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营养治疗

肥胖的营养治疗
肥胖的营养治疗

第十三章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

第一节肥胖症

Obesity is defined as an excess body fat content for stature. Ideally, the best assessment of obesity would be a measure of actual body fat. Among adults,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expressed as kg/m2) has been recommended internationally as a measure of obesity. A BMI between 25.0 and 29.9 defines overweight (24.0 to 27.9 for Chinese); a BMI ≥30 defines obesity (≥28 for Chinese). Unlike adult, no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the weight-for-height measures necessary to define obesity in youth exists, but defini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WHO expert committee recommended that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a child’s weight for height be compared with mean age- and

sex-specific values i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NCHS) and WHO reference data. Children with a weight-for-height value >2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 (Z score) above the median are classified as overweight. For adolescents the committee recommended BMI as the best indicator; however, age and sex must still be considered. Adolescents whose age- and sex-specific BMI is ≥85th percentile BMI of a reference population are classified as at risk for overweight.

Obesity can be viewed as both a disease and a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disease and other morbidities. Increased fat in the abdominal region predicts physiologica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dependent of body mass. Among adults, both ratio of waist circumference to hip circumference and the waist circumference alone have been used to assess body fat distribution. Waist-to hip ratios >1.0 for men and >0.85 for

women have been used to identify people at increased risk for morbidity. For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obesity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prevalence of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type 2 diabetes. People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are more likely than normal-weight people to experience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dyslipidemias, such as high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and LDL and low levels of HDL; and insulin resistance. They are also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2 or more these risk factors.

Ultimately,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re caused by a chronic imbalance between energy intake and energy expenditure. Two behaviors are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energy imbalance; excessive energy intake and inadequate physical activity. Genetics als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obesity. Ultimately, any intervention to facilitate weight loss or prevent weight gain must result in an appropriate relation between energy expenditure and energy intake within the individuals: to facilitate weight loss, expenditure must exceed intake; to prevent weight gain, expenditure must equal energy intake.

The goal of dietary modification is to reduce energy intake. This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strategy to facilitate weight loss for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Among overweight adults, low-calorie diets (3.35-6.28MJ[800-1500 kcal]/d) can reduce body weight by an average of 8% over 3-12 months.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may aid weight loss by increasing energy expenditure and by helping maintain lean body mass and thus resting metabolic rate.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contributes modestly to weight loss for both adults and children, but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alone is generally

smaller than that of energy reduction. Physical activity does appear to be important in long-term weight maintenance.

一、概述

肥胖症(obesity)是指体内储存过多的脂肪。表现为脂肪细胞体积增大和(或)脂肪细胞数增多。正常成年男子的脂肪组织约占体重的15%~20%,女子占20%~25%。若成年男子脂肪组织超过20%~25%,女子超过30%,即为肥胖。常表现为体重超过相应身高体重标准值的20%以上。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肥胖症可分为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前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种慢性代谢异常疾病,它常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集结出现或是这些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体力劳动的减少,肥胖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世界性的健康问题之一。继发性肥胖症是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功能减退症、下丘脑-垂体炎症、肿瘤、库欣综合征等)的临床表现之一。本节主要讨论单纯性肥胖。

肥胖症的判断主要是根据理想体重和体质指数,

轻度肥胖症者无症状,中重度肥胖症者因体重负荷增大,可出现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力活动减少等。通常男性肥胖患者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以上,集中在腹部,称为男性型、苹果型肥胖,俗称“将军肚”;女性肥胖患者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以下,如下腹部、臀、大腿,称为女性型、梨型肥胖。苹果型比梨型肥胖患者更易发生代谢综合征。

公司白领、公务员、财务人员为主,他们每天静坐时间长,普遍缺乏主动锻炼,最易肥胖。

患者常因体型而有自卑感、焦虑、内向、抑郁、孤独等心理问题,此外,肥胖患者可伴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胆石症、胆囊炎等。

二、营养代谢特点

(一)能量

长期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量,多余的能量,不管来自哪一类能源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均可转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过量的体脂储备即可引起肥胖。摄入过多能量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幼年开始多食对肥胖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成年起病者多为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而幼年起病者多为脂肪细胞数量

增多和体积增大,更不易控制。体力活动不足引起的能量消耗下降可能是肥胖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是肥胖的后果,因为肥胖病人常受到嘲笑,自卑感强,逐渐形成内向抑郁,不愿活动,因而耗能减少,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才能纠正能量代谢的失衡。

(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膳食脂肪的能量密度高,过多摄入易使能量超标,且易发生酮症。饱和脂肪酸易转化为体脂,引起肥胖。有学者认为,机体有一控制系统调节体脂含量固定在某一水平,称为调定点(set point)。肥胖症的调定点较高,因而难以减重,或减重后难以维持。单、双糖消化吸收快,易使机体遭受多糖的冲击性负荷,而反馈性胰岛素过度分泌,后者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合成体脂。

(三)蛋白质

肥胖病人由于限制膳食能量摄入量,会引起机体组织蛋白分解,易发生蛋白质营养不良,故应提高低能量膳食中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比例。但蛋白质摄入过量,含氮代谢产物增加,会加重肝肾负担。

三、营养治疗原则

(一)营养治疗的目的

肥胖是一种慢性病,因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所引起。因此,应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体能消耗,促进体脂分解,切不可急于求成。预防肥胖比治疗容易且更有意义。营养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长期摄入低能量

