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历史文化

阆中历史文化
阆中历史文化

阆中文化资料

喵喵

一阆中印象第一词——风水古都

历史渊源:据称是唐代贞观年间着名天文历算学家袁天罡奉太宗皇帝之命由长安行至西南步测王气,到达阆中终于步测到王气。传说袁天罡规划了阆中古城,此地依山傍水,龙脉之地,颇具王气。(在天宫院的介绍中,关于天文的主要贡献多是由李淳风出血的,袁天罡的贡献十分抽象,估计实质贡献不多。)

(风水,主旨是为了追求人居环境的协和、择吉而避凶,构成中国独特的景观评价体系。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现象,已经为了建筑的潜规则甚至显规则。风水以藏风、得水为条件,着眼于寻求理想的居住或墓葬环境。古代认为,环境与人之间有奇异的类同性,地理环境尤其是山对人的影响,譬如形状上人肥山厚、人饥山瘦,气势上人秀山清、人迷山浊,动作上人驻山宁、人离山走,性情上人勇山雄、人凝山缩,伦理上人孝山顺、人亏山逆。中国风水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时代风水观念、风水意识的形成,到伏羲八宫卦序图发展为六十四卦、演变成《周易》,再到秦汉风水理论创世,到魏晋南北朝风水术大肆张扬,隋唐时期时期风水理论着作颇丰,直到唐以后,形成“形势宗”和“理气宗”两大派别,前者中山川形势的空间形象上达到天人合一,后者注重是在时间顺序上达到天地人合一。经由阴阳、五行、八卦、四象、天干地支等学说引入,综合了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学这风水学的三大支柱,实现风水学最高原则——天地人合一。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人是一体的,天上有的,人间必然有,地下也有。这种观念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思维的基本源头和文化基因,也贯穿了风水学的发展过程中。)

1神秘的北纬31度

阆中与古埃及金字塔等神秘之地同处于北纬31度区域。

(沿地球北纬30°线前行,眼前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从地理布局大致看来,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同时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这一纬度线入海。更加令人神秘难测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着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的所在地)。

2阆中山水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四周环山绕水。山川形胜,秀绝寰宇,温润敦厚的嘉陵秋水为蜀都三秀之一。是大巴山脉、剑门山脉、嘉陵江水三者汇集之自然山水之地同时也是仙气、灵气、王气三者汇集之地,所以号称”嘉陵第一山水”。

文化历史渊源: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阆”字说:“阆,门高也。”意思说:“阆”是高门的意思。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解释“阆中”说:“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意思说: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也就是说,阆中因山得名。

《旧唐书·地理志》解释阆中得名时说:“阆水迂曲,经巴郡三面,故曰阆中。”嘉陵江流经阆中一段,古称“阆水”。意思说:嘉陵江绕城三面,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也就是说,阆中因水得名。

两种说法看似不一,实际并不矛盾。阆中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

阆中地理位置图

阆中山水环绕图

城周苍山连列拱卫,佳景云集、气象深远,准确表达了风水的“龙、沙、水、穴”理论模式,是历代堪舆家视为最理想的风水宝地。山水环绕、冲阴抱阳风水文化中必备元素一一具有。

阆中城周风光图

3建筑规划

古城内建筑规划以中天楼为轴心,应“天心十道”之喻,按东西南北走向,次第展开,布若奕局。

中天楼全景从中天楼看街巷

可谓城中飞阁连危亭,却望城郭如丹青。

对岸观景图

阆中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起因除了阆中为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同时保护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古民居街院和寺院楼阁构成了阆中独特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4民居街院

明清时期古风遗存,融京都四合院与江南园林风韵又自显川北特色的民居古院,融合风水理论。有四水归堂的四合院格局,纳光避风的倒天井坐向,另外还有串珠式、品字形、多字形等即寄托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又适于居住的多样院落形式。风水之观念哲学以民居为载体再一次贯穿百姓生活。

(古城四合院,中院落为天井,采光、透气、通风、理水。周边屋檐的雨水流入天井,称“四水归堂”。四围屋檐可遮雨,人行檐下,不湿鞋。院中种树栽花,自成一个优雅、闲适、清静的小天地。)

品字形院落鸟瞰图

院落风光图

石板长街、斑驳小巷、青瓦长檐,古风古韵的古城街巷景色也是组成阆中风水哲学文化的重要部分,

阆中巷景图

5寺院楼阁

阆中古城内永安寺、大佛寺、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福音堂、陕西会馆等十多处寺院祠馆建筑彰显阆中丰厚的文化。阆中风水无处不在,专家认为阆中精典的完美风水格局活脱出风水理论的丰富哲学和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典范性。

阆中境内其着名景点的为以下几处:

汉桓侯祠

汉恒侯祠

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明代又称雄威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国文化旅游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张飞为三国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刘备攻取四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并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在镇守阆中7年间,张飞保境安民,发展农桑。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张飞被属下张达、范强所害,谥为桓侯,葬于阆中。张飞遇害后人们敬其忠勇,为他筑冢建祠,以示纪念,从初建时算起汉桓侯祠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阆州刺史崔善《新建巴西太守张桓侯祠记》,张飞死后即建起桓侯祠,虽历遭兵火毁坏,但累毁累建,“土宇几更,墓田如故”。明代典膳黎重,在墓冢四周增筑围墙47丈。此后还有多次续修。现在的桓侯祠为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恢宏,建造精美,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东西厢房、大殿、后殿、墓亭、墓冢组成,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为三国文化的一大胜迹。

唐代佛塔

唐代佛塔图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北玉台山半腰,现滕王阁景区内,唐滕王元婴镇守阆中时所建。佛塔高8.25米,四方形塔基,刻四瓣梅花形须弥座,塔身为覆钵形,正中开一船形龛,内刻一佛结跏跌坐于莲台,上装塔刹,刹基两层,下层有石雕八力士举托刹身,上层为六方柱,各方开一昆门,门内刻一座佛,刹为火焰纹状。石质细腻,古朴秀美。此塔为七级浮屠,原为三座,仅存一座。其视觉效应奇特,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去,石塔均向一旁倾斜。

