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离技术自测题(推荐文档)

食品分离技术自测题(推荐文档)
食品分离技术自测题(推荐文档)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平衡分离过程

2.速率控制过程

二、填空

1、食品分离过程是熵的过程,必须外加能量才能进行。

2、食品分离通常来说要达到下列两个目的: , .

3、随着社会地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业上形成的分离技术越来越多,但从本质上来说,所有分离技术都可分为和传质分离两大类。传质分离又分为和

4、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性质可分为和两大类

5、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方法可分为、、

三、判断题

1、分离剂是分离过程的推动力或辅助物质,它包括质量分离剂和能量分离剂。()

2、机械分离过程的分离对象是有两相组成的混合物。()

3、单元操作侧重分离方法的共性规律,而分离过程则侧重分离方法的个性规律。()

四、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A 过滤B超滤C蒸馏D萃取

2、以下不属于平衡分离过程的是

A 离子交换B色谱C结晶D干燥

五、简答题

1、分离过程有哪些基本原则?

2、食品分离过程特点是什么?

3、评价一种食品分离技术的优良,可从哪几方面来考虑?

4、简述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细胞的破碎与细胞分离

一、名词解释

凝聚絮凝

差速离心分离:离心速度逐渐提高,样品中组分按大小先后沉降。

区带离心分离:借助离心管中的梯度介质,经高速离心将样品中组分分离。

二、选择题

1、丝状(团状)真菌适合采用()破碎。

A、珠磨法

B、高压匀浆法

C、A与B联合

D、A与B均不行

2、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

A高压匀浆法 B.超声破碎法 C.高速珠磨法 D.高压挤压法

3、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

A. 加热B絮凝 C.离心 D. 调pH

4、下列物质属于絮凝剂的有()。

A、明矾

B、石灰

C、聚丙烯类

D、硫酸亚铁

5、哪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

A. 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 C. 渗透压冲击法 D. 酶解法

6、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不适用于()

A. 酵母菌B大肠杆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青霉

三、判断题

1.细胞破碎时破碎率越大,细胞中大分子目的物得率越高。()

2.G -菌细胞膜网状结构不及G+菌的坚固,故较易破碎。()

3.机械法中高压匀浆法细胞破碎率最高,且成本最低。()

4、超声波破碎法的有效能量利用率极低,操作过程产生大量的热,因此操作需在冰水或有外部冷却的容器中进行。()

5、冻结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疏水键结构,降低其亲水性和通透性。()

6.渗透压冲击是各种细胞破碎法中最为温和的一种,适用于易于破碎的细胞,如革兰氏阳性菌和动物细胞。()

7、差速区带离心中,梯度液的密度要包含所有被分离物质的密度。()

8.凝聚与絮凝作用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沉淀的状态不同。()

9、平衡区带离心适于分离大小相同密度不同的物质。()

10、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可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加。()

四、填空

1.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和()等。

2、化学细胞破碎中常用的试剂有(),(),()等。

3、在非机械法破碎细胞的方法中自溶法是利用_______ ___溶解细胞壁。

4、当目标产物存在于细胞膜附近时,可采用较温和的方法如____ __ 、_ _等

5、破碎率的测定方法有、、。

五、简答题

1、试比较凝聚和絮凝两过程的异同?

答:凝聚和絮凝——在电介质作用下,破坏溶质胶体颗粒表面的双电层,破坏胶体系统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凝聚:简单电解质降低胶体间的排斥力。从而范德华引力起主导作用,聚合成较大的胶粒,粒子的密度越大,越易分离。

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

凝团的过程

2、为什么要进行发酵液的预处理?常用处理方法有哪几种?

答:提高过滤速度与过滤质量改变发酵液性质(黏度↓、颗粒 、颗粒稳定性↓) 去除部分杂质使产物转入到易处理的相中(通常是液相)

方法:加热、调节pH、凝聚、絮凝

3、比较差速区带离心和平衡区带离心异同

4、细胞破碎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5、比较机械破碎法与非机械破碎法。

6、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有那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第三章沉淀分离技术

一解释名词

盐析盐溶KS分段盐析法β分段盐析法

二、选择题

1、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

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2、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

A:氯化钠;B:硫酸;C:硝酸汞;D:硫酸铵

3、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

A.乙酸乙酯 B正丁醇 C.苯 D.丙酮

4、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

A.介电常数大 B介电常数小 C.中和电荷 D.与蛋白质相互反应

5、在蛋白质盐析时,有关蛋白质溶液的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浓度提高,盐加量减少,收率降低,故常适当降低浓度

B. 浓度过高会导致沉淀中杂质增多,发生共沉淀作用

C. 一般认为5.5%~7.0%的蛋白质浓度较适宜

D. 浓度对盐析效果基本无影响

6、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则等电点pH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

7、生物活性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沉析,然后适用()去除金属离子。

A. SDS B CTAB C. EDTA D. CPC

8、制备菠萝蛋白酶实验中,加入1%的单宁于鲜菠萝汁中产生沉淀,属于( )沉淀原理。A盐析 B有机溶剂沉淀 C变性沉淀 D生成盐类复合物沉淀

9、腐竹的生产是利用的()实现大豆蛋白的分离的。

A盐析 B有机溶剂沉淀 C变性沉淀 D等电点沉淀

10、在用PEG沉淀技术中,PEG相对分子量和浓度对沉淀蛋白质的影响有()。

A. 相对分子量在2000~6000之间,相对分子量低,沉淀效果好

B. 相对分子量>6000时,相对分子量低,沉淀效果好

C. 浓度越高,沉淀效果好

D. 浓度超过20%,会使溶液黏度增大,造成沉淀的回收困难

三、判断题

1、有机溶剂沉淀选择性比盐析高。()

2、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分离法选择性不及有机溶剂沉淀法。()

3、“碱提酸沉”法分离大豆蛋白是基于变性沉淀分离法的理论。()

4、丙酮,介电常数较低,沉淀作用大于乙醇,所以在沉淀时选用丙酮较好。()

5、蛋白质类的生物大分子在盐析过程中,最好在高温下进行,因为温度高会增加盐溶解度。()

