A.t1>t2B.t1=t2 C.v1∶v2=1∶2 D.v1∶v2=1∶3 6、(双选)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 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 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 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 7、某品牌轿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35TFSI、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值),G值用来表示车型的整体加速感,数字越大,加速越快. 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再乘以10. 则型号为50TFSI的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 km/h的时间约为() A.5.6 s B.6.2 s C.8.7 s D.9.5 s 8、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加速度大小恒为1 m/s2 B.在0~2 s内的位移大小为1 m C.2 s末的速度大小是4 m/s D.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练及答案

2020--2021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同步练及答案 人教(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如图所示,纯电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刹车测试中,初速度为18 m/s,经过3 s汽车停止运动.若将该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纯电动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A.3 m/s2B.6 m/s2 C.15 m/s2D.18 m/s2 2、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前2 s内位移为“-”,后2 s内位移为“+”,所以2 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B.2 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该时刻质点的速度为零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质点在4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3、某质点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运动,其加速度保持不变,经2 s到达最高点,上升高度为20 m,又经过2 s回到出发点时,速度大小仍为20 m/s,关于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竖直向下 B.质点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C.质点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 D.质点在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开始离开抛出点时的速度相等 4、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0 m/s,在第2 s内通过的位移是 5 m,则它的加速度为()

A.2.0 m/s2B.0.5 m/s2 C.1.0 m/s2D.1.5 m/s2 5、一名航天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为20 m/s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5 m/s2 D. 小球在5 s内的位移是50 m 6、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 s内与第2 s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在走完第1 m时与走完第2 m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1:x2=1:3,v1:v2=1:2 B.x1:x2=1:3,v1:v2=1: 2 C.x1:x2=1:4,v1:v2=1:2 D.x1:x2=1:4,v1:v2=1: 2 7、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v - 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其速度—时间的关系为() A.v=(4+2t) m/s B.v=(-4+2t) m/s C.v=(-4-2t) m/s D.v=(4-2t) m/s 8、(多选)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 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

(人教版必修1)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含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单元复习测试题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 一、选择题(12小题,其中1-8为单选每题3分,9-12为多选每题4分。共40分) 1.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十分注意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后一点甚至更重要。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的科学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蒙作用,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回顾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判定下列哪个过程是伽利略的探究过程( ) A.猜想—问题—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问题—猜想—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C.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D.猜想—问题—实验验证—数学推理—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3.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路面行驶,当汽车以5 m/s2的加速度刹车时,则刹车2 s内与刹车5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3∶4 C.3∶1 D.4∶3 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10 m/s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 m、10 m、15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5.(2019·山东淄博模 拟)一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v2-x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其运动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质点的初速度为4 m/s B.该质点的加速度为5 m/s2 C.该质点2 s末的速度为5 m/s D.该质点第3 s内的位移为8.25 m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研究》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若为匀减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2.物体以2 m s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在运动过程中的任意1s内,物体 2/ 的() A.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m s B.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 m s C.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 m s D.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 3.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4.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表示为s = 4t-4t2(m),则该物体运动地初速度及加速度的大小分别是() A.4m/s 4m/s2B.8m/s 8m/s2C.4m/s -8m/s2D.4m/s 8m/s2 5.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二、多选题 6.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m、9. 8m、14.7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8.从同一地点出发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两物体相遇的时刻是2s末和6s末 B.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 C.在0~6s的时间内,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末 D.4s后甲在乙前面 9.物体甲的x-t图象和物体乙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甲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C.乙在整个t=6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 D.乙在整个t=6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10.一辆车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 和t—3t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20--2021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训练及答案

2020--2021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训练及答案 人教(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小球以某一较大初速度冲上一足够长光滑斜面,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小球在沿斜面上滑过程中最后一秒的位移是() A.2.0 m B.2.5 m C.3.0 m D.3.5 m 2、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 A.在t=2 s时,该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2~4 s内该质点的位移是24 m C.在0~2 s内该质点的位移是6 m D.在4~6 s内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3 m/s2 3、下列有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是一个恒量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率是一个恒量 C.在相等的时间内,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不变 4、一只海燕正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若是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若是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5、(双选)小球从空中某处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 B.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0.8 m 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 m 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 m/s 6、一物体从斜面上某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3 s后到达斜面底端,并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9 s停止,则物体在斜面上的位移与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 A.1:1 B.1:2 C.1:3 D.3:1 7、(多选)用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木块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2:3,它们以相同的加速度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滑行直至停止,则它们滑行的() A.时间之比为1:1 B.时间之比为2:3 C.距离之比为4:9 D.距离之比为2:3 8、如图所示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像,其中做匀变速运动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丁 C.甲、丙、丁D.乙 9、某航母跑道长200 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 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 m/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

