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课程设计

电工学课程设计
电工学课程设计

山东大学(威海)电工学课程设计之——

洗衣机的时间控制系统

专业: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组员:

韩官201100800391

时间:2013年7月

目录

摘要 (3)

1 设计要求分析与方案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要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方案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数字电路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方案总体框图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方案总体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各模块器件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模块总体电路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方案总体电路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电路各模块设计与参数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秒脉冲电路 (4)

3.2计时电路 (4)

3.3显示电路 (4)

3.4状态显示电路 (4)

3.5洗衣机电机控制电路 (4)

4 仿真调试分析 (4)

4.1仿真软件介绍 (4)

4.2仿真总体电路图分析 (4)

4.3仿真结果分析 (4)

5方案的分析与总结体会 (4)

5.1方案选择总结与分析 (5)

5.2仿真调试总结与体会 (5)

5.3实物制作总结与体会 (5)

5.4设计优点分析 (5)

5.5设计不足分析 (5)

6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洗衣机时间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数字电路定时器的洗衣机简易控制电路。通过预置洗衣机的洗涤时间来自动实现洗衣机的正、反转和暂停,并且用不同的指示灯来表示洗衣机的正逆暂停三状态。当到达定时时间后,会自动报警,发出蜂鸣声。同时,用两位数码管来显示预置时间和洗涤剩余时间,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电路主要分为显示电路、秒脉冲发生电路、计时电路、报警状态电路和洗衣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显示电路使用的是两个单位的共阴极八段数码管。秒脉冲发生电路采用了使用成熟广泛的555定时器芯片,通过电脑USB插口供电,产生秒脉冲信号,作为各芯片的时钟信号。计时电路使用的是四片十进制可逆计数器74ls192芯片,分别设计为十进制和六进制电路,用于完成时间的定时、计时功能。报警电路和状态显示电路使用的是简单的非门和与非门74ls04、74ls00组成的逻辑组合电路,分别控制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来实现报警和状态显示。电机控制电路采用了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电路的组合,实现电机正、反转、暂停功能。

实验通过电脑软件仿真和实物验证,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能够稍加修改后用于洗衣机控制电路中,能满足一般的要求。

关键词:洗衣机控制;数字电子控制;定时器

1 设计任务要求

本设计要求完成洗衣机时间控制电路的设计。普通洗衣机的主要控制电路是一个定时器,它按照一定的洗涤程序控制电机作正向和反向转动。

20s10s20s10s

如果定时时间到,则停机并发出音响(指示)信号。

用数字显示洗衣机的全部工作时间。

2 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

2.1任务分析

2.2方案选择

2.3设计总体思路与基本原理

2.4电路框图

3 单元电路设计

3.1秒脉冲电路

3.2 计时电路

3.3 显示电路

3.4 状态显示电路

3.5 洗衣机电机控制电路

4 Multisim 仿真分析4.1 仿真软件介绍

4.2 仿真总体电路图分析

4.3 仿真结果分析

5 故障分析与电路改进

6 方案的分析与总结体会

6.1 方案选择总结与分析

6.2 仿真调试总结与体会

6.3 实物制作总结与体会

6.4 设计优点分析

6.5 设计不足分析

7 附录(元器件清单)

名称型号数量

5v电源 1 电阻510欧25 555定时器NE555 1 电阻R1 30k 1 电阻R2 56k 1 C1 10 uf 1 七段LED驱动器HCF4511BE 3 共阳七段数码管LG5011BS2 3 发光二极管红黄绿白灯 4 两输入与非门74LS00 1 非门74LS04 4 或门74LS32 3 计数器74LS160 3 可逆计数器74LS192 3

1 3-8线译码器74LS138

单刀双置开关 5 555计时器NE555 1

8 参考文献

⑴《现代电子学及应用》,童诗白、徐振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⑵《电子系统设计》,何小艇等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⑶《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郑家龙、王小海、章安元编,高教出版社,2002年5月

⑷《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彭介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

