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城市规划原理》(含答案)复习过程

建筑学院《城市规划原理》(含答案)复习过程
建筑学院《城市规划原理》(含答案)复习过程

名词解释

1、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

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关键字:农业——非农业;

人口职业转变、产业结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数的比重

2、田园城市

霍华德、目的(防止城市无限制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居民享受乡村的环境和城市的服务)、描述(3万人、外围绿地、住宅用地呈同心圆放射状布置、中央公园20ha+公共建筑、中间圈层公园+商业、外围住宅+学校)、实施案例(英国的莱奇沃斯和韦林)。

3、有机疏散

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把人口和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了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把传统大城市的拥挤形态再合适的区域范围分解成若干集中的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他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绿化地带隔离开来。

城市分散主义+城市集中主义的折中,将无秩序的集中变为有秩序的分散。

4、现代建筑运动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功能主义、美学原则、小汽车城市导向

5、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提供关于生活质量的另类观点,既崇尚复杂性、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化。

对现代城市规划公认的价值观和基本理论带来冲击。

五元则:维护社会公正;尊重不同性质的社会团体;坚定公民性;建立社区的理想;市民化

6、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在跨城乡和行政区的空间范围内,以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促进人与自然、不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为目标,对区域的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做出的综合性公共政策和实施策略。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安排、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区域发展方向、布置工业和城镇居民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区域协调环保水利等。

7、可持续发展

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8、Zoning及其核心内容P380

区划法、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贴线等

9、国民经济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水利业、第二产业:工业、地址普查勘探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第三产业:商业、餐饮业、服务业、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科、教、文、卫事业、金融保险、国家机关、党政机关、

10、城市用地工程适应性评定的分类

一类用地(适宜):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要求,一般不需要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既可用于建设的用地。地形坡度在10%一下,土质的地基承载力大于15t/㎡、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的基础,一般埋深1.5~2m,未被洪水淹没过;无沼泽;无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

二类用地(工程后适宜):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介于一类与三类用地之间(地基承载力为10~15t/㎡,地形坡度为10%~20%,地下水位埋深为1~1.5m)。

三类用地(不适宜):不适宜修建的用地。主要指用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之于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作为建设的用地。地基承载力小于10t/㎡,泥炭层或者流沙层大于2m,地形坡度大于20%,洪水淹没经常超过1~1.5m,有冲沟、滑坡,占丰产田,地下水位埋深小于1m。

11、防护绿地

指对城市环境、灾害具有防护、减灾作用的林带等绿地。

(隔离、减轻工厂有害气体、烟尘、噪声对城市其他用地的污染,以保持环境洁净。)12、生态绿地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使城市地区能保持一种与自然生态良好结合的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丰富城市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

13、城市紫线

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

14、社区

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15、城市结构

城市功能活动的内在联系,是城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或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方式。城市结构具有物质属性、社会属性、和生态属性以及认知与感知属性。

16、“一书两证”

建设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7、BRT

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简称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18、CBD

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CBD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作为城市的核心,应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

19、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核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居住区密度;建设混合住宅及配套服务等多功能设施,以此有效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

简答题

20、请描述城市化进程的几个阶段,并判断我国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速度缓慢,经过较长时期城市人口才能占到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工业革命加快城镇化进程,在不长的时间内,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0~60%。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当中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60%)

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在中期阶段

21、简述三代卫星城的特征 p58

卧城没有配套、

有必要的配套和工业、

独立的新城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居民可就地工作;

第三代卫星城,基本独立于主城,具有就业机会,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22、我国小区规划理论的原型解释(邻里单位)p55 p289

20世纪30年代,1929年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理论。较大范围统一规划居住区(细胞)、邻里单位四周为城市道路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幼儿上学不穿越交通道路、内部布置日常公建。邻里单位有宽阔的边界和内部街道形式,有助于实现社区目标(社区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与尊重感。

二战后,苏联和欧洲把邻里单位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为小区规划理论,规模不限于小学的服务能力,用地边界发展为以城市干道及自然地形为界,公共建筑的项目和规模也相应扩大。

我国的小区规划模式是在邻里单位概念和苏联小区规划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ppt

建筑密度=建筑基地面积/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层数/用地面积

=建筑总面积/用地面积=容积率

在实际的项目,地块通常是塔楼与群楼的建筑组合,因此实际平均层数是低于塔楼层数,若用塔楼的层数来计算,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塔楼)>容积率(约1.5~2倍)

