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制冷压缩机讲义

二元制冷压缩机讲义
二元制冷压缩机讲义

二元制冷系统讲义

概述

二元制冷系统

二元制冷系统制冷剂中含有甲烷和乙烯混合物,该混合物允许一个单一制冷系统来实施乙烯和甲烷分离系统的工作要求,现有二元制冷系统不但可以满足2#乙烯装置制冷需求,还可以代替1#乙烯装置甲烷制冷系统。大大减少了设备投资费用,减少了装置能耗。同时,由于使用二元制冷系统后减少了装置设备数量,简化了装置工艺流程,从而降低了装置操作的复杂性。该系统具有开车的灵活性,不管老装置是否运行,该系统都能启动运行。

二元制冷系统工艺流程

二元制冷压缩机一级吸入罐FA1310来的冷剂气经一级压缩后,去EA1320冷却后进入二级压缩。出来的气体经EA1321冷却后,汇同三级吸入罐FA1311来的冷剂气进入三级压缩。压缩机出口的过热冷剂气体依次进入下列换热器,被冷却和冷凝:进EA1315X-A、EA1406、EA1315X-A、EA1315X-B、EA1313X被冷凝呈液态进入二元制冷剂贮罐FA1312。

FA1312的液态冷剂分为四路:第一路作为喷淋,分别去FA1310和FA1311;第二路进EA1453,节流膨胀并吸热后气相进入FA1311;第三路分为两股。一股由PV8302控制自身节流膨胀,经EA1313X吸收热量后气相进入FA1311。另一股由TC8302控制节流膨胀,分别经EA1314X、EA1313吸收热量后气相进入FA1311;第四路经过EA1311X和EA1312X回收冷量后分为二股。一股经EA1309X回收冷量后呈-135℃、4.4MPag的液相进入FA1314,在此罐内不能冷凝的氢气同液相冷剂分离并通过HCV8308排入下游。液态冷剂通过LV8307节流膨胀后呈现-148.7℃、0.1MPag的气、液混相经EA1309X吸收热量后,再经过EA1311X和EA1312X吸收热量的,气相进入FA1310。另一股经EA1310X回收冷量后呈现出-130℃、4.4MPag 的液相进入FA1313。在此罐内氢气同液态冷剂分离,并通过HCV8307排入下游。液态冷剂则通过LV8309节流膨胀后呈现出148℃、0.1MPag的气、液两相经EA1310X吸收热量后同前一股冷剂汇总进入EA1311X和EA1312X吸收热量后进入

FA1310。

图1.1 二元制冷系统工艺流程图

二元制冷系统介绍

2.1二元制冷系统与传统乙烯+甲烷制冷系统的比较

乙烯传统的制冷级别是:-62℃、-75℃、-101℃,而甲烷的制冷级别是-140℃。,二元制冷系统在固定压力下对一定的温度范围进行汽化,所以在一定压力下可为几种温度级别提供工作要求。这是与单一组分致冷系统的一大主要差别,单一组分致冷系统对每一温度级具有特定的压力。该系统可提供-65℃~-136℃、-47℃~-59℃两种温度范围的冷剂。

1#乙烯装置采用乙烯—丙烯复迭制冷系统,考虑到设备费用和操作复杂性,冷冻级位不可能无限增加。这里面有最佳选择的问题,一般采用有限级位供应相应冷量的用户。因此,对裂解气而言,冷却过程的物料冷流冷却曲线是连续而平滑的,冷剂供冷曲线则是非连续的。

下面两图表示了工艺气体冷却曲线与冷剂供冷的关系。

图2.1 乙烯冷剂与工艺流体曲线

图2.2 混合冷剂与工艺流体曲线

由图2.1可见,由于只以一定级位冷剂提供冷量,故平均传热温差较大,说明传热过程不可逆性较大(传热系统熵增较大),能量利用率不高。反之,减少平均温差,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装置能耗。

由图2.2可见,混合冷剂的蒸发曲线与工艺流体冷却曲线靠近,从而大大缩小了传热的平均温差,极大提高传热过程的热力学效率。

二元制冷系统仪表控制方面大量采用先进控制系统,比1#压缩装置操作简单,可靠性高。一般采用多回路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

2.2二元制冷压缩机的控制

压缩机一段吸入罐FA1310中的压力按要求控制蒸汽透平GT1302的速度,以保持设定压力不变。压缩机的最小流量是由最小流量调节器FC8325和FC8326所提供的,从而在负荷降低的情况下维持分别从FA1310和FA1311到压缩机的最小流量,使压缩机不喘振。压缩机出口压力由PC8311来控制,它控制从FA1312到EA1313X的二元冷剂的流量。当吸热后的二元冷剂过热气的温度低于三级吸入罐

FA1311气相温度设定以及FA1312的液位低于设定值时,将会限制通过PV8311的二元冷剂流量。

EA1315X-B为压缩机的出口过热气提供-40℃的丙烯冷剂,在EA1315X-B会出现二元冷剂气的部分冷凝(约三分之一)。EA1315X-B的冷剂由丙烯致冷液罐

(E-FA-1362)中的液位调节器保持,为EA1315X-B提供热虹吸循环。

在二元致冷剂收集器FA1312中在-65℃时冷凝的双致冷剂为通过温度调节器TC8302将裂解气在EA1314X中冷却到-59℃,以及通过流量控制器在EA1453将DA1402的塔顶尾气冷却至-47℃。来自较高温度级(-40℃)的二元冷剂气通过二元制冷系统的三级吸入罐FA1311(在此,任何夹带的液体被分离)返回到压缩机。

较低温度级的制冷方法是将二元冷剂依次在EA1312X、EA1311X、EA1310X中从-65℃冷却到-135℃(在EA1312X出口另有小股冷剂在EA1309X内冷却到

-135℃),低温冷却后使二元冷剂的初始闪蒸温度下降,经过降压后为工艺流体提供低温冷量。在每个低温冷却通道的末端配置了反凝罐,将因氢反冷凝现象(在很冷温度下,二元冷剂的泡点较之正常烃类混合物增加;随着温度下降,其泡点也不断下降)而形成的氢气隔离,并通过手动阀(HV)将氢气排至调节阀的下游或按要求排向火炬。从2号反凝罐(FA1314),经过调节阀将二元冷剂闪蒸到

-148℃,给来自DA1301塔顶气相在EA-1309X内提供-135℃的冷量。从1号反凝罐(FA1313),经过调节阀将二元致冷剂闪蒸到-148℃,为下列3种情况提供冷量:(1)为老区脱甲烷塔的回流提供冷凝所需冷量 (-135℃)。

(2)将新区脱甲烷塔进料分离器的裂解气冷却到-135℃。

(3)为尾气交换器提供冷量,保证二元致冷系统的运行。

老脱甲烷塔的回流罐的液位控制着1号反凝罐的二元冷剂的流量。因此,当老区DA301回流由二元制冷提供冷量时,需密切监控老脱甲烷塔操作,防止新区DA1301回流所需的二元冷剂量的不足。

