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王龙北体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羊王龙北体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羊王龙北体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1.体育教学论: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

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

方法、评价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采取符合体育教学任务的方法,指导、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锻炼方法,增强学

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3.体育教学系统:有多个教学因素互相作用而构成的,各个因素又自成系统,是体育教学

系统的低一级系统,这样体育教学系统就成为若个不同子系统和母系统的复合体。

4.体育教学系统的功能:1.动机激发功能.2.技能传授功能.3.知识建构功能.4.体质增强功

能.5.学习调控功能.6.人格培养功能.

5.体育教学系统的特征:1.目的性。2.开放性。3.社会性。4.动态性。5.运动性。

6.创造性。

6.体育教学规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

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

7.体育教学目标概述: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

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

体育教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标志。

8.体育教学原则: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

质量的基本标准。

9.体育教学过程: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

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

10.体育教学模式: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

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践上。

11.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

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

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的层次。

12.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的传授体育知识、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

方法

13.动作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的方法

14.分解练习法:是指将完整动作分为几部分逐段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

15.完整练习法: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16.领会教学法:是体育教学方法指导思想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从强调动作技术转向培养学生认知能

力和兴趣

17.循环练习法: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

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它主要是练习的方法,不是教学方法,但它也是一种教学组织方法

18.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适应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

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方法

19.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的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

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地探索学习,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20.小群体教学法:也被称为小集团教学模式,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

作用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21.体育教学设计概述: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

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22.体育教学评价概述: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

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23.体育教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为完善体育教学理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以体育教学实践问题

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揭示体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并探索体育教学规律所进行的研究工作。

24.体育教学系统要素分析:

25.体育教学中的常用原则:1.准备性原则。2.学生主体性原则。3.身心全面发展原则,4.

兴趣性原则。5.直观性原则。6.巩固提高原则。7.个性适应原则。8.适宜运动负荷原则。

26.体育教学的目标设计:

27.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一,体育课程目标。二,学生的需要及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三,社会发展的需要。四,体育教学素材的特性。

28.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原则:一,教育性原则。二,对应性原则。三,代表性原则。四,兴

趣性原则。五,实用性原则。六,可行性原则。

29.体育教学内容组织原则:一,连续性,二,顺序性。三,整合性。

30.体育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一,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二,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三,直

线式与螺旋式。

31.体育教学的模式特征:1 理论性。2 直观性。3 整体性。4 稳定性。5 操作性。

32.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33.体育教学模式建构的方法步骤及其要求:

34.国内有影响的体育教学模式:1 运动

35.国外主要的体育教学模式:

36.体育授法特征:

37.体育学法特征:

38.体育学法分类:

39.体育学法的指导原则:

40.教学环境的特征:

41.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

42.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的功能:

43.体育教学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44.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

和学时)的教学进行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45.体育教学设计的特征:

46.体育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1.学习需要分析.2.学习内容分析.3.学习者分析.4.学习目标的

阐明.5.体育教学策略的制定.6.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47.体育课教案的内容包括:

⑴教学目标

⑵教学内容

⑶教学方法

⑷教学组织形式

⑸教学要求

⑹练习时间和次数,各项练习的负荷

[7]场地器材的布置和安装

[8]课后小结

48.体育教学评价: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

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49.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

50.体育教学评价的分类:

51.当前我国基本体育教学原则:

㈠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

㈡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

㈢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

㈣提高运动认知和传承运动文化原则;

㈤在集体运动中进行集体教育原则;

㈥因材施教原则;

㈦安全运动和安全教育原则。

52.体育教师的地位与作用:1.体育教师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和体育文明的创造者。2.体育

教师是人的社会化的促进者。3.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4.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质健康的维护者和发展者。5.体育教师是学生完整人格的重要塑造者。53.学生的地位与作用:1.学生是体育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2.是体育学习的主体。3.体

育教师的合作者。4.学生的体育素养是体育教育质量的主要体现。

54.师生关系类型及特征:1.指挥——服从型。2.指导——合作型。3.友伴——促进型。4.

