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口译笔记法教学经验与反思

高校口译笔记法教学经验与反思
高校口译笔记法教学经验与反思

ISSN 1009-8976

CN 22-1322/C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0卷第3期

J.Changchun Inst.Tech.(Soc.Sci.Edi.),

2019,Vol.20,No.339/39

149-152

DOI :10.3969/j.issn.1009-8976.2019.03.039

高校口译笔记法教学经验与反思

收稿日期:2019-05-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外

语信息化专项

“口译自主学习手机平台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GD18WXZ1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浩浩(1990—),女(汉),广东湛江,硕士,助教

主要研究口笔译及英语教育。

杨浩浩

(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湛江524048)

要:口译笔记是一项重要的交替传译技能,可极大地辅助口译员进行高强度的口译工作。口译笔记法教

学本应成为专业口译教学的重要任务,然而在现今许多高校的口译教学中,口译笔记法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上讲解和训练不足,导致许多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口译笔记法的要领。对口译笔记法教学的研究应总结过往的教学经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口译笔记法教学;交替传译;翻译专业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976(2019)03-0149-04口译笔记是交替传译的重要技能,是口译员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口译员需要良好的笔记能力来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辅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口译任务。在专业的口译教学中,作为核心技能之一的口译笔记法应成为教学的重点。口译教师有必要探讨口译笔记法教学的方式、方法及策略,通过传授口译笔记法来提高学生综合口译技能。本文总结了笔者数年来的口译笔记法教学经验,反思过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探讨未来高校口译笔记法教学的方向。

一、口译笔记法教学的重要性

在交替传译过程中,

口译员只可以听源语信息一次,通常在一段时长为3—5分钟的讲话结束后,口译员需在三秒钟内快速开始口译。在许多口译场合,口译员连续数小时进行这样的高强度工作,讲话人的演讲有可能信息量高度密集,话题专业性强,口译员一方面承受着听力理解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承受着记忆压力。

一位合格的口译员除了需要有良好的双语转换技能外,还必须有超强的短时记忆力才能把源语信息口译出来。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

力为7?2个信息单位[6]

。个人记忆力天赋即便再

高,要想完整记忆下数分钟讲话中的全部重点信息

也绝非易事。在这种情况下,口译员想要记录下数

分钟讲话中的信息,必须要有口译笔记的辅助。只有脑记和笔记相结合,口译员才可把源语信息记得更完整和准确。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 )所提出的口译“精力分配模式”(Effort Model )就分析了脑记和笔记在口译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该研究把交替传译分为两个阶段,一是

“听记”,二是

“产出”[1]

。吉尔对交替传译的两个阶段的总结如下:

Phase Ⅰ:CI =L +N +M +C

Phase Ⅱ:CI =Rem +Read +P +C

在第一阶段(Phase Ⅰ),

口译员的精力需分配到L (Listening and Analysis 听力与分析)、N (Note-tak-ing 记笔记)、M (Short-term Memory 短时记忆)和C (Coordination 协调);而在第二个阶段(Phase Ⅱ),口

译员的精力需分配到Rem (Remembering 提取脑记信息)、

Read (Note-reading 读取笔记)以及P (Pro-duction 产出)和C (Coordination 协调)[1]。从“精力分配模式”可见,口译需“一心多用”,“记笔记”以及

“读取笔记”都是交替传译中重要的环节,都耗费了口译员一定的精力。

尽管口译员在交替传译中需要把精力分配到“记笔记”和“读取笔记”中,但这并不意味着花费在口译笔记的精力越多越好。相反,在保证口译质量的情况下,口译员在“记笔记”和“读取笔记”这两个环节的耗费精力越少,则省下更多精力应对其他几大重要环节。对此,许多口译员还总结了经验:笔记

体育教育教学随笔反思

[原]小学体育教学随笔 [ 2008-11-11 9:57:00 | By: 雷丽 ] 推荐 情绪是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心理动因,也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少年儿童理智思维发育尚未成熟,其情绪、感受主要受感知的支配,刺激性强的色彩,五彩缤纷、色彩鲜艳的画面和物体都能吸引他们,引起他们的乐趣和喜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课前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布置好场地器材外,还可以利用色彩协调教学。譬如让小学生使用五颜六色的篮、排、足球,既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又便于按器材的不同颜色分组;又如在短跑教学时,在黑色的煤碴跑道上划上雪白的分道线和起跑线、终点线,使场地显得明朗和富有立体感,能给学生以活跃和一往无前的感觉,同时还能强化教学气氛,使其产生一种兴奋的心理状态,从而在“移情”作用下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的某些特定条件下,教师如果辅以恰当的色彩表达,就能增强信息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使学生自觉接受并在大脑皮层建立广泛而深刻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提高感知效果。譬如在乒乓球旋转发球教学中,为了强调球拍触球的部位,可以在球拍的一面分上、下两部分,粘上两种不同颜色的海绵胶皮,将球的一半用黑墨水涂成黑色,用经过“加工”的球拍和球做示范动作,学生就可清楚地看到球拍触球一刹那