由于闪蒸后气、液两相二元冷剂的泡点逐步上升,在-135℃时只能局部被汽化。1、2号反凝罐出来的二元冷剂汇合后进入EA1311X,用于冷凝脱甲烷塔进料分离器中的裂解气。两相的二元冷剂E-EA-1312X中进一步汽化,为-FA1305的裂解气提供-98℃、为FA1304的裂解气提供-72℃的冷量。最后过热的冷剂气通过二元制冷系统的一级吸入罐FA1310(在此,任何夹带的液体被分离)返回到压缩机。

2.3二元制冷系统设计操作参数(1)二元冷剂的组成

H 2 1.6 mol% CH

4

49.4 mol% C

2

H

4

49 mol%

(2)设计操作参数

GB1302一段吸入压力 0.02MPag 温度–105.3℃流量24220Kg/h

GB1302二段吸入压力 1.64MPag 温度 38℃流量24220Kg/h

GB1302三段吸入压力 2.7MPag 温度–38℃流量76288Kg/h

GB1302三段出口压力 4.5MPag 温度 22.6℃流量76288Kg/h

FA1313(1#号反凝罐)压力 4.5MPag 温度-136℃流量18695Kg/h

FA1314(2#号反凝罐)压力 4.5MPag 温度-135℃流量5525Kg/h

二元制冷系统在本装置的运行

目前二元制冷系统工艺运行状况

目前除分离装置FA1308没有投用外,整个二元制冷装置的用户已经全部投用,二元制冷系统基本能满足用户需求,但压缩机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一旦系统波动,没有操作调整余地,必须整个乙烯装置降负荷运行,同时还会引起分离冷箱系统波动。

二元制冷系统目前操作参数

(1)二元冷剂的组成

H 2 0.6 mol% CH

4

48.4 mol% C

2

H

4

51 mol%

(2)实际操作参数

GB1302一段吸入压力 0.03MPag 温度–108.℃流量

35000Kg/h

GB1302二段吸入压力 1.5MPag 温度 28℃流量35000Kg/h

GB1302三段吸入压力 2.5MPag 温度–17℃流量79000Kg/h

GB1302三段出口压力 4.65MPag 温度 40℃流量78000Kg/h

FA1313(1#号反凝罐)压力 4.65MPag 温度-136℃流量14600Kg/h

FA1314(2#号反凝罐)压力 4.65MPag 温度-135℃流量8325Kg/h

表 3.1 GB1302进出口温度设计值与实际操作值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吸入温度和设计值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压缩机的出口温度远远超出了设计值,这给整个系统的操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一段出口温度偏高造成一段出口气相结焦严重,干气密封过滤器堵塞厉害,迫使我们采用外供高压乙烯作为密封气。乙烯进入系统后引起冷剂组分变化,必须长期引入甲烷维持冷剂组分平衡,系统多余液相冷剂定期排往DA1301,系统多余气相定期排往DF。从而使得整个制冷系统不再构成闭式循环,只能维持动态平衡,这给系统操作造成很大困难。三段总出口温度偏高造成出口冷却能力不足,在设计物料组分情况下,出口冷却器能力不足,无法完全冷却出口气,从而造成出口压力持续上涨,FA1312放火炬阀开,FA1312液面持续下降,整个系统无法维持运行。目前H2浓度降至0.6%,出口压力仍达到 4.65 Mpag,虽然能保证出口气相的冷凝,但是FA1312的冷剂温度比设计值高出8℃左右,大大降低了冷剂制冷效率。如下图:

图3.1 各种H2浓度下冷剂的相位曲线由图可知,在设计H2浓度1.5%情况下,FA1312冷剂-65℃达到气液平衡,在H2浓度0.6%情况下,FA1312冷剂-56℃左右达到气液平衡。根据目前情况,继续提高H2浓度无法维持装置稳定运行。

2二元制冷系统设备运行状况

二元制冷压缩机开车以来,设备方面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几处:

(1)二元制冷系统与丙烯制冷系统共用油路系统,开车初期油路系统主、辅油泵能力不足,两套制冷系统同时运行时,无法保证正常的润滑油和控制油压力,后来通过扩大主、辅油泵叶轮尺寸解决此问题。

(2)开车初期盘车电机设计能力偏小,盘不动车,后更换电机解决问题。(3)复水泵能力偏小,经常需要两台同时运行才能维持复水液面。后两台泵更换大叶轮。复水真空度无法保证,现在开工泵和一、二级喷射泵同时运行,真空度-0.066MPA。

(4)一段吸入流量FC8326达到35000Nm3/h时,调速阀PC8312已经全开,没有调节的余地,压缩机整体效率偏低。

(5)二元制冷系统压缩机的密封采用的是干式气体密封。原设计密封气为和压缩机的自身出口气。系统在启动前特别是停车后内部压力较高0.7MPag的N

2

(4.5MPagg),自身出口气无流量,0.7MPag的N

不能满足密封要求,这样很容

2

代替原有的易造成密封组件的损坏。故从空分装置引入 1.5MPag的中压N

2

。后又因为出口温度高管线堵塞原因采用高压乙烯作为密封气,0.7MPagg的N

2

高压乙烯温度比原设计出口气低很多,这对干气密封部件的材质要求很高。(6)从FA1312出来的液相冷剂处于泡点,所以下列阀门安装必须低于FA1312:PV8311、TV8302、LC8311、TV8308、TV8309。而实际LC8311处于二层平台,TV8308、TV8309处于最高层平台,这样冷剂在调节阀前就处于气液两相。

综上所述,二元制冷系统设备方面问题主要集中在压缩机本身,压缩机整体能力偏低,配套设施同样存在此问题。

二元冷剂系统仪表控制系统情况

二元冷剂系统采用先进控制系统,液面控制一般采用多路控制加超驰控制。以EA1453冷剂控制回路为例:

EA1453的冷剂进料量FC8333与EA1453的冷剂液面LC8311低选后得出一个控制块FY8333,由FY8333来控制冷剂进料阀FCV8333,同时LC8311带高液位超驰

目前由于整个系统冷剂不稳定,大部分仪表回路采用单回路控制,如EA1453冷剂控制为FC8333手动100%,由LC8311自动直接控制。还有部分仪表回路手动控制,如压缩机出口压力控制阀FCV8311,LC8319手动100%,TC8363手动100%,由FC8311手动控制。

仪表控制系统未能正常投用的原因是运行环境偏离设计值较大,不具备投用条件。整个二元冷剂联缩装置除部分存在设备缺陷外,其余部分投用正常,整个联缩反应系统运行正常。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机。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 --

-- 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透平压缩机在石化领域,目前国内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和特殊产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随着我国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在大型化方面将面临新 --

-- 的课题,国内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离心式压缩机需要向大容量发展,以满足我国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气体密封、磁力轴承和无润滑联轴器的出现,透平压缩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不断开发高压和小流量产品;进一步研究三元流动理论,将其应用到叶轮和叶片扩压器等元件的设计中,以期达到高效机组;低噪声化,采用 --