五龙庙

五龙庙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阆中河楼乡白虎村五龙山麓。始建于唐代,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修。占地4亩,建筑面积100平方米。原有山门、戏楼、左右厢房及文昌阁等,“文革”被毁,现仅存元代文化遗址文昌阁,属全木结构,其建筑风格为布筒瓦覆盖的单檐歇山式屋顶,面阔3间,檐柱侧脚明显,前檐下施六铺作斗拱出双挑:第一挑瓜子拱雕呈翼型,第二挑华拱左右各出斜拱,极为别致。斗拱用料粗大,梁架举折小,屋面平缓。四根檐柱用料较大。整个建筑,既具宋代《营造法式》中某些建筑特点,又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叉手”用料为同期建筑所罕见,左右次间还保持“草袱”及圆木椽子。建筑造型优美,大式作法,与山西五龙庙型制相似。虽仅存后殿,但却是现已保存不多的元代建筑。

清代四川贡院

四川贡院图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考棚在城内学道街、清嘉靖年间重建、原由山门、廊道、考房、大殿、二殿、后殿和考生宿房组成。现存有卷棚式廊道,纵横共长50多米,廊道两旁的木栏上带有飞仙椅。左右有两排考室,各室相隔,饰以雕花。至今保护较好,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之一。

清代考棚,是川北道贡院的俗称。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员后备人才的一钟制度。明清时,阆中代行四川临时省会17年,在这里共举行乡试四科。省会迁徙后,阆中贡院考棚又作县试、府试场所至废除科举制度。

滕王阁

滕王阁景图

嘉陵第一江山景区---滕王阁在阆中城北的玉台山,同南昌滕王阁一样,是唐高祖李渊第22

子滕王元婴建造。滕王于公元679年由寿州调隆州(阆中),嫌“衙役卑陋”,便在城中建“隆苑”(玄宗时改“阆苑”)又在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供其游乐,杜甫有《滕王亭子二首》。滕王阁下台基上有唐代佛一座。塔身为上大下小长圆球体,正中开一船龛,内刻一佛结跏跌坐于莲台。上装塔刹,有石雕8力士举刹身。刹身为六方柱,各方有佛一座。刹顶为一焰纹状圆石。石塔通高8.25米。

二阆中印象第二词——天文历法

据称远古时代阆水诞生了人祖华胥,华胥在阆中孕育了伏羲、女娲兄妹,远古华胥之国的阆中是“相天法历”、“仰望俯察”、“巫祝占星术”的发源地。其实由于阆中集聚风水堪舆家所以天文研究自当人才辈出,在唐宋时期已经成为天文研究中心。

1八卦

伏羲所创的八卦衍生出的卦象理论,在古代制定天文历法一直是重要的依据。

阆中天宫院中的伏羲八卦图

2春节

汉武帝时阆中籍天文学家落下宏提出“浑天说”,制作了第一台“浑天仪”。制作了我国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历法《太初历》,根据《太初历》诞生了春节。

阆中春节景象

3天文学家

以落下闳为名命名的星座,闪烁星空,其后任文孙、任文公天文学家父子,周舒、周群、周巨祖孙三代天文学家。

4天文古风遗迹

阆中天文研究闻名遐迩,东汉时期张道陵来阆中布教传道,唐代天相相术大师袁天罡、李淳风等先后来阆中定居,研究阆中天文、地理。

蟠龙山、锯山垭、九龙捧圣的天宫院、天罡墓、淳风墓等古风遗迹。

三阆中印象第三词——民俗文化

除了风水文化、天文文化其外巴国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宗教文化、也各放异彩,这表现在多元的民俗文化方面。

1民俗

四川常说巴蜀文化,而阆中则是当时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巴国的最后一个王国都还定都于阆中,巴渝舞、川北灯戏、傩戏和牛灯竹马等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都有很浓郁的巴蜀文化的风格。

巴渝舞

巴渝舞表演

古城阆中,曾为巴子国国都,巴人与汉民族长期聚居,形成一种具有鲜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阆中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渝舞是古巴人在同猛兽、部族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集体武舞。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由巴人组成的“龙贲”军,执看挺仗,前歌后舞,“凌殷人倒戈”,从而取得胜利。秦末,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帮助汉高祖“还定三秦”,在冲锋陷阵中,巴渝舞又起了重要作用。《华阳国志·巴志》云:“阆中有渝水,民多居水左右,天生劲勇,数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便进入了皇室宫廷。

汉代还为巴渝舞配了4篇舞曲:一曰矛渝,二曰安弩,三曰安台,四曰行辞。巴渝舞的基本形式是“执仗而舞”。“仗”,兵器,“执仗”即执干戈;伴奏则是击鼓。班固《汉书》载:“巴渝鼓员,三十六人”。他讲的是宫廷燕乐的巴渝舞,征伐战场上的巴渝舞,有多少人战斗,就有多少人歌舞:在阵前拼杀者,执看挺戈,大声呼呵,后面伴奏者,则击鼓顿足,以增威势,这就是史书所为的“前歌后舞”。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这样描绘巴渝舞的壮观场面:“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为了“耀武观兵”,朝廷接待“四夷使者”,便常常表演巴渝舞。

巴渝舞是阆中渝水土着巴族賨人所创造的民间舞蹈。賨人天性劲勇,俗喜歌舞。汉高祖刘邦伐三秦建大汉时,被募为汉军前锋。他们那种“巴师勇锐,歌舞以凌”的气势和战斗力,赢得了汉高祖的喜爱,并将宗人的战争武舞取名为“巴渝舞”,引进宫廷,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曾数易其名,仍盛演不衰。唐以后,“巴渝舞”在宫庭中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了。但在民间仍在世代承传,历经演变,原始的武舞演变成祭祀性舞蹈和庆典性舞蹈。留传至今的“八仙鼓”(又名“巴象鼓”)即是历经演变的“巴渝舞”的一种表现形式。“八仙鼓”为长柄双面兽皮鼓,鼓面绘有八仙或图腾图案,直径约30--40厘米,鼓柄约120厘米。八仙鼓舞多为10人以上的群舞,适宜广场表演。表演时,沙锣一道,鼓手随后,一面击鼓,一面呐喊,不断变换队形,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1955年,阆中组队参加四川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奖。1991年,阆中市组织300人的“八仙鼓”表演队伍,参加南充第二届丝绸节开幕式表演,引起轰动,获得奖励。2001年市群众艺术馆蒲公英少儿艺术团演出的以八仙鼓舞为素材的创作舞蹈《巴鼓新韵》,参加四川省舞蹈大赛,获得编导和表演两个一等奖。为了研究“巴渝舞”,1997年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由肖善生撰写的《巴渝舞初探》。

