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

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
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

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

摘要:地基基础设计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现阶段建筑工程在

地基设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如坡地等复杂地形的挑战。本文就基于以上因素,

就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的防治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切实提升坡地地

基的稳定性,有效改善地基沉降不均等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坡地地基;基础设计;地质灾害防治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稳定增长,为建筑工程带来了崭新的发展

机遇的同时,各领域及国民又对建筑工程坡地等地质环境下的地基基础设计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故现有建筑企业要想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同行业竞争

者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将当前的工作重点放在强化坡地基础设计阶段的管理及

监督上,针对工程实际需求及特征,制定出一系列更为合理且科学的地质灾害防

治对策。

1、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相关概述

地基基础设计作为建筑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工程整体的质量及施工年

限具有直接的影响[1]。随着现阶段建筑工程与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之间矛盾的逐

渐加深,在地基基础设计阶段也面临着来复杂地质条件的严苛挑战,因此在坡地

等特殊地质环境下进行地基记住设计的过程中,相关任职人员就应做好施工现场

的地质勘查工作,并对所收集到各项数据及资料进行整合,编制出工程施工阶段

的风险因素评估报告,依据建设单位对工程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及优化坡地

地基基础设计方案,有效改善因地质灾害所出现的地基沉降不匀均等问题,切实

提升工程整体的质量及效率。

在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也需对坡地原有地质条件

进行积极且科学的改造,严格遵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发展目标,统一规划坡地建

筑的整体排水系统,充分发挥出坡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服务效益。

2、工程地质灾害的重要内容

2.1工程地质灾害的诱因

能够诱发工程的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地质环

境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及利用,致使所建造的人工坡地经常会出现滑坡及泥石

流等现场[2];第二,坡地建筑排水系统不完善会出渗漏,对周围土壤起到了润湿

及软化的作用,对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不良的影响;第三,坡地建筑工程建

设期间对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大大提升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

2.2工程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

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为地质环境的异常活动及改变,并在人为因素的共

同作用下出现地质表层的异常变化,对社会经济及大众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

威胁,而工程地质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工程建设期间对原有地质环境造成的改变,使得其固有生态规律被打乱,从而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3]。

故为切实降低工程施工对地质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现阶段相关任职人员就要注

重工程地基的基础设计,结合施工场地的具体特征选择不同的防治对策。

2.3工程地质灾害的特征

地质灾害相较于其他灾害而言,类型繁多且诱因差异性巨大,而广泛意义上

来讲,地质灾害可依据其具体发生原因分为自然地质灾害及人为地质灾害两种。

而依据其发生的速度可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及缓期性地质灾害。工程地质灾害属

于人为地质灾害的一种,同时依据工程的实际内容,工程地质灾害也会出现不同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 坡地建筑设计的方法 摘要: 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使得坡地建筑越来越多。坡地的地形处理是一种在新型建筑设计中很重要的工作,比平坦的地形更复杂,通过设计,探讨边坡的环境如何结合实际需要,分散的高和低的地形,科学合理利用,建筑设计点的地形,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与建筑环境的生态原则相一致的。 关键字:坡地建筑,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坡地建筑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愈发地受到欢迎,坡地建筑指的是建在地面起伏较大处的建筑物,坡地是自然界的原生态资源,坡地建筑应该是景观建筑、原生态建筑和人文建筑。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使坡地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坡地建筑的定义 坡地建筑,即建于地面不同地形坡度的建筑物。坡地建筑是基于地貌环境的一种建筑类型,与其他建筑不同,它不同于一般的一段时间,风格,流派或功能划分的建筑类型。它具有以下特性:环境形态的复杂性—坡地环境是坡地建筑生成基因之一,它的空间属性和形态特征直接影响了坡地建筑形态的组织与体现。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由于它千变万化,庞杂浩繁,因而很难准确地以某一种方式加以分类。坡地建设用地常采用坡度为5~25%的坡地,其建筑的接地条件表现出良好的适地性、节地性、通达性和安全性等人居环境的条件要素。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样可使人们享受

关于坡地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关于坡地建筑结构设计的探讨 所谓坡地建筑,就是指的那些在高差较大的坡地地形上进行兴建的建筑物,其最大的特点是建筑物底部的嵌固端不在同一个水平面上[1]。将坡地修整成为多个连续的台地,在各个台地上兴建多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缓解当今土地资源紧张问题的主要举措,同时这也是塑造良好建筑环境的积极尝试。不过,由于坡地的地形地貌比较特殊、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所以在上面兴建建筑物的难度也较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非常高。笔者以烟台万科御龙山工程为例,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技术理论,简单谈一谈关于坡地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和措施要点。 一、烟台万科御龙山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烟台万科御龙山工程项目位于烟台市芝罘区,整个项目分为多个地块,其中D 地块场地条件尤为复杂,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台阶形状,高差较大;在场区的中部横贯一条冲沟;西南临水库,勘察时场区地面标高最大值70.25m,最小值51.43m,地表相对高差18.82m。整个小区包括30号-39号共10个单体,一个地下车库以及一排商业网点,其中32 号楼和网点位于车库范围之外。由于场地高 差大,不同位置的主楼基础方案存在较大的差异,大概可以分为三大

