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NFC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NFC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NFC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作者:————————————————————————————————日期:

NFC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信息学院2011级通信三班吴志鹏 201100120117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通过对NFC技术的原理分析,进而引入NFC 技术的重要应用---手机支付,来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技术上主要从NFC技术的原理,发展,工作模式,技术特征,优缺点对比来介绍;应用上主要从手机支付,运营商合作,国内外现状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NFC技术虽然现在在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NFC(近场通信)技术手机支付优缺点前景

一·引言:

2013年6月10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共同推出了移动支付联合产品——手机钱包,手机钱包将客户的各种实体卡(如银行卡、公交卡、校园/企业一卡通、会员卡等)电子化,客户通过手机钱包客户端下载电子卡应用到NFC-SIM卡后,拿着NFC手机便可实现商户消费、刷公交、刷门禁等,为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用户借助中国移动手机钱包客户端,将可进行手机“闪付”所需的多种操作,包括金融IC卡申办、账户余额查询、电子现金圈存等。通过移动手机钱包将可向银行提交办卡申请,并将审核通过的卡片信息下载至专用手机NFC-SIM卡,省去银行柜面等传统方式办卡的繁琐。配套使用具备近距离无线通讯(NFC)功能的手机终端,完成办卡后,便可在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终端上快捷支付。

那么,什么是NFC技术,手机支付有什么优势所在?在中国,手机支付的前景如何?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各种资料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得出NFC的发展及前景。

二·正文:

1.NFC技术原理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最早由Sony和Philips各自开发成功,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同时,NFC也因为其相比于其他无线通讯技术较好的安全性被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比作机器之间的“安全对话”。[4]

NFC 芯片是具有相互通信功能,并具有计算能力,在Felica标准中还含有加密逻辑电路,MIFARE的后期标准也追加了加密/解密模块(SAM)。

NFC标准兼容了索尼公司的FeliCaTM标准,

以及ISO 14443 A,B,也就是使用飞利浦的MIFARE

标准。在业界简称为TypeA,TypeB和TypeF,其

中A,B为Mifare标准,F为Felica标准。[3]

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

换数据。在被动模式下,启动NFC通信的设备,也称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RF-field),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

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称为NFC 目标设备(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load modulation)技术,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此通信机制与基于ISO14443A、MIFARE 和FeliCa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因此,NFC发起设备在被动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连接和初始化过程检测非接触式智能卡或NFC目标设备,并与之建立联系。

在主动模式下,每台设备要向另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都必须产生自己的射频场。如图1所示,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都要产生自己的射频场,以便进行通信。这是对等网络通信的标准模式,可以获得非常快速的连接设置。[5]

2.NFC技术特点

NFC和蓝牙(Bluetooth)都是短程通信技术,而且都被集成到移动电话。但NFC不需要复杂的设置程序。NFC也可以简化蓝牙连接。

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

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2]

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

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

最后,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NFC还优于红外和蓝牙传输方式。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机制,NFC比红外更快、更可靠而且简单得多。

与蓝牙相比,NFC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蓝牙能够弥补NFC通信距离不足的缺点,适用于较长距离数据通信。因此,NFC和蓝牙互为补充,共同存在。事实上,快捷轻型的NFC协议可以用于引导两台设备之间的蓝牙配对过程,促进了蓝牙的使用。

具体对比如下表:[5]

NFC 蓝牙红外

网络类型点对点单点对多点点对点

使用距离≤0.1m ≤10m ≤1m

速度106, 212, 424 kbps

规划速率可达868

kbps

721 kbps 115kbps

2.1 Mbps ~1.0 Mbps

建立时间< 0.1s 6s 0.5s

安全性具备,硬件实现具备,软件实

现不具备,使用IRFM 时除外

通信模式主动-主动/被动主动-主动主动-主动

成本低中低

3.国内外NFC技术发展

日本的电信运营商在很早之前就开始普

及NFC功能,加上日本是一个比较注重效率

的国家,所以在日本的大城市中几乎每个商

铺和自动售货机均支持NFC支付。在发生交

易以后,手机运营商会自动扣除手机话费余

额,而后付费的用户可以像信用卡一样到月

底统一支付。

日本游客手持具有NFC功能的手机,在

韩国的机场可以下载韩国机场商户的电子优

惠券到手机中,这样,日本游客就可以在韩

国享受商户优惠的折扣。同样,韩国游客在日本的机场时,用NFC手机也可以享受到日本商户的优惠。这是在全球统一的移动支付标准的前提下才可以做到的事情。

在英国,NFC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当地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当游客走进某艺术馆,只需要将手机对准绘画作品下方的接触点,以NFC实施数据传输,游客的手机上就会显示该作品的作者背景、创作年代等一系列信息。