-- 噪声防护以改善操作环境。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透平压缩机在大冷量范围内仍保持优势。离心式压缩机的运动零件少而简单,且制造精度低,所以其制造费用相对低且可靠性高。由于受到螺杆式压缩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建筑内的空气调节,需求量较少。近几年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离心式 --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 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工作机。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透平压缩机 在石化领域,目前国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和特殊产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的需要。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 随着我国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在大型化方面将面临新的课题,国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 离心式压缩机需要向大容量发展,以满足我国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透平压缩机在大冷量围仍保持优势。离心式压缩机的运动零件少而简单,且制造精度低,所以其制造费用相对低且可靠性高。由于受到螺杆式压缩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的空气调节,需求量较少。近几年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又成为关注的热点。 2.往复式压缩机 在石化领域,往复式压缩机主要是向大容量、高压力、低噪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z不断开发变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新型气阀,提高气阀寿命,在产品设计上,应用热力学、动力学理论,通过综合模拟预测压缩机在工况下的性能,强化压缩机的机电一体化,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实现优化节能运行和联机运行。

简述制冷压缩机分类及其应用

简述制冷压缩机分类及其应用 [当前位置:中国制冷网 > 技术交流 > 正文] 时间:2009-05-09 来源:互联网点击次 数:728次 制冷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通常称为制冷机的主机。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式空调系统不断出现,推动了制冷压缩机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从目前制冷压缩机的发展趋势来看,结构紧凑、高效节能以及微振低噪等特点是空调压缩机制造技术不断追求的目标。下面对制冷压缩机做一个概述。 压缩机作用: l、从蒸发器中吸m蒸气,以保证蒸发器内一定的蒸发压力; 2、提高压力(压缩),以创造在较高温度下冷凝的条件; 3、输送制冷剂,使制冷剂完成制冷循环。 一、压缩机的种类很多,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空调压缩机可以分为定排量压缩机和变排量压缩机。 l、定排量压缩机的排气量是随着发动机的转速的提高而成比例提高的,它不能根据制冷的需求而自动改变功率输,而且对发动机油耗的影响比较大。它的控制一般通过采集蒸发器出风口的温度信号来实现,当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压缩机停止工作;当温度升高后,压缩机开始 T二作。定排量压缩机也受空调系统压力的控制,当管路内压力过高时,压缩机停止工作。 2、变排量压缩机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自动调节功率输出。空调控制系统不采集蒸发器m风口的温度信号,而是根据空调管路内压力变化信号来控制压缩机的压缩比从而自动调节m 风口温度。在制冷的全过程中,压缩机始终是工作的,制冷强度的调节完全依赖装在压缩机内部的压力调节阀来控制。当空调管路内高压端压力过高时,压力调节阀缩短压缩机内活塞行程以减小压缩比,这样就会降低制冷强度。当高压端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

低压端压力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压力调节阀则增大活塞行程以提高制冷强度。 二、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容积型与速度型。 容积型压缩机是靠工作腔容积的改变来实现吸汽、压缩、排汽等过程。属于这类压缩机的有往复式压缩机和回转式压缩机。速度型压缩机是靠高速旋转的齿轮对蒸气做功,压力升高,并完成输送蒸气的任务。属于这类压缩机的有离心式和轴流式压缩机,目前常用的是离心式压缩机。 1、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往复式压缩机又称活塞式压缩机。压缩机的工作腔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内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了压缩、排汽、膨胀、吸汽等过程。图1中的四个过程分别表示了压缩机1二作中的四个过程。到最低位置(称活塞的下止点)时,汽缸吸满蒸气。而活塞转而向上,这时吸、排汽门都关闭,汽缸容积缩小,蒸气被压缩,一直压缩到排汽压力为止。图中(b)为排汽过程: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大于排汽管内压力)时,排汽阀开启,活塞继续上移,蒸气排出,一直到活塞上移到最高位置(这位置称活塞的上止点)时,排汽结束。图中(c) 是余隙膨胀过程:为了防止活塞与吸排汽阀碰撞,活塞上移到上止点时,活塞与汽缸顶部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称余隙。当活塞转而向下运动时,排汽结束时留在余隙内的高压蒸气阻止吸汽阀开启,吸汽不能开始。这时余隙内的蒸气随着活塞下移而进行膨胀,一直膨胀到吸汽压力以下时才结束。图中之(d)是吸汽过程:吸汽阀开启,随着活塞往下运动而吸汽,一直进行到活塞下移到活塞下止点为止。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前言压缩机是用来提高气体压力和输送气体的机械,属于将原动机的动力能转变为气体压力能的机。它的种类多、用途广,有通用机械之称。目前,除了活塞式压缩机,其他各类压缩机机型,如离心式、双螺杆式、滚动转子式和涡旋式等均被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为用户在机型的选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压缩

机设计制造技术也有了长足进步,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压缩机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透平压缩机在石化领域,目前国内离心压缩机在高技术和特殊产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另外在技术水平、质量、成套性等方面与国外还有差距。随着我国石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离心压缩机在大型化方面将面临新的课题,国内在设计制造这些大型气体压缩机上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离心式压缩机需要向大容量发

展,以满足我国石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型气体密封、磁力轴承和无润滑联轴器的出现,透平压缩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不断开发高压和小流量产品;进一步研究三元流动理论,将其应用到叶轮和叶片扩压器等元件的设计中,以期达到高效机组;低噪声化,采用噪声防护以改善操作环境。在制冷空调领域,目前透平压缩机在大冷量范围内仍保持优势。离心式压缩机的运动零件少而简单,且制造精度低,所以其

制造费用相对低且可靠性高。由于受到螺杆式压缩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影响,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建筑内的空气调节,需求量较少。近几年由于大型基建项目纷纷上马,离心式制冷压缩机又成为关注的热点。2.往复式压缩机在石化领域,往复式压缩机主要是向大容量、高压力、低噪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变工况条件下运行的新型气阀,提高气阀寿命;在

压缩机讲义第二章

Δ第二章,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热力计算 熟悉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掌握理论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的差异,能正确分析影响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输气量和输气系数的各种因素,掌握输气系数、制冷量、功率和效率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性能曲线图。 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理想工作过程, 分析工作原理就是要研究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一般要通过它的工作循环来说明。压缩机工作循环:是指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一次,缸内汽体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重现原始状态所经过的全部过程。 为了便于分析实际工作过程,我们设想存在没有余隙容积损失和能量损失的理想工作过程,将它作为实际工作过程的比较标准。(便于简化分析) 一、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理想条件。 1、压缩机没有余隙容积,理论输气量与汽缸容积相等。 2、吸气和排气过程没有压力损失,(吸气压力等于蒸发压力,排气压力等于冷凝压力) 3、吸气与排气过程中无热量传递,即汽体与汽缸壁无热交换,绝热压缩。 4、无漏气损失。高低压汽体不发生串漏。 5、无摩擦损失。运动机件在工作中没有摩擦,不消耗摩擦功。 (电机功率消耗全部转化为压缩功。) 二、压缩机理论工作过程的组成。 压缩机的理论工作过程由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组成。

