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磁场中导体磁场的仿真计算

静态磁场中导体磁场的仿真计算
静态磁场中导体磁场的仿真计算

静态磁场中导体磁场的仿真计算

1 提出问题

在电磁学里,电磁场是一种由带电物体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处于电磁场的带电物体会感受到电磁场的作用力。电磁场与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麦克斯韦方程和洛伦兹力定律来描述。电磁场是有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的电场和磁场的统一体的总称。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两者互为因果,形成电磁场。

电磁场可由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引起,也可由强弱变化的电流引起,不论原因如何,电磁场总以光速向四周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场是电磁作用的媒介,具有能量和动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电磁场的性质、特征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由麦克斯韦方程确定。

ANSYS软件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与命令流两种方式来分析电机电磁场问题。在电机电磁场计算中,命令流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通用性好,对于同系列、同型号的电机电磁场计算只要对电机的尺寸参数进行修改即可,而采用ANSYS的图形用户界面方式进行电机电磁场计算,每次计算都要重新输入图形,没有通用性;

通过合理应用ANSYS的APDL语言编写一个两重循环程序就可实现转子自动旋转和自动施加励磁电流的功能,与ANSYS的图形用户界面方式相比,减少了人机交互的次数,缩短了计算时间。

因此,作为一名电磁学的学习者,了解导体磁场的计算仿真过程很有必要,接下来我将通过ansys进行仿真计算,最终求得其磁场分析。

此次仿真分析针对的是静态磁场,其求解步骤如下:

1)创建物理环境;

2)建立模型,划分网格,对模型的不同区域赋予特性;

3)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激磁);

4)求解;

5)后处理(查看计算结果)。

2 矢量泊松方程

1)选取第一类边界条件

边界上的物理条件直接规定了物理量u在边界上的值,即

1Γ: ()()G u s u s = 1()s ∈Γ 式中,()G u s 为边界上给定的函数分布。

2)矢量泊松方程

为了达到矢量磁位A 与磁感应强度B 之间关系的相互单值性,对于稳态磁场,引入库仑规范

0A ??=

利用矢量恒等式()()()A A A ????=??-??,则双旋度方程可转化为矢量泊松,即

()A J ν??=-

对于直角坐标系,可写作

A A A J x x y y z z ννν??????????????????++=-?? ? ? ???????????????????

???? 写成分量形式,可得到三个方程

x x x x A A A J x x y y z z ννν??????????????????++=-?? ? ? ???????????????????

???? y y y y A A A J x x

y y z z ννν??????????????????++=-?????? ? ? ??????????????????? z z z z A A A J x x y y z z

ννν??????????????????++=-?? ? ? ??????????????????????? 对于均匀线性介质,可简化为

2A=-J ν?

3 建立导体模型

建立一根无限场的圆形长直导体,导体有两部分组成,其内部导体半径R1=20mm ,外部导体半径为R2=60mm ,其相对磁导率分别为1000和2000。在R1导体截面上的载流密度为250A/mm2,同时空气域半径为R3=300mm 。计算导体与周围空间的磁场分布。

采取Maxwell2D 电磁分析模块中的静态电场求解器进行求解计算。静态电场求解器用于分析由直流电压源、永久极化材料、高压绝缘体中的电荷/电荷密度、

套管、断路器及其他静态泄放装置所引起的静电场。材料类型包括各种绝缘体(各向异性及特性随位置变化的材料)及理想导体。该模块能自动计算力、转矩、电容及储能等参数。

采用maxwell建立静态磁场分析平面模型,该模型由半径为20mm的三个圆形和一个半径为60mm的圆形组成。

图1 模型图

4 仿真计算磁场

1)定义材料属性

设置三个半径为20mm的圆的材料相对磁导率为1000,材料名称为R1;半径为60mm的圆相对磁导率为2000,材料名称为R220。

图2 定义材料属性

2)施加边界条件与激励

对三个半径为20mm的圆,添加激励数值为0.00025。设置计算域为500.设置边界条件。

图3 施加边界

图4 施加计算域

3)求解计算

得到模型的收敛信息数据图和划分网格信息。

图5 收敛图

图6 网格表

网格划分后模型图

图7 网格模型

磁力线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真空中的漏磁通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是导体的相

对磁导率比较大,尤其是半径为60mm的导体磁通率。

图8 模型磁力线分布图

图9 模型磁感应强度

4)设置显示磁场随距离变化的趋势

绘制一条以原点为起点,长为220mm的直线,设置选取其中的1001个节点。

图10 定义获取磁场变化趋势参数观察磁场随距离变化的曲线图

图11 磁场随距离变化趋势

图12 定义获取磁场强度变化趋势

图13 磁场强度变化趋势

5 电机电磁

本次作业所做的仿真时针对某一导体的磁场分析,而实际问题中往往用到最多的是电动机的电磁分析,常用的软件是Maxwell,他是一个功能强大、灵活的,融结构、热、流体、电磁、声学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广泛用于核工业、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机械制造、土木工程等一般工业及科学研究领域的设计分析。

在实际的电机电磁场分析中,电机的转子磁极形状、定子齿槽形状、气隙大小以及铁磁材料均已确定,但是当转子相对于定子齿槽的位置不同时,其计算结果也不相同。为了分析电机电磁场问题,若把定、转子相对位置固定不变进行求解,再对电磁场计算结果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来计算电机绕组的电势则误差太大。为此,需要对定、转子不同位置时分别进行计算,然后通过电磁场的计算结果求出电机每个定子齿部磁通随转角变化的关系,然后根据磁通的变化率求出电机基波绕组的电势。