阆中灯戏

据考证,川北灯戏源于古老的傩戏。傩戏又兴起于远古时代,先秦时期就有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动就会有坛(傩)班和灯班艺术表演,后来两类戏班相互糅合形成独特唱腔的灯戏(川派傩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苍溪灯戏中的灯腔或灯调,是在灯戏表演中吸收音乐演变的”。这种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称之为“灯戏”,它迅速传遍了川北及陕甘边界地区,阆中民间艺人吸收并加以发展,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阆中灯戏。

新编川北灯戏《打判官》剧照

《拜师》剧照

川北皮影

2000多年前,在今陕西地区出现羊皮戏,俗称皮影戏。皮影戏运用幕影演出道理,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清代各地方的戏剧唱腔的多样促使皮影艺术表演达到鼎盛时期,阆中的皮影戏就是四川的代表,它巧妙的糅合进苍溪灯戏(川派傩戏)唱腔进行表演,影响了整个四川皮影艺术的发展,以至称之为“川北皮影”

川北皮影戏图

民间皮影戏艺人表演图

2特产

保宁醋

阆中保宁醋阆中保宁醋是全国四大名醋(阆中保宁醋、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福建米醋之一)。它以历史悠久,质优味美、营养丰富、防病治病而着称于世,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展会”上获金质奖。

保宁醋

美食

阆中的小吃堪称一绝,来阆观光的游客,绝对不能错过这里的各种美食。着名的有“阆中四绝”、华珍五香牛肉干、牛羊杂碎面、川北凉粉、热凉面、油茶馓子等,阆中小吃既具有四川小吃的一般特点——色、香、味俱全,又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有的还具营养丰富、滋补益寿之功效,实是令人望而生“味”,常食不厌,颇受中外食客喜爱。阆中美食素有“八怪”之称,“张飞牛肉熏黑卖,白糖蒸馍红章盖,男女吃醋不争风,窑压清酒飘四海,奉国大米做豆腐,油茶馓子赶早台,凉面套勺热臊子,出炉锅魁夹凉菜。”

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是阆中美食的首席代表,最大特色是外表黝黑,内里鲜红,香气四溢,滋味无穷。

张飞牛肉图

阆中凉面

阆中凉面的显着特点,就是凉面要淋热的牛肉臊子,是一种“热的”凉面,所以有人叫“阆中热凉面”,也有就主要原料而言,称其为“牛肉臊子凉面”。公私合营前,唐顺先一家在郎家拐街开凉面馆,兼卖红烧牛肉,因做工严格,用料考究,质优味美,远近闻名,所以“热凉面”又叫“唐凉面”。

阆中热凉面图

酸菜豆花面

阆中下新街有家姓丧的,做卖酸菜的小生意。下新街靠近嘉陵江码头,丧家就试着用廉价的酸菜做臊子,做成酸菜面出售给那些出不起钱的下力人吃。传到第四代丧文喜,他在酸菜臊子的制作上下功夫,用酸菜水点豆花,用豆花水煮酸菜,用佐料熬保宁醋,不断试作、改进,渐渐地,把贫民化的酸菜面,做成一种酸辣爽口、清香解腻、别具风味的名小吃了。酸菜面的特点是清香爽口。吃多了油腻,吃碗酸菜面,你会感到特别有味道。特别是吃多了油腻,或消化不佳的人,吃碗酸菜面,那才叫安逸咧!

阆中酸菜豆花面图

油茶馓子

阆中街坊上的人,特别是一直居住在古城区里的人,早上起来,都习惯于到小店去吃碗“油茶馓子”。油茶端上桌,被掐碎的馓子堆成金碧辉煌的“冒儿头”,馓子下面是搭配精致的各类调料,最后才是澄黄色的糊状油茶。当用细瓷调羹伸入碗内搅拌,一款凸凹有致、多味吐芳、脆柔相融、诱人食欲的美餐便可享用了。

阆中油茶馓子图

其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前不久召开的阆中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把生态建设作为战略任务,着力打造嘉陵江中游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美丽南充。近日,记者踏访嘉陵江重要支流构溪河,沿河发现8处自然形成的瀑布和翩翩起舞的成群白鹭。如今,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在阆中市已越来越受重视。

阆中湿地景观图

阆中古城旅游规划

阆中古城旅游规划 关键字:阆中、旅游资源、观光与休闲、古城保护 一、阆中古城的简介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向为古代巴蜀军事重镇。阆中土肥水美、气候适宜、物产丰富。阆中汉为巴郡,隋时改称阆内县,宋以后称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古城阆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居住风水观,棋盘式的古城格局,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等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体,是中国古代建城选址“天人合一”完备的典型范例。 阆中市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阆中古城位于阆中市城区南侧,是阆中的历史城区,也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而非古镇)。阆中古城和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天造地设,风景优美,2000多年来,阆中一直为蜀道南路的“咽喉之地”和川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城市,而且早在1000多年前,阆中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杜甫曾赞道“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苏轼曾赞道“阆苑千葩映玉寰,人间只有此花新”,陆游也曾在此留下了“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锦屏”的佳句。阆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韵味横溢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灿若群星的众多文物遗迹,构成了阆中古城在发展旅游中的独特优势。 二、阆中旅游资源分析 1、人文旅游资源 1)风水文化 风水山水,包括风水山(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天门、地户)、龙脉(剑山、巴山、续龙桥)、天然八卦(云台观)、九龙捧圣(天宫院)、伏羲玉台(三台山)等风水文化的山水景点; 风水城区,包括天心十道、风水楼、街名文化、住宅风水; 风水文化展览,包括风水文化博览馆、风水馆、天文历算博览馆、风水大院、天宫院等; 2).建筑 古建筑,包括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阆中古城的整体格局形成于唐宋时期,现存的古城主体是明、清建筑,夹有少量元代建筑,整座古城呈正南北—东西方向; 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岭南庭院建筑于一体,既有明代的疏朗淡雅风韵,又有清代精美繁复的特色。在古城范围内有7座建筑风格独特,且保存完好的民居大院,如蒲家大院、马家大院、张家大院等等; 古街巷。古城内老街交错,古巷纵横,有90多条,其中的20多条街巷仍保留有唐宋时的建筑风格。 3)宗教文化 自汉唐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阆中,稍后,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继而来,教徒们在这里建寺庙、修教堂——现在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巴巴寺、天主堂、基督教堂、以及云台山的道观、彭城佛教的圆觉寺、千佛寺,双龙的长青寺,古城内的净圣庵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阆中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4) 三国文化 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作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在这里他曾率精卒万人,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刘备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作者:互联网政策法规来源:互联网点击数:2113 更新时间:2013-5-6 1总则 1 . 0 . 1 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1 . 0 . 2 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1 . 0 . 3 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 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 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1 . 0 . 4 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1 . 0 . 5 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 . 0 . 6 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1 , 0 . 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人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 . 0 . 8 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1 . 0 . 9 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 1 . 0 . 1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 . 0 . 1 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2 . 0 . 2 历史城区historic urban area 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本规范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 2 . 0 . 3 历史地段histori .area 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2 . 0 . 4 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onservation area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 2 . 0 . 5 文物古迹histori .monuments and Sites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碑石刻、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