应付——疏远型。

55.体育教师的职业特征:1.教育性2.示范性3.全面性4.活动性5.社会性。

56.体育教学的工作任务及要求:

57.体育教师的角色:

58.体育教学角色的培养:

59.体育教师自我完善的意义:

60.体育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容:

61.体育教师自我完善的途径及方法:

62.学生的本质及主体发展特征:

63.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

64.学生说参与体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建议:

65.体育教学研究:是为完善体育教学理论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以体育教学实践问题为

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手段,解释体育教学现象背后的本质并探索体育教学规律所进行的探究工作。

66.体育教学研究的特点①学理性.②实践性.③复杂性

5.教师的主导性: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

位和主要责任。主导性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

的作用与责任。

6.学生的主体性: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

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

习行为。

14.隐形体育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那些不太具体的、不太明显的、教学目标也不太容易明确的教材内容。

15. 体育教学内容: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依据体

育教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

理运功技术和比赛方法等。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意思

基本相同。

16. 体育教材化: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

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化的内容包括有: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编排和媒体化等工作。

18. 体育教学计划: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学指导

文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

实际而制订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体育

教学计划包括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

体育教学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教

案)等。

19. 体育课堂教学: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针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教师和学

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进行的体育的教授和学习活动。

20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

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

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工作。

二、解答题

1.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

⑴清晰而正确地辨别各种体育教学现象;

⑵统一有关体育教学的概念和术语;

⑶把握基本要素,概观地认识体育教学本质;

⑷掌握体育教学基本规律,指导体育教学实践;

⑸掌握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⑹推动体育教学研究、完善体育教学理论。

2. 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

⑴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达成课题)

⑵标准(用什么标准来评价)

⑶课题

3. 各个层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制订:

⑴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特点:①国家规定性②多模式性③非全体性

⑵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特点:①发展阶段性②相互衔接性

⑶学年体育教学目标特点:①系统性②周期性③承启性

⑷学期育教学目标特点:①季节性②集散型

⑸单元体育教学目标特点:①规模变化性②学理性

⑹学时体育教学目标特点:①结构性②行为性③方法性

4.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五大规律:

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体育知识学习与运动认知的规律、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5.体育教学过程的性质:

⑴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

⑵体育教学过程是提高运动素质的过程;

⑶体育教学过程是学习知识和形成运动认知的过程;

⑷体育教学过程是集体学习和集体思考的过程;

⑸体育教学过程是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

★6. 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

⑴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的观点

①用整体的观点认识教学过程;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体育教学过程;

③用综合的观点处理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形式。

⑵体育教学过程优化的策略

①优化体育教学目标,使之具有明确性;

②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使之具有可学习性;

③优化体育的课堂教学结构,使之具有合理性;

④优化体育教学方法,使之具有时效性;

⑤优化体育教学评价,使之具有激励性;

7.体育教师主导性的内容:

⑴贯彻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加工;

⑶选用与学生学习需要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⑷进行体育学习的评价;

⑸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的体育教学环境;

⑹“导航”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

8.发挥体育教师主导性的条件:

⑴教师熟知体育教学观念;

⑵教师要熟知体育教材;

⑶教师要熟知学生。

9.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条件:

⑴教师要教授的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⑵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

⑶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

⑷教师创设民主的教学情境;

⑸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11.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

⑴有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⑵有利于简化教学问题;

⑶有利于体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⑷有利于活跃第一线体育教师的研究。

12. 体育教学模式的基本属性:

①理论性;②稳定性;③直观性;

④整体优化性;⑤对应性;⑥可评价性。

13.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

⑴“教学方略”的层次;⑵“教学方法”的层次;⑶“教学手

16. 动作示范法:动作示范的“示范面”: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镜面示范。

17.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㈠分解练习法;

㈡★完整练习法完整法:

①优点是教学能保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便于形成动作技术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联系;

②其缺点是用于应该分解而又不宜分解的动作时给教学带来困难。

㈢领会教学法;㈣循环练习法㈤在教学中运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8. 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⑴要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

⑵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⑷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⑸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用教学法;

⑹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用教学法。

19.⑴体育教学内容与教育内容的共性:

①教育性;

②科学性;

③系统性。

⑵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

①运动实践性;

②娱乐性;

③健身性;

④人际交流的开放性;

⑤空间的约定性。

★20. 中国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详见P183)

⑴根据人体基本活动分类

⑵根据身体素质分类

⑶根据运动项目分类

⑷根据教学目的分类

⑸综合分类

21. 隐形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

①隐含性;

②不确定性;

③强制性;

④持久性。

★22.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①与教学目标统一性原则;

②科学性(健身性和安全性)原则;

③可行性原则;

④趣味性原则;

⑤与社会体育和地区体育特色相结合原则。

23. 体育教科书的五种用途:

①作为技能讲解的媒体;

②作为课后复习的材料;

③作为课中和课后体育作业的辅导书;

④作为学生课外体育读本;

⑤作为学生在课中和课下进行相互和自我评价的工具。

24. 学期体育教学计划的特点:

⑴教学进度中的核心;

⑵季节性特征明显。

25. 单元体育教学计划的特点:

⑴模式多样性;

⑵学理性。

☆26. 教案的格式:

⑴文字叙述式教案;

