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2电磁感应章末检测

人教版选修3-2电磁感应章末检测
人教版选修3-2电磁感应章末检测

第四章电磁感应章末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竖直平面内有一金属环,半径为 a,总电阻为R,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

R

强磁场垂直穿过环平面,与环的最高点A铰链连接的长度为2a,电阻为

R

的导体棒AB由水平位置紧贴环面摆下(如图1所示)?当摆到竖直位置时,B点的线速度为v,则这时AB两端的电压大小为()

__ _ _ _ 2Bav_ Bav

A.2Bav

B. Bav

C. 3

D._3-

答案 D

解析由推论知,当导体棒摆到竖直位置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 Blv中

1 =B 2a ? = Bav,

此时回路总电阻R总二R+ R=乎,这时AB两端的电压大小U =-ER=Ba v,

4 2 4' R总4 3 ' D项正确.

2.如图2所

示,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环一条形磁铁的S极竖

直向下迅速靠近两环中间

时,则(

A.a、b均静止不动B . C. a、b互相远离D.

a和b,当

图1

a、

a、b均向上跳起

答案 C

3.如图3所示,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0.3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1,通过导线截

面的电荷量为q1;第二次用0.9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 W2,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2,则()

图3 A. W

i

C. Wi>W 2, q i = q 2

D. Wi>W 2, q i >q 2

答案 C

解析 设线框长为1l,宽为12,第一次拉出速度为V i,第二次拉出速度为V 2, 则V 1= 3V 2.

匀速拉出磁场时,外力所做的功恰等于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有 W 2 2 2 2

=F i ? = Bl ib l i = B 丁1,同理W 2= B "RY 故W i >W 2;又由于线框两次拉出过

△①

程中,磁通量的变化量相等,即 △①=△①2,由q=_R ,得q i =q 2.

4. 如图4所示,在PQ 、QR 区域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一导线框abcdefa 位于纸面内,框的邻边都相互 垂直,bc 边与磁场的边界P 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从t=0时刻开 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以a^cf e^f

为线框中的电动势E 的正方

向,以下四个E-t 关系示意图中正

确的是( 答案 C

解析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可判定线框刚开始进入磁场时, 电流方向,即感 应电动势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故 D 选项错误;1s ?2s 内,磁通量不变化,感 应电动势为0, A 选项错误;2s ?3s 内,产生感应电动势 E = 2Blv + Blv = 3Blv, 感应电动

势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正方向),故C 选项正确.

5. 如图5所示,用恒力F 将闭合线圈

自静止开始(不计摩擦)从图示位置向 左加速拉出有界匀强磁场,则在此过程中()

E

E E

O O

图5

)A .线圈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线圈向左运动且速度逐渐增大

C.线圈向左运动且加速度逐渐减小

D. 线圈中感应电流逐渐增大 答案 BCD

解析 加速运动则速度变大,电流变大,安培力变大?安培力是阻力,故加

速度减小?故选B 、C 、D 项.

6. 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的距离为 d,用导线与一个n 匝线圈相连,线圈 电阻为r ,线圈中有竖直方向的磁场,电阻 R 与金属板连接,如图6所示,两板 间有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 q 的油滴恰好处于静止?则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变化情况和磁通量的变化率分别是( )

答案 C

解析 油滴静止说明电容器下极板带正电,线圈中电流自上而下 (电源内 部),由楞次定律可以判断,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 为向上的减弱或向下的增强.

△①

又E= n 云①

U R = R+;E ?

晋=mg ③

△① mgd R+ r At — n Rq 7?如图7所示,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绕制的矩形导线框

abed 处于匀强磁场中, 另一种材料的导体棒 MN 可与导线框保持良好接触并做无摩擦滑动?当导体棒

MN 在外力作用下从导线框左端开始做切割磁感线的匀速运动一直滑到右端的 过程中,导线框上消耗的电功率的变化情况可能为 ()

图7

A ?逐渐增大

B. 先增大后减小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接着再减小

答案 BCD

A ?磁感应强度

B 竖直向上且正增强, B ?磁感应强度 B 竖直向下且正增强,

C ?磁感应强度 B 竖直向上且正减弱, 6

△① dmg At — nq

△①—dmg

At — nq

△① dmg R+ r D ?磁感应强度 B 竖直向下且正减弱, At — nRq

A ① dmgr R+ r At — nRq

由①②③式可解得:

解析导体棒MN

在框架上做切割磁感线的匀速运动,

相当于电源,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当于电源的电动势 E,其电阻相当于电源的内阻r,线框abed相当于外电路,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于MN的运动,外电路的电阻是变化的,设 MN左侧电阻为R i,右侧电阻为

R2,导线框的总电阻为 R= R i + R2,所以外电路的并联总电阻:

R 外=R i R2/(R i + R2) = R1R2/R

由于R i + R2= R为定值,故当R i = R2时,R外最大.

在闭合电路中,外电路上消耗的电功率 P外是与外电阻R外有关的.