24、城市用地的属性

自然属性:土地各自具有的自然环境性能的附着与不可变更的特性。

社会属性:土地已依附于一定的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利,无论是公有的或私有的形式。

经济属性:通过土地自身的价值被社会认可的条件下来体现。

法律属性:所实行的地权中部分权益转让等社会隶属形式,都经有法定程序得有立法的支持,因而土地具有明确的法律属性。

25、城市性质与其确定的依据P132 P133

城市性质是指某一城市在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城市性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主要职能及发展方向的。

城市性质的确定方法:城市的宏观综合影响范围、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

26、我国城市按性质分,可以有哪几种类型?

工业、交通港口、商贸、科研教育、综合中心、县城、特殊职能(革命纪念、风景旅游疗养、边贸)

27、我国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哪几类?

根据城市规划法,我国城市按人口规模分为以下三类:

(1)Large City大城市,是指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

(2)Medium City中等城市,是指人口20万以上不足50万的城市;

(3)Small City小城市,是指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

通常习惯将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划分为Mega City特大城市。

28、如何计算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⑴ Natural Growth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

差值,通常以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来表示其增长速度,称为自然增长率。

⑵ Mechanical Growth 机械增长率: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时期

内,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机械增长率是一年内城市的机械增长的人口数对年平均人数的千分率。

29、城市主导产业的特点

所谓主导产业是指一国在经济发展的某阶段有若干产业部门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着导向性和带动性的作用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技术进步能力的产业。这些产业在我国现阶段一般应具有发展潜力与需求较高、劳动生产率上升或技术进步速度较快、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强、进出口能力大和资金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等特征,选择这样的主导产业并加快其发展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大作用。本文试通过主导产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的五个方面,对我国主导产业的战略性选择进行实证研究

30、请简述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P109

区域发展战略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作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其核心内容是根据区域现实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在一定时期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战略指导思想、方针、重点、步骤及对策等,它融经济、科技、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为一体,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把握全局,成为一门高层次、高品位的决策科学。

区域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综合性、潜在决策性、长期持久性和层次性等特征。

31、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P152

正确的选择城市发展的方向。

功能明确、重点安排城市主要用地。

规划结构清晰,内外交通联系便捷。

各阶段协调发展,留有发展余地。

32、容积率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P181

容积率又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容积率的下限保障开发商的利益,上限是为了防止过度开发带来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转和环境质量下降。

FAR=Ar/Al =地块内所有建筑总面积之和/ 地块面积

33、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的考虑因素P182

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有容积率来确定,地块容积率除了由上层规划要求外与以下条件有关:地块使用性质、地块的区位、地块基础设施条件、人口容量、地块空间环境条件、体块土地出让价格条件

34、为什么要控制住宅区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

大了你住在里面不舒服;

小了土地利用率不足,浪费;

35、为什么住宅建筑布局要考虑朝向和日照间距P302

36、城市设计与开发控制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法规定的法定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有严格的编制、审批、修改、监督的流程和要求。

城市设计不是法定规划,其内容要求相对灵活,设计范围可大至整个城市,也可小至单个地块,甚至建筑,偏重于城市空间形象的组织,是对法定规划的完善和补充。

37、分流制和合流制的含义?和各自的优缺点?P247

Interflow(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A、直排式合流制。管渠系统的布置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个排水口,混合的污水不经处理

和利用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特点是污染严重、投资省,目前一般不采用。

B、截流式合流制。在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基础上,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在截

流干管处设溢流井并设污水厂。晴天和初雨时,所有污水都排放至污水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当雨量增加,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将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其特点是在雨天仍有部分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Distributary(分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C、完全分流制。分设污水和雨水两个管渠系统,前者汇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过处理

厂处理后排放和利用;后者汇集雨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就近排入水体。特点是卫生条件好,存在初期雨水污染问题,投资大。新建设城市与重要工矿企业,一般采用该形式。

D、不完全分流制。只有污水管道系统而没有完整的雨水管渠排水系统。污水经由污水管道

系统流至污水厂,经过处理后排放;雨水经过地面漫流进入不成系统的明沟或小河,然后进入较大的水体。特点是投资省,用于有合适地形,有健全明渠水系的地方,以便顺利排泄雨水。