6、盐析法一般可在室温下进行,有机溶剂沉淀则需在低温下进行。()

四、填空题

1、Cohn方程logS=β-KsI中,Ks越,β值越,盐析效果越好。

2、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和。

3、影响盐析的因素有(),(),()和()。

4、非离子型聚合物沉淀剂应用最多的是(),通过()作用,使生物大分子产生沉淀。

5、凝乳酶催化牛乳酪蛋白的沉淀属于()沉淀分离法。

6、变性沉淀分离法除了利用热使生物分子变性沉淀以外,还可加入()、()、()等引起生物分子变性而产生沉淀。

五、简答题

1、简述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

2、沉淀用有机溶剂选择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1)、是否与水互溶,在水中是否有很大的溶解度;(2)、介电常数小,沉析作用强。(3)、对生物分子的变性作用小。(4)、毒性小,挥发性适中。

3、根据溶解度不同,蛋白质有几种分离纯化方法。

利用蛋白质溶解度的差异是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之一。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溶剂的介电常数和温度等。

1)等电点沉淀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单纯使用此法不易使蛋白质沉淀完全,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2)盐析沉淀中性盐对蛋白质胶体的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一定浓度的中性盐可破坏蛋白质胶体的稳定因素而使蛋白质盐析沉淀。盐析沉淀的蛋白质一般保持着天然构象而不变性。有时不同的盐浓度可有效地使蛋白质分级沉淀。

3)低温有机溶剂沉淀法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中,蛋白质分子间极性基团的静电引力增加,而水化作用降低,促使蛋白质聚集沉淀。此法沉淀蛋白质的选择性较高,且不需脱盐,但温度高时可引起蛋白质变性,故应注意低温条件。

4、味精生产和柠檬酸生产中各采用那种方法从发酵液中分离产品?(钙盐法,锌盐法)

第四章超临界流体萃取

一名词解释

超临界流体萃取夹带剂

二、选择题

1、CO2在下列温度与压力条件以上时,为超临界流体的是()

A. P=0.525MPa; T=-56.7℃

B. P=7.38MPa; T=31.1 ℃

C. P=0.525MPa; T=31.1℃

D. P=7.38MPa; T=-56.7℃

2、下列()的引入会导致化合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溶解度降低。

A.弱极性官能团

B.任意官能团

C.强极性官能团

D.类脂有机化合物

3、使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化合物时,萃取能力取决于()

A.密度

B.扩散系数

C.萃取压力

D.溶质的质量分数

4、下列对常用超临界流体具有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临界流体对溶质的溶解度要尽可能高

B.超临界流体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C.超临界流体的蒸发潜热没有要求

D.超临界流体的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不能过高

5、下列可以用超临界流体CO2直接萃取的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淀粉

D.酯类

6、下列那一项不是超临界流体的优点()

A.选择性好

B.溶解性强

C.扩散性能好

D.易于控制

7、下列成分中最适合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是()

A.生物碱

B.黄酮

C.挥发油

D.醌类及其衍生物

8、下列提高超临界流体萃取效率的方法错误的是()

A.加入适当的夹带剂

B.采用较高的提取压力

C.原料粒度要尽可能小

D.采用超声波、微波等强化技术

三、判断题

1、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越难采用超临界萃取的方式进行萃取,相对分子质量在200到400范围内的组分容易萃取。()

2、一般来说,超临界流体的密度接近于液体,而黏度与扩散系数却与气体相当,因此溶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传递能力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但是却不如液相过程。

3、夹带剂可改善流体的溶剂化能力,提高溶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提高萃取压力。()

4、随着萃取压力增加,多数化合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先下降后上升。()

5、酚类的醚化与酯类的酯化都将增加化合物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

四、填空

1、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其密度相关,在临界点附近,系统___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密度大幅度的改变,从而引起溶质在超临界流体中____的改变。

2、超临界CO2流体对___(低/高)分子量的___(弱/强)极性有机化合物有较好的溶解能力。

3、苯酚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为3%,酚羟基被甲基取代后,溶解度将会___

4、根据调控超临界流体密度的方法不同,超临界流体萃取流程可分为和。

五、简答题

1、简述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从以下三个角度考虑:

①密度→溶解度

②黏度→流动性

③自扩散系数→传质性能

2、夹带剂改善超临界流体CO2萃取过程的原理

①夹带剂可显著改变超临界溶剂系统的极性,提高被分离组分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并相应的降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过程的操作压力,从而大大拓宽超临界CO2流体在萃取天然产物方面的应用;

②加入与溶质起特殊作用的夹带剂,可极大的提高超临界CO2流体对该溶质的选择性;

③提高溶质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对温度压力的敏感程度,在萃取压力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单独改变温度来实现分离的目的;

④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

⑤改变溶剂的临界参数;

3、试论述超临界CO2流体哪些特点使二氧化碳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超临界萃取剂?

4、试比较超临界萃取的三种典型流程。

第五章反相微胶团萃取与双水相萃取技术

一、名词解释

临界胶团浓度(CMC):将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有机溶剂相中能形成反胶团的最小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它与表面活性剂种类有关。

反相微胶团反相微胶团萃取双水相体系双水相萃取

聚合物的不相容性反胶团含水率(W0)

二、选择题

1、反胶团是向有机溶剂中加入一定浓度形成的

A、水

B、盐溶液

C、有机溶液

D、表面活性剂

2、反胶团的微小界面和微小水相具有两个特异性功能,除具有分子识别并允许选择性透过的半透膜功能之外,另一个特异性功能是:()。

A、分离、浓缩可同时进行,过程简便;

B、有很高的萃取率和反萃取率;可直接从完整细胞中提取具有活性的蛋白质和酶;D、在疏水性环境中具有使亲水性大分子如蛋白质等保持活性的功能。

3、在用反胶团萃取技术分离蛋白质的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表面活性剂是:()。

A、AOT;

B、CTAB;

C、TOMAC;

D、PTEA。

4、关于反胶团极性核正确的描述有:()。

A、极性核中的水与普通水在性质上没有差异;

B、极性核含水量越大,反胶团的半径越小;

C、它包括由表面活性剂极性端组成的内表面和水;