1^2 R = E2

R外+ r; 外(R外—r 丫

j + 4r

可见,当R外=r时,P外有最大值,P外随R外的变化图象如右图所示. 下面根据题意,结合图象讨论 P外变化的情况有:

⑴若R外的最大值R max Vr,则其导线框上消耗的电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

(2)若R外的最大值R max>r,且R外的最小值R min Vr,则导线框上消耗的电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接着再减小.

(3)若是R外的最小值R min>r,则导线框上消耗的电功率是先减小后增大. 综上所

述,B、C、D均可选.

8 .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a、

E为电源,S为开关.关于两灯泡点亮和

熄灭的先后次序,

解析合上开关S后,电流由零突然变大,电感线圈产生较大的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增大,故l b>|a,随电流逐渐增大至稳定过程,电感的阻碍作用越来越小,

故合上开关,b先亮,a逐渐变亮;开关S断开后,虽然由于电感L产生自感电动势的作用,灯a、b回路中电流要延迟一段时间熄灭,且同时熄灭,故选C.

9.如图9所示,用细线悬吊一块薄金属板,在平衡位置时,板的一部分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与板面垂直,当让薄板离开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摆P夕卜=

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为自感线圈,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上开

关,

B.合上开

关,

C.合上开

-?----

I

图8

b逐渐变亮;断开开关,

a逐渐变亮;断开开关,

a先亮,

b先亮, b先亮,

a、b同时亮;断开开关,b先熄灭,a后熄灭

a、b同时熄灭 a先

熄灭,b后熄灭

a、b同时熄灭

动时,它将()

图9

A .做简谐振动

B.在薄板上有涡流产生

C.做振幅越来越小的阻尼振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答案 BC

解析本题考查涡流的产生.由于电磁感应现象,薄板上出现电流,机械能减少,故正确答案为B、C.

1。.如图10所示,相距为d的两水平虚线分别是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的边

界,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正方形线框abed边长为L(L

磁场时速度也为v o.从ab边刚进入磁场到cd边刚穿出磁场的整个过程中()

图10

A .线框一直都有感应电流

B ?线框有一阶段的加速度为g

C.线框产生的热量为mg(d+ h+ L)

D.线框做过减速运动

答案 BD

解析从ab边进入时到cd边刚穿出有三个过

程(四个特殊位置)如图

x| X XXX K

X X

] II H N

由I位置到U位置,和由川位置到W位置线框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所以这两个过程中有感应电流,但由U位置到川位置,线框中磁通量不变化,所以无感应电流;故A错,由U到川加速度为g,故B正确.

因线框的速度由V。经一系列运动再到V。且知道有一段加速度为g的加速过程故线框一定做过减速运动,故 D正确;由能量守恒知,线框产生的热量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mg(d+ L),故C错误.

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9分,第12题4分,共13分)

11.(9分)如图11所示,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电磁感应单元测试题(含详解答案)

第十二章电磁感应章末自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图1 1.如图1所示,金属杆ab、cd可以在光滑导轨PQ和RS上滑动,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ab、cd分别以速度v1、v2滑动时,发现回路感生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v1和v2的大小、方向可能是() A.v1>v2,v1向右,v2向左B.v1>v2,v1和v2都向左 C.v1=v2,v1和v2都向右D.v1=v2,v1和v2都向左 解析:因回路abdc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生电流,由题意可知回路abdc的面积应增大,选项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图2 2.(2009年河北唐山高三摸底)如图2所示,把一个闭合线圈放在蹄形磁铁两磁极之间(两磁极间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蹄形磁铁和闭合线圈都可以绕OO′轴转动.当蹄形磁铁匀速转动时,线圈也开始转动,当线圈的转动稳定后,有() A.线圈与蹄形磁铁的转动方向相同 B.线圈与蹄形磁铁的转动方向相反 C.线圈中产生交流电 D.线圈中产生为大小改变、方向不变的电流 解析:本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考点.根据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可知A正确、B错误;最终达到稳定状态时磁铁比线圈的转速大,则磁铁相对

图3 线圈中心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产生的电流为交流电. 答案:AC 3.如图3所示,线圈M和线圈P绕在同一铁芯上.设两个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与图中所标的电流方向相同时为正.当M中通入下列哪种电流时,在线圈P中能产生正方向的恒定感应电流() 解析:据楞次定律,P中产生正方向的恒定感应电流说明M中通入的电流是均匀变化的,且方向为正方向时应均匀减弱,故D正确. 答案:D 图4 4.(2008年重庆卷)如图4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铜质矩形线圈,当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从线圈中线AB正上方等高快速经过时,若线圈始终不动,则关于线圈受到的支持力N及在水平方向运动趋势的正确判断是() A.N先小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左 B.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左 C.N先小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右 D.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右 解析:由题意可判断出在条形磁铁等高快速经过线圈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先增加后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判断:在线圈中磁通量增大的过程中,线圈受指向右下方的安培力,在线圈中磁通量减小的过程中,线圈受指向右上方的安培力,故线圈受到的支持力先大于mg 后小于mg,而运动趋势总向右,D正确. 答案:D 5.如图5(a)所示,圆形线圈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正上方悬挂一相同线圈Q,P和Q 共轴,Q中通有变化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P所受的重力为G,桌面对P的支持力为F N,则() 图5 A.t1时刻F N>G B.t2时刻F N>G C.t3时刻F N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 1.有关乙炔(H-C=C-H)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 2.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 A.碘单质 B.水C.苯酚 D.己烷 3.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A.H2O B.CH4 C.SiH4 D.NH4+ 4.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 .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B.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C.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D.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5.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 C.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 D.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 6.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原子中共有3个未成对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层 C.该元素原子的M能层共有8个电子 D.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 7.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B.HF C.Cl2 D.F2