38、简述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P157 P158

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地。

(住宅用地:不同类型住宅所占用地,包括住宅基底和宅基周围所必要的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生活所需要的学校、医疗、商业服务、文娱管理等设施的用地。

道路用地:居住区内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库的用地。

绿地:居住地区集中设置的公园、游园等公共性用地。)

一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二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

四类居住用地: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

39、简述工业用地的分类P154

一类工业用地(M1):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M1):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业、纺织工业等。

三类工业用地(M3):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工业用地,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等。

40、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P154

⑴有足够的用地面积;用地基本上符合工业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减少开拓费用;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能解决给排水问题。

⑵职工的居住用地应分布在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段上,尽量靠近工业区,并有方便的交通联系。

⑶工业区和城市各部分,在各个发展阶段中,应保持紧凑集中,互不妨碍,并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⑷相关企业之间应取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市内运输。

(用地面积足够;职工居住地段良好;紧凑集中、与其他城市部分互不干扰;企业间相互协作)

41、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特征

城市道路交通分为客货两类、交通流线随时间有规律变化、不同的交通工具对道路系统有不同要求、交通交叉组织对通行能力非常重要、静态交通要考虑。

42、城市道路分级及其红线宽度p231

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30-45)城市次干路(25-40)城市支路(12-15)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

43、住宅群体的组合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优缺点?P 298

行列式:优点:使绝大多数居室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

缺点:如处理不好会造成单调、呆板的感觉,容易产生穿越交通的干扰。

周边式:优点:形成封闭空间,具有一定空地面积,组成完整的院落由于绿化休闲,利于寒

冷地区阻挡风沙减少积雪,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

缺点:部分居室朝向较差,转交结构施工复杂,不利于抗震,不适于炎热地区。混合式:

自由式:

44、简述居住用地规划的原则P158

协调与整合城市总体功能空间与环境关系、尊重地方文脉及生活方式以人为本、提高生态效应、遵循相关的用地与环境等规范与标准提高土地效用保证环境质量、提供好的社区环境与设施支持。

45、请列举居住区文化商业服务中心的布置方式

沿街线状、独立地段成片集中、综合。

46、居住区绿地系统的组成p312

公共绿地、公共建筑及公用设施附属绿地、宅旁和庭院绿地、街道绿地。

47、简述工业用地为了减少和避免对城市的污染,应注意哪几方面

减少有害气体污染(风向、地形、避免气体混合、与居住间的防护绿地)、防止废水污染(废水处理、城市下游排污)、防止工业废渣污染(堆场设置)、防止噪声干扰(隔离带)。48、编制城市规划的原则

人工vs自然、历史vs未来环境、各社会集团和谐

49、简述我国大城市的规划编制体系

城镇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50、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内容包括: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口、资源情况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综合确定土地、水、能源等各类资源的使用标准和控制指标,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统筹安排城乡各类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乡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功能;贯彻公交优先原则,提升城市综合交通服务水平;健全城市综合防灾体系,保证城市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整体景观风貌,突出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合理确定分阶段发展方向、目标、重点和时序,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51、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方式p368

继续原有用途、改变原有用途(博物馆、文化建筑、旅游)、城市的空间(景观)标识。52、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p360

地段和街道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形式

建筑物和绿化、空地的空间关系

历史建筑的内外面貌,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色彩、建筑装饰等

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

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始末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始末 从研究生开始就为这个校区而忙碌着,整整5年过去了,校长也换了,而厦门校区似乎还在缓慢地发展着,元旦后就要离开这里了,回头看看过去的五年,心里还是有许多的感慨,比如说这个校区的规划,还有那栋大楼。当一次又一次面对学生的困惑和感慨,有时候似乎无言以对,有时候也同样激愤不已。而作为整个项目从始至末的参与者,还是在走之前部分披露这段历史。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筹建始于2002年的夏天,2001年,由于时任泉州市市委书记的××××想法,意图培养所谓的泉州大学,对华侨大学的发展采取了漠然的态度,华侨大学委任建筑学院周春雨老师进行了南至草邦水库,北至群生水库的扩展规划,并进行了先期300亩的土地征用,遭到泉州市以“保护清源山国家风景区”为由的否决,致使华侨大学发展用地极受限制,在教学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华侨大学不得已在原西区体育场用地上进行了洪祖杭大楼的建设。2002年夏天新上任的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访问华侨大学,并对华侨大学在厦门设立分校提出了邀请,除了无偿划拨2000亩土地外,还将以每个学生5000