电机内部的电磁场分布较为复杂,采用传统的等效磁路方法分析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为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一般采用有限元法对电机内部电磁场进行数值计算。在同步发电机空载电磁场计算中,为了便于计算电机旋转时的磁场变化,没有利用电机磁场的对称性和周期性对电机的一个磁极进行电磁场分析,而是对电机的整体进行二维电磁场分析。

因此,本次作业所做的二维电磁分析的仿真,算是对了解电机电磁的一个阶梯,对于以后研究这方面的内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在求解的过程中,我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使用Maxwell软件,在接下来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高考试题中的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综合分析 高考试题中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历年高考中都有体现,现简单举例说明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问题与力学、能量、图像、函数的结合的试题的解答、希望引起重视。 一、直接考查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和恒定电流综合的问题 1、 (05,辽宁,34)如图1所示,两根相距为l 的平行直导轨a b 、cd 、b 、d 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 ,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MN 为放在ab 和cd 上的一导体杆,与ab 垂直,其电阻也为R 。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指向图中纸面内)。现对MN 施力使它沿导轨方向以速度v (如图)做匀速运动。令U 表示MN 两端电压的大小,则( ) A .,2 1 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b 到d B .,21 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d 到b C .,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b 到d D .,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d 到b 该题考查了E=BLV 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重点是分清楚内外电路以及谁是电源,该题即可以顺利解答。 2、(04,全国,19)一直升飞机停在南半球的地磁极上空。该处地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的长度为l ,螺旋桨转动的频率为f ,顺着地磁场的方向看螺旋桨,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旋桨叶片的近轴端为a ,远轴端为b ,如图所示。如果忽略a 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用ε表示每个叶片中的感应电动势,则 A .ε=πfl 2 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 B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 C .ε=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 D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 该题考查了右手定则的应用,实质是导体棒切 割磁感线方向的判断。 3、(08,山东,22)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 距为L ,底端接阻值为R 的电阻。将质量为m 的金属棒悬挂 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 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 R 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 B

异构多核处理器的任务调度算法

异构多核处理器的任务调度算法 蒋建春;汪同庆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9(045)033 【摘要】在研究Min-min、Max-min算法和Sufferage算法基础上,针对异构多核处理器的特点,提出一种任务静态调度算法--自适应分段Sufferage算法(Adaptive Segmented Sufferage,ASS).该算法以最早完成时间和负载均衡为目标进行任务分配,先将任务分配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以最少完成时间作为分配原则进行分配,选择单位时间内节省时间最多的任务先分配;在第二个阶段以负载均衡为分配原则进行分配,选择执行时间大的任务先分配.然后选取不同调节参数,对任务进行多次重新分配,以最小的最大完成时间为最后分配结果,实现自适应调节.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在实现最少完成时间的前提下能很好地达到负载均衡.%After studying the Min-min,Max-min and Sufferage algorithms,this paper presents an Adaptive Segmented Sufferage (ASS) algorithm that can be applied to heterogeneous multi-core processors system,and the goal is to assign optimally tasks to different cores to get the minimal Earliest Finish Time(EFT) and optimal load balancing.At first,the algorithm divides the allo-cating process into two phases:The first phase,the tasks whose saving time is maximum have priority to be selected to a core in the minimal execution time tasks set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minimal EFT;the second phase,as the principle of load balancing, the tasks,which have the maximum execution time in the

霍尔效应法测量螺线管磁场分布

霍尔效应法测量螺线管磁场分布 1879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霍尔在研究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性质时发现了一种电磁现象,此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半个多世纪以后,人们发现半导体也有霍尔效应,而且半导体霍尔效应比金属强得多。近30多年来,由高电子迁移率的半导体制成的霍尔传感器已广泛用于磁场测量和半导体材料的研究。用于制作霍尔传感器的材料有多种:单晶半导体材料有锗,硅;化合物半导体有锑化铟,砷化铟和砷化镓等。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磁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目前霍尔传感器典型的应用有:磁感应强度测量仪(又称特斯拉计),霍尔位置检测器,无接点开关,霍尔转速测定仪,100A-2000A 大电流测量仪,电功率测量仪等。在电流体中的霍尔效应也是目前在研究中的“磁流体发电”的理论基础。近年来,霍尔效应实验不断有新发现。1980年德国冯·克利青教授在低温和强磁场下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这是近年来凝聚态物理领域最重要发现之一。目前对量子霍尔效应正在进行更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应用。例如用于确定电阻的自然基准,可以极为精确地测定光谱精细结构常数等。 通过本实验学会消除霍尔元件副效应的实验测量方法,用霍尔传感器测量通电螺线管内激励电流与霍尔输出电压之间关系,证明霍尔电势差与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成正比;了解和熟悉霍尔效应重要物理规律,证明霍尔电势差与霍尔电流成正比;用通电长直通电螺线管轴线上磁感应强度的理论计算值作为标准值来校准或测定霍尔传感器的灵敏度,熟悉霍尔传感器的特性和应用;用该霍尔传感器测量通电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与螺线管轴线位置刻度之间的关系,作磁感应强度与位置刻线的关系图,学会用霍尔元件测量磁感应强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 1.霍尔效应 霍尔元件的作用如图1所示.若电流I 流过厚度为d 的半导体薄片,且磁场B 垂直作用于该半导体,则电子流方向由于洛伦茨力作用而发生改变,该现象称为霍尔效应,在薄片两个横向面a 、b 之间与电流I ,磁场B 垂直方向产生的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势差. 霍尔电势差是这样产生的:当电流I H 通过霍尔元件(假设为P 型)时,空穴有一定的漂移速度v ,垂直磁场对运动电荷产生一个洛仑兹力 )(B v q F B ?= (1) 式中q 为电子电荷,洛仑兹力使电荷产生横向的偏转,由于样品有边界,所以偏转的载流 子将在边界积累起来,产生一个横向电场E ,直到电场对载流子的作用力F E =qE 与磁场作用的洛仑兹力相抵消为止,即 qE B v q =?)( (2) 这时电荷在样品中流动时不再偏转,霍尔电势差就是由这个电场建立起来的。 如果是N 型样品,则横向电场与前者相反,所以N 型样品和P 型样品的霍尔电势差有不同的符号,据此可以判断霍尔元件的导电类型。 设P 型样品的载流子浓度为Р,宽度为ω,厚度为d ,通过样品电流I H =Рqv ωd ,则空穴的速度v= I H /Рq ωd 代入(2)式有 d pq B I B v E H ω= ?= (3) 上式两边各乘以ω,便得到 d B I R pqd B I E U H H H H == =ω (4)