类:①东侧场地高的部分需要爆破;②西侧靠近水库的需要打桩;③ 位于冲沟边缘的主楼需要进行地基处理。 2、地质概况 对烟台万科御龙山工程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分析,得出其地质层的基本分布规律和评价如下:①第一层:素填土,厚度不均,变化较大,松散,固结性一般,工程性质差;②第二层:粉质粘土,场区部分钻孔分布,可塑,工程性质较差;③第三层:上层粉质粘土,场区部分钻孔分布,可塑-硬塑,中等压缩性,工程性质一般;中层中砂,场区部分钻孔分布,稍密-中密,饱和,工程性质一般;下层角砾混粘性土,主要分布在冲沟区域及商业楼部分区域,松散-稍密,饱和,该层土质极不均匀,局部粘性土与角砾互层,工程性质一般;④第四层:上层全风化云母片岩,风化成砂状,遇水软化、泥化,工程性质一般,承载能力一般;下层全风化闪长岩,风化成砂土状,承载能力一般;⑤第五层:上层强风化云母片岩,场区局部分布,分布区域稳定,厚度连续,场区厚度变化较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工程性质较好,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 级;中层强风化闪长岩,场区局部分布,场区厚度变化较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工程性质较好,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 级;下层强风化花岗岩,场区局部分布,场区厚度变化较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工程性质较好,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 级; ⑥第六层:上层中风化云母片岩,场区局部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好,工程性质好,为场区稳定基岩;中层中风化闪长岩,场区局部分布,物理力学性质

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分析

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分析 摘要:地基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基础项目,工程施工设计内容的科学性、 合理性和有效性与否,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而言具有重要影响, 尤其对于坡地建筑而言,由于区域内地基物类型较多,如何确保坡地建筑的安全 性是现阶段建筑企业基础设计作业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坡地建筑 地基基础分类,剖析了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内容,以此在切实保坡地建筑安全性 的基础上,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坡地建筑;地基基础分类;地基基础设计 一、坡地建筑地基基础分类的基本概述 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地球陆地面积中百分之七十是山地,而由于山地 的特殊性,山地建筑的空间形态也较为复杂,虽然近年来随着交通硬件设施的不 断发展和完善,坡地建筑周遭的交通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在建筑基础设计过 程中,由于涉及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大量性,坡地整体建筑施工质量始 终未能达到预期施工目标,建筑整体的安全性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要想在当 前多元化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坡地建筑设计是极为必 要的。就目前来看,坡地地基的基础形式主要有天然地基、复合地基与深基础几 种形式,地基形态以及空间属性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坡地建筑的形态组 织多样化,而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自然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 不同,建筑基础设计作业成效也不尽相同,此外在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建设 的过程中,地基稳定性与承载力的问题、渗透问题以及水平位移和不均匀沉降问 题的发生,在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同时,给企业发展也造成了极 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地基基础设计过程中,妥善处理上述问题是设计人员的重 点和难点。 二、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剖析 (一)坡地建筑自身结构稳定性设计 地基作为项目工程的基础构成,其工程施工设计的科学性与否,在影响地基 工程施工作业质量的同时,还与工程整体施工效益存在一定内在联系。与传统平 面施工作业相比,坡地建筑无论是施工难度还是施工作业量都高于前者,此外由 于区域地质物的复杂性,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合理化,在地 基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考虑以下内容: 其一,由于山地建筑建筑群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当受到不可控外力因素时,建筑滑坡现象较为严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故此在进行地 基设计时,为确保建筑自身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人员需在设计时做好对周边环境 的地质勘测,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下建筑滑坡现象以及断层破碎带等因素; 其二,在工程施工作业工程中,由于填土亦或是挖方等问题的存在,山坡的 稳定性往往也受到了极大威胁,故此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设计人员还需将上述作业影响考虑在内,从而设计出具有稳定结构的建筑物,以此在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同时,切实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三,地基均匀性问题以及岩溶土洞发育程度问题也是现阶段影响坡地建筑 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泥石流问题的频发也给人们的生命财 产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故此为妥善处理上述问题,在进行地基设计时,设计人 员可通过平整场地局部地坪,使建筑物坐落在四周同一标高上的场地上,以此来 提高坡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坡地,建筑设计,实例]坡地学校校园建筑设计实例探讨

坡地学校校园建筑设计实例探讨 【摘要】针对于坡地建筑来说,顺势而建的坡地建筑无疑是最佳选择。坡地建筑都依山体而建,形成自然落差,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正是其最大的特色。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坡地建筑设计形式,同时结合某坡地学校工程实例,总结出该坡地学校的设计特色,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坡地建筑坡地学校规划设计 一、引言 坡地建筑属于我国历史上悠久的居住形态,往往能更好地让人们融入大自然。正如别墅大多选择依山傍水,亲近自然的地方而建一样,这与人们要求健康、悠然、写意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坡地与建筑相结合,是一种完美的建筑形态,更是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 二、坡地建筑设计形式 对于坡地建筑来说,顺势而建的坡地建筑无疑是最佳选择。坡地建筑都依山体而建,形成自然落差,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正是其最大的特色。相对于平地建筑而言,坡地建筑具有较为显著地位优势。首先,坡地建筑由于多出现于山区地段,其一般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自然植被丰富,环境优美。其次,坡地建筑的景观营造充满艺术感,由于其自身坡地形成的自然落差,建造阶梯式的建筑群,可以与周围的原生态景观相映成趣。此外,坡地建筑可以顺应缓坡的地势,科学而自然地排列组合。与坡地起伏的地形相呼应,从而创造出一种轻松、明快、优雅的风情。 不难看出,如此的坡地风情建筑,对于建造学校建筑来说,其可以创造出一种更为轻松优雅的完美生活,建筑形式简单中蕴涵复杂,体现出一种优雅的韵律,使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能轻松学习生活。建筑自然而有序地融合在自然环境当中,顺应地势形成不同的观景视野,自然景观与社区景观产生移步换景的丰富空间感受,最大程度让师生接近自然,视野通透的需要。 对于坡地建筑来说,其适宜采取“小”、“散”、“隐”的融入型的建筑,与树木、草皮、岩石以及水体等有机结合,以创造宁静、舒美的宜居环境。对于坡地建筑来说,其规划设计上应当采取前低后高,强调地形的起伏,不相互遮挡,使其获得良好的视野和日照,此时建筑物前适宜种植灌木,但不宜太高,乔木则适宜疏植,不遮挡建筑物。此外,应注意处理好建筑物本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宜以庞大或者纤细繁琐的形象而破坏自然环境的优美;但对于地形地貌单调的地方,则建筑物形象和其布置可以多样,主次有别,以不 显得呆板而生气。 针对于坡地来说,山脚是坡地的边缘部分,尤其是对于阶地边缘的建筑来说。因此对于坡地建筑来说,其在山脚处不适宜规划成连续较长地布置,以免形成城墙。要有意识地“间