的平衡膳食,结合增加运动,借以消耗体脂,从而减轻体重,同时又能维持身心健康。

(二)营养治疗原则

1. 限制总能量摄入量能量供给量应低于能量消耗量。

成年轻度肥胖症,以比平日减少能量摄入125~250kcal(0.523~1.046MJ)/d来配制一日三餐的膳食;

中重度肥胖症,减少500~1000kal(2.092~4.184MJ)/d,但每人能量摄入量不应少于1000 kcal(4.184MJ)/d,这是较长时间能坚持的最低水平。减少能量摄入量应循序渐进,切忌骤然降至最低水平以下。体重也不宜骤减,一般以每月减重0.5~1.0kg为宜。

2. 限制脂肪摄入脂肪应占总能量的20%~25%,不宜超过30%;膳食胆固醇供给量以少于300mg/d为宜。饮食中以控制肉、蛋、全脂乳等动物性脂肪为主,烹调用油控制在10~20g/d,宜用植物油,以便提供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食物宜以蒸、煮、炖、拌、卤等少油烹调方法制备为主,以减少用油量。

3. 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膳食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45%~60%为宜,过低易产生酮症,过高会影响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如谷类,尽量少用或不用富含精制糖的食品,如甜的糕点。主食一般控制在150~250g/d。

4. 蛋白质供给要满足需要低能量膳食主要是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

入量,而蛋白质供给应充足,否则不利于健康。但过多蛋白质也不利于减重。一般蛋白质占总能量的20%~30%为宜,每公斤理想体重1g/d以上,其中至少有50%为优质蛋白质,来自肉、蛋、奶和豆制品。

5. 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膳食除通过调整三大宏量营养素来

限制能量摄入量外,其它营养素,包括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应供给充足,且比例要均衡。新鲜蔬菜和水果是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且富含膳食纤维和水分,属低能量食物,有充饥作用,故应多选用。必要时可适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制剂,以防缺乏。因肥胖常伴高血压等,为了减少水在体内潴留,应限制食盐摄入量,每人不宜超过6g/d。

6.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积极运动宜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晚餐不应吃得过多过饱;少吃零食、甜食和含糖饮料;吃饭应细嚼慢咽,可延长用餐时间,这样即使食量少也可达到饱腹感;可先吃些低能量的蔬菜类食物,借以充饥,然后再吃主食;酒不利于脂肪和糖代谢,应尽量少饮。

积极并坚持运动,既可增加能量消耗,减少体脂,又可保持肌肉组织强健。因此,调节膳食减少能量摄入量和配合运动增加能量消耗,双管齐下是减肥的最佳方法。

四、食物选择

(一)宜用食物

谷类、各种瘦肉、鱼、豆、奶、蛋类均可选择,但应限量。蔬菜和水果可多选用。

(二)忌(少)用的食物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各类食物,如肥肉、猪牛羊油、椰子油、可可油等,以及各类油炸、煎的食品;富含精制糖的各种糕点、饮料,零食和酒类。

(三)食谱举例(表13-1-1)

表13-1-1 成年人肥胖症参考食谱

注:全日烹调用油12g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一、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多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并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英文名称为“obesity”。如今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肥胖症是一种社会慢性疾病。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体态臃肿,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比超过30%者称为肥胖。 (二)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kg\m2) 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2、腰围(WC)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肪过多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标准为:男性>94cm,女性>80cm。

3、腰臀比(WHR),评价标准 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1)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2)肥胖的判断标准 超重: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肥胖:超过20%以上;其中, 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三)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体重主要是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胖;反之则不会发生肥胖。 在膳食方面,与肥胖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因素: 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2、不良的进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和进食速度过快。 其他因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运动强度弱、工作压力大等环境因素也是发生肥胖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肥胖的宣传教育和指导要点 1、广泛开展肥胖的危害和防治意义的群众性宣教工作。

2014年04月05762自考临床营养学试题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临床营养学试卷 课程代码:0576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体重指数(BMI)是() A.理想体重(kg)/[身高(m)2] B. 现体重(kg)/[身高(m)2] C.理想体重(kg)/[身高(cm)2] D. 现体重(kg)/[身高(cm)2] 2.氮平衡的计算公式是() A.摄入氮.(尿氮.3.5) B.摄入氮.尿氮.粪氮 C.摄入氮.24h尿氮.粪氮 D.摄入氮.尿氮.皮肤汗氮 3.下列呼吸商最高的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膳食纤维 4.冠心病患者适宜多吃() A.蔗糖 B.炸鱼 C.人造黄油 D.杂粮 5.高脂蛋白血症的患者可进行的饮食防治措施是() A.减少猪、牛、羊、肉、鱼虾及禽肉的摄入 B.增加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食物的摄入 C.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D.适量饮酒 6.进行血糖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为() A.0.6-0.7g/kg B.0.8-1.0g/kg C.1.0-1.5g/kg D.>1.5g/kg 7.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给予适宜的氮热比为() A.1:200 B.1:180 C.1:150 D.1:130 8.急性胃炎患者宜选择的食物是() A.肉汤、肉羹 B.笋、芹菜 C.燕麦、高粱米 D.龙须面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幽门螺杆感染能引起慢性胃炎的发生,但不会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B.胃酸分泌过少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C.长期大量饮酒既可引起慢性胃炎的发生,又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D.吸烟不会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生 10.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 A.血液传播 B.粪口传播 C.母婴传播 D.性传播 11.肝性脑病患者可选用的食物是() A.豆制品 B.瘦肉 C.奶酪 D.花生酱 12.属于胆石症发病原因的是() A.长期高蛋白质、低脂肪饮食 B.膳食中纤维素过多 C.定时进餐 D.脂质代谢障碍 13.能诱发急性胰腺炎的因素是() A.低脂肪饮食 B.适量饮酒 C.胰管更阻 D.正常进食 14.下列食物中血糖指数最高的是() A.大米饭 B.白小麦面面包 C.豆腐 D.荞麦面馒头 15.下列食物中嘌呤含量最高的一组是() A.牛奶、鸡蛋 B.大米、荞麦 C.冬瓜、茄子 D.猪肝、螃蟹