在法国尼斯市的城市公交亭、咖啡馆以及户外海报上,NFC应用更是随处

可见。咖啡馆提供的免费上网服务不再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等繁琐的步骤,用户只需在进门时将手机轻触商家固定的接触点即可。随着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在越来越多领域得到应用,法国政府看到了该技术在促进城市信息化、智能化方面的巨大潜力。2011年,法国政府启动了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项目招标,共甄选了17个地区作为示范区域,主要发展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在以下几个领域的应用:

公共交通:车票、停车、公用自行车租赁等;

公共服务:大厦门禁卡、学校服务管理和收银等;

信息服务:旅游路线、生活信息等。

17个地区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应用方面各具特色。例如,在马赛市,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应用主要框定了六大主题:市民生活、旅游、文化、大学生生活、医疗和商务。马赛市计划为此投入650万欧元,其中250万欧元来自国家资助基金。目前,在马赛市区,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已经在部分交通工具上得到了使用。

在中国,NFC技术起步较晚,今年2月和4月,中国移动分别与中国银联、光大银行联合推出手机钱包业务。据中国移动天津公司市场经营部商城运营室经理莫非介绍,使用该业务,需在具有NFC模块的手机下载一个“钱包”应用,打开应用后,可在其中下载银行卡、公交卡、优惠券、加油卡等各种虚拟卡,并输入信息绑定实体卡。一部手机可以绑定很多张银行卡,并可在支持“闪付”的POS机上“刷手机”。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联合推出的“联通招行手机钱包”,同样是基于NFC技术的手机近场支付产品。此外,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也表示,2013年中国电信将与银行合作采用NFC-SWP方案推出电子钱包,将规模

投放NFC-SIM卡,并启动终端定制。

4.手机支付应用

中国移动今年把手机钱包作为重点业务,全年计划销售NFC终端超过千万,加强与海外运营商合作,为NFC的全球互联互通积极努力。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数据部副总经理沈红群介绍,用户可使用NFC手机中预置的“手机钱包”客户端或通过MM等渠道进行下载,通过客户端实现各行业电子卡应用的空中下载、开通、更新、删除等,手机钱包客户端中专门设立了银联专区,下载各类银行卡应用。[1]

另外,中国移动搭建NFC多应用开放平台(TSM),可开放接入各行业的应用,提供空中发卡能力,分配独立空间并确保安全。

目前,手机钱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4个重点城市优先推广,并逐步推广到全国,重点发展银行卡、市政公交卡、校园卡企业卡、会员卡优惠券等几大领域。

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总经理助理唐剑锋提出,预计到9月底,将有超过20款TD-SCDMA NFC手机上市,有数款TD-LTE手机上市,涵盖国内外主要手机品

牌,价位全面覆盖从500元到5000元各个档位,支持最新版本的Android系统和Windows Phone系统,预计全年将实现千万级的NFC终端销量出门只需带一部装载有NFCSIM卡手机,轻轻一刷就能搞定小额消费。[7]

5.NFC技术的应用前景

NFC具有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和更富直观性等特点,这让它在某些领域显得更具潜力。NFC通过一个芯片、一根天线和一些软件的组合,能够实现各种设备在几厘米范围内的通信,而费用仅为2-3欧元。如果NFC技术能得到普及,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甚至改变使用信用卡、钥匙和现金的方式。

但是在我看来,NFC技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各方去完善。在银行售后管理体系中,就算用户的银行卡在自己的口袋里,却在异地被提现,被使用,银行只会脱责,不会担责。这样的售后体验真是极差的。移动支付与第三方支付企业、金融企业有关,希望不要步国内银行售后管理体系的后尘,能完善售后服务,完善赔付机制。