建筑坡地地基基础设计要点

建筑坡地地基基础设计要点 摘要:本文结合云南某地基基础设计方面的一些实务展开研究,就其施工设计 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实施了分析,并以和县龙泉湖坡地施工的项目为案例展开研究,分析了坡地建筑结构的特点与相关的技术要求,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 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专业课题探讨提供有益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坡地;基础设计;加固 1.工程概况 我国南方的某个项目,施工地点背靠青山,面临湖泊,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属 于丘岗地貌,施工项目地选址位于坡地边缘,下伏基岩节理,裂隙经检测有不同 程度的扩大化现象,基岩完整程度不理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标地区属对 防御地震较为不利的地质条件。一些建筑属于陡坡与缓坡别墅。针对以上问题, 目标项目的坡地基础应当怎样设计,笔者按照目前掌握的起概况就目标工程进行 以下一些要点的分析:目标项属于山区坡地的地基修建,因而需要考虑到以下一 些关键性问题: (1)目标区域当中,通常条件下,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现象,是否存在断层破碎带。 (2)施工作业当中,挖方、填土等施工作业环节是否会造成对坡体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3)目标地区建筑地基在不均匀性方面的具体情况如何。 (4)目标地区是否存在岩溶、土洞等现象,其各自的发育程度如何。 (5)目标地区自然情况下发生山体崩塌、滑坡等灾害现象的历史资料及其几率。 2.建筑结构自身稳定性分析 对于设计建造于坡地环境当中的建筑,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结构设计,很难 保障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因而对于此类建筑,应根据坡地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如:观察坡地建筑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有可能出现的稳定性问题,通常坡地 建筑无法拥有双向对称结构,因而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使得压力聚集在建筑某处,造成对建筑稳定性的不良影响。 设计建议:对于坡地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应尽量有可能使减少建筑发生扭转 的条件,通过将环境中的局部地坪进行平整,让建筑四周处在同一标高环境下, 同时在建筑靠近坡顶部位,安排一定的支挡结构用于固定。 图1:建筑结构 3.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按照评价得出的资料信息,目标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存在活动断层,根据就地 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历史资料等各个方面信息实施汇总研究,目标区域的地质条件 可以达到稳定性要求。进行建筑方案的施工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过因为目标地区处在山坡前坡地带,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因而如果遭遇暴雨山 洪等特殊的自然现象影响,依然有可能出现滑坡。因而依据对目标地区的地质构 造实施研究,目标地区需要就坡地稳定性实施进一步的勘察研究与专项防护工作。目标地区经勘察得出的资料信息显示,其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与裂隙水两类, 前者主要分布在厚填土孔隙里面;后者主要分布在底部基岩的裂隙里面,不同的 分布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水性不均现象,具有各向异性。经过对最近五年以内年

基础设计规范(桩基础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8.5桩基础(一) 8.5 桩基础 8.5.1 本节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 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8.5.2桩和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 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 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3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 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4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桩不应低于C40。 6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7配筋长度: 1)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2)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 3)坡地岸边的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桩应通长配筋。 4)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 8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Ⅰ级钢)的30倍和钢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的35倍。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和柱直接连接。桩和柱的连接可按本规范第8.2.6条高杯口基础的要求选择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纵筋插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9 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性的要求。 8.5.3 群桩中单桩桩顶竖向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坡地建筑十原则