四川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四川省阆中古城保护条例 (修订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阆中古城保护与管理,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阆中古城保护范围内居住、游览、生产经营和从事规划、保护、建设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阆中古城实行分区保护,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 核心保护区是指南津关嘉陵江大桥北岸以西,大步坎巷、何家巷以西,三陈街以南,白果树街以西,东街小巷、内东街以南,盐市口街、官菜园街以西,古莲池街、火药局街以南,西至张桓侯祠,南至嘉陵江北岸的区域。 建设控制区是指嘉陵江阆中古城段以北、张飞南路以西、新村路以南核心保护区以外的区域,以及东起南津关嘉陵江大桥和梁子山脚、北至嘉陵江阆中古城段、西至锦屏山脚、南至黄花山北侧山脚和阆南桥所围合的区域。 环境协调区是指除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区以外的古城区域及古城视线所及的城周山体和嘉陵江玉台山至嘉陵江、东河交汇处水域。

第四条阆中古城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南充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阆中古城保护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阆中市人民政府负责阆中古城保护工作。阆中古城保护管理机构履行古城保护管理具体职责,行使部分行政处罚权。 阆中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古城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阆中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古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制度,对古城保护的规划、名录的编制和调整、建设与管理中的重大事项实施论证,提出决策意见。 第七条南充市人民政府、阆中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将古城保护经费列入预算,予以保障。 古城保护资金可以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等渠道筹集。 第八条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成立公益性组织、提供技术或者志愿服务等方式,在阆中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指导下依法参与古城保护工作。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阆中古城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古城的行为进行劝阻、举报和控告。 第十条对在阆中古城保护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川东—阆中古城(导游词稿)

阆中古城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非常欢迎各位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旅游,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四川东北部,是整个四川迄今为止保留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和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咱们中国的四大古城。在参观游览的途中请大家注意安全,爱护环境。大家请跟上我的脚步,我们将参观游览古城区的华光楼、张飞庙和贡院。 阆中古城历史悠久。在战国时就被设为巴国别都,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自秦国建县以来,历朝历代都在阆中设置郡州府道。阆中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于它是一座神秘的风水古城。它建在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处,山围四面,水绕三方,顺应了风水理论中龙、砂、水、穴的意象。大家可以看到,在阆中古城里,山、水、城是一体的。优美的自然环境,绝佳的山水格局,与浓郁的风水文化理念结合得近乎完美。难怪许多著名建筑专家盛赞它是当今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风水古城”,同时也有了“阆苑仙境”的美誉。大家知道吗,阆中别名阆苑,本是指传说中的西王母居住之地,唐代滕王李元婴镇守阆中时,按宫苑格局大兴土木,修建离宫别院,因此得名。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第一个要参观的景点——华光楼,已经近在眼前了。说到这阆中的楼阁,华光楼便是首当其冲、不得不提的。历代到过阆中的文人墨客,无不以此楼为诗。其中宋代诗人李献卿留下的一句“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更是传诵至今。华光楼通高三十六米,在一大片古城居民区中拔地而起,气势恢宏,极富古典建筑的特色,素有“阆苑第一楼”的称号。 大家可以看到,华光楼的楼下是一个五米高的石拱门,这是用于人们来往穿行的过街门。由于华光楼靠近嘉陵江,古代是阆中的航运枢纽中心,加之当时楼的两边都是手工业加工作坊,所以昔日华光楼下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曾有诗云“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以此来描写它的热闹。楼上三层为全木结构,每层都装有雕刻精美的花窗,主要是古时候的达官贵人们邀请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欣赏山水的地方。 说到华光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年,相传华光楼是由唐代滕王李元婴,也就是唐太祖李渊的儿子,被贬阆中时所修建的,当时称之为南楼,古南楼在清朝道光十九年毁于一场大火,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座楼是清朝同治六年所重建的,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大家是不是很想马上就登楼观景了呢?不过,咱们在登楼之前,还要请各位朋友仔细看一看这座石拱门上的玄妙。石拱门的正中,写有“古镇江楼”四个大字的牌匾,是不是依然清晰可见呢。这个牌匾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是清朝阆中的知事彭凤藻所题。拱门的南北两面,是红四方面军在阆中征战时所留下的石刻标语。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两幅标语,正是因为它们,文革时期华光楼才免遭红卫兵的破坏。咱们现在也才有机会看到这座保存完好的华光楼。 好了,各位朋友,在阆中有句俗话,不登华光楼,枉到阆中游,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登上华光楼去一看阆中古城的美景吧! 我的讲解完毕,谢谢老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论文)

昆山市周庄镇保护与旅游开发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目录 摘要 (3) 引言 (5) 一、昆山市周庄镇规划背景 (6) (一)背景资料 (6) (二)规划内容 (6) (三)规划特色 (6) (四)规划内容 (7) (五)总结 (7) 二、昆山市周庄镇规划思路 (8) (一)周庄现状主要问题 (8) (二)周庄规划主要思路 (9) (三)周庄规划总体目标 (9) (四)周庄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9) 三、昆山市周庄镇经济人口 (10) (一)经济发展现状 (10) (二)经济发展分析 (10) (三)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1) (四)产业发展策略 (12) (五)主要就业提供 (12) (六)人口分析 (13) (七)城镇化水平 (14) 四、昆山市周庄镇规划内容 (14) (一)规划期限和层次 (14)