1、吸气过程。 活塞从外止点向右运动时缸内容积增大,压力降低,吸气管中压力为P1的汽体顶开吸气阀进入汽缸内,直到活塞一向内止点,吸气完毕。吸气过程结束。 吸气过程体积增大,压力不变,过程线为0——1. 2、压缩过程, 当活塞从内止点向左移动时,吸气阀关闭,缸内容积缩小,汽体压力逐渐升高,当压力身高到排气管压力P2时,排气阀会打开,此时压缩过程结束,如图1——2点,特点:体积缩小压力升高。 3、排气过程。 当汽缸内压力升高到P2时,汽体顶开排气阀片进入排气管,活塞继续向左移动,缸内体积缩小,压力不变。直到活塞移到外止点。此时缸内汽体排尽,排气过程结束。过程线2——3,特点:体积缩小,压力不变。 上述三个过程共同组成一个循环,称为压缩机的理想工作循环。 在上述三个过程中,只有压缩过程存在汽体状态变化,(压力、比容、温度变化),是热力过程,其它过程是一般的汽体流动过程。 三、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 一个汽缸工作容积:Vp=(π/4)D2S (m3) 设压缩机的汽缸数为i,转速为n. 则压缩机理论排气量Vh=60*i*n*Vp=47.12insD2米3/时 理论排气量可用来表示压缩机排气量的大小。 四、压缩机理想工作过程的耗功。

制冷压缩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制冷压缩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王充摘要:某种意义上,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匹配就是将压缩机的能力体现出来。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制冷压缩机的功能和特征对制冷系统的功能和特征具有决定作用,提高制冷系统效率的最直接有效手段是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它将带来系统能耗的显著降低。为了使制冷系统功能和特征更加优化,世界各国制冷行业无不加大对制冷压缩机的研究,使制冷压缩机的新动向和新成果不断涌现。 关键词:制冷压缩机发展现状前景展望 正文: 压缩机现状 离心式:目前高速离心式压缩机主要应用于大流量制冷系统中,压缩机的效率与流量和运行条件密切相关。由于只有两到三个活动部件,所以运行性能更可靠,在部分载荷工作时还可以调节转速。在这些大型系统中,与螺杆式、涡旋式和回转式压缩机相比,尺寸小、重量轻,效率高。 活塞式: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型号与规格齐全,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制冷空调行业。在工商应用领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在工艺冷却设备、与食品相关的制冷和冷库链中也有广泛应用。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制冷剂气体吸入和排出呈间歇性,易引起气柱及管道振动,且与其他回转式压缩机相比,其体积较大、维护费用相对较高、成本优势低。

目前的发展方向 活塞式 变频(变速)技术 变频(变速)技术具有温度控制精度高、能量调节范围大、部分负荷效率高等优点。可以有效克服定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在舒适性、部分负荷能效以及部分负荷时汽缸不断启停性能等方面的不足。在制冷空调系统中采用变频器实现变速控制成为制冷压缩机的热点技术领域,多级压缩技术 多级压缩技术 多级压缩是将气体的压缩过程分在若干级中进行,并在每级压缩后将气体导入中间冷却器进行冷却。 吸气喷液技术 高冷凝温度或低蒸发温度运行工况下,制冷压缩机排气温度通常会比较高,高排气温度会引起压缩机效率和可靠性降低。为了能使压缩机在要求的工况下正常工作,采用喷液冷却的方法,将制冷剂直接喷入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管或者吸气腔,可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降噪技术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噪声发生源涉及泵体结构、轴承、气流压力脉动、电机电磁力、壳体刚性等诸多方面。机械系统、流体系统、电磁系统3类助振力的弱化和压缩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是压缩机低噪声化的主要研究方向。

中央空调制冷机组余热回收讲义

中央空调制冷机组余热回收讲义 一.常用的计量单位: 1.压力: 1)米制单位:公斤力每平方厘米:Kg / cm2; 标准大气压:符号:atm ,海平面大气压力。 换算:1 atm = 760 mmHg = 101.325 KPa = 0.98 Kg / cm2。 2). 国际制单位:帕:Pa ( N / m2) ; 1000Pa = 1K Pa ; 1000000 Pa = 10 Pa = 1 M Pa 单位换算:1 Kg / cm2= 0.1 M Pa = 100 K Pa ; 2.热、能、功单位: A.米制单位:卡(Cal):1公斤水温度升1℃所需热能。 1000 Cal = 1 Kcal (大卡)。 千瓦时:Kwh ; B.国际单位:焦耳(J)、千焦耳; 3.热流、功率单位: A.米制单位:千卡每小时;Kcal /h; B.国际单位:瓦(W)、千瓦(KW); 换算:1千瓦(KW)= 860 Kcal (大卡)/h ; 1RT = 3.517 Kw 4. 制冷系数 = 制冷量÷消耗的功 能效比(COP):每耗电1千瓦得到的制冷量。

二.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是一门维持室内良好的热环境的技术。热环境是指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流动速度、洁净度、新鲜度等。空调系统的作用是根据使用对象的要求使各参数达到规定的指标。 空调系统的组成五个部分:空气处理设备;冷源和热源;空调风系统;空调水系统;控制、调节装置。 三.提供冷源方式——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1.原理: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 2. 基本概念: 1)液体的沸腾温度(饱和温度)随液体所处的压力而变化,压力越低液体的饱和温度也越低;如:1Kg液态R22在0.584Mpa压力时的沸腾温度为5℃,吸热量(制冷量)为201.246KJ/Kg;在0.64MPa压力时的沸腾温度为8℃,吸热量(制冷量)为198.695 KJ/Kg。不同液体的沸腾温度与压力、吸热量也各不相同。因此,只要根据制冷所用液体(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并创造一定的压力条件,就可获得所要求的低温。 2).制冷工质:(制冷剂、冷媒、雪种); 常用有:氨(R717)、氟里昂等; 氟里昂:R11:一氟三氯甲烷 R12:二氟二氯甲烷 R13:三氟一氯甲烷 R22:二氟一氯甲烷

《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讲解

《制冷与空调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 空调教研室编 动力工程系 二OO三年五月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实践教学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制冷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学会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进行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其它辅助设备等的设计和选配,提高其对专业理论知识应用的技能和解决实际制冷、空调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教学要求 1、坚持一生一题,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规定的设计任务; 2、开动脑筋,发挥创造精神,全身心投入到设计中去,努力创造优秀成 绩; 3、提倡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展学术研究讨论,努力施展才华,高质 量完成设计任务; 4、虚心学习、认真读书,听从老师指导,做一个素质好、水平高的学生; 5、诚实、守信、严于律己,不抄袭他人作业,不采取非法手段劫取他人 成果; 6、认真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做危害学校声誉和社会公德的事,尊 师爱友,爱护公共财产,做一个学有所成的合格人才。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制冷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1、设计条件(由指导教师填写): 1)工况; 2)制冷剂; 3)热负荷; 4)冷却介质种类及温度; 5)压缩机型式及要求;