坡地建筑十原则 尊重自然原则,系统原则,亲水原则,择高原则,择坡原则,留顶原则,占边原则,经济原则,美学原则。 坡地建筑的杂谈 坡地住宅挑战最大的是成本问题,因为在坡地上面搞建筑活动,必然会增加成本,至于成本增加多少,增加20%,30%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们成本控制上面要做得更加的精细,另外我们也会动一些脑筋,想一些办法,比如在坡地上景观地利用,提到水景,我们坡地本身有很好的一些山地的溪流的水景,这些水景我们充分地利用,把这些溪流的沟床做一些处理,下雨的时候水很大,不下雨的时候水就很小。这个没关系,我们把沟床进行景观化处理了以后,有水是有水的景观,没水是没水的景观。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坡地跟平地是一个矛盾体,坡地有坡地的优势,但是同时它也有很多的劣势,所以关键的是开发商拿到坡地以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而最大限度地抑制它的劣势。 开发商如果要把坡地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个优势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对坡地住宅他有平地住宅所无法比拟的视线和景观的优势,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和享受,在坡地上形成退台之后,后面的房子不会被前面的房子挡住,那么他视线的开阔度和私密性各方面都会比平地的小区要好很多。平地上的小区所有的房子都一样高,每一户的窗子都是互相的对望,你保持18米的间距,还是会有私密性的干扰。 那么坡地建筑大部分的住宅能够保证他的私密性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是坡地建筑最伟大的价值,第二个坡地建筑本身有很好的生态环境,景观很好,空气好,我们学府大道69号,我们专门做一个空气质量的测试,我们对于悬浮物和污染物的含量,我们专门请重庆大学环境测评所给我们测试,比我们主城区里面的平地的数值有很明显的区分。所以居住坡地建筑有很明显的生态上的享受,那么你要得到这些享受,肯定相应就要克服一些困难,主要就是高差的困难,那么在重庆来讲,重庆的坡地建筑在80年代,90年代以前,重庆市场没有真正的坡地建筑,只是因为重庆没有这么多平地,所以就有大部分房子是盖在坡地上面,可能有些房子就是上面是8层,然后下面还吊了6层,那么整个有十几层,但是还没有电梯。 我们在解决居民的入住的舒适度上面做了很多的探索,包括路网和车行道和步行系统上面有一个合理的搭配,再配上现代化的扶梯和电梯这些交通工具,加上家庭小车越来越普及之后,利用小车能够上去之后,慢慢的以前坡地所固有的这些抗性,慢慢就会化解。反过来对坡地所得到的好处和享受的坡地的价值会慢慢超过坡地的劣势,两者比较,他认为得到的好处比付出的代价更多的时候,他就会愿意买你这个房子。

建筑坡地地基基础设计要点

建筑坡地地基基础设计要点 发表时间:2018-10-01T16:06:31.3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袁良 [导读] 摘要:本文结合云南某地基基础设计方面的一些实务展开研究,就其施工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实施了分析,并以和县龙泉湖坡地施工的项目为案例展开研究,分析了坡地建筑结构的特点与相关的技术要求,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专业课题探讨提供有益地推动作用。 云南云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本文结合云南某地基基础设计方面的一些实务展开研究,就其施工设计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实施了分析,并以和县龙泉湖坡地施工的项目为案例展开研究,分析了坡地建筑结构的特点与相关的技术要求,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建筑施工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专业课题探讨提供有益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坡地;基础设计;加固 1.工程概况 我国南方的某个项目,施工地点背靠青山,面临湖泊,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属于丘岗地貌,施工项目地选址位于坡地边缘,下伏基岩节理,裂隙经检测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化现象,基岩完整程度不理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目标地区属对防御地震较为不利的地质条件。一些建筑属于陡坡与缓坡别墅。针对以上问题,目标项目的坡地基础应当怎样设计,笔者按照目前掌握的起概况就目标工程进行以下一些要点的分析:目标项属于山区坡地的地基修建,因而需要考虑到以下一些关键性问题: (1)目标区域当中,通常条件下,是否存在山体滑坡现象,是否存在断层破碎带。 (2)施工作业当中,挖方、填土等施工作业环节是否会造成对坡体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 (3)目标地区建筑地基在不均匀性方面的具体情况如何。 (4)目标地区是否存在岩溶、土洞等现象,其各自的发育程度如何。 (5)目标地区自然情况下发生山体崩塌、滑坡等灾害现象的历史资料及其几率。 2.建筑结构自身稳定性分析 对于设计建造于坡地环境当中的建筑,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结构设计,很难保障其稳定性与安全性,因而对于此类建筑,应根据坡地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如:观察坡地建筑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下有可能出现的稳定性问题,通常坡地建筑无法拥有双向对称结构,因而容易受到外力影响而使得压力聚集在建筑某处,造成对建筑稳定性的不良影响。 设计建议:对于坡地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应尽量有可能使减少建筑发生扭转的条件,通过将环境中的局部地坪进行平整,让建筑四周处在同一标高环境下,同时在建筑靠近坡顶部位,安排一定的支挡结构用于固定。 图1:建筑结构 3.地基处理及基础设计 按照评价得出的资料信息,目标地区的地质构造不存在活动断层,根据就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历史资料等各个方面信息实施汇总研究,目标区域的地质条件可以达到稳定性要求。进行建筑方案的施工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过因为目标地区处在山坡前坡地带,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因而如果遭遇暴雨山洪等特殊的自然现象影响,依然有可能出现滑坡。因而依据对目标地区的地质构造实施研究,目标地区需要就坡地稳定性实施进一步的勘察研究与专项防护工作。目标地区经勘察得出的资料信息显示,其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与裂隙水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厚填土孔隙里面;后者主要分布在底部基岩的裂隙里面,不同的分布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水性不均现象,具有各向异性。经过对最近五年以内年目标区域最高地下水位埋深的观察发现,目标地区能够依据场地整平后地表下 1米作为水位准高加以确定。目标地区的环境类型可以归类为Ⅱ类,地下水、土壤与地表水就建筑结构会存在一定的腐蚀性,其成分就钢筋混凝土里面的成份具有轻微腐蚀效果。 3.1对山地勘察的基本要求 在结构设计工作开展前,需要就勘察活动实施预先的检查,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其主要检查的范围包括: (1)就目标地区的持力层实施测量 (2)就目标地区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实施测量 (3)就目标地区地基变形实施测量 按照标准要求,就施工项目实施地基变形计算,观察各土层指标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 (4)就目标地区地下水实施测量 需要调查弄清当地地下水是否存在对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弄清地下水位、理论抗浮设计水位等重要参数指标。 (5)就目标地区的安全性实施测量 应观察统计目标地区历史灾害的资料信息,并实施危险性测算。就坡地建筑通常存在的崩塌、滑坡、地面沉降、裂隙等地质灾害进行资料汇总与系统研究,进而得出安全性评估结论。 3.2基础设计 笔者选取了国内某县计划修建的一处别墅建筑当做案例展开研究,就坡地建筑的基础设计问题实施案例进行阐释。按照当地的地质资

