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方法论及重要知识点总结(2017必修1—11)

哲学课本知识归纳总结(2017必修班)

一、给出哲学范畴考查,圈划后写出对应词,原理+方法论+材料规范书写!第一大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论(第四、五课)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根据、随着、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国情制定调整、完善方针、政策、制度、模式等;当前的思想观点、新词等是对当前社会现实、热点事件的折射、反映等。)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要求我们重视意识作用。

3、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或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强调方针政策观点精神的重要性,即有利于、推动、促进社会发展,或在主观指导下,客观世界发生了变化)

4、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在各种灾难中不断创造生命奇迹,怒伤肝;一种精神使人振奋等)

5、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材料提到生态环境的破坏、做事情没有成功或有科学地办事情这层意思时用)

6、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可以在尊重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人类对太空的探索的成功,材料只要有造福人类意思都可用。)

提醒:

本框主观题可能设问的角度:

1、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标注物质、意识、规律三个词,选择材料对应的相关原理方法论

2、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注意该命题包括(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材料

2、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相关知识——(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材料)、主动创造性(+材料)和自觉选择性(+材料)(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材料);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材料)。

3、运用意识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三个特点分别对应材料)

4、上述材料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角度总结)——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注意答如何做的题目一般材料都会有做法,要会从材料生成答案,即从材料找具体做法,再用对应哲学语言表述出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面对、根据、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制定调整、完善方针、政策等。同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的材料)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材料体现方针政策、认识的不断发展,注意此时一般也能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多角度答题!)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材料体现理论、思想、政策的重要性,注意材料说在规划等指导下做事取得成功,此时也可以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这句话。)

4、真理具有具体性、条件性,要求我们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材料体现政策随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5、认识具有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是经过···不断反复的过程。(主要是选择题,能与6区分)

6、认识具有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主要是选择题,能与5区分)

7、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多在选择题考查)

提醒:

㈠认识论常见主观题命题角度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哲学常用三段式答题模式(要熟悉认识论的原理)

2、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决定认识的(或: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先分层,把实践决定认识的4个表现写出来,再一一对应材料!

3、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材料)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真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材料)

4、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材料)②真理具有客观性。(+材料)③真理具有具体性和条件性。(+材料)

5、认识为什么具有反复性?(即用于回答: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人们会有不同的认识?)——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①从认识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限制。②从认识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6、为什么对同一事物、同一社会现象,人们的态度不同,会得出不同认识?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认识

水平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有不同的认识。

㈡第二单元标题要注意对应哲学范畴:

1、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这一命题角度包含即唯物论、认识论(是两个哲学范畴,别漏掉一个)——哲学三段式答题。

2、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即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

唯物辩证法(第七、八、九、十课)

1、唯物辩证的联系观(4个)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标志性词语:相结合、…引起…,同…有关、影响、有利于等)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材料体现:忽视事物的联系、主观强加联系时用);联系虽然客观,但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材料体现:如我们通过建立一个新事物,加强了什么联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材料对应既看到有利条件、又看到不利条件;既看到眼前利益,又看到长远利益等)(体现“多”字,如雾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⑴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⑵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部分的功能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2、唯物辩证的发展观(3个)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或说: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中一般提到创新、开创新局面、进入新时代、最新成果等)

②发展的趋势(途径)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的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或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接受挫折与考验的准备。(材料一般提到过程比较艰难;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等)(注意区分发展的趋势和总趋势)

③发展的状态原理及方法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当只考查这一个原理时要把括号里的话写全!))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材料一般有一步步、分步骤、有计划、逐步完成、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循序渐进、结构调整、适度、分

寸等;材料中有时机、机遇等)

3、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或用矛盾分析法解读材料)(9个)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同时,也···;但是···;看到成绩,也看到存在的问题;利与弊;既···又···等)②矛盾即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正视矛盾、承认矛盾,用对立统一的(即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材料中一般提到出现了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时可用。)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势,调整政策;强调这次工作特殊性;就不同事物采取不同措施;针对、独特;立足我国国情等。材料类似于“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但属于不同的哲学范畴)

④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着重把握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原理主要关于解决问题,其常见关键词:集中精力、关键、重点、中心、突破口、首要地位、重中之重、核心、突出问题等)