⑸《新编555集成电路应用800例》陈永甫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年

电工电子学在线考试答案-B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电工电子学》B卷 学习中心: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试卷选题说明: 请按照学号尾数选答试卷, 学号尾号为0、1、2、3的同学做A卷 学号尾号为4、5、6的同学做B卷 学号尾号为7、8、9的同学做C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 A.越大 B.越小 C.不能确定 答案:B 2、图示电路中,I S1,I S2和U S均为正值,且I S2>I S1,则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U S A.电压源U S B.电流源I S2

C.电流源I S2和电压源U S 答案:B 3、已知白炽灯A和B的额定电压相等,但A的额定功率大于B的额定功率。现将A和B串联后连接在某一电源上,则白炽灯A上的电压降( )。 A.较大 B.较小 C.不确定 答案:B 4、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6V,电流I=2A,则电阻值R为( )。 R + A.-3Ω B.2Ω C.3Ω 答案:C 5、图示电路中,A、B间等效电阻R AB为( )。 A.40Ω B.16.6Ω C.7.5Ω 答案:A 6、把图1所示的电路用图2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

钟祥矿山测量技术设计资料

湖北省荆门市 放马山磷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测量技术设计书 钟祥市矿山技术服务中心 二00八年三月

单位负责人:叶祥玲 测区负责人:朱永成 编写人:曾义赵重源熊永喜审查人:艾有成朱永成 提交单位:钟祥市矿山技术服务中心提交时间:二○○八年三月

一、测区范围及概况 湖北省荆门市放马磷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位于钟祥市胡集镇和双河镇范围内。堪查范围东径:112°15′38〃-112°18′45〃,北纬31°23′50〃-30°24′39〃,海拔高程在85-408.4米之间,堪查范围约11.9平方公里。勘查范围内主要有丘陵及建筑用地和部分农用地,地势较复杂,植被茂盛,交通不便,通视条件差,给测量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作业依据 2.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2.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2.3、《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ZBD10001—89》 2.4、《中、短程光电测距测量规范》GB/T 16818—1997 2.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2.6、《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三、坐标系统 3.1、平面坐标系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按3°分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L0=111°,横坐标加500Km。 3.2、高程系统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四、首级控制测量 4.1、首级控制点布网原则 经野外踏勘选点,在勘查区范围内布设工程四等GPS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网。该网由林场、莲花鞍和狼头山三个已知国家四等控制点和6个GPS控制点组成网状图形,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3公里。点位布设见下图。 控制点标石的制作及埋设要求见《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控制网观测采用GPS作业方法。 4.2、GPS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本次GPS控制测量按工程GPS四等精度要求施测,GPS控制网采用静态作业模式。 静态测量仪器采用南方灵锐S82 GPS接收机。GPS测量解算及平差软件采用南方后处理软件GPS Pro 4.0.进行后处理及基线解算和坐标平差计算。

电工学实验报告A2

请在左侧装订成册 大连理工大学Array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工学实验A(二)学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2015 年~ 2016 年第2 学期

实验项目列表 姓名:学号: 注意集成运算放大器实验的上课时间(3学时):第一节:(1.2节课)7:30 第二节:(3.4节课)10:05 第三节:(5.6节课)13:00 第四节:(7.8节课)15:30 第五节:(9.10节课)18:00

电工学实验须知 一. 选课要求 实验选课前需确认已在教务选课系统中选择该课程。电工学实验实行网上选课,请按选课时间上课,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无故选课不上者按旷课处理,不给补做,缺实验者不给成绩。 二. 预习要求 1.课前认真阅读实验教程,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本节实验预备知识,回答相关 问题,按要求写好预习报告,注意实验内容有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 2.课前在实验报告中绘制电路原理图及实验数据表格(用铅笔、尺作图); 3.课前在实验报告中列出所用实验设备及用途、注意事项(设备型号课后填写); 4.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要求课前完成必要的电路设计和实验方案设计; 5.没有预习报告或预习报告不合格者不允许做实验。 三. 实验课上要求 1.每个实验均须独立完成,抄袭他人数据记0分,严禁带他人实验报告进入实验室; 2.认真完成实验操作和观测; 3.所有实验记录均需指导教师确认(盖印),否则无效; 4.请遵守《电工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则》。 四. 实验报告 1.请按要求提交预习报告; 2.所有绘图必须用坐标纸绘图,并自行粘贴在报告上; 3.实验完毕需各班统一提交实验报告,没有按要求提交报告者不给成绩;抄袭实验 报告记0分。