间的情景,从而加深对动作技术的感知和理解。又如在教弯道跑技术时,教师若事先在自己田径鞋底左脚掌外侧,右脚掌内侧涂上红色,讲解时面对学生侧坐后撑、依次举起左右脚演示,就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强化作用。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格和交际关系,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问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或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或是因为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没有人愿意与他们一组。针对这一情况,我就亲自上阵,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人出生到这个世界能够活着(生存)是他和她的本能。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种社会背景、时代变革的逼迫下教会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生存能力已经迫在眉睫。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一点六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四十名孩子。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灾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目前在国内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Learning to be (学会生存)。”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学生的生存教育?本文就学校体育教学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的区别 宋吉法 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是伴随着新课程实验而新兴的教育文体,它们也应该包括教育情境及个人思考,只是和教学案例也略有不同。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是作者有感而发,可以边叙边议,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惑,引起他人的思考;而案例的指向对象范围更广,可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也可以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可以是大到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状况,可以小到描述一堂课或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断。 一、教学反思 1.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

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三年反思成名师。 2. 教学反思的特征 (1)自觉性(2)超越型(3)个性化 3. 教学反思的主要方法 (1)自我提问(2)行动研究(3)教学诊断(4)交流对话(5)案例研究(6)观摩分析(7)总结记录 4. 教学反思的类型 (1)课后思(2)周后思或单元思(3)月后思(4)期中思 5. 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2)写不足之处。(3)写教学机智。(4)写学生创新。(5)写"再教设计"。 6. 举例:《木兰诗》教学反思 把问答的权利还给学生锦州十中任玉红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应是学生问、学生答或者教师点拨,引发学生回答。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学习《木兰诗》一课,给我最深刻的感受。 课堂上,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了文章的大意。通过

英译中笔记方法

英译中笔记方法 我历年的实践,发现学友们在学习口译上最大的难点在于笔记问题。因此我整理了一条实用的(E-C)英译中笔记方法,提供初涉口译的众学友学习。 首先,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同学并没有意识到口译笔记的基本类型。在此为大家简述一番,其实口译笔记可以按照“源语和目标语”分为两类,在此以英语(论坛)和汉语为例。比如:“E-C”和“C-E”是两个不同的体系。(E-C即英译中;C-E即中译英)。 关于“C-E模式”的笔记,在中译英时口译者并没有听力上的挑战,所以在记录笔记时我们大都可从容应对;把握脉络、大意、关键词,并选择性的记录;而且还能保证主要意思都能记在脑中;即使没有系统训练过笔记法的学友,也可以通过强记和速写,把信息记全。 所以说,中高级口译考试时的“C-E模式”的句子或段落的笔记可以是挑选性的(selective); 也可以做得“面面俱到”(every single point),而这时的要求就是你手写速度,清晰度(legibility), 合理逻辑的布局和排列。 在这样的背景下,C-E模式的笔记体系就引入了大量的“符号”以简化速记的强度,提高速记的质量,使译者有更多的时间脑记。 比如这段符号:“中 e ↗+” 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笔者纵观了各种专业课程、比较了热门的口译笔记法书籍,口译论坛和网站上的有关信息,发现对于这些“符号”并没有一个有明确的、规范的统一写法。完全是不同专家和从业者的各种个性化的笔记,加上一些共性的元素。比如:“全球”这个概念, 有时会写“w”;有时也写成“⊙” 。写法各异,但都属于认知常识范畴。 对于这一情况,我也反复告诫学友,口译上常见的表达和词汇,要用符号,因为用熟悉的“固定符号”更加容易想象到这些信息,所以大家就得掌握熟记这些符号,这样才可以在考试中赢得更多翻译和口译的时间。