论营养与肥胖的关系

论营养与肥胖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多的人为了肥胖问题而苦恼,苦于没有合适的减肥方法,恼于没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力坚持减肥,总而言之,人们总想着减肥,却没有深入了解过合理减肥的方法和原则,以至于忽略了身边的好帮手。其实,注意营养饮食也不失为一个减肥的好方法,下面我们就营养与肥胖的关系来展开研究和探寻。 肥胖是指能量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当人体脂肪含量达到一定的含量时,即称为肥胖症。根据肥胖的病因学分类,大致把肥胖分为三类,遗传性肥胖、继发性肥胖,第三种也是生活中最普遍的类别即为单纯性肥胖,是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引起的,占肥胖的大多数。 从某种方面来说,肥胖的一个主因就是营养不均衡,或许是营养过剩,也可能是营养不足,都是可能引起肥胖的原因。 正如上文提到的,单纯性肥胖是由于营养过剩引起全身性脂肪积累过量造成的,营养过剩确实是会导致肥胖的,一般来说影响体重的两个根本因素是热能的摄入量和热能消耗量,当能量的摄入等于能量的消耗时称能量平衡;当能量的摄人大于能量的消耗时称能量正平衡,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因而产生肥胖。由此看来,肥胖是处于能量正平衡状态,通常处于能量正平衡的人们一般食欲非常旺盛,且偏食高糖及高脂肪食物,多余的能量转变为脂肪,导致肥胖。另一方面,肥胖也可能是营养不足引起的,这在多数人心里是持怀疑态度的,不免觉得很奇怪,肥胖是由于营养过剩容易理解,因为体内吸收了过多的营养,使多余的脂肪增长,积蓄导致体形膨胀,那营养不足又怎么会有过量累积的脂肪呢?其实很多肥胖人士去医院检查时才发现,体内营养不足,才导致肥胖。这种肥胖是因为有的人的饮食习惯不好,偏好于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使得体内的某些营养素过多,而某些必须的营养素又吸纳太少,身体虚弱,继而引发肥胖。营

精选-肥胖症营养治疗原则

肥胖症营养治疗原则 一.临床症状 肥胖正确定义是机体脂肪过度积聚与脂肪组织过量扩增,判断肥胖的科学方法是准确测定机体脂肪或脂肪组织的量。通常个人实际体重如超过标准体重的10%即为过重,应因其足够关注;若超过20%而无原因,即可诊断为肥胖。超过20%~30%者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100%以上者为病态肥胖。肥胖和过重,虽然都是集体能量正平衡的结果,但有不同内涵。肥胖固然可以导致过重,但运动员及体力劳动者的过重,常不是肥胖而是因为肌肉发达所致。反之,平时不爱活动或活动量极少的虚胖者,即使不过重,但也有体脂过度积聚。 二.肥胖综合征 轻度肥胖除体重过重外,无其他症状;中都以上肥胖者,常有下列综合征及症状。 1.通气不良综合征 2.心血管系统症状 3.内分泌代谢紊乱 4.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亢进、多食善饥、便秘、腹胀等,尤其是妇女有也是综合征,表现为夜间食欲旺盛、失眠、白天厌食;伴有胆石症肥胖者,有慢性消化不良与胆绞痛发作。 三.并发症 1.并发糖尿病 2.并发高血压病 3.并发高血脂症及冠心病 4.并发胆石症 四.营养原则 保证机体蛋白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需要,维持机体摄入量与消耗间的负平衡状态,并持续相当长时间,使体重逐渐下降,接近标准体重,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肥胖直接起因是长期能量摄入量超标,治疗就必须坚持足够时间,切不可急于求成。建立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措施,是取得疗效和巩固疗效的保证。 五.营养治疗 1.限制总能量 能量现只要逐渐降低,避免骤然降至最低安全水平以下,应适可而止。辅以适当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成年轻度肥胖者,按每月减轻体重0.5~1.0kg为宜。而成年中度以上肥胖者,每周减轻体重0.5~1.0kg。每人饮食应尽量供给能量1000kcal/d,这是可以较长时间坚持的最低安全水平。 2.蛋白质 肥胖者因摄入能量过多,过多能量不论来自何种能源物质,都可引起肥胖,食物蛋白当然也不例外。同时,严格限制饮食能量供给,蛋白质营养过度还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故低能量饮食蛋白质供给不宜过高,并选用高声物价值蛋白,如牛奶、鱼、鸡、鸡蛋清、瘦肉等。 3.限制脂肪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多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并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英文名称为“obesity”。如今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肥胖症是一种社会慢性疾病。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体态臃肿,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且脂肪比超过30%者称为肥胖。 (二)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kg\m2) 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2、腰围(WC)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肪过多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标准为:男性>94cm,女性>80cm。 3、腰臀比(WHR),评价标准 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1)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2)肥胖的判断标准 超重: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肥胖:超过20%以上;其中, 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三)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体重主要是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胖;反之则不会发生肥胖。 在膳食方面,与肥胖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因素: 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2、不良的进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和进食速度过快。 其他因素: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运动强度弱、工作压力大等环境因素也

