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版次号:

批准:

审核:

编写:

1 使用范围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是测定规则形状岩石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方法,主要用于岩石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本法采用饱和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 或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强度( 包括碎石或卵石的原始岩石强度。

在某些情况下,试件含水状态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状态、烘干状态或冻融循环后状态。试件的含水状态要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2 编制依据

GB/T50266-2013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DBJ 15-6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3 检测仪器及设备

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

2 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等岩石试件加工设备。

3 烘箱、干燥器、游标卡尺、角尺及水池等

4)仪器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和调试,计量设备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其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有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

5)仪器有严格的使用、检查、维修、检定等记录

4 检测数量

同一含水状态下的,每组试验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

5 单轴抗压试验

5.1芯样试件制备

5.1.1 检查切石机、磨石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5.1.2 用切石机制成圆柱体或立方体标准试件。

5.1.3 在磨石机上磨平试件上、下两个端面。

5.1.4 试件加工制备的规格要求如下:

5.1.4.1采用圆柱体试件,直径为5-10cm,高度为10-20cm,以高径比(H/d)2:1为标准试件规格。

5.1.4.2采用立方体标准试件,规格为5×5×5立方厘米,7×7×7立方厘米或

10×10×10立方厘米。

5.1.4.3非标准试件采用圆柱体试件高径比(H/d)在2~2.5范围内。

5.1.5 试件加工制备的精度:

5.1.5.1 试件两端面不平行度误差,不得大于0.05mm。

5.1.5.2 在试件的不同高度上,直径或边长的误差,不得大于0.3m。

5.1.5.3 端面应垂直于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25度。

5.1.5.4 两端面平面不平整度误差,最大不超过0.02mm。

5.2 抗压强度试验

5.2.1 检查试验机技术性能、精度。

5.2.2 试件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中心,调整球形座,承压板试验均匀受载,按试验机使用规定选择压力度盘,并将指针调零。

5.2.3 以每秒0.5-1.0MPa的速度加载直到试样破坏为止,记录破坏荷载及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5.2.4 试验结束后,描述试验破坏形态。

5.3按下式计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5.3.1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分别按式(1),(2)计算。

(1)

式中: R—岩石的抗压强度( MPa ;

P —试件破坏时的荷载( N;

A —试件的截面积( mm2。

(2)

式中: K p —软化系数;

Rw—岩石饱和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 MPa;

Rd—岩石烘干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

5.3.2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计算值应取3位有效数字,岩石软化系数计算值应精确至0.01

5.3.3 计算算术平均值取小数点后一位,成果报告应将单块抗压强度值和平均值一并提供。

5.3.4 严格执行现行标准技术要求。

6 检测报告

检测工作结束后,保存好原始数据,依据试验收集的有关材料,按规定格

式出具检测报告书。

(1)检测报告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

(2)检测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2.1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

基础,结构形式,设计要求,检测目的,检测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2.2地质条件描述

2.3受检点的编号,位置和相关施工记录

2.4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检测过程描述

2.5抗压试验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

2.6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

(3)检测记录和报告至少保存7年

附件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SYT-4-120

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和试验标准

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与试验标准 2016年12月6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引用标准 (3) 第三章检修工作准备 (4) 第四章检修试验作业 (16) 第五章检修报告编写及要求 (27) 第六章检修工作的验收 (2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避雷器设备的检修质量,使设备的检修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避雷器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文对避雷器主要检修作业的工作准备、工艺流程、试验验收等管理要求和技术手段;检修包括检查(检测)和修理两部分内容,检修工作在认真做好设备缺陷检查和诊断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修理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对设备进行修理或部件更换。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75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及系统标称电压10kV~500kV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第二章引用标准 第五条以下列出了本规范应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7327-1987 交流系统用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2900.12-1989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T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方法GBJ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DL/T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DL/T815-200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Q/GDW109-2003 750kV系统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 GB 5 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运行管理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监督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66)kV~750kV避雷器事故措施》 第三章检修工作准备

氧化锌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 1.工程概况 2.施工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3.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置 4.劳动力配置 5.质量目标 6.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7.工序质量及工艺标准 8.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9.作业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10.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11.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12.成品保护措施 13.施工完成后应交付的资料 1.工程概况 施工地点及名称、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大唐柴窝堡风电场一期工程110kV升压站中的氧化锌避雷器安装。主要施工地点在大唐柴窝堡风电场110kV升压站内110kV区以及主变110kV中性点。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中110kV区避雷器采用Y10W-102/266W,主变区避雷器采用186W型,避雷器针对不同的使用位置,避雷器设计选用的形式亦不同。 编制依据 1.3.1《大唐柴窝堡风电场一期工程110kV升压站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110kV屋外配电装置》 施工图《主变压器及其各侧引线安装》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避雷器安装及验收规范》(GBJ 147) 《电力建设安全管理规定》2005年版 《新疆电力建设公司质量体系文件》(Q/XDJ—1-GCB-ZLCX-2003)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标准》 (2005年版)