6)需要计算的内容。 2、计算步骤: 1)根据已知热负荷和工况条件及制冷剂种类,建立循环的lgp—h 图; 2)在lgp—h图上找出循环中的各特殊状态点,并查出各点状态参 数(如:t、p、υ、h、s等); 3)根据循环的压比(p k /p )查有关参考资料,找出该工况下压缩机 的各种效率值(如:η i 、η m 、η el 等); 4)计算压缩机的容积效率:η v =λ v λ p λ t λ l ; 5)计算循环的单位制冷量q ; 6)根据所给热负荷Q 0、q ,计算循环的制冷剂质量流量q ma ; 7)根据q ma 和压缩机吸入状态比体积υ 1 ,计算压缩机实际应有的实 际排气容积q va ; 8)根据q va 和压缩机输气系数η v ,计算压缩机的理论排气量q vt ; 9)根据所计算的q vt 查阅相关压缩机产品样本,确定压缩机的型号,得到缸径D;行程S;缸数I;半封闭式、全封闭式或开启式等; 10)根据已知循环的参数计算单位理论压缩功W ts ; 11)根据W ts 和制冷剂的质量流量q ma ,计算理论压缩功率P ts ; 12)根据P ts 和η i、 η m 计算压缩机的轴功率P e ; 13)根据P e 和电机效率η mo ,计算压缩机应有的电功率(输入功率) P el ; 14)根据P el 和制冷量Q ,计算性能系数COP el ,以判断所选压缩机的 经济性指标的高低。 3、压缩机的选择计算应完成的任务: 1)确定满足所给的热负荷要求的压缩机型号和有关的结构、功率等

三种压缩机性能特点、优缺点比较

1螺杆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又称螺杆压缩机。20世纪50年代,就有喷油螺杆式压缩机应用在制冷装置上,由于其结构简单,易损件少,能在大的压力差或压力比的工况下,排气温度低,对制冷剂中含有大量的润滑油(常称为湿行程)不敏感,有良好的输气量调节性,很快占据了大容量往复式压缩机的使用范围,而且不断地向中等容量范围延伸,广泛地应用在冷冻、冷藏、空调和化工工艺等制冷装置上。 以它为主机的螺杆式热泵从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用于采暖空调方面,有空气热源型、水热泵型、热回收型、冰蓄冷型等。在工业方面,为了节能,亦采用螺杆式热泵作热回收。 2离心式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是一种叶片旋转式压缩机(即透平式压缩机)。在离心式压缩机中,高速旋转的叶轮给予气体的离心力作用,以及在扩压通道中给予气体的扩压作用,使气体压力得到提高。

早期,由于这种压缩机只适于低,中压力、大流量的场合,而不为人们所注意。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大型化工厂,炼油厂的建立,离心式压缩机就成为压缩和输送化工生产中各种气体的关键机器,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气体动力学研究的成就使离心压缩机的效率不断提高,又由于高压密封,小流量窄叶轮的加工,多油楔轴承等技术关键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离心压缩机向高压力,宽流量范围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使离心式压缩机的应用范围大为扩展,以致在很多场合可取代往复压缩机,而大大地扩大了应用范围。 3往复活塞压缩机 是各类压缩机中发展最早的一种,公元前1500年中国发明的木风箱为往复活塞压缩机的雏型。18世纪末,英国制成第一台工业用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迷宫压缩机,随后又出现各种无油润滑压缩机和隔膜压缩机。50年代出现的对动型结构使大型往复活塞压缩机的尺寸大为减小,并且实现了单机多用。

压缩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压缩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对制冷压缩机的使用现状进行的阐述,并对其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压缩机现状趋势 提到压缩机这个词相对陌生,但是提到冰箱和空调我们都很熟悉,它是是空调与冰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实际所承担的职责是提升压力,将吸气压力状态提高到排气压力状态。 制冷和空调行业中采用的压缩机有5大类型:往复式、螺杆式、回转式、涡旋式和离心式,其中往复式是小型和中型商用制冷系统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商用和工业系统。回转式压缩机、涡旋式压缩机主要用于家用和小容量商用空调装置,离心式压缩机则广泛用于大型楼宇的空调系统。 各种往复式压缩机一般根据压缩机壳体形式以及驱动机构设置方式分类。根据壳体形式来分有开启式和封闭式半封闭式压缩机。封闭式是指整个压缩机均设置在一个壳体内。 一、压缩机的使用现状 近年来,为了满足环保和市场的需要,国内电冰箱厂纷纷推出了CFCS工质替代的电冰箱,相应地,电冰箱压缩机厂也不断开发出CFCS工质替代的制冷压缩机 普遍使用的家用制冷机压缩机大多数使用旋转式电动机驱动活塞作往复运动,必须有一套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塞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机构。通过对这类压缩机的动力学分析(以曲柄连杆机构为例)可见:作用在曲柄连杆机构上的力主要有三种---- 惯性力、气体力(负载)、摩擦力。惯性力又分为活塞往复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曲柄不平衡旋转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连杆运动所产的惯性力;压缩机的摩擦功率包括往复摩擦功率、旋转摩擦功率。其中曲柄不平衡旋转质量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连杆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以及旋转摩擦功率都是因为使用旋转式电动机而直接带来能量损失的项目,而往复摩擦功率的损失则很大程度上是由曲柄造成的活塞所受到的径向力引起的。总之,这种机器总体体积庞大、传动效率低、噪声大、磨损利害、寿命短,因此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具有很大的改善潜力。对于家用冰箱的全封闭式压缩机,输入功率只有1/ 3得到有效利用(电效率约为30%),而在商用制冷设备中,这个比例也仅有1/ 3 至1/ 2 长期以来,我国的制冷技术一直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50 年代,活塞式压缩机行业从修理转向仿制和组织批量生产。60 年代,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我

制冷压缩机组使用说明书正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8315887489.html,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 风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 水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 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组 制 冷 操 作 使 用 说 明 书 北京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制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机组简介 (3) 一到货验收 (3) 图 1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单机制冷压缩机组及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组型号标识 (4) 二设备吊装 (4) 三设备安装 (4) 1 设备位置 (4) 图2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制冷压缩机组安装距墙最小位置图 (4) 2 设备防震 (5) 3 电气安装要求 (5) 4 机房通风要求 (5) 四制冷管路连接 (5) 1 机组高于蒸发器的情况 (6) 图3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机组高于蒸发器做法示意图 (6) 2 机组低于蒸发器的情况 (6) 图4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机组低于蒸发器做法示意图 (6) 3 冷凝器的连接 (7) 4 制冷管路支撑 (7) 图5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制冷管道支撑架绝热做法示意图 (7) 5 制冷管路绝热 (7) 图6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制冷系统直管段接口处保温做法示意图 (7) 6 焊接 (7) 7 泄压管连接 (8) 五系统电气连接 (8) 图7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风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接线端子示意图 (8) 图8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水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接线端子示意图 (8) 六系统保证(质保说明) (8) 七设备检查 (9) 1 正压检漏 (9) 2 抽空检漏 (9) 八系统操作说明 (10) 图9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风冷冷凝制冷系统流程示意图………………………………………