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1. 如图1所示,有两根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上端接有可变电阻R,下端足够长,空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从轨道上由静止滑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的速度会趋近 一个最大速度v m,则() A. 如果B增大,v m将变大 B. 如果α增大,v m将变大 C. 如果R增大,v m将变大 D. 如果m减小,v m将变大 2. 如图5所示,三角形导轨COD上放一根导体MN,拉动MN使它以速度v匀速平动。如果导轨与棒都是同种材料同种规格的均匀导体,匀强磁场垂直于轨道平面, 那么棒MN运动过程中,闭合回路的() A. 感应电动势保持不变 B. 感应电流保持不变 C. 感应电动势逐渐增大 D. 感应电流逐渐增大 3.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成θ角,导轨与固定电阻R1和R2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有一导体棒ab,质量为m,导体棒的电阻与固定电阻R1和R2的阻值均相等,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体棒ab沿导轨向上滑动,当上滑的速度为v时,受到安培力的大小为F.此时() A.电阻R1消耗的热功率为Fv/3 B.电阻R2消耗的热功率为Fv/6 C.整个装置因摩擦而消耗的热功率为μmgv cosθ D.整个装置消耗的机械功率为(F+μmg cosθ)v 4.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单匝金属圆线圈,规定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1所示.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如图2变化时,能正确表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E变化的是() 5.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底端接阻值为R的电阻.将质量为m的金属

测量螺线管的磁场

实验题目:测量螺线管的磁场 实验目的:学习测量交变磁场的一种方法,加深理解磁场的一些特性及电磁感应定律. 实验原理: 1、有限长载流直螺线管的磁场 长为2l,匝数为N 的单层密绕的直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当导线中流过电流I 时,由毕奥-萨伐尔定律可以计算出在轴线上某一点P 的磁感应强度为 }] )([] )([{ 2 2 1222 1220l x R l x l x R l x nI B -+-- +++= μ (1) 式中l N n A N 2,/10 427 0= ?=-πμ为单位长度上的线圈匝数,R 为螺线管半径,x 为P 点到螺线管中心处的距离.由曲线显示,在螺线管内部磁场近于均匀,只在端点附近磁感应强度才显著下降.当l>>R 时,nI B 0μ=与场点的坐标x 无关,而在螺线管两端nI B 02 1 μ=为内部B 值的一半.无限长密绕直螺线管是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到的产生均匀磁场的理想装置. 2、 测线圈法测量磁场 本实验采用探测线圈法测量直螺线管中产生的交变磁场.图6.3.2-2是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当螺线管A 中通过一个低频的交流电流t I t i ωsin )(0=时,在螺线管内产生一个与电流成正比的交变磁场 t B t i C t B P ωsin )()(0== (2) 其中C P 是比例常数.把探测圈A 1放在螺线管线圈内部或附近,在A 1中将产生感生电动势.探测线圈的尺寸比1较小,匝数比较少.若其截面积为S,匝数为N 1,线圈平面的发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θ,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链数为 θψcos )(11t B S N = (3) 根据法拉第定律,线圈中的感生电动势为