最新小学计算机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小学计算机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平均每个家庭都会有一台计算机,上至老人,下到小孩,几乎都或多或少的了解计算机。早在十几年前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已经进入小学课堂,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的开设,不但能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简单操作,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以下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编辑的有关小学计算机教育教学反思随笔,欢迎大家阅读和鉴赏。 小学计算机教育教学反思随笔【第一篇】: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从以上的话语中,可见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已成为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课程组成部分,这不仅对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许多小学都陆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反思。 一、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打老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而且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生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如我在给五年级的同学介绍键盘时,我提问“空格键、换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

数学教学反思随笔

数学教学反思随笔 在新授知识的数学教学中同时我还重视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概括规律,把加减 混合与连加、连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方法相同的结论。接下来在这里给大家带来 数学教学反思随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反思随笔1 今天的数学课学习《比长短、高矮》,本课是在学生学会了比较事物的大小、多 少之后,让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难,通过 三年幼儿园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知识。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把培养学生的观察、 语言表达等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通过几天的课堂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好多知识已经掌握并会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了,而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不尽如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而这两种生活又是截然不同的,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自制能力也较差,孩子 的许多习惯需要老师去培养。课堂是培养孩子的主阵地,我决定先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与交流。在教学中我设 计了同桌同学之间比铅笔的长短和比个子的高矮两个环节。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学生 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请同学们从铅笔盒里拿出一支铅笔,和同桌的比一比, 你发现了什么?”在学生的汇报中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比较结果。在学生们合作学习中,我发现个别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我想一是和孩子的性格有关,二是 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时老师的几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信任的眼神就会使孩子发生 变化。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一种方法就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是行不通的。几天的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低年级教师工作的艰辛。 培养孩子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艰难并坚行着! 数学教学反思随笔2 我所教的小学五年级数学,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教育观念,积 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继续推进主管教育部门“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设想结合起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带来不的困惑。 一、新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教学思想,进入课堂教学。

最新大大班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大大班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大班的孩子比小班、中班的孩子年纪大些,各方面都能力也更强,老师们应该更注重于创造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打下基础。以下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编辑的有关大大班教育教学反思随笔,欢迎大家阅读和鉴赏。 大大班教育教学反思随笔【第一篇】:民间美术活动《美丽的风筝》 今天的活动是民间美术活动《美丽的风筝》的一个延伸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风筝的外形,自己设计图案,选择色彩。在让幼儿欣赏完我做的范品之后,我对幼儿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造型要新颖,不和别人雷同,二是色彩搭配要鲜艳,图案设计要有特点。 因为此活动贴进幼儿生活,幼儿感兴趣,所以,幼儿创造的结果出人意料的,风筝的造型多样,有蝴蝶、长龙、燕子、房子、飞机、火箭、娃娃头、星星、太阳、三角形等,全班小朋友几乎没有一个是一样的,而且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幼儿的情绪始终是积极的。反思这次活动的成功在于老师对幼儿的充分信任,给予了幼儿极大的创作空间,制作的要求比较开放。 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想象力是惊人的,只要你给他空间、时间,他们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其实刚开始我让幼儿自己设计创作的时候,我很怀疑,不给幼儿多一些的提示和示范,他们能创造出形态各异的风筝吗?会不会千篇一律呢?当幼儿开

始创作时,这位幼儿说:“我要做老鹰风筝,因为老鹰飞得高”,那位幼儿说:“我要做飞机风筝,飞机飞得快”,幼儿们相互说着自己的想法,兴奋极了。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增加任何的要求,只是根据幼儿的想象给予一定技能上的帮助。由于幼儿兴趣学浓厚,所以创作时特别愉悦,气氛轻松,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产生了那么多的创意,我也受益匪浅,有些孩子的设计我都没有想到。当孩子们拉着长线,放着自己的风筝,在院里追逐、嬉戏的时候,各色长长的风筝尾巴飘在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孩子们脸上也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让孩子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思想,我们要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充分已发挥自己的个性,允许幼儿大胆创作,标新立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那么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也是我们教育的所在,相信用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成长得更棒的。 大大班教育教学反思随笔【第二篇】:教育叙事:一句“不能做”的背后 在以前组织孩子们活动时,我总是关注“不能做”的事情。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在组织孩子们接火车。在走之前,我问孩子们一连串问题:“能使劲跺脚走吗?能推人吗?能蹦着脚走吗?能走出队吗?……”我以这样的方式提醒孩子们以达到规范其行为的目的。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能。

英语口译笔记方法(3)

口译中的笔记 一、缩略词 英语当中缩略词使用的频率很高,如 IMP: important,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熟练掌握缩略词,大有裨益。 缩略词的写法一般为四种方式: 拿掉所有元音 MKT:market MGR:manager MSG:message STD:standard RCV:receive 保留前几个字母 INFO information INS insurance EXCH exchange I owe you IOU I/O In stead of 保留开头和结尾个发音字母 WK week RM room PL people 根据发音 R are