电磁感应章末测试题

6、( 2012年4月上海长宁区二模)如图所示,矩形闭合线圈 且AB 0O 所在平面与线圈平面垂直.如要在线圈中形成方向为 abcd 竖直放置,00是它的对称轴,通电直导线 AB 与00平行, abcda 的感应电流,可行的做法是 (A ) AB 中电流I 逐渐增大 (B ) AB 中电流I 先增大后减小 (C ) AB 中电流I 正对00靠近线圈 (D ) 线圈绕00轴逆时针转动90° (俯视) 1、(2012上海浦东期末)一足够长的铜管竖直放置,将一截面与铜管的内截面相同,质量为 不考虑磁铁与铜管间的摩擦,磁铁的运动速度( ) (A )越来越大. (B ) 逐渐增大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 (C ) 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 (D ) 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之后在一定区间变动. 2、2012年3月陕西宝鸡第二次质检)如图所示,一电子以初速度 v 沿与金属板平行方向飞人 MN 极板间,突然发现电子向 M 板偏 转,若不考虑磁场对电子运动方向的影响,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开关S 闭合瞬间 B ?开关S 由闭合后断开瞬间 C ?开关S 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 P 向右迅速滑动 D ?开关S 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 P 向左迅速滑动 3、(2012年2月陕西师大附中第四次模拟)如图所示,铝质的圆筒形管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一条形磁铁从铝管的正上方由静止 开始下落,然后从管内下落到水平桌面上。已知磁铁下落过程中不与管壁接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 AX \ 剧A m 的永久磁铁块由管上端放入管内, A .磁铁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B ?磁铁在管内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磁铁在管内下落过程中,铝管对桌面的压力大于铝管的重力 D .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小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4、( 2012年2月济南检测)如图所示,线圈两端与电阻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在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 磁铁,磁铁的S 极朝下。在将磁铁的 S 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 A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a 到b 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 B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b 到a ,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 C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a 到 b 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 D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b 到a ,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 5、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从左向右匀速穿过线圈,当磁铁经过 A 、B 两位置时,线圈中( A. .感应电流方向相同,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B. .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C. .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D. .感应电流方向相同,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化学选修3第三章测试题

髙二化学选修3第三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2.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的晶体是 ( )。 A .金属晶体 B .原子晶体 C .离子晶体 D .分子晶体 3.下列化学式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 A .NaOH B .SiO 2 C .Fe D .C 3H 8 4.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晶体后均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NH 3、HD 、C 3H 8 B.SiO 2 、CO 2 、H 2SO 4 C .SO 2、PCl 5、AlCl 3 D.H 2O 、NaCl 、Si 3N 4 5.只需克服范德华力就能气化的是( ) A .液态二氧化硫 B .液态氨 C .液态氟化氢 D .水 6.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 A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B. 水结冰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少 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升高 D .HF 、HCI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7.下列各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能组成化学式为XY 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A.6和8 B.16和8 C .12和17 D.11和16 8.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和晶体类型都相同的是( ) A.金刚石和CO 2 B.NaBr 和HBr C .CH 4和H 2O D.Cu 和KCl 9.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 .沸点:333NH PH AsH >> B .熔点:344Si N NaCl SiI >> C .酸性:42434HClO H SO H PO >> C .碱性:()()3NaOH Mg OH Al OH 2>> 10.若金属铜的晶胞是一个"面心立方体",则金属铜平均每个晶胞占有的铜原子及配位数分别是( ) A.4 12 B.6 12 C.8 8 D.8 12 11.在30gSiO 2晶体中含有Si 一O 键的物质的量为( ) A.1mol B.1.5mol C.2mol D.2.5mol 12.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十三章电磁感应与电磁波初步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甲,一电流强度为I的通电直导线在其中垂线上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式中r 是A点到直导线的距离.在图乙中是一电流强度为I的通电圆环,O是圆环的圆心,圆环的半径为R,B是圆环轴线上的一点,OB间的距离是r0,请你猜测B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是( ) A. 2 2 R I B r ∝ B.()3 222 I B R r ∝ + C.() 2 3 222 R I B R r ∝ + D.() 2 3 222 r I B R r ∝ + 【答案】C 【解析】 因一电流强度为I的通电直导线在其中垂线上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 I r ,设比例系数为k,得:B=K I r ,其中 I r 的单位A/m; 2 2 R I r 的单位为A,当r0为零时,O点的磁场强度变 为无穷大了,不符合实际,选项A错误.()3 222 I R r + 的单位为A/m3,单位不相符,选项B错误,() 2 3 222 R I R r + 的单位为A/m,单位相符;当r0为零时,也符合实际,选项C正 确. () 2 3 222 r I R r + 的单位为A/m,单位相符;但当r0为零时,O点的磁场强度变为零了,不符合实际,选项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关键是结合量纲和特殊值进行判断,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见方法,同时要注意排除法的应用,有时能事半功倍.