疾病的营养防治试卷(课程代码05748)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疾病的营养防治试卷(课程代码057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 1.下列食物中属于低膳食纤维食物的是【】 A·胡萝h B.藕粉 C.芹菜 D.玉米 2.急性胃炎恢复期,应采用【】 A.低盐低脂少渣软食 B.低盐、无脂流食 C.普食 D.低脂低蛋白半流3.低脂低胆固醇膳食中,全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小于【】 A.150mg B.200mg C.250mg D.300mg 4.在日常饮食中,能增加患冠心病危险性的是【】 A.单不饱和脂肪酸 B.多不饱和脂肪酸 C.反式脂肪酸 D.卵磷脂、脑磷脂 5.重度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为【】 A.无盐饮食 B.1-2g C.3-5g D.6-8g 6.不属于急性胰腺炎病因的是【】 A.胰管梗阻 B.暴饮暴食 C.高脂血症、高钙血症 D.高盐饮食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低碳水化合物摄入原则的原因是【】 A.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02较多 B.碳水化合物具有抗生酮作用 C.碳水化合物能促进肌肉合成蛋白质 D.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8.乳糜胸的营养治疗原则是【】 A.低脂、低钠、高蛋白及高碳水化合物膳食 B.低脂、低钠、低蛋白及高碳水化合物膳食 C.高脂、高钠、高蛋白及低碳水化合物膳食 D.高脂、高钠、低蛋白及低碳水化合物膳食 9.慢性肾炎的治疗饮食中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 A.20% B.30% C.60% D.80% 10.继发性肥胖的体脂分布类型中,发生率最高的是【】 A.腹部型肥胖 B.臀部型肥胖 C.梨型肥胖 D.体质型肥胖 11.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基础是【】 A.药物治疗 B.营养治疗 C.手术治疗 D.物理治疗 12.我国糖尿病主要的类型是【】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免疫介导糖尿病 D.药物所致糖尿病 13.下列食物中.血糖生成指数最高的是【】 A.豆腐干 B.鲜桃 C.葡萄糖 D.大米饭 14.痛风患者应多食用【】 A.成酸性食物 B.成碱性食物 C.动物性食物 D.大豆及其制品 15.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 A.适当增加 B.适当减少 C.按正常供给 D.根据病人的喜好进行选择

肥胖症的膳食营养治疗模板

单位代码:学号: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肥胖症的膳食营养治疗所在学院:食品工程分院 专业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二0一五年四月

目录 题目 (1) 摘要及关键词 (1) 1 概述 (1) 1.1 肥胖症的发展趋势 (1) 1.2 肥胖症的定义及典型症状 (1) 1.3 肥胖症的诱发因素 (1) 1.4 肥胖症的并发症 (1) 1.5 肥胖症常用的判定指标 (1) 1.5.1 体质指数BMI (2) 1.5.2 腰围WC (2) 1.5.3 腰臀比WHR (2) 1.5.4 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2) 2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3) 2.1 肥胖症与营养素的关系 (3) 2.1.1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3) 2.1.2 蛋白质的摄入 (3) 2.1.3 脂肪的摄入 (3) 2.1.4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3) 2.2 肥胖症与膳食的关系 (3) 2.2.1 摄食过量 (4) 2.2.2 进食过快 (4) 2.2.3 饮食结构不合理 (4) 2.2.4 三餐饮食能量不合理 (4) 2.2.5 零食、烟酒 (5) 3 肥胖症的营养治疗 (5) 3.1 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增强肥胖者信心 (5) 3.2 控制总能摄入,平衡膳食营养 (5) 3.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饮食 (6) 3.4 营养治疗肥胖症效果的监测与管理 (8) 参考文献 (9) 致谢 (10)

肥胖症的膳食营养治疗 摘要:本文通过对肥胖症发生、对身体健康危害及肥胖症与膳食营养的关系分析,提出了膳食营养治疗肥胖症基本思路和途径,即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坚定治疗信心是前提;控制总能量摄入,平衡膳食营养是关键;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做到科学饮食是手段;做好肥胖症治疗效果的检测与管理是保障。 关键词:肥胖症 ; 膳食 ; 营养治疗 The dietary treatment of obesity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besity, the health hazards happe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esity and dietary nutrition, puts forward the basic thinking meal nutrition treatment for obesity and ways, i.e. to strengthen nutrition knowledge propaganda education, the firm faith is the precondi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ntrol the total energy intake, a balanced meal nutrition is the key; Cultivate good eating habits, and do science diet is the method; Obesity treatment effects do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is the guarantee. Keywords: obesity ; meal ; nourishment treatment

肥胖症与营养防治 (附减肥食品)..