主要工作量 2 将已编制好的施工方案进行交底,组织人力,准备好施工用工器具;注重与土建专业的密切配合,了解和掌握建筑安装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开展避雷器安装的施工工作。施工图及技术资料文件齐全。 作业指导书及相关技术、安全措施准备完毕并批准使用。 施工用电满足施工要求。 工器具准备齐全,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机械及工器具配置

4 5变电站氧化锌避雷器工程 5.1.1避雷器安装分项工程合格品率100%。 工序检验项目质量标准 5.2.1避雷器外观应完整无破损,组合单元应试验合格。 5.2.2有接线端子标识的避雷器,接线端子应经计数器接地或直接接地。 5.2.3底座中心偏差≤5mm ,安装孔中心线偏差≤5mm ,高度偏差≤5mm 。 5.2.4垂直度偏差≤‰避雷器高;并列安装的避雷器三相中心应在同一直线上。 5.2.5金属接触面应清洁,无氧化膜,并涂有电力复合脂。 5.2.6各节位置及组合符合制造厂编号规定,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5.2.7均压环外观清洁无损坏变形并固定牢固,均压环与外套四周间隙均匀一致。 5.2.8计数器动作试验正常。 5.2.9接线端子与母线连接紧固,引线连接不使避雷器端子受力超过允许外应力,接地引线安装平直,固定牢靠。 6.施工顺序及方法 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序及方法6.2.1配制底座 6.2.1.16.2.1.26.2.1.3

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气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避雷器交接、大修和预防性试验。 二. 引用的标准和规程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三. 试验仪器、仪表及材料 本试验室主要做的试验项目: 1、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及基座绝缘电阻; 2、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 3、测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参考电压和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的泄露电流; 4、检查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及监视电流表指示; 5、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注:无间隙氧化物避雷器的试验项目为1、2、3、4项,;2、3可选做一项; 有间隙氧化物避雷器试验项目为1、5项。 1.交接及大修后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2.预防性试验所需仪器及设备材料:

四、安全工作的一般要求 1. 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及市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2. 现场工作负责人负责测试方案的制定及现场工作协调联络和监督。 五、试验项目 1.绝缘电阻的测量 1.1试验目的 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目的在于初步检查避雷器内部是否受潮;有并联电阻者可检查其通、断、接触和老化等情况。 1.2该项目适用范围 10kV及以上避雷器交接、大修后试验和预试。 1.3试验时使用的仪器 35kV及以下的用2500V兆欧表;对35kV及以上的用5000V兆欧表;低压的用500V兆欧表测量。 1.4测量步骤 1.4.1断开被试品的电源,拆除或断开对外的一切连线,将被试品接地放电。放电时应用绝缘棒等工具进行,不得用手碰触放电导线。 测量避雷器绝缘电阻接线图 1.4.2 用干燥清洁柔软的布擦去被试品外绝缘表面的脏污,必要时用适当的清洁剂洗净。 1.4.3兆欧表上的接线端子“E”是接被试品的接地端的,“L”是接高压端的,“G”是接屏蔽端的。应采用屏蔽线和绝缘屏蔽棒作连接。将兆欧表水平放稳,当兆欧表转速尚在低速旋转时,用导线瞬时短接“L”和“E”端子,其指针应指零。开路时,兆欧表转速达额定转速其指针应指“∞”。然后使兆欧表停止转动,将兆欧表的接地端与被试品的地线连接,兆欧表的高压端接上屏蔽连接线,连接线的另一端悬空(不接试品),再次驱动兆欧表或接通电源,兆欧表的指示应

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实验5 测定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一、基本原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样在单向受压至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MPa) 一般简称抗压强度。根据岩石的含水状态不同,又有干抗压强度和饱和抗压强度之分。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常采用在压力机上直接压坏标准试样测得,也可与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同时进行,或用其它方法间接求得。 二、仪器设备 1、制样设备:钻岩机、切石机及磨片机; 2、测量平台、卡尺、放大镜等; 3、烘箱、干燥箱; 4、水槽、煮沸设备或真空抽气设备; 5、压力机。 三、操作步骤 1、试样制备 试样规格:一般采用直径5cm、高10cm的园柱体,以及断面边长为5厘米,高为10厘米的方柱体,每组试样必须制备3块。 试样制备精度要求同实验四: 2、试样描述 试验前应对试样进行描述,内容同实验四。 3、试样烘干或饱和处理 根据试验要求需对试样进行烘干或饱和处理。 烘干试样:在105~110℃温度下烘干24h。