D、它包括由表面活性剂极性端组成的内表面、平衡离子和水。

5、对于小分子蛋白质(Mr<20000)的AOT/异辛烷反胶团萃取体系,描述正确的有:()。

A、pH>pI时,蛋白质不能溶入反胶团内,但在等电点附近,急速变为可溶;

B、当pH<pI时,即在蛋白质带负电荷的pH范围内,它们几乎完全溶入反胶团内;

C、当pH>pI时,即在蛋白质带正电荷的pH范围内,它们几乎不溶入反胶团内;

D、pH>pI时,蛋白质能溶入反胶团内,但在等电点附近,几乎变为不可溶。

6、在葡聚糖与聚乙二醇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目标蛋白质存在于()

A.上相葡聚糖相 B下相聚乙二醇相 C. 下相葡聚糖相 D. 上相聚乙二醇相

7、在生化工程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双水相体系主要有:()。

A、PEG-聚乙烯体系和PEG-磷酸盐体系;

B、PEG-Dex体系和聚丙二醇-PEG体系;

C、PEG-聚乙烯体系和PEG-磷酸盐体系;

D、PEG- Dex体系和PEG-磷酸盐体系。

8、在反胶团萃取中,有关AOT/异辛烷体系,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AOT是指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

B. 形成的反胶团较大

C. 形成反胶团时不需加助表面活性剂

D. AOT浓度越大,蛋白质萃取率越大

9、在反胶团萃取时,当AOT为表面活性剂时,下列选项萃取率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Na+ > K+> Ca2+>Mg2+

B. Mg2+> Na+ > Ca2+> K+

C. Na+ > K+>Mg2+>Ca2+

D. Mg2+> Ca2+> Na+> K+

10、关于温度对双水相萃取的影响,下列正确的是()。

A. 在临界点附近,对蛋白质分配系数影响较小

B. 远离临界点时,对蛋白质分配系数影响较大

C. 影响双水相黏度和密度,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分配系数

D. 大规模的双水相萃取操作需在冷却状态下进行

三、判断题

1、反胶团萃取一般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不同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相互混合可形成两相或多相系统,如葡聚糖与聚乙二醇(PEG)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溶液先呈浑浊状态,待静置平衡后,逐渐分成互不相溶的两相,上相富含PEG,下相富含葡聚糖。()

3、大规模双水相萃取操作一般在室温下进行,不需冷却。()

4、双水相系统的相图中,同一系线上各点均分成体积相同而组成不同的两相。()

5、温度升高不利于反胶束萃取。()

6、增加离子强度,有利于将反胶束内的物质反萃取出来。()

7、对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当水相中pH低于蛋白质等电点时,有利于蛋白质进入反胶束中。()

8、降低水相的离子强度,有利于极性物质进入反胶束中()

四、填空题

1、向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会形成;向有机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会形成。

2、形成反相微胶团,最常用加入的表面活性剂是,所用的溶剂是,

3、反胶团含水率(W0)大小可以反映出和。

4、反胶团的制备方法有、、。

5、双水相萃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

6、双水相萃取的效果是由组分在双水相体系中的决定的。

五、简答题

1、何谓反微团,反微团萃取?其特点有哪些?

答:反微团,反微团萃取(略)反微团的优点

(1)极性“水核”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

(2)生物大分子由于具有较强的极性,可溶解于极性水核中,防止与外界有机溶剂接触,减少变性作用。

(3)由于“水核”的尺度效应,可以稳定蛋白质的立体结构,增加其结构的刚性,提高其反应性能。

因此,可作为酶固定化体系,用于水不溶性底物的生物催化

2、详细说明反胶团萃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3、反胶团萃取中,静电相互作用如何影响蛋白质的萃取率?

答:反胶团萃取一般采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制备反胶团相

(1)对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反胶团体系,萃取只发生在水溶液的pH>pI时,此时蛋白质与表面活性剂极性头问相互吸引; pH

(2)离子强度增大后,反胶团内表面的双电层变薄,减弱了蛋

白质与反胶团内表面之间的静电吸引,从而减少蛋白质的溶解

度。同时也减弱了表面活性剂极性基团之间的斥力,使反胶团变

小,从而使蛋白质不能进入其中。

(3)阳离子改变反胶团内表面的电荷密度,电荷密度越大,斥

力导致产生的反胶团愈大,从而使蛋白质易进入反胶团。

4、影响双水相萃取体系分配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5、下图为两种聚合物的两水相体系相图,解释什么是相图?

图中各点分别代表什么?从图上能够得到什么信息?

答:……得到信息:(1)杠杆规则:系线上各点均为分成组成相

同,而体积不同的两相。两相体积近似服从杠杆规则

(2)性质差异:系线的长度是衡量两相间相对差别的尺度,系线越长,两相间的性质差别越

大;反之则越小.

(3)临界点:当系线长度趋于零时, 两相差别消失,如K点。

第六章膜分离技术

一、名词解释

膜分离反渗透膜的浓差极化膜污染

液膜:是由水溶液或有机溶液构成的液体薄膜.

二、选择题

1、非对称膜的支撑层()。

A、与分离层材料不同

B、影响膜的分离性能

C、只起支撑作用

D、与分离层孔径相同

2、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主要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

A、载体

B、表面活性剂

C、增强剂

D、膜溶剂

3、哪一种膜孔径最小()

A.微滤 B超滤 C.反渗透 D. 纳米过滤

4、超滤技术常被用作()

A. 小分子物质的脱盐和浓缩 B小分子物质的分级分离

C. 小分子物质的纯化

D.固液分离

5.微孔膜过滤不能用来()

A. 酶活力测定 B mRNA的测定及纯化 C. 蛋白质含量测定 D.分离离子与小分子

6、在膜分离当中,分离粒度有小到大的排列正确的是:()。

A、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B、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

C、纳滤<反渗透<微滤<超滤;