元补贴华侨大学在厦门的办学。华侨大学迅速组成了以土木及建筑学院教授为主的专家团进行用地选择,当时的主要用地集中在3块,其一是在现集美大道西南侧,即现滨水小区用地,其二为集美大道北侧,现华侨大学用地,其三为两块用地各占部分,学校跨城市干道建设。 由于杏林湖历史上为海湾,第一个地块用地大多属于海滩淤积地,地质条件恶劣,若进行建筑则造价极高,第二个地块最为理想,但是涉及农民拆迁安置,而第三种做法对学校发展及管理不利,均衡各种关系,学校最终选择了第二个地块。 从2003年的春节前开始,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建设指挥部成立,由曾经负责纪检工作前纪委书记吴道明担任总指挥,在这个阶段厦门市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学校的相关项目报批中都采取了积极的配合,然而闻风的集美兑山农民们则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集美兑山华侨大学规划用地内的农民房增加了两倍。 在学校进行相关用地的征用手续及土地平整的同时,由时任建筑学院院长刘塨教授为总负责厦门校区的规划工作。从一张纸片大的规划草图开始,建筑学院的诸多老师及研究生进行了此后长达几年的厦门校区规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关于构建华侨大学“一校两生”式大学生电子商务自主创业孵化基地

华侨大学社会实践第十八小组 关于构建华侨大学“一校两生”式大学生电子商务自主创业孵 化基地建设的构建方案 后期总结报告 作者:全体小组成员 2014/9/6

目录 1.相关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福建地区电子商务创业园建设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企合作型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园...........................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调研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过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问卷调查结果回顾..........................................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主观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业素质不高。............................................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创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缺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客观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可行性途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商务创业的发展趋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华侨大学电子商务自主创业基地构建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创业园区内学生创业的四大载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七章

第七章:人口与社会 第一节:城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定义 ①.城市人口 1.城市人口界定 城市人口应该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密切联系的人群,他们长年居住生活在城市围。 2.城市人口的统计围 各国对城市人口的统计更着重与城市人口的统计围,城市化地区的界定,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以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其中一项或两项指标作为划分城镇化地区的标准。 3.城市人口统计的口径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②城市社会要素的定义 城市社会是指以城市为主体的社会空间组织,城市社会要素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社会结构,城市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心理。社会发展规律等,主要研究有 A:人类生态学 B:城市社区的划分

C:城市问题对策与规划 D:城镇化 1.城市人口发展的规律 城市人口发展过程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这些自然因素本身也受社会条件制约。 2.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城市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在必然联系,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必然联系。 第三节:人口与社会要素的影响 人口预测可以用来测算居住用地,公共事业用地以及零售业用地,因此人口和社会预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发展对土地,基础设施,城镇设施,和城镇服务设施的需求。 1.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镇规划关系特别密切: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 A:人口规模是决定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标杆。 B:人口结构同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这里的结构是指整体结构中特定组群的比重。

C: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是第三个重要维度,人口分布是评价公共设施的配置,工作地点,商业以及其他设施可达性的必要依据。 2.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社会要素对于城市规划最本质的影响,在于发展中多方利益的互动和协调,以此保障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整体生活品质的提高,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包括, 一是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协调,尽可能实现城市物质空间资源供应的多元化适宜性。 二是社会群体部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 三是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 四是改进空间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社会与经济,生态系统的统筹发展。 六是规划制定与实施中的民主决策。 第四节:城市人口与社会的分析方法 ①城市人口分析方法 城市人口统计 1.城市人口静态统计 城市人口的统计包括统计局,公安局,计生办等。我国关于人口统计的概念较多,包括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常住人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华侨大学本专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华侨大学本专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规,特制定《华侨大学本专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以下简称《学分制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学分制管理规定》适用对象为华侨大学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含高职学生。 第三条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者。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新生需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事先向学校请假,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五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将按国家招生规定进行复查,经注册、复查合格者,即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予以退回。情节严重者,会同有关部门查究。 第六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应回家治疗。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七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时到校报到,并由本人到院(系)办公室办理新学期注册手续(每学年第一学期注册时须按规定交纳学费),经院(系)办公人员在学生证上签章,方取得该学期的学习资格。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