坡地建筑设计要点

坡地建筑规划设计 一、坡地建筑六大设计要素 历史要素 开发坡地住宅要探寻它的传统,以前的坡地住宅怎么做,人们为什么要做坡地住宅,这都对今天的坡地建筑开发有非常大的意义。 建筑形态要素 对于坡地建筑单体,最复杂的就是住宅和地形结合的地方接地模式。复杂多变的接地模式是坡地单体住宅的典型特征。 总体布局要素 坡地建筑讲究自由的总图布局,主要是跟地形结合,有两种布局形式,一个是分散式布局,一种是集中式布局。 交通要素 坡地建筑的路网一般做成自由的路网,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方面是地形的限制,第二个是成本的原因。 工程成本要素 作为开发商,肯定对成本要素要非常重视。因为在坡地上面做住宅,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成本上面。总图规划和项目运作都跟平地没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成本上。 情感要素 除了工程技术和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投入情感。具体来讲就是对待土地的心态和态度。五、坡地建筑景观设计1、坡地景观设计优势平缓错落的坡地地形比平地更容易营造立体绿化、立体园林,不会像平地营造水景必须掘地挖渠通道等,破坏原生地。 二、“三要四不”原则

坡地建筑当中的设计原则,也是其特色。坡地有高差,做到户户有景的机会比平地上更加理想,因为坡地,一般有园林、山谷、河道,在小区设计的同时保护山区的生态是非常重要的。 1.三要原则 (1)要显山露水不要影响到坡地山水自然的美,尽量提供一个健康生态的居住环境。 (2)要依山就势依山造势,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户型。例如花园洋房,情景洋房。 (3)要错落有致增加景观的开阔道。山坡建筑可以令空间更加丰富,因为错落有致,令到天际线更加多层次感。 2.四不原则 (1)不随意伐木除了保护生态环境来说,具体来讲,超过15米以上的大树,或者是有价值的树种,珍贵的树种,要尽量的保留,不要砍伐,必要的时候可以移栽。 (2)不大量挖填土尽量不做大量的挖土和填土。 (3)不做太高的挡土墙认真地做总图设计,利用坡地的原件,减少很多挡土墙,挡土墙最好不要超过1.5米。 (4)架桥道路不要过高如果坡地建筑区内的道路要横过山谷,这个架桥道路的高度最好不要超过1.5米,因为挡土墙和高架桥,不单只是建筑成本比较贵,而且在视觉上会影响山坡的生态,要令到小区里面的规划一方面可以减少道路面积,做到局部的人车分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成本效益。三、坡地建筑设计的七大重要环节 1.发挥坡地山体应有的特性 因为山体建筑的平地是有限的,大规模的绿化空间,大规模的广场不容易做到,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不必将平地建筑的一些条件和设计的元素强

坡地建筑设计要点

坡地建筑设计控制要点 一、建筑方案 1、建筑方案公司一定要有坡地建筑设计的经验,其次必须紧扣规划用地条件(尤其注意有无航空限高等特殊因素)、产品策划报告; 2、方案开始设计前,一定要对用地清表(主要清楚场地内杂草、灌木、遗留构筑物、建筑物等),并对清表后地形进行等高线测绘。等高线测绘范围一定要超出红线,延伸20~30米,如相邻的市政道路或小区比较近,也纳入测绘范围(小区测绘关键性区域); 3、建筑单体方案基本确定后,反扣到总平图上,首先确定道路线型、交叉路口的标高。因为只有道路标高确定后,才能确定建筑单体的±0.00的绝对标高,并且将前花园入口与小区道路相交位置的标高标出来。 4、梳理场地内的挡墙。坡地建筑的特点所决定了场地内或红线周围有一定的挡墙,并单独用线性表示,并且将建筑主体内的挡墙用另一种线型标示出来。存在掉层的别墅,别墅之间的室外挡墙的起点与终点一定是半地下室挡墙; 5、单体建筑设计的时候尽量少采用单跨结构、花池等,注意控制赠送面积的方式; 二、施工图阶段 1、地质勘查。(1)如公司成本控制得比较严格,建议对建筑单体一柱一勘察。这样做不仅责任明确,而且可以减少现场处理基础超深问题的时间;(2)挡墙的地质勘察。按照建筑总图上挡墙的平面布置,建议按间距10~15米布孔,并查明有无滑坡体; 2、挡墙设计。(1)建议这一部分由地勘单位进行。因为现在的建筑设计单位对超过图集高度的挡墙,在技术上有一定困难,且没有相关的设计资质;(2)地勘单位对现场的情况比较熟悉(应注意在地勘招标时,应将挡墙设计纳入其中);(3)挡墙设计一定要结合景观总平图; 3、施工图设计。(1)施工图设计单位一定要有坡地设计经验;(2)形成完整的《设计任务书》。在设计之前应对设计单位全面交底,问题一定要说清楚、讲明白,其中可以纳入建设单位设计部各专业的看法、设计思路,因为这个时候你比设计单位熟悉方案、场地等,千万不能含糊其词;(3)首先需要在建筑总平图上把室外和主体内的挡墙标示出来,一是为了方便结构专业分析场地,方便结构建模;二是,如果需要提前做场平的话,可以提前招标、施工(个人建议最好施工图出完后在进行场平,因为场平除了建筑总平图之外,还需要看建筑单体图,在存在吊脚层的时候尤其重要,可以避免开挖过深);(4)时间控制节点尽量合理。尤其注意,同样面积的坡地建筑施工图设计时间是平原建筑的1.5~2.5倍,有些地形复杂的可以达到3倍;(5)在设计经济指标中的含钢量、混凝土含量,一定要讲明如何计算,明确计算公式,计算范围等。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