一种改进的实时混合任务调度算法

一种改进的实时混合任务调度算法 谢建平1,阮幼林1,2 1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70) 2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 E-mail:xjp_1997@https://www.360docs.net/doc/824674355.html, 摘要:文章提出了结合TBS(总带宽服务器法)算法和DMS(时限单调算法)算法的实时混合任务的调度算法,该方法能保证周期任务满足时限的要求,还能缩短非周期任务的响应时间。基于TBS服务器思想将非周期任务转换成有时限要求的硬实时任务,然后基于DMS 调度周期任务和非周期任务。由于是使用静态的DMS算法,不仅可以减小任务的切换开销,而且对系统的瞬时过载有一定的适应性。 关键词:实时系统;任务调度;时限单调算法;总带宽服务器算法 1. 概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实时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时系统具有及时响应、高可靠性、专用性、少人工干预等特征[1],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信息通讯、网络传输、媒体处理、军事等领域。实时系统的正确性不仅依赖于计算的逻辑结果,还取决于获得计算结果的时间的正确性。在航空航天、电信、制造、国防等领域,对实时系统有着强烈的应用需求。 由于实时系统的应用面非常广,所以实时系统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按照系统中任务的周期性或者任务对截止期限的要求进行划分。实时任务按照周期性划分可以分为周期实时任务(periodic task)和非周期实时任务(aperiodic task);按照对截止期限的要求可以分为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1]。 本文提出了结合TBS(总带宽服务器法)算法[5]和DMS(时限单调算法)[6]算法的实时混合任务的调度算法,该方法能保证周期任务满足时限的要求,还能缩短非周期任务的响应时间。算法将非周期任务赋予一个假想的时限,然后整个实时系统采用DMS算法调度。由于是使用静态的DMS算法,不仅可以减小任务的切换开销,而且对系统的瞬时过载有一定的适应性。 2. 实时系统的任务调度 由于实时调度是保障实时系统满足时间约束的重要手段,所以一直是实时计算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调度的实质是资源的分配,包括处理器和其他运算、交互、存储资源,调度就是来用来将这些资源合理地分配给各个实时任务的一种方法。 根据调度顺序产生的时机和方式可以分为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1]。若调度算法是在编译的时候就做出决定从就绪任务队列中选择哪个任务来运行的,则这样的调度是静态的。这类调度算法假设系统中实时任务的特性(如:截止期,WCET等)是事先知道的。它脱机地进行可调度性分析,并产生一个调度表。静态调度算法的优点是运行开销小,可预测性强。但是,由于静态调度算法一旦做出调度决定后在运行期间就不能再改变了,所以它的灵活性较差。 如果调度器是在运行期间才决定选择哪个就绪任务来运行的,则这类调度被称为动态调度。动态调度算法能够对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因此,这类调度算法比较灵活,适合于任务不断生成,且在任务生成前其特性并不清楚的动态实时系统。但是,动态调度算法的可预测性差且运行开销较前者大。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习题(含答案解析)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 A.洛伦兹B.库仑 C.法拉第D.奥斯特 图1 2.如图1所示,一圆形区域存在匀强磁场,AC为直径,O为圆心,一带电粒子从A沿AO方向垂直射入磁场,初速度为v1,从D点射出磁场时的速率为v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粒子重力不计)( ) A.v2>v1,v2的方向必过圆心 B.v2=v1,v2的方向必过圆心 C.v2>v1,v2的方向可能不过圆心 D.v2=v1,v2的方向可能不过圆心图2 3.如图2所示,带负电的金属环绕其轴OO′匀速转动时,放在环顶部的小磁针最后将( ) A.N极竖直向上 B.N极竖直向下 C.N极水平向左 D.小磁针在水平面转动图3

4.如图3,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其正中央的上方固定一根长直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用F N表示磁铁对桌面的压力,用f表示桌面对磁铁的摩擦力,则导线通电后与通电前相比较( ) A.F N减小,f=0 B.F N减小,f≠0 C.F N增大,f=0 D.F N增大,f≠0 图4 5.每时每刻都有大量宇宙射线向地球射来如图4所示,地磁场可以改变射线多数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到达地面,这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假设有一个带正电的宇宙射线粒子正垂直于地面向赤道射来,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它将( ) A.向东偏转B.向南偏转 C.向西偏转D.向北偏转 图5 6.一个带电粒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一匀强磁场,粒子的一段径迹如图5所示,径迹上的每一小段可近似看成圆弧.由于带电粒子使沿途的空气电离,粒子的能量逐渐减小(带电荷量不变).从图中可以确定( ) A.粒子从a到b,带正电 B.粒子从b到a,带正电 C.粒子从a到b,带负电

讲义螺线管磁场

霍尔效应法测定螺线管 轴向磁感应强度分布 置于磁场中的载流体,如果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会产生一附加的横向电场,这个现象是霍普斯金大学研究生霍尔于1879年发现的,后被称为霍尔效应。随着半导体物理学的迅速发展,霍尔系数和电导率的测量已成为研究半导体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实验测量半导体材料的霍尔系数和电导率可以判断材料的导电类型、载流子浓度、载流子迁移率等主要参数。若能测量霍尔系数和电导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还可以求出半导体材料的杂质电离能和材料的禁带宽度。如今,霍尔效应不但是测定半导体材料电学参数的主要手段,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该效应制成的霍尔器件,由于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宽(高达10GHz )、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已广泛用于非电量测量、自动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方面。在工业生产要求自动检测和控制的今天,作为敏感元件之一的霍尔器件,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了解这一富有实用性的实验,对日后的工作将有益处。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试霍尔元件的工作特性。 2.学习用霍尔效应法测量磁场的原理和方法。 3.学习用霍尔元件测绘长直螺线管的轴向磁场分布。 二、实验原理 1.霍尔效应法测量磁场原理 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附加的横向电场,即霍尔电场。对于图(1)(a )所示的N 型半导体试样,若在X 方向的电极D 、E 上通以电流Is ,在Z 方向加磁场B ,试样中载流子(电子)将受洛仑兹力 B v e F g = (1) 其中e 为载流子(电子)电量, 为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定向漂移速率,B 为磁感应强度。 无论载流子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洛仑兹力F g 的方向均沿Y 方向,在此力的作用下,载流子发生便移,则在Y 方向即试样A 、A′电极两侧就开始聚积异号电荷而在试样A 、A′两侧产生一个电位差V H ,形成相应的附加电场E H —霍尔电场,相应的电压V H 称为霍尔电压,电极A 、A′称为霍尔电极。电场的指向取决于试样的导电类型。N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为电子,P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为空穴。对N 型试样,霍尔电场逆Y 方向,P 型试样则沿Y 方向,有 型) (型)(P 0 0) (),(??H H E N E Z B X Is 显然,该电场是阻止载流子继续向侧面偏移,试样中载流子将受 一个与F g 方向相反的横向电场力 H E eE F = (2) 其中E H 为霍尔电场强度。 F E 随电荷积累增多而增大,当 (a ) (b ) 图(1)样品示意图