⑵表格式教案。

★27. 制订教案的基本内容与步骤

⑴确定学时教学目标

⑵排列教学内容

⑶针对各教学内容组织教法

⑷安排各项内容教学时间和各个练习的次数

⑸设计课的生理负荷和练习密度

⑹计划本课所需的场地器材和用具

⑺课后小结。

★★28. 讲解与练习的矛盾(p265 重点)

⑴在不同的教学目标下的不同课型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

⑵在不同任务的不同课堂教学阶段中,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

⑶在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是=时,讲解和练习的比例不一样。

29. 运动技能学习的导入方式

①直接导入

②新闻导入

③设疑导入

④比赛或游戏导入。

30. 体育教学环境的特点

⑴对学生影响的自发性与潜在性

⑵对学生影响的双重性与双向性

⑶体育教学环境设计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⑷体育教学环境的科学性和可调控性

⑸体育教学环境的复合性。

31.开展体育教学研究的意义:

⑴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⑵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有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⑶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有利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

体育教学论复习总结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的教学进行的诸多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体育课堂教学:是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按照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较适合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进行体育教授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 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最基本标准。 体育教学内容:依据体育教学目标被选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学生的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体验等内容。 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现象、要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科学和学科。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 体育教学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外部特征”:“内部要素” “外部特征”:目标的层次: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段体育教学目标、学年体育教学目标、学期体育教学目标、单元体育教学目标、可是体育教学目标。 各层次目标的功能与工作:功能、工作和搭载文件。 “内部要素”:课题、条件、标准 发挥体育教师主导条件:三个要素:目标、路线、被导的主体。教师熟知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材、自己的学生。 发挥学生主体条件:1)教师把教授的目标转化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2)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体育教材、3)教师要将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学习过程、4)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5)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 体育教学内容的特性:运动实践性、娱乐性、健身性、人际交流开放性、空间的约定性。 一.体育教学内容与教育内容的共性: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 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精教类、简教类、介绍类、锻炼类。 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规律:1)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不会到会、不熟练到熟练、不巩固到巩固。影响因素:运动技能难度、学习技能的总时间和联系密度、体育教师教学经验与教学能力、学生前期经验积累、学生体育基础与身体素质。 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热身和逐渐加强运动负荷的阶段、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 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广泛进行感性认知形成感性基础阶段、进行理性的概括形成理性认知的阶段、将理性的认知演绎到各种运动情境的应用阶段。 4)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的规律: 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体育教学原则: 1)合理安排身体活动量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要体现体育教学的本质特点——身体活动性,还要使学生身体所承受的运动负荷有效、合理,以满足学生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 2)注重体验运动乐趣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体验运动乐趣,使学生喜爱运动并养成参与运动的习惯。 3)促进运动技能不断提高原则:指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

体育教学论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国首次以法 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也是中国近代的起步。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3、 4、1917年4月,毛泽东以_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_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论文, 题名是《体育之研究》。 5、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包括有,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备、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的信息、 班级规模、队列队行。 6、根据动作错误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和自我暗示法 等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7、体育教学任务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和必须做的工作。 8、我国中小学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已经代替了过去的教学大纲。 9、实践课按课的具体目标,又可以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 10、体育课常规包括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 11、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实施重点。 12、“北京欢迎你”,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13、顾拜旦被人们称之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14、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是组成体育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 15、体育教学评价的4个基本问题是,“为什么评”“谁来评” “怎么评”。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承受的生理负荷越大,其教学效果就越好。(×) 2、一般把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称为学科目标或体育教学总目标。(√) 3、洛克是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班级授课制的创始人。(×)

体育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体育教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标志 3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过程,这个程序具有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等不同的时间概念 4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则的变化5教师的主导性:是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主要责任。主导性包括对学生的领导、引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和责任。 6学生主体性: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教授、指导和引导下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有独立性的、有创造性的学习行为 7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8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9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的层次 10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的传授体育知识、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 11动作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12分解练习法:是指将完整动作分为几部分逐段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 13完整练习法: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和练习的方法 14领会教学法:是体育教学方法指导思想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从强调动作技术转向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 15循环练习法: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它主要是练习的方法,不是教学方法,但它也是一种教学组织方法 16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适应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模仿,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学意义的教学方法 17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的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地探索学习,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18小群体教学法:也被称为小集团教学模式,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19体育教学内容:是根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的、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的意思基本相同 20隐性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那些不太具体的、不太明显的、教学目标也不太容易明确的教学内容 21体育教材化:是根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化地内容包括有: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加工、编排和媒体化等工作 22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和学时)的教学进行各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23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学指导文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体育教学计划包括学段体育教学计划、学年体育教学计划、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和学时体育教学计划(教案)等 24体育课堂教学:是指在法定的一节课中,针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由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进行的体育的教授和学习活动