职业技能全国统一鉴定 高级营养师论文 (国家职业技能一级) 文章题目:肥胖症与营养防治 姓名:程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山东省菏泽市 工作单位: 肥胖症与营养防治 程巍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文明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趋提高,物质生活也极大丰富,食品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吃”已不再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令人担心的是“吃出来的负担”,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疾病-肥胖症,就是因为“吃”而造成的病症,肥胖症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在近些年来,大多数国民民众已经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肥胖症也随着国民民众小康生活快速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肥胖定为疾病,是当前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又一大杀手。追溯肥胖症的根源,其主要的还是饮食问题,本文主要是从肥胖的形成原因、肥胖的类型、常用判定指标、肥胖的危害及并发症、对肥胖症预防、膳食的治疗和运动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肥胖症;并发症;营养治疗;运动治疗。 一、肥胖、肥胖症的定义由于营养失衡,摄入的热量大于人体 消耗的热量,体内脂肪沉积过多或分布异常,造成自身的体重 增加,并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称为肥胖。目前,世界卫生组 织(WHO)已将肥胖定为疾病,它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一起的慢性 代谢疾病。[1] 二、肥胖症的形成原因肥胖症的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因 素: 1.遗传因素:单纯性肥胖者多有家族史; 2.饮食因素:饮食摄入热量过多,一些高脂肪、高糖饮食均可 导致脂肪堆积; 3.活动与运动因素:运动是消耗能量的主要方式。运动减少, 则能量消耗降低,未消耗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全身脂 肪库中; 4.代谢因素:肥胖者合成代谢亢进,与正常人相比有着显著的 差别; 5.神经精神因素;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肥胖症与膳食营养 (一)肥胖的定义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并过多积聚而引起的营养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并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病因。 肥胖症又名肥胖病,英文名称为“ obesity ”。如今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TOTF指出,肥胖将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最大杀手。肥胖症是一种社会慢性疾病。机体内热量的摄入大于消耗,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重超常、体态臃肿,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沖上,并且脂肪比超过30涉称为肥胖。 (二)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 体质指数(BM)=体重(kg)*身高(m i)(kg\m2) 标准:~为正常,25~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正常为~;超重为》24,肥胖为》28。 2、腰围(WC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肪过多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标准为:男性>94cm,女性>80cn。 3、腰臀比(WHR,评价标准 男性〉,女性〉,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1)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十理想体重]X 100% 2)肥胖的判断标准 超重: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肥胖:超过20%以上;其中, 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三)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体重主要是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摄入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胖;反之则不会发生肥胖。 在膳食方面,与肥胖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因素: 1 、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2 、不良的进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和进食速度过快。

肥胖的营养治疗

第十三章代谢性疾病营养治疗 第一节肥胖症 Obesity is defined as an excess body fat content for stature. Ideally, the best assessment of obesity would be a measure of actual body fat. Among adults,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expressed as kg/m2) has been recommended internationally as a measure of obesity. A BMI between 25.0 and 29.9 defines overweight (24.0 to 27.9 for Chinese); a BMI ≥30 defines obesity (≥28 for Chinese). Unlike adult, no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the weight-for-height measures necessary to define obesity in youth exists, but definitions have been proposed. WHO expert committee recommended that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a child’s weight for height be compared with mean age- and sex-specific values i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NCHS) and WHO reference data. Children with a weight-for-height value >2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s (Z score) above the median are classified as overweight. For adolescents the committee recommended BMI as the best indicator; however, age and sex must still be considered. Adolescents whose age- and sex-specific BMI is ≥85th percentile BMI of a reference population are classified as at risk for overweight. Obesity can be viewed as both a disease and a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disease and other morbidities. Increased fat in the abdominal region predicts physiologica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dependent of body mass. Among adults, both ratio of waist circumference to hip circumference and the waist circumference alone have been used to assess body fat distribution. Waist-to hip ratios >1.0 for men and >0.85 for women have been used to identify

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病的预防知识讲座小学生生长发育迅速,智力发展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和水,以及能量的需要量比成人相对较大,但胃肠消化功能又不成熟,故极易造成营养缺乏和消化不良。小学生的饮食已接近成人,主食由软饭转为普通米饭、面食,菜肴同成人,但是此阶段小学生常出现偏食、挑食、爱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如不及时纠正小学生易发生营养缺乏病。 一营养不良 这是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大多数因能量和(或)蛋白质不足引起,有时又叫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随着我国居民经济状况的改善,卫生条件的好转,严重的营养不良明显减少,但轻度的营养不良仍较常见,多由于喂养不当、膳食不合理和慢性疾病引起。最初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减少,逐渐消瘦,体格生长减慢,直至停顿。长期营养不良也会影响身体增长。全身各部位皮下脂肪的减少有一定顺序,最先是腹部,以后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部。 预防营养不良的主要方法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强调合理喂养、平衡饮食的重要性。保证餐桌食物品种多样,感官形状好,能引起孩子食欲。不要单纯用淀粉类如米糊、糕干粉等喂养孩子,因其缺乏蛋白质和脂肪,也不可用麦乳精、炼乳或含乳饮料喂哺孩子,这些食品中糖多而蛋白质少,只可做为饮料。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和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尽可能选择高蛋白高热能的食物,如乳制品和动物蛋