D、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

7、下列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中用于分离悬浮颗粒和病毒的是()。

A、纳滤

B、反渗透

C、微滤

D、超滤

8、反渗透是以()为推动力的。

A、压力差

B、浓度差

C、静电引力

D、溶质分压差

9、超滤膜通常不以其孔径大小作为指标,而以截留分子量作为指标。所谓“分子量截留值”是指阻留率达()的最小被截留物质的分子量。

A 80%以上

B 90%以上

C 70%以上

D 95%以上

10、适用于气体分离和渗透蒸发,用于气调保鲜有较好的效果。

A 芳香聚酰胺膜

B 聚砜膜C醋酸纤维膜D硅橡胶膜

11、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

A、是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

B、应用在被萃取相与W/O的混合中

C、使内水相的尺寸变小

D、应用在膜相与反萃取相的乳化中

三、判断题

1、进料的温度和pH会影响膜的寿命。()

2.液膜能把两个互溶但组成不同的溶液隔开。()

3、醋酸纤维膜抗压性能均较好可用作中空纤维的支撑层。()

4、离子交换膜主要用于电渗析,常用的是无机物膜。()

5、反渗透和超滤都用的是非对称膜。()

6、纳米过滤膜孔径最小。()

四、填空题

1、不对称膜表面为__ ___,起___ __作用;下面是__ _____,起___ _____作用。

2、表征膜性能的参数主要有____ __和__ _____。

3、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分为,,和。

4.影响反渗透操作的因素有,,和。

5、工业上常用的超滤装置有,,和。

6、根据膜结构的不同,常用的膜可分为、和三类

7、液膜的膜相组成有______、____ _、、。

8、按液膜的构型和操作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

9、液膜分离机制分为两大类、。

五、简答题

1、何谓浓差极化?在反渗透和超滤中对膜分离有何影响?如何消除浓差极化带来的影响?答:溶液在膜的高压侧,由于溶剂和低分子物质不断透过超滤膜,结果在膜表面溶质(或大分子物质)的浓度不断上升,产生膜表面浓度与主体流浓度的浓度差,这种现象称为膜的浓差极化。

在反渗透中,膜面上溶质浓度大,渗透压高,致使有效压力差降低,而使通透量减小

在超滤和纳滤中,处理的是高分子或胶体溶液,浓度高时会在膜面上形成凝胶层,增大了阻力而使通量降低.

减缓措施:一是提高料液的流速,控制料液的流动状态,使其处于紊流状态,让膜面处的液体与主流更好地混合;二是对膜面不断地进行清洗,消除已形成的凝胶层。

采用错流过滤.

2、影响反渗透因素有哪些?采取什么措施可以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3、膜分离过程中,有那些原因会造成膜污染,如何处理?

答:(1)膜污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附着层被滤饼、有机物凝胶、无机物水垢胶体物质或微生物等吸附于表面;另一种是料液中溶质结晶或沉淀造成堵塞。

(2)控制措施:①预先过滤除去料液中的大颗粒;

②增加流速,减薄边界层厚度,提高传质系数;

③选择适当的操作压力和料液黏度,避免增加沉淀层的厚度与密度;

④采用具有抗污染性的修饰膜;

⑤定期对膜进行清洗和反冲。

4、液膜的膜相性质如何,它由哪些成分组成,与生物膜有何相似性?

答:性质:在膜两侧同时进行萃取和反萃取操作

组成:①表面活化剂:液膜主要成分之一,主要用于控制液膜的稳定。②膜溶剂:构成膜机体,为了保持液膜稳定性,溶剂要具有一定黏度。③膜增强剂:分离操作过程中要求液膜具有一定稳定性,而在破乳阶段又要求它容易破碎,为了使二者统一,通常使用添加剂。

④流动载体:液膜分离中流动载体是实现分离传质的关键

相似性:具有选择透过性:以膜两侧的溶质化学浓度差为传质动力,也可使溶质逆着浓度梯度传递。

5、从压力和分离物质的方面说明反渗透,超滤,微孔过滤三种过滤方法的差别。

6、简述液膜分离技术流程。

1-制乳2-提取3-澄清(自然沉降,分层澄清)4-破乳

第七章吸附与离子交换

一、名词解释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转型吸附等温线吸附透过曲线穿透点穿透时间

离子交换

功能基团:离子交换树脂中与载体以共价键联结的不能移动的活性基团,又称功能基团

平衡离子:离子交换树脂中与功能基团以离子键联结的可移动的平衡离子,亦称活性离子。滴定曲线

二、选择题

1、离子交换剂不适用于提取()物质。

A.抗生素 B.氨基酸 C.有机酸 D.蛋白质

2、下列哪一项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交换基团()

A 磺酸基团(-SO3 H)

B 羧基-COOH

C 酚羟基C6H5OH

D 氧乙酸基-OCH2COOH

3、离子交换法是应用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通过()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

A、静电作用

B、疏水作用

C、氢键作用

D、范德华力

4、关于001×9离子交换树脂叙述正确的是:()。

A、交联度为9%的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B、膨胀度为9%的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

C、交联度为9%的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D、交联度为9%的多糖类离子交换树脂。

5、哪一种凝胶的孔径最小()

A. Sephadex G-25 B Sephadex G-50 C. Sephadex G-100 D. Sephadex G-200

6、适合于生物碱类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

A.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磷酸钙

7.活性炭在下列哪种溶剂中吸附能力最强?()

A、水

B、酸性水溶液

C、乙醇

D、三氯甲烷

8、对于离子交换树脂的滴定曲线,不正确的叙述有:()。

A、对于强酸性或强碱性树脂,滴定曲线有一段是水平的,到某一点即突然升高或降低,这表示树脂上的功能团已经饱和;

B、对于弱碱或弱酸性树脂,则无水平部分,曲线逐步变化;

C、由滴定曲线的转折点,不能估计其总交换量;

D、由转折点的数目,可推知功能团的数目。

9、植物油脂类脱色精制选用的吸附剂是()

A.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白土

10、适合于不饱和有机物质分离的极性吸附剂是()

A.活性炭 B.氧化铝 C.硅胶 D.人工沸石

三、判断题

1、活性炭吸附作用对相对分子量大的化合物强于相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

2、温度升高有利于物理吸附而不利于化学吸附。()

3、CM Sepharose C-25是阴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是羧甲基。()

4、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广泛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5、离子交换树脂的滴定曲线是通过用标准酸(碱)溶液滴定干离子交换树脂平衡液得到的,可推算离子交换基团的数目。()

四、填空题

1、根据骨架材料不同,离子交换剂可分为和两大类。

2、离子交换树脂由,和组成。载体,活性基团,可交换离子

3、简单地说,吸附过程实际上只有,和三个步骤;

4、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和;

5、基本的离子交换过程由_ __ 、 _、_ 和__ __ 组成。

6、Sepharose系列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载体是___ _ 。Sephadex系列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载体是。

五、简答题

1、比较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2、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

3、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类型有哪些?