自由浸水法饱和试样:将试样放入水槽,先注水至试样高度的1/4处,以后每隔2h分别注水至试样高度的1/2和3/4处,6h后全部浸没试样,试样在水中自由吸水48h。 煮沸法饱和试样:煮沸容器内的水面始终高于试样,煮沸时间不少于6h。 真空抽气法饱和试样:饱和容器内的水面始终高于试样,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直至无气泡逸出为止,但总抽气时间不应少于4h。 4、测量试样尺寸 按试验二量积法中的要求,量测试样断面的边长,求取其断面面积(A)。 5、安装试样、加荷 将试样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中心,调整有球形座,使之均匀受载,然后以每秒0.5~1.0MPa的加载速度加荷,直至试样破坏,记下破坏荷载(P)。 6、描述试样破坏后的形态,并记录有关情况。 7、按下式计算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式中:σC――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垂直于加荷方向试样断面积(mm2)。 计算值取3位有效数字。 四、试验报告内容 1、整理记录表(格式如下表) 月日 2、试样描述资料。 3、思考题: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 作 业 指 导 书 编号:TYDQJS‐ZZ‐00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2. 编写依据 (2) 3. 作业流程 (2) 4. 危险源辨识和安全措施 (3) 5. 作业准备 (3) 6. 试验作业方法 (4)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9) 8. 试验记录表格 (12) 9. 附件 (15)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或过电压保护器)试验作业。 2.编写依据 序号 引用标准 标准名称 备注 1.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2. DLT 5293‐20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报告统一格式》 3. GB11032‐201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4. 《电气设备试验及故障处理实例》(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5. 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含线路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6. BDYCSY‐ZW‐08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交接试验作业指导书》(南方电网) 3.作业流程 试验准备 试验接线和 空试 绝缘电阻试验 直流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试验 放电计数器及电流表指示检查 试验结果判定和试验记录 试验结束

注:当避雷器带有间隙保护时,必须做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4.危险源辨识和安全措施 序号 危险源名称 危险种类危险等级危险控制(安全)措施 1. 试验设备未接地 或接地不良 设备损坏低风险 试验前,应认真检查接地线连接可靠, 接地良好 2. 试验区域未设置 安全围栏 人身伤残中等风险试验区域必须按规定设置围栏和标示牌 等安全措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护 3. 引接试验电源时 触电 人身伤亡高风险 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监护 4. 试验电源不稳定 设备损坏中等风险试验前应用仪器测量电源电压,确保符 合试验要求 5. 高压试验过程中 防范措施不到位 人身伤残高风险 试验开始时,应通知附近作业人员,并 设置安全围栏,派专人把守;操作人员 应大声告知各在场人员,得到回应可以 开始,方可升压,如有异常应立即断电。 6. 登高作业安全防 护措施不完善 人身伤残高风险 使用高空平台车、梯子等作业工具登高 接线,如必须登高作业时,需正确使用 安全带,穿软底鞋 7. 设备存在感应电 人身伤残中等风险使用保安接地线 8. 高压试验过程中 发生电压反击 设备损坏中等风险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或作业指导书的方法 操作 9. 被试品残余电荷 人身伤残低风险 试验后,应及时对被试品充分放电,放 电用的接地线必须可靠接地 5.作业准备 1) 人员配备 表5‐1 作业人员配备 试验名称 试验人员数量配合人员数量 备注 绝缘电阻测试 2 1 直流1mA电压和0.75U1mA下的 泄漏电流测试 3 3 工频参考电压和持续电流测试 3 3 放电计数器动作情况及监控电 流表指示检查 2 0 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3 3 试验记录 2 0 一人记录,一人复查试验设备运输 3 2 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岩石的抗拉强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岩石在单轴拉伸载荷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称为岩石的单轴抗拉强度。通常所说的抗拉试验是指直接拉伸破坏实验。由于进行直接拉伸实验在准备试件方面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采用间接拉伸实验方法来测试岩石的抗拉强度。劈裂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本实验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实验所用夹具的具体要求,掌握岩石单向抗拉强度的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 1.钻石机或车床,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2.劈裂法实验夹具,或直径钢丝数根。 3.游标卡尺(精度),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和百分表。 4.材料实验机 三、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 1.试件规格 标准试件采用圆盘形5?0.2 +0.6cm,直径,厚±,也可采用××(公差±)的长方形试件。 2.试件加工精度、数量应符合MT44-87《煤和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及软化系数测定方法》 中的规定 四、实验原理 图1显示的是在压应力作用下,沿圆盘直径y-y的应力分布图。在圆盘边缘处,沿y-y 方向(σy)和垂直y-y(σx)方向均为压应力,而离开边缘后,沿y-y方向仍为压应力,但应力值比边缘处显著减少,并趋于平均化;垂直y-y方向变成拉应力。并在沿y-y的很长一段距离上呈均匀分布状态。虽然拉应力的值比压应力值低很多,但由于岩石的抗拉强度很低,所以试件还是由于x方向的拉应力而导致试件沿直径的劈裂破坏,破坏是从直径中心开始,然后向两端发展,反映了岩石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要低得多的事实。 χy r/R 0.5 -0.5x σyσx y 压缩拉伸应力值/MPa 160120804040 图1 劈裂实验应力分布示意图 五、实验内容 1.了解试件的加工机具、检测机具,规程对精度的要求及检测方法; 2.学会材料实验机的操作方法及拉压夹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间接测试岩石抗压强度及数据处理方法。 六、实验步骤 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 水状态机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1-1内。