(2)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要求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⑤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1)矛盾主要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求我们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形势;巨大成绩···存在不足;总的来说是好的、主流等)(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求我们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3)事物的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相互排斥的。(材料:取得成就、成绩,同时仍存在问题)

⑥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不仅看问题做事情全面,而且其中有主次之分)

⑦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搞试点,推广经验;借鉴?的经验;典型示范;中央统一部署与各地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理论、实现、政策的指导下,根据当地实际;一般指导与个别号召相结合;不照抄照搬,生搬硬套;解剖麻雀;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同与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理依据等)⑧矛盾同一性原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主次方面转化)。(标志性词语:双方转化、转变、化···为···、变···为···等)

⑨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基础,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基本属性的关系的知识)

4、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材料如创新、对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批判继承、吸收;改革;认识、我国各项制度的每一次完善等、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等。)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材料见上)

提醒:一、(唯物)辩证法部分常见主观题命题角度: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4个)或发展观(3个),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先要清楚总特征即联系观、发展观,回顾哪7个原理方法论,找材料对应)

3、材料是如何体现普遍联系观点(4个)?

4、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2大角度,分别+材料)

5、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几句话写全,具体见上面发展观中整理,分别对应材料。)

6、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4大观点——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

7、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知识——(9个)(具体见上面矛盾观),

8、运用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的知识——即所有矛盾的观点(同8)

9、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知识(或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所有矛盾观点(同8)(注意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观和发展观)

10、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矛盾普特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不存在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4大观点多个角度答题,至少涉及两个观点。具体同7),

12、怎样树立创新意识?(书本整理P77)

⑴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材料)

⑵要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密切关注变化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简单记即“破旧立新”!)(+材料)

⑶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尊重书本、尊重权威,立足实践,与时俱进。(+材料)

⑷要坚持发展的观点。(+材料)

13、材料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分析思路:答怎么办时,可以从是什么、影响因素角度思考)(本题主要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矛盾特殊性的表现组织答案。)

第一、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二、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第三、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

第四、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两个不同方面。

第五、反对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刀切”。

第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4、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材料。

第一、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材料

第二、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材料

第三、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材料

第四、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两个不同方面。+材料

提醒二、矛盾观原理运用区分:

总结归纳(1)矛盾普遍性——利和弊;双刃剑;成就和问题;看到…同时…;既…又…;…但是…(省略号前后一般有相反的意思)。

(2)矛盾特殊性——不同、区别、差异、特色、独特优势、针对、根据什么实际、因时因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3)矛盾普特关系——试点、典型、借鉴、示范;…不一样、但是都…(省略的前后一般是同和异,共性与个性);一般指导和个别号召;解剖麻雀;反对照抄照搬、死搬硬套。

(4)主要矛盾——重点、中心、核心、关键、重中之重、首要地位、第一要务;用于怎么做事;用于有多个矛盾、多个问题。(牛蛇马刀等体现做事要抓主要矛盾;学会弹钢琴体现要统筹兼顾)

(5)矛盾主要方面——主流、总的来说、双刃剑、利和弊、成就和问题、机遇和挑战;用于看问题,如分析形势、评价性质。(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体现抓主流;双刃剑等体现不能忽视支流。

第二大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包括历史观123和价值观4567)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材料:根据社会形势做出新的决策等)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先进的促进,错误的阻碍。(材料:如正确的决策推动社会发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材料涉及民生、人民问题)

㈡第四单元常见主观题命题角度:

1、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4个:(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先进的促进社会的发展,错误的阻碍社会的发展。(2)改革的作用、目的相关表述。(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材料;(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材料;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材料

3、运用唯物史观或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目前学过的是两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二、几个易错单元标题、课题再提醒:多看目录,形成整体感知!

1、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对应唯物论、认识论

2、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对应辩证法

3、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对应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包括历史观和价值观)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对应第9课矛盾观

5、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第10课(辩证否定观的含义、特点、实质、方法论相关知识和创新的3个社会作用

6、寻觅社会真谛——对应第十一课历史观

7、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包括第十二课所有知识点

8、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同价值观,即第12课所有内容

三、书中关于地位的提醒:

1、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2、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根本(固有)属性——运动

4、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

意识产生的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

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物质器官——人脑

5、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联系观、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泉源和动力)唯物辩证法的本质——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实践观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观点——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特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