体育教学论毛振明十五章全大纲.doc

体育教学论 任课教师:毛振明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体育教学论小史 ●在中国的古代学校教育中,一些近似现在体 育的成份被列入了课程之中,在春秋战国时 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创建了“礼、 乐、射、御、书、数”的“六艺”,其中的“乐”、“射”、“御”中就含有体育教学的成份。 ●在国外学校教育中最早关注体育教学的应属 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主张学生应 从7岁进入国立初等学校,在修完雅典学校 的普通课程后进入体操学校学习游戏、舞蹈、角力、掷铁饼、投抢、赛跑、射箭、骑马和 野营生活等内容。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承 了柏拉图的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思想,认为人 的发展是沿着身体、情感和理智的顺序进行 的,因此教育也应遵循这一自然的顺序,先 进行体育,再进行德育,最后进行智育和美 育。 ●近代的国外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 洛克、卢梭、古兹姆斯和裴斯塔洛齐等自然 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重视 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锻炼。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 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国首次以 法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 位,也是中国近代体育教学的真正起步。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学校体育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体育课程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 视。这一时期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在总结 过去的基础上主要是向前苏联进行学习,在 这种学习和借鉴的促进下,体育教学理论研 究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第二节体育教学的诸要素 ●1体育教学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 组织体育教学? ●2体育教学的第二个问题是:“体育教学为谁 而组织?” ●3体育教学第三个问题是:“体育教学是谁组 织和实施的?” ●4体育教学的第四个问题是:“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是什么?”

体育教学论期末复习资料(大学生)

名词解释(红色为重点) 教学: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或者是指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教学论:探讨教学的本质与有关规律,寻求最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法方法,以达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目的。 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被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体验等。 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素材加工成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身体--运动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个体能否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使之对事件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是否善于利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体育教学规律: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和必然显现的,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及其有规律的变化。 体育教学原则:是实施体育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保持体育教学性质的最基本因素,是判断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 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具体表现形式,按照体育教学的规律把各种体育教学要素综合起来制订出来的方案即为体育教学计划。 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的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上大致相同。 异质分组:是指在分组后,同一小组内学生在体能和运动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 体育教学环境:是对体育教和学效果有影响的,显性的和隐性的教学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共同构成的教学气氛。 1、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填空) 2、第二个提出教学论的人物是捷克的跨美纽斯,他发展了拉特克的教学论思想

《体育教学论》课程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判断题(请在正确命题前括号中打“√”,错误命题前括号中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卢梭是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班级授课制的创始人,基本形成了当时欧洲体育教学的框架。 (√)2.中国成立后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在这种学习和借鉴的促进下,体育教学理论研究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3.20世纪前期,由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向体育教学领域渗透,加之国外体育教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不断传入,中国体育教学的问题引起人们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者都积极探讨或研究这一问题。 (√)4. 德国体育教育家古兹姆斯发表了许多关于体育教学的文章并出版了体育的教材,拉开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序幕,对后来体育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怎样实现最好的体育教学?”,这是体育教学方法的问题。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B)1.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孔子创建的“礼、乐、射、御、书、树” 六艺,其中含有体育教学的成分。 A、礼、乐、射 B、乐、射、御 C、御、书、树 D、射、御、书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的是德国人拉特克。第二个提出教学论的人是捷克的夸美纽斯。 2.近代的国外学校教育,由于受到夸美纽斯、洛克、卢梭、古兹姆斯和裴斯泰洛齐等自然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锻炼。 3.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 4. 体育教学的基本因素由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组成。 1. 体育教学论的发展,主要源泉是体育教学实践,同时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研究也给与了重大的影响。 2. 孔子“六艺”中的“乐”、“射”、“御”是中国古代体育教学的雏形 3. 国外体育教学的雏形表现在:柏拉图提倡学生应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先后顺序应该是体育→德育→智育→美育。 4.夸美纽斯和洛克时期,学校体育是在课余和休假期进行。 6.古兹姆斯拉开了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序幕,他对体操内容的进行分类,产生了深远影响。 7.《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是国内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也是我国近代体育教学的真正起步。 8.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环境等因素之间交互作用与联系,构成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教学关系,其中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活动中最根本的关系。 9.教学应该是教授和学习的统一体,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这两种共同活动是建立在“教授主旨是促使学习的活动”和“教授的证据在于学习”的理论上。