实验五__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实验五岩石单轴压缩实验 一.实验目的 岩石单轴压缩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强度、变形和破坏特征。通过该实验掌握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方法,学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的计算方法;了解岩石单轴压缩过程的变形特征和破坏类型。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材料 1.钻石机、锯石机、磨石机; 2.游标卡尺,精度0.02mm; 3.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及百分表架; 4.YE-600型液压材料试验机; 5.JN-16型静态电阻应变仪; 6.电阻应变片(BX-120型); 7.胶结剂,清洁剂,脱脂棉,测试导线等。 三.试样的规格、加工精度、数量及含水状态 1. 试样规格:采用直径为50 mm,高为100 mm的标准圆柱体,对于一些裂隙比较发育的试样,可采用50 mm×50 mm×100 mm的立方体,由于岩石松软不能制取标准试样时,可采用非标准试样,需在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2. 加工精度: a 平行度:试样两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0.1mm。检测方法如图5-1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调整百分表的位置,使百分表触头紧贴试样表面,然后水平移动试样百分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小于10格。 b 直径偏差:试样两端的直径偏差不得大于0.2 mm,用游标卡尺检查。 c 轴向偏差:试样的两端面应垂直于试样轴线。检测方法如图5-2所示,将试样放在水平检测台上,用直角尺紧贴试样垂直边,转动试样两者之间无明显

缝隙。 3.试样数量: 每种状态下试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个。 4.含水状态:采用自然状态,即试样制成后放在底部有水的干燥器内1~2 d ,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但试样不得接触水面。 四.电阻应变片的粘贴 1.阻值检查:要求电阻丝平直,间距均匀,无黄斑,电阻值一般选用120欧姆,测量片和补偿片的电阻差值不超过0.5Ω。 2.位置确定:纵向、横向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样中部,纵向、横向应变片排列采用“┫”形,尽可能避开裂隙,节理等弱面。 3.粘贴工艺:试样表面清洗处理→涂胶→贴电阻应变片→固化处理→焊接导线→防潮处理。 五.实验步骤 1. 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试样编号,并对岩石试样的颜色、颗粒、层理、 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等进行描述。 2. 检查试样加工精度。并测量试样尺寸,一般在试样中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测量直径计算平均值。 3. 电阻应变仪接通电源并预热数分钟后, 连接测试导线,接线方式采用公 1—百分表 2-百分表架 3-试样 4水平检测台 图5-1 试样平行度检测示意图 1—直角尺 2-试样 3- 水平检测台 图5-2 试样轴向偏差度检测示意图 图5-3 电阻应变片粘贴

避雷器带电测试

避雷器 避雷器带电测试 [1] 2.测试内容及原理 2.1 测试内容 a) 全电流 b) 阻性电流(或功率损耗) c) 泄漏电流谐波;判定老化的重要方法 d) 各相泄漏电流与运行电压相角差 2.2 测试原理 在交流电压下,避雷器的总泄漏电流包含阻性电流(有功分量)和容性电流(无功分量)。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流过避雷器的主要为容性电流,阻性电流只占很小一部分,为5%~20%。但当电阻片老化后,避雷器受潮、内部绝缘部件受损以及表面严重污秽时,容性电流变化不大,阻性电流大大增加。所以带电测试

主要是检测泄漏电流及其阻性分量[3]。 3.国内常用测试方法 a) 全电流法; b) 补偿法(阻性电流法);采用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信号(局里主要采用方式) c) 谐波法; d) 测温法; e) 改进补偿法;采用检修箱电源作为电压信号代替PT二次电压[4] 4.测试方法及测试设备 (1) 设备:南京伏安电气有限公司ZD-1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带电测量仪 (2) 测试方法,可参考《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测试作业指导书》[5],目前相关测试接线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如下图所示[6]

(3) 干扰及改进方法 干扰原因:测量三相氧化锌避雷器时,由于相间干扰影响,A、C 相电流相位都要向B 相方向偏移,一般偏移角度2°~4°左右,这导致A 相阻性电流增加,C 相变小甚至为负[6]。相间干扰向量图见图4。 改进方法:采用自动边补方式[6],自动边补(边相补偿)原理是假定B相对A、C相影响是对称的,测量出I c超前I a的角度Φca,A相补偿Φoa=(Φca-120°)