1. 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4. 城市人口规模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 5. 历史地段 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6. 历史街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7. 文物保护单位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 8. 七通一平 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9. 中央商务区 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 城市绿地 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11. 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12.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13. 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14. 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1.城市的定义: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口较稠密的地区 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 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4.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 艺术处理。 6.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 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7.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 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 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0.城市更新: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使之重新发展和 繁荣。 11.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起终点间的交通出 行量。“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2.风玫瑰: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现的频率或各风向 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3.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4.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是指建 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15.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1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值 17.居住区公共绿地: 18.一书两证:根据《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管理实行由县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 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制度,简称"一书两证"。 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统称为一书两证。 19.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 意义的城市。 20.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 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2020-2021华侨大学建筑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考研经验

2020-2021华侨大学建筑学考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报录比,考研经验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华侨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华侨大学的介绍,院系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以及建筑学考研备考经验,建筑学专业院校排名情况等几大方面。 一、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1960年创办于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1983年中共中央确定华侨大学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1997年,坐落于福建厦门集美学村的原集美华侨补习学校成建制并入华侨大学,更名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评优秀等级。2006年厦门校区正式启用。2017年学校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 二、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085建筑学院 081300建筑学 拟招生人数(推免人数):10(2) 研究方向:

01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2建筑历史与理论 03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5建筑学基础 ④501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研究方向: 04建筑技术科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5建筑学基础 ④829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 085100建筑学 拟招生人数(推免人数):45(2)00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5建筑学基础 ④501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我校所有全日制硕士招生专业都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即大专学历的考生或者本科结业生)报考! 三、参考书目: 355建筑学基础 《中国建筑史》(第七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天津大学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华夏意匠》,李允鉌,天津大学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以前)》(第四版),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弗兰姆普敦著,张钦楠等译,三联书店; 《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01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1303 陈志鹏131080118 1.论述城市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所谓城市总体布局,就是综合考虑城市各组成要素,如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及对外交通运输用地,并对其进行统筹安排。城市总体布局的形成及其优化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2)城乡融合、力求系统综合、时空发展有序的原则 芒福德说过:“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当今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开始转变,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不仅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其形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地向网络结构转化,有些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发展明显走向群体化。城乡融合、协调发展,要求在规划编制中明确:城市和乡村布局上合理,功能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避免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城市由于人口集中、信息畅通、经济发达、交通方便,产生和释放出一种开放型的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它对周围乡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农村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的需要。 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选择走城市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化同步发展的道路。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积极发展小城镇,实现农村现代化,使城乡逐步融合,达到城乡共同繁荣兴旺。 (3)增强区域城市观念、重在区域整体发展的原则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种种现实矛盾表明:土地资源紧张,农业发展面临挑战,环境污染全面扩散,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等现象。许多研究成果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城乡协调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和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综合发展,作为城镇空间形态组织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原则。 (4)体现政策、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原则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城市发展进程中,有赖于符合实际需要、又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驱动。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同时在向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中,城市规划的政府行为应当得到强化,城市规划还应当担当起政府宏观调控的角色;在城市运行的进程中,在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将有限的资金和土地集中解决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抓住主要矛盾;要避免城市发展政策的误导作用,规划师就必须加强自身能力的提高和修养。城市规划是涉及城市社会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工作,为此也要求规划师掌握和了解更广泛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才能。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华侨大学 历年真题汇总+答案

中外建筑史 一名称解释: 四阿顶:(04) 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 举折: (04) 为取得凹曲屋面,需要相应地确定步架的高度。这种方法,宋《营造法式》中称为“举折” 步架: (04) 檩与檩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宋代梁以步架数命名。 草架: (04) 收分:(04) 院落: (06) 模数: (06) 补间铺作: (07)宋代建筑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上的外檐斗栱称补间铺作,即清代的平身科。补间铺作的数量,通常当心间用2朵。其他次、稍各间用1朵。各补间铺作的分布尽量使之间隔大体匀称。 藻井: (07) 是平棊向上凹入的部分,通常位于天花板的核心位置。常见的是八角形的“斗八藻井”,也有圆藻井,藻井的设置起到了烘托空间和强化空间重点的作用。减柱造: (07) 叠涩: (08) 以砖石层层向外出跳之法,用于砖石建筑的出檐,或须弥座束腰上下枋的出跳。 普拍枋: (08)宋代建筑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明清称为平板枋。