2.已知无限长通电直导线周围某一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表达式:0 2 I B r μ π =,其中r 0是该点到通电直导线的距离,I为电流强度,μ0为比例系数(单位为N/A2).试推断,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当通过的电流为I时,其轴线上距圆心O点为r0处的磁感应强度应为 () A.() 2 3 222 2 r I R r + B.() 3 222 2 IR R r μ + C.() 2 3 222 2 IR R r μ + D.() 2 00 3 222 2 r I R r μ + 【答案】C 【解析】 根据,0 2 I B r μ π =,μ 0单位为:T?m/A; A、等式右边单位: 2 3 m A =A/m m ,左边单位为T,不同,故A错误;B、等式右边单位:3 (T m/A)m A =T/m m ?? ,左边单位为T,不同,故B错误;C、等式右边单位: 2 3 (T m/A)m A =T m ?? ,左边单位为T,相同,故C正确;D、等式右边单位 2 3 (T m/A)m A =T m ?? ,左边单位为T,相同,但当r0=0时B=0,显然不合实际,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要采用量纲和特殊值的方法进行判断,即先根据单位判断,再结合r0取最小值进行分析.结合量纲和特殊值进行判断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见方法. 3.三根通电长直导线垂直纸面平行固定,其截面构成一正三角形,O为三角形的重心,通过三根直导线的电流分别用I1、I2、I3表示,方向如图。现在O点垂直纸面固定一根通有电流为I0的直导线,当1230 I I I I ===时,O点处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在某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和电流成正比,则()

选修3-2 电磁感应 单元测试题

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4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 1.如图1所示,在一很大的有界匀强磁场上方有一闭合线圈,当闭合线圈从上方下落穿过磁场的过程中:() A.进入磁场时加速度小于g,离开磁场时加速度可能大于g,也可能小于g B.进入磁场时加速度大于g,离开时小于g C.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加速度都大于g D.进入磁场和离开磁场,加速度都小于g 2.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杆ab上,挂有两个金属环M和N,两环套在一个通电长螺线管的中部,如图2所示,螺线管中部区域的管外磁场可以忽略,当变阻器的滑动接头向左移动时,两环将怎样运动?() A.两环一起向左移动 B.两环一起向右移动 C.两环互相靠近 D.两环互相离开 3.如图3所示,MN是一根固定的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向上.今将一金属线框abcd放在导线上,让线框的位置偏向导线的左边,两者彼此绝缘.当导线中的电流突然增大时,线框整体受力情况为:() A.受力向右 B.受力向左 C.受力向上 D.受力为零 4.如图4所示,闭合导线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将它从图示位置匀速拉出匀强磁场.若第一次用0.3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1,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为q1;第二次用0.9s时间拉出,外力所做的功为W2,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为q2,则:() A.W1<W2,q1<q2 B.W1<W2,q1=q2 C.W1>W2,q1=q2 D.W1>W2,q1>q2 5.如图5所示,灯泡的灯丝电阻为2Ω,电池的电动势为2V,内阻不计,线圈匝数足够多,线圈电阻几乎为零。先合上开关S,稳定后突然断开S, 图 1 图3 N M d c b a 图4 B v 图2 E R S L

电磁感应章末检测试卷二(第一章)