/2,C相补偿Φoc=-(Φca-120°)/2。 5.典型故障数据 (1) 220 kV I 母A 段避雷器A 相型号为Y10W5-220 / 520W[7] 2007年7月21日 2007年8月2日 6.典型故障原因 a) 结构受损,避雷器内部受潮[4] b) MOA阀片老化,引起阀片击穿[8]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文章发表于:2009-7-1 11:28:46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是试件在无侧限条件下受轴向力作用破坏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荷载。 试件含水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烘干或饱和状态,同一状态下每组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个。 为了消除受载时的端部效应,试件两端安放钢质垫块。垫块直径等于或略大于试件直径。其高度约等于试件直径,垫块的刚度和平整度应符合承压板的要求。 标准试件采用圆柱体,直径为50mm,高径比为2~。 单轴抗压强度:R=P/A 软化系数:K=R1/R2 R1、R2分别为饱和和干燥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 实验一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实验 双击自动滚屏 一、教学目的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岩石最重要的物理力学性能之一,是从事岩石工程烟研究、设计、施工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力学参数。本次课的目的旨在使学生在熟悉了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掌握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技术。 二、教学基础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课教学,学生须达到如下要求: 1.深入理解试样描述的意义,熟练掌握岩石单轴抗压实验试样描述方法和尺 寸测量方法; 2.熟悉万能材料实验机的工作原理,并熟悉掌握其使用方法; 3.熟悉掌握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推荐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测试试验 标准”; 4.能够密切观察实验过程中岩石试件的破坏过程,精确记录其破坏荷载,并 通过试件破坏后描述,准确分析其破坏机理; 5.根据所记录的有关数据,能够熟练地计算各试件的破坏时单轴压应力; 6.能熟练地根据实验结果和破坏后试件描述,剔除破坏应力(或荷载)奇异 的试件,准确计算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7.按《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方法和手段 1.试件致密无节理、裂隙、形状为圆柱形,直径D—50MM、高H—100~125MM, 精度、表面平整度、光洁度、轴线与端面垂直度均符合ISRM推荐规定; 2.实验设备万能材料实验机一台; 3.实验方法沿试件轴线方向加载,加载速度为~s,直至试件破坏。 四、实验过程与步骤 参阅《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避雷器试验操作规程办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避雷器试验操作规程办法(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5806避雷器试验操作规程办法 Lightning arrester test operation procedur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引用标准 DL596—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高电压技术控制程序》 2流程 2.1试验准备 2.1.1试验条件:天气良好,试品及环境温度不低于±5℃。 2.1.2作业人员2-3人,并经过年度考试合格。 2.1.3试验项目:绝缘电阻、电导电流、检查放电计数器。 2.1.4试验仪器:直流高压发生器ZGF-1,绝缘电阻测试仪,冲击试验器。 2.1.5安全措施:试验现场设围栏或设专人监护,防止他人误入或误登。

2.2试验接线 2.2.1试验避雷器的绝缘电阻、电导电流、检查放电计数器。 2.3试验步骤 2.3.1试验的避雷器一次接线拆除 2.3.2通知所有人员离开避雷器。 2.3.3调好直流高压发生器和交流220V电源,开始试验。 2.3.4对由两个及以上元件组成的避雷器应对每个元件进行试验。 2.3.5测量组成避雷器每个元件的电阻。 2.3.6对放电计数器应进行3—5次,均应正常进行,测试后计数器应调整为0。 2.3.7试验数据分别计入《试验报告》。 2.4试验结果判断 依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历年试验数据对本次试验数据进行判断并作出结论。 2.5试验结束

拆除试验接线,清理工作现场 电气安全用具试验操作规程 绝缘杆的试验 1试验环境条件 采用工频交流电压,温度不低于±5℃。 2试验步骤 2.1试验前应对绝缘棒绝缘部分表面绝缘部分的表面绝缘层进行检查,若发现有绝缘缺陷如裂纹、飞弧痕迹、烧焦、老化等,应按其轻重程度和所在部位的重要性,分别提出处理后做试验或停止使用等意见。 2.2试验开始时加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的50%,以后,按每秒1000V向上递增,当升到规定值时,保护该试验电压5分钟。如果没有发现刷状放电或爆炸声,并且在试验完毕后电源切断后,用手触摸没有局部发热现象,即可认为绝缘杆试验合格。 2.3若没有足够高的高压试验设备,可采用分段试验的办法进行。

实验二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实验二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一、基本原理 岩石单轴受压至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值称单轴抗压强度,简称抗压强度,以R 表示。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一般是采用直接压坏标准试件的方法。 二、仪器设备 (1)岩石制样机械:钻石机、车床、锯石机、磨床; (2)检验工具:游标卡尺(精度0.02mm )、直角尺、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及百分表; (3)材料试验机。 三、试件规格、加工精度、数量与含水量 (1)采用圆柱体为标准试样,直径为5cm ,允许变化范围为4.8~4.2cm ;高度为10cm ,允许变化范围为9.5~10.5cm 。当缺乏圆柱体制样设备时,允许采用5cm ×5cm ×10cm 的方柱体。 (2)试样加工精度:试样两端面不平行度小于0.1mm ;试样上下端直径偏差不得大于0.2mm 。 (3)试样数量:试样数量按要求的受力状态或含水状态,每种情况下试样的数量一般不少于3块。 四、测定步骤 (1)测定前核对岩石试样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样的颜色、颗粒、层理、节理、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描述并填入表内。 (2)检查试样加工精度、量测试样尺寸,填入记录表内。 (3)选择压力及机度盘:一般应满足 0P 2.0

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使用操作规程(2021新版)

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使用操作规程(2021新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04