现在NFC只是发展起步阶段,各路专家都看好其发展前景,有相互合作的愿景。而对拥有庞大的NFC智能手机使用群体来说,普及也并不是一件难事,相信NFC刷卡手机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占领高地应该不是很问题,其优势也应该挡得住指纹支付,远程支付等其它移动支付的冲击,在未来2-3年内挑起移动支付的大梁。

三·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整合了各种资料,分析了NFC这种近场通信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工作原理,通过手机支付这一NFC技术的重要应用,分析了手机支付应用的优点及不足。

在国外,NFC技术已经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当然由于基础设备不足,规则标准不一,安全性难以保证等因素,NFC技术的发展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毕竟主导趋势的苹果公司还没有在其iphone上添加NFC模块。NFC芯片成本低,易于贴附于手机电池,外壳上,这决定了未来它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手机支付,手机公交,手机门禁等等,通过手机完全可以实现。

在国内,各大运营商已经和银联开展合作,但是NFC标签却只是在高端手机上出现,如何进一步普及NFC标签,如何建设NFC相关的基础设施,还需要各大企业的大力推动。当然国家也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技术的发展应用。

总之,一项有用的技术必定不会被市场所埋没,科技总是会往使生活更加便利的方向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体验手机应用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四·参考资料:

[1] NFC分享快乐 ---最科技

[2] 那些机器之间的“对话”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

[3] ISO/IEC 18092:2013 ---国际标准组织

[4]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的发展历史 ---阿拉丁建筑电气论坛

[5] NFC维基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

[6] 通讯(NFC)标签种类 ---易传网.2012-7-3

[7] 运营商纷纷发力手机近场支付或爆发 ---互联网新资讯

NFC技术原理

NFC技术原理、优势及发展前景 本世纪初,当人们还在把目光聚焦在介于通讯层面的五花八门的手机附加功能上时,移动支付这个全新的支付概念已经进入中国,这不但改变了人们赋予手机的 传统“身份”,更加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中的支付手段与支付方式。一种方便、快捷的支付生活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关注。NFC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使得移动支付成为可能,这种技术尤其受到了年轻一族的热捧。 目前NFC最广泛的应用是手机地铁票,在包括我国广州在内的多个地区试用该技术后,都得到了广泛赞誉。方便的操作过程,将使NFC技术很有可能最终取代地铁RFID/xinpin/zhinenka/' target='_blank'>IC卡车票方案。尽管目前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大多还处于试用阶段,但是业界对其未来充满信心。 一、NFC概念简介 NFC英文全称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距离通讯技术。NFC 是脱胎于无线设备间的一种“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技术,为所有消费性电子产品提供了一个极为便利的通讯方式。 NFC在单一芯片上结合了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在数厘米(通常是15厘米以内)距离之间于13.56MHz频率范围内运作,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任意两个设备 (如移动电话)接近而不需要线缆接插,就可以实现相互间的通信,满足任何两个无线设备间的信息交换、内容访问、服务交换。 二、NFC技术背景 NFC是由飞利浦公司发起,由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由多家公司、大学和用户共同成立了泛欧联盟,旨在开发NFC的开放式架构,并推动其在手机中的应用。NFC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

RFID、NFC、ETC、UWB技术的原理与功能分析

RFID、NFC、ETC、UWB技术的原理与功能分析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将基本的日常管理统统交给人工智能去处理,从而从繁琐的低层次管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今天我们所谈及的几项技术就是基于这个目的应运而生。 【RFID】 射频识别,RFID(R adi o Frequency Iden TI fica TI 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的话,一般是微波,1-100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RFID读写器也分移动式的和固定式的,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 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相信很多人都对他相当了解,简单来说它就是电子标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射频信号耦合传输的特性,在读写器和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目的的技术。它的诞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莫得便利,正被广泛用于采购分配、商业贸易、生产制造、物流、防盗以及军事用途上。