白质(蛋、鱼、肉、禽)和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从小开始为孩子安排良好的生活制度,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加上丰富的营养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零食,以及有益的卫生习惯,可使小学生保持旺盛的食欲,防止营养不良。 二小学生肥胖症 与营养不良相反,这是一种长期能量摄入超过消耗,活动过少,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疾病。一般认为按身高的体重超过标准平均值20%即可称为肥胖;也有认为按年龄的体重超过同年龄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即为肥胖。可按超重数量分为轻、中、重三度肥胖。轻度者超过标准体重二个至四个标准差之间,中度者超过三个至四个标准差之间,重度者超过四个标准差以上。 近年来我国小学生的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经研究发现小学生肥胖症与成人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有一定关联,故应及早重视加以预防。小学生肥胖大多数属单纯肥胖症。小学生易发生肥胖症,孩子食欲极佳,喜吃甜食,体重增加迅速。一般体态的肥胖,皮下脂肪积聚增加,分布在颈、肩、乳、胸、背、腹和臀。这些孩子的智力发育正常,性发育一般也正常,有时可提前。肥胖可造成机体某些器管、系统功能性损伤,活动能力及体质水平下降,尤对小学生的精神、心理也会造成严重损伤。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此类小学生在活动中提前动用心力贮备,致心功能不足,通气功能下降,有氧能力降低,学龄期肥胖小学生血压偏高,血脂升高,而血浆免疫球蛋白虽

肥胖症营养治疗的八大原则

肥胖症营养治疗的八大原则 进行肥胖症营养治疗时,应控制总能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确保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供给,并注意三餐的分量调配和烹饪方法。 合理配餐,减肥可以有效又健康 合理的配餐,既可达到肥胖控制的目的,又能确保各主要营养素的适宜摄取比例,在人体需要和膳食供应之间建立起平衡的关系,以免供应不足造成营养不良,或是供应过量而加重肥胖。 针对肥胖症进行的营养治疗,则要遵循以下八大原则: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能量的摄入多于消耗,是肥胖的根本成因。对于能量的控制,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降低,以增加其消耗。轻度肥胖的成年患者,每月可稳定减肥0?郾 5~1?郾 0公斤;中度以上的成年肥胖者,可每周减少体重0?郾 5~1?郾 0公斤。 控制脂肪的摄入 就肥胖者的饮食而言,脂肪的供能量应该要控制在饮食总能量的25%~30%为妥,每日宜摄入脂肪50~60克,可选用富含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橄榄油、茶油、葵花子油、玉米油、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等植物油。膳食胆固醇的摄入量则与正常要求相同,通常每人每天以小于300毫克为宜。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碳水化合物的摄取来源,应以谷类食物为主,并严格限制糖、巧克力、含糖饮料和零食的食用;谷物中应多选择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燕麦等。由于糖类在体内能转变成脂肪,尤其肥胖者摄入单糖后,更容易以脂肪形式沉积,因此必须严格限制糖类的摄取,要控制在饮食总能量的40%~55%。 注意蛋白质的供给 对于采用低能量饮食的中度以上肥胖成人患者,其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应控制在饮食总能量的20%~30%,亦即每1000Kcal供给蛋白质50~75克为宜。 此外,在严格限制饮食能量供给之下,摄取蛋白质营养过度,还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这时应选用高生物效价的蛋白,如牛奶、豆类、鸡蛋清、鱼、瘦肉等。嘌呤会增进食欲、加重肝肾代谢负担,所以含高嘌呤的动物内脏类食品也应限制摄取。 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 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群和C。由于新鲜蔬果所含能量很低,但营养丰富且有饱腹感,所以在节食减肥时无需过分限制摄取量。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则应限定为3~6克。 确保膳食纤维的供给 高膳食纤维有利健康,对肥胖者更是如此。因此,应多食用粗粮、蔬菜和水果,膳食纤维每天要摄取12克以上。 注意三餐的分配与烹调 三餐能量的分配,应为早餐27%、午餐49%、晚餐24%。动物性蛋白和脂肪含量多的食品,应安排在早、午餐食用;晚餐则以清淡菜色为主,含糖量低且利于消化。烹调方式宜采蒸、煮、烧等,忌用煎、炸。 从事心理和行为的调节 在营养调节的初期,尤其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鼓励。此外,行为调整在肥胖的饮食治疗中也至关重要,应该要反省自己的生活和饮食行为,找出不良的习惯与做法而加以调整。

肥胖与营养的关系

肥胖与营养的关系 摘要:肥胖是现代人所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营养与肥胖的关系,认 为单纯通过节食减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学的.并指出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过剩 的问题,减肥也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并提出了一些既有助于减肥瘦身,又保证了 身体营养均衡的饮食方法. 关键词:肥胖营养营养均衡 中国人的主要营养问题都可归结为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这两大看似矛盾的原因,十大营养问题的第一项就是肥胖,如何健康、科学的进行减肥瘦身,是广人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肥胖的营养问题 据营养专家研究发现,肥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饮食不均衡,或者营养过剩,或者营养不足。首先营养过剩是会导致肥胖的,影响体重的两个根本因素是热能的摄入量和热能消耗量,当能量的摄入等于能量的消耗时称能量平衡;当能量的摄人大于能量的消耗时称正向能量平衡,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因而产生肥胖。营养过多使身体肥胖,必须的营养素过少又使身体虚弱,毛病增多。所以营养专家认为,减肥瘦身,健康身体最重要的是均衡营养。 二、减肥需注意营养均衡 许多人以为,肥胖通过节食,采取饥饿法来减少营养的吸收就可以将身体瘦下来。但其实这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当你在节食时,在减少营养的供给时身体也得不到一些每天必需的营养物质。时间一长,你的身体一方面吸收不到每同必需的营养素,一方面又减不去体内过剩的营养,不但减不了肥,还会危害健康。以身体健康作代价来减肥,值不值得呢?