4、影响离子交换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泡沫分离技术

一、填空题

1、泡沫分离是以作为分离介质,以组分之间的作为分离依据,利用气体在溶液中的鼓泡来达到浓集物质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

2、泡沫分离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的传质过程:一个是在鼓泡区内,传质是在进行;二是在泡沫区内,传质是在进行。

3、泡沫分离技术中气泡的产生方法有、

4、泡沫分离过程中主要的设备是、。

5、泡沫分馏用于分离;泡沫浮选主要用于分离

二、选择题

1、下列方法中不属于有泡沫分离技术的是()

A. 沉淀浮选

B. 离子浮选

C. 吸附胶体浮选

D. 鼓泡分馏

2、对于泡沫分离技术中的泡沫,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泡沫是由被极薄的液膜所隔开的许多气泡所组成的

B.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的气泡表面排成双分子层膜

C. 在气泡表面亲油基指向溶液,亲水基指向气泡内部

D. 泡沫是由许多单分子层的气泡形成的聚集体

3、关于泡沫的稳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临界胶束浓度时所形成的泡沫最稳定

B. 表面积大的气泡,稳定性比表面积小的气泡要好

C. 气体可以从小气泡通过液膜向大气泡扩散,导致大气泡变大,小气泡变小,以至消失

D. 多个气泡的膜间夹角为120°时,压力差最小,泡沫稳定

三、判断题

1、泡沫分离时增加表面活性剂浓度可提高分离效率。()

2、蛋白质和酶类采用泡沫分离时PH控制在等电点时分离效率最高。()

3、蛋白质和酶类采用泡沫分离时需要加入捕集剂对其选择性吸附。()

四、简答题

1、泡沫分离的原理是什么?适用哪类体系的分离?

2、影响泡沫分离的因素有哪些?

第九章结晶分离技术

一、选择题

1、结晶过程中,温度的高低()

A、不仅会影响晶体的形成,而且会影响晶体的形态

B、只会影响晶体的形成,但不会影响晶体的形态

C、不会影响晶体的形成,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形态

D、不会影响晶体的形成,而且也不会影响晶体的形态

2、是应用得最广泛的有机沉淀剂和蛋白质变性剂,同时也是使用得最广泛的有机结晶溶剂。

A 甲醇B乙醇C丙酮D氯仿

3、在工业上使用较多,精制食盐、砂糖、葡萄糖、味精等产品的结晶多用此法。A蒸发浓缩结晶法B加沉淀剂结晶法 C 温差结晶法D结晶衍生物法

二、判断题

1、溶质浓度增大超过饱和浓度时,溶质析出则晶体形成。

2、从溶液中形成新相的角度来看,结晶和沉淀本质上是不一致的。

3、大晶体比小晶体纯度高。

三、填空

1、结晶包括三个过程_ 、、__ __

2、在结晶操作中,晶核的形成方法有、两种。

3、影响晶体生成主要因素有、、、。

4、选用混合溶剂结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的差异选择,一种是利用

的差异选择。

四、简答题

1、影响结晶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2、常用的结晶方法有哪些?那种在工业中广泛使用?

3、绘制结晶过程中饱和曲线和过饱和曲线图,并简述其意义。

4、在食品冷冻时采用快速降温(速冻)的方法使水结晶,而在生产结晶产品时则采用缓慢降低温度的方法结晶,试说明原因。

第十章亲和层析分离技术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亲和层析载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载体必须能充分功能化。

B、载体必须有较好的理化稳定性和生物亲和性,具有较高的吸附性。

C、载体必须具有高度的水不溶性和亲水性。

D、理想的亲和层析载体外观上应为大小均匀的刚性小球。

2、亲和色谱中,在小分子配基与载体间引入一定长度的“手臂”,其原因是:。

A、提高配基对大分子化合物的选择性;

B、增强配基与大分子化合物间的亲和力;

C、由于载体的空间位阻关系,使大分子化合物(亲和物)不能直接接触到配基;

D、提高亲和层析的分辩率。

3、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用作亲和层析的载体的是

A、纤维素

B、聚丙烯酰胺

C、葡聚糖

D、琼脂糖

4、亲和层析主要应用于分离。

A金属离子B有机染料C生物大分子D糖类化合物

5、制备亲和柱时,应首先选用的配基是。

A.大分子的

B.小分子的

C.中等大小的

D.不确定

6、以下不属于通用型配体的是。

A染料B金属离子 C 氨基酸 D 酶的类似底物

二、填空题

1、亲和层析洗脱方法有,,。

2、亲和力大小除由亲和对本身的决定外,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亲和吸附剂、、、、等。

3、亲和层析中常用作分离酶的配基有,,和。

4、亲和层析中非专一性吸附有、、。

5、亲和层析的类型有、、、

6、亲和吸附剂是和共价结合的,构成亲和层析的固定相。

7、亲和吸附剂常用的活化方法有、。

三、简答题

1、何谓亲和层析,有何特点?

2、简述亲和层析分离的基本过程。(P152)

3、亲和层析洗脱的方法有哪些?

第十一章分子蒸馏分离技术

一、名词解释

分子蒸馏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

二、填空题

1、分子蒸馏特别适合、、和的物料

2、分子蒸馏器分为、、和

三、简答题

1、分子蒸馏的原理

2、分子蒸馏分离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3、分子蒸馏与普通减压精馏的区别是什么?