体育教学论试题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结业考试试卷(A卷) 《体育教学论》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胡文林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体育教学论这门学科所要研究的客体是(C ) A.体育教学方式 B.体育教学方法 C.体育教学模式 D.体育教学活动 2.出版教学论史上划时代着作《大教学论》的是(A ) A.洛克 B.巴泽多 C.夸美纽斯 D.卢梭 3.青少年各项身体素质其发展敏感期是有先后之别的,它们的顺序排列是(A ) A.力量-耐力-速度 B.速度-耐力-力量 C.耐力-速度-力量 D.速度-力量-耐力 4.人体或身体某部分肌肉在运动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是(C ) A.道德素质 B.速度素质 C.耐力素质 D.力量素质 5.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指(A ) A.兴趣 B.动机 C.观察 D.思维 6.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指(D )

A.想象 B.回忆 C.态度 D.感知 7.提出教育目标类型划分理论的是(C ) A.布卢姆 B.杜威 C.赫尔巴特 D.裴斯泰洛齐 8.为达到体育教学目的而担负的责任是(D ) A.教学目的 B.教学任务 C.教学目标 D.教学内容 9.认为体育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是(D ) A.认识——多质说 B.双边活动说 C.认识——发展说 D.认识——多元说 10.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因素是(B ) A.教学方式 B.学生 C.教学条件 D.教学内容 11.体育教学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是(D ) A.教学内容 B.教学条件 C.教学规律 D.教学手段 12.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的首要环节是(B ) A.提出假设 B.科研设计 C.制定计划 D.选择课题 13.师生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和是(C ) A.教学手段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规律 14.这种方法与顺进分解法相反,先学最后一部分,逐次增加学到最前一部分是指(C )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体育教学论属于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总的培养目标就是利用教学论原理结合体育锻炼的实际,使学生掌握体育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内容 体育教学论的基本概述,构成体育教学论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体育教学模式,如三段式教学模式、目标学习模式、小群体学习性的模式。 理解内容:体育教学原则,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的管理与组织。 掌握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规律,体育教学的主体,包括体育教师和学生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环境的创设。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求】了解体育教学论学科基本概况,掌握本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意义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重点: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 第一节体育教学论概述

一、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小史 二、体育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近代体育教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起步 四、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发展概述 第二节体育教学诸要素的分析 一、“体育教学全景图”及对体育教学基本要素的分析 二、体育教学基本要素与本教材各章的关系 三、本教材对体育教学论的定义 第三节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和要点 一、学习体育教学论的意义 二、学习体育教学论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体育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正确理解体育目标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以及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特征和体育教学目标评说。 【教学内容】重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体育教学目标的内部要素。 第一节体育教学目标概述 一、体育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的概念 二、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学科功能、价值的关系 三、合理制订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 第二节体育教学目标的结构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篇体育概论篇 第一章体育概论 体育自产生以来,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在对健康、对和谐与美的追求中,期待自身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了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认识体育的概念和组成,探索体育的本质和功能,领悟体育的真谛,以求不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达到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的力与美,从而对体育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节体育的概念与组成 一、体育的概念 1、什么是体育?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 2、体育包括的内容? 体育的内容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身体锻炼三方面的内容。 3、体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体育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二、体育的组成 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方面组成。 (一)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它作为教育和体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又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教育重要是通过体育课程、课余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基本组织形式,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核心,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二)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又叫竞技运动,它是在体育实践中派生出来的。那么什么是竞技体育呢? 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身心潜能,以夺取优异运动成绩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竞赛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目标就是“更高、更快、更强”; 奥林匹克的原则是“公平竞赛”、“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三)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亦称大众体育,是指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它的活动内容最广、表现形式多样、适应性较强、参加人数最多的一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又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体育教学论期末复习 论述题