(二)城镇性质和镇区用地规模 (15) (三)镇域总体规划 (15) (四)镇域村镇结构 (16) (五)镇域土地利用 (17) (六)镇域设施分布现状 (18) (七)城镇用地规划 (19) (八)古镇保护规划 (20) (九)周庄历史文化 (21) (十)古镇保护规划 (22) (十一)旅游发展现状 (23) (十二)旅游规划 (24) (十三)交通规划 (25) (十四)绿地湿地系统规划 (26) 结语 (28) 参考文献 (29) 附录 (31) 附件一 (31) 致谢 (32)

摘要 周庄镇位于昆山市西南隅。1995年,周庄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98年11月,周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清单2003年,周庄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又被列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江南第一水乡”。1997年,周庄古镇旅游业已经开始发展,并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想法以及古镇的发展要求促使古镇寻求规划援助,研究新出现的问题,并将周庄的发展定位于世界水平。但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城市特色受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冲击,并主要表现为建设性的破坏。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昆山市周庄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提供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开发 Abstract Zhou Zhuangzhen is located in kunshan city southwest corner. In 1995, was rated as the provincial Zhou Zhuangzhen history culture famous town.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in November 1998 ,zhouzhuang preparatory directory listing in 2003, Zhou Zhuangzhen gain UNESCO asia-pacific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utstanding award, and is listed as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说明书

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说明书(摘编) 第一部分 历史研究 1 历史研究 1.1 古城的演变 阆中历史悠久,仅从公元前31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算起,迄今已有2300余年的历史,一直是川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汉初至现在经历两千多年,古城位置基本未动。 1.2 街区的演变 阆中古城选址,有效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顺着等高线走向的街道和建筑。县城有91条街道,街道呈棋盘式布局. 2 街区价值分析 1984年阆中被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 3 街区特色分析 3.1 整体风貌特色 3.2 建筑特色 阆中现状保存较好、有特色的古民居院落共12座,其建造形式吸纳了北京四合院和南方园林建筑的优势,多为串珠式品字型和倒天井型。其建筑结构多为穿斗构架,富有韵律感的双坡屋顶.。街巷后建筑布局多是四合院、一颗印、一字形、多字形(即不规正对称的四合院组合意即多子、多幅、多寿)。 3.3 街巷特色 阆中古城的街巷,继承了中国传统城市棋盘式的格局,按南低北高的地形特征沿东西和南北向布局,主要街道之间由街巷联系,整体形成古城道路网体系。传统街巷宽度大多在2~8米不等。传统街巷既是交通空间也是古城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各种公共的城市活动多在街巷内进行。阆中古城主要街道两侧的建筑,多为一层,有1.2~2米宽的由挑枋或檐柱支撑的檐廊,为行人提供遮阳避雨的空间,也是沿街进行商业活动的交易空间, 4 街区面临的问题分析

4.1 历史街区面临功能性衰退 4.2 风貌正面临现代多层高层建筑的侵蚀。 4.3 街区的市政设施不完善,院落内厨卫设施不配套。 4.4 多数木结构建筑由于常年缺少正常维护和维修,房屋急待进行整治。 4.5 街区房屋存在潮湿,采光、通风不良,热工性能不佳等问题,室内环境需要改善. 4.6 古城建筑多为私人所有,而房屋所有者又以低收入者为多,没有能力自主进行全面而正确的保护和维修。 4. 7 嘉陵江防洪与历史街区风貌保护的矛盾. 第二部分 规划研究 1 规划范围 阆中古城保护区位于阆中城区西南部,北临新村路,东靠张飞大道,西南以嘉陵江为界,面积为178.40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63.08公顷;建设控制区面积115.32公顷。 2 规划原则 真实性原则 保存历史街区的历史真实性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首先应当遵循的,各项整治工作应当围绕真实性这一基本原则展开。 整体性原则 以现存文物古迹和大量历史建筑为基础,完整保护构成阆中风水古城的整体空间环境、景观风貌和人文特色。 协调性原则 对建筑、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保护应包括它们的环境和相关诸多要素。古城内的改建和新建建筑应遵循保护城市传统机理连续性和逻辑性的原则,在建筑尺度、组合关系、色彩、形式等方面精心设计,与传统环境协调。 可持续性原则 从发展的角度认识保护的含义,处理好保护与更新之间的关系。以有机更新为基础,循序渐进,在整体保护的同时,重点保护、恢复和更新主要的特色地段,最终使古城区和新城区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和谐共存、协调发展。 公众参与原则 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直接牵涉到街区内每一个住户的利益,不仅需要政府的执行,也需要公众的理解和合作。建立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不仅利于政府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够得到居民积极的支持和配合。 3 规划目标

阆中市情简介

阆中市情简介 阆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幅员1878平方公里,总人口87万,辖4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 阆中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秦置阆中县起,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历代为道、州、府、郡治所,明末清初曾为四川省会20年。拥有张飞庙、四川贡院等近20处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推的风水、科举、春节文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拥有世界千年古县和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等多项桂冠。 阆中风光秀美、风水独特。城区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城融为一体,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的美誉。现存“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城区近2平方公里,完全按照传统的风水理论规划建设,是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阆中交通便捷、区位凸显。兰渝铁路、国道212线、省道302线和广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启动了阆中机场、嘉陵江航道渠化建设,构建起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阆中已成为辐射周边的重要交通节点和旅游休闲中心。