10 图10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水冷冷凝制冷系统流程示意图 (10) 1.抽真空 2.真空加氟 (11) 3.运行加氟 4.收氟 (11) 5.润滑/油位检查及补油和换油 (11) 九开机程序 (12) <1> 开机前检查事项: (12) <2>开机运行: (12) <3>做好制冷系统运行纪录:《制冷机组运行纪录表》 (12) 十维护保养: (13) 十一、故障与原因及排除方法:(故障分析表) (14) 制冷压缩机组,是制冷系统的“心脏”。我公司生产的制冷压缩机组选用德“比泽尔”半封闭活塞式压缩机作为主机, 1、机组冷凝方式划分:风冷冷凝、水冷冷凝和蒸发冷凝三大系列, 2、机组蒸发温度划分:高温(空调)、中温(-5—0℃冷藏库)低温(-18℃冷冻库) 单机双级速冻(—25至—40℃速冻)四大系列, 机组的冷量选择从:2HP至50HP(马力)系列化 以上系列产品可满足所有的高、中、低温,空调、食品冷藏、冷冻、食品陈列柜、制冰机、冷库、速冻库、隧道速冻机、工艺冷却及其它制冷设备的需要。 专业整体化机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用户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核心部件的使用寿命,便于用户的安装、维修和管理。 20HP(马力)以上风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一般为分体式(压缩机组与风冷冷凝器分为两部分,需要用户现场连接。)也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一体机。我公司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造各种非标准制冷设备。 科学、有效、简洁、可靠的设计加上世界名牌“比泽尔”压缩机使得法士豪制冷压缩机组成为高质量,性价比最好制冷机组之一。法士豪公司诚信的售后服务保证,解决了客户一切后顾之忧。 对于工程商来说,使用我公司的机组,您要做以下六项工作: (1)检查机组型号、外观、配件、压力是否正常; (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 (2)安装设备(包括设备基础及机房,室外防雨罩棚等) (3)连接制冷管路 (4)电气控制连接 (制冷压缩机组上所有需要外接的电路,出厂前已全部接入接线盒内接线端子上,客户可根据接线端子图,把线接入控制电柜,如用户需要我公司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控制电柜, (5)检漏、打压、抽空并充注制冷剂; (6)调试启动运行系统。

GEA制冷设备操作手册

制冷设备安装 操作维护手册 Refrigeration Package Installa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Manual 基伊埃冷冻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2011-2

前言 感谢选择基伊埃工业冷冻设备,基伊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及服务。 为确保您使用的权益,并避免无谓的损失,请您在使用制冷系统设备之前务必详读此手册,并按各项操作要求作业。如按本操作手册规范地安装、操作和维护,设备将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若有问题,请立即与我公司联络,公司将派专人为您提供最完善的售后服务。 未经授权的改造或超出使用限制、不正确的操作、缺少保养等,将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为避免本设备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加油、放油和运行时,如冷冻机油不慎泄漏在地面上,应该使用油棉纱及时擦拭。制冷剂泄漏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禁止大量排放。安装、使用和维修过程以及产品废弃后产生的废弃物不能乱扔,由操作者收集到不可回收垃圾箱中,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处理。 本制冷系统设备中含有制冷剂R1270,设备的运动部件和电气接头,具有危险性,操作不当时可能会引起伤害。在搬运此设备或对其进行各种操作之前,请仔细阅读此手册中的有关安全的内容。所有操作均只能由经过专业培训并能正确操作的人员来进行,而且要使用适当的工具,穿上防护性服装,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本手册旨在为从事制冷系统设备安装操作维护的专业人员提供使用信息。

目录Contents 前言 (1) 第一章安全注意事项 (3) 1.1 制冷剂简介 (3) 1.2 冷却水 (4) 1.3 检查 (4) 1.4 存放 (5) 1.5 安全阀使用 (5) 1.6 压力容器使用 (5) 1.7 电气设施使用 (6) 1.8 系统的干燥和清洁 (6) 第二章安全指导说明 (7) 第三章制冷系统概述 (8) 3.1 冷冻系统介绍 (8) 3.2 制冷原理简述 (8) 3.3 制冷压缩机组工作范围 (10) 第四章设备安装说明 (11) 4.1 检验 (11) 4.2 机房要求 (11) 4.3 基础 (11) 4.4 设备运输、吊装、安装 (12) 第五章操作指导 (16) 5.1 系统排污 (16) 5.2 系统的试漏试验 (16) 5.3 电气检查 (17) 5.4 校核同心度 (18) 5.5 系统的真空试验 (18) 5.6 润滑油充注 (19) 5.7 制冷剂的充注 (19) 第六章机组运转 (21) 6.1 试车准备 (21) 6.2 试车 (21) 6.3 常见故障分析 (26) 第七章维护 (28) 7.1 保养 (28) 7.2 定期维护 (28) 7.3 停机保养 (29) 7.4 重新使用 (30) 附件1 制冷剂压焓图 (31) 附件2 维护记录表 (32)