电磁感应章末检测试卷二(第一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如图1所示的几种情况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甲图,竖直面内的矩形闭合导线框绕与线框在同一平面内的竖直轴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的过程中 B.乙图,水平面内的圆形闭合导线圈静止在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大的非匀强磁场中 C.丙图,金属棒在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匀速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D.丁图,导体棒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作用下紧贴水平固定的U形金属导轨运动的过程中2.如图2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导轨之间接有电阻R.金属棒ab与两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现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ab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由b到a B.ab中的感应电流逐渐减小 C.ab所受的安培力保持不变 D.ab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 3.如图3所示,一端接有定值电阻的平行金属轨道固定在水平面内,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绝缘导线垂直并紧靠轨道固定,导体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在向右匀速通过M、N两区域的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F M、F N表示,不计轨道电阻,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M区时通过R的电流为b→a B.在N区时通过R的电流为a→b C.F M向右且增大 D.F N向左且减小 4.如图4,一个匝数为100匝的圆形线圈,面积为0.4 m2,电阻为r=1 Ω.在线圈中存在面积为0.2 m2的垂直线圈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0.3+0.15t (T).将线圈两端a、b与一个阻值R=2 Ω的电阻相连接,b端接地.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选修3人教版选修3 第3章 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化学选修3 第3章单元质量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关于晶体与化学键关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原子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 C.金属晶体中存在离子,但却不存在离子键 D.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答案 C 解析离子晶体中可能有共价键(如NaOH),也可能没有共价键(如NaCl);原子晶体中只有共价键,因为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为离子化合物;而金属晶体中存在离子,但只有金属键;分子晶体中可能有共价键,也可能没有(如He)。 2.由下列各组的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晶体,又有分子晶体的是() A.H、O、C B.Na、S、O C.H、N、O D.H、S、O 答案 C 解析A、D中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只能为分子晶体;B项中三种元素只能形成离子晶体;C项中HNO3为分子晶体,NH4NO3为离子晶体。 3.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CI4>CBr4>CCl4>CF4 C.MgO>H2O>N2>O2D.金刚石>生铁>钠>纯铁 答案 B 解析A项中物质全部为原子晶体,判断其熔、沸点高低可比较其原子半径:Si>C>O,故键长关系为Si—Si>Si—C>Si—O>C—C,故A项中的熔、沸点顺序错误;B项为同种类型的分子晶体,可比较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C项中,N2与O2为同种类型的分子晶体,O2的熔、沸点比N2高;D项中,熔、沸点关系为金刚石>纯铁>生铁>钠,合金的熔、沸点比纯金属低。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②构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③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④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离子化合物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并不是只含有离子键,如KOH是由K+和OH-通过离子键构成的离子晶体,其中OH-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构成的,还有NH4Cl,Na2O2等也有类似情况;关于②的叙述,要注意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性,稀有气体的晶体是分子晶体,但其中却没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非极性分子有可能是由于极性键的极性抵消而形成的,如CO2、CH4等。 5.下表所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解析在石墨晶体内还存在着范德华力、金属键。 6.已知C3N4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下

(完整版)电磁感应单元测试题(含详解答案)

第十二章 电磁感应章末自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 图1 1.如图1所示,金属杆ab 、cd 可以在光滑导轨PQ 和RS 上滑动,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当ab 、cd 分别以速度v 1、v 2滑动时,发现回路感生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v 1和v 2的大小、方向可能是( ) A .v 1>v 2,v 1向右,v 2向左 B .v 1>v 2,v 1和v 2都向左 C .v 1=v 2,v 1和v 2都向右 D .v 1=v 2,v 1和v 2都向左 解析:因回路abdc 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生电流,由题意可知回路abdc 的面积应增大,选项A 、C 、D 错误,B 正确. 答案: B 图2 2.(2009年河北唐山高三摸底)如图2所示,把一个闭合线圈放在蹄形磁铁两磁极之间(两磁极间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蹄形磁铁和闭合线圈都可以绕OO ′轴转动.当蹄形磁铁匀速转动时,线圈也开始转动,当线圈的转动稳定后,有( ) A .线圈与蹄形磁铁的转动方向相同 B .线圈与蹄形磁铁的转动方向相反 C .线圈中产生交流电 D .线圈中产生为大小改变、方向不变的电流 解析:本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考点.根据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可知A 正确、B 错误;最终达到稳定状态时磁铁比线圈的转速大,则磁铁相对

图3 线圈中心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产生的电流为交流电. 答案:AC 3.如图3所示,线圈M和线圈P绕在同一铁芯上.设两个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与图中所标的电流方向相同时为正.当M中通入下列哪种电流时,在线圈P中能产生正方向的恒定感应电流( ) 解析:据楞次定律,P中产生正方向的恒定感应电流说明M中通入的电流是均匀变化的,且方向为正方向时应均匀减弱,故D正确. 答案: D 图4 4.(2008年重庆卷)如图4所示,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铜质矩形线圈,当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从线圈中线AB正上方等高快速经过时,若线圈始终不动,则关于线圈受到的支持力N及在水平方向运动趋势的正确判断是( ) A.N先小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左 B.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左 C.N先小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右 D.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右 解析:由题意可判断出在条形磁铁等高快速经过线圈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先增加后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判断:在线圈中磁通量增大的过程中,线圈受指向右下方的安培力,在线圈中磁通量减小的过程中,线圈受指向右上方的安培力,故线圈受到的支持力先大于mg后小于mg,而运动趋势总向右,D正确. 答案:D 5.如图5(a)所示,圆形线圈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正上方悬挂一相同线圈Q,P和Q共轴,Q中通有变化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所示,P所受的重力为G,桌面对P的支持力为F N,则( ) 图5 A.t1时刻F N>G B.t2时刻F N>G C.t3时刻F N

高中化学选修三综合检测三

高中学选修三综合检测三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 1.下列微粒的个数比不是1∶1的是()。 A.NaHCO3晶体中阴、阳离子 B.NH3分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C.Na2O2固体中阴、阳离子 D.12H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 解析Na2O2固体是由Na+和O22-构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 答案 C 2.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 B.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C.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D.晶格能由大到小:NaF>NaCl>NaBr>NaI 解析B项熔点由高到低应为Al>Mg>Na 答案 B 3.如下图,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γ-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B.α-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C.将铁加热到1 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 D.三种同素异形体的性质相同