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高考试题中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历年高考中都有体现,现简单举例说明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问题与力学、能量、图像、函数的结合的试题的解答、希望引起重视。 一、直接考查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和恒定电流综合的问题 1、 (05,辽宁,34)如图1所示,两根相距为l 的平行直导轨a b 、cd 、b 、d 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 ,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MN 为放在ab 和cd 上的一导体杆,与ab 垂直,其电阻也为R 。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指向图中纸面内)。现对MN 施力使它沿导轨方向以速度v (如图)做匀速运动。令U 表示MN 两端电压的大小,则( ) A .,21vBl U =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b 到d B .,21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d 到b C .,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b 到d D .,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d 到b 该题考查了E=BLV 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重点是分清楚内外电路以及谁是电源,该题即可以顺利解答。 2、(04,全国,19)一直升飞机停在南半球的地磁极上空。该处地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的长度为l ,螺旋桨转动的频率为f ,顺着地磁场的方向看螺旋桨,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旋桨叶片的近轴端为a ,远轴端为b ,如图所示。如果忽略a 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用ε表示每个叶片中的感应电动势,则 A .ε=πfl 2 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 B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 C .ε=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 D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 该题考查了右手定则的应用,实质是导体棒切 割磁感线方向的判断。 3、(08,山东,22)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L ,底端接阻值为R 的电阻。将质量为m 的金属棒悬挂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 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 .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 .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为a →b B

霍尔效应法测量螺线管磁场

研胳wZprtf 霍尔效应法测量螺线管磁场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了解霍尔器件的工作特性。 2?掌握霍尔器件测量磁场的工作原理。 3?用霍尔器件测量长直螺线管的磁场分布。 4.考查一对共轴线圈的磁耦合度。 【实验仪器】 长直螺线管、亥姆霍兹线圈、霍尔效应测磁仪、霍尔传感器等。 【实验原理】 1?霍尔器件测量磁场的原理 图1霍尔效应原理 如图1所示,有—N型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霍尔传感器,长为L,宽为b,厚为d,其四个侧面各焊有一个电 极1、2、3、4。将其放在如图所示的垂直磁场中,沿3、4两个侧面通以电流I,则电子将沿负I方向以速 ur ir u 度运动,此电子将受到垂直方向磁场B的洛仑兹力F m ev e B作用,造成电子在半导体薄片的1测积累 urn 过量的负电荷,2侧积累过量的正电荷。因此在薄片中产生了由2侧指向1侧的电场E H,该电场对电子ur uuu uir n ir 的作用力F H eE H,与F m ev e B反向,当两种力相平衡时,便出现稳定状态,1、2两侧面将建立起 稳定的电压U H,此种效应为霍尔效应,由此而产生的电压叫霍尔电压U H , 1、2端输出的霍尔电压可由 数显电压表测量并显示出来。 如果半导体中电流I是稳定而均匀的,可以推导出 式中,R H为霍耳系数,通常定义K H R H /d , 由R H和K H的定义可知,对于一给定的霍耳传感器,R H和K H有唯一确定的值,在电流I不变的情况下, U H R H U H满足: 世K H IB , d K H称为灵敏度。

研 島加吋 与B有一一对应关系。 2?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由于系统误差中影响最大的是不等势电势差,下面介绍一种 方法可直接消除不等势电势差的影响,不用多次改变B、丨方 向。如图2所示,将图2中电极2引线处焊上两个电极引线5、6,并在5、6间 连接一可变电阻,其滑动端作为另一引出线2, 将线路完全接通后,可以调节 滑动触头2,使数字电压表所测电压为零,这样就消除了1、2两引线间的不等 势电势差,而且还可以测出不等势电势差的大小。本霍尔效应测磁仪的霍尔电 压测量部分就采用了这种电路,使得整个实验过程变得较为容易操作,不过实 验前要首先进行霍尔输出电压的调零, 以消除霍尔器件的不等位电势”。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使霍尔元件与螺线管磁场不垂直,或霍尔元件中电流与磁场不垂直,也会引入系统误差3?载流长直螺线管中的磁场 从电磁学中我们知道,螺线管是绕在圆柱面上的螺旋型线圈。对于密绕的螺线管来说,可以近似地看成是 一系列园线圈并排起来组成的。如果其半径为R、总长度为L,单位长度的匝数为n,并取螺线管的轴线 为x轴,其中心点0为坐标原点,贝U (1)对于无限长螺线管L 或L R的有限长螺线管,其轴线上的磁场是一个均匀磁场,且等于: uu B o o NI 式中0――真空磁导率;N ――单位长度的线圈匝数;I ――线圈的励磁电流。 (2)对于半无限长螺线管的一端或有限长螺线管两端口的磁场为: uu 1 B! —oNI 2 即端口处磁感应强度为中部磁感应强度的一半,两者情况如图3所示。 图2 图3