营养专家经多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健康的新概念:减肥瘦身应从均衡营养做起。当体内的营养均衡,过剩的营养被消耗,排除出体外,不足的营养素每日得到适量补充,肥胖自然消失且保持身体健康。要达到营养均衡,日常饮食各方面需多加注意,每天各类食物进食要多样化、均衡、适量。 三、科学、合理的饮食 (1)少吃一些作用不大或有副作用的食物,多吃一些营养价值高而无副作用的食物。 (2)少吃动物脂肪和油腻食物,用植物油代替动物油(大油)。 (3)少吃或不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少吃糖,少吃盐。 (4)多吃水果和蔬菜,注意适当饮水,节制饮酒。 (5)多吃些山楂或山楂制品。山楂是药材又是消食食品。有减肥.降压之功能。 四、结论 综上所述,健康减肥的核心原则是调整膳食结构,重视平衡膳食。单纯通过节食来进行瘦身减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肥胖并不是单纯的营养过剩问题,减肥也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注意合理,均衡的饮食营养,同样可以达到健康减肥的效果。 参考文献:(1)营养对代谢的程序性影响与肥胖发生的关系张晓宏孙长颢《中国公共卫生》2004第8期 (2)营养与肥胖苏志芳《健康必读(下旬刊)》2010第10期 (3)肥胖症的预防与营养治疗张丽《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10第4期 (4)营养均衡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潘炳凯《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第11期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3-4年级)第3节《营养不良与肥胖》word教案

营养不良与肥胖 松林店中心学校祁晓庚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最新一期“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青少年中,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与肥胖成为儿童健康的两大威胁。为了学生身体健康,我们应正确教导学生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教学活动背景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受家庭环境影响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正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健康。班级中的学生大部分身体比较健康,但也有部分学生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和肥胖的现象。通过全班集体交流讨论,学生自主归纳营养不良与肥胖的危害和原因。 【教学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营养不良与肥胖。 2、了解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危害。 3、了解造成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原因。 【描述本活动最适合的教学对象年龄及参加者数量】 小学四年级25人 【教学活动材料清单】 问答卷每人一张 【教学活动步骤】 一、填写问卷,引入课题。 1、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问答卷。(课前每人发一张问答卷) 2、全班交流问答卷结果,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的饮食认识和习惯。 3、引入课题 目前,肥胖和营养不良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两大营养问题。为什么会产生肥胖和营养不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预防营养不良与肥胖症。营养不良与肥胖(板书课题) 二、你知道吗? 1、什么是营养不良?(出示图片) 教师简述什么是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因食物营养未达到膳食供给量标准,机体的消化、吸收、利用功能障碍或因生理、生活、劳动、病理等原因对营养消耗过多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 2、营养不良有什么危害? 学生自主阅读资料了解营养不良的危害。 儿童长期的营养不良,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不但影响体格发育,而且影响智力发育,还可造成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多种疾病,也会对未来的劳动生产力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有研究表明在儿童2岁前发生的生长迟缓将会对他的整个一生发生影响。全国5岁以下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8.0%,其中生长迟缓率为9.9% 、低体重率为5.9%及消瘦率为2.2%。在我国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其发病率在小儿总患病率中仍占有一定比例。 3、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 (1)全班分组讨论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并记录在问答卷的下面。 (2)全班集体交流,归纳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 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吃的太少导致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造成的,常见的原因有:主要是

肥胖病的营养膳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12602409.html, 肥胖病的营养膳食 作者:孙淑芝 来源:《科学养生》2010年第08期 肥胖病是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危害健康甚至寿命的一种慢性 代谢性疾病。 目前,我国超重人数高达2亿人,肥胖人群为600万以上。肥胖病是百病之源,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滞度、高尿酸等一系列代谢综合征表现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心肺功能不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的罪魁祸首。另外,糖尿病、痛风病、肝胆疾病、癌症等都与肥胖 息息相关,国外研究还认为免疫力低下,智商下降也都与肥胖有关。管住嘴,迈开腿是最直白的减肥要领。“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对肥胖或超重的人群尤其必要! 减重膳营养配餐原则 1、严格限制总能量摄入 提供能量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每克产生的能量分别为4、9、4千卡,而每克酒精则可产生7千卡的能量,仅次于脂肪。因此在实施营养配餐中,要根据个体差异决定总能量的限制水平。一般中青年人群、担任轻体力劳动强度工作的人群,总能量限制在1200千卡~1500千卡左右,其中蛋白质应占总能量的25%,脂肪占15%,碳水化合物占60%。按着这一 比例原则选择相关食物进行营养配餐是十分关键的原则。 2、选择低能量密度食物配餐 美国科研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仅仅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相比,摄入低能量密度食物更有利于减肥。 能量密度是指食物所含能量与食物重量的比值,即食物单位质量所含的能量。低能量密度 食物指的是水分多而能量低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瘦肉和牛奶制品等。因此,在设计减肥食谱和营养配餐应重点注意这个问题。 3、摄入充足的优质的蛋白质 充足的优质的蛋白质食物在减肥过程中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防止肌肉组织分解,促进脂肪分解代谢,并有利于运动后体力恢复。优质蛋白质食物是针对性的选择含蛋白质高,必需氨