2021高一物理同步单元测试第0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A卷基础篇)

高一物理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 卷 第二单元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 A 卷基础篇)(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 1.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质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0~1 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1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1~5 s 内保持静止 D.在1~5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在0~1s 内,图象的纵坐标均匀增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1~5s 内,图象的纵坐标不变,即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正确。 2.一辆以12 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因发现前方有险情而紧急刹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 2的加速度,汽车刹车后5 s 末的速度为 ( ) A.8 m/s B.-8 m/s C.0 D.32 m/s 【答案】C 【解析】汽车刹车至速度为零用时:t=s=3 s,当刹车后5s 时,汽车已停止,故只有C 正确。 3. 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答案】 C 【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v02=2ax 知,xAB =vB22a ,xAC =vC22a ,所以AB ∶AC =1∶4,则AB ∶BC =1∶3,故C 正确,A 、B 、D 错误. 4.如果某人大雾天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设能见度(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间的距离)为30m ,该人的反应时间为0.5s ,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的大小为5m/s 2,为安全行驶,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优题)含答案

2020—2021物理人教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优题)含答案 人教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如图所示是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物体( ) A .初速度为0 m/s B .2 s 末的速度大小为3 m/s C .5 s 内的位移为0 m D .加速度大小为1.5 m/s 2、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内与开始刹车后6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1 B .1∶3 C .3∶4 D .4∶3 3、一物体做加速度为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 0.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的速度为2v 0.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是( ) A .2v 20a B .3v 202a C .v 20a D .v 202a 4、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 .质量大的下落得快 B .质量小的下落得快 C .两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D .两球下落的加速度不同 5、(多选)如图所示的是一火箭竖直上升的v -t 图象,下列几条叙述中,符合图象

所示的是() A.在40 s末火箭已达到上升的最大速度 B.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120 s末 C.在40 s之前,火箭上升的加速度为20 m/s2 D.在40 s之后,火箭的加速度为0 6、(双选)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0时两物体的速度都为零 B.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C.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D.0~t1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7、一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匀速行驶.由于前方出现危险情况,汽车必须紧急刹车.刹车时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刹车后汽车滑行的距离是() A.40 m B.20 m C.10 m D.5 m 8、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 A 0.1 s B.0.5 s C.1 s D.3 s 9、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第3 s内的位移为12 m,第5 s内的位移为20 m,则该质点运动过程中() A.初速度大小为零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本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今年来,踢毽子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之一.毽子由羽毛和铜线组成,在下落时总是铜线在下羽毛在上,如图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毽子的自由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 B.铜钱重,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 C.如果在月球上踢毽子,也总是出现铜钱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 D.总是铜线在下羽毛在上的原因是因为有空气阻力的存在 2.飞机的起飞过程是从静止出发,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等达到一定速度时离地.已知飞机在直跑道上加速前进的位移为1 600 m,所用的时间为40 s,假设这段运动是匀加速运动,用a表示加速度,v表示飞机离地时的速度,则() A.a=2 m/s2,v=80 m/s B.a=1 m/s2,v=40 m/s C.a=2 m/s2,v=40 m/s D.a=1 m/s2,v=80 m/s 3.以速度v0=20 m/s竖直上抛一小球,2 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问两球在离抛出点多高处相遇(g取10 m/s2)() A. 10 m处 B. 15 m处 C. 20 m处 D.不会相遇