THO though THRU through 口译听力常用英语缩略词表 缩略词原词 APT Apartment ACC Accountant ACDG According ACPT Accept AD Advertisement ADS Address ADV Advice AMAP As much/many as possible AMT Amount APV Approve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BAL Balance BLDG Building CERT Certificate CFM Conform CNCL Cancel CNF Conference CMI Commission CMP Complete CMPE Compete/competitive CMU Communication CONC Concern/concerning/concerned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1、习作的思想、情感和观点是自己的,语言和结构可以模仿。这不为抄袭。 2、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情感和思想都在发展,因而,我们的造句、习作、阅读理解的指导也得跟上去。周琬珉这个四年级的学生,造句还是照搬二、三年级的句子。这个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作业和考试只求稳妥、只关心得分。因为她怕错,怕丢分,怕老师和家长批评,而不敢去想。久而久之,将失去表达力、思考力和生活观察力。长大了,还能干什么?! 3、如何让学生进入讲读课文状态?采取师生对话式讲读课文,即,或跟着老师的话题走,或跟着学生的话题走。严格要求“有话跟我说,说给大家听。不准私下说话。”这样,师生的心灵才能碰撞出火花,教学才可进入状态。吵杂、喧闹不是好课堂,一言堂也不是好课堂。 4、中国教育管理是行政式运作,不是靠表彰来鼓励老师工作,就是靠文件和检查来督促老师工作。 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5、教学论文的一般构成:提出观点,简述理论,常用方法,教学案例(这一项是最重要的,要靠自 己平时收集)。这样的文章,让读者明确主旨,懂得道理,掌握方法,看得懂你是如何教学的。 6、在思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一例: 一生写句:“石榴笑红了脸,裂开了肚皮。” 思辨:裂开了肚皮多么痛苦,与美好的情境不符。应怎样修改? 讨论修改句:“石榴笑红了脸,张开了红润的嘴唇,露出了一颗颗水红色的玛瑙。” 7、公开课从形式到形式,把学生当成自己名利的敲门砖,是一种行政化行为。这样的教改只会在应试教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我不想听作秀的课,不想听为了讨领导欢心的课,只想听用什么方式解决了什 么教学问题、落实了什么素质教育观念的课。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随笔篇1本学期,我坚决落实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狠抓教学常规,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运用新课标理念:在教学中,认真学习《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根据新课标精神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真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做到教学有目标,有方法,有反思。 通过学习和实际教学,我了解到这个阶段的儿童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外界事物,侧重于主观认识。 ,在教学中,我一直用童化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直观事物来指导教学,让学生能迅速接受知识。 把孩子当成朋友,当成相互学习的伙伴儿,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和关怀,知道老师就是他们赖以信任的朋友。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低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强,有人说他们是“一张白纸,看教师怎样在这张白纸上落墨。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 作为“新老师,又担任二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数老师,我深感任重而道远。 刚开学的几个星期里,我不断向学校资深教师学习,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1.课前准备,要求学生上课前,要把上课的书、本、文具准备好,不要上课了再手忙脚乱的掏书包。