肥胖症的预防及其治疗(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按照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标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分别为( ) A.> 23; >28 B.24.0 - 27.9; ≥ 28 C.23.0—24.9; ≥ 25 D.25.0—29.9; ≥ 30 2-关于脂肪分布标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最近亚太地区对肥胖腰围的定义为男性大于或等于90cm,女性大于或等于80cm。 B.腰围/臀围(waist to hip ratio WHR)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中心性肥胖;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周围型肥胖。 C.内脏脂肪/皮下脂肪面积(V/S)V/S>0.4为内脏脂肪型肥胖,V/S<0.4 为皮下脂肪型肥胖。 D.腰围/臀围(waist to hip ratio WHR)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周围型肥胖;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中心性肥胖 3-下列关于棕色脂肪组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棕色脂肪细胞血管、神经不发达 B.棕色脂肪分布在颈、肩、肩胛间区和腋窝等处 C.新生儿棕色脂肪占体重的2%—5%,出生第一年开始减少 D.年老并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饥饿时,棕色细胞又增多 4-下列关于瘦素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 B.通过促进能量消耗来达到平衡 C.可能有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 D.降低食欲,减少产热和活动 5-不同食物成分对饱腹感的影响 ( ) 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酒精 B.脂肪>酒精>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C.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酒精 D.酒精>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6-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以及代谢功能可能发生改变,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一、肥胖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一、肥胖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肥胖病:是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机体能量消耗,体内多于能量转化为脂肪,并 过度积聚面引起的营养殖代谢失衡性疾病 肥胖也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1.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方法,计算公式为: 体质指数=体/身高平方 判精断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于30肥胖。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18.5-23.9为正常,大于或等于24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 (2)腰围(WC) 腰围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肪过度积聚危害性最强称“腹用肥胖”(中心性肥胖)。判决断标准为:男性>=85cm,女性>=80cm (3)腰臀比(WHR) 其评价标准为:男性大于0.9,女性大于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1)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身高-105 肥胖度=[(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2)肥胖的判定标准。体重超过理想体重10%为超重,超过20以上即为是肥胖。其中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2、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素 体重主要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摄取的能量多于消耗能量,就会发生肥胖。在膳食方面,肥胖与下列两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摄入过多又称过食。由于摄取食物过多,即摄入的能量过剩,在体内多余的能量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其中包括长期摄入高脂肪(包括烹调油)、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蔗糖、含糖饮料和甜点)。 (2)不良的进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和进食速度过快。 (3)其他因素 生活安定、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强度低、运动减少、生活工作用压大等环境因素也是发生肥胖不可忽视的因素。 3、肥胖的宣传教育和指导要点 (1)广泛开展肥胖的危害和防治意义的群众性宣教工作。 (2)宣传肥胖防止的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科学性,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3)宣传饮食营养防治的要点是控制总能量、脂肪摄入量(包括肥肉,荤油和烹调油)、甜食、甜饮料、烟酒,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生活规律、精神情绪稳定、加强体育锻炼等。 (4)社区健康管理的重点是:有肥胖家族史者、孕期体重超重者、出生体重过大或过低者、超重者、经常在外就餐者及已经确诊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 (5)为肥胖者制订操作性强的减肥计划,定期与减肥者沟通计划执行情况,并做好观察记录。

肥胖症与营养的搭配

肥胖症与营养的搭配 肥胖不是影响身材那么简单,一起是那些过度肥胖的人群,是很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伤害的,所以一定要注意认识一些科学有效地减肥方法,同时对日常饮食以及营养补充都要注意,那么现在我们就具体认识和了解一下,关于肥胖症患者的一些饮食还有营养搭配问题。 营养治疗原则 肥胖直接起因是长期能量摄入量超标,治疗就必须坚持足够时间,持之以恒、长期地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能量消耗,彻底纠正能量高代谢状况,切不可急于求成。建立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措施,是取得疗效和巩固疗效的保证。 (一)限制总能量能量限制要逐渐降低、避免骤然降至最低安全水平以下,应适可而止。辅以适当体力活动,增加能量消耗。成年轻度肥胖者,按每月减轻体重0.5~1.0为宜,即每天减少0.53~1.05MJ(125~250kcal)能量来确定每天3餐的标准。而成年中度以上肥胖者,每周减体重0.5~1.0,每天减少能量2.31~4.62MJ(552~1104kcal),应从严控制。每人每天饮食应尽量供给能量4.20MJ(1000kcal),这是可以较长时间坚持的最低安全水平。 (二)蛋白质肥胖因摄入能量过多,过多能量无论来自何种能源物质,都可引起肥胖,食物蛋白当然也不例外。同时,严格限制饮食能量供给,蛋白质营养过度还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故

低能量饮食蛋白质供给不宜过高。因此对采用低能量饮食中度以上肥胖者,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总能量20%~30%为宜,并选用高生物价蛋白,如牛奶、鱼、鸡、鸡蛋清、瘦肉等。 (三)限制脂肪限制碳水化合物供给,过多摄入脂肪可引起酮症,限制饮食能量供给时,必须限制饮食脂肪供给量,尤其需限制动物脂肪。因在肥胖时脂肪沉积在皮下组织和内脏器官过多时,常易引起脂肪肝、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并发症。此外,饮食脂肪高易饱腻,使食欲下降。为使饮食含能量较低而又耐饿性较强,对肥胖者饮食脂肪应控制在总能量25%~30%。 想要更好地减肥,避免一些不利的影响发生,那么我们就需要注意以上所介绍的这些饮食方法,因为想要减肥,不可以盲目的使用一些减肥药物或者减肥产品,有的时候这些产品,还可能会在无形当中,给我们的健康造成更多不利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