单调速率调度算法RMS

余蓝涛1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 摘要: 嵌入式系统对强大实时处理能力的需求和相对紧张的内存及内核资源的现实,对嵌入式操作系统任务调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任务调度的算法的分析,实现和优化,对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性有着重大的意义。从算法提出的理论基础出发,深入分析了经典的单调速率调度算法的思想,特点,具体实现并重点评价了该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关键词:单调速率调度算法实时嵌入式系统 Abstract: The zest for powerful real-time processing of embedded system and the reality of relatively scare memory and kernel resource pave way for the high request for task scheduling. Therefore, the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ask scheduling algorithm have a vast meaning for the real-time system. Based on theoretical basis of classic rate-monotonic scheduling algorithm, this paper not only analyzes fundamental thought,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is classic algorithm in depth, but also rate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Key words: Rate-monotonic Scheduling, Algorithm, Real-time, Embedded System 一,引言 现在嵌入式系统得到高速的发展。它的发展为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嵌入式系统在航天、军事、工控以及家电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囿于体积,能耗,价格等方面的约束,嵌入式系统处理器速度比较慢,存储器容量也有限。而传统的操作系统为了取得较高的性能,要求硬件设备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大容量的存储能力以及对网络的支持功能,这使得传统的操作系统难以简单地移植到嵌入式系统中。 这就导致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由于受到系统的限制,往往内存资源都非常的有限,要求操作系统的内核都非常的精炼,对于系统中的资源操作系统内核需要进行统一的分配和调度。 嵌入式操作系统调度策略一直以来都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究 中的一个热点。任务调度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的关键部分,如何进行任务调度,使得各个任务能在其截止期限内得以完成是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绝大部分嵌入式系统都是实时系统,而且多是实时多任务系统。所谓“实时”,是指系统的正确性不仅仅依赖于计算的逻辑结果而且依赖于结果产生的时间[1][6]。结果产生的时间就是通常所说的截止期限(deadline),描述系统实时性的指标主要有: a,对紧急事件可预见性的快速响应; 1作者简介:余蓝涛(1991-)江西省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本科生学号:79

螺线管内磁场的测量

实验九螺线管内磁场的测量在工业、国防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对磁场进行测量例如在粒子回旋加速器、受控热核反应、同位素分离、地球资源探测、地震预测和磁性材料研究等方面。测量磁场的方法较多从测量原理上大体可以分为五类力和力矩法、电磁感应法、磁传输效应法、能量损耗法、基于量子状态变化的磁共振法。常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冲击电流计法霍尔元件法、核磁共振法和天平法。练习一用冲击电流计法测量螺线管内磁场【实验目的】1学习用冲击法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原理和方法2学会使用冲击电流计3研究长直螺线管内轴线上的磁场分布4对比螺线管轴线上磁场的测量值与理论值加深对毕奥萨伐尔定律的理解。【实验仪器】冲击电流计、螺线管磁场测量仪、直流电源、直流电流表、电阻箱、滑线变阻器。【实验原理】1. 长直螺线管轴线上的磁场如图5.9.1所示设螺线管长为L半径为r0表面均匀地绕有N匝线圈放在磁导率为μ的磁介质中并通以电流I。如果在螺线管上取一小段线圈dL则可看作是通过电流为INdL/L的圆形载流线圈。由毕奥萨伐尔定律得到在螺线管轴线上距离中心O为x的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dBx 为3202rrLINdLdBx 5.9.1 图5.9.1长直螺线管轴的结构图OP2LLx0r21dLdBxrd 由图5.9.1可知0sinrrsinrddL代入式5.9.1得到dLμINdBxsin2 5.9.2 因为螺线管的各小段在P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均沿轴线向左故整个螺线管在P点产生的

磁感应强度21coscos2sin22121LNIdLNIdBBx 5.9.3 由图5.9.1可知5.9.3式还可以表示为 212022*********rxLxLrxLxLLNIBx 5.9.4 令x0得到螺线管中点O的磁感应强度2120204rLNIB 5.9.5 令xL/2得到螺线管两端面中心点的感应强度2122202LNIBLr 5.9.6 当L≥r0时由式5.9.5和式5.9.6可知BL/2≈B0/2。只要螺线管的比值L/r0保持不变则不论螺线管放大或缩小也不论线圈的匝数N 和电流I为多少磁感应强度相对值沿螺线管轴的分布曲线不改变。 2. 用冲击电流计测量磁场的原理如图5.9.2所示设探测线圈匝数为n平均截面为S线圈的法线与磁场方向一致当K1倒向一边使螺线管中通过电流的I。当K1突然断开时螺线管内的磁通突然改变探测线圈中的感应电流i通过冲击电流计G若测出在短时间内的脉冲电流所迁移的电量就可求得该点的Bx值。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在探测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ddt 5.9.7 设探测回路的总电阻为R则通过冲击电流计的瞬时感应电流为1diRdt 5.9.8 图5.9.2测量螺线管内磁场电路图GA-1R2RgR1KER在磁通变化的时间内通过冲击电流计的总电量0000111dQidtdtdRdtRR 5.9.9 实验时把通过螺线管的电流由I突变为0即把K1断开使磁通量发生改变则有0t时0xBnSt0代入5.9.9式有xBnSQR 5.9.10 因此只需测量出R及Q就可以算出Bx。Q值可以通过DQ-3/4型智能冲击电流计直接测出为了测出探测回路的