解析A项中,γ-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为12个; C项中,冷却到不同的温度,得到的晶体类型不同,D项,同素异形体的性质不同。 答案 B 4.下列关于物质熔点的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HI>HBr>HCl>HF B.CI4>CBr4>CCl4>CF4 C.NaCl>NaBr>KBr D.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解析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先判断晶体类型,然后根据各类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的强弱规律去判断物质熔点的高低。A中全是分子晶体,但由于HF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HF的熔点最高,排列顺序应为HF>HI>HBr>HCl,A 项错误;B中全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CI4分子量最大,故CI4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熔点最高,B项正确;C中全是离子晶体,离子半径大小关系为Na+<K+,Cl-<Br-,故离子键NaCl最强,KBr最弱,熔点的排列顺序为NaCl>NaBr>KBr,C项正确;D中全为原子晶体,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故D项也正确。 答案 A 5.在冰晶石(Na3[AlF6])晶胞中,[AlF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NaCl晶胞中Cl-占据的位置,则冰晶石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与NaCl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之比为 () A.2∶1 B.3∶2 C.5∶2 D.5∶1 解析本题考查NaCl的晶胞结构和对新信息的变通能力。根据题目信息,一个NaCl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为4+4=8个;一个冰晶石的晶胞中含有4个[AlF6]3-,则含有12个Na+,则一个冰晶石晶胞所含的原子总数为12+4×(1+6)=40个,故选D项。

电磁感应章末检测题

电磁感应章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处在磁场中的一闭合线圈,若没有产生感应电流,则可以判定( ) A. 线圈没有在磁场中运动 B. 线圈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 磁场没有发生变化 D.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没有发生变化 2.下列关于感应电流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只要闭合导线圈中有磁通量,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B. 只要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C. 只要闭合导线圈和磁场发生相对运动,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D. 穿过闭合导线圈的磁感线条数变化了,线圈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 3.如图,用恒力F 将闭合线圈从静止开始,从图示位置向左拉出有界匀强磁场的过程中 A.做匀加速运动 B .线圈的速度可能一直增大 C.线圈不可能一直做加速运动 D .线圈中感应电流一定逐渐增大 ?x X 4.如图所示,A 、B 两灯相同,L 是带铁芯的电阻可不计的线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开关K 合上瞬间,A B 两灯同时亮起来 B. K 合上稳定后,A 、B 同时亮着 C. K 断开瞬间,A 、B 同时熄灭 D. K 断开瞬间,B 立即熄灭,A 过一会儿再熄灭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闭合铝环, 在铝环轴线上方有一条形磁铁 磁铁沿轴线竖直向下迅速移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铝环有收缩趋势,对桌面压力减小 B. 铝环有收缩趋势,对桌面压力增大 C. 铝环有扩张趋势,对桌面压力减小 D.铝环有扩张趋势,对桌面压力增大 6."磁单极子”是指只有 S 极或只有N 极的磁性物质,其磁感线分布类似于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物理 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用实验试图证实自然界中存在磁单极子。如图所示的实验就是用于检测磁单极子 的实验之一,abed 为用超导材料围成的闭合回路,该回路放置在防磁装置中,可认为不受周围其他磁 场的作用.设想有一个 N 极磁单极子沿abed 轴线从左向右穿过超导回路,那么在回路中可能发生的现 象是 ( ) A .回路中无感应电流 B .回路中形成持续的 abeda 流向的感应电流 C.回路中形成持续的 adeba 流向的感应电流 D.回路中形成先 abeda 流向后adeba 的感应电流 7.如图,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 N 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

人教版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N2 B .HBr C .NH3 D .H2S 列物质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HF H2O NH3 CH4 B .CH4 NH3 H2O HF H2O HF CH4 NH3 D .HF H2O CH4 NH3 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于氢键的存在,冰能浮在水面上;由于乙醇与水间有氢键的存在,水与乙醇能互溶。 B.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的反应,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都属于取代反应。 C.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难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6.下列化合物中含有 2 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A. B A.丙烯分子中有 6 个σ 键, 1 个π 键 B.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都是sp 3杂化 C.丙烯分子属于极性分子 C. D . 7.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中正确的() 1.列化学键中,键的极性最强的是( A.C—F B.C—O C.C—N D.C—C 2.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 A. A.N a2O2 B.HCHO C.C2 H4 D.H2O2 4.列各组分子中,按共价键极性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3. A. C.

D.丙烯分子中 3 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8.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 .溴溶于CCl4 C .蔗糖溶于水 D .HCl 溶于水 9.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阿司匹林属于分子晶体 3 C.阿司匹林中C原子只能形成sp3杂化D.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1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卤化氢分子中,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的极性越强,稳定性也越强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C.判断A2B 或AB2型分子是极性分子的依据是:具有极性键且分子构型不对称,键角小于180°,为非直线形结构 D.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应以非极性键结合 11.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是sp 2杂化的是() A.PBr3 B .CH4 C .H2O D .BF3 12 .用VSEPR理论预测下列粒子的立体结构,其中正确的() A.NO3-为平面三角形B.SO2为直线形 C.BeCl 2为V形D.BF3为三角锥形 13.已知A、B 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A