附件:建筑地基基础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一览表(恩施州) 第1页,共4页 序号基础选型 天然地基桩(墩)身完整性 桩(墩)的承载力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 1 人工挖孔灌注墩 (埋深大于3米,直径不少 于1000mm,且埋深与墩身 直径小于6或墩身直径与 扩底直径的比小于4的独 立刚性基础,墩身有效长 度不宜超过5米。《建筑地 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第 3.0.8 条) 非 嵌 岩 墩 浅层平板静载荷试 验 依据:《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第10.1.6条 具体数量部位由设计文件 给出,但单位工程试验数 量不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 技术规范》DB42/269-2003 第3.0.7.1条 低应变 依据:《建筑地基 基础检测技术 规范》 DB42/269-2003 第3.0.8条 每根柱的承台下抽检的墩数不应 少于1根,承台下单墩、二墩应 全数检测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 范》DB42/269-2003第3.0.8条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 范》DB42/269-2003第3.0.7.2条 。 执行《建筑地基基础检 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标准 3.0.7条第2款天然地 基的检测规定。 嵌 岩 墩 岩基静载荷试验 依据:《建筑地基基 础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 第3.0.7.1条 具体数量部位由设计文件给 出,但单位工程试验数量不 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 术规范》DB42/269-2003 第3.0.7.1条。

第2页,共4页序号基础选型 天然地基桩身完整性桩的承载力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数量 2 人工挖孔 灌注桩 (桩径 ≥1000mm) 端 承 型 非 嵌 岩 桩 深层平板 静载荷试 验 具体数量由设计 文件给出,但单 位工程试验数 量不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基 基础检测技术 规范》 DB42/269-2003 第3.0.7.1条 声波透射法 ①甲级设计等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 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 其他建筑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干成孔作业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 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②且每根柱的承台下的抽验桩数不少于1根,单桩和两桩应全 数检测。 ③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第 3.0.6.7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7 条。 静载荷试 验或抗 拔试验 总桩数的1%,不应少 于3根,总数小于50 根时,不应少于2根。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 检测技术规范》 DB42/269-2003第 3.0.6.2条;《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第 10.1.8条。 端 承 型 嵌 岩 桩 岩基静载 荷试验 具体数量由设计 文件给出,但单 位工程试验数 量不少于3点, 依据:《建筑地 基基础检测技 术规范》 DB42/269-2003 第3.0.7.1条 声波透射法 ①甲级设计等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 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 其他建筑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 干成孔作业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少于总 桩数的10%,且不应少于10根。 ②且每根柱的承台下的抽验桩数不少于1根,单桩和两桩应全 数检测。 ③依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第 3.0.6.7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7 条。 核验 根据岩基静载荷试验 报告,结合桩身质量 (声波透射法、钻芯 法)报告校验。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 规范》GB50007-2002 第10.1.8条。