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使用操作规程(2021 新版) 1操作程序 1.1使用前准备 1.1.1试验器在使用前应检查其完好性,联接电缆不应有断路和短路,设备无破裂等损坏。 1.1.2在工作电源进入试验器前加装两个明显断开点,当更换试品和接线时应先将两个电源断开点明显断开。 1.1.3选定试验区域(半径2米范围内、非人员经常出入或活动区域),选定或增设牢固拉设安全警示线固定物,悬挂高压危险标示牌(凡人员易进入方均应悬挂),区域试验过程中任何人不准接近高压区,确保试验时的人身安全。 1.1.4在高压区域内新敷设或就近利用一接地电阻≤10Ω的接

地体,将接地线接于该接地体上 1.1.5、ZV控制箱、ZV高压发生器放置到干燥、平整的合适位置,按下图分别联接好电源线、电缆线和接地线。保护接地线与工作接地线以及放电棒的接地线均应单独接到试品的地线上(即一点接地)。严禁各接地线相互串联。为此,应使用ZV专用接地线。(见图1) 1.1.6电源开关放在关断位置并检查调压电位器应在零位。过电压保护整定拨盘开关设置在适当位置上,一般为1.15-1.20倍测试电压值。 1.2空载升压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并调校实验设备。 1.2.1接通电源开关,此时绿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1.2.2按红色按钮,则红灯亮,表示高压接通。 1.3对试品进行泄漏及直流耐压试验 在进行1.1-1.2检查试验确认试验器无异常情况后即可开始进行试品的泄漏及直流耐压试验。将试品、地线等均联接好,人员撤除高压危险区域,设置安全警示线,检查无误后可打开电源。

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号:×××10kV×××线路×××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试验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1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省电力公司10kV×××线路×××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 2引用标准 2.1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文《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 2.2 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2.3 DL/T804-2002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锌避雷器使用导则 2.4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2.5 配电网、开关站(开闭所)运行管理制度、检修管理制度、运行管理标准、 现场运行规程 2.6 35kV及以下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及定期检验规定 3工作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 序号内容标准责任人备注 1 开工前,准备好试验所需仪器仪表、工器具、相关材料、相关图纸及相关技术资料仪器仪表、工器具应试验合格,满足本次试验的要求,材料应齐全,图纸及资料应附合现场实际情况 2 了解被试设备出厂和历史试验数据,分析设备情况明确设备状况 3 根据本次作业内容和性质确定好试验人员,并组织学习本指导书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明确本次工作的作业内容、进度要求、作业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 4 根据现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填写工作票工作票填写正确 3.2试验工器具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兆欧表只1 2 金属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仪器台只 1 3 试验变压器只 1 4 调压器只 1 5 分压器只 1 6 导地线根 1 注:试验工具、规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

避雷器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66千伏马道铁矿变电所新建工程 作业项目:66kv避雷器安装 编制:审核:批准: 编制单位:辽宁两锦大洋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绥中二分公司编制日期:2007年4月12日

目录 1、概述 2、作业前应做好的准备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3、作业人员资格和要求 4、作业程序流程图 5、作业的主要施工方法 6、见证点控制 7、作业人员的职责、分工及权限 8、安全注意事项 9、施工机械、主要工器具一览表

1、概述 66千伏马道铁矿变电所新建工程,本期新安装HY10 WZ1-96/232型避雷器3只。 2、作业前应做好的准备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1、安装前的检查。 2.1.1、检查产品型号应符合设计,所带部件,附件应齐全。 2.1.2、瓷件应无裂纹、破损,瓷套与法兰间的结合应良好。 2.1.3、组合元件应经试验合格,底座的绝缘应良好。 2.1.4、避雷器组装,其上、下节位置应有出厂标志的编号。 2.2、验收与保管 2.2.1、避雷器在运输和保管时必须立直,不得放倒或倒运,且需避免冲击和碰撞。 2.2.2、用汽车运输避雷器时,时速不能超过30公里/小时。 2.2.3、避雷器安装前,应存放于清洁干燥的房间内,不得受到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的侵蚀。 2.3、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2.3.1、基础经验收合格,资料齐全。 2.3.2、办理上一道工序(设备支架检查及高压试验)交接手续,并形成工序交接记录。

2.3.4、参加作业人员要经本作业技术交底、并熟知厂家说明书及规程有关规定后方可上岗作业 3、作业人员的资格和要求 3.1、作业人员只有经过技术培训交底,熟知作业指导书及规程有关规定具备上岗资格。 3.2、为保证安装调整后的设备达到规定标准。要求整个安装调整过程在施工负责人的组织下进行。 3.3、组织者应尽职尽责,在整个安装调整过程中,对参加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负有控制施工进度、安全及质量责任。 3.4、起重工应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领工的组织能力,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作业程序流程图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是测定规则形状岩石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方法,主要用于岩石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本法采用饱和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或圆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强度(包括碎石或卵石的原始岩石强度)。 在某些情况下,试件含水状态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状态、烘干状态或 冻融循环后状态。试件的含水状态要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2仪器设备 (1 ) 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 (2 ) 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等岩石试件加工设备。 (3 ) 烘箱、干燥器、游标卡尺、角尺及水池等。 3试件制备 建筑地基的岩石试验,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件,直径为50mr± 2mm 高 径比为2:1。每组试件共6个。 桥梁工程用的石料试验,采用立方体试件,边长为70mr± 2mm每组试件共 6个。 路面工程用的石料试验,采用圆柱体或立方体试件,其直径或边长和高均为50mr± 2mm每组试件共6个。 有显着层理的岩石,分别沿平行和垂直层理方向各取试件6个。试件上、下端面应平行和磨平,试件端面的平面度公差应小于0.05mm端面对于试件轴线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对于非标准圆柱体试件,试验后抗压强度试验值公式R e 8R进行换算。 7 2D/H R :非标准试件抗压强度; D :试件直径; H :试件高度。 4试验步骤