4.车站上的一名工作人员站在站台上靠近火车第1节车厢的车头旁。当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测得第1节车厢经过该工作人员需要3 s,则该工作人员在9 s内能看到从他身边经过的车厢数(不计车厢间隙)为() A. 3节 B. 6节 C. 9节 D. 12节 5.甲、乙两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中a、b所示,其中a图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不考虑二者碰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做曲线运动,乙做直线运动 B.乙质点在t2~t3时间段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t1~t4时间段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D.t3~t4时间段内乙比甲运动得快 6.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匀减速前进40 m过程中速度由12 m/s减为8 m/s。若再经过10 s,则汽车又前进了 () A. 24 m B. 32 m C. 40 m D. 60 m 7.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0 m/s,加速度大小a=2 m/s2,该物体在某1 s内的位移为5 m,此后它还能运动() A. 2 m B. 4 m C. 6 m D. 8 m 8.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如图为它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则()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辆汽车以20m/s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 2。从刹车开始计时,6秒内的位移x 的大小与第6秒末的速度v 的大小分别为( ) A .48m x =,4m/s v = B .50m x =,0v = C .48m x =,0v = D .50m x =,4m/s v = 2.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A .第1s 内和第3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s 内和第4s 内的加速度不相同 C .前 4s 内的平均速率为0.625m/s D .0~2s 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3.图示为甲、乙两辆电动汽车的速度图像,它们在同一平直公路上,朝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它们在t =5s 时相遇,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加速时的甲乙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 .t =0时刻甲车在乙车后方30m 远处 C .分析知t =15s 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 D .分析知t =30s 时甲车与乙车再次相遇 4.如图所示,木块A 、B 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 的长度是3L ,B 的长度是L ,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1v 射入A ,以速度2v 以穿出B ,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 时的速度为( ) A .124 v v - B .22 124 v v - C 22 12 3v v +D 22 12 3v v +5.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式上,20架直升机停编队后排成“70”字样飞过阅

兵区,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编队做的是往复运动 B.0~t1时间内编队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C.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t2~t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t2~t3时间内的位移有可能大于0~t1时间内的位移 6.如图所示,甲同学手拿50cm长的竖直直尺顶端,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某时刻甲同学松开直尺,直尺保持竖直下落,乙同学看到后立即用手抓直尺,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30cm;重复以上实验,丙同学手抓住直尺位置的刻度值为20cm。从乙、丙同学看到甲同学松开直尺,到抓住直尺所用时间叫“反应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比丙小 B.乙同学抓住直尺之前的瞬间,直尺的速度为4m/s C.若将尺子上原来的长度值改为对应的“反应时间”值,则“反应时间”刻度是均匀的 D.若某同学的“反应时间”大于0.4s,则用该直尺和上述方法将不能测量他的“反应时间”7.某汽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 2 m/s2 ,加速的最后一秒运动的路程为20米,此后开始匀速运动。则汽车加速的位移是() A.110.25m B.90.25 m C.100 m D.110m 8.如图所示,木块A、B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的长度是L,B的长度是2L,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v1射入A,以速度v2穿出B,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为() A 22 12 2 3 + v v B 22 12 3 v v + C.12 2 3 v v + D.1 2 3 v 9.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交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二)教师版

2021-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卷 物理 〔二〕 考前须知: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此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某质点以a =2 m/s 2的恒定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在任意1 s 内末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B .第2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初的速度大2 m/s C .第n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n -1) m/s D .2 s 内的位移一定是1 s 内的位移的2倍 【答案】C 【解析】根据a =Δv Δt ,可知在任意1 s 内末速度比初速度增加了2 m/s ,A 错;第2 s 末到第1 s 初经历了2 s 时间,所以速度增加了4 m/s ,B 错;第n s 末到第1 s 末经历了(n -1) s ,所以第n s 末的速度比第1 s 末的速度大2(n -1) m/s ,C 对;根据公式x =v 0t +1 2at 2可知,2 s 内的位移不是1 s 内位移的2倍,D 错。 2.小李同学从万州长江大桥路过,他想估测桥面到水面的高度,于是他将一石子从桥面处无初速释放,3秒后听到击水声,那么桥面到水面的高度最接近(石子下落过程中阻力较小)() A .20 m B .30 m C .43 m D .50 m 【答案】C 【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h =1 2gt 2 =45 m ,但实际上石子的下落时间是略小于3 s 的,所以桥的高度略小于45 m ,故C 对。 3.一坐在火车上的同学在火车进站前发现铁路边有等距电线杆,于是从某根电线杆经过他面前〔可视为该同学与电线杆相遇〕时开始计时,同时记为第1根电线杆,5 s 时第10根电线杆恰好经过他面前,火车在25 s 时停下,此时恰好有1根电线杆在他面前。假设火车进站过程做匀减速直