【RFID的组成】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方便快捷,它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RFID 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960MHZ、微波2.4G,5.8G;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RFID、有源RFID以及半有源RFID。 射频识别系统至少应包括以下两个部分,一是读写器,二是电子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本文统称为电子标签)。另外还应包括天线,主机等。RFID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

NFC通信基本原理

NFC通信基本原理 1.3.1 近场通信原理 对于天线产生的电磁场,根据其特性的不同,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感应近场、辐射近场和辐射远场。它们主要通过与天线的距离来区分。感应近场区指最靠近天线的区域。在此区域内,由于感应场分量占主导地位,其电场和磁场的时间相位差为90°,电磁场的能量是振荡的,不产生辐射。辐射近场区介于感应近场区与辐射远场区之间。在此区域内,与距离的一次方、平方、立方成反比的场分量都占据一定的比例,天线方向图与离开天线的距离有关,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距离上计算出的天线方向图是有差别的。辐射近场区之外就是辐射远场区,它是天线实际使用的区域。在此区域,场的幅度与离开天线的距离成反比,且天线方向图与离开天线的距离无关,天线方向图的主瓣、副瓣和零点都已形成。 由于远场和近场的划分相对复杂,具体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测量目的来划分。一般而言,以场源为中心,在三个波长范围内的区域,可称为感应近场区;以场源为中心,半径为三个波长之外的空间范围称为辐射场。 NFC称为近场通信,其工作原理就是基于感应近场。在近场区域中,离天线或电磁辐射源越远,场强衰减越大,因此它非常适合短距离通信,特别是与安全相关的应用,如支付、门禁等。 1.3.2 NFC被动通信 发起NFC通信的一方称为发起方,通信的接收方称为目标方。被动通信是指在整个通信的过程中,由发起方提供射频场,选择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速率发送数据;目标方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从发起方的射频场中获取能量,使用负载调制的方式,以相同的速率将数据回传给发起方,如图1-11所示。这里的目标方可以是有源设备,如处于卡模拟模式或点对点通信模式的智能手机,或者是无源标签,如NFC标签、RFID标签等。本书中将通信的接收方,如有源设备和无源的标签,统一称为目标方。

nfc工作原理

在一些电影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在过门禁、乘车、消费或者是交换名片时仅仅是刷一下手机,十分方便。这并不是一项只有在未来才会出现的技术,其实它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那就是NFC。 近来,NFC又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一个关键词,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也频频出现,这都要归功于北京移动在近期推出的一项新业务。从今年7月22日开始,北京移动用户可以到指定的营业厅办理更换支持NFC功能的SIM卡,并且使用制定的NFC手机就可以实现刷手机来乘坐公交地铁,众多用户期盼已久的功能终于变成现实。 在我国首个手机NFC实际使用开始于2006年6月,当时由诺基亚和中国移动、飞利浦、易通卡公司在厦门试点NFC手机支付。用户使用内嵌NFC模块的诺基亚3220手机,可在厦门市任何一个易通卡覆盖的营业网点(公交汽车、轮渡、电影院、快餐店)进行手机支付。如今在北京使用指定的NFC 手机就可以实现刷手机来乘坐公交地铁,还支持在超市餐饮的小额消费等各项功能。 而NFC的用途远远不止这些,在未来用户仅仅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非常非常多的功能,例如,在车站实时刷新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在街边海报上和杂志上下载演唱会时间地点和节目表;在办公室发送短信控制家政服务员进出住宅的时间;在遍布市区的智能公用电话亭查询地图、公交线路、餐饮购物等信息;在学校全面代替现有学生证和学生卡以及公司员工的门禁卡;在银行任何有POS机的地方支付款项并用手机收取电子发票,可以说NFC技术能覆盖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NFC技术如此强大那么它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呢? NFC技术的工作原理 NFC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该技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NFC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NFC终端主要有三种工作模式: 1.主动模式 在主动模式下NFC终端可以作为一个读卡器,发出射频场去识别和读/写别的NFC设备信息。2.被动模式 这个模式正好和主动模式相反,此时NFC终端则被模拟成一张卡,它只在其他设备发出的射频场中被动响应,被读/写信息。 3.双向模式 在此模式下NFC终端双方都主动发出射频场来建立点对点的通信。相当于两个NFC设备都处于主动模式。 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据。在被动模式下,启动NFC通信的设备,也称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称为NFC目标设备(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技术,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