移住造: (08) 柱式: (04) 古希腊柱式源于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檐部与基座以及各 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后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所谓 柱式即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是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美学观点在建筑上的 典型反映。 帕拉提奥母题: (0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帕拉帝奥大胆创造的一种券柱式。具体 做法是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个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 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开间里有3个小间。构图特点:虚实互生、有无相成; 方的、圆的对比丰富;小柱子与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雄伟。后 常常被引用,不过适应性较小。代表:圣马可图书馆二楼立面、巴齐礼拜堂内部侧墙。 帆拱: (04) 拜占庭时期为解决在平面上盖穹顶的几何形状承接过渡问题的做法。其做法是在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边(发券),在4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4 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圣索菲亚大教堂使用了帆拱。 成就:1.把顶的重量传递给四角,摆脱承重墙,空间不封闭,平面灵活多变。 2.方形平面做圆形穹顶 3.在穹顶的统帅下完成了集中式构图。 巴西里卡: (04) 水晶宫: (04) 博览会展览馆,1850年建于伦敦海德公园,外形为梯形长方体,征集方案要 求一年内完成,因博览会结束时能搬走,园艺师J·帕克斯顿采用“植物温室”构造 方式,完全采用铁和玻璃建造,不到半年装配完成,博览会后拆掉。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城市的定义: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人 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 2.城市性质: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 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 3.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 过程。 4.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 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 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6.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 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 7.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 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8.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通、以及城市地域范围内 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的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的总称。 9.城市绿地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 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0.城市更新: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 设,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 11.OD调查:即交通起止点调查又称OD交通量调查,OD交通量就是指 起终点间的交通出行量。“O”来源于英文ORIGIN,指出行的出发地点,“D”来源于英文DESTINATION,指出行的目的地。 12.风玫瑰: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各风向出 现的频率或各风向的平均风速的统计图。前者为“风向玫瑰图”,后者为“风速玫瑰图”。因图形似玫瑰花朵,故名。 13.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4.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 的比例(%)。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15.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 16.日照间距系数:根据日照标准确定的房屋间距与遮挡房屋檐高的比 值 17.居住区公共绿地: 18.一书两证:根据《城市规划法》,城镇规划管理实行由县规划建设 行政主管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制度,简称"一书两证"。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1.作为城市的三条标准 (1)城市集中了一定数量的人口 (2)城市是一定地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同范围中心的只能 (3)城市在功能上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是区别于农村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式2.城市的特征 (1)密集性:人口,物质和资本,空间活动 (2)高效性:高效率,高效益 (3)多元性:多功能,多类型 (4)中心性:政治,经济,文化 3.城市各时期的特点 (1)前工业社会时期: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农产品的集散地;城市规模小,数量 少,发展缓慢 (2)工业社会时期(1784年):大工业的中心;城市规模扩大,数量猛增;商贸中心; 城市对立,差距拉大 (3)后工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聚居地;第三产业中心;城市密集区;城乡融合,

差距减小 4.城市化类型:超前城市化/滞后城市化/逆城市化/反城市化/乡村城市化 5.约瑟夫提出的“S”型曲线(城市化),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七十为城市化的两个拐点, 但不同的国家拐点不同。 6.城市的产生:第一次人类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游牧业与农业的分离,出现了固定居民点); 第二次人类社会大分工的结果(农业与手工业,商业的分离,出现了城镇) 7.城市产生方式: (1)有机式的产生(交换),随着生产力和生产率提高而产生 (2)人为式的产生 也有其他假说:水源说,经济说,军事说,宗教说,多元说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近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的主要奠基者: 1.霍华德(1850-1928)——“分散主义”的代表,在《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 平道路》(1898)提出“田园城市理论” 内容包括:

华侨大学转专业,大一新生转专业和入学考试.doc

2019年华侨大学转专业,大一新生转专业和 入学考试 华侨大学转专业,大一新生转专业和入学考试 华侨大学转专业政策还没有出来,下面为大家介绍华侨大学往年的转专业相关政策,以便参考。 第九章转专业、转学、插班 第四十条我校内地生,入学一学期以后如有下列情况者,可以考虑允许转专业: 1.学生确有专长或兴趣,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2.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医院诊断证明,不适合在原专业学习,而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 3.学生确有特殊原因或困难,经学校认可者,可转其他专业学习。 转专业的手续参照第三十九条(即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转入、转出院系同意后,可以办理转专业手续)。 第四十一条转专业的具体规定: 1.从招生录取分数高的专业转到录取分数低的专业从宽,反之从严。 2.从非外语专业转入外语专业,需经过外语考核,包括审