2020-2021学年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匀变速运动的研究A卷 word版含解析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人教版必修一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二 章匀变速运动的研究A 卷 1.如图所示,直线 a 和曲线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a 和b 的x t -图象。由图不可确定的是( ) A .在时刻1t b ,车追上 a 车 B .在时刻2t a ,车的加速度小于b 车的加速度 C .在1 t 到2t 这段时间内, a 和b 两车的路程相等 D .在 1t 到 2 t 这段时间内,b 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所示给滑块一初速度0 v 使它沿倾角30︒的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 动,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0 2 v 时,滑块运动的时间可 能是( ) A .0 2v g B . 2v g C . 03v g D .032v g 3.如图所示,竖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井的深度为104 m ,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 m/s ,加速度大小不超过 21m/s 。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 0,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

时间是() A.13 s B.16 s C.21 s D.26 s 4.一物体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的最后1 s初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最后1 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g取2 10m/s)( ) A.10 m/s,10 m B.10 m/s,5 m C.5 m/s,5 m D.由于不知道初速度的大小,故无法计算 5.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 3.0cm d=的遮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10.30s t∆=,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20.10s t∆=,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 3.0s t∆=。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 A.2 6.7m/s D.不能计算 0.67m/s C.2 0.067m/s B.2 6.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2 =+ (各 x t t 0.5 物理量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制),从0 t=时刻开始,运动了 t时间时,它 1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题(含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A .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 .0~2s 内的位移大小是3 m C .0~1s 内的加速度小于2~4s 内的加速度 D .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2.一辆汽车启动后,从静止开始沿直线斜坡向下加速运动,其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汽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C .汽车从静止到运动到x 0位置,所用时间为 00 2x v D .汽车的机械能一定增大 3.利用函数图像是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某同学利用传感器探究一玩具车沿某一路 段做直线运动的性质,从t =0时刻开始计时得到了x t t 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 .玩具车做速度为-3m/s 的匀速直线运动 B .玩具车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 .玩具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2m/s D .玩具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 2 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经过两段距离为96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6s.第二段用时4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是 A .22m/s 5 B .24m/s 5 C .28m/s 5 D .216m/s 5 5.加速度a =v t ∆∆又称“速度的变化率”,有人将a t ∆∆定义为“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 2 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的a -t 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的a -t 图象,已知物体在t =0时速度为5m/s,则2s 末的速度大小为8m/s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C .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也一定很大 D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2.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 ,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 前进的距离分别为9m 、7m 、5m 、3m 、1m 。可知( ) A .初速度为9m/s B .末速度为1m/s C .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后 D .加速度一定减小 3.从离地面高为 1.25m h =的高空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210m/s g =。小球落地的速度大小和最后0.1s 内下落的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5m/s ,0.45m B .5m/s ,0.25m C .10m/s ,0.45m D .10m/s ,0.25m 4.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由图可知,该物体( ) A .第1s 内和第3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第3s 内和第4s 内的加速度不相同 C .前 4s 内的平均速率为0.625m/s D .0~2s 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5.某观景台离地高度为320m ,现有一位游客乘坐高速电梯由地面直达观景台,电梯先匀加速之后匀速最后匀减速到达观景台时速度恰好为零,他利用手机自带的计时器测得该过程总共用时82s ,其中电梯匀加速上升和匀减速上升阶段的时间各是2s ,据此计算电梯匀速运行过程中的速度为( )