NFC手机识别身份证的技术实现思路

NFC手机识别身份证的技术实现思路 一、NFC终端结构 NFC终端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采用三种不同的工作模式:卡模拟模式、读卡器模式、点对点模式。读取身份证采用读卡器模式:NFC终端是主动设备,产生射频场;而外部的非接触卡作为被动设备。NFC终端具有符合ISO 14443、ISO15693或FeliCa标准的非接触式IC 卡阅读器功能,可以读取采用相同标准的外部非接触式IC卡。 NFC终端主要包括非接前端(CLF)、安全模块(Secure Element,SE)、天线(Antenna)三个主要部件,此外还包括NFC应用处理模块。 安全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应用和数据的安全存储,对外提供安全运算服务。安全模块还通过非接前端与外部读写设备进行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及交易过程的安全性。 非接前端:也称为NFC控制器,其功能包括射频信号的调制解调,非接触通信的协议处理。非接前端一方面连接射频天线,实现13.56MHz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另一方面与安全模块通信。天线:集成在终端内部,与非接前端相连接,实现13.56MHz射频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NFC 的实现方案中,一般非接前端、天线都集成在手机终端中,而安全模块可根据情况存放在不同的位置。根据安全模块存放的位置不同,NFC可分为不同的实现方案:1)将安全模块集成到手机终端上的NFC方案称为NFC全终端方案;2)将安全模块集成在SIM/UIM卡中的方案称为eNFC方案;3)安全模块存放在加载了安全芯片的MicroSD卡中的方案称为NFC-SD方案。 1、NFC全终端方案,要求安全模块符合EAL4+标准,按照《Global Platform卡片规范》进行安全管理,与传统智能芯片卡具备相同的安全级别。NFC全终端方案的标准成熟,得到众多终端厂商的认可和支持。此方案中由于安全模块与手机集成,有效避免了机卡接口和机卡兼容性问题。同时,由于通信处理芯片和射频处理芯片相互独立,可以确保移动通信和射频处理的并发处理,彼此互不干扰。典型业务:谷歌钱包 NFC全终端安全芯片无法与手机终端物理分离,业务初始化、个人化、业务更新和管理不方便,而且用户更换手机时,所有业务需重新转移到新手机,成本高,流程长。 2、eNFC方案,技术还具有诸多阻碍,例如专利、规范等,最重要的是,支持eNFC的手机终端很少,eNFC的产业链不成熟,该技术的商用还有较大障碍,目前还没有比较典型的商用案例。 3、NFC-SD方案,典型业务:NFC-SD方案被中国银联定为其移动现场支付标准。需要手机终端厂商定制手机终端,产业链还不成熟。

NFC技术原理

近距离无线通信 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换数据。在被动模式下,启动NFC通信的设备,也称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RF-field),如图2所示。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称为NFC目标设备(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load modulation)技术,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此通信机制与基于ISO14443A、MIFARE和FeliCa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因此,NFC发起设备在被动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连接和初始化过程检测非接触式智能卡或NFC目标设备,并与之建立联系。 图1:NFC主动通信模式 在主动模式下,每台设备要向另一台设备发送数据时,都必须产生自己的射频场。如图1 所示,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都要产生自己的射频场,以便进行通信。这是对等网络通信的标准模式,可以获得非常快速的连接设置。 图2:NFC被动通信模式。 如图2所示,移动设备主要以被动模式操作,可以大幅降低功耗,并延长电池寿命。在一个应用会话过程中,NFC设备可以在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切换自己的角色。利用这项功能,电池电量较低的设备可以要求以被动模式充当目标设备,而不是发起设备。 1. 标准化 NFC是符合ECMA 340与ETSI TS 102 190 V1.1.1以及ISO/IEC 18092标准的一种开放式平台技术。这些标准详细规定NFC设备的调制方案、编码、传输速度与RF接口的帧格式,以及主动与被动NFC模式初始化过程中,数据冲突控制所需的初始化方案和条件。此外,这些标准还定义了传输协议,其中包括协议启动和数据交换方法等。 NFC空中接口符合以下标准: ISO/IEC 18092 NFCIP-1 / ECMA-340 / ETSI TS 102 190 V1.1.1 (2003-03) ISO/IEC 21481 NFCIP-2 / ECMA-352 / ETSI TS 102 312 V1.1.1 (2004-02) NFC测试方法符合以下标准: ISO/IEC 22536 NFCIP-1 RF 接口测试方法 / ECMA-356 / ETSI TS 102 345 V1.1.1 (2004-08) ISO/IEC 23917 有关NFC 的协议测试方法 / ECMA-362 ISO/IEC 21481和ECMA 352中定义的NFC IP-2指定了一种灵活的网关系统,用来检测和选择三种操作模式之一——NFC数据传输速度、邻近耦合设备(PCD)和接近耦合设备(VCD)。选择既定模式以后,按照所选的模式进行后续动作。网关标准还具体规定了RF接口和协议测