课前,还要把铅笔削好,把铅笔屑扔到垃圾桶里,养成有备无患,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2、上课起立时,要整齐站好,一切服从指挥,落座时,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说话,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3、做到“三个一,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笔尖离手指一寸。 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4、回答问题时,要大胆发言。 声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话,用“因为、所以把问题说明白、讲清楚。 别人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当别人回答完毕时,可以补充自己的观点,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与自己没有关系似的。 5、老师讲课时,注意听讲,记住老师讲的知识和有关的学习方法,要能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但要举手,获得老师的同意后,才能发言。 6、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要认真规范,不敷衍老师。 7、课前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老师要提前做好“预习提示。 8、每学完一课,要做好复习,有疑必问,要达到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问题。 上面的要求看起来,对学生有点苛刻,过于严肃,但我认为这样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大有裨益的。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心得-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心得 高一英语邓燕沅江一中 这学期在图书馆看到了一本《外语素质培养概论》的书籍。自从研究生毕业以来,很少能看到外语教学理论方面的书,市场上关于教育教学理论的书见得最多的,无外乎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基础》、《二语习得》以及《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之类的书籍。而这些也基本上在读研时详读过很多遍。但三年过去了,发现很多理论都变得模糊了,于是在图书馆偶遇这本书时,顿时感觉很亲切,有种遇见老熟人的感觉。令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回顾外语教学法的历史、介绍了英语中听说读写的方法、第一语言和外语习得理论、外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还着探讨了师范生外语素质培养的问题,对于在高中英语教学岗位上摸索前进的教师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这本书从外语的价值定位切入,首先明确了外语素质培养的目的,提出了外语素质的外在标志,确定外语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然后,通过逐步分析,探索外语教学的自身规律、教学主体的相关活动、语言学习的背景制约,以及学习效果的检测手段等,来构建一个外语素质培养的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外语素质培养的未来走向加以预测、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中教学方法、语言习得理论以及未来教学手段的变化让我受益匪浅。 教学方法: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最有影响的6种教学方法。它们是语法——翻译法、直接法、阅读法、听说法、情景法和交际法。具体说来,语法——翻译法的目的是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外语,重视语法教学和语言的准确性,重翻译,用母语上课。情景法和听说法把口语放在第一位,以句型为主的反复操练,在句型操练中学习语言,以听说带动读写,很适合初学者。交际法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以句为单位教学。交际法不排斥语法,合理利用母语,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又有吸收各家之长的优点。 在详细看完各种教学法的特点之后发现,每种教学方法各有利弊,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要学习已经证明的先进经验,但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否则外语教学的质量都难以提高。与此同时,还要立足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英语口译笔记方法(2)

口译笔记技巧 口译笔记技巧 记忆可分为理解性记忆和机械性记忆两种。 对话语内容经过大脑思考、判断,听得懂、理解了的话语,记忆会建立,并且保持长久;反之,对听不懂、未理解的话语,要记忆是不可能的。可以说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这就是理解性记忆。 而机械性记忆与理解性记忆不同,它不是靠理解,而是机械性地全盘记住。其中加入分析和理解的余地很少。这样的机械性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机械性记忆的信息量是很有限的。因此,普通成人主要通过理解去记忆,所以机械性记忆数字时得依靠记笔记。口译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大量话语信息。原语长的话,很难全都靠脑记住。而且,理解的速度也不可能等同于单纯的耳听速度,前者总是小于后者。据知,一段没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只要不复述的话,都不能维持记忆三四秒钟。 口译现场的紧张导致记忆功能、理解功能衰退。正因如此,笔记在口译活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口译笔记的目的并不是记录“原话”,而是迅速但却是短时间地保留原语信息要点和关键词语,酌情转译成另一种语言。它表现为即席条件下口译“思维理解”的笔头提示形式。 因此,口译笔记从概念上可定义为译员在口译现场通过一定的职业化手段即席、迅速地整理过的“提示性”笔头记录。它是即席口译理解和口译记忆的继续,而并非是一种旨在长期保留信息的纯粹记录

性质的笔记。这也就是说,口译笔记只是译员对短时“工作记忆”或一定时间内的长时间记忆的提示性补充,它不能完全替换译员的记忆职能,但可以起某种“路标”的作用,从而提醒译员注意他在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摘自鲍刚2005年第178页) 但是,由于人的笔记速度的有限性,记笔记只可能限定在很小的范围之内,无形中记笔记的自由权利被缩小了(哪天,电脑技术发达到能代替人把所听到的全都迅速而又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的话,则另当别论)。 口译笔记有很多特殊性。它不同于课堂笔记,也不同于会议记录。我们提倡以脑记带动笔记,而不是反之。笔记只应该是脑记的一种补充,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复述时难以整合。因此,笔记应有所选择。应选那些难以靠理解去记忆的、得依靠机械性记忆的数字、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或者语句中的关键词等做笔记,以把主要精力用于原语的听解上。 在口译工作开始前,有必要先检查一下是否备好了纸和笔,笔是否写得出,是否好使,数量是否够等等。纸最好用大张白纸,使一大段话语能写在一张纸上,免得翻页耽误时间或因翻页分散精力,影响思路。词语之间、行距之间的间隔不能过密。因为笔记并不是对原语字词的记录,而是译员大脑对原语思路及内容追踪的提示标记,必要的空间能有助于它。由于耳口席、即时条件不允许,口译笔记不可能做到页面整洁,字迹端正。但是笔记必须具有高度的可辩性——译员自己能一目了然。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及教学随笔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及教学随笔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的课程体系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教师的教学,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而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我们要进一步理清新课改的新思路、新理念,借助他可以让我们更顺利一点走进新课改、实践新课改。其实人人围绕课题都可以作一点思考,那就是与自己所任教学科的整合,人人思考,人人实践。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以下是我对教学的反思与总结。 一、以课题为突破口,推动学法教法革新自实施新课改以来,许多学校都及时找准定位,树立走“科研兴校”之路,作为新课改弄潮儿的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以课题为突破口,努力推动学法教法革新。如:进一步深化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结合个人在课题研究中的主要任务,我们更注重情境教学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精心设计情境的呈现方法,如借助语言描述、实物陈列、电教手段、任务卡片、多媒体技术、局域网传递等途径。当然我更多的是利用电教手段、多媒体、局域网传递这三种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加强学法指导,促进相互的交流与合作,真正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成为教学不断生成的平台,竭力摆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教学模式。 二、更新教育理念,奠定课改理论基础 新课改需要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的课改是盲目的,只有掌握了先进的课改理论,才能避免盲目性,少走或不走弯路,才能发挥创造性。而教师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新课改的成败,自我充电,强基固本,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新课改刚启动后,结合科研计划,我们先后认真学习了成才导报上新课改专版,到图书馆借阅新课标解读,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向《高中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杂志学习,向《凤凰语文》、《教育在线》等教育网站讨教,取别人的新课改理念、新课改精神为我所用,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对此我们笑称为“换脑”行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努力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技能,融入课堂,大胆整合,积极撰写经验总结、教学感悟或课例论文,或借助教育网站这个平台,建立自己的个人专题集,坚持写教育随笔。 四、一点思考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工程,没有现成经验和固定模式,我们这一路走来,就是靠紧紧依托教科研,步步走进新课改。“战斗正未有穷期”。我们相信,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下,在大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明天一定会更美!