A .3m/s B .4 m/s C .5 m/s D .6 m/s 6.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乙静止,质点甲的初速度为零 B .质点甲前2s 内的位移为20m C .第2s 末质点甲、乙速度相同 D .第2s 末质点甲、乙相遇 7.如图所示,木块A 、B 并排且固定在水平桌面上,A 的长度是L ,B 的长度是2L ,一颗子弹沿水平方向以v 1射入A ,以速度v 2穿出B ,子弹可视为质点,其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穿出A 时的速度为( ) A 221223+v v B 22123v v + C .1223v v + D .123 v 8.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置坐标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6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0时刻的位置坐标为6m B .初速度大小为5m/s C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4m/s D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m/s 2 9.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7m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 D .加速度的大小一定小于10m/s 2 10.一子弹刚击中木块的速度为800m/s ,经历0.2s 后穿出木块,刚穿出的瞬时速度为500m/s ,则子弹穿过木块的加速度是(设子弹射入木块时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子弹在木块内可认为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A .-1500m/s 2 B .-3000m/s 2 C .1500m/s 2 D .3000m/s 2 1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时间t 内通过的位移为x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可求出物体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 B .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C .可求出物体经过2 t 时的瞬时速度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两辆汽车A 、B 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汽车均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最后静止 B .两汽车在t t =0时刻相距最远 C .两汽车在02.5t t =时刻相距最近,且速度相同 D .汽车A 在0t ~30t 与汽车B 在50t ~60t 时间内的图线斜率相同,故两汽车在该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大小为00 x t 2.为了加快高速公路的通行,许多省市的ETC 联网正式运行,ETC 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假设减速带离收费岛口的距离为50m ,收费岛总长度为40m ,如图所示,汽车以大小为72km/h 的速度经过减速带后,需要在收费中心线前10m 处正好匀减速至36km/h ,然后匀速通过中心线即可完成缴费,匀速过中心线10m 后再以相同大小的加速度匀加速至72km/h ,然后正常行驶。下列关于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8m 和14m 。则刹车后6s 内的位移是( ) A .40m B .48m C .50m D .150m 4.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 内的位移是18m ,则( ) A .物体在2s 末的速度是20m/s B .物体在第5s 内的平均速度是20m/s C .物体在5s 内的位移是50m D .物体在第2s 内的位移是20m 5.某汽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 2 m/s 2 ,加速的最后一秒运动的路程为20米,此后开始匀速运动。则汽车加速的位移是( ) A .110.25m B .90.25 m C .100 m D .110m 6.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图示是他做了上百次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它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 B .伽利略认为,若发现斜面上的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C .伽利略设想,图中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 D .伽利略研究发现:斜面倾角一定,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小球的加速度各不相同 7.重庆轻轨1号线从站台开出后在某一段平直轨道上单向行驶,前t 时间内位移为x ,前2t 时间内位移为2x ,前4t 时间内位移为4x 。关于轻轨1号线在这一段平直轨道上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不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 .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竖直向下,00v =,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 D .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m 、9.8m 、14.7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1:239.甲、乙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物理人教必修一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练习有答案

2020—2021第一学期物理人教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练习有答案 人教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双选)如图所示是某一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图象可知速度与加速度在下列哪段时间方向相同() A.0~2 s B.2~4 s C.4~5 s D.5~6 s 2、如图所示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象,其中做匀变速运动的是() 甲乙丙丁 A.甲、乙、丙B.甲、乙、丁 C.甲、丙、丁D.乙 3、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 A.6 m B.8 m C.4 m D.1.6 m 4、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为v 2时, 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A.1 2L B. 2 2L C. 1 4L D. 3 4L 5、(双选)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6、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 s 末、第2 s末、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是() A.1∶1∶1 B.1∶2∶3 C.12∶22∶32D.1∶3∶5 *7、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x=4t+2t 2,x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A.4 m/s与2 m/s2B.0与4 m/s2 C.4 m/s与4 m/s2D.4 m/s与0 *8、(双选)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向同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在0~4 s 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第2 s末,两车处于同一位置 B.在第2 s末,两车的速度相同 C.在0~4 s内,甲的加速度和乙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D.在0~4 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9、甲物体比乙物体所受的重力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在甲、乙落地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B.甲、乙各自下落1 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两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同一时刻,甲的速率一定比乙的速率大 D.在下落过程中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 m/s,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经1 s 后,其末速度() A.一定为3 m/s B.一定为1 m/s C.可能为1 m/s D.不可能为1 m/s 11、折线ABCD和曲线OE分别为甲、乙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t=2 s时,两图线相交于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含答案)

第2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质点代替有一定形状与大小的物体,应用的是微元法 B.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了极限分析法 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应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 D.在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2.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请根据该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2 B.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 C.物体第3 s初的速度为零 D.物体先加速后减速 3.下图中的4个图象表示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D. 4.如图所示,小球A在斜面上由静止匀加速滚下X1后,又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X2后停下,测得X2=2X1,则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1与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大小a2的关系为(小球从斜面上滚到水平面上时速度大小不变)( ) A. B. C. D. 5.质量为m的小球由空中A点无初速度自由下落,加速度大小为g;在秒末使其加速度大小变为a方向竖直向上,再经过t秒小球又回到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小球从未落地,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返回到A点的速率 C.自由下落秒时小球的速率为 D.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 6.一个椰子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从椰树上自由掉落,如果知道其落地时间为1.3秒,则

这棵椰树的高度大约为:() A.5m B.8m C.13m D.16m 7.一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 A.4 s内物体在做曲线运动 B.4 s内物体一直做直线运动 C.物体的加速度在2.5 s时方向改变 D.4 s内物体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8.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s-t图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 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 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1 9.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 tan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 –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 求出加速度 D.根据实验画出v –t图象,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