阆中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阆中市依托资源优势,确立了“建设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奋斗目标,坚持以旅游为龙头,以食品、医药和丝纺工业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实现了巨大跨越,成功在全省、在西部脱颖而出、迅速崛起。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达到111.9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 我们始终突出“旅游龙头、工业支撑”的产业定位,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我们将旅游作为带动阆中产业振兴的龙头,启动实施了阆中古城创“5A”、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申遗工作,引资建设了一批高档酒店、购物中心和游乐场,在央视一套推出旅游城市形象广告。2011年,全市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亿元,阆中旅游成为川东北旅游和嘉陵江旅游区的龙头。为了对接旅游发展,我们将食品医药和丝纺服装作为工业的主攻方向,扶持张飞牛肉、保宁醋等本地企业做大做强,阆中食品、医药和丝纺工业成为川东北的产业新亮点。 我们始终突出“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产城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我们始终坚持“文化名城、旅游之城”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 (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阆中古城导游词

阆中古城导游词 【篇一:阆中古城导游词】 阆中古城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阆中古城景区。我是为大家提供景点讲解服务的导 游员小李。接下来的愉快时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希望大家在游 览过程中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 好啦,我们已经来到古城状元坊牌楼下旅游示意图前,今天我们游 览的线路有:先去参观华光楼,秦家大院,风水博物馆,川北贡院 和张飞庙等景点,时间大约3小时。请紧跟我,注意安全,慢慢行。“人杰地灵嘉陵水,古城秀色满园春”。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我们 前往古街一路参观游览,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座古城,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城山环四面, 水绕三方,融山、水、城于一体,素有“阆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 “南丽江、北平遥、东歙县、西阆中”。阆中古城于1986年被国务 院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风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千年古县;国家aaaa级旅游 景区;它是中国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华光楼。据史书记载:阆 中古代有阆苑十二楼,华光楼因其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而被称 作“阆苑第一楼”。华光楼坐落在阆中城南,横跨大东街南头,位于上、下华街之间,与嘉陵江对岸的南津关遥遥相对,与南津关同为 阆中的门户与咽喉。 华光楼的特点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古、高、灵。 华光楼的古,说的是它的年代久远。华光楼建于唐朝,是唐朝滕王 李元婴在阆中做刺史时所修建的,从唐朝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的历史。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华光楼是清代同治6年重建的,至 今也有142年代历史。 小李请大家猜猜华光楼有多高? 华光楼是阆中古城最高的地方,楼 为4层,通高36米,“阆中有座华光楼,半截插在天里头。”想必中 国古代四大名楼大家都比较熟悉,华光楼比岳阳楼还高出近15米、 比滕王阁更高出18米。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吧!

阆中古城考察报告[最新版]

阆中古城考察报告 阆中古城考察报告 篇一:阆中市场考察报告 阆中市旅游产品及图书市场考察报告 一、城市概况 阆中市,古称阆苑,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东枕巴山之余脉,西倚剑门之腕,是巴蜀之要冲,川北之重镇,近2千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0万。阆中古城位于阆中新城的旁、嘉陵江边,号称全国四大古城之一建筑 古建筑,包括祠庙、古塔、楼、台、亭、阁等。阆中古城的整体格局形成于唐宋时期,现存的古城主体是明、清建筑,夹有少量元代建筑,整座古城呈正南北—东西方向; 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岭南庭院建筑于一体,既有明代的疏朗淡雅风韵,又有清代精美繁复的特色。在古城范围内有7座建筑风格独特,且保存完好的民居大院,如蒲家大院、马家大院、张家大院等等; 古街巷。古城内老街交错,古巷纵横,有90多条,其中的20多条街巷仍保留有唐宋时的建筑风格。 3) 画圣文化 唐代画家,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苏轼曾称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这李思训专心致志,精雕细刻,直画了好几个月,方才画成。两幅壁画各有千秋,并称双绝,是兴庆宫的一宝。 4)宗教文化 自汉唐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阆中,稍后,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继而来,教徒们在这里建寺庙、修教堂——现在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巴巴寺、天主堂、基督教堂、以及云台山的道观、彭城佛

教的圆觉寺、千佛寺,双龙的长青寺,古城内的净圣庵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阆中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5) 三国文化 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作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在这里他曾率精卒万人,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刘备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的“桓侯祠”,今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6) 市井文化 茶馆文化 袍哥文化。以“讲豪侠、重义气、解放推食、急人之急”为号召,又以旧礼教的“五伦八德”为信条 杂耍说唱艺术,包括说书、唱大鼓、相声、川剧等种类繁多的说唱表演艺术和拉弓、举刀、抖空竹爬竿等等演出。 7) 民俗文化 有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巴渝舞,朴实酣畅的花灯戏,风情万种的剪纸、皮影,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仰扬顿挫的茶馆评书等等,构成了巴渝民俗文化的瑰丽长廊。为了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要把民俗文化和古民居大院融入到一起,来加深游客的民俗文化休闲体验。 8) 天文文化 阆中是我国古代民间天文研究中心,西汉著名历算天文学家落下闳就是阆中人,他创造的《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 9) 科举文化 阆中,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建于清代的贡院,现仍完好地座落于阆中古城的学道街,是全国仅存的两处考棚(川北道贡院的俗称)之一。能让游客身临其境,更深刻地感受我国的科举文化制度。10)石刻及古遗址 石窟及石刻。大像山阆中站佛与乐山坐佛、重庆大足睡佛相呼应,是四川有名的唐代石刻之一,阆中石刻文化相当发达;古遗址、古驿道、古墓葬。具有很大的旅游和研究价值;