附答案

第一章绪论

二、填空

1、减小

2、获得需要的产品满足食品安全性的要求

3、机械分离平衡分离过程速率控制过程

4、非传质分离传质分离

5、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

三、判断题√××

四、选择题 A B

五、简答题

1、物质通过分离设备,在分离剂(质量分离剂和能量分离剂)作用下,得到产物或残留物。

2、①分离对象种类多,性质复杂。

②产品质量与分离过程密切相关。

③产品要求食用安全。

④分离对象在分离过程易腐败。

3、①回收率和产品纯度

②产品质量

③产品安全性

④简化生产工艺

⑤降低能耗、场地,节省成本

4、①分离技术作为食品工业的基础,是重要的食品工艺过程之一。

②利用分离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综合利用程度,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③利用分离技术可以改进食品的营养与风味。

④使产品更加符合卫生、安全的要求。

⑤改变生产面貌。

第二章细胞的破碎与细胞分离

二、ABCAA D

三、×√×√××××√√

四、离心过滤(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金属螯合剂酸碱抗生素)中三个,自身分泌的酶酶溶法、渗透压冲击法直接测定法(革兰氏染色法)目的产物测定法导电率测定法第三章沉淀分离技术

二、BDDBB ACDCC

三、√××××√

四、大小等电点沉淀盐析有机溶剂沉淀溶质种类溶质浓度 pH值温度 PEG (聚乙二醇)空间位置排斥变性 ( 酸碱酶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之三

五、简答题

1、简述有机溶剂沉淀的原理。(p16)

第四章、超临界流体萃取

二、BCACD DCC

三、√×××√

四、压力温度溶解度低弱增加静态法流动法

第五章反相微胶团萃取与双水相萃取技术

二、DDACA DDDBC

三、×√√××××√

四、反相胶团正相胶团水 AOT 注入法、相转移法、溶解法目的产物的萃取、PEG 的循环、无机盐的循环分配系数

第六章膜分离技术

二、CBCCD ACABD B

三、√√××√×

四、活化(致密)层过滤多孔(支撑)层支撑水通量截留率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板式管式螺旋卷式中空纤维式对称性膜非对称膜复合膜表面活化剂膜溶剂膜增强剂流动载体乳化液膜支撑液膜无载体扩散迁移,载体促进传递

第七章吸附与离子交换

二、DAAAA BBCDD

三、√××××

四、聚合树酯类多糖类载体,活性基团,可交换离子外部扩散,内部扩散,表面吸附改变PH值,改变盐浓度树脂预处理离子交换吸附洗脱树脂再生琼脂糖凝胶葡聚糖

第八章泡沫分离技术

一、泡沫表面活性差异主体溶液与气泡界面气泡表面与气泡间隙鼓气法、溶气法泡沫塔破沫塔溶解的物质难溶解的物质

二、D A B

三、×√×

第九章结晶分离技术

一、ABA

二、××√

三、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生长自发形成、加入晶核诱发产生温度PH 结晶时间搅拌溶解度沸点

第十章亲和层析分离技术

一、B C D C A D

二、特异性洗脱,非特异性洗脱,剧烈洗脱解离常数微环境载体空间位阻载体孔径配基配体浓度配基结构酶抑制剂辅酶底物底物类似物离子效应疏水基团复合亲和力(画线部分不作要求)生物亲和层析免疫亲和层析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拟生物亲和层析基质配体环氧基活化法溴化腈活化法

第十一章分子蒸馏分离技术

一、低挥发度高沸点热敏性具有生物活性

二、静止式蒸发器降膜式蒸发器刮膜式蒸发器离心式蒸发器

现代食品分离技术

第二节食品分离过程的特点及选择原则一、食品分离技术的分类 食品分离技术按其分离规模可分为:实验室规模和工业生产规模。实验室规模的分离技术主要是用来进行食品成分及食品中限量指标的定量、定性分析和研发新产品是制备小量样品用。工业生产规模的应用是把实验室研发产品的技术进行工业放大和设计后,进行商业化生产。 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方法可分为: ①物理法。例如,离心,过滤,沉降等。 ②化学法。例如,离子交换,沉淀反应等。 ③物理化学法。例如,凝胶色谱分离,基于目标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的各种萃取分离等。 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性质可分为非传质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 二、食品分离过程的特点 食品分离过程因为分离对象的原因,与其他工业分离过程相比,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①分离对象种类多,性质复杂。食品分离的对象是农、林、渔、牧、副食品等,要分离的物质比化学反应产物的分离复杂得多,要分离的物质有有机物、无机物;原料的相态有固态、液态和气体;要分离的物质可能是有生命的细胞、微生物;可能是具有生理活性;可能是热敏性及对碱、酸敏感的物质等。 ②产品质量与分离过程密切相关。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分离方法要注意防止高温、过酸、过碱、氧化、高压、重金属离子污染、原料自身酶解等问题。例如,在分离酶时,利用不同的分离过程,分离得到的酶活力单位可不同。在速溶茶的生产过程中,分离工艺的不同,可生产不同风味、色泽不同的产品。 ③产品要求食品安全。这就要求采用的分离技术必须要符合卫生标准,对生产工艺要求严,生产过程中微生物、重金属等指标要符合标准。方法要效率高、选择好,以便有效地分离除去有害有毒物质。另外,生产中。所采用的分离技术

食品分离技术论文

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 摘要: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是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而蛋白质在组织或细胞中是以复杂的混合物形式存在,通过蛋白质分离纯化的依据和要求,设计可行的分离纯化步骤,提取蛋白质有效成分因子,使之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关键词: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技术原理,分离纯化步骤,可行性正文: 蛋白质分离纯化是从混合物之中分离纯化出所需要的蛋白质的一种技术。生物体内的大部分生命活动,如催化代谢反应、物质运转、运动的相互协调、兴奋的传导、生长与发育等,均是在蛋白质的参与下完成的。因此,关于研究蛋白质分离纯化的目的,我通过一些课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组成和某些物理化学性质,需要纯化的蛋白质样品;2.研究蛋白质的生物功能,需要纯品保持它的天然构相;3.制药工业中,需要把某种特殊功能的蛋白质提纯到规定的要求,特别是要把干扰或者拮抗性质的成分除去。所以,在分离纯化的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目的蛋白的分子量、等电点、溶解性及稳定性等基本性质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分离纯化方法。 通过总结归类,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有以下三种: 1.根据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纯化。因为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并且不同蛋白质的分子大小不同,因此可以利用一些较简单的方法使蛋白质和小分子物质分开,并使蛋白质混合物也得到分离。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主要有透析、超滤、离心和凝