最新电工电子学A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 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产生功率的元件是( )。 A. 仅是电压源 B. 仅是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产生功率 D. 确定的条件不足 2. 在RLC 串联电路中,当X L

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

矿山测量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概述1 1.1设计目的1 1.2设计内容1 1.3编制依据1 1.4坐标系统1

二、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1) 2.1 两井定向方案2 2.1.1 技术规范及限差要求2 2.1.2 测量方案3 2.1.3 投点、连接4 2.1.4 工作组织与安全措施4 2.2.2 陀螺经纬仪定向步骤7 2.2.3 组织工作与注意事项7 2.2.3 陀螺经纬仪定向误差分析8 2.3 两种方案的比较8 2.3.1 两井定向精度估计8 2.3.2 陀螺定向精度估计9 三、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11) 3.1井下导线的等级与布设11 3.2 导线布设系统11 3.3 精度估算13 3.3.1 基本控制精度估算13 3.3.2 采区控制精度估算14 四、高程联系测量 (14) 4.1 高程导入方法14 4.1.1 钢尺导入高程14 4.1.2 钢丝导入高程15 4.1.3 光电测距仪导入高程16 4.2 精度估算17 五、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7) 5.1 地面水准测量17 5.1.1 地面水准布设方案18 5.1.2 地面水准精度估算18 5.2 井下水准控制网设计20 5.2.1 井下水准布设方案20 5.3 井下三角高程设计22 5.3.1 布设方案22 5.3.2 精度估算22 六、经验与收获23

一、课程设计概述 1.1设计目的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矿山测量学课程和完成矿山测量教学实验之后进行的,是对学生进行测绘高级工程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某矿井的主要矿山测量工作的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新能力。为了通过模拟实践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更真实的了解矿山测量工作,环境与测绘学院在2012年5月组织09届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矿山测量课程设计,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有效的复习并形成体系。 1.2设计内容 (1)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2)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3)高程联系测量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3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测量规程》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18314-2009) (4)《DZS3水准仪使用说明书》(北京博飞); (5)《Leica TC1500用户手册》(瑞士徕卡);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1.4坐标系统 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应尽可能采用国家3o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系统。矿区面积小 于50 2 km且无发展可能时,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矿区高程尽可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无此条件时,方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二、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将地面平面坐标系统传递到井下的测量称平面联系测量,简称定向。矿井联系测量的目的是使地面和井下测量控制网采用同一坐标系统。其必要性在于:

电子电工课程设计

? 课题名称触摸式防盗报警器 所在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08热工(2)班 学号 2 姓名肖文楠 指导老师万军 时间2009-12-5 联系方式 景德镇陶瓷学院 目录

1.引言 (3) 2.方案设计 (4) 2.1设计方案总概 (4) 2. 2设计思路 (4) 3.单元电路设计 (6) 3.1触发电路图及原理………………………………(5) 3. 2电子开关电路图及原理 (5) 3. 3音响报警电路图及原理 (6) 3.4电源电路图及原理 (7) 4.总体电路设计 (8) 5.课程设计总结.........................................................(9) 6.电子元件清单 (10) 7.总电路原理图 (11) 7.参考文献………………………………………………………(12) 1 引言 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大