口译笔记文献综述

国内外口译笔记研究综述 口译,是通过口译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听辨原语,进行理解和解码(即建立意义单位,脱离语言外壳,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然后进行信息储存(脑记辅以笔记),再在头脑中转换信息,进行信息编码,最后创造性地用目标语“复述”给受众的一个过程。口译的时间性和加工过程的复杂性,要求译员熟练的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而口译笔记就是即席传译(交替传译)中必须掌握的一种(吴钟明,2008:1)。 口译笔记法是口译员在紧张的会场气氛中,在不干扰听辨源语的情况下,迅速地以简便的符号、文字等记录讲话重点内容信息的一种笔记方法。他只需要记录重点语义信息点和语言逻辑结构。简单来说,它是由符号、文字加上斜线以及并列符、连接符和趋向符等来体现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吴钟明,2008:1)。口译笔记能对大脑短时记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和提示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能有效地减轻译员大脑的负担,弥补其短时记忆的不足。另外,口译中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整理过程,有助于译员把被动记忆转化为主动记忆,提高口译记忆的效率(王斌华,2006:26)。 Danica Seleskovitch在对比“字面直译”和“反思性翻译”的基础上提出了“脱离语言外壳”的理念,成为巴黎学派的“释意理论”的源头(仲伟合,2012:28)。他和Marianne Leder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释意理论,构建了一个“口译三角模型”,强调译员在理解的过程中应“脱离语言外壳”,抓住意义(仲伟合,2012:30,77)。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Gile(1990;1994a,1994b)为代表的不少学者开始质疑释意理论,认为其研究方法缺乏实证性的检验,研究路径缺乏与相关学科的互动交流,术语界定过于模糊(仲伟合,2012:35)。Gile(1995/2011)构建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认知负荷模型”假说,指出了两个可能导致口译过程中出现认知处理问题的触发原因:一个事单个任务的精力分配不够;二是任务总和的认知负荷接近饱和水平。从理论的经验层面来看,该假说可以用于解释一些口译的策略,如笔记要力求精简,记录过程尽量自动化,以求单个任务所占用的精力少一些(仲伟合,2012:36-37)。 根据在CNKI和web of science上搜索得到的数据,1995年至2014年间,国内共发表口译(英汉)笔记研究方面的论文125篇,国外共发表论文8篇(目前图书馆资源只有这么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口译笔记技巧与策略,口译笔记教学,口译笔记理论和口译笔记发在其他英语教学领域的中的应用。这里主要叙述口译笔记技巧与策略和笔记教学。 1.笔记技巧与策略主要归纳和总结了笔记的语言,格式,方法,工具,符号和缩略语