压缩机的现状、发展及新型技术展望

2017年04 月 压缩机的现状、发展及新型技术展望 童元梁陈玉乾杨涛(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玉门油田分公司炼油化工总厂,甘肃玉门735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关于压缩机的改进 也一直在发展。本论文将详细的介绍压缩机的现状,包括现有技术以及新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最近几年压缩机新型设计原理分析。 关键词:压缩机;现状分析;新技术展望现在时代,如何高效运用低成本创造高资源成为社会各行都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不仅仅需要更多的资源,而且还要考虑现状及其环境问题,而压缩机在社会很多行业尤其是电器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压缩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活塞式,旋转式,螺杆式等压缩机技术进行研究分析。 1活塞式压缩机现状优缺点分析 在我国压缩机发展的最初阶段,活塞式压缩机是应用于最为广泛,同时在前期人们一直也对此甚为喜爱,成为初期阶段压缩机应用的主力部分。 活塞式压缩机有着很多优点,首先是结构简单,很容易大批量的进行生产,通过数量上的优势进行高效率的应用;因为结构简单所以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对于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是很大,并且这种压缩机损坏之后很容易维修,成本低。 但同样也有着极大地缺陷限制,活塞式压缩机一般体型都比较大,很笨重,运用起来会有很大的噪音与震动效果,排气量也比较大。 我国的活塞式压缩机技术较为先进,完全可以媲美发达国家的技术,所以也极大地应用于我国包括冰箱等一些电器设备之中,虽然有着极大地缺陷,但如果将体型与噪音震动效果适当的减小与降低,在市场中的使用效率与效果肯定会更好。 2旋转式压缩机现状分析 旋转式压缩机是转子式压缩机中的典型代表。与活塞式 压缩机一样,因为旋转式压缩机的活塞是在以偏心运转的方式进行运行,故而会产生很大的惯性,进而导致机器产生很大的噪音与震动,不过是相比于活塞式压缩机效果更弱,同时人工应用于添加平衡块调节,影响不大。 但旋转式压缩机结构特别紧凑,工作效率与能比性能很高,这算是一个很好的优点,同样是因为结构紧凑,各个运行零件进行相对运动,磨损极为严重,对于旋转式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很容易损坏。 虽然旋转式压缩机工作效率挺高,但因为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遭到了许多企业的舍弃,对于如何保护零件加强寿命时间,是一步很重要的工作。 3螺杆式压缩机优缺点分析 螺杆式压缩机结构与活塞式压缩机一样,极为简单。但不同于活塞式压缩机的笨重缺点,螺杆式压缩机体型虽然比较大,但胜在重量较轻。 由于内部结构简单,所以螺杆式压缩机的零件损坏状况同样可以不必担心,此种压缩机的防震效果较好,机器震动低,并且有着不错的平衡性,最主要的是螺杆式压缩机应用到冰箱等一些制冷设备中,因为湿压缩不敏感,所以比较经济。 在使用螺杆式压缩机之前需要使用润滑剂对此进行润滑工作,而且机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噪音,这是无法忽略的缺点。 4直线式压缩机的前景展望 对于压缩机新技术的研究我国一直在进行的一个科研项 目,特别是各种压缩机都存在着许多不可避免的缺点。 直线式压缩机是我国近些年以来研究出的一项比较完美的压缩机,具有很大的优势,不过还没有正式大量的应用于市场,但其中许多其他压缩机无可比拟的优点还是非常值得研究人员对此进行研究与应用的。 直线式压缩机自身采用的是普通活塞式压缩机的基础上加以电力驱动设备进行改造,这种结合应用方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得到了极大地研究,甚至我国许多研究机构与高校都对此进行研究,对此进行一系列的改造。 直线式压缩机体积较小,并且内部运行零件相互之间摩擦较小,很大的较少了因为零件摩擦而产生的的损害,提高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同时直线式压缩机对于能源成本的要求较低,完全可以节省成本,但却非但不影响工作效率,反而能够提高一大截的工作成果。这种种优点得到了我国研究人员高度重视,未来改进之下不仅仅可以应用于制冷设备等家电行业之中,同样对于我国的航空科学行业也有着无可比拟的好处。 5活塞式压缩机基础上的改造 研究发现,许多压缩机都是站在活塞式压缩机的基础上进 行改革,因此对于活塞式压缩机的基础研究也是我国新技术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活塞式压缩机目前已经处于一个顶端瓶颈的状态,想要在这一方面下手改进需要很大的难度,而且未必能够得到很好的回报,因此必须换个角度进行思考。 诸如直线式压缩机是在活塞式压缩机的基础上,但同时又在其余领域引进了电力驱动设备对此进行改造,这是一项极大的突破,我们不仅仅只可以在压缩机应用材料进行探寻与改造,同样也可以在科学技术下与其余领域结合。 6结语 结合上面各种压缩机的现状分析来看,很多类型的压缩机本身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但同样也都有着极大地缺陷,只要是将这些缺陷能够科学有效的处理了,那么对于我国压缩机制冷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大地进步。对于改造,我们不仅仅要在局部进行片面改造,同样还要引进其他行业中的技术,并且对此大胆的改造与应用,对于我国的制冷行业与航空航天科学领域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参考文献: [1]严天宏,梁嘉麟,李青.压缩机的现状、发展及新型技术展 望[J].压缩机技术,2011,(01):52-58. [2]陶华实.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压缩机技术现状及发展展望[J].现代家电,2015,(19):60-61+13. 作者简介:童元梁(1990-)男,汉族,陕西商洛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炼油设备管理工作。 145

RF低温冷冻压缩机应用指南

4-1306 应用工程手册 AE-1306 版本:2000年3月 RF低温冷冻压缩机应用指南 已经开发了适用于低温并采用R404A的新型全封闭压缩机。必须注意,在低蒸发温度工况下,这些机型的运行范围将受到限制,特别和那些用于同样用途的典型半封闭压缩机相比较时。运行范围和限制见图1 所示。 注意:这些压缩机当用R-507制冷剂时不能满足启动和最大负荷的要求。因此它们不可用于R-507。 对给定的饱和吸气温度, 图1中提出的最高冷凝温度、最高回气温度和最高排气管温度都不得超越。如果在超越这些温度下运行将造成高压缩比或压缩机内部过高温度,从而引起过热、连杆磨损和压缩机损坏。 如果系统设计不能保证在这些限制下运行,则必须增加以下的附加控制器: 1,排气管温度控制器-置于离压缩机150 mm(6in)处,设定在最高温度107℃(225°F) 时切断压缩机电源。 2,低压控制器-最低设定切断值48 kPa(表) (7psig) 过热度要求 在运行循环中为了保证液体制冷剂不回入压缩机,必须注意在压缩机吸入口处保持适当过热。谷轮公司推荐过热度至少11℃(20°F),测量于离吸气阀150 mm(6in)的吸气管路处,以防止液体返流。 另一种确定液体是否返回压缩机的方法是精确测定压缩机的油曲轴箱和回气管之间的温差。如果该温差能保持大于28℃(50°F),则曲轴箱中不会有液体。吸气气液分离器要求 通过我公司的开发性试验,发现HFC制冷剂和聚酯油的组合会在带液启动状态下出现明显的气缸压力升高。作为试验结果,我们已规定最大充注限值为1.36 kg(3lb)。 任何超过这些限值的系统可能需要气液分离器或抽空循环。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防止由于连续返液或带液启动而引起的压缩机损坏。气液分离器是防止返液的有效手段,并具备一些防止带液启动的保护功能,但是抽空循环是一种最可靠的防止带液启动状态的方法。 曲轴箱加热器要求 推荐在所有室外应用场合、或会低于 4.4℃(40°F)的室内应用场合、或任何带有气液分离器的系统都应采用曲轴箱加热器。 润滑油 R-404A制冷剂需用聚酯油来提供适当的互溶性和润滑性。目前谷轮公司只认可三种聚酯油:?Copeland Ultra 22CC ?Mobil Artic EAL 22CC ?ICI Emkarate RL32CF  ?Thermal Zone 22CC    如果系统需要增添润滑油,只能使用上述指定的润滑油。    注意事项    这些机型的应用限值要求设计人员谨慎地进