第四章 电磁感应章末总结综合练习

第四章 电磁感应章末总结 知识点一 三定则、一定律的综合应用 (一)程序法(正向推理法) 例1.如图所示装置中,cd 杆光滑且原来静止.当ab 杆做如下哪些运动时,cd 杆将向右移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速度越大,感应电流越大)( ) A .向右匀速运动 B .向右加速运动 C .向左加速运动 D .向左减速运动 练习1.(2017·全国卷Ⅲ)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 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 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 ,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 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 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B .PQRS 中沿顺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C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D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二)逆向推理法 例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条光滑轨道上有可自由移动的金属棒PQ 、MN ,MN 的左边有一闭合电路,当PQ 在外力的作用下运动时,MN 向右运动,则PQ 所做的运动可能是( ) A .向右加速运动 B .向左加速运动 C .向右减速运动 D .向左减速运动 练习2.如图所示,金属导轨上的导体棒ab 在匀强磁场中沿导轨做下列哪种运动时,铜制线圈c 中将有感应电流产生且被螺线管吸引( ) A .向右做匀速运动 B .向左做减速运动 C .向右做减速运动 D .向右做加速运动 【小结】:1.规律比较: 2(1)应用楞次定律时,一般要用到安培定则。 (2)研究感应电流受到的安培力,一般先用右手定则确定电流方向,再用左手定则确定安培力的方向,有时班级: 姓名:

最新电磁感应章末检测

第四章 电磁感应章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关于磁通量,正确的说法有 A .磁通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 B .磁通量大,磁感应强度不一定大 C . 把某线圈放在磁场中的M 、N 两点,若放在M 处的磁通量比在N 处的大,则M 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比N 处大 D .在匀强磁场中,a 线圈面积比b 线圈面积大,但穿过a 线圈的磁通量不一定比穿过b 线圈的大 2.关于反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只要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就能产生反电动势 B .只要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就产生反电动势 C .电动机在转动时线圈内产生反电动势 D .反电动势就是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 3.如图6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距离为d ,用导线与一个n 匝线圈连接,线圈置于方向竖直向上的磁场B 中。两板间有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油滴恰好处于平衡状态,则线圈中的磁场B 的变化情况和磁通 量变化率分别是 ( ) A .正在增强;ΔΦΔt =dmg q B .正在减弱;ΔΦΔt =dmg nq C .正在减弱;ΔΦΔt =dmg q D .正在增强;ΔΦΔt =dmg nq 4.如图6所示,圆形线圈P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正上方固定一螺线管Q ,P 和Q 共轴,Q 中通有变化电流i ,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7所示,P 所受的重力为G ,桌面对P 的支持力为N ,则在下列时刻 ( ) A 、t 1时刻N >G , P 有收缩的趋势. B 、t 2时刻N =G ,此时穿过P 的磁通量最大. C 、t 3时刻N =G ,此时P 中无感应电流. D 、t 4时刻N <G ,此时穿过P 的磁通量最小. 5.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与水平方向成θ角放置,下端接有电阻R ,一根质量为m 的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上,导体棒在外力作用下向上匀速运动。不计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做的功等于棒的机械能的增量 B .合力对棒做的功等于棒动能的增量 C .拉力与棒受到的磁场力的合力为零 D .拉力对棒做的功与棒克服重力做功之差等于回路中产生的电能 6.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 以大小为V 的速度匀速通过有清晰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匀强磁场区域的宽度大于导线框的边长),则此过程中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下列四个 图像当中的哪一个? 7..如图所示,电路中A 、B 是规格相同的灯泡,L 是自感系数较大直流 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线圈,那么 ( ) A 闭合S ,A 、 B 同时亮,然后A 变暗后熄灭 B 、闭合S ,B 先亮,A 逐渐变亮,最后A 、B 亮度相同 C 、断开S ,A 和B 均闪亮一下后熄灭 D .断开S ,B 立即熄灭,A 慢慢熄灭 8.如右图所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光滑导轨相距0.2 m ,其电阻不计,处于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0.5 T ,导体棒ab 与cd 的电阻均为0.1 Ω,质量均为0.01 kg.现用竖直向上的力拉ab 棒,使之匀速向上运动,此时cd 棒 恰好静止,已知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导轨足够长,g 取10 m/s2,则( ) A .ab 棒向上运动的速度为1 m/s B .ab 棒受到的拉力大小为0.2 N C .在2 s 时间内,拉力做功为0.4 J D .在2 s 时间内,ab 棒上产生的焦耳热为0.4 J 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两条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其间有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两导轨通过导线与检流计G 1、线圈M 接在一起。N 是绕在“□”形铁芯上的另一线圈,它与检流计G 2组成闭合回路。现有一金属棒ab 沿导轨下滑,下滑过程与导轨接触良好,在ab 下滑的过程中( ) (A )通过G 1的电流是从右端进入的 (B )通过G 2的电流是从左端进入的 Q P a 图b 图o i 1 t 2 t 3 t 4 t t 图6 图7 G 1 G 2 a b M N