●体育教学物理环境的设计与优化策略P320 1、和谐美观策略 是指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的创设,要注意从整体进行规划,整体上要体现合理、协调、美观的要求。 ①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施与学校其他建筑和设施 之间要协调一致。 ②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施之间要协调一致,美观简练。 ③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要与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 协调一致。 2、安全卫生策略 是指在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以及队列队形等物理环境的布置、选择与安排中,要体现安全第一和卫生洁净的要求,最大限度避免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身体的伤害和对健康的不利 影响。 ①所有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施都不应该存在着安 全隐患,使用些设施前,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与清理。(如运动场地是否有障碍物,是否平整、运动器材是否松动等等) ②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的设计、编排、变换、调动等,也必须注意安全(如学习在推铅球等投掷内容时所有同学不应该面对面站立,而是同学们站的方向应该保持一致) ③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的设计和安排中,必须考虑卫生问题。(体育教学场所和设施应打扫干净,室内体育场所的采光要充足、温度适宜、保持良好通风;游泳池应经常换水和消毒等等,在选择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时,应避开风沙、尽量选择无空气、水和噪音污染的环境。 3、突出特色策略 是指在体育教学物理环境的设计优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 各种有利环境条件,创建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体育教学环境。 如下:①经济条件差的农村学校具有广阔的自然环境,可以充分挖掘自己已有的环境在校园内设池塘围绕“水”来设计体育教学环境;如果校园内有山丘的可围绕“山”来设计。②空间狭窄的城市学校,利用有限的空间,可围绕着体育场所和设施的“多功能”来设计。③北方的冬季长可多建设一些室内的体育场所,可围绕“冰雪”为主题来设计。 4、筛选提炼策略 是指在调节控制体育教学环境的过程中,要对存在于体育教学环境中得各种信息进行一定的选择、加工和提炼处理,以实现体育教学信息的最优化控制,使体育教学信息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 在现代生活中,广播、电视、书籍报刊等大众传媒和计算机网络构成了体育教学的重要信息来源,对教学活动有很大影响,有些信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些信息是对学生有负面影响的,体育教师应尽量排除各种不良信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善于识别和处理各种信息,提高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5、变通调适策略 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那些无法改变的体育教学环境,如体育教学环境和班级规模等,可以采取变通或调适的方法。 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处的自然环境无法改变的。如雨雪天气时,可在教室里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也可利用学校的食堂或较大的空教室来进行体育 教学活动。 ②体育教学中的班级规模是无法改变或暂时无法 改变的,但可以进行分组教学或全年级学生统一编班上体育课的形式。 ●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设计与优化策略 相对于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的设计与优化策略内容 更加丰富,难度更大,所需花费时间更长,短时间看不到效果,设计与优化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策略主要是: 1、建立正确的舆论与规范 舆论与规范可以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群体的压力下使一些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从众的,正确的舆论与规范使人积极向上,做出有益的行为,不健康的舆论与规范使人产生有害的行为,体育教师必须注意在班级形成良好的舆论与规范。 一方面体育教师要考虑舆论与规范对群体成员的 适应性,与成员的个人价值趋同,另一方面考虑群体舆论与规范应与社会规范的一致性。 2、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①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对形成良好的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在体育教学中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体育教师应做到:第一,挚爱。挚爱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要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又要当生活中的朋友。第二,尊重。“尊重人,才能自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第三,真诚。只有充满真诚的体育教学才能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发自内心的,不做

体育考研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学校体育学》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本教学大纲是依据西南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专业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等有关规定而制定。 一、课程目标与任务 (一)课程目标 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基本具备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 (二)具体任务 第一,使学生从理论上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 应具备的政治、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体育事业。 第二,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中等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 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初步掌握学校体育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的具体要求 (一)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学校体育专业的特点。 (二)本课程主要是阐释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内容分为4篇,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以及学校体育管理。教学内容分为识记、领会、运用三类,在每章的“目的要求”中分别加以了注明,供学生学习时参考。 三、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去总结理论。 (二)课后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现实学校体育实践及学校体育的相关理论认真思考。 (三)重视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特别是引入教育、哲学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学校体育相关理论的理解。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共计40学时,其中教师授课22个学时,其余学时由学生自修。学期期末考试。评价由考勤、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考试方式用笔试开卷。比例为10%、10%、80%。评定学期成绩结合平时得出综合成绩为该门课成绩。 五、学习时数分配 编次绪言一二三四 学时 1 6 15 10 8 第二部分:复习大纲 绪言 1、目的要求:明确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了解学校体育学的课程目标、任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 2、复习重点:学校体育学的概念、学科性质、课程目标、具体任务、基本内容、学习的基本要求。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 4、思考题:什么是学校体育学?它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第一篇:学校体育概述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1、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形成与发展,明确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2、复习重点: (1)、我国学校体育的沿革; (2)、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3、阅读书目:《学校体育学》、《体育史》 4、思考题: (1)、概述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所取得的成就。

体育教学复习题

体育教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体育教学中,体育学习的主体是。 2、教师示一般可分为镜面示、示、示和侧面示。 3、分解法和完整法应有机结合起来运用,一般要遵循原则。 4、体育教学要遵循的特殊教育规律是规律、规律和规律。 5、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6、示的位置要根据、动作的性质及安全等因素而确定。 7、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实践三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三者缺一不可。 8、是体育教学系统运行的首要程序。 9、运用预防与纠正错误的方法时应注意选用最适宜的方法,预防与纠正错误要以为主。 10、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是、、。 11、体育教学的三要素是、、练习。 12、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经验为主。 13、培养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程序为、、、、 。 14、体育教学工作中的考核,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和对教师 的考核。 15、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和四大要素。 16、1-6年级的教学可根据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采用、、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17、体育课中的“一句话”评价是一种评价的语言形式。 18、是指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学习,体验运动的快乐感,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在欢乐中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