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尺寸(精确至0.1mm),对立方体试件在顶面和底面上各量取其边长,以各个面上相互平行的两个边长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承压面积 ;

对于圆柱体试件在顶面和底面分别测量两个相互正交的直径, 并以其各自的算术 平均值分别计算底面和顶面的面积,取其顶面和底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 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 试件的含水状态可根据需要选择烘干状态、 天然状态、饱和状态、冻融循环 后状 态。试件烘干和饱和状态应符合岩石吸水性指导书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按岩石强度性质,选定合适的压力机。将试件置于压力机的承压板中央, 对 正上、下承压板,不得偏心。 以s~s 的速率进行加荷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及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抗压试件试验的最大荷载记录以 N 为单位,精度1 %. 5结果整理 (1) 式中:R —岩石的抗压强度(MPa ); P —试件破坏时的荷载(N ); A —试件的截面积(mm 2)。 式中:K p —软化系数; R w —岩石饱和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 R d —岩石烘干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MPa )。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应同时列出每个试件的试验值及同组岩石单轴抗压 强度的平均值;有显着层理的岩石,分别报告垂直与平行层理方向的试件强度的 平均值。计算值精确至。 软化系数计算值精确至,3个试件平行测定,取算术平均值;3个值中最 大与最小 之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20%否则,应另取第4个试件,并在4个试件 中取最接近的3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同时在报告中将 4个值全部给出。 试验记录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记录应包括岩石名称、试验编号、试件编号、试件描述、 件尺 寸、破坏荷载、破坏形态。 岩石的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分别按式( 1),(2)计算 K p R W R d (2)

(完整版)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docx

目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引用标准 (1) 4作业条件 (1) 5风险分析 / 危害辨识 (1) 5.1检修总体危害辨识 (1) 5.2文明施工作业措施 (1) 6组织及人员分工 (1) 6.1组织措施 (1) 6.2用工人员组织 (2) 7工具、材料明细 (2) 8备品备件 (2) 9修前设备状况(如缺陷、运行情况等) (2) 10检修工序、工艺及质量标准 (3) 10.1修前准备 (3) 10.2避雷器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3) 10.3检修记录单 (3) 10.4工作结束 (4) 11设备检修质量验收卡 (5) 12备品备件检查(检验)记录 (6) 13试运记录 (7) 14不合格项目审批单 (8) 15完工报告单 (9) 16本检修项目其它反馈(由工作负责人填写) (10)

#1 燃机 220KV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220KV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1.1 保证 #1 燃机 220KV 避雷器检修符合检修工艺质量要求和文明生产管理要求。 1.2 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验收人员确定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适用范围 2.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北 3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设备厂家说明书》 4作业条件 4.1 避雷器停电,办理检修工作票。 4.2 作业组成员了解检修前避雷器的缺陷。 4.3 作业组成员了解避雷器的运行状态。 4.4 清点所有专用工具齐全,检查合适,试验可靠。 4.5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熟背本书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4.6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安全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4.7 准备好检修用的各易损件及材料。 4.8 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各检修参加人员进行组内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风险分析 / 危害辨识 5.1检修总体危害辨识 5.1.1 参加检修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达到上岗条件。 5.1.2 避雷器与所有系统完全解列。 5.1.3 严禁携带工具以外的其它物品(如金属性物品或锋利物品)。 5.1.4 作业组成员的着装要符合工作要求。 5.1.5 所带的常用工具、应认真清点,绝不许遗落在设备内。 5.1.6 各作业过程工作负责人要进行安全交底,做好危险预想。 5.2文明施工作业措施 5.2.1 严格按照《检修工序、工艺及质量标准》和《检修质量验收卡》开展工作。 5.2.2 现场和工具柜工具、零部件放置有序,拆下的零部件必须妥善保管并作好记号以便回装。 5.2.3 工作区域卫生干净、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5.2.4 检修临时电源、电焊线等一定要横平竖直,保证整洁、美观。 5.2.5 因跑、冒、漏、滴影响工作环境及现场卫生后,必须及时清理。 5.2.6 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工作现场打闹、嬉戏等造成不良影响事件的发生。 5.2.7 工作结束后将所修设备全面打扫干净,临时物品清理干净。 6组织及人员分工 6.1组织措施 6.1.1 在整体检修工作中,各工作人员必须听从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 6.1.2 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得随意离开检修现场。 6.1.3 所有在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6.1.4 所有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准备就绪后方可开始进行工作。