量增加,带来了许多不安定因素,刑事案件特别是入室盗窃、抢窃居高不下,现代安全防范措施势在必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安全,那么生活就会毫无幸福、快乐的可言,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及财产是否得以保障,没有人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成果、所拥有的一切在突然间变得一无所有。所以说安全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安全标志着生活的质量。报警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了千家万户。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等领域,与社会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本文介绍的报警器为触摸式防盗报警器。它具有灵敏度高、轻便、实用等特点,可将装置安装在门或窗上,当人体碰到需要报警的金属物品时,启动设备使得警铃就长鸣不息,直至人来按动解警按钮,报警声才中止该触摸式防盗报警器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一问题,使得系统的功能有着很好的扩展性,可以针对不同的场合,进行系统的改进。考虑到实际现场环境和用户的安全防范要求。具有防拆动、防破坏功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可以防止各种误报现象的发生。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很高。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较为常见的家庭防盗报警装置的设计改进并制作,通过对此例的研究制作,学习普通防盗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根据此报警器可制作出用于不同范围的报警装置,并且学习电路图和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了解各个元器件的类别、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本文主要讨论触摸式防盗报警装置的各个单元电路以及各个元器件的选择及其性质,分析各部分电路的具体作用;研究和分析整体电路的构造,对整体电路进行重新布局和调试测试;学习电路板的设计以及元器件的焊接;掌握该触摸式防盗醒报警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通过该触摸式防盗报警器的设计,对各部分单元电路的分析过程,这对今后从事电子行业是非常有益的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电工电子学)(含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温州大学期末考试试卷(仿真卷)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考试科目 电工电子学 试卷类型 A 卷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对象 10级本科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计算题(共100分) 1、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U CC =12 V ,R B1=39 KΩ,R B2=11KΩ,R C =3KΩ, R L =3KΩ,R E =1KΩ,晶 体 管β=50,U BE =0.7V ,要求: (1) 计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 画 出 微 变 等 效 电 路;. (3)计算电压放大倍数u A 。 (1) V 64.2V 1211 3911 B =?+≈ U (2分) mA 1.94 1 7 .064.2=E BE B =--≈R U U I C (2分) A I I C B μβ 8.38mA .0388050 94 .1=== = (1分) ()V 24.412E C C CE =+-=R R I U (1分) (2) (2分) 得分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3) Ω=++=5.983) (26) (1 300r be mA I mV E ) (β (2分) 22.76984 .03 //350//be L C -=-=-=r R R A u β (2分) 2、将下列逻辑表达式化为最简形式。 (1)C B C A AB Y ++= (2)C B AC B A Y ++= C B A C B C B A C B C B A C B A C B A 2.Y +=+?=++=++=)( 3、判断反馈类型,并确定输出电流i 0与输入电压u i 的关系。(本小 题8分) 这是一个电流并联负反馈。 (2分) 1 1R u i i = ,R 与R F 可视为并联, (1分) 0i R R R i F f +- =, (2分) 又由于f i i =1,即 01i R R R R u F i +-= (2分) 所以i F u R R R R i 10+- = (1分) 4、判断反馈类型并确定u f 与u 0的关系。(本小题4分) u f 5A C 有信0 (1分) (2分) (1分)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课程介绍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课程介绍 来源:王聪???的日志 概述:本专业培养掌握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作、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在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一、专业基本情况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勘察与开发、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等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研究,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及地球动力学等领域从事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的理论与

计算,城市与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及其测量工程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各类地图设计与编制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测绘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地面测量、海洋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大地测量、工程测量、海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技术;◆掌握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和图像图形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使用各种信息源设计、编制各类地图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从事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陆地、海洋、空间精密定位与导航,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及变形监测,资源(土地、矿产、海洋等)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熟悉各种测绘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现代大地测量、现代工业测量、空间测量、地球动力学、海洋测量等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3、主干学科测绘科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 实验名称:三相交流电路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在线提交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王武明学号: 16457730003 学习中心:安徽宣城教学服务站 提交时间: 2017年 5 月6日