坡地建筑解析

坡地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现如今,在土地资源危机、环境生态危机的影响下,建筑设计的重心已更大的从平地转移向坡地上面。坡地建筑因其地貌形态多样,具有丰富独立的层次感和自然景观。本文首先解释了坡地建筑的定义及其独有的形态特征,进而分析坡地建筑设计的六个关键因素,并以长城脚下的公社为例分析山地建筑表达形式。 关键词:坡地建筑;建筑形态;要素分析 坡地是一种具有一定倾斜度的自然场地。我国的坡地面积远大于平原面积,在强烈的现代主义风靡全球的同时,建筑师开始逐渐的归于传统,重视地域建筑的设计。坡地作为其中最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愈发地受到欢迎。坡地是自然地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然而由于它千变万化,庞杂浩繁,因而很难准确地以某一种方式加以分类。于是坡地建筑以一种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独特姿态存在着。 1 坡地建筑的定义 坡地建筑,即建于地面起伏较大处的建筑物,因其独特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塑造了独特的建筑个性。一般是建设在坡度为5%-25%的坡地,表现出良好的适地性、节地性、通达性和安全性等人居环境的条件要素。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使坡地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不仅使人们享受自然景观的美妙和山水的灵动气韵,同时坡地建筑特有的空间形态也给予了建筑师无限的遐想,给大自然增添了生动景观。 2 坡地建筑特征 2.1高度和空间 古时候人们就利用高处的建筑进行防御,坡地建筑的高度相差十米左右,坡地建筑处于不同的高度差上,空间范围是多方向发散式的,不同于平地式的建筑的静态的空间范围,缺少灵活性和空间想象力。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天地接近,从而使心境更加开敞,舒畅,这也是为什么休闲建筑大多建在山林或海滩的原因。 2.2景观和视线 坡地建筑以山地为依托,将代表山地特色的“山、水、风、光”四大元素渗入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细节中,建筑与坡地的自然肌理相互融合,相互映衬,使建筑在视觉方面层次丰富,实现更加开阔。建筑为环境增色,环境为建筑添彩。在人们心目中,坡地是最自然的自然景观,人们在坡地建筑中能够更好地享受自然风光,而且在不同的高度都会有很好的视线景观。阳光充足,空间极富想象力,跟平地建筑相比具有更好的私密性。 3坡地建筑设计上的六大重要环节 (1)充分发挥坡地的特点 相对于平地而言,坡地建筑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地面的不平整性对人的行为限制。所以在进行坡地建筑进行设计时,不需要将平地建筑设计的元素添加到坡地建筑的设计中。相反,应该尊重山坡地形的特性并且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建筑与地貌、地质等条件相符合创造新的建筑形式,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建筑空间。(2)建筑的形体特征 坡地建筑依附坡地而建,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遵循坡地的形态特征,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发挥坡地环境的优势。但是建筑在设计时也不能过分的依附坡地,不能进行大面积的开挖和填方,这样不但破坏自然景观,而且会降低坡地自身的优势。建筑师不能按照平地建筑的设计思路,要充分的发挥坡地地势的高度落差,要与原环境相符。 (3)道路交通 坡地道路的设计应该根据地势的高度变化而具有有一定的高低起伏,要避免设置过高的挡土墙,进行必要的人车分流,针对人车进行不同的坡度设计。而且,坡地道路的建设成本较平地道路更高,所以更多的采用自由式进行布局。主干道和之路结合布置,如果地势允许,还可以将各个尽端式道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环。 (4)雨水的收集及山体的排洪

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探讨 陈晓晖

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及地质灾害防治探讨陈晓晖 发表时间:2017-04-18T09:37:37.6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作者:陈晓晖李明樾 [导读] 坡地建筑比平底建筑复杂多样,其地基基础设计需更加严谨,设计因素面更广。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23 摘要:坡地建筑比平底建筑复杂多样,其地基基础设计需更加严谨,设计因素面更广。本文分析了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常见问题以及此类问题在设计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坡地建筑基础设计地质灾害措施 引言坡地建筑,即建于地面起伏坡较大处的建筑物,具有丰富独立的层次感和自然景观。地建筑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使坡地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高楼是立在地基之上,可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地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是非常的重要,地基基础历来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当今的土木工程建设更是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工程地基基础技术要求更加严格,作为坡地建筑来说,地基土的类型变化相对较大,所以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方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就要充分利用地质勘察材料以及对地质灾害的危险评估报告,针对现场实际地质状况对地基进行加固以适应建筑物的需要。本文主要依据坡地建筑场地的复杂地形特点,对建筑物地基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加以探究,希望能对此领域类似问题解决提供参考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该领域进步和发展。 一、坡地建筑的特征 山地建筑受制于地基地貌地形的特点,其形式较为复杂,虽然坡地地基设计难度大,但是其设计成品可以体现出轻松优雅的现代生活,在这里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优雅的艺术形式,可以解放人的思维,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但是,同平地建筑相比,针对山地建筑基础设计的应用于研究还并不完善和成熟,因此需要更大力度促进对这方面应用的研究。 1高度和空间 古时候人们就利用高处的建筑进行防御,坡地建筑的高度相差十米左右,坡地建筑处于不同的高度差上,空间范围是多方向发散式的,不同于平地式的建筑的静态的空间范围,缺少灵活性和空间想象力。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天地接近,从而使心境更加开敞,舒畅,这也是为什么休闲建筑大多建在山林或海滩的原因。 2景观和视线 坡地建筑以山地为依托,将代表山地特色的“山、水、风、光”四大元素渗入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细节中,建筑与坡地的自然肌理相互融合,相互映衬,使建筑在视觉方面层次丰富,实现更加开阔。建筑为环境增色,环境为建筑添彩。在人们心目中,坡地是最自然的自然景观,人们在坡地建筑中能够更好地享受自然风光,而且在不同的高度都会有很好的视线景观。阳光充足,空间极富想象力,跟平地建筑相比具有更好的私密性。 二、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常见问题 1建筑地基的承载力或稳定性问题 地基稳定性是指建筑地基对建筑在任何状态下的支持能力和保持建筑结构稳定的能力,若建筑地基承载力较差或未能达到要求,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作用下,建筑物可能出现倒塌现象,即建筑地基在外力作用下名出线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进而造成整个建筑无法正常使用或出现极大安全隐患,严重时建筑物直接坍塌。 2建筑地基出现沉降或水平位移问题 山地建筑的地基建设是建筑需要特别重视的环节,若地基存在安安全隐患,在建筑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地基可能出现沉降(包括不均匀沉降)、水平位移风险。若地基沉降或水平位移达到一定程度,极大危害到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严重时可能出现建筑倒塌现象,尤其是一些深厚软黏土区域,这类风险更高。 3地基的渗透问题 建筑地基可能出现的另一风险渗透问题,只要指两类渗透,一类指基地中水土比降未能控制在允许值的范围内,地基土遭受潜蚀和管涌的可能性增大,严重威胁到建筑的安全性;二类是指储水类建筑功能的地基渗流量超过允许值,使建筑储水功能遭到破坏,水量损失严重,建筑本身虽安全,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三、建筑地基基础类别的划分 按埋置深度不同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其主要区别就是设计原则和施工方法方面不用。对浅基础进行设计时,一般情况下,会使用常规方法对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地基的沉降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对基础底面以上土的抗剪强度在地基承载能力产生的作用,以及基础侧面与土之间的摩阻力进行考虑。在浅基础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常用的施工方法即可,施工的条件和施工的工艺都非常简单。 处理地基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的原理也因此有很多差异。复合地基概念是多数处理地基方法的理论基础,其指的是在处理地基过程中,天然地基的部分土体会被增强、置换或是把加劲材料设计在天然地基中,并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加固区。复合地基的各种效用,可以促进地基承载能力的提高,对其变形特征进行改善,在荷载作用下,减小地基很有可能会导致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还有可能促进地基抗震能力的提高。 深基础因地基深层坚实的土层或岩层具备地基持力层,其可以在建设场地应用中,浅层地基无法满足对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的要求,并且无法采用适当的措施方法并对地基进行处理时使用。桩基的历史非常久远,其凭借着经济、有效等优势获得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科技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桩的种类、形式、施工工艺以及设计方法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更高一个层次的发展与进步。四、坡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几项措施 在设计坡地建筑的地基基础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基础类型和持力层的问题,山地建筑的地形地貌非常的复杂,需要对建筑物上不