化学选修3期末测试卷A(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化学选修3期末测试卷A(含答案)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与其他水分子间只能形成2个氢键 B.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一定升高 C.分子间作用力包括氢键和范德华力 D.当H2O由液体变为气体时只破坏了氢键 2.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O2、I2、Hg②CO、KCl、SiO2③Na、K、Rb④Na、Mg、Al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 下列有关石墨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石墨晶体导电,所以它是金属晶体 B.由于石墨的熔点很高,所以它是原子晶体 C.由于石墨质软,所以它是分子晶体 D.石墨晶体是一种混合晶体 4. 已知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Ⅷ族,p区B.第三周期ⅤB族,ds区 C.第四周期Ⅷ族,d区D.第四周期ⅤB族,f区 5. NH3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CH4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杂化,而CH4是sp3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NH3分子中有3个σ键,而CH4分子中有4个σ键 6. 下列不属于影响离子晶体结构的因素的是() A.晶体中阴、阳离子的半径比 B.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C.晶体中阴、阳离子的电荷比 D.离子键的纯粹程度 7. 下面关于SiO2晶体网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四面体结构单元,O处于中心,Si处于4个顶角 B.最小的环上,有3个Si原子和3个O原子 C.最小的环上,Si和O原子数之比为1∶2 D.最小的环上,有6个Si原子和6个O原子 8. 下列各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①SiO2和SO3②晶体硼和HCl③CO2和SO2④晶体硅和金刚石⑤晶体氖和晶体氮⑥硫黄和碘A.①②③B.④⑤⑥ C.③④⑥D.①③⑤ 9. 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CH4 B.NH3 C.H2O D.CO2 10. 下列性质的递变中,不正确的是() A.O、S、Na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LiOH、KOH、CsOH的碱性依次增强 C. NH3、PH3、AsH3的熔点依次增强 D.HCl、HBr、H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B.NaCl和SiC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 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12. 相邻两周期的两个同主族元素,其质子数相差的数目不可能为() A. 2 B. 8 C. 18 D.16 1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醇分子中含有6个极性键 B.乙烯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 C.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的空间出现的机会多少 D.苯分子是单键和双键交替的结构 14. 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电磁感应单元测试

电磁感应单元测验 一.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漏选的2分,共48分)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率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C 、线圈放在磁场越强的位置,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D 、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越快,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 2.如图4-85所示,在直线电流附近有一根金属棒ab ,当金属棒以b 端为圆心,以ab 为半径,在过导线的平面内匀速旋转达到图中的位置时( ) A .a 端聚积电子 B .b 端聚积电子 C .金属棒内电场强度等于零 D .Ua >Ub 3.如图所示,有一正方形闭合线圈,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运动.下列四个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图( ) 4.20世纪50时年代,科学家提出了地磁场的“电磁感应学说”,认为当太阳强烈活动影响地球而引起磁暴时,磁暴在外地核中感应产生衰减时间较长的电流,此电流产生了地磁场。连续的磁暴作用可维持地磁场。则外地核中的电流方向为(地磁场N 极与S 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称为磁子午线)( ) A.垂直磁子午线由西向东 B 垂直磁子午线由东向西 C.沿磁子午线由南向北 D 沿磁子午线由北向南 5.如右图所示,RQRS 为一正方形导线框,它以恒定速度向右进入以MN 为边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线框平面,MN 线与线框的边成45°角,E 、F 分别为PS 和PQ 的中点,关于线框中的感应电流( ) A .当E 点经过边界MN 时,感应电流最大 B .当P 点经过边界MN 时,感应电流最大 C .当F 点经过边界MN 时,感应电流最大 D .当Q 点经过边界MN 时,感应电流最大 6.如右图所示,a 、b 两个同心圆线圈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在线圈a 中通有电流I ,以下哪些情况可以使线圈b 有向里收缩的趋势( ) A 、a 中的电流I 沿顺时针方向并逐渐增大 B 、a 中的电流I 沿顺时针方向并逐渐减小 C 、a 中的电流沿逆时针方向并逐渐增大 D 、a 中的电流沿逆时针方向并逐渐减小 7. 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a 、电阻为R 的等边三角形线框,在外 力作用下,以速度v 匀速穿过宽均为a 的两个匀强磁场.这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相反.线框运动方向与底边平行且与磁场边缘垂直.取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为正。若从图示位置开始,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I 与沿运动方向的位移x 之间的函数图象,下面四个图中正确的是( )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选修3检测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3检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单项选择题(3×16=48) 1、Li、Be、B原子各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相差并不是很大,但最难失去 第二电子的原子估计是() A、Li B、Be C、B D、相差不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 B、最外层电子达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 C、F-、Na+、Mg2+、Al3+是与Ne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D、原子核外2p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一定是氧元素 3、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转化后位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 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 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 D.由ⅠA族和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型化合物 5、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键角是确定多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形状)的重要参数 B、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中键能数据可以粗略预测反应热的大小 C、键长越长,键能必越小,共价化合物必越稳定 D、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长长短总是遵循;叁键<双键<单键 6、根据相似相溶规则和实际经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磷(P4)易溶于CS2,但难溶于水 B、NaCl易溶于水,也易溶于CCl4 C、碘易溶于苯,微溶于水 D、卤化氢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