19、体育教学是师生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技能传授的过程。 20、体育教学中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意志、 和价值观等。 21、体育运动中各种角色的变换与社会实践中角色的要求一致,因此,在体育学习中,学生情感、意志、态度和等非智力因素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 22、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而且要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3、体育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关注学生的,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24、口头评价时要以为主,要指明努力方向,提供改进提高的方法。 25、为了使动作示更准确,可采用正面示、、侧面示或镜面示等。 26、现代体育教学选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电影、幻灯、、电视、录像等。 27、动作分解的方法主要有:按动作技术的结构顺序分、按动作技术的结构反序分、按学习难度分、按的动作分。 28、动作分解的顺序有:分进式、连进式和。 29、体育教学容选择要遵循基础性、、兴趣性和科学性的要求。 30、体育教学容的分类主要有:按兴趣爱好分类、根据分类、根据运动项目分类、根据教学目的分类和综合分类等五种。 31、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结合以及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等。 32、体育教学中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意志态度和价值观等。 33、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有、、、 、。 29、体育教学容选择要遵循基础性、、兴趣性和科学性的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与教师、教练员的关系,是提高()的关键所在。 A. 教师信誉 B. 技术水平 C. 练习积极性 D. 教学质量 2、体育教学的根本要素是指()。

体育教学论重点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教学论:是分科教学论的组成部分,是研究和说明体育教学的现象、基本因素、本质以及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和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教师、目标、内容、过程、环境、方法、评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体育教学环境: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3.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4.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的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5.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的教学所进行的各方面的最优先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6.体育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 7.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布的体育教学指导条件。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订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 8.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这个预期成果可分为阶段成果和最终成果,阶段性成果是体育教学的阶段目标;阶段性成果的总和就是最终成果,即体育教学总目标。体育学总目标是体育教学目的得以实现的标志。 二、简答题。 1.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五大规律? 答:(1)运动技能形式规律。(2)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规律。(3)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4)体育学习集体形式与变化规律。(5)体验运动乐趣的规律。 2.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过程。 答:1.热身和逐渐加强运动负荷的阶段。2.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和控制运动负荷的阶段。3.恢复和逐渐降低运动负荷的阶段。 3. 如何区别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任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1)体育教学目的就是人们设立体育学科和实施体育教学的行为意图和初衷。是贯穿整个体育教学的知道思想,是对体育教学提出的概括性的和总体性的要求,它把握着提议教学进展的方向。(2)体育教学目标是人们为达到体育教学的某个目的在行动过程中设立的各个阶段预期成果以及最后的预期成果。(3)体育教学任务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和必须做的事。(4)各个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的总和就是体育教学目标。(5)最终的体育是实现了体育教学的标志。(6)体育教学任务是为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和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的实际工作和责任。 5.体育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②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③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④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7.简要阐述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 答:体育教学的基本要素:①为谁而组织?——学生;②谁组织和实施的?——教师;③为什么要组织体育教学?——体育教学目标;④教师教和学生学得是什么?——体育教学内容;⑤沿

(完整版)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体育教学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体育教材化: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体育教学条件将体育的素材加工成体育教学内容的过程。 体育教学模式:是在某种体育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体育教学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 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如学段、学年、学期、单元、学时)的教学所进行的各个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 体育教学目标:是根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 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的目标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和比赛方法等。 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表现形式,是根据国家办法的体育教学指导文件,参考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指定的体育教学指导方 案和教学过程实施方案。 体育教学评价:是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体育教学环境: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集体、氛围、物质等方面的条件。 二、基本知识点 1.现行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划分的5个学习领域。 (1)运动参与领域目标 (2)运动技能领域目标 (3)身体健康领域目标 (4)心理健康领域目标 (5)社会适应领域目标 2构成体育教学的8个基本因素? 体育教学由8个基本因素组成,即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3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 体育教学过程的层次可以分为:①超学段体育教学过程;所谓超学段的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的真个体育教学的过程。其特点:国家规定性;多模式性; 非全体性。 ②学段体育教学过程;按当前中国教育的学制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

2018年自学考试《体育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体育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填空题 1、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国首次以法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也是中国近代的起步。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3、 4、1917年4月,毛泽东以_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_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论文,题名是《体育之研究》。 5、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包括有,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备、体育