CO制冷压缩机原理与发展现状

C O制冷压缩机原理与发 展现状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C O2制冷压缩机 【摘要】 CO 作为一种天然工质,是目前CFCs 工质替代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2 本文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制冷压缩机的相关内容,并且主要进行了二氧化碳涡旋式制冷压缩机与其他压缩机的比较,分析了二氧化碳制冷剂的优势以及它与其他制冷剂的比较情况。 【关键词】 CO 制冷压缩机制冷剂 2 一、概述 由于氯氟烃(CFCs )对于大气的重要影响,保护环境、替代CFCs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从1985年的《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到1987年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及1990年伦敦会议和1992年哥本哈根会议对《蒙特利尔议定书》的修正,世界范围内的CFCs 替代进程在不断加快。1991年6月,我国在修改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上签字,成为缔约国之一。1992年5~7月编制了《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并于1993年1月获国务院批准。因此,逐步淘汰ODSs已经成为一项国际责任。替代工质应满足安全性、环境可接受性和装置适用性三方面的要求。经过科学家们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已经研制出大量的过渡性或长期的氯氟烃(CFCs )和氢氯氟烃(HCFCs)替代物,如R134a , R407C , R410A 和R290 等,并研究出相应的技术和设备,在制冷空调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蒙特利尔议定书》对于CFCs和HCFCs等物质强制要求限期逐步淘汰,并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使用期限。而目前使用的HFCs 制冷剂由于会导致明显的温室效应而被《京都议定书》列入温室气体的清单中。在欧洲,有些国家已经在一些制冷空调领域禁止使用HFCs ,并且进一步提议从某些领域逐步淘汰HFCs。有些国家立法将在21 世纪20 年代严格限制或淘汰使用R134a 制冷剂,这就使得制冷与空调行业在适应淘汰CFCs和HCFCs类制冷剂转向使用HFCs制冷剂时又必须寻求的替代物。 在环境保护与制冷剂替代的研究进程中,水,氨,碳氢化合物以及CO 等自然制冷 2 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前国际制冷学会主席挪威的认为,自然制冷剂是解决环境问 具有其他制冷剂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运动黏度低,动题的最终方案。天然制冷剂CO 2 力黏度低,压比小(约为~),比体积小,单位容积制冷量大,高导热率,高定压比热容以及低的表面张力,而且还具有环保,易购买,安全性等优点,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所以,前国际制冷学会科技理事会主席Lorentzen认为CO 是“无可替 2 代的制冷剂”。它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自然制冷剂,并有望成为21世纪理想的环保自然制冷剂之一,因此国内外对以CO2作为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目前,CO2制冷技术主要应用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在汽车空调中的应用,二是在各种热泵中的应用,三是在复叠式制冷系统中的应用。自从CO2作为环保制冷剂被再次提出以来,人们已经开发出应用于不同场合的CO2压缩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活塞压缩机、滚动活塞压缩机、摆动活塞压缩机、涡旋压缩机、滑片压缩机和螺杆压缩机。相比其他工质的压缩机,CO2压缩机的特点是工作压力高,结构尺寸小,压比小以及吸排气压差大,效率比较高。 现在,二氧化碳制冷压缩机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研发对象,全球压缩机生产企业,包括丹佛斯、比泽尔、都凌以及艾默生等都顺应了这个潮流,纷纷推出二氧化碳压缩机,并为商业部门提供了二氧化碳解决方案。据了解,丹佛斯的二氧化碳气体冷却器解决方案具有安装调试简便、最大系统运转效率等优点。作为减少碳足迹的积极响应者,丹佛斯的TN型压缩机曾荣获“AHR创新奖”。比泽尔作为最早推出二氧化碳制冷压缩机的厂商,多年来一直与世界上主要的客户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共同研

制冷压缩机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当前国内外制冷压缩机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能源与动力工程162班韩杰 5902616051 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和心脏。压缩机引的能力和特征决定了制冷 系统的能力和特征。某种意义上,制冷系统的设计与匹配就是将压缩机的能力 体现出来。因此,世界各国制冷行业无不在制冷压缩机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 精力,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压缩机的技术和性能水平日新月异。压缩机的种类很多,目前在我国的市场中涌现了很多种类的压缩机,而且其用 途十分广泛。压缩机的种类包括目前活塞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这两种压 缩机应用较为广泛,应用范围也较广,而像是双螺杆式压缩机,涡轮式压缩机 则属于新型的压缩机,也应用在不同的行业和产业上,各种压缩机机理不同, 应用范围也不同,但每一种压缩机都有不同的优势,因此他们都在不同的行业 发挥着自己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来经济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 不断进步,我国科学技术竞争力不断增强,制冷与空调压缩机技术也在一定程 度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制冷与空调压缩机技术的发展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科学 技术的水平。但随着国家的发展,制冷与空调压缩机的技术要不断地适用新形 势下的要求 对于现在国内外制冷压缩机的现状,主要由以下几点表明: 一:透平式压缩机 具有高速旋转叶轮的动力式压缩机。它依靠旋转叶轮与气流间的相互作用 力来提高气体压力,同时使气流产生加速度而获得动能,然后气流在扩压器中 减速,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进一步提高压力。在压缩过程中气体流动是连续的。透平压缩机是在通风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广泛用于各种工艺过程中 输送空气和各种气体,并提高其压力。由于透平式压缩机仅仅适用于大型建筑 物的空气调节,需求量有限,因而占有的市场份额也不高,但它在大冷量范围 内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

丙烯制冷压缩机601JT透平操作说明书

档案号:手册编号: 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6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 乙烯装置 丙烯制冷压缩机601JT透平操作说明书 合同号: 项目编号:R05T000703 制造厂家:Elliott Ebara Turbomachinery Corp. 二○○六年四月

目录 介绍 (1) 关于开箱后的操作程序说明 (1) 供汽 (2) EBARA公司关于蒸汽纯度指标的说明 (2) 安全注意事项 (3) 控制系统说明 (4) 执行机构 (4) TM25执行机构 (4) 正确过滤 (4) 跳车阀和节流阀 (5) 系统操作 (5) 首次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5) 关于蒸汽透平系统初次开车的建议 (8) 透平脱机运行检查 (9) 透平超速试验 (16) 调速器超速跳车试验 (16) 联机运行检查 (17) 稳定透平速度 (18) 热矫正检查 (18) 振动能级 (18) 开车程序 (18) 常规操作 (19) 机组停车 (19) 正常停车程序 (19) 紧急停车(跳车指令) (20) 运行检查 (20) 日常机组运行检查 (20) 自动密封蒸汽和泄流系统 (21) 旋转装置的运行 (22) 透平操作数据表(3-1) (23) 冷开车曲线图(3-1) (24) 蒸汽透平性能曲线说明 (26) 透平预测性能一览表 (27) 埃利奥特公司对蒸汽流量与透平轴功率的预测性能曲线 (29) 蒸汽流量与透平排气压力的设计操作限定值 (30)

第三章:透平操作说明书 (兰州60万吨乙烯改造项目丙稀(译者注:请确认plopylene是否拼写有误)制冷压缩机 601JT驱动装置) EBARA系列编号:R05T000703 机架编号:SNV-9 Elliott SNV-9型透平为多级、多阀门、凝汽式、单控制抽汽式蒸汽透平。本透平则配有旋转装置。 介绍: 认真遵循本说明可使设备达到设计性能和长期运行。设备成功运行关键在于认真安装,仔细开车,并在重大质量修理工作发生之前制定一套维修计划。设备的开、停车程序依其特殊的设计而定。本说明书旨在对设备的开、停车程序提供指导。 设备初次开车时,建议Ebara公司派出代表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有关设备运行的任何问题,可以直接与Ebara公司驻当地的办事机构联系。 设备初次开车期间,建议透平、传动装置和调速器制造厂家的服务代表能够参加开车,以确保所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正确。 如果需要了解调速器、超速跳车系统和执行装置,请参阅第六章“附件”一章关于调速器、超速跳车系统和执行装置的说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正确使用超速跳车系统。 请务必认真阅读、研究本操作手册,阅读、研究与控制盘、跳车和节流阀、油系统以及与透平相连的所有其它硬件相关的其它使用手册。 关于开箱后的操作程序说明 1 设备对正完成,且开车之前,拆除所有运输包装材料,并且进行必要的调整。 参见“运输包装(NMP轴承箱)”图纸和“透平组件”图纸。 拆除侧面的包装运输板、垂直对正板和螺丝。 松动四颗螺丝,调整蒸汽端轴承箱的间隙,以满足箱体热膨胀。 拆除“透平组件”中的#3-21、#3-22、#3-23和#3-24组件。 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