用霍尔效应测量螺线管磁场 物理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化学 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 物理实验 实验项目 用霍尔效应测量螺线管磁场 实验类型 □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2012 年 3 月 07 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评分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霍尔效应现象,掌握其测量磁场的原理。 2.学会用霍尔效应测量长直通电螺线管轴向磁场分布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根据电磁学毕奥-萨伐尔定律,通电长直螺线管线上中心点的磁感应强度为: 2 2 M D L I N B +??μ= 中心 (1) 理论计算可得,长直螺线管轴线上两个端面上的磁感应强度为内腔中部磁 感应强度的1/2: 2 2M D L I N 21B 21B +??μ? ==中心端面 (2) 式中,μ为磁介质的磁导率,真空中的磁导率μ0=4π×10-7 (T ·m/A),N 为螺线管的总匝数,I M 为螺线管的励磁电流,L 为螺线管的长度,D 为螺线管的平均直径。 三、 实验仪器: 1.FB510型霍尔效应实验仪 2.FB510型霍尔效应组合实验仪(螺线管) 四、 实验内容和步骤: 1. 把FB510型霍尔效应实验仪与FB510型霍尔效应组合实验仪(螺线管)正确连接。把励磁电流接到螺线 管I M 输入端。把测量探头调节到螺线管轴线中心,即刻度尺读数为13.0cm 处,调节恒流源2,使I s =4.00mA ,按下(V H /V s )(即测V H ),依次调节励磁电流为I M =0~±500mA ,每次改变±50mA, 依此测量相应的霍尔电压,并通过作图证明霍尔电势差与螺线管内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2. 放置测量探头于螺线管轴线中心,即1 3.0cm 刻度处,固定励磁电流±500mA ,调节霍尔工作电流为:I s =0~ ±4.00mA ,每次改变±0.50mA ,测量对应的霍尔电压V H ,通过作图证明霍尔电势差与霍尔电流成正比。 3. 调节励磁电流为500mA ,调节霍尔电流为 4.00mA ,测量螺线管轴线上刻度为X =0.0cm~13.0cm ,每次移动 1cm ,测各位置对应的霍尔电势差。(注意,根据仪器设计,这时候对应的二维尺水平移动刻度读数为:13.0cm 处为螺线管轴线中心,0.0cm 处为螺线管轴线的端面,找出霍尔电势差为螺线管中央一半的数值的刻度位置。与理论值比较,计算相对误差。按给出的霍尔灵敏度作磁场分布B ~X 图。) 五、 注意事项: 图1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练习及答案

实验19: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 (1)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通过比较图甲和丙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条件是电路要____________;通过比较图________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另一个条件是导体要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若图甲中AB棒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电路_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4)在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中,将_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生活中的____________机就是根据上述原理工作的.2、(2011·广东)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四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所示。 (1)有同学说:“只要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你认 为他的说法对吗?____,图____可支持你的结论。 (2)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跟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A.根据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B.根据图乙和图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3、(2009?湛江)图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铜棒ab、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小明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1)小明分析得出: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___________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比较实验2和3(或6和7)可知:在磁场方向一定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比较实验2和6(或3和7)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_________法.在此实验的过程中是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重要的应用是___________。 (5)针对这个实验小明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弱有关”的猜想,除此以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写出验证你的猜想的主要步骤. ②你怎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2007?宿迁)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小明和芳芳根据课文中的描述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1)小明同学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弱有关”的猜想.除此以外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

新型螺线管磁场测定实验报告

新型螺线管磁场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验证霍耳传感器输出电势差与螺线管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2.测量集成线性霍耳传感器的灵敏度。 3.测量螺线管磁感应强度与位置之间的关系,求得螺线管均匀磁场围及边缘的磁感应强度。 4.学习补偿原理在磁场测量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霍耳元件的作用(如右图2所示):若电流I 流过厚度为d 的半导体薄片,且磁场B 垂直于该半导体,是电子流方向由洛伦茨力作用而发生改变,在薄片两个横向面a 、b 之间应产生电势差, 这种现象称为霍耳效应。在与电流I 、磁场B 垂直方向上产生的电势差称为霍耳电势差,通常用UH 表示。霍耳效应的数学表达式为: IB K IB d R U H H H ==)( (1) 其中RH 是由半导体本身电子迁移率决定的物理常数,称为霍耳系数。B 为磁感应强度,I 为流过霍耳元件的电流强度,KH 称为霍耳元件灵敏度。 虽然从理论上讲霍耳元件在无磁场作用(即B=0)时,UH=0,但是实际情况用数字电压表测时并不为零,这是由于半导体材料结晶不均匀及各电极不对称等引起附加电势差,该电势差U0称为剩余电压。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集成化(IC)元件不断被研制成功。本实验采用SS95A 型集成霍耳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是一种高灵敏度集成霍耳传感器,它由霍耳元件、放大器和薄膜电阻剩余电压补偿组成。测量时输出信号大,并且剩余电压的影响已被消除。对SS95A 型集成霍耳传感器,它由三根引线,分别是:“V+”、“V-”、“Vout ”。其中“V+”和“V-”构成“电流输入端”,“Vout ”和“V-”构成“电压输出端”。由于SS95A 型集成霍耳传感器,它的工作电流已设定,被称为标准工作电流,使用传感器时,必须使工作电流处在该标准状态。在实验时,只要在磁感应强度为零(零磁场)条件下,调节“V+”、“V-”所接的电源电压(装置上有一调节旋钮可供调节),使输出电压为2.500V(在数字电压表上显示),则传感器就可处在标准工作状态之下。