单轴抗压试验

实验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岩石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称为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实验是研究岩石性质的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本实验, 要了解标准试件的加工机械、加工过程及检测程序,掌握岩石单向抗压强 度的测试过程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仪器及工具 (1)试件加工机械。钻石机或车床、锯石机、磨石机或磨床。 (2)检验工具。水平检测台、百分表架及百分表、游标卡尺(精度0.02mm)、直角尺。 (3)材料试验机。 三、实验原理

垂直或平行岩层层理方向对试块进行加载,试件的破坏载荷与试件的横载面积之比即为岩石的单向抗压强度。 四、实验步骤 (1)测定前核对岩石名称和岩样编号,对试件颜色、颗粒、层理、节理、裂隙、风化程度、含水状态以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进行描述,并填入记录表内。 (2)检查试件加工精度,测量试件尺寸(应在试件高度中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测量其直径,取算术平均值)填入记录表内。 (3)选择材料实验机度盘时,一般应满足下式: 0.2P0

岩石抗压强度试验

1.试验原理 石料的单轴抗压强度是石料力学性质中最重要的一项力学指标,是指石料标准试件经吸水饱和后,在规定试验条件下单轴受压达到极限破坏时,单位承压面积的强度。 2.试验目的 测定石料在饱水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用于岩石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3.主要仪具 (1)压力试验机(图2-3):加载范围为300~2000kn。 (2)承压板:圆盘形钢板。两个承压板之一应是球面座,球面座应放在试件的上端面,并用矿物油稍加润滑,以使在滑块自重作用仍能闭锁。试件、压板和球面座要精确地彼此对中,并与加载机器设备对中,球面座的曲率中心应与试件端面的中心相重合。 (3)石料加工全套设备:切石机或钻石机、磨平机(图2-4)。 (4)其他:游标卡尺(精度0.1mm)、角尺及水池等。 3.试验方法 (单击观看视频) (1)用切石机(或钻石机)从岩石试样或岩芯中钻取标准试件(即

边长50mm±0.5mm的正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0mm±0.5mm的圆柱体试件)6块。对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应分别沿平行和垂直层理方向各取试件6块。试件上下端面应平行和磨平,试件端面的平面度公差应小于0.05mm,端面对于试件轴线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 (2)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尺寸(精确至0.1mm),对于立方体试件在顶面和底面各量取其边长,以各个面上相互平行的两个边长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承压面积;对于圆柱体试体在顶面和底面分别量取两个相互正交的直径,以其算术平均值计算顶面和底面的面积,取顶面和底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抗压强度所用的截面积。 (3)按吸水率试验方法对试件进行饱水处理,最后一次加水深度应使水面高出试件至少20mm。 (4)试件自由浸水48h后取出,擦干表面,放在压力机上进行强度试验。施加在试件上的应力速率应在~/s的限度内。 4.结果计算 石料的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mpa: 式中:r--石料的抗压强度,mpa; p --试件的极限破坏荷载,n; a --试件的截面积,mm2。 5.精度要求 取6块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测定值,若其中2块试件与其他4块试件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相差3倍以上时,则取试验结果相近的4块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的测定值。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发布日期: 版次号: 批准: 审核: 编写:

1使用范围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是测定规则形状岩石试件单轴抗压强度的方法,主要用于岩石的强度分级和岩性描述。 本法采用饱和状态下的岩石立方体( 或圆柱体) 试件的抗压强度来评定岩石强度( 包括碎石或卵石的原始岩石强度) 。 在某些情况下,试件含水状态还可根据需要选择天然状态、烘干状态或冻融循环后状态。试件的含水状态要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2 编制依据 GB/T50266-2013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DBJ 15-60-2008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 3 检测仪器及设备 1)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 2 ) 钻石机、切石机、磨石机等岩石试件加工设备。 3 ) 烘箱、干燥器、游标卡尺、角尺及水池等

4)仪器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和调试,计量设备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其技术性能指 标应符合有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的要求 5)仪器有严格的使用、检查、维修、检定等记录 4 检测数量 同一含水状态下的,每组试验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 5 单轴抗压试验 5.1芯样试件制备 5.1.1 检查切石机、磨石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5.1.2 用切石机制成圆柱体或立方体标准试件。 5.1.3 在磨石机上磨平试件上、下两个端面。 5.1.4 试件加工制备的规格要求如下: 5.1.4.1采用圆柱体试件,直径为5-10cm,高度为10-20cm,以高径比(H/d)2:1为标准试件规格。 5.1.4.2采用立方体标准试件,规格为5×5×5立方厘 米,7×7×7立方厘米或10×10×10立方厘米。5.1.4.3非标准试件采用圆柱体试件高径比(H/d)在2~2.5范围内。 5.1.5 试件加工制备的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