坡地建筑设计项目的研究与体会

坡地建筑设计项目的研究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8-08-30T15:26:18.84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8期作者:喻权[导读] 文章探讨了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原则、步骤以及内容等方面,浅析了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大体规划。 喻权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摘要:赖特曾说:“一座伟大建筑不应是生硬地安放在大地上,而是从它所处的环境自然而然地朝着太阳生长出来”,随着物质发展,回归宁静成为低密住宅产品开发的普遍诉求,本文以重庆怡置北郡B14项目为例,通过重庆地区北郡B14项目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创新探索,以极简手法打造坡地建筑,融入本土自然脉络,让当下坡地建筑作品显示出独特性。关键词:因地制宜;坡地建筑;尊重自然;极简;生长型项目背景: 山城重庆拥有悠久的历史,山里有城,城中有江,江上有桥,有幸基地位于重庆城区以北,金渝大道以南,距传统市中心直线距离约有12公里,距离观音桥商圈约有9公里。用地紧邻黄桷水库公园,用地面积约13万方,容积率1.37.沿湖建筑限高12米,其余24米. 东北角需结合场地高差设置垃圾处理站,东南角有城市5号线轻轨穿过,需考虑20米退让,南侧有在建幼儿园。基地南侧有照母山森林公园,北有园博园,自然环境优越。 本区域经多年开发,已成为城北最成熟的居住片区之一,但周边配套不足,尤其缺少完善的商业配套设施。(见图1) 图1基地资源分析 项目定位: 重庆是一座山城,依山而建,傍水而息。独特的地形造就了重庆独特的风情,本案最初概念来源于游艇,精工奢侈品,希望能借用黄桷水库的资源打造一个现代奢华以游艇为主题的社区。设计策略: 本案是一个典型的山地项目,周边小区基本建造完成,也是整个北郡最后一块地。刨去幼儿园用地及公共绿化用地后,本案净地容积率为1.5,在高端业态中并不宽松,在山地别墅设计中,如何利用堡坎将建筑与后排脱开,是否通过降低前排标高处理基地大的高差,如何打造山地住宅优良的景观视线?通过现场勘测,整个场地的高差很大,从黄桷东路到沿湖红线处,最大高差达33米,加之为了让更多的住户能享受湖景,所以我们的设计策略就是利用场地的高差,将别墅跟洋房建筑分设在不同的高度的台地上,从道路到沿湖逐层跌落,根据水面标高将滨水第一排别墅降低一层实现半埋,一方面具有更亲水的平台,同时也为第二排别墅打开更好的视线通廊,第二排别墅直接面对黄桷水库自然景观,户户均为一线景观别墅,后排布置7-8层的洋房,洋房也可透过别墅的屋顶享受湖景。(见图2) 图2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遵循景观朝向最大化原则。本案景观资源最好地段,布置了少量别墅,另外洋房区的第一排布置了3层的大平层,给第二排洋房让出了视野。在这里,整个湖景纵深最大的地方,同时也是整个小区居中的位置,布置了一个会所。洋房错位布局以满足主要户型景观视线互不遮挡。洋房、别墅布局时主要景观走廊不宜与住宅主采光面垂直布置,尽量成斜线布置,达到住宅更多的端头户型能借景的效果;受场地限制有几栋洋房只能垂直布置时,形成景观空间宜形成大小不一的空间节点。 建筑设计: 沿湖别墅为本案重点打造的建筑单体,早期别墅各院落与房间功能相对应,传统的封闭内院结构是由传统家庭组织的封闭性所决定的,现在的院落已逐渐转化为休闲与会客功能所需要。所以现在别墅的庭院与房间都以中央内院为核心。以洗练于形的手法利用挑高营造极简风格建筑,自然景观纳入庭院,一扫传统别墅的压抑,同时设计原则上把握景观的视觉方向,从视觉上保证庭院内部的私密性。别墅户型面积段约520㎡。每幢别墅的朝向角度都进行了因地制宜的设计,朝向湖面的平台采用透明的设计,入口处多以实墙构成,以在保证视野的前提下,也最大程度保证私密性。(见图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