?当三相电路对称时,线、相电压与线、相电流都对称,中线电流等于零,而线、相电压满足:? (2)三角形连接的负载如图2所示: 其特点是相电压等于线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如下: ?当三相电路对称时,线、相电压与线、相电流都对称,此时线、相电流满足: ?2、不对称三相电路?在三相三线制星形连接的电路中,若负载不对称,电源中点与负载中点的电位不再相等,称为中点位移,此时负载端各相电压将不对称,电流与线电压也不对称。 在三相四线制星形连接的电路中,假如中线的阻抗足够小,那么负载端各相电压基本对称,线电压也基本对称,从而可看出中线在负载不对称时起到了特不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负载不对称,因此电流是不对称的三相电流,这时的中线电流将不再为零、 在三角形连接的电路中,假如负载不对称,负载的线、相电压仍然对称,但线、相电流不再对称。?假如三相电路其中一相或两相开路也属于不对称情况。 3、三相负载接线原则?连接后加在每相负载上的电压应等于其额定值。 三、实验设备 1、灯箱一个(灯泡,220V,25W)(DG04—S) 2、交流电压表一个(300V,600V)(DG053) 3、交流电流表一个(5A、10A)(DG053)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本实验采纳线电压为220V的三相交流电源。测量该电源的线电压(U AB、UBC、U CA)与相电压(UAO、U BO、U CO),并记录之。 2、星形对称有中线:按图1接线,每相开3盏灯。测各线电压、各相电压、各相电流、两中点间电压UOO',记录于表1中。 图1 Y接电路 3、星形不对称有中线:各相灯数分不为1、2、3盏。重复步骤2,观察灯泡亮度有无变化。

电工电子课程设计

题目___触摸式延迟照明灯_____________ 班级____09计科一班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200910510123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高会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____万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2011/12/12---2011/12/16_________ 景德镇陶瓷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高会仁班级09计科一班指导老师万军 设计课题:触摸式延迟照明灯 设计任务与要求查找一个感兴趣的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电路,要求电子元件超过30~50个或以上,根据应用电路的功能,确定封面上的题目,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电路由几个部分组成,并用方框图对它进行整体描述; 2、对电路的每个部分分别进行单独说明,画出对应的单元电路,分析电路原理、 元件参数、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部分电路的关系等等; 3、用简单的电路图绘图软件绘出整体电路图,在电路图中加上自己的班级名称、 学号、姓名等信息; 4、对整体电路原理进行完整功能描述; 5、列出标准的元件清单; 设计步骤1、查阅相关资料,开始撰写设计说明书; 2、先给出总体方案并对工作原理进行大致的说明; 3、依次对各部分分别给出单元电路,并进行相应的原理、参数分析计算、功能以及与 其他部分电路的关系等等说明; 4、列出标准的元件清单; 5、总体电路的绘制及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6、列出设计中所涉及的所有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1] 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 张庆双.实用电路设计[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 陈东. OrCAD电路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6] 孟庆涛,郑凤翼.图解电子控制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电工电子学练习题2014

《电工电子学》 练习题 班级 学号 工业大学

二零一四年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1. 1 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测量得知: A 41-=I ,A 62=I ,A 103=I ,V 1401=U ,V 902-=U ,V 603=U , V 804-=U , V 305=U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并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题1.1的电路 1.2 一电器的额定功率W 1N =P ,额定电压V 100N =U 。今要接到V 200的直流电源上,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1) 电阻值ΩK 5,额定功率2W ; (2) 电阻值ΩK 10,额定功率W 5.0; (3) 电阻值ΩK 20,额定功率W 25.0; (4) 电阻值ΩK 10,额定功率W 2。

1.3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W 200N =P ,额定电压V 50N =U ,阻Ω=5.00R ,负载电阻 R 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试求 (1) 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 (3) 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1.4 在图示电路中,已知V 101=U ,V 41=E ,V 22=E ,Ω=41R ,Ω=22R , Ω=53R , 1、2两点间处于开路状态,试计算开路电压2U 。 题1.4的电路

1.5 求图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和断开两种情况下a、b、c三点的电位。 题1.5的电路 1.6 求图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 题1.6的电路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201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基础、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测绘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具有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理论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的基本能力; 、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和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了解现代测绘科学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熟悉测绘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好的交流沟通能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具有相关领域的创业能力。 专业特色: 1、本专业培养懂理论、掌握新技术、勇于创新、适应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强、吃苦 敬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本专业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之路,在大学生参与科研及生产实践方 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3、本专业形成了以计算机在测绘中的应用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和数字化测绘为技术方法,大力拓展测绘科学在各类工程规划、建设 和管理,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其它各行业中的应用的办学特色。 三、主干学科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_____超外差收音机电路原理_________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王老师 时间 2014年6月16日 景德镇陶瓷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 (4) 2.输入回路与本机震荡电路 (4) 3.混频器 (6) 4.变频器与中频放大器 (6) 5.检波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 (7) 6.低频放大电路 (9) 7.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10) 8.总体电路原理图 (12) 9.元件清单(占完整一页) (12) 10.参考文献(占完整一页) (14) 11.设计心得体会(占完整一页) (15)