查高考时的外语成绩及入学后外语课程的学习成绩,并面试合格,方能办理。 3.文科学生一般不允许转理工科;理工科学生一般可转文科。 4.本科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或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不能转专业。 5.转专业原则上应降一级。 第四十三条转专业、转学的学生,已学过的课程,如内容与本专业现行教学计划的要求相同或基本相同,并且成绩及格以上的,可予以承认,不必重修。如课程内容不同,可以作为选修课程的,也可予以承认。 因转专业、转学而未修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应予补修。补修应按学分缴交规定的补修费。 学生转专业应在每学期结束前两周提出申请,学校统一在每学期开学前一周内办理审批手续。学生转学应在每年6月初或12月初提出申请,学校统一办理审批手续。

城市规划原理

考试内容: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讲城市、城市化与城市规划概述 1、城市化定义、分类及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 一、什么是城市? 城: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市:交易的场所,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制设立的市和镇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人口规模、密度、产业结构、从事职业等等 二、什么是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 土地城市化: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变 城市化水平= 或者= 三、城市规划定义 为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规划? 部署、安排、计划 规划什么? 发展目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其他建设:交通、绿地等等 四、为什么要做城市规划? 以人生规划为例:人生定位,人生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 2、我国城市规划体系有几大系统p48 3、城市规划技术系统包含哪些方面?p57 4、“一书两证”p58 5、有关新型城镇化的讨论:过去的城镇化有哪些问题,新型城镇化的“新”指的是什么?有哪些挑战? 背景:李克强的讲话与发文 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差距就是潜力。从现代化发展规律看,今后一二十年我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 乐观派:前景:a 投资拉动b 内需拉动c 技术进步d 生活品质e 现代文明 建议:“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户籍制度改革 b 土地制度改革 c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 d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悲观派:问题:a 空心城市化b 耕地保护:18亿亩红线c 粮食安全:进口转基因粮食? d 就业问题 e 社会问题 f 环境问题 主张:a 把农民留在农村 b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c 农业规模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p48-p58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试要点总结材料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作者: 收集于网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外扩展和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世界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城市规划原理00

名词解释: 1、日照标准与日照间距 日照标准:按某一规定时日住宅底层获得满窗的连续日照时间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时间规定。 日照间距:前后两排住房之间,为保证后排住宅能在规定时日获得所需日照而必须保持的距离。 2、服务半径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级 服务半径是各项公共服务设施所服务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 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服务半径、使用频率等可划分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个等级。 3、居住区与住宅街坊 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住宅街坊是指由道路所分割而形成的住宅用地,规模大小不等。 4、公共绿地率与绿地率 住宅区公共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公共绿地率 住宅区绿地与住宅区总用地的比值为绿地率 5、容积率与建筑密度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无单位) 建筑密度=总基底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万平方米/ha) 6、现代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段,以集聚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的空间地域集聚体。 7、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8、国土规划: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进行全面规划。 9、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要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10、城市生态系统: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简答 1城市绿地在进行规划布置时应注意哪几点? 答 1 因地制宜,与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要结合城市自然条件和绿化特点与城市总体布局统一考虑,并且把自然和人文景观容纳到城市绿地系统之中。 2均衡分布,有机构成绿地系统。规划时将绿地在城市中均衡分布并连成网络系统,做到点、线、面相结合,并与城郊构成完整的整体。 2 简述世界上六大城市带? 答1 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波-士-华城市带 2 北美五大湖区城市带 3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 4 英国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的城市带 5 欧洲西北部城市带 6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3简答城市交通的特点? 答1 车辆行人错综交织,但从对象来说可为客流和物流 2 各类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数量虽时间而变,且有规律性 3依据交通方式不同对道路系统有不同要求 4 道路交通的交叉组织是城市道路系统的规划重点 5 静态交通是城市道路的组成部分,必须统一考虑 4历史地段保护可归纳为哪几方面内容 答:建筑的保护;街道格局;空间系统及景观界面 5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依照内容分为哪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