NFC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NFC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作者:————————————————————————————————日期:

NFC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前景 信息学院2011级通信三班吴志鹏 201100120117 摘要:在本文中,我们主要通过对NFC技术的原理分析,进而引入NFC 技术的重要应用---手机支付,来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技术上主要从NFC技术的原理,发展,工作模式,技术特征,优缺点对比来介绍;应用上主要从手机支付,运营商合作,国内外现状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NFC技术虽然现在在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必然会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NFC(近场通信)技术手机支付优缺点前景 一·引言: 2013年6月10日,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共同推出了移动支付联合产品——手机钱包,手机钱包将客户的各种实体卡(如银行卡、公交卡、校园/企业一卡通、会员卡等)电子化,客户通过手机钱包客户端下载电子卡应用到NFC-SIM卡后,拿着NFC手机便可实现商户消费、刷公交、刷门禁等,为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用户借助中国移动手机钱包客户端,将可进行手机“闪付”所需的多种操作,包括金融IC卡申办、账户余额查询、电子现金圈存等。通过移动手机钱包将可向银行提交办卡申请,并将审核通过的卡片信息下载至专用手机NFC-SIM卡,省去银行柜面等传统方式办卡的繁琐。配套使用具备近距离无线通讯(NFC)功能的手机终端,完成办卡后,便可在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终端上快捷支付。

那么,什么是NFC技术,手机支付有什么优势所在?在中国,手机支付的前景如何?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各种资料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分析得出NFC的发展及前景。 二·正文: 1.NFC技术原理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最早由Sony和Philips各自开发成功,主要用于手机等手持设备中提供M2M(Machine to Machine)的通信。由于近场通讯具有天然的安全性,因此,NFC技术被认为在手机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同时,NFC也因为其相比于其他无线通讯技术较好的安全性被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比作机器之间的“安全对话”。[4] NFC 芯片是具有相互通信功能,并具有计算能力,在Felica标准中还含有加密逻辑电路,MIFARE的后期标准也追加了加密/解密模块(SAM)。 NFC标准兼容了索尼公司的FeliCaTM标准, 以及ISO 14443 A,B,也就是使用飞利浦的MIFARE 标准。在业界简称为TypeA,TypeB和TypeF,其 中A,B为Mifare标准,F为Felica标准。[3] 支持NFC的设备可以在主动或被动模式下交 换数据。在被动模式下,启动NFC通信的设备,也称为NFC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RF-field),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