1、总体方案与原理说明: 在介绍超外差收音机是怎样接受无线电波前,先来了解一下无线电信号的传输。在无线电技术中,广播,通信,电视或雷达,都是利用发射机,接收机,天线,及无线电波来传输信号,其过程如图一所示,被传播的低频信号(如语言,音乐等)对高频震荡进行调制,是高频震荡的某一参数(例如振幅或频率)随低频信号而改变,然后将此低频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加到天线上,天线便向周围空间辐射电磁波。 无线波广播的接收。无线电的收音机的工作过程和发射机恰恰相反,他的基本任务是将空间传来的电磁波接受下来,并取出其中的音频信号。为此他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功能。 (1)选台。由于广播电台很多,收音机天线不仅能够接受到我们希望听到的电台信号,而且还有不同电台的,具有不同载频的无线电信号,这种广播电台采用各种不同的载频,听众按照载频的不同,选择所需要的节目。因此在接收天线之后,有一个选台装置,将所需要的信号选出来,不需要的信号过滤掉。该过程即为选频。 (2)解调,将音频信号从运载他的载频信号卸下来,这一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3)电声转换。解调后得到的音频信号加到耳机或喇叭,通过它将电信号转化成声音,人们就能够听到广播节目了。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库(2020年8月整理).pdf

一、填空 第一章 1、根据电路的作用可将电路分为两类:(用于实现电能传输和转换的电路)、(用于进行电信号的传递和处理的电路)。 电力电路主要用来实现( 电能的 )的传输与转换,也称为强电电路;扩音机电路主要用来进行( 信号 )传递和处理,通常也称为( 弱电)电路。 2、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元器件或设备统称为(负载),这类电路一般包括(电源)、(负载)和(连接导线)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还常接有开关、测量仪表等。 3、( )是电流的通路,它是为了某种需要由某些电工、电子器件或设备组合而成的,包括:( )、( )和导线、开关等。 4、电压是指(电路中两点间的电位差),它的方向是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是电位降低的方向。 5、 最大整流电流指二极管长期工作时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二极管使用时流过的正向平均电流不应超过此值。 6、 在电路中分析计算时,电流、电压的实际方向有时难以确定,为此可预先假定一个电流方向,此方向称为(参考方向)或称为正方向 。 7、 常用电路元件包括(电阻 )、(电感 )、(电容 )和晶体三极管等 8、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的特性,即导通时呈现的电阻很( 低或小 或趋向于零)。 在PN 结上加( )电压时,PN 结电阻很低,正向电流较大,PN 结处于( )状态;加反向电压时,PN 结电阻很高,反向电流很小,PN 结处于( )状态。 9、如图8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元件,二极管处于( )状态,管子两端的电压是 ( ), 中的电流是 ( )。 10、 方程U/I=R 只适用于R 中U 、I 参考方向一致的情况; 欧姆定律表达式含有正负号,当U 、I 参考方向( )时为正,否则为负。 11、 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 ),( ) 12、如右图12,输出的稳压值为:( ) (注意电源极性) 13、电路主要有( )、 ( )和中间环节等部分组成。其 中( )是供应电能的设备,如 发电厂、电池;负载 是取用电能的设备,如电灯、电机等;中间环节是连接电源和负载的部分,起传输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如变压器、输电线等。 第二章 1、在感抗为X L =50欧姆的纯电感电路两端加上正弦交流电电压u=20sin (100πt+600)伏,通过它的瞬时电流值函数式为:( ) 2、任何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和功率都有一定的限额,即( )。 3、当求解对象为某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时,可将所求支路以外的电路,用一个 9V 图8 4V Ω 5 图12 - R - 5V V i V o 6V + +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计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 划 职业调查 <2018—2018学年第1学期) 学院:_____土木建筑学院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测绘一班_______________ 团队名称:______测绘小组_______________ 团队队长:_于海威631201840126______ 团队成员:_ 安亚冲631201840101 ______ _ 孙振超631201840117_____ 刘宏宇631201840111 文增63120184010119 刘代越631201840109 龙宁631201840112 刘刚华631201840110