阆中古城导游词

阆中古城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阆中古城景区。我是为大家提供景点讲解服务的导游员小李。接下来的愉快时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 好啦,我们已经来到古城状元坊牌楼下旅游示意图前,今天我们游览的线路有:先去参观华光楼,秦家大院,风水博物馆,川北贡院和张飞庙等景点,时间大约3小时。请紧跟我,注意安全,慢慢行。 “人杰地灵嘉陵水,古城秀色满园春”。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我们前往古街一路参观游览,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座古城,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城山环四面,水绕三方,融山、水、城于一体,素有“阆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 “南丽江、北平遥、东歙县、西阆中”。阆中古城于198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风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千年古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中国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华光楼。据史书记载:阆中古代有"阆苑十二楼",华光楼因其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而被称作“阆苑第一楼”。华光楼坐落在阆中城南,横跨大东街南头,位于上、下华街之间,与嘉陵江对岸的南津关遥遥相对,与南津关同为阆中的门户与咽喉。 华光楼的特点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古、高、灵。 华光楼的古,说的是它的年代久远。华光楼建于唐朝,是唐朝滕王李元婴在阆中做刺史时所修建的,从唐朝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华光楼是清代同治6年重建的,至今也有142年代历史。 小李请大家猜猜华光楼有多高?华光楼是阆中古城最高的地方,楼为4层,通高36米,“阆中有座华光楼,半截插在天里头。”想必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大家都比较熟悉,华光楼比岳阳楼还高出近15米、比滕王阁更高出18米。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吧! 华光楼的灵,说的使它的灵验。小李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华光是指的是什么?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清楚,那么现在我就来告诉大家“华光”之名,是由民俗崇拜祀奉火神“华光大帝”而来。华光”是一位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华光本家姓马,华光是归位后封的。因他凭着三只如电神目察遍三界善恶,为凡间广播福荫、惩恶扬善,被人间万世拥戴,玉帝龙颜大悦,再封其为南华帝君,主管天下四方火神,世称华光大帝或华光天王。 华光楼为四层,一层为过街门楼,是我们出入古城的重要通道。二楼陈列的是历代华光楼的建筑模型;三楼陈列的是与阆中有关的书法艺术作品。朋友们,还记得刚才我说过华光楼是整个古城观景的最佳处吗?对了,四楼就是最佳的观景平台。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眼馋了吧?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上去一饱眼福吧。由于楼梯狭窄,游客又比较多,请大家上楼的时候注意安全。 这边走,慢慢行。 谢谢!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一.名词解释 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明显的本国特色和实践意义。从政策角度而言,是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制定保护专项规划,并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渗透到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法律、行政政策之中。 传统建筑群:是指和周围环境形成一体构成历史景观的并具有较高价值及传统建筑形态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集合体。 保护框架:保护框架是指历史文化名城中要保护的实体对象和通过保护规划的实施预期达到的目标。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人与自然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冻结保存:即将保护对象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允许必要的修缮和加固,但必须以不改变原貌为前提,并且修复和增添的部分应该是可以识别的,即修旧如旧原则。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建筑群等等。 无形文物:指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在历史上、艺术上有一定价值的戏剧、音乐以及工艺品的制作技术等。二.填空 1.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 2.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3.欧洲对历史传统城市的分类大致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概念(地区中心城市),(历史性城镇),(旅游性城市) 4.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名城特色的含义),(名城特色的构成要素),(名城特色的结构)。 5.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经历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前进阶段)。 6.西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最多的,(秦兵马俑)被誉为八大奇观之一。 7.历史文化名称规划成果(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附件) 三.简答 1.简述列入文化遗产的选定标准 (1)能代表一项独特的艺术或美学成就,构成一项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在相当一段时间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于建筑艺术、文物性雕刻、园林和风景设计、相关的艺术或人类住区的发展已产生重大影响的; (3)独特、珍稀或历史悠久的; (4)构成某一类型结构的最富特色的例证,这一类型代表了文化、社会、艺术、科学、技术或工业的某项发展;(5)构成某一传统风格的建筑物、建造方针或人类住区的典型例证,这些建筑或住区本身是脆弱的,或在不可逆转的社会文化、经济变动影响下已变得易于损坏;(6)与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思想、信仰、事件或人物有十分重要的关系。(7)真实性标准: 在设计、材料、施工或环境方面符合真实性标准 2.历史文化名城当中城市保护的原则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从城市全局和城市的整体发展来做好保护和规划工作,而不是单纯地考虑保护一些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要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3)在充分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4)研究分析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充分发掘和继承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5)保护维修、整治和修复中要“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应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 3.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表现方面 1.文物古迹的特色2.自然环境的特色3.城市的格局特色4.城市轮廓景现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的特色5.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6.名城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 4.北京古城具体保护内容: (1)保护河湖水系,特别是与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如护城河、六海、长河、莲花河等;

阆中历史文化资料

阆中文化资料 喵喵 一阆中印象第一词——风水古都 历史渊源:据称是唐代贞观年间著名天文历算学家袁天罡奉太宗皇帝之命由长安行至西南步测王气,到达阆中终于步测到王气。传说袁天罡规划了阆中古城,此地依山傍水,龙脉之地,颇具王气。(在天宫院的介绍中,关于天文的主要贡献多是由李淳风出血的,袁天罡的贡献十分抽象,估计实质贡献不多。) (风水,主旨是为了追求人居环境的协和、择吉而避凶,构成中国独特的景观评价体系。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现象,已经为了建筑的潜规则甚至显规则。风水以藏风、得水为条件,着眼于寻求理想的居住或墓葬环境。古代认为,环境与人之间有奇异的类同性,地理环境尤其是山对人的影响,譬如形状上人肥山厚、人饥山瘦,气势上人秀山清、人迷山浊,动作上人驻山宁、人离山走,性情上人勇山雄、人凝山缩,伦理上人孝山顺、人亏山逆。中国风水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时代风水观念、风水意识的形成,到伏羲八宫卦序图发展为六十四卦、演变成《周易》,再到秦汉风水理论创世,到魏晋南北朝风水术大肆张扬,隋唐时期时期风水理论著作颇丰,直到唐以后,形成“形势宗”和“理气宗”两大派别,前者中山川形势的空间形象上达到天人合一,后者注重是在时间顺序上达到天地人合一。经由阴阳、五行、八卦、四象、天干地支等学说引入,综合了天文学、地理学和人体学这风水学的三大支柱,实现风水学最高原则——天地人合一。古代哲学认为,天地人是一体的,天上有的,人间必然有,地下也有。这种观念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思维的基本源头和文化基因,也贯穿了风水学的发展过程中。) 1神秘的北纬31度 阆中与古埃及金字塔等神秘之地同处于北纬31度区域。 (沿地球北纬30°线前行,眼前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从地理布局大致看来,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同时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世界几大河流,比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均是在这一纬度线入海。更加令人神秘难测的是,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的所在地)。