胶过滤等。透析和超滤是分离蛋白质时常用的方法。透析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制成的透析袋中,再浸入透析液进行分离。超滤是利用离心力或压力强行使水和其它小分子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被截留在半透膜上的过程。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将蛋白质大分子与以无机盐为主的小分子分开。离心也是经常和其它方法联合使用的一种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当蛋白质和杂质的溶解度不同时可以利用离心的方法将它们分开。凝胶过滤也称凝胶渗透层析,是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分离蛋白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凝胶过滤的原理是当不同蛋白质流经凝胶层析柱时,比凝胶珠孔径大的分子不能进入珠内网状结构,而被排阻在凝胶珠之外,随着溶剂在凝胶珠之间的空隙向下运动,并最先流出柱外。反之,比凝胶珠孔径小的分子后流出柱外。凝胶过滤在抗凝血蛋白的提取过程中也被用来除去大多数杂蛋白及小分子的杂质。 2. 根据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纯化。影响蛋白质溶解度的外部条件有很多,比如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介电常数和温度等。但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蛋白质因其分子结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溶解度,根据蛋白质分子结构的特点,适当地改变外部条件,就可以选择性地控制蛋白质混合物中某一成分的溶解度,达到分离纯化蛋白质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等电点沉淀和pH值调节、蛋白质的盐溶和盐析、有机溶剂法等。等电点沉淀和pH值调节是最常用的方法。每种蛋白质都有自己的等电点,而且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相反,有些蛋白质在一定pH值时很容易溶解。因而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来分离

食品分离技术自测题(推荐文档)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平衡分离过程 2.速率控制过程 二、填空 1、食品分离过程是熵的过程,必须外加能量才能进行。 2、食品分离通常来说要达到下列两个目的: , . 3、随着社会地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工业上形成的分离技术越来越多,但从本质上来说,所有分离技术都可分为和传质分离两大类。传质分离又分为和 4、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性质可分为和两大类 5、食品分离技术按分离方法可分为、、 三、判断题 1、分离剂是分离过程的推动力或辅助物质,它包括质量分离剂和能量分离剂。() 2、机械分离过程的分离对象是有两相组成的混合物。() 3、单元操作侧重分离方法的共性规律,而分离过程则侧重分离方法的个性规律。() 四、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是 A 过滤B超滤C蒸馏D萃取 2、以下不属于平衡分离过程的是 A 离子交换B色谱C结晶D干燥 五、简答题 1、分离过程有哪些基本原则? 2、食品分离过程特点是什么? 3、评价一种食品分离技术的优良,可从哪几方面来考虑? 4、简述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细胞的破碎与细胞分离 一、名词解释 凝聚絮凝 差速离心分离:离心速度逐渐提高,样品中组分按大小先后沉降。 区带离心分离:借助离心管中的梯度介质,经高速离心将样品中组分分离。 二、选择题 1、丝状(团状)真菌适合采用()破碎。 A、珠磨法 B、高压匀浆法 C、A与B联合 D、A与B均不行 2、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

A高压匀浆法 B.超声破碎法 C.高速珠磨法 D.高压挤压法 3、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 A. 加热B絮凝 C.离心 D. 调pH 4、下列物质属于絮凝剂的有()。 A、明矾 B、石灰 C、聚丙烯类 D、硫酸亚铁 5、哪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 A. 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 C. 渗透压冲击法 D. 酶解法 6、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不适用于() A. 酵母菌B大肠杆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青霉 三、判断题 1.细胞破碎时破碎率越大,细胞中大分子目的物得率越高。() 2.G -菌细胞膜网状结构不及G+菌的坚固,故较易破碎。() 3.机械法中高压匀浆法细胞破碎率最高,且成本最低。() 4、超声波破碎法的有效能量利用率极低,操作过程产生大量的热,因此操作需在冰水或有外部冷却的容器中进行。() 5、冻结的作用是破坏细胞膜的疏水键结构,降低其亲水性和通透性。() 6.渗透压冲击是各种细胞破碎法中最为温和的一种,适用于易于破碎的细胞,如革兰氏阳性菌和动物细胞。() 7、差速区带离心中,梯度液的密度要包含所有被分离物质的密度。() 8.凝聚与絮凝作用的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沉淀的状态不同。() 9、平衡区带离心适于分离大小相同密度不同的物质。() 10、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可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加。() 四、填空 1.发酵液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和()等。 2、化学细胞破碎中常用的试剂有(),(),()等。 3、在非机械法破碎细胞的方法中自溶法是利用_______ ___溶解细胞壁。 4、当目标产物存在于细胞膜附近时,可采用较温和的方法如____ __ 、_ _等 5、破碎率的测定方法有、、。 五、简答题 1、试比较凝聚和絮凝两过程的异同? 答:凝聚和絮凝——在电介质作用下,破坏溶质胶体颗粒表面的双电层,破坏胶体系统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凝聚:简单电解质降低胶体间的排斥力。从而范德华引力起主导作用,聚合成较大的胶粒,粒子的密度越大,越易分离。 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

食品分离技术

食品分离技术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1 分离操作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化工单元操作不断向食品工业渗透并在食品加工领域内实践和提高,形成了适应食品加工特殊要求的新的单元操作。由于食品加工所用的动植物性原料几乎都为固态和液态,为了使固体和液体原料成为多种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食品,首先必须提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分离出不同成分并组合成不同种类的制品。同时为了做到有益无毒,风味别致,又必须反复提纯和精制。因此分离操作已在食品工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研究分离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对食品加工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1]。 食品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表为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分离技术是食品工业的基础[2]。绝大多数食品工业都分离不开食品分离技术,其中不少行业都是以分离工程为主要生产工序的。例如植物油的提取,淀粉的分离,糖制品的分离以及精练提纯等等。(2)食品分离技术能提高食品原料的综合利用程度。在食品加工工程中运用分离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食品原料中的各种成分,提高原料的综合利用程度,就提高了食品原料的利用价值。例如采用有效的分离方法可以从茶叶下脚料中分离出茶多酚、茶碱等,从柑橙中分离甘橙油、果胶等,使原料利用率大为增值。制糖行业中色谱分离技术的应用使得产糖率大大提高。(3) 食品分离技术能保持和改进食品的营养和风味。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可以将一些需在高温下完成的工