第一部分:专业调查 一、专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 二、专业发展前景 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教案安排 四、专业的实践内容与时间安排 五、专业必须掌握的技能 第二部分:职业调查 一、职业名称 二、职业前景 1、职业所在行业发展状况 2、职业发展路径 3、职业薪酬待遇 三、职业特性 1、工作地域 2、工作时间 3、工作环境<办公条件、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 四、职业任职资格 1、性别倾向 2、身体素质 3、学历要求 4、能力要求

5、经验要求 6、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第三部分:典型企业调查 一、企业基本简况 1、企业名称及总部所在地 2、企业发展历史<包括分公司网络、人数规模、获得奖项等) 3、企业战略规划 4、企业文化理念<包括用人理念) 二、企业主营业务及业绩 三、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1、选拔人才标准 2、人才成长空间 3、员工培训体系 4、员工薪酬福利 第四部分:收获体会 <包括采取的调查方法、小组成员的分工、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以及对今后职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收获体会等) 第一部分:专业调查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1)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5.6.22~2015.7.3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报告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规范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反映课程设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特拟定如下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一般可分为设计项目的选题、项目设计方案论证、项目设计结果分析、答辩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成绩。 2. 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要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项目应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项目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目的及技术要求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二项中,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考核成绩占10%左右。 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从可行性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实施最佳方案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内容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三项中,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考核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考核成绩占30%左右。 4. 项目设计结果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工艺水平,项目测试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测试中出现故障或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项目设计结果分析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四项中,考核成绩占25%左右。 5.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阅读与本课程设计项目相关的文献,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借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分和理解能力。文献阅读摘要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五项中,考核成绩占10%左右。 6.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向答辩学生提出2~3个问题,通过答辩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答辩考核成绩占25%左右。 7.学生应在课程设计周内认真参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交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全过程,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给出课程设计综合评阅意见和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成绩(百分制),最后将百分制评分成绩转换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评成绩。 8. 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实践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资料,应按课程、班级集成存档交实验室统一管理。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及答案答案

电工电子学考试题及答 案答案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一、填空题 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由( 电源 )、( 负载 )、( 连接部分 )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 传输 )和( 转换 ),对电信号进行( 传递 )和( 处理 ),电源或信号源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激励 ),相应在电路元件上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 响应 )。 2.在电路分析中规定( 正电荷 )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工作状态有3种,分别为( 有载 )、( 开路 )和( 短路 )。 3.在正弦交流电路中,( 频率(周期) )、( 幅值 )和( 初相位 )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电感 )元件和( 电容 )元件称为动态元件,感抗与( 频率 )成正比,容抗与( 频率 )成反比。 4.在RLC 串联电路中,在进行正弦量的相量计算时常用到3个三角形,它们分别是(阻抗 )三角形、( 电压 )三角形和( 功率 )三角形。如果已知RLC 串联电路的电流有效值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则电路复阻抗的模为( 50欧姆 ),电路为( 容性 )性电路,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750W ),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5.在RLC 串联电路中,发生谐振的条件是( C L X X ),此时电路中的(阻抗 )达到最小,( 电流 )达到最大,如果设 R = 1 Ω,L = 10 –3 H ,C = 10 –5F ,则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 104 rad/s ),电路的品质因素 Q 为( 10 ),如果在电路加上10 V 的电压源,此时电感和电容二端的电压分别为( j100V )和( -j100V ),因此串联谐振又称为( 电压 )谐振。

电工电子学_模拟试题1文档

一、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空3分,共18分) 1、在图1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A点电位V A=()V;当开关断开时A点电位V A=()V。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电路如图1所示,A点的电位和B点电位相同,则当开关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当开关断开时,整个电路处于开路状态,两个电阻上没有电流,所示A点的电位为-6V。 答案:0 -6 2、在图2所示电路中,开路电压U ab=()V。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原电路中2A电流源和5V电压源并联,则原电路可等效为如图2所示的电路,而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则U ab=5V。 答案:5