口译笔记训练

考中高口的朋友们啊(不管是笔试还是口试!)都用得着的啊:口译笔记训练——笔记法实例解析!!(配图片!) 首先要说明,内容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作者Eric的辛勤付出!! Notetaking 1 去年春天,我国遭遇了一场非典疫情重大灾害。党中央、国务院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研究和部署防治非典工作。将非典列为法定传染病管理,如实公布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群防群控。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成立防治非典指挥部,统一调度人力物力财力,充分发挥城乡基层组织的作用,确保预防、救治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China suffered from a disastrous SARS outbreak last spring. The Party Central Com 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gave top priority to protecting people's health and live s and promptly investigated SARS and took steps to prevent and treat it. We enforc ed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formulated the Regulations on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Res ponse, and classified SARS as a communicable disease. We reported the facts of th e SARS situation exactly as they were and mobilized the general public throughout t he country to control the outbreak. The State Council and local governments establi shed anti-SARS headquarters to coordinate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o make full use of primary-level organization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s o as to ensure that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work was done quickly and orderly.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

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笔记 “思之不慎,行而失当”反思意识人类早就有之。“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至理名言就是佐证。而当今社会反思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何况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也应适时反思教育的得与失,消去弊端,得教益。 今年,我担任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目前学期工作已基本结束,就此,我作了以下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新教材数学教学的特殊性,我的讲解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比例还较小。在课堂教学中,有时缺乏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部分课时过于注重讲授,没有以精讲精练的要求正确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导致教与学不合拍,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 2、课堂教学不能针对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备学案”这一必要环节;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仍然拘泥于教材,没有进行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做到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点、中考热点和中考难点的渗透,学生原有的知识不能得到及时、适时地活化;课堂密度要求不足,学生参与机会少、参与面小;课堂留给学生自疑、自悟、自学、自练、自得的时间十分有限。 3、对中考的研究不够,对中考的考试范围、要求、形式、出题的特点及规律的了解不够明确,在课堂教学中依赖于复习资料,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从而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 英语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 4、课堂设计缺乏适当适时的教学评价,不能及时获悉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收获,有多大收获等学情;课前设计“想教学生什么”,课堂反馈“学生学到什么”和课后反思“学生还想学什么”三个环节没有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统 一。 二、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堂教学中以上问题的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复习出现了许多问题。 1. 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不积极参与,缺少主动发言的热情或根 本不愿意发言;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听新课时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不能理解教师相对较快的指示语。 2. 学生对数学课堂知识的掌握不实在、理解不全面,课外花的冤枉时间多;而大部分学生对书本知识不够重视,找不到数学学科复习的有效载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课本,适时地回归课本,数学复习缺乏系统性,数学学 习缺乏主动性。 3. 部分学生缺少教师明确的指导,在复习时缺乏系统安排和科学计划,或者学习和复习没有个性化特点, 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4. 基于以上情况,我认为作为学生中考的把关者,初中数学教师首先要有正确地意识,应充分认识到:一节课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学生学得很辛苦,却没有得到应有 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教师要有课堂效益意识。有效的媒体手段有助于课堂容量、密度和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在复习课堂上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短、频、快的大容量课堂节奏能有效的吸引并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从而最终提高学习的听课效益;其次,课堂效益意识还体现在教学的设计中要充分为学而

最新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随笔 导语: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享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照顾,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随笔》,欢迎阅读。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随笔【第一篇】:关注每一位幼儿今天刚走进活动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掉在地上的两幅画。通过我的仔细观察,属人为破坏。 “一定是维镇干的。”我心想。 维镇是我班年龄最小的孩子,活泼聪明又调皮,类似的事件他干过不止一次,这次肯定也不例外。 维镇来园后,我把它搂在怀里说:“告诉老师,你昨天干了什么?”“我跟妈妈去姨妈家,跟妹妹玩了。”我这才记起维镇昨天没来园。 “老师,这是寒寒弄下来的。”鑫源大声喊道。 怎么可能呢?寒寒是个爱静的孩子,说话声音也很小,经常让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 “真的是你弄下来的吗?”我问寒寒。她笑眯眯的看着我没有辩解。“是不是你看到画太陈旧了,想换张新的?”“不是,我想让老师叫我的名字。” 原来是这么回事,每天老师都会表扬很多优秀的孩子,鼓励一些表现较差的孩子,而寒寒既不优秀,也不顽皮,所以老师极

少叫到她的名字,她想用这种方法引起老师的注意。 这件事给了我不小的启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享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照顾,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随笔【第二篇】:“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一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 我们能够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一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就应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只有我们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小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 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带给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反思随笔【第三篇】:老师要多考虑孩子的感受 今天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李明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把李明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李明在哪?他

英语口译笔记速成(1)