NFC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概述

NFC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概述 日前,移动支付成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一个热点领域,除了谷歌、苹果、亚马逊、PayPal等科技巨头之外,星巴克、麦当劳等传统服务业巨头,也在通过移动支付、购买等手段,帮助自身业务实现移动化。而移动支付正是NFC技术应用的多个领域之一。 NFC技术是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互联技术二者整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只要任意两个设备靠近而不需要线缆接插,就可以实现相互间的通信,可以用于设备互联、服务发现以及移动商务等广泛的领域。关于NFC的技术原理,简而言之,即主设备(NFC发起者)在供电产生的RF场中对NFC目标设备发出初始命令,命令的通信传输速度由发起者选定,一般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6kbit/s、212kbit/s或424kbit/s,在目标设备接受命令后通过相同的方式和速率对主设备进行应答。由于此通信机制与基于ISO14443A、MIFARE 和FeliCa的非接触式智能卡兼容,因此,NFC发起设备在被动模式下,可以用相同的连接和初始化过程检测非接触式智能卡或NFC目标设备,并与之建立联系——这也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NFC手机可以作为乘车票通过接触进行支付的缘由。 很多人说,NFC与RFID在技术特点和使用功能上重复,事实上这俩者有许多区别。相比于RFID,NFC将非接触读卡器、非接触卡和点对点功能整合进一块单芯片,而RFID必须有阅读器和标签组成。RFID只能实现信息的读取以及判定,而NFC技术则强调的是信息交互。通俗的说NFC就是RFID的演进版本,双方可以近距离交换信

息。NFC手机内置NFC芯片,组成RFID模块的一部分,可以当作RFID无源标签使用进行支付费用;也可以当作RFID读写器,用作数据交换与采集,还可以进行NFC手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目前,NFC主要应用于手机中。虽然现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非接触式技术”,移动运营商通常最感兴趣的是NFC技术。具备NFC 技术的移动终端被设计工作在很短的距离,典型为小于4cm,并为用户提供一种快速、简单和安全的方式来体验一系列全新的非接触式服务的业务应用。NFC手机作为最具吸引力的NFC载体,可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便利,比如NFC手机可集成IC卡钱包以实现随时随地的现场支付功能;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电子商品(如电影票等票物信息、手机铃声及游戏等信息)并直接支付购买,远程传送到NFC 手机;可通过手机实现公交一卡通功能。总而言之,NFC手机替代物理卡,可节省服务商的成本,并提供给用户更方便的服务。 参考资料:张新程、付航、李天璞、徐露《物联网关键技术》

关于NFC的详细解析

说到NFC,我们大家并不陌生,移动支付、扫码乘车......都会看到它的存在。那么,NFC技术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又会带来哪些新机遇? NFC是什么?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即“近场通信”,顾名思义,这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电子设备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 近场通信,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种。 具体来说,它是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

NFC由REID演变而来? NFC与RFID看似相似,但其实有很多区别,因为RFID本质上属于识别技术,而NFC属于通信技术。 区别1. 工作频率 NFC的工作频率为13.56MHz;而RFID的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135KHz),高频(13.56MHz)及超高频(860MHz-960MHz)。 区别2. 工作距离 NFC的工作距离一般小于10cm,从而更好地保证业务的安全性;而RFID因具有不同的频率,其工作距离在几厘米到几十米不等。 区别3. 工作模式 NFC同时支持读写模式和卡模式;而在RFID中,读卡器和非接触卡是独立的两个实体,不能切换。 区别4. 点对点通信 NFC支持P2P模式;RFID不支持P2P模式。 区别5. 应用领域 NFC多数应用在门禁,公交卡,手机支付等领域;而RFID更多的工作在生产,物流,跟踪和资产管理上。 NFC的三种工作模式 1.读卡器模式 这是一种主动模式,数据在NFC芯片中,好比“刷标签”。 通过支持NFC的电子设备从带有NFC芯片的标签、贴纸、名片等媒介中读写信息。当设备

NFC基础知识

NFC 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种。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国际标准、ECM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 NFC近场通信技术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联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在单一芯片上结合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的功能,能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工作频率为13.56MHz.但是使用这种手机支付方案的用户必须更换特制的手机。目前这项技术在日韩被广泛应用。手机用户凭着配置了支付功能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全国:他们的手机可以用作机场登机验证、大厦的门禁钥匙、交通一卡通、信用卡、支付卡等等[1]。 中文名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原版名称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开发商 飞利浦、诺基亚和索尼共同开发 设备载体 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控件工具 应用 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技术

发展历史 大概在2003 年,当时的philips 半导体和Sony 公司计划基于非接触式卡技术发展一种与之兼容的无线通讯技术。飞利浦派了一个团队到日本和sony工程师一起闭关三个月,然后联合对外发布关于一种兼容当前ISO14443 非接触式卡协议的无线通讯技术,取名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