古城镇及文化保护

古城镇及文化保护 建筑学一班殷彪 201103190126 摘要: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明大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古城镇,它们都代表着某个时期或某个名族的历史与文化,对于名族,对于国家,都是的一笔重要财富。但随着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和许多人对古城镇的关注和意识薄弱,导致我国许多古城镇遭到破坏。所以我们要对古城镇规划和保护。保护古镇,保护中华文化。 关键词: 古城镇古城文化古城保护保护模式 文化古镇是先辈留下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古镇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的物质环境,还包括古镇所携带的历史信息,而我们正是通过对古镇的保护来获得所要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由此可知,古镇规划之意义十分重大。 近年来,城市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发展了,但我国原来非常富有特色的城市、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逐渐地失去了记忆,干百个城市差异越来越少,面貌却越来越趋同。城镇历史文化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建设现代化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普遍追求的目标。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因此,保护城镇历史文化应是城市规划的任务之一。 城镇经济越发达,社会文明程度和现代化水平越高,城镇历史文化就越显重要。因为城镇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生成地。城镇出现的时候,正是人类文明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城镇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文化产品。城镇科技的进步,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文创新的引导,离不开文化繁荣。现代城镇是现代文明和现代经济的聚集地,它的本质即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城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没有文化的城镇是一个没有品位的城镇,不可能生存发展和持久的。文化足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城镇历史文化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可以再现前人、前朝或远古的民情风貌,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自然风情。是在更高层面上展现出人类生活的文明,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于古城的规划保护,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古城镇规划的意义,首先,从保护的意义来说,古镇的规划是为了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传统地区城镇商业、居住建筑群、孔庙、塔等为主要特征的

阆中古城途中导游词

阆中古城 各位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前往南充阆中古城参观游览,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xx,能为大家服务让我倍感荣幸,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让大家游得尽兴,玩的开心!阆中位于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2000多年来一直为蜀道南路的“咽喉之地”。从成都到阆中,沿途经过大英、遂宁、南充、西充、南部等地,全程360多千米,包括途中休息时间在内大约需要5个多小时。 好了,各位游客,经过了5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的旅游车已经来到了阆中,阆中在三国时期叫巴西,是张飞驻防的要地。所以,这里也被看做是一座张飞故城。也许在一路的行驶过程中大家已注意到窗外那一排排张飞牛肉的广告牌了,那么请大家想想为什么会叫“张飞牛肉”呢?其实,它与我们的三国英雄张飞有关,张飞不仅是一位勇猛的武将,他还是一位烹饪高手,他卤制的牛肉更是美味可口,张飞牛肉如张飞本人的形象,表黑心红,黝黑的皮面下,一切开则是一片红心,肉质纹丝紧密,干而不硬,润而不软,红润鲜美在清乾隆年间便远近驰名,一般牛肉难免塞牙夹齿,而张飞牛肉却入口化渣,可谓老少皆宜。如果说阆中只有牛肉、古城、水资源,那你就太小看阆中的旅游资源了,阆中不仅仅是一座以三国文化而著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一座传统的醋城,不知道大家是否闻到了一股酸味呢?来到阆中我们就不得不说‘醋’这个话题,“俗话说得好,‘来到阆中不买醋,犹如跑了冤枉路’,一道没有味道的菜是很难下咽的,要使一道菜有味道,就必须‘添油加醋’。醋相传始于杜康的儿子杜柕,杜康是传说中酒的发明人,他的儿子杜柕有一次酿酒时发酵过了头,到第二十一日酉时时开缸,发现酒液变酸,但香气扑鼻,且酸中带甜,非常可口,杜柕一不做二不休,把二十一日加上一个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叫醋。醋是人生百味之一,也在人们生活中更是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比如,煮蛋前,先在水中加些醋,煮好的鸡蛋便更容易剥壳;睡觉前喝杯加醋的便更容易入睡;用一盆清水加一勺醋洗脸,脸部倍觉光艳美丽,在座的各位女性朋友回到家中不妨去试一试。醋简直就是我们生活的百宝。而咱们阆中的保宁醋更是以它独特的味道驰名天下。大家请看我右手边这座建筑物,这就是保宁醋的厂址了。保宁牌保宁醋始创于明末清初,迄今为止已有370年的历史,是全国四大名醋之一,而咱们阆中的保宁醋因产于保宁府,也就是古阆中而得名,保宁醋色泽红棕、酸味柔和、醇香回味,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1984年4月北京大学杨新教授品尝到保宁醋后,欣然挥笔题字,“千里赠言,不是醇酒,胜似醇酒,异乡保宁独有”给与了保宁醋高度的评价。说道保宁醋,前面已到阆中古城,首先我们去古城参观游览,请大家下车随我参观。谢谢!

(整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要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要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一、古董与古建筑------截然不同的态度 劫难------ 四大人为破坏:宗教、流失、战争、“建设” 二、百年来的保护理念与历程 较早源起欧洲,18世纪中 保护与修复,18世纪末 理论化与科学化,19世纪中 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国立法 1933年的《雅典宪章》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到历史街区 文物古迹的概念 保护的宗旨 四、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1976年《内罗毕建议》 《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延伸了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 拓展了保护的内涵 历史环境的五个方面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 进一步扩大保护的内容 1987年《华盛顿宪章》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确定保护意义、原则及方法等 历史地区保护的五个内容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纳入整体规划中去 五、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当今发展状况 保护对象不断增加 保护内容涵盖更广 保护深度加大(尤其是“软件”) 保护方法更加综合化 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定义 选定标准 七、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987年进入缔约国 到1997年底为止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一、建国前 1922年考古学研究所、考古学会 1926年考古发掘

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国民政府的《古物保存法》 1932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及《条例》 二、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 三、以各种通知、指示、暂行办法和指定机构为主体的早期管理 四、1961年《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 五、1961年第一批180处“国宝” 六、1976年《刑法》中的规定 七、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八、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 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 十、加强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十一、国际交流与接轨 十二、研究机构、决策机制 十三、法规与制度建设 十四、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十五、1996年屯溪会议---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 十六、1997年建设部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十七、1999年始专项资金援助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一、中国名城的特点 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特色丰富 先规划后建造 类型多、差异大 文化职能 未曾衰落过的发展历程 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保护名城的思想的提出 四、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五、历史文化名城核定的标准和程序 核定标准 审批程序 六、我国名城的基本情况 审批时间与批次、数量 单独审批的名城:凤凰、山海关 分布情况 七、我国名城的基本情况 审批时间与批次、数量 单独审批的名城:凤凰、山海关 分布情况 中外名城的基本类型 一、欧洲名城的基本类型 地区中心城市、历史性城镇、旅游性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