第四单元口译笔记技巧(I) 第一部分技能篇 1.1 口译笔记的重要性 正式谈判和会议等场合的连续传译,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录的好坏。连续传译是在讲话人完成全文或一个完整的意思之后,再把原文译给听众。一个要把一篇讲话(可能持续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完整地记住,是非常困难的,很少有能做到这一点。有时一段话可能延续几分钟,并且常常会出现数字、人名和地名等,要准确、完整和快捷地转达发言人的意思,只靠口译员大脑的记忆是不够的。因此与其他口译技巧相比,作口译笔记是连续传译中最基本的技巧。如果记录方法掌握得好,能运用自如,又能临场发挥,所作的记录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技巧方面的不足。 1.2 口译笔记的特点 1.2.1 与课堂笔记的区别 a.目的不同 学生对课堂笔记或讲座的笔记方法都是非常熟悉的。学生听课时,往往把老师所讲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特别是教科书当中没有的内容,甚至是一些例句,其主要目的是便于课后复习、巩固,便于举一反三。对于某些学生来说,恐怕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口译中所作的记录是为了记录讲话的概况,保证口译的顺利进行,但并非一定要照读记录,有时可以略看上一眼;有些内容较熟悉,也可不看,甚至还有可能完全不看。 b.时效性不同 由于两种笔记目的的不同,因此口译记录与课堂笔记从所需时间看也大不一样,课堂笔记保留的时间通常较长,为了日后加以巩固,课堂笔记应详细、清楚,口译笔记仅仅是为了当场使用,无需一年以后,一个月以后,一天以后,甚至一小时以后再去查阅翻译记录,由于刚刚听过讲话,对其内容还有较深刻的印象,所以可不必要全文记下来,只要作简单记号,达到提示的目的即可。口译工作一经结束,这些记录也就失去了使用价值。 c.方法不同 由于目的和时效性不同,口译记录与一般课堂笔记或会议记录的方法也完全不同,口译笔记往往只记几个重点词,且用上一些只有本人能明白的符号、箭头等,其他笔记往往比较详细,如课堂上,当老师讲某个单词的用法时,常会举例,而且老师往往会重复例句,让学生有时间写上完整的句子,以便课后温故。 另外,学生记课堂笔记即使记得不全,还能在课外与同学核对,或甚至抄别人的,而口译笔记应该字字句句有一定的含义,非常清楚、明白,能一目几行,便于即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笔记.doc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笔记(二) 怎样表达能使听者感到高兴,怎样说话能使他人对你产生兴趣,乐意和你交往。除了说话,我们还有很多方式。主题活动“我对你说”就是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去用各种方式表达,下面我就说说在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教学活动的反思。 说说教材 “问答歌”是一个歌唱活动,它以非常独特的形式“一问一答”进行演示。歌曲中的歌词都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小动物,而该小

动物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如“大象的鼻子长,兔子的耳朵长”小朋友对于这样轻松的方式非常的喜爱,而小朋友也学的很高兴、开心。即学会了歌曲,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说说准备 由于歌曲非常的简单,我就匆匆的在网上下载了几只特征很明显的动物(袋鼠、小鸭、孔雀等等)供幼儿在创编中使用,由于幼儿了解了图片,对于创编非常的干兴趣,而且都创编的非常好,很激动,一直要编,我在想,以后无论什么课,课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础。 说说教法

本堂课,我采用了简单教学、集体演唱以及幼儿创编等几个方法。孩子们很喜欢问答句,于是就采用了你问我答,我问你答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简单的说就是无论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幼儿都表现出了对该活动的极大热忱,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说说感悟 音乐这是我一直不敢涉足的领域,自生的能力阻碍了我对它的热情,一直不敢碰,就是碰了也是硬着头皮上,此次的活动对我的触动很大,只要对自己又信心,勇于尝试,相信一定会行的,希望就在前方!

幼儿园中班教学反思笔记(三) 树叶书签—顾名思义,就是在树叶上做一个非常独特而有个性的书签,当然主要的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在树叶上让孩子们借形进行想象,并合理的把色彩在树叶已有的色彩范围内,呈现美轮美奂的色彩搭配。 这一节课我们进行了分组辅导的形式,特别注重在作画当中的重点:对比色—相邻色,这两点,是我们引导孩子的重点也是难点。经过我们老师的认真辅导与孩子们的认真作画,我们的作品,可以算的上是美轮美奂,古朴韵味十足,我们结合本班,主题的体现,进行了墙饰装饰,以悬挂的方式,把作品进行了悬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