教学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的信息、班级规模、队列队行。 6、根据动作错误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和自我暗示法等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7、体育教学任务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和必须做的工作。 8、我国中小学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已经代替了过去的教学大纲。 9、实践课按课的具体目标,又可以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 10、体育课常规包括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 11、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实施重点。 12、“北京欢迎你”,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13、顾拜旦被人们称之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14、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是组成体育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 15、体育教学评价的4个基本问题是,“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 判断题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承受的生理负荷越大,其教学效果就越好。( ×) 2、一般把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称为学科目标或体育教学总目标。

体育教学论复习(聪哥版本)教案

考试时间/地点:2016年7月6日 上午8:40---10:40 1 教学楼2 《体育教学论》学习纲要 名词解释 ① 教师的主导性是对应学生主体性的概念。主导性表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和 主要责任,包括对学生的领导、诱导和指导等综合的作用与责任。【第三章】 ② 体育教学内容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被选择出来,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条件加工 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身体练习、运动技术学习和教学比赛体验等。【第四 章】 ③ 体育认知是人对运动的感觉和在这种感觉基础上形成的对运动规律的认识。【第五 章】 ④ 体育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对某个过程(各层次)的教学进行的诸 多方面的最优化研究工作和计划工作。【第七章】 ⑤ 体育教学计划是体育教学设计的成果形式,是根据国家颁发的体育教学指导文件, 参照学校所选用的体育教科书,结合学校的体育教学实际而制订的体育教学指导方案和教学 过程实施方案。【第七章】 ⑥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 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的总称。【第 十章】 ⑦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的原则,对体育“教”与“学”的过 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第十二章】 13体教10班 201324042009 覃志成 2016年7月1日星期五20时9分8秒

连线题 2、说明体育教学要素的构成有几个方面?各要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①教学目标——“为什么要组织体育教学?” ②教学主体(学生)——“体育教学为谁而组织?” ③教学主导(老师)——“体育教学由谁组织实施? ④教学内容——“体育教学中教和学的是什么? ⑤教学过程——“体育教学通过怎样的路径实现目标” ⑥教学环境——“体育教学在什么环境下组织? ⑦教学方法——“怎样实现最好的教学? ⑧教学评价——“体育教学最终效果如何? 3、请对“初步掌握篮球运球技术”的目标予以分析和修改(按照学时目标)? ①原则:先对主教材内容具体化——行进间运球; ②加入课课练:下肢力量素质。 ③认知目标:通过……(主教材学练),使95%(以上)的学生清楚所学动作的运用 价值,理解动作方法及技术要领、重难点等知识,正确区分行进间与原地运球技术的异同。 ④技能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法学法,使85%(以上)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 技术方法,75%(以上)学生能够实现所学技术灵活运用;发展力量素质,提升健康水平。 ⑤情感目标:教学中学生自觉遵守常规,勤于思考,乐于学练,积极与教师、同学 协作,勇敢、自信地完成教学任务,身心得到最佳锻炼和释放,人人有进步。 ⑥负荷目标:预计练习密度35%,生理负荷平均心率135次/分钟左右。 4、说明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要素和制定原则是什么? 外部特征: ⑴教学目标的层次:超学段目标(课程目标)、学段目标(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 标、单元目标(内容目标)、课时目标。 ⑵各层次目标的功能与工作:各层次目标主要功能、各层次目标的搭载文件、制订各层次目标 的主要工作。 内部要素: “达成什么样的课题”(课题)、“在什么条件下达成课题”(条件)、“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标准)三个内容。

体育教学论课程考试纲要

《体育教学论》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 406008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一、考试大纲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体育教学论》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专业及体育教师的必修课程。是对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目标、原则、规律、方法、手段等进行研究,阐述体育教学活动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获得体育教学实践的理论知识和使用的本领。从而加深学生对体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2、考试目标和要求 本大纲参照《体育教学论》(毛振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一书编写。编写过程中遵循体育教育发展规律,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的培养,突出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尽量考虑到使用对象的知识结构和成人教育的特点,注重考察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程度及对体育教学方法、手段的实践运用能力。 3、有关事项 (1)考核办法实行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80%。考试知识面广,但不超出大纲范围,基础理论知识占50%,能力提高知识占20%,应用知识占30%,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百分制评分,时间为120分钟。 (2)作业份量和内容:本大纲指定教材每章节后的“复习思考题”为本课程的作业,作业完成情况计入平时成绩中。 (3)题型与分数比例 名词解释20~25% 填空题15~20% 判断题10~15% 简答题25~30% 应用题30% 4、教学参考书 1.《体育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王皋华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体育教学论》龚正伟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教学论》裴娣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丛书》毛振明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年版。5.《新课程理念与体育说课》周志雄等著,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版 二、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 (一)绪论 (1)考核知识点 1、体育教学论的概念及体育教学的8要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