艺改为在常温下进行,这样就可以大大地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如用膜分离技术代替常规的蒸发浓缩和真空浓缩咖啡、果汁、茶汁等[3-4]。 (4) 食品分离技术使产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食品分离技术包括提取原料中的有益组分和去除其中的有害成分。如花生、玉米等油制品易受黄曲霉污染而产生黄曲霉素,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去除。(5)现代食品分离技术能改变食品行业的生产面貌。现代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往往可以使行业的生产面貌大为改观。例如过去利用太阳能将海水浓缩后结晶制食盐,如今利用食品分离技术制食盐,使得整个行业生产面貌大大改观。 2 食品工业中的分离操作方法 分离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分离机技术也在不断促进其它学科的发展[5]。由于采用了有效的分离技术,能够分离和提纯较纯的物质,大大的推进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又由于各种层析技术、超离心技术和电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分离操作包括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机械分离是指被分离的混合物由多于一相的物料所组成,分离设备只是简单地将混合物进行相分离,它属于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如沉降,过滤等。另一种分离操作是指依靠组分的扩散和传质来完成的分离过程,故又称扩散分离或传质分离[6]。如蒸馏,吸收,萃取或膜分离等,适用于多组分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以及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7]。

食品分离技术与应用

新型食品分离技术与应用 摘要:食品分离技术是指各种分离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等)在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简单的从分离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来介绍几种新型的食品分离技术,如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泡沫吸附分离技术和分子蒸馏技术等。 Abstract:Separation technology refers to a variety of food separa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physics, chemistry, etc.) used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engineering. This paper briefly from the separation principl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in food processing to introduce several new food separ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microwave extraction,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bubble and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随着社会不断地高速发展,食品加工工业对分离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型的分离技术已经不断的替代传统的分离技术,并在其中得到应用和提高[1]。所有的分离技术,都可以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机械分离处理的是一相或者两相以上的混合物,目的是简单地将各相加以分离,过程中间不涉及传质过程。例如过滤、沉降、离心分离等。而新型的分离技术一般都为传质分离,如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等。 1.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在21世纪发展的更迅速。膜分离技术 是以选择透过性膜作为分离介质,通过在膜两侧施加某种推动力( 如压力差、蒸气分压差、浓度差、电位差等),使得原料侧组分有选择性地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提纯和浓缩的目的[2]。目前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超滤、微滤及电渗析等。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地透过溶剂的性质, 对溶液施加压力, 克服溶剂的渗透性,使溶剂透过膜而从溶质中分离出来的过程[3-5]。该技术可用于海水淡化、果蔬汁浓缩、茶叶抽提液的浓缩。超滤和微滤都是在静压差的推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液相分离过程, 从原理上说没有本质的差别, 同为筛孔分离过程。 虽然膜分离技术的机理、操作方式各异,但它们具有相同的优点:过程一般较简单,费用较低,效率较高,通常没有相变,可在常温下操作,既节省能耗,

食品分离技术复习知识点

食品分离技术复习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食品分离技术、食品分离技术是指各种分离技术在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中的应用,它依据某些理化原理将食品物料中的不同组分进行分离,是食品加工中的一个主要操作过程。 聚合物的不相容性、当两种高分子聚合物之间存在相互排斥作用时,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与混合过程的熵增加相比占主导地位,一种聚合物分子的周围将聚集同种分子而排斥异种分子,当达到平衡时,即形成分别富含不同聚合物的两相。这种含有聚合物分子的溶液发生分相的现象称为聚合物的不相容性。 单效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不加利用,直接冷凝排出; 多效蒸发、二次蒸汽作为串联使用的下一个蒸发器的加热蒸汽。 分子蒸馏、在蒸馏过程中采用特殊措施,增大离开液相的分子流而减少返回液相的分子流,实现从液相到气相的单一分子流向,即分子蒸馏。 膜分离、液膜是一层很薄的液体,它阻隔在两个可互溶但组成不同的液相之间,一个液相中的待分离组分通过液膜的渗透作用传递到另一个液相中,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道南效应、Donnan模型以Donnan平衡为基础,用来描述荷电膜的脱盐过程,一般纳 滤膜多为荷电膜,所以该模型更多用来描述纳滤过程 浓差极化现象、浓差极化是指分离过程中,料液中的溶液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膜,溶质(离 子或不同分子量溶质)被截留,在膜与本体溶液界面或临近膜界面区域浓度越来越高;在浓度梯度作用下,溶质又会由膜面向本体溶液扩散,形成边界层,使流体阻力与局部渗透压增加,从而导致溶剂透过通量下降。

色谱分离、色谱分离技术是基于不同物质在由固定相和流动相构成的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采用流动相洗脱过程中呈现不同保留时间,从而实现分离 比移值、原点中心至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中心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之比。 分配系数、物质在两相中的分布服从分配定律,即: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A在有机相与水相中分配达到平衡时,其浓度比为一常数,通常称为分配系数Kd 亲和色谱、利用固相载体上的配基对目标组分所具有的专一的和可逆的亲和力而使生物分子分离纯化的一种分离技术。 重结晶、重结晶是利用杂质和结晶物质在不同溶剂和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将晶体用合适的溶剂再次结晶,以获得高纯度的晶体的操作。 气体分子的运动自由程、指气体分子在两次连续碰撞之间所走路程的平均值。 沉淀、是利用沉淀剂使目标产物或杂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无定形固体凝聚物(aggregates)的过程。 滤饼过滤滤饼过滤是使用织物、多孔材料或膜作为过滤介质,过滤介质只是起着支撑滤饼的作用,过滤介质的孔径不一定要小于最小颗粒的粒径。 深层过滤。 二、简答题或填空题: 离心技术的分类? 根据分离方法分类物理法(离心过滤沉降等) 化学法(离子交换沉淀反应等) 物理化学法(凝胶色谱萃取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