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近十年的高考物理试卷和理科综合试卷中,电磁学的导体棒问题复现率很高,且多为分值较大的计算题。为何导体棒问题频繁复现,原因是:导体棒问题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常 用的最典型的模型,常涉及力学和热学问题,可综合多个物理高考知识点,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类型繁多、物理过程复杂,有利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体棒问题是高考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 导体棒问题在磁场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 是通电导体棒,使之平衡或运动;其二是导体棒运动切割磁感线生电。运动模型可分为单导体棒和双导体棒。 (一)通电导体棒问题 通电导体棒题型,一般为平衡型和运动型,对于通电导体棒平衡型,要求考生用所学 的平衡条件(包含合外力为零0 F= ∑,合力 矩为零0 M= ∑)来解答,而对于通电导体棒 的运动型,则要求考生用所学的牛顿运动 定律、动量定理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在 一起,加以分析、讨论,从而作出准确的 解答。 【例8】如图3-9-8所示,相距为d的倾角为α的光滑平行导轨(电源的 电动势E和内阻r,电阻R 均为己知)处于竖直向上 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 场中,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 恰能处于平衡状态,则该磁场B的大小 为 ;当B由竖直向上逐渐变成水平向左的过程中,为保持导体棒始终静止不动,则B的大小应是, 上述过程中,B的最小值 是。【解析】此题主要用来考查考生对物体平衡 条件的理解情况,同时考查考生是否能利用 矢量封闭三角形或三角函数求其极值的能力.将图3-9-8首先改画为从右向左看的侧面图,如图3-9-9所示,分析导体棒受力,并建立 直角坐标系进行正交分解,也可采用共点力 的合成法来做.根据题意0 F= ∑,即 0,0 x y F F == ∑∑,即: sin0 x B F F Nα =-=①cos0 y F F mg α =-= ② 由①②得: tan B F mg α=③ 由安培力公式: B F BId =④ 由闭合电路欧 姆定律E I R r = + ⑤ 联立③④⑤并整理可得:()tan mg R r B Ed α + = (2)借助于矢量封闭三角形来讨论,如图 3-9-10所示在磁场由竖直向上逐渐变成水平的过程中,安培力由水平向右变成竖直向上,在此过程中,由图3-9-10看出 B F先减小后增大,最终0, B N F mg ==,因而磁感应强度B也应先减小后增大. (3)由图3-9-10可知,当 B F方向垂直于N的 方向时 B F最小,其B最小,故:sin B F mg α=⑥ 而: B F BId =⑦E I R r = + ⑧ 联立⑥⑦⑧可得:sin E mg B d R r α= + , 即 min ()sin mg R r B Bd α + = 【答案】()tan mg R r Ed α +,先减小后增大 ()sin mg R r Bd α + 点评:该题将物体的平衡条件作为重点,让考生将公式和图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达到简单快速解题的目的,其方法是值得提倡和借鉴的。 (二)棒生电类 图3-9-10 图 图3-9-9

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分析

高考试题中的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综合分析 高考试题中导体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历年高考中都有体现,现简单举例说明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问题与力学、能量、图像、函数的结合的试题的解答、希望引起重视。 一、直接考查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和恒定电流综合的问题 1、 (05,辽宁,34)如图1所示,两根相距为l 的平行直导轨a b 、cd 、b 、d 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 ,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MN 为放在ab 和cd 上的一导体杆,与ab 垂直,其电阻也为R 。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指向图中纸面内)。现对MN 施力使它沿导轨方向以速度v (如图)做匀速运动。令U 表示MN 两端电压的大小,则( ) A .,21vBl U =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b 到d B .,21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d 到b C .,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b 到d D .,vBl U =流过固定电阻R 的感应电流由d 到b 该题考查了E=BLV 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重点是分清楚内外电路以及谁是电源,该题即可以顺利解答。 2、(04,全国,19)一直升飞机停在南半球的地磁极上空。该处地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 。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的长度为l ,螺旋桨转动的频率为f ,顺着地磁场的方向看螺旋桨,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旋桨叶片的近轴端为a ,远轴端为b ,如图所示。如果忽略a 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用ε表示每个叶片中的感应电动势,则 A .ε=πfl 2 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 B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低于b 点电势 C .ε=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 D .ε=2πfl 2B ,且a 点电势高于b 点电势 该题考查了右手定则的应用,实质是导体棒切 割磁感线方向的判断。 3、(08,山东,22)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 距为L ,底端接阻值为R 的电阻。将质量为m 的金属棒悬挂 在一个固定的轻弹簧下端,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 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除电阻R 外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