3、在图3所示电路中,若电流表A1、A2、A3的读数均为5A,则电流表A0的读数为()A。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画出电路中各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图如图3所示,并且已知I L=I C,则,所以电流表A0的读数为5A。 答案:5 4、一对称三相电路,Y形连接,若相电压V,线电流A,则三相电路的 =()。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对于Y形连接的三相电路,相线电流相等,且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夹角为,所以=。 答案:

5、在图4所示电路中,在换路前电路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当t=0时,开关闭合,则u c的初始值u c(0+)=()V。 查看答案 答案:0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电路如图所示,参数选择合理,若要满足振荡的相应条件,其正确的接法是()。 A. 1与3相接,2与4相接 B. 1与4相接,2与3相接 C. 1与3相接,2与5相接 查看答案 答案:A 2、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铁心线圈,分别工作在电压相同而频率不同 ( f 1> f 2) 的两电源下,此时线圈的磁通Φ1和Φ2关系是()。 A. Φ1> Φ2 B.Φ1<Φ2 C.Φ1= Φ2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由U=4.44f NΦm得当电源电压不变,频率满足f 1> f 2时,线圈的磁通Φ1<Φ2。 答案:B 3、某理想变压器的变比K = 10,其副边负载的电阻R L= 8 Ω。若将此负载电阻折算到原边,其阻值 为()。 A. 80 Ω B. 800 Ω C. 0.8 Ω 分析查看答案 分析:根据=R L=800Ω。 答案:B 4、旋转磁场的转速n1与极对数p和电源频率f 的关系是()。 A. B. C. 查看答案 答案:A

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为时一周的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 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 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 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 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 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 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 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 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 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 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 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争论,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 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 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 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 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 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 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 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水利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

电工学实验答案

哈哈、b两端电压测量的准确性。 电流表的内阻越小越好,以减小其上的电压,以保证a、b支路电流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4 RLC串联交流电路的研究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2列表整理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总结串联交流电路的特点。 答:当X L X C时,电路呈电感性,此时电感上的电压大于电容上的电压,且电压超前电流。 当X L=X C时,电路发生串联谐振,电路呈电阻性,此时电感上的电压与电容上的电压近似相等,且大于输入电压。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4从表4.1~4.3中任取一组数据(感性、容性、电阻性),说明总电压与分电压的关系。答:取f=11kHz时的数据:U=6V,U R=3.15V,U Lr=13.06V,U C=8.09V,将以上数据代入 公式 2 2 2 2) ( ) ( C L C L R X X R I U U U U- + = - + = =5.88V,近似等于输入电压6V。 6实验数据中部分电压大于电源电压,为什么? 答:因为按实验中所给出的频率,X L及X C的值均大于电路中的总阻抗。 9本实验中固定R、L、C参数,改变信号源的频率,可改变电路的性质。还有其它改变电路性质的方法吗? 答:也可固定频率,而改变电路中的参数(R、L、C)来改变电路的性质。 实验5 感性负载与功率因数的提高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6根据表5.2所测数据和计算值,在坐标纸上作出I=f(C)及cos ?= f(C)两条曲线。 说明日光灯电路要提高功率因数,并联多大的电容器比较合理,电容量越大,是否越高? 答:并联2.88uF的电容最合理,所得到的功率因数最大.由实验数据看到,并联最大电容4.7uF时所得的功率因数并不是最大的,所以可以得出,并不是电容量越大,功率因数越高. 8说明电容值的改变对负载的有功功率P、总电流I,日光灯支路电流I RL有何影响?答:电容值的改变并不会影响负载的有功功率及日光灯支路的电流. 11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法,而不采用串联法? 答:因为串联电容虽然也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但它会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从而增大日光灯的有功功率,可能会超过它的额定功率而使日光灯损坏. 实验6 三相交流电路 七、实验报告要求及思考题 2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负载对称的星形及三角形联接时U l与U p,I l与I p之间的关系。分析星形联接中线的